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力学总结

断裂力学总结
断裂力学总结

断裂力学学习报告

姓名:zx 学号:xxxxxxxx

一、绪论

(1)传统强度理论是在假定材料无缺陷、无裂纹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认为只要满足r []σσ≤,材料将处于安全状态。

其中:

[]σ——用安全系数除失效应力得到的许用应力;

r σ——为相当应力,它是三个主力学按照一定顺序组合而成的,按照从第一强度理论到第四强度强度理论的顺序,相应的应力分别

为11

2123313

4()

r r r r σσσσμσσσσσσ==-+=-=但是许多事实表明,材料受应力远小于设计应力,材料仍然被破坏。使许多力学工作者迷惑不解,于是投入对其研究,最终发现所有材料并不是理想的,材料中含有大大小小、种类各异的裂纹,于是产生了对裂纹地研究。断裂力学从客观存在裂纹出发,把构件看成连续和和间断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了这门新兴的强度学科。

(2)断裂力学的任务是:

1. 研究裂纹体的应力场、应变场与位移场,,寻找控制材料开裂的物理参量;

2. 研究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韧性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数值与及测定方

法;

3. 建立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断裂准则;

4. 含裂纹的各种几何构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控制材料开裂的物理参量的计算。

(3)断裂力学的研究方法是:假设裂纹已经存在,从弹性力学或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方

程出发,把裂纹当作边界条件,考察裂纹顶端的应力场、应变场和位移场,设法建立这些场与控制断裂的物理参量的关系和裂纹尖端附近的局部断裂条件。

(4)断裂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根据裂纹受力情况,裂纹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张开型(I型)

裂纹受垂直于裂纹面的拉应力作用,裂纹上下两表面相对张开,如上图a所示;

2.滑开型(II型),又称平面内剪切型

裂纹受平行于裂纹面而垂直于裂纹前缘OO’的剪应力作用,裂纹上下两表面沿x轴

相对滑开,如上图b所示;

3.撕开型(III型),又称出平面剪切型或反平面剪切型

裂纹受既平行于裂纹面又平行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裂纹上下两表面沿z轴相

对错开,如上图c所示.

上述三种裂纹中I型最为危险.而我们主要也是研究I型裂纹,因为只要确定了I

型裂纹是安全的,则其它两种裂纹也是安全的。

二、线弹性断裂力学

线弹性断裂力学认为,材料和构件在断裂以前基本上处于弹性范围内,可以把物体视为带有裂纹的弹性体。研究裂纹扩展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能量观点,认为如果当裂扩展一增量,使得释放的弹性能多于产生新裂纹表面所需要的能量则发生裂纹的失稳扩展,如Griffith 理论;一种是应力场强度的观点,认为裂纹扩展的临界状态是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达到材

料的临界值,如Irwin 理论。

(一)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1)应力强度因子

把物体断裂归结为带裂纹物体的线弹性力学分析。解弹性力学平面问题,选取应力函数

U(x,y)使其满足双调和方程 220U ??=。

解此方程可以得到相应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三种类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公式有相似之处,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

()σ?()N N ij ij θ=

()()()N N i N

i u K θ= 式中σij (i,j=1,2,3)为应力分量,i u 为位移分量,N=I,II,III 为裂纹的类型,()ij f θ和()

i g θ

应力参量与N K 成正比,在同一变形状态下,不论其它条件怎么不同,只要N K 相同,则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就完全相同了。所以

N K 反映了裂纹尖端附近的的应力场强度,称为应力强度因子。由于N K 是由远场边界条件确定,所以一般来说与受载的方式、大小,裂纹长度及裂纹体的开关有关,有时还与材料的弹性性能有关。

K

的一般形式为:K Y =σ为裂纹位置上按无裂纹计算的应力,称为名义应力;a 为裂纹尺寸;Y 为开关参数。

(2)应力强度因子准则(K 准则)

裂纹失稳扩展的临界条件是:I c K K =

c

K 称为材料的断裂韧性指标,也称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由实验确定。

(二)能量准则(G 准则) Griffith 理论

能量平衡的观点,考察裂纹扩展过程的能量的转化,从而得到表征裂纹扩展时能量变化

的参数——能量释放率G 。

材料内部含有裂纹对材料强度有多大影响呢早在20年代格里菲斯(Griffith)首先研究了含裂纹的玻璃强度,并得出断裂能量的关系:

2IC G γ

= IC G :临界能量释放率 I G A ?∏

=-? I G :为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为系统位能。

I IC G G <,裂纹不扩展 若

I IC G G =,裂纹可能扩展 若

I IC G G >,裂纹一定扩展 其中I IC G G =时裂纹是扩展还是不扩展,则要看裂纹扩展一微小面积后,G 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既:

0G A ?>?,为失稳扩展。

0G A ?

这就是格里菲斯(Griffith)断裂判据。

(三)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释放率的关系

应力强度因子的特点是其应力强度因子便于计算,而能量释放率的优点是其物理意义清楚。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准则是从两种不同观点建立起来的准则,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假设裂纹沿其沿长线扩展时,计算裂纹尖端应力松弛的功,可求得能量释放率的关系。此方法的优点是物理意义清楚。

对于I 型裂纹:

22(1)I I K G E υ=- 平面应变状态

2I K G E =I 平面应力状态

对于III 型裂纹:

2(1)III III K G E υ=+

而对于II 型裂纹研究其两者的关系是无意义的。因为II 型裂纹扩展的真实方向并非沿其裂纹延长线方向,而是沿其与裂纹延长线成64~70度的方向扩展的。所以按沿其延长线方向扩展求得的两者关系没有现实的意义。

G 准则与K 准则并不是总是等效的。对于平面问题和反平面问题,裂纹的前缘是一条沿厚度方向的直线,裂纹前缘上各点的K 值相同,随着外荷载的增加同时到达IC K ,此时G 准则和K 准则是等效的。但三维裂纹问题,沿裂纹前缘各点的K 值一般不等,且K 与G 无简单的关系。相对而言,K 准则偏于安全,实际应用中,用K 准则比较安全。

三、混合型裂纹的脆性断裂

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由于荷载分布不对称,裂纹方位不对称等原因,裂纹常常处于,,I II III K K K 均不为0或者其中一个为0,另两个不为0的混合变形情况,处于混合变形状态的裂纹被称为混合型裂纹。实验表明混合型裂纹一般不沿原裂纹面的方向扩展,因而对于混合型裂纹除了需要确定裂纹初始扩展的临界参数(即开裂准则)外,还必须首先确定裂纹的初始扩展方向,即开裂角。当前最常用的混合型裂纹脆断理论有: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和应变能密度理论(还有争议)。

