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思考——兼论“人的和谐需求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H马斯洛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发表的名著《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率先提出“人的动机产生于人的需求”、“激励源于人对需求的满足”等论断。为了阐明这些论断,他主张将人的基本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 其排序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成就的需求),并且由低向高排列呈金字塔结构。这个动机理论模型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人本学说的发展,促进了心理学与哲学、人文学的交融。

几十年来,国际心理学界围绕马斯洛学说,展开过多方面深入研究,成果累累。然而,我们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利益分配不断调整、社会结构分化加剧的当代中国,怎样分析人们的心理趋向?心理学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哪些理论支持?动机理论的应用价值应当引起业

内人士更多的关注。针对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也非常需要在时代背景下注入新的内涵。

一、怎样看待需求层次论

在世界文明史发展进程中,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围绕人的动机从何产生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息。需求是人的主观意识还是客观存在?需求决定了人性,还是人性决定了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相互联系的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现以后,才正确地解释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人有需求才会从事劳动实践,劳动实践又维持并且拓展了人的需求。我在故我需,人的生命和人的需求相互伴生,在远古人类出现之日起,人的需求层次便产生了。虽然马斯洛先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并非哲学家,但是他所阐明的需求层次理论依然严肃地反映了生命肉体的存在是精神存在的基础、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托于客观存在、人的需求是可以认知的、人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等唯物主义原理,这些正是马斯洛理论的科学价值所在。

需求是人作为生命个体无可否认、无可回避的客观必然现象。较之于其他生命体,人的需求之广泛性和特殊性是猿人进化为智人再到现代人的一个基本标志,而人的需求之多面性和相关性便构成了需求层次现象。虽然人们对需求层次的界定还存在争论, 但是毕竟在马斯洛首先发现基本需求层次现象之后,关于人的需求的认识才逐步由泛泛的说教变成了具体研究人的生存意识和人的情感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

五个层次需求可以归结为人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说,任何一个没有严重精神疾患的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这几种需求。五层次需求又可以归为两大类,前两层次可以归于人的本能需求,它们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反映出人的自然属性;后三层次可以归于人的精神需求,它们是人的意识的派生,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古今中外,无论在原始共产主义氏族部落里还是在现代社会,无论身为官员、学者还是平民百姓,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个规则,只是需求的动因、标准、方式和手段因个人处境、能力以及性格、观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文中,笔者把人的基本需求拟定为:人为满足生理本能以及为维护和改变生存状态而产生的获取、占有、支配愿望和要求。需求的概念在这里表述为心理概念而不是行为概念。最早,马克思曾经把人的需求范围概括为三层,即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马斯洛之后的哈佛教授麦克利兰则认为成就、权力、情谊是人的基本需求。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学说侧重于从需求的状态、属性来分析,麦氏理论侧重于从当代人、特别是当代西方人的社会需求趋向来分析,而马斯洛的五层次定义是在个人价值观学说基础上对西方现代人本学说和动机学说的归结,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上具有特殊价值。

二、人的需求层次概念的解析

笔者认为,人类生活和人类价值观存在变动性、多样性,因而事实上人的需求的确难以用几个层次详尽罗列,但是它的基本范畴是五个层次可以涵盖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遵循马克思学说,将人的生理、安全、健康、物质环境需求归为人的自然生存与繁衍的需求;人的交际、交往、归属、情谊、信赖需求归为人的社会存在与依托的需求;人的名望、尊严、荣誉、愉悦需求以及自我价值需求归为人的精神寄托与满足的需求。从广义概念上看,人的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在马斯洛动机理论模型上,每层需求还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范围上,生理需求分为食欲、性欲和休息、温暖等需求;安全需求分为面对大自然和面对社会的个人需求;交往需求分为亲朋之间生活交往和与别人工作、事业交往的需求;尊重需求分为来自自信心的和来自社会的、来自于自发的和来自于外界诱导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分为利己和利他的需求、一个生活阶段的需求和人生终极需求。在程度上,生理需求分为温饱需求和享受需求;安全需求分为生活安宁需求和生命安危需求;交往需求分为沟通的需求和帮助的需求;尊重需求分为理解关爱的需求和尊严荣誉的需求;自我价值需求分为个人成就的需求、超越他人的需求和获得公众承认的需求。

1

五个需求层面存在相互蕴含、相互依附、依次递进的关系。每一层需求都是相对存在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对同一层次需求的表述存在极大差别;在特定时刻和特定环境中,一个人、一个群体对实现某一需求的迫切程度也会明显变化,并且还会在个别方面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时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抑制、缓和其它方面的需求,这些现象的存在以及成因有诸多方面的因素。

1.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或者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境地,需求的侧重点、满足感不同。

需求是一个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东西。平民大众在温饱和安全满足之后最需要的是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而富翁、名人、君主在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需求极大地满足之后更侧重于安全需求和交往需求。不幸的是当人的高层需求实现以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愿望却又处处受到了限制,甚至失去了普通人也能得到的快乐和自由。于是,有了顺治皇帝出家、温莎公爵为了辛普森夫人舍弃王位,以及国王羡慕躺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和戴安娜王妃宫外恋情的真实故事。虔诚的僧侣会把修行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唯一目标,而把人一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看成是龌龊的东西,甚至笼统认为人的欲念就是万恶之源。即使他们如此清心寡欲,也有温饱的需求和对美好人生归宿的向往。

在十分原始、贫困的地区,人们较为专注于第一、二层的需求,人们可以不懂得经商、不懂得文字,但却十分懂得怎样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谋生。一旦步入经济发达、安宁富裕的生活环境之后,人们会迅速提升对第三、四层的需求,并且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政治、文化和保护人类环境的诉求之中。知识可以极大拓展人需求的视野,因而在知识阶层中,表现为五种需求都较为明显,其中对第四、第五层的需求更为强烈。笔者也以为,任何环境下,即使最卑微、最愚笨的人都会萌发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的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大多是潜在的、压抑的、在行为上不尽显现罢了;任何一个人在穷困潦倒、生死危亡的时候,都同样会强烈表现出对高端层次的渴望,因为人的需求里折射着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尊严。

《论语》中孔子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之说,意思是强调有知识教养的人应当淡泊物欲、注重道德操守。中国自古就有“士可杀而不可辱”之说,意思是当需求不能两全时,不求生命安全但求人格尊严。苏武牧羊的故事、叶挺将军的囚歌,用坚贞不屈的人格感动世人;董存瑞、邱少云式的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承担起责任和道义;白求恩、格瓦拉式的仁人志士,宁愿抛弃财产、仕途,投入到改变人类命运的事业中。大千世界演绎了无数需求难以两全的故事,我们把这种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现象解释为人性、人格的升华,解释为“小我”向“大我”的升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准、文化素养总是不断调节和改变着自己的需求定位和行为方式,并且在矛盾发生时做出判断和取舍。

