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万吨池窑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报告

年产万吨池窑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报告
年产万吨池窑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报告

年产万吨池窑玻璃纤维生

产线项目报告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工程名称:

项目名称:年产80000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项目工程代号:

项目性质:技改

1.1.2 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1.1.3 项目拟建地点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工程设计证书等级:甲级

编号:

项目背景

1.1.1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专业从事玻璃纤维生产与制品加工,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

企业目前玻璃纤维产品有二大类、30多个品种,主要有中碱玻璃球、玻璃纤维纱、耐碱墙体网布等产品。现年产中碱玻璃球2万顿、玻璃纤维纱3000吨,玻璃纤维涂层墙体网布7000万平方米。主导产品销到华中地区并出口韩国、土耳其、印度、、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5200万元,利税2000万元,出口创汇1400万美元。

1.2.2 项目的提出

目前,全球玻璃纤维工业正面临着一个重新划分市场的状况,玻纤工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欧美的玻纤企业侧重于向深加工与高档次应用领域转移。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玻纤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近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5年总产量达到了95万吨,已成为世界玻纤第二大生产国,行业产业结构也趋于国际化并具有自己特色。预计在3~5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玻纤生产国。

××××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是我国中小型玻纤企业中发展较快的企业,通过不断开发,企业已形成了以玻璃纤维球、外墙保温用玻璃纤维墙体网布织物为主导的产品系列,玻璃球畅销华中各省、网布外销率达到9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企业陆续引进了多种先进的制品加工设备,整体技术与装备水平在国内同类制品加工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技术改造后,企业各种产品的规模与档次均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各种外墙保温用玻璃纤维墙体网布织物制品的加工能力达到了7千万米以上,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标准并得到了国外用户的认可。

随着玻纤制品加工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所需的各种规格的玻璃纤维纱的用量也大幅度增加,玻璃纤维纱的供应矛盾日益特出,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⑴企业的玻璃纤维纱的生产能力仅3000吨/年,且为坩埚法生产,目前外购纱5000吨/年。在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已不能适应高质量工业织物、网布的生产要求,只能依赖于国内部分池窑拉丝企业。

⑵目前国内池窑拉丝企业尚未形成工业织物用纱系列,定货周期较长、费用高,在玻纤纱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批量少的特殊产品基本定不到货。墙体网布用纱的品种规格很多,且根据定单要求,往往要频繁地调整。目前,在玻璃纤维纱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于交货周期短的定单只能放弃。

⑶华中、华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加工、生产地区。2005年全国玻璃钢产量140万吨。超过50%产品是在这个区域生产的。玻璃纤维的消耗量超过25万吨。主要是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毡、无捻粗纱布等高质量的玻璃纤维池窑法生产的产品。其中的18万吨需从四川、山东、河北、浙江等工厂运入。路途远运费高。而且有时因出口任务还不能满足需要国内要求。目前××××玻璃纤维企业

本身也外购纱5000吨/年。许多使用玻纤和网布下游企业和出口商多次联系企业供货,由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只能放弃市场。

基于以上原因,企业提出了“年产80000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技改项目,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现有制品加工生产线的玻纤纱供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产品档次。抓住临近下游市场的优势和出口渠道众多,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丰富产品的种类。由于企业的玻璃纤维制品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池窑拉丝生产线的产品部分是为企业现有制品加工生产线配套,另一部分是解决周边市场的需要和出口。因此市场风险较小。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形成工业织物用纱、无捻粗纱、短切毡系列玻纤产品的规模化、系列化生产。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玻璃纤维工业生产的产业政策。

××××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本项目提供了宽松的投资环境,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不仅降低了本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而且在长期运行成本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按照项目的性质可以享受下列主要政策。

属设立的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前

2年免缴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

属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是先进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可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综上所述,项目的提出是适时的,且具备了有利的条件。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原则

1.3.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⑴××××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年产80000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编制可行性报告合同委托书

⑵××××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

⑶××××经济开发区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

1.3.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原则

⑴充分利用开发区××××玻纤有限公司拟建厂区已有条件,合理规划、降低投资。

⑵项目的产品规划考虑与××××玻纤有限公司相应的制品加工生产线配套发展。

⑶生产线工艺技术力求稳妥、可靠、先进,结合国内成功的经验和实际运行数据,充分借鉴、采用国内外已实际运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指标,重视技术参数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项目的总体技术达到当前国内先进水平。

⑷一次规划建设两条池窑拉丝生产线。一条3万吨、一条五万吨。

国内目前尚无法解决的一些关键设备、材料拟引进解决。其他设备、材料,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国产先进设备,降低项目投资。

⑸生产线工艺流畅,两条生产线有机衔接。配套公用工程系统两条生产线一次建成。

⑹生产所需原、燃材料供应,充分利用原有的供货渠道。

⑺高度重视节省单耗、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⑻对项目新增的污染源及污染物,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符合国家及地区相关的环保标准。

⑼注意职业安全卫生,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文明生产。

1.3.2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可行性研究着重对项目的生产工艺技术、辅助生产设施、新建生产线与产品方案、产品销售市场及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

本项目工程全部集中在××××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拟新建厂区内预留的二条池窑拉丝生产线的用地上,项目代号为20612。

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方案

1.4.1 项目建设内容

一条3万吨及一条五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的玻璃纤维的工厂。

1.4.2 技术方案

本项目在生产规模上,三万吨以上的玻璃纤维生产线属于世界上玻璃纤维企业中产能较大的单条池窑拉丝生产线;在池窑拉丝生产技术上,也将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项目采用国际通用的E玻璃纤维成分,大部分玻璃原料采用合格粉料进厂。玻璃配合料系统采用气力混合和输送,最大配料能力480吨/日。

单元窑熔化能力分别为91吨和152吨玻璃/日,通过综合采用辅助电熔和鼓泡技术,提高热效率和玻璃液质量。成型通路采用“H”型通路,共设置64和106块纤维成型漏板。

纤维成型采用大漏板、多分拉技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制品加工方面,采用先进的络纱、短切原丝毡、捻线等生产设备,生产高质量玻璃纤维制品

