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d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页脚.

页脚.

(1)E s >1,供给富有弹性。 (2)E s <1,供给缺乏弹性。 (3)E s =1,供给单位弹性。

(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是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考点四:预算约束线

1.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

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 、两种商品12(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预算线会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右(外)(3)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

(4)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

考点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

2.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

3.“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决定的,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页脚.

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2.替代效应: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考点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及企业形成理论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

1.生产者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2.依据“经济人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3.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唯一动机;但从长期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二、企业形成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边际产量(MP ):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二、产量曲线

1.

L

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

2.多种可变要素同比例变化

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部各种生产要素本。

2.短期总成本TC =总固定成本TFC +总可变成本TVC

①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

②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

3.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也就是可。

4.成本曲线

(总固定成本) (产量)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C MC (边际成本)

M AC (平均总成本) AVC (平均可变成本) M ’

AFC (平均固定成本)

Q

5.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因素:

(1)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租金的提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应提高。

(2)生产率: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生产率提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生产率下降则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考点一: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

(1)本行业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2)本行业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考点四: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及价格歧视

一、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边际收益=

d

E

P

P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

价格+

由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简单定价法则:

d

E

P

MC

P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

边际成本

价格1

-

=

-

【注1】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

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注2】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

求价格弹性。弹性低,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随着需求

价格弹性增高,则价格将逐渐接近于边际成本。

二、价格歧视

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

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有效的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

场之间流动。

3.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

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2015年新增预计分值4分左

右)

考点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需引致的需求

生产对生产要素的需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劳动的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考点三:市场失灵的原因及政府干预措施

页脚.

页脚.

一、垄断

1.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

2.政府干预措施

(1)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反垄断法》。

(2)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 二、外部性

(一)含义: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二)分类

1.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2.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1)外部经济: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外部不经济: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付出代价。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税收补贴;合并相关企业。

(1)使用税收(外部不经济)和补贴(外部经济)手段。 (2)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部化”。

消除外部性的现代方法:明晰产权,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进一步看,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

(1)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

(2)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

竞争性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 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点:非竞争性(等量消费),非排他性(都能消费)

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所谓“搭便私人物品的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

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 (五)公共物品政府干预

政府承担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政府提供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四、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考点一:国生产总值的含义、形态及计算方法

1.含义:国生产总值(GDP )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GDP 的形态:国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就是过去所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4.国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的关系

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5.国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页脚.

该理论认为: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考点四: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k=

S

I Y 1

11=-=??β,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S 为边际储蓄倾向。

净出口 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代入上式:

均衡国民收入Y=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Y+投资 +政府购买G +净出口

考点六:总需求和总供给

1.影响因素:

(1)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

(2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总供给曲线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总供求模型

(1)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2)短期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

当总供给假定在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考点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 计算GDP 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

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 ),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

2.消费需求的波动

3.技术进步的状况

4.预期的变化

5.经济体制的变动

构的变化。

【注】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容。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促进“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容

页脚.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七:新常态的含义及特征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一)新常态的含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正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二)新常态的三大特征

1.2.增长。

3.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考点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

1.含义: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

世界各国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和计算国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3.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MV=PT (费雪方程式),或:P=MV/T 。

2.y v m -+=π。

3.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考点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直接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 (3)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2.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考点四:失业的类型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

一、奥肯定律:1.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

2.结论:相对于潜在的GDP (即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 ),实际GDP 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 个百分点。

3.作用: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途径。

二、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所对应的就业数变化的百分点。就业弹性的变化受产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