2.人的需求存在着特定的依附性,必然受到身边环境的感染。

几千年来,各民族文明的孕育、繁衍汇聚成世界文明。文明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是相似的、起源和趋势是相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相近的,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文化传统下的人,需求的诉求方法和特点却有显著的差异和偏好。这主要是受到传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价值理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譬如,西方人更注重需求个性,东方人更注重需求共性。此外,个人受教育的方式和耳闻目睹社会现象,也会获得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理暗示。因此说,需求的一般性总是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不同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激发或限制了一个族群的需求,进而影响和引导了人们的需求特点及方式。需求的特点及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人文景观,包括我们所说的内陆文化、海洋文化、土著文化等等,也包括差别迥异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大宗教以及神学的传播之所以绵延千年而不绝,则是因为它涵盖了人对需求的寄托和给人以需求不能满足时的安慰。人对苍天和图腾的祷告,充满了需求的企盼。宗教即表现出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又表现出人有需之而难求之的无奈。宗教现象和神话传说一样,几乎展露了人的需求意识的全部特征,成为人类具有共性的精神需求的一个特例。然而,每一门宗教、每一个神话又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反映出不尽相同的族群文化和信仰。宗教之所以广泛、长期存在,在于它能在人们物质需求尚难以满足的客观条件下,满足了人们许多精神层面的需求。

人的需求标准的自我调整意识,首先源于外界的影响,来自于同他人的对比。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提升了人的生理需求;自然环境恶化与恐怖主义存在提升了人的安全需求;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一体化进程提升了人的交往需求;文化知识和民主意识的普及提升了人的尊重需求;生存竞争的压力提升了人的自我价值的需求。每一个人的需求和每一层需求都在环境的熏陶之下、都要接受环境的认同,因而存在特定的依附性。

3.个体需求的实现依赖于群体和社会。

早先人类种群、部落正是由于人们源于共同需求而产生的。人的需求动机和相应活动,必然演绎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复杂关系,进而派生族群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明确地说,正是由于人存在多层次需求,才使人们结成族群、教派、国家,

2

才结成形形色色的集团、组织、经济体、生活圈,才引发了人类阶级、阶层的矛盾冲突;正是在人类社会组织中,人的各层次需求才愈发显现出来。从远距离观察,多数人共性的需求必将汇聚为群体意志乃至社会共识和国家意志。由此可以推论:人的需求及其矛盾促使了私有制和国家产生、推动了社会演变,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商业价值的建立,激发了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社会的存在决定于每一个人的存在,然而一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即无法认识自然,也无力改造自然。“草原上没有孤独的牛羊”,一个人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秩序,只有人与人的团结协作才能形成合力和共赢格局。经验、知识通过交流和传习产生了包括科学、技术、文化在内的人类智慧,智慧提升了劳动价值,在人类解决自身需求的漫长岁月里,群体内部的和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消灭贫困,缩小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实现需求的差距,实现人与人之间需求相对的公正、公平,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待于人类用智慧去解决。

4.人的需求总是处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

每一个人的需求都是动态的,始终处在量变的过程之中,内在和外在条件的改善总会不断提升人的需求标准。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更是没有止境,因而需求可以界定下限却无法界定上限。需求—动机—新的需求—新的动机在不断地循环,满足—不满足—进一步的满足—进一步的不满足并趋向于无限,如同一条振幅越来越大的正弦曲线,每一个满足即是它瞬间的波峰又是争取另一个满足的始点。

静态看,人任何时候都必然处在某一个具体阶层;动态看,人一生中的社会位臵、身份会不断改变。人的社会位臵决定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生存状况又会改变个人的需求指向和需求标准。如果把需求层次论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阶层论结合起来,大致可以建立一个坐标系。任何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心理状态以及动机取向均可以找到几个对应点,命运则是这个坐标系里前后各点连结的轨迹。

人的价值取向建立了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判定标准。一个人即使实现了既定的生存需求,进而实现了自我追求的既定目标也往往并不满足,以至于正直的人奋斗不止,贪婪的人欲壑难填。于是,古今中外总会涌现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也总是出现一批又一批贪官污吏。

5.人的生理需求要自觉向精神需求过渡。

人的生理需求得到较大的满足之后会加速转向精神需求,如果说人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在所处的特定时期内还是有限的、尚可界定的,那么人的精神需求在任何时段都是无限的、不停歇的,无论怎样约束它。尽管人可以压抑诉求,但是绝不会没有诉求。

人应当不断地追求卓越,让生命绽放光芒。许多人乐于孤帆远洋、攀登雪峰,直至挑战“生命禁区”,目的在于“高峰体验”和“战胜自我”,借用海明威的话说就是“为了实现自我满足”;奥运健儿勇于向金牌和世界纪录发起冲击,目的在于报效祖国和“超越自我”。如今竞技体育考验的绝不仅仅是体能,意志和心理素质所经受的考验往往来的更为残酷,而奖牌正是胜者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志。

危急时刻,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人,顽强的意志往往能激发强烈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生命潜能。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会同时衬托出高层面的精神需求,常言称之为“生命的火花”。精神的存在需要生命的承载,而此时的生命的存续何尝不需要精神的支撑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会呈现较快的下降趋势。人们更加注意到如何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懂得了休闲和享受生活,消费能力提升必然引起消费目的和消费对象的变化,孔子就曾有“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之说。时至今日,美食文化、服饰文化包含的精神之需、享受之需已远在温饱目的之上。就以服装的功能来说,从人类最早的赖以御寒(生理的需求)到借以遮羞(尊重的需求)、再到满足审美(价值取向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这类生活现象令人不胜枚举。极限运动、健美大赛以及名流汇聚的高尔夫球场,其功效绝不仅仅限于强身健体,豪华轿车的功能也不仅仅是代步。可见,高档次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变成了人精神享受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模式更加趋于理性化,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并非必须要创造非凡业绩。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自我价值:每当动机能够服从于理性、每当本能够受到意志的约束、每当付出是受到良知的驱动,便可以说人此刻已经超越了自我、实现了做人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残疾人也好、一个耄耋老人也好,同样有能力获得自我价值。

6.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人本身就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体。每当物质需求获得新的满足,人便会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每当精神需求达到新的境界,人便会调整物质需求的结构。贫乏的物质条件下,精神需求要么处于迷信和麻木状态,要么在期待与憧憬之中萌发动机并且强烈地激励人的行为,两者间在境界、品味、内涵上竟会呈现极大的差别。但是,富裕的物质条件下,精神需求亦容易陷入扭曲的状态或者相对空虚的状态。人由于精神失落而派生的苦恼更容易引发恶念的滋生,甚至销蚀已

3

有的生活基础。事实证明:一个人,心理紊乱就会造成生理紊乱;一个社会,如果物质文明、物质财富离开精神文明、文化氛围的支撑也会极不稳固。人类社会越是进步,越是需要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匹配、融合、和谐。

当精神需求被误导或庸俗化之后,也容易表现为狭隘的物质需求。金钱拜物教推崇的信条就是金钱万能,似乎人生在世需要的就是物质财富,好像钱可以换来一切、钱可以衡量一切。可是事实上,钱买不到自由、友爱、缘分,钱衡量不了生命的价值;从来没有谁能把金钱带进坟墓,却总是有人被金钱带进了坟墓。有一些人把安全需求理解为安逸需求,把精神需求局限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炫耀摆阔、感官刺激,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及时行乐。这些现象大凡可以称之为人的需求心态异化。拥有钱财、享受人生无可非议,而暴殄天物、玩物丧志则是社会伦理所不容的。

人很希望享有无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是就每个人而言,所能容纳的量值总是有限的,差别的关键在于心胸的承受能力。人们都知道:酗酒会伤身、营养过剩会致病、范进中举会发疯;有的人交往广了会疏远旧友,有的人太受尊重会变得傲慢;网络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邻里之间却成了陌生人。许多人总是不知不觉地在同自己玩着“零和博弈”,并且在收获中失去什么。马斯洛需求理论仅仅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定性问题,在面向时代、贴近生活的前提下,把握量与度的操作还需要人们自己去完成。

