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附着及防护

海洋生物附着及防护

海洋生物附着及其防护

海洋生物在人造构件上的附着及其在构件上的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构件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在舰船和潜艇表面的附着不仅造成表面腐蚀,还会增加航行阻力,降低航速,增大能耗;在电厂海水冷却系统中的海洋生物附着会阻塞海水循环通道,腐蚀管道;在海洋钻油平台钢桩上的附着会侵蚀钢桩;在海洋渔业养殖中海洋生物的附着会破坏渔网等设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人类海洋利用和海洋活动的日益频繁,海洋生物的附着污损一直是困扰人民的全球性问题。

直到现在,海洋生物附着污染的保护还是以试验为主,尽管在某些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海洋生物附着的防污保护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关于海洋生物附着机理及其防护技术研究尤其受到关注。本文从海洋生物附着机理模型和防护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

1、海洋附着模型和机理

1.1数学模型

1.2附着机理

2、海洋生物附着的防护技术

2.1物理法:气泡屏蔽法、图层法、超声波法和射线法、其他物理方法

2.2化学法:毒品渗出法、生物法、电化学法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立法问题探讨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立法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海域辽阔,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开发历史悠久。研究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法律规范的整体结构并找出其所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纠正现行立法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立法。 [关键词]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一、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在海洋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都处于空白地带。最近几十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立法才起步,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我国主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了我国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禁止对自然资源的侵占破坏。这里的自然资源包括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资源。这是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在宪法中的仅有依据,也将是我国日后制定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的宪法依据。 1986年1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渔业法》。该法自1986年7月1日施行,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2004年8月28日做了2次修正。《渔业法》是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调整范围主要包括养殖业、捕捞业和渔业,其中渔业分为海洋渔业和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渔业。作为海洋渔业的一部分,海洋生物资源养殖和捕捞的保护管理,自然归入《渔业法》调整。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十一次会议通过施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出台后,珍贵、濒危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就由该法调整。至于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则仍然适用渔业法的规定。此外,我国制定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等法律都涉及到了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 在海洋生物资源的监督管理和保护上,国务院也颁布了一系列行政规范,譬如,1979年2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2006年2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等。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针对本省的具体情况颁布了相关的渔业管理条例。这些法律和法规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调整作用。 (二)我国加入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国际公约 为更加充分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全面贯彻我国海洋生物保护的精神和彰显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在海洋资源保护方面的决心,我国加入了一系列海洋资源保护国际公约,签订了相关的国际文件,如我国作为签约国加入了《联合国海洋公约》、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我国加入的这些国际公约及相关国际文件,也是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渊源。 (三)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的整体结构 我国海洋生物保护的现行法律规范中,呈现出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把海洋生物资源融合到自然资源中保护的概括性规定。主要以《渔业法》辅之以《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单行法律作为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以国务院出台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条例作为具体性规范,

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问题及其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 2 ?分析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的各种威胁。 ?教学内容 海洋也称“蓝色国土”,有着广阔的空间的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生活在海洋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其中包括微生物、低等和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我国已知的海洋生物为2.6万种,占全球海洋已知物种数的10%,拥有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等种类多样的生态系统和具有国际意义的物种的生态环境。 活动: 调查舟山沿海或自己生活的附近的海洋 生物分布情况,与四五十年前的分布状况有 没有不同?并与全班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最后 得出本地目前的渔业资源结构。 当前,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主要可归纳为: 1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 人类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消耗,加之沿海和海洋工程项目的重大建设,都对典型的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人类为了从海洋及海岸获得食物、医药原材料等海洋物资,使得绝大多数具有商业价值的海洋生物在部分地区被开发利用。捕捞业不仅过度仅利用诸多鱼类和脊椎动物,同时许多非商业性的捕捞也捕杀了大量的海洋生物。

思考与讨论: 舟山传统的捕捞有哪些特点?你知道传统的四大鱼类吗?新兴的捕 捞方式有哪些优点? 2. 海洋污染较为严重 在一般情况下,病原生物或污染生物是导致海洋生物病害的根本原因。来自 城市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和农药的过量排放、航运业的排入、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以 及空气中传送的有害物质,都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 海洋污染的特点 是,污染源多、持续性 强,扩散范围广,难以 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 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 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 藻)的光合作用,从而 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 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 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 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 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 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 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 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 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约来约多的重视。 3. 生态环境的改变 人类填海造地,采伐红树林,海滩挖沙,采矿和开 采石油天然气等活动都严重改变了局部海域的自然环 境,使海洋生物承受巨大的环球压力,而所有这些人为 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损害作用又是多方面的。 在大 的河流上建设水库水电站、因 沿途截流和气候影响而连续的断流,都会对入海口 岸处及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40多年来我国沿海围海造地、开垦滩 思考与讨论: 你知道红树林有 哪些生态效益吗?

