蠕形螨致病因素探讨

蠕形螨致病因素探讨
蠕形螨致病因素探讨

犬蠕形螨的诊断与治疗

犬蠕形螨的诊断与治疗 犬蠕形螨寄生在犬的皮肤,多寄生在皮肤的疱状突起内,在此完成生活史,共需要24天。皮肤上可见数量不等的,与周围界限分明的红斑。该病在夏季多发,是顽固性、复发性的疾病,与品种、环境温度和接触有关。沙皮犬、北京犬、腊肠犬等品种患蠕形螨性皮炎的几率高。蠕形螨性皮肤病分为局部和全身性的。病初出现红斑,红斑多见于眼、耳、唇和腿内侧的无毛处,犬并无痒感。严重感染的犬,身体大面积脱毛,如不及时治疗,毛囊膨胀,破溃后螨虫扩散,细菌和碎屑进入皮肤中引起异体反应,有脓疱和脓肿形成。全身性蠕形螨感染伴随严重的瘙痒以及明显的自我损伤。 蠕形螨分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大类。两类虫体生活史相似,可分为卵、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5个时期。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一个毛囊中常有多个虫体群居。我国学者观察到的毛囊蠕形螨大多集中于毛囊口,以其颚体朝向毛囊底部,各足紧靠在毛囊上皮上。蠕形螨主要刺吸宿主细胞和取食皮脂腺分泌物为食,也以皮脂、角质蛋白和细胞代谢物为食。蠕形螨各期均不需要光,但对温度敏感,发育最适宜温度为37℃,其活力可随温度上升而增强,45℃为其活动高峰,54℃为其致死温度。蠕形螨对外界不良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如在5℃时成虫可活一周左右,而在干燥环境中则能活1~2天。蠕形螨对于酸性环境的耐受力强于碱性环境,尤以皮脂蠕形螨更为明显。95%的犬皮肤pH值

为6.2~6.8之间,属弱碱性或碱性环境。 一、病例介绍 病犬,中华田园犬,1岁,雌性,体重4kg,三个月前颈部、前肢内侧开始身上出现红疹,主人没在意,近日全身皮肤红肿,脱毛(见图2),眼睛周围、胸前、四肢内侧皮肤尤为明显(图1,图2,图3,图4),之前未用过任何药物治疗。 图1眼睛周围脱毛,大片皮肤红肿 图2颈部、胸前大面积皮肤脱毛,皮肤潮红,红色疹块多见图3胸前、前肢内侧脱毛,皮肤潮红,红疹多 图4腹部两侧、后肢内侧脱毛,大面积红疹 二、诊断 根据病史调查和临床检查-体表皮肤症状,以及皮肤刮取物镜检结果(见图5)综合判断。镜检发现大量蠕型螨,确诊为蠕形螨性皮肤病。 图5皮肤刮片镜检大量蠕形螨 图6高倍镜下可清楚看到蠕形螨的形态结构 三、治疗 治疗原则是治疗螨虫和细菌同步进行。皮下注射通灭,0.06ml/kg,一周一次,注射2~3次;全身严重瘙痒时可短时间应用地塞米松或抗敏特,但是最好不要超过3天;全身皮肤细菌感染、脓胞或脓肿时,需抗生素配合治疗,可用头孢类、卡那霉素、林克霉素等。用含伊维菌素的浴液涂布患犬皮肤,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如果混合真菌感染,需注射抗真菌2号,配合酮康唑药浴。环境喷洒灭螨药。

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亦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蠕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猫的皮脂腺和毛囊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各种蠕形螨均有其专一宿主,互不交叉感染。主要特征为脱毛、皮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等[1]。 1 病原 蠕形螨属蛛形纲前气门亚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虫体细长如蠕虫样,呈半透明乳白色。一般体长0.17—0.44mm,宽0.045—0.065mm,外形上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口器位于前部,呈膜状突出。中部有四对短粗的足,各足基节与躯体腹壁愈合成扁平的基节片。后部细长,表面密布横纹(如图1)。雄虫的生殖孔开口于中部的背面,雌虫的生殖孔则在腹面第四对足之间[2]。 图1 2 生活史 蠕形螨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整个发育过程均在宿主的毛囊或皮脂腺内进行。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雌虫在毛囊或皮脂腺内产卵,几天后卵孵出幼虫,幼虫蜕皮变为前若虫,再蜕皮变为若虫,最后蜕皮变为成虫。全部发育期为18—24天。 3 发病机理及诱因 蠕形螨可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蠕形螨钻入毛囊皮脂腺内,用口器吸取宿主细胞内含物,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虫体在毛囊中不断

