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通路大全

1 PPA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 是与维甲酸、类固醇和甲状腺

激素受体相关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超家族核激素受体成员。它们作为脂肪传感器调节脂肪

代谢酶的转录。PPARs由PPARα、PPARβ和PPARγ 3种亚型组成。PPARα主要在脂肪酸

代谢水平高的组织,如:肝、棕色脂肪、心、肾和骨骼肌表达。他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而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功能包括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等。另外,他还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的生

物感受器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PPARa同时也是一种磷酸化蛋白,他受多种磷酸

化酶的调节包括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ERK-和p38.M APK) ,蛋白激酶A和C( PKA,PKC) ,AM PK和糖原合成酶一3( G SK3) 等调控。调控PPARa生长信号的酶报道有M APK、PKA和G SK3。PPARβ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而PPAR γ主要局限表达在血和棕色脂肪,其他组织如骨骼肌和心肌有少量表达。PPAR-γ在诸如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

抵抗和糖代谢调节,以及肿瘤和肥胖等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众多生物学效应

则是通过启动或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予以实现。鉴于目前人们对PPAR—γ信号通路尚不

甚清,PPARs通常是通过与9-cis维甲酸受体( RXR)结合实现其转录活性的。

2 MAPK信号通路:mapk简介: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用主要是将细胞外

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并引起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增殖、分化、凋亡、应激等)。

MAPKs家族的亚族 :ERKs(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包括ERK1、ERK2。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激素激活此通路,介导细胞增殖、分化。

JNKs(c-Jun N-terminal kinase)包括JNK1、JNK2、JNK3。此亚族成员能使Jun转录因子

N末端的两个氨基酸磷酸化而失活,因此称为Jun N末端激酶(JNKs)。物理、化学的因素

引起的细胞外环境变化以及致炎细胞因子调节此通路。

P38 MAPKs:丝氨酸/络氨酸激酶,包括p38 α、p38β、p38γ、p38δ。p38 MAP K参与

多种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 ,能对多种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可磷酸化其它细胞质蛋白,并

能从胞浆移位至细胞核而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来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从而介导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及死亡的全过程。

ERK5:是一种非典型的MAPK通路,也叫大MAPK通路,只有一个成员。它可被各种刺激因

素激活。不仅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使底物活化,并且通过C端的物理性结合作用激活底物。

3 ERBB信号途径:ErbB 蛋白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酶的 EGF 受体家族成员。ErbB 的命名来

源于在禽红白血病 B( v-Erb-B) 发现的 EGF 受体的突变体,因而 EGF 受体亦称为

“ ErbB1”。人源 ErbB2 称为HER2, 特指人的 EGF 受体。ErbB 家族的另外两个成员

是 ErbB3 和 ErbB4, 它们是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被发现的。ErbB2、 ErbB3 和 ErbB4 分别

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 185 × 103、 160 × 103和 180 × 103的蛋白酪氨酸激酶。

ErbB 受体的结构包括胞外结合区结构域( 含有两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富集区) 、一个跨膜

结构域、一个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以及 C-末端结构域。ErbB2 的酪氨酸激酶区与 EGF 受

体相比有高达 80% 的同源性, 在总体上同源性达到 50% 。而且, EGF 受体、

ErbB2 和 ErbB4 在结构上更为相似, 与 ErbB3 则有较大差异。ErbB 蛋白之间需形成同

源或异源二聚体后才能与 NRG 结合。ErbB2( HER2/neu) 缺乏能够使其激活配体, NRG1

介导 ErbB2 受体的活化需 ErbB3或 ErbB4 的参与, 形成异源性二聚体, 所以 ErbB2 又

称为共受体。ErbB3 虽然能与 NRG 结合, 但是其本身只有很低的激酶活性。在 ErbB2 的

协同作用下,这一活性可提高 100 倍。所以 ErbB3 必须依赖异源二聚体的形成通

过反式酪氨酸磷酸化激活。而ERBB4 既可以与 ERBB2、 ERBB3 形成异源二聚体,也可以自身形成 ERBB4/ERBB4 同源二聚体。二聚体的形成并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 如

含有 ErbB2 的二聚体倾向于形成 ErbB2/ErbB3 或 ErbB2/ErbB4 异源二聚体, 它们与NRGs 的亲和力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二聚体。

与 NRG 结合后 ErbB 形成同源或者异源二聚体, 二聚体细胞内的酪氨酸残基发生

自身磷酸化, 触发了一个复杂的连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磷酸化位点可以与一些接头蛋白

结合, 如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 2、 Shc、 Sos、磷脂酶 Cγ、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 的 p85 亚基和Src, 从而引起了下

游信号级联反应, 如 PI3K /Akt、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 /Ras/Erk1/2、磷脂酶 Cγ和成簇黏附激酶, 进而直接改变

细胞质中的反应进程和基因表达。其中 MAPK 和 PI3K 信号通路最为重要, 并且两条通路

有着相似的作用。

4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upp ): 蛋白质的降解是一个精细控制的过程,首先有待降解的蛋白质被一种多肽(称之为泛素)所标记,接着这些蛋白质进入细胞的蛋白酶复合体中,蛋白酶复合体是一个上下有盖的圆桶状酵素,它们如同细胞的垃圾桶,专门负责蛋白质的分解及再循环利用,泛素在这一过程中释出讯号,让蛋白酶复合体分辨出有待降解的蛋白质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upp )由泛素( ubiquitin, ub)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酶组成。除泛素

以外还包括4 种酶家族:泛素活化酶( ubiquitin - activating enzyme, E1 ) 、泛素偶连酶( ubiquitin - conjugating enzymes, E2 s)也称泛素载体蛋白( ubiquitin -carrier protein) 、泛素-蛋白连接酶( ubiquitin - ligating enzymes, E3 s)和蛋白

酶体(proteasome) 。蛋白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都需要多种酶介导, upp既有高度底物多

样性又具有针对不同调控机制的多样性。

由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过程,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多个泛素分子与靶蛋白共价结合。首先,泛素经泛素活化酶E1 活化,泛素上76位的Gly与泛素活化酶上特殊的Cys残基形成一个高能硫酯键,并伴有ATP水解; 然后,通过转酯作用,泛素从泛素活化酶转移到泛素结合酶E2 的Cys上,形成泛素结合酶-

泛素;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 参与下,泛素又从泛素结合酶转移到受体蛋白(靶蛋白)的Lys 残基上,形成泛素- 靶蛋白,使靶蛋白发生泛素化。多个遍泛素分子重复地附加到靶蛋白上,则形成分枝的多Ub链。泛素共有7个Lys残基,在多聚泛素链结构中,其中一个泛素的C - 末端Gly与相邻的泛素之间通过Lys48、Lys63或Lys29连接。

第二阶段: 靶蛋白在26 s蛋白酶体的作用下,由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过程。经泛素活化的底物蛋白被展平后,通过两个狭孔,进入26 s蛋白酶体的催化中心,蛋白降解在20 s蛋白

酶体内部发生。进入26 s蛋白酶体的底物蛋白质被多次切割,最后形成3~22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

5 溶酶体:溶酶体是由一个单位膜围成的球状体。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和蛋白质。溶酶体

内富含水解酶,由于这些酶的最适pH值为酸性,因而称为酸性水解酶。其中酸性磷酸酶

为溶酶体的标志酶。由于溶酶体外面有膜包着,使其中的消化酶被封闭起来,不致损害细胞的其他部分。否则膜一旦破裂,将导致细胞自溶而死亡。溶酶体可分成两种类型:一是

初级溶酶体,它是由高尔基囊的边缘膨大而出来的泡状结构,因此它本质上是分泌泡的一种,其中含有种种水解酶。这些酶是在租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并转运到高尔基囊的。初级溶酶体的各种酶还没有开始消化作用,处于潜伏状态。二是次级溶酶体,它是吞噬泡和初级溶酶体融合的产物,是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消化作用的液泡。有时亦称消化泡。在次级溶酶体中把吞噬泡中的物质消化后剩余物质排出细胞外。吞噬泡有两种,异体吞噬泡和自体吞噬泡,前者吞噬的是外源物质,后者吞噬的是细胞本身的成分。溶酶体第一方面的功能是参与细胞内的正常消化作用。大分子物质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后,通过溶酶体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扩散到细胞质中,对细胞起营养作用。第二个方面的作用是自体吞噬作用。溶酶体可以消化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其降解的产物重新被细胞利用。第三个作用是自溶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溶酶体膜破裂,其内的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使整个细胞被酶水解、消化,甚至死亡,发生细胞自溶。细胞自溶在个体正常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如无尾两栖类尾巴的消失等

溶酶体的生物发生:溶酶体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内体等。比较清楚的是甘露糖-6-磷酸途径(mannose 6-phosphate sorting pathway):溶酶体的酶类在内质网上起始合成,跨膜进入内质网的腔,在顺面高尔基体带上甘露糖6-磷酸标记后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形成溶酶体分泌小泡,最后还要通过脱磷酸才成为成熟的溶酶体.大多数溶酶体的酶在寡糖链上含有甘露糖,在顺面高尔基网络转变成甘露糖-6-磷酸。新形成的溶酶体的酶通过高尔基复合体,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与膜受体结合后被包进溶酶体分泌小泡,通过出芽形成自由的分泌泡。通过H+-质子泵调节溶酶体分泌小泡中的pH,使溶酶体的酶同受体脱离,受体再循环,溶酶体酶脱磷酸后成为成熟的初级溶酶体。

