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简介

香港历史简介
香港历史简介

香港历史简介

历史文化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公元前

四千年左右,就有使用新石器

和陶器的中国居民在香港居

住。从唐代开始,中国就有军

队驻守香港并在海上巡逻。

清政府统治时期,香港归广东

省新安县(今深圳市)管辖。英

国殖民主义者于1840年发动了闻名世界的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英军在香港举行占领仪式,宣布占领香港。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英国正式占领香港岛。

1994年8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通过中国将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重组香港立法机关和区域组织的决定。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行政区划

香港素称"东方明珠",香

港共分为4个部份-香港岛、

新界、九龙和离岛。九龙是位

在北边港口的半岛,尖沙嘴一

带是最多游客聚集的地方。香

港岛是主要的商业地区,充满了观光旅馆和旅游景点。新界的面积约有980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陆地面积的91%。离岛共包括234个岛屿,最大的Lantau岛几乎是香港岛的两倍大。(这只是按地域划分,方便各位旅游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香港的优势在于其属国际

化的城市,拥有便利的营商

环境、完备的法律体制、自

由贸易政策和资讯流通、公

平开放的竞争,以及金融网

络、通讯基建网络等便利因

素。此外,香港拥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等优势条件,使得香港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人口民族

香港人口697万人(1999

年底),其中,中国居民约

占98%。在港华人中大部分

原籍广东。持外国护照人数

485,800,人口密度为5385

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

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区

人口密度平均2.1万人/平方公里,汉族为主。

旅游资源

香港旅游资源丰富,香港岛上的文武庙、铜锣湾天后庙、圣约翰大教堂;九龙的黄大仙祠墓、侯王庙、慈云山观音庙、九龙清真寺;沙田的万佛寺、车公庙、蓬瀛仙馆、半园春、道风山基督教堂;荃湾的园玄学院、竹林禅院、东普陀、

荃湾天后庙;龙门的青山寺、

青松观、妙法寺;元朗的灵

渡寺、云浮仙观、大树下天

后庙;西贡的佛堂天后庙、

蚝涌车公庙以及大屿山宝莲

寺等。

公司历史沿革 股改 培训材料

公司历史沿革股改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公司历史沿革专题 一、公司设立 (一)股东资格的要求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都可以设立公司,成为公司股东。不能够成为公司股东的主体主要有: 1、自然人作为股东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义务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和履行。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股东(如公务员、现役军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等)。 2、各级党政机关(含政法机关)、军队、武警部队及农村承包户、个体工商户、分公司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能成为公司股东。 3、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不得成为股东。 (二)出资问题 1、出资方式:(1)货币(2)非货币财产: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3)股权 2、注意事项: (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采用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发起认购的股本总额,出资时间、期限都可由公司章程约定。 (2)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发 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应当经验资机构验资。起人认购的 (3)用以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对该出资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4)用以出资的股权应为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股权且该股权权属清楚、权 1 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未设立质权、所在公司章程、法律法规未限制转让)。 (5)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6)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出资。 (三)公司章程 1、有限公司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定。 2、公司章程一经生效,即发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3、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必备条款) (1)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2)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方式、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股东大会会议认 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香港股市历史

