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染整概论复习重点

东华大学染整概论复习重点
东华大学染整概论复习重点

染整概论复习

第一章

引言:纺织产品

三大类终端产品:服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第一章纺织原料

?纤维: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纱和线;

?织物: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

?天然纤维

植物纤维(纤维素纤维):棉、苎麻、亚麻、黄麻、大麻等

动物纤维(蛋白质纤维):羊毛、兔毛、桑蚕丝、柞蚕丝等

?化学纤维

人造纤维(再生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Lyocell纤维等

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氨纶等

1. 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质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物质,它是由许多D-葡萄糖剩基单元彼此通过 -1,4-甙键连结而成的具有一定取向、结晶的线型大分子。

2. 蛋白质纤维的结构和性质

?酸碱两性:末端的氨基与羧基,侧链上还有许多游离碱性基和酸性基,是典型的两性高分子电解质。

?等电点:在一定pH条件下,蛋白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这一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等电点与蛋白质的组成有关。

?蛋白质在等电状态时,呈现一系列特殊的重要性质:如溶胀、溶解度、渗透压、电导率以及电泳等都最低。

3. 化学纤维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1)化学纤维的种类

注意区分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粘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质

结晶度(30%-40%)比棉小,聚合度250-500

手感柔软,有光泽,吸湿性强,易变形,强力低

?三、合成纤维的结构和性质

(1)纺丝方法:

?纺丝融体或纺丝液的制备

将固态高聚物转变成液态可采用溶液法或熔融法。

?化学纤维的纺丝成形

将纺丝熔体或纺丝液通过喷丝孔挤出后凝固成丝条的过程称为纺丝。

熔融纺丝法的纺丝液是熔体,纺出的丝在空气中固化。

溶液纺丝法纺出的丝的固化方式分为湿法与干法两种。

?化学纤维的一般后整理

纺丝成形得到的丝称为初生丝,初生丝强度低、伸长大、沸水收缩率大、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纺织加工,因此初生丝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后加工。其中主要的工序是牵伸和热定形。

二、纱线

1.不同结构纱

(1)单纱由短纤维通过纺纱直接纺成的。

(2)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捻制成的。

(3)复捻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股线并合再加捻而成的。

(4)花式线用两根以上不同粗细、不同原料、不同结构或不同色泽的纱线捻并,或利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捻并制成的特殊的形状或结构的股线。如有结子线、螺旋线、圈圈线、彩点线等等。

2.基本概念

纱、线、捻度、捻向

纱:纤维纺成的细缕

线: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或丝合并加捻而成,如40/2

捻度:使纱中的纤维相互挤压,抱合在一起,增加摩擦力,提高纤维的强度。捻度指纱在单位长度内的平均加捻数。

捻向有两种,一种顺手捻S,一种反手捻Z.通常单纱多为Z捻,合股线多为S 捻。

纱线粗细表示:定长制(特数、旦数)

定重制(公制及英制支数)

三、织物的基本结构

日常遇到的织物有三大类:梭织物(也叫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

1.机织物基础知识

(1)机织物最基本的是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有时也可简称为织物。

原组织织物:平纹布、斜纹布、缎纹织物等。又称三原组织,最基本的组织单位。(2)织物的基本性质

织物的经纬纱排列密度-------在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可用织物密度分析镜直接测定)

2、织物的长度和宽度

在织物设计中,织物的长和宽是一个重要参数,在成批生产的服装厂,对所选面料的幅宽和长度十分重视,因为这和成本核算关系很大。

幅宽:72cm,90cm,114cm,144cm. 36.5cm.

长度:以米为单位.

3、织物平方米重

织物平方米重量是表示织物重量的指标,以每平方米织物重量的克数即g/m2来表示。这是核算成本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平方米重大者,较为厚实;小者,较为轻薄。

2.针织物

(1)针织是使纱线构成线圈并串套而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

(2)针织物的形成概述

针织物在针织机上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 1.纱线以一定的张力输送到针织机的成圈编织区域,这阶段称为给纱。

? 2.纱线在编织区域,按照各种不同的成圈方法形成针织物或形成一定形状的针织品,这阶段称为成圈。

? 3.将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或卷绕成为一定形状的卷装,这阶段称为牵拉卷取阶段。

3.非织造布

(1)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2)非织造基本原理

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具有各自对应的工艺原理。但从宏观上来说,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1)纤维准备;(2)成网;(3)加固;(4)后整理。

第二章练漂

一、水和表面活性剂-染整用水特点

1.水的要求:无色、无臭、透明、pH6.3-7.2(近中性)

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ppm ,部分金属离子浓度也有一定限制 水的硬度:水中含有的钙镁盐含量 硬水、软水 水的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 暂时硬度:Ca(HCO3)2、 Mg(HCO3)2

永久硬度:CaCl2、CaSO4、 Ca(NO3)2, MgCl2、MgSO4、 Mg (NO3)2 ? 硬度单位——ppm 定义:每一百万份水中钙镁盐含量换算成碳酸钙的份

数(mg/L)。

水和表面活性剂-水的硬度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 使肥皂沉淀,由钙镁皂形成的皂斑造成织物斑迹,对手感产生不良影响;

使染料沉淀;锅炉用水时形成水垢降低导热系数。

? 铜、铁等离子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漂白时会产生破洞。 Fe 2+ + H 2O 2 ----- Fe 3+ + HO. + OH- H 2O 2 + HO. -------- HO 2. +H 2O ? 水的软化--降低水中钙镁盐的含量 三种主要方法: (1)石灰-纯碱沉淀法 用Ca(OH)2和Na2CO3处理

(2)离子交换法,如泡沸石、磺化煤等阳离子交换剂; (3)使用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EDTA 。 2.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以很低浓度加入水溶液中便能显著地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性质。

? 印染助剂多为表面活性剂。 (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C 17H 33C O O N a C aSO 4

N a 2SO 4(C 17H 33C O O )2C

a

2++

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共同构成

亲水基: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COONa,-SO3Na,-O-等;

疏水基(亲油基):与油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烃基CH3CH2···CH2-CH2-等。

(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按与其表面活性直接有关的基本性质,分为: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

洗涤剂等

按与其表面活性间接有关的派生性质,分为:柔软剂、匀染剂、缓染剂、抗静电剂等

?按溶于水后所带电荷的情况,分为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

型)

非离子型

(4)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1. 润湿

? 2. 乳化和分散作用

? 3. 增溶

? 4. 去污

二、练漂概述

? 1. 练漂的含义及目的

去除天然杂质和外来杂质,改善织物的品质(润湿性、手感、色泽等),从而提高服用性能,并有利于后续加工的进行。

? 2. 练漂加工的主要内容

主要有退浆、煮练、漂白,此外还有丝光、热定形等。

棉和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

发展趋势:退浆、精练、漂白工序合并

3.概念

?浴比:织物干重(kg)与溶液体积(L)之比。

?带液率(吸液率、轧余率):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质量占织物干重(空

气干燥)的百分率。

如:要求NaOH 3%(owf),带液率100%时,碱液浓度为30 g/l;带液率50%时,碱液浓度则需为60 g/l。

?回潮率(吸湿率):纤维中水分重量占试样绝对干燥重量的百分比。

?含水率:纤维中水分重量占含水试样重量的百分比。

4.烧毛

?目的:烧去布面上绒毛(由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末端形成),使布面光洁

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也是防止涤/棉

织物起球的主要措施之一。

?原理:利用织物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时,由于纱线表面的散纤

维和纤毛等与织物主体温度有差异,使散纤维燃烧,而又不损伤织物主体。5.退浆

?目的:去除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以利于以后的煮练和漂白加工。

?浆料类型: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胶

化学浆料:聚乙烯醇(PV A)、聚丙烯酸酯类(PA)、羧甲基纤维素(CMC)