6吞噬体:吞噬体是一类病毒,原指细菌病毒,近年来发现真菌、藻类都有吞噬体。吞噬体体积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生命,只有进入宿主细胞才具有生命特征,并具有寄主专一性。吞噬体结构简单,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包裹在蛋白质内的遗传物质——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在遗传上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是大肠杆菌的T系吞噬体,其外形一般呈蝌蚪状,只相当于他的寄主大肠杆菌体积的1/1000,每个吞噬体大约是由等量的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吞噬体展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体外筛选技术。把一个小肽或蛋白质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融合到吞噬体外壳蛋白上,从而使融合蛋白展示在吞噬体颗粒的外部,而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则位于病毒

颗粒内部。展示在吞噬体外部的蛋白与编码蛋白的DNA之间的这种联系,使得我们可

以通过体外筛选的方法来对大量的蛋白变异体进行筛选,并且每个蛋白都能与其相对

应的DNA序列联系起来。

科学家常把一组编码多肽的随机DNA序列插入吞噬体展示载体,然后就可以形成

吞噬体展示文库。在文库中,每个吞噬体只展示一种序列的外源肽链,一个吞噬体展

示文库可以展示非常多的外源肽链。

细胞藉内吞作用摄入固体物质的过程称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被吞噬到细

胞质内的膜包小体称吞噬体(phagosome)

7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 , 是由于内外环境变化或死亡信号触发以及在基因调

控下所引起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这一过程对消除机体内老化和具有潜在性异常生长的细胞,以及保持机体处于稳态(homeostasis)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这种死亡是由基因调控引

发的,因此也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肿瘤是一种细胞凋亡过少而增殖过多的疾,病若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肿

瘤细胞就有可能停止生长[1]。细胞凋亡时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

和物理上的变化。在细胞凋亡早期, 细胞膨胀变圆, 与邻近细胞的联系断绝并且脱离后皱缩。在细胞质中, 内质网肿胀积液形成液泡。在细胞核内, 染色质逐渐凝集成新月状, 附

在核膜周边,嗜碱性增强。最终细胞核裂解为由核膜包裹的碎片。在细胞膜上, 细胞结点

不再相连, 细胞膜变得更活跃进而发生内陷。这些变化都将导致细胞裂解为由细胞膜包裹

细胞内容物的凋亡小体。在生理条件下, 细胞膜上发生特定的调节作用, 这可以使吞噬细

胞识别并吞噬凋亡小体。在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不会伴有细胞内容物渗漏和炎症反应。

此外, 与细胞凋亡相比, 细胞坏死将导致细胞器的崩解、细胞膜破损,大量细胞内容物渗漏。但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 坏死的细胞能导致大量细胞凋亡, 这为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发挥吞噬功能创造了条件, 这一机制被认为是对缺乏专业吞噬细胞的一种有力补充。在体内, 正在死亡的细胞( dying cell) 是很难被观察到的, 这是由于凋亡细胞被其邻近的细

胞在无任何明显征兆的情况下吞噬和消化。为了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群落依靠凋

亡机制在增殖与消减之间保持着严格的平衡[2]。

细胞凋亡的三条主要通路分别是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或外在途径(dea-th receptor- mediated pathway 或extrinsic pathway)和线粒体凋亡途径或内在途径

(mitochondrial pathway 或intrinsic pathway) 以及内质网途径(endoplasmic

retucul-um pathway)

凋亡的基因调控:

3.1 Bcl-2基因家族

Bcl-2(B-cell lymphoma/leukemia-2) 即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是研究最早的与

凋亡有关的基因,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它可使DNA受损的细胞能长期生存,又称长寿基因,是维持癌细胞无限制生长的主要基因。Bcl-2家族包括Bcl-2、Bax、Bcl-X、Bcl-w、Bak、Bad、A1、NR-13和Mcl-1,其中Bax、Bak、Bcl-Xs是促凋亡因子,其余为抗凋亡因子。Bcl-2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而对细胞死亡的干扰有选择性,阻止了细胞死亡的最后途径,包括核苷酸内切酶对DNA的降解。Bax是Bcl-2的一种同源蛋白,最近发现Bax既可以形

成同聚体,又可与Bcl-2形成异二聚体(Bcl-2/ Bcl-2、Bcl-2/bax、bax/bax),通过它们

之间的不同比例来调节细胞凋亡[19]。例如,有研究发现去甲斑蝥素(NCTD)作用于Ca9-22

和SAS细胞凋亡过程时,分别与Bcl-2、Bcl-xl表达下调有关[20]。

3.2 p53基因

p53基因定位于17p13. 1上,是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抑癌基因并与细

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正常的P53基因,即野生型P53基因(wtP53)与突变型P53基因均参与

细胞凋亡的调节,但二者的作用不同,wtP53对凋亡具有促进作用,而突变型P53则对凋亡

有抑制作用[21]。故P53基因的功能状态是影响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野生型P53是某些细胞

内DNA损伤无法修复时导致细胞凋亡发生的重要调控基因,而突变型P53不仅失去正常的肿

瘤抑制基因的作用,而且部分出现癌基因的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突变细胞逃避凋亡途

径而发生肿瘤。此外, Diane等[22]发现,p53通过一种依赖损伤调控的自噬调节剂(damage- regulated autophagy modulator,DRAM) 诱导细胞自我吞噬,并且当只有DRAM

发生过表达时会导致最小限度的细胞凋亡,即DRAM是p53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

3.3 c-myc 基因

C-myc基因是细胞凋亡调控中又一个重要的相关基因,其表达产物既可推进细胞周期,促使细胞转化,抑制细胞分化,又可介导细胞凋亡的发生。C-myc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在

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并与细胞的种类、细胞的生长条件以及引起c-myc不当表达的原因

等有关,并不为所有类型的细胞凋亡所必需。C-myc原癌基因编码一种DNA结合蛋白,是转

录因子,具有双重效应,常与其他细胞凋亡调控蛋白一起对细胞的凋亡起调控作用。通常,c-myc基因表达与其他促癌条件共存时,起促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其他抑癌条件共存时,

就反过来导致细胞走向死亡。蔡辉等[23]观察了c-myc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胃癌MKN-45细

胞株的生物学影响。结果显示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抑制胃MKN-45细胞增殖、诱

导细胞凋亡和下调c-myc蛋白水平。

3.4 P16和Rb基因

P16和Rb也是机体内重要的抑癌基因,P16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P16与细

胞周期素D竞争结合CDK4,从而特异性抑制CDK4的活性,导致抑癌基因RB的产物对转录因

子的抑制作用,阻止细胞从G0期进入G1期,使细胞生长停滞。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Rb蛋白

磷酸化修饰对细胞生长、分化起着重要调节作用。GF作用于HepA细胞后,细胞抑癌基因Rb

和p16表达显着增强,表明GF对抑癌基因和有激活作用[24]。

8 Wn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其功能最常见于胚胎发育和

癌症,但也参与成年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 Wnt信号通路包括许多可调控Wnt信号分子合

成的蛋白质,它们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而靶细胞的生理反应则来源与细胞和胞外Wnt配体的相互作用。尽管发应的发生及强度因Wnt配体,细胞种类及机体自身而异,信号

通路中某些成分,从线虫到人类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蛋白质的同源性提示多种各异的

Wnt配体来源于各种生物的共同祖先。经典Wnt通路描述当Wnt蛋白于细胞表面Frizzled受

体家族结合后的一系列反应,包括Dishevelled受体家族蛋白质的激活及最终细胞核内β-catenin水平的变化。 Dishevelled (DSH)是细胞膜相关Wnt受体复合物的关键成分,它与Wnt结合后被激活,并抑制下游蛋白质复合物,包括axin、GSK-3、与APC蛋白。axin/GSK-

3/APC 复合体可促进细胞内信号分子β-catenin的降解。当“β-catenin 降解复合物”

被抑制后,胞浆内的β-catenin得以稳定存在,部分β-catenin进入细胞核与TCF/LEF转

录因子家族作用并促进特定基因的表达。

9 HEDGEHOG信号通路: Hedgehog基因是一种分节极性基因,因突变的果蝇胚胎呈多毛

团状,酷似受惊刺猬而得名。哺乳动物中存在三个Hedgehog的同源基因:SonicHedgehog(SHH)、Indian Hedgehog(IHH)和Desert Hedgehog(DHH),分别编码

Shh、Ihh和Dhh蛋白。Hh蛋白家族成员均由两个结构域组成:氨基端结构域(Hh-N)及羧基端结构域(Hh-C),其中Hh-N有Hh蛋白的信号活性,而Hh-C则具有自身蛋白水解酶活性及胆固醇转移酶功能。Hh前体蛋白在内质网中通过自身催化分裂成 Hh-N及Hh-C两部分,其中Hh-C共价结合胆固醇分子、并将其转移到Hh-N的羧基端,随后在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Hh-N氨基端的半胱氨酸发生棕榈酰化。Hh蛋白只有通过这些翻译后的修饰过程才能获得完全功能。

Hh信号传递受靶细胞膜上两种受体Patched(Ptc)和Smoothened(Smo)的控制。受体Ptc由肿瘤抑制基因Patched编码,是由12个跨膜区的单一肽链构成,能与配体直接结合,对Hh信号起负调控作用。受体Smo由原癌基因Smothened 编码,与G蛋白偶联受体同源,由7个跨膜区的单一肽链构成,N端位于细胞外,C端位于细胞内,跨膜区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C 末端的丝氨酸与苏氨酸残基为磷酸化部位,蛋白激酶催化时结合磷酸基团。该蛋白家族成员只有当维持全长时才有转录启动子的功能,启动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当羧基端被蛋白酶体水解后,就形成转录抑制子,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Smo是Hh信号传递所必须的受体。在无Hh、Ptc的情况下,激活Smo可导致Hh 靶基因的活化;基因Smo突变时,可出现与Hh 基因突变相同的表征。

目前发现的参与Hh信号转导的核内因子包括转录因子Ci/Gli、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Fused(Fu)、Fu抑制剂(SuFu)、类运动蛋白 Costal-2(Cos2)、蛋白激酶

