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钢铁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在全球市场上逐渐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本文将从比较优势和战略选择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

一、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中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储量,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这使得中国钢铁企业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劳动力优势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钢铁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具有优势。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成本劳动力,中国能够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3.技术积累

中国钢铁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从炼铁、炼钢到加工制造,中国在钢铁产业的各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这种技术积累使得中国的钢铁企业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二、战略选择

1.技术创新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中国钢铁企业需要通过不

断进行技术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包括生产

工艺的改进、产品品质的提高以及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等方面。通

过技术创新,中国钢铁企业能够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提升附加值,实

现可持续发展。

2.结构调整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钢铁企业应当加强结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

和转型发展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中国

钢铁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的力度,提高产品附加

值和市场竞争力。

3.国际合作

中国钢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面临着一些竞争压力和贸易争端。为

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钢铁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贸易规则的制定,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国钢铁企业能够共同应对全球

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结语

中国钢铁产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比较优势。然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中国钢铁企业仍需不断探索并选择适合自身的战略,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中国钢铁产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上更加稳固地立足,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钢铁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钢铁物流的概念 钢铁物流是以“钢铁”为载体,以“物流”为运作,以“信息”为核心,集钢材贸易、电子商务、三方物流为一体,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涵盖建筑行业、冶金行业、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四大行业的交叉行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发达地区和国家,如北美、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钢铁的物流量往往是生产量的数倍。作为生产原料的铁矿石方面,中国、日本和欧盟是世界上三大铁矿石进口国和进口地区,而中美、南美及大洋洲则是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地区。从这些可以看出,钢铁物流有着很大的需求潜力。 钢铁物流行业发展特点 一、供需结构不匹配 由于规模效应的要求,单个钢厂的产量很高,且单批销量较大(通常不接受零星订单);而钢材终端用户极其分散,即使是大用户也往往采用小批量、高频率的订货方式以降低库存成本。供需两端的物流批量、物流频率均存在巨大差异,无法直接匹配。 二、资金流需要由钢贸商衔接 上游钢厂要求“先款后货”,终端用户要求“先货后款”。上下游资金流的衔接需要通过钢贸商完成。特别是在近几年钢厂盈利困难、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多数钢厂寻找资金实力强大的钢贸商为其“垫资”。钢贸商需要垫资的客户比例高达85%-90%,垫资现象十分普遍。 三、物流链条分段明显 由于钢铁物流的供需结构不匹配,典型的物流链条明显分为两段:前段从钢厂流向各大钢贸市场(或钢铁物流园区),由钢厂和少数--级钢贸商主导:后段从钢贸市场向终端用户分流,由大量的次级钢贸商主导。通过各级钢贸商的分段服务,上下游的物流和资金流得以顺利衔接,仅有少数大型终端用户可获得钢厂的直销服务。 四、增值服务有待发展 现代钢铁物流体系中,仓储、加工配送和运输的链条上,目前的增值服务仍较少。可提供的多数仅为仓储环节中的初级剪切加工(包括对板材、线材进行开卷、整平、定尺、连

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2020-3-31

1、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钢铁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 密集型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钢铁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角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铁矿石、煤炭等原料运输条件偏紧,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资源和能源的约束;结构调整中还存在市场需求预期过高、淘汰落后难度加大、出口结构不合理和企业联合重组进展缓慢、机制改革明显滞后几大问题。 2018年,钢铁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全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2018年,全国粗钢 产量9.28亿吨,同比增长6.6%粗钢表观消费8.7亿吨,同比增长14.8% 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51.3% 2、钢铁行业政策环境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钢铁行业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家发改委2005年7月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是我国第一部指导钢铁行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政策指出,钢铁行业今后的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具体目标是:提高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把钢铁产业发展成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使钢铁行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产业 2008年,国务院于3月20日公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钢铁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在全球市场上逐渐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本文将从比较优势和战略选择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 一、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中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储量,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这使得中国钢铁企业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劳动力优势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钢铁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具有优势。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成本劳动力,中国能够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3.技术积累 中国钢铁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从炼铁、炼钢到加工制造,中国在钢铁产业的各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这种技术积累使得中国的钢铁企业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二、战略选择 1.技术创新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中国钢铁企业需要通过不 断进行技术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包括生产 工艺的改进、产品品质的提高以及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等方面。通 过技术创新,中国钢铁企业能够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提升附加值,实 现可持续发展。 2.结构调整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钢铁企业应当加强结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 和转型发展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中国 钢铁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的力度,提高产品附加 值和市场竞争力。 3.国际合作 中国钢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面临着一些竞争压力和贸易争端。为 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钢铁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贸易规则的制定,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国钢铁企业能够共同应对全球 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结语

