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三个数加减法

10以内三个数加减法
10以内三个数加减法

3+5-2= 6-4+5= 4+2-1=

2+6+1=9-7-2=3+2+4=3+4-5=5+4+1=3+5+2=5 + 5 -7= 10 - 6 -4= 9 - 7 +4=

2 + 8 -7= 8 - 6 +4= 9 - 5 +1=

4 - 2 +5= 10 - 7+1 = 3 + 4 -4=

4 + 6 -7= 2 + 4 +1= 7 - 4 -3=

10 - 5+4 = 5 - 2+3 = 5 + 2-1 =

2 + 6 +0= 9 - 3-1 = 6 + 4 -8=

8 - 5-1 = 5 + 4+1= 4 + 2+1 = 10 - 8 +4= 7 - 5+1 = 8 - 2 -3=

3 - 1 + 3 = 6 - 5 + 7 = 1 + 9 - 6 = 1 + 6 -

4 = 10 - 9 +

5 = 5 - 5 + 8 =

9 - 9 + 7 = 4 + 2 - 4 = 3 + 5 - 8 =

8 - 7 + 4 = 7 - 3 - 3 = 5 + 1 + 4 = 2 + 2 - 4 = 10 - 1 - 7 = 4 - 3 + 8 =

9 - 3 - 5 = 6 + 2 - 1 = 3 - 2 + 6 = 5 - 1 - 4 = 3 + 2 - 4 = 7 - 2 - 5 =

2 + 2 + 5 = 7 - 5 + 8 = 6 - 6 +

3 =

1 + 9 -

2 = 6 - 2 - 1 = 7 - 5 +

3 =

8 - 5 + 4 = 6 - 3 + 4 = 3 + 5 - 4 =

9 - 9 + 7 = 5 + 1 + 2 = 4 + 2 - 5 =

10 - 2 - 7 = 5 - 2 + 6 = 5 + 2 + 3 = 3 + 5 + 2 = 7 - 7 + 4 = 4 + 1 + 4 = 6 + 3 - 1 = 7 - 2 + 4 = 6 + 2 - 5 =

6 - 4 + 6 = 2 + 3 - 4 = 2 + 1 + 5 = 4 - 2 +

7 = 7 - 5 + 2 = 5 - 5 +

8 = 7 + 3 - 5 = 8 - 5 + 3 = 2 + 8 - 4 =

4 + 4 - 3 = 9 -

5 + 2 = 8 -

6 +

7 =

2 + 6 - 8 = 7 - 7 + 5 = 6 - 2 +

3 = 9 - 3 + 2 = 3 +

4 -

5 =

6 + 3 - 4 =

7 - 2 + 3 = 5 + 5 - 7 = 9 - 2 + 1 = 10 - 6 + 5 =

8 - 2 + 3 = 2 + 7 + 1 =

7 - 4 + 3 = 4 + 6 - 8 = 3 + 5 - 4 = 5 - 2 + 6 = 2 + 3 - 4 = 6 - 3 + 7 = 8 - 5 + 1 = 5 + 3 - 5 = 9 - 5 + 6 = 3 + 3 + 3 = 10 - 6 + 5 = 3 + 6 - 6 =

