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图解心脏解剖与心脏超声切面

3D图解心脏解剖与心脏超声切面
3D图解心脏解剖与心脏超声切面

3D图解心脏解剖与心脏超声切面

我们可以把二维超声理解成一个切片的刀,它可以对心脏进

行不同角度切片,观察他们解剖形态。

声窗:

就是探头放在胸壁的哪个位置,一般有5大声窗(其中第5个为病理性声窗不常用,图中未做标注)

这里有个小窍门在不同声窗有时可以切出同样切面,从空间上理解切面解剖形态应该是一样的。如心尖区四腔切面和剑突下四腔切面是同一个切面。

既然解剖形态一样为什么还要换不同声窗位置来做?

观点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比如心尖部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对各心房心室、二尖瓣。三尖瓣看得很清楚,但它这个角度要穿过厚厚的室间隔有时会导致超声在房间隔这个位置假性回声失落,同时这个角度看房间隔缺损也不太容易,而在剑突四腔切面这个就很有优势。

心脏常用超声切面解剖

一、骨左缘区左室长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左侧第3、4肋间(位置相当于右室流出道)

左室长轴切面——心动态图,360度全方位观察下

隐藏所有心肌部分,只留下瓣膜和心脏大血管的空间位置,这样就比较清楚的看到超声切面切到了主动脉的一半和二尖瓣一半,而肺动脉和三尖瓣不在切面上。

我们再把隐藏心肌显示出来,同时透明化右侧心肌,就可看到心肌在这个超声切面上的投射影像。

再把超声图像顺时针转动90,大功告成。

左室长轴切面——心动画 2

下右图的 A、B、C 三点为什么是室间隔上、中、下段,在这个角度看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左室短轴切面

在左室长轴切面的基础上把探头顺时针转90度就是此切面。

依探头倾斜的不同角度可以得到左室短轴的4个切面:

左室短轴心底切面二尖瓣切面,腱索乳头肌切面、心尖切面

1、主动脉根部切面

也叫左室短轴心底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虽然是左室短轴第一

个切面,但是注意它可完全没有切到左室,超声最后交界切点都在左房和右房,右室流出道切到一点,而左室和二尖瓣它都没切到。

我们把左室、右室心肌全部隐藏起来,看到这个切面切到部分三尖瓣,切到了整个主动脉瓣,切到部分肺动脉瓣,没有切到二尖瓣,我们先把瓣膜投影画出来。

同样在这个角度把隐藏心肌显示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想象,上面提

到主动脉根部切面落点都是左右心房,左心室没有切到。

胸骨旁左室短轴主动脉根部切面——心动态图,360度全方位观察下

2、左室短轴的二尖瓣水平切面、腱索乳头肌切面、心尖切面面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切面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自前向后依次为右室前壁、右窒腔、前室间隔(室间隔的前部)、左室流出道与左室腔、二尖瓣前后叶及其腱索与乳头肌与左室后壁。于心底部分则为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主动脉辩与左心房。 切面二:也叫心底短轴切面 显示主动脉根部横切面,主动脉根部后方为左右心房,中间有房间隔。 切面三:二尖瓣短轴 可见二尖瓣菲薄纤细,前后叶镜向运动,于舒张朋呈鱼口样张开,有足够的开放面积,收缩期关闭。左室呈圆形,于收缩期呈一致性向心性收缩。 切面四:乳头肌短轴切 显示左室腔内约在时钟3与8点的位置上二个突起的前外侧与后内侧乳头肌,于收缩期随心壁增厚而增厚。 切面五:心肌切面 显示规则协调的向心性收缩与舒张的圆形图像即左室心尖部 切面六:心尖四腔切面 超声束由心尖向右上心底方向作额面扫查时,可显示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后室间隔与房间 隔与二组房室瓣即二尖瓣与三尖瓣。 切面七:心尖二腔观 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的前壁及下壁的舒缩功能。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第一节肝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就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与长度径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心脏超声切面

