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轴承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轴承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轴承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本文源于:https://www.360docs.net/doc/bc8025092.html, 转载需注明出处

热处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的加工质量以致最终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同时热处理又是机械行业的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大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热处理方面的应用,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洁热处理热处理生产形成的废水、废气、废盐、粉尘、噪声及电磁辐射等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热处理的环境污染问题,实行清洁热处理(或称绿色环保热处理)是发达国家热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为减少SO2、CO、CO2、粉尘及煤渣的排放,已基本杜绝使用煤作燃料,重油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少,改用轻油的居多,天然气仍然是最理想的燃料。燃烧炉的废热利用已达到很高的程度,燃烧器结构的优化和空-燃比的严格控制保证了合理燃烧的前提下,使NOX和CO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用气体渗碳、碳氮共渗及真空热处理技术替代盐浴处理以减少废盐及含CN-有毒物对水源的污染;采用水溶性合成淬火油代替部分淬火油,采用生物可降解植物油代替部分矿物油以减少油污染。

(2)精密热处理精密热处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材料、结构尺寸,利用物理冶金知识及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检测技术,优化工艺参数,达到所需的性能或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充分保证优化工艺的稳定性,实现产品质量分散度很小(或为零)及热处理畸变为零。

(3)节能热处理科学的生产和能源管理是能源有效利用的最有潜力的因素,建立专业热处理厂以保证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是科学管理的选择。在热处理能源结构方面,优先选择一次能源;充分利用废热、余热;采用耗能低、周期短的工艺代替周期长、耗能大的工艺等。

(4)少无氧化热处理由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替代氧化气氛加热到精确控制碳势、氮势的可控气氛加热,热处理后零件的性能得到提高,热处理缺陷如脱碳、裂纹等大大减少,热处理后的精加工留量减少,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机加工效率。真空加热气淬、真空或低压渗碳、渗氮、氮碳共渗及渗硼等可明显改善质量、减少畸变、提高寿命。

轴承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控制在整个机械行业是最为严格的。轴承热处理在过去的20来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热处理基础理论的研究;热处理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新型热处理装备及相关技术的开发。

1 高碳铬轴承钢的退火

高碳铬轴承钢的球化退火是为了获得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匀、圆的碳化物颗粒的组织,为以后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回火作组织准备。传统的球化退火工艺是在略高于Ac1的温度(如GCr15为780~810℃)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25℃/h)至650℃以下出炉空冷。该工艺热处理时间长(20h以上),且退火后碳化物的颗粒不均匀,影响以后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回火组织和性能。之后,根据过冷奥氏体的转变特点,开发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在加热后快冷至Ar1以下某一温度范围内(690~720℃)进行等温,在等温过程中完成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碳化物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可直接出炉空冷。该工艺的优点是节省热处理时间(整个工艺约12~18h), ;处理后的组织中碳化物细小均匀。另一种节省时间的工艺是重复球化退火:第一次加热到810℃后冷却至650℃,再加热到790℃后冷却到650℃出炉空冷。该工艺虽可节省一定的时间,但工艺操作较繁。

2 高碳铬轴承钢的马氏体淬回火

2.1 常规马氏体淬回火的组织与性能近20年来,常规的高碳铬轴承钢的马氏体淬回火工艺的发展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开展淬回火工艺参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如淬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淬回火后的韧性与疲劳性能等;

另一方面是淬回火的工艺性能,如淬火条件对尺寸和变形的影响、尺寸稳定性等。常规马氏体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未溶(残留)碳化物组成。

其中,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又可分为两类:

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一般低于1000倍),马氏体可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类典型组织,一般淬火后为板条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或称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形态—枣核状马氏体(轴承行业上所谓的隐晶马氏体、结晶马氏体);

在高倍电镜下,其亚结构可分为位错缠结和孪晶。其具体的组织形态主要取决于基体的碳含量,奥氏体温度越高,原始组织越不稳定,则奥氏体基体的碳含量越高。

马氏体主要是位错亚结构为主的板条马氏体;基体碳含量高于0.6%时,马氏体是位错和孪晶混合亚结构的片状马氏体;基体碳含量为0.75%时,出现带有明显中脊面的大片状马氏体,且片状马氏体生长时相互撞击处带有显微裂纹。与此同时,随奥氏体化温

度的提高,淬后硬度提高,韧性下降,但奥氏体化温度过高则因淬后残余奥氏体过多而导致硬度下降。

常规马氏体淬火后的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一般为6~15%,残余奥氏体为软的亚稳定相,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回火、自然时效或零件的使用过程中),其失稳发生分解为马氏体或贝氏体。分解带来的后果是零件的硬度提高,韧性下降,尺寸发生变化而影响零件的尺寸精度甚至正常工作。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零件,一般希望残余奥氏体越少越好,如淬火后进行补充水冷或深冷处理,采用较高温度的回火等。但残余奥氏体可提高韧性和裂纹扩展抗力,一定的条件下,工件表层的残余奥氏体还可降低接触应力集中,提高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这种情况下在工艺和材料的成分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留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并提高其稳定性,如加入奥氏体稳定化元素Si、Mn, ;进行稳定化处理等。

2.2 常规马氏体淬回火工艺

常规高碳铬轴承钢马氏体淬回火为:把轴承零件加热到830~860℃保温后,在油中进行淬火,之后进行低温回火。

淬回火后的力学性能除淬前的原始组织、淬火工艺有关外,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火温度及时间。随回火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硬度下降,强度和韧性提高。可根据零件的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回火工艺:GCr15钢制轴承零件:150~180℃;GCr15SiMn 钢制轴承零件:170~190℃。对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或采用较高温度回火以提高轴承的使用温度,或在淬火与回火之间进行-50~-78℃的冷处理以提高轴承的尺寸稳定性,或进行马氏体分级淬火以稳定残余奥氏体获得高的尺寸稳定性和较高的韧性。