A(PKA)等。其中Ci/Gli、Fu起正调控作用,Cos 2、PKA起负调控作用。Gli蛋白家族成员是较大的多功能的转录因子,属于C2 H2型锌指结构蛋白。

在正常情况下,Ptc抑制Smo蛋白活性,从而抑制下游通路,这时下游的Gli蛋白在蛋白酶体(Proteasome)内被截断,并以羧基端被截断的形式进入细胞核内,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当Ptc和Hh结合以后,解除对Smo的抑制作用,促使 Gli蛋白与PKA及一些未知因子与微管形成大分子复合物,使得全长Gli蛋白进入核内激活下游靶基因转录。Hh-Gli通路可以诱导Ptc的转录,形成负反馈的调控环。当Ptc发生突变或缺失时、或是Smo突变导致对Ptc的抑制作用不敏感致使基因活化,致使Hh信号通路失控,使Gli持续激活、启动靶基因转录。在正常时,Ptch蛋白抑制跨膜蛋白Smo的活性。Hh结合Ptch后释放Smo来阻断Ptch蛋白的功能,并通过潜伏的Gli

VEGF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分为VRGF通路和免疫逃逸两个方面。

VEGF通路

VEGF通路的作用主要为在保存现有血管的同时促进新血管生成,但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数量远多于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情形下,会导致血管异常。

VEGF通路的途径如下:

VRGF激增,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数量失衡→ VEGF与受

体结合,产生一些列细胞信号级联反应→新血管生长分化→促进肿瘤生长

类似的VEGF通路在正常人体内也存在,其作用为促进血管等脉管生成与分化。不同在于,正常组织内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数量是相对平衡的,由于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存在,这种促进作用是可控且正常的。但在肿瘤组织中,促血

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数量远多于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通路则导致了血管生长

失控,肿瘤组织内大量新血管生成。

免疫逃逸

VEGF干扰抑制树突细胞,阻断B细胞核和T细胞的抗原呈递,进而导致肿瘤产生免疫逃逸,妨碍机体正常的免疫作用,使残存肿瘤细胞不能被完全除掉。

11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 样受体(TLRs)是一个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它们在进化上高

度保守,从线虫到哺乳动物都存在TLRs,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 12 个成员[1].TLRs 主要表达于抗原递呈细胞及一些上皮细胞,为玉型跨膜蛋白,胞外区具有富含亮氨酸的重

复序列,能够特异识别病原微生物进化中保守的抗原分子———病原相关分子模

式 (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s, PAMPs)[2].为了有效地抵抗入侵的病

原体,机体需要对多种 PAMPs 产生适当的免疫应答,TLRs 可以通过识别 PAMPs 诱发抵

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而且 TLRs 也参与识别有害的内源性物质.TLRs 的激活可诱导很

强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或组织损伤,但是过度的免疫反应也会带来不

利影响,如产生内毒素休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为了保证 TLRs 介导正确的免疫应答,

机体存在精密的负调控机制,及时抑制 TLRs 信号,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3]TLR 家族成

员(TLR3 除外)诱导的炎症反应都经过一条经典的信号通路(图 1),该通路起始于TLRs 的一段胞内保守序列———Toll/IL-1 受体同源区(Toll/IL-1 receptor homologous region,TIR).TIR可激活胞内的信号介质———白介素 1 受体相关蛋白激酶 (IL-1R associated kinase, IRAK) IRAK-1 和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TNFR-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 I资B激酶 (I资B kinase, I资K ),进而激活核因子资B(nuclear factor 资B,NF-资B),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TLRs 信号通路上的许多接头蛋白都具有 TIR结构域:髓系分化因子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factor 88,

MyD88)、 MyD88- 接头蛋白相似物(MyD88-adaptor like,Mal)、含有 TIR 结构能诱导干扰素茁的接头分子 (TIR domain-containing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 茁,TRIF)、TRIF 相关接头分子(TRIF-related adaptor molecule,TRAM)和SARM (sterile 琢 and armadillo motif-containingprotein)[4].它们参与 TLRs 所介导的信号转导,其中 MyD88 最重要,参与了除 TLR3 外所有 TLRs介导的信号转导.MyD88 首先通过 TIR 与 TLRs 相结合,接着募集下游信号分子 IRAK-4,IRAK-4 磷酸化激活IRAK-1,随后活化 TRAF6.活化的 TRAF6 具有泛素连接酶(E3)的活性,能够结合泛素结合酶(E2),进而泛素化降解 IKK-酌.这种泛素化降解可以活化TGF-茁激酶(TGF-茁 activated kinase 1, TAK1) 和TAK1 结合蛋白 (TAK1 binding protein,TAB1、TAB2、TAB3).活化的 TAK1 会催化 IKK-茁磷酸化,最终激活 NF-资B,促使炎症因子的表达.除了共同的 NF-资B 激活通路,不同的 TLRs 还存在着其特有的信号通路,一些 TLRs 具有募集 Mal、TRAM 和 TRIF 的作用.不同的接头分子在信号传导中发挥的作用不同[5],TRIF 在脂多糖(LPS)激活的 TLR4 途径和 Poly(I∶C)激活的 TLR3 途径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 TRAM 仅在 TLR4 的途径中发挥作用.TLRs 的激活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通过刺激先天性免疫应答和提高获得性免疫反应来保护机体,但是它所引起的持续性炎症反应也会对机体产生损伤,自身免疫、慢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都与它有一定关系.例如 LPS 持续刺激 TLR4 就可以引起严重的败血病和感染性休克,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心病、结肠炎、哮喘、心肌病、狼疮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与 TLRs 的激活有关.因此 TLRs 的激活必须受到严格的负调控,以保持免疫系统的稳定.对于负调控机理的研究是近几年免疫学的热点,以下将介绍 TLRs 负调控的研究进展(图 1).

12 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 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T细胞受体 (TCR) 是一种内在膜蛋白复合物,参与抗原提呈时 T 细胞的激活。TCR 所受

刺激由抗原提呈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蛋白触发,该细胞可将抗原肽提呈

给 TCR 复合物,并诱导一系列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TCR 的参与可引发正性 (信号增强) 和负性 (信号减弱) 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因子生成和/或激活诱导

性细胞死亡。这些信号级联反应可调节 T 细胞发育、内稳态、活化、效应功能获得及凋亡。T细胞活化时信号传递由T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介导,外来信号经受体及相关蛋白

传递给包内的蛋白络氨酸激酶,此后启动三条下游信号途径:一为磷脂酶C-Y1介导的信

号途径,二为Ras-M APK途径,三为共刺激分子介导的磷酸肌醇激酶-3辅助信号途径,

同时保持免疫应答的平衡,避免过度活化,T细胞的活记过程还受到抑制性信号通路的调节,这些通路彼此交织,构成一个十分复杂的T细胞活化调控网络。

13 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 Bcel lreceptor, BCR)表面IgM 和IgD,是初始B

细胞的抗原受体,其包含一段只有三个氨基酸( 赖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 的胞质尾区。

该尾区由于太短无法传递信号,因此必须利用由两个分子Iga和Igl 3凭借二硫键彼此相

连组成的Ig结构簇介导信号,该结构簇在B细胞中表达且共价结合在膜Ig分子上。Iga

和1gb对于细胞表面表达膜Ig分子是必需的,且其与膜Ig分子的结合组成了BCR复合体。在Iga和Igl 3复合物的胞质尾区包含信号传递必需的酪氨酸基序又称免疫受体酪氨酸激

活基序,且该复合体的释放与Src家族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TKs)有关,BCR的结构及其潜

在的交互作用功能为识别和处理信息以及传递细胞外信号提供了非常综合但却灵活的平台,因此在B细胞中围绕BCR所产生的一系列分子交互作用和级联放大反应构成了BCR相关的

信号通路( 见图3) 。此通路开始于表面Ag和Ig的结合,交叉结合的Ig受体进入特殊

的细胞膜区域或脂双分子层,此区域存在大量的结合蛋白和信号分子,其中Src蛋白家族

的PTKs Lyn,、Fyn、Lck和BLK等就与脂双分子层结合并锚定在其内侧的细胞质膜上。

这些PTKs可通过磷酸化Ig“ p来激活BCR,进而诱导位于Igcx/l B胞质尾区的ITAM s

与PTKsSyk上的Src同源2( Src hom ol ogy 2,SH 2) 结构域非共价结合,激活下游通路。此外,为与1TAM s上的磷酸化后酪氨酸结合,PTKs--Lyn、Fyn、Lck、BTK及Syk, ZAP70等通过自身磷酸化和相互磷酸化被激活进而磷酸化下游信号分子,而磷酸化后的ITAM s也可更新其它具有SH 2结构域的组分,Syk和其它PTKs可通过一些衔接蛋白激活

大量的下游信号通路。在B细胞中,激活的Syk可磷酸化衔接蛋白SLP65。SLP65为分子

量65的SH 2结合淋巴细胞磷蛋白( SH 2-bi ndi ng l eukocyl e phosphoprotei nof

65kDa) 又名B细胞连接蛋fl (Bcel l l i nkerprotei n,BLN K) 。磷酸化衔接蛋白可

促进其对于其它包含SH 2和酪氨酸磷酸化结合( phosphotyrosi ne-bi ndi ng,PTB) 结

构域的蛋白酶的更新。这些蛋白酶包括鸟嘌呤核苷转换蛋白,此蛋白可独立激活Ras、Rac、磷脂酶CY( phosphol i pase C丫i soform ,PLC?) 和PTKs。更新这些下游效应

子的激活,可促进其各自特异性的信号通路的Ras.M AP激酶(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酶)

