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式到方程的教案

从算式到方程的教案
从算式到方程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

3.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同学们,大家小时候一定都说过儿歌吧?那么这一首儿歌你一定说过(屏幕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说儿歌”(屏幕出示)。要求是:以这样的速度说(师说一段),不能说错或停顿,如果停顿或者说错了就立即停止。规则是:每一大组各派一名代表,看谁说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组,谁来?其他同学可听仔细了。(进行比赛)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永远也说不完的儿歌,你能不能想个方法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说完呢(屏幕出示)?(根据学生回答,说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屏幕出示)

这样,我们用字母x代替了具体的数,就用一句话代表了所有情况,使问题变得方便、简捷。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都挺喜欢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妈妈从县城买了42颗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你准备怎么处理呢?

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对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们也不能忘

了孝敬长辈,假如分给奶奶的是分给你的2倍,那么你分了多少颗?

如果还要分给爷爷,且分给奶奶的不变,还是你的2倍,分给爷爷的比分给你的1.5倍少3个。此时你又分得多少颗?(让学生自己回答出两种解法——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

2、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位同学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从算式到方程”。

3、什么是方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回忆一下。、

4、刚才的问题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请举手。

确实,方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巧克力问题,1、让学生认识到列方程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好方法,甚至有时比算术方法要简单,2、引出方程的概念)

三、呈现问题,自主探索

1、请你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

每一道题你都可以选择用算术方法还是列方程解决,只要想到方法的就到黑板上来写,不需要举手,如果列算术请写在左边,如果列方程请写在右边。

注意:我们这一节课只研究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怎样从方程中求出未知数,我们以后会深入讨论。所以,今天的问题都只要求同学们列出算式或方程,不需要求出结果。现在开始。

2、学生自由到黑板上写

3、现在请各位同学解释一下自己的方法。(学生在座位上回答,教师适当提醒学生说出等式两边的含义和列方程所依据的相等关系。针对解题格式上的问题加以提醒。)

统计每道题用算术方法和用代数方法的人数。

4、通过解决刚才的这几个问题,对于做一道题时,是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你有什么感想?(生答)

其实呀,方程确实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数学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下面我们不妨来试试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例题,1、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四、巩固练习,提高发展

1、现在我们就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请拿出学案纸,完成第一大题。要求是: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同样不需要求出结果。

2、学生独立完成。

3、哪位同学来讲讲你做的第一题,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4、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先设未知数,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这样,就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继续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五、合作学习,开拓创新

1、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昨天,老师在去桂林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汽车以40公里每小时匀速行驶,7:00从荔浦县城出发,8:30途经阳朔,阳朔距桂林的距离是总路程的一半,问荔浦到桂林的路程有多远?

现在,就请大家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方法,结合线段图解决它。

请拿出纸,看课文练习第二大题,只需要列式,并说出理由,不需要求出结果。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现在开始。

2、学生完成

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改变书上的引例,把它换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鼓励学生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交流收获,归纳总结

各组同学都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看来同学们今天都是“学有所获”,我们共同来对今天的学习活动作一个总结与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后作业,拓展视野

1.必做题:阅读课本第86页“阅读与思考”;完成课本第84页第1题,第2题。

2.选做题:课本第85页第10题。

教学反思:

我的感受: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埋头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还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常说的要学会备学生,应从学生能否理解的角度来安排适当的教学程序,用有趣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对过去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浅及分寸,做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从算式到方程(基础)巩固练习

从算式到方程(基础)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 A .3×6=18 B .3x -8 C .5y+6 D .y ÷5=1 2.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2-2x+3=0 B .2x -5y =4 C .x =0 D .13x = 3.下列方程中,方程的解为x =2的是( ). A .2x =6 B .(x -3)(x+2)=0 C .x 2=3 D .3x -6=0 4.x 、y 是两个有理数,“x 与y 的和的 13 等于4”用式子表示为( ). A .143x y ++= B .143x y += C .1()43x y += D .以上都不对 5.小悦买书需用48元,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 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x+5(12-x )=48 B .x+5(x -12)=48 C .x+12(x -5)=48 D .5x+(12-x )=48 6.如果x =2是方程112 x a +=-的根,则a 的值是( ). A .0 B .2 C .-2 D .-6 7.下列等式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 x =y ,则x+5=y+5 B .若x y a a =(a ≠0),则x =y C .若-3x =-3y ,则x =y D .若mx =my ,则x =y 8.等式31124 x x +-=的下列变形属于等式性质2的变形是( ). A .31214x x +=+ B .31214 x x +-= C .3148x x +-= D .311244 x x +-= 二、填空题 9.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1)1153x x +=+; (2)220x x --=; (3)23x x +=-; (4)y x =-13; (5)x =-2)13(; (6)1=++p n m ;(7)213=-;(8)1x >;(9)03=+t . 10.用等式来表示:(1)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2)若x ,y 互为倒数则________; (3)若x ,y 两数的绝对值的和为0.则________,且x =________,y =________. 11. (1)由a =b ,得a+c =b+c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__在等式两边________.(2)由a =b ,得ac =bc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___在等式的两边________.