7.需求是一种连贯现象,从低的一端向高端延伸。

衣食住行和性的诉求是人一切需求的根基和起点,如同一棵树的根须一样,尽管它常常在我们的视线之下。研究这棵树虽然必须先审视它的根和干,但是需求层次不宜截然划分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如同根、干、枝、叶、花不可脱节一样。人的心理现象也必须从纵向联系上加以分析,方能知其所以然,尽管心理需求较之生理需求更为隐性、更为错综复杂。譬如,美容改变的本是生理表象,但是效果却换来心理的变化。许多女士讲求节食、保持健美体态,主要意图是出于交往和受尊重的需要。其次,需求存在质和量的区别,不仅物质的东西如此,精神的东西亦如此。譬如,名分、名声较之声誉、名望是两回事,大众文化也有粗劣、庸俗与精美、高雅之分。人们改变或舍弃低层次、低质量的需求,往往是为了换取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需求。

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由低到高观察对比:生理需求渐渐减弱而心理需求渐渐增强;客观需求因素渐渐减弱而主观需求因素渐渐增强;单纯形态的因素渐渐减弱而复杂形态的因素渐渐增强;远古人类的需求特征渐渐减弱而现代人类的需求特征渐渐增强;人的温饱需求在向享受需求和功利需求转化,人的体能需求在向智能需求转化。这些都反映为人类不断进化的必然结果。

由于人所处的时代、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建立个人需求层次的基点是不同的,需求的内涵和满意程度也是不同的。每个人分别以生存为目的、以享受为目的、以发展为目的所建立的需求层次,其内容、范围、深度及形态构成几乎完全不同。比如,贪图安逸的人的生理需求之中更多的是奢华和感官舒适;探险者在以生命挑战大自然时,总要尽可能设定比日常更多的安全保障。只有当人以发展为目的重新建立需求结构时,科学文明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新旧时代的人以及不同生存状态下的人对幸福和快乐的感受有着那么大的差异,才能解释恩格斯曾经提出的“生存、享受、发展”需求三层次理论。笔者认为,这一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同一概念的两个范畴,它注重强调需求内涵的演化与递进,两者存在互补交融的关系,在本文的分析论述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8、每一个需求都可以是多层因素的组合。

人的任何一个行为或动机都可能不为单纯满足某一个心理需求,往往是多项动机的权衡或多种满足相结合的价值取向最大化;一个动机的产生又可能是多层次需求的组合。当人们打算添臵一辆私家轿车的时候,既要注重品牌、又要比较价格;既要考虑舒适,还要考虑安全、实用、美观等等。实际上,在谋划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基本生活之需、安全之需、交往之需和尊重之需。这类生活现象十分普遍,甚至让人习以为常,这恰恰反映出人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复杂的思维动机和必须随时面对的选择;反映出人在具体需求之中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交互作用。

9.需求的意识包括欲望属于心理范畴,需求的实现过程属于行为范畴,两者密切联系在一起。

本文所论及的人的需求主要限于心理活动范畴,而心理学是研究人和人类心理规律以及意识产生条件和产生过程的一门学问。需求理论研究的重点则应当是知与行的互动过程。我们应当把客观条件与需求的一致、需求与动机的一致、动机与行为方式的一致看作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链,进而对人的行为效果产生判断。客观环境及客观条件是影响人的需求变化和需求差别的决定因素。需求意念诉诸思维可以产生更为复杂的行为动机和千变万化的行为方式。关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问题以及关于人的行为调节问题,已经进入伦理研究的范畴,本文不再赘述。

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力图一次次完成从心理动机到行为结果的循环,这既是一个心动到行动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动—感悟—再行动—再感悟的实践过程,在每个人的一生里可能出现无数次高峰。审视人生的轨迹:直线型的可以称其为平凡;波浪型的可以称其为坎坷;上斜线型的可以称其为潇洒;跳越式的可以称其为辉煌。

4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便在做重要抉择的时刻,都不太注意自己的心态,也不愿意披露个人动机,但是任何言论、行为甚至下意识举动的背后都潜藏着人的需求意识。求知、求爱、求进取乃至求救、求生、求宽容,无一不是人需求的具体表现。正是因为人的需求心理必然影响以至于左右人的行为,我们对人的需求结构和这种结构演化的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

总之,所谓人的需求层次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架构问题。生存与发展是人及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相对于这个目的,安全是基础,交往是条件,尊重是保障。这些层次交织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相对和谐的需求层次体系。我们既要注意需求的表现形式,也要注意需求的具体内容;既要分析需求的生成内因,又要分析需求的生成外因。用辩证的、变革的眼光看待和运用需求层次论,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分析、运用需求层次论。

三、人的需求的本质

人的需求主要反映为一种现象及一种过程,解析这种现象和过程最重要的理论方法是认识它的本质。人的需求成分中许多是被掩饰的、虚拟的、盲目的、表象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或性格上的差别往往掩盖了它的实际内容,给人以错觉和误导,以至于使人产生困惑,进而损害人们真实的、根本的需求。因此,人在社会生活中还需要一种认识需求的能力,这就是思辨、洞察的能力,这种能力亦蕴含于每个人的自我价值之中,笔者一再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解析人的需求动机也在于此。

笔者认为,有两条基本概念还需要阐明:其一,人的生理需求是维系生命存在而产生的肌体吸纳、循环、调节、生殖等一系列生理自然现象,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反映;其二,自我价值需求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或自我为中心,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自我价值的实质就是个人的社会价值,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均不会形成自我价值。这两点对于准确理解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本理念是很重要的。

人的基本需求大多是十分直观的,譬如饥饿产生生理需求、恐慌产生安全需求、孤独产生交往需求、羞愧产生尊重(自尊)需求、信心产生自我价值(成就)需求。可是,人的需求层次及其成因、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求心理的演变和引发的社会后果等等,至今仍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人自身的审视愿望,促使我们不断地对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政治以及人的行为动机、人的伦理道德等一系列问题向深层次探讨。事实上,需求层次理论已经超越了心理学范畴,它给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人文学研究、伦理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开拓了更加宽阔的视野。借助它可以深入系统地研究人性的客观根由,推动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建立。

1、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与后天形成的人的社会属性相结合的产物。

在生命深层而原始的本能刺激之下,人总是处在争取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基本需求的期望之中。虽然有些高等动物也存在交往需求甚至尊重需求并且可以用特有的方式进行某些沟通,但是在这个概念中,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用浅显的话说就是人有灵魂、人有精神需求。人的生存不仅仅需要五谷食粮,还需要精神食粮;不仅仅需要生活待遇、物质待遇,还需要政治待遇、精神待遇。人能够驾驭自己的动机和意念,尊严与荣誉、成就与自我价值的意识只属于人类,唯有人类会因为需求而创造价值,又把价值和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需求本质的诠释乃是一道千年课题。

古典宗教教义大多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欲望,它会把人引向苦海,会摧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如果没有宗教仪轨的约束,社会就会物欲横流、良知泯灭。为了昭示社会,中外历史上都曾出现许多清教徒、苦行僧、忍者、隐士。然而我们看到,各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社会形态并不曾因为教义的“感召”而“大同”。一味地提倡克己、禁欲、尊崇,到头来却极大地压抑和禁锢了民众的创新精神。