通路就是在抗原刺激的B细胞中被激活的下游通路之一。B细胞发育是发育免疫学研究的

重要问题之一,而不同类型B细胞的标记分子则为诊断B细胞肿瘤并明确其根源提供了靶点。我们推测在B.CLL细胞内BCR相关基因和蛋白研究中所确定的异常表达因子同样在

B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不同亚型B细胞( 包括CLL B细胞) 中差异表达

的因子也可为B.CLL细胞的起源假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在B细胞个体发生过程中,

可以分泌具有不同抗原亲和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产生在两个阶段,即发生在骨髓中的

抗原非依赖阶段和发生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抗原依赖阶段。

14 FcεRI信号通路:

Fc ε RI的结构特点

Fc ε RI是一异型多聚复合物 ,属于多条链的免疫识别受体。它以αβγ2 四聚体或α

γ2 三聚体的形式存在。α亚基包括胞外区和穿膜区。胞外区含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结

构区 ,其中第二个即近膜端结构区是与 IgE Fc 段相结合的区域 ,另一个结构区与高亲和

力结合有关4。α亚基含有 7 个 N 链的糖基化位点 ,影响受体的分泌和稳定性。进一

步研究表明这些糖基化位点对α链的正确折叠是非必需的 ,且不影响其与 IgE 的结合1。α亚基是触发过敏反应的关键部位4。David 等的研究证实5,去除α亚基的小鼠因不能

完整表达 Fc ε RI 而不会发生 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β亚基分为穿膜区和胞内区。

它是一穿膜 4 次的抗原性受体 ,现将其同 CD20、 HTm4 命名为MS4A 基因家族6。因此

其 N 端和 C 端均在胞浆内 ,N 端含有特征性的脯氨酸 ,其功能尚未知;C 端含有免疫受

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 。β亚基是γ亚基介导的 Syk 酪氨酸激酶激活效应的放大

剂 ,它可以将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及钙内流放大 5~7 倍 ,而其本身几乎很少或不能对 Fc

ε I 的交联产生信号传导4。Donadieu. E等研究表明β亚基具有第二个放大功能 ,即

放大 Fc ε RI 在细胞表面的表达。上述发现也为 Fc ε RI 在不同细胞 ,如β阴性细

胞 (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β阳性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之间分布密度的

较大不同提供了一个分子水平上的可能解释7。γ亚基以硫化物同型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胞外由二硫键连接两个γ亚基 ,各有一个穿膜区。胞内区具有 ITAM 基序 ,γ亚基与TCR的ζ链属于同一家族成员 ,它在 Fc ε RI 发生交联后可被激活 ,它是 Fc ε RI

在细胞膜表达和细胞内信号转导所必需。γ亚基的另外一个明确的功能是便于人α亚

基在细胞表面的表达8。β与γ亚基的胞内区都具有 ITAM基序 ,它们分别同 lyn、

syk 不同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作用介导信号转导。在人类αβγ2与αγ2 可同时在一

个细胞上表达 ,其表达的比例因个体而不同 ,它们都有激活造血细胞的功能 ,由于β亚基

的放大作用 ,所以两者表达比例的大小决定了Fc ε RIΠ IgE介导免疫反应的大小 ,同

时说明β亚基至少在 Fc ε RI 介导的信号转导的某些方面是非必需的4。Saini 等利

用流式细胞仪及 PCR 测量细胞表面 Fc ε RI α、β亚基的比例 ,结果表明其比例与

α亚基的表面表达有关 ,且个体间的变异较大9。在啮齿类动物 ,Fc ε RI只以αβγ2 的形式表达10。

Fc ε RI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当多价抗原与 IgE 结合引起至少两个以上的Fc ε RI的交联 ,才能激活肥大细胞。在

Fc ε RI 聚集交联后 ,lyn ,src 家族的 PTK被激活 ,lyn 的激活又使β链、γ链及邻

近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 ,磷酸化的β、γ亚基反过来再分别激活 lyn、 Syk。激活的

lyn 又磷酸化激活 Btk、 Emt ,两者均是 Tec 家族分别引起胞内Ca 外流及激活 PKC 的

作用。PKC 的激活和细胞外钙的增加是脱颗粒反应所必需。以上是众所周知的早期激活事

件11。Enrique O 等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12,在这早期激活事件中 lyn 与其底物仅有短

暂的相互作用 ,以此来调节 Fc ε RI 交联的信号传导。作者解释这样有利于 Syk 及时

接近γ亚基中的ITAM ,以便下游的信号传导;另外可以保持 lyn 的一定供应量 ,有利于

新的受体交联后的信号传导。Fc ε R 交联 ,Lyn、 Sky 激活 ,其下游事件尚不明确。目

前研究有以下几条途径 : ①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途径(MAPK) MAPK家族成员包

括 :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 ,又称细胞外信号调节的激酶 ( ERK) ; c2Jun N 端的

激酶 (JNK) ; P38MAPK;ERK5Π BMK1。它们主要磷酸化后能激活包括一些转录因子在内的

多种效应蛋白 ,对诱导 TNF2 α、 IL22 的编码起重要作用。可以观察到在 Fc ε RI

交联 ,Lyn、Syk 激活后 ,vav、 shc 的酪氨酸磷酸化及 shc、 Grab 间联系增加。ShcΠ

GrabΠ sos 复合物可以激活 H2Ras ,以此激活以下蛋白激酶系列 : C2Raf21 →MEK1Π 2 →ERK1Π 2 ,此途径被认为是 Syk 的下游 ,并进一步激活磷脂酶 A2 ,这是释放花生四烯

酸的必要的酶8。目前研究发现在肥大细胞中JNK有多条激活途径 ,包括Btk、 PKC、

JNK激酶、 SEK1、 MKK7。Bruton’ s 酪氨酸激酶 (BTK) ,一个 Tec 家族的 PTK,在 Fc ε RI 交联后可被Lyn 磷酸化激活 ,当它在细胞中存在时 ,可通过 PKC依赖性和非依赖

性途径激活 JNK,分别表示如下 :(A)BTK 2PLC2 γ→ DAG→PKC → JNK; (B)BTK→PAC1

→PAK →MEKK →MKK7 →JNK; (C) PAK →MEKK1 → SEK1 → JNK;其中(C) 能被 PI32K

抑制剂及SEK1 的缺失而抑制10。P38 也可因受体的交联而被激活。Kimata.M等应用

EPK及 P38MAPK途径的抑制剂发现 ,在 HCMC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释放由 ERK 途径介

导的 ; G M2CSF 的产生可同时通过ERK、 JNK途径 ;而 P38MAPK途径负性调节 JNK途径13。因此进一步提示 MAPK途径在 HCMC 中对炎症介质的释放所起的作用。② Rho 家族

属于小 G蛋白超家族 ,根据其一级结构的同源性可分为 ras、rho、 rab、 Arf、 Sarl、Ran 6 个家族 ,由于其内在的 GTP酶活性较低 ,受控于鸟苷酸交换因子与 GTP 酶激活蛋白。目前研究发现 ras、 rho 家族参与 Fc ε RI激活后的反应。Rho 家族包括

Rho ,Rac 和 Cdc42 等 ,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要调节因子 ,最近的研究提示RhoGTPase 也参与 RBL 细胞 Fc ε RI激活后的反应 ,包括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新分布、钙离子的动员、脱颗粒、 JNK的激活。例如 ,无 Rac、 Cdc42 表达的 RBL细胞抑

制了 Fc ε RI 介导的脱颗粒反应14。Field. K.A等构建了突变型 RBL 肥大细胞

B6A4C115,缺乏Fc ε RI信号传导及脂质载体 ,Fc ε RI 的交联不能引起钙离子的动员 ,在细胞中转染人 Cdc42 和 Rac 后恢复了抗原刺激的脱颗粒反应 ,结果证实 Cdc42 和(或) Rac 的激活对于 Fc ε RI 介导的信号传导致动员及脱颗粒相当重要。③PI32K传导途径

PI32K参与大量的细胞功能的调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分化、存活(保护细胞免于凋亡)

及细胞骨架的重排的膜成分的运动。其主要产物有 PI(3) P、 PI(3、 4) P2、 PI(3、4、5) P3。PI3K的一个主要底物是 PK B ,又称 RAC激酶(RAC2PK) 或蛋白激酶 Akt16。Tamotsu. I 等在其实验中应用 Wormannin ,一种 PI32K抑制剂 ,在BMMC中抑制了 Fc

ε RI 介导的 JNK的激活17。结果说明PI32K参与调节JNK活性来调节细胞因子的转录

和脱颗粒反应。Nabil. D 实验证实 ,在 RBL 细胞中 ,PI32K对于 Fc ε RI 交联后 Rac 调节的 PK B 的激活是必需的 ,并且 Rac 在其上游 ,并进一步证实 PI32K并不参与 Vav 介导的 Fc ε RI 交联后 Rac 的激活8。关于 PI32K与 Rac 信号传导之间的关系 ,目前

尚有许多争议 ,根据研究所用的细胞及受体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应该指出以上几条途径并不能独立存在完成 ,它们间相互依赖、作用 ,交叉激活。

