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远程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习题

成人远程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习题
成人远程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习题

【选择题】

1、社会维度是描述远程学习者与其社会性有关的学习方式偏好,即( )

A.计划型

B.研究型

C.经验型

D.沟通型

E.理解型

2、与远程学习风格相关的人格心理特征类型()

A.计划型

B.内向型

C.外向型

D.灵活型

E.理性型

3、小明在学习时既喜欢看书、做笔记、文字交流等学习方式,也喜欢采用复述学习内容的方式巩固记忆。那么小明的学习风格属于()

A.计划型

B.内向型

C.动听觉型

D.视听觉型

E.动视听觉型

4、小华喜欢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善于理解和认识问题,在主动的思辨和积极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那么小华的学习风格属于()

A.计划型

B.研究型

C.经验型

D.沟通型

E.理解型

5、学习策略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产生于()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6、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元认知概念,以此作为基础的元认知理论极大的丰富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与训练指导。

A.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C.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D.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7、元认知策略大致分为哪些策略()

A.计划策略B.信息记忆策略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E.信息加工策略

8、调节策略的定义()

A.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调整自己的情绪

B.指基于来自学习监控方面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

C.指为了组织和确定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步骤而采取的措施

D.指采用自我提问、自我检测等策略来检查自己学习和理解情况

9、()指导了一项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研究中他们通过MBTI测量学生的学习风格,结果表明学生学习风格偏好与学习策略选择密切相关。

A.Rossi-LeB.SelimeTabanliogluC.Ehrman和Oxford

D.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10、情感策略主要分为()

A.心情调整B.感情控制

C.情绪控制C.动机管理

【填空题】

1、学习风格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从____、____、____三个层面来分析。(张伟远,欧阳丽红,2002)

2、动视听觉型的学习者对__、__、__刺激都较敏感,但对__觉刺激最敏感。

3、心理维度主要涵盖了与远程学习风格相关的人格心理特征类型,即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和他人的帮助等都属于学习资源。

5、资源管理策略包括____管理、____管理、____管理和学习材料管理。

6、情感策略主要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___、___、___等情感因素的策略。

7、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风格是个体内部心理特征,相对稳定;而学习策略是_____,容易改变。

8、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____于1956年提出。

9、生理维度是从视觉、听觉、动觉三个角度描述远程学习者在_____偏好上的学习风格特征。

10、____型的学习者喜欢与人打交道,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都比较强。【简答题】

1、什么是学习风格?

2、学习风格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学习策略?

4、学习策略的分类?

【论述题】

说说通过对学习风格和策略的学习,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根据你自己的学习风格,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学习策略能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CDE2、ABCDE3、D4、B

5、B6、B7、ACD8、B

9、C10、CD

【填空题】

1、生理、社会、心理2、视、听、动、动

3、内向与外向、理性与感性、计划与灵活

4、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物资条件

5、时间、学习环境、人力资源

6、态度、动机、意志7、外部技能

8、布鲁纳9、感觉通道10、沟通型

【简答题】

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在其心理、社会、生理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接受和加工信过程中的持久性偏好。

2、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3、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成效,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乃至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学习方式或技巧,其内部表现为内隐的学习规律,其外化为与学习有关的具体的学习方式或技巧。

4、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论述题】

1、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风格是个体内部心理特征,相对稳定;而学习策略是外部技能,容易改变;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偏好会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

2、这道题可以在理解了学习风格和策略后,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偏好,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然后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学习策略。

