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文学

19世纪欧洲文学
19世纪欧洲文学

第七章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可数的几个黄金时代之一。出现了一大批属于该时代又属于一切时代的文化巨人如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罗曼罗兰、狄更斯、哈代、普希金、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德莱塞等灿若星辰的作家,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数量之多、整体水平之高,可以说前代不可与之比肩,后代也难以再现。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继浪漫主义后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它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广阔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矛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丑恶,并注意从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塑造典型性格,具有较大的认识作用和艺术借鉴价值,对后代欧洲文学有很大影响。由于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西欧和俄国、东北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现实主义在此不作为写作方法,而是指文学思潮。30年代之前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起点一般认为是在法国。作为策源地,法国的现实主义开始并不是在文学领域,而是在绘画上。离枫丹白露不远的巴比松,风景优美,在此聚集了一大批画家,他们描绘最庸常的生活,既没有浪漫主义的浓烈的色彩,没有浪漫主义选材的传奇性,也没有古典主义的庄重、严谨。代表作品有米勒的《拾穗者》、《播种者》及为库尔贝的《石匠》。他们形成了一个画派,学院派对这个画派非常反感,就给了他们一个蔑称:“现实主义”。当时在法国召开的博览会根本不接纳他们,他们便自己在展览会外(后)挂上横幅:现实主义,自己展览自己。这时已是50年代,文学家们也开始探讨文学,发现在文学上已有了现实主义,如此时已不在世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还有福楼拜,他们的作品中早已有了现实主义,这样,在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的地位逐渐有了提高。

浪漫主义在还没有创作时,就已有了宣言,它是喧嚣地登上文坛,而现实主义则是静悄悄地出现。

第一节概述

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1871年巴黎公社后,日趋衰落。

社会背景:

这时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已经确立,(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法国则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1830年7月七月王朝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是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之外,还引起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投机专营、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原则乘势而入,逐步改变了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人们观察社会的目光变得冷静、务实,社会风气转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从哲学上说注重功用、效果,也注重道德规范,强调社会秩序。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这种财富的创造和自由竞争中,以前所设想的理性王国只不过是一场美梦,历史的发展并不与人们的愿望相吻合。这样的社会现实必然引发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思考。从对新制度的热切追求转向对社会的冷静分析、深刻解剖,并做出严厉的批判,成了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风尚。社会风气的变化影响了作家的创作风格,浪漫主义的喧嚣、浮躁、空洞与社会风气不再吻合。

哲学与科学背景:

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受当时哲学的影响,体现世界观理论体系的哲学,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有巨大的进展,出现了流派纷呈的局面。它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一些最根本性问题的探索,对作家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孔德的实证论思想甚至更早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人的思想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大影响。费尔巴哈的哲学强调“将人连同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他的“幸福论”和恢复“人的被异化了的本质”的主张以及孔德的实证主义学说在当时风靡一时。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的认识已进入第三阶段即科学的阶段,人类精神“不再求知各种内在原因,而只把推理和观察密切结合起来,以便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这种理论对现实主义描绘事物精确细腻的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后来自然主义文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福楼拜曾经说:“描写不偏不倚,就可以达到法律的威严和科学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这种理论又引导许多作家探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序言中就认为“社会环境是自然加社会”。为此,他非常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并努力表现在自己的文学实践中。

十八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欧洲先进国家以突飞猛进之势向前推进,科

学的发展对作家理解世界很有帮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施旺和施莱登的细胞学说使人们意识到社会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也使人们意识到森林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世界竞争法则;法拉第关于电的研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以及有关天文、地理、数学的深入研究都为唯物主义思想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这些学说在理论上又一次冲击了神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化,使人类对世界采取接纳的姿态,觉得人类可以理解、征服、占领整个世界,总想对世界作宏观的整个把握,人类意识到事物的渐进的过程,就建立了关于进步的概念、意识。这时文学的状态还是较积极的,在科学精神鼓舞下,现实主义作家也试图以同样精细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解剖其中的奥秘。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研究部分就是想从科学的角度对法国社会作一番别开生面的探索。

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

批判现实主义在欧洲的流行,除了欧洲社会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等背景的因素外,它还继承发展了欧洲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受益于创作方法上的源流、各国文化的相互影响有各艺术门类间的浸润等内在原因。现实主义在欧洲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几乎每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初期都能找出这种创作倾向的基因。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传统即使在最沉闷的中世纪也没有间断。到了近代,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后流行,现实主义文学也相应地以各种形式得以发展。18世纪英国小说、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和俄国讽刺文学是批判现实主义在艺术方法上的直接先驱。狄德罗小说中对人物的刻划和细节的描绘为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我们可以在巴尔扎克的故事和人物中找出这种血缘关系,也可以从司汤达、狄更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中看出传统现实主义作家如莎士比亚、拉伯雷、莫里哀、拉布里耶等人作品现实主义因素影响的痕迹。

从反映现实的基本方法上说,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颇不相同的,但批判现实主义也借鉴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艺术经验,如浪漫主义者表现历史题材时注重风俗画面的描绘,他们在心理描写上的某些技巧等。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地,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受到各国文学特别是英国文学启迪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从莎士比亚到司各特,还有倡导现实主义小说的笛福、理查生、菲尔丁,包括感伤主义的乔治艾略特,他们丝丝入扣的现实主义描绘手法给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直接的营养;而反过来,高度发展了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强烈地影响了英国、德国、俄国和美国的文学。各国间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使现实主义文学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文学自身的现实主义传统冷静客观地观察世界在此时已经成熟。

发展:19世纪后期以后,现实主义局势有些萎缩,气势和成果不如中期,当时很多思潮流派如非理性主义、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影响了现实主

义的继续发展,导致新的文艺思潮如象征主义等出现。现实主义还在继续发展,但与早期已有明显不同:早期犀利的批判锋芒后期已经褪化,而悲观的色彩在加重。如哈代。

以前期为主,总结出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的基本立足点是:①基本的政治主张,很强的介入性,积极干预生活。作家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改良主义(18世纪是赞成暴力,如卢梭)、空想主义。②基本的道德思想(即道德基础):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站在人性人道的立场上观察社会问题。人道主义是价值基础也是批判尺度,现实主义从这个角度讨论社会的矛盾冲突、走向。虽然当时工人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贵族的阶级对立已经很严重,但作家对社会分析并不以阶级的眼光,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张扬个人主义、个人发展,又不偏离道德轨道。他们反对以暴抗暴,这一点列夫托尔斯泰表现得最为强烈,英国盖斯凯尔夫人说他是“基督教社会主义”。③哲学基础:现实主义持唯物论的认识论或者说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存在决定意识,这尤其表现在《红与黑》里。马克思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主义作家从文学角度证明了马克思的观点。后期的哈代认为世界不可把握,而这时的作家认为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上面是从创作主体(作家)来说,下面从文本来说。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广阔性。真实性是现实主义作家特别自觉的创作目标及要求。《红与黑》写的是“残酷的真实”,高尔基要“对人世的各种情况作赤裸裸的描写”,要写出俄罗斯“无条件的真率的真实”;司汤达说“文学是一面镜子”;巴尔扎克说:“文学是书记(对现实作记录)”;福楼拜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好的”,“只要英雄,不要妖怪”。他特别反对浪漫主义,当时主要针对雨果。到了20世纪以后,这种真实性受到了质疑。人们认为现实主义作家的真实更多的是表象的真实,而意识流、象征主义展开的真实才是本质的真实。而且,现实主义的真实不仅是表象的还是不可信的,因为现实主义作家强调真实的同时又强调改造、加工、整理、提炼,现代主义认为加工、改造后就会走样,这样的真实性也令人怀疑。现在看来,应当是对真实理解的不同,无法做高下之分。广阔性:这也是作家的自觉追求,总希望能全景式的展示生活社会,这一点确实也有很大程度的实现。巴尔扎克把90多部小说,连成“人间喜剧”,就是为了广阔性,他说:“我准备写出整个历史。”果戈理写出了《钦差大臣》,他说:“我要把俄罗斯全部丑恶集成一堆。”关于《死魂灵》他又说:“我要把全俄国的丑恶暴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狄更斯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比当时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所提供的全部资料还要丰富得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阅读,但当作历史来读不合适。②强烈的暴露性、批判性,即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反映现实人生、揭露社会矛盾的优良传统,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与“文艺复兴”现实主义和18世纪现实主义不同,它是以批判和暴露社会的黑暗为主要特征的,而前两个阶段,资产阶级还在积累和上升时期,那时的文学还有丰富的理想和歌颂对象。“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生气勃勃地宣称“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18世纪也还有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的憧憬,这两个时期的文学都不是以批判为主。到了19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所幻想的理性王国完全破灭,这时的文学品评事物持“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高尔基)。这与自然主义作家有着明显的区别。自然主义作家追求无动于衷作客观描写,巴尔扎克经常跳出来直接表达思想倾向。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则更突出。③写作手法。着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注重性格与环境的典型性。④形式上盛期时卷帙浩繁的长篇巨著达到鼎盛,最突出的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的《战争与和平》(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延期较长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雨果后期的《悲惨世界》(雨果后期法国的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并存)。短篇小说也达到高峰,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坷夫、美国欧亨利等。小说在此时最盛行、最有光彩、最经典,同时也最大众化。

第二节法国

梅里美:学写作结构,提高写作品味要看梅里美(1803-1870),他是“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曾经是司汤达的密友,被认为是一位才华出众却又高标逸韵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少能见出明显的倾向性,但只要深入地研究一下梅里美那些看似冷静隽逸的作品,还是能见到一颗跳动着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灵魂。梅里美作品的锋芒所指,更多的是资产阶级的习俗和它的秩序。最著名的是两部中篇小说《高龙巴》和《嘉尔曼》(又译作《卡门》)。对照一下他早期的作品如《雅克团》、《查理九世时代轶事》等,这两部小说至少在表层结构上更缺少一种现实感而充满了异国的情调,而恰恰是这种绚烂的异国情调色彩为他赢得了广大的读者。《高龙巴》写的是科西嘉岛上两家世仇斗争的故事。女主角高龙巴是被害的律师的女儿,她那略带野性的性格中蕴藏着正义和力量。在虚伪的道德和法律面前,她的行动显得更加有力并使正义得到一定程度的伸张。实际上,高龙巴这种好象远离文明的强悍个性,正是作家以曲笔形式对现实社会法律与文明的否定。这种方式在《嘉尔曼》中有了更多的运用。