唐山钢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

唐山钢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唐山发展钢铁产业必须走规模经济的道路,这既可以通过集团生产设备大型化及其集团成员企业规模的扩大来增加钢铁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系列化和专业化。为此,应鼓励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实现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组成钢铁工业协会,实现以“品种、质量、整合”为重点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力图把唐山建成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钢铁板材市场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唐山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唐山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近几年来唐山市的经济发展已稳居河北省前列,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唐山可以说是一座“因钢而兴”的城市。目前唐山市的粗钢产量将近6000万吨,占河北省总产能的一半左右,占全国的近1/10。随着唐山钢铁工业的继续发展,2011 年唐山钢铁、建材、能源、化工、炼焦、电力六大高能耗行业完成增加值1378.32 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钢铁工业完成增加值951.67 亿元,增长4.1%,比重比2010 年回落6.5 个百分点。其中生铁6567 万吨,增长4.2%;粗钢6832 万吨,增长3.7%;钢材7396 万吨,增长5.4%,动车组增长1.2 倍,运输机械增长2.8 倍。规模以上企业户均产值达到4.36 亿元,比2010 年提高9126 万元。产值突破亿元的企业656 家,增加112 家;突破10 亿元的企业101 家,增加31 家;突破50 亿元的企业24 家。此外,2010 年唐山还实施了首钢迁钢等280 个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精品钢比重达到63%。通过深度联合重组,预计2015 年,唐山全市钢铁冶炼企业将整合至5 家企业集团,打造两至三家千万吨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精品钢比例将达到80%,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强市。以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乐亭新区为依托,加快化工产业发展,唐山将完成从传统产钢铁业大市向钢铁强市的精彩嬗变,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工临港钢铁产业基地,同时,唐山作为河北省经济中心的位置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唐山钢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对竞争优势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当代国际贸易竞争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菱形模型,也称为“钻石模型”。 这一模型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有特色的产业能持续创新与升级,从而获得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国在以下四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和激烈的同业竞争。波特强调,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国内各关键因素彼此长时间强化而衍生出来的,任何一个关键因素弱化都会影响产业升级的潜力。钻石模型以四大关键因素为支撑点,彼此环环相扣,组成动态的竞争模式,描绘了建立、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可行进程。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开始逐步壮大,并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迅速崛起。以下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的一些关键阶段: 发展历程: 1.20世纪初期至1950年代: •钢铁工业起步较早,但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工业基础逐渐恢复和建设。 2.1950年代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 •钢铁工业基本上由国有企业主导,以大型钢铁企业为主。 •钢铁产量逐步增加,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钢铁工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基地。 •钢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4.21世纪初至今:

•2000年代以后,中国钢铁产量进一步飙升,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钢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能效和环保水平。 •钢铁出口量大幅增加,但也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过剩产能问题。 未来趋势: 1.绿色、智能和数字化转型: •钢铁行业将加速实施绿色生产、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结构调整和去产能: •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企业结构,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创新驱动: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资源安全保障: •加强对原材料的掌控,寻求替代资源,确保资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5.国际市场拓展: •钢铁行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走出去" 战略,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6.加强环境保护: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7.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钢铁与其他行业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总体而言,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将在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实施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使钢铁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式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高端产品不足、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过低、区域分布不合理、环保问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钢铁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我国的钢铁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目前;国内钢铁联合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然而;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是跟我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国内中小型材、低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处于相对过剩状态;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产钢材面临进口钢材的冲击增大..