1.4.3产品方案

本项目年产各种增强型玻璃纤维制品80000吨,具体产能如下:

本项目的产品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无碱增强型玻纤制品,产品内销与外销比例为5: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评价与结论

⑴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属鼓励类项目。它的建设将对我国玻纤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⑵××××纤维有限公司以发展玻璃纤维制品加工为主导,在已占得市场先机的情况下,建设池窑拉丝生产线,为制品加工作配套并就近占领周遍地区的市场。产品目标明确,市场风险小,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⑶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已有条件,投资省、见效快。

⑷本项目建成后,年平均销售收入万元,利税万元,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各项投资指标均高于建材行业的规定。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建议项目尽快实施。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市场需求现状

2.1.1世界玻璃纤维行业现状

2005年全球玻纤生产总量约310万吨左右。1995年至2001年的平均增长率为%,预计2001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长率为5%。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玻璃纤维增强基材(含屋面材料基材)和纺织用基材的地域市场分布如下:

2005年全球玻纤市场的平均增长率约6%,其中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亚洲的中国和印度,增长率在15%以上,中东地区发展也较快,增长率在6%以上;而美国和欧洲增长速度较慢,仅%和%。

玻纤行业纯氧燃烧的关键问题分析

玻纤行业纯氧燃烧的关键问题分析 唐宇,唐秀凤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摘要:介绍了纯氧燃烧技术在玻纤池窑上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研究来阐述纯氧燃烧技术的先进性,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来验证该技术良好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性。指出纯氧燃烧技术是先进的玻璃熔化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熔制各种成分玻璃配合料,使玻纤生产能够实现高质量、低排放、降能耗的目标。 关键字:纯氧燃烧;玻璃纤维;单元窑;节能减排 1.概述 纯氧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即燃料(天然气、液化气、柴油、重油等)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发光发热。任何燃烧过程都包括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及高温,传统空气燃烧就是利用空气中21%的氧气来进行助燃,但是空气中约79%的氮气在高温下也会部分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有害物质NOx,空气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较大,79%的氮气也会加热至高温,带走部分热量,因此空气燃烧的热效率较低,且浪费能源污染大气[1]。由此可见提高助燃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是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措施。随着工业化的技术进步,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技术日渐成熟,不但制得氧气的浓度越来越高,而且制氧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这就为纯氧燃烧创造了有利的工业化基础。使用纯度大于91%的氧气,按照一定的氧/燃比与燃料混合燃烧,产生低动量火焰的纯氧燃烧技术应运而生。相比空气助燃技术,纯氧燃烧技术具有火焰温度高、热量传导快、燃烧效率高、废气排放少等节能环保的优良特点。 随着工业化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环境污染导致的问题不断恶化,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耗能低排放的玻纤生产线采用纯氧燃烧技术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工信部在2012年8月1日起宣布开始实施的新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中,明确指出新建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必须采用纯氧燃烧技术,这将大大推动我国纯氧燃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将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年产20万吨合成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20万吨合成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目名称:2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 主办单位:X 企业性质:股份制 企业法人: 邮编: 电话: 传真: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 2.1编制依据 1.原化工部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及国务院

(98)253号文;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1996); 7.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 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1. 2.2编制原则 1.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客观地为上级主管部门审议该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 4.合理有序的安排用地结构,用地功能布局考虑产业用地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5.根据工厂的区域位臵及性质,严格控制污染,污水的排放应遵循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 6.在满足生产工艺及兼顾投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以体现本工程的先进性。

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流程

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流程 一、池窑拉丝工艺流程 其工艺流程是块状原料进厂,经过破碎、粉碎、筛分成合格粉料,气力输送至大料仓,而后经称量、混合制成配合料,气力输送到窑头料仓,经螺旋投料机将配合料投入单元熔窑中熔化成玻璃液。熔融好的玻璃液经单元熔窑熔化部流出后即进入主通路(或称澄清均化或调节通路)进行进一步澄清均化和温度调理,然后经过过渡通路(或称分配通路)和作业通路(或称成型通路),流至流液槽内,由多排多孔铂金漏板流出,形成纤维。再经冷却器冷却、单丝涂油器涂覆浸润剂后被高速旋转的拉丝机拉制卷绕成原丝饼或直接无捻粗纱纱筒。 二、工艺流程简图 三、主要工艺流程设备 天然气(纯氧燃烧)粉尘、噪 粉尘、噪 池窑废气、噪 废水、硬废丝、噪

(1)合格粉料制备 块状原料进厂都需经过破碎、粉碎、筛分成合格粉料。 主要设备:破碎机、机械振动筛等。 (2)配合料制备 配合料生产线由气力输送上料系统、电子称量系统和气力混合输送系统组成。 主要设备:气力输送上料系统和配合料称重及混合输送系统等。 (3)玻璃熔制 合格配合料经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缺陷的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熔制过程。玻璃熔制是玻璃生产最重要的环节,玻璃制品的产量、质量、成品率、成本、燃料耗量、窑炉寿命等都与玻璃熔制过程密切相关。 主要设备:窑炉及窑炉设备、燃烧系统、电加热系统、窑炉冷却风机、压力传感器等。 (4)纤维成型 纤维成型即将玻璃液制成玻璃纤维原丝的过程。由多排多孔拉丝漏板流出的玻璃液,经丝根冷却器和拉丝机高速牵伸成型为纤维。 主要设备:漏板、纤维成型室、玻璃纤维拉丝机、烘干炉、原丝筒自动搬运装置、络纱机、包装系统等。 (4)浸润剂配制 浸润剂以环氧乳液、聚氨酯乳液、润滑剂及抗静电剂和各种偶联剂为原料并加水配制而成。配制过程需用夹套蒸汽加热,配制用水采用去离子水。配制好的浸润剂存入贮罐,再由贮罐输入循环罐。循环罐输送浸润剂至各炉台单丝涂油器,涂敷后多余的浸润剂经回收、过滤后返回循环罐继续使用。 主要设备:浸润剂配置系统。

