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龙泉中心校“三卡六环”问题导学卡

班级姓名科目数学主备教师李学清备课时间3月6日

课题:认识三角形个底和高

●设问导学

自主复习(课前):回忆以前学过的垂线的有关知识。

学习目标:

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3分钟)

看课本P24上面的例题图,先说出哪条线段的长度是人字梁的高?

二、合作探究(25分钟)

问题一: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方法指引:

1、动手测量人字梁的高是多少毫米?

2、说一说这条高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

3、我的发现: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是三角形的高,这

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问题二:怎么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1、小组合作说说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2、自我展示:

完成课本25页“想想做做”第1题。

我的发现:

1.高的画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该底边对应的()重合,从顶点起沿直角边向底边画()线,最后标上( )记号。

2.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正是另一条()。

●效果自查 (10分钟)

1、课本第24页试一试。

2、课本第25页2、3题。

●反思总结(2分钟)

学了这节课,我知道了

龙泉中心校“三卡六环”问题导学卡

班级姓名科目数学主备教师曹凤仙备课时间11月7日

课题:认识整万数(第86-87页)

●设问导学

自主复习(课前):回忆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知道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整万数。

学习过程:

二、初步感知(3分钟)

看课本P86上面的图,分别说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子的总产量。

二、合作探究(25分钟)

问题一:今天我们要学习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有何关系?

方法指引:

1、小组合作拨珠、数数。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

(一万一万地拨,十万怎么拨?那一百万、一千万呢?)

2、今天学习的计数单位有、、、。

3、我的发现: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问题二:认识数位顺序表

1、填写P86下面的数位顺序表。

2、自我展示: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个级的数位分别是位、位、位、位,万级的数位分别是位、位、位、位。

问题三:怎样读、写整万数?

方法指引:

1、拨课本P86计数器上的3个整万数并说一说包含几个“万”。

2、填写计数器下面的括号并尝试读出所写的3个数

3、自我展示:

660000 读作: 70840000读作:

12960000读作:

4、我的发现:读写整万数时,先读写()级上的数,再读写()级。

●效果自查 (10分钟)

1、课本第87页1、2题。

2、课本第87页4、5题。

●反思总结(2分钟)

学了这节课,我知道了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知识点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三角形内角和性质; 2. 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 3. 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 4.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知识归纳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 2.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连结三角形的顶点和它所对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4.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完全重合,像这样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5.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6.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2)边角边公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SAS”)。(3)角边角公理: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SA”)。(4)角角边定理: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AAS”)。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2.回顾三角形判定公理,搞清还需要什么; 3.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1.1轴对称现象 1.轴对称图形:(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 (2)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最多可达无数条。 例:①圆的对称轴是它的直径( ×) 直径是线段,而对称轴是直线(应说圆的对称轴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②角的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 ×) 角平分线是射线而不是直线(应说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认识三角形最新版(培优)

第16讲认识三角形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知道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外角) . 4.掌握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会用方程的思想解与三角形基本要素相关的问题. 6.会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典·考题·赏析 【例1】若的三边分别为4,x,9,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x=_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而大于两边之差故5<x<13,18<l<26;周长为19时,x=6,周长为21时,x =8,周长为23时,x=10,周长为25时,x=12, 【变式题组】 01.若△ABC的三边分别为4,x,9,且9为最长边,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02.设△ABC三边为a,b,c的长度均为正整数,且a<b<c,a+b+c=13,则以a,b,c 为边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___个. 03.用9根同样长的火柴棒在桌面上摆一个三角形(不许折断)并全部用完,能摆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个数是(). A.1B.2C.3D.4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8cm,周长为58cm,试求三角形三边的长. 【解法指导】对等腰三角形,题目没有交代底边和腰,要给予讨论.当18cm为腰时,底 边为58-18×2=22,则三边为18,18,22. 当18cm为底边时,腰为5818 2 =20,则三边 为20,20,18.此两种情况都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解:18cm,18cm,22cm或18cm,20,20cm. 【变式题组】 01.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12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24cm B.30cm C.24cm或30cm D.18cm 0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条边的是() A.13cm B.6cm C.5cm D.4cm 0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0两部分,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_.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附说明

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第三课时)

课题:§5.1.3认识三角形(第三课时) 教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43~146页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已学习了角的平分线,线段的中点,垂线和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边的性质等,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全等相似等知识埋下了伏笔.本节内容着重介绍了三角形的三种特殊线段,已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等知识是学习本节新知识的基础,其中三角形的高学生从小学起已开始接触,教材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从高入手,利用图形,给高作了具体定义,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高为线段,进而引出三角形的另外几种特殊线段——中线、角平分线.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与垂线、角平分线的联系与区别.另外,本节内容也是日后学习等腰三角形等特殊三角形的基础.故学好本节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地画出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并理解它们概念的含义、联系和区别.3、教学难点: 在钝角三角形中作高. 4、教学关键: 运用好数形结合的思想,特别是研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时,从折叠、度量入手,获得三种线段的直观形象,以便准确理解上述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年龄特征,制定本节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画、折等实践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通过画图、折纸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会交于一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画、折等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及创新精神.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应用和自主探究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照“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求新知”——“拓展创新,挑战自我”——“课堂小结,感悟反思”——“走出课堂,应用数学”的流程展开.

