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解决问题(二)

倍的认识-解决问题(二)
倍的认识-解决问题(二)

倍的认识-解决问题(二)11.21

1、幼儿园有42个苹果和8个雪梨,要使苹果是雪梨6倍,应多

买多少个苹果?

2、有一串24粒的珠子,按下图排列,算一算,黑色珠子的个数

是白色珠子的几倍?

3、合唱队有男生和女生共40名,其中男生是女生的4倍。男生

和女生各是多少人?

4、果园内梨树比桃树多18棵,梨树是桃树3倍,果园内有多少

梨树?多少棵桃树?

5、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

4倍,小红有多少岁?妈妈有多少岁?

6、今年妈妈32岁,小红8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

7、哥哥比弟弟多种18棵树,哥哥种的树是弟弟的3倍,兄弟两

人各种多少棵树?

8、三(1)班同学参加活动小组,已知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比数

学小组的多26人,并且语文小组的人数比数学小组人数的人倍少14人,参加两个小组的各是多少人?

北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

快乐的动物教案 鹿鸣小学王秀利〖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 〖教材分析〗 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等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②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技能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碧绿的草地上,青青的湖水边,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我们比一比谁数的最认真。 二、探究活动 (一)统计。 1、数一数图上各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并填在表格里。 2、汇报。指名学生说说每种动物的只数。(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小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 小猴□只小鸟□只小鸡□只 (二)认识倍的意义。 1.、摆一摆,圈一圈(猴子和鸭子),认识“倍”。 师:小鸭和小猴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向大家打招呼,咱们也向他们挥挥手好么? 师:你能说说小鸭和小猴的只数有什么关系么?大家不忙回答,请你用手中圆片摆一摆,第一排摆小猴,摆几个?(3个)第二排摆小鸭,摆几个?(6个)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圆片) 师:大家看,你摆的和老师摆的一样么? 生:······ 师:现在,你能说说小鸭和小猴的只数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小鸭有6只,小猴有3只,小鸭比小猴的只数多。。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案例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倍的认识2

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倍”的含义,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对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理解。 2、理解并会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拍手游戏:老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 老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图图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科学百科正在介绍:“太阳的大小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是月亮大小的49倍。”“倍”是什么意思呢?图图百思不得其解。 师:什么是“倍”呢?孩子们,你们听说过倍吗? (让学生自己说说关于“倍”的了解)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揭示课题) 三、学习新知 1、认识“1份”。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颜色的带子。(课件出示红带子和黄带子)请看,红带子和黄带子比,长短怎样?(同样长)如果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也有这样的几份?(1份) 认识“几份”。师将红带子的长放至2段。提问: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师再将红带子放至3段、4段,分别提问:红带子长有这样的几份? 引出“倍”。师: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4份,我们就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4倍”。学生齐说一遍后,再问:“红带子的长是黄

带子的4倍”是什么意思?师把红带子折进去一段,再放出来一段,分别提问:这时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几倍? (同桌学生练习口述) 小结:像这幅带子图,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几倍。揭示课题(板书) 2、图图为了感谢大家,带来了一些花送给大家, (课件逐步贴出花朵图) 师提问:黄花有几朵?红花有几个2朵? 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出红花油几个2朵呢?指名上台指着数一数。 (课件演示)启发提问:如果把黄花的朵数看作1份,红花的朵数就有这样的几份?那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几倍? 明确:黄花有2朵,红花有3个2朵。如果把黄花的朵数看作1份,红花的朵数就有这样的3份。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变式训练:再添上2朵红花,问:这时红花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师再贴上4朵,问: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同桌讨论)小结:把黄花的2朵看作1份,红花有几个2朵,就有这样的几份,红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 再出示2朵黄花,问:这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 追问:为什么同样是8朵红花,刚才是4倍,现在是2倍?你发现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倍数关系表示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弄清楚一份是多少,另一个数里面有这样的几份,他就是这个数的几倍。 如果花儿越来越多,数越来越大,还用摆的方法找他们的倍数关系方便吗?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呢?生观察,讨论 师小结:求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如6÷2=3,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提醒:“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不要写。 出示其他的两幅图,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 四、巩固练习 1、图图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他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身边的倍呢! 出示动物图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 1.54里面有6个();()个7是49 2. 63是()的9倍;()的6倍是54 3. 8的5倍是();45是9的()倍。 4. 一个乘数是9,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 5.被除数是56,除数是7,商是() 6、18里面有()个6, 18是6的()倍。 7、24里面有()个8, 24是8的()倍。 8、48里面有()个6, 48是6的()倍。 9、25里面有 ()个5, 25是5的()倍。、在0里填+ ”、-”、“X” “% 9 0 7= 6312 0 3 = 15 24 0 3 = 21 56 0 7 = 880 2 = 4 21 0 7 = 3 36 0 9 = 4 60 7 = 42 18 0 3 = 20 3 三、在0填上〉”、“〈”、=\