和高龙巴性格有些相似之处的嘉尔曼是梅里美作品中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她那妖冶的外貌、泼辣的性格和火一样的感情是文学人物长廊中浓墨重彩的典型。这个吉普赛女人与唐若瑟的爱情纠葛成了小说的基本内容。表面看来,她走私贩毒、勾引男人、谋财害命,但这些仅显示嘉尔曼人格的一面,她的另一面则是率直质朴、感情炽热、酷爱自由,具有与世俗陋习形成鲜明对比的独立不羁的精神,这正是被作者所否定的。梅里美在描写这样一位激情如火的人物质时,并没有脱离现实的土壤。唐若瑟迷恋嘉尔曼美色,从与她敌对的阶层中走了出来和她生活在一起,但他们二人的生活态度、立场观点仍然是不同的,由此而引起种种冲突最后导致了悲剧性的下场。作者写出人类的精神受到了歪曲,真实的个性正在被泯灭,他借嘉尔曼表达了这种思想。

梅里美的作品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题材,人物性格也是浪漫主义的,情感个性非常强烈,但他的写作方式是现实主义的,非常冷静地、有距离地去写,甚至带有些嘲讽。梅里美的作品简炼,他的炼字方法很出色。梅里美在艺术水准上决不逊色于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等,篇幅不长,但水平很高。

大仲马:他说“我不追求什么党派,我追求娱乐趣味”,与后现代很接近(巴尔扎克说“小说家要做人类的教师”),他靠文学发了大财,建立了基督山堡,但最后又不会理财,穷困潦倒。大仲马精力旺盛,10年写90多部戏剧,?年写了500多部小说。很多小说可能由人代写,也就是由创作实体进行集体创作。一生未结过婚,却据说有200多个孩子。

司汤达:在我们今天的读者看来,司汤达是一个与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等伟大作家几乎齐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红与黑》已成为各国评

论者争相研究的“热门书”,大学生们写作论文的必然瞩目的论题之一;但是,他的同时代人对他却没有这样重视,如果说在19世纪欧洲的文坛,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梅里美、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等,都曾受到读者的欢迎、评论家厚爱垂青的话,司汤达则是一个被时人所冷落、忽视、误解的作家,他的生平、经历、个性、思想、爱好、文风都被蒙上种种的浓雾,成了一个传奇式的神秘怪诞人物,寂寞潦倒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法国当局的官员、教皇和奥地利暗探知道有一个叫亨利贝尔的,但他们不称他文学家,根据他们所得情报,这个可疑的人物总是以写下流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书作为消遣;同时代的文学家们对他也不很理解,他们认为这个才华横溢、阅历丰富、性格怪癖的司汤达,有时的确也写过一些很有趣的短论,但他大可不必写什么长篇小说,因为他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才华,他既没有幻想的情趣,又没有谋篇布局、编织故事的天赋。有人认为,他的《红与黑》是一部用过分怪异的形式表现一种粗鲁行为的书,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只不是为了吓唬别人罢了。雨果认为,他的《红与黑》不能令人勉强读上4页,“孟德斯鸠靠了他的书不朽于世”,而“司汤达先生留下了什么呢?要知道,他可连一分钟也不能想象写作是什么意思”。即便是巴尔扎克、歌德这样贝尔生前难得的知音,对他的创作也颇有微言。巴尔扎克写信告诉韩斯迦夫人,《巴马修道院》是法国近50年来文坛最佳小说之一,但他又认为司汤达在谋篇布局方面“缺少方法”,作品显得“拥挤”“凌乱”,不甚统一。他还认为在字句安排上,司汤达就“像17世纪作家那样随便、不正确”,不会清楚地表达思想和支配词句。一时动词的时态不相符,一时又没有动词,一时尽是虚词,使读者“感到疲倦”,就像“坐了一辆车身没有搁好的马车,在法兰西的大路上奔波”。而歌德则说,他被司汤达小说中的“反常性”和“不翔实”的细节弄得茫然不解。就是到了19世纪后期,虽说法国人发现了这位作者,但他们认为他的作品是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左拉责备他在人物心理活动时没有写出周围环境。福楼拜认为他的《红与黑》无论在人物性格或构思方面都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尽管他们也赞扬了司汤达的创作。

但是,司汤达不是文学中的野心家,也不是个妄自菲薄的作家,他并不急于得到公众的承认,也很少为批评家们的冷嘲热讽弄得难堪或自寻烦恼,作者充分地认识了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以及作品所包含的深远的意义,深信他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方面,都有许多独到新颖之处,远远超出了时人的理解水平和能力。司汤达说:“到1880年将有人读我的作品”,“到1935年人们将会理解我”(确实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理解、谢意、研究他)。这就是他在作品中时常写着“To theappy few”(献给少数幸福者)这几个字的真正用意。梅里美在回忆录中也说:“我认为,21世纪的某个评论家将在19世纪文学的杂物堆中发现贝尔的著作,并给予它们在同时代的评论家那里没有得到的公正的评论。”贝尔和梅里美的预言都已得以实现。法国当代司汤达评论专家李托也指出,作为一个人,司汤达被看成一个“轻

骑兵式的享乐者”、一个“向所有道德和宗教施放毒箭的无神论者”,一个“用精心选择的言辞把自我标榜的欲望掩盖起来的伪善者”和一个“不谐调的、幼稚滑稽的怪人”;而作为一个作家,人们认为他是一个“专好剽窃、粗制滥造和极不道德的小说家”,他一直遭到误解,评论家几乎花了一个世纪,才把蒙在他身上的种种尘埃拂去,露出他原来的真实面目,整整用了一个世纪才使人们抓住他既复杂又线条分明的“完整的个性”,使人们得以更准确、深入地了解他的作品。20世纪以来,现实主义很多作家的地位动摇过,司汤达却被人看好,并未因现代主义的盛行受到冲击,而他的地位的确认正是在现代派盛行的时候。

无论是理论的建树还是创作的实践,司汤达都可称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发表于1825年,这时雨果尚未登上文坛,他的《巴黎圣母院》在1831年发表时,《拉辛与莎士比亚》已为现实主义张幕,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发难,觉得浪漫主义很夸张,推崇莎士比亚,一般认为《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宣言。司汤达的《红与黑》发表于1831年,这时雨果刚发表《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刚刚登上文坛。他的写作种类很多,有乐评、画评等理论文章,文学作品量不多,主要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虽然巴尔扎克象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但巴尔扎克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无法和司汤达的媲美。司汤达生前寂寞,《红与黑》发表出来后遭到排斥,只有巴尔扎克独具慧眼,他说“一页纸常抵得上一本书”。从这句话可看出《红与黑》的份量和巴尔扎克的胸襟(巴尔扎克也爱夸张)。

司汤达(1784-1842)他的一生是法国最动荡,政局变化最剧烈的时刻。他的一生可总结为两件事,一是追随拿破仑。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出生于法兰西东南部伊泽尔省省会格勒诺布尔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父亲是贵族出身的大理院律师;他敬神、守旧、害怕新思想、仇视革命,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母亲是意大利后裔,出身于自由主义者家庭,信仰伏尔泰主义。她能阅读但丁和阿里奥斯托的原著,这在当时乡间妇女中是极不平常的,贝尔非常依恋他的母亲,从小受母亲自由主义思想影响,他对意大利艺术的兴趣一部分原因就来自这儿。贝尔三岁时,妹妹出生。贝尔非常喜欢他的妹妹,离开家乡之后,经常给她写信,鼓励她学习文学、历史知识,想把她培养成司汤达式的“英雄”,可是他的期望并没有达到。贝尔给妹妹的信,是研究贝尔生平和文艺观点的重要资料。7岁时,母亲去世,他与妹妹由姨妈照顾。姨妈也是个天主教徒,专横而又虔诚,姨妈的专横,父亲的严厉,使贝尔童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贝尔痛恨父亲,父子之间很早就燃烧着一种敌对的情绪。他的父亲在革命时被关押,他认为:“该。”司汤达的作品有很强的自传性,他自己也说:“于连就是我。”《巴马修道院》的主人公就有他的投影。斯蒂芬茨威格也说,司汤达的三部长篇小说《红与黑》、《巴马修道院》、《吕西安娄凡》中的人物,无疑“只是他自己的代

表”,是“青年亨利贝尔心灵”的历程,和“老亨利贝尔孜孜不倦地回顾自己,不让他消亡”的“自我回忆”的记录。他还说:“这三个有着不同命运与性格、属于不同种族的青年是感情上的兄弟,那个创造他的人,将自己的浪漫天性与成熟作为遗产给了他们。”

贝尔9岁那年被交给家庭教师拉义安神父教养,神父是个保皇党人,横暴、伪善,贝尔非常恨他,他说:“这个人大概要把我培养成一个无赖。”对少年贝尔的思想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外祖父,外祖父加尼翁是个聪明而有教养的医生,他受启蒙时期思想家的影响,拥护共和派自由主义观点,是个伏尔泰主义的信徒。他关心贝尔的成长,培养他的爱好,养成他阅读法国古代经典著作的良好习惯,并给他讲述古代英雄故事。在外祖父的教导之下,还在少年时期,贝尔就读完了卢梭的作品。这些作品培养了他尊重人民,同情不幸者的感情。他在《亨利勃吕拉》这本自传体的作品中写道:“阅读《新爱洛绮丝》,和其中圣普乐的好心肠都使我感动得成为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少年时期的贝尔,曾以兴奋的心情目送沿着格勒内特广场经过他家门口的共和国的士兵。在共和党人胜利的那些日子里,他还自己缝了一面小小的三色旗,独自在他住的那所大宅的空房间里举着它,当他的旗子被撕毁时,他觉得自己就像是殉国的烈士一样。他酷爱自由,当他看到“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时,竟感动得落泪。

15岁时,他专心学习数学,他认为数学有无可争辩的精确性,同时拿破仑把数学运用于实际的炮兵战术并每每获胜,也大大地刺激了年轻的贝尔对数学的爱好和钻研,对他日后世界观的形成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有一定的影响。16岁时,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的第二天,他去巴黎求学,第二年,就投入了拿破仑的部队,从此追随拿破仑,只是在后来由于热爱艺术才短期离开过。拿破仑攻入意大利时,贝尔不在部队,他的亲戚来信约他到意大利,于是他立即前去,从未学过骑马的他在日内瓦他骑上亲戚留下的一匹病马,仅花去两天时间就追上的拿破仑的远征军。在这里,他生平“第一次看到了拿破仑将军”。他参加了马伦坡战役,这为他日后在《巴马修道院》中生动地描写战争场景提供了生活基础。在意大利他接触了艺术,从此受它的影响。1812年28岁时,贝尔随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他亲眼看到了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熊熊大火,接着又经历了拿破仑的溃败。1814年,拿破仑帝国倾覆,路易十八在欧洲反法联军的刺刀下卷土重来,波旁王朝复辟。贝尔的军人生涯随着帝国的失败而告终,他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官吏的希望也烟消云散,他曾流着泪说:“1814年4月我和拿破仑一块下台了。”《红与黑》里的于连也想以军功建立荣誉。