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大,甚至增生肥大,引起毛干脱落。此外由于腺口扩大,虫体进出活动,使化脓性细菌侵入继发毛脂腺炎、脓疱[3]。 多数健康犬也寄生有少量蠕形螨,一般无症状,但虫体大量繁殖,会引起发病。蠕形螨发病除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还和动物年龄、饲养环境及应激等有关。其他如有虱、蚤寄生虫叮咬、真菌感染以及营养因素(宠物犬饮食往往单一,例如长期食肉,缺乏各类维生素)、护理不当(常用碱性清洗液易引起犬的油脂保护层破坏)等诱发螨病。 4 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于未满一岁的幼犬,以5-6个月居多。成年犬也有部分发病,多见于发情后期或产后的雌犬。病变有局部性的,也有全身性的。局部病变时,眼睑、口唇周围及四肢末端为多发部位。一般引起的痒感并不是很强烈,但继发感染出现炎症时,会出现强烈痒感。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 4.1鳞屑型 主要是在眼睑及其周围、额部、口角、鼻端、趾间等处,有脱毛,可见秃斑,界限明显,毛囊周围有红润的小突起,并伴有皮肤轻度潮红和麸皮样碎屑,皮肤显得粗糙略微有龟裂,之后皮肤呈红铜色,患病部位几乎不痒[4]。有的可长时间保持原型,有的会因为继发感染而发展为脓疱型。 4.2脓疱型 发病部位主要是在颈部、腹股内侧等处,后期可能蔓延全身,体表脱毛严重,有大量的红斑,皮肤变肥厚,往往形成皱褶。可见弥漫性小米至麦粒大的脓疱疹,压挤时可挤出脓汁,破溃后形成溃疡,并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全身症状,严重的病例会因为脓毒血症或者自体中毒而死亡[5]。 5临床诊断 引起宠物犬皮肤病的因素很多,加上临床病症相似,易造成误诊。建议按以下方法进行诊断。 5.1临床检查 通过“一看二问三嗅”了解犬发病情况,一看主要看发病部位、病变面积大小,有无丘疹,脓疱疹及脱毛和痂皮。蠕形螨病最初在口角口唇处形成丘疹皱褶。二问是通过问诊了解皮肤病的性质是否有与病犬接触史,犬是否有痒感。传染性皮肤病通常与蠕形螨、疥螨、真菌等感染有关,通过问诊和流行病学调查,可建立初步诊断。三嗅:闻气味,蠕形