?退浆方法:

酶退浆、碱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

(1)退浆—酶退浆

?优点:退浆时间短,淀粉浆料去除完全,不易损伤纤维。

?缺点:天然杂质去除较少,不能分解棉籽壳,对化学浆料无作用。

(2)退浆—碱退浆

?原理:淀粉或化学浆在热碱的作用下发生强烈溶胀,热水可洗去。部分天

然杂质也会发生分解而去除,可减轻精练负担。

?优点:成本低、可去除淀粉和化学浆料,还可去除部分天然杂质。

?缺点:堆置时间较长,浆料未降解,可能重新沾污织物。

(3)退浆—酸退浆

?酸退浆适用于含杂较多的棉布,具有减少矿物盐类和提高织物白度的良好

作用。处理温度、浓度和时间适当,避免造成纤维损伤。

?一般配合酶退浆或碱退浆

(4)退浆—氧化剂退浆

?用过氧化氢、过硫酸盐、亚溴酸钠等氧化剂退浆,浆料被氧化、降解,水

溶性增大。

?优点:退浆率较高,白度较好,手感柔软

?注意:过氧化氢退浆,需要添加稳定剂

6.精练(煮练)

?目的:去除大部分天然杂质

棉纤维组成:纤维素含量90%左右,还含有果胶物质、含氮物质、蜡状物质、灰分(无机盐类)、色素、棉籽壳等天然杂质。

?原理:高温浓碱液中较长时间处理

?精练剂

主练剂:烧碱

助练剂:表面活性剂、硅酸钠、软水剂、还原剂

精练工艺

?精练剂:

烧碱:水解、溶胀、皂化

表面活性剂:润湿、乳化

硅酸钠:提高白度,吸附水中铁质

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EDTA

亚硫酸氢钠:还原去除木质素、果胶,还可缓和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

7.漂白

目的:去除色素,提高白度。

原理:双键共轭体系具有颜色,用氧化还原反应破坏发色体系达到消色的

目的。

漂白剂:氧化剂—次氯酸钠NaClO(氯漂)

双氧水H2O2(氧漂)

亚氯酸钠NaClO2(亚漂)

过硼酸钠、过醋酸钠等

还原剂—保险粉、亚硫酸钠

8.开幅、轧水和烘干

?开幅:练漂(绳状)

丝光、染色、印花、整理(平幅)

在开幅机上进行

?轧水:使织物含水量均匀,降低蒸汽消耗,使织物平整

?烘干:烘筒

三、丝光

?定义及目的:指棉、麻纺织品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以获得

稳定的尺寸,耐久的光泽及提高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物理机械性能(强力、延伸性和弹性)

纤维的化学反应性能提高

丝光棉的结构与性质:剧烈溶胀,使纤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形态:纵向由扁平带状变为柱状

?超分子结构:结晶区减少,无定形区增多

?尺寸稳定性提高:剧烈溶胀,分子进行重排,消除内应力,缩水率变小

?光泽提高,效果持久:张力条件丝光,纤维溶胀,平滑圆柱体

?吸附性能增大

?化学活泼性提高

?机械性能:一般来说,张力愈大,断裂强度愈高,断裂延伸度降低

思考题

?在精炼液中加入硅酸钠的目的是什么?

?名词解释:

浴比、带液率

?退浆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棉织物煮练中需用哪些药剂,各药剂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丝光前后棉的性能变化。

?棉机织物的练漂有哪些工序?各工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一块重15 g的棉织物浸轧烧碱液后,称其重量为26 g,则织物的带液率

为多少?如调节轧辊压力使带液率变为90%,则织物经浸轧后的量为多少克?

?织物重为8 g,需用某种溶液进行处理,浴比为1:20,则需用溶液的量

为多少克?

?(共3个变量,已知其中2个,求另一个)

第三章染色

第一节概述

一、染色:把纤维制品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

如: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的结合,

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色。

1.常用染料及基本知识

颜色有三种基本属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如三原色红、黄、蓝

明度:人眼感觉到染料颜色的明亮程度。

饱和度:颜色的纯度。

2.染料与颜料的区别

染料:有色的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或可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能与纤维发生物理或物理化学的结合。

颜料:有色物质(无机或有机),不溶于水,借助于粘合剂机械附着于纤维表面或内部。

二、染色基本理论

1.染料的上染过程

所谓上染就是指染料舍染液(或其它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

?上染过程的几个阶段

(1)染料从染液向纤维界面转移

扩散边界层:主要靠染料自身扩散转移到纤维表面的液层,称为扩散边界层加强染液的循环和提高染液的流速,尽量减小扩散边界层厚度是加快染色

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不仅可加快染料到达纤维表面的速度,还可以提高匀染效果

(2)染料在扩散边界层中靠近纤维到一定距离后,染料分子迅速被纤维表面所吸附,染料分子和纤维表面分子间发生氢键、范德华或库仑引力结合。

(3)染料吸附到纤维表面后,在纤维内外形成一个染料浓度差,因而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固着在纤维内部。

2.染色平衡

染色平衡:当染色达到一定程度时,染料的吸附与解吸速率相等,染液和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不在发生变化,即达到上染平衡状态。

3. 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

一般说来,有染料离子、分子及其聚集体,其中聚集和解聚达到动态平衡。

(1)染料的吸附

直接性:染料能够从染浴中向纤维转移的特性;或染料对纤维上染的能力(无确切的定量概念)。

分子或离子间作用力有:

范德华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氢键——强电负性,如-OH、-NH2、-CONH

离子间的静电引力——离子键

(2)染料的扩散

染料扩散到纤维内部染透纤维,以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

由于扩散速度比吸附速度要慢得多,所以纤维染透所需时间主要决定于扩散速度。提高染色温度,可以提高染料的扩散速率。

移染现象—染色过程中染料吸附到纤维上后,通过吸附和扩散,会从纤维上重新转移到染液里,然后重新上染到染品的其它部位。

(3)染料的平衡吸附

平衡吸附状态:吸附和解吸速率相等

上染百分率:上染在纤维上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吸附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

半染时间:上染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所需的时间。

可根据半染时间确定几种染料能否拼混染色。

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

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线。

(4)染料的吸附等温线 A —分散染料染涤纶,Nernst 型 B —酸性染料染羊毛,饱和值,Langmuir 型 C —直接染料染棉,多分子层吸附,Freundlich 型

(5)电解质和温度对染色的影响 电解质:促染剂、缓染剂

如食盐或元明粉,可以降低带负电荷的纤维与D-的电荷斥力,起促染作用; 或降低带正电荷的纤维与D-的引力,起缓染作用。

温度:染色过程是一放热过程,升高温度,破坏原染色平衡,不利于纤维

上染料的吸附,染料的平衡上染百分率降低。

(6)烘干

A

B

C

染液中染料浓

纤维上染料浓度

红外线预烘:在纤维内部使辐射能转变成热能,短时间内织物内外层同时干燥,避免染料泳移。

三种烘干方式

红外线烘燥(辐射)