4X708 35 叼06 18-2 02 X7 42 W 0 8 54 七0 8 28 詔0 20-12 四、选数填空: 56、81 、9、36、48、 8、 12、40、35、 14、 1、6的倍数有() 2、7的倍数有() 3、8的倍数有() 4、9的倍数有() 五、画一画,填一填。 (〔)☆☆☆☆ △的个数是☆的2倍,请在横线上画出△ (2) oooo △是O的3倍,请在横线上画出A。

六、列式计算。 (1) 7的8倍是多少? (2) 27是3的多少倍? (3) 14的3倍是多少? (4) 18是6的多少倍? 七、解决问题。 1.男孩女孩踢毽子,女孩踢了9下,男孩踢了3下。 (1)女孩子踢的是男孩子的几倍? 算式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 (2)男孩子比女孩子少踢了多少下? 算式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 (1)操场上跳绳的有4人,踢足球的人数是跳绳的人数的6倍,踢足

三年级数学上册5 倍的认识第2课时 解决问题(1)

编号:76854125658544289374459234 学校:麻阳市青水河镇刚强学校* 教师:国敏* 班级:云云伍班* 第2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1例2,完成教科书P53~54“练习十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学习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数量关系,理解用除法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科书P51例2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预设1:准确找出参与各项劳动的人数。例如: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预设2:只关注图片,不关注文字,没有获得正确的参与各项劳动的人数。 表扬全面观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学生,积极发言、准确表达的学生也要予以表扬。 根据学生发言,在主题图中圈出信息,或者让学生上台去指出自己所找到的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提出能够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的加、减法的问题。可让学生当时解答。 预设2: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课件出示其中一个问题。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设计意图】直接用情境图导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看学 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是否能认识到“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没有想到这些数量之间存在 倍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寻求方法 1.自主尝试,画一画。 师: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用简易图形代替人数,直接画出擦桌椅的人数。 预设2:画12个圆,每4个圈在一起,得到了3个4人。 预设3:先画出12个圆,表示擦桌椅的人数,再画4个圆,在前面写明是扫地的人数,最后圈 一圈,得到了3个4人。 有顺序地展示学生不同的画示意图方法。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这样画的理由。 结合学生展示的画图板书: 师:通过画一画,你能得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三种画法中,你 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 【学情预设】画的图中表示出了两种对比的量,能一眼看出两者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画图时应注意的事项。 2.由画一画抽象出算式。 师:你能根据我们画的图列出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图中的对比很快找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部分学生能列出 除法算式,但也有学生不知道怎样列式,教师要适时引导、提问。如:谁和谁比?为什么是3倍? 为什么选择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以扫地的人数为标准,看擦桌椅的人数里面包含几份扫地的,包含了3份,所以是3 倍。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结果不带单位。(教师 适时补充完善板书) 3.回顾与反思。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针对画图策 略,不仅要让学生 学会如何用图来 描述题意,更重要 的是如何表达不 同数学对象之间 的关系。 【教学提示】 回顾与反思

《倍的认识》 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1.先观察再说一说。(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 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 2、5个 3、3个5。3.思考:(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板书:3个2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