一元一次方程学案(完整版)

3.1.1从算式到方程 [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习重点]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问题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1、数的关系: ①比a大10的数:; ②b的一半与7的差:; ③x的2倍减去10:; ④某数x的30%与这个数的2倍的积:; ⑤a的3倍与a的2的商:; 2、基本图形关系: ①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面积为,周 长为; ②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面积为, 周长为; ③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为,面积 为; 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周长 为,若长为a的边上的高为h,则 面积为; ⑤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体积为, 表面积为; 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长方 体的体积为,表面积 为; ⑦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r,高为h,则侧面积 为,体积为; ⑧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为a、b,高为h,则面 积为。3、其他关系: ①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 为元; ②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 为元; ③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 为元; ④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 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为千米; 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 12 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 练习一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①比a小7的数:; ②x的三分之一与9的和:; ③x的3倍减去x的倒数:; ④某数x的一半与b的积:; ⑤x与y的平方差:; 问题2:根据条件列出等式: ①比a大5的数等于8:; 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 :; ③x的2倍比10大3:; 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 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问题3: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①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②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薛俊龙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在掌握整式的基本性质以后,本章利用整式的性质和基本运算对方程求解,建立方程模型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从算数到方程正是本章第一节,它是本章的一个窗口,理解方程的列法及列方程的必要性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时期,从算式到方程正好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另外,学生有求知的需求,有独立思考,协作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来合理的引导,并且开发、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 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问题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上述问题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问题2 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途中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和王家庄、青山、秀水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31从算式到方程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从算式到方程 内容简介 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经历估算求解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估算能力,了解方程解的概念; 3.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5.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了解方程求解的过程; 6.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概念的认识,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小学对方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着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方程的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并且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感受建立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由于没有整式运算的基础,求解方程不要过多,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方程建立模型的思想,更好的建立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是求解方程的重要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才能进一步研究方程的求解. 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正确的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虽然小学对方程有一定认识,但本节的问题更贴近实际,背景、数据更复杂,如何抽象出数学需要的数据以及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数 4课时. 1