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设计

摘要介绍了260~300td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的设计情况,包括:熔化部设计,分支通路的布置原则,分支通路长度尺寸的设计,全窑池底结构形式和不同池深的窑底结构处理。 关键词平拉玻璃熔窑设计 天津玻璃厂是我国采用平拉工艺(格法)生产平板玻璃的重点骨干企业。该厂于1986年全套引进了比利时格拉威伯尔公司(Glaverbe1)的平拉玻璃生产技术及主要设备。建设初期为一窑二线,并留有可热接第三线的接口。后来在不停产的情况下,成功地热接了第三线,建成了国内第一条一窑三线的平拉玻璃生产线。长期稳定地生产2 mm厚优质薄玻璃,工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国内多家平拉玻璃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天津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该生产线所在的地理位置已被规划为商住区,玻璃厂需要搬迁到新址。由于原一窑三线已经完成了两个窑期近17年的运行,拆后可利用的设施已不多,以及要扩大生产能力的考虑,工厂决定新建一条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生产线。设计熔化能力260~300t/d,燃料为重油,窑龄8年,玻璃原板宽 度4000 mm,耐火材料立足于全部国产,现将有关设计情况介绍如下: 1 熔化部设计 在80年代引进的一窑三线平拉玻璃熔窑,从窑型尺寸到各部位细部结构看,该熔窑的熔化部在现在看来仍是一座200 t/d级的技术比较先进的熔窑。本次工厂搬迁需要新建同样技术先进的一窑四线,熔化能力为260~300 t/d的熔窑,并要积极采用近年来的各项熔窑新技术。 本设计确定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的熔化部,采用近年来在国内浮法玻璃熔窑上广泛采用的熔化部结构形式,并以某建成投产多年的300 t/d浮法线熔窑做为参照,进行熔化部设计。 1.1 熔化部主要尺寸的确定 按照熔化部的池宽尺寸计算公式: B=9000+ (P-300) ×7 求得该熔窑(按P=300 t/d)的熔化部池宽为:B=9 000 mm。 对于浮法玻璃熔窑来说,熔化部和熔化区的长宽比分别为:K1=3~3.3;K2=1.8~2.0。对于平拉玻璃熔窑来说,为了保证长通路末端玻璃液的成形温度,这两个比值要取得小一些,初步设定熔化部的长宽比为:K1=2.9;熔化区的长宽比为:K2=1.85。计算出熔化部和熔化区池长的初步尺寸: 熔化部池长:L=9 000×2.9=26100 mm, 熔化区池长:Ll=9 000×1.85=16650 mm。

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质合成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概述 (1) 第一章总则 (7) 1.1 编制依据 (7) 1.1.1 法律、法规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7) 1.1.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7) 1.1.3 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8) 1.1.4 导则、规范 (10) 1.1.5 规划文件 (10) 1.1.6 项目文件及资料 (10) 1.2 评价目的、原则及重点 (11) 1.2.1 评价目的 (11) 1.2.2 评价原则 (11) 1.2.3 评价重点 (12) 1.3 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 (12) 1.4 评价因子 (12) 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3) 1.6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5) 1.6.1 评价工作等级 (15) 1.6.2 评价范围 (19) 1.7 评价标准 (19) 1.7.1 环境质量标准 (19) 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 (21) 第二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5) 2.1 自然环境概况 (25) 2.1.1 地理位置 (25) 2.1.2 地质地貌 (25) 2.1.3 水文特征 (26) 2.1.4 气象气候 (27) 2.2 吉林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概况 (27) 2.2.1 规划基本情况 (27) 2.2.2 园区总体发展重点及准入要求 (28) 2.2.3 规划功能布局 (32) 2.2.4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情况 (33) 2.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6) 2.3.1 常规污染物 (36) 2.3.2 特征污染物 (38)

2.4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2.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 2.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2.7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46) 3.1 项目概况 (46) 3.1.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及建设地点 (46) 3.1.2 周围环境敏感情况 (46) 3.1.3 总投资及来源 (46) 3.1.4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组成 (47) 3.1.5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52) 3.1.6 厂区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 (54) 3.1.7 主要生产设备 (60) 3.1.8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68) 3.1.9 项目建设进度 (69) 3.2 工程分析 (69) 3.2.1 原辅材料供应及消耗 (69) 3.2.2 公用工程供应及消耗 (74) 3.2.3 可燃气体排放系统 (82) 3.2.4 储运系统 (83) 3.2.5 生产工艺及排污环节 (91) 3.3 水平衡、物料平衡分析 (116) 3.3.1 水平衡 (116) 3.3.2 蒸汽平衡 (121) 3.3.3 物料平衡 (121) 3.3.4 硫平衡 (127) 3.3.5 氮平衡 (127) 3.3.6 燃料气平衡 (127) 3.4 拟建项目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28) 3.4.1 施工期 (128) 3.4.2 运营期 (129) 3.4.3 运营期环境风险 (146) 3.5 拟建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分析 (159) 3.5.1 废水非正常排放 (159) 3.5.2 废气非正常排放 (159) 3.6 清洁生产分析 (162) 3.6.1 工艺技术先进性及合理性分析 (162) 3.6.2 原料及产品先进性分析 (177)

玻璃熔窑设计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浮法玻璃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3) 1.1平板玻璃工艺方案 (3) 1.1.1有曹垂直引上法 (3) 1.1.2垂直引上法 (3) 1.1.3压延玻璃 (3) 1.1.4 水平拉制法 (3) 1.2浮法玻璃工艺及其产品的优点 (4) 1.3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成图见图1.1 (5) 图1.1 (5) 第二章设计说明 (6) 2.1设计依据 (6) 2.2工厂设计原则 (7) 第三章玻璃的化学成分及原料 (8) 3.1浮法玻璃化学成分设计的一般原则 (8) 3.2配料流程 (9) 3.3其它辅助原料 (10) 第四章配料计算 (12) 4.1于配料计算相关的参数 (12) 4.2浮法平板玻璃配料计算 (12) 4.2.1设计依据 (12) 4.2.2配料的工艺参数; (13) 4.2.3计算步骤; (13) 4.3平板玻璃形成过程的耗热量的计算 (15) 第五章熔窑工段主要设备 (20) 5.1浮法玻璃熔窑各部 (20) 5.2熔窑主要结构见表5.1 (21) 5.3熔窑主要尺寸 (21) 5.4熔窑部位的耐火材料的选择 (24) 5.4.1熔化部材料的选择见表5.3 (24) 5.4.2卡脖见表5.4 (25) 5.4.3冷却部表5.5 (25) 5.4.4蓄热室见表5.6 (25) 5.4.5小炉见表5.7 (26) 5.5玻璃熔窑用隔热材料及其效果见表5.8 (26) 第六章熔窑的设备选型 (28) 6.1倾斜式皮带输送机 (28) 6.2毯式投料机 (28)