对拿破仑的崇拜持续了司汤达的一生,他写过很多《拿破仑传》。在拿破仑被囚到小岛上时,他还在一部传记中写了给拿破仑的致辞,他的临终遗嘱也写到:“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拿破仑。”

另一件事是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追随拿破仑的最初的在意大利的两

年,意大利的音乐、绘画强烈地吸引了他,甚至超过了拿破仑对他的吸引。司汤达一开始并不写小说,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芒斯》发表时43岁,《红与黑》出来时他已近50岁。他写过很多音乐家传记、绘画史等(参见教材)。拿破仑失败后,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也没有投机钻营在复辟王朝中弄个一官半职。他开始转入艺术生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文艺评论家和作家。从此,他侨居意大利,直到1821年被逐。

司汤达的写作具有南欧人的激情,他是一位具有意大利气质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意大利的异国风情。他的意大利气质表现在:①他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意大利的题材,以及对意大利的深刻了解和对意大利的一系列问题的独到见解,这不仅表现在他的有关意大利艺术的评传中,小说中也是这样。从他的作品中,人们可看到这个民族的光辉的历史、辉煌的文化艺术传统、民族心理特征、人民所蕴藏的激情、力量和无限的创造才能,同时也找出了这个民族衰落的原因。最能体现他对意大利民族理解的力度的,是长篇《巴马修道院》和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巴尔扎克说:“意大利没有自由,意大利唯一可以写好的小说已经写出来了,而且写得好极了,这部小说就是《巴马修道院》。”②作品人物的意大利性格特征。司汤达部作品的核心就是描写人的激情、力以及在激情和力的驱使下对幸福的执着的追求;而在司汤达看来,世界各民族中最能体现他这种“激情”、“力”、和“幸福”观念的,不是英国、德国、俄国,也不是他的祖国法兰西,恰恰正是他理想中的第二故乡意大利。他认为意大利的男男女女不仅充满激情,而且他们已经找到了谋求幸福的最确实、最直接的途径。因为意大利人的气质,比之法国人更富于“冲动”,更加“精力充沛”,激情满怀。司汤达笔下人物的意大利人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彻底不信教的不慕虚荣、充满激情、追求真诚和特殊的审美能力。这些性格特征,不仅表现在意大利血统的人物身上,同时也表现在非意大利血统的人物身上,如法国人、西班牙人、英国人、俄国人等。③意大利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在艺术风格上,司汤达也深受意大利艺术的影响,尤其是19世纪意大利浪漫派文学和意大利绘画、雕刻和戏剧的影响。梅里美说,司汤达和所有的法国人一样,对绘画和雕刻艺术的“形态”没有灵感,对于“色彩”也缺乏天赋的鉴赏力,只是常以戏剧性的意图去鉴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绘画和雕刻,他所得到的不是真正的关于绘画和雕刻的艺术,而是从中获得艺术创作“神韵”的启示,并把这一启示运用于他的小说创作。不过梅里美没有指出,司汤达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理解,是与他这位心理描写大师对人心的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司汤达认为,绘画的线条和色彩,人物的形态和服装的式样,就像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人物外貌描写一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写出人物心灵的细致变化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在绘画上,最能看出来的就是画面戏剧效果的“动态”的美,和人物的情态的细微变化,热情流露。这一点在《巴马修道院》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对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民情风俗的研究是司汤达异国情调的主要内容,

这样不仅使他创作出许多以意大利为题材的作品,同时也使所有作品的人物都富于意大利人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风格上的意大利浪漫主义的色彩,这在19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是绝无仅有的。他在他的遗嘱里就写:“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恋爱,生活。”

《法尼娜法尼尼》是个短篇,背景是意大利复辟时烧炭党人的活动。法尼娜是贵族小姐,爱上了一位地下党员,她认为事业分割了她的爱情,向政府告密,当局抓走了所有人。她找个借口把情人留了下来,情人知道后愤怒地和她分手,走入监狱。从这可看出意大利人的激情,即使是贵族小姐也是这样。

《巴马修道院》出来后并无反响,只有巴尔扎克对它青睐有加:“这是现代的巨匠,只有生活在19世纪的马(文艺复兴时的政治家)才能写出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在政治描写上很见功力,非常出色(司汤达作品的政治倾向性很强,在《红与黑》中他借出版商之口说:“若你的人物不谈政治,那就已经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了。”这句话既然是作者为作品的内容作的提示,又反映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这是一部反映1769年至1830年意大利北部反对“神圣同盟”统治,争取自由幸福的作品。小说中主要有两个人物法布利斯和他的姑妈吉娜。法布利斯开始崇敬拿破仑立志为社会服务,而最后被迫从事教会事业。当代有评论将他与于连相比,在家中与父兄关系非常紧张;都崇拜拿破仑;都遇到了王朝复辟,路被堵死;都违心去从事教会工作;都犯罪,被关进监狱,并死在狱中;都有堂璜的特点,很美。与于连的不同是于连更老谋深算些,法布利斯出生于贵族集团,是私生子,而于连出生在低贱的贫民阶层,这导致他们对社会的姿态不同。女主人公吉娜是法布利斯的姑妈,是个有激情又有理性的女人,作品中写她对侄子的爱特别有感染力,超越了一般的姑侄关系,但又不是乱伦。司汤达写过一本书《论爱情》,他自己一生未婚,却有很多情感经历,吉娜很有才华,相貌、性格都很有感染力,她非常理解法布利斯,以她的地位、智慧去保护法布利斯。司汤达笔下的人物都有意大利人的“激情、冒险”,吉娜就是典型之一。作品中写到了滑铁卢战役,就其描写的严谨、真实,不带任何浪漫主义色彩的点缀来说,在描写战争的文学中是独具一格的,滑铁卢的场面是脍炙人口的生动的画面。托尔斯泰曾对巴黎的记者说:“我再说一遍,就我知道的关于战争的一切,我的第一个师傅是司汤达。”

《红与黑》,在它诞生的那个世纪没有人注意到它,左拉、雨果都否定了它,写作风格与那个时代不同。20世纪给了它新的评论。我国建国以来几次进行热烈的讨论,60年代上演电影,《人民文学》发起讨论,引起争论,一种意见认为于连是个英雄。他同情受压迫人民,憎恨统治阶级,审判台上的发言是他的宣言,表明他的反抗。另一种意见认为于连归顺复辟王朝、背叛了自己阶级,认为于连是蔑视人民的,去市长家任职(做家庭教师)说不能与仆人同桌共餐,在神学院中表现出对农民子弟的仇视,并参与保皇党的

活动。在神学院里表现虚伪,审判台上的发言是挤不进社会的怨言,两派意见相持不下。文革后期76年,《红与黑》作为被解放的世界名著的第一部出版,江青很喜欢这本书,毛泽东看于连,江青说:“《红与黑》应该是不朽的,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定地位。”当时作为反面教材来读,把于连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代表。真正的自由讨论是在80年代中期,讨论他的仕途及情感问题,此后,越来越多的人接纳了他。作为悲剧的英雄,个人奋斗的失败者,“他真的靠奋斗,而不是靠施舍。”

作品的题材来自一个真实的案件,27年,作者的家乡伊泽尔省勒诺布尔市处决了一个杀人犯,事情的经过是:该省北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马蹄匠的儿子安托万贝尔泰,颇有天才,一度进市神学院学习,因病停学后,被一乡绅聘为家庭教师。但是他与乡绅的妻子发生了暧昧关系,不到半年就被辞退。他到另一家任教不久,又因风传他同这家小姐有不正当关系而被解雇。他怀疑流言是第一家夫人所为,决心报复,在教堂前对她开了两枪,结果被处决。作者认真了解了这件事,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二、三年后完成了《红与黑》(1831)。作品起初的名字为《于连》,出版商建议他改个名字,就成了《红与黑》。“红”、“黑”是什么意思?在中国有一段时间曾这样解释,认为“红”指拿破仑军队军官的服装,“黑”是指修道院的黑色道袍。于连开始时追逐拿破仑,后来被迫弃红着黑,进入修道院。“红”与“黑”是形象的比喻,“红”象征着拿破仑火热的、奋斗的发展、创造英雄的时代,“黑”象征着卷土重来的王朝复辟时期教会、贵族势力,社会陷入压抑之中。西方对“红”与“黑”的理解更多着眼于于连的个性、对荣誉和爱情的追求。于连有幻想、报负,这是“红”;由于社会环境他变得庸俗,精神世界变得阴暗,这是“黑”。

作品的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它就在提示我们原材料来自一桩情杀案,但经过作者加工已变成一部社会小说,法共书记阿托贡说:“这是部政治小说”,也强调作品中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我们从政治生活、于连其人、写作特色三个方面来看:

政治生活内容,作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三个具体的场景:维立叶尔——于连出生、成长的地方,他踏上人生之路的起点;贝尚松神学院——充满伪善、阴谋、罪恶环境,于连人生之路的第二站,巴黎莫尔侯爵的府邸——光怪陆离、乌烟瘴气的环境,于连人生之路的第三站。作者通过这三幅中心场景的描绘,既生动展示了于连生活的复杂性,奋斗的艰难性,也逼真地再现了19世纪20年代法国严峻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生活风貌,同时也让人物在这典型环境中生活,深刻地揭示于连悲剧的结局的必然性。维立叶尔是小城市,资产阶级统治,作品开篇就是“有利可图,这代表了维立叶尔市3/4的思想”,写出了资产者的特性。在这个场景中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德瑞那市长,一个是平民寄养所所长哇列诺。哇列诺书中写:“这是没有被当场抓住的偷儿”,自从哇列诺“照管贫苦人的救济事业以后,他私人的产业顿时增加了

