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2461462.html,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

作者:张西西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9期

数学教育能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一、小学生数学出错的原因

1.计算枯燥无味,造成兴趣淡薄

计算本来就主要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加之大多数老师在计算教学中不联系实际,使学生对计算题感到枯燥无味,没兴趣,因此在计算时不能全面准确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算法,题目未看清就动笔,做完不检查,从而造成了计算失误。特别是对数的概念、运算法则感到枯燥无味,从而记忆不牢,而数的概念又是学生进行计算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数的概念运算法则掌握得不扎实、不完整,就常会产生计算错误。

2.注意不够集中,注意分配能力差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人们仔细观察,良好记忆,正确思维,创造想象的基础。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错误。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23页,第3题,学生提出问题:摆五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牙簽?计算中却漏数一个五边形。

3.多次重复练习,引起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新知识的学习。由于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学生先入为主,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计算中往往受其影响而形成心理障碍。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83页,第4题,所有的计算题都是乘法,最后出现了一个6+8=,由于思维定式,而导致学生按照6×8=48来计算,从而出错。

4.算理不理解,基础不扎实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几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康健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学校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三是知行合一、综合实践,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能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学科教学以课堂为支撑点,通过学科知识兼顾在学生理解背诵和学生前期相关文化知识的搜集等,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积淀人文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动手去画,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活动中,孩子们创作了精美的手抄报、精美的绘画、精彩的文章,提升了心爱家乡的情怀,并在探寻古迹遗址、回想远古先民生活方式中培养关切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大胸怀和大视野。 第二,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要注重好奇心的保护,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激发。在课程实践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网络查询、询问亲朋、向老年人请教等方式,广博收集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暑假体验中走向大自然,走入田间体验农耕的辛劳;走进书籍体验科学的奥秘……用心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操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牢靠、更深刻。 第三,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性是人的根源属性,自主管理重在强调有用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信息收集、知识整理和总结归纳意识,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自觉抵触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要求学生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根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四个维度: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态度和责任。 一、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三、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四、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1、物理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目标;2、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3、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4、物理教学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下工夫。五、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努力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来可以运用物理思维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呢?通过学习,知道在教学培过程中,注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还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在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 第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出“情感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第三、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一个交流,开放式的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题,那就尽量给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注重积累,海量阅读经典书籍。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

体现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体现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离不开计算的相关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数学计算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核心素养是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观,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1)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2)核心素养应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在于课堂学习,小学生大部分较为贪玩,在课堂外,许多学生并未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知识传输的多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让其变成一句口号,虚有其表,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将其他数学知识都学好了,但是唯独计算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毫无用处。数学核心所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计算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成为题。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将计算教学的思想和本质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核心素养理念导向下的教学实践转型-精选教育文档

核心素养理念导向下的教学实践 转型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基于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 和掌握,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核心素养 是基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实现的,并且外化于运用基础 知识和基本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数学基础知 识的深刻理解和数学基本能力的提升,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也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的转型设计 将数学学习的过程设计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有效实现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课堂学习过程的设计十分重要。 数学课堂学习通常是在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指导下,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是唤起学生掌 握教材的自我活动,自我活动不同于自发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开展的,进行能动的、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显然,教师的作 用在将教材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行为的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主体 且重要的作用。下面以苏教版三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为 例。 1.教学流程的转型。 教学实践对教材的教学设计做了活动化的修改。教学实践 匚= f 教师提前4 天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如何搜集全班学生的生 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各小组同时汇报

的方式,共有6 个小组进行了汇报,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小观众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汇报小组,倾听汇报,既可以提问了解自己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给汇报的同学提出修改建议。之后, 同桌形成实践小组,商量实践方案,经历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 教学实践与教材不同的是,把教材的熟悉问题情境、讨论问题解 决方法移到了课前;把方案的讨论过程进行了统整,不再拆分成 几个小问题,而是以一个大问题的方式直接呈现;教学实践中没有了练习部分。 从表1(详见第13 页)中可以看出,教材安排和教学实践 中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有着很大差异。在教材的设计 中,对问题情境的熟悉与题的思考需要耗费约10 分钟的时间,而在教学实践中,将这部分学习安排在课前。这样的设计优点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情境进行熟悉;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长短的时间来熟悉这些问题,因为如果对问题的了解不够清楚,也很难思考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了讨论与反思的时间。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重在对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对数据处理的策略,有效的策略分享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知更多的策略,以便在实践中应用。 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环节。 2. 教学内容的转型。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二次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对数据进行简化记录、分