有学者认为,需求可以解释为人对幸福的企盼。的确,几千年来的中国民俗就把个人幸福概括为福、禄、寿、康、宁,西方教义则把幸福的内涵解读为自由、平等、博爱。笔者以为,需求也可以解释为人持续改善生活品质的向往在特定外界环境下的心理定位,并将这一意念付诸行为的过程。但是,从本文的探讨中可以看到,对需求的解读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需求中包含着大量个性的满足、个性与社会性的冲突,以及情绪化和非理性化的东西。一位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塞缪尔约翰逊就曾经说过“生命就是一个欲望走向另一个欲望,而不是从一个满足走向另一个满足。”需求是一个动词,往往表现为带着时代烙印的一种心态和心理趋势而不是直接表现为一种结果。于是可以产生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对自身需求的解读成为了世世代代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历史上,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都没有能够较完整地解释人的需求现象。而以中国的孔孟、古希腊的柏拉图为代表的历代哲学大师也都曾一生苦苦探求个人需求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其人文思想的光辉照耀了几千年,可是他们理想里的社会形态至今也没有成为现实。为什么中国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相近、习相远”?为什么犹太人问“假如我不为自己,谁会为

5

我?假如我只为自己,我是什么?”为什么知识能够解决教养问题却解决不了道德问题?如何既满足个性需求又要满足共性需求?欲念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内因还是主要来自于环境影响? 判定

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欲望会把人类引向何方?人类还将要继续年复一年艰难地解读自己。

3、人的欲望是需求的自然延展。

无庸讳言,人的需求是围绕自我产生的,因而需求存在着自私性。人不仅仅有物欲、享乐欲,还有权欲、表现欲;人的基本需求能够不断引发人的潜意识冲动,进而还会生动地演绎出人的竞争欲、冒险欲、占有欲和支配欲。人不仅仅希望主导自己,还希望支配他人并且少受他人支配。直至当今,社会依然允许人的自私性,允许因需求而引发的竞争,也允许人生结果的差异。

人们出于需求而创建了市场、职场、信息场以及包含了更多欲望色彩的官场、情场、名利场,在“场”的发育中形成了交易规则与竞争规则。因为人们明白,在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同时,人的秉性还必须要受到道德、规则和法律约束。因为道德标准力图限制个人需求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规则力图限制个人行为以不损害公众利益为前提,法律则力图不赋予人们以需求的绝对自由以及侵害他人权利的自由。严明的道德、规则和法律可以维护人与人之间围绕需求而产生的资源分配关系,维护个人需求权利平等下的社会秩序。一个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特别避免人类生活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它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一“马太效应”,有效地控制资源和财富分配的过度倾斜。

需求原本是人类温和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孔子有曰“食色性也”,西方文化称之天赋人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言“哀莫大于心死”,这是因为需求乃是人身心成长的动力。但是,需求的力度却是个人难以把握或不情愿把握的,需求的动机只要向上移一步便会形成欲望。当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时,人会产生欲望;当基本需求意识受到外部鼓励或刺激时,人也会产生欲望。欲望虽然都具有针对性,但更是理性较难以操纵的东西,它好像是理智“保姆”身边“淘气的孩子”,经常促使人用行为的“不安分”来打破自己曾经平衡的某些需求,以至于总是造成每一个人自身需求的相对平衡而绝对的不平衡。由于需求具有这种特征,社会便要在维系、容许、甚至宽容个人欲望的同时,要求每个人在利益追逐行为的起点和规则上应当是公平的。现代社会文明突出强调:不能由一部分人来划定另一部分人的需求标准,更不能因人的地位、阶层而被限定和剥夺其合理、合法的需求;在公民基本权利面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由于地位卑微或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弱者的需求、特殊群体的利益必须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扶助。

当欲望在正义、理性的引导下成为群体共同行为,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反之,欲望同愚昧、恶习结合,便会引发对道德的践踏和对法律的蔑视;欲望同野蛮、强暴结合,就会让“人类原恶”走出樊笼,以至于成为毁坏社会文明的元凶。

人总是先有需求后有动机,需求是产生动机的基础,动机是需求转化为行为的桥梁,同时动机又是控制人的无端需求与无序需求的闸门;人总是先有本能后有意志,而意志是约束本能的第二道闸门。当人越过这两道门槛,真善美或假恶丑就会展示出来。“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毛泽东语),总能够清晰地界定和把握自己每一层次的需求,并自觉筛选自己的动机和节制自己的天性,在努力实现个人基本需求的同时产生责任的动机、义务的动机和助人的意志、自我改造的意志。因此,理性需求意念的升华也可以孕育出圣洁与崇高,使人成为圣贤、仁人、义士。对一个群体而言,弘扬理性需求将有利于形成集体主义、健康的民族心态和爱国主义意识,并造福于社会、国家和人类。

4、观念是人对需求的自我界定。

所谓人生观,实质上就是人对每一需求层次的态度;所谓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人对于实现需求所必定发生的耗费和代价的评估取向。观念来自于人对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后天逐渐形成的;观念的改变影响到需求定位的改变,人的一生都处于二者的磨合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人必然要接受社会和环境的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进而实现观念及人格再造,以至于达到由无为变为有为、唯我变为舍我。

就现代社会而言,温饱已经不属于多数人一生着力追求的主要目标。各阶层、各年龄层的人们都越来越重视个人价值目标、精神空间和生活质量。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是:当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后,必然反作用于生理、交往、尊严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如果自我价值得不到提升,其余一切需求即使已经拥有也可能淡然无味。仅仅实现了低层次需求的人,虽然能够得到真诚的怜悯和快乐的帮助,但是很难拥有真诚的尊重和纵向的交往。因此,当代人的需求理念已经越发明显而普遍地趋向于“金字塔”的高端即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5、需求的最佳状态是和谐。

6

和谐,意味着包容和均衡。需求的和谐状态通常是各个需求层次的相对充实和相对匹配,任何一种需求的满足总是处在相对适合、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总是处在只是更好,没有最好的这样一种心理认同之中,总是处在期望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的心理认可之中。

在实际生活中,需求的不和谐问题会常常出现,甚至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一些人总是茫然地陷于“他有的我为什么没有”?“他行我为什么不行”?的情绪冲动之中,而缺乏理性的思索和实践;一些人在设定的人生目标实现之后反而会顿感失落、得到高官厚禄却失去安全感、得到功名荣耀却失去自由自在;一些人在需求的追逐中常常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疲惫,为名望所累、为财富所累、为交际应酬所累;一些人需求目标受挫便自诩看破红尘,沉沦于空灵和虚无;一些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中产生妒忌、厌恶、憎恨的心态;一些人需求目标渺茫无望时自暴自弃、自我沉沦,甚者自绝人生。如此种种,都是需求心理不和谐的表现。

需求心理有它自身的规律,时常要自我调节,通过调节而明确动机,通过明确动机而把握欲望。欲望过度会导致心理失衡,欲望迷惘会诱发心绪紊乱,无端的欲望更是一把“双刃剑”,把握不当可能“因欲生祸”。当道路不是坦途、结果不是初衷时,很容易引发抑郁、孤僻、狂躁、逆反等等心理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人的许多烦恼、报怨、愤怒的深层原因很可能是某一层或某一些需求受阻、受挫;人的热忱与幸福也必定是建立在各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因而,培养个人和谐的需求心理与实现整个社会和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和谐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和谐的氛围是相互依托的,和谐社会需要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尊重和关爱;人的和谐需求心理又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前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动方在人、在于人对自然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儒学认为和谐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尚往来”,美学认为和谐就是美,伦理学认为和谐就是公正,心理学认为和谐就是人的动机与行为的一致,哲学认为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今我们倡导和谐的需求心理则具有更深邃的社会意义。