Fc ε RI的生物学功能

Fc ε RI的生物学功能 ,最主要功能是参与 IgE介导的 I型超敏反应 ,促进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分泌细胞因子 ,表达粘附分子。此外还有抗原提呈和抗寄生虫作用 ,主要与 Fc ε RI 在皮肤狼罕氏细胞及嗜酸性细胞表面表达有关。最近DavidD 的研究发现 Fc ε R 细菌的易位和肠道的炎症有关22。通过表达人的 Fc ε RI 的转基因小鼠与 Fc ε RI缺乏小鼠比较 ,发现前者结肠白介素 4 的水平增高 ,粪便中菌群的组成发生极大变化 ,细菌向肠系膜淋巴结易位。5 Fc ε RI受体的应用由于 IgE、 Fc ε RI在变态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 Fc ε RI的特殊结构、信号传导通路 ,设计一段寡核苷酸多肽、嵌合体、化学物质等可以通过干扰Fc ε RI的结构或者干扰 IgE 的结合位点或阻断信号传导而阻止 Fc ε RI介导的 I型超敏反应。H1M 研究证实可以通过合成 Fc ε RI α亚基的反义寡核苷酸 (ODN) ,使α亚基表达缺陷 ,从而抑制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其成果已经在小鼠体内、体外得到证实。进一步的工作尚需在人类肥大细胞上进行。近十年人们重点开始转向能够阻断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抗体 ,于是人们制备了许多针对 IgE 及Fc ε RI 受体的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Michal 曾筛选一个 Fc ε RI α亚基单克隆抗体 417、 5114 ,其单价的Fab 在与 Fc ε RI α亚基细胞外区结合的同时并不使细胞脱颗粒 ,这是个有用的单克隆抗体24。M. Haak 等构造了一个嵌合体 ,Fc ε RI2IgG免疫粘附素25。它是由 Fc ε RI α亚基的细胞外区和 IgG1重链的 CH2、 CH3、铰链区相结合而组成的重构体。它对游离的 IgE 具有高亲和力 ,但不能识别已结合到受体上 IgE,因此不会引起受体交联。该重构体通过 Fc εRI的α亚基细胞外区识别游离的 IgE,而 IgG的 CH2、 CH3 可延长重构体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还有易提纯、易检测的优点 ,由于其组成部分均来源于人类 ,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因此 Fc ε RI IgG可能有助于人类与 IgE有关的过敏反应的治疗。Syk 是 Fc εRI交联后信号传导中的重要 PTK,人们曾用鼠模型 ,通过各种方法来消除 Syk ,如应用Syk选择性抑制剂、 Syk 阴性的细胞株 ,来自 Syk 基因敲除的小鼠的细胞、 Syk 的反义寡核苷酸等 ,几乎可以消除全部信号传导。然而人类不太可能轻易使用 Syk 抑制剂 ,因为这种激酶还有许多其他必需的功能 ,包括 T 细胞、 B 细胞、血小板生长及功能。Christopher L 研究发现某些供体的嗜碱性粒细胞未检测到 Syk ,对 Fc ε RI的交联未

显示 VLA24 介导的粘附活性的增加及 IL24 的产生 ,但 Syk 的 mRNA 持续存在 ,IL23 的存在可恢复 Syk 蛋白的表达。因此将非释放型嗜碱性粒细胞中 Syk 的这种可逆行抑制引入过敏性炎症病人中 ,是否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15 GnRH信号途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 是下丘脑分泌的酰胺化十肽,是机体整合了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后,生殖调控体系最终的共同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前叶细胞膜上特异的G 蛋白偶联受体(GPCR) 结合,激活胞内一系列信号分子,最终使特定的基因表达,合成并分泌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此外,GnRH 脉冲频率的变化可影响胞内信号通路组件和下游基因反应的模式。促性腺激素基因自身结构的差异及各自启动子结构的不同,可部分解释G nRH 受体下游基因反应的频率敏感性。

细胞常见信号通路图片合集

目录 actin肌丝 (5) Wnt/LRP6 信号 (7) WNT信号转导 (7) West Nile 西尼罗河病毒 (8) Vitamin C 维生素C在大脑中的作用 (10) 视觉信号转导 (11) VEGF,低氧 (13) TSP-1诱导细胞凋亡 (15) Trka信号转导 (16) dbpb调节mRNA (17) CARM1甲基化 (19) CREB转录因子 (20) TPO信号通路 (21) Toll-Like 受体 (22) TNFR2 信号通路 (24) TNFR1信号通路 (25) IGF-1受体 (26) TNF/Stress相关信号 (27) 共刺激信号 (29) Th1/Th2 细胞分化 (30) TGF beta 信号转导 (32) 端粒、端粒酶与衰老 (33) TACI和BCMA调节B细胞免疫 (35) T辅助细胞的表面受体 (36) 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37) T细胞受体和CD3复合物 (38) Cardiolipin的合成 (40) Synaptic突触连接中的蛋白 (42) HSP在应激中的调节的作用 (43) Stat3 信号通路 (45) SREBP控制脂质合成 (46) 酪氨酸激酶的调节 (48) Sonic Hedgehog (SHH)受体ptc1调节细胞周期 (51) Sonic Hedgehog (Shh) 信号 (53) SODD/TNFR1信号 (56) AKT/mTOR在骨骼肌肥大中的作用 (58) G蛋白信号转导 (59) IL1受体信号转导 (60) acetyl从线粒体到胞浆过程 (62) 趋化因子chemokine在T细胞极化中的选择性表达 (63) 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 (65) 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 (67) Parkin在泛素-蛋白酶体中的作用 (69)

细胞信号通路

Cell Signalling Pathways --Michael J. Berridge--module 2 胞内信号通路可分为两类,大多数的信号通路受细胞表面的胞外信号刺激,通常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如神经递质、激素及生长因子等;其他类的信号通路是由细胞内产生的信号激活的。胞内信号主要来自内质网或代谢物。 一、环腺苷酸信号通路(Cyclic AMP signalling pathway) 环腺苷酸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第二信使,其形成依赖于GPCR的活化,GPCR通过异质三聚体激活放大器AC(腺苷酸环化酶)。cAMP的信号效应器有PKA、EPACs等可激活小GTP连接蛋白Rap1及环核苷酸门控通道(CNGCs),这些效应器负责进行cAMP信号功能。cAMP 的许多功能取决于PKA的准确定位,而A激酶锚定蛋白(AKAPs)家族约定了PKA及其他许多信号组分的细胞定位。 Cyclic AMP formation 环腺苷酸的形成可被许多细胞刺激活化,主要是神经递质和激素,这些刺激可被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异质三聚体G蛋白检测到。在腺苷酸环化酶刺激下,外部刺激结合到G蛋白偶

联受体上,作为鸟苷酸交换因子(GEF)用GTP替代GDP,从而使得异质三聚体G蛋白分裂成Gβ?和Gα亚基。Gα亚基和GTP的复合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然而抑制性GαGTP 抑制AC。Gα亚基具有GTP酶活性,可水解GTP成GDP,因而停止其对AC的作用。Adenylyl cyclase (AC) AC家族由十个亚型组成,前九个为膜结合的,另外一个是水溶性的。AC1-9的域结构具有两个含六个转膜区的区域。大的细胞浆域C1和C2含有催化区,形成异质二聚体使得ATP 转化成AMP。 Cyclic AMP signalling effectors EPACs、CNGCs等,cAMP的大多数作用都是通过PKA发挥作用的。 Protein kinase A (PKA) PKA由两个调节亚基(R)和两个催化亚基(C)组成。环腺苷酸激活PKA是通过结合到R 亚基上,然后使C亚基磷酸化大量的不同底物。在两种PKA中,PKA1主要游离在细胞浆中,对环腺苷酸具有高亲和力,然而PKA2可更准确定位,与A激酶锚定蛋白偶联。AKAPs 是一种支架蛋白的例子,在信号通路的空间组织中,其可把PKA带到适当位置与其底物接触。 Protein kinase A (PKA) I PKA1与RI亚型结合。对所有亚型来说,R亚基通过其N末端二聚化/对接域形成二聚体。除了使两个R亚基在一起,N末端也负责与AKAPs对接(针对PKA2)。RI对AKAPs低亲和,所以主要是水溶的。cAMP连接到串联环腺苷酸结合域释放活性C亚基,然后磷酸化特定底物。RI对环腺苷酸具有高的结合亲和力,所以PKA1可对更低浓度环腺苷酸反应。Protein kinase A (PKA) II PKA2的特点是其调节二聚体是有RII亚基组成的。PKA2更容易与AKAPs对接,从而能更准确的定位到特定的细胞靶位。 环腺苷酸的磷酸化底物可分为主要两组,调节特点细胞过程的底物和其他信号系统组分的底

细胞信号通路大全

1 PPA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 是与维甲酸、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相关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超家族核激素受体成员。它们作为脂肪传感器调节脂肪代谢酶的转录。PPARs由PPARα、PPARβ和PPARγ 3种亚型组成。PPARα主要在脂肪酸代谢水平高的组织,如:肝、棕色脂肪、心、肾和骨骼肌表达。他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而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功能包括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等。另外,他还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的生物感受器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PPARa同时也是一种磷酸化蛋白,他受多种磷酸化酶的调节包括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ERK-和p38.M APK) ,蛋白激酶A和 C( PKA,PKC) ,AM PK和糖原合成酶一3( G SK3) 等调控。调控PPARa生长信号的酶报道有M APK、PKA和G SK3。PPARβ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而PPAR γ主要局限表达在血和棕色脂肪,其他组织如骨骼肌和心肌有少量表达。PPAR-γ在诸如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调节,以及肿瘤和肥胖等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众多生物学效应则是通过启动或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予以实现。鉴于目前人们对PPAR—γ信号通路尚不甚清,PPARs 通常是通过与9-cis维甲酸受体( RXR)结合实现其转录活性的。 2 MAPK信号通路:mapk简介: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用主要是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并引起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增殖、分化、凋亡、应激等)。 MAPKs家族的亚族 :ERKs(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包括ERK1、ERK2。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激素激活此通路,介导细胞增殖、分化。 JNKs(c-Jun N-terminal kinase)包括JNK1、JNK2、JNK3。此亚族成员能使Jun转录因子N末端的两个氨基酸磷酸化而失活,因此称为Jun N末端激酶(JNKs)。物理、化学的因素引起的细胞外环境变化以及致炎细胞因子调节此通路。 P38 MAPKs:丝氨酸/络氨酸激酶,包括p38 α、p38β、p38γ、p38δ。p38 MAP K参与多种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 ,能对多种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可磷酸化其它细胞质蛋白,并能从胞浆移位至细胞核而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来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从而介导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及死亡的全过程。 ERK5:是一种非典型的MAPK通路,也叫大MAPK通路,只有一个成员。它可被各种刺激因素激活。不仅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使底物活化,并且通过C端的物理性结合作用激活底物。

