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寻呼优化参数验证报告

LTE寻呼优化参数验证报告
LTE寻呼优化参数验证报告

寻呼优化参数验证报告

一、概述

目前,在现网中发现VOLTE时延测试较长的问题,通过定点测试发现,在RSRP低且SINR不高的情况下,易导致空口寻呼丢失概率增加,现象表现为UE无法正确解码PDSCH上paging消息。通过降低寻呼信道码率,打开寻呼信道干扰随机化,提高PDCCH聚合度,使之寻呼信道对SINR的要求降低,达到提升空口寻呼成功概率。

各地分段对比,发现寻呼段是深圳时延短板:

IMS侧分析时延不存在明显短板,总处理时延2s:

3.2 s ~ 13.1s

二、参数修改策略

3.1参数解释:

三、测试分析

4.1 【寻呼信道干扰随机化+降寻呼码率+PDCCH聚合8】对比分析

在参数修改前后,进行DT拉网测试对比,路线一致的情况下,得到如下对比指标:

VOLTE时延修改前后对比:

(1)寻呼优化参数前,寻呼这一段的时长收敛区间在2-3秒间,参数修改后,收敛区间在2s以下。

(2)全部样本平均,参数修改前寻呼时长3.49s,参数修改后3.11s,约400ms增益。

(3)统计不收敛的超长寻呼,(大于4s,寻呼间隔为3s,大于4s大致可说明第二次寻呼才收到)的次数占比,参数修改前是18.0%,参数修改后,为16.5%

(4)统计不收敛的超长寻呼,(大于7s,寻呼间隔为3s,大于7s大致可说明第三次寻呼才收到)的次数占比,参数修改前是14.9% ,参数修改后,为8.2%

修改前:

修改后:

PS吞吐率拉网修改前后对比:

每RB频谱效率基本相同,说明PS调度基本不受影响:

对比修改参数前后,PS拉网吞吐率,没见明显变化

4.2 【寻呼信道干扰随机化+降寻呼码率】

VOLTE时延修改前后对比:

(1)总体平均增益也是维持在400ms左右(这几天核心网在做调整影响,测出来时延总体比之前的长。修改前4.36,修改后3.97),与之前参数优化增益幅度相同

(2)收敛区间不如之前一次参数优化这么明显,

(3)统计不收敛的超长寻呼,(大于4s,寻呼间隔为3s,大于4s大致可说明第二次寻呼才收到)的次数占比,参数修改前是36.1%,参数修改后,为29.5%

(4)统计不收敛的超长寻呼,(大于7s,寻呼间隔为3s,大于7s大致可说明第三次寻呼才收到)的次数占比,参数修改前是22.2% ,参数修改后,为21.6%

修改前:

修改后:

PS吞吐率拉网修改前后对比:

每RB频谱效率基本相同,说明PS调度基本不受影响:

四、KPI指标分析

数据来源:OMC

数据采集时间:8月12日至8月15日参数修改时间为8月13号

主要KPI指标

修改参数前后,网格KPI平稳

五、基本结论

1) PDCCH上应该没有短板,修改与不修改PDCCH聚合对寻呼解码测试结果影响不多,而码率降低和寻呼干扰随机化优化可以减少寻呼需要重发才收到的比例。

2)空口优化幅度有400ms,但无法根本消除超长寻呼的发生,只能降低发生的占比。终端差异比较大,mate7测试结果比HTC短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优化复习总结