6.3熔窑助燃风机 (28) 6.4池壁用冷却风机 (29) 6.5碹碴离心风机4-72NO.16C (29) 6.6L吊墙离心风机9-26NO11.2D (29) 6.7搅拌机 (29) 6.8燃油喷枪 (29) 6.9压缩空气罐C-3型 (29) 第七章玻璃的形成及锡槽 (30) 第八章玻璃的退火及成品的装箱 (32) 第九章除尘脱硫工艺 (33) 9.1除尘工艺 (33) 9.2烟气脱硫除尘 (33) 第十章技术经济评价 (34) 10.1厂区劳动定员见表10.1 (34) 10.2产品设计成本编制 (35) 参考文献 (38) 致谢 (39) 摘要 设计介绍了一套规模为9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原料方面,对工艺流程中的配料进行了计算;熔化工段方面,参照国内外的资料和经验,对窑的各部位的尺寸、热量平衡和设备选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环境保护重要性及环保措施参考实习工厂资料,在运用相关工艺布局的基础下,绘制了料仓、熔窑、锡槽、成品库为主的厂区平面图,具体对熔窑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绘制了熔窑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还有卡脖结构图,整个设计参照目前浮法玻璃生产的主要设计思路,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全自动化生产,反映了目前浮法生的较高水平。 关键词:浮法玻璃、熔窑工段、设备选型、工艺计算。

玻璃马蹄焰窑炉结构设计

第二章结构设计 2.1熔化部设计 2.1.1熔化率K值确定 瓶罐玻璃池窑设计K值在2.2—2.6t/m2.d为宜。熔化率取的过小,窑炉不节能,取得过大,熔化操作困难,或是达不到设计容量,本次取2.5t/(m2·d)。理由如下:目前国外燃油瓶罐玻璃窑炉熔化率均在2.2以上,而我国却在2.0左右,偏低的原因: (1)整个池窑缺少有助于强化熔融的配套设计。 (2)操作管理,设备,材料等使得窑后期生产条件恶化。 由于这些影响熔化能力的因素,现在瓶罐玻璃K值偏小。在全面改进窑炉结构和有关附属设备后,根据国内耐火材料配套情况和玻璃原料量与制备情况。采取了K=2.5 t/(m2·d)。 2.1.2熔化池设计 (1)确定来了熔化率K值:熔化部面积 100/2.5=40m2。 (2)熔化池的长、宽、深:L×B×H=8000mm×5000mm×1200mm 本设计取长宽比值为1.6。 长宽比确定后,在具体确定窑池长度时,要保证玻璃液充分熔化和澄清,并考虑到砖窑材料的质量以及燃烧火焰的情况,一般要求火焰转向点在窑长的2/3处。窑长应≥4m 。 在确定窑池宽度时,应考虑到火焰的扩展范围,此范围取决于小炉宽度、中墙宽度(两个小炉的间距,小炉的间距,既要便于热修,又不要降低火焰的覆盖面积,一般小炉之间的通道宽度取0.9~1.2 m )。窑池宽度约为2~7m。 长宽选定后,当然具体尺寸还要按照池底排砖情况(最好是直缝排砖)作出适量调整,池底一般厚为200~300m。具体的池底排列会在后面设计的选材方面进行说明。这里先不做细讲。 综上,本次选用L=8m ,B=5m。 窑池深度一般根据经验确定。池深一般在900—1200mm为宜。池深不仅影响到玻璃

E玻璃纤维池窑生产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E玻璃纤维池窑生产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危良才 (珠海玻璃纤维厂) 珠海玻纤厂自1990年6月15日池窑点火投产以来,已经整整五年了。在这段日子里,我厂走过了一段艰苦创业的道路。全厂员工团结战斗、奋发图强,排除了一个个险阻,渡过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初次年产4000吨池窑顺利投产及再次年产7500吨池窑扩建成功的巨大成绩。尤其是这次年产7500吨池窑扩建工程,从94年11月4日拆除旧窑到12月19日砌好新窑用了46天(其中砌窑筑新窑只用了23天)。从94年10月31日旧窑停产放玻璃水到95年元月28日新窑投产拉丝用了89天,从新窑漏板于2月4日全部装好拉丝到2月19日日产原丝22.4吨,突破日本拉丝日产22.1吨设计指标只用了16天,获得了日本专家的高度赞赏。 第一届年产4000吨池窑自1990年6月15日点火投产到1994年10月31日停窑放玻璃水共运转了1600天,计4年零4个月,超过日本原设计4年的使用寿命。这四年多来,随着操作水平的提高及生产技术管理的加强,窑炉的原丝产量逐年提高:1990年近半年共拉制原丝1361.04吨,1991年3165.61吨,1992年5010.12吨,1993年5124.19吨,1994年10个月为4071.20吨,合计生产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18005.15吨,其中主要产品有四种:印制电路板用电子级玻璃布2447.87万米,短切原丝毡5582.81吨,无捻粗纱2160.40吨,方格布172.21万米,产品百分之九十左右远销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部份产品返销日本。产品外销金额为3445.82万美元。内销金额5199.88万元。 下面谈谈我厂池窑生产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1 池窑的窑型结构与自动控制 池窑的窑型结构为国外流行的单元窑。采用狭缝式金属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可以高达700℃左右。全窑采用了10多种高级耐火材料:与高温玻璃液接触部位,主要使用了致密氧化铬砖;与低温玻璃液接触部位,则使用致密氧化锆砖;火焰空间使用标准锆砖,大碹为熔融莫来石砖,烟道部分使用熔铸莫来石砖;主通路及成型通路的耐火材料与熔化部分相同;漏板流液洞部分采用致密锆砖,主通路口及作业通路口均设置有包复铂膜的挡砖,窑体外层则采用各种粘土砖及不同类型的保温砖。生产证明,这种单元窑结构是较理想的E玻璃池窑结构,砖材的使用部位经过美国、英国及德国有关专家现场考察指出,使用部位正确、有效。 池窑由熔化部、澄清部、主通路及成型通路组成。熔化部采用重油加热,澄清部也用重油加热,主通路及成型通路则采用液化石油气加热,拉丝漏板采用电加热。成型通路为H型,按不同品种分为四个成型区。在主通路未端设有一个放料口,用作排放玻璃液面的浮渣及其它杂质。在熔化部与金属换热器之间的烟道设有一沉降室,烟气中带出的粉料绝大多数在此沉降,以便定期清理。 22