香港股市历史 香港1973年3月恒生指数P/E被炒高到70倍(当年恒指见1774点),其后大调整到1974年12月,恒生指数P/E 只有6倍(当时恒指见150点)。1973年高点曾在1981年略为打破,但真正打破1774点阻力是1986年4月四合并联交所成立,外资大量流入,足足距离1973年13年。在这13年里,香港GDP除了1974年石油危机外,平均每年GDP增长率高达10%,为什么香港经济繁荣无法在1986年前的恒生指数上面反映出来?理由是1973年3月将股票炒得太贵,需要13年时间企业纯利上升才追得上。(笔者注:这和目前大陆经济蓬勃发展,而股市迭创新低何其相似) 2001年深圳A股P/E高达50倍,仍不及1973年恒指当年P/E70倍,73--74年18个月内恒指跌91%,由偏高跌至偏低,1975年进入复苏期。深圳A股指数过去10年只回落57.7%,以19倍P/E计,仍欠吸引力(起码不及香港上市的国企股),估计今年及明年内地股市指数仍将反复向下,最快亦要到2007年内地股票才有吸引力。 2001年6月A股开始回落,并非反映经济,只是反映2001年6月前内地股市炒得太猛,2001年5月开始展开漫长熊途,由极不合理价重返合理价(根据钟摆理论,必须由极为偏高进入极为偏低,一如1974年12月恒指150点),才可重返合理价,因此不排除A股P/E未来同香港国企股P/E看齐(甚至略低),整个熊市才能完成,因为熊市三期P/E只有8到12倍(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见P/E6倍),而目前A股市场距离8到12倍P/E还差好远。 成熟市场必须经历大熊市。例如美股1929到32年,香港1973至74年,日本1990至2003年,目前A股从2001年6月开始调整,什么时候着陆……这才是股市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如政府阻住股市下跌,只会延长熊市;反之,香港政府73--74年放手不理,港人只痛苦了21个月。 + 熊市的一些数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计算过,每一次熊市的跌幅有多大?每一次的跌市持续的时间又有多久?以下是 本港过去有恒生指数以来,五次熊市的资料。 第一次熊市恒生指数从120点下跌到58.61,所需时间不详,跌幅约51%。 第二次熊市恒生指数从1973年3月9日的1774.96,大幅暴泻到74年12月10日的150.11,需时共1年零9 个月,跌幅高达91.5%。 第三次熊市恒生指数从1981年7月的1810.20开始,反复跌到82年12月的676点,需时共1年零5个月, 幅度约63%。虽然熊市的最低点已见,但刚巧遇上了香港97前途这问题,因此港股未能回升,只是在低 位大幅波动,反复争持到84年中。以此计算,这次熊市持续的时间则达3年之久。 第四次熊市恒生指数从87年10月1日的3968.70开始,最低跌到同年12月7日的1876.18,历时仅2二个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 关键字: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工人个人战略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到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一些科学的管理理论。 自古以来,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始终。有例为证,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闻名于世,同样闻名于世的还有《汉穆拉比法典》,当时的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在法典中,针对各种职业﹑各种层面上的人员,从责﹑权﹑利等方面出发,制定了282条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制度。内容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使得巴比伦成为当时管理最完善的帝国。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古代中国都创建出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总结出管理智慧。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导致的管理难度逐渐加大,管理成本上升,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的增多,一些人开始真正重视管理理论的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工厂内部的运作问题,并没有全面推广,直到美国铁路的大兴修建,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铁路企业因为铁路的建设的热潮而成长起来,为了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股份制的出现使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现代职业经理阶层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思考如何使用秒表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法国人法约尔也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这100年中,管理已经从一种虚幻的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目录,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从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发展。所以很多人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复杂分支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智慧宝库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管理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再到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例如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完善了庞大的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历程回归后的繁荣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逼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经常对香港岛扰乱治安的地区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但九龙砦城除外,租期99年。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中国向英国共赔偿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呈圆形,徽面由红色环形窄边、文字区外圈、红色内圆及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所组成。紫荆花图案为白色,由5片花瓣组成,每片花瓣中均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及一条红色花蕊镶在其间。各片花瓣环绕徽面中。已点顺时针均匀排列。文字区外圈位于红色环形窄边与红色内圆之间,为白底红字。外圈上方均匀排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字样,外圈下方均匀排列着英文“香港”字样。中英文字样之间分别镶有一颗红色五角星。中间的五颗星动态紫荆花图案的构思和寓意与区旗相同,也是以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旗(简称澳门区旗)底色为绿色,图案包括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五星代表中国,表示澳门已经回归中国而成为其中一个特区。莲花是澳门的象征,白色莲花有纯洁清廉的意思,代表澳门是一个清廉的城市。当中三片花瓣代表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这三个组成澳门特区的地方。大桥和海水代表澳门的自然环境。另外,澳门区旗上的绿色在色板上是没有的,要特别调出来。因此这种绿色称为澳门绿。和香港区旗一样,澳门区旗也曾出现错体。错体区旗为澳门基本法于一九九三年公布时的图样。而到了一九九八、九九年左右,有关当局为澳门区旗、区徽进行标准化工作时,修改成了现在的样子。修改后的区旗,主要把莲花底部和大桥原来的直线变成更圆滑流线的圆弧设计,并加强了海水线条距离远近的粗细变化。旧版的区旗区徽可容易地在网络上找到且极少人注意此错体现象。澳门特区区旗为五星莲花绿旗。底色象征着和平与安宁,五颗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着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和海水,则象征着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三朵莲花象征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寓意澳门四周是中国的领海。