两倍到三倍之多,这是怎样的公开的贪污,这是怎样卑鄙的荣耀呀!”“他赚钱甚至赚到最悲惨的孤儿、弃婴身上去了”。他非常卑鄙,与市长争权,最后就是由他宣布于连的死刑。他对市长夫人早就垂涎三尺,却不得手,而他认为很下贱的于连却做到了,这使他非常嫉恨于连,他善于钻营,我们可以看到他步步高升、飞黄腾达,四年时间他由所长——市长——省长,而且还在争取做议员。他让人感到憎恶,德瑞那市长让人感到可鄙,两人都没有信仰,德瑞那“作为市长唯一的才干就是收讨他人的欠债,而自己……爱财如命。”他发现妻子与于连有了私情,一开始气得要离婚,甚至要杀死于连,但他很快又闪现一个念头,她的妻子将有一大笔财产要继承,念及此,他的“妒恨一下子就消失了”。于连表示不要工资,只要求他给于连写一封品行优良的证明,他激动得流着泪拥抱了于连。让人最感到可怕的是于连的父亲,于连小时,他认为于连瘦弱不能挣钱,很不喜欢他,听说市长愿聘他做家庭教师,立刻就很兴奋。对于连说:“你该还我的赡养费了。”于连上断头台之前,他来探监,却无一点恻隐之心,劈头怒骂,作品中写于连也不伤心、悲哀,他说对父亲说:“我有存款。”一听这话,父亲立刻停止了鼓噪。这不禁使人联想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名言:“资产阶级撕开了罩在家庭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但《共产党宣言》是在《红与黑》发表20多年后才出来的。宗教是王朝复辟时的另一股力量,贝尚松的神学院的描写是作者最满意的,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于连在神学院的章节。对教会作了不遗余力地揭露。站在黑漆漆的神学院的大门口,于连两腿发软,认为这即是人间地狱。而且作品中写于连的伙伴们,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这里到处“充斥着答尔丢夫,集聚着一群豺狼”,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权势的、物质的诱惑,这点从贝尚松新来的代主教就可看出来,他来贝尚松12年后,成了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在神学院暴敛财富。教会一方面采取高压政策,一方面引诱,导致神学院的权势之争的状况。还有一个细节,相对比较正派的院长彼拉被于连的假象所迷惑,很看好于连,他被权势之争挤下后,于连也受牵连。本来他考试一直名列前茅,但有一次却从第一名降到198名。在巴黎这个场景,作者对贵族的精神、生活状态做了描写,写出复辟贵族灭亡前的恐惧和疯狂。波旁王朝复辟15年,这15年中的旧贵族处在惶惶不安中,“那些贵族是那么害怕革命党,看到革命党就象看到罗伯斯庇尔和他驾来的囚车”。木尔侯爵明确意识到“我们的教会和贵族明天就会被消灭”,他们对现实认识得很清醒,“唯有死斗而已”。也由于这一点,司汤达还写了贵族的另外一个状态:醉生梦死。贵族的生命力已经耗尽,特别是年轻的贵族已呈现出“灵魂的早衰”,玛特尔小姐是贵族小姐,选择爱人时却选择对立的阶级——于连,这说明那些贵族们已对本阶级的异性失去了感召力,形象地揭示了贵族的没落、衰朽。作品让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政治统治发生怀疑,它是否能够坚持下去?

人物(于连):司汤达作品的政治性很强,他认为那个时代的文学必须谈政治,但作者在强调政治的同时又有一个意识,他认为政治进入文学很不好。政治“是拴在文学脖子上的一块石头,用不到半年就会把它淹死。政治在趣味无穷的想象中间,就象音乐会中间的一下枪声。这响声刺耳朵,却没有力量。它和任何乐器的声音都不协调。这种政治会无可挽回地冒犯一半的读者,而使其余的一半读者感到乏味,因为他们在早上的报纸里已经看到过那种相比之下要专门得多,有力得多的政治。”《红与黑》大谈政治,却未使读者乏味,原因在于不仅作品本身写得富有感染力,而且更写出了一个极富感染力的于连,使作品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对于于连,我国早期的讨论总想给他定性:英雄?非英雄?其实真正感染我们的是于连短暂的生命过程本身。于连其人,从基本特征来看,外表内心反差很大,很不统一,当代研究认为他是个精神分裂者。德瑞那夫人第一次看到他时(可详细读一读她的感受),她认为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于连是不是个女孩子,他特别地清秀文弱,内心却充满很强的精力、意志、激情,还有过人的智慧,他天资很高,作品一再强调“于连有超人的记忆力和卓绝的聪明”。他出生在锯木场场主家庭,“我的父亲从我在摇篮里就恨我”,他童年就失去了母亲,父亲给他一个没有家庭的童年,作为小儿子(他有两个哥哥),备受歧视,备受凌辱。做家教时,有了高收入,却还被哥哥打了一顿。另外,从社会环境来说,他14岁王朝复辟,由于他出生平民,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参政的权利,社会地位又很低贱,这些使得于连过早地尝试了人世的冷酷与屈辱,使意志、个性极强的于连有很大的反应。他的内心充满戒备之心,充满愤愤不平之气,(因为他很聪明),这些反过来又都刺激了他要改变现状,报复给他困境的人。这样,个人奋斗的意识很早就产生了。还有小时候,在拿破仑军队当过差的一个老军医常给他讲以前部队的故事,使特别他崇拜拿破仑,①拿来破仑当年与他一样卑微、穷困、靠个人奋斗、军功做了世界的主人。拿破仑在他眼里是个人奋斗的典范;②拿破仑不仅自己成功,同时为出身低贱的平民开辟了晋升之路,开辟了发展之路,因而,于连很早就想追随拿破仑,步其后尘。③于连崇拜拿破仑,还不只是看到拿破仑的发迹这一表面现象,而是要象拿破仑一样,凭一己之力,负起拯救社会和人类的重任。于连所考虑的是“自己的荣誉和人类的自由”,他时常从拿破仑的回忆录中的所汲取的是“对于宇宙的一切观念”和“一切事实”。14岁时,拿破仑倒台,把于连的追求彻底毁掉。但是由于他很早时就把成功看得比生命重要性,因而他不会就此消沉,而是在找其它出路。后来果然被逼走上了另一条路。

19岁时,于连走出家庭,进入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社会,他非常聪明,有过人的记忆力,能把拉丁文的《圣经》倒背如流,这样,西朗神父介绍他去做家庭教师,这是他人生的第一阶段。得知这一消息,他首先的反应是,“我不愿做奴隶”,虽然一听到这消息他立刻心跳加快(因为可以摆脱家庭)。

他又要求“吃饭的时候不能和仆人一道同桌共餐”,这显示了他的自尊。于连本能地站在他所在的阶级立场上与对立阶级不合作。德瑞那市长有一次斥责他,他说:“没有你,我也不会饿死。”他不屈膝,哇列诺请他吃饭,想到没饭吃的平民,他一大滴眼泪落了下来:“我以后要成功了”此时他的正直、单纯很突出。在他与德瑞那夫人交往中,他决定要握住德瑞那夫人的手,为此他斗争了一整天,那时,他还不是出于激情,而是出于一个有预谋的行动,要报复看不起他的那个阶层。第一次幽会回来,他认为“昨夜里只是完成了一次胜利,并不能感到愉快”,他要去羞辱那个阶级。在他的人生的第一阶段,他用明的暗的行为与对立阶级保持着明显地对抗。第二阶段,在他走进神学院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他有很强的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能力,进神学院大门时他有强烈的恐惧与抵触,进去之后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但到后来,他意识到“在这个狼的世界里,必须把自己变成狼,以答尔丢夫的办法去对付答尔丢夫的办法”。作出决定后,他每一分钟都假冒为(不是“伪”)善,变得非常虚伪,他的行动只是一连串的虚伪,根本不信甚至是憎恶宗教的他,却变成最虔诚、最勤奋的学生。他也叹息:“这么做是多么大的困难啊!”但仍然坚持不懈,在特别辛苦地得到彼拉院长获许让他做辅导教师之后,他欣喜欲疯,作品里写“快乐得发疯了”,本来在拿破仑倒台后,他失去了目标,失去了进取之路,现在他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此时,他的心理活动很多,“好多红衣主教出生比我还低,却比我有权”,“我知道选择我这时的军服”,“在拿破仑的军队里,我可能是个军曹,在教会里我可能是主教”。他认为自己适合这里,这时的他已背叛了初衷,以前的不平、对抗被冲淡,新的更大的成功在召唤他、鼓舞他。第三阶段,彼拉被排挤后,于连也受到牵连,彼拉将他带到巴黎,做了复辟王朝的重臣木尔侯爵的秘书。人们认为他是从粪坑里上来的人,他感受到四面而来的目光都是对他的抵制和蔑视,在神学院里淡化的对抗意识又被激起。他以冷淡抗击冷淡,以轻蔑回答轻蔑。木尔侯爵想收降这个对立阶级的优秀人物,就给他一个殊荣,让他和自己家人一起吃饭,却没有想到遭到了拒绝。这种冷淡更表现在他对玛特尔小姐的态度上,玛特尔小姐美貌、年轻,于连却无视她的存在。这些方法引起了特别强烈的效果,贵族们说:“这个人不是生来下跪的。”虽然他们恨他,却没有人敢轻视他,他在成功的防卫的同时也有效地打进这个社会,做了一个角色。他工作出色、勤勉、谨慎,对木尔侯爵不伤自尊的恭维;他的记忆力、聪明都博得了主子对他的更加器重,木尔把儿子一再要的一枚勋章给了于连,他受宠若惊,决定“我将遵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意志行动”。在此以后,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服务、效力,全身心地付出,还顺理成章地利用了玛特尔小姐的感情。侯爵不愿招平民女婿,但玛特尔小姐怀孕,于连以既成事实使木尔侯爵同意他们的订婚,并接受了侯爵为他编造的身世:是拿破仑放逐在一个深山的私生子,又给他一万法郎、一块领地、一队骑兵。“于连再不能控制自己的狂欢,他看到自己被承认了”,

“刚刚做了个中尉,已在盘算至迟在30岁能做司令”。他的野心被大大地激发。但一封信使一切毁于一旦。木尔侯爵通过神父诱逼德瑞那夫人写了一封揭发于连的信,木尔侯爵借故毁约。愤怒中的于连从巴黎赶回维立叶尔市,对他唯一爱着的女人连射两枪。第四阶段,死囚牢。此时的于连对英雄主义已经厌倦,野心在他心中死致去,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于连在进行深刻的反省,或者说对人生有新的觉悟。他终于看清自己的幻想是多么地虚妄,对他的惩罚正是对他那个阶级的惩罚,以便彻底打消他们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他否定、蔑视现实,不愿拿生命与这样的现实交换。他有一种人生顿悟,也可理解为有一种自戕的意味,“哀莫大于心死”,这些理解都可以,或者说这些成分都有。德瑞那夫人和玛特尔小姐为营救于连多方奔走,本来是有机会可改判的,但于连却拒绝了,并在最后的审判中作了发言,对贵族阶级作了尖锐的批判。到这里完成了他短暂的人生。