临床技能比赛蠕形螨、疥螨及阴虱的检查

一、基础知识: 蠕形螨(Demodex)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 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者相似。 形态: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 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须肢分3节。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 足体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 生活史与习性: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期。雌 虫产卵于毛囊或皮脂腺内,毛囊蠕形螨卵呈小蘑菇状,皮脂蠕形螨卵 呈椭圆形。 蠕形螨主要寄生于人体的鼻、鼻沟、额、下颌、颊部、眼睑周围和外 耳道,也可寄生于头皮、颈、肩背、胸部、 乳头、大阴唇、阴茎和肛门等处的毛囊和 皮脂腺中。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 腺和毛囊中。其颚体朝向腺体基底。 蠕形螨昼夜均可爬出皮肤表面。毛囊蠕形 螨爬出高峰时间为10:00~18:00, 皮脂 蠕形螨为20:00~2:00。75%酒精和3%来 苏液15分钟可杀死蠕形螨,日常用的肥皂 不能杀死蠕形螨。 致病:蠕形螨具低度致病性。绝大多数 感染者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 灼感。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排泄 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人体蠕形螨破坏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增生,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角化过度可填塞囊口妨碍皮脂外溢。并发细菌感染时,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当蠕形螨穿到毛囊和皮脂腺外时,可引起肉芽肿样反应。皮损的表现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的红色丘疹、小结节、脓疱、结痂、脱屑、肉芽肿、皮脂异常渗出、毛囊口显著扩大,表面粗糙,甚至凸凹不平。在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眼睑缘炎和外耳道瘙痒等疾病中,蠕形螨的寄生是病因或病因之一。 二、检查与诊断:常用的蠕形螨检查方法有3种:①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的鼻、鼻沟、额、颧及颏部等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检出率与胶纸的粘性,粘贴的部位、面积和时间有关。②挤刮涂片法通常采用痤疮压迫器刮取,或用手挤压,或用沾水笔尖后端等器材刮取受检部位皮肤,将刮出物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甘油,铺开,加盖玻片镜检。③挤粘结合法在检查部位粘贴透明胶纸后,再用拇指挤压胶纸粘贴部位,取下胶带镜检。此法检出率较高。注意事项:挤刮法应避开皮损合并严重感染灶处。透明胶带法对胶带过敏者、面部有急性炎症者等慎用。 三、流行与防治:人体蠕形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预防感染,要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不用公共盥洗器具,毛巾、枕巾、被褥等物要勤洗勤晒。治疗药物常用的有,口服甲硝唑、伊维菌素、维生素B6及复合维生素B,兼外用甲硝唑霜、苯甲酸苄酯乳剂、二氯苯醚菊酯霜剂、硫磺软膏,桉叶油以及百部、丁香和花椒煎剂等均有疗效。

挤粘法检测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

挤粘法检测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 XXX XXX XXX XXX XXX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2010级本科XX班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研究背景] 蠕形螨属真螨目、前气门亚目、擒螨总科、蠕形螨科,蠕形螨属,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皮脂腺,也可寄生在腔道和组织内,对宿主的特异性很强。已记录约有140余种(亚种)。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1]。蠕形螨是一种条件致病性螨类,随着数量、虫种、人体反应性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多样。在寄生部位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还可继发痤疮、酒渣鼻、睑缘炎、外耳道瘙痒症等,常规的检查方法有透明胶纸粘贴法、挤刮涂片法、挤粘结合法[2]。蠕形螨是人群中感染较普遍的寄生虫,对于其感染情况,国内外报道很多,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蠕形螨的感染状况,我们将利用白天挤粘法对我院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感染调查。[研究目的] 1.分析白天挤粘法检出蠕形螨感染的情况。 2.通过本设计性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并 通过实施,提高对科研的认识和兴趣,熟练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常用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按学号随机抽取泰山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共500人,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00人,年龄19-22岁。 2.方法 挤粘法[3]:用拇指、食指挤压鼻尖及两侧,透明胶带剪成适当大小在受检部位皮肤鼻尖鼻翼两侧粘一下,将透明胶纸按顺序分别平贴于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在显微成像系统下镜检全片,观察并记录虫种,虫数。 问卷调查:调查受检学生年龄、性别、面部疾患症状、个人卫生习惯及集体生活情况等。