《学科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改变》学习体会

《学科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改变》学 习体会 一、学习收获 .专业理论学习要跟得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一天不看书、两天不看报,三天不上网,几天不学习,就会感觉“out”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能机械地教知识。培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知识更倾向于怎么解决老师教过的问题。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是片段的、支离破碎的。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这就要求我要钻研所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研读新课程标准,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新提法,不能闭门造车。那这些专业理论及理念从哪儿学?向专家学、从一些教育网站上学、同伴互助--向专业教师学。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以往的公开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自己雕琢,耍花架子,刻意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

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整个课堂氛围很轻松、愉悦,不像是听课,好像是在享受中学习。 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某个教育专家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让品德变得更能指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 4.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相对地说,差距最大的就是学生。这其中有城乡差别的因素,但另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养成教育包括很多好的学习和在校生活习惯,和我前面谈的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我在想,我的课堂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没有动脑子思考,而是我剥夺了孩子的尝试和想法,我可以尝试着做、坚持做、给他们的是一种思维和方法,而不是答案。 二、个人反思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时下谈论较多的一个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个具有一定造诣的教师,已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课堂教学具有自然的“艺术性”,能让听过其课的师生无一不深受其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所震撼与熏染。细加剖析,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考虑,是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得到位。具体而言,其含义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把陈述性知识变成程序性知识,即让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可以迁移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 其实,关键是“如何教”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也是讨论太多的问题,似乎没有定型的答案,没有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供遵循。还是魏书生先生说的好,若你善于讲,就发挥讲的优势,若你善于启发学生自学,就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总之,寻求你所擅长的高效做法。这篇文章里,我从常规的生态课堂教学入手,主要从分层设计、课堂操作、过程评价三个方面作一点说明,供大家参考。 一、分层设计 《礼记?学记》提出“学不躐等”,其含义有二:一是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有差异,二是处于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处的层次,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设计。 十一学校的做法是:第一,以入校前测的结果指导分层,印发《选课指导手册》,提出选课建议,实施“小班化”教学;第二,在起始年级配备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发现那棵树,即关注个体、张扬其个性。导师的三个基本功能是:学业指导、心理疏导、人生引导。 二、课堂操作 每一节课都要给学生自学方法的示范;各学科都要设计能让师生有共同收获、共同成长的活动。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即通过设计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事实——概念——性质(关系)——结构(联系)——应用”的完整过程(以此为教学内容的明线),使学生完成“事实——方法——方法论——数学学科本质观”的超越(以此为暗线)。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角度看,若要从事实到概念皆融“数学抽象”于其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理解概念到明了性质,这一过程应使学生得到“数学推理”的基本训练,包括通过归纳推理发现性质,通过(逻辑)演绎推理证明性质;从明了性质到形成结构主要也是“数学推理”,因为这是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形成结构功能良好、迁移能力强大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从理解概念、明了性质、形成结构到实践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重指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之外的问题,使学生得到“数学建模”的有效训练。 在上述几个步骤的关键处,应注意适时引导,加强“一般观念”的指导作用,如“如何思考”“如何发现”“从什么角度观察”;观察结构特征可从“数”“形”两个角度(静态)入手,若从动态角度入手,可改变目前问题的形式,进行等价转化后再让学生观察,进行必要的模式识别,学生往往会有新的发现,这时学生又可得到“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训练。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出版 定价:49.80元 编辑推荐 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 ●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形成机制和规律 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基于课程意识、学科本质的教学/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

整体化策略 / 情境化策略 / 深度化策略 / 活动化策略 / 自主化策略 / 意义化策 内容简介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本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简介 余文森,教育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 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时下谈论较多的一个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个具有一定造诣的教师,已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课堂教学具有自然的“艺术性”,能让听过其课的师生无一不深受其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所震撼与 熏染。细加剖析,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考虑,是其对学生 “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得到位。具体而言,其含义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把陈述性知识变成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即让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性知识,培养了学生可以迁移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中,能力;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也是讨论太多的问题,似乎“如何教其实,关键是还是魏书生先生说的好,没有定型的答案,没有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供遵循。若你善于讲,就发挥讲的优势,若你善于启发学生自学,就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总之,寻求你所擅长的高效做法。这篇文章里,我从常规的生