心脏超声标准切面及观察内容 (于都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林育生整理) 一、心前位 (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1、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探头上标点指向9~10点钟,探测平面与右肩、左腰方向平行,使声束沿室间隔方向垂直下切,便可获取清晰的左室长轴切面。该图应清晰显示右室、室间隔、左室、左房、主动脉、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等结构。位于左房底部相邻二尖瓣后叶根部的管腔为冠状静脉窦横断面,而位于该切面左上方的圆形管腔,则为降主动脉横断面。检查时应注意使探头平面与左心长轴平行,并探及真正的心尖,否则图像可能失真,使长轴较实际值变短。同时,如果将探头下移,置于心尖处,可获得心尖位左心长轴切面。此切面上所显示的结构与胸骨旁所显示的左心长轴切面相同,但因声束与左心长轴基本平行,能更完整地观察左室的全貌,显示左室内血流的方向与速度。 2、此切面在临床上的重要价值:a)观察心腔形态,判断右室、左室及左房是否扩大。b)观察主动脉根部有无增宽,Va l s a l v a 窦有无扩张,主动脉壁有无剥离。c)观察二尖瓣装置有无异常,瓣叶的活动幅度及开口大小,有无脱垂(包括连枷现象),是否增厚,反射强度如何及有无赘生物等。d)观察主动脉瓣的反射强度、厚度、开口幅度,有无连枷现象,有无赘生物等。e)观察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的连续完整性,有无中断及骑跨等。f)观察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延续关系。g)探查心壁厚度,特别是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例,有无增厚及因肌性隆起导致的左室流出道狭窄。h)测定室间隔的活动幅度、方向及与左室后壁运动的对应情况,确定为同向或逆向运动。i)注意心壁各区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节段性运动失常。j)注意左心后壁房室交界处的冠状窦有无增粗。k)观察心内有无异常反射,如黏液瘤、血栓形成、左室的异位腱索及三房心的隔膜等。l)心外有无异常反射,如心包积液与肿物等。m)测定心腔直径大小,计算容量与心腔排血功能等。 (二)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向受检者右腰方向略微倾斜,即可获取此切面。在此切面上可观察右房、右室、三尖瓣前叶、后叶,还可见冠状静脉窦长轴并开口于右房以及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处。在此图像上可以测定右房、右室大小,评价三尖瓣前、后叶附着位置,还是

心脏超声切面解剖

M超,它和二维超声不同它不是一个扇形的平面,它只是一束声线,就像一根探针扎进心脏是个一 维解剖,这个就有点难理解---三维是个空间结构,二维是个平面结构,这个大家都好想象,一维只 是个线性结构,上面有不同发射光点随着组织的活动在跳跃,这个有什么用?别着急,虫哥举个例子 大家就明白了,亲们都做过心电图,接好导联,调到II导,在描记之前指针就在上下波动,如果我们 没压开始键,相信谁也不可能从指针上下抖动中看出什么信息,但是一旦开始走纸,这根指针就在图 纸上描记出各种有意义的波形。Ok,我们不妨把指针想象成二尖瓣上那个亮点,一旦开始走纸是不 是它就划出二尖瓣活动轨迹?如果二尖瓣狭窄是不是它的上下波动轨迹就跟正常不同? 心电图有不 同肢导、胸导,同样M超在不同采样部位可以描记各个瓣膜和心肌组织活动轨迹对吧,---------- 恭喜你已经知道M超的基本工作原理。 频普多普勒超声----多普勒效应是频普多普勒超声的理论基石,主要内容可以简述为声源移向观察者 声音频率会增高,声源远离观察者时声音频率会降低高。这个理论由奥地利物理琴·约翰·多普勒于1842年提出,多普勒这个名称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如果上面文绉绉的提法大家理解 困难的话虫哥举个例子:火车汽笛的声高频率是不变的,但是火车向着我们急速迎面驶来我们会觉得 声音越来越刺耳,反之则越来越低沉,这样大家明白了吧。如果一束血流向我们射来,我们发出一束 超声波,因为血流在向我们运动,反弹回来的这束声波频率也会发生变化,那么通过计算频率变化差 值是不是就可以计算出血流速度?这个可是个了不起的思路,1955年日本学者里村茂夫将多普勒效 应用于心脏检查开启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的新篇章。有了血流速度利用流体力学连续方程计算出血流 面积,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出血流压差,利用近端血流等速面方程计算出反流量,所以有了血流速度 我们就有了一切。 那么彩色多普勒又是什么?它是利用多普勒技术结合彩色数字扫描转换技术应用红、蓝主色调显示 心腔内血流,朝向探头的血流编码为红色,速度越快红色越鲜艳,背离探头血流编码为蓝色,速度越 快蓝色越鲜艳。与平均速度差异程度用绿色表示,简单理解如湍流就表现为花斑样混合色,这样不同 方向和速度的血流可以用红黄蓝绿白等色调直观叠加到二维超声切面上。 很多战友在学习超声心动图学时都牺牲在心脏超声切面解剖上,因为这些古怪的切面形态确实颠覆我们的三观,既然不理解,那就只能强迫记忆,所以内心深处便存在抵触,虫哥认为这种记忆是不深刻的。应该这样说,心脏超声切面解剖是心脏解剖的高阶水平,只有在先熟悉心脏大体形态解剖、断层解剖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理解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心脏断面形态,才能正式开始修炼心脏解剖的葵花宝典-----心脏超声 切面解剖,那么一般我们需要学习哪些稀奇古怪的心脏切面解剖?虫哥上个图: 不好意思,希望没吓到大家,这个不算多,不到三十个切面吧,虫哥还把那些不常用病理切面和食道 超声的切面略掉了,不然怎么也得有四五十个切面吧,亲们是否有无所适从的赶脚?其实不难,如果 你们看完了前面几个章节,现在就可以跟随虫哥重塑三观! 在开始介绍之前虫哥先引入两个重要的超声学概念-----声窗与切面,这两个都是重要的空间上的概