1 + 4 - 5 = 9 - 3 + 4 = 4 +

2 + 4 =

2 + 7 - 9 = 8 -

3 +

4 = 3 +

5 + 2 = 9 -

6 +

7 = 1 + 3 + 5 = 7 + 3 - 7 =

7 - 5 + 2 = 8 - 3 - 4 = 10 - 5 + 3 =

9 - 4 - 5 = 2 + 8 - 9 = 2 + 2 - 4 =

8 + 2 - 4 = 4 + 2 - 4 = 9 - 3 - 3 =

2 + 4 + 4 = 8 -

3 + 2 = 5 + 5 - 7 =

8 - 3 + 3 = 10 - 2 - 5 = 2 + 3 + 5 =

7 - 3 + 6 = 1 + 9 - 5 = 7 + 3 - 5 =

9 - 4 + 4 = 1 + 2 + 5 = 10 - 5 + 5 =

10 - 7 + 7 = 2 + 6 - 8 = 9 - 5 + 4 =

3 + 7 - 8 = 8 + 2 - 6 = 1 +

4 + 3 =

10 - 8 + 1 = 7 - 3 - 3 = 10 - 3 - 4 =

7 + 3 - 4 = 5 + 3 - 4 = 6 + 3 - 4 =

5 + 4 - 7 = 4 + 2 - 5 = 10 - 3 + 3 =

2 + 7 - 5 = 9 - 2 -

3 = 5 - 3 + 6 =

3 + 2 + 5 = 9 - 5 + 5 = 7 + 3 - 8 =

1 + 3 + 4 = 10 - 4 - 5 = 4 +

2 +

3 =

5 - 2 - 3 = 5 + 2 - 4 =

6 + 2 + 2 =

10 - 7 + 4 = 7 - 2 + 1 = 2 + 8 - 5 = 8 - 4 + 3 = 3 + 3 + 2 = 3 + 2 - 4 = 10 - 6 + 6 = 3 + 5 - 8 = 6 + 4 - 6 = 6 + 4 - 7 = 5 + 5 - 6 = 10 - 7 + 5 = 3 + 2 + 3 = 7 + 3 - 9 = 7 - 4 + 7 = 2 + 3 + 4 = 8 - 5 + 3 = 3 + 4 - 4 = 10 - 3 - 3 = 9 - 6 + 6 = 2 + 5 + 2 = 9 - 4 - 3 = 8 - 3 - 5 = 1 + 3 + 6 =

9 - 2 + 1 = 7 + 2 - 7 = 3 + 7 - 5 =

9 - 3 + 2 = 6 + 2 - 5 = 4 + 3 - 4 =

9 - 3 + 3 = 2 + 4 - 5 = 10 - 3 + 1 = 8 - 5 + 5 = 3 + 3 + 4 = 9 - 6 + 3 = 2 + 5 + 3 = 4 + 3 + 3 = 7 - 3 + 4 =

2 + 2 + 4 = 10 -

3 + 2 = 10 - 8 + 7 =

3 + 6 -

4 = 9 - 4 + 3 =

5 + 5 - 8 = 7 + 3 -

6 = 4 + 6 - 4 = 10 - 3 -

7 =

2 + 7 - 7 = 10 - 5 - 5 = 10 - 6 + 4 =

6 + 4 - 5 = 8 - 6 +

7 = 4 + 4 - 6 = 5 + 3 - 6 =

8 - 4 - 3 = 4 + 3 - 5 = 8 - 4 + 4 = 4 + 5 - 6 = 6 - 3 + 7 =

3 +

4 + 3 = 4 + 6 -

5 = 7 - 3 + 1 = 1 + 4 + 4 = 7 - 3 + 5 = 10 - 3 - 5 =

6 + 4 - 8 = 10 - 5 + 4 = 2 + 2 + 5 =

7 + 2 - 5 = 8 - 6 + 6 = 5 + 3 + 2 =

9 - 4 + 2 = 8 - 2 - 5 = 3 + 6 - 7 =

9 - 2 - 7 = 10 - 4 + 3 = 2 + 6 - 6 =

7 - 2 - 3 = 2 + 6 - 4 = 3 + 5 - 4 =

3 + 2 +

4 = 8 -

5 + 7 = 10 - 7 + 3 =

2 + 4 - 4 = 9 - 4 + 5 = 10 - 2 - 7 =

1 + 5 + 4 = 9 -

2 - 5 = 4 + 4 - 5 = 5 + 2 +

3 = 10 -

4 + 4 = 2 +

5 -

6 = 2 + 3 - 4 = 9 - 5 - 3 = 6 + 4 - 9 =

6 - 3 + 4 = 8 - 4 + 1 = 3 + 5 -

7 =

9 - 3 - 5 = 2 + 2 + 6 = 4 + 3 - 6=

2 + 4 + 2 = 8 - 4 + 2 = 2 + 7 - 4 =

5 -( )+1= 3 4 +1+( )= 7 4 +( )+2= 9 9 -( )+0= 2 5 +( )-3= 7 ( )- 4 +1=4 ( )+ 2+8 = 10 8+( )- 4 =

6 1+6 -( )= 2 9 -( )+1= 4 5 +( )+2= 10 4+( )+ 4 = 8 ( )+ 6+1 = 8 8-( )- 5 = 2 10 -( )-1= 7