香港历史资料

香港历史资料 香港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称HKSAR),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代,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香港产业结构的历史变革与发展

香港产业结构的历史变革与发展 □赵素芬 在20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亚洲 四小龙的崛起始终是一个迷一般的奇迹,尤其香港这个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土地面积仅有109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经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成为今天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然而,香港的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过波折与风险、冲击与失败、机遇与挑战。但终于由战后初期的转口商港跃居为新兴工业经济城市,最后又步入多元化经济。 一、以经营转口贸易为主的贸易转口港 1842年英国依仗船坚炮利强占香港以后,利用香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推行了自由港的贸易政策。自由港政策的主旨是允许各国商品自由进出,免征关税并提出有利香港转口贸易的各种优惠政策。因此,在自由港各项政策的吸引下,世界各国的货物、资金、人才,逐步涌入香港,香港的转口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又带动了与转口贸易配套的航运、港口、仓储、银行、保险、邮电、通讯等行业,1931年,香港出口贸易总值达23.8亿港元。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大批的农民、市民逃往香港,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也流入香港,从而促进了香港各行业的发展,工业在香港也有了一定规模。直至日本投降后,英军重新接管香港,恢复了自由港政策,香港转口贸易再获重大发展。而此时,由于国内内战炮火又起,使得过去不少由香港逃向内地的商人返回香港,更有不少内 地资本家为逃避战乱,带厂、携资、连同技术涌入香港。这时欧美市场也逐步恢复,产品进出口贸易增加,香港的贸易转口额迅速扩大,1947年,香港出口货物总值达27.67亿美元,比战前最高年份1931年高出116%。 1949年,新中国成立,香港迅速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的中转站,英国政府看准香港的经济战略地位,及时采取了积极明智行动,率先承认新中国,推行制定了自由度更高的开放政策。规定,不仅商品可以免税自由进出,市区可以自由居住,资本自由流动,不受任何限制。此外,企业经营坚持信奉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原则,但在管理和税收方面一视同仁。在香港私人办企业,办理注册手续十分简便。总之,通过推行自由港的各项政策,使香港对内贸易额大幅上升,1949年增长66%,1950年增长74%,1951年比1947年增长三倍多,香港的转口贸易结构带动了战后香港经济恢复和发展。 二、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经济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时,在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香港对内地的出口及内地对外出口突然停滞,实践证明,香港以转口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是极其脆弱的结构。面对危机,在苦难中挣扎拼搏过的香港人,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出台经济策略,迅速转入以轻纺工业为龙头的工业化的产业结构。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对华禁运”是促使香港产业结构转变的直接原因,这是其一。其二,香港 自身的经济条件,促使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向工业化道路上迈进。如香港土地资源不足,农业发展没有后劲,金融业发展受到限制;但同时从国内上海等地迁入的有管理经验和技术基础的实业界为香港工业化的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三,香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转变,不失时机地占据了西方国家逐步放弃的轻纺、玩具、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兴工业部门的“空档”,抓住国际环境提供的千载难逢的良机,采取从纺织、印染业开始,逐步扩展到成衣、金属制品,塑料玩具,化工、电子行业。香港经济逐步走上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实践证明,香港在50年代至60年代的产业结构的变革,意义十分重要:其一,是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至60年代末,香港的制造业已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0%,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其二,是伴随着高速度的工业化带动了房地产、建筑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从1960~1969年,香港平均本地生产总值增幅高达13.6%,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三,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47.7%。其四,有效地弥补了贸易逆差,维持了收支平衡,香港产品出口占总体出口的比重增加至八成左右。香港逐步成为亚洲地区轻工业制造中心之一。 三、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经济到多元化经济 进入70年代以后,香港许多工业产品的出口金额及数量都居世界之首;相反,西方国家出现经济衰退迹象,市场需求萎缩,香港由此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这是香港在新的挑战面 7 2 实践中课题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同名12501)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 的改革发展 马瑞海 (南开大学商学院MPACC2013 天津) 摘要:作者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一名公务员。自中央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工商行政管理的角度结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工商系统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和老师及同学们共同探讨。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二、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现状 三、改革主要内容 四、改革内容的解读 五、改革可能面临的法律冲突 六、未来的工作重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历史沿革现状改革风险未来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它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五大类:一是市场准入,二是市场监管,三是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四是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打击传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工商人打击走私,监管集贸市场,发展边区经济,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建国初期,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内设立了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和中央私营企业管理局,1953年两局合并,改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10年动乱中并入商业部。1978年9月重新恢复,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更名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二、当前工商系统基本现状: 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停征“两费”前,在以收费为主要目标的机制作用下,基层大部分人员工作在收费岗位,长期从事收费工作,几十年或者十几年如一日,久而久之,自然就放松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应知、应会的不多,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停征“两费”后,面对履职重心必须转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多元结构的市场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秩序,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一时还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强化岗位练兵,迅速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为快速实现职能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2、行政执法难度加大。当前,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难度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干部队伍(主观因素)。目前,还有少数工商干部思想不解放,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以管理者自居,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愿意、也不善于做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有的甚至还以权谋私,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给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工作造成对立情绪。对于这