矿物与矿石学复习题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矿物与矿石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矿物按照磁性强弱分为、、。 2、测量矿物硬度的方法主要有和。 3、矿物中的水主要有、、、和。 4、同种矿物因形态、性质有明显的差异,称。 5、自然金呈光泽。 6、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是岩体侵入围岩。 7、岛状硅酸盐亚类中,有、两种硅氧骨干。 8、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透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如白色的方解石,其条痕为,光泽为,透明度为。 9、根据晶体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程度,晶体的结晶习性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和;石榴石属于、角闪石属于、云母属于。 10、摩式硬度计中的2级、8级分别是和。 11、无色透明的方解石又称。 12、矿体按其形状分为、和三种基本类型。 13、根据晶体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程度,晶体习性可大致分为单向延长、双向延长及三向延长。黄铁矿的晶体属于,石棉的晶体属于、重晶石的晶体属于。 14、石棉是纤维状矿物的通称,蛇纹石石棉又称为。 15、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可以把岩浆岩分为、、和。 16、沉积岩中特有的矿物是在地表富水、氧及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形成的。主要矿物有、、和。 17、根据矿物的物理性质,蓝晶石又称为;无色透明的方解石又称。 18、在矿物的命名中,红柱石是根据命名的,十字石是根据命名的,自然金是根据命名的。 19、矿物受外力作用后,在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这样的断面称为。

20、从矿物颜色的成因来分,蓝铜矿的颜色为、红色石英的颜色为、黄铜矿表面的彩色为。 21、根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以将解理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极完全解 理、、、、和。 22、目前常用的矿物分类法有、和。 二、单选题 1、以下哪种不属于自然元素矿物大类()。 A、自然铜 B、金刚石 C、石墨 D、方铅矿 2、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 ( ) 。 A、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 B、外界环境 C、磁性和发光性 D、硬度和密度 3、地壳中的元素克拉克值最高的是()。 A、O B、N C、H D、Si 4、以下哪种物质光泽度最低()。 A、自然金 B、玻璃 C、金刚石 D、高岭石 5、矿物按照性质和用途分类是()。 A、工业分类 B、成因分类 C、物理性质分类 D、晶体化学分类 6、石英是什么光泽的矿物()。 A、金属光泽 B、金刚光泽 C、玻璃光泽 D、土状光泽 7、矿物受外力容易破碎的性质是()。 A、粉碎性 B、脆性 C、弹性 D、延性 8、氧的克拉克值是()。 A、39% B、49% C、47% D、47.5% 9、纯净的金刚石是()。 A、米色 B、黑色 C、白色 D、无色 10、如果矿物对光全部吸收呈()。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蓝色 11、矿物命名中,一般将产于地表附近,呈松散被膜状的矿物,以()字结尾。 A、矿 B、石 C、华 D、晶 12、晶胞参数是表示单位晶胞大小及形状的一组常数,包括轴角及()。

“学习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学习心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试误——联结”学习理论是由( B )提出的。 A.华生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2. 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B )。 A. 布鲁纳 B. 奥苏伯尔 C.斯金纳 D. 加涅 3.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C )。 A. 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 B. 学习习惯的养成 C. 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 D. 知觉的重新组织 4.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B )。 A.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D. 机械学习 5.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心理学家是( A )。 A. 安德森 B. 奥苏伯尔 C.布鲁纳

D. 桑代克 6.先学习包摄性最广、概括水平最高的知识,然后逐渐学习概括水平较低、较具体的知识,这属于教学中的( A )。 A. 逐级分化策略 B. 整合协调策略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多表征策略 7.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是( B )。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 记忆策略 二、多选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E )。 A. 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B. 学习是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C. 个体由于成熟等因素发生的行为变化不属于学习 D. 物种越低级,学习在其生命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大 E. 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2. 学习理论属于认知派的心理学家是(A、B、C )。 A. 布鲁纳 B. 托尔曼 C. 奥苏伯尔 D. 桑代克 E. 斯金纳 3.根据麦克卡的分类,学习策略包括( B、D、E )。

利用市场情绪把握风格轮动

目 录 利用市场情绪把握风格轮动的投资逻辑 (3) 行情未动,情绪先行 (3) 股票振幅有效刻画市场情绪 (3) 实现方法 (3) 实证分析 (3) 分期胜率高 (5) 夏普比率高 (5) 有效战胜基准指数 (6) 结论 (7) 图表目录 图1 大小盘风格指数的振幅表现 (4) 图2 大小盘风格指数间的相对振幅 (4) 图3 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分期胜率 (5) 图4 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夏普比率 (5) 图5 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净值表现 (6) 图6 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相对强弱表现 (7)