(一)最大拉应力理论

假设:

(1) 裂纹沿最大周向拉应力max (σ)θ的方向0θ开裂。

(2) 当此方向的周向应力达临界值时,裂纹开始失稳扩展。

(二)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

用能量释放率的概念研究混合裂纹问题的基本思想与适用于纯I 型裂纹扩展的Griffith 能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即裂纹的虚拟扩展,引起总热能的释放,当释放

的能量等于形成新裂纹面所需的能量时,裂纹就起裂。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Griffith 能量理论中裂纹沿其延长线方向开裂,而在混合裂纹中则不然,除了 I 型和III 型混合裂纹仍沿其沿长线方向 扩展时,其余类型的裂纹一般不沿延长线方向扩展。可以这样理解能量释放率理论:形成新的裂纹表面要牺牲应变能。

(三)应变能密度理论(有待验证)

1、应变能密度因子

222111222332I I II II III S a K a K K a K a K =+++,

11122233

,,,a a a a 是关于角度θ的函数且与材料的弹性常数有关。S 称为应变能密度因子。

2、S 准则 (1)裂纹沿最大势能密度方向扩展,或表述为裂纹沿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方向扩展,即按以下条件:

220,0S S θθ??=>?? 来确定开裂角0θ。

(2)当应变能密度因子小于最小值min S 达到临界值e S 时,裂纹失稳扩展,即: min 0()e S S S θ==

e S 是材料常数,标志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与材料力学中的第一强度理论与第四强度理论的观点相似。最大拉应力理论认为只要一个应力分量达到最大值,构件就发生破坏,从原则上讲,当其它应力分量也与这个应力分量差不多大时,这个理论的断裂准则显然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应变能密度理论就没有这种片面性,它已经用于多种混合型裂纹问题,如各向异性体中的裂纹、多层组合材料的破坏、裂纹体的振动与碰撞等。

四、弹塑性断裂力学

线弹性断裂力学是是假定裂纹体是理想线弹性体,事实上由于裂纹尖端应力高度集中,在其附近必然存在塑性区,塑性区与裂纹尺寸相比较小时,经过适当的修正弹性断裂理论仍

断裂力学习题

断裂力学习题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裂纹? 2、试述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平面问题的解题思路。 3、断裂力学的任务是什么? 4、试述可用于处理线弹性条件下裂纹体的断裂力学问题两种方法: 5、试述I型裂纹双向拉伸问题中的边界条件,如何根据该边界条件确定一复变函数,并由此构成应力函数,最后写出问题的解。 6、什么是应力场强度因子K1?什么是材料的断裂韧度K1C?对比单向拉伸条件下的应力σ及断裂强度极限σb,,说明K1与K1C的区别与联系? 7、在什么条件下应力强度因子K的计算可以用叠加原理 8、试说明为什么裂纹顶端的塑性区尺寸平面应变状态比平面应力状态小? 9、试说明应力松驰对裂纹顶端塑性区尺寸有何影响。 10、K准则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1、何谓应力强度因子断裂准则?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断裂准则与材料力学的强度条件有何不同? 12、确定K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3、什么叫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什么叫裂纹扩展阻力? 14、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说明裂纹处于不稳定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15、什么是格里菲斯裂纹?试述格氏理论。 16、奥罗万是如何对格里菲斯理论进行修正的? 17、裂纹对材料强度有何影响? 18、裂纹按其力学特征可分为哪几类?试分别述其受力特征 19、什么叫塑性功率? 20什么是G准则? 21、线弹性断裂力学的适用范围。 22、“小范围屈服”指的是什么情况?线弹性断裂力学的理论公式能否应用?如何应用? 23、什么是Airry应力函数?什么是韦斯特加德(Westergaard)应力函数?写出Westergaard应力函数的形式,并证明其满足双调和方程。

24、裂纹按其几何特征可分为哪几类? 25、判断下图所示几种力情况下,裂纹扩展的类型 26、D-B 模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7、什么叫裂纹的亚临界扩展?什么叫门槛值? 28、什么叫腐蚀?什么叫应力腐蚀?什么叫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 ⅠSCC ? 29、什么叫应力疲劳?什么叫应变腐蚀?两者的裂纹扩展速率表达式是否相同?为什么? 30、什么叫腐蚀疲劳? 31、试述金属材料疲劳破坏的特点 32、现有的防脆断设计方法可分为哪几种? 33、什么是疲劳裂纹门槛值,哪些因素影响其值的大小?它有什么实用价值? 34、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特征? 第二类椭圆积分Φ0的值 受扭薄壁圆筒