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

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你见过的海洋生物肯定都是很可爱,很惹人喜欢的,然而留学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你一定没见过吧? 1.大乌贼 由于生活在太平洋幽深的海底,人们对神秘的“大乌贼”了解得并不多。而在水手们之间流行的一个传说让这种神秘显得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它们巨大的触须能够从海床直接延伸到海平面,它们强有力的吸盘可以撕裂船身。据悉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最大的大乌贼,体长可达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事实上,“大乌贼”一般最大可以长到18米长900公斤重。 2.抹香鲸 抹香鲸是齿鲸中体型最庞大的一个物种,头极大,前端钝,所以又称为巨头鲸,也名真甲鲸,成年抹香鲸体长18~25米,体重20~25吨。它主要栖息于南北纬70°之间的海域中。 身体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现存量由原来的

85万头下降到43万头。 3.红王蟹 红王蟹的学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达10公斤,巨大的钳子能一下夹掉人的手指。展开身长米、重达10公斤的红王蟹能够给海洋世界里的其他生物带来巨大的灾难。红王蟹成群结队,疯狂吞吃蛤和各种贝类动物,也吃海藻、死鱼和鱼卵。 4.琵琶鱼 面相易怒的琵琶鱼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好客”的环境——洋底的漆黑之中。琵琶鱼(学名鮟鱇),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5.虎鲸 强有力的虎鲸以其他鱼类、海豹甚至是鲨鱼为食,它们能够将冰面上的海豹、飞行中的海鸟拖到海里。 6.尖牙鱼 这种拥有可怕长相的怪鱼生活在热带和冷温带水域,不过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和它们在海里“偶遇”,因为它们大多生活在5000米深的海底。 7.蓝环章鱼

防海生物装置的性能比较和实船选用

防海生物装置的性能比较和实船选用随着航海运输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不断扩大,渤海的海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受到较大的破坏。渤海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表现于海岸带污染明显、污染范围扩大、生态系统弱化、生态环境退化、赤潮、富营养化等。近10年来,渤海水质的富营养化特征日趋显著,氮磷营养盐浓度在不同海区和年际中变化,并且连续超过海洋水质标准。水质的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贝类等迅速繁殖。 海洋环境中存在的小型污染物(粘土、微生物等)以及大型污染物(藻类、贝类、螅类等)在船上冷却系统中有极为理想的生长环境,那些低等生物粘附在海底格栅附近及海底阀箱、海水总管等内部,随着温度的提升、水流的改变,以及盐分及充足的氧气的存在,加剧这些低等海生物的快速生长繁衍。特别是那些贝壳类海生物的抱团快速繁衍,对船舶的营运危害相当明显,具体表现在: 1. 海生物堵塞海底格栅网、海水滤器、海水管道、海水泵及冷却器,极大地降低热交换率,使燃料成本加大(空调、发动机等)。 2. 海生物会对管道造成严重的生物腐蚀。 3. 主海底阀门因为海生物过量生长而不能关严,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4. 没有防海生物装置的船舶,定期不定期地清除海生物要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 5. 冷却循环系统和发动机必须经常维修或大修,浪费时间及金钱。 近几年来,我司在渤海湾工作的船舶,如华龙、华跃轮等都等不到两年半一个进坞检修周期,就分别发生海水总管大部分污堵造成主副机海水冷却量不够,海水泵吸不上水等现象,而不得不申请停航拆检总管部分,疏通清洁后维持使用;甚至于我司华信轮刚投产使用一年就发生海水总管海生物严重污堵现象。

针对在渤海水域营运作业的船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积极探讨研究,从污堵海生物 根据清除出的贝类海生物的形状大小分析,应该主要为微小生物粘附在海的种类及成因着手, 水管线内部因生长条件的改变而快速繁衍所致。我们同时对国内外多种防海生物装置的设计原理、购置改装及日常使用维护成本、管理使用的方便可靠性,以及实际使用的效果情况,都做了大量的收集研究和咨询比较工作。 目前现有船舶为解决受海生物污堵问题困扰这一普遍难题,采取了多种方法,例如:防污涂料、加液氯、电解海水防污、电解铜阳极和铝阳极防污防腐、非氧化性杀菌剂及人工铲除等。当前船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除了涂专用防海生物油漆以外,一般再选用下列几种防海生物装置: 1. 加液氯 液氯是五六十年代船舶较为广泛采用的杀菌消毒剂,其方式是在海水冷却系统上加装一路细管,通过一只小排量泵按海水流量比例把一定量的液氯泵入冷却海水中;并与海水起化学作用,产生次氯酸和盐酸:CL2+H2O=HCLO+HCL 。其中次氯酸是很强的氧化消毒剂,它能破坏细胞壁,影响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对海生物具有很大的杀伤和抑制作用。但液氯处理缺乏持久性,氯气又易挥发,对储存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危险和困难,这样造成成本的增加;其次因水生物对氯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就需在冷却海水中保持较高的氯溶度,而冷却水中含有余量氯对系统上的含铜件产生腐蚀;再从环保角度看,加氯不仅杀伤了贝类、蛤类、藻类等污染海生物,同时对周边的鱼虾类具有同等的杀伤作用。 2. 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c9709523.html,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作者:马绘谦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23期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物质当中,海洋生物资源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物质,对这些资 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海洋生物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对人类的生存有着较大的影响。故此,需要加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海洋生物进行保护,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或者是加强国际合作等具体对策。本文对我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指出了威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说明。 【关键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现实价值以及潜在价值。首先,在人类的生物来源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来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动物蛋白,并且,有许多的海洋生物都具有较大的价值,例如存在一定的工业价值或者是存在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在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 1 主要现状 1.1 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从类型上划分,我国海域生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2) 珊瑚礁生态系统,(3)上升流生态系统,(4)深海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盐沼生态系、第二是河口生态系、第三是红树林生态系。海岸盐沼处于大海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生态环境相对复杂,生物多样性也较为丰富,该地带也是进行海水养殖的重要区域。盐沼生态系为候鸟提供了它们所需要的食物以及栖息地,是由芦苇等多种盐生草本植物和许多的潮间带底栖生物所组成。 珊瑚礁生态系统主要在我国的南海地带,以造礁石珊瑚为主,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由以下几种动物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第一是海绵动物、第二是腔肠动物、第三是甲壳动物等。 在我国的东南海域,海洋上升流生态系统就存在于其中。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组成[2],(1)因为受到地形的因素所影响,(2)受到风漂流的影响,(3)因为水团边界的影响。因为底层营养物质的上升,使得其初级生产力逐渐提升,往往会形成渔场区,与邻近海域相比而言,其生物多样性指数要更高。 深海生态系统主要在我国的东海以及南海的海域之中,通常是有一些构造较为特别,比较适应于在深水生活的动物所组成,其生物多样性非常贫乏。