利用市场情绪把握风格轮动的投资逻辑 行情未动,情绪先行 股票价格到底由哪些因素决定?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也许基本面是决定一只股票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但中短期来看,一只股票的基本面不会发生特别重大的变化,其股价表现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投资者的情绪。市场情绪不断升温,对于股票价格来说通常是个好消息;反之,当市场人气下降时,多几分谨慎才是上策。 A股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风格特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把握不同风格之间的轮动特征呢?投资者对于不同风格板块的情绪通常是不同的,不同的情绪也意味着不同的投资机会。当某种风格的市场情绪优于另一风格时,投资于前者是明智之举。因此,我们可以将市场情绪作为一种把握风格轮动的有效指标。 股票振幅有效刻画市场情绪 对于市场情绪,我们也许可以感觉到它的强弱,但是,如何才能定量地刻画它呢?我们研究发现,采用股票的振幅(即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可以有效刻画市场情绪。股票的交易价格是多空双方博弈后的均衡价格,当股票价格的振幅较大时,说明该股票的均衡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即投资者对于参与该股票交易的热情较高、市场情绪比较高涨;反之,当股票振幅较小时,市场情绪比较低迷。 实现方法 我们用A、B风格板块之间的价格振幅对数差反映其相对振幅变化趋势,当相对振幅处于上升趋势时,投资于A风格;当相对振幅处于下降趋势时,投资于B风格。我们借鉴曹力博士在2010年2月发表的《大小盘轮动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到的类似于布林线的方法来辨识趋势的拐点。具体实现方法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类似于布林线,上轨定义为相对振幅长期均线+若干倍标准差,下轨定义为相对振幅长期均线-若干倍标准差。 2)当相对振幅上穿下轨时,投资A风格,当相对振幅下穿上轨时,投资B 风格。 实证分析 本节我们以大小盘风格轮动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我们用中证100指数代表大盘风格表现、中证500指数代表小盘风格表现、中证800指数代表基准指数,实证中考虑单边0.5%的交易成本。 图1为中证100、中证500指数的振幅表现,可以看出,不同风格之间的振幅相关性、波动性较高。

浅谈英语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模板

浅谈英语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 摘要:传统的英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O’Brien(1989)研究发现,80%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而这种模式只有10%的被试学生表示赞同。平时大多数教师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按部就班地讲授,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学方法没有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学生的学习风格如果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出现错位,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弃。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改变这种不良后果,英语课堂上应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才能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外语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积极的学习潜能,做到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的有机结合。 一、引言 学习风格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较早系统地提出学习风格的概念并对学习风格类型开展研究的主要有Dunn夫妇和Price(1975)以及Gregorc (1979) 、Keefe (1979)和Reid(1987)等人。但遗憾的是至今在学习风格的定义和学习风格类型的确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分歧。一般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稳定性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习环境、社区环境、家庭背景等等。但是,学习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在内部因素,包括性格、观念、认知特点、语言水平等等。学习风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学习的感知模式为基础,将学习者分为:视觉学习模式,听觉学习模式,体验学习模式和动手操作学习模式。视觉风格的学习者对看到的文字或图像印象较深,喜欢阅读,尤其是默读,上课愿意记笔记。课本、报纸、杂志、以及电视电影是他们优先选择的学习途径。听觉风格的学习者对听到的东西比较敏感,喜欢听而不喜欢读。听讲座或课堂口头报告、参加班级讨论或小组讨论以及听磁带是他们喜欢采取的学习策略。体验风格的学习者在读和写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喜欢动手或角色表演。动手操作风格的学习者喜欢一边学习一边操作,画画、做笔记、和团体协作活动等是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强势。另一类是以认知方式为基础,将学习者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类。一般认为场依存型学习者受学习环境影响较大,喜欢与人交往,属于感性型学习者。这种学习风格有利于口头语言的交际,也比较容易获得自然语言输入。而场独立型学习者在