心脏切面超声解剖与标准切面

心脏切面超声解剖与标准切面(插图版)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常用的基本切面有哪些? 二维超声是将探头置于不同部位和改变声束的透射方向,可取得一系列不同的心脏切面超声图像,常用的基本切面有: (1)左心长轴切面。 (2)左胸骨旁短轴切面,包括主动脉根部、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等。 (3)心尖四腔心切面。 (4)胸骨旁长轴右室流出道切面 (5)胸骨上窝主动脉长轴及短轴切面 (6)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以上切面是基本的,根据需要还可进行其它多种切面的检查。 二、正常心脏B超解剖及标准切面 准备同M超。注意:幼儿用5M探头深度8~10cm,适当降低发射能量;成人及老年低频2~2.5M 探头深度15~25cm,适当增加发射能量并调节灰度和灵敏度使图像清晰。 探查部位:常用的有胸骨左缘区、心尖区、剑突下区、胸骨上窝区四个标准扫查区。 (一)长轴切法(示意图): (二)短轴与四腔切法(示意图): (三)胸骨上窝主动脉长轴切法(示意图):胸骨右缘右心房短轴切法(示意图):

1、左室(胸骨左缘)长轴: 探头位置: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声束与右肩至左肋角连线平行。 图形:上方:右室 中层:左室及流出道、主动脉辨、升主动脉 下方:二尖辨前后叶、左房、降主动脉(右下)。 左室长轴切法示意图:左室长轴切面示意图: 左室长轴超声与切面示意图对比:左室长轴超声图: 右室流出道(RVOT)室间隔(IVS)左心室(LV)左心房(LA)二尖瓣前瓣(AMV)二尖瓣后瓣(PMV)主动脉瓣(AV)主动脉(AO)左室后壁(LVPW)心尖(AP)

2、左室(心尖)长轴:探头位置: 图形:上方:右室、左室 中层:二尖辨前后叶、左室流出道、主A根部及辨 下方:左房 心尖长轴二腔心示意图(含心尖四腔心切面示意):心尖长轴二腔心超声与切面对比图: 心尖长轴二腔心超声图: 3、右室流入道长轴: 探头位置:在左室长轴1基础上将声束向内下倾斜。 图形:左上方:右室、三尖辨前后叶、 右及右下:右房、下腔静脉入口(右下)。 右室流入道长轴切法示意图: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