2 +( )+4= 7 ( )- 2-1 =

3 5+( )+

4 = 10 8 -( )-1=

5 2 +( )+4= 9 3+( )+

6 = 9 ( )+6- 2 = 8

7 +( )+2= 10 7+( )- 2 = 6 ( )+ 4 +1=

8

9 -( )-4= 2 ( )+ 6+1 = 8 8 -( )-1= 5 4 +( )+5= 9 ( )- 4+0 = 6

5 +( )+2= 10 10-( )- 5 = 2 9-( )- 4 =4

6 -( )+1= 2 4+( )+ 4 = 10 1+5 +( )=

7 10-( )- 6 = 3 1+4 +( )= 7 2+( )+ 6 = 9 2 +( )+3= 7 ( )- 2 +0=

8 2 +( )+7=

9 7 +( )+1= 10 1+9 -( )= 4 10 -( )-1= 7 5 -( )+1= 3 ( )+ 2+5 = 10 ( )- 2 +1= 6 ( )- 3 -1= 1 ( )+ 5 +1= 7 2+3 +( )= 6 10 -( )-1= 6 7 -( )-2= 3 2+ 4+( )= 7 ( )+ 7+2 = 10 10-( )- 5 = 5 8 -( )-5= 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 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操作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正确操作10以内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学具,用学具摆出10以内数 1、认识方格学具 请同学们打开学具盒,看一下学具盒里的卡片尺有几种颜色,长短一样吗?卡片尺上的竖线把卡片尺分成了什么样子?(方格、或方块样子) 2、用方格学具摆10以内数 (1)找出有3个方格的卡片,它是什么颜色的?找出5个方格的卡片,它是什么颜色的?再分别找出有1、2、4个方格的卡片,把这5个方格卡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并下边对齐竖放在桌面上。 (2)找出红色6个方格卡片,这个卡片与前5个卡片有什么最大不同?(双层,能抽拉长短)把它抽成7个方格,再改抽成9个方格、10个方格。 (3)看一看学具盒中的卡片哪几个还有这种功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4)把白色的双层卡片抽成7个方格、绿色抽成8个方格、黄色抽成9个方格、红色抽成10个方格,桔红色的抽成6个方格,并按顺序排在5个方格卡片后面。 二、操作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认识加法操作 (1)请同学们先拿出5个方格卡片,再找出3个方格卡片。然后把5个和3个拼接在一起,看看它与哪条方格数的卡片同样长? (2)5个方格与3个方格合并拼接后,与有8个方格数的卡片同样长,我们就说5加3等于8。 记作: 5 + 3 = 8 读作:5加3等于8。 (3)根据上面的例子同学们你会用方格卡片操作7 + 2 、 4 + 6 、1 + 8 吗?试试看。(4)巩固练习操作计算 3 + 4 = 6 + 3 = 8 + 2 = 4 + 5 = 2 、认识减法操作 (1)请同学们拿出7个方格的卡片,从中去掉3个方格,看还剩几个? (大家讨论)怎样去掉?(方法:1、划去法2、用手或纸遮盖法3、用3个方格卡片反盖)(2)从7个方格中去掉3个方格的操作叫做减法操作,把它用式子表示就是: 7 -3 = 4 读作:7减3等于4。 (3)同学们根据7 -3 = 4 的操作你会用方格卡片操作6 -2 、9 - 5 、10 -4吗?(请同学们用方法3分别操作出结果,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4)巩固练习操作计算 6 -4 = 9 -6 = 8 -5 = 10 -8 = 三、课堂综合练习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 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沪教版2021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3.320以内数的排列 学案

20以内数的排列 【学习目标】 1.会进行20以内数的排序。 2.认识单数、双数,并会一组一组地数。 3.按规则能快速计数。 4.找出数列中数与数的关系,继续数列。 5.将数名和数位配起来。 【学习重难点】 1.数列排序。 2.找出数列规律,数列继续。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这儿有五个数,5、3、1、2、4,请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按此顺序再接着数5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差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这个规律接下去数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1、12、13、14、15、16、17、18、19、20) 5.你能顺数和倒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们发现这10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我们发现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像这样把一些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的数,我们称之为数列。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1)从8往后数,数到15,从13往前数,数到7,从6往后数数到20。 (2)从10往前数有哪些数,从10往后数又有哪些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1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6的后面是几?18的前面是几?11和13的中间是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快问快答:第1个数是几?第5个数是几?16是第几个数?20是第几个数? 1 1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加减法教案设计

10以内加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10以内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 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通过情境展示,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纸制小红旗、红苹果,红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 (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2.教师导语:你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那么, 大家用我们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怎么样呢?这 节课咱们就赛一赛。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10以内的加减”。 (1).出示多媒体课件 1.观察多媒体图片,写出相关算式。 2.写一写。1 4 9 7 3 8 5 2 6 10,在圆圈里填上大于5的数和小于5的数。 3.把相等的算式连一连。 4. 在○填上“>”“<”或“=” 5. 填数 6.测测你的口算能力。 4 + 6=1 9 -1= 8 5 +3= 8 6- 4 = 2 6+3= 9 10-5= 5 2 + 8=10 10-9= 1 5 + 2=7 7-1= 6 10+0= 10 8- 0 = 8 10-3= 7 1 + 9= 10 10-0=10 2 + 6= 8 7.夺红旗

一年级数学题(10以内3个数加减法)

6+3-3= 6+4-9= 1+9-3= 0+10-2= 7+3-0= 1+5-5= 2+8-7= 6+2-3= 0+3-2= 8+0-6= 1+8-4= 0+9-6= 6+1-1= 8+0-8= 6+4-2= 3+5-7= 1+3-0= 10+0-1 3+3-2= 6+2-5= 8+2-6= 4+3-6= 6+4-6= 0+10-3= 3+2-0= 1+7-6= 3+3-6= 6+2-4= 6+1-7= 1+6-3= 1+9-1= 4+3-2=