香港八大名校简介.doc

香港八大名校简介 去香港留学,对于大陆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很好的选择。教学质量上乘还不用出国门,费用相对来说也负担的起。接下来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香港的八大名校,希望对各位选择学校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香港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大学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香港大学能够被国际认可为一所以研究为主导的综合性大学,实有赖各前线人员的努力和学者在研究所作的贡献。 香港大学专业:建筑学硕士、李嘉诚医学院、教育硕士(英语)、经济学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科学硕士(机械工程)等。 2.香港中文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全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中大现为香港唯一拥有诺贝尔奖得主任教的大学。中大和港大是香港仅有的综合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人类学、英语(文学研究硕士)、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硕士、教育硕士(中文)、中医硕士等。 3.香港科技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科技大学简称科大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10月的高度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THE-QS在2010年将之评为亚洲第二,仅次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领域获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评为两岸三地之首,其“EMBA课程”与“机械工程研究发表量”更是世界第一。 香港科技大学专业: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分析、信息系统管理、环球金融、电信等。

4.香港理工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是一所既充满活力又拥有骄人历史的大学。理大毕业生的实用价值,更被雇主视为同侪之冠。大学在追求卓越学术水平的同时,会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培训、应用研究及专业顾问等服务,支持工商企业的长远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会计学理学硕士、屋宇设备工程学理学硕士、软件科技理学硕士、管理学理学硕士、酒店及旅游业管理理学硕士、医疗护理学理学硕士(感染控制)等。 5.香港城市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乃香港其中一所规模最大的商学院之一,亦是大中华地区两所取得AACSB及EQUIS认可资格的知名商学院之一。 香港城市大学专业: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理学硕士、资讯系统管理理学硕士、语文学(语言及法律/语言学/翻译及传译/翻译及语言资讯科技)文学硕士、商务资讯系统理学硕士、国际会计学文学硕士等。 6.香港浸会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浸会大学是香港第二所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为一所具有基督教教育传统的公立大学,以“全人教育”为其教育目标及理想,其校训为“笃信力行”。 香港浸会大学专业:国际新闻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公司治理)、大众传媒硕士、信息技术管理理学硕士、多媒体管理社会科学硕士等。 7.香港岭南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岭南大学成立于1888年始创于广州,岭南大学于1967年立足香港。岭南大学肩负着在香港推动博雅教育的特殊使命,并矢志成为一所国际驰名且具备香港特色的博雅大学。