3、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4、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产品供不应求;国家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二、我国的钢铁企业分析 1、从市场容量方面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工业化国家;我国的工业在飞速发展;包括汽车等金属行业也在腾飞..同时钢铁行业门槛较低;利润回报率高;所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但是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同时中下企业的加入使得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降低.. 2、从经济规模分析;国的钢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同时许多中小企业蓬勃发展.面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和产量的迅速提高;可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规模不经济.因此;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改革已经启动;且势在必行.. 3、从产品差异化分析;由于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较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阻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4、从进入障碍和退出壁垒方面分析;进入障碍和退出壁垒是又一影

钢铁行业战略分析

钢铁行业战略分析 随着全球不利因素的积聚以及众多国家政策开始向紧缩转向,经历过“后危机”强劲经济反弹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出现一定放缓,同时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钢铁市场在逐步回升,但依然脆弱,不确定因素很多,钢铁需求增长形势不明朗。目前,钢铁行业发展面临行业利润率低、产能过剩、钢铁价格波动剧烈、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这五个发展困境。由于行业发展程度低、集中度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长期粗放型发展,再加上贸易秩序混乱以及对外铁矿石谈判弱势,导致钢铁企业总体竞争力不足。 钢铁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政府“控总量,调结构”的压力,行业增长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存在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较低的现状,再加上原材料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压力,钢铁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战略选择以应对行业发展的瓶颈?怎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呢?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在研究美国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中,总结出企业成长一般经历了四个阶段:数量扩大战略—地区扩展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后,马基兹在研究80年代以来的美国企业发展趋势中发现,当企业业务组合超过最优化多元化之后,就会导致企业经营资源过度分散,竞争能力可能出现停滞或下降趋势。最后,多元化企业不得不选择归核化。所以,企业业务组合范围演变的序列往往遵循着“规模化—一体化—多元化—归核化”的过程。 我国钢铁行业由于产业利润率低、发展空间有限、行业运行成本高、原材料掌控能力较差等原因,而且钢铁产业作为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紧密,既是耗费原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的大户,同时又是建筑、机器制造、汽车、机电等其他行业的基础产业。 进行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具有较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钢铁企业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钢铁需求一直处于高位增长状态。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钢铁产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才能保持持续稳 定的增长。然而,在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钢铁产能翻倍增长,形成了大量的 过剩产能。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过剩产能的原因 1.高投资、高产出、高利润的生产模式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钢铁行业的投资风险低,回报率高,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涌入。 而出现了这种投资行为的原因是因为我国政府借助2008年金融危机的机会,采用大规模 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加大了对钢铁行业的扶持力度,再加上我国资 源丰富,人工成本低廉,因此钢铁厂家能够以很快的速度投资扩产。这种高投资、高产出、高利润的生产模式,导致钢铁产能巨大地增加,也是过剩产能形成的重要原因。 2.政府发展路径错误 我国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时,一直倡导制造业导向,使得钢铁产能增长势头强劲。同时,政府也放缓了环保审批和制约,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大的钢铁企业发展迅速。政府的 这种错误路径选择,让一些钢铁企业利用政策漏洞和空当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也加剧了钢 铁产业的过剩。 3.科技进步缓慢 尽管我国现在技术水平在提升,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所差距,而钢铁生产需 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和环境。轻薄高强钢、化工级冷轧带钢等超薄高质材料的自主研 发以及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导致了钢铁生产的效率低下,也是导致过剩产能的原因之一。 二、政策建议 1.采取市场化手段优化产能布局 加快推进国有钢铁企业混改,引进优质民营资本,采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供需平衡, 满足产能过剩区域的市场需求。同时,在产能过剩区域,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式鼓 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2.控制过剩产能的行业门槛 在行业门槛方面,应加强环保等规定的执行,遏制低水平、低质量产能的增量,控制 钢铁行业劳动力规模,并加强高配钢材、稀土资讯和金属加工行业等产业联动。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通过对粗钢需求突破关口、粗钢出口、冶炼原料进口水平及钢铁资源配置等方面来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将来的进展趋势,当然这些讨论结论是基于讨论钢材市场的趋势,曲突徙薪正确应对与市场调查报告的引导,对于钢铁行业调控者、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粗钢需求突破10亿吨关口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11月,估计全年粗钢新增资源量接近8亿吨。假如将部分未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计算进去,2022年中国实际粗钢新增资源量约为8.4亿吨。 2022年中国粗钢库存毕竟增新增了多少?从总体来看,2022年中国企业基本处于去库存化过程之中,甚至连正常“冬储”也予以放弃,初步估算与去年相比,全年新增库存最多不会超过3000万吨。 一般而言,当年钢材新增资源量减去库存增加量后,就是这一年的钢材消费量。这样算来,2022年中国实际粗钢消费量已经达到了8亿吨,比去年增幅亦不会低于6%。 尽管2022年中国粗钢实际消费已经达到了8亿吨的巨大规模,但依旧不是中国钢铁需求峰值。由于今后中国城市化的巨大进展、全球最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崛起,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对于中国商品的旺盛需求,将来中国粗钢消费还有巨大增长空间。即便今后平均年度增幅回落到3%,数年内粗钢消费量也会越过9亿吨,向10亿吨靠拢,甚至突破这个关口。 对于中国钢材需求潜力的增长,切不行以低估,否则将会引发宏观调控方面的重大失误,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深刻教训。正是由于对于中国钢材增长潜力严峻低估,所以当中国粗钢产量刚刚跨上亿吨台阶时,有关部门就提出中国钢铁产能严峻过剩观点,使出浑身解数与之搏斗。结果坐失良机,未能在铁矿石境外资源方面及早战略布局,最终吃了大亏。同样,还是由于误判产能严峻过剩,未能依据需求潜力,市场调查报告引导、统筹规划全国钢铁产业布局,致使中国钢铁产业无序膨胀,尤其是环境污染严峻。因此,要充分估量中国钢铁需求的巨大潜力,据此作出宏观调控预案,解决可能消失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钢铁行业的全面、协调、健康进展。 粗钢出口过亿吨将是常态 中国粗钢消费需求,其中包括了出口贸易需求。这种出口需求,不仅是钢材直接出口,也涵盖了钢材间接出口,即由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出口所带动的钢材出口。从全国钢铁总量平衡角度分析,不能将出口需求排解在外。 从将来进展趋势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逐步复苏,钢材消费势必会有较多增加,又由于世界粗钢富有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世界经济复苏对于中国钢材的出口需求将会特别旺盛。除了传统消费需求外,还会消失两大亮点: 一、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境外闻名机构麦肯锡猜测:出于维持世界经济增长需要,到2030年全球基础建设投资至少需要57万亿美元,包括道路、电力以及水力相关的项目。 二、全球高铁大进展。有分析认为,将来10~20年内,全球高速铁路将要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引言 在全球钢铁产业中,中国钢铁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持续攀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本文旨在分析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探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发展概况、现状分析、挑战与机遇、未来发展展望。 二、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 1.产量及市场份额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占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10.65亿吨,约占全球钢铁产量的60%。 2.行业规模及增长速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产值角度看,我国钢铁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尽管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但整体仍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3.区域分布特点 我国钢铁行业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特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其中,河北、江苏、山东等省份钢铁产量较高,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三、现状分析