工程断裂力学

工程断裂力学76 (2009) 709–714 内容列表可以在ScienceDirect期刊获得 工程断裂力学 杂志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bc9465295.html,/locate/engfracmech AA7075-T651在交变载荷下裂纹形核的显微结构形貌 H. Weiland a,*, J. Nardiello b, S. Zaefferer c, S. Cheong a, J. Papazian b, Dierk Raabe c a 美国铝业有限公司,100技术驱动,美国铝业中心,宾夕法尼亚15069,美国 b 诺斯罗普2格鲁曼公司AEW/EW系统,925 S,.牡蛎湾路,贝思佩奇,纽约11714,美国 c普朗克铁研究所,普朗克Stra?e 1,,杜塞尔多夫D 40237,德国 文章信息摘要 文章历史: 一系列由7075-T651铝合金制作的疲劳试验样品被打断成各种寿命的部分和2007年1月9日收到一定数量脱胶,破裂的粒子和在金属基体中的破裂决定了定量是加载周期的函数2008年11月24日收到修订后的形式根据发现,只有破裂的第二相粒子,在一个基体裂纹中形核。晶体学关于一个独2008年11月26日录入立的裂纹和它的三维形状是由在扫描显微镜下一系列的切片通过应用聚焦离子束2008年12月10日网上可获得粉末与取向成像显微技术结合决定。这些极限数据显示裂纹萌生方向,受金属基体 中扩展的裂纹的晶体取向影响。。 关键字: 裂纹萌生 AA7075 3D微观结构 疲劳 @2008爱思唯尔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1.介绍 优化的铝合金对航天航空应用,需要定量的理解不同控制形核的显微结构特性和裂纹在金属基体中的扩展。此外,在整体部分,裂纹在连接处的停滞不是给定的,显微结构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定量的理解,在复杂微观结构下的损伤演化。 当前对于航空航天应用铝合金的发展,基于一个良好的理解,关于微观结构下破坏的相关性质影响,例如断裂韧性和疲劳[1-5]。然而,铝合金上个世纪上半年的发展,例如AA7075,主要使用Edisonian方法。尽管存在一些研究,关于老化条件对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显微结构属性下控制裂纹形核和单调生长区间,或者在那时候开发的铝合金没有采用交变载荷。然而,在早期理论上可知,含铁第二相在5-50微米直径范围,一般被称为夹杂相,是裂纹的起始点位置[1]。因此,此后的铝合金发展包括减少铁和硅元素提高损伤的相关性质。另一方面,如果粒子密度减少,正如当前阶段铝合金,其他显微结构下的特征,例如晶界和晶粒取向,将有助于裂纹的形核和扩展。读者可以参考文献[1-5],详细的讨论商业铝合金微观结构的损坏的影响。它必须指出,外推法得到的知识在Al-Cu系统(2xxx系列合金)不能容易的推测Al–Zn(7xxx系列合金),因为相和强化机制不同。 在目前的研究中,一部分数量脱粘和破裂的粒子,决定了一定数量是疲劳循环的函数,来自中断的疲劳试验。此外,破裂粒子在开裂基体中形核的尺寸和相关的裂纹长度是确定的。晶体学中关于裂纹和三维形状由来自一系列的切片通过聚焦离子束制粉和取向成像显微技术的结合决定。这些数据显示一开始裂纹的生长方向,同时由粒子周围的局部应力场和基体中正在生长的裂纹的晶向决定。 如今工作的目的,确定一定数量第二相粒子在交变载荷控制裂纹形核的作用,目的是确定以微观结构为基础,预测以这些合金制成的机身零件部分寿命。后者将另行公布。

ansys断裂力学技巧

Ansys断裂力学 裂纹和瑕疵在很多结构和零部件中会出现,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断裂力学就是研究裂纹扩散问题的学科。 12.1 断裂力学的理解 断裂力学就是解决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裂纹和瑕疵如何扩散的问题。它包含裂纹扩散相应的解析预报和实验结果验证。解析预报是通过断裂参数的计算得出的,如裂纹区域的应力强度因子,它可以用来评估裂纹的生长率。最具典型的是,裂纹的长度随着一些循环载荷的每一次作用而增长,如飞机上机舱的增压-减压。另外,环境的情况,如温度或光线的照射等,都会影响某些材料的断裂性能。 在研究中,断裂问题需重点研究的典型参数如下: ●应力强度因子(K I, K II和K III),是断裂的三个基本形式。 ●J-积分,是一种不受线路影响的线积分,用来测量裂纹端点的奇异应力和应变。 ●能量释放率(G),它代表裂纹开始和终止处的能量的大小。 12.2 求解断裂力学问题 求解断裂力学问题包括执行线弹性或弹塑性静态分析,以及使用专用的后处理命令或宏来计算需要的断裂参数。此处分成两个部分来介绍: ●裂纹区域的建模 ●计算断裂参数 12.2.1裂纹区域的建模 断裂模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裂纹边界的部分。在ansys中,在二维模型和三位模型中,分别将裂纹的边界看成是裂纹端点和裂纹前端。如图12.1所示。 r是距离裂纹端点的长度。裂 裂纹面应该是重合 纹端点处的应力和应变是奇异的, 的,裂纹端点(或裂纹前端)附近的单元应该是二次的,即角点之间有中间节点。这种单元被称为奇异单元。

12.2.1.1 二维断裂模型 二维断裂模型的推荐单元类型是PLANE2,6节点的三角实体单元。裂纹端点附近的单元的第一行是奇异的,如图12.2(a)所示。前处理模块PREP7的命令(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Size Cntrls> Concentrat KPs> Create)可以定义某关键点附近的单元划分的大小,在断裂模型中特别有用。它在指定关键点附近可以自动生成奇异单元。此命令的其他域可以控制单元第一行的半径,在圆周方向的单元的数量等。图12.3为命令KSCON 生成的断裂模型。

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1、读论文有感 我所读的论文是《灰色模型在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中的研究》。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论文来读,主要有两个方面在吸引着我,一个是灰色模型,另一个则是不确定性疲劳寿命。 对于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三张方法,即概率统计、模糊数学和灰色模型。首先,需要来讲一下文章中主要提到的灰色模型。 灰色模型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聚龙于1982年提出的。控制论中,信息多少常以颜色深浅来表示。信息充足、确定(已知)的为白色,信息缺乏、不确定(未知)的为黑色,部分确定与部分不确定的为灰色。那些既有已知参数又有未知参数的系统,如:人体就是既有白色参数(已知的外型参数)又有黑色参数(未知的人体穴位功能)的灰色系统。白色系统是全开放性的、黑色系统是全封闭性的。灰色系统则介于两者之间,是半开放半封闭性的。如果一个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关系的模糊性,动态变化的随机性,指标数据的不完备或不确定性,则称这些特性为灰色性。具有灰色性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 从灰色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模型。灰色系统是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或非确知信息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普遍存在。研究灰色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如何从一个不甚明确的、整体信息不足的系统中抽象并建立起一个模型,该模型能使灰色系统的因素由不明确到明确,由知之甚少发展到知之较多提供研究基础。灰色系统理论是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领域的产物,也是自动控制科学与运筹学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结果。 其次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的是测量物理量的不确定性,由于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力学量只能处在它的本征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值是分立的,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就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值,就会出现不确定值,也就是说,当你测量它时,可能得到这个值,可能得到那个值,得到的值是不确定的。只有在这个力学量的本征态上测量它,才能得到确切的值。而疲劳寿命问题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材料的韧性及断裂力学简介