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 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4、已知∠A :∠B :∠C=1:2:2,则△ABC 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 A .40o、 80o、 80o B .35o 、70o 、70o C .30o、 60o、 60o D .36o、 72o、 72o 5、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是79o,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形状 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7.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 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8.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 A 、B 、C 都可以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2、适合条件C B A ∠=∠=∠2 1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3.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 ③∠A=90°-∠B; ④∠A=∠B=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4.在△ABC 中,∠A=60°,∠C=2∠B ,则∠C=_____.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____ 16.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17.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8.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 若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10,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 20.在△ABC 中,已知∠A=3∠C=54°,则∠B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21.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9cm ,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 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23. 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 图1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点及检验题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点及测试题 1.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平面图形:a、圆(由曲线围成的图形)b、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3.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钝角:大于90°的角是钝角。直角: 等于90°的角是直角。平角=180°;周角=360° 4.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等腰三角形两腰间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 5.等腰三角形包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每个内角都是60°。 6.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7 .三角形 (有三条边)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是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按边分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8.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10.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1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3.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底边,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 14.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腰+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判定三角形的类型: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小于最长边的平方 钝角三角形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 直角三角形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最长边的平方 钝角三角形 16..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一般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正方形 17. 四边形 一般四边形: (有四条边) (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 一般梯形 梯形: 等腰梯形:两条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直角梯形:一条腰垂直于的的梯形。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测试题 一、 填空: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 ),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 )。任何三角形都有( )个角,( )条边,( )顶角。 2.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 ),另一条边叫( );两腰的夹角叫( ),底边上的两个角叫( )。 3.三角形中三个角都相等的是( )三角形,又叫( )三角形。它的三天边都( ),每个角都是( )度。 4.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 )( )( );按边分可以分为( )( )( )。三角形是( )图形,圆球是( )图形。 5.三角形最多有( )直角,最多有( )钝角,最多有( )锐角,至少有( )个锐角。 6.(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具有( )性,而( )易变形。

认识三角形精品练习题

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形。 如右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3.三角形表示:“△”来表示一个三角形,如上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C ,或△ACB 或△BAC 等等。 4、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 2)按边分 5.三角形三边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第三条边<两边之和 试一试: 1. △AB C 中,已知a =8,b =5,则c 为 ( ) A.c =3 B.c =13 C.c 可以是任意正实数 D.c 可以是大于3小于13的任意数值 2. 下列长度的4根木条中,能与4cm 和9cm 长的2根木条首尾依次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4cm B 、9cm C 、5cm D 、13cm 3.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1 cm 、2 cm 、3 cm B.1 cm 、4 cm 、2 cm C.2 cm 、3 cm 、4 cm D.6 cm 、2 cm 、3 cm 4 、如图,以∠C 为内角的三角形有 和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C 的对边分别为 和 5、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是5㎝,则它的第三边长为 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 ,7,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 ;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长是一个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5和5,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9、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 cm 、4 cm 、6 cm. A B C A B C D

《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113~114页。 教学目标:1.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能看图找出三角形的高和相应的底。 2.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识别三角形中不同的底所对应的不同的高。 教学工具:三角形纸片;三角尺或直尺;磁性黑板;小磁铁。 教学过程: 一.看题猜意 师:谁能介绍一下手中的三角形? 生: 师:(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这两条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生: 师:对于三角形,我们已有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知识。板书: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看题目,你最想问什么问题? 生: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在哪儿? ……

师:拿出手中的三角形,猜猜看,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生:(指三角形的边)这就是三角形的底。 生:高在这儿(指顶点)。 生:高就是顶点到这儿(指对边)的一条线。 师:“这儿”,数学术语怎么说?“一条线”是怎样的“一条线”。生:高就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做的一条垂线。 师:(拿出教具,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高就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 所做的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长,就叫三角形的高。师: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我们来测量一下手中三角形的高究竟是多少厘米?(允许误差2毫米。) 二.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的高 方法:独立操作测量,并把测量的高的长度画出来。再向同桌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师注意巡视,找出不同的。 展示:(1)测量方法错误的。(不垂直的) 师:怎样检验高测量的是否正确? 生:用直角三角尺。 (2)以不同的底测量出的三种不同的高。 师:锐角三角形究竟有几条高?为什么?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 认识三角形(1)教案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 认识三角形(1)教 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2. 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3.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在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三角形的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丰富的实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展示一组图形,如:铁塔、桥梁、房顶三角架等. 相关以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三角形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纸条、双面胶以及图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 预设: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2.提问:这是什么(手执三角尺) 生:三角尺。