热风烘燥(对流)

烘筒烘燥(传导)

第二节直接染料染色

一、概述

?直接染料为阴离子染料,含有水溶性基团

-SO3Na、-COONa。按化学结构,绝大部分直接染料属于偶氮类染料。

?染料分子结构特点:线型、共平面性、分子量大

?应用: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

二、分类及染色性能

匀染性染料:移染性能良好,扩散速率高,易染匀,湿牢度较低。

盐效应染料:移染性差,染浴中需加食盐促染,控制上染过程,使染色均匀。温度效应染料:匀染性很差,控制升温速度来控制上染过程,使均匀缓缓上染。拼色时应选用同类染料。

三、直接性

?染料分子中含有-NH2、-OH、-N=N-、-CONH等基团,共轭双键和极性

基团增加,染料的直接性增大。它可以通过氢键及范德华力与纤维素分子相结合。氢键结合示意图为:

盐效应(促染作用)

NaD ------------ D - + Na + D -与CellO - 间存在斥力

如加入食盐(NaCl)或元明粉(Na2SO4),则Na+可随同扩散入纤维,使D-易于获得相伴的Na+而提高上染量。

盐浓度

上染百分率

1

2

3

纤维素分子 1:盐效应不明显

2:盐效应显著 3:盐效应染料

S O 3-N

N N H N

N

S O 3-

N H H O H

H O H

三、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原理

?直接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遵循孔道扩散模型,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

线。

?纤维溶胀、染料被吸附,扩散。

?纤维由环染----透染

思考:粘胶纤维与棉相比,染色温度和时间要降低、缩短(?),使染色均匀。1..固色(后处理,提高湿牢度)

(1)阳离子固色剂(季铵盐类)

(2) 金属盐后处理

铜盐、铬盐:适于含水杨酸,邻二羟基偶氮染料等结构的染料如Cu(Ac)2、CuSO4、酒石酸铜钠,可提高水洗牢度和日晒牢度。

第三节活性染料

一、概述(染料特征及应用性能)

?具有反应性基团(活性基团)

?直接性较低,扩散性较好

?色泽鲜艳,色谱齐全,得色均匀,使用方便而广泛,成本较低。

?可用于染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锦纶等

?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很高,耐光色牢度随染料母体结构不同而不同,耐氯

漂牢度多较差

二、活性染料的类型及其染色性能

结构:W-D-B-Re (各字母意义)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基

?染料的活性基一般通过联接基和染料母体芳环相连,有些染料的活性基直

接与染料母体相连。

?在母体染料上一般具有1-3个磺酸基作为水溶性基团,有些活性基本身也

具有磺酸基或硫酸酯基作为水溶性基团。

?活性基主要影响染料的反应性及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

?染料母体对染料的亲和力、扩散性、颜色、耐光牢度等有较大的影响。染

料母体不宜太大,对纤维的亲和力不宜太高,使活性染料具有良好的匀染和透染性能。未染着的染料也易于洗除。

? 连接基对染料的反应性和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活性染料分类

1. X 型(二氯均三嗪型) 低温型

2. K 型(一氯均三嗪型) 高温型

3. KN 型(乙烯砜型) 中温型 ? 活性基团: -羟基乙砜硫酸酯

D-SO2CH2CH2OSO3Na ? 染色时碱性条件下可生成反应性的乙烯砜基 D-SO2 - CH2=CH2 ? 化学活泼性介于X 型和K 型之间 4. F 型(卤代嘧啶型)

5. M 型(双活性基) 四、反应机理

活性染料在纤维中扩散的同时,还存在着染料与纤维的键合反应和染料与水的水解反应。

? X 、K 型:亲核取代

D

N H

N

N

C l

N C l

D

N H

N N

C l

N

R D

N H N F

C l

N F D

N

H

C l

R

R

? KN 型:亲核加成

? 活性染料的反应性主要决定于活性基的结构和性质,也和染料母体、联接

基及杂环上离去基的结构和性质有关。

五、染色过程和染色方法

1. 染色过程:上染→固色 (染料和纤维结合)→皂煮(去除浮色)

2. 染色方法 ? 浸染

? 轧染:一相法、二相法 ? 冷轧堆

染料 染液pH 碱剂 时间(h)

X 11 Na2CO3 2-4 K 13-14 NaOH 16-24 KN 12 Na3PO4-NaOH 8-10 促染剂:如食盐、元明粉

防泳移剂:亲水性高分子糊料,例如海藻酸钠 尿素(助溶剂)、防染剂、渗透剂 ? 浸染

(1) 两浴两阶段工艺:在近中性浴中吸附上染,然后在另一不含染料的碱

性固色浴中固色。

(2) 一浴两阶段工艺:染料、电解质等预先配制成染液,样品浸染染料后,

再加碱剂同时升高温度进行固色,最后进行水洗等后处理。

D

S C H 2C H 2O O O

S O 3Na

D

S C H 2C H 2

O O O Cell

D S C H 2C H 2O H O

O D

S C H

O

O C

H 2

(3) 全料一阶段工艺:将染料、电解质、碱剂等在染色开始时全部加入染

浴,上染和固色同时进行。

练习题

? 一、名词解释:

染色 染料 染色牢度 上染过程 直接性 移染 上染百分率 平衡上染百分率 半染时间

? 二、上染过程一般可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影响因素,哪一个阶段决定上

染速率?

? 三、直接染料按其上染纤维素纤维性能的不同,可分成哪几类?电解质和

温度对它们的影响如何?

? 四、说明活性染料的结构特点,分类,与纤维素纤维反应的机理。

第四节 还原染料和暂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一、概述 1. 定义

不溶于水,含有羰基结构→还原生成钠盐结构隐色体→上染 →氧化成不

溶性染料

可粗略分为靛类、蒽醌类

2. 特性

色泽鲜艳,色谱齐全,耐洗牢度很高,耐光牢度一般也很高; 工艺复杂,价格较高;

某些黄、橙色有光敏脆损作用;

主要用于染纤维素纤维,是这种纤维染色中的一种高档染料; 还可用作分散染料染涤纶。 二、染色性能和染色方法

N

H

O

N H

O

还原→上染→氧化→皂煮

染料的还原:不溶性还原染料转化为可溶性的隐色体

染料的隐色体上染纤维

上染在纤维上的隐色体经氧化回复成不溶性的还原染料

皂洗:赋予稳定的色光和良好的染色牢度

1.染色方法

隐色体染色法、悬浮体轧染法、隐色酸染色法

三、暂溶性还原染料

一、概述

多为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硫酸酯钠(钾)盐

染料溶于水后上染纤维,再于酸性条件下氧化成为不溶性还原染料(显色),固着于纤维上。

染色工艺简单,染液稳定,易染匀,染色牢度高

缺点:价格高,主要用于淡色,品种比还原染料少

上染原理:类似于直接染料、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

第五节硫化染料

一、概述

不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具有多种硫化合物

生产过程简单,价格低廉,应用方便,主要用于深色纤维素纤维制品,及维纶。

黑、蓝色品种牢度较高

色泽多不鲜艳,也不耐氯漂,有脆损作用

二、硫化染料的染色性能和染色方法

硫化染料:由一些芳胺、羟基芳胺和硫、硫化钠等在溶剂中一起加热制得染料结构中S的存在形式:二硫键、亚砜基、二亚砜基、巯基、多硫结构、游离硫

染色过程:在碱性介质中还原→可溶性隐色体,被纤维吸附→经氧化而成不溶性染料

与还原染料不同之处—还原降解反应、还原降解物的聚合反应

思考题

比较还原染料、暂溶性还原染料及硫化染料染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六节不溶性偶氮染料