一、企业历史沿革

一、公司历史沿革 1. 公司的设立及历史演变情况的说明。 2. 公司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追溯至自然人)情况简介。 二、产品、市场 1. 公司主要产品目录、用途、功效 2. 公司主要产品(按品种分类)最近2年生产能力、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金额,各产品成本构成及比例。 3. 主要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区,占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主要客户名称、年销售额及比例。公司主营产品最近2年各季度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4. 公司产品的销售组织方式及网络组织。 5. 公司产品市场的描述,包括销售对象、潜在市场能力、未来增长预期、行业进入壁垒、公司或产品的竞争能力。 6. 最近2年公司前5名原料供应商名称、采购原料的品名、年采购额及占当年全部原料采购的比例。 7. 公司产品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3家)、竞争对手的产销能力和市场地位、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比较、公司的竞争策略。 三、人事 1. 公司高级经管层人员及员工情况。 四、设备与技术 1. 公司核心技术描述。 2. 公司技术来源(比如:自主研发、外购、合作开发等)及比例。 3. 公司研发体系及研发部门简介。 4. 公司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研发成果简介。 5. 公司目前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研发工程简介。 6. 公司利用外部研发力量的情况。 五、知识产权及无形资产 专利和专有技术简要描述。 六、主要财务资料 1. 最近2年主要财务数据。 2. 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简要说明预测的依据。 七、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以及为实现发展目标拟采取的措施。 八、融资计划 本轮融资具体设想。包括融资时间、融资量、融资价格、融资目的、对合作对象的要

求等。

中国城市管理历史沿革

新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了以“政府—单位”制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尽管有利于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但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政府—社区”制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府—单位”制的弊端,但由于行政化倾向严重,因此难以改变公民原子化状态,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了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这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新发展,必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体制;政府—单位制;政府—社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重申和强调了要建立这一社会管理格局。这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社会建设和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完善,为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本文试图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梳理新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发展演进过程,从而深化对我党提出的这一社会管理格局的理解。 一、“政府—单位”制为主、“政府—街居”制为辅的社会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效法苏联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行高度集权、计划管理的方式,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企业只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存在。政府对企业实行统一计划、统负盈亏、统购统销、统收统支,一切经济活动以政府的计划为中心。社会组织则基本上没有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管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有一些相同的设想。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1]。毛泽东也提出:“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2] 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一套以“政府—单位”制为主、“政府—街居”制为辅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在这种社会管理体制下,国家通过单位这一组织形式管理职工,通过街道居委会体系管理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和社会优抚对象等。当然,政府通过单位实施社会管理的体制无疑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因为当时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隶属于某一单位,没有单位隶属关系的只是少数人,街居体系只是起到拾遗补漏的作用。 单位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各种单位尽管因专业性质不同而区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但都必须隶属于一定的上级部门或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等各类组织只不过是政府的一个个下属“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既是中国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中国政府过程的“末梢”。