结构优化设计-基于结构分析技术,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实现满足使用要求且具有最佳性能或最低成本的工程结构设计的技术 优化设计的三要素: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 凸域:基于n维空间的区域s里,如果取任意两点x1和x2,连接这两点的线段也属于s,该区域称凸域(=αx1+(1-α)x2 ) 凸函数:如果函数f(x)定义在n维空间的凸域s上,而且对s中的任意两点x1和x2和任意常数α,0.0<=α<=1.0,有f[αx1+(1- α)x2]<=αf(x1)+(1- α)f(x2),则f(x)称为s上的凸函数 严格凸函数:上式小于严格成立 凸规划:如果可行域是凸域,目标函数是凸函数,这样构成的数学规划问题为凸规划问题。 准则设计法:依靠工程经验;效率高;缺乏严格数学基础 最优准则法基于库塔克(K-T)条件:需构造迭代求解算法;通用性不强 数学规划方法: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有较好的通用性,计算效率要考虑。 结构优化问题的求解布骤 I. 建立优化模型。给定初始设计方案。 II. 结构分析(有限元) III.优化(收敛性)检验。满足则结束程序,否则继续IV IV. 灵敏度分析 V. 求解优化问题,修改结构模型,返回II。 优化求解的两大类方法:准则法;数学规划法 准则设计方法:用优化准则代替原来的优化问题 同步失效准则设计的评价: {优点:简单、方便,特别是独立约束个数n=m时;工程实用;适合于构件设计。 缺点:只能处理简单构件设计;缩小了设计空间,不能保证最优解;若n < m ,可能无解; 当n > m时,确定哪些破坏模式应同时发生比较困难。 改进:为了弥补等式约束代替不等式约束的缺陷,引入松弛因子ψi σi (X ) =ψiσip , 0 ≤ψi ≤1, i =1,2,......n 启发:用准则代替原来的优化问题,准则法的基本思想;如果将桁架的每根杆看作一种可能的破坏模式,桁架看作一个元件。可以得到满应力准则 满应力方法的缺点:完全无视重量会漏掉最轻设计;中间点一般是不可行设计,对工程实际不利。希望得到可行的中间设计点。 齿形法:采用射线步进行可行性调整,适用于桁架一类刚度与设计变量成正比的结构。 将所有设计变量同时乘以一个常数ξ:A n i=ξA i o} 线性函数都是凸函数,线性规划是凸规划。

西安交大结构优化设计实验报告

结构优化设计实验报告 1.实验背景 结构优化能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结构减重,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这也是课程练习的有效补充。 2.实验课题 问题1:考察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DFP,BFGS)、单纯形法的性能,使用matlab中的fminunc 和fminsearch 函数。 ●目标函数1: 目标函数,多元二次函数 其中,,,, 初值 ●目标函数2 1.3 结果分析: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牛顿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速下降法和单纯形法在求解超越函数时稳定性不佳,最速下降法迭代次数最少,单纯形法

迭代次数最多。 问题2:使用matlab中的linprog和quadprog函数验证作业的正确性。 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目标函数1 6 , 运行结果: 单纯形法的解析解 用两相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目标函数2 , 运行结果: 单纯形法的解析解 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目标函数2 , , 运行结果:

问题3:用Matlab命令函数fmincon求解非线性约束规划问题 ●目标函数1 运行结果: 迭代次数:8 ●目标函数2 运行结果: 迭代次数:16 问题4:用Matlab命令函数fmincon求解人字形钢管架优化问题。已知:2F = 600kN,2B = 6 m,T=5 mm,钢管材料E = 210 GPa,密度=, 许用应力[ ]=160MPa,根据工艺要求2m ≤ h≤6m ,20mm ≤ D≤300mm 。求h , D 使总重量W为最小。

求 目标函数1 运行结果:

迭代次数:8 问题5:修改满应力程序opt4_1.m 和齿形法程序opt4_2.m ,自行设计一个超静定桁架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要求: (1)设计变量数目不小于2; (2)给出应力的解析表达式; (3)建立以重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应力为约束的优化模型。 分别用满应立法和齿轮法求解图2超静定结构,已知材料完全相同, , , 2000,1500==σσ , 满应力法和齿轮法运行结果:

主厂房结构优化专题分析

编号:FA008CT-A-05 新都华润雪花啤酒分布式能源站工程 勘察设计投标文件 招标编号:XD2T201401 第二卷技术部分 第二册专题报告 主厂房结构优化专题报告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二月北京

总目次 第一卷商务部分 第二卷技术部分 第一册工程技术方案说明 第二册专题报告 第三册投标人需提交的其他文件和资料第三卷投标报价书

目次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厂区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场地类别、建筑场地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地震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地震液化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场地稳定性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场地地基土的适宜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地基方案选择和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地基土工程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天然地基持力层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基础型式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地基沉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其他建(构)筑物地基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存在问题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TD-LTE 基站寻呼容量计算方法