一、概述

又称为冰染料

偶合组分和芳伯胺的重氮盐在纤维上偶合生成的不溶性偶氮染料。偶合组分(色酚)、重氮组分(色基)

染色过程:色酚烧碱液打底,色基重氮盐溶液进行偶合显色

注意区分:直接偶氮染料—能对纤维素纤维直接上染的水溶性偶氮染料

二、染色性能和染色过程

1. 色酚及其打底

色酚:酚类化合物,不溶于水,多为米棕色粉末,溶于碱液呈黄色。在碱液中通过直接性上染纤维素纤维

打底:色酚上染纤维的过程

配制打底液时,烧碱用量因色酚溶解度的不同,比理论量高。

助剂:拉开粉等润湿剂使色酚易于溶解,增加对纤维的润湿,提高匀染效果

2. 色基及其重氮化

色基:芳香胺类化合物,又称色胺。

机理:亚硝化试剂对芳伯胺进行N-亚硝化亲电反应得到N-亚硝基化合物,后者发生质子转移形成重氮盐。

Ar-NH2 + NaNO2 + 2HCl Ar-N2+Cl- + NaCl + 2H2O

重氮化方法决定于色基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大小(碱性强弱)

方法分类:

顺法:适于在盐酸中溶解度较大的色基(色基碱性强,亲电反应速率高),如色基大红G、色基红KB。将色基溶于热稀盐酸,用冰冷却,搅拌加入预溶于水的NaNO2。

东华大学营销作业平时作业

营销管理作业2: 第五章: 1.消费者细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行为变量细分市场。 3.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采用大众市场营销策略。 2.说说价格如何影响品牌形象? 3.观察一个品牌系列的定价策略,比如低配置系列匹配一个价格,中档配置匹配一个价格,高档同理,以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消费者获益-价格为基础,谈谈你对这个品牌系列的感知价值如何?

第五章 一、答: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 二、答:(1)消费者往往因为各有不同的购买动机、追求不同的利益,所以购买不同的产品和品牌。正因为这样,企业还要按照不同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追求的不同利益来细分消费者市场。 (2)许多商品的市场都可以按照使用者情况,如非使用者、以前曾经使用者、潜在使 第六章 一、答 1、苹果的竞争定位在于品质,我们从iPhone代开始,就能体会到品质在它身上的展现,更好的质量,更先进的技术,更好看的外观,更具舒适手感的……所有的“更”都可以安在它上面,包括价格。但是就算是这么贵的价格,iPhone还是受到了所有用户的追捧,这里面有虚荣心、有炒作,但不得不承认iPhone的品质也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品质定位品牌更好的案例。

2、华为的竞争定位在于文化,华为的CMO杨柘讲述了华为品牌转型的过程,特别是从华为D1推广失败之后的品牌转型之路。从P6的“美是一种态度”到P7的“君子如兰”再到MATE7的“爵士人生”,更新的P8的广告词是“似水流年”,从这一系列的广告语中,无不深深透露出华为高端大气够Level的文化品味,也让华为在时间成为了国产手机高端品牌的代表。 分析华为品牌的成功,要想创造,就必须研究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文化背景、消费观念、审美观、文化价值观及其特定需求,适应其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对其目标消费者科学定位才能成功。但是,华为这种以文化为导向的定位策略,对资源的依赖相当大,据说短短二年就耗费了数亿资金在这方面的塑造上,这对于普通的企业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事 化定位。 三、答: 同质低价,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好的交易。亚马逊与其竞争对手卖的图书差不多,但是价格更便宜,戴尔计算机以较高的性价比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沃尔玛等。事实上,它们提供的品牌与商场和专卖店差不多,但旺盛的购买力和较低的运营成本带来的折扣很大。

管理学院《染整概论》复习题要点

管理学院《染整概论》复习题 1.解释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CMC、HLB值的概念。 表面活性剂:在液体中(如水中)加入很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润湿/洗涤/乳化/增溶等作用的物质称 表面张力(γ): 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上任意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简称为表面张力。单位为:mN/m (CMC: Critical MicelleConcentration):水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就叫“临界胶束浓度”。在使用时,表面活性剂浓度应稍大于其临界胶束浓度,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的亲水性和疏水基的疏水性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匹配,这种匹配反映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亲油间的平衡关系,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或叫亲疏平衡值(HLB).HLB值是实际生产中选择表面活性剂的依据之一 2.简述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在染整加工中的基本作用。 共同特征:由极性不同的两部分组成 表面活性剂的最重要特性: ●在界面上发生定向吸附 ●在溶液中形成胶束 表面活性剂在染整加工中的作用 1.润湿与渗透作用 (1)润湿作用:作用在物体(织物)表面

(2)渗透作用:作用在物体(织物)内部 2、乳化、分散作用 乳化作用:将一种液体以极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另一种与其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乳液或乳状液,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分散作用:将不溶性固体物质的微小粒子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分散液或悬浮液,这种作用称为分散作用。 二者分散介质(外相)均为液体,前者分散相(内相)为液体,而后者分散相(内相)为固体。 3、增溶作用 一些非极性的碳氢化合物如苯、矿物油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非常小的.但当水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其CMC以后,这些有机物质却可以溶解在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中,形成类似于透明的真溶液。表面活性剂的这种作用称为增溶作用。 增溶与真正的溶解不同,真正的溶解是使溶质分散成分子或离子,而增溶则是以分子聚集体溶入的。 4、洗涤去污作用 5、抗静电作用 3.棉织物退浆、煮练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退浆的目的:上浆对织造有利,但给后续染整加工带来困难。例如坯布上的浆料会沾污染整工作液和阻碍染化料向纤维内部的渗透。 退浆的方法:碱退浆、酸退浆、酶退浆、氧化剂退浆。 碱退浆原理: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天然浆料以及PVA和PA类等合成浆料,都会发生溶胀,与纤维的粘附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酸退浆原理:在适当的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并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易从布上洗去而获得退浆效果。 应用情况:酸退浆多用于棉布退浆,其成本低廉,但很少单独使用,常与碱退浆或酶退浆联合使用,例如碱酸退浆或酶酸退浆。 α-淀粉酶退浆原理:α—淀粉酶可快速切断淀粉大分子内部的α—1,4—甙键,催化分解无一定规律,形成的水解产物是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氧化剂退浆原理:在碱性条件下,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