从算式到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1、当x=-2时,代数式x 3 -ax 的值为4,贝U a 的值 C 2 x 5 - -4 -x 、填空题 七年级上册第3. 1从算式到方程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 ) A 2x-y=1 B 、x 2_y=2 C 舟 _2y = 3 D y 2 二 4 2、 根 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 1 2 A 、由一 —x y 得 x=2y 3 3 B 由 3x-2=2x+2 得 x=4 C 由 2x-3=3x 得 x=3 D 由 3x-5=7 得 3x=7-5 3、 下列方程与方程2x-3=x+2有相同解的是( ) A 、2x-1=x B 、x-3=2 C 、3x-5=0 D 、3x+1=0 4、 当x=-1时4x 2 2ax-3的值是3,则 a 的值为() 5、 -5B 、5C 1D -1 某数减去它的3,再加上2,等于这个数的,则这个数是() 3 -3B 、一 C 、0D 3 2 6、 已知某数x ,若比它的-大1的数的相反数是5,求x.则可列出方程 () 4 3 A. x 1 = 5 4 3 C^x -1 = 5 4 7.如果方程(m — 1) B . D. £x X -(-x 1) =5 x + 2 =0是表示关于x 的— 「元 A. m 0 B . m 1 m=-l 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D. m=0 8.己知方程3x 2m4 =6是关于 次方程,则 m 的值是() A 9. A C _1 B 、1 C 、0 或 1 D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1是方程4x+3=0的解 x=1是方程3x - 2=3的解 10.小华想找一个解为x=-6 A 2x-1=x+7 的方程, 1 、—x = 2 、m=— 1是方程9m+4m=1的解 、x=0 是方程 0.5 (x+3) =1.5 的解 那么他可以选择下面哪一个方程( ) 5-1 3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3.1 从算式到方程(导学案)》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导学单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 1.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的概念.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阅读教材P78~80,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及它们的解?怎样列方程? 知识探究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自学反馈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为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4x=24. 2.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52%x,男生数为52%x-80,依题意得方程:52%x+52%x-80=x. 3.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 解:设小明买了x本,列方程得:0.8x=10-4.4. 4.长方形的周长为24 cm,长比宽多2 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解:设长为x cm,则宽为(x-2)cm,依题意得方程:2(x+x-2)=24.先设未知数,再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判断下列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打“√”,不是打“×”. ①x+3=4;(√) ②-2x+3=1;(√) ③2x+13=6-y;(×) ④1 x =6;(×) ⑤2x-8>-10;(×) ⑥3+4x=7x.(√) 例2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x-5 2 -1=x-2的解. 解:-3是,2不是. 带入方程中左右两边相等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例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为10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2)长方形的周长为40 cm,长比宽多3 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5%,比男生多5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4)A、B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小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后离B地还有20千米,求小车的平均速度. 解:略. 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方程的解为x=2的是(C) A.5-x=2 B.3x-1=4-2x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 3.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同学们,大家小时候一定都说过儿歌吧?那么这一首儿歌你一定说过(屏幕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说儿歌”(屏幕出示)。要求是:以这样的速度说(师说一段),不能说错或停顿,如果停顿或者说错了就立即停止。规则是:每一大组各派一名代表,看谁说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组,谁来?其他同学可听仔细了。(进行比赛)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永远也说不完的儿歌,你能不能想个方法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说完呢(屏幕出示)?(根据学生回答,说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屏幕出示) 这样,我们用字母x代替了具体的数,就用一句话代表了所有情况,使问题变得方便、简捷。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都挺喜欢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妈妈从县城买了42颗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你准备怎么处理呢? 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对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们也不能忘了孝敬长辈,假如分给奶奶的是分给你的2倍,那么你分了多少颗? 如果还要分给爷爷,且分给奶奶的不变,还是你的2倍,分给爷爷的比分给你的1.5倍少3个。此时你又分得多少颗?(让学生自己回答出两种解法——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 2、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位同学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屏幕出示)。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2.1节从算式到方程”。 3、什么是方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回忆一下。、 4、刚才的问题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请举手。 确实,方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巧克力问题,1、让学生认识到列方程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好方法,甚至有时比算术方法要简单,2、引出方程的概念) 三、呈现问题,自主探索

3.1从算式到方程

内容简介 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经历估算求解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估算能力,了解方程解的概念; 3.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5.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了解方程求解的过程; 6.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概念的认识,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小学对方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着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方程的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并且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感受建立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由于没有整式运算的基础,求解方程不要过多,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方程建立模型的思想,更好的建立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是求解方程的重要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才能进一步研究方程的求解. 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正确的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虽然小学对方程有一定认识,但本节的问题更贴近实际,背景、数据更复杂,如何抽象出数学需要的数据以及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数 4课时.

单元从算式到方程练习题(含答案)

3 ②方程中的未知数只有用方程的解去代替它时,该方程所表示的等式才成立; ③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④x=-1是方程 1 2 x+ -1=x+1的解. 其中错误的语句的个数为().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已知下列方程: A.3p=6 B.p-3=0 C.p(p-2)=4 D.p+3=0 5.某校师生共328人,准备乘车参加奥运会,已有一辆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 每 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如果设还要租x辆客车,可列方程为() A.44x-328=64 B.44x+64=328 C.328+44x=64 D.328+64=44x 二、填空题 6.下列说法:①等式是方程;②x=-4是方程5x+20=0的解;③x=-4和x=4都是方程12-x=16的解.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7.若x=0是关于x的方程2x-3n=1的根,则n=_______. 8.已知方程(a-2)x=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满足. 9.某班学生为四川抗震救灾捐款1310元,以平均每人20元,还多350元,设这个班的 学生有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代数式? ①1+2=3 ②S=πR2③a+b=b+1 ④2x-3 ⑤3x-2y=4 ⑥a-b ⑦x2+2x+1 ⑧m a