中英文动物海洋生物名称大全精选文档

中英文动物海洋生物名称大全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中英文动物及海洋生物名称大全 A adder, viper 蝰蛇 albatross 信天翁 alligator 短吻鳄, 美洲鳄 alpaca 羊驼anchovy 凤尾鱼 anglerfish 安康鱼 anopheles 按蚊,疟蚊 ant 蚂蚁 anteater 食蚁兽 antilope 羚羊 armadillo 犰狳 ass, donkey 驴 B badger 獾 bald eagle 白头鹰 bat 蝙蝠 bear 熊 beaver 河狸 bedbug, bug 臭虫 bee, honeybees 蜜蜂 beetle 甲虫, 金龟子 billy 雄山羊 bird of paradise 极乐鸟, 天堂鸟 bison 美洲野牛 bitch 雌狗 blackbird 乌鸫 boa 王蛇 boar 雄猪, 种猪 brood 鸡的统称 buck 公兔buffalo 水牛 bull, ox 雄牛 bullfrog 牛蛙 bullock, steer 小阉牛bumble bee 大黄蜂 butterfly 蝴蝶 c cabbage butterfly 纹白蝶caiman, cayman 凯门鳄calf 小牛,牛犊 calf( pl。 calves)年幼的牛camel 骆驼canary 金丝雀carp 鲤鱼 cat 猫caterpillar 毛虫catta 雌猫cattle 牛centipede 蜈蚣chaffinch 苍头燕chameleon 变色龙,避役chick 小鸡chicken 鸡,雏鸡chimpanzee 黑猩猩chinchilla 南美栗鼠chub 鲢鱼cicada 蝉clam 蚌cob 雄天鹅cobra 眼镜蛇cock 公鸡 cock,rooster 公鸡cockatoo 大葵花鹦鹉cockle 鸟蛤cockroach 蟑螂cod 鳕鱼colt, foal 马驹,小马condor 秃鹰copperhead 美洲腹蛇coral snake 银环蛇cormorant 鸬鹚cow 雌牛,母牛crab 蟹crayfish 小龙虾,喇蛄cricket 蟋蟀

防海生物底涂料

固斯特WAL防海生物底涂涂料 产品描述 固斯特WAL防海生物底涂涂料是一种双组分,以环氧树脂为基材的海洋工程用涂料。产品用作底涂,为基面和其上的涂层提供优良的粘结功能。产品用锌磷酸盐作为色素,具有良好的防腐蚀能力。 二、涂料特点 干燥时间短,期效长,施工性能优良,防腐蚀,易于修复。 三、应用领域 用作铝板、镀锌金属等金属结构的底涂,为环氧树脂基、聚氨酯基等涂料创造优良的粘结能力。 四、技术数据 技术名称技术数据 基料EPAS 1502 硬化剂EPX 1703 固体体积约43% 干膜层厚度60/140微米 湿膜层厚度60/140微米 理论覆盖率约7.15 m2/升 密度约1.24克/cm3 混合(体积)基料16.7,硬化剂3.3 闪点(注)+25℃ VOC <515克/升DIN ISO 11890 储藏正常情况下6个月 颜色浅象牙色 包装40 L/桶装 (注)闪点指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在这温度下燃烧无法持续。 五、基面处理