第二节材料的韧性及断裂力学简介 一、低应力脆断及材料的韧性 人们在对船舶的脆断、无缝输气钢管的脆断裂缝、铁桥的脆断倒塌、飞机因脆断而失事、石油、电站设备因脆断而发生重大事故的分析中,发现了一些它们的共同特点: 1.通常发生脆断时的宏观应力很低,按强度设计是安全的; 2.脆断事故通常发生在比较低的工作温度环境下; 3.脆断从应力集中处开始,裂纹源通常在结构或材料的缺陷处,如缺口、裂纹、夹杂等; 4.厚截面、高应变速率促进脆断。 由此,人们发现了传统设计思想和材料的性能指标在强度设计上的不足,试图提出新的性能指标和安全判据,找到防止脆断的新的设计方法。 传统的强度设计所依据的性能指标主要为弹性模量E、屈服极限σs、抗拉强度σb,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收缩率φ在设计中只是参考数据,通常还会考虑应力集中现象,即使如此,设计的安全判据仍不足以防止脆断的发生,这说明材料的强度、塑性、弹性这些性能指标还不能完全反映材料抵抗脆断的发生。经过对众多脆断事故的分析和研究,人们提出了一个便于反映材料抗脆断能力的新的性能指标——韧性,从使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断裂所消耗的能量不同,归纳出韧性的定义为:所谓韧性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太小,它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反映。 例如图l-2为球墨铸铁和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可以用拉伸曲线下的面积来表示材料的韧性,即 图中可见,虽然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σb比低碳钢高,但其断裂时的塑性应变εp确远较低碳钢小,综合起来看,低碳钢的韧性高。 图1-2 球铁和低碳钢拉伸曲线表示的韧性 材料的韧性可用实验的方法测试和判定。应用较早和较广泛的是缺口冲击试验,这种方法已经规范化。具体方法是将图1-3所示的缺口试样用专用冲击试验机施加冲击载荷,使试 样断裂,用冲击过程中吸收的功除以断口面积,所得即为材料的冲击韧性,以αk表示,单位为J/cm^2。目前国际上多用夏氏V型缺口试样,我国多用U型缺口试样。由于缺口冲击

弹塑性断裂力学结课报告.

弹塑性断裂力学 在本文总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断裂力学习题,第二部分为断裂力学在岩石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第三部分为断裂力学的学习总结,第四部分为个人总结及建议。 一、断裂力学习题 1、某一合金构件,在275℃回火时,01780MPa σ=,52k K MPa m =,600℃回火时,01500MPa σ=,100Ic K MPa m =,应力强度因子的表达式为 1.1I K a σπ=,裂纹长度a=2mm ,工作应力为00.5σσ=。试按断裂力学的观点评 价两种情况下构件的安全性。(《断裂力学》 徐振兴 湖南大学出版社 P7) 解:由断裂失稳判据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 ,临界条件K=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c 且a=2mm ,工作应力0=0.5σ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I K a σπ=得 在275℃回火时,152Ic K MPa m =,得 111.117800.50.00277.6I Ic K MPa m K π=????=> 在600℃回火时,2100Ic K MPa m =,得 221.115000.50.00265.4I Ic K MPa m K π=????=< 由断裂准则可知,在275℃时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 ,即裂纹会发 生失稳破坏;在600℃回火时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 c ,即裂纹不会 发生失稳破坏。 2、有一长50cm 、宽25cm 的钢板,中央有长度2a =6cm 的穿透裂纹。已知材料的K Ic =95MPa m ,其屈服强度为ys δ=950MPa 。试求裂纹起裂扩展时的应力。(《工程断裂力学》 郦正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P51) 解:(1)不考虑塑性区修正,但考虑有限宽度修正

断裂力学概述 2

第一章线弹性断裂力学 线弹性断裂力学研究对象是线弹性裂纹固体,认为裂纹体内各点的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的。金属材料中,严格的线弹性断裂问题几乎不存在,因为裂纹的扩展总伴随有裂纹尖端的苏醒变形。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要塑性区尺寸远小于裂纹的尺寸,经适当修正,用线性理论分析不会产生太大误差。对于低韧高强度钢,或处于低温条件下工作的构件,往往在断裂前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尺寸较小,可用线弹性断裂理论进行分析。 一裂纹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1.1裂纹分类 1.按几何特征 a 穿透裂纹: 通常把裂纹延伸到构件厚度一半以上的都视为穿透裂纹。 b 表面裂纹 c 深埋裂纹 2.按裂纹力学特征 张开型裂纹裂纹受垂直于裂纹面的拉应力,是裂纹面产生张开位移 滑开型裂纹裂纹受平行于裂纹面且垂直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裂纹在平面内滑开 撕开型裂纹裂纹受平行于裂纹面且平行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裂纹相对错开 复合型裂纹裂纹同时受正应力和剪应力的作用,或裂纹与正应力成一角度,这是就同时存在和,或和,称为复合型裂纹,实际裂纹体中裂纹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型的组合。 1.2 裂纹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带裂纹弹性体受力后,在裂纹尖端区域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但是这种集中是局部性的,离开裂纹尖端稍远处应力分布趋于正常。 裂纹尖端区域应力集中程度与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有关,裂纹越尖锐应力集中程度越高。这种应力

集中必然导致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远低于材料理论断裂强度。 二、能量释放率理论 2.1 格瑞菲斯理论(Griffith)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英国学者Griffith最先应用能量法对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进行了断裂分析,成功解释了“为什么玻璃等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比用分子结构理论所预期的强度低得多”的问题。 Griffith研究如图厚度为t的薄平板。两端施加均不载荷,处于平行状态并固定两端,构成能量封闭系统,板内总应变能为U0,板内开一长为2a的贯穿裂纹,裂纹处形成上下两个自由表面,作用在两表面的拉应力消失,同时两表面产生张开位移,拉应力做负功,使应变能减小到U0-U。在无限大薄平板内开一个扁平贯穿椭圆孔,他得出当椭圆孔短轴尺寸趋于零(理想尖裂纹)时,应变能的改变为 式中,A=2at,为裂纹的单侧自由表面的面积。 裂纹形成两个新自由表面,使表面能增加,设为表面能密度,则两个自由表面总表面能为 因此,一个带有贯穿裂纹的薄平板相对于无裂纹初始状态的总势能为 由势能极值原理可知,总势能为极大值的条件为 符合上式条件,裂纹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