7+0-1= 5+0-0= 7+1-0= 6+4-0= 4+6-1= 5+5-2= 1+3-3= 3+6-1= 0+1-1= 1+8-8= 5+4-7= 1+8-1= 3+1-3= 4+4-4= 1+4-4= 2+8-1= 4+2-5= 1+4-3= 1+5-0= 2+6-2= 7+3-3= 0+8-2= 0+9-9= 6+0-5= 3+5-8= 10+0-5 3+4-3= 2+5-5= 3+7-2= 3+5-0= 6+3-9= 6+1-0=

1+4-0= 0+7-1= 1+9-0= 1+2-3= 4+4-1= 7+2-7= 2+1-1= 3+6-0= 4+6-0= 5+4-8= 4+5-3= 2+0-2= 5+2-7= 0+3-3= 0+2-2= 6+1-3= 9+0-5= 2+5-6= 4+3-3= 3+0-1= 2+3-0= 9+0-4= 2+4-5= 8+1-7= 9+0-2= 0+9-0= 1+1-1= 2+3-1= 3+0-2= 4+2-6= 4+6-7= 5+0-3=

5+4-3= 1+0-1= 0+5-1= 10+0-0 1+9-6= 1+0-0= 4+4-7= 0+7-0= 7+3-1= 6+0-1= 9+0-0= 1+8-7= 2+5-1= 7+0-2= 2+8-10= 2+3-2= 1+9-10= 0+8-3= 2+8-4= 3+7-7= 6+2-1= 0+8-1= 5+3-2= 1+8-9= 3+7-6= 9+1-1= 7+1-1= 0+4-2= 1+5-2= 7+2-9= 2+7-1= 0+9-4=

10以内 数字加减法(带图)

10以内 数字的加减法 1.1~3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1.1~ 3 2.2、 3 3. [双基同步训练] 2.看图,在□里画“○”。 3. (1) (2)比2少1是( ) )

4. 5. (1)1+1=□2 2+1=□ 1+2=□ △ △ (2)3-1=□2 3-2=□ 2-1=□ ○○○ ○○ 6. 7. 描一描,写一 8.

9.3-1= 1+1= 3-2= 1+2= 2-1= 2+1= 10.在○里填上“+”或“-” 1○2=3 2○1=3 3○1=2 1○1=2 2○1=1 3○2=1 [创新能力训练] 1. (1)○●○●○● (2)○●●○●●○ (3)△□○△□○ 2.已知△=1,□=2,○=3 [实践能力训练] 原来有( ) 开来了( ) 一共有( )辆汽车。 □○□= 原来有( ) 开走了( ) 还剩( ) □○□=□ 2.4、5、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1.4、5、 2.4、5的组成 3.运用4、5的组成计 算 5 4.0 0包含两种含义,一种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另一种表示起点或开始(如直尺上的0),相同两数相减得0,任何数加0或减0得任何数。 [双基同步训练] 1. 2.填 空。

(1) (3) 5比4多( ),4比5少( ) 3比5少( ),4比2多( ) (4)3和5中间的数是( ),和3相邻的两个数是 ( ) (5)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4、1、3、5、 □>□>□ >□>□>□ 3. (1)上面一共有( )种学习用品。从左边起,书包排第( ),小刀排第( ), 橡皮排第( ),排第3的是( )。从右边起,笔排第( ),书包排第( ),排第2的是 ( ) (2)△ △ △ △ △ △ 从左往右数,把第5个△涂上颜色,再把右边 5 4. ○ ○ ○ ○ ○ ○ ○ ○ △ △ △ △ △ △ △ 4○5 5○ 3 5○5 2○4 5. 3+1=□4 2+2=□ 3+2=□ 1+4=□ ○○○ ○ 4-1=□3 5-2=□ 4-2=□ 3-3= 6.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5个一组成5。( ) (2) 4 □ □ 5 5 1 □ 3 2 2 2 2 □ 1 □

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能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并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花果山。(请大家看屏幕) 二、探索加法的意义 1、提出问题 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花果山美吗花果山不光风景美,里边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谁能从这幅图中提出数学问题 生自由提问: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朵白云? 一共有几朵小花? ……

2、解决问题,体会加法的意义。 (1) 师: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从这幅图中提了这样多的数学问题,咱们一个个来解决,(一共有几只小猴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是5只猴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 师:哦,你是把树上的3只小猴和岩石上的2只小猴合起来,知道一共是5只小猴的,是吗? 师:这个办法很好。把3和2合起来是5,这个就是咱们之前学的数的组成。 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师:其实,像这样把2和3合起来,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加号。出示:3+2=5。咱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新朋友:加号。 师:你能说说算式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表示把2和3合起来。5表示2和3和起来是5,一共有5只小猴,为了让大家明白5表示什么,我们在5后边写上单位名称(只) 教读:我们一起来读一遍3加2等于5。男生来一遍,女生来一遍。 这个算式就表示:树上有3只猴子,地上有2只猴子,合起来就是5只猴子。 (2) 师:刚才同学们很棒,用加法解决了一共有几只小猴的问题,现在老师很想知道你们能不能用加法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生:4+1=5(只)