矿物加工研究方法复习题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矿物加工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矿浆过滤特性 2、物料的空隙度 3、堆积角 4、自由沉降 5、离子交换 6、标准稠度 7、单体解离度 8、分配率 9、试验设计 10、溶剂萃取 11、矿石构造 二、填空题: 1、硬度的种类主要有、、。 2、选矿生产和选矿研究中,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 。 3、固体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 4、物料在摇床上的分选主要包括、两个基本阶段。 5、纯矿物浮选的试验方法有、、。 6、萃取工艺流程包括、、。 7、离子交换实验装置及运转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8、非金属材料的干式超细分级试验进行分级效果总体评价的参数主要有、 。 9、用于非金属矿表面改性的表面改性剂可以分为、两大类。 10、石膏浆体在空气中硬化并形成具有强度的人造石,一般认为其结构变化经历两个阶段,即、。 11、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有、两种方法。 12、判定水泥安定性的试验主要有、两种方法。 13、陶瓷坯料的成型方法主要有、、。 14、通常把电磁波普中,波长为的波段叫做红外光谱区。 15、表示误差性质的术语主要有、、。 16、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17、最常用的量效率指标是。 18、实验数据误差的类型主要有、、。

19、实验设计的三要素是、、。 20、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可以划分为、、和优化实验。 21、实验报告的形式主要有、。 22、采样工作的根本要求、。 23.矿石的物质组分研究主要分为、元素分析、矿物分析。 24.选矿科学实验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的几个类型:、、。 25.选择性絮凝实验包括三个步骤即、、。 26.矿物加工试验规模大致可以分为:、、。 27.矿物按其磁性强弱可以分为、、等。 28.焙烧试验包括还原焙烧、氯化焙烧、、、等。 29.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具体划分为、。 30、矿物粉体的密度测定方法常用。 31、颗粒的堆积体积包括、、。 三、问答题 1、矿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哪些类型,不同的赋存状态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其对分选过程有什么影响? 2、流程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做流程考查的目的是什么? 3、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矿石嵌布粒度特性大致分为哪几种类型? 四、论述题 1、试述实验室煤泥浮选试验的一般步骤和调节因素。 2、简述煤岩分析内容及如何进行煤岩分析。 3、简述实验室煤泥浮选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名词解释 1、矿浆过滤特性是指采用过滤方法对物料进行脱水的难以程度。 2、物料自然堆积时,空习体积占物料总堆积体积的分数。 3、松散物料自然下落堆积成料堆时,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 4、自由沉降是指颗粒在介质中沉降时,不受任何机械阻力作用,而只受介质阻力作用。 5、离子交换是根据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溶液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和各组分与淋洗剂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不同使元素富集和分离的技术。 6、具有一定质量和规格的圆柱体在不同稠度的水泥浆体中自由下沉时,由于浆体阻力不同,锥体沉入深度也不同,当圆锥体沉入达到标准值时,浆体的标准稠度即为水泥的标准稠度。 7、单体解离度: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颗粒数,与含该矿物的连生粒颗粒以及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颗粒数之和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8、分配率:产品或产物中某一成分(密度级或粒度级)的量占原料中该成分量的百分率。 9、试验设计: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为了获得可靠试验结果和有用信息,科学地安排试验的

2020教师招聘《学习策略》真题练习

2020教师招聘《学习策略》真题练习 整理了2020教师招聘《学习策略》真题练习,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1、元认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即元认知控制和()【单选题】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计划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调节 2、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学习材料的深层意义或添加新信息的意义,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这种学习策略是()【单选题】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而采用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总和,称为()【单选题】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途径 D.学习规律 4、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选题】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学习者可以自发地形成学习策略,并自觉地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是在()。【单选题】 A.学前期 B.大学期 C.小学期 D.中学期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一个是元认知知识,即有关个人、任务以及策略的知识:一个是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本题选A。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认知策略的分类的理解和识记。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本题在于区分AB 项,CD表述离题干相差甚远,易排除。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故A入选。区别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 4、答案【B】解析:根据麦基奇的分类,学习策略可分为认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