6、需求满足的标志是快乐和幸福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命题:什么是快乐和怎样追求快乐?笔者认为,快乐是人建立在特定客观条件下一种自我满足并将满足表现出来的现象,快乐只存在于一个需求刚刚满足而另一个需求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幸福感则主要是来自于需求的过程,一种从需求的相对比较中产生的持续满足的、稳定的内心感受。因此说,虽然快乐并不等于幸福感,但是幸福感却必定离不开快乐。善于感受生活和善于体验生活是一切快乐和幸福感生成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有作为方有所得,有所得方有所乐;另一方面,降低欲望的门槛同样能够得到快乐,转移需求的方向也能弥补快乐。人生的许多痛苦往往是错误的或者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的。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体验过程而不是品味结果。当不慎失去了机遇、友爱、脸面、安宁,也不要为失去而万分苦恼。生活之所以艰辛,就是因为每一层需求不但要靠努力才能获得,还要靠努力才能维护;实现高层次的需求难,维护高层次的需求更难;知足者常乐不难,不知足者常乐何其难。

我们对快乐和幸福感的定义永远是建立在相对条件上的,只有非常快乐和非常幸福,没有无比快乐和无比幸福。其原由,一是人的需求对象、标的物的价值、幸福指数是在变化的。付出较大代价获得稀缺、新颖而又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或欣赏价值的事物,能使人感受更大的占有快乐,但人越是刻意追求它,它的价值就会变得越高、越难以企及,犹如小猫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二是拥有生命不可缺少但却近乎无限、人人都可以平等享有的东西时个人独有的快乐和幸福感并不存在,因此人们平时感受不到拥有空气、水、土地的快乐和幸福;三是快乐和幸福感是建立在满足包括满意的基础上的,但是同时实现全方位满足又是不可能的。某一方面新的满足彰显另外方面新的不满足,或者总要以舍弃某种满足为代价才能换取另一方面的满足,这种遗憾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

快乐与幸福感绝对是一种可以培育而不能供奉、可以自我感受而无法依靠外界赐予、可以领略而不可以攫取、可以享有而难以贮存的东西,并且只有主观标准而没有客观模式。要不断缔造快乐和幸福感,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

7、需求的潜在效应是激励。

由于人永远有对需求的依赖和对需求目标的渴望,于是每每为达到一个目的、超越一个标准便成为个人或群体行为唯一的动力。当目的十分明确、制度十分清晰、竞争较为充分时,人的行为会更加积极,这就是需求产生的激励效应。需求与激励既是内因同外因的结合,又是人内心这两种积极意念的结合;每一个人或每群人,即可能是激励的施与方,也可能是激励的接受方。激励常常被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作为一种手段来使用,通常会迅速产生良好的效果。

满足会使原来的激励标准失去作用,甚至带来松懈、惰性和厌倦等负效应,所以马斯洛认为“满足了的因素不再是激励因素”。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第一,满足是新的不满足赖以建立的基础,如同一座大厦底层的作用一样;第二,“满足了的因素”并不是可以丢弃的因素,维

7

持和养护这种满足同样需要新的能力和不断创造外部条件,它必然会形成一种持续的约束效果和潜在的激励效果;第三,“满足因素”在管理中和心理作用上往往会构成人的心理防线或者心态平衡的底线,因而经常产生比“未满足因素”更稳固的效应。这个效应,经济学上叫做“负向激励”,它可以建立在惩罚性约束的平台上;第四,“不满足”是人的正常心态,绝对的、无条件的满足是不存在的。因而,“满足”可能使人的欲望在纵向释放的同时转为横向释放;第五,相对满足会使人产生骄傲、自豪和成就的心境,这种心境是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不可或缺的。显然,人的需求造就了激励自身的工具,也造就了约束自身的工具,并且无论这种需求已经“满足”还是尚未满。实践中的关键是自身和社会如何把握、利用这个工具,使“满足”和“不满足”都总是产生正激励效应。

总之,人的需求的内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是变化的而非停滞的、辩证的而非僵化的、和谐的而非对抗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千篇一律的。这应当是辩证唯物论者对人的需求的本质的基本认识。

四、人实现需求的途径

实现需求的通常条件是个人多方面能力的具备。实现交往需要人的活力,实现被尊重需要人的魅力,实现个人价值需要人的毅力。人的需求是一种主观现象,而实现需求还离不开相对应的客观环境,而客观指的是地域、时代、社会、人群。需求心理的产生与满足之间有一个内在与外在、知与行的互动过程。

1、需求满足的前提是付出。

先有劳动,后有收获;先有奉献,后有回报;先有创造,后有消费。世间虽有不劳而获的物质财富,但是绝没有唾手可得的精神财富,付出是需求的必要代价;损人利己的人得不到真诚的尊重和交往,“人人为我”的前提是“我为人人”;满足个人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有对这项价值的需求,因此社会愿意为每个人提供提升自我价值的条件,每个人的价值汇聚成最大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不断充盈又使每一个人从中获益。这些都是社会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在当代中国社会,“按需分配”还是一个遥远的理想,但是“各尽所能”则是社会力求达到的目标。为此,充分就业就是绝大多数人依托付出而实现各层次需求的基本途径。职业、职务、学位、职称等标志着人实现需求的保障程度,人的需求的社会性特征必然激励着人们努力去获取这些标志。机遇、性格和制度是重要的,但是获得成功和满足的根本条件是毅力、耐性、勤奋加上足够长的时间,甚至是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的付出。

人类社会是在进步的,任何一种法制社会都不允许个人觊觎公共资源来满足自身需求;任何一种价值观念体系都不会容许窃取与欺诈;任何一种现代意识形态都不会给个人非理性需求的无限自由。对大自然的任意掠夺、种族歧视和采用战争手段解决人的需求问题的现象也终将成为历史痕迹。

2、个人需求要通过交换来实现

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外部条件是存在各种形态的资源供给,人满足需求的过程是一个需求与供给协调一致的过程。供给不能靠索取,而是要通过辛勤挖掘、精心培育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供需交换。在家庭中是亲情的交换,在群体中是友情的交换,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是物质商品的等价交换、劳动成果的自愿交换。物质的东西可以通过交易实现,精神的东西则往往是不可以等价交易的。当精神需求同交易手段联系在一起、权与钱联系在一起时,嗅出的味道已经变了。显而易见,精神需求主要体现为自愿交换和心灵、情感的交换,这些交换既是无价的、也是无偿的,但是爱的奉献、仁的施舍、义的作为都终将得到报答。仁、爱、情、义、诚、信等等非精神产品形态和非价值形态的精神需求的存在和扩展,同时也需要不断建立各种适当的交流方式或交换方式来实现。

保持交往要有人与人之间共同的志趣、共同的事业或共同的经历作纽带,得到尊重要有知识、阅历、社会贡献及良好品格作资本,个人的机遇要在社会认同中获取,自我价值要得到他人及社会的承认。于是,人对于交往、尊重、个人价值的需求可以转化为人对志趣、能力、才华、品格、个人魅力等等的追求,可以转化为自爱、自尊、自强的需求。假若前提存在缺陷、效果存在差距,则可能促使人对虚名、虚荣的追逐和权位、身价的攀比,后者则是人类天性的不幸错位。