年产20万吨苯乙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总论 1.1项目提出背景及项目实施必要性 1.1.1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从我国苯乙烯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需求的巨大缺口和持续强劲的增长势头,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增长的原动力;我国的苯乙烯市场仍呈产不足需的现状。2012 年,国内纯苯供应将进一步的增长虽然我国苯乙烯的产能和产量增速明显,但依然没有改变我国苯乙烯供不应求的局面,2012年我国的苯乙烯的进口依存度高达69.2%,虽然同比下降了5.3个百分点,但供需缺口依然较大。从长远来看。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对纯度不高的丙烷等石油裂解气的综合利用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利用丙烷制备乙烯,进而制备苯乙烯符合国家的战略要求 1.1.2产业链优化配置的需要 据调研,主营业务为石油炼制和烃类衍生物的生产与销售。目前拥有以800万吨/年原油加工、65万吨/年乙烯、140万吨/年芳烃装置为核心的43套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年产聚烯烃塑料、聚酯原料、橡胶原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成品油等5大类44种商品700多万吨,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电子、食品、汽车、航空以及现代化农业等各个领域,公司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我们设计的大概的丙烷的产能是40万吨每年,使乙烯的年产量增加,尽可能的逼近一百万吨,也能填补扬子石化苯乙烯的空缺,平稳之后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 1.1.3原子经济性和清洁生产的优势 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尽可能多得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AtomEconomy)概念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我们设计的三个反应联合应用下,可以做到苯乙烯产量的最大化,而不会产生过多的废物,尤其是完全利用了可能的副产物苯,避免了其可能造成的污染和风险,从而将芳烃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对于产生的废气,经过模拟计算可知,其组分含有大量乙烯、氢气及其他轻烃,与乙烯厂的原料相似,可以作为乙烯厂的生产原料。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

玻璃纤维行业

【概念】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分析解读】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有两种:两次成型-坩埚拉丝法,一次成型-池窑拉丝法。坩埚拉丝法工艺繁多,先把玻璃原料高温熔制成玻璃球,然后将玻璃球二次熔化,高速拉丝制成玻璃纤维原丝。这种工艺有能耗高、成型工艺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等种种弊端,基本被大型玻纤生产厂家淘汰。池窑拉丝法把叶腊石等原料在窑炉中熔制成玻璃溶液,排除气泡后经通路运送至多孔漏板,高速拉制成玻纤原丝。窑炉可以通过多条通路连接上百个漏板同时生产。这种工艺工序简单、节能降耗、成型稳定、高效高产,便于大规模全自动化生产,成为国际主流生产工艺,用该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约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

2015年我国玻纤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应用市场前景分析【图】 2015年10月23日10:43字号:T|T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作为功能和结构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且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对钢材、铝材、木材等传统材料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玻璃纤维产业链示意图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玻璃纤维市场运行态势分析及产业链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指出:玻纤产业链条较长,目前已形成玻纤、玻纤制品和玻纤复合材料完整产业链。上游产业主要是采掘、化工、能源,下游产业较广泛,主要包括建筑建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和航天航空、风电、环境工程等新兴产业。 上游玻纤纱属于“重资产”行业。万吨玻纤池窑的投资额约为1-1.5 亿元,且一旦点火投产后,一般不停窑、不减产,直到7-8 年后池窑冷修(冷修期一般为6 个月)。这些使得玻纤纱的产量较为刚性,行业有较强的周期性。 中下游制品和复合材料大多属于轻资产,品种繁多且应用领域广泛。受益于低碳节能的社会趋势,新用途不断出现,因此制品和复材企业要保持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必须在创新和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而优势企业往往能够持续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从而持续获得高利润。

玻璃马蹄焰池窑课程设计说明书

玻璃马蹄焰池窑课程设 计说明书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窑炉及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42200吨高白料酒瓶燃油 蓄热式马蹄焰池窑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指导教师: 2013年6月20日 目录

1绪论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窑炉及设计(玻璃)》课程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设计、运算、使用专业资料等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受到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增强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窑炉及其它热工设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对所学窑炉热工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深化,为将来从事生产、设计、研究及教学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1.1设计依据: (1)设计题目:年产42200吨高白料酒瓶燃油马蹄焰玻璃池窑的设计 (2) 原始数据: 产品规格:高白酒瓶容量550mL, 重量450g/只 行列机年工作时间及机时利用率:325 天,95% 机速:QD8行列机高白酒瓶75只/分钟 QD6行列机高白酒瓶42只/分钟 产品合格率:90% 玻璃熔化温度1430℃ 玻璃形成过程耗热量q玻=2350kJ/kg玻璃液 重油组成(质量分数%),见表1 。 1.2简述玻璃窑炉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玻璃生产专用热工设备统称为玻璃窑炉。 玻璃窑炉是玻璃行业生产的心脏,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设备。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窑炉以火焰炉为主,能耗水平较高(一般在300~500公斤标煤/吨成品左右,