先彻底地清除油污,然后用高压水,最后用不含酒精的强清洁剂清洗。对于金属基面,采用非金属喷砂处理,其精度应为30-50um。阳极氧化物和“白锈”用非金属砂轮磨掉打平。有些金属基面氧化极快,故基面处理结束后,应尽可能快地进行防腐涂刷。对于电镀的金属表面,视具体情况,要将其不同程度地打毛。 六、施工干与燥时间 1、施工时间:20℃时,混合好的液料应在8小时内用完。施工时基面温度不低于3℃。 2、施工方法:采用喷涂,涂刷或滚刷;采用喷涂机器时,喷头尺寸应为0.017"-0.021" 3、稀释剂:VEP46 4、涂刷次数:两遍,每遍厚度为150 μ 温度表面干 燥彻底干燥 最短时 间 最长时 间 +5℃4小时24小时3个月+10℃3小时16小时3个月+20℃3小时12小时3个月+30℃90分钟8小时3个月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这里列举的只是一部分与我们共享这颗蓝色星球的海洋生物。由于气候变暖威胁着我们的海洋以及海洋中的生物,其中一些已经灭绝。 1.奇怪的蠕虫 这种优美而有趣的生物是Pterosyllis finmarchica。它是一种神秘的生物,没有人了解为什么它拥有那些酷似触手的卷须,但是我们都认为这种小家伙有着惊人的美丽外表。 2.没有壳的蜗牛 这种生物是一种海洋蜗牛,它的生活空间是一根管子而不是一个外壳。它的捕食策略同样与蜗牛不同。当浮游生物和其它生物经过时,这种软体动物会从管子中喷出一种粘性物质来捕获猎物。

3.滑行的海星 这种极其混乱的卷须属于一种筐蛇尾,它因为酷似美杜莎的鳞状长发而被称作蛇发女怪之头。Gorgonocelphaus arcticus是白海海域中最大而且最与众不同的蛇尾类动物,当它在海底移动时看起来就像一个滚动的蛇坑。 4.霞水母超新星

在这里列举的所有生物中,狮鬃水母(Cyanea capillata)看起来最像太空生物。它在银河系中的分身,第谷超新星位于银河系大约9000光年外的地方。 5.海天使 海天使(Clione limacina)是一种自由游动的软体动物,它在进化过程中抛弃了外壳,并且使用翅膀取代了它的脚。这些海洋天使的主要猎物是海蝴蝶(Limacina),它们会使用储存在头部的6个尖锐触手进行捕食。

6.海蝴蝶 海蝴蝶(Limacina helicina)是一种微型软体动物,它们生存在一个黑暗的外壳内,而且把它的“耳朵”用作翅膀。海蝴蝶也进化出了翅膀来取代软体动物的脚,但是与海天使 不同的是,它们使用分泌的一种粘液球来进行捕食。

浅谈船舶防海生物装置MGPS的原理与选择

浅谈船舶防海生物装置MGPS的原理与选择 【摘要】舰船的海水管系和海上平台以及港口的海水系统都会受到海洋附着生物的严重污染。在海水系统中附着的海洋生物,会严重腐蚀管道,并且由于海生物堵塞海水进入口、管道、滤器、冷却器,会使海水管道的有效直径缩小,影响海水流量和降低热交换率,导致成本加大和能源浪费,并影响有关设备的正常运行。近年来,船舶的防海生物装置已经在新造船中普遍使用,对船舶防海生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在参照学习了诸多论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如何管理和是使用,以期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船舶;防海生物装置;原理;特点 船底防腐生物系统通常称为MGPS系统(marine growth preventing system)。 海洋微生物在船舶外壳、海底阀箱、管路系统、热交换器等系统大量附着,会使这些系统的有关设施加速腐蚀,减少寿命,增加了船舶管理的成本。 一、腐蚀的原因 海洋生物极易容易附着在海水系统,海生物本身并不直接腐蚀船舶设施,而是间接地造成了腐蚀。主要因为他的附着,一是通过它的新陈代谢产生了无机酸、有机酸、硫化物以及氢等酸性腐蚀源,二是促进金属的阴极化过程,三是改变了金属周围环境氧浓度、含盐量、酸度,形成了氧浓度差等局部腐蚀电池。 当金属材料浸于海水之中,有一些溶解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就被吸附到材料的表面,紧接着来之水体中的浮游细菌开始积聚到了材料表面,并且分泌了大量的胞外分泌物或猫膜。随着异养细菌的繁殖和进一步分泌胞外薪性物质,材料表面膜厚度不断增加。数周之后微生物膜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群落,然后逐渐死亡,并裸露出金属基体,开始形成新的微生物膜。随着材料浸泡的时间的延长,微生物膜的组织和组成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微生物的吸附生长增加了海水流动的阻力和热传导阻力,并加速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在这种自然形成的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及其排泄的聚合物组织膜结构并不均匀,局部堆积的排泄物会导致氧浓度差电池的产生,形成富氧区和贫氧区作为阳极被加速腐蚀,造成空蚀和缝隙腐蚀损坏设备。 由于菌类海生物的附着,大量的浮游生物、贝壳类生物也加速聚集,从而形成了更大规模的破坏。贝壳类生物受温度变化,水质的变化会造成不定期死亡,死亡的贝壳类从脱落的吸附面离开随水流流动,极易积聚到阀门、热交换器等狭窄通道,堵塞系统甚至造成事故。因此,防止系统内海生物的存活附着是最为关键。 二、防止腐蚀的措施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校选课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海洋矿产资源的利用 院(系):行健 专业:法学 班级:2012级2班 学号:1238120203 姓名:裴宇 指导老师:谭志彪