太平鸟市场调查报告

太平鸟服饰市场调查报告 太平鸟服饰集团介绍 太平鸟致力于新锐科技创意、铸造时尚魅力的企业,更具有国际领先的“快时尚虚拟联合”经营模式和以服饰品牌的创意、设计、营销为主体,多元化发展国际加工贸易、商业投资产业为两翼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1996年至今太平鸟品牌服饰一直位列全国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双百强单位,2000年起集团荣登宁波市百强企业、浙江省百强私营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太平鸟品牌”也被先后授予“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2009年集团实现经营收入39.6亿元人民币,销售规模位居全国服装企业前10位。 迈步新的发展阶段,太平鸟集团将继续秉承“倡导时尚理念、引领时尚生活”的企业使命,紧紧把握时尚潮流发展主线,立志将“太平鸟”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时尚品牌”,并以国际知名的大型时尚产业集团和中国的世界品牌为企业的远期发展愿景,成为中国大众时尚界的一面旗帜。 一、太平鸟服饰发展历程 品牌初创阶段 “太平鸟”品牌是在1995年创立的。品牌创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品牌产品的定位问题。于是开始走访国内外各个服装市场,以收集灵感。最终,受国外及香港休闲品牌的启发,并对比了国内外市场的具体情况后,发现,当时的男装市场遍布正装,休闲概念的服装鲜有人做,而当时在国外,休闲风正方兴未艾。敏锐地感觉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正装显然难以满足大家对出入不同场合的全面需求。因此,太平鸟最终选定了休闲男装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方向,这开创了其时行业之先。这其中,尤以的休闲衬衫更加出名。款式多样、色彩各异的个性,为太平鸟赢得了市场,也为公司赢取了发展的先机。是为太平鸟创立后的第一个重大发展转折点。

染整(一)习题集综述

《染整工艺学(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棉在碱液中会----------,蚕丝在某些无机酸中会--------------------,蚕丝 在某些无机盐中会--------------,涤纶再NaOH热碱液中会-----------------------。碱可催化----------兼水解;羊毛在-3%的-----------------溶液中煮沸时可全溶 2.水的硬度表示----------------------含量的多少。 3.纺织品常用的漂白方法有----------------、------------------、-------------------。 4.棉、麻常用的漂白剂为-----------------,羊毛常用的漂白剂为 ----------------。 5.树脂整理是以-----为目的的,又称为-------------整理,硬挺整理的面料 不适宜作--------面料 6.缩呢是-------整理最关键的工序;缩呢与起毛的关系是先--------后 ---------- 7.棉织物整理时常用树脂整理剂作为------------------ 8.精纺毛织物整理侧重于-----------------,粗纺毛织物整理侧重于 ----------------- 9.拉幅烘干机的作用包括--------、-------、---------、----------- 10.纯棉和粘胶纤维纱来说,一般采用;涤棉等混纺纱常 采用和。 11.碱退浆法对不适合。 12.热定形是利用合成纤维的,将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和形态,加

热温度要略高于温度。 13.蚕丝织物前处理主要是除去;麻织物前处理主要是除去。 14.真丝绸的氧化漂白(H202)和还原漂白(保险粉)相比,漂白的泛黄程 度小。 15.羊毛纤维炭化的工艺原理是利用植物性草杂不耐,而羊毛纤维 较耐,浸液后再经过工序,使草杂脱水成炭。 16.棉在碱液中被拉伸会发生,蚕丝在某些无机盐中会 17.精纺毛织物整理侧重,粗纺毛织物整理侧重。缩呢是 整理最关键的工序;缩呢与起毛的关系是先。 18.水波纹大衣呢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 19.拉幅烘干机的作用包括、、、。 20.精纺轻薄型毛织物应选择煮呢机。 21.缩呢机缩箱盖板的挤压使织物产生,调节缩幅辊的间距使织物 生。 22.棉织物防缩整理的方法有、;棉织物防皱整理的理论 有、。 23.蚕丝织物前处理主要是去除;麻织物前处理主要是去除。 24.蒸呢时利用了羊毛织物的定形原理。 25.退淀粉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退淀粉浆可 以采用。碱退浆法对浆料不适合。 26.电压常作为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岭南大学沪港合作研究生班2007级第二学期 MBA560: 管理决策分析 授课老师:冷明明博士 (香港岭南大学) 电话:(00852)2616‐9104 ◆ 传真:(00852)2892‐2442 ◆ 电邮:mmleng@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63092.html,.hk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63092.html,.hk/~mmleng/mmleng.htm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星期六:6月21日,7月5日 8:30—12:00; 13:00—18:00 东华大学旭日楼201室 星期日:6月22日,7月6日 8:30—12:00; 13:00—17:00 这门课程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一些在企业运作中基本但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定性和定量分析工具。这些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根据我们这门课程的特点和需要,我们将讨论三个十分重要而且有意义的课题:(1)质量管理;(2)生产与库存管理; (3) 供应链管理。我们教学将注重战略上(管理上)讨论以及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辅之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另外,由于实际工作当中,我们更多地是利用电脑进行运作管理,所以此次教学的另一个侧重点也在于电脑技术的应用。根据我们课程的需要,我们将主要利用微软公司的最流行办公软件之一MS Excel帮助我们进行运作管理中的定量分析。 一. 课程总体概述 我们知道公司在实际运营当中需要有三大基本的功能区域—财务、营销和经营(操作)。在这三个作用之中,经营的过程是将输入转换成制成品和服务的一个增值过程。在今天商业世界之中,大多数企业运用高技术高效率地处理他们的操作,并且他们的决定互相影响,以便关系管理在这些企业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 近些年来“运作和供应链管理"主题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巨大关注。为了帮助实习者了解重要概念和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和分析工具,我们选择三个主题来设计这EMBA课程。 为了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性,每个企业应该首先考虑如何提供质量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所以,质量管理—特别是,在一个复杂的供应链结构—是我们在经营企业中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企业运作者需要发现一个优选的方式设计生产和库存系统,以便控制服务水准和营业成本。而且,所有企业必须认识到供应链成员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即所有企业必须了解如何建立他们的商务伙伴关系。这将在供应链管理题目当中将被讨论。

染整概论复习题11

染整概论复习题 1.解释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CMC、HLB值的概念。 表面活性剂:在液体中(如水中)加入很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润湿/洗涤/乳化/增溶等作用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CMC: “临界胶束浓度”的概念(CMC: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水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就叫“临界胶束浓度”。 HLB: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的亲水性和疏水基的疏水性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匹配,这种匹配反映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亲油间的平衡关系,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或叫亲疏平衡值。 HLB值是实际生产中选择表面活性剂的依据之一。 2.简述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在染整加工中的基本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共同的特征:由极性不同的两部分组成。 作用:1、润湿与渗透作用2、乳化、分散作用3、增溶作用4、抗静电作用5、洗涤去污作用 3.棉织物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目的;除去坯布上的浆料,以保证后续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 方法;碱退浆、酸退浆、酶退浆、氧化剂退浆 ①碱退浆: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天然浆料以及PVA和PA类等合成浆 料,都会发生溶胀,与纤维的粘附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不发生化学变化)。 ②酸退浆原理:在适当的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并转化为水溶性 较高的产物,易从布上洗去而获得退浆效果。(棉纤维耐碱不耐酸,蛋白质纤维 耐酸不耐碱)。酸退浆的退浆率不高,但有大量去除矿物盐和提高织物白度的作用。 ③酶退浆:α—淀粉酶可快速切断淀粉大分子内部的α—1,4—甙键,催化分解无一定规律,形 成的水解产物是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④氧化剂退浆:在碱性条件下,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 溶解度增大,经水洗后容易被去除。 4.棉织物煮练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煮练的目的:去除棉纤维中的蜡状物质、果胶质、含氮物质、棉籽壳等天然杂质以及少量残留的油剂和浆料等人为杂质,使棉织物具有较好的润湿吸湿性能,以利于后续染整加工。 煮练方法:碱煮练、酶煮练 原理:在煮练剂烧碱和煮练助剂的作用下,杂质通过溶解、降解、乳化等作用,部分直接溶解在煮练液中,部分由于溶胀和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变小通过水洗从织物上脱落下来,部分通过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从织物上剥离下来。 5.棉织物漂白的目的,指出常用三种漂白方法及相对应的漂白剂成分。分析氯漂时,为何体系中pH值以10为佳? 漂白的目的在于破坏色素,赋予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同时保证纤维不受到明显的损伤。 漂白剂主要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亚氯酸钠,其工艺分别简称为氯漂、氧漂和亚漂。 次氯酸钠漂白的主要成分是HClO和Cl2,次氯酸钠溶液中各部分含量随pH值而变化。酸性条件 下,Cl2起漂白作用;在碱性条件下,HClO起漂白作用。 亚氯酸钠溶液主要组成:有HClO2-、ClO2、ClO2-、ClO3-、Cl- 等。一般认为HClO2的存在是漂白 的必要条件,而ClO2则是漂白的有效成分。 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产物有HO2-、HO2·、HO·和O2等,其中HO2-是漂白的有效成分。 为何pH值以10为佳:在弱酸性条件下,漂白速率相当快,有大量的氯气放出,劳动保护比较 困难,所以在棉及其混纺织物漂白中,一般不采用这种条件;如果将漂 液的PH值提高到接近中性范围内进行漂白,漂白速率虽然比酸性时慢, 但比碱性时快,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纤维素将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 6.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概念:从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出发,把退浆、煮练、漂白三步前处理工艺缩短为两步或一步,