(一)香港喜剧的发展历史

(一)香港喜剧的发展历史 1.50年代之前:由舞台到荧幕 上世纪5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喜剧电影已经成为电影主打类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1949年之前的香港喜剧中,由于喜剧电影的拍摄大多是由原先的粤语演员来完成,所以,演员们会在镜头前极尽搞怪和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这一阶段的香港喜剧电影的动作难免会呈现出戏剧与神话 剧相结合的舞台效果,演员动作的完成,直接借鉴了舞台动作,目的是博得观众一笑。 1930年之前,香港电影正处于萌芽阶段,香港拍摄的第一部短片《偷烧鸭》(1909)是喜剧,这一时期,由于受到技术的局限,电影影片还处于默片时代,演员为了能在屏幕上尽可能的表现出影片主题,让观众在没有声音对白的情况下也能看懂影片内容,于是,银幕上的演员大都通过夸张的极富有表现力的身体动作来显示人物个性,衔接故事情节。 1933年9月20日,《傻仔洞房》作为第一部全粤语对白的有声片,结束了香港电影史上的默片时代。由于他是香

港的第一部有声片,同时有作为一部谐趣喜剧,因此在香港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在他之后,香港喜剧电影出现了一系列的“傻仔”喜剧电影。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随后又出现了“乡下佬”“乡下婆”等类似的喜剧电影。另外,还出现了没有固定模式的讽刺滑稽喜剧,和一些改编自名家名著的喜剧作品,这些电影都已经初步的表现出了市场导向性对电影的影响。 3.70年代初——80年代末:动作喜剧的巅峰 动作电影成为70年代香港电影发展最为迅猛,成效最显著的电影类型,与此同时,在喜剧电影方面,很多喜剧片也都大量的加入了动作元素,动作喜剧成为这一时期喜剧电影的主流,这一时期成为香港喜剧电影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喜剧电影以演员的动作为主要看点,所有喜剧电影都加入了武打动作,通过动作的表现来营造喜剧效果,动作的开发程度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70年代,许氏兄弟的动作喜剧成为经典标志,他们的电影再加入动作电影的武打动作中,表达出了对现实生活的调侃和讽刺,1974年的《鬼马喜事》是许冠文拍摄的第一部粤语喜剧片,并且取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影片的成功也开辟了盛行于这个时代的鬼马系列喜剧。影片中,演员通过对杂技和武术动作的模仿,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由于动作的夸张性也取得了很好的喜剧效果,我们不难发现,打斗场面成为

香港的电影发展史

香港的电影发展史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1896年初,他的助手来了香港放映这些影片,电影自此传入香港。1898美国“汤默斯.爱迪生”公司派出一位电影摄影师到香港拍了一批纪录片:名为《香港街景》、《香港总督府》、《香港码头》、《香港商团》和《鍚克炮兵团》。他们都很短。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 1909年在香港拍摄了一部诙谐剧《偷烧鸭》,该片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片的主角。剧情十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它的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徵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1913年出产,编导是黎民伟、摄影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这部电影创下不少香港电影纪录: (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二) 第一部在外国公映的香港片;(三) 第一部有电影女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四) 也同时是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1924年至1925年,香港电影事业渐渐成长,可惜受到1925年6月的大罢工影响,刚萌芽的香港电影发展被迫中止了。电影放映业到了1926年6月开始复苏起来。但当时的电影院,主要放映西片和上海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 1935年,香港已没有默片生产,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生命线》。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邵醉翁执导的《广州-妇人》、《博爱》即属此类作品。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最后关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香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首部港产片《情陷》。 在1949年以后香港电影渐趋蓬勃。因为1949年后大批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国、粤语片,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1、粤剧戏曲片,《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其中有不少让人熟悉的演员: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2、文艺片,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3、古装武侠片,五十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才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加进了特技花款,如《如来神掌》系列。 4、喜闹剧,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如《两傻》系列。