地球海洋面积3610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8%。如此辽阔的地域必定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掠夺,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也应允而生,无疑不对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科学有效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巨大破坏的开采海洋生物资源,成为了当今科学界一大难题。 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构成的丰富的生物体系,我们称之为海洋生态。 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应对海洋污染也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例如富营养化、石油泄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这些也必将导致海洋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石油和COD在各海域中有超

防海生物装置(精)

防海生物装置 1、防海生物装置的工作原理? 目前最常用的防海生物装置主要有两种:即电解海水装置防污装置,生成次氯酸,杀灭海生物和电解铜、铝(铁)电极方式,以海水为导体通过外加电流的方式电解出金属离子,使海水中的金属离子达到一定浓度的。 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的基本原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为主的盐类,其中氯化钠含量最高位2.7%左右,占总盐度的10.9%,在海水的组成中,氯离子含量最高,氯浓度达19%左右,占离子总含量的55%,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它用镀铂钛电极或特制的电极将海水电解,以产生NaClO、HClO和Cl2,这些有效氯是强氧化剂,能杀死或击晕海生物的幼虫和孢子,达到防污染的目的。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氯为20mg/L的处理海水,能杀死海水中几乎所有的细菌和海生物。 电解铜/铝(铁)防海生物装置的基本原理:通过铜阳极在海水中电解,产生微量铜离子,铝或铁阳极电解后生成少量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絮状物,海水带着这种具有很高黏性的铜、铝絮状物从系统中通过时,絮状物就散步开来,粘在海生物幼虫可能栖生的海水流的较缓慢的区域,随着电解时间的加长,这些絮状物就附着在海水管系内壁上,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层,进而防止海生物附着及海水腐蚀的双重作用。根据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海水中铜离子含量达2μg/L(2mg/m3)时,铜离子能有效地抑制海生物在海水管系中生长。如果海水管系的材质是钢,则需选用铝阳极。如果海水管系的材质是铝或铜,则需选用铁阳极。所以根据海水管系的材质的不同,须正确选择使用阳极。 2、防海生物装置的组成? 电解铝/铜防海生物装置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 直接式电解海水防污装置:将电解阳极直接安装在海水过滤器或海水管路或船舶的海底阀箱中,以海水管道本身作为阴极,利用海水构成回路,电解产生的有效氯直接混合在海水中。直接式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还能使管道得到一定的阴极保护,但维修不便。 间接式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即电解槽式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将一部分海水通过过滤器和压力控制器后再送入电解槽内进行电解,电解后含有有效氯的海水经输送管道再送到海水管路或船舶的海底发向内。该系统的电解槽,对材质要求较高,因为它受到的腐蚀较严重;但对其下游,只要保证有效氯的浓度不超过 2*10-6,就不会产生明显的腐蚀。电解槽式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具有处理量大、操作和维修方便的特点。 3、了解本装置的防海生物装置的电源来源; 4、了解本装置防海生物装置的被保护设备的保护电位;

讲座: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从第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诞生至今,仍有20多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据估计,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鲜重)为5000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0亿人食用的水产品,这是一座极其诱人的人类未来食品库! 一、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 (一)、藻类 藻类在海洋生物资源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能够自力更生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海洋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同时,它在光合作用中还释放大量的氧气,总产量可达360亿吨(占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为海洋动物甚至陆上生物提供必不可少的氧气。 到这里,还不能不提到一点的是,它是在最初地球大气转变为现代大气中的“功臣”,有了它们,才有了现代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所以,海洋植物是维持整个海洋生命的基础,是坚固的“金字塔基”。它们主要包括在水中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和海底生长的大型藻类。前者如硅藻、绿藻等,它们个体微小,而形状各异,如圆形、方形、三角形、针形等。若仅从外表看上去,你绝想不到它们竟然是活生生的植物。 大型藻类有人们熟悉的紫菜、海带等。它们在海底构成“海底农场”,有森林,又有草原。有一种巨藻,堪称世界植物之最,从几十米,至上百米,最高可达500米高,重达180多公斤,生长速度之快,一年可长50余米,而且它的年龄可长达12年之久。海藻在工业、农业、食品及药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除食用外,可从中提取褐藻胶、琼脂、甘露醇、碘等,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能源。 (二)、动物 海洋生物中最重要、最活泼的当属动物资源,其中有1.5-4万种鱼类,对虾等壳类2万多种,贝壳等软体动物8万多种,还有鲸、海参、海豹、海象、海鸟等,构成了生机盎然的海洋世界,也构成了经济效益很好的海洋水产业,其中鱼类是水产品的主体,也最重要。