不少学者对加热过程中的转变进行了研究[2,7~9,17],如奥氏体的形成、奥氏体的再结晶、残留碳化物的分布及使用非球化组织作为原始组织等。

G.Lowisch等[3,8]两次奥氏体化后淬火的轴承钢100Cr6的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

首先,进行1050℃奥氏体化并快冷至550℃保温后空冷,得到均匀的细片状珠光体。

随后,进行850℃二次奥氏体化、淬油,其淬后组织中马氏体及碳化物的尺寸细小、马氏体基体的碳含量及残余奥氏体含量较高,通过较高温度的回火使奥氏体分解,马氏体中析出大量的微细碳化物,降低淬火应力,提高硬度、强韧性和轴承的承载能力。在

接触应力的作用下,其性能如何,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但可推测:其接触疲劳性能应优于常规淬火。

酒井久裕等对循环热处理后的SUJ2轴承钢的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

先加热到1000℃保温0.5h使球状碳化物固溶。然后,预冷至850℃淬油。接着重复1~10次由快速加热到750℃、保温1min后油冷至室温的热循环,最后快速加热到680℃保温5min油冷。此时组织为超细铁素体加细密的碳化物(铁素体晶粒度小于2μm、碳化物小于0.2μm),在710℃下出现超塑性(断裂延伸率可到500%),可利用材料的这一特性进行轴承零件的温加工成型。最后,加热到800℃保温淬油并进行160℃回火。

经这种处理后,接触疲劳寿命L10比常规处理大幅度提高,其失效形式由常规处理的早期失效型变为磨损失效型。轴承钢经820℃奥氏体化后在250℃进行短时分级等温空冷,接着进行180℃回火,可使淬后的马氏体中碳浓度分布更为均匀,冲击韧性比常规淬回火提高一倍。因此,В.В.БЁЛОЗЕРОВ等提出把马氏体的碳浓度均匀程度可作为热处理零件的补充质量标准。

2.3 马氏体淬回火的变形及尺寸稳定性马氏体淬回火过程中,由于零件各个部位的冷却不均匀,不可避免地出现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而导致零件的变形。淬回火后零件的变形(包括尺寸变化和形状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如零件的形状与尺寸、原始组织的均匀性、淬火前的粗加工状态(车削时进刀量的大小、机加工的残余应力等)、淬火时的加热速度与温度、工件的摆放方式、入油方式、淬火介质的特性与循环方式、介质的温度等均影响零件的变形。

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不少控制变形的措施,如采用旋转淬火、压模淬火、控制零件的入油方式等。

Beck等人的研究表明:由蒸气膜阶段向沸腾期的转变温度过高时,大的冷速而产生大的热应力使低屈服点的奥氏体发生变形而导致零件的畸变。

Lübben等人认为变形是单个零件或零件之间浸油不均匀造成,尤其是采用新油是更易出现这种情形。

Tensi等人认为:在Ms点的冷却速度对变形起决定性作用,在Ms点及以下温度采用低的冷速可减少变形。

Volkmuth等人系统研究了淬火介质(包括油及盐浴)对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的淬火变形。结果表明:由于冷却方式不同,套圈的直径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随介质温度的提高,套圈大小端的直径增大程度趋于一致,即“喇叭”状变形减小,同时,套圈的椭圆变形(单一径向平面内的直径变动量Vdp、VDp)减小;内圈因刚度较大,其变形小于外圈。

马氏体淬回火后零件的尺寸稳定性主要受三种不同转变的影响[12,14]:碳从马氏体晶格中迁移形成ε-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分解和形成Fe3C,三种转变相互叠加。50~120℃之间,由于ε-碳化物的沉淀析出,引起零件的体积缩小,一般零件在150℃回火后已完成这一转变,其对零件以后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忽略100~250℃之间,残余奥氏体分解,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将伴随着体积涨大;200℃以上,ε-碳化物向渗碳体转化,导致体积缩小。研究也表明:残余奥氏体在外载作用下或较低的温度下(甚至在室温下)也可发生分解,导致零件尺寸变化。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所有的轴承零件的回火温度应高于使用温度50℃,对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零件要尽量降低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并采用较高的回火温度。

滚动轴承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滚动轴承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一班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2013年12月15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滚动轴承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使学生了解、设计滚动轴承的热处理工艺,融会贯通相关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内容: (1)明确设计任务(包括设计的技术要求) (2)绘出热处理件零件图 (3)给出设计方案 (4)写出设计说明 (5)设计质量检验项目 (6)设计热处理工艺卡片 (7)滚动轴承的热处理缺陷及预防或补救措施 要求: (1)通过查找资料充实、完善各项给定的设计内容。 (2)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提出预防措施或补救措施。 (3)提交设计说明书(报告),2千字以上。报告格式请参照“毕业论文(设计)”格式。 3、主要参考文献 [1] 夏立芳主编.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热处理工程师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一版. [3] 张玉庭主编.热处理技师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第一版 [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热处理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版.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第十六周:对给定的题目进行认真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做好原始记录。 第十七周: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并进行修改、完善,提交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年月日 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年月日 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滚动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必学)

滚动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必学)