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流程

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流程 一、池窑拉丝工艺流程 其工艺流程是块状原料进厂,经过破碎、粉碎、筛分成合格粉料,气力输送至大料仓,而后经称量、混合制成配合料,气力输送到窑头料仓,经螺旋投料机将配合料投入单元熔窑中熔化成玻璃液。熔融好的玻璃液经单元熔窑熔化部流出后即进入主通路(或称澄清均化或调节通路)进行进一步澄清均化和温度调理,然后经过过渡通路(或称分配通路)和作业通路(或称成型通路),流至流液槽内,由多排多孔铂金漏板流出,形成纤维。再经冷却器冷却、单丝涂油器涂覆浸润剂后被高速旋转的拉丝机拉制卷绕成原丝饼或直接无捻粗纱纱筒。 二、工艺流程简图 三、主要工艺流程设备 (1)合格粉料制备 块状原料进厂都需经过破碎、粉碎、筛分成合格粉料。 主要设备:破碎机、机械振动筛等。 (2)配合料制备 配合料生产线由气力输送上料系统、电子称量系统和气力混合输送系统组成。 主要设备:气力输送上料系统和配合料称重及混合输送系统等。 (3)玻璃熔制 原丝 天然气 去离子水 粉尘、噪粉尘、噪池窑废气、噪

合格配合料经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缺陷的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熔制过程。玻璃熔制是玻璃生产最重要的环节,玻璃制品的产量、质量、成品率、成本、燃料耗量、窑炉寿命等都与玻璃熔制过程密切相关。 主要设备:窑炉及窑炉设备、燃烧系统、电加热系统、窑炉冷却风机、压力传感器等。 (4)纤维成型 纤维成型即将玻璃液制成玻璃纤维原丝的过程。由多排多孔拉丝漏板流出的玻璃液,经丝根冷却器和拉丝机高速牵伸成型为纤维。 主要设备:漏板、纤维成型室、玻璃纤维拉丝机、烘干炉、原丝筒自动搬运装置、络纱机、包装系统等。 (4)浸润剂配制 浸润剂以环氧乳液、聚氨酯乳液、润滑剂及抗静电剂和各种偶联剂为原料并加水配制而成。配制过程需用夹套蒸汽加热,配制用水采用去离子水。配制好的浸润剂存入贮罐,再由贮罐输入循环罐。循环罐输送浸润剂至各炉台单丝涂油器,涂敷后多余的浸润剂经回收、过滤后返回循环罐继续使用。 主要设备:浸润剂配置系统。

关于浮法玻璃熔窑改进的几项措施

关于浮法玻璃熔窑改进的几项措施 3唐春桥1,孙兴银2,袁建平2,戴玖凤2 (1.深圳南玻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7; 2.江苏华尔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浮法玻璃熔窑结构设计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使熔窑的熔化能力和熔制质量不断提高,熔窑寿命不断延长,熔窑能耗不断降低。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熔窑的结构设计仍有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就浮法玻璃熔窑改进的几项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浮法玻璃熔窑;结构;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 Q171.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871(2005)05-0023-02 So m e Acti on s Taken for I m prove m en t of Floa t Gl a ssM elti n g Furnace TAN G Chun -qiao,SUN X ing -y in,YUAN J ian -ping,DA I J iu -feng 1 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托利多熔窑技术的引进,国内平板玻璃熔窑在设计水平、熔化能力、窑炉寿命、能耗热效、玻璃熔制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创新的路子。如今,国内设计的浮法熔窑,熔化能力从400t/d,向500t/d 、600t/d 、900t/d 稳步发展;窑龄也从5年向8年和10年迈进;熔制缺陷如气泡、结石等的大量减少,使玻璃质量从普通建筑级提高到汽车级和制镜级。 目前,国内针对浮法玻璃熔窑又进行了多方面的设计创新,如采用全等宽投料池、加长1# 小炉到前脸的间距、加长澄清带长度、大碹保温采用复合保温结构、全连通蓄热室改为“全分隔式”或“分组式”蓄热室、集中式烟道布置、采用水平搅拌和垂直搅拌混合的卡脖结构等等。但是浮法熔窑结构设计仍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下面就浮法玻璃熔窑改进的几项措施进行探讨。2 浮法玻璃熔窑改进措施探讨 2.1 设置辅助电助熔装置 目前,在浮法玻璃熔窑上采用辅助电熔装置熔制玻璃的企业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少数合资或外资企业和极少数国内的浮法玻璃企业中,其好处是:⑴在配合料料区采用电助熔,可大幅度提高料层下面的玻璃液温度,使料层获得更多的热量,提高料层的熔化能力,这样可大幅度增加浮法玻璃产量。而在热点区域采用电助熔,可强化热点、突出热点,从而提高玻璃液质量。⑵生产着色玻璃时,开启电加热可提高熔窑的池底温度,加强池底玻璃液对流,减少不动层厚度,同时,玻璃液可获得更多的热量,通过对流传递到配合料层,从而加快配合料的熔化,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空间热量的投入,降低熔窑的火焰空间热负荷,延长窑炉寿命。 第33卷第5期2005年10月玻璃与搪瓷G LASS &E NAMEL Vol .33No .5Oct .2005 3收稿日期:2004-10-10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浮法玻璃熔窑设计的改进