师: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三角形(提示课题: 认识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1. 动手操作。 (1)师:请同学们随意地画一个三角形。师:画三角形的同时,思考三角形的组成(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 (2)摆一摆三角形。(打开百宝箱,拿出纸条、双面胶)归纳总结:由 3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3)即时练习。 2. 两个“三角形”好朋友的小故事。(引出关于三角形的高的思考)a)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 b )三角形有几条高(通过画三角形的高,意图使学生体会到事物的 相对性,同时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c)即时练习。 3.认识三角形的表示方式(? ABC) 4.弓I导学生归纳总结: a.三角形的概念。

1)三条边 2)三个顶点 3)三个角 b.三角形的高 顶点到对边的垂线。 (三八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 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 五、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 1)三条边 2)三个顶点 3)三个角 2.三角形的高 顶点到对边的垂线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5)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4,8 B. 5,6,11 C. 5,6,10 D. 4,4,8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 【解答】选项A,3+4<8,不能构成三角形. 选项B,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 选项C,5+6>10,6-5<10,可以构成三角形. 选项D,4+4=8,不能构成三角形. 所以选C. 2.【答题】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 【解答】∵9-4=5,9+4=13,而5<6<13, ∴6cm长度的木棒,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 选B. 3.【答题】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cm,4cm,5cm B. 5cm,7cm,8cm C. 3cm,5cm,9cm D. 7cm,7cm,9cm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 【解答】解:A、3+4>5,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5+7>8,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3+5<9,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7+7>9,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选C.

4.【答题】一位同学用三根木棒两两相交拼成如下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 【解答】 5.【答题】如图,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______,读作______,其中,顶点A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顶点C 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 【答案】△ABC,三角形ABC,BC,a,AC,b,AB,c 【分析】 【解答】 6.【答题】△ABC中,若∠A=70°,∠C=50°,则∠B=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 【知识要点】 一.认识三角形 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 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①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2.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形成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任意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三角形的高: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部。但三角形的高却有不同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部;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部,另两条高恰好是它两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的部,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④一个三角形中,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与一点,锐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的角与外角 (1)三角形的角和:180° 引申: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③一个三角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2)三角形的外角和:360° (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常用来求角度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角。——常用来比较角的大小 5.多边形的角与外角 多边形的角和与外角和(识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优质教案【新版】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4.完成“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word精品

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第二课时) 设计人:白英飞审核人:王钰娜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2.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诱思导学: 1. 观察课本第76页例题2人字梁图,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2. 组织交流。 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厘米。 二、质疑研学: 1、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 h”表示) 2、学生模仿板书画底边上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三、达标评学: 1、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 2、画出右边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3、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咼。 4、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第一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 这条底上的高。 四、反思促学: 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 (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 底( 高( 高( 高( 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 )条底,也就有( )条高。 底( 底( ) ) )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最新资料推荐------------------------------------------------------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四部分三角形的高线。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讨论过三角形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学生反反复复地折纸、画线、交流感受其意义,同时也在七年级上学期了解了两直线互相垂直等概念,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整理与探究。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主要研究的就是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因为有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作为基础。 在此,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 又因为我们研究的方法类似于研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对照比较学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 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思考、总结、归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9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三角形高线的定义。 2.会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线。 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折纸,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高线的定义。 会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或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教学难点:

最新七年级下北师大版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培优试题

认识三角形(一) 一.边的大小关系,范围讨论 例1 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 ) (1) 1, 3, 3 ( )(2) 3, 4, 7 ( )(3) 5, 9, 13 (4) 14, 15, 30 ( ) 例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 ,则第三边长X 的取值范围是 ;若X 是奇数,则X 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有 个;若X 是偶数,则X 的值 是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 个。 例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例4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C 的周长比△ABD 的周长多 5cm ,AB 与AC 的和为11cm ,求AC 的长. 过手变式练习: 1 有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12,且周长为奇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 2 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周长为56cm ,两边之比为3:2,则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为_______ 4 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试化简=+-+-++--c b a c b a c b a 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在△ABC 中,0106162 22=++--bc ab c b a ,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求证b c a 2=+ 二.角的关系 例1 AD 是△ABC 的一条高,也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B =40°,求∠BAC 的度数. 例2如图,△ABC 中,∠ B =34°,∠ACB=104°,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 BAC 的平分线,求∠ DAE 的度数. B C D E 例3(1)如图所示,∠A +∠B +∠C +∠D +∠E = ( ) A.180° B.260° C.270° D.360°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案 【教学内容】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在认识三角形、画三角形、辨析交流三角形的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具准备】 PPT课件演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P61做一做 5.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认识三角形