10以内数字加减法带图

~3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3各数的认读和规范书写。 、3的组成。 3.加减法的含义 [双基同步训练] 2.看图,在□里画“○”。 3.填空。 (1) (2)比2少1是( ),比2多 1是( )。 4.比一比,填一填。 5.看算式,画一画,再填得数。 (1)1+1=□2 2+1=□ 1+2=□ △ △ (2)3-1=□2 3-2=□ 2-1=□ ○○○ ○○ 6.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7.描一描,写一写。 8. 2 3 3 1 1 1 2 2 1 (3) 2 1 1 ○○○ ○ ○ ○ ○ ○ ○ 1 2 3 2 2 2 2 3 3 ○○○

= 1+1= 3-2= 1+2= 2-1= 2+1= 10.在○里填上“+”或“-”。 1○2=3 2○1=3 3○1=2 1○1=2 2○1=1 3○2=1 [创新能力训练] 1.按规律画一画。 (1)○●○●○● (2)○●●○●●○ (3)△□○△□○ 2.已知△=1,□=2,○=3。 [实践能力训练] 原来有( )辆汽车, 开来了( )辆, 一共有( )辆汽车。 □○□=□ 原来有( )辆汽车, 开走了( )辆, 还剩( )辆汽车。 □○□=□ 、5、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5、0的认读和正确书写 、5的组成 3.运用4、5的组成计 算5以内的加减法。 的含义及有关加减法 0包含两种含义,一种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另一种表示起点或开始(如直尺上的0),相同两数相减得0,任何数加0或减0得任何数。 [双基同步训练] 1.看图填空 2.填空。 (1) (3) 5比4多( ),4比5少( ), 3比5少( ),4比2多( )。 (4)3和5中间的数是( ),和3相邻的两个数是( )。 (5)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4、1、3、5、0。 □>□>□>□>□>□ 3. (1) 上面一共有( )种学习用 品。从左边起,书包排第( ),小刀排第( ), 橡皮排第( ),排第3的是( )。从右边起,笔排第( ),书包排第( ),排第2的是( )。 (2)△ △ △ △ △ △ 从左往右数,把第5个△涂上颜色,再把右边5个圈起来。 4.比一比,填一填。 4 4 4 2 2 3 1 1 3 5 5 5 5 4 1 3 2 2 3 1 4 (2) 4 □ □ 5 5 1 □ 3 2 2 2 2 □ 1 □ 2 4 4 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以内加减法》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以内加减法》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0以内加减法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 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 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试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 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 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最新一年级数学题(10以内3个数加减法)71944

(1)6+3-3= (2)6+4-9= (3)1+9-3= (4)0+10-2= (5)7+3-0= (6)1+5-5= (7)2+8-7= (8)6+2-3= (9)0+3-2= (10)8+0-6= (11)1+8-4= (12)0+9-6= (13)6+1-1= (14)8+0-8= (15)6+4-2= (16)3+5-7= (17)1+3-0= (18)10+0-1 (19)3+3-2= (20)6+2-5= (21)8+2-6= (22)4+3-6= (23)6+4-6= (24)0+10-3= (25)3+2-0= (26)1+7-6= (27)3+3-6= (28)6+2-4= (29)6+1-7= (30)1+6-3= (31)1+9-1=

(1)4+3-2= (2)7+0-1= (3)5+0-0= (4)7+1-0= (5)6+4-0= (6)4+6-1= (7)5+5-2= (8)1+3-3= (9)3+6-1= (10)0+1-1= (11)1+8-8= (12)5+4-7= (13)1+8-1= (14)3+1-3= (15)4+4-4= (16)1+4-4= (17)2+8-1= (18)4+2-5= (19)1+4-3= (20)1+5-0= (21)2+6-2= (22)7+3-3= (23)0+8-2= (24)0+9-9= (25)6+0-5= (26)3+5-8= (27)10+0-5 (28)3+4-3= (29)2+5-5= (30)3+7-2= (31)3+5-0=

(1)6+3-9= (2)6+1-0= (3)1+4-0= (4)0+7-1= (5)1+9-0= (6)1+2-3= (7)4+4-1= (8)7+2-7= (9)2+1-1= (10)3+6-0= (11)4+6-0= (12)5+4-8= (13)4+5-3= (14)2+0-2= (15)5+2-7= (16)0+3-3= (17)0+2-2= (18)6+1-3= (19)9+0-5= (20)2+5-6= (21)4+3-3= (22)3+0-1= (23)2+3-0= (24)9+0-4= (25)2+4-5= (26)8+1-7= (27)9+0-2= (28)0+9-0= (29)1+1-1= (30)2+3-1= (31)3+0-2=