有限元与断裂力学

有限元与断裂力学 2013024122 王增贤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断裂力学是最近半个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对经典连续介质 力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断裂力学主要研究带裂纹固体的强度和裂纹传播的规律,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裂纹尖端应力应变情况,掌握裂纹在荷载作用下的扩展规律, 了解带裂纹体的承载能力,从而提出抗裂纹设计方法,以保证构件的安全工作=.l" 断裂力学产生于人们对各种工程断裂事故的思考"为了避免断裂事故,人们 与之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和卓有成效的斗争"起初凭经验,后来发展成为理论" 在断裂力学出现以前,传统的控制构件不发生断裂而能够安全工作的理论,称为 强度条件或安全设计,其基本思想是保证构件的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即 安全设计对确保构件安全工作起了重大作用,至今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人 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某种情况下,/安全设计0设计出的构件并 不安全,断裂事故仍不断发生,特别是对于高强度材料构件,焊接结构,处在低 温或腐蚀环境中的结构等,断裂事故就更加频繁"例如,1938一1940年比利时阿 尔伯运河上几座大桥的断裂;1943一1947年美国5000余艘焊接船竟然连续发生 了一千多起断裂事故,其中238艘完全毁坏;1949年东俄亥俄煤气公司的圆柱形 液态天然气罐爆炸使周围街市变为废墟"这些接连不断的工程断裂事故引起了人 们高度的警觉,这些事故发生在工作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的条件下,用传统 的安全设计观点是无法解释的"从大量断裂事故分析中发现,断裂皆起源于构件 有缺陷"传统的设计思想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把材料视为无缺陷的均匀连续体,而 实际上构件总是存在着形式不同的缺陷,因而实际材料的强度大大低于理论模型 的强度"断裂力学正好弥补了传统设计思想的不足" 根据国际坝工委员会(ICOLD)1988年所作关于大坝工作状态的调查报告, 在失事的243座混凝土坝中,有30座是由裂纹问题而引起的"我国曾对98座大 中型水电工程进行耐久性调查,结果发现70%大坝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纹"混凝土 坝存在各种类型的裂纹,裂纹的存在和扩展,使大坝的承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同时还会引起坝体渗漏!加速混凝土碳化!降低混凝土抵抗各种侵蚀性介质 的耐腐蚀性能力等,甚至危害大坝的正常运行或缩短大坝使用寿命,因此裂纹问 题是影响工程结构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结构中裂纹的存在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裂纹的发展问题,因此研究裂纹的稳定性!预测裂纹的发展是评估结构 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技术" 1.2断裂力学的研究现状 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Griffith于1920年在对玻璃的断裂 研究中提出来的"Griffith用材料内部有缺陷(裂纹)的观点,解释了材料实际强度 仅为理论强度的千分之一的现象,同时认为,裂纹体受载时,如果裂纹扩展所需 的表面能小于弹性能的释放值,则裂纹就扩展并将最后导致断裂"这一理论在玻

断裂力学论文

中国矿业大学 断裂力学课程报告课程总结及创新应用 XXX 2014/5/7 班级:工程力学XX班 学号:0211XXXX

断裂力学结课论文 一、学科简介 1、学科综述 结构的破坏控制一直是工程设计的关键所在。工程构件中难免有裂纹,从而会产生应力集中、结构失效等问题。裂纹既可能是结构零件使用前就存在的,也可能是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但裂纹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构件的报废,而是要求我们能准确地预测含裂纹构件的使用寿命或剩余强度。针对脆性材料的研究已有完善的弹性理论方法,并获得了广发的应用。但对于工程中许多由韧性较好的中、低强度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往往在裂纹处先经历大量的塑性变形,然后才发生断裂破坏或失稳等。这说明,韧性好的金属材料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裂纹的危险,并可以增大结构零件的承载能力或延长器使用寿命,这也是韧性材料的优点所在。但与此同时,这给预测强度的力学工作者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即不可逆的非塑性变形,这也是开展工程构架弹塑性变形的原因之一。 因而,裂纹的弹塑性变形研究具有广泛的工程背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研究裂纹规律的一门学科,即断裂力学,它是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固体力学新分支,是为解决机械结构断裂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力学分支,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航空、兵器、机械、化工和地质等诸多领域,它将力学、物理学、材料学以及数学、工程科学紧密结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力学专业课程。 断裂力学有微观断裂力学与宏观断裂力学之分。一方面,需要深入到微观领域弄清微观的断裂机理,才能深入了解宏观断裂的现象。另一方面,宏观断裂力学仍然没有发展完善,尤其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还远未成熟,即使平面弹塑性断裂力学也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断裂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多少裂纹和缺陷是允许存在的? 2、用什么判据来判断断裂发生的时机? 3、研究对象的寿命图和估算?如何进行裂纹扩展率的测试及研究影响裂纹扩展率的因素。 4、如何在既安全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停产损失的情况下安排探伤检测周期。 5、若检测出裂纹又应如何处理? 3、生活中常见的断裂破坏及破坏的主要特征 断裂在生活及工程中引发的问题和事故:1、海洋平台发生崩溃;2、压力容器发生破裂;3、吊桥的钢索断;4、天然气管道破裂;5、房屋开裂倒塌;6、气轮机叶片断裂。 断裂破坏的主要特征:1、尽管材料可能是由延性材料制成,但是灾难性破坏大多有脆性特征。2、大多数是低应力破坏,破坏时应力远小于屈服极限或设计的极限应力。3、大多数破坏始于缺陷、孔口、缺口根部等不连续部位。4、断裂破坏传播速度很高,难以防范和补救。5、高速撞击、高强度材料、低温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4、断裂力学的发展历史 断裂力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首先1920—1949年间主要以能量的方法求解,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科学家Griffith提出的能量断裂理论以及据此建立的断裂判据。而后从1957年开始时线弹性断裂理论阶段,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概念及相应的判断依据。到1961—1968年间是弹塑性理论阶段,其中以1961年的裂纹尖端位移判据和

三玻璃断裂力学及玻璃结构

第三章玻璃、断裂力学及玻璃结构 第一节玻璃 玻璃是一种均质的材料,一种固化的液体,分子完全任意排列。由于它是各种化学键的组合,因此没有化学公式。玻璃没有熔点,当它被加热时,会逐渐从固体状态转变为具有塑性的黏质状态,最后成为一种液体状态。与其他那些因测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特性的晶体相比,玻璃表现了各向同性,即它的性能不是由方向决定的。当前用于建筑的玻璃是钠钙硅酸盐玻璃。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要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使其在冷却前变成黏性状态,再冷却成形。 3.1.1玻璃的力学性能 常温下玻璃有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抗压强度、好的弹性、高的硬度,莫氏硬度在5~6之间,用一般的金属刻化玻璃很难留下痕迹,切割玻璃要用硬度极高的金刚石。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数倍。常用玻璃与常用建筑材料的强度比较如下: 3.1.2玻璃没有屈服强度。 玻璃的应力应变拉伸曲线与钢和塑料是不同的,钢和塑料的拉伸应力在没有超过比例极限以前,应力与应变呈线性直线关系,超过弹性极限并小于强度极限,应变增加很快,而应力几乎没有增加,超过屈服极限以后,应力随应变非线性增加,直至钢材断裂。玻璃是典型