7种量化选股模型

7种量化选股模型 1、【多因子模型】 2、【风格轮动模型】 3、【行业轮动模型】 4、【资金流模型】 5、【动量反转模型】 6、【一致预期模型】 7、【趋势追踪模型】 1、【多因子模型】 多因子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股模型,基本原理是采用一系列的因子作为选股标准,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则被买入,不满足的则卖出。 基本概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批人参加马拉松,想要知道哪些人会跑到平均成绩之上,那只需在跑前做一个身体测试即可。那些健康指标靠前的运动员,获得超越平均成绩的可能性较大。多因子模型的原理与此类似,我们只要找到那些对企业的收益率最相关的因子即可。 各种多因子模型核心的区别第一是在因子的选取上,第二是在如何用多因子综合得到一个最终的判断。 一般而言,多因子选股模型有两种判断方法,一是打分法,二是回归法。 打分法就是根据各个因子的大小对股票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权得到一个总分,根据总分再对股票进行筛选。 回归法就是用过去的股票的收益率对多因子进行回归,得到一个回归方程,然后再把最新的因子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到一个对未来股票收益的预判,然后再以此为依据进行选股。 多因子选股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分为候选因子的选取、选股因子有效性的检验、有效但冗余因子的剔除、综合评分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评价及持续改进等5个步骤。

候选因子的选取 候选因子的选择主要依赖于经济逻辑和市场经验,但选择更多和更有效的因子无疑是增强模型信息捕获能力,提高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在2011年1月1日,选取流通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构建投资组合,持有到2011年底,则该组合可以获得10%的超额收益率。这就说明了在2011年这段时间,流通市值与最终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个最简单的多因子模型说明了某个因子与未来一段时间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同样的,可以选择其他的因子,例如可能是一些基本面指标,如 PB、PE、EPS 增长率等,也可能是一些技术面指标,如动量、换手率、波动等,或者是其它指标,如预期收益增长、分析师一致预期变化、宏观经济变量等。同样的持有时间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到底是持有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或者一年,对最终的收益率影响很大。 选股因子有效性的检验 一般检验方法主要采用排序的方法检验候选因子的选股有效性。例如:可以每月检验, 具体而言,对于任意一个候选因子,在模型形成期的第一个月初开始计算市场中每只正常交易股票的该因子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样本股票进行排序,并平均分为n个组合,一直持有到月末,在下月初再按同样的方法重新构建n 个组合并持有到月末,每月如此,一直重复到模型形成期末。 上面的例子就已经说明了这种检验的方法,同样的可以隔N个月检验,比如2 个月,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一个参数是候选组合的数量,是50支,还是100支,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具体的参数最优的选择,需要用历史数据进行检验。 有效但冗余因子的剔除 不同的选股因子可能由于内在的驱动因素大致相同等原因,所选出的组合在个股构成和收益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其中的一些因子需要作为冗余因子剔除,而只保留同类因子中收益最好,区分度最高的一个因子。例如成交量指标和流通量指标之间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流通盘越大的,成交量一般也会比较大,因此在选股模型中,这两个因子只选择其中一个。 冗余因子剔除的方法:假设需要选出k 个有效因子,样本期共m 月,那么具体的冗余因子剔除步骤为: (1)先对不同因子下的n个组合进行打分,分值与该组合在整个模型形成期的收益相关,收益越大,分值越高 (2)按月计算个股的不同因子得分间的相关性矩阵; (3)在计算完每月因子得分相关性矩阵后,计算整个样本期内相关性矩阵的平均值 (4)设定一个得分相关性阀值 MinScoreCorr,将得分相关性平均值矩阵中大于该阀值的元素所对应的因子只保留与其他因子相关性较小、有效性更强的因子,而其它因子则作为冗余因子剔除。

矿物加工学思考题2014.10.10

矿物加工学(一)(1)复习思考题 教学模块一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矿物加工选矿选煤品位产率回收率有用矿物粗选精选扫选选矿比富集比 2.分离过程一般包括哪几部分?分离剂主要指什么? 3.常用的矿物加工方法主要有哪些? 4.矿物加工的三个基本工艺过程指什么? 5.什么叫流程? 6.什么叫物料平衡?在矿物加工中有何意义? 7.矿物加工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 8.什么是矿物?矿物与岩石、矿石的区别? (1)矿物是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或自然单质。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晶体)结构。晶质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内部构造,因而具有均一性; (2)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矿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矿物又 是由元素组成的。矿石的自然聚集便构成矿体,若干矿体组成矿床。矿 石与岩石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矿石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特殊岩石。 矿石与元素、矿物、矿体、矿床以及岩石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第二章矿物的成因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1.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有哪些?什么叫内生作用,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