20以内三个数的加法口算练习题

一年级口算过关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10+2+1=5+2+5=8+4+3=3+11+5=4+6+0=6+5+1=8+1+6=5+7+4=5+3+1=6+2+5=8+1+3=9+1+0=6+2+2=5+2+4=4+14+0=8+5+6=0+0+10=11+4+3=4+8+6= 4+5+7= 8+2+2= 1+5+0= 5+10+4= 8+2+5= 10+8+1= 3+9+2= 6+1+7= 8+1+1= 10+0+7= 2+14+2= 13+2+4= 2+0+5= 3+15+0= 2+13+3= 0+5+14= 6+12+0= 10+1+8= 6+3+6= 1+8+0= 3+12+4= 10+4+4= 2+11+6= 7+11+0= 6+5+2= 1+5+2= 6+6+2= 5+7+3= 8+0+9= 4+3+8= 5+4+5= 1+1+15= 11+4+4= 11+8+0= 4+3+3=

6+1+0=5+4+10=3+1+7=4+2+4=4+13+2=8+4+0=4+1+9=12+1+0=0+9+6=1+11+4=1+7+11=1+15+3=1+9+3=4+9+2=0+16+2=2+9+5=1+12+1=14+0+3=2+6+1=11+1+1=6+2+11=1+18+0= 8+0+2= 10+4+3= 1+14+1= 10+2+5= 0+1+11= 13+3+0= 10+0+6= 4+2+10= 0+1+18= 13+3+2= 0+6+2= 4+6+5= 0+2+11= 12+1+3= 9+6+2= 3+4+6= 2+11+1= 4+9+0= 10+3+2= 7+6+3= 10+2+2= 8+9+1= 1+7+10= 3+0+6= 7+2+7= 3+9+3= 4+12+1= 1+14+4= 8+8+0= 5+10+0= 10+1+1= 13+0+1= 1+3+11= 11+1+2= 9+4+6= 0+11+3= 8+3+8= 7+5+1= 15+1+1= 1+16+0= 7+0+9=

小学数学 《10以内的加减法1》教案

《10以内数的加减法1》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加法的意义,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以及进一步巩固体会加法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西游记》故事引入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 2、提问:图上都有些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学生发现图上的问题,启发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引导学生理解红点标示的问题。 2、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5以内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3、学习加法算式的读写。 三、巩固 1、解决绿点标示的问题:有多少只小猴子? 2、生独立思考,同位互相交流想法。 3、启发学生除了数数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4、结合图意,利用学具摆一摆,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四、发现 1、你在情境图中还找到了哪些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记录问题口袋。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提醒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 五、教师总结加法意义 六、自主练习 第一题:是看图列算式,体验加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提出问题。 2、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为什么这样算。

第三题:口算练习。练习时,学生填写口算结果外,还可以制作成口算卡片,经常性地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第五题: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独立地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七、学生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 所谓的“数学故事”,是指具有一定情节的、包含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的故事。由于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练习形式,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八、作业:制作口算卡片。

10以内3个数加减法(共1600道题,可直接打印)

姓名:_______ 时间:____ 做对了____题(共100题) 10-10+4= 10-9+5= 1-1+3= 10-8+5= 10-9+2= 5-4+3= 7-7+6= 9-2+3= 7-0+2= 8-6+7= 9-4+3= 9-5+3= 6-4+0= 6-2+3= 8-8+1= 10-7+2= 3-1+4= 8-2+1= 3-3+4= 7-7+9= 7-3+2= 8-4+2= 9-6+4= 5-4+7= 9-5+1= 10-9+7= 7-5+3= 9-3+3= 9-9+1= 10-10+10= 9-0-8= 2+1+5= 10-0-9= 9-2-4= 10-5-1= 8-0-7= 4-3-0= 9-6-2= 10-1-4= 6-3-0= 5-1-3= 8-3-3= 10-1-9= 6-0-0= 8-1-6= 9-2-2= 7-0-3= 10-7-2= 8-2-0= 4-1-1= 9-4-1= 9-1-2= 9-0-4= 9-6-0= 10-5-2= 3-0-0= 8-3-2= 7-3-0= 10-3-2= 9-3-5= 10-4-0= 10-2-3= 8-0-3= 4+2+1= 10-3-6= 9-1-4= 8-6-1= 3-1-1= 9-4-0= 3-0-2= 10-6-1= 9-8-0= 8-4-2= 2-0-0= 9-6-1= 7-2-1= 9-1-8= 1-0-0= 5-4-0= 5-5-0= 10-2-6= 8-0-6= 6-4-0= 10-5-0= 8-1-4= 6-3-1= 7-7-0= 10-4-1= 7-5-0= 9-2-5= 10-2-8= 2-2-0= 10-6-0= 8-2-1= 1-1-0= 5+3+1= 9-2-0= 10-0-6= 10-7-1= 6-3-2