个人需求的实现实际上是个人能力奉献于社会的衍生物。无论解决人的那一层面需求,根本道理是个人需求的真正满足终究要建立在群体共同愿望、共同分享的基础之上。施展个人抱负以及为需求而拼搏的过程必须融入实现群体需求的社会活动之中,而社会化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依、互助、互惠、互利的关系网络和人与人之间相互服务又相互竞争的机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代人所要得到的大部分物质需求和几乎全部精神需求,都建立在了人与人之间各种交际、交换关系的基础上。

3、心理需求隐含于人的社会需求之中。

8

人的心理活动只有反映到情绪、言论和行为上才能实现满足或为外界所知、或与外界产生互动。围绕着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在特定的条件里,一些需求现象会凸显出来,成为一些社会基本层面的东西,成为影响人们心态乃至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例如,我国广大民众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看病、上学、就业、赡养问题和食品、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隐含着百姓的基本需求。这些生活需求问题与本文所述的人的心理需求问题存在什么联系?笔者认为,后者是本能、是起因、是隐性的、间接的因素;前者是手段、是途径、是显性的、直接的因素。假若人们不需要社会公共保障就可以实现各个层次的需求,人就不需要去追求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了。由于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是人的实践活动和获得社会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才往往显得更为直接、更为突出。

4、按效率和贡献分配报酬,兼顾资源和道义的公平。

人群组成社会,社会依靠公共制度来维系。基本生活资料供给制、票证制和全民生活保障公益化、福利化是国家财政经济水平不同阶段的两种典型的、公平的公共制度。在中国现阶段,一方面制度鼓励公平竞争、允许能力差别和结果差异的存在;另一方面,制度还要关注一部分人需求无度而另一部分人基本需求、合理需求尚处在压抑状态的不公正现象。在物质资源的分配上,通俗的道理是这样的:要实现共同富裕,要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要树立人文意识,要遵循使一部分人生活水准提高,但前提是不能减少另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准的“帕累托法则”,要注意和控制基尼系数趋升现象,要充分保障人们就业,要避免垄断产生“寻租”、权力产生腐败的现象。由此种种,社会才能保障和睦安宁。反之,非正当地满足个人的某些需求,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贪婪攫取,其个人代价必定是高昂的。任何个人意志都抗拒不了社会力量,个人私欲越急切、越强烈,来自外部制约的力量越大、个人的耗费和风险也越大,乃至多少所谓的能人、强人满足了一时的情欲、物欲,付出的却是身败名裂的代价。

满足人们的需求有赖于各种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不仅是自然的、物质的,还有非物质的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公共政策资源等等。不但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物质需求存在尖锐的矛盾,而且各种资源的均衡性也总是相对的,不均衡的现象总是存在。因而,需要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依托市场机制和法规、道义手段,在资源管理配臵上以及机遇平等方面有效发挥调节、监督、引导作用,为满足经济持续发展服务、为广大民众的需求服务。

5、人类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人的需求内涵不断增加,需求内涵的增加促进了个人生活社会化。

以个人基本需求为支点,还可以派生出认知的需求、解惑的需求、审美的需求以及信仰的需求、维权的需求、信赖的需求、爱好的需求、个性的需求、机会的需求等等,构成每一个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以群体的基本需求为支点,还可以派生出信息共享需求、环境保护需求、社会保障需求、社会公正需求、信用契约需求等等,以至于政府和社会不得不设立各种集团、组织以明确每个人的归属;不得不建立各种平台、架构来承载个人、群体的诸多需求,不得不利用各种契约、法则来维护个人、群体的利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网络手段的出现,则提供了一个与世界交往的多维社会空间,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开辟了一条有助于人实现精神需求的新途径。

6、高度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是人类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最好实现形式。

发达的物质文明使人类把了解世界、了解宇宙的愿望变成了深海潜艇、航天飞船的现实,把“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变成了视频、手机普及的现实,人类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满足了人的需求。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建立,使个人消费结构可以面对整个世界来选择。文明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人的需求是创造文明的主观条件和内在动因,没有人的需求演进便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明总是要应时所需、与时俱进的。

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动态都是一个不断自低向高追求的过程。人的需要乃是客观存在,追求则是一种主观行为,有需要才有追求。选择了正确的追求途径,生活体验可以达到无限,生命价值也可以达到无限。但是,相同客观条件下,人的需求目标的差别最终决定于人的精神境界的差别和衡量自我价值尺度的差别。

五、研究需求层次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研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时,许多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会一再令人陷入沉思。当今全球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反恐”能解决人类的安全需求吗?对公平和正义的呼声涵盖了人的什么需求?邪教与人的基本需求相关吗?吸毒现象是生理需求所能解释的吗?人的思

想素质与精神需求存在什么关系?文化、精神资源可以按阶层分配吗?怎样协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急迫性?维护传统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在哪里?人的需求引导了社会时尚,还是社会时尚引导了人的需求?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全球一体化时代,经济结构已经转入消费型社会、竞争型社会,人民大众的需求层次普遍提升,这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经济状

9

态的巨变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和心态,引诱着人们的占有欲望和享受欲望;利益关系的变迁也加快了人们需求心理的变化频率。人的需求一方面呈现多样化、开放化、时尚化、虚拟化,另一方面又呈现回归、趋同和务实;一方面,人的基本衣食住行需求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社会已经步入精神、文化、信息消费阶段;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中,个人的需求更加集中表现为群体或利益集团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时常可看到激情、理性、浮躁、冷漠交织在一起,这一切使走出“象牙之塔”的哲学、心理学、人文学面对着相似、相关、相融而越发纷纭复杂的研究对象。

中国人在“四两油、五两肉”的计划经济年代里,少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足,也少有这样那样的奢望,这既是因为心理参照系不同,更是因为普遍的信念抑制着个人的物质需求。当国民经济发展渐入小康阶段以后,物质条件日趋优厚,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加舒适。社会进入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我们更需要大力提倡人的高格调、高品位追求,防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失衡,防止传统文化以及道义、诚信、涵养、德行的丧失;更要大力提倡自强、自尊、自律、自力,避免人的内在需求与外在条件关系的失衡。只有在物质财富基础上不断实现更高层面的精神创造,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只有提高真善美的鉴赏能力,才能扩展现代人的生活追求。生活条件越是优越,越是需要对幸福、和谐的认知能力。这些应是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给予当代人的启迪。

人复杂的情感理念不能简单僵化地依照需求层次论鉴别和划分,从某种角度看,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有它的局限性、特定性。研究人的心理、以及行为问题可以借助需求层次论,但是不能唯层次论。好的方法是以人的需求层次论为一个支点,从对立统一和发展变革的角度来研究、借鉴它。通过对需求层次理论的再挖掘,或许可以找到一条解析人的动机与需求、构建科学的需求理论体系的新思路。

民乃国之本、国乃民所系。尊重人性、倡导人本,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流思潮,若“以百姓之心为心”则“人情之理不可不察”。方兴未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就是选择一条顺乎民意、应民之需、谋民所求的发展道路,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先进的制度、先进的文化引导和培育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有民主自由的需求制衡机制、既满足人的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架构、既强调弘扬人性又强调公正公平的人的需求模式。