倍”。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指名说,再集体说。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5个2呢?(就是2的5倍。)10个2呢?(2的10倍。)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从图中看出,()的只数是()只数的()倍,()是一份的量(标准量)4.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课件出示)(1)教师在黑板第一行摆5根小棒,出示小精灵的要求,请学生在第二行中摆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4倍。(指名上黑板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操作。)(2)评价。用笔圈一圈是不是4个5,说一说这是以什么为标准量。(3)变式练习。提问:如果要使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摆几个几?5倍呢?……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1.圈一圈说一说。课件出示师:还可以怎么说?(是的2倍)思考:是的2倍,是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和的数量不一样呢?(标准量不一样。)2.想一想,说一说相同的图形没有放在一起,你还能看出它们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分析能力。 3.要教育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谈话:拍手大家都会,但是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们拍手的次数相当于老师拍手次数的3次那样多。) 1.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每2下之间停顿一下) 2.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 3.师拍6下,学生拍2个6下。 4.师:如果我们把拍手换成摆小棒的形式,你还会吗? 二、学习新课 教学例4:摆小棒 (1)教师口述操作要求(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3个2根)。全体学生操作,由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2)教师在订正全体学生的摆法时强调:在摆第二行的小棒时,不要一根一根地摆,而要2根2根地摆,这就表示1个2。第二行的3个2根,每2根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以便能很清楚地看出是几个几。 (3)提问:如果把第一行的2根小棒看成1份(画图),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这样的几份呢?(3份) (4)教师小结:第二行小棒的根数与第一行比,把第一行的2根看作1份,第二行有3个2根,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 (5)多叫几个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做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6)师说:我们今天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7)“请同学在第二行再摆2根小棒。”同时在黑板上再摆2根。 (8)小结:通过摆小棒,我们可以看出,第二行小棒的根数和第一行比,第一行的2根是1。 三、巩固反馈 1.完成P71页做一做,先画一画。再填数。(学生独立完成后,由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看图填空。 3.出示动物图。 (象1头,松鼠3只,猴子6只,小鸟12只) (1)观察:有几种动物,各有几只? (2)找出两种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想一想,你能说出多少句“倍数句”,不重复,不漏掉。 例如: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 四、归纳质疑

《倍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名师优质资料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1、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预备,心里数,开始!(老师带全班学生共同拍,师口型数数,不出声音) 3、刚才咱们合作做了个小游戏,现在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边玩?你们俩分分工,谁先拍,谁后拍?开始吧! 4、你们想玩吗?两人一组,每人玩一次。 5、我们看这组同学是怎样玩的? 指其中的一个人:他给你出题了,你来拍,大家一起来猜他(指出题人)出的是什么题目?大家猜完后反问:你出的是 ?(换另一个学生拍)师:课下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继续玩,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看谁最精神!

人教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 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 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 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 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 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 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 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 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 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 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 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 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 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 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倍的认识” 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 铺垫。本单元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好本单元也为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 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拍了多少下手,你们就拍多少下,从第一组开始,看哪个组拍的又对又齐。(教师拍两下,每组学生拍两下。) 通过体验一个两下与四个两下的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师:像今天这样,我们就说你们拍的数是老师的四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中心任务:海贝贝冲浪谁最棒中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 .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 比较、 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建构“倍”的概念,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蓝色黄色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创设中提出中心任务 谈话: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大队部的翁老师正在统计海贝贝冲浪谁最棒?大家能帮她一起完成吗?(出示一年级海贝贝冲浪情况) 1.看一看,你从这张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他们三个班蓝贝贝的数量都是黄贝贝的 2 倍?猜一猜,他们的蓝贝贝各有几只? 二、 在有效探究中认识“ 倍” 的含义 刚才大家都做了大胆的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你最想了解什么知识?(倍)那我们先来认识倍,(板书:倍的认识) 1.自主阅读,建构倍的模型 名 次 蓝贝贝 4 2 3 黄贝贝 一(6) 一(5) 一(4) 一(3) 一(2) 一(1)

1.圈一圈:把黄贝贝圈起来, 看作一份。把蓝贝贝也像这样圈一圈,有( )份。 2.说一说:黄贝贝有 3 只, 蓝贝贝有这样的( ) 个 3 只 ,蓝贝贝的数量是黄贝贝的( )倍。 反馈 板书: 黄贝贝有3只, 蓝贝贝有2个3只,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现在谁能说说,蓝贝贝数量是黄贝贝的2倍什么意思? 2.圈圈说说,形成倍的初步认识。 那刚才大家对一(2)一(3)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也像刚才一样在头脑中圈一圈,圈好后自己轻轻说一说。 3.观察比较,掌握倍的本质内涵 。 我们看这三个班的海贝贝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4.辨析纠错,充实对倍的认识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倍的认识解决问题

倍的认识解决问题 一、选择题: 1.8的4倍是多少( ) 2.9是3的( )倍。 3.7个5是( )。 4.36里面有几个4( ) 二、解决问题: 1、 苹果是梨的多少倍 想:求苹果是梨的多少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 算式:(倍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用写单位) 答:。(倍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答句要写完整,写清谁是谁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青蛙弟弟捉了9只害虫,青蛙哥哥捉的害虫只数是青蛙弟弟的3倍。青蛙哥哥捉了多少只害虫(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1)请在关键句中划出谁是一倍数。 (2)画图: 青蛙弟弟: 青蛙哥哥: 想:求青蛙哥哥捉的害虫的只数就是求()个()是多少 算式: 答:。 (已知一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计算) 3、小红有10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数是小明的2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先画线段图再解答)(1)请在关键句中划出谁是一倍数。 (2)画图: 小明: 小红:

想:求小明有多少支铅笔,就是把()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 算式: 答:。 (已知几倍数,求一倍数用除法计算) 4.芳芳今年7岁,姨妈今年42岁。今年姨妈的年龄是芳芳的几倍两年前姨妈的年龄是芳芳的几倍5. (1)松鼠的只数是兔子的几倍 (2)青蛙的只数是小狗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6、妈妈买了6斤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5倍,妈妈买了多少斤梨 7、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多少片花瓣 8、小汽车限乘5人,大客车限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7倍,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9、丫丫今年6岁,妈妈的年龄是丫丫的6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奶奶的年龄比妈妈大37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倍的认识教案

课题: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 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倍”的概念。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为得出用乘法计算作铺垫。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观看视频、看书预学,并在观察、画一画、圈一圈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概括、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抽象概括能力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知道“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1. 建立倍的概念;2.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练习纸等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课堂来了许多老师,还来了一位新朋友,也就是“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展示预学交流,建立倍的概念 1、建立倍的模型,课前大家通过观看视屏进行了预学,对倍这个新朋友都有了哪些认识?谁来把你课前找到的倍,给大家介绍一下?(指导语言描述:圆有()个,三角形有()个(),所以三角形是圆()倍 2、错例辨析,这位同学画的三角形是圆的2倍?用手势表示。为什么? 3、推理,如果再接着画3个三角形,三角形又是圆的几倍?再画3个呢?如果这里有5个3个呢? 4、小结:看来,以3个圆为标准作为一份,只要三角形有这样的几份,三角形就是圆的几倍。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第2课时 倍的认识(2)教案

第5单元倍的认识 第2课时倍的认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倍”的含义。运用“倍”的知识,利用画线段图来分析、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画线段图,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算理和方法。难点: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引入新课 1.看图填空。 ○○○ ●●●●●●●●●●●● ○有()个,●有()个,●的个数是○的()倍。 2.出示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摆一摆,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该摆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摆的?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指名汇报摆的方法,师归纳:第二行要摆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要摆4个5根,一共是20根。

3.同学们真聪明,不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还能用小棒摆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如果没有小棒怎么办呢?你想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吗?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3主题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代表汇报,师选择画线段图的方法重点讲解:从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可以知道军棋的钱少一些,我们就把军棋的价钱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那么象棋的价钱就要画4个这样的线段表示。(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线段图。) 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 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4.求4个8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8×4=32(元) 5.验证:32元是8元的4倍吗? 【教师归纳】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就用除法计算。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在解题时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三年级数学上册5 倍的认识第2课时 解决问题(1)

作品编号:8567941235890031445888659 学 校:量印超jgj市收高眉镇页设小学* 教师:谢德刚* 班级:字文叁班* 第2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1例2,完成教科书P53~54“练习十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过 程,初步学会用转化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 习习惯。 3.通过学习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数量关系,理解用除法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科书P51例2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预设1:准确找出参与各项劳动的人数。例如: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预设2:只关注图片,不关注文字,没有获得正确的参与各项劳动的人数。 表扬全面观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学生,积极发言、准确表达的学生也要予以表扬。 根据学生发言,在主题图中圈出信息,或者让学生上台去指出自己所找到的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预设1:提出能够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的加、减法的问题。可让学生当时解答。 预设2: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课件出示其中一个问题。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设计意图】直接用情境图导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看学 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是否能认识到“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没有想到这些数量之间存在 倍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寻求方法 1.自主尝试,画一画。 师: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用简易图形代替人数,直接画出擦桌椅的人数。 预设2:画12个圆,每4个圈在一起,得到了3个4人。 预设3:先画出12个圆,表示擦桌椅的人数,再画4个圆,在前面写明是扫地的人数,最后圈 一圈,得到了3个4人。 有顺序地展示学生不同的画示意图方法。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这样画的理由。 结合学生展示的画图板书: 师:通过画一画,你能得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三种画法中,你 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 【学情预设】画的图中表示出了两种对比的量,能一眼看出两者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画图时应注意的事项。 2.由画一画抽象出算式。 师:你能根据我们画的图列出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图中的对比很快找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部分学生能列出 除法算式,但也有学生不知道怎样列式,教师要适时引导、提问。如:谁和谁比?为什么是3倍? 为什么选择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以扫地的人数为标准,看擦桌椅的人数里面包含几份扫地的,包含了3份,所以是3 倍。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结果不带单位。(教师 适时补充完善板书) 3.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表达回顾与反思的基本思路,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会从计算的角度出发,去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预设2:学生会从题目出发,反过来思考看最后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所有要求的。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计算准确是必要的,但解决问题的正确与否及解题思路更重要。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针对画图策 略,不仅要让学生 学会如何用图来 描述题意,更重要 的是如何表达不 同数学对象之间 的关系。 【教学提示】 回顾与反思 环节可以把所求 结果当作已知条 件进行检验,在对 检验方法进行指 导的同时,培养学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50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PPT) 五、教学设计 1、课前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呢,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拍手的小游戏,有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呢? 师:我先拍,请你注意听我拍了几下? 生:2下。 师:现在我请你拍3个2下,请其他同学来判断你拍的对不对。 生:连续拍6下。 师:谁有更好的办法让我们一下就可以知道是3个2下呢? 生:2下2下的拍,拍出3个2下。 师:就用他教我们的好办法来试试看。 预备:(师做好示范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数1、2;再空一会儿,数1、2)。 师:听,老师拍了几下?(生回答3下) 师:请大家一起拍出2个3下。预备,开始!(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拍手,师默数!)