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历山中学生物导学案 初一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E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F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岩石圈表面、水圈大部三部分,厚度可达 20 千米 5、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的水层。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以下条件:1营养物质 2 阳光3空气 4 水 5适宜的温度 6一定的生存空间 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8、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9、生物能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10、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收集证据 5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的。1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应该设置对照实验,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12、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13、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4、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沿食物链积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15、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数量总是在不断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显微镜的结构中,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镜筒成一条直线。其中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我们要把光线调的暗一些,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1)取镜和安放时,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将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损坏了物镜或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有的生物体非常小,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1)准备:擦(载玻片、盖玻片),滴(清水)。(2)制片:撕(洋葱内表皮)、展(在水滴中展平)、盖(盖玻片)。(3)染色:滴(碘液)、吸(用吸水纸吸引)。 4、植物细胞有基本相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甜味物质、酸味物质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10以内数字加减法(带图)

10 以内 数字的加减法 1.1 ~ 3 各数的认识和加减 法 [知识要点] 1.1 ~ 3 各数的认读和规范书写。 2.2 、3 的组成。 3. 加减法的含义 3. 填空。 (1) 3 2 ○ 2 ○ (2) 比 2 少 1 是 ( (3) 1 ) 。 [双基同步训 练] 2. 看图,在□里 ○○○” 。

4. 比一比,填一填。 5. 看算式,画一画,再填得数。 (1) 1+1= □2 2+1=□ 1+2=□ △△ (2)3-1= □2 ○○○ 3-2= □ ○○○ 2-1= □ ○○ 写 6. 看图,把算式填完 整。 7. 描一描,写一 2

3 10. 在 ○ 里填上 “+”或“- [创新能力训练] 1. 按规律画一画。 (1) ○?○?○? (2) ○??○??○ (3) △□○△□○ 2. 已知△ =1,□=2,○ =3 [实践能力训练] 原来有 ( ) 辆汽车, 开来了 ( ) 辆, 一共有 ( ) 辆汽 车。 □○□ =□ 原来有 ( ) 辆汽车, 开走了 ( ) 辆, 还剩 ( ) 辆汽车。 □○□ =□ 2.4 、5 、0 的认识和加减法 9.3-1= 1+1= 3-2= 1+2= 2-1= 2+1= 1○2=3 2 ○ 1=3 3 ○1=2 3 ○2=1

2 4 4 3 4 [知识要点] 1.4 、5、0 的认读和正确书写 4 4 4 算 5 以内的加减法。 4.0 的含义及有关加减法 0 包含两种含义,一种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另一种表示起点或开始 相减得 0,任何数加 0 或减 0 得任何数。 [双基同步训练] 1. 看图填空 2. 填 2.4、5 的组成 5 3 2 3. 运用 4 、5 的组成 计 (如直尺上的 0) ,相同两数

10以内 数字加减法 带图

精心整理 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 1.1~3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1.1~ 3 2.2、 3 3. 3. (1) (2) ) 5. (1)1+1= 2+1=□ 1+2=□ △△ (2)3-1= 3-2=□ 2-1=□ ○○○○○ ○ ○○ 12 2 3

6. 7. 8. 2+1= 10.在 1○1=3 1○ 1. (1)● (2)●○ (3)△□○△□○ 2.已知△=1,□=2,○=3 [实践能力训练] 原来有( ) 开来了() 一共有() □○□= 原来有( ) 开走了()

还剩( ) □○□=□ 2.4、5、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1.4、5、 2.4、5 3.运用 4.0 0种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另一种直尺上的0)0,得任何数。1. 2.填空。 (1) (3)5 比4多( ),4比53比2多( ) 5中间的数是3相邻 的两个数是()、1、3、0 □>□>□>□>□>□ 3. (1)上面一共有( )种学习用品。从左边起,书包排第(),小刀排第(),橡皮排第(),排第3的是()。从右边起,笔排第(),书包排第(),排第2的是() (2)△ △ △ △ △ △ 从左往右数,把第5个△涂上颜色,再把右边5 55 43

4. 4○55○ 3 5○52○4 5. 3+1= 2+2=□ 3+2=□ ○○○○ 4-1= 5-2 =□ 4-2=□3组成()() () ()和()组成()。 () ()。 可以分成() =4 2+□=2 5-□=□ □+5=□ (5) (6) □-2=□ ○○○○○ 5-□=□□-3=□

10以内-数字加减法(带图)

10以内 数字的加减法 ~3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3各数的认读和规范书写。 、 3的组成。 3.加减法的含义 [双基同步训练] 2.看图,在□里画“○”。 3.填空。 (1) (2)比2少1是( ),比2多 1是( )。 } 2 3 3 ) 1 1 1 2 2 1 (3) 2 1 1 ○○○ ○ ! ○ ○ ○ — 1 2 % 2 2 2 3 : 3