的脆性材料,其应力应变关系呈线性关系直至破坏,没有屈服极限,与其它建筑材料不同的是:玻璃在它的应力峰值区,不能产生屈服而重新分布,一旦强度超过则立即发生破坏。应力与变形曲线见下图。 图3-1 应力与变形拉伸曲线 3.1.3玻璃的理论断裂强度远大于实际强度。 玻璃的理论断裂强度就是玻璃材料断裂强度在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高值,计算玻璃理论断裂强度应该从原子间结合力入手,因为只有克服了原子间的结合力,玻璃才有可能发生断裂。Kelly在1973年的研究表明理想的玻璃理论断裂强度一般处于材料弹性模量的1/10~1/20之间,大约为0.7×104 MPa,远大于实际强度,在实际材料中,只有少量的经过精心制作极细的玻璃纤维的断裂强度,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这一理论的计算结果。断裂强度的理论值和建筑玻璃的实际值之间存在的悬殊的差异,是因为玻璃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表面产生很多肉眼看不见的裂纹,深度约5μm,宽度只有0.01到0.02μm,每mm2面积有几百条,又称格里菲思裂纹,见图3-2、图3-3。至使断裂强度的理论值远大于实际值。1913年Inglis提出应力集中

断裂力学材料

?断裂力学是为解决机械结构断裂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力学分支,它将力学、物理学、材料学以及数学、工程科学紧密结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力学专业课程。 ?本课程将简要介绍断裂的工程问题、能量守恒与断裂判据、应力强度因子、线弹性和弹塑性断裂力学基本理论、裂纹扩展、J积分以及断裂问题的有限元方法等内容。 ?当机械结构带有裂纹时,判断机械结构发生断裂的时机,不能用屈服判据,而应该寻求新的断裂判据。 ?现代断裂力学(fracture mechanics)这门学科,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断裂力学发展很快,目前线性理论部分已比较成熟,在工程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海洋、兵器、机械、化工和地质等许多领域。断裂力学的关键问题(一) 1.多小的裂纹或缺陷是允许存在的,即此小裂纹或缺陷不会在预定的服役期间发展成断裂时的大裂纹? 2.多大的裂纹就可能发生断裂,即用什么判据判断断裂发生的时机? 3.从允许存在的小裂纹扩展到断裂时的大裂纹需要多长时间,即机械结构的寿命如何估算?以及影响裂纹扩展率的因素。 4.在既能保证安全,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停产损失,探伤检查周期应如何安排? 5.万一检查时发现了裂纹,该如何处理? 断裂力学的关键问题(二) 1.什么材料比较不容易萌生裂纹? 2.什么材料可以容许比较长的裂纹存在而不发断裂? 3.什么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性能较好? 4.怎样冶炼、加工和热处理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前五个问题可以用断裂力学的方法来解决;后面四个问题则属于材料或金属学的领域。因此,断裂是与力学、材料和工程应用有关的问题。应综合力学、材料学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着手研究。 解决断裂问题的思路 为解决上面所提的工程问题和材料问题,对于含裂纹的受力机械零件或构件,必须先找到一个能表征裂纹端点区应力应变场强度(intensity)的参量,就象应力可以作为裂纹不存在时的表征参量一样。 解决断裂问题的思路—科学假说(续) 因为断裂的发生绝大多数都是由裂纹引起的,而断裂尤其是脆性断裂,一般就是裂纹的失稳扩展。裂纹的失稳扩展,通常由裂纹端点开始。因此,发生断裂的时机必然与裂端区应力应变场的强度有关。 对于不含裂纹的物体,当某处的应力水平超过屈服应力,就要发生塑性变形;而对于含裂纹的物体,当某裂端表征应力应变场强度的参量达到临界值时,就要发生断裂。 这个发生断裂的临界值很可能是材料常数,它既可表征材料抵抗断裂的性能,亦可用来衡量材料质量的优劣。 影响断裂的两大因素 载荷大小和裂纹长度 考虑含有一条宏观裂纹的构件,随着服役时间后使用次数的增加,裂纹总是愈来愈长。在工作载荷较高时,比较短的裂纹就有可能发生断裂;在工作载荷较低时,比较长的裂纹才会带来危险。这表明表征裂端区应力变场强度的参量与载荷大小和裂纹长短有关,甚至可能与构件的几何形状有关。 断裂力学研究内容

损伤与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 2012 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损伤与断裂力学 考试时间2012. 12 学生姓名张亚楠 学号ZS12030092 所在院系力建学院 任课教师高峰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损伤与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一.断裂力学 1.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断裂力学是为解决机械结构断裂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力学分支,它将力学、物理学、材料学以及数学、工程科学紧密结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力学专业课程。 随时间和裂纹长度的增长,构件强度从设计的最高强度逐渐地减少。假设在储备强度A点时,只有服役期间偶而出现一次的最大载荷才能使构件发生断裂;在储备强度B点时,只要正常载荷就会发生断裂。因此,从A点到B点这段期间就是危险期,在危险期中随时可能发生断裂。如果安排探伤检查的话,检查周期就不能超过危险期。如下图所示: 问题是储备强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参量?它与表征裂端区应力变场强度的参量有何关系?如何计算它?如何测量它?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何?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如能找到答案的话,则提出的以上五个工程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断裂力学这门学科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1.1影响断裂力学的两大因素 a.荷载大小b.裂纹长度 考虑含有一条宏观裂纹的构件,随着服役时间后使用次数的增加,裂纹总是愈来愈长。在工作载荷较高时,比较短的裂纹就有可能发生断裂;在工作载荷较低时,比较长的裂纹才会带来危险。这表明表征裂端区应力变场强度的参量与载荷大小和裂纹长短有关,甚至可能与构件的几何形状有关。

1.2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 韧度(toughness ):是指材料在断裂前的弹塑性变形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个能量的概念。 脆性(brittle )和韧性(ductile ):一般是相对于韧度低或韧度高而言的,而韧度的高低通常用冲击实验测量。 高韧度材料比较不容易断裂,在断裂前往往有大量的塑性变形。如低强度钢,在断裂前必定伸长并颈缩,是塑性大、韧度高的金属。金、银比低强度钢更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但是因为强度太低,因此吸收能量的能力还是不高的。玻璃和粉笔则是低韧度、低塑性材料,断裂前几乎没有变形。 脆性断裂:如下图所示的一个带环形尖锐切口的低碳钢圆棒,受到轴向拉伸载荷的作用,在拉断时,没有明显的颈缩塑性变形,断裂面比较平坦,而且基本与轴向垂直,这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粉笔、玻璃以及环氧树脂、超高强度合金等的断裂都属于脆性断裂这一类。 韧性断裂:若断裂前的切口根部发生了塑性变形,剩余截面的面积缩小(既发生颈缩),段口可能呈锯齿状,这种断裂一般是韧性断裂。前边提到的低强度钢的断裂就属于韧性断裂。 像金、银的圆棒试样,破坏前可颈缩至一条线那样细,这种破坏是大塑性破坏,不能称为韧性断裂。 2.能量守恒与断裂判据 2.1传统强度理论 在现代断裂力学建立以前,机械零构件是根据传统的强度理论进行设计的,不论在机械零构件的哪一部分,设计应力的水平一般都不大于材料的屈服应力,即 n ys σσ≤