性格;于连走入社会后,对社会始终持复杂的姿态:蔑视、憎恨,但又怀着巨大的热情投入;与社会对抗的同时又有妥协。这些始终交织在他走入社会的每一个阶段。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由于他的野心,于连野心的产生从他的出生分析我们可找到土壤,有评论说:“世界上许多罗伯斯庇尔都是在某一时期,由他们身受的屈辱所造成。”于连也是不幸的童年的产物,作品写“于连常被自卑的感情弄得十分困苦”,他并不意识到自己对女性有那样大的吸引力。过多的伤害使他深受自卑的煎熬,他要成功,很重要的就是要摆脱自卑;还有冒险的冲动、强烈的意志与天赋的激情、聪明也加深他的冒险的意识,二者结合起来,他强烈地想要改变现实。他的野心有很大的功利的成分,正是这种功利的成分使他在实现野心时完全不考虑道德尺度,“假装为善”只是困难,却没有良心的谴责。

对于女人,对玛特尔小姐,从认识到被关入囚牢他从未动过真情,对她只是征服欲、占有欲。书中有一节“夜半一点钟”,玛特尔小姐主动相向后反复无常,为了打击她的反复无常,于连设计帮别人抄情书以刺激玛特尔小姐,玛特尔再也受不了,求于连不要冷落她,昏倒在于连面前。于连说:“看哪,这个骄傲的女人倒在我的脚下。”冷酷得让人不寒而栗。在牢里,玛特尔小姐来看他,他感到很厌烦。他与德瑞那夫人,一开始确实是出于理智,但开始几天之后,就疯狂地陷入到爱情里,从贝尚松到巴黎的途中,他冒死去看德瑞那夫人,最后的日子,他只有一种悔恨,恨自己向她开枪,时常回忆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幸福。于连对她们的态度不同与她们两个自己有关,于连执着、内向、不易动情,一旦动情则一发不可收拾。他与德瑞那夫人先发生感情,德瑞那夫人虽比于连大十多岁,但她却很单纯,她的精神世界里没有等级、财富的观念;另外,她又成熟,懂得什么是爱,怎样去爱,在于连之前她爱上帝、孩子,她把对上帝的敬爱与对孩子的宠爱都给了于连,这种感情对任何人都有感染力,都是无法抗拒的,对细腻、敏感的于连更是如此。玛特尔小姐从未爱过,在她的世界里她就是中心,她唯一爱的就是她

自己。她被所有异性注视时,却不被于连注视,她很好奇,想要征服于连只有主动接触他,她一贯受人宠爱,主动的行为又使她受不了,所以反复无常。这又使于连认识到她是把他作为对立阶级的。

于连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最常见的个人反抗社会题材的中第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他五年来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和悲惨下场都与社会经济、政治、阶级矛盾紧密相连。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他周围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生动地构成了法国社会的真实画面。司汤达说:“在当时的法国有20万个于连。”“只是因为有个炮兵中尉当了皇帝,并且把3000个每年靠3000法郎收入生活的普通人提到上去,所以全体法国人都滋生出疯狂和必然要使你倒霉的野心。”当时的年轻人都希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成功,于连的形象就有了时代性。

另外,当代评论认为,司汤达“在写这个人物时表明司汤达是第一个当代人”,他对于连的理解和当代人的感受很接近。比如,①于连是个异乡人,始终有飘泊感,不能和周围和谐相处,常处于彼此陌生或对抗的状态——这也是20世纪初的异乡人的形象。②还有一类形象,即性格分裂的形象、二重人格的人。于连也是小说中第一个“真正分裂的人”,他蔑视周围一切人,自视资质优异,骄傲、自负,同时又常被极端自卑的感情所煎熬;有时特别勇敢,如面对玛特尔小姐、德瑞那夫人的行为,但行为发生之前的心理又是那么脆弱,而完成后,心沉浸在幸福里,因为一个可怕的矛盾结束了。③再有,于连拿破仑时代尼采超人思想的实践者,于连有很大的权力扩张欲望(此处“权力”是指自我扩张,自我实践,一种强行入世的愿望,尼采的“意志”即“欲望”)。尼采在自传《瞧,这个人》中说:“司汤达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奇遇之一。”他认为“他具有先知的哲学家的眼光,这种眼光确实可贵,它对事物的理解力使人想到最伟大的大师”。这些最新研究使于连这个形象有了超时空的意义,于连所接触的冲突在阶级社会里都会不断地发生,才智很高的年轻人迫切地要实现自我,在等级社会里讲究秩序,讲究上下尊卑、先来后到、论资排辈,而这些人的追求与这些规则不吻合,冲突就必然要发生,这些人是作为个人与社会冲突,因而注定要失败。司汤达说:“这个人是不幸的,在和整个社会作战。”社会的维持和存在应该有些秩序,但确实阻碍了人性的发展。——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合理的呢?

艺术上(课件)作者不是太追求,尤其是与福楼拜相比较,他说:“关于写小说的艺术,我从来没想到过。年轻的时候,我也写过一些小说计划(提纲),可一写计划我就感到乏味。我想的是第一要真实,第二象心里想的那样清楚。”他有个预见,写《红与黑》时是1830年,法国文坛以雨果为首的那批人把浪漫主义炒得非常热闹,司汤达写与他们炯然不同的小说,他知道是会不讨好的。他说:“我想,1740年的光华、流畅而又空洞的风格到1880年将十分龙钟。”雨果后期写的《悲惨世界》风格大变。司汤达对艺术不做有意识的追求,但还是有一定的成就,①叙事方式是古典文学的一个范例,

用因果关系逻辑顺序来叙事,于连的生平作为贯穿线,展开层层的内容,以清晰的时空定位,叙事完整,中间富有戏剧性的跳荡、转折(两次爱情经历),四个典型场景构成人物命运的过程,取材也来自现实。②人物刻划取得很大成功。第一,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写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二,心理刻划,用笔很充分,写人物外形、语言及外部动作都很简单,作品中大量的是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当代他的作品特别受到关注这也是一个方面。从他留下的书信日记看,他自己就有自我分析的热情,他的《论爱情》是心理分析的专著。古典作家中,尤其是巴尔扎克,他的人物总是匆匆忙忙地在行动。

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在司汤达出生16年后,巴尔扎克诞生。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巴尔扎克的生平资料比较单纯,他的人本身和他的作品对研究者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法国泰纳说:“这个人是一个世界。”波德莱尔(19世纪中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著有《恶之华》)说:“他是《人间喜剧》诸多人物中最奇怪最滑稽、最有趣也最虚妄的家伙。这个肥胖的家伙浑身上下洋溢着才情和虚浮,他有那么多优秀品质和平庸,要想对他扬长避短,总令人提心掉胆、踌躇不前,唯恐顾此失彼。”(很困难。人们在夸罗丹时经常好举一例,人们请他为巴尔扎克塑像,他认为这很困难。罗丹并不是专门刻划美人,还也刻划老妇,但塑造巴尔扎克不仅在相貌,因巴尔扎克身上还有很世俗平庸的东西,罗丹就把巴尔扎克的眼睛雕塑出超出一般的热情和智慧)。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在讨论巴尔扎克、司汤达时把他们全列入浪漫派。

20世纪现代派盛行后,人们对巴尔扎克有些异议,认为他的写作已经过时,或者说他把这种写作达到极致,要想创新须另辟蹊径。70年代,美国一个快报作出调查发现,爱读巴尔扎克的人占69%,比任何一个现代派的、古典的都要多。

其人其事(1799-1851):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都尔(与拉伯雷相同)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上务农,父亲到巴黎从政、经商,家道富足。他的父亲51岁时与银行家19岁的女儿结婚,巴尔扎克作为长子,童年很不愉快,他自己说:“童年是很多人都不曾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他出生后被送往乡下,由奶妈抚养,8岁时被送到学校读书,8年后出来时形容枯槁,神情恍惚。17岁时按父母的意志进入大学读法律,3年后放弃专业要当作家。具有坚强意志的父母第一次在他坚定的意志前作了让步,约定给他2年时间去尝试,这期间给他最低的生活费,如果成功了就一直走下去,失败了还得回头重学法律;如若一意孤行,就不再管他。母亲帮他找了一个小阁楼。8个月后拿出一剧本,即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后来由于大仲马戏剧成功的诱惑,

他一直想写戏剧,却一直未能写出)。他把手稿读给亲友听(这也是他创作的一个习惯),但所有人都听得昏昏欲睡。父母把他的剧本拿去请教一个教授,教授说剧本没有价值,作者也没有才华,没有发展前途。父母想把他拉回来但没能成功,2年后就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援助。以后8年的时间,巴尔扎克为了生活,剪辑报刊上的事,写成传奇故事、神怪小说去发表,混稿费,这实际上也是剽窃。所以一直用各种笔名。他出名后彻底否定这些作品是他的手笔。十年的生活使他的作品风格不简练,但是练就了写作速度。

1829年,巴尔扎克以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朱安党人》进入文坛,然后,以不到2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文学奇迹(他在48年以后就不能写作了,身体垮了),将近100部,原计划定三、四千个人物,后完成2700个。他完全是一个人写作,没有秘书(大仲马、歌德都有秘书,大仲马有自己的写作班子),戈蒂耶(原与雨果一起搞浪漫主义,后转向唯美主义)说他:“从工作室出来时,浑身冒着热气,象从锻造室出来的火神。”他曾经有一个秘书,但不能适应他的工作。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3天能用完一瓶墨水,10支凭鹅毛笔,《高老头》是用四天写完的,《幻灭》三部曲8天写完第一部和三部的题纲。他用以维持工作精神的就是咖啡,巴尔扎克活在5万杯咖啡上,也死在5万杯咖啡上。咖啡使他爆发出超人的能量,但提前预支了他的生命,他的父亲活到98岁时还为感情问题上法庭,他却在51岁时就去世。戈蒂耶说:“我们惊异之下,也不禁要问,是哪一个人搬动了这样一个巨石,把整个装着乱哄哄的社会的巴别塔造得这样高。”(巴别塔,是一个典故。传说中富庶的巴比伦人想造一个通天塔,上帝发现了人类有这样一个妄念后,就把造塔的人的语言弄乱了,使他们彼此无法沟通,这样,塔就造不下去了。后来,“巴别塔”就指巨大的神奇的工程),左拉的写作也没有他这个量。1829年起他用真名发表作品后,写作态度很认真。他一生缺钱(有人说他一生有三要素:金钱、女人、咖啡),这使他很头疼,他到死还欠债20万法郎。有一次有一个出版商把他未修改的稿子拿去出版,他非常生气,借钱与他打官司。他写作最急时也是最没有钱时,经常在校样上进行修改,这又要付校样费。窘迫的经济使他困难使他赶快送去出版,送去后又不满意。因为经济他还经常经商,泰纳说:“创造的金钱与买卖的史诗。”这种创造依赖于他经商的经历,他经商一是出于对金钱的欲望,一是冒险的冲动。丹纳说:“巴尔扎克的一生是现代事业中冒险事业的典型。”他做了很多商务活动,为了发财致富,改变家庭经济的困境,他又先后办过报纸,做过出版商,开过印刷厂,经营过房地产,甚至还准备开采一个从古罗马时代起就一直废弃的银矿。但是,巴尔扎克的这一番努力不仅没有获得成功,反而弄得债台高筑,拖累终身,每一次都使他惨败。但每一次稍有些钱,他又去经商。他经商的冲动大于写作,并且他喜欢享受,但品味又不高。乔治桑到他刚修好的房子里去,却很不喜欢,觉得搞得象一间女人的卧室,是粉红色的色调。他的打扮也像贵族,很粗俗。对他的欠债,他说:你要欠债就欠得多多的。他还有一