浮法玻璃熔窑设计的改进 宋 庆 余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蚌埠市 233018) 近些年来,我国浮法玻璃熔窑的设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年前中国只有一座浮法玻璃熔窑,当时的熔化能力只有230t/d,窑炉的寿命只有3年,熔化率为1.13t/m2?d,热耗11675kJ/kg玻璃液,玻璃质量仅能达到当时厂标的二、三等品,总成品率为65%。现在我国已有浮法窑61座,我国自己设计的最大吨位为600t/d的窑已投产2年,与20年前相比,熔化能力增加了2.6倍,熔化率达到2.26t/m2?d,提高了近一倍,热耗为6688kJ/ kg玻璃液,降低了43%,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制镜级和加工级玻璃达到90%,总成品率大于80%。以上的浮法玻璃熔窑技术指标,我国只有少数生产线可以达到,多数浮法玻璃熔窑达不到。这少数的浮法玻璃熔窑与国外先进的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主要讨论目前我国浮法玻璃熔窑应如何改进。1 投料池设计的改进 投料是熔制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它关系到配合料的熔化速度、熔化区的位置、泡界线的稳定,最终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1.1 应设计与熔化部等宽的投料池 投料池越宽,配合料的覆盖面积就越大,配合料的吸热是与覆盖面积大小成正比的。因此采用与熔化部等宽或接近等宽的投料池,有利于提高热效率,有利于节能,有利于提高熔化率。 1.2 采用无水包的45度“L”型吊墙 传统的“L”型吊墙都有水包,由于水包的寿命短、易损坏、漏水,造成吊墙砖的炸裂,吊墙砖实际上在热工作状态下无法更换,这样就影响窑炉的寿命。所谓无水包吊墙,就是水包被一排吊砖所代替,这就解决了因水包漏水所造成的吊墙砖炸裂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更换损坏水包对生产的影响。1.3 投料口采用全密封结构 投料池内的压力一般是正压,所以由窑内向外部的溢流和辐射热损失较大。采用全密封结构,构成预熔池,将减少这部分热损失,使配合料进入熔化池之前能吸收一定的热量,将其中的水分蒸发并进行预熔,这样料堆进入熔化池后很快就会熔化摊平,因此加速了熔化过程。同时,由于料堆表面被预熔,就减少了粉料被烟气带入蓄热室的量,也减轻了飞料对熔窑上部结构的化学侵蚀。投料池采用全密封结构,可以防止外界的干扰,保证窑内压力制度、温度制度的稳定,保证泡界线的稳定。特别是保证玻璃对流的稳定,有利于减少生料对池壁砖的侵蚀,延长窑炉寿命,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2 熔化部设计的改进 2.1 加长1#小炉至前脸墙的距离 加长1#小炉至前脸墙的距离,可开大1#小炉,提高熔化效率和热效率。从辐射传热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问题。 Q=C? T1 100 4 - T2 100 4 ?F 式中:Q——配合料吸收的热量,kJ; T1——火焰的温度,K; T2——配合料的温度,K;

玻璃窑炉设计技术之单元窑

玻璃窑炉设计技术之单元窑 第一章单元窑 用来制造E玻璃和生产玻璃纤维的窑炉,通常采用一种称为单元窑的窑型。它是一种窑池狭长,用横穿炉膛的火焰燃烧和使用金属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的窑炉。通过设在两侧胸墙的多对燃烧器,使燃烧火焰与玻璃生产流正交,而燃烧产物改变方向后与玻璃流逆向运动。因此在单元窑内的玻璃熔化、澄清行程长,比其它窑型在窑内停留时间长,适合熔制难熔和质量要求高的玻璃。单元窑采用复合式燃烧器,该燃烧器将雾化燃料与预热空气同时从燃烧器喷出,经烧嘴砖进入窑炉内燃烧。雾化燃料处在燃烧器中心,助燃空气从四周包围雾化燃料,能达到较好的混合。所以与采用蓄热室小炉的窑型相比,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助燃空气。当空气过剩系数为1.05时能完全燃烧,通过调节燃料与助燃空气接触位臵即可方便地控制火焰长度。由于使用多对燃烧器,分别调节各自的助燃风和燃料量,则可以使全窑内纵向温度分布和炉内气氛满足玻璃熔化与澄清的要求,这也是马蹄焰窑所无法达到的。单元窑运行中没有换火操作,窑内温度、气氛及窑压的分布始终能保持稳定,这对熔制高质量玻璃有利。现代单元窑都配臵有池底鼓泡,窑温、窑压、液面及燃烧气氛实行自动控制等系统,保证了难熔的E玻璃在较高熔化率下能获取用于直接拉制玻璃纤维的优质玻璃液。所以迄今在国际上单元窑始终是E玻璃池窑拉丝的首选窑型。 单元窑与其它窑型相比的不足之处是能耗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单元窑的长宽比较大,窑炉外围散热面积也大,散热损失相对较高。采用金属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的优点是不用换火,缺点是空气预热温度,受金属材料抗氧化、抗高温蠕变性能的制约,一般设计金属换热器的出口空气温度为650~850℃。大多数单元窑热效率在15%以内,但如能对换热器后的废气余热再予利用,其热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 配合料在单元窑的一端投入,投料口设在侧墙的一边或两边,也有设在端墙上的。熔化好的玻璃从另一端穿过沉式流液洞流至称为通路的拉丝作业部。 第一节单元窑的结构设计

浮法玻璃熔窑的结构

浮法玻璃熔窑的结构 浮法玻璃熔窑和其他平板玻璃熔窑相比,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属浅池横焰池窑,但从规模上说,浮法玻璃熔窑的规模要大得多,目前世界上浮法玻璃熔窑日熔化量最高可达到1100t以上(通常用1000t/d表示)。浮法玻璃熔窑和其他平板玻璃熔窑虽有不同,但它们的结构有共同之处。浮法玻璃熔窑的结构主要包括:投料系统、熔制系统、热源供给系统、废气余热利用系统、排烟供气系统等。图1-1为浮法玻璃熔窑平面图,图1-2为其立面图。 一投料池 投料池位于熔窑的起端,是一个突出于窑池外面的和窑池相通的矩形小池。投料口包括投料池和上部挡墙(前脸墙)两部分,配合料从投料口投入窑内。 1.投料池的尺寸 图1-1 浮法玻璃熔窑平面图 1-投料口;2-熔化部;3-小炉;4-冷却部;5-流料口;6-蓄热室 图1-2 浮法玻璃熔窑立面图 1-小炉口;2-蓄热室;3-格子体;4-底烟道;5-联通烟道;6-支烟道;7-燃油喷嘴