犬蠕形螨病的诊治上课讲义

犬蠕形螨病的诊治

犬蠕形螨病又称犬毛囊虫病或犬脂螨病。是由于犬蠕形螨寄生于犬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皮肤病[1]。犬蠕形螨多寄生在犬的眼、耳、唇以及前腿内侧无毛处,形成与周围界限明显的红斑。主要表现为患部脱毛、皮肤肥厚发红。该病的发生与犬的年龄、犬被毛的长短有关。多发于3—10个月龄的幼犬,三岁龄以上的犬极少发生,但目前各年龄段的犬均有发生;短毛种的犬比长毛种的犬的发病率要高。该病常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病,因此,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病史该患病犬为蝴蝶犬,公犬,9月龄,体重为4.5kg,根据畜主叙述20xx年11月的一天该犬曾经单独离家出走半天,找到后大概五天发现该犬出现异常,其腹部和臀部各有1cm×1.5cm和1cm×2cm皮肤脱毛,该犬时常烦躁不安,食欲有所下降。2临床症状就诊时,患犬脸部,两后肢内侧,左右腹部共出现五处渐进性掉毛,面积1.5×4cm2不等;病犬烦躁不安时常抓挠啃咬患部,常在地面或各种物体上摩擦患部,四处已经出血结痂,影响了其正常的采食和休息,食欲减退,病犬逐渐消瘦。病犬体温390C。接近病犬时感觉有股难闻的气味。3实验室诊断用双拇指甲对挤病灶有毛无毛交界处皮肤,挤出毛囊内容物,再用刀片钝端刮取皮脂,置载玻片上,加甘油水再加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呈半透明乳白色,虫体狭长,表面密布横段的条纹的蠕虫样虫体。根据病史、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犬是感染了蠕形螨病。4治疗4.1彻底清除患犬的垫料,将有关的污物烧毁,场地及用具等清洗干净后用消毒液彻底消毒。4.2先将病变部位的被毛用剪毛剪剪去,清洁患部,然后用0.5酒精制敌百虫溶液擦洗,每隔2—3天擦洗一次。并辅以静注葡萄生理盐水。注意不要让患犬舔食药液及避免药液溅入眼睛等敏感部位,若发生应立即用清水冲洗。4.31伊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5-0.1ml皮下注射,7天1次,连用5次,苏格兰牧羊犬慎用。4.4经过治疗后的患犬要圈入清洁、通风良好、凉爽的犬舍,避免病犬到处走动而污染环境,并定期给犬舍消毒,经常给犬用宠物香波、硫磺皂液等洗澡,保持犬体清洁卫生。5预防本病复发率较高,且为一种顽固的皮肤病,故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发现病犬要及时隔离治疗,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切勿让健康犬与病犬接触,以防止直接接触传播;注意犬舍卫生,保持垫料干燥,定期消毒犬笼、垫料等;注意犬粮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为防止垂直传播,患犬不宜用于繁殖,患病期间禁喂鱼类、火腿肠、罐头制品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畜主平时注意观察犬的健康状况,发生脱毛、体痒等反应的要立即就诊;畜主应注意自身保护,防止人自身的感染。6小结与讨论6.1蠕形螨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辐螨亚目、蠕形螨科,是永久性寄生虫。蠕形螨的寄生宿主特异性很强,寄生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均有致病作用,属条件致病螨[2]。犬蠕形螨虫体长形呈蠕虫样,半透明乳白色,雄性体长0.22—0.25mm,宽0.04—0.045mm[3]。虫体从外形上可以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是由一对触须及不成对的吸管所组成,口器由一对须肢、一对螯肢和一个口下板组成,从胸部分出四对短而粗的足。雄性虫体交合器官位于背部,雌性虫体的阴门则在体部的腹面,长椭圆形的腹部有横段的条纹。虫卵呈纺锤型,长0.07-0.09mm。6.2犬蠕形螨终生寄生在犬体上,其生活史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产卵,蠕形螨从卵孵化为三对足的幼虫,幼虫蜕化为四对足的若虫,若虫蜕化变成成

蠕形螨病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蠕形螨病的诊断和治疗 蠕形螨病亦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蠕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猫的皮脂腺和毛囊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 各种蠕形螨均有其专一宿主,互不交叉感染。 主要特征为脱毛、皮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等[1]。 1病原蠕形螨属蛛形纲前气门亚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 虫体细长如蠕虫样,呈半透明乳白色。 一般体长 0. 170. 44mm,宽 0. 0450. 065mm,外形上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口器位于前部,呈膜状突出。 中部有四对短粗的足,各足基节与躯体腹壁愈合成扁平的基节片。 后部细长,表面密布横纹(如图 1)。 雄虫的生殖孔开口于中部的背面,雌虫的生殖孔则在[2]。 腹面第四对足之间图 1 2生活史蠕形螨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整个发育过程均在宿主的毛囊或皮脂腺内进行。 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 4 个阶段。 雌虫在毛囊或皮脂腺内产卵,几天后卵孵出幼虫,幼虫蜕皮变为前若虫,再蜕皮变为若虫,最后蜕皮变为成虫。 全部发育期为 1824 天。 3发病机理及诱因 1 / 9