师:同学们,通过这个拍手的小游戏,你能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生思考) 2、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十一国庆长假刚刚过去,有许多同学都到公园里游玩过,一走进公园,里面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在朝着我们微笑。我这里呢也有一盆花(课件演示花盆里的三种颜色的花朵,红色,黄色和蓝色),问:有几种颜色的花呢?分别是…… 提问:1、请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分别是多少?(请生回答黄花6朵,蓝花2朵) 2、有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之间的关系呢?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生1:黄花比蓝花多4朵。 生2:蓝花比黄花少4朵。 小结: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3、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a、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课件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导入: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做一份的话(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先自己在脑海里圈一圈,再举手回答。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生:黄花2朵圈一份,可以圈这样的3份。 师: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在此重点强调什么叫做“一份数”,“一份数”所包含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是除“0”外的任何数,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份数”的内涵。 课件出示:习题一,2朵蓝花,8朵红花。 提问:如果现在我们还是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做一份,那么现在红花有这样的几份呢?(请同学在自己的练习纸习题一上尝试圈画,师巡视。在大部分学生完 成后演示课件动画,通过课件展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b、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课件出示:习题二,1朵蓝花,8朵红花。 师:如果蓝花只有1朵,而红花还是8朵,现在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 (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完成习题二,请学生回答,阐述观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5 倍的认识第3课时 解决问题(2)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3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例3,完成教科书P54~55“练习十一”第5、8、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情境图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看图填空,回忆旧知识。 课件出示习题。 师:如果第一行摆4根小棒,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该摆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动手摆一摆。 2.揭示课题。 师:如果没有小棒怎么办?你们想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复习倍的认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脱离实物下的求倍的关系该怎么进行,以此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新授开始之前就有意识地去明确新授课的意图,让学生的思维逐步突破具象化,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分类。 二、优化方法,深入理解“倍” 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3主题图。◎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复习“倍”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考虑怎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阅读与理解。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预设2:象棋的价钱比军棋贵多少元? 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考虑,有建设性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课件出示其中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知道数 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借助课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特 点,也为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分析与解答。 师:你们能想到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表示出来吧。 【学情预设】预设1:画图,画8个○表示军棋的价钱,然后画4组8个○表示象棋的价钱。 军棋:○○○○○○○○ 象棋:○○○○○○○○○○○○○○○○○○○○○○○○○○○○○○○○ 预设2:军棋:8元 象棋:8元8元8元8元 预设3:列式:8×4=32(元)。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寻找两名学生(画图、列式)板演自己的做法,并要求学生说明思路。 教师适时引导: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也就是有4个8元。 3.尝试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1)师:刚才画图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如果军棋的价格是20元,再用同等数量的圆 片表示钱数合适吗?(不合适)那要怎么表示才好呢? 师: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代替这么多圆片,表示军棋的价钱。 (2)师:那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想来试一试? 指名学生尝试抽象出用线段表示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学情预设】预设1:画出的表示象棋价钱的线段长度与军棋的一样长。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使学生明确 可以用线段的长 度来表示数量,而 且可以表示出两 种数量之间的倍 数关系。 ◎教学笔记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说明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

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小棒,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师:秋天到了,小兔子在忙着收获秋天的果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吗? 生:自由说 师: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红萝卜和胡萝卜有多与少的关系,这里还有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