1.产能过剩问题 尽管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过剩产能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利润空间压缩,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2.环保压力与政策调整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环保治理力度,钢铁行业面临严格的环保监管。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关停或限产,行业整体环保水平得到提升。同时,政府对钢铁行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如去产能、淘汰地条钢等,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3.国际贸易摩擦影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钢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钢铁产品频繁遭受贸易制裁。尽管我国政府积极应对,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出口业务。 4.行业转型升级 面对诸多挑战,我国钢铁行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绿色钢铁产品。同时,行业积极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四、挑战与机遇 1.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钢铁行业将迎来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钢铁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绿色钢铁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特殊钢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战略咨询报告

中国特殊钢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战略咨询报告中国特殊钢行业是中国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制造业的 重要支撑。特殊钢以其具有特殊用途、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广 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能源、机械等领域。本报告将从中国特殊钢 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战略建议等方面展开 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特殊钢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特钢产量超过1.5 亿吨,占全球特钢产量的60%以上。 2.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 特殊钢行业产品结构逐渐优化升级。高端特殊钢产品逐渐取代低端产品, 例如高速钢、耐磨钢、不锈钢等产品需求不断增长。 3.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特殊钢行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方 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国内企业在高速钢、合金结构钢、精密合金等 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二、面临的挑战: 1.产能严重过剩: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特殊钢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导致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 2.能源消耗高:特殊钢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我国特殊钢行业需要加大能源节约和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市场竞争压力增加: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特殊钢行业 面临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国外特殊钢制造商的技术进步和市场份额增加,对中国特殊钢行业构成了一定威胁。 三、发展前景和战略建议: 1.培育高端产品: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特殊钢行业应优先培育 高端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推动技术创新:中国特殊钢行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推动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3.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品 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加强环保意识:特殊钢行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加 大环保设施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中国特殊钢行业在面临发展困境的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培育高端产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加强环保意识,中 国特殊钢行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 贡献。