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

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 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内外因子通过特定的信号传递机制,调控细胞内各种生物学过程的一种细胞信号通路。这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离子通道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内钙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调控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一、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 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外基质分子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最终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的通路。其中,整合素受体信号通路是最重要的一类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它通过整合素受体激活下游信号分子,参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离子通道信号通路 离子通道信号通路是指离子通道蛋白介导的离子流动通过调节细胞膜电位和细胞内离子浓度,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的通路。钠通道信号通路、钾通道信号通路和钙离子通道信号通路是离子通道信号通路的三个主要类型。其中,钠通道信号通路参与了神经传导、心肌收缩等生理过程,钾通道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膜电位的调节,钙离子通道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 三、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是指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最终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的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通常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本身、G蛋白和效应器等组成。这一信号通路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如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 四、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是指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最终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的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单个膜通道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和多个膜通道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两类。这一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五、细胞内钙信号通路 细胞内钙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通过调控钙结合蛋白和钙离子通道等组分,最终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的通路。细胞内钙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和细胞骨架的重组等生物学过程。 六、细胞周期调控通路 细胞周期调控通路是指细胞周期各个阶段的转换受到调控的通路。这一通路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蛋白降解通路。细胞周期调控通路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和分裂等生物学过程。 七、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细胞代谢相关通路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细胞代谢相关通路 (1)Insulin Receptor Signaling:胰岛素是控制关键的能量代谢功能如葡糖和脂代谢过程中的主要激素。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后者磷酸化并召集不同的底物接头蛋白如IRS家族蛋白。IRS上酪氨酸被磷酸化后成为众多信号传导关联蛋白的结合位点。其中,PI3K在胰岛素功能中起主要的作用,大部分是通过活化Akt/PKB和PKCζ级联来完成的。活化的Akt通过抑制GSK-3诱导糖原的合成,通过mTOR和下游元件影响蛋白合成,通过抑制几个促凋亡分子(Bad,Forkhead家族转录因子,GSK-3)影响细胞生存。胰岛素促进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糖的吸收,这是因为它能促使还有GLUT4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GLUT4的移位需要PI3K/Akt通路的参与和IR介导的CAP 的磷酸化和形成CAP:Cbl:CrkII复合体。胰岛素信号通路也会影响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主要是通过Akt级联进行,也会有Ras/MAPK通路的参与。另外,胰岛素信号通路可以通过中断CREB/CBP/Torc2的结合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胰岛素信号通路还可以通过激活SREBP-1C,USF1和LXR来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从Akt/PKB,PKCζ,p70 S6K和MAPK级联得到的负反馈信息会导致丝氨酸的磷酸化和IRS信号通路的失活。

(2)AMPK Signaling:AMP激活的蛋白激酶( AMPK,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是细胞能量稳态平衡调节的关键分子。这个激酶的激活响应细胞耗竭胞内ATP的压力,如低葡萄糖,缺氧,缺血和热激。该激酶是一个异质三聚体,由一个α催化亚基和β、γ调节亚基组成。AMP与γ亚基结合后,该复合体发生异构化并激活,成为上游主要激酶AMPKK,LKB1更适合的底物,在α亚基的Thr172位发生磷酸化。当代谢激素包括adiponectin和leptin刺激时,AMPK响应细胞内钙的改变也能被CAMKK2在Thr172直接磷酸化。 作为一个响应低ATP水平的细胞能量探测器, AMPK积极调节补

细胞信号通路之七: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通路之七: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1)Jak/Stat Signaling:IL-6 Receptor Family Jak和Stat是许多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病原体抵抗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部分。就有这样一个通路涉及到IL-6(gp130)受体家族,它帮助调节B细胞的分化,浆细胞生成和急性期反应。细胞因子结合引起受体的二聚化同时激活受体结合的Jak蛋白,活化的Jak蛋白对受体和自身进行磷酸化。这些磷酸化的位点成为带有SH2结构的Stat蛋白和接头蛋白的结合位置,接头蛋白将受体和MAP激酶,PI3激酶/Akt还有其他的通路联系在一起。受体结合的Stat蛋白被Jak磷酸化后形成二聚体,转移进入细胞核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分子(SOCS)家族的成员通过同源或异源的反馈减弱受体传递的信号。Jak或Stat参与其他受体蛋白的信号传导,在下面Jak/Stat使用表格中有这方面的列举。研究人员已经发现Stat3和Stat5在一些实体肿瘤中被酪氨酸激酶而不是Jaks组成性激活。 JAK/STAT途径介导细胞因子的效应,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G-CSF,这些细胞因子分别是用于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蛋白质类药物。该途径也通过干扰素介导信号通路,干扰素可以用来作为抗病毒和抗增殖剂。研究人员发现,失调的细胞因子信号有助于癌症的发生。异常的IL-6的信号或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癌症,如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Jak抑制剂目前正在多发性骨髓瘤模型中进行测试。Stat3具有潜在促癌性(原癌基因),在许多癌症中持续的表达。在一些癌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之间存在交流。 Jak激活突变是恶性血液病中主要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已经在Jak2假激酶域中发现一个特有的体细胞突变(V617F),这个突变常常发生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患者。这个突变导致Jak2的病理激活,同时激活控制红细胞,巨核细胞和粒细胞增殖分化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和G-CSF等的受体。而Jak1的功能获得性体细胞突变已发现存在于成

细胞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过一系列的分子组分和反应传 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引发特定的细胞行为或功能变化的一种分子通讯 系统。细胞信号通路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本文将介绍细胞信号通路的基本原理、主要组分以及一些常见的信号通路。 一、细胞信号通路的基本原理 细胞信号通路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外界的刺激物质, 如荷尔蒙、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会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 受体,并通过受体激活内部的信号分子,最终引发细胞内的生物学响应。这个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信号的传导、信号的放大和信 号的传递。 1. 信号的传导:外界刺激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受体-激活态复合物。这个过程是通过受体的构象变化或受体内的酶活性激活 来完成的。 2. 信号的放大:激活的受体在细胞内部会引发一系列的酶活化反应,从而放大信号。这些反应通常包括酶的磷酸化、级联反应等。 3. 信号的传递:放大后的信号将通过一系列的分子相互作用传递到 细胞内部的效应器上,触发特定的生物学响应。效应器可以是细胞核、细胞质或细胞膜上的一些酶和受体。 二、细胞信号通路的主要组分

细胞信号通路涉及多种组分,包括受体、信号分子、效应器等。 1. 受体:受体是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组分,它们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受体可以分为膜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类。膜受体通常是跨膜蛋白质,受体的外部结构与信号分子结合,激活内部的酶活性或与其他蛋白质产生相互作用。细胞内受体则位于细胞内部,通常是转录因子,可以直接激活或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 2. 信号分子:信号分子是将外界刺激传递到细胞内部的关键介质。信号分子可以是荷尔蒙、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它们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信号通路,从而引发细胞内的生物学响应。 3. 效应器:效应器是细胞信号通路中的最终执行者,它们负责将信号转化为具体的生物学效应。效应器可以是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也可以是细胞膜上的酶和受体,介导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还可以是细胞质中的酶,参与代谢过程。 三、常见的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通路种类繁多,其中一些常见的信号通路包括Toll样受体通路、Wn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 1. Toll样受体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是一种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是一类跨膜受体,在感染、免疫应答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该通路的激活可以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激活。

细胞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内外环境改变时,细胞内部如何接收、转导 和响应这些信号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和调节机制。细胞信号通路在维持 细胞生命活动、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健 康和疾病的研究,细胞信号通路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简介 细胞信号通路是由一系列分子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构成的复杂网络。这些分子包括受体、信号分子、信号转导蛋白和效应蛋白等。细胞信 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激活信号分子,最终 调控细胞生物学效应。 信号通路类型 细胞信号通路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信号通路。内源性信号通路 是指细胞通过与邻近细胞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来传递信号。而 外源性信号通路是指细胞通过与外界分子或细胞进行相互作用来传递 信号。 细胞信号通路的传递方式有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激酶信号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和核内受体信号通路等。这些信号通路可以 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复杂的信号调控网络。 酶信号通路