巧克力 果冻 50g 砝码 11.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x 的5倍比x 的相反数大10; (2)某数的 34 比它的倒数小4. 第二课时3.1.2 等式的性质(1)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可以用“=”连接的是( ) A.5+4_______12-5 B.7+(-4)______7-(+4) C.2+4×(-2)______-12 D.2×(3-4)_____2×3-4 2.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由a=b 得a+5=b+5; B.由a=b 得99 a b =--; C.由x+2=y+2得x=y; D.由-3x=-3y 得x=-y 3.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a b c c =,那么a=b; C.如果a=b,那么a b c c =; D.如果a 2=3a,那么a=3 4.如果等式ax=b 成立,则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abx=ab B .x=b a C .b-ax=a-b D .b+ax=b+b 5.(2008 河北)图所示的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 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 g .

从算式到方程(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

分数基本性质练习题(30’) 学生姓名--------老师-------年 级 七年级 课 时 2 一、判断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3、 的分子加上4,分母乘2,分数值不变。( ) 4、 和 化成分母是14的分数分别是 和 。( ) 二、填空。 1、把2 1 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 2、写出3个与3 2 相等的分数,是( )、( )、( ) 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下列的等式补充完整。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2=( ) 61=( ) 7212=( ) 98 18=( )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2412=( ) 36 6=( ) 123 =( ) 153 =( ) 四、综合应用 1、4 3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2、把7 3 扩大到原来的3倍,应该怎么办? 3、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15,它与三分之一相等,这个分数是多少? 4、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3,分数值就是自然数1,它与二分之一相等,求这个分数是多少? 5、在下面各种情况下,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分子扩大到原来的4倍,分母不变; ()()()22151=??=()()()()28168=÷÷=()8 21=()932=()1276=()() 264228==()()()()()====7361241

(2)分子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分母不变; (3)分母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分子不变。 6、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大10,它与三分之一相等,这个分数是多少? 从算式到方程 练习一(一元一次方程) 一、 选择题 1.下列语句: ①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叫方程; ②方程中的未知数只有用方程的解去代替它时,该方程所表示的等式才成立; ③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④x=-1是方程12 x -1=x+1的解. 其中错误的语句的个数为(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已知下列方程: ① x -2=x 2;② 0.3x =1;③2x = 5x -1;④x 2-4x=3; ⑤x=6;⑥x+2y=0. 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3.等式m=3不是方程( )的解 A .2m=6 B .m -3 =0 C .m(m -3)=4 D .m+3=0 4.p=3是方程( )的解( ) A .3p=6 B .p -3=0 C .p(p -2)=4 D .p+3=0 5.某校师生共328人,准备乘车参加奥运会,已有一辆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 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如果设还要租x 辆客车,可列方程为( ) A .44x -328=64 B .44x+64=328 C .328+44x=64 D .328+64=44x 二、 填空题 6.下列说法:①等式是方程;②x=-4是方程5x+20=0的解;③x=-4和x=4都是方程12-x=16的解.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7.若x=0是关于x 的方程2x-3n=1的根,则n=_______. 8.已知方程(a-2)x=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满足 . 9.某班学生为四川抗震救灾捐款1310元,以平均每人20元,还多350元,设这个班的学生有x 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________. 三、 解答题

31从算式到方程(第2课时).docx

课题§3. 1.1 —元一?次方程(二)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间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熏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习方法理解记忆法、快速诵读法、求同存界法、趣味背诵法、分层背诵法 教学过程设计备注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 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儿岁? 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 学生冋答,教师加以引导:小思的年龄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式子25-x 和2x-8來表示,这说明许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來表示. 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可以写成:25- 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 二、口主尝试 1. 尝试: 让学生尝试解答课本第67页的例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作如下提示: (1)选择一个未知数,设为X, (2)对丁-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 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台计算机的检修时间; 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3)找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 交流: 在学生基木完成解答的基础上,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了的含义. 3.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补充讲解,并强调: (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 (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4. 讨论: 问题1:在笫(1)题中,你还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來表示另一个量, 备课教师:主背:张爱迪、副背:张海波时间:2013年11月4 R