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重排版,陆佩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第一版,2009年重印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1-1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2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1-3晶体的对称分类 1-4晶体定向和结晶符号 1-6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1-7晶体化学基本原理 掌握:基本概念,晶体的对称要素,对称类型,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配位法则(鲍林规则)。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 2-1典型结构类型 2-2硅酸盐晶体结构 2-3晶体结构缺陷 掌握:基本概念,典型晶体结构配位形式和特性,硅酸盐晶体结构类型机典型代表,缺陷化学方程等。 第三章熔体和玻璃体 3-2熔体的性质 3-3玻璃的通性 3-5玻璃的结构 掌握:基本概念,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玻璃的结构学说。 第四章表面与界面 4-1固体的表面 4-2界面行为 4-3晶界 4-4粘土——水系统胶体化学 掌握:基本概念,利用界面表面性能解释实际现象,黏土的离子吸附与交换。 第六章相平衡 6-1硅酸盐系统相平衡特点 6-2单元系统 6-3二元系统

6-4三元系统 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则,理解并解释相图。 第七章扩散和固相反应 7-1晶体中扩散的基本特点与宏观动力学方程 7-2扩散过程的推动力 7-3固体材料的扩散及影响扩散的诸因素 7-4固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 7-6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掌握:基本概念,扩散过程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相变 8-1相变的分类 8-2液-固相变过程热力学 8-3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 8-4液-液相变过程 掌握:基本概念,在不同体系中晶体析出的动力及热力学,影响析晶能力的因素等。 第九章烧结 9-1概念 9-2固态烧结 9-3液相参与的烧结 9-4晶体生长和二次再结晶 9-5影响烧结的因素 掌握:基本概念,烧结过程激励及其影响因素。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染整概论

前言 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通常也称为印染。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生产一起,形成纺织物生产的全过程。染整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是借助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通过染整加工,可以改善纺织品的外观和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满足对纺织品性能的不同要求。 前处理(预处理亦称练漂):采用化学方法去除织物上的各种杂质,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为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后续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 染色: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使纺织品获得鲜艳、均匀和坚牢的色泽; 印花: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品上获得各色花纹图案; 整理:根据纤维的特性,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改进纺织品的外观和形态稳定性,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阻燃、拒水拒油、抗静电等特殊功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物、植物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转变: 古代染色的染料,从天然矿物到植物染料的转变(缘于获取难易程度和染色牢度); 从染原色到套色的转变; 从在织物上画花、缀花、绣花、提花到手工印花的转变(缬与凸版印花技术为代表)。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中国古代经典印花技术——“三缬” 夹缬:夹缬是一种镂空型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它是用木板镂刻成两块相同纹样的镂空花版, 然后将麻、丝织物等对折,夹在两块花版中间,用绳捆紧,将染料注入花版空隙。干后,拆开花版,织物上便印出对称的彩色图案。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称作“夹缬”。夹缬染色工艺最适用于棉、麻纤维。夹缬制品花纹清晰,经久耐用。 绞缬:又称扎染、“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防染法”印花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资治通鉴备注》详细的描述了古代扎染过程:“撮揉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特殊的﹑无级层次晕色效果。 蜡缬:葛缬,又名蜡染,因用蜂蜡作防染剂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蜡缬制

染整概论期末复习题答案(最全版)

复习题 1.解释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CMC、HLB值的概念。 在液体中(如水中)加入很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润湿/洗涤/乳化/增溶等作用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CMC“临界胶束浓度”的概念:水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就叫“临界胶束浓度”。 HLB: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的亲水性和疏水基的疏水性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匹配,这种匹配反映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亲油间的平衡关系,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或叫亲疏平衡值(HLB). 2.简述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在染整加工中的基本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共同的特征:由极性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亲水基和疏水基)。 在水溶液界面上定向吸附,在溶液中形成胶束。 作用:1、润湿与渗透作用2、乳化、分散作用3、增溶作用4、抗静电作用5、洗涤去污作用 3.棉织物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目的:除去坯布上的浆料,以保证后续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 方法;碱退浆、酸退浆、酶退浆、氧化剂退浆.(等离子退浆) 碱退浆原理: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天然浆料以及PVA 和PA类等合成浆料,都会发生溶胀,与纤维的粘附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不发生化学变化) 酸退浆原理:在适当的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并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易从布上洗去而获得退浆效果。 酸退浆的退浆率不高,但有大量去除矿物盐和提高织物白度的作用。 酶退浆原理:α-淀粉酶、β-淀粉酶。 在退浆中主要使用α-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有高效催化作用,α—淀粉酶可快速切断淀粉大分子内部的α—1,4—甙键,催化分解无一定规律,形成的水解产物是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东华大学水污染控制第六次作业答案以及总结

1.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条件是什么?如何提高气浮效果?目前有哪些手段? (1)液体表面分子所受的分子引力与液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分子引力不同 表面分子所受的作用力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的力有把表面分子拉向液体内部、缩小液体表面积的趋势,这种力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要使表面分子不被拉向液体内部,就需要克服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而做功,可见液体表面分子具有更多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表面能。 在气浮过程中存在着气、水、颗粒三相介质,在各个不同介质的表面也都因受力不平衡而具有表面能。当气泡与悬浮颗粒黏附后,界面能缩小,这部分能量差即为挤开气泡和颗粒之间的水膜所做的功,此值越大,气泡与颗粒黏附越牢固。 气泡与颗粒黏附与该物质的接触角有关,当θ→0时,cosθ→1,ΔE→0,这类物质亲水性强,无力排开水膜,不易与气泡黏附,当θ→180°时,cosθ→-1,ΔE→2σ水-气,这类物质疏水性强,易与气泡黏附。 (2)疏水性很强的物质(如植物纤维、油滴以及碳粉末等),不投加化学药剂即可获得满意的固液、液液分离效果。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悬浮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 (3) ①投加化学药剂提高气浮效果,如混凝剂、浮选剂、助凝剂、抑制剂、调节 剂等; ②在黏附絮凝过程中,合适的搅拌速度和接触时间有利于加速絮凝过程和提 高絮凝效果; ③控制好气泡尺寸; ④保持适当的溶气压力,一般选择0.25Mpa-0.44Mpa; ⑤选择合适的空气量; ⑥合理控制回流量。 2.请画出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的流程图。