过人之处,债主逼得最紧时,也是他佳作迭出时。《贝姨》是在他最窘迫时完成的。经商的经历给他提供写作的素材(巴尔扎克的这些活动使他有机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了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使他熟悉各个阶级主要是上流社会的生活,特别是由于经常和高利贷者打交道。使他对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日后《人间喜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失败又刺激了他的写作。斯蒂芬茨威格说他与女人的关系“换情妇比换衬衫还勤些”。他完成一本书后会休息一下,这时的他就在情场上。巴尔扎克的初恋是柏尔尼伯爵夫人,巴尔扎克23岁时与她相交,此时的她49岁,是9个孩子的母亲。巴尔扎克的母亲性格不太好,对孩子缺乏关心,巴尔扎克自己评价她,“我的上帝在人间,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她又是我的朋友、家属、顾问、伴侣”,“她象姐妹,没有她我早已死去了”。巴尔扎克第一次经商失败,柏尔尼夫人拿出9万法郎帮他填补债务,巴尔扎克作品中来自上层社会的资料也由她提供。她守护了巴尔扎克的青年时期,也指导了他的成熟期。还有一个是韩斯迦夫人,她后来成为巴尔扎克的夫人。她是波兰裔的俄国人,1830年,巴尔扎克小说里最有魅力的女人是30岁的女人。她读巴尔扎克的作品,写信给他,感谢他写认真地女人。巴尔扎克给她回信,两人通信达十多年,这种关系非常复杂。巴尔扎克向她求婚她不同意,却仍要保持这种关系。评论对她的评价不太高,斯威格说:“这个女人觉得被一个著名作家所追逐是个骄傲。”(在上个世纪末她的侄女为她作了不少辩解)。她在女儿死后,要求巴尔扎克到她那里去,这时巴尔扎克已经50岁了。巴尔扎克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俄国寒冷的气候,他们回来的路上巴尔扎克就生了病,在他们婚后6个月巴尔扎克死去。巴尔扎克本人对她也并不是一往情深,二人在书信中经常打仗,说巴尔扎克与某个女人关系怎样怎样。巴尔扎克年轻时就想娶一个富孀来解决他的经济问题,一个为钱,一个为名,17年的书信往来却没有爱情的成分。

政治观(世界观):复杂(二重性)。①对贵族的态度上,巴尔扎克认为他们肯定要倒台,完全没有前途,但他在1830年又加入贵族党(保皇党),他说:“我在一种永恒的思想照耀下写作:宗教和君主。”恩格斯说:“巴尔扎克在作品中写出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画面,但与此同时,他为这个必然崩溃的社会谱出了一曲无尽的挽歌。”他对贵族有同情也有嘲讽,而且是空前的尖刻、辛辣,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他嘲讽他们的不识时务、打肿脸充胖子。日常生活中,平民出身的巴尔扎克在名字前加个“德”字,奥诺利德巴尔扎克。从这可看出,一方面巴尔扎克有俗气的一面,暴富的资产阶级弄出自己的家世,就如于连;另一方面,面对资产阶级带来的社会风气的拜金思潮、人伦丧失、人情寡淡,他认为传统的道德原则对风气的改良会有意义。他对贵族的人伦关系非常欣赏,认为可抑制现在的物欲横流;

19世纪西方文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2.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 )。 A“耶拿派” B“海德堡”派 C“湖畔派” D自然派 3.“海德堡”派的贡献主要是()。 A创建浪漫主义理论 B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C揭露黑暗的现实 D歌颂大自然 4.德国作家海涅的代表作是()。 A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论浪漫派》 C《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 D《小查克斯》 5.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济慈 6.诗的定义“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出自于()。 A 《夜的颂歌》 B《论浪漫派》 C《抒情歌谣集》 D《抒情歌谣集·序》 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 8.“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雪莱的一首诗,这首诗是() A 《给英国人民的歌》 B《西风颂》 C 《致云雀》、 D《云》 9.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是()。 A 《清教徒》 B《罗伯·罗埃》 C 《罗沁中区的心脏》 D《艾凡赫》 10.《勒内》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个忧郁的“世纪病”形象,其作者是()。 A夏多布里昂 B斯达尔夫人 C 乔治·桑 D缪塞 11.《论文学》和《德意志论》两部重耍的理论著作的作者是()。 A夏多布里昂 B斯达尔夫人 C诺瓦利斯 D蒂克 12.乔治·桑宣扬普遍幸福和平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作品是( )。 A《安吉堡的磨工》 B《康素埃洛》 C《小法岱特》 D《弃儿法朗莎》 13.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 A乔治·桑 B拉马丁 C缪塞 D维尼 14.“世纪病患者”的形象阿克达夫出自()。 A《阿达拉》 B《勒内》 C《小法岱特》 D《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15.《基度山伯爵》的作者是()。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3、再次,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由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丑恶,浪漫主义作家响应卢梭“回到自然”和18世纪伤感主义文学“返回自然”的口号,着力描写自然景物,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例如湖畔派的诗歌、普希金的《茨冈》、《致大海》等。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歌颂、赞美大自然的作品已成为生态批评笔下的热门话题。 4、第四,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通俗,这些特点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此外,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5、第五,夸张的手法、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雨果就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样,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 A.海德堡浪漫派 B.耶拿派 C.湖畔派 D.“自然派” 2.1805年左右,德国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板》形成的文学流派是()。 A.耶拿派 B.湖畔派 C.海德堡浪漫派 D.“自然派” 3.德国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名称,并且系统阐述了期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作家是()。 A.格林兄弟 B.施莱格尔兄弟 C.诺瓦利斯 D.蒂克 4.海涅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的论著是()。 A.《<克伦威尔>序言》 B.《论浪漫派》 C.《拉辛和莎士比亚》 D.《拉奥孔》5.拉涅的早期代表作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B.《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C.《论浪漫派》 D.《罗曼采罗》 6.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司各特 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市()。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 8.首先体现雪来“预言”的长诗是()。 A.《麦布女王》 B.《伊斯兰起义》 C.《解放了的蒲罗米修斯》 D.《西风颂》9.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这首诗的作者是()。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 10.司各特是19世纪前30年英国最主要的作家之一。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 A.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B.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C.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始 D.英国现实主义的结束 11.《傲慢与偏见》的作家是()。 A.司各特 B.济慈 C.哈代 D.奥斯丁 12.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的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这部剧作的作者是()。 A.拜伦 B.雪莱 C.雨果 D.席勒 13.《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的作者是()。 A.拉马丁 B.维尼 C.夏多布里昂 D.大仲马 14.法国文学中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 A.欧那尼 B.勒内 C.夏克塔斯 D.黛尔菲娜 15.两部有自传性的小说《黛尔菲娜》和《柯丽娜》的作者是()。 A.夏多布里昂 B.乔治·桑 B.史达尔夫人 D.小仲马 16.《论文学》和《论德国》这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的作者( )。 A.海涅 B.史达尔夫人 C.诺瓦利斯 D.蒂克 17.法国19世纪前期写有《意弗教国王》的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诗人是()。 A.拉马丁 B.维尼 C.缪塞 D.贝朗瑞 18.被成为法国的“莎士比亚”,写有自传体小说《世纪儿的忏悔》作家是()。 A.乔治·桑 B.拉马丁 C.缪塞 D.雨果 19.法国浪漫派的领袖是()。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1 概述: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前30年,1831年《红与黑》为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 产生背景:①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③文学自身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想特点:①强调创作绝对自由,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②从民主主义立场(积极浪漫主义),或留恋旧制(消极浪漫主义)立场,抨 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罪恶现象; ③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④偏重描写自然风光,标举卢梭“回归自然”主张; 艺术特点:①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主观性; ②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重视民间文学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③惯用对比与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体长想象;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 2 具体各国: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 耶拿派:施莱格尔两兄弟以《雅典娜神殿》杂志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主张,是早期德国 浪漫主义小团体。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人物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 英国: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和彭斯(农民诗人) 湖畔派:是英国浪漫主义创作小团体,主要代表人物是在英国西北湖区生活的华兹华斯、 柯勒律治和骚塞,均写过描写湖光山色的诗歌,故被称湖畔派诗人。湖畔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高尔基称消极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湖畔诗魂。 《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著,其序言是浪漫主义宣言,此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奠基作。其序曲体现的华兹华斯的诗论: ①题材:主张选择日常生活的事情和情节; ②语言:主张用真正地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 ③诗的本质: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④对诗人的特殊才能作了解释。 《我们共七个》是华兹华斯在诗歌语言进行革新的表征。“我们永不分离,即使是死亡”。雪莱: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恩格斯:“天才的预言家”。 济慈:代表作《夜莺颂》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奠基人,代表作《艾凡赫》,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形象。 拜伦 1)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塑造孤独忧郁悲观的“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 主人公:“我”(抒情主人公)和哈洛尔德(消极因素) 2)1813--1816年“东方故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6部,中心人物不是流浪者就是流浪汉,性格则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 勇气和冒险经历,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忠于爱情,最后却都成了社会的