滚动轴承零件的热处理 品种之多,至今已有6万多个,结构上一般为外套,内套,滚动体,保持架和润滑油等组成.滚动轴承多数为高载荷(球轴承的接触应力达4900MPa,滚柱轴承接触应力达2940MPa)下运行,在套圈和滚动体接触面上承受交应力,高转速(d/V值2.5X106mm.r/min).长寿寿命条件下服役.其失效的主要形式是疲劳剥落,磨损,断裂等.因此,要求滚动轴承用钢应具有:高的硬度,高的搞疲劳性能,高的耐磨性,一定的韧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冷热加工性能等.最终表面为使用寿命长和高的可靠性. 通常套圈和滚动体均采用高碳铬轴承钢,长期实践证明,它是制造滚动轴承的最佳钢种,GCR15钢占滚动轴承用量90%以上.在外套带安装挡边和高冲击载荷下,工作的滚动轴承采用合金渗碳钢,它主要含有铬镍钼等元素.渗碳钢在表面层深度范围内渗碳,形成表面硬化层,而中心部硬度低,形成表面高硬度而心部具有高的韧性,适用于承受冲击载荷条件轴承,如轧机轴承等. 钢中非金属夹杂,易形成早期疲劳剥落,所以高纯度轴承钢(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冶炼),制造高可靠性,长寿命,高精度轴承,如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高精度陀螺轴承和高精密(P2,P4级)机床主轴轴承等.对于在化工,航空,原子能,食品,仪器,仪表等现代工业所用滚动轴承还需具有耐腐蚀,耐低温(-253度),耐高渐,搞辐射和防

磁等特性.因此,滚动轴承用材料种类较多,常用滚动轴承钢与合金及应用范围见表4-1 表4-1 常用滚动轴承用钢与合金及应用范围 类别统 一 数 字 代 号 牌号 材料 规格 供应 状态 应用范围 最高 工作 温度 采用 标准 高 碳铬轴承钢B00 040 GCr4 圆钢, 热轧 或锻 制,不 退火 它适用于套圈壁 厚>14mm,用TSH 表面淬火后可获 得最佳强韧化效 果,表面硬度为 60-64HRC,中心 硬度为 35-45HRC,晶粒 细化,表面呈压 应力 应用于承受冲击 载荷工况条件下 的轴承,如铁路 轴承,大型转盘 轴承 工作 温度 <120 GB/T1 8254- 2000

GCr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热处理工艺 课设计题目GCr15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计 程 设 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金属热处理工艺学 设计题目:GCr15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XXXX 学号: 0 9 1 1 0 1 1 00 学生姓名: idealwang 指导教师:黄老师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热处理工艺 课程设 计的目的 ------- -------------4 2 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 ------------------------4 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 -------------------------4 材料的选择 ---------------------------------5 化学成分及合金元素的作用 -------------------6 3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7 相变点的确定 ----------------------------------7 热处理工艺 ----------------------------------8 3.2.1工艺流程 -------------------------8 3.2.2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制定 -------------10 任务下达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1年12月26日 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黄新 学生签名:

3.2.3处理工艺卡片填写---------------------12 3.2.4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2 家具的设计或者选用及零件的摆布------------------------13 热处理设备的选择-----------------------16组织特点和性能的分析 ------------------------------16 4总结---------------------------------------------21 5收获和体会---------------------------------23 6参考文献-----------------------------------23 7附表1热处理工艺卡-------------------------25§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夹具设计等。(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零件绘图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滚动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必学)

滚动轴承零件的热处理 品种之多,至今已有6万多个,结构上一般为外套,内套,滚动体,保持架和润滑油等组成.滚动轴承多数为高载荷(球轴承的接触应力达4900MPa,滚柱轴承接触应力达2940MPa)下运行,在套圈和滚动体接触面上承受交应力,高转速(d/V值2.5X106mm.r/min).长寿寿命条件下服役.其失效的主要形式是疲劳剥落,磨损,断裂等.因此,要求滚动轴承用钢应具有:高的硬度,高的搞疲劳性能,高的耐磨性,一定的韧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冷热加工性能等.最终表面为使用寿命长和高的可靠性. 通常套圈和滚动体均采用高碳铬轴承钢,长期实践证明,它是制造滚动轴承的最佳钢种,GCR15钢占滚动轴承用量90%以上.在外套带安装挡边和高冲击载荷下,工作的滚动轴承采用合金渗碳钢,它主要含有铬镍钼等元素.渗碳钢在表面层深度范围内渗碳,形成表面硬化层,而中心部硬度低,形成表面高硬度而心部具有高的韧性,适用于承受冲击载荷条件轴承,如轧机轴承等. 钢中非金属夹杂,易形成早期疲劳剥落,所以高纯度轴承钢(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冶炼),制造高可靠性,长寿命,高精度轴承,如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高精度陀螺轴承和高精密(P2,P4级)机床主轴轴承等.对于在化工,航空,原子能,食品,仪器,仪表等现代工业所用滚动轴承还需具有耐腐蚀,耐低温(-253度),耐高渐,搞辐射和防磁等特性.因此,滚动轴承用材料种类较多,常用滚动轴承钢与合金及应用范围见表4-1

4.4.2冲压滚针套等零件的热处理 用08,10,15CrMo,20CrMo钢制冲压成HK型,BK型滚针套,垫圈,保持架和罩等.该类零件要求具有一定强度,较好耐磨性.因此对零件表面需进行表面硬化,如碳氮共渗,渗碳和氮碳共渗等. 4.4.2.1冲压滚针套的C-N共渗热处理 1.冲压滚针套碳氮共渗(或渗碳)直接淬火并回火后的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按表4-81的规定执行. 表4-81碳氮共渗(或渗碳)直接淬火并回火后的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

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参数和发展

轴承钢热处理工艺参数 时间:2010-06-14 08:59:46 来源:机械社区作者:

时间:2010-04-19 16:29:25 来源:中国金属加工在线作者:轴承钢是质量要求很严格的钢类。目前对轴承钢提出的要求有:用户免加工和检查、提高质量、规格细化和提高尺寸精度等,而且,对这些要求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些要求,JFE制钢使用了各种保证产品质量和进行精加工的设备生产轴承钢。这些设备与新开发的提高质量的技术相结合,可以生产尺寸范围宽、质量高、附加值高的热处理和热轧轴承钢。 JFE轴承钢制造技术的特点是: 1)表面质量精细加工和质量检查体系 用对钢坯进行火焰清理和将连铸坯轧制成小型圆坯的方法,均匀去除表面瑕疵、皮下夹杂物和脱碳层。对质量要求特别高的材料,实施钢坯扒皮作业高度清除缺陷。为保证小型圆坯的表面质量,用自动涡流探伤仪和磁粉探伤仪进行检查;对内部缺陷,用圆坯全断面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内部孔隙和夹杂物。 2)轴承钢的精细制造技术和质量保证 在线材-棒材厂,在棒材轧制线上增设线材轧制线,进行联合轧制。对棒材和线材都采用4辊精轧机进行精轧,棒钢的尺寸精度在0.01mm以下,用户可以省略扒皮和拉拔加工。对线材可进行自由尺寸轧制,并可以生产Φ4.2mm的小尺寸线材。由于把线材已经轧制到锻造的尺寸,所以用户可以省略拔丝、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序。 3)提高钢的洁净度 近年来,JFE制钢为了提高钢的洁净度,采用了PERM(加减压精炼)、LF(炉外精炼炉)对钢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PERM法是在转炉冶炼时,使氮、氢等气体溶解在钢中,然后,用RH炉(真空脱气)迅速减压,使钢中产生气体,利用这种气体捕捉并排除钢液中的夹杂物。 JFE制钢还在2008年新建LF炉,大大提高了夹杂物的去除能力。采用上述工艺和设备的效果是:与原有工艺相比,夹杂物个数预测指数减少34%、夹杂物最大直径指数减少29%、夹杂物最大直径指数分布的标准偏差减少了73%。 由于采用了具有上述特点的制造技术,JFE制钢今后将继续向用户 轴承钢资料 时间:2010-08-17 11:44:25 来源:热加工行业论坛作者:轴承钢全名叫滚动轴承钢,具有高的抗压强度与疲劳极限,高硬度,高耐磨性及一定韧性,淬透性好,对硫和磷控制极严,是一种高级优质钢,可做冷做摸具钢。 比重:7.81 (一)轴承钢锻造温度

轴承热处理(国外)

轴承热处理(国外) 热处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的加工质量以致最终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同时热处理又是机械行业的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大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热处理方面的应用,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洁热处理热处理生产形成的废水、废气、废盐、粉尘、噪声及电磁辐射等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热处理的环境污染问题,实行清洁热处理(或称绿色环保热处理)是发达国家热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为减少SO2、CO、CO2、粉尘及煤渣的排放,已基本杜绝使用煤作燃料,重油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少,改用轻油的居多,天然气仍然是最理想的燃料。燃烧炉的废热利用已达到很高的程度,燃烧器结构的优化和空-燃比的严格控制保证了合理燃烧的前提下,使NOX和CO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用气体渗碳、碳氮共渗及真空热处理技术替代盐浴处理以减少废盐及含CN-有毒物对水源的污染;采用水溶性合成淬火油代替部分淬火油,采用生物可降解植物油代替部分矿物油以减少油污染。 (2)精密热处理精密热处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材料、结构尺寸,利用物理冶金知识及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检测技术,优化工艺参数,达到所需的性能或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充分保证优化工艺的稳定性,实现产品质量分散度很小(或为零)及热处理畸变为零。 (3)节能热处理科学的生产和能源管理是能源有效利用的最有潜力的因素,建立专业热处理厂以保证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是科学管理的选择。在热处理能源结构方面,优先选择一次能源;充分利用废热、余热;采用耗能低、周期短的工艺代替周期长、耗能大的工艺等。 (4)少无氧化热处理由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替代氧化气氛加热到精确控制碳势、氮势的可控气氛加热,热处理后零件的性能得到提高,热处理缺陷如脱碳、裂纹等大大减少,热处理后的精加工留量减少,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机加工效率。真空加热气淬、真空或低压渗碳、渗氮、氮碳共渗及渗硼等可明显改善质量、减少畸变、提高寿命。 轴承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控制在整个机械行业是最为严格的。轴承热处理在过去的20来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热处理基础理论的研究;热处理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新型热处理装备及相关技术的开发。 1 高碳铬轴承钢的退火 高碳铬轴承钢的球化退火是为了获得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匀、圆的碳化物颗粒的组织,为以后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回火作组织准备。传统的球化退火工艺是在略高于Ac1的温度(如GCr15为780~810℃)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25℃/h)至650℃以下出炉空冷。该工艺热处理时间长(20h以上)[1],且退火后碳化物的颗粒不均匀,影响以后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回火组织和性能。之后,根据过冷奥氏体的转变特点,开发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在加热后快冷至Ar1以下某一温度范围内(690~720℃)进行等温,在等温过程中完成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碳化物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可直接出炉空冷。该工艺的优点是节省热处理时间(整个工艺约12~18h), 处理后的组织中碳化物细小均匀。另一种节省时间的工艺是重复球化退火:第一次加热到810℃后冷却至650℃,再加热到790℃后冷却到650℃出炉空冷。该工艺虽可节省一定的时间,但工艺操作较繁。 2 高碳铬轴承钢的马氏体淬回火 2.1常规马氏体淬回火的组织与性能 近20年来,常规的高碳铬轴承钢的马氏体淬回火工艺的发展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展淬回火工艺参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如淬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淬回火后的韧性与疲劳性能等[2~10];另一方面是淬回火的工艺性能,如淬火条件对尺寸和变形的影响、尺寸稳定性等[11~13]。 常规马氏体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未溶(残留)碳化物组成。其中,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又可分为两类: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一般低于1000倍),马氏体可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类典型组织,一般淬火后为板条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或称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形态—枣核状马氏体(轴承行业上所谓的隐晶马氏体、结晶马氏体);在高倍电镜下,其亚结构可分为位错缠结和孪晶。其具体的组织形态主要取决于基体的碳含量,奥氏体温度越高,原始组织越不稳定,则奥氏体基体的碳含量越高,淬后组织中残余奥氏体越多,片状马氏体越多,尺寸越大,亚结构中孪晶的比例越大,且易形成淬火显微裂纹。一般,基体碳含量低于0.3%时,马氏体主要是位错亚结构为主的板条马氏体;基体碳含量高于0.6%时,马氏体是位错和孪晶混合亚结构的片状马氏体;基体碳含量为0.75%时,出现带有明显中脊面的大片状马氏体,且片状马氏体生长时相互撞击处带有显微裂纹[8]。与此同时,随奥氏体化温度的提高,淬后硬度提高,韧性下降,但奥氏体化温度过高则因淬后残余奥氏体过多而导致硬度下降。 常规马氏体淬火后的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一般为6~15%,残余奥氏体为软的亚稳定相,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回火、自然时效或零件的使用过程中),其失稳发生分解为马氏体或贝氏体。分解带来的后果是零件的硬度提高,韧性下降,尺寸发生变化而影响零件的尺寸精度甚至正常工作。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零件,一般希望残余奥氏体越少越好,如淬火后进行补充水冷或深冷处理,采用较高温度的回火等[12~14]。但残余奥氏体可提高韧性和裂纹扩展抗力,一定的条件下,工件表层的残余奥氏体还可降低接触应力集中,提高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这种情况下在工艺和材料的成分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留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并提高其稳定性,如加入奥氏体稳定化元素Si、