2022年中国钢铁等四大产业机遇与挑战分析

2022年中国钢铁等四大产业机遇与挑战分 析 2022年,中国将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退进展的瓶颈制约,淘汰落后生产力量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加自主创新力量和产业竞争力。 在严峻形势和中央政策信号的双重作用下,作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产业,钢铁、汽车、电力、纺织,将在2022年面对怎样的“冷暖”? 钢铁业:下半年有望缓慢“复苏” (产业现状)今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钢铁价格大幅下跌,钢铁行业全面亏损。从10月起,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政策及项目密集出台,被公认为对钢铁业构成剧烈利好。 (走势分析)权威人士及专家指出,从目前状况看,明年上半年钢企压力仍旧巨大。估计高价原料的消化要持续到明年3月份,亏损压力仍将持续。受产能过剩和经济减速影响,钢材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调。明年下半年,钢铁行业有望迎来缓慢复苏。一方面,铁矿石成本价格估计将连续下跌;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巨额投资对钢铁需求的强劲拉动效应,有望从明年下半年显现。 在这样的形势下,钢铁行业迎来整合与重组“良机”。中国现在有钢铁冶炼企业近1000家,集中度很低。专家指出,在此次危机中,

钢铁行业将形成优胜劣汰,实施整合重组。 (政策声音)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明确表示:“为促进钢铁工业由大变强,在兼并方面要赐予相关的政策。” 国家进展和改革委主任张平称:明年将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编制并组织实施钢铁业振兴规划,爱护和进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力量。 汽车业:政策效应留下期盼 (行业现状)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业呈现颓势。数据显示,前11个月产销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均回落逾14个百分点。11月当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超过10%。 (走势分析)多方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明年经济增速可能连续下降,在居民资产价格缩水和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下,汽车业进展不容乐观。 国务院进展讨论中心有关人士认为,明年上半年,汽车消费面临的压力不会很快缓解,汽车企业应以自保为主,严格掌握成本和投资方案。但从长期来看,扩大内需的经济决策,以及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汽车业的利好因素。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成为小排量车进展的重大利好。有关调查表明,实施改革后,将有40%的消费者转而购买小排量汽车。同时,这一改革将明显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进展,促进车市复苏。 (政策声音)国家进展和改革委人士透露,目前汽车等产业的振兴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对与汽车相关的一些政

中国山西钢铁行业优势与劣势发展分析

中国山西钢铁行业优势与劣势发展分析

钢铁工业是山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近些年山西省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钢铁工业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截止到2017年末,山西省钢铁工业以占全省工业企业7.33%的资产总额,分别贡献了全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66%和利润总额11.84%。 截止到2018年底,山西省粗钢产能约为7560万吨(2016年底产能减去17、18年两年实际去掉的产能),位居全国第五位。2018年,山西粗钢产量5386.2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80%,仅次于河北、江苏、山东、辽宁,位居第五。 工信部2019年4月份公布的最新规范钢铁企业名单中,山西省共有19户钢铁企业入选,合计产能6285万吨,占山西省粗钢总产能83.13%。这19户钢铁企业中,只有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粗钢产能超过1000万吨,剩下除了山西中阳和山西建龙产能超过500万吨外,其余钢铁企业产能都在500万吨以下。 山西钢铁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从19户规范钢铁企业来看,民营钢企16户,占比84.21%;从产能规模来看,民营钢企粗钢产能4365万吨,占比69.45%,均占据了主导地位。 民营规范钢铁企业户数占总户数84.2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民营规范钢铁企业产能占总产能69.4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优势 截止到2018年底,山西人均GDP45328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0.12%;城镇化率58.41%,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整体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山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实现35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等一系列发展目标”,这意味着山西未来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率提升空间还很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很大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将会保持快速增长,钢材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2018年山西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