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示意图 ① 废水进入;②加压水泵;③空气注入;④压力溶气罐;⑤减压释放阀;⑥气浮池;⑦泄气阀;⑧刮渣机;⑨集水管及回流清水管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是取一部分出水回流进行加压和溶气,减压后直接进入气浮池,与来自絮凝池的含油废水混合和气浮。回流量一般为含油废水的25%-100%。其特点为:①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少;②气浮过程中不促进乳化;③矾花形成好,出水中絮凝也少;④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为了提高气浮的处理效果,往往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或气浮剂,投加量因水质不同而异。 3. 某工业废水,处理水量q v =1200m 3/d ,Sa=800mg/d 。采用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法处理,选用经验气固比A/s=0.005,在最不利水温下,测得如下参数值,f=0.98,ρ=1.092g/l ,Cs=1 4.2ml/l ,计算溶气所需的最大回流量。 解:设采用常用压力P=3atm(表压). a=s A =QSa 1/fp ρCs θR Q p )( 其中A/s=0.005,Cs=14.2ml/l ,ρ=1.092g/l ,f=0.98,θ/p p ,q v =1200m3/d ,Sa=800mg/d 则有 Q R =s A ·QSa/[ρCs(f θ/p p -1)]=0.005×1200×800/[1.092×14.2×

东华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型及说明

东华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型及说明(1,2,3,4级都有) 大学英语1级2级考试题型及说明(2010年10月版) 重要!请任课教师将相关内容在考前提醒学生: 1)选择自己所学教材版本答题,否则不予计分; 2)主观题部分,即听力Section C、英译中、中译英,答在答题卡正面右侧“主观题答题区”以及背面左侧答题区,标明题号,并且笔迹不得超出答题区的边框。所有客观试题答案 请按照题号涂在答题卡正面左侧。 3)阅卷教师请勿在主观题答题区以外书写。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 1’X25) 1-15题:Section A some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a long conversation Section B one passage S1-S10题:Section C Spot Dictation 注:1) Section A 与B选自视听说课本1-8单元习题Listening Skills/ Practice,Listening In, 及Further Listening部分; 2) Section C选自该级别指定观看的电影,1级考单个词听写,听两遍,无停顿;2级考1-2个词,听三遍,第二遍有停顿; 3) 此部分请答在答题卡正面右侧主观题答题区对应区域。 Part II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s (1’X10) 16-25题:是非判断(10题),针对读写课本Text B内容。 Part I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X20) 26-45题:15道词汇题+5道语法题;两个版本共用一套试题。 Part IV Cloze 46-55题:选词填空(0.5’X10) 15个词中选10个分别填入10个空里 注:1)新视野:课后习题Ex.V;全新版:Text A 课后要求背诵的部分; 2)此部分答案请涂在答题卡左侧客观题答题区,答在主观题答题区者不予批阅。 Part V Reading Comprehension (1’X20)

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大学专业解析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一、专业介绍 1、研究方向: 01纺织品印染工艺 02纺织品功能整理 03纺织材料的表面改性 04新型纺织化学品 05功能性聚合物材料 06颜色科学及其应用 07印染工业与环境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东华大学为例) 2、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应具有纺织化学和染整工程学科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及较系统宽厚的专业知识,熟悉近代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纺织材料化学和染整技术的最新发展。能在纺织化学品研发和生产领域、染整技术研发与生产企业,从事纺织化学品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纺织化学品测试方法及仪器研究开发、染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功能性织物的染整加工方法开发,成为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领域具有特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1染整工艺原理或832染料化学(任选一)(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东华大学为例) 4、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5、课程设置:(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 主要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一外国语、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高等数值分析、材料化学、高等有机化学、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染色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新型整理技术、新型纺织材料及应用、纺织品功能性及智能性整理、生物技术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新型染整设备、纳米材料学、近代分析测试技术、精细化工工艺学 二、就业前景 纺织品染整加工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行业,也是纺织工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效能、经济和生态”是当前染整工业的发展趋势。染整工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的水平,它的发展对促进整个纺织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山东省染整行业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在原材料、设备、生产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行业体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染整企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材的缺口极大,染整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这将为染整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

退浆

退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退浆的目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退浆的方法 教学难点:各种退浆方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讲过棉织物前处理的原布准备、烧毛两道工序,今天接着学习第三道工序——退浆。 三、新授 经纱上浆的目的:增加经纱表面的光滑度,从而提高经纱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性能,减少断经 经纱上浆用浆料:天然浆料(淀粉、海藻酸钠)、变性浆料(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合成浆料(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酯PA) 纯棉织物一般采用淀粉类天然浆料或天然浆料-合成浆料的混合浆 经纱上浆率:一般上浆率为4%~8% 纱特细、密度大的织物,经纱上浆率应高些,如府绸类可高达8%~14% 线织物可以不上浆或上浆率在1%以下。针织物一般不上浆。 经纱上浆对染整加工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织物的润湿渗透性,阻碍染料、化学药品和纤维的接触,增大染化料的耗用量,增加练漂加工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印染疵病,影响印染产品质量。 结论:棉织物在煮练、漂白前一般都要进行退浆处理。 (一)退浆的目的:去除坯布上的大部分浆料及少部分天然杂质,以利后加工的进行,保证印染产品的质量。 (二)常用浆料及其性能 1. 淀粉 淀粉是由α-葡萄糖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 淀粉按其分子结构不同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的聚合度较低,约为200~1000 支链淀粉的聚合度较高,大约在600~6000,其结构较直链淀粉复杂 淀粉的主要性能: 直链淀粉微溶于水,遇碘呈深蓝色;支链淀粉则难溶于水,遇碘呈紫红色 热水中发生膨化,直链淀粉溶液黏度较小,支链淀粉溶液黏度较大

染整概论

棉织物的超疏水研究 张金铜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摘要:超疏水无机-有机杂化涂层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在纯棉织物表面成功地制备。正硅酸乙酯(TEOS)和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ODTES)混合体系在酸催化下水解缩聚制成改性溶胶,然后将其直接浸轧到底物纯棉织物从而获得超疏水涂层。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疏水微细结构表面的制备方法。采用湿化学法在玻璃表面或单晶硅表面制得氧化锌微细结构表面,制备的超疏水涂层的与水的接触角超过150°,且接触角滞后小于5°的超疏水表面。本法所用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重复性好,制得的表面有优良的超疏水和自洁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Ways to turn surfaces super hydrophobic with coating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technologies are in fact under development. Most of the methodologies have been tested only in the lab. This is the major disadvantage. The behaviour of these coatings at outdoor condition has not been tested. It is also known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oduce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The surface morphology is in general sensitive to mechanical wear. Finally most of the methodologies demand expensive materials, special knowledge, or some special equipment and can not be applied on all the materials. A simple methodology demanding materials of low-cost, with good results is the one with the polymers and the nanoparticles. 关键词: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织物(fabric);制备方法(preparation) 溶胶—凝胶;染整。 近些年来构筑超疏水表面赋予材料自清洁性能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尽管人们开发了许多方法制备以刚性材料为基体的超疏水表面,但以软材料(如棉布)为基体的超疏水