滚动轴承材料选用及其热处理

滚动轴承材料选用及其热处理 一、材料选用依据和原则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能量损耗。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本文仅适用与滚动轴承。 本文对于无磁轴承、低温下轴承、精密轴承、高温轴承、大尺寸轴承也提出材料选择和独立见解,这些一般资料是查阅不到的。 选择轴承材料应依据其使用工况,包括受力情况、环境温度和介质等方面。 工件承受应力大小类型是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可分为:⑴低载荷、低冲击;⑵中等载荷、低冲击;⑶重载荷、中等冲击;⑷重载荷、高冲击。 环境温度分为常温、低温和高温;高温以500℃为极限,低温以‐100℃为极限。 介质可分为非腐蚀介质和腐蚀介质;空气、润滑剂和淡水可按非腐蚀介质考虑,这里腐蚀介质包括工业废水、海洋气氛、稀强酸、弱酸、碱、非卤盐和氧化性酸等。 一般无冲击载荷情况下,低载荷且非重要轴承可选用碳素轴承钢,重载则须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和高碳铬不锈轴承钢。 冲击载荷大时,应选择渗碳钢,渗碳钢内韧外硬,适用承受冲击载荷。 低温用钢可选用奥氏体不锈钢,其耐低温可达‐100℃以下,其耐磨性可以通过表面渗氮来解决。 渗碳淬火容易造成变形,精密齿轮只好通过表面渗氮来提高其硬度,所以选择渗氮钢。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除了耐腐蚀性好,其耐高温性能也不错,至少可达500℃以上。 制造大尺寸轴承,热处理造成的尺寸变形成了主要问题,热处理后再进行机加又难以实现,所以只好选用中碳合金轴承钢,先调质后机加,机加后不再进行热处理。 二、常用轴承材料选择(见表1)

表1:材料选用一览表 材料牌号 钢类别 工作载荷 热处理方案 G8Crl5 GCrl5 GCrl5SiMn GCrl5SiMo GCr18Mo 高碳铬轴承钢 重载荷、低冲击 球化退火+淬火+回火 G55 G55Mn G70Mn 碳素轴承钢 低载荷、低冲击 淬火+回火 20CrMnTi 12Cr2Ni4 20CrNi3 20CrNiMo 渗碳钢 重载荷、高冲击 渗碳淬火+回火 38CrMoAl 42CrMo 渗氮钢 (精密轴承) 重载荷、中等冲击;淬火+回火+渗氮 95Crl8 102Crl8Mo 65Cr14Mo4V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 (腐蚀介质或高温下使用) 重载荷、低冲击;淬火+回火 06Cr18Ni11Ti 06Cr17Ni12Mo2Ti 奥氏体不锈钢 (低温下使用) 低载荷、中等冲击固溶处理+渗氮 50CrNi 42CrMo 中碳合金钢 (大尺寸轴承) 重载荷、中等冲击机加前:淬火+回火 7Mn15Cr2Al3V2WMo 工具钢 (无磁轴承) 重载荷、中等冲击固溶处理+时效 三、常用轴杆类材料化学成分及热处理要求 轴承材料化学成份及热处理要求见表2、表3。

轴承钢球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轴承钢球热处理工艺设计 ......................................... 摘要 ......................................................... 关键词:轴承钢球退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 ..................... 概述 ........................................................... 钢球发展历程 ............................................................................................................................ 1.2. 钢球的用途 ........................................................................................................................ 1.3. 影响钢球质量的因素 ........................................................................................................ 1.3.1 材质影响 .............................................................................................................. 钢球制造方法的影响 ........................................................................................................ 1.3.3.钢球金相组织的影响 ............................................................................................ 1.3.国家规定钢球压碎负荷值 ............................................................................................... 设计依据 ....................................................... 2.1. 退火 ............................................................................................................................ 2.2. 淬火................................................................................................................................ 2.3. 回火................................................................................................................................ 2.4.表面处理 .............................................................................................................................. 设计正文 ....................................................... 3.1设计流程 .............................................................................................................................. 3.2 球化退火 ............................................................................................................................. 3.3 等温淬火 ............................................................................................................................. 3.4 回火..................................................................................................................................... 低温回火 ............................................................................................................................ 回火时间 .......................................................................................................................... 回火后的冷却 .................................................................................................................... 3.5. 钢球表面热处理 ................................................................................................................ 3.6. 钢球的力学性能测试 ........................................................................................................ 四.总结 ....................................................... 参考文献 .......................................................