蠕形螨可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 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 蠕形螨钻入毛囊皮脂腺内,用口器吸取宿主细胞内含物,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虫体在毛囊中不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大,甚至增生肥大,引起毛干脱落。 此外由于腺口扩大,虫体进出活动,使化脓性细菌侵入继发毛脂腺炎、脓疱[3]。 多数健康犬也寄生有少量蠕形螨,一般无症状,但虫体大量繁殖,会引起发病。 蠕形螨发病除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还和动物年龄、饲养环境及应激等有关。 其他如有虱、蚤寄生虫叮咬、真菌感染以及营养因素(宠物犬饮食往往单一,例如长期食肉,缺乏各类维生素)、护理不当(常用碱性清洗液易引起犬的油脂保护层破坏)等诱发螨病。 4临床症状本病多发于未满一岁的幼犬,以 5-6 个月居多。 成年犬也有部分发病,多见于发情后期或产后的雌犬。 病变有局部性的,也有全身性的。 局部病变时,眼睑、口唇周围及四肢末端为多发部位。 一般引起的痒感并不是很强烈,但继发感染出现炎症时,会出

人体蠕形螨的预防和治疗

人体蠕形螨的预防和治疗 *导读:外用灭蠕形螨的药常为含甲硝唑类或硫磺的制剂,例如硫磺搽剂、复方甲硝唑霜。中药百部酊亦有疗效。预防很重要,要注意面部清洁卫生,可用硫磺香皂、温热水洗面以去除面部油脂,护肤品宜用水包油霜剂。香蕉、苹果、黄瓜泥面膜有收敛作用,适于油性皮肤者。…… 一般认为,螨虫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并不像有些商家宣传的那么可怕。预防蠕形螨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感染者无须特别治疗,症状较明显者则可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蠕形螨病一般并非单纯搽药能解决问题,特别是有痤疮、酒糟鼻时需要对症综合处理,包括口服甲硝唑类药杀灭蠕形螨,口服维胺脂消除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有的尚需用四环素类药抗菌,用维生素B6调节皮脂腺代谢。外用灭蠕形螨的药常为含甲硝唑类或硫磺的制剂,例如硫磺搽剂、复方甲硝唑霜。中药百部酊亦有疗效。预防很重要,要注意面部清洁卫生,可用硫磺香皂、温热水洗面以去除面部油脂,护肤品宜用水包油霜剂。香蕉、苹果、黄瓜泥面膜有收敛作用,适于油性皮肤者。 除了一些常规药物之外,专家们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刘大华等的实验结果表明:75%酒精及3%来苏杀虫效果好,但作用时间须在15min以上;0.1%新洁尔灭杀虫效果不明显,作用30min后螨虫仍有活动;2%氯霉素酒精有一定杀虫效果;2%灭滴

灵酒精溶液比单纯的2%灭滴灵水溶液杀虫效果明显;用复方氯霉素醑外用、内服灭滴灵(甲硝唑)治疗人蠕形螨病1300例,收到明显疗效,总有效率达98%。有专家将活的蠕形螨在显微镜下进行薄荷油乳剂滴药实验,证实药物作用3h后全部杀灭蠕形螨;对50例患者进行用药治疗1个月,结果病情轻者30例有效;在薄荷油乳剂中加入甲硝唑,并口服甲硝唑治疗则效果更好。 总之,蠕形螨的寄生普遍存在,临床表现不一,有的症状严重,有的症状很轻,具体原因还不甚明确,预防和治疗的药物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人体蠕形螨