态课堂教学入手,主要从分层设计、课堂操作、过程评价三个方面作一点说明,供大家参考。一、分层设计”,其含义有二:一是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有“学不躐等?《礼记学记》提出 二是处于同一层次差异,的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水平) 再有针对教学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处的层次, 性地进行分层设计。 十一学校的做法是:第一,以入校前测的结果指导分层,印发《选课指导手册》,提出 选课建议,实施“小班化”教学;第二,在起始年级配备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发现那棵树,即关注个体、张扬其个性。导师的三个基本功能是:学业指导、心理疏导、人 生引导。 二、课堂操作 每一节课都要给学生自学方法的示范;各学科都要设计能让师生有共同收获、共同成长 的活动。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即通过设计 “事实——概念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性质(关系)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官建经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最热门的话题,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让我对素养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认识。 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那么怎样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呢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我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体育等“五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美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了,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时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尤显突出,在健康人格中,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听到有学生说“我不行”、“我不敢”的话语时,我总是鼓励他们:“去试试”、“你挺不错的”。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没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二、对学生信任和宽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在人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三、经常反思,不断提高 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 丘霆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丘霆 发表时间:2019-12-13T17:56:57.2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作者:丘霆[导读]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应当得以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广西桂林市荔浦市双江镇中心小学546602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应当得以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从丰富教学形式、引入生活实例、以学生为本三个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了如何创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影响非常大。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核心素养理念,并采用有效的改革方法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落实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习。 一、丰富教学形式 在新形势下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新方法、新方式,丰富计算教学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计算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图文、视频等方式提出教学问题,以此激发出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在“里程表(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示“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并询问学生:如果小明想从保定去石家庄看美丽的赵州桥,你知道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这样就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里程表案例及问题,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合理提出问题,激活数学教学课堂,奠定计算教学基础。比如可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教材内容想匹配,且能调动学生计算积极性的问题。最后,教师还应当灵活应用小组比赛、合作探究等方法,丰富计算课堂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数花生”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花生道具,创建同桌之间的数学生比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入生活实例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的特点,教师若是能引入生活要素,提升数学知识的生动性、趣味性,就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计算教学中,若是能借助生活元素激发出学生的计算兴趣,就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教学中若要充分引入生生活实例,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生活要素,毕竟,引入学生不熟悉的生活要素无法改变计算教学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实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来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非常强。比如在二年级上册加与减的教学之后,教材设计了购物课程,并选择了买文具、买衣服、小小商店三个生活案例,对学生的加、减能力进行训练。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以教材内容为素材,开展更加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也是要以学生为本,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坚持这一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改革计算教学模式。 若要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师就应当在计算教学中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科学设计计算教学方案。例如在“混合运算”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只是掌握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还不懂得混合运算法则,教师可以创建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一步步体验混合运算,并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能总结出混合运算法则。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无法专注与学习,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脱式计算。然后在加、减的脱式计算过程中,教师创建了跷跷板乐园情境,让学生计算乐园中总共有多少人;在乘、除脱式计算教学中,教师在原来的跷跷板乐园情境上又增加了以组为单位的学生参与跷跷板乐园活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加减脱式计算转变为乘除脱式计算,保证学生能逐步理解混合预算。最后,为了保证学生能充分掌握混合运算法则,教师将该节课分为了三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是帮助学生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第二个课时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第三个课时是引导联系实际正确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显然,这种分阶段式的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是全面改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创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计算课堂。同时,还应引入生活实例,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提升计算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苏双旺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30+33。 [2]吴淑家培养数学视觉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新视角[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7),76-79。 [3]倪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A].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说:“任何学科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那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指标,十八个基本点如何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哪些是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全体体现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词,即:创新意识、模型思想、数据分析意识、应用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当核心素养与我们的《课程标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一线的教师才有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 接下来,我们思考“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注重课程开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本着渗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就能开发出保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课程。 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抓好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任何教育理念最终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践。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研读《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词的内涵。二是分析教材,了解到各册教材内容有哪些,甚至每册教材中的哪个知识点中渗透了什么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三是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探寻一种适应自己、适应学生,有助于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有思维含量的,有生长点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三、多元评价,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从某种角度讲,评价是行为的指挥棒。评价的指向直接会影响行为的改变。目前,我国高考制度发生了变化,随之我们的义务教育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方式就不可忽视。首先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教育形式。那么,我们在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而是要更多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客观、科学、激励性的评价。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只指向结果,还应该重视其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参加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等。评价的方式必须是多元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家长评、自己评、小组评、老师评,多方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地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才能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落实。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的倾心、热心、尽心和责任心!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学习心得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学习心得 汶南二中赵成伟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最热门的话题,近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让我对素养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怎样建立,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 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在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的论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养相比三维目标,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更关注教育的内在性、人本性和终极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养是来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的,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养更多意味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 那么怎样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呢? 通过学习,知道在教学培过程中,注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还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在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 第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出“情感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第三、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一个交流,开放式的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题,那就尽量给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注重积累,海量阅读经典书籍。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关于核心素养教学观的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2461462.html,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作者:黄颖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33期 【摘 ;要】计算能力是构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工作中小学生数学计算核心素养发展的重点。计算教学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也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本研究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出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培养策略,希望此研究能够促进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计算是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方面还可以提供层次感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计算中的重点部分,而且有较深的影响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高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首要要求。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政策中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当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即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标准中对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计算能力就是其中主要培养的一项。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教师和家长的目光着重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不是仅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为孩子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寻求更多道路。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书本知识上,更多的在于数学的运用观点、解决方法,以及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方面,以此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政策不谋而合,响应了目前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课堂学习中应主要体现核心素养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在课堂,所以,短暂的40分钟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由此,课堂效率的高低也就恒定了教师教学知识传授的多与少。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要虚有其表地展示,要尽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职责。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目标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 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 的核心任务。 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 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 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二者相 辅相成,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 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更为重要。落 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证。 1、层次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学习就是自我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接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用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 体系,道德体系。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所有的学习者,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 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 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尖 子班,在实践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用同样 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 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 2、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 学习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 对一个事物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构架结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 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和认知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路径实 现的,而不是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路径实现的。 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许多碎 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