3.1从算式到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3.1从算式到方程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 ) A 、2x-y=1 B 、22=-y x C 、322=-y y D 、42=y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 由y x 32 31 =-得x=2y B 、 由3x-2=2x+2得x=4 C 、 由2x-3=3x 得x=3 D 、由3x-5=7得3x=7-5 3、下列方程与方程2x-3=x+2有相同解的是( ) A 、2x-1=x B 、x-3=2 C 、3x-5=0 D 、3x+1=0 4、当x=-1时3-2ax x 42+的值是3,则a 的值为( ) A 、-5 B 、5 C 、1 D 、-1 5、某数减去它的31,再加上21 ,等于这个数的,则这个数是( ) A 、-3 B 、23 C 、0 D 、3 6、已知某数x ,若比它的43 大1的数的相反数是5,求x.则可列出方程 ( ) A.5143 =+-x B.5)1(43 =+-x C.5143 =-x D.5)143 (=+-x 7.如果方程(m -1)x + 2 =0是表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1 C .m=-1 D .m=0 8.己知方程6x 31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0或1 D 、-1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1是方程4x+3=0的解 B 、m=-1是方程9m+4m=13的解 C 、x=1是方程3x -2=3的解 D 、x=0是方程0.5(x+3)=1.5的解 10.小华想找一个解为x=-6的方程,那么他可以选择下面哪一个方程( ) A 、2x-1=x+7 B 、131 x 21 -=x C 、()x x --=+452 D 、232 -=x x 二、填空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 3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

3.1.2 等式的性质 一、学习目标: 目标A :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目标B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 二.问题引领 问题A :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1、 自学课本第81页,回答问题: 等式的性质有哪几条?用字母怎样表示?字母代表什么? 并把下面的空填好。 归纳: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仍相等. 训练A: 1.(1) 从x=y 能不能得到x +5=y +5呢? (填能或不能)依据: (2)从x=y 能不能得到 99 x y =呢? ,依据: (3)从a +2=b +2能不能得到a=b 呢? ,依据: (4)从-3a=-3b 能不能得到a=b 呢? ,依据: 2. 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结果仍是等式。 (1) 若 4x = 7x – 5 则 4x + = 7x (2) 若 3a + 4 = 8a 则 3a = 8a + . 问题B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1. 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结果仍是等式 (1) 3x = - 9两边都 得 x = -3 (2) - 0.5x = 2 两边都 得 x = (3) 2x + 1 = 3两边都 得 2x = 两边都 得 x = _ 2.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1.所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的解“x=?”。因此我们需要把方程转化为“x=a (a 为常 数)”的形式。 2.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 训练B: 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第(3)题 (1)267=+x (2)205=-m (3) -1 3 y-5=4 解:(1)两边减7,得 (2)两边 ,得 72677-=-+x ∴=x ∴=m 。 三、专题检测 1、填空(1)在等式3 4 x=-20的两边都 或 得x= . (2)如果2x-5=6,那么2x= ,(根据是 .) x= , (根据是 ) (3) 在等式x-23=y-2 3 ,两边都 得x=y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如果b a =,那么=±c a 如果b a =, 那么=ac ; 如果b a =,( )那么=c a 。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从算式到方程(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4.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5.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1:树林中有杨树124棵,比柳树的棵数的2倍少1吨,树林中有柳树多少棵? 示意图: 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列出算式:×(13?10)+50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①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②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③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方程中,的意义是从王家庄到青山的车速,的意义是从王家庄 到秀水的车速 二、例题讲解:

4.练习: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x的2倍与3的差是5 (2)长方形的长比宽大5,周长为36,求长方形的宽。 以上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 而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当我们列出方程后,还必须解这个方程,也就是要求出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三、课堂小结: 着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习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基础)知识讲解

从算式到方程(基础)巩固练习 撰稿:孙景艳审稿:赵炜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等式及算式的区别与联系; 2.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3.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要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 【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 (1)“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 ①首先是一个方程;②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a≠0,a,b是已知数) . (3)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ax=b(其中a≠0,a,b是已知数). 【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三、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 要点三、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 如果,那么 (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要点诠释: (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