灾后重建学习报告

灾后重建和工程调研讲座学习报告 杨碧璇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014级,四川成都 610065,2014141473194) 摘要: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就成为一个很关注的问题。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本文根据四次讲座内容进行大致描述,并发表心得体会1.引言 地震原理地震是由于地面的运动,使地面上原来处于静止的建筑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强迫振动,因而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变形和位移。经过简化后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即一次次的震害分析进行修正、补充,得到一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及破坏形式,提出了一些建筑物抗震的计算方法及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地震的危害降到最低 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目前,每年全世界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数达8000-10000 人,平均经济损失每次达十亿美元。尽管如此,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却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就成为一个很关注的问题。 2.各部分内容及感想 2.1第一次讲座:灾后重建和工程调研(李碧雄) 李老师对汶川8 O级特大地震导致大量教学楼严重破坏或完全坍塌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了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特征和震害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缺乏必要的整体连接措施;建筑体型不对称加剧了地震中建筑的倾倒。建议高烈度地区的框架结构教学楼应重视剪力墙的设置,砌体结构的窗间墙采用组合砌体: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方案是提高教学楼抗震能力的重要途径,并重视对建筑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通过学习我可以了解到,砖混结构中,以大开间、大开窗、外走廊等建筑样式的震害最为严重。不少地方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砖混结构房屋中较多地使用了大开间、大开窗、外走廊等建筑样式。当时的抗震规范没有在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上提出更多要求。再加上大量与墙体连接不充分的预制空心楼板,使砖混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影响。这些结构建筑在重灾区普遍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整体倒塌。砌体混合结构形式的建筑,在重灾区普遍损毁严重。无论是底部框架砖混的竖向混合结构还是部分框架部分砖混的水平混合结构,由于刚度突变、传力途径复杂和变形能力不协调等因素,大量此类建筑受损严重。框架结构中,出现了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受到破坏的现象。震害调查显示,此次地震中,部分房屋的一些框架结构的破坏体现为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受到破坏。灾区的不少厂房、库房的排架结构由于跨度大、屋架重、柱间连接薄弱,加上年久失修等原因,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垮塌较多。农村自建房在重灾区受灾情况十分严重,倒塌现象普遍。上世纪90年代前,农村自建房大量使用砖瓦、木头等简易材料。由于由于缺乏相应的建造技术,再加上砌筑墙体的黏合材料强度差,一般情况下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因此震害十分严重,倒塌普遍。木结构房屋和轻钢结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损坏较轻。木结构采用榫卯进行连接,榫头在榫卯节点处可轻微转动,具有“柔性”连接的特点;柱根直接放在柱基石上,水平震动时柱根可在柱基石上轻微滑动;厚重的屋盖通过穿斗或斗拱的连接方式与内柱、檐柱体系连成一体,保证了木结构房屋的整体性。木结构的这些特点使得重灾区的木结构房屋除有不少屋面瓦脱落外,多数房屋损坏较轻。

岩石的损伤力学及断裂力学综述

岩石的断裂力学及损伤力学综述 摘要:论述了国内外断裂力学及损伤力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总结了岩体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特点以及岩石力学专家们一些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简单介绍了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在岩土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最后,通过对岩石破坏的断裂-损伤理论的阐述,指出了综合考虑损伤与断裂的破坏理论是能更好地反映岩石实际破坏过程的一种新的理论, 可在以后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得以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岩石 断裂力学 损伤力学 应用 1 引 言 岩石的破坏过程总是伴随着损伤(分布缺陷)和裂纹(集中缺陷)的交互扩展, 这种耦合效应使得裂纹尖端附近区域材料必然具有更严重的分布缺陷。岩石的破坏, 如脆性断裂和塑性失稳, 虽然有突然发生的表面现象, 但是, 从材料损伤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直到出现宏观的裂纹型缺陷, 伴随着裂纹的稳定扩展或失稳扩展, 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 经典的断裂力学广泛研究的是裂纹及其扩展规律问题。物体中的裂纹被理想化为一光滑的零厚度间断面。在裂纹的前缘存在着应力应变的奇异场,而裂纹尖端附近的材料假定同尖端远处的材料性质并无区别。象裂纹这样的缺陷可称它为奇异缺陷,因此经典断裂力学中物体的缺陷仅仅表现为有奇异缺陷的存在。 而损伤力学所研究的是连续分布的缺陷, 物体中存在着位错、微裂纹与微孔洞等形形色色的缺陷,这些统称为损伤。从宏观来看, 它们遍布于整个物体。这些缺陷的发生与发展表现为材料的变形与破坏。损伤力学就是研究在各种加载条件下, 物体中的损伤随变形而发展并导致破坏的过程和规律。 事实上, 物体中往往同时存在着奇异缺陷和分布缺陷。在裂纹(奇异缺陷)附近区域中的材料必然具有更严重的分布缺陷, 它的力学性质必然不同于距离裂纹尖端远处的材料。因此, 为了更切合实际, 就必须把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结合起来, 用于研究物体更真实的破坏过程。 2 断裂力学 2.1 断裂力学学科发展 “断裂力学”指的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该学科要在假定裂纹存在的条件下,寻求裂纹长度、材料抗裂纹增长的固有阻力、以及能使裂纹高速扩展从而导致结构失效的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1。 断裂力学最早是在1920年提出的。当时格里菲斯为了研究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实际强度比理论强度低的原因,提出了在固体材料中或在材料的运行过程中存在或产生裂纹的设想,计算了当裂纹存在时,板状构件中应变能变化进而得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果:常数≡a c δ。 1949年,奥罗万在分析了金属构件的断裂现象后对格里菲斯的公式提出了修正,他认为产生裂纹所释放的应变能不仅能转化为表面能,也应转化为裂纹前沿