轴承钢热处理工艺

轴承钢热处理工艺EE轴承钢gcr15介绍 轴承钢GCr15,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GCr15(滚铬15,轴承钢),在临沂市场比45号钢还便宜,硬度、耐磨性、热处理工艺性都好。 有些特殊用钢,则用专门的表示方法,如滚动轴承钢,其牌号以G表示,不标含碳量,铬的平均含量用千分之几表示。如GCr15,表示含铬量为1.5%的滚动轴承钢。 GCr15钢是一种合金含量较少、具有良好性能、应用最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经过淬火加回火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性能。该钢冷加工塑性中等,切削性能一般,焊接性能差,对形成白点敏感性能大,有回火脆性。 化学成分/元素含量(%)C:0.95-1.05 Mn:0.20-0.40 Si:0.15-0.35 S:<;=0.020 P:<;=0.027 Cr:1.30-1.65 其热处理制度为:钢棒退火,钢丝退火或830-840度油淬。热处理工艺参数: 1.普通退火:790-810度加热,炉冷至650度后,空冷—HB170-207 2.等温退火:790-810度加热,710-720度等温,空冷—HB207-229 3.正火:900-920度加热,空冷—HB270-390 4.高温回火:650-700度加热,空冷—HB229-285 5.淬火:860度加热,油淬—HRC62-66 6.低温回火:150-170度回火,空冷—HRC61-66 7.碳氮共渗:820-830度共渗1.5-3小时,油淬,-60度至-70度深冷处理+150度至+160回火,空冷—HRC&asymp;67 GCr15是滚动轴承轴. W(Cr) = 1.5%; 与不锈钢的区别: a.含碳量: 滚动轴承轴0.95%-1.15%;不锈钢0.1%-0.2%; b.含铬量: 滚动轴承轴0.4%-1.65%;不锈钢12.7%以上<;优点所在>;; —提示:含碳量和含铬量是防锈的关键—- 可以对比发现,滚动轴承轴的防锈能力远不及不锈钢. 轴承钢GCR15是否导磁:有磁性。 1CR17都有磁性。

轴承淬火回火工艺

轴承由轴承内套、外套、滚动体和保护器四部分组成。轴承内外套圈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具有高的抗疲劳性和耐磨性以及尺寸稳定性。由于,齿圈要具备这些性能,所以对齿圈的淬火和回火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告诉大家轴承内外套圈的淬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 套圈的热处理加热设备有许多类,如连续式网带炉、振底炉和推杆炉等,采用的保护气氛为单组分气体如氮气等,劳动效率高,其基本程序为上料一清洗一烘于一加热一冷却一清洗一回火等,零件通过升降机进入加热炉和回火炉。也可采用周期性的箱式炉、盐浴炉和中频感应加热炉等。这里以盐浴炉为例编制热处理工艺。轴承钢经过加热淬火后获得了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具备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可靠性,高的尺寸稳定性等。 1.预热,其预热温度为550~600℃,其目的是将零件烘干,同时可部分消除机械加工应力和减少淬火时的挠曲及变形,缩短加热保温时间,减少氧化与脱碳的倾问,一般为加热时间的2~3倍。 2.淬火加热是在盐浴炉中进行,加热温度能确保在该温度,使钢中的奥氏体中含有过多的含碳量,并能溶解锰、钼和铬等大量合金元素分布于晶粒内。不允许有晶粒粗大和过热组织。加热时间为升温、均温和保温时间的总和,它与加热温度密切相关,两者呈反比关系。保温的作用是使合金渗碳体(Fe,Cr)3C能充分向奥氏体中溶解,并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根据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温度、炉型、加热介质有较大的差别,其基本标准是固溶体中的含碳量为0.5%一0.6%、铬含量在1%、未溶解的碳化物占6%~9%时,为最佳加热时间。 3.淬火介质和冷却方法针对铬轴承钢而言,选用冷却介质应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1)确保零件有足够的冷却速度,即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2)在Ms~Mf区间内冷却速度应缓慢,达到减少组织应力和防止变形和开裂的目的。考虑到轴承钢的淬透性好,可根据零件的大小选择淬火介质。通常使用普通淬火油、快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真空淬火油和分级淬火油等。 淬火后的套圈硬度在63HRC以上,金相组织为隐晶马氏体十细小结晶马氏体十残留合金渗碳体十残余奥氏体。 4.套圈的回火套圈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残余应力,防止零件开裂,并使亚稳定组织转变为相对稳定的组织,能起到稳定尺寸、提高韧性、获得良好的综合力