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至18世纪仍然影响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 A.古希腊文学B.中世纪文学 C.文艺复兴文学D.古典主义文学 2.法国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学的时间是(C)。 A.16世纪B.17世纪 C.18世纪D.19世纪 3.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这是(C )。 A.斯威夫特B.理查生 C.笛福D.菲尔丁 4.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作品是(B )。 A.《格利佛游记》B.《鲁滨逊漂流记》 C.《汤姆?琼斯》D.《克拉丽莎》 5.斯威夫特在英国文学中所开创的传统是(C)。 A.现实主义传统B.浪漫主义传统 C.讽刺传统D.空想社会主义传统 6.代表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小说是(D )。 A.《鲁滨逊漂流记》B.《格利佛游记》 C.《克拉丽莎》D.《汤姆?琼斯》 7.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其代表作是(A)。 A. 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里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B. 布莱克的《经济之歌》和《天真之歌》 C. 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 D. 布莱克的《经济之歌》 8.诗句“再来干一杯上等美酒,再来干一杯上等美酒,无论我们到哪儿寻找快乐快乐总在那儿等候”的作者是(C)。 A.拜伦B.雪莱 C.彭斯D.济慈 9.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是(A )。 A.《波斯人信札》B.《老实人》 C.《天真汉》D.《拉摩的侄儿》 10.“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这句名言出自一部小说的结尾。这部小说是(B )。 A.《天真汉》B.《老实人》 C.《波斯人信札》D.《爱弥儿》 11.被恩格斯称之为“辨证法的杰作”的作品是(B )。 A.《修女》B.《拉摩的侄儿》 C.《宿命论者雅克》D.《天真汉》 12.《新爱洛德丝》的作者是(B)。 A.狄德罗B.卢梭 C.孟德斯鸠D.伏尔泰 13.《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女主人公是(C )。 A.尤丽B.苏珊娜

第六章 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世界文学》必修课电子教材第六章 第六章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的欧洲文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的流漫主义文学阶段和中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阶段。 第一节时代大事与风貌 一、历史背景 19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与封建政权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的时期,是一个历史上和文学上的双重转变的时期。 英国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污染了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人们在诗歌中寻找失去的自然乐园。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将民主精神带到欧洲各地,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影响深远。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德国、俄国等封建专制国家及其附属国,在打击君主制度的同时,唤起了被欧洲大君主国奴役的各附属国的民族觉醒,要求民族、民主解放的浪潮,许多先进志士激情澎湃,浪漫主义是最能表达这样的时代激情的艺术形式。 二、时代风貌 大革命后的动荡与混乱局面宣告了启蒙理想的破灭,使人们感到失望;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风靡欧美,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内容。 人们渴望抒发内心的激情或对大革命的失望情绪,渴望有一种更自由的文学理念支撑新的文学形式使强烈的情感得以表达。200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的主流肯定理性,忽视情感的倾向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表达强烈感情的需要,浪漫主义文学正是对它们的反拨和突破;另一方面,后期启蒙文学中卢梭“返回自然”和歌颂情感等文学主张也为浪漫主义文学做好了文学方面的准备,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第二节浪漫主义文学 一、特点 1、强烈的主观性。注重抒发自我的情怀,表达个人内心感受。前期作家多描绘内心的感伤 情怀,后期作家多高歌民主与社会改革的斗争带给他们的振奋情绪。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简析 以现实为基础——现实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 热情奔放的语言——浪漫主义抒发感情的文字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目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与其他文学创作方法相比,并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分类 传统政治分类

浪漫主义文学在传统分类中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积极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消极浪漫主义——不具有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上分发明显不科学,但从作品的感情抒发的方式不同,积极和消极的概念仍可保留,不过需要重做定义: 积极浪漫主义——以直白宏大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雪莱、屈原、普希金消极浪漫主义——以含蓄内敛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英国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以作品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以作品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两类:有神浪漫主义与无神浪漫主义。 有神浪漫主义——以传说或自创的“神”的形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泰戈尔、屈原、但丁 无神浪漫主义——以自然或社会现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应该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文学作品各类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并不比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更优越,无神浪漫主义文学也不比有神浪漫主义文学更先进。之所以对文学作品分类,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品读,除此之外并无实际意义。 介绍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

《巴黎圣母院》的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巴黎圣母院》的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系部:外国语言系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 071301 姓名:王文文学号: 0722******** 指导教师:高美娟职称讲师 2010年6月南京

摘要 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作者雨果通过这本小说描写了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尔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该作品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整个故事情节以色彩浓郁的笔墨写出,浪漫主义色彩浓烈。本文从复杂的故事情节,夸张的人物性格,对照原则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充分解析了该作品的西方浪漫主义的特点。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Abstract The novel "Notre Dame DE Paris”was published in 1831。Through the of the novel, Hugo descript a gypsy girl in medieval feudal autocracy by persecution and trample under the tragedy,It reflects the tyranny of the society of darkness,The reactionary church rampant and judicial system。The story is very complicated, character hyperbole. Hugo wrote the ink color, ful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tic fiction, and the novel romantic color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writing technique. It is controlled by the romantic principles of art。 Keywords Notre Dame DE Paris Western Romanticism analysis

19世纪欧洲小说的月亮意象

19世纪欧洲小说的月亮意象 ——以《简·爱》和《红与黑》为例 中西方之间由于地理、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描写月亮意象的时候存在着 差异。随着时代的不同,月亮所代表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那我就在这篇文章中以《简·爱》和《红与黑》为例谈谈19世纪欧洲小说的月亮意象。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使用了大量的月亮意象。一些月亮的描写是为了烘托气氛,而在另一些月亮的描写中夏洛蒂赋予了它个性与生命,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成一 个人。相对而言,虽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使用了寥寥可数的几个月亮,但却带有特别 的含义。 一、爱情的象征: 月亮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简?爱》里的月亮与简的爱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每次简与罗切斯特的感情变换总少不了月亮的身影。月亮见证了从简与罗切斯特第一次在森林里 相遇的悸动,到罗切斯特向简表达自己的感情,并向她求婚的欣喜,以及简在成婚前一个月,简痴痴地等着罗切斯特回来的焦急,直到被告知罗切斯特婚姻真相时而决定离开时的 绝望,“从我那儿远远就能听见大海像地震似的在沉闷地轰鸣,——乌云正在它的上空密布。月亮在逐渐向波涛中沉落下去,又大又红,活像一颗滚烫的炮弹,——她向正在暴风 雨骚扰中发抖的世界投下她血红的最后一瞥。”罗切斯特有个仍然在世的妻子的事实如同 晴天霹雳,即便简深爱着罗切斯特,却也不愿再留在他的身边。月亮是简与罗切斯特之间 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可以存在隐瞒和欺骗。 月亮不仅见证了简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而且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推波助澜。他们之 间感情的加深都伴随着月亮的出现。“天色还没有全暗,月亮正在渐渐明亮起来,我可以 把他看得很清楚。”从“渐渐”中可以看出月亮似乎有人性一般,为简的爱情之路照亮。 月光让简清楚地观察到罗切斯特的外貌,“我几乎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漂亮的青年人”,那是符合她的审美眼光的男子。也简对罗切斯特有好感,甚至觉得罗切斯的厌烦好无理的态度 让她更加自在。 《红与黑》中于连和玛特儿的约会是月亮见证的。这次冒险一般的约会促进了两人感 情的升温。“他值得当我的主宰,因为他爱我已经爱到杀我的程度。” 二、母亲的形象 在《简·爱》中,月亮被赋予了母亲的形象。在西方,月亮被分成了三个阶段,并且 把她跟女性特征和女性生理上的周期变化和更新联系在一起。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在收 养她的舅母家又被百般虐待和歧视。被舅母送进慈善学校后的又过着冷酷艰苦的生活。生 活黑暗让简对同样是在黑夜里的皎洁的月亮产生了共鸣。简把月亮当成母亲。当简因为受 到冤枉而痛苦时,谭波儿小姐为简证明了清白。“刚刮起来的风吹走了浓云,露出了皎洁 的月亮,月亮透过近旁的窗子,清晰地照亮了我们俩,也照亮了正在走近的身形,我们一 眼就认出这是谭波儿小姐。”谭波儿小姐如同母亲一般给年幼的简以安慰。 月亮总是给予简以平和安静,出现在简需要它的时候。当得知罗切斯特婚姻的真相时,简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恐惧。她希望离开罗切斯特,并且希望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时候. 月亮出现了,“……白色的人体照耀在碧空中,光灿灿的额头俯向大地。它目不转睛地盯 着我。它对我的心灵说话,声音远不可测,然而却又那么近,它就在我的心里低语:‘我 的女儿,快逃避诱惑。’”月亮作为母亲出现了,给予简支持,使简更加地坚定了离开罗 切斯特的决心。 《红与黑》中,于连第一次成功牵起德·瑞那夫人的手的那天是一个没有星光也没有 月光的晚上。于连从小没有母亲,月亮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去安慰于连。在这个“今宵没有 星光也没有月光”的晚上,于连的内心无疑使焦躁不安的。“于连暗自想到:‘有一天我将和一个人第一次决斗,难道我也是这样怯懦战力和不幸吗?’他太怀疑了,他对于自己

《巴黎圣母院》的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巴黎圣母院》的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语言之绚烂,其义之深刻,其人物刻画之境界,让人领略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独到之处。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源远流长,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光辉依然令人无限神往。浪漫主义文学偏爱忧郁之美,宣扬个性主义和自我意识。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之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早就了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巴黎圣母院》一书情节紧张生动,人物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中完美的表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精髓。希望通过自己论文写作过程来加深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在《巴黎圣母院》中,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埃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埃斯梅拉达,途中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埃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但没有死。并嫁祸于埃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埃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埃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埃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埃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纵观全书不管是在情节和人物描写上,还是在写作的表现方式上都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浪漫主义的文艺观。 离奇的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离奇的情节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非凡的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哈尔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哈尔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和纵欲的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对比强烈的表现手法 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比原则是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分析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美国文学的浪漫的特点。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衍生相反,启发思路,强调情感,想象力和主观性。但最重要的美国文学的浪漫作品是典型的美国化产品。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美国文学的产品。本文探讨了美国文学的浪漫特征,反映了合众国的“新体验”精神,信仰,个人主义和直觉的价值,追求民主政治上的平等,强调“使命感”。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美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文化背景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如果你想了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必须首先了解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益加剧。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由于作家对于现实社会感到不满,他们往往用更多的笔墨,着重描述自己的理想,并作为反衬,显示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用以批评现实社会。首先,浪漫主义作家不注重创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他们强调描述个人的主观世界和内心的感受,并表达强烈的个人感情。二,浪漫的文学创作大多集中在自然风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各种感受。此外,浪漫主义大多推崇描写特殊情况和异域色彩。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美国文学的浪漫和欧洲文学的浪漫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与启蒙思想相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想象力和主观性。因为在语言方面,美国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母语都是英语,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浪漫的美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衍生。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深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但是最典型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是美国本土化的产品。这是基于具体的社会,