十大最怪异海洋生物

姓名:白浚龙 班级:政治1131 学号:201312701101 十大最怪异海洋生物 剑吻鲨(goblin shark):这是一种深海生物,拥有锋利的牙齿。幸运的是,这种鲨鱼对人类几乎没有威胁,因为它们大多数都吃海底鱼类。据悉,剑吻鲨分布在全球各大洋中,从墨西哥湾到日本海都能找到它们的存在。

勃氏新热鳚(sarcastic fringehead):这可能是最可笑的名字,但这种凶猛的小鱼却不可笑。它们以大嘴闻名,有极强的领土意识。这种鱼善于伏击,猎物包 括甲壳动物。勃氏新热鳚原产于美国南加州和墨西哥的巴哈(Baja)。

水熊(water bear):这是世界上最坚韧的生物。这种水栖微生物被归类为极端微生物,意味着它们能在地球上大部分生命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生活。它们的寿命 可达200年。

蜘蛛蟹(spider crab):这是外貌最奇特的生物之一。它的身体上有许多触手,而且有8条腿,还有2条长长的爪臂。通常,在英国南部和西海岸的沙子中容 易发现蜘蛛蟹的踪迹。

博比特虫(bobbit worm):生活在温暖海域,平均体长为1米,最长可达3米。博比特虫将自己长长的躯体埋在泥沙中捕猎,用5条触须探索猎物。由于其 牙齿锋利,加上攻击速度快,猎物常被其切为两半。

翻车鱼(mola mola):这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鱼,成年翻车鱼平均体重达1000公斤。它们原产于温带和热带海域。尽管体型庞大,但翻车鱼几乎仅以水母为食,对人类没有任何威胁。 彩带鳗鱼(rainbow eel):尽管其看起来很漂亮,但却十分有攻击性。彩带鳗鱼体长可达1.3米,且可改变颜色与性别。

海洋生物知识大全资料

海洋生物 422.何谓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包括哪些类群?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 浮游植物是一类自养性的浮游生物, 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 能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而自己制造有机物。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 海洋浮游植物主要包括:原核细胞型生物的细菌和蓝藻, 真核生物的单细胞藻类, 如硅藻、甲藻、绿藻和金藻等. 按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 可分为以下3类: 超微型(或微微型) 浮游植物:个体小于2微米。 微型浮游植物:个体大小介于2-20微米之间。 小型浮游植物(或网采浮游植物):个体大小介于20-200微米之间。 423.藻类植物的分类依据? 藻类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光合色素和辅助色素的种类和贮存养分的种类,其次是细胞壁的成分、鞭毛着生的位置、鞭毛类型、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424.海洋生物的分类单位? 8世纪,林奈提出了我们现在采用的分类法,此法反映了一个物种在这一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林奈分类法共包括7个基本分类等级(分类阶元):由大到小的分类学单位依次是界(kin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这7个等级之间还可再分为更细的等级,如亚纲、总目、亚目等。 界是生物分类的最高级单位。生物的界级分类经历了一个从两界系统到多界系统的过程,现在广泛采用的是Whittaker 所提出的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在该系统中,藻类植物属原生生物界。425.藻类植物的学名?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植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 即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 前一个词是它的属名, 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后一个词是它的种名, 全部小写。 种的学名后面常附命名人姓氏。 426. 藻类植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迄今为止, 世界各国藻类学家对藻类的分类地位没有统一的认识, 我国藻类学家认同把藻类分为12个门, 其中主要门类有: (1)绿藻门:藻体呈绿色, 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淀粉, 具有纤维素的细胞壁, 鞭毛多为2或4条顶生、等长、尾鞭型. (2)轮藻门:藻体呈绿色. 轮藻在细胞构造、光合作用色素和贮存养分上与绿藻门和有胚植物大致相同, 但由于其具有以下特点, 被认为其与高等植物的关系更为接近. ①轮藻有节和节间, 节上长轮生的分支; ②雌雄生殖器官复杂、构造特殊;③合子萌发经过原丝体时期. (3)红藻门:藻体呈红色至紫红色, 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d, 另外还含有藻胆素(包括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 , 由于其比例不同, 使不同红藻表现出从红到紫的各种颜色。红藻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红藻淀粉。生殖结构复杂并特殊, 雌性生殖结构称为果胞, 真红藻类的果胞往往与其它细胞一起形成较为复杂的果胞枝, 整个生活史中无具鞭毛的游动性生殖细胞出现。 (4)褐藻门:藻体呈褐色或褐绿色, 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 因含有水溶性的

海洋生物多样性

课程设计(论文) (08. 09 届本科) 题目:海洋生物多样性 组长:刘欢(0922125) 成员:龚昌顺(0922124)王佳骅(0821201)王怡佶(0821220)主讲者:龚昌顺 2010年12 月29 日