一、新课: 1、 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 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三条边分别 是 ,三个内角分别是 。 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 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 和8cm 的木棒,用长度为2cm 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长度为13cm 的木棒呢?长度为7cm 的木棒呢? 巩固练习: 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 ) (1) 1, 3, 3 (2) 3, 4, 7 (3) 5, 9, 13 (4) 11, 12, 22 (5) 14, 15, 30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 ,则第三边长X 的取值范围是 。若X 是奇数,则X 的值是 。 A B C a b c

这样的三角形有 个 若X 是偶数,则X 的值是 。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 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 ,另一边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是 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是 cm 小 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三角形的内角性质 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几何表示) 例2 、如右图,在△ABC 中,∠A =x 3°∠=x 2°∠=x °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A+∠B+∠C=180°,( ) ∴=++x x x 23 ∴x 6= ∴x = 从而,∠A= ,∠B= ,∠C= 练习2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 x 2x 3x A B C

小学数学2011版本小学四年级认识三角形的高

《认识三角形的高》教学设计 贵州省荔波县第二小学罗家敏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出自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三角形的高。 2、会画三角形的高.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交流活动中体会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高的过程。 2、通过学生动手作图学会画三角形的高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帮长颈鹿找家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有一个角是直角和有一个角是钝角这两种三角形的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下面老师出个谜语你们猜猜。(课件演示谜语) 远看像座山 近看三根杆 首尾紧相连 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 三角形在我生活中很多著名的建筑上都能看到,瞧(播放课件),同学们把上面的字读出来(埃及金字塔、国家体育场(鸟巢)、法国埃菲尔铁塔、上饶大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出示课题《认识三角形的高》学生读、师板书)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其实除了建筑外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三角形,请看(播放5幅公共设施图片课件) 师:那么谁来说说这些三角形中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 (二)认识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师:你会画三角形吗?动手在你的本子上画1个三角形。(同时老师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师:为了表达方便,通常我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它们的顶点,比如这个三角形我用字母A、B、C来表示它的三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我们就叫它三角形ABC(△ABC),你们能用你们喜欢的字母来表示你们的三角形吗?(学生写然后抽学生来讲)) (三)三角形的定义 师:谁来说说刚才你画三角形时,这三条边是怎么画的呢? 由学生回答引出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师:小精灵说既然你们认识来三角形,那我考考你们 练一练:认一认哪些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播放课件) (四)认识三角形的高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看到同学们对知识掌握那么好,大家的一个

认识底和高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底和高》教学设计 广坪镇中心小学李艳华 一、谈话导入、激起欲望 1、出示教材51页主题图。 当我们乘车外出游玩时,经常会通过桥洞、隧道,进入桥洞、隧道前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标志,你知道图中“限高4.5m”的含义吗?(限高的作用除了提示、警告交通安全外,还起到保护立交桥、桥洞免受损害等) 2、如果把桥洞看成一个梯形,你知道4.5m是从哪到哪的距离吗?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出这条线段(练习纸上的第1题)。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画法,指出这个4.5m就是梯形的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限制高度”交通标志,导入新课,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高”和“底”的意义的引出打下扎实的体验基础。) 3、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底和高。板书课题:认识底和高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强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2、画一画 (1)画梯形的高 ①师板演任意梯形的高的画法。 ②学生完成练习纸上的第2题,画出梯形的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 ④指出直角梯形的高。 ③概括小结 梯形的高就是从上底任意一点到下底的垂线段的长度。梯形有无数条高。

(设计意图:在操作中对比上、下底的关系和两腰之间的关系,为去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抓住重点,也为不同图形的高抓住了共同点。)(2)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①学生自主探究,在组内交流完成练习纸上第3题。 教师巡视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并抽生展示。 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一组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可以分成两组。 (3)画三角形的高 ①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条高?怎么画?试一试。 学生自主探究,在组内交流完成练习纸上第4题。 并抽生展示。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三角形的底与高 ②概括:三角形的高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线段的长度。三角形有三条高。 (设计意图:在大量的探索、总结、归纳和比较之后,用关键词提炼描述这条线段,“高”和“底”的定义水到渠成。动手操作,更好地诠释了高的特征和含义,同时为后面即将小学的“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埋下伏笔,提供策略。) 三、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52页练一练1、2、3、4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35页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