香港各大学历史简介

附件 E 城大、浸大、嶺大、理大、樹仁大學和公開大學 成立/升格的過程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 1991年年初,當時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學院和香港理工學院分別向當局申請自行評審資格和大學名銜。當時的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大學理工教資會)認為,非大學的資助院校必須符合下述條件後,方可獲授大學名銜: 認同各院校須擔當不同角色這個原則和條件;以及 (a) 成功進行自行評審。 (b) 2. 關於(a)項,大學理工教資會於1992年公布名為「香港高等教育」的政策聲明,說明當時七所受資助院校(包括上述三所院校和嶺南學院(見下文))的角色。這些角色獲所有院校接納。至於(b)項,該三所院校於1993年4月完成各自的院校評審,並於1993年7月獲當時的總督會同行政局授予自行評審資格。1994年年中,該三所院校的申請獲得批准,獲授大學名銜。 嶺南大學 3. 1998年年底,當時的嶺南學院取得自行評審資格。1998年12月,學院正式致函政府,要求把名稱由嶺南學院改為嶺南大學。其後,政府就學院的建議徵詢教資會的意見。1999年年初,教資會根據下列先決條件審議該建議: (a)有關院校認同各教資會資助院校須擔當不同角色這 個原則和條件; (b)接納和實行其他教資會資助大學所採納的同一撥款 準則; (c)取得自行評審資格。 79

4. 同樣,嶺南學院已與教資會議定所應擔當的角色。關於上文(b)項,嶺南學院自1992年起,資助模式已與其他教資會資助院校看齊,包括採用同一個(大學)薪級表以計算教學及同級人員的薪金。教資會建議授予嶺南學院大學資格和名銜,並就該校提出其他改革其組織架構的建議。1999年6月,政府決定嶺南學院應獲授大學資格,並應設立新的內部管理架構。《嶺南大學條例》獲通過為法例,嶺南學院隨即由1999年7月起改稱為嶺南大學。 香港樹仁大學 5. 香港樹仁學院(樹仁學院)是一所私人資助(即非教資會資助)的高等教育院校,提供一系列不同程度(包括學士學位)的學術課程。樹仁學院向政府申請大學資格時,政府按照申請的具體情況,並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就考慮應否讓私立專上院校升格為私立大學時,以下三項是較為相關的條件1: (a)獲准在多個學術範疇頒授一系列的學位; (b)取得自行評審資格,以及 (c)設立健全的內部管理及質素保證架構。 6. 政府根據上述三項條件對樹仁學院進行的評核結果,概述如下: (a)頒授學位的權力 樹仁學院自2001/02學年起開辦學位課程,當時共提 供十項四年制榮譽學位課程,全部均已根據《專上學 院條例》(第320章)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 並通過當時的香港學術評審局(學評局)(現稱為香港學 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學術評審。 (b)自行評審資格 1這些條件載列於2006年12月19日的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80

香港简介

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 香港,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地处中国华南,珠江口东侧,北隔深圳河与广东深圳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南临中国南海。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称“纽伦港”,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香港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1840年之前的香港还是一个小渔村。1842-1997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连续21年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居世界首位。

区划 香港岛有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九龙半岛有油尖旺区、深水埗区、九龙城区、黄大仙区、观塘区 新界有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荃湾区、屯门区、元朗区、葵青区、离岛区 香港的名胜古迹 香港文化和历史遗迹遍布每个角落,有传统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围村,以至坐落闹市的庙宇。想感受一下香港建筑物中西文化荟萃之特色,也可以参加由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办的「古今建筑漫游」。 宗教文化景点 香港岛上的文武庙、铜锣湾天后庙、圣约翰大教堂;九龙的黄大仙祠墓、侯王庙、慈云山观音庙、九龙清真寺;沙田的万佛寺、车公庙、蓬瀛仙馆、半园春、道风山基督教堂;荃湾的竹林禅院、东普陀、荃湾天后庙;龙门的青山寺、青松观、妙法寺;元朗的灵渡寺、云浮仙观;西贡的佛堂天后庙、蚝涌车公庙以及大屿山宝莲寺、长洲北帝庙、坪州天后庙等。 民俗文化景点 九龙的九龙城寨、宋城、宋王台、李郑屋古墓;屯门的宋帝岩、红楼、沙田的曾大屋、五国六村;荃湾的三栋屋、海坎

香港历史与文化论文

考试序列号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香港发展离不开内地 课程名称:香港历史与文化 2016年5月8 日 摘要