酶信号通路是细胞内最常见的信号传导机制之一。主要通过激酶-底物反应来完成信号传递。当外界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受体会激活下游酶,进而磷酸化下游底物分子。磷酸化可以改变底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调控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酶信号通路的代表性例子包括了丝裂原活化激酶(MAPK)信号通路。这个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的分裂、增殖和生长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APK信号通路可以通过多个中间分子的级联反应来传递信号,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是另外一种常见的信号传导机制。GPCR是一类在细胞膜上表达的受体,通过与G蛋白相互作用来传递信号。 当外界信号分子结合到GPCR上时,GPCR会与G蛋白结合,并激活G蛋白。激活的G蛋白能够改变细胞内二信使的水平,如环磷酸腺苷(cAMP)和胞内钙离子等。这些二信使能够进一步调控多种酶的活性和细胞内各种功能。 核内受体信号通路 核内受体信号通路是一种与核内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当外界信号分子结合到核内受体上时,核内受体会改变自身结构,从而与DNA结合并调控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1)Jak/Stat Signaling: IL-6 Receptor Family。Jak和Stat是许多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病原体抵抗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部分。就有这样一个通路涉及到IL-6(gp130)受体家族,它帮助调节B细胞的分化,浆细胞生成和急性期反应。细胞因子结合引起受体的二聚化同时激活受体结合的Jak蛋白,活化的Jak蛋白对受体和自身进行磷酸化。这些磷酸化的位点成为带有SH2结构的Stat蛋白和接头蛋白的结合位置,接头蛋白将受体和MAP激酶,PI3激酶/Akt还有其他的通路联系在一起。受体结合的Stat蛋白被Jak磷酸化后形成二聚体,转移进入细胞核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分子(SOCS)家族的成员通过同源或异源的反馈减弱受体传递的信号。Jak或Stat参与其他受体蛋白的信号传导,在下面Jak/Stat使用表格中有这方面的列举。研究人员已经发现Stat3和Stat5在一些实体肿瘤中被酪氨酸激酶而不是Jaks组成性激活。 JAK/STAT途径介导细胞因子的效应,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G-CSF,这些细胞因子分别是用于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蛋白质类药物。该途径也通过干扰素介导信号通路,干扰素可以用来作为抗病毒和抗增殖剂。研究人员发现,失调的细胞因子信号有助于癌症的发生。异常的IL-6的信号或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癌症,如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Jak抑制剂目前正在多发性骨髓瘤模型中进行测试。Stat3具有潜在促癌性(原癌基因),在许多癌症中持续的表达。在一些癌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之间存在交流。 Jak激活突变是恶性血液病中主要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已经在Jak2假激酶域中发现一个特有的体细胞突变(V617F),这个突变常常发生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患

细胞常见信号通路图片合集

细胞常见信号通路图片合集 目录 actin肌丝 (5) Wnt/LRP6 信号 (7) WNT信号转导 (7) West Nile 西尼罗河病毒 (8) Vitamin C 维生素C在大脑中的作用 (10) 视觉信号转导 (11) VEGF,低氧 (13) TSP-1诱导细胞凋亡 (15) Trka信号转导 (16) dbpb调节mRNA (17) CARM1甲基化 (19) CREB转录因子 (20) TPO信号通路 (21) Toll-Like 受体 (22) TNFR2 信号通路 (24) TNFR1信号通路 (25) IGF-1受体 (26) TNF/Stress相关信号 (27) 共刺激信号 (29) Th1/Th2 细胞分化 (30) TGF beta 信号转导 (32) 端粒、端粒酶与衰老 (33) TACI和BCMA调节B细胞免疫 (35) T辅助细胞的表面受体 (36) 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37) T细胞受体和CD3复合物 (38) Cardiolipin的合成 (40)

Synaptic突触连接中的蛋白 (42) HSP在应激中的调节的作用 (43) Stat3 信号通路 (45) SREBP控制脂质合成 (46) 酪氨酸激酶的调节 (48) Sonic Hedgehog (SHH)受体ptc1调节细胞周期 (51) Sonic Hedgehog (Shh) 信号 (53) SODD/TNFR1信号 (56) AKT/mTOR在骨骼肌肥大中的作用 (58) G蛋白信号转导 (59) IL1受体信号转导 (60) acetyl从线粒体到胞浆过程 (62) 趋化因子chemokine在T细胞极化中的选择性表达 (63) 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 (65) 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 (67) Parkin在泛素-蛋白酶体中的作用 (69) nicotinic acetylcholine受体在凋亡中的作用 (71)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73) MEF2D在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74) Erk5和神经元生存 (75) ERBB2信号转导 (77) GPCRs调节EGF受体 (78) BRCA1调节肿瘤敏感性 (79) Rho细胞运动的信号 (81) Leptin能逆转胰岛素抵抗 (82) 转录因子DREAM调节疼敏感 (84) PML调节转录 (86) p27调节细胞周期 (88) MAPK信号调节 (89) 细胞因子调节造血细胞分化 (91)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实验报告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实验报告 一、引言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反应机制,对于维持细胞生存、发育和功能调控具有关键作用。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细胞内某一特 定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机制,以及该通路在细胞内的功能调节。 二、材料与方法 1. 细胞系:选择合适的细胞系作为实验材料,如人类肺癌细胞株 A549。 2. 细胞培养:将A549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 维持其适宜的生长条件。 3. 药物处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激活剂,如特定蛋白激 酶抑制剂,添加到培养基中,以模拟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 4.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蛋白质提取、Western blotting、 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操作,以研究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 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5.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软件,如GraphPad Prism,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 三、结果与讨论

1.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观察目标 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的磷酸化状态,判断通路是否被激活。 2. 蛋白质表达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或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 测细胞内关键信号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其是否受到信号转导通路的 调控。比较不同实验组之间的蛋白表达变化差异。 3. 功能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信号通路激活或抑制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凋亡率、细胞周期等功能变化情况。 四、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与关键信号分子的磷酸化状态密切相关。 2. 信号通路的活性调控了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细胞功能 的变化。 3. 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该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疾病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和基础。 五、致谢 感谢本实验相关仪器设备的支持,以及实验过程中参与者的协助和 帮助。 六、参考文献 [1] 作者. 文章题目1. 期刊名. 年份,卷(期): 页码.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干细胞发育分化相关信号通路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干细胞发育分化相关信号通路 (1)Wnt / β-Catenin Signaling:保守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调节发育中干细胞的多能性和细胞命运的决定过程。在发育过程中的许多不同的细胞和组织里,Wnt/β-catenin整合许多其他通路所传递的信号,如视黄酸,FGF,TGF-β和BMP。Wnt配体(Wnt-ligand)是一个分泌的糖蛋白,它和Frizzled受体结合,引起信号的级联反应,最后导致多功能激酶GSK-3β从APC/Axin/GSK-3β复合体中被释放出来。在没有Wnt信号刺激时(关闭状态),β-catenin,既是一个完整的细胞-细胞粘附接头蛋白也是一个转录调节辅因子,被APC/Axin/GSK-3β复合体标记而降解。CK1和GSK-3β协同对β-catenin磷酸化使它通过β-TrCP/SKP被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当Wnt结合后(开启状态),共受体LRP5/6和与Wnt结合的Frizzled被带进了复合体内,这导致Dishevelled (Dvl)被依次磷酸化,泛素化和多聚化从而被激活,这就取代了APC/Axin中的GSK-3β,其中的机制不清楚,有可能是通过捕获底物和/或内涵体封存。Wnt配体的转录效应是由β-catenin依赖Rac1的核转运并结合到LEF/TCF DNA结合因子上来介导的,在其中充当转录的共激活因子,通过代替Groucho-HDAC共抑制因子发挥部分作用。另外,与同结构域因子Prop-1形成复合体后,β-catenin已被发现存在于条件依赖的活化和抑制复合体中。重要的是,在一些癌症中发现β-catenin存在点突变使它阻止GSK-3β的磷酸化从而导致异常的累积。还有E-cadherin,APC和axin的突变在肿瘤样品中也有记录,这说明这条通路非正常的激活与癌症有关。除此之外,通路中的GSK-3β还参与糖原代谢和其他的关键通路,所以它的抑制与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珍藏版】

干货细胞信号通路图解之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珍藏版】 (1)通路综述:细胞凋亡是一种受调节的细胞自杀机制,通常表现为核浓缩、起皱、膜发泡以及DNA片段化。Caspase家族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起始组Caspase包括caspase-2,-8,-9,-10,-11和-12,与促凋亡信号紧密相连,一旦激活,这些酶会切割并激活下游的效应组Caspase,包括Caspase-3,-6,-7。效应 Caspase通过对细胞内蛋白特定的天冬氨酸残基位置处进行切割实现细胞的凋亡。FasL和TNF对Fas和 TNFR的结合能够激活caspase-8和-10。DNA损伤诱导PIDD 的表达,PIDD与RAIDD 和caspase-2结合并激活caspase-2。受损线粒体中释放的细胞色素C与caspase-9的活化相关。XIAP抑制Caspase-3,-7,-9。线粒体释放多种促凋亡因子,如Smac/Diablo、AIF、HtrA2、EndoG,和细胞色素C。Smac/Diablo与XIAP结合,解除XIAP对凋亡的抑制。Caspase-11被病理的促发炎信号和促凋亡信号诱导表达并激活,它能促进Caspase-1的活化,Caspase-1直接作用于caspase-3以促进凋亡和炎症反应。Caspase-12和-7在内质网应激的情况下被激活。抗凋亡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激活 Akt和 p90RSK。Akt 直接磷酸化并抑制Bad蛋白和间接抑制Bim的表达,这是通过磷酸化并抑制Bim所需的转录因子Fox0实现的。Fox0通过上调促凋亡因子如FasL和Bim促进调亡。

(2)细胞生存需要积极的抑制凋亡发生,一方面需要抑制促凋亡因子的表达,另一方面则需要表达一些抗凋亡因子。PI3K 通路被许多生存因子活化,能够激活Akt,Akt是生存信号传导中一个重要的角色。PTEN抑制PI3K通路。活化的Akt抑制促凋亡Bcl-2家族成员Bad,Bax,caspase-9,GSK-3和Fox01。许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诱导抗凋亡Bcl-2家族成员。激酶Jaks和Src磷酸化并激活Stat3,后者诱导Bcl-xL和Bcl-2的表达。Erk1/2和PKC激活p90RSK,后者激活CREB 并诱导Bcl-xL和Bcl-2的表达。这些Bcl-2家族成员保护线粒体的完整性,阻止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随后的caspase-9的激活。TNF-α可以同时激活促凋亡和抑制凋亡通路:TNF-α活化caspase-8和-10诱导凋亡,同时它又通过NF-κB 抑制凋亡,NF-κB 诱导抗凋亡基因如Bcl-2的表达。cIAP1/2能与TRAF2 结合抑制TNF-α的信号传导。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来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包括激酶受体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等。本文将就这些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进行详细介绍。 一、激酶受体信号转导通路 激酶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具有细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当配体与激酶受体结合后,激酶受体发生构象变化,激活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激酶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具有七个跨膜结构域。当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G蛋白发生构象变化,使其α亚单位与βγ亚单位解离。α亚单位或βγ亚单位进一步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C等,从而调控细胞内的生理功能。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细胞的内分泌等。 三、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因子是一类多样化的分子信号物质,例如细胞生长因子、细胞