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

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 作者:李博靳取 来源:《北方经济》2009年第02期 摘要: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用SWOT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我国钢铁工业优势劣势分明,机遇挑战并存,要在今后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减少劣势影响。 关键词:钢铁产业竞争力SWOT方法SWOT矩阵 一、引言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高速增长,我国钢铁工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要成功实现从钢铁大国到钢铁强国的转变,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培养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鉴于此,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我国钢铁产业的SWOT因素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的内部资源优势 1.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猛。1978年我国钢产量只有3178万吨,在世界上名列第5位,从1996年钢产量以10124万吨的产量升至世界第1以来,至今这个名次已保持12年。我国钢铁产业已形成了包括选矿、烧结、焦化、炼铁、轧钢、耐火材料、铁合金等,以及勘探、设计、施工、科研等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 2.钢铁生产成本优势明显。作为钢铁工业的重要配套资源,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总量丰富。全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57万亿吨,排名世界第1。目前,我国现有煤矿年生产能力约为14亿吨,煤矿剩余可采储量约为1038亿吨,并且开采成本相对低廉。

中国在廉价劳动力供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如2004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13%,而日本优势钢铁企业人工成本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美国为20%-25%,德国为25%。在国际以成本竞争的大环境下,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具有无法抵挡的竞争优势。 3.政府高度重视钢铁工业,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2005年,我国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这是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之后,第2个由国家发改委起草、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级产业发展政策,对我国今后5-10年钢铁业的布局调整、技术政策以及投资管理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并提高了外资企业的准入门槛。此举将加速国内钢铁业的整合过程,提高国内企业采购议价和产品竞争能力。 (二)我国钢铁产业的内部资源劣势 1.铁矿石等配套资源相当贫乏,对海外铁矿石资源依赖上升。虽然我国铁矿资源储量很大,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我国铁矿石可采资源不足的矛盾逐步显现。目前,我国铁矿石消费量年均增长为8%,而国内铁矿石产量年增长仅为2%,因此我国钢铁业的增长最终还将依赖境外铁矿石的供给。预测2020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大量的进口将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原有的价格优势,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增长的瓶颈。 2.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我国现有钢铁生产布局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基本上属于资源依托型布局。随着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这种布局逐渐暴露出效率不高、污染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市场集中度常用于分析一个产业的企业规模分布,通常用CR4来表示。2004年,我国钢铁生产商超过800家,我国CR4值为18.54%。按贝恩的划分,仅属于竞争型市场结构,而同期其他主要钢铁强国的集中度CR4为:韩国88.3%,日本73.2%,俄罗斯69.1%,美国 61.1%。产业集中度低是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产业整体竞争力不足的直接原因。 3.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不高。我国虽然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无论从钢材出口数量还是钢铁出口结构,都与其他几个钢铁大国相距甚远。目前高附加值产品占世界出口钢材比重为40%-60%,而我国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仅占13.4%,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初级产品比重却高达64.2%,高技术钢材品种仍然依靠进口。 4.生产总体工艺落后,研发投入不足。近年来,宝钢等我国钢铁骨干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有很大改善,但为数众多的中小钢铁企业基本属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生产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 我国钢铁产业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式经营,只重视产量扩张而忽视产品质量提高,使得企业R&D投入严重不足。日本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企业的R&D投资占销售额的1%,企业将难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中国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程辉煌而 漫长。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开始建立第一座钢铁厂,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体系。在国家改革 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钢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步 走向国际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钢铁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随着国 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的钢铁工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不断提高产能和技术水平,逐步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为社 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随着钢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相关产业链也 得到了促进和完善,进一步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钢铁工业对于国 家的基础建设、工程建设和军事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 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国内环境治理的严格化,中国的钢铁 工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