从算式到方程学案

从算式到方程学案 一、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用式子表示下问题中的结果: (1)一打铅笔有12支,m打铅笔有多少支? (2)某班有a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标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3)一辆汽车速度是a千米/小时,3小时后汽车行驶了b千米? 你知道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 (二)合作探究 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1、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时间路程如图所示,翠湖在青山和秀水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距翠湖的路程有多远? (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试着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提示:你能通过图中的已知条件求出汽车走这一段路的时间和速度) 方法一: 方法二: 请试着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数量.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千米,王家庄距秀水千米.从已知条件中可以得出王家庄到青山所用的时间是小时,从王家到秀水的时间是小时 2、思考下面问题,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方程 三、知识梳理 1、什么叫方程? 方程与等式的区别是 2、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2)设(3)找(4)列 3、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四、(补充):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x与18的和等于54; (2)27与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 练习(补充):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 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归纳,补充,然后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以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说明方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工具。 必做题:阅读教科书上70页的《阅读与思考》;第73页习题2.1第1,5题。选做题:根据下列条件,用式表示问题的结果: (1)一打铅笔有12支,m打铅笔有多少支? (2)某班有a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标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3、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

从算式到方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从算式到方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授课教师: 金树芊 指导教师:张义民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前面学段中已经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历了入门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要优于算式方法,也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做更系统更深入的讨论,更强调模型化思想的渗透。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方程建模的思想方法将贯穿整个初中数学学习过程。本章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和数学思想的重要素材. 本节课《从算式到方程》是本章第一节内容。教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自己设计了许多“做数学”的内容,让学生经历和体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从而体现本套教材“做数学”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简单方程已经有所认识,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淡化概念教学。课上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体验从算式到方程的优越性,不多作理论讲授,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够体验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3、能够利用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简单方程. 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际问题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六、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课我采取了“引导发现法和启发讲授法相结合”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曾经年轻过,上初一时是13岁,你们现在多大呀? 生:13岁,12岁,….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现在的年龄吗?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算一下老师的年龄. 问题1. 老师的年龄减去10再除以2就是小明的年龄13 岁.你能求出老师的年龄吗? 生:36岁. 师:怎么算的? 生:13×2+10=36(岁). 师:没错,老师的年龄是36岁,大家算得很准确.下面请同学们再计算一个问题,想想怎样解决? 问题2.小明今年13岁,老师今年36岁.请问几年后小明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二分之一?师:(稍加停顿)不如上个问题好算吧,没关系,本章学习后老师相信大家也会很快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简单方法. 师:板书课题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 问题1用算术解法较容易解决,但问题2却不容易解决,这样产生新旧知识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3.1从算式到方程 同步测试

3.1从算式到方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方程:①3x﹣y=2:②x++2=0;③=1;④x=0;⑤3x﹣1≥5:⑥x2﹣2x﹣3=0;⑦x.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有() A.5个B.4个C.3个D.2个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选项中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若a=b,则a+2=b+2B.若ax=bx,则a=b C.若=,则x=y D.若3a=3b,则a=b 3.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A.如果a=b,那么a+5=b+5B.如果a=b,那么a﹣c=b﹣c. C.如果ac=bc,那么a=b D.如果,那么a=b 4.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A.由5x﹣7y=2,得﹣2﹣7y=5x B.由6x﹣3=x+4,得6x﹣3=4+x C.由8﹣x=x﹣5,得﹣x﹣x=﹣5﹣8 D.由x+9=3x﹣1,得3x﹣1=x+9 5.若x=﹣5是关于x的方程2x﹣3=a的解,则a的值为() A.﹣13B.﹣2C.﹣7D.﹣8 6.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1B.x2=4x+5C.8﹣x=1D.x+y=7 7.下列x的值是方程2x﹣3=7的解的是() A.x=﹣2B.x=2C.x=﹣5D.x=5 8.已知关于x的方程3x﹣m+4=0的解是x=﹣2,则m的值为()A.2B.﹣2C.4D.5 9.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若﹣2x=5,则x=

B.若3(x+1)﹣2x=1,则3x+1﹣2x=1 C.若5x﹣6=﹣2x﹣8,则5x+2x=8+6 D.若,则2x+3(x﹣1)=6 10.下列说法不一定成立的是() A.若a=b,则a﹣3=b﹣3B.若a=3,则a2=3a C.若3a=2b,则=D.若a=b,则=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已知5a+8b=3b+10,利用等式性质可求得a+b的值是.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4x﹣a=3的解是x=2,则a=. 13.若a=b,则a﹣c=. 14.当a=时,方程2x+a=x+10的解为x=4. 15.已知关于x的方程9x﹣3=kx+11有正整数解,那么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k的和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 16.已知(m+1)x|m|+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 17.如果y=3是方程2+(m﹣y)=2y的解,那么关于x的方程2mx=(m+1)(3x﹣5)的解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