因子和激素等。细胞因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最终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过程,对维持机体的稳态具有关键作用。 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还存在着多种交叉和调控机制。例如,激酶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可以相互作用和调控,形成复杂的信号网络。此外,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还可以与细胞周期、细胞骨架、细胞黏附等细胞内部结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细胞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揭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机制,可以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治疗策略。同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干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可以研发出更加高效和精准的药物。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来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激酶受体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是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这些通路相互作用、交叉调控,共同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过程。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细胞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疾病的防治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信号通路详解之mTOR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通路详解之mTOR信号通路 mTOR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 是一种分子量为289 kDa 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3- 激酶相关激酶(PIKK)家族。该蛋白由一个催化激酶结构域、一个FRB(FKBP12-雷帕霉素结合)结构域、C- 末端附近的一个预测的自抑制结构域(抑制子结构域)、氨基末端多达20 个重复的HEAT 基序以及FAT (FRAP-ATM-TRRAP)和FATC (FAT C-末端)结构域组成。TOR 的C 末端与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的催化结构域高度同源。TOR 蛋白在进化上从酵母到人类都是保守的,人、小鼠和大鼠的mTOR 蛋白在氨基酸水平上有95% 的同源性。人mTOR 基因编码2549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酵母TOR1 和TOR2 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2% 和45% 。mTOR 在参与控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信号通路中起中心作用(参考文献1)。 mTOR 通路受多种细胞信号的调控,包括有丝分裂生长因子、胰岛素等激素、营养素(氨基酸、葡萄糖)、细胞能量水平和应激条件。PI3K/Akt(v-Akt小鼠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1)信号转导通路是通过mTOR 传递信号的主要通路,在介导细胞存活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通过 PI3K/Akt 通路的信号是由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生长因子的有丝分裂刺激启动的。这些受体包括IGF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PDGFR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 家族。来自激活的受体的信号直接传递到PI3K/Akt 通路,或者,也可以通过由致癌蛋白RAS 激活的生长因子受体激活。RAS 是另一个信号转导的中枢开关,而且已证实是MAPK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激活子。胰岛素也可通过IRS1/2 (胰岛素受体底物-1/2)激活PI3K/Akt 通路。胰岛素结合激活IR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使IRS1 或IRS2 磷酸化。PI3K 通过P85 调节亚基中的SH2 (Src-Homology-2)结构域与磷酸化IR 结合。这种相互作用激活了p110 催化亚基。然后,PI3K 催化膜结合的PIP2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转化为PIP3 (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 然后与Akt 的pleckstrin 同源结构域结合,通过二聚化和暴露其催化位点而导致Akt

细胞凋亡及信号通路详解(收藏)

内质网主导的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的概念 2.细胞凋亡的分类 2.1细胞凋亡的内部线粒体途径 2.2细胞凋亡的内部内质网途径 2.3细胞凋亡的外部死亡受体途径 1.细胞凋亡的概念 细胞凋亡是指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为了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稳态,通过基因调控使细胞产生主动、有序的死亡;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形态和生化方面的变化,包括核固缩、DNA片段化、细胞膜重塑和起泡、细胞皱缩、形成凋亡小体等,最后凋亡的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而消亡。细胞凋亡是细胞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内外环境而引发的死亡过程,它是一种正常的细胞死亡,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等。在细胞凋亡整个过程中,质膜保持完整,细胞无内容物外溢,不引起炎症反应。 2.细胞凋亡的分类 凋亡发生的途径分为内源性线粒体途径、内源性内质网途径、外源性死亡受体途径;或者某些条件下的granzyme B介导的凋亡过程。

2.1 细胞凋亡的内部线粒体途径 细胞凋亡的内部线粒体途径:当细胞受到内部凋亡刺激因子作用,如癌基因的活化DNA损伤、细胞缺氧、细胞生长因子缺失等,可激活细胞内部线粒体凋亡途径,引起细胞凋亡;内部线粒体凋亡途径也可以被死亡配体所激活。在该途径中,Bcl-2家族蛋白通过调节膜电位从而控制线粒体外膜通透性。 2.1.1Bcl-2家族 Bcl-2家族蛋白是控制线粒体相关的凋亡因子释放的主要调节因子。根据它们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其中促凋亡蛋白还可以分为具有BH1-3结构域的蛋白和只具有BH3 结构域的蛋白。促凋亡蛋白成员中的Bak以及抗凋亡蛋白成员如Bcl-2,Bcl-xL等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膜上;其他成员如Bid、Bad主要存在于胞质中。Bax一般存在于胞质中,当接收到凋亡信号时,Bax重新定位于线粒体表面,在线粒体表面构成跨线粒体膜的孔,导致膜电位降低,膜通透性增加,从而释放凋亡因子。 目前关于Bax、Bak的激活方式,存在两种假说:直接激活模式和间接激活模式。间接激活模式:在一般情况下,Bax、Bak的活性是被抗凋亡蛋白所抑制的。当BH3-only的家族成员接收到凋亡信号后,抑制抗凋亡蛋白的活性,从而间接激活Bax、Bak的活性。

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免疫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一、Jak/Stat Signaling:IL-6 Receptor Family Jak和Stat是许多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病原体抵抗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部分。就有这样一个通路涉及到IL-6(gp130)受体家族,它帮助调节B细胞的分化,浆细胞生成和急性期反应。细胞因子结合引起受体的二聚化同时激活受体结合的Jak蛋白,活化的Jak蛋白对受体和自身进行磷酸化。这些磷酸化的位点成为带有SH2结构的Stat蛋白和接头蛋白的结合位置,接头蛋白将受体和MAP激酶,PI3激酶/Akt还有其他的通路联系在一起。受体结合的Stat蛋白被Jak磷酸化后形成二聚体,转移进入细胞核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分子(SOCS)家族的成员通过同源或异源的反馈减弱受体传递的信号。Jak或Stat参与其他受体蛋白的信号传导,在下面Jak/Stat使用表格中有这方面的列举。研究人员已经发现Stat3和Stat5在一些实体肿瘤中被酪氨酸激酶而不是Jaks组成性激活。 JAK/STAT途径介导细胞因子的效应,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G-CSF,这些细胞因子分别是用于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蛋白质类药物。该途径也通过干扰素介导信号通路,干扰素可以用来作为抗病毒和抗增殖剂。研究人员发现,失调的细胞因

子信号有助于癌症的发生。异常的IL-6的信号或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癌症,如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Jak抑制剂目前正在多发性骨髓瘤模型中进行测试。Stat3具有潜在促癌性(原癌基因),在许多癌症中持续的表达。在一些癌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之间存在交流。 Jak激活突变是恶性血液病中主要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已经在Jak2假激酶域中发现一个特有的体细胞突变(V617F),这个突变常常发生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患者。这个突变导致Jak2的病理激活,同时激活控制红细胞,巨核细胞和粒细胞增殖分化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和G-CSF等的受体。而Jak1的功能获得性体细胞突变已发现存在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当中。体细胞激活突变已经证明存在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此外,在儿童唐氏综合症B-ALL以及小儿唐氏综合症患者中已发现Jak2假激酶域R683(R683G 或者 deltaIREED)附近的突变。

肿瘤常见信号通路

1 JAK-STAT信号通路 1) JAK与STAT蛋白 JAK-STAT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由细胞因子刺激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与其它信号通路相比,这条信号通路的传递过程相对简单,它主要由三个成分组成,即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酪氨酸激酶JAK和转录因子STAT。 (1) 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tyrosine kinase associated receptor) 许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来传导信号,这包括白介素2?7(IL-2?7)、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H(生长激素)、EGF (表皮生长因子)、PDGF (血小板衍生因子)以及IFN(干扰素)等等。这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细胞膜上有相应的受体。这些受体的共同特点是受体本身不具有激酶活性,但胞内段具有酪氨酸激酶JAK的结合位点。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与之相结合的JAK的活化,来磷酸化各种靶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以实现信号从胞外到胞内的转递。 (2) 酪氨酸激酶JAK(Janus kinase) 很多酪氨酸激酶都是细胞膜受体,它们统称为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而JAK却是一类非跨膜型的酪氨酸激酶。JAK是英文Janus kinase的缩写,Janus在罗马神话中是掌管开始和终结的两面神。之所以称为两面神激酶,是因为JAK既能磷酸化与其相结合的细胞因子受体,又能磷酸化多个含特定SH2结构域的信号分子。JAK蛋白家族共包括4个成员:JAK1、JAK2、JAK3以及Tyk2,它们在结构上有7个JAK同源结构域(JAK homology domain, JH),其中JH1结构域为激酶区、JH2结构域是“假”激酶区、JH6和JH7是受体结合区域。 (3) 转录因子STAT(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被称为“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顾名思义,STAT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已发现STAT家族的六个成员,即STAT1-STAT6。STAT蛋白在结构上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段:N-端保守序列、DNA结合区、SH3结构域、SH2结构域及C-端的转录激活区。其中,序列上最保守和功能上最重要的区段是SH2结构域,它具有与酪氨酸激酶Src的SH2结构域完全相同的核心序列“GTFLLRFSS”。2) JAK-STAT信号通路 与其它信号通路相比,JAK-STAT信号通路的传递过程相对简单。信号传递过程如下:细胞因子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分子的二聚化,这使得与受体偶联的JAK激酶相互接近并通过交互的酪氨酸磷酸化作用而活化。JAK激活后催化受体上的酪氨酸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