义等因素影响着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过剩产能、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限制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的钢铁工业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的钢铁工业将越来越注重品质、效益和环保。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辉煌,未来趋势乐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钢铁工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为国家经济的提升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2000字】 第二篇示例: 中国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将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上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钢铁工业,但规模较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生产技术、设备水平不断提高,产能大幅度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二、现状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选择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选择 主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对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剖析。以抚顺特钢为案例,深入研究了该公司的转型战略及其成效,结论为钢铁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 标签:钢铁产业;战略选择;抚顺特钢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be19145904.html,ki.16723198.2017.01.0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迅猛发展,但受到环境、能源、资源、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钢铁行业存在的矛盾日渐突现。我国经济发展现已进入新常态,钢铁业整体发展受到较大冲击,钢铁业面临严峻挑战。2015年,我国钢铁产消均已到达峰值弧顶区并呈现出下降态势,钢铁行业由之前的微利转为整体亏损,整个行业发展进入“寒冬”。在整个钢铁行业处于严峻形势的同时,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也面临结构调整、战略新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抚顺特钢应对新常态下的产业调整为例进行分析,对我国钢铁行业产业调整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1钢铁行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 1.1低端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加剧 目前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多年来持续下降,低端产能已严重过剩。特别是2015年,整个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后,部分企业为保障现金流和市场份额,开始进行价格战,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倾销,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1.2企业转型缓慢 我国钢铁行业退出机制不健全,企业转型难度大,从而产生大量僵尸企业。部分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资不抵债,同时又因其资产规模庞大、资产处置难度大,债务处理困难,企业员工众多、社会影响范围广,一次性关停难度大,仅依靠借款融资维持生产,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阻延整体行业转型升级。 1.3融资问题突出 因钢铁已被明确划归为产能过剩行业,其融资授信政策受到较大限制。虽然自2015年以来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但钢铁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授信存量规模压缩,抽贷与涨息问题突出,续贷难度大,有少数企业因限贷、抽贷而出现停产。 1.4国内矿山企业受到国际铁矿石价格冲击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特钢应用领域较普钢更为高端,特钢市场需求量增长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特钢应用领域较普钢更为高端,特钢市场需求量增长

一、特钢、普钢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制造水平的快速发展,特钢行业发展迅速。其高品质特钢在汽车、核电、军工等产业中起到关键作用。那么,特钢行业市场如何呢?接下来就跟随小编来对特钢行业发展前景大致了解下吧。往下看: 随着特钢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特钢行业还在逐步完善中国特钢价格指数体系建设、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推动行业企业重组、鼓励特钢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构建和培育配套产业链、推动建立特钢行业信用长效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 从特钢行业分析了解到,2017年中国特钢企业生产钢材1.14亿吨,同比增长 6.98%,其中特殊钢材3021万吨,同比增长8.5%。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材产量为2207万吨,同比增长14.9%。2017年,特钢企业生产粗钢1.27亿吨,同比增长9.74%,其中特殊钢3315万吨,同比增长5.69%。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产量为2494万吨,同比增长11.56%。 目前,我国高精度、表面无缺陷的银亮材产量较少,仅占优质钢棒材的2%左右,其中又以冷拔材为主,精密银亮材很少。未来,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还将推动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特殊钢银亮材市场需求量的增长。 2017年中国特钢企业生产钢材1.14亿吨,同比增长6.98%,其中特殊钢材3021万吨,同比增长8.5%。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材产量为2207万吨,同比增长14.9%。2017年,特钢企业生产粗钢1.27亿吨,同比增长9.74%,其中特殊钢3315万吨,同比增长5.69%。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产量为2494万吨,同比增长11.56%。 2017年特钢企业粗钢产量及增长情况

中国钢铁行业概述

第一章中国钢铁行业概述 第一节钢铁行业定义 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此外,由于钢铁生产还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业门类,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因此通常将这些工业门类也纳入钢铁工业范围中。其中,铁是钢铁产品的“初级产品”,经过进一步冶炼就可得到钢,二者主要根据铁基产品中含碳量多少来区别。铁经冶炼直接得到的产品为粗钢(固体状态称钢坯或钢锭),粗钢通过铸、轧、锻、挤等方法处理加工后成为钢材。钢材是钢铁工业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主要形式。由于钢材产品品种、规格复杂多样,为了适应统计、生产、营销、库存等多方面管理的需要,国际上通常将钢材分为长材(也称“型材”)、扁平材(也称“板带材”或“钢板”)、钢管(也称“管材”)和其它等四大类。 第二节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概述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粗钢总产量超过26亿吨,是“十五”期间粗钢总产量的2.2倍以上。与此同时,粗钢消费量持续增长,2006-2010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平均增幅达到11.41%。在满足国内对于钢材数量需求的同时,我国钢材品种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绝大多数钢材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下游行业对材料质量性能不断提升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主要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进展顺利、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形成了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并存的生产组织格局,国内资源为主导的钢铁工业布局逐步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和贴近市场的战略布局转变。我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出口钢材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出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实现了由钢材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继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根据《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预计到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钢铁行业、钢铁贸易公司最佳的推广渠道、包装方法有哪些呢?怎么做钢铁行业的企划和营销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