海洋生物多样性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海洋生物多样性其实远比陆地上的来的更为丰富珍贵,而气候变化是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全球之渔产量早已在迅速衰退,各大洋早在十几年前起即每况愈下,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海洋及海岸带地区受到的压力不断加深。我国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当重视,近年来,一系列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相关的重大项目纷纷付诸实施。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和孕育之地,它不但占了地球表面71%面积,生物栖地体积的99%,同时更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不但提供人类食物、交通运输,也同时主宰着地球的气候变化、物质循环及整个生态系正常的运作,如果海洋受到污染破坏,陆地上的生命也就会跟着灭亡。但不幸地因为人类为陆生动物,不认识、不关心海洋,对海洋生物的了解约只有陆地生物的1/7,且不认为海洋生物(小型) 为野生动物需要保护。所以「海」一直被误认为有广大的涵容能力,可倾倒废弃物。且资源丰富,可以予取予求,因而肆意破坏,巧取豪夺。有关海洋保育的研究更是远远落后陆地达20-40年之久。 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来看,也很少人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其实远比陆地上的来的更为丰富珍贵。如目前所发现的34个动物门中,海洋其实就占了33个门,而且其中有15个门的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的环境,包括约卅年前才在深海热泉所发现的须腕动物(Pogonophora),和这几年才在龙虾触须上找到的环口动物(Cycliophora)。相反的,34个动物门里只有13个门可以栖居陆地,而其中只有一个有爪动物门是只分布在陆地上。这个悬殊的比例显示其实海洋才是保存了地球上绝大部份生物多样性的地方。它所能提供人类未来探索学习的机会,和利用这些多样性的潜力,要远比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来的更大。这是因为血缘关系愈远的生物,它们彼此间基因的歧异度和生物的特性差异就会更大的缘故。最近随着深海采样工具的不断进步和一些最新的探勘报告,科学家已预测在大陆棚的海底或更深的海域所孕育的物种可能高达百万种之多,这不禁令人想起前人所云:人类对「内太空」的了解恐怕还不如「外层空间」来的多。 这些经长期演化而来,丰富多样化的海洋生物不但提供人类食物、医药与休憩等多功能的需求,也藉由保护海岸、分解废弃物、调节气候、提供新鲜空气等等,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维生系统。这些多样性极高的海洋生物大多分布在俗称「海中热带雨林」的珊瑚礁或是红树林、陆棚、海草床及河口等沿岸地带,而这狭窄的沿岸地区,却又最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与破坏。据估计到2020年人类对沿岸及海洋环境之需求,包括再生性资源、废弃物处理,生活空间及农工业之发展等更会达到目前的两倍。因此维护海洋生态已是目前各国皆有的共识。为了积极拯救「海洋」—人类共同的资产不再恶化,为了地球生态能够永续生存,以及人类更繁荣的未来,国际间纷纷提出许多相关的宣言、条约及行动。譬如1992年的「里约宣言」及「二十一世纪议程—永续发展行动

(完整)生物知多少:海洋生物大全,推荐文档

生物知多少:海洋生物大全 哺乳动物 海洋哺乳动物是哺乳类中适于海栖环境的特殊的类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海兽。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 1、虎鲸 虎鲸属于齿鲸类,它体长近10米,重7吨~8吨,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游泳迅速,每小时可达30海里。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颇与一种古代武器——“戟”倒竖于海面的形状相似,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和海中之虎的别名。 虎鲸胆大而狡猾,且残暴贪食,是辽阔海洋里“横行不法的暴徒”。虎鲸的英文名称有杀鲸凶手之意。不少人在海上屡屡目睹虎鲸袭击海豚、海狮以及大型鲸类的惊心动魄的情景。 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厘米~13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更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牙齿朝内后方弯曲,上下颌齿互相交错搭配,与人的两手手指交叉搭在一起的形式相似。这不仅使被擒之物难逃虎口,而且还会撕裂、切割猎物。虎鲸很好辨认。在它的眼后方有两个卵形的大白斑,远远看去,宛如两只大眼睛;其体侧还有一块向背后方向突出的白色区域,使它独具一格。

2、蓝鲸 蓝鲸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兽,论个头堪称兽中之“王”,是人类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全身呈蓝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蓝鲸的时间是1904年,地点在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附近。这条蓝鲸长33.5米,体重195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它的舌头重约3吨它的心脏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总重量约为8吨~9吨,肠子有半里路长。这样大的躯体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蓝鲸还是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大型蓝鲸所具有的功率可达1700马力,可以与一辆火车头的力量相匹敌。它能拖拽800马力的机船,甚至在机船倒开的情况下,仍能以每小时4海里~7海里的速度跑上几个小时。蓝鲸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时可达15海里。蓝鲸有一个扁平而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是它前进的原动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变而来的两个鳍肢,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并协助转换方向,这使它的运动既敏捷又平稳。 3、抹香鲸 抹香鲸头重尾轻,宛如一头巨大的蝌蚪,头部占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个大箱子。鼻孔也很特殊,只有左鼻孔畅通,且位于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气时喷出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虽然抹香鲸的牙齿很大足有20多厘米长,每侧有40枚~50枚,却是只有下颌有