所形成的矿物有何特点? 2.什么叫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对矿物的形成起何作用? 3.什么叫煤?煤的形成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叫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有哪些?与哪些因素有关? 5.什么叫晶体(形态)习性?有几种类型? 6.矿物集合体的形态主要取决于什么?显晶集合体的形态主要有哪些类型? 隐晶集合体形态有哪几种? 7.按晶体化学分类法,矿物是如何分类的,分为哪几大类? 8.矿物是如何命名的?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9.什么叫重量克拉克值? 10.什么叫类质同象? 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原子、离子)为它种类型的质点所代替,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形式并不改变,这种现象叫类质同象。 11.固态的胶体矿物主要有哪几类?水胶凝体矿物有何特点? 12.矿物中的水分哪几类?它们有何特点?结晶水与结构水有何区别?13.矿物的化学式表达方法有哪几种?晶体化学式的书写有何规律? 14.矿物颜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决定矿物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5.为什么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稳定? 16.矿物颜色的命名及描述方法?什么叫矿物的条痕、透明度、光泽、发光性?17.矿物发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什么叫解理、断口?有何区别? 19.什么叫矿物的硬度?它的测量方法有哪几种?摩氏硬度分为几级?20.矿物的导电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矿物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矿物的磁性分为哪几类? 2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22.煤的基本组成有哪些?根据宏观煤岩成分可以把煤分成几种? 23.煤炭结构的模型如何?煤主要有哪些特性? 24.研究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矿物加工有何意义? 25.矿物的晶体结构的形式由什么决定的?根据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构型,离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导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保持。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 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5)合作学习模式。 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7种量化选股模型

【多因子模型】 多因子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股模型,基本原理是采用一系列的因子作为选股标准,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则被买入,不满足的则卖出。 基本概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批人参加马拉松,想要知道哪些人会跑到平均成绩之上,那只需在跑前做一个身体测试即可。那些健康指标靠前的运动员,获得超越平均成绩的可能性较大。多因子模型的原理与此类似,我们只要找到那些对企业的收益率最相关的因子即可。各种多因子模型核心的区别第一是在因子的选取上,第二是在如何用多因子综合得到一个最终的判断。 一般而言,多因子选股模型有两种判断方法,一是打分法,二是回归法。 打分法就是根据各个因子的大小对股票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权得到一个总分,根据总分再对股票进行筛选。回归法就是用过去的股票的收益率对多因子进行回归,得到一个回归方程,然后再把最新的因子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到一个对未来股票收益的预判,然后再以此为依据进行选股。 多因子选股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分为候选因子的选取、选股因子有效性的检验、有效但冗余因子的剔除、综合评分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评价及持续改进等5个步骤。 候选因子的选取 候选因子的选择主要依赖于经济逻辑和市场经验,但选择更多和更有效的因子无疑是增强模型信息捕获能力,提高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在2011年1月1日,选取流通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构建投资组合,持有到2011年底,则该组合可以获得10%的超额收益率。这就说明了在2011年这段时间,流通市值与最终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个最简单的多因子模型说明了某个因子与未来一段时间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同样的,可以选择其他的因子,例如可能是一些基本面指标,如 PB、PE、EPS 增长率等,也可能是一些技术面指标,如动量、换手率、波动等,或者是其它指标,如预期收益增长、分析师一致预期变化、宏观经济变量等。 同样的持有时间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到底是持有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或者一年,对最终的收益率影响很大。 选股因子有效性的检验 一般检验方法主要采用排序的方法检验候选因子的选股有效性。例如:可以每月检验,具体而言,对于任意一个候选因子,在模型形成期的第一个月初开始计算市场中每只正常交易股票的该因子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样本股票进行排序,并平均分为n个组合,一直持有到月末,在下月初再按同样的方法重新构建n个组合并持有到月末,每月如此,一直重复到模型形成期末。 上面的例子就已经说明了这种检验的方法,同样的可以隔N个月检验,比如2个月,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一个参数是候选组合的数量,是50支,还是100支,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具体的参数最优的选择,需要用历史数据进行检验。 有效但冗余因子的剔除 不同的选股因子可能由于内在的驱动因素大致相同等原因,所选出的组合在个股构成和收益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其中的一些因子需要作为冗余因子剔除,而只保留同类因子中收益最好,区分度最高的一个因子。例如成交量指标和流通量指标之间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流通盘越大的,成交量一般也会比较大,因此在选股模型中,这两个因子只选择其中一个。 冗余因子剔除的方法:假设需要选出k 个有效因子,样本期共m 月,那么具体的冗余