让社会心理研究融入新的时代,生动灵活地用之于我们的政治经济改革、制度文化创新和法制道德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深入探讨人的需求和动机理论的目的,正是在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广大普通民群的基本需求,及时对新时期各阶层人群的需求取向做出正确判断。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讲,全面重视当代的、和谐的人的需求心理研究,正是我国构建稳定、和睦、均衡、融通、协调、有序的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需要。

人的基本需求理论可以演绎出国家需求理论,人的价值观可以演绎出国家价值观。在地球这座宇宙中的孤岛上,一方面当今各国、特别是大国强国,正在围绕人的五个需求层次建立和巩固各自国家的生存空间、安全策略、外交政策、国际地位及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由于贫富差距和强权政治带来全球性的不稳定、不公正因素日益增加,又促使人类各国加快朝着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维护共同价值和建立共同发展空间的方向而努力。由于国际社会本就是人类的集合体,把研究人的理论用之于研究国家需求及国家关系、研究世界发展变化的动因,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也是对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的另一种很有意义的拓展。

笔者在对需求层次理论的挖掘中,进一步明确了这样一个结论:需求层次的向上延展是每一个人个体发展的原动力,全面满足人类群体各层次的需求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步的终极动力。政治家、经济学家以及哲学家、心理学家们所从事的事业,正是力求以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去寻求、把握其中的规律,力图影响、引导其向着符合社会根本利益和人类美好愿望的方向发展。(全文完)

10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by AMT 仲英豪编译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是有欲望的动物,为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便产生了特定的动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求归纳为五种基本需求,并按其重要性从低级生理性需求到高级心理性需求排列成五个层次,具体如下: 基本内容 各层次需求的基本含义如下: 1. 生理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求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

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求具有自我保护和种族保护的意义,以饥渴为主,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对于一位处于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兴趣,就是做梦也梦见食物,甚至可以说,这时也只有这时,充饥才成为独一无二的目标。” 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求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求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求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求都被推到幕后。因此,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那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求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 安全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求。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求的一部分。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同样地,当这种需求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 感情上的需求 也叫归属与爱的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和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比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更细微、更难捉摸。它包括:①友爱的需求,即人人都需求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②归属的需求: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摘 要: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笔者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育手段、教育形式、教育评价和教育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中小学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董云,女,湖北荆州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在需求层次理论中,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教育手段理性化,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绝大部分家庭已经解决了吃穿住等问题。所以,学生的生理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而随之出现的是对安全需要的追求。马斯洛把安全需要解释为对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虑和折磨的追求,对秩序和法律的需要等。这种需要如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安全感,否则便会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他还指出,儿童对于安全的追求比成人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儿童遇到危险时,他们不善于掩饰自己,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幼儿对于威胁或者危险的反应更为明显,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根本不抑制这个反应。……假如幼儿突然受到干扰,或者其他异常的感官刺激的惊吓,或者受到粗鲁地对待,等等,他们会全力以赴地作出反应,仿佛遭遇了危险。”[1] 在大多数中小学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伤害学生身体,二是侮辱学生人格,三是变相体罚学生。体罚及变相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人身伤害,还会使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2] 安全的需要作为一种低层次的需要,是其他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只有心理上有了安全感,学生才能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所以,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避免体罚学生等此类行为,用正确理性的手段来教育学生。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端正思想认识。教师进行惩戒教育,不应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而应以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营销战略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营销战略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从企业经营消费者满意(CS)战略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将营销方法建立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考虑,不同的需求也即产生不同的营销手段。 根据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1、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2、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3、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4、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5、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经济学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也就是说,同

样的洗衣粉,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定价也越高。市场的竞争,总是越低端越激烈,价格竞争显然是将“需求层次”降到最低,消费者感觉不到其他层次的“满意”,愿意支付的价格当然也低。 这样的划分是以产品分别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而设定的,消费者收入越高,所能达到的层次也越高,拿洗衣粉举个例子: 1、“生理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确实是洗衣粉”,选择价格最便宜的洗衣粉 2、“安全需求”消费者关注“洗衣粉质量好”,在价格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选择质量较好的洗衣粉。 3、“社交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对于交际的影响”,比如精美的包装、加香、柔顺等附加功能以及品牌的形象都能让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4、“尊重需求”消费者关注的是“获得别人认可”,把产品当作一种身份的标志,最优秀的技术、特殊的桶装、独一无二的功能,甚至包括最高的价格都他们选择理由。 5、“自我实现”消费者已经拥有1-4层次的各种需求,他们对洗衣粉的认识转变为某个品牌对其生活的影响,在精神上认可某个品牌。也就是洗衣粉的品牌精神内涵对于他们的选择影响很大。 在低端市场的“生理需求”以价格作为支点,这一市场的

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由低向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五种基本需求,有先后次序,组成高低的层次,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出现更 高层次的需求. 一生理需要[THE PHYSiological needs] 生理需要是指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一切需要中生理的需要最优先的> [例如:你刚毕业去找工作没工作或没有找到工作,肯定会找一份工作先做,等有找到在 换工作就是典型.] [例如:你没有小车,先是自行车代替,有条件以后买摩托车最后再换小车.女人买衣服 没有钱随便买,有钱买好一点] 二安全需要[THE safety needs]安全需要是指人身的安全与职业的需要.包括免受疾 病失业和各种灾祸的侵害和威胁. 如:自然与社会环境安定职业保障医疗保险劳动保护等等 例如:人的基本生理需要都达不到会考虑安全需要吗?你有上顿没有下顿能考虑那么多的条件吗?巴不得马上找一份工作先解决温饱问题,有工作以后再找条件好的工作. 好比我们现在是经纪人,条件好一点成熟一点时,就准备做店长,甚至副总,老总,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 三社交的需要[THE love needs]社交的需要也称之为归属的需要,这种需要与人的社会本性和人们交往的需求相互关联的.它包括组织的归宿和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家庭亲人的温暖与相爱等等 例如:希望进行社会交往,成为社会集体中的一员,获的某一团体或组织的承认,人与人 1

之间关系融洽,保持友谊忠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情感支持或爱情等等.因为人的条件达到一定的境界后,衣食无忧就乐于社交,希望提升自己到某一个层面,得到社会的认可.<例如:买宝马奔驰的这些人就是为了社交的需要,希望得到人们的赞同,让人认为他赚到钱了,就是贷款买这些车的人,他们的想法其实也是大同小异也想得到认可, 出发点一致> 四尊重的需要[THE esteem needs]尊重的需要是指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并为他人所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自信,就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 有用处,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这些又会使人失去基本的自信.<在位时就是汤老,不在位时就是老汤,甚至什么称呼都有>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THE needs for self—actnaliz]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潜力的发挥,工作上有成就的需要.<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促使他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相称的一切事情> 我们把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叫做基本满足的人,由此,我们可以期望这种人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 当然人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主观认识的调节和客观环境的影响,认识是需要的满足感和不满足感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积极性的发展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如果把服务员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高尚职业和把服务员看成是伺候人的下贱工作,在认识上就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前者的到服务对象的表扬和赞誉时,就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感;而后者同样得到顾客的表扬和赞誉时,就不会产生满足感. 如:奥运会.亚 2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 ow,1908-1970)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 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如下: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几乎所有的介绍马斯洛的书籍都这样介绍他的需要层次论,但是,这实际上存在一定的不完整。马斯洛本人的著作中对需要层次论作了更多的探讨。首先,除了广为人知的以上五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对马斯洛的观点存在着许多争论。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批评马斯洛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需要层次学说,但到目前为止,马斯洛的观点仍然是最被广泛传播的一种。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第一,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第二,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第三,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驱动活力。第四,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这一理论深刻地探讨了需求的实质、需求的发展以及需求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趋势。这一理论适用于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同理,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我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应用这套理论有效地引导学生。 一、付出爱心、关心学生细微,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妙”,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应该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诚真意地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又亲切。教育之爱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满足、一种期望、一种积极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把内部的需要深化成行为的动机。 对学生的爱,应该从关心学生的细微入手。这些细微着重体现在学生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上,要使学生在吃、穿、住、行需要和人身财物安全等方面得到保障。比如,留意学生的饮食穿着;哪怕是节日里的一句问候,都会让学生心头温暖甚至感恩戴德。尤其在教育过程中不能采取责骂和体罚。责骂和体罚更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受到伤害,从而留下心理障碍。 二、搞好班级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戴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百科名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生理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 水 食物 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 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示1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尊重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自我尊重 信心 成就 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求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