近这几年来,港独运动越演越烈,从“奶粉事件”、“小便事件”、“水货客事件”,以及大规模的非法“占中”行动等等,港独分子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但实质上却侵犯了他人权利,是一场非法活动,对香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但他们必须意识到,港独是不可能实现的,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同时香港独立绝对是弊远远大于利。 关键字:港独、利弊、发展 从历史渊源来看,香港就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40年因南京条约而被忍辱割让给英国,但在1997年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是我国无可争议的领土,在香港生活的也绝大部分是中国人。然而回归之后,特别是这几年来,却不断有人提出“港独”口号,甚至用各种不合法的行为去支持“港独”,水货客事件和占中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4年9月发生的占中事件,香港独立分子和部分青年学生示威游行,占领中环。虽然“占中”者们自称是和平行动,但却是一场暴力政治运动,保守估计造成经济损失3500亿港元。“占中”者们口中的和平行动,却对香港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015年3月8日,约一百五十名反水货客示威者,冲进屯门,令大量店铺关门,又在街头指骂内地游客、踢行李箱,发生了所谓的水货客事件。 无论是占中还是水货客事件,港独分子的这些非法行为,违反了香港的法制精神,极大地阻碍了香港的法制和经济发展,同时也阻碍了香港和大陆两地的关系。 部分香港人提出港独,一方面是由于观念和认识的差异,许多香港人对内地人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上世纪,认为内地人依然是不文明、不讲道理的野蛮人,而部分游客确实有不文明的行为,导致了冲突;另一方面,游客的大量涌入也对香港居民造成了许多的不便。同时,外国敌对势力在港独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过,香港的发展是离不开内地的。近年来,香港的发展受到阻碍,在全世界的金融地位也减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香港成为新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的唯一桥梁。在为内地发挥重要的时候,香港自身经济也发展起来。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对外贸易增长很快,并逐步成为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未来香港应加强与内地的交流,依靠内地巨大的市场发展经济,加强对外贸易。如果港独,对香港来说必定弊远远大于利。 由于最近香港发生了一些反对内地游客的活动,去香港的游客人数减少,导致香港零售业持续13个月下跌,旅游业陷入低潮。但是在前些天,多个香港团体集会欢迎内地游客来港,可见香港的发展是离不开内地的。 另外,中央政府为香港提供了强大的国防支持。假若香港独立,当发生大规模战争时,必定很容易被侵略。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香港的发展与促进内地的发展,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土地。两地的人民也应该认识分歧,消除误解,促进共同发展,因为两地的人民都是中国人。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中国的所得税制度的创建受欧美和日本等国影响,始议于20世纪初。清末宣统年间(约1910年),政府有关部门曾草拟出《所得税章程》,包括对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征税的内容,但因社会动荡等原因未能公布施行。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前述章程为基础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并于1914年初公布,但因社会动乱,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以及税收征管条件差等原因,在此后二十多年间未能真正施行。 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质性的开征所得税。 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法》,进一步提高了所得税的法律地位,并成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重要方式之一。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在1949年首届全国税务会议上,通过了统一全国税收政策的基本方案,其中包括对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征税的办法。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设置14种税收,其中涉及对所得征税的有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薪给报酬所得税等3种税收。 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自1950年开征以后,主要征税对象是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应税所得。国营企业因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其财务核算制度也与一般企业差异较大,所以国营企业实行利润上缴制度,而不缴纳所得税。这种制度的设计

适应了当时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 1958年和1973年我国进行了两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其核心是简化税制,其中的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主要还是对集体企业征收,国营企业只征一道工商税,不征所得税。在这个阶段,各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占50%左右,但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仍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在税收收入中,国内销售环节征收的货物税和劳务税是主体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在70%以上,工商企业上缴的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较小。 三、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税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税收收入逐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主要的来源,同时税收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1、1978年至1982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需要,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工作在“七五”计划期间逐步推开。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并公布施行。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为30%,另按应纳所得税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1981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行20%至40%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另按应纳税的所得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上述改革标志着与中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得税制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