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胆系感染)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胁痛(胆胀)/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系感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9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诊断:胁痛(胆胀)(TCD:BNG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胆系感染(ICD-10编号:K80.0)。

(二)诊断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诊断症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胆系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胆系结石急性发作期常见症候:

1. 肝郁气滞型

多见于发病初期的胆绞痛或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疼痛以胀痛为主,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反复发作,胸闷食少,时有暖气,右上腹局限性压痛,腹壁尚软,体温正常或伴有低热,口苦,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厌油腻,多无巩膜或皮肤黄染,舌质红或暗,舌苔薄黄。

2.肝胆湿热证:多见于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表现右上腹剧痛,向背部放散,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高热寒战或出现黄痘,口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尿色如茶,舌质红或绛,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滑数或沉细。本型多有胆囊疾病反复发作史。

(三)治疗方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胆系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淀粉酶

(5)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6)尿淀粉酶

(7)心电图

(8)胸片

(9)心肌酶谱

(10)肝胆胰脾B超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上腹CT平扫+增强

(2)上腹MRI

(3)MRCP

(4)肺功能

(5)血气分析、血培养、其他体液培养、肿瘤标记物、感染性疾病筛查等。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肝郁气滞型

多见于发病初期的胆绞痛或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疼痛以胀痛为主,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反复发作,胸闷食少,时有暖气,右上腹局限性压痛,腹壁尚软,体温正常或伴有低热,口苦,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厌油腻,多无巩膜或皮肤黄染,舌质红或暗,舌苔薄黄。

治则:疏肝利胆、理气开郁

方用大柴胡汤加减

可辨证选用:柴胡25g、炒枳实15g、白芍15g、郁金15g、槟榔20g、半夏15g、黄芩15g、生姜10g、大枣4枚。便秘者,槟榔易大黄;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

2. 肝胆湿热证

多见于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表现右上腹剧痛,向背部放散,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高热寒战或出现黄痘,口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尿色如茶,舌质红或绛,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滑数或沉细。本型多有胆囊疾病反复发作史。

治则: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方用大柴胡汤或加减大承气汤等

可辨证选用:柴胡25g、黄芩15g、白芍15g、炒枳实15g、大黄lOg(后下)、芒硝10g(冲服)、茵陈30g、栀子15g、生甘草lOg。呕吐加竹茹;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

外科基础治疗。进食少或不能进食者,予水电解质、营养支持。

超短波治疗/红外线治疗。

穴位贴敷。

中药离子导入。

双下肢气压治疗。

热敏灸。

护理:辨证施护。予低脂清淡流质或半流质。

(四)疗效评价

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2.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较前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未愈:临床症状无消失或进一步加重;影像学检查无好转或加重,伴有胆系结石(感染)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五)评价方法

1.通过患者临床主诉。

2.通过实验室检查。

3.通过影像学检查。

(六)难点分析

中医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具有独特疗效,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室研究表

明,与单纯西药对比,手术前后中医药及中医系结合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分型标准及中医诊断不准确,缺乏统一标准;②中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缺乏客观量化的临床指标,缺少客观评判的依据;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①加强胆囊炎、胆结石的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医病机的分析,根据发病特点结合临床实际,使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更精确;②加强中药配伍的研究,尤其是本院制剂的分析,使之更切合临床,并对剂型进行改革,使患者服用更方便;③加强实验研究,希望能发现客观判断指标,以理论研究来推动临床治疗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