防海生物装置

防海生物装置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防海生物装置 1、防海生物装置的工作原理? 目前最常用的防海生物装置主要有两种:即电解海水装置防污装置,生成次氯酸,杀灭海生物和电解铜、铝(铁)电极方式,以海水为导体通过外加电流的方式电解出金属离子,使海水中的金属离子达到一定浓度的。 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的基本原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为主的盐类,其中氯化钠含量最高位%左右,占总盐度的%,在海水的组成中,氯离子含量最高,氯浓度达19%左右,占离子总含量的55%,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它用镀铂钛电极或特制的电极将海水电解,以产生NaClO、HClO和Cl2,这些有效氯是强氧化剂,能杀死或击晕海生物的幼虫和孢子,达到防污染的目的。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氯为20mg/L的处理海水,能杀死海水中几乎所有的细菌和海生物。 电解铜/铝(铁)防海生物装置的基本原理:通过铜阳极在海水中电解,产生微量铜离子,铝或铁阳极电解后生成少量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絮状物,海水带着这种具有很高黏性的铜、铝絮状物从系统中通过时,絮状物就散步开来,粘在海生物幼虫可能栖生的海水流的较缓慢的区域,随着电解时间的加长,这些絮状物就附着在海水管系内壁上,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层,进而防止海生物附着及海水腐蚀的双重作用。根据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海水中铜离子含量达2μg/L(2mg/m3)时,铜离子能有效地抑制海生物在海水管系中生长。如果海水管系的材质是钢,则需选用铝阳极。如果海水管系的材质是铝或铜,则需选用铁阳极。所以根据海水管系的材质的不同,须正确选择使用阳极。 2、防海生物装置的组成? 电解铝/铜防海生物装置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 直接式电解海水防污装置:将电解阳极直接安装在海水过滤器或海水管路或船舶的海底阀箱中,以海水管道本身作为阴极,利用海水构成回路,电解产生的有效氯直接混合在海水中。直接式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还能使管道得到一定的阴极保护,但维修不便。 间接式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即电解槽式海水防海生物装置,将一部分海水通过过滤器和压力控制器后再送入电解槽内进行电解,电解后含有有效氯的海水经输送管道再送到海水管路或船舶的海底发向内。该系统的电解槽,对

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举例说出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 3.说出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过程、危害和控制方法。 4.分析舟山大黄鱼资源枯竭的原因。 ◆教学内容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舟山沿海地处亚热带,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南北多 种水系和海流的交汇处,海水温度盐度及其它理化因子适 于海洋生物生长繁殖,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地区 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膨胀和环境压力急剧增大, 我市海洋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的程度是有史以 来最严重的,生存空间缩小、数量锐减,一些物种趋于消失或种群缩小,尤其是一些优质海洋生物种类,如大黄鱼、白鲳、东海带鱼、中国明对虾等。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四个方面。 一、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指人类对海 洋野生动物的捕捞强度超过 了其自然的补充量所承受的 能力, 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逐

渐萎缩的现象。历史上,舟山群岛渔场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物多样性很高,渔业资源丰富,不仅是大黄鱼、日本鳗鲡、中华绒螯蟹、松江鲈鱼、鲥鱼等名优水产生物的繁衍栖息地,同时也是中华鲟、白鲟、白暨豚、胭脂鱼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和洄游通道。然而,过去十几年来,沿海地区的渔船增长一度失控,捕捞手段也日益完善,盲目的扩大生产,致使舟山群岛渔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持续衰退,也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改变,脆弱生物濒临绝境。 大黄鱼俗称黄花鱼、大鲜,是舟山渔场四大鱼类之一,多分布在我国近海,被称为我国的“家鱼”。舟山的岱衢洋就是因为盛产大黄鱼而远近闻名,“每逢渔汛,衢山岛斗镇里大小船至数千,人至数十万,停泊晒鲞,殆无虚地。”“整个舟山洋面都是大黄鱼,天热时睡在沙滩上,都能听到大黄鱼的咕咕叫声。”“起网时,人跳到网里面根本就不会往下沉,大黄鱼多得连篙都插不下去。”……这些听起来像是神话的场景现在只能深深地留在舟山50多岁老渔民的记忆深处。现在野生大黄鱼已是“一鱼难求”,导致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对大型哺乳动物的威胁更为巨大,这些动物性成熟周期长,产仔少,在捕捞压力下容易灭绝。例如无齿海牛于1974年发现于北太平洋科曼多尔群岛,它们身躯庞大,体长达7~8米,重达3~4吨,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动物。西方文明发现它的利用价值后,纷纷来到科曼多尔群岛,开始了无情的捕杀。首先遭难的是那些成年的斯特拉大海牛,到后来连那些幼仔也没能逃脱,从发现到最后一头无齿海牛被杀,仅仅用了27年 的时间。无齿海牛是非常珍贵的物种, 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草食性动物,它 从地球上消失,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 悲哀。 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一些渔民为 图2 由于过度捕捞,舟山野生大黄鱼已经 是一鱼难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