资源加工学课后习题答案[1]概要

习题解答 第1章资源加工学概述 1.简述从选矿学、矿物加工学到资源加工学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 【解】资源加工学是由传统的选矿学、矿物加工学发展演变形成的新的学科体系。 研究手段 选矿学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天然矿物资源(通常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煤炭等)进行选别、分离、富集其中的有用矿物的科学技术,其目的是为冶金、化工等行业提供合格原料。 矿物加工学是在选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天然矿物资源进行加工(包括分离、富集、提纯、提取、深加工等),以获取有用物质的科学技术。其目的已不单纯是为其它行业提供合格原料,也可直接得到金属、矿物材料等。 资源加工学是根据物理、化学原理,通过分离、富集、纯化、提取、改性等技术对矿物资源、非传统矿物资源、二次资源及非矿物资源进行加工,获得其中有用物质的科学技术 研究对象 传统选矿学、矿物加工学的研究对象均以天然矿物资源为主。 资源加工学的研究对象涉及以下几方面: (1)矿物资源。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煤炭等; (2)非传统矿物资源。包括: ①工业固体废弃物:冶炼化工、废渣、尾矿、废石。 ②海洋矿产:锰结核、钴结壳、海水中金属、海底热液硫化矿床。③盐湖与湖泊中的金属盐、重金属污泥。 (3)二次资源。包括: ①废旧电器:电视机、冰箱、音响等。 ②废旧金属制品:电缆、电线、易拉罐、电池等。 ③废旧汽车。 (4)非矿物资源。城市垃圾、废纸、废塑料、油污水、油污土壤等。 2.资源加工学学科包括那些领域?它的学科基础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如何? 【解】学科领域 资源加工学包括四大学科领域: 矿物加工(Mineral Processing);矿物材料加工(Mineral Material Processing);二次资源加工(Secondary Material Processing);金属提取加工(Metal Metallurgical Processing)。可简称为4-MP。矿物加工是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对天然矿物资源进行加工,以分离、富集有用矿物;矿物材料加工是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对天然及非传统矿物资源进行分离、纯化、改性、复合等加工,制备功能矿物材料; 二次资源加工是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对二次资源进行加工,分离回收各种有用物质;

学习策略练习题含答案

第八章学习策略练习题含答案 核心提示: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3.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4.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策略称为( )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6.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 )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7.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控制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8.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9.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10.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11.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1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认知策略 D.经验和方法 二、填空题 1.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2.元认知是于1976年由——提出来的,它由三个成组成,即____、元认知体验和____. 3.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____、____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4.学习的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____ 和____。 5.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____、学习的调节与控制和____ 。 6.常用的组织策略有____、利用图形、____。 7.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____阅读领会。 8.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____ 。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2.简述元认知知识的主要内容。 3.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 4.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5.简述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四、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说明学习策略的层次分类。