圆锥滚子轴承选材,热处理工艺设计及分析

圆锥滚子轴承选材,热处理工艺设计及分析 金属材料工程10060126 XX 杨瑞成教授隋然助教 摘要 本文从圆锥滚子轴承通常遇到的故障及失效入手,通过故障原因的分析,从而引涉出,滚动轴承的特性,如何选用合适的轴承使零件的寿命最大化。通过对圆锥滚子轴承工作条件分析,以及轴承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的要求最终将材料定为GCr15。GCr15为轴承钢,将进行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根据滚动轴承的性能要求制定热处理工艺为(套圈的):管料或棒料—锻造—球化退火—车加工成型—软磨(主要针对沟道)—淬火—回火—粗磨—精磨—成品。根据产品的尺寸、加热温度等确定所需的热处理炉有,立式淬火机床,盐浴炉RDM-20-8回火设备,中温箱电阻炉RX3-15-9进行退火。工艺布置应尽量满足工艺生产流程。。 关键词:圆锥滚子轴承、轴承钢、GCr15、热处理 一.圆锥滚子轴承工况分析及选材 (一)工况分析 轴承广泛用于柴油机、拖拉机、机床、汽车和火车等各种机械设备与车辆上,它由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紧装于主轴上,随轴一起转动。外圈则装在轴承座中静止不动,在轴转动过程中,内圈和滚动体发生转动和滚动,在高速运动下服役,承受点或线的接触的周期性的高压交变载荷和应力的作用,因此容易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滚动体和内外圈三者之间既呈现滚动又呈现滑动,故会产生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因此分析上述过程可知,滚动轴承的损坏形式为接触疲劳破坏和磨损,要求滚动体与内外圈应具有高的抗疲劳性能和耐磨性,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才能确保轴承高的使用寿命。 (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失效分析 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的主要破坏形式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剥落,以及由于摩擦磨损而使轴承精度丧失。此外,还有裂纹、压痕、锈蚀等原因造成轴承的非正常破坏。 (1)接触疲劳失效;(2)磨损失效;(3)断裂失效;(4)塑性变形失效;(5)游隙变化失效。 (三)性能要求 圆锥滚子轴承对材料热处理后应具备下列性能: (1)高的接触疲劳强度 (2)高的耐磨性 (3)高的弹性极限 (4)适宜的硬度 (5)一定的冲击韧性 (6)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二. 圆锥滚子轴承的材料选择 (一)材料初选 目前,国内使用最久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高碳铬轴承钢,其成分特点是:高碳,轴承钢的W(C)一般控制在0.95%~1.05%范围内,以保证淬火后的硬度达到最大值,同时获得一定数量的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Cr 作为基本合金元素,轴承钢的W(Cr)一般控制在1.65%以下。Cr一方面提高淬透性,使淬火后的组织和硬度均匀;另一方面,Cr溶于渗碳体中形成较稳定的含Cr渗碳体,这种合金渗碳体在淬火加热时溶解较慢,并以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上,有利于提高耐磨性。 (二)材料终选 GCr15是铬轴承钢中典型的钢种,它的使用量很大,约占铬轴承钢的90%。国外所使用的铬轴承钢的成分也大致相似。GCr15钢含有较少量合金元素,综合性能良好,淬火回火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耐磨性能好,接触疲劳强度高。钢的热加工型号,球化退火后有良好的可切削性。综上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可以选用GCr15钢。 三.圆锥滚子轴承热处理工艺设计 组成滚动轴承的零件有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对于不同的零件,其加工过程和方法是不同的。对

高碳铬轴承钢的热处理

高碳铬轴承钢的热处理 1、高碳铬轴承钢的球化退火 是为了获得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匀、圆的碳化物颗粒的组织,为以后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回火作组织准备。传统的球化退火工艺是在略高于Ac1的温度(如GCr15为780~810℃)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25℃/h)至650℃以下出炉空冷。该工艺热处理时间长(20h以上),且退火后碳化物的颗粒不均匀,影响以后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回火组织和性能。之后,根据过冷奥氏体的转变特点,开发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在加热后快冷至Ar1以下某一温度范围内(690~720℃)进行等温,在等温过程中完成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碳化物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可直接出炉空冷。该工艺的优点是节省热处理时间(整个工艺约12~18h),处理后的组织中碳化物细小均匀。另一种节省时间的工艺是重复球化退火:第一次加热到810℃后冷却至650℃,再加热到790℃后冷却到650℃出炉空冷。该工艺虽可节省一定的时间,但工艺操作较繁。 2、常规马氏体淬回火的组织与性能 近20年来,常规的高碳铬轴承钢的马氏体淬回火工艺的发展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展淬回火工艺参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如淬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淬回火后的韧性与疲劳性能等;另一方面是淬回火的工艺性能,如淬火条件对尺寸和变形的影响、尺寸稳定性等。 常规马氏体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未溶(残留)碳化物组成。其中,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又可分为两类: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一般低于1000倍),马氏体可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类典型组织,一般淬火后为板条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或称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形态—枣核状马氏体(轴承行业上所谓的隐晶马氏体、结晶马氏体);在高倍电镜下,其亚结构可分为位错缠结和孪晶。其具体的组织形态主要取决

热处理工艺研究

三、项目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工艺路线及实施方案 3.滚针轴承零件材料应用、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3.1 轴承零件材料应用、优化 材料是保证轴承质量的基础,为了使轴承获得长寿命、持久的高精度和低磨擦,制造轴承零件的材料必须具有接触疲劳强度高、耐磨性好、组织稳定性好、纯净度高等特点。 我国生产的GCr15要求的技术标准为GB/T18254-2002,其夹杂物、氧、钛含量要求较为宽松,钢材均匀性较差,如用美国轴承钢牌号SAE52100,其夹杂物、氧、钛含量等均低于我国的GCr15,钢材均匀性好,轴承钢原材料应使用SAE52100或更严格要求,零件使用寿命会明显提升。目前针对一些承受重载的滚针轴承,我们与上海宝钢已经就特殊要求及重载下工作的轴承使用的材料,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对长寿命、重载轴承使用材料进行协作开发。 1)轴承的疲劳性能主要取决于轴承钢材的纯洁度 实体滚针轴承或滚动体(滚针),一般采用高碳铬轴承钢制造,而在轴承服役条件下,套圈和滚动体材料要承受高的交变接触应力,氧化物等非金属夹杂物对交变接触应力非常敏感。如在采购选用时对轴承钢的原材料的某些化学成份和纯净度加以控制,就十分有利于提高轴承的寿命,具体表现在: a)轴承钢中铬含量的控制 一般轴承用钢主要是高碳铬轴承钢,即含碳量1%左右,加入1.5%左右的铬,并含有少量的锰、硅元素的过共析钢。铬可以改善热处理性能、提高淬透性、组织均匀性、回火稳定性,又可以提高钢的防锈性能和磨削性能。但当铬含量超过1.65%时,淬火后增加钢中残余奥氏体,降低硬度和尺寸稳定性,增加碳化物的不均匀性,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为此,高碳铬轴承钢中的含铬量一般控制在1.65%以下,只有严格控制轴承钢中的化学成份,才能通过热处理工序获得满足轴承性能的组织和硬度。 b)轴承钢中含氧量的控制 钢中氧含量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高倍夹杂物(如Al2O3)而起作用的,而氧化物夹杂对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最为严重,所以降低轴承钢中的氧含量可以明显提高轴承的疲劳寿命,图11的试验结果可以清楚说明这一点。