第四章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

《世界文学》必修课电子教材第四章 第四章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 17世纪是近代工业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但各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文学上也出现了全然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主要表现在英、法两个国家的文学中。 第一节英国清教徒革命与文学创作 1640—1648年英国爆发了以“清教徒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加尔文教派要求清理、整顿教会,因此得名“清教徒”。 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1599—1658)出身于贵族家庭,本人是农场主,曾入剑桥大学清教神学院学习,懂法律,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后当选为议会议员。1642—1646年,他领导英国人民武装斗争四年之久,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1月30日处死在位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起共和政体,但斯图亚特王朝1660年复辟,查理二世恢复王位。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吊在绞刑架上。 1688年,辉格党发动“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的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分为“清教徒革命”和“复辟时期”与“光荣革命”三个阶段,而由清教徒革命引发的文学创作在复辟时期达到高潮,以弥尔顿为代表。 弥尔顿(1608—1674 )是革命的参加者,复辟时期写下三部长诗:《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均取材于《圣经》,表达自己坚强的革命意志。 约翰·班扬(1628-1688) 清教徒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天路历程》(1678 )。 第二节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最早出现在法国,后波及欧洲各国。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了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17世纪法国封建统治达鼎盛期,是欧洲最强盛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1635年创立法兰西学士院,专门规范文艺创作,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受到推崇,成为文学创作乃至人们行为的指导思想。 古典主义文学尊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以其为典范,因此得名。基本特征有三: 1、提倡摩仿古代文学,从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题材,将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规范化并作为自 己的规则严格奉行。例如“三一律”:要求剧情必须时间、地点、情节一致。追求戏剧

十九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67

十九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昆士兰湖区,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体魄健美,外貌非凡,经理充沛,才干出众,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一形象反映了拜伦内心的矛盾。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拜伦 艺术特点 1,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游记》把叙事与抒情自由、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以哈洛尔德游历的路线把长诗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抒情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插叙丰富长诗的内容,强化思想感情。 2,长诗广泛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自然与社会的对比,各民族英雄的过去与屈辱的现在的对比,人民与统治者的对比,侵略者与被侵略人民的对比,哈洛尔德与抒情主人公的对比等。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3,对大自然的描写是长诗中重要的内容。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纯真的大自然的热爱,而且诗人寄情于景,以景写情,或抒发主人公的情怀,或寄托诗人的自由精神和美好理想。 4,长诗的语言生动、自然、简洁、流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唐璜》是诗体小说,是一部内容深广的政治讽刺诗。这部长篇叙事诗也是诗人创造天才的一座丰碑。歌德称赞它是“一部绝顶天才之作”。 1827年10月,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这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在这篇文章里,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的贡献 1,从理论上阐述了丑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滑稽丑怪事物的描绘的审美意义,从而有益于文艺题材的扩大,使文艺能够更广泛,更真实地反映生活。 2,强调在美丑比较、对立和斗争中表现美,有益于加深文艺反映生活的深度和提高艺术效果。 3,为打破古典主义的悲剧喜剧不能互相混淆的清规戒律,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根据,有利于戏剧艺术的发 艺术特征与成就 1、情节紧张奇特、想象丰富瑰丽、场面宏伟变幻

浅谈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理想问题(一)

浅谈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理想问题(一) 〔论文关键词〕浪漫主义社会理想生活理想人物理想 〔论文摘要〕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各国人们在表达心中对于未来美好理想的作品中都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在大方面相似的同时,他们又各具时代特色和国域特色。本文试从比较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理想问题入手,分别从社会理想,生活理想,人物理想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方浪漫主义的不同以及其原因。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浪潮主要是产生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十九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其源头可以追述到古希腊时期。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要比西方早几百年,有很多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但其对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浪漫主义文学最主要的特征是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展望未来美好理想。中西方浪漫主义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他们心 中对于未来的美好理想,但在大方面相似的同时,他们又各具时代特色和国域特色。 一、社会理想——脱离人间的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乌托邦 中国关于社会理想的描述,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已存在。屈原在《离骚》中,展现了其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则是为人们塑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自耕自食,不问政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的唐代诗人李白,更是在《梦留天姥吟留别》里,借梦境表达出自己所向往的仙人之境,一个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在其小说《巨人传》里,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蓝图——特莱美修道院,反映了当时在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美好、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德国作家歌德的《浮士德》里,浮士德用生命建造的海滨乐园则是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所梦想的理性王国的蓝图。 可以说,中国作家笔下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脱离人间的桃花源,并没有具体展现;而西方作家笔下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乌托邦,虽然是描绘的未来世界,但是却是描绘具体,蓝图清晰。这是由于当时时代所造成的。中国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统治时期,社会长期停滞,缺乏先进思想指导,因此古典浪漫主义作家很难具体描绘未来乌托邦社会,只能采用托古改制、游历仙境等间接方式展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西方由于有很多先进的社会思想作指导,因此他们有可能具体展现乌托邦的理想社会,使读者读后能受到莫大的鼓舞。 二、生活理想——超自然的曲折幻想和坦率自信的直接追求 西方作家所描述的生活理想多是关于个人主体的幸福。文艺复兴时期,他们多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幸福。在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中,就有大量是以歌颂生活、爱情为主题的。到了十九世纪,这种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生活理想逐渐升华成一种反封建、争取自由的事业理想。雪莱的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塑造的革命夫妻莱昂和茜丝娜就是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 中国作家对于生活理想的描述,更多的不是爱情,而是将笔触放到了追求功名利禄、叙述人伦上。这并不是说中国文人的生活理想中没有爱情,《牡丹亭》和《孔雀东南飞》中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但在这些爱情故事当中也会掺杂一些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像《西厢记》中,莺莺的母亲不同意女儿和张生在一起,直到张生考取了 状元才默许这段婚事。 因此对于生活理想中的爱情,中国不如西方影响深远。这是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爱情婚姻历来是由父母、媒人包办,青年男女受到封建制度和思想的压制,几乎没有自由恋 爱的权利。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歌颂自由爱情的作品较少。 除了生活理想的内容、题材不同之外,中西方作家对于这种理想的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 中国古代作品表现生活理想时多是曲折含蓄,往往采用一些超自然的方式,富有浪漫主义色

英法浪漫主义文学比较

英法浪漫主义文学比较 ——20092101435 王天娇浪漫主义来源于中世纪用拉丁文演变的方言所写的“浪漫传奇”,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它继承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哥特式小说的传统,反拨古典主义传统,推崇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重视情感,返回自然和民主的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理论来源,而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生与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启蒙主义运功密切相关。18世纪英国的工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更加严重,工业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劳资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在法国,资产积极的低位虽已确立,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但政权形式和政治体制频繁更迭,各阶层低位也多次变迁,社会矛盾极其复杂。启蒙主义理想破灭,人们陷入了普遍的失望情绪。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对人类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并对英国社会造成冲击。在这个背景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崛起,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追根溯源,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深受德国唯心主义古典哲学的影响,开始重视人的自由、自在和自为性,并开始重新去认识“自我”、审视“自我”,从而进一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英国浪漫主义内部思想精神复杂,有柯勒律治的浪漫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主义、拜伦的革命的自由主义、司各特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等等。但英国的浪漫主义还是有着鲜明的英国气质,即“自然主义”,和个人的、独立的诗人特性,贵族绅士般的矜持。审慎保守的是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正统主义,自由大胆的风格以拜伦、雪莱、柯勒律治、司各特为代表。 英国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诗歌成就最高,而法国则以小说成就最大。英国最早出现的作家是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代表的“湖畔派”。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不满,长期寓居西北部湖边忘情于山水之间,因此得名。提倡回到自然,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纯朴关系,是社会健康发展,被认为是“消极浪漫主义”。湖畔派三位诗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柯勒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汉》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是以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为代表的“撒旦派”。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诸多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他们坚持民主自由思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称为“积极浪漫主义”。于是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法国唯理主义的奠基人是()。 A.霍布斯B.伽桑迪 C.笛卡尔D.狄德罗 2.意大利的巴洛克文学代表人物是()。 A.马里诺B.贡哥拉 C.约翰·多恩D.格里美尔斯豪森 3.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革命诗人是()。 A.屈莱顿B.弥尔顿 C.班扬D.本·琼生 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 A.拉辛B.莫里哀 C.高乃依D.拉封丹 5.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的作品是()。 A.《伪君子》B.《熙德》 C.《费得尔》D.《安德洛玛克》 6.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是()。 A.笛卡尔B.伽桑迪 C.布瓦洛D.黎塞留 7.拉封丹是一位以写寓言诗著称的诗人,其代表作是()。 A.《拉封丹寓言》B.《丹麦寓言》 C.《寓言诗》D.《寓言故事》 8.1659年,莫里哀演出他到巴黎后的第一部作品是()。 A.《妇人学堂》B.《可笑的女才子》 C.《冒失鬼》D.《情敌》 9.莫里哀标志着古典主义喜剧形成,同时又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的剧本是()。 A.《可笑的女才子》B.《妇人学堂》 C.《吝啬鬼》D.《恨世者》 10.莫里哀鞭挞贵族恶习败俗的作品是()。 A.《恨世者》B.《吝啬鬼》 C.《堂·璜》D.《乔治·唐丹》 11.歌德所说的:“像他那样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是指莫里哀的作品是()。 A.《吝啬鬼》B.《伪君子》 C.《可笑的女才子》D.《妇人学堂》 12.莫里哀的《可笑的女才子》所表现的是()。

A.青年人冲破金钱与宗教的阻力,追求爱情自由的胜利 B.贵族沙龙咬文嚼字、故作风雅的丑态 C.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 D.没落阶级腐朽堕落和资产阶级的种种丑恶 二、多项选择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B.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C.巴洛克文学D.市民世俗文学E.教会文学 2.17世纪欧洲文学产生的背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C.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D.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E.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3.弥尔顿取材于《圣经》的几部杰作是()。 A.《伊甸园》B.《失乐园》 C.《复乐园》D.《力士参孙》E.《天路历程》 4.古典主义的基本有()。 A.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B.思想上崇尚理性 C.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D.形式上采用民间文学风格E.重视主观想象5.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有()。 A.莫里哀B.高乃依 C.拉辛D.拉封丹E.布瓦洛 6.《熙德》中的主要人物有()。 A.高迈斯B.杰葛 C.罗狄克D.施曼娜E.阿巴贡 7.《安德洛玛克》的主要人物有()。 A.赫克托耳的寡妻B.皮洛斯 C.爱弥奥娜D.阿喀琉斯E.答尔丢夫 8.莫里哀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时期所写的一系列杰出的讽刺喜剧,主要有()。 A.《伪君子》B.《堂·璜》 C.《恨世者》D.《吝啬鬼》E.《情仇》 9.《吝啬鬼》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有()。 A.奥尔贡B.阿巴贡 C.答尔丢夫D.玛丽亚娜E.大密斯 10.莫里哀晚期作品主要有()。 A.《乔治·唐丹》B.《史嘉本的诡计》 C.《无病呻吟》D.《醉心贵族的小市民》E.《妇人学堂》 11.《伪君子》的主要人物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