投料是熔制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它关系到配合料的熔化速度、熔化区的热点位置、泡界限的稳定,最终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由于浮法玻璃熔窑的熔化量较大,采用横焰池窑,其投料池设置在熔化池的前端。投料池的尺寸随着熔化池的尺寸、配合料状态、投料方式以及投料机的数量。配合料状态有粉状、颗粒状和浆状(目前一般使用粉状);投料方式由选用的投料机而确定,有螺旋式、垄式、辊筒式、往复式、裹入式、电磁振动式和斜毯式等。(目前多采用垄式投料机和斜毯式投料机)。 (1)采用垄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尺寸采用垄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宽度取决于选用投料机的台数,投料池的长度可根据工艺布置情况和前脸墙的结构要求来确定。 (2)采用斜毯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尺寸斜毯式投料机目前在市场上已达到了普遍使用,它的投料方式与垄式投料机相似,只是投料面比垄式投料机要宽得多,因此其投料池的尺寸在设计上与采用垄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尺寸没有太大的区别,仍然决定于熔化池的宽度和投料面的要求。 随着玻璃熔化技术的成熟和熔化工艺的更新,浮法玻璃熔窑投料池的宽度越来越大。因为配合料吸收的热量与其覆盖面积是成正比的,投料池越宽,配合料的覆盖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和节能,有利于提高熔化率。因此,目前在大型浮法玻璃熔窑的设计中,均采用投料池与熔化池等宽和准等宽的模式。随着投料池宽度的不断增大,大型斜毯式投料机也应运而生,熔化池和投料池宽度均在11m的熔窑,采用两台斜毯式投料机即可满足生产和技术要求。 二熔化部 浮法玻璃熔窑的熔化部是进行配合料熔化和玻璃液澄清、均化的部位。熔化部前后由熔化区和澄清区组成;上下又分为上部火焰空间和下部窑池。其中上部空间又称为火焰空间,由前脸墙、玻璃液表面、窑顶的大碹与窑壁的胸墙所围成的充满火焰的空间;下部池窑由池

马蹄焰池窑设计

马蹄焰池窑设计

窑炉及设计(玻璃)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1.2万吨玻璃酒瓶燃油马蹄焰池窑的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指导教师: 2012 年 6 月 17 日

陕西科技大学 窑炉及设计(玻璃)课程设计任务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班级学生: 题目:年产1.2万吨玻璃酒瓶燃油马蹄焰池窑的设计 课程设计从 2012 年 6 月 4 日起到 2012 年 6 月 17 日 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 原始数据: a.产品规格:青白酒瓶容量500mL, 重量400g/只 b.行列机年工作时间及机时利用率:313 天,95% c.机速:QD6行列机青白酒瓶38只/分钟 d.产品合格率:90% e.玻璃熔化温度1430℃ f.玻璃形成过程耗热量q玻=2350kJ/kg玻璃液 g.重油组成(质量分数%),见表1。 表1 重油组成 C ar H ar N ar O ar S ar M ar A ar合计 89.43 6.500.600.010.43 3.000.03100 (2) 设计计算说明书组成(电子纸质版) 参考目录如下 1.绪论 1.1设计依据 1.2简述玻璃窑炉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1.3对所选窑炉类型的论证 1.4有关工艺问题的论证 2.设计计算内容 2.1日出料量的计算 2.2熔化率的选取 2.3熔窑基本结构尺寸的确定 2.4燃料燃烧计算 2.5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2.6小炉结构的确定与计算 2.7蓄热室的设计 2.8窑体主要部位所用材料的选择和厚度的确定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对本人设计的评述 参考文献 设计说明书格式见《陕西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暂行规范》。(3)图纸要求采用绘图纸铅笔绘制,图纸断面见参考图。图幅大小见表3。各断端面绘图比例必须一致。 表3 图纸要求 序号图纸名称图幅 1 窑炉水平断面Ⅰ-Ⅰ,Ⅱ-Ⅱ图A3 2 窑炉纵立断面A-A图A3 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套,窑炉图纸两张。

电子级玻璃纤维概况资料

电子级玻璃纤维概况 电子玻璃纤维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要害基础源材料,几乎出现在每种电子元器件中,遍布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各个领域。电子玻璃纤维织造成的电子玻璃纤维布(简称电子布)是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工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CL及PCB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重要性能。 高级连续玻璃纤维率先在1938年由美国欧文思·科宁(OCF)公司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紧接着1939年E(电绝缘)玻璃纤维研制成功。1959年,美国OCF公司第一座池窑投入生产。次年,电子级玻璃纤维在美国问世,但此时生产的电子纤维都是直径在9微米以上的较粗纤维。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大型池窑开始生产4~6微米的超细电子玻璃纤维。目前,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电子级玻璃纤维细纱,电子细纱的产量增长迅速。欧洲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法国博舍(Porcher)、赫氏(Hexcel)集团,俄国波洛茨克(Polotsk),意大利吉维迪(Gividi)。日本电子细纱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日东纺、尤尼奇卡及友泽制作所等。美洲地区主要生产厂家有AGY、PPG等。 我国玻璃纤维于1958年在上海小批量投入工业性生产,到1960年才逐步建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我国大陆电子玻璃纤维细纱的浸润剂配方和表面处理技术是珠海玻璃纤维有限公司1989

年从日本引进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已基本上掌握了9微米普通电子纱的浸润剂和表面处理技术,用该技术生产的9微米普通电子纱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通用质量标准。2001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CPIC)从日本引进当时最先进的9微米电子玻璃纤维浸润剂和表面处理技术,用该技术生产的9微米电子纱产品达到国际先进质量标准。该公司2007年启动了7微米E系列电子级玻璃纤维浸润剂和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取得初步成功,目前对5微米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的浸润剂和表面处理技术也获得了阶段性突破。山东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玻璃纤维巨石集团在2005年启动了9微米浸润剂和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 我国台湾地区的玻璃纤维工业诞生于1974年,但是其电子玻纤工业却是由台湾福隆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台湾玻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必成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分别于1989、1990及1991年相继引进了美国及日本等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后才高速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繁荣,拉动了电子玻纤市场需求的逐年增长。伴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多层电路板朝着高密度、高性能及多层化方向发展,对于作为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关键基础材料的电子玻璃纤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电子玻璃纤维及织物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玻纤工业特点 玻璃纤维自上世纪30年代末投入工业化生产以来,发展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