植物靛蓝染色传统工艺原理及应用现状_杨璧玲概要

第30卷第3期2008年3月 植物靛蓝染色传统工艺原理及应用现状 杨璧玲 (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 摘要:介绍了植物靛蓝染色的传统工艺,分析了工艺的原理,概述了这一传统工艺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 植物靛蓝;传统工艺;原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S193.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803-0013-03 收稿日期:2007-08-20 作者简介:杨璧玲(1981-,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纺织复合材料研究 植物靛蓝是我国古代最为常用的天然染料之一,在传统的染织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靛蓝染色工艺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技术,独特处方的靛蓝染色工艺及设备已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自2002年1月1日起禁 止出口〔1〕 。了解这一传统工艺的原理,对工艺的研

究与改进都有积极的意义。19世纪80 ̄90年代靛蓝化学结构的确定和化学合成的成功,加之近代酶学观点的发展,为揭示植物靛蓝染色的传统工艺原理提供了可能。尽管此后合成靛蓝迅速发展并占据了靛蓝染色工业几乎全部的地位,但植物靛蓝在国内外尚有一定的传统应用。在我国江浙一带以及西南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传统的植物靛蓝染色 工艺一直沿用至今〔2〕 。随着当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 强,天然染料植物靛蓝较之合成靛蓝的优点逐步显示,也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 1 植物靛蓝染色的传统工艺及原理 1.1 传统工艺 靛蓝植物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蓼蓝、 菘蓝、马蓝、木蓝等。通常将这些能制造靛蓝的植物统称为蓝或蓝草。蓝草本身不含有靛蓝,靛蓝在蓝 草中是以配糖体的形式存在的(记为靛质。远在石器时代,人们就懂得了利用蓝草鲜叶来搓染纺织纤 维制品〔3〕 。直到秦汉之前的主要染色技术,也只是 将蓝草鲜叶中的靛质搓揉浸出,再利用浸液直接染 色,或辅以草木灰助染〔4〕。此法要求必须有就地零

东华大学纺织结构成型学3-课后习题答案

纺织结构成型学(3) 课后习题 第一章:纺织纤维结构与基本化学性能 1.纤维内部结构层次有哪些描述?棉和麻纤维的分子结构单元是否相同?他们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有何异同? 可分为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两个层次:超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有多个分子聚集在一起,尺寸在超微观尺度的结构,其层次介于纤维形态结构和分子结构之间,描述了纤维的长链分子的排列状态、排列方向、聚集程度等;形态结构是纤维的超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纤维分子的聚集体结构,即超微分子聚集体的再聚集结构。 棉和麻的分子结构单元都为纤维素。 超分子结构上:都可以用缨状原纤模型说明;棉纤维的结晶度为70%,麻纤维的为90%;麻纤维的取向度很高,接近于1,强度大 形态结构上:棉纤维由棉籽细胞长成,一个细胞发育成一根纤维,从里到外可分为三个层次:胞腔,次生胞壁,初生胞壁;麻纤维是茎秆韧皮层成分,单根麻纤维是壁厚,两端封闭,内有狭窄胞腔的长条细胞。 2.描述纤维发生异向溶胀的现象,并解释产生原因。 天然纤维素纤维在浓碱中,由于钠离子的水合作用,在形成纤维素纳的同时,大量的水被带到纤维内部,使纤维内部发生剧烈溶胀。棉纤维的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无定形区,也发生在部分结晶区。 蛋白质纤维在盐水溶液如蚕丝在浓氯化钙,硝酸钙溶液中会发生急剧收缩。原因酪氨酸侧基与盐作用,破坏了酪氨酸中的羟基与其他基团形成的氢键,使蛋白质分子有空间热运动的自由。 3.纤维的染化性能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物理性能如何影响纤维染化性能?棉麻黏胶都是维素纤维,它们吸收染料的速率为什么不同? 由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形态结构、氧化剂的种类、酸的种类、PH值、温度、作用时间等决定。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织物前处理的目的及棉织物前处理的工序。 2、理解掌握原布准备的目的及相关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原布准备的内容 教学难点:各分工序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对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在接着学习一下纺织品前处理的原布准备的相关内容。 三、新授 棉织物前处理的目的: 去除棉纤维上所含有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提高织物的内在质量。 棉织物前处理的主要工序: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幅、轧水、烘干、丝光 (一)原布准备 坯布(原布):来自织造厂未经染整加工的织物 原布准备的内容:原布检验、翻布、缝头 1、原布检验 目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纺织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内容:物理指标检验 (长度、幅宽、质量、经纬纱的规格、密度、强力等 ) 外观疵点检验 (缺经、断纬、跳纱、棉结、筘路、破洞、油污渍等 ) 检验率:一般10%左右 (根据原布的质量情况和品种的要求适当增减) 2、翻布(分批、分箱、打印) 为了避免混乱,便于管理,生产上常将同规格、同工艺的原布划为一类并进行分批、分箱。 【分批】 目的:便于生产计划管理 原则:把相同规格的坯布、相同加工工艺的产品划为一类 批量:根据原布的情况和设备的容量而定

煮布锅煮练,则以煮布锅的容布量为依据 绳状连续练漂加工,则以堆布池的容量为准 平幅连续练漂加工,一般以十箱为一批 【分箱】 目的:便于布匹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 原则:按照布箱大小、原布规格和便于运输而定,绳状双头加工,分箱数应为双数卷染加工,每箱布能分解成若干整卷为宜 【打印】 目的:便于识别和管理,避免将工艺和原布品种搞错 印记内容:原布品种、加工类别、批号、箱号、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 印记位置:离布头10~20cm 印油要求:耐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化学药品;耐高温,快干,不沾污布匹 3、缝头 目的:适应印染厂大批量连续化加工的需要 要求: 缝路平直、缝线坚牢、针脚均匀,不漏针跳针 缝头的两端针脚应加密,加密长度为1~2cm 织物正反面要一致,布边要对齐 不斜缝,不漏缝 方法:平缝、环缝和假缝 环缝:缝接平整、坚牢,用线量多,为幅宽的13倍。适宜于一般中厚织物,尤适宜卷染、印花、轧光、电光等加工织物。缝时,每个接头要切除约1cm的布端。为了防止和减少缝头卷边,该机装有针距疏密装置,便于近边处增大针密,改善横贡、斜纹等织物的卷边现象。 平缝:家用缝纫机,灵活、方便,用线少,为幅宽的3.2倍。适合于箱与箱间或湿布的缝接,由于两端布层重迭,易产生横档等疵病,对重型号轧辊有损伤,不宜用于轧光、电光和卷染等加工。 假缝式:没有底线,只用一根线,针脚能自己打圈,扣合成链条形。特点:缝接坚牢,适于稀薄织物,不易卷边,用线省,为幅宽的3.6倍。存在布层重迭问题。小结:主要讲了丝织物漂白的原理、方法及工艺条件。 作业:1、名词解释:坯布 2、原布准备的内容有哪些?目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原布准备 1、原布检验 2、翻布(分批、分箱、打印) 【分批】(包括目的、原则) 【分箱】 【打印】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 目录 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4.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南大学96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9年中南大学95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中南大学96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8年中南大学96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A组)详解 5.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6.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工业大学875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875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北京工业大学875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8.东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3年东华大学82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东华大学82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8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8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 200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8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10.其他名校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83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