最新 基于多因子模型的量化选股分析-精品

基于多因子模型的量化选股分析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复杂程度日渐加深和规模日益庞大,投资品种和数量与日俱增,无论是个人或是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投资渠道与投资方法也在逐渐增多。量化投资作为一种来自海外资本市场的先进技术,在海外资本市场中受到了广泛追捧,著名的西蒙斯与大奖章基金便是利用了量化投资技术,于1989~2007年间获得了高达38.5%的平均年收益率。中国的量化投资发展虽仍在起步阶段,、金融学、科学相结合的优势来寻求超额收益。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0月,中国公募基金中共有48支基金以“量化”命名,其中长信量化先锋基金(519983),申万菱信量化小盘股票基金(163110)与大摩多因子策略混合基金(233009)等均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年化收益率。而无论是在个体投资或是基金投资中,多因子选股模型均是较为广泛的量化模型之一。本文基于多因子模型策略,利用2011~2015年的数据对投资过程中的常用因子进行有效性检验,并使用有效因子构建基本多因子模型,根据假设创造性地使用简单打分法构建投资组合,基于2014~2016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广大一般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且收益率超过市场表现的投资策略。最后结合行业轮动效应与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对基本模型进行了深化与修正,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多因子模型的更多投资策略,也为较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思路与数据参考。 一、文献综述 关于量化投资选股策略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常见的包括多因子模型、风格轮动模型、动量反转模型、趋势追踪模型等。对于多因子模型,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有效因子的选取。大多数论文对于有效因子的选取通常采用因子评分法,此方法最早由Piotroski(2000)提出,常见操作为:将股票池中的股票按N个候选因子的大小依次排序,按照每个排序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等权重构建N个极端的股票组合持有到期末,计算N个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并与基准的指数收益率进行比较,用此方法能成功获取alpha收益组合所使用的排序因子即为有效因子[1]。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回归法,通过计量模型求得单个因子对股价波动的贡献与显著性。丁鹏曾在其《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一书中使用1997~2006年的历史数据对常用的因子进行了有效性检验

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差异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经常听到同事有这样的感言:“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很少有孩子主动学习,他们也不会主动学习!”确实,当前的学生不太会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不够,在教育评价方面,形式单一,无法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生学习风格也有了多样化。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差异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 2、国内外同一研究现状 自从哈伯特??塞伦(Herber.tThelen)提出了《学习风格》这一概念,西方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 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侧重于从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及不同的认知风格来研究相应的学习风格的特征;近期研究(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则明显呈现出由整体转向分化的趋势,偏重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学习风格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以揭示它们对学习风格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 划分了学习风格的不同类型;现代的学习风格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则注

重将学习风格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 的学。?? 我国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并对学习 风格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等进行理,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 论上的探讨;近期的研究则注重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纵观国内外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学习风格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学习风格,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学习风格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仍有许多共同点。大 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或倾向; 第二,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景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第三,学习风格具有个性特征。 (二)关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研究学习风格要素的构成是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是把学习风格理论与 实践研究联系起来的纽带。关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许多不同的分类。邓恩夫妇(Dunn)把学习风格要素分为环境、情感、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二十七个要素。凯夫(Keefe)则把学习风格要素划分为认知风格、情感 风格和生理风格三大类三十二个要素。邓恩和凯夫分别从多种角度剖析了学习风格的要素,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在借鉴邓恩和凯夫对学习风格要 素划分的基础上,谭顶良教授根据我国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的特点,把学习风格要素分为生理、心理、社会性三大类二十三个要素。 (三)关于学习风格的分类。

矿物加工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矿物加工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张文军陈增强李延锋编写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资环系 2006年9月

学生实验守则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实验守则规定,结合本室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规定: 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如有违反,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 二、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做好实验预习,根据实验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课上必须专心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和记录实验现象,不得草率敷衍,拼凑数据。 四、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独自完成,不得互相抄袭。 五、因故缺课的学生,可向指导教师申请一次补做机会,不补做的,该实验以“0”分计算,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累计3次者,该课实验以不及格论处,不得参加该门课程考试。 六、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七、爱护仪器设备,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要节约用水、电、试剂药品、元器件、材料等。如发生仪器、设备损坏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属责任事故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赔偿。 八、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重大事故要同时保护好现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后尽快写出书面报告交上级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不报,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九、实验完毕要做好整理工作,将试剂、药品、工具、材料及公用仪器等放回原处,洗刷器皿,清扫实验场地,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第八章学习策略章节练习复习过程

第八章学习策略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可解释的理论是()。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8.学习策略一般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A.记忆策略 B.认知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9.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0.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在学习策略中,它是一种典型的()。 A.精细加工策略 B.调节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11.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2.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调整阅读速度 B.获得个别指导 C.自我测查 D.重新阅读 13.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1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6.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17.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