钢桥结构的断裂与疲劳综述

清华大学土木系 钢桥结构的疲劳 破坏分析 XXX 201XXXXXX 2014-9 《钢结构断裂与疲劳》课程论文

钢桥结构的疲劳破坏分析 (XXXX,土硕X,学号:201XXXXXX) 摘要:随着钢桥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钢桥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但同时,钢桥的疲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现存技术问题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钢桥疲劳问题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钢桥疲劳寿命焊接节点 1前言 在20 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钢桥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公路钢桥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虽然我国的公路钢桥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从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经济与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大跨度公路钢桥进入了建设的高峰期。尤其进入21 世纪后,我国快速建成了一批规模进入世界前列的钢桥。随着钢桥的建设规模记录不断被刷新,钢桥已成为大跨度桥梁的主要形式[1]。 近年来,虽然人们对疲劳断裂问题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工程师也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但是陆续还是有一些钢桥发生疲劳破坏事故,这说明进行钢桥疲劳破坏分析、预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项工作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的钢桥疲劳破坏的相关情况予以综述,让读者更加了解钢桥的疲劳破坏。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钢桥疲劳问题研究历程及现状 人们对疲劳问题的研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2]。当时金属材料在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中的一些运动部件时常发生破坏。这些破坏多发生在部件截面尺寸突变处,而且破坏时的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这些问题引起了工程师们的关注。 1829年,德国矿业工程师W.A.J.Albert对矿山传送带链条进行了反复加载试验,这被公认为是人类最早的疲劳研究工作[3]。1837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疲劳试验结果的论文[4]。 1843年,苏格兰土木工程师W.J.M.Rankine最早研究发现了铁路机车车轴的疲劳破坏是由裂纹出现和发展造成的。 1847年,德国工程师W?hler开始对疲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1850~1869年间,W?hler利用自行设计的疲劳试验机,对机车车轴进行疲劳试验。

ABAQUS中的断裂力学及裂纹分析总结

ABAQUS中的断裂力学及裂纹分析总结(转自simwe) (1) 做裂纹ABAQUS有几种常见方法。最简单的是用debond命令, 定义 *FRACTURE CRITERION, TYPE=XXX, 参数。。。 ** *DEBOND, SLAVE=XXX, MASTER=XXX, time increment=XX 0,1, …… ...... time,0 要想看到开裂特别注意需要在指定的开裂路径上定义一个*Nset,然后在 *INITIAL CONDITIONS, TYPE=CONTACT中定义 master, slave, 及指定的Nset 这种方法用途其实较为有限。 (2) 另一种方法,在interaction模块,special, 定义crack seam, 网格最好细化,用collapse element模拟singularity. 这种方法可以计算J积分,应力强度因子等常用的断裂力学参数. 裂尖及奇异性定义: 在interaction-special,先定义crack, 定义好裂尖及方向, 然后在singularity选择:midside node parameter: 输入0.25, 然后选Collapsed element side, duplicate nodes,8节点单元对应(1/r)+(1/r^1/2)奇异性。 这里midside node parameter选0.25对应裂尖collapse成1/4节点单元。如果midside nodes 不移动到1/4处, 则对应(1/r)奇异性, 适合perfect plasticity的情况. 网格划分: 裂尖网格划分有一些技巧需要注意,partition后先处理最外面的正方形,先在对角线和边上

断裂力学总结

断裂力学学习报告 姓名:zx 学号:xxxxxxxx 一、绪论 (1)传统强度理论是在假定材料无缺陷、无裂纹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认为只要满足r []σσ≤,材料将处于安全状态。 其中: []σ——用安全系数除失效应力得到的许用应力; r σ——为相当应力,它是三个主力学按照一定顺序组合而成的,按照从第一强度理论 到第四强度强度理论的顺序,相应的应力分别为 11 2123313 4() r r r r σσσσμσσσσσσ==-+=-=但是许多事实表明,材料受应力远小于设计应力,材料仍然被破坏。使许多力学工作者迷惑不解,于是投入对其研究,最终发现所有材料并不是理想的,材料中含有大大小小、种类各异的裂纹,于是产生了对裂纹地研究。断裂力学从客观存在裂纹出发,把构件看成连续和和间断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了这门新兴的强度学科。 (2)断裂力学的任务是: 1. 研究裂纹体的应力场、应变场与位移场,,寻找控制材料开裂的物理参量; 2. 研究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韧性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数值与及测定方法; 3. 建立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断裂准则; 4. 含裂纹的各种几何构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控制材料开裂的物理参量的计算。 (3)断裂力学的研究方法是:假设裂纹已经存在,从弹性力学或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把裂纹当作边界条件,考察裂纹顶端的应力场、应变场和位移场,设法建立这些场与控制断裂的物理参量的关系和裂纹尖端附近的局部断裂条件。 (4)断裂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根据裂纹受力情况,裂纹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张开型(I 型) 裂纹受垂直于裂纹面的拉应力作用,裂纹上下两表面相对张开,如上图a 所示; 2. 滑开型(II 型),又称平面内剪切型 裂纹受平行于裂纹面而垂直于裂纹前缘OO ’的剪应力作用,裂纹上下两表面沿x 轴 相对滑开,如上图b 所示; 3. 撕开型(III 型),又称出平面剪切型或反平面剪切型 裂纹受既平行于裂纹面又平行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裂纹上下两表面沿z 轴相对错开,如上图c 所示. 上述三种裂纹中I 型最为危险.而我们主要也是研究I 型裂纹,因为只要确定了I 型裂纹是安全的,则其它两种裂纹也是安全的。 二、线弹性断裂力学 线弹性断裂力学认为,材料和构件在断裂以前基本上处于弹性范围内,可以把物体视为带有裂纹的弹性体。研究裂纹扩展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能量观点,认为如果当裂扩展一增量,使得释放的弹性能多于产生新裂纹表面所需要的能量则发生裂纹的失稳扩展,如Griffith 理论;一种是应力场强度的观点,认为裂纹扩展的临界状态是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达到材料的临界值,如Irwin 理论。 (一)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1)应力强度因子 把物体断裂归结为带裂纹物体的线弹性力学分析。解弹性力学平面问题,选取应力函数 U(x,y)使其满足双调和方程220U ??=。 解此方程可以得到相应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三种类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公式有相似之处,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σ?()N N ij ij θ= ()()()N N i N i u K θ= 式中σij (i,j=1,2,3)为应力分量,i u 为位移分量,N=I,II,III 为裂纹的类型,()ij f θ和()i g θ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