马斯诺-人的五个需求层次

马斯洛----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五个层次: 第一层需求,也就是最底层的需求:PHYSIOLOGICAL生理需求,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原始社会,不用那么远,就现在地21世纪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有很多人每天还在为自己地吃饭穿衣发愁?在他们眼里,每天能有一顿饱饭,能在寒冷地冬季不被 冻死,就是最大地愿望了。你要问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肯定会说:饱饭暖衣。 无奈啊,社会越发展,社会越发达,贫富差距就越大,这也验证了爱因斯坦地相对论。社会的总价值是不变的,有人富裕了,必然就有人沦落到贫穷。就像天平,平衡的两 端不管你把哪端的砝码加到另一端,天平都会倾斜。 第二层需求,SAFETY安全感需求。人在江湖哪能不挨刀?同样,人在社会哪能不倒霉?衣食住行都没有问题了,那就得考虑考虑安全问题,得让自己安全的生活保持下去, 不能让别人来干扰,也不能让这种生活被别人拿走。于是,枪支、弹药诞生了,部队、法庭、警察诞生了。 第三层需求,LOVE,归属感需求。衣食住行不担心,人身安全、各种环境都很安全,自然就会想到要和别人交往。亲情自然不用说了,友情、爱情就会有所追求。都说朋 友多了好办事嘛!于是,狐朋狗友、酒肉朋友就如长江黄河的潮水,滔滔不绝,连绵 不绝。。。。。。但是,这些总不能24小时陪在我们身边,寂寞难耐,于是,我们就要追求爱情了,想有个“家”。家庭对于人来说,是社会大海洋的避风港。家庭的温 暖就像是你饥饿时的羊角面包,又香又甜。 第四层需求,ESTEEM尊重。这个层次的需求,我一直理解成事业。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成家立业"。归属感有了以后,自然就应该在"立业"上下功夫。中国五千年地悠久历史文化,总结出来的成语绝对是有它的深层次含义的!就拿“成家立业”来说,为什 么“成家”在前,“立业”在后?为什么不说是“立业成家”?试想,一个人要建立 事业,仅靠自己的力量能行吗?是必须要通过无数多人的支持和参与。如果家都没成,也就是连一个愿意和你共度一生的人都没有找到,你又如何能谈“立业”呢?于是, 成家以后,得到大多人的认同和尊重,从而会有很多人愿意为你奉献一生、追随你“立”你的“业”。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提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二、主要内容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2、安全上的需求: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3、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 4、尊重的需求: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求: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 基本观点 (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2)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三、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与谬误 第一、需要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适合处于贫穷落后阶段的其他国家的情况。 第二、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但实际上,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们行为除了受人现实需求、欲望、愿望影响外,还受人们的信念及其信心的影响。信心是人们对行为实现可能性或必然性的预期,就如虽然很多会有当歌星或当体育明星的愿望,但大部分人都还没有痴迷到真正地去追求这一目标的地步,所以说需求并不是决定人们行为动机的唯一因素,所以说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一点是犯了基础性的错误。 第三、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在马斯洛研究发表中,自己也承认:“一个人对性欲的要求不仅是性欲而已,也可能包括了尊重与安全感”。实际上,尊重的需求是贯穿整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心理现象,大部分人实际上不仅有以穷困潦倒为耻和夸耀财富的自尊心理,而且还会有以朋友众多为受尊重的心理,更会有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荣誉的心理,由此可知尊重不能做为一种单独的需求来看,其只是各项需求是否满足的表现而已;同时,安全需要和交往需求从人际方面来说也有相互重叠的方面,比如孩子们在学校中交往环境不好,有相互欺辱的现象,造成有些孩子不愿上学,这样的结果很难说是安全需要受挫导致的还是交往需要受挫导致的。 第四、需要层次理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需要是建立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之上,这就造成了需要层次理论对个人主义的合理化,这就等于排斥了西方的“博爱”思想,为孔老夫子由已推人的“仁”做了注脚。由此这一理论也就很难解释如“中国红军忍受破除艰困苦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现象。实际上,马斯洛没意识到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大部分高层次需要本身应该就是包容有低层次需要的,比如人们的社会交往需求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安全地保障自己的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需要随之而来则更是各项低层次需求的到来,所以说人们的基本需求与其高级需要往往是统一的,由此人们不仅可能由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去追求高层次需要,更可能由高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去追求低层次需求,而这也就是人们会去除单纯的私念而去爱人类、以至爱自然的心理基础。 第五、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马斯洛在这方面曾提到:“生理需求若是到达20时,安全需求会出现5,爱的需求有可能会出现1”,而由此是很难有个标准界定什么样的需求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会出现另一种需求程度,甚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简介: 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层级: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友情爱情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

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很经典)pdf版

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会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会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

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Abraham.h.maslow)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求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戴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

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谈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是: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于管理来说重要的是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管理人的作用。企业运行发展要减少人才流失,须从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多方面研究相应对策。如何住人才,留住人心,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是各个企业一直都在不断探索的重点。 靠待遇留人。大多数人离职原因是对收入状况不满意,因此,提高员工待遇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员工的待遇包含两个部分,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 物质待遇主要指薪酬待遇,如岗位工资、浮动工资:福利等;精神待遇是指工作的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程度、个人影响力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 神待遇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它常常容易被员工和管理者忽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企业制定“保人才”的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具体结合的措施如下: 精神待遇: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另外,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也可以为提高员工精神待遇的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 靠事业留人: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否有魅力,是决定人才能否实现自我价值 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形势时,应当考虑到企业是否自身吸引力不够,是否能提供人才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空间。因此,企业必须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机制。 靠情感留人:情感管理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职业环境中越来越重要,贴近员工的内心生活是指管理者要真正地了解员工心中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员

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 需求层次理论阐明人们究竟会重视那些目标,也说明了那些类型的行为将影响各种需求的满足,但是对为什么会产生需求涉及得很少。这些理论也指出,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的出现,这些需求就能激励大多数人 马斯洛理论的积极因素 第一,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当然,关于自我实现是否能作为每个人的最高需要,目前尚有争议。但他提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第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马斯洛理论的消极因素 第一,马斯洛过分地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遗传的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先天潜能的促进作用。 第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趋势。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改变需要层次的主次关系。 第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 讨论 表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本管理人员相比,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自我实现,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常规的工作,满足较高层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而且需求的满足根据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的工作、年龄、公司规模以及员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生产指挥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比科室人员感到更大的满足,双方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差距最大。 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较年长的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 低层次的管理部门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员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