人体蠕形螨 何雪晴经管院2013302430079 摘要:作为一种人体寄生虫,蠕形螨感染较普遍。国内人群感染率一般在20%以上,最高达97.86%。感染以毛囊蠕形螨多见,皮脂蠕形螨次之,部分患者存在双重感染。本文大概对蠕形螨从生物特性、传播方式、致病性、不同条件下的感染情况进行介绍。 关键字:蠕形螨传播感染情况 正文: 一、蠕形螨简介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体细小,呈蠕虫状,故名。蠕形螨是一种永久性小型寄生螨。目前己知蠕形螨属有120多种,大多数种类寄生在各种哺乳动物如猫、狗、牛、羊、马、兔的皮肤内。寄生于人体的种类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人体蠕形螨遍布全球。国内己知的蠕形螨感染地区有:山东、问南、安徽、湖南、江苏、广西、白贵州、福建、新疆、山西、内蒙、黑龙江、吉林、上海、天津和北京等十六个省市。 蠕形螨具有负趋光性。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37.C ,其活动力可随温度上升而增强,45C 是其活动高峰。通过实验观察到两种蠕形螨对外界各种不良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如它们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长,只在0 C 或50C 以上存活时间才有明显缩短,即使这样,也还能生活1-6 小时。温度对蠕形螨生活力影响比较明显,相对温度较高肘,对其生存有利,干燥很易使虫体死亡。两种蠕形螨各种不同的酸碱度都有一定的耐受力,特别在酸性液体中更为明显。它们在pH4、pH6和p H 7 的液体中,存活时间均在15个小时以上,在p H 8的液体中尚能生活8 -10小时。 二、蠕形螨的传播与致病性 人体蠕形螨的传播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直接接触传播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一般来说,蠕形螨可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直接传播。同时,人体蠕形螨除可通过直接传播外,也可通过共用脸盆、毛巾、衣被等而间接传播。由于两种人体蠕形螨对外界各种不良环境因素具有一定抵抗力,一般通过使用肥皂、化妆品等普通的产品都不能杀死此螨。 从发现人体毛囊蠕形螨至今己有140 余年的历史。但是目前对其致病性仍有争论。孟梅白教授等(1 982)认为体蠕形螨不致病的论点如纳起来有以下几点z 1. 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率高,但无皮肤病状者较多。 2. 人体蠕形螨伴随着多种多样的症状,没有独特的症状。 3. 在考虑为蠕形螨所致的皮肤病如;西班鼻,经杀虫治愈症状好转后,有时查虫仍为阳性,因而认为疾病与蠕形螨无绝对关系。 4. 被怀疑为毛囊蠕形螨所导致的皮损活检中,虽然可以查见虫体,但在浸润中却往往查不到。 5. 完全符合病因判断标准的郭霍(Koch ) 推理条件。 而目前的生物学界是一致认为人体蠕形螨具有致病性,人体蠕形螨致病的论点有以下几点 1. 人体蠕形螨具有一对针状的螯肢口器,可刺入组织内摄取食物,它们的寄生活动,如吸取营养、分泌排泄、蜕皮及残体等所构成的理化刺激,是引起组织病

毛囊蠕形螨

人体寄生虫毛囊蠕形螨 余跃强章腾勋王航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毛囊蠕形螨,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肉食螨总科。体细小,呈蠕虫状,体壁较薄,为壳质膜结构。目前已知约有120种亚种。它是一种小型的寄生螨,可寄生于任何其他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内。主要寄生部位为面部、头皮、乳头、胸、臀等处的皮脂腺上的毛囊内,其中以脸面部感染率最高,如鼻尖为69.7%,鼻翼为68.3%。可引起毛囊虫皮炎,表现为鼻尖和鼻翼两侧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充血,脓疮、有痒感和烧灼感。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形态;寄生适应特征;致病机制;诊断与防治 一形态和生活史 毛囊蠕形螨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五个期: 1.卵期 卵无色半透明,成蘑菇状,长104.7um,自前端向后逐渐增宽,至卵体中部最宽处为41.8um,壳薄,可见卵内发育中的幼胚。卵期一般约60小时。 2.幼虫期 幼虫体细长约282.7um。足三对,触须分两节,须跗节上具有5个弯曲的刺形爪。咽泡明显,无颚腹毛。足跗节各具一爪,爪端分三叉。 末体环纹不明显。幼体不断以皮脂为食,并能刺吸上皮细胞内含物,约36小时发育,蜕皮为前若虫。 3.前若虫期 前若虫长约364.9um。足三对,各足跗节具有一对三叉爪。经72小时取食和发育,蜕皮变为若虫。 4.若虫期 若虫外形似成虫,较成虫细长,长度为392um,末体环纹不清晰,咽泡明显,足4对,跗节有一对四叉爪。不食不动约近60小时发育蜕皮为成虫。 5.成虫期 成虫体细长,约为0.1~0.4mm,呈乳白色半透明半透明。虫体分为颚体和驱体两部分。颚体位于虫体前端,呈梯形,螯肢一对,呈细针状,触须三对。躯体又可分为前体和末体。 雌虫大于雄虫,马蹄形咽泡细长,后段开口较窄。雄性生殖孔位于第2对背足体毛中间的一个三角形突起上,阳茎长24.2um,第4基节片左右两块在中线处相接近,但不愈合。雌虫有一指状肛道,雄虫无。 雌雄螨于毛囊口交配后,雌螨则进入毛囊或皮脂腺内产卵,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完成一代生活史约需2到4周,雌虫寿命2个月左右。 二寄生适应特征