(完整版)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 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施“尊重的教育”: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教育教学 在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时,我们将“双基”调整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为基本活动经验非常重要,它包括思维的经验和活动的经验,其本质是会想问题、会做事情,而这些主要于积累。之所以提出基本思想,因为我们希望学生在获得一些基本概念、学会一些基本技能之外,能够培养思想方法。各个学科都有其基本思想,如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抽象、推理、模型。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包括知识的掌握、思维方法和经验积累。其中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如数学学科主要培养的是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主要包括演绎和归纳。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考虑,我们之前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而缺少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即缺少了通过条件预测结果、通过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培养,这对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不利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把握知识本质、创设教学情境素养的形成,不是依赖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不是依赖记忆与理解,而是依赖感悟与思维;它应该是日积月累的、自己思考的经验的积累。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何谓知识的本质?比如:数学的思想不是靠讲解让学生理解的,而是靠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的。类似“除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不能仅仅只是通过一道例题告诉学生这个运算法则,而是要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然后自己得出结论。 因此,对于很多问题,教师自己要先吃透,然后引导学生一起思考。真正本质的东西,是靠学生自己感悟得到的,否则他们记住的只是一大堆名词与概念,并且很快会被遗忘。我曾经梳理了小学数学中的30个本质问题,并写了《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本书。我觉得,教师如果把这些核心问题都弄明白了,课就容易讲了。 我们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本质。比如:对于“先乘除后加减”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混合运算其实是在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故事,“先

教师学习笔记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体会

教师学习笔记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体会当我看到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这本书时,心中便有了熟悉感,第一时间得到了这本书。静心开始阅读,通过阅读,让我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不断的提升我的思考。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

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素养能键入到人的血液神经系统中去,是人的一种天性流露。当一个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时,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才会让教学有根。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李红莲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 高新四小李红莲 摘要:语文教师应从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影响下的语文教学要求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及个体情感体验,并要求教师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程价值;语文教学 素养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如果按照广义的理解,其中包含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知识层次以及能力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素养这个概念同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概念的区别在于:素养更加关注的是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内化调整,指出了学习者深入思考之后的成果。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致力于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状态。这和传统意义上仅关注知识记诵与应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起

来,更具深度与广度。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养成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对这些目标的真正内化,使之上升到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的高度。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架构 1.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2011 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合作精神;选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它所体现出的课程价值则体现在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四个方面为学生今后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学的建构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能力。体现语文的课程价值,实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使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