滚动轴承的热处理

滚动轴承的热处理 目的:提高滚动轴承强度、韧性、耐磨性、抗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同时通过特殊的热处理是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防磁等特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有: 退火(Th),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再缓慢冷却(一般是随炉冷却),退火可降低金属的硬度和脆性,增加塑性,消除内应力等。 正火(Z),它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正火可以细化晶粒,改善机械性能鱼切削性能。 淬火(C),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温度,保温后放入淬火剂中冷却,是温度骤然降低。淬火可增加金属的硬度,但会降低其塑性。 回火,它是将淬火后的金属重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冷却。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高温回火,中温回火以及低温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 调质,即是所说的淬火加高温回火,这样可以得到所需的强度和韧性。经过调质处理的钢一般叫调质钢,多指中碳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 钢中的主要金相组织: 奥氏体(A)它是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较铁素体强,机械性能随含碳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它是固溶体,所以不论含碳多少,塑性都很好,而且无磁性。碳素钢在727°C以上平衡组织中才能看见奥氏体,在有些合金钢中,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在室温下也能得到奥氏体。 铁素体(F)它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极小,所以也叫纯铁体。其性能也与纯铁极为相似,即强度、硬度很低,塑性韧性很高,在768°C一下又磁性。 渗碳体(Fe3C),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高达6.69%,晶格结构很复杂,其硬度大脆性大,强度低塑性几乎为零。 珠光体(P),它是又铁素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量0.77%,其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比例大致为7:1,性能位于两者之间。 马氏体(M),钢在加热后,将高温奥氏体用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时得到的淬火组织。贝氏体(B),钢在加热后,将高温奥氏体放入500°C与马氏体开始转变之间一定温度进行等温转变,该转变组织叫贝氏体。贝氏体是由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鱼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混合物。由于转变的温度较低,碳原子扩散能力较弱,只能形成断续的片状渗碳体,所以它不仅又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铬钢轴承的热处理 常用材料:GCr15、GCr15SiMn 工艺:预备热处理: 1.1退火 球化退火(得到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珠光体,为淬火提供良好的组织准备) GCr15 退火温度780 ~810℃时间3到6小时,等温温度680到720度等温时间4到5小时然后在炉冷到650度在出炉空冷。 GCr15SiMn退火温度780到800度时间3到6小时,在680到720度下等温4到6小时,然后炉冷到650度出炉空冷。 去应力退火(消除因机加工和冷冲压在零件中形成的残余应力)

轴承热处理

一套轴承一般是由外圈,内圈,保持架,隔圈,滚动体(滚子,钢球),保持架(铜保持架,铁保持架),铆钉,密封圈,密封盖,连接圈,卡簧,防尘盖等组成。 轴承的品种一般是从0-9类轴承,非标轴承,回转支撑。当然内行的人士还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 根据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与滚子轴承。按照滚动轴承所能承受的主要负荷方向,又可分为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向心推力轴承(能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比如说调心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双列深沟球轴承,推力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等。还有一些特殊轴承,比如说T3精密轴承。。。现在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规格型号都在不断的变更。 下面我以2类轴承的SL01-4830为例,解说一下轴承行业的原材料流程。 大规模的生产加工是有完整的生产流程的。包括备件车间,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车工车间,磨工车间,包装车间。 中等规模的生产加工企业都是没有自己独立的锻造工序,都是直接从外面买锻件回来的,当然这些毛胚件都是有规格型号的。包括热处理车间,车工车间,磨工车间,包装车间。 小规模的生产加工企业一般情况下只有其中的某个车间,或者就是帮大型企业做些委托加工。 因为轴承行业的特殊性,所以任何锻件都不存在库存,都是根据订单或者预计销售来购买该种型号的锻件。所以企业对于锻件是不设立仓库的。锻造到企业之后是直接进热处理车间。根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锻件进行沾火淬火等相应工序。这个环节一般是不会有废品产生的。沾火淬火这道工序完成之后就进行车工车间,因为锻件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沟的,除了球面轴承。如果是圆锥轴承的话,可能会有一个坡度。车工有粗车跟细车两种区分。车工有车平面,车外径,车外沟,车内沟,车倒角,车油沟。粗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锻件的外层氧化皮处理掉以及一次车工。在车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次车到位的,车的过程中因为受温度的影响会改变钢的密度,所以存在二次车,也就是细车。细车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要求车出准备的沟,外径,内径,但是还是要给磨工留一定的尺寸范围。在车工这个环节就会有废品产生。有些锻件车完之后可能会因为温度导致密度改变,需要再进行二次沾火淬火工序。下面就是磨工工序了,与车工的分工是一样的。但是精度的要求比车工严格。对于精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都有游标卡尺。 这些就是锻件的简单加工工序。然后这些锻件就算是下生产线进装配车间。与保持架,滚动体进行组装。包装之前还要进行消磁,防锈油等工序。 一个成品的下线,是由备件-锻造-热处理-车工-热处理-磨工-装配这样一个流程完成的。 至于在热处理的环节上的生产控制,完全是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钢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