蠕形螨自然死亡的判断方法

蠕形螨自然死亡的判断方法探讨 转载自中国科技信息网 目的对人体蠕形螨的自然死亡判断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用透明胶纸法取活螨,于V ersion10.0金盘多媒体摄影系统观察下,每隔3h分别观察并拍摄虫体死亡的整个过程,记录虫体形态、结构、颜色和内含物颗粒变化。结果活螨虫体浅黄色、半透明,左右对称,形态规则,结构完整清晰,末体中部聚集了清晰的深色颗粒,细小均匀,环行纹理清晰、规则。运动活泼,口器、四肢及末体摆动明显,升温后活动加剧。死螨形态明显改变,虫体肿胀,表膜纹理模糊或消失,体周出现油滴状分泌物堆积,发生皱缩变形、边界不清,破裂后内容物外溢等。结论此法有助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直接,快速、准确判断虫体死亡,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属真螨目,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中,故分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国外学者报告人群感染率为27%~100%,国内在0.8%~81.0%之间[1] 。蠕形螨以人体细胞液等为营养物质,其强壮的螯肢对宿主的皮肤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2]。临床上轻者出现皮肤瘙痒、小丘疹等,重者导致酒渣鼻、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和痤疮。 蠕形螨一旦感染终身带虫,从医学美容和健康的角度出发,蠕形螨的防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者们在研发新药时常需要选取活螨样本做体外实验,并统计药物杀螨时间及杀螨率作为评价药物杀螨效果的指标。关于人体蠕形螨死亡的判断标准,学者们历来众说不一,国内尚未有统一、明确的标准。选用(OLYMPUS BX50)金盘多媒体摄影系统V ersion10.0每隔3h分别进行观察和拍摄、了解虫体死亡的全过程,记录虫体形态、结构、颜色和内含物颗粒变化。旨在研究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直接、快速、准确判断虫体死亡的方法,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用选取中、重度阳性感染者50名,感染度标准:全片未查见蠕形螨为(-),1~5只为轻度感染(+),6~10只为中度感染(++),10只以上为重度感染(+++)[3]。男女性别比为2:1,年龄14~33岁。嘱受检者用温水清洁面部后,用毛巾热敷2min,使皮温升高,毛孔舒张、通畅,便于取螨。 1.2 器具和仪器金盘多媒体摄影系统V ersion10.0(OLYMPUS BX50);孵箱(PYX-DHS-40X50),上海市跃进医疗器械一厂生产;市售红狮牌透明胶带、昆虫针。 1.3 方法用挤压涂片法在受检者皮脂分泌较重的鼻部取螨。患者于医师对面坐下,头靠背椅大约呈60°仰头不动,医师带上指套,拇指食指相距约1cm,用指内侧共同合力快速挤压患者鼻沟,鼻翼部,挤出线头状乳白色皮脂[4],用自制取螨器刮取即可。将刮下的分泌物挑至加有1滴甘油的载玻片上,铺匀镜检。在显微镜高倍镜下选取成熟活螨作为目标,用彩色铅笔对新鲜活螨定位、标记。蠕形螨活动力随温度上升而增强[4],需要观察虫体存活状态时,可适当升高室温,在(OLYMPUS BX50)金盘多媒体摄影系统V ersion10.0的高倍镜下可清晰观察到活螨口器、四肢和末体有明显摆动感,卵、幼虫、若虫、死虫则触之不动。首次观察先将玻片放入内置少许湿棉球的37℃孵箱内温育2Omin,后进行V ersion10.0金盘多媒体摄影系统观察。全程室温控制在28℃~30℃,每隔3h从孵箱内取出进行动态观察、拍摄形态变化,记录虫体结构、颜色和内含物颗粒变化。 2 结果 在V ersion10.0金盘多媒体摄影系统监控观察下,从颜色、形态、内含物、活动四个方面对活螨和死螨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 为新鲜活体标本。虫体浅黄色、半透明,左右对称,形态规则,结构完整清晰,末体中部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