4.比一比,填一填。 5.看算式,画一画,再填得数。 (1)1+1=□2+1=□1+2=□ △△ (2)3-1=□3-2=□2-1=□ ○○○○○ 。 6.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7.描一描,写一写。 8. ○○○

[ 《 = 1+1= 3-2= 1+2= 2-1= 2+1= 10.在○里填上“+”或“-”。 { 1○2=3 2○1=3 3○1=2 1○1=2 2○1=1 3○2=1 [创新能力训练] 1.按规律画一画。 (1)○●○●○● (2)○●●○●●○ (3)△□○△□○ 2.已知△=1,□=2,○=3。 | [实践能力训练] 原来有( )辆汽车, 开来了( )辆, 一共有( )辆汽车。 □○□=□ 原来有( )辆汽车, 开走了( )辆, } 还剩( )辆汽车。 □○□=□

、5、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5、0的认读和正确书写 、5的组成 3.运用4、5的组成计 算5以内的加减法。 的含义及有关加减法 0包含两种含义,一种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另一种表示起点或开始(如直尺上的0),相同两数相减得0,任何数加0或减0得任何数。 * [双基同步训练] 1.看图填空 … 4 4 4 2 2 3 1 1 3 5 5 5 5 、 4 1 3 2 2 3 1 4

20以内三连加减法(已排版)

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一) 姓名:___ 时间: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80题) 10+8-7=10+2-6=13+2+5=8+2+3=8+10-9=17-7+8=19-3-8= 9+1+4=18-8+6=10+8+5=3+11-9= 7+3+5=18-10+8=3+10-7=16-4-6=7+4+6= 10+1-9= 10+2-8= 19-4-8= 7+8+3= 1+10+9= 10+10-9= 19-5-3= 6+4+7= 11-1+8= 14-4-6= 15-3-8= 8+2+5= 11-10+9= 18-8+6= 10+4-9= 5+4+6= 6+10+3= 6+10-7= 13-3-6= 7+2+3= 16-6-10= 10+9-8= 14-1-6= 3+4+10= 16-10-6= 8+10-8= 10+2-8= 11-1-5= 10+3+7=

13-3-7=13-3-7=17-7-3=3+10+7=5+10-5=3+15-8=19-9+1=13-3+5=16-10-3=18-8+9=15-5-7=16-7+5= 16-8-5= 19-8-6= 18-9-5= 17-9+3= 15-4-8= 15-6-8= 12-5-6= 13-10+5= 11-10+9= 5+5+9= 13-3-4= 10+5-5= 13-10+9= 4+6+9= 18-10-4= 5+10-5= 18-10+9= 20-20+9= 17-10-7= 10+8-7= 10-10+9= 12+4-9= 14-10+5= 3+10-6= 10+9-7= 8-8+9= 16-10+3= 11-1+8= 10-5+8= 10+0+9= 20-10-7=

一年级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比较教案

一年级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词语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符号“>”、“<”、“=”,能规范、工整地书写符号,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3.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符号“>”、“<”、“=”,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难点: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左手拿3根粉笔,右手拿4根粉笔)老师两只手里各有几根粉笔,比一比,哪只手里的粉笔要多一些. 学生数一数,比出左手的粉笔比右手的少,右手的粉笔比左手的多.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板书:比较) 二、互动新授 (一)分类数数 师创设情境:在我们校园的花坛里,开放着许多美丽的花,每天都有成群的蜻蜓和蜜蜂在上面飞舞.我们一起去瞧瞧(出示例1情境图).数一数,蜜蜂、蜻蜓、花的数量各是多少?填在课本上.

学生看图,分类数数,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师启发思考:我们把花、蜜蜂、蜻蜓的数量来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先选哪两种来比呢? 学生自由选择比较的对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灵活开展“同样多”和“比多少”环节的教学. (二)认识同样多 1.学习“一一对应法”. 师:把花和蜜蜂来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直接观察,发现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师:谁能把它们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数量同样多. 学生拿出花和蜜蜂的图片,自己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一生在黑板上一一对应地摆出蜜蜂和花的图片. 师:这位同学是这样摆的,大家看看他摆得好吗?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一对应摆法的特点:一个对一个,对得整齐,看得清楚. 师小结方法:像这样一个对一个(一边说一边在蜜蜂和花之间画虚线连接),对得整整齐齐,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这种摆法叫做“一一对应”法.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一对应”的摆法吧. 学生学习用“一一对应法”摆花和蜜蜂的图片. 2.认识同样多. 师讲解:蜜蜂的只数是3,花的朵数也是3,一个对一个,刚好对应完,不多也不少,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蜜蜂和花同样多(板书:蜜蜂和花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样多. 生读一读:蜜蜂和花同样多,3和3同样多. 3.认识等号. 师:数学中为了简明,常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某些意思.“同样多”可以用什么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