TD-LTE 基站寻呼容量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 1.1输入参数计算 1、业务模型参数 根据业务模型计算忙时每用户呼叫次数,例如可假设为2.5次。 2、覆盖区的用户数 根据目标区域特点设置用户密度,例如可设置为表1-1。 表1-1典型区域用户密度 3、计算单小区寻呼用户数 单小区寻呼用户数计算公式为 单小区寻呼用户数=覆盖面积*用户密度*运营商渗透率*业务渗透率 其中覆盖面积S ,R为小区覆盖半径,对应站间距为1.5R。例如,如果站间距为400m,则单小区覆盖面积为0.13856平方公里,假设目标区域为商用区,则用户密度25,000个/平方公里,运营商渗透率设为0.8,业务渗透率设为1,则 密集城区内单小区寻呼用户数=0.13856×25000×0.8×1=2772 按照以上假设,单小区可能发生的寻呼次数为2772*2.5=6930次/小时,折算到秒为6930/3600=1.925次/s。 1.2根据配置获取每小区每秒支持的最大寻呼数 根据3GPP 36.331,一个子帧中寻呼的UE最多为16个。计算不同Nb配置下的寻呼个数,1s寻呼的UE个数/小区=1000/10×PO×16,各配置下每小区每秒支持的最大寻呼数见表

1-2。 表1-2各配置下每小区每秒支持的最大寻呼数 nB配置为T/2和T时,单小区每秒支持的最大寻呼UE数分别为800个和1600个。 1.3根据配置获取每小区每秒支持的最大寻呼数 统计TA List内的小区数,获取TA List内每秒寻呼用户数,即 每秒内TA List的首次寻呼次数=TA List内小区数×单小区寻呼用户数 假设一个TA List内包含150个小区,则每秒内TA List的首次寻呼次数为1.925×150=288.75。根据需要发起二次寻呼的用户比例,即可计算每秒TA List内需要发起的寻呼数,即TA List内需要发起的寻呼数=每秒内TA List的首次寻呼次数×(1+发起二次寻呼的用户比例) 例如,如果发起二次寻呼的用户比例为5%,则为288.75×(1+5%)=303。 2配置建议 nB配置为T/2和T时,单小区每秒支持的最大寻呼UE数分别为800个和1600个,基本满足容量需求。修改MME的寻呼周期,不会影响容量,但修改MME寻呼周期时,不应小于寻呼响应的正常延时,建议不要小于2秒。

结构优化设计大作业(北航)

《结构优化设计》 大作业报告 实验名称: 拓扑优化计算与分析 1、引言 大型的复杂结构诸如飞机、汽车中的复杂部件及桥梁等大型工程的设计问题,依靠传统的经验和模拟实验的优化设计方法已难以胜任,拓扑优化方法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手段。近年来拓扑优化的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其工程应用上,如: 用拓扑优化方法进行微型柔性机构的设计,车门设计,飞机加强框设计,机翼前缘肋设计,卫星结构设计等。在其具体的操作实现上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计算机语言编程计算,该方法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的控制优化过程,改善优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棋盘格现象等数值不稳定现象,得到较理想的优化结果,其缺点是计算规模过于庞大,计算效率太低;二是借助于商用有限元软件平台。本文基于matlab软件编程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平面薄板结构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拓扑优化,给出了几种典型结构的算例,并探讨了在实际优化中优化效果随各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初学者初涉拓扑优化的读者对拓扑优化有个基础的认识。

2、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结构拓扑优化是近20年来从结构优化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新分支,它在计算结构力学中已经被认为是最富挑战性的一类研究工作。目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应用研究还很不成熟,在国外处在发展的初期,尤其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1904 年Michell在桁架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拓扑优化的概念。自1964 年Dorn等人提出基结构法,将数值方法引入拓扑优化领域,拓扑优化研究开始活跃。20 世纪80 年代初,程耿东和N. Olhoff在弹性板的最优厚度分布研究中首次将最优拓扑问题转化为尺寸优化问题,他们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1988年Bendsoe和Kikuchi发表的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开创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的新局面。1993年Xie.Y.M和Steven.G.P 提出了渐进结构优化法。1999年Bendsoe和Sigmund证实了变密度法物理意义的存在性。2002 年罗鹰等提出三角网格进化法,该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实现了退化和进化的统一,提高了优化效率。目前常使用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退化法和进化法。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机械、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及船舶制造等领域。 3、拓扑优化建模(SIMP) 结构拓扑优化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连续体结构。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将设计区域划分为有限单元,依据一定的算法删除部分区域,形成带孔的连续体,实现连续体的拓扑优化。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方法和渐进结构优化方法。 变密度法以连续变量的密度函数形式显式地表达单元相对密度与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基于各向同性材料,不需要引入微结构和附加的均匀化过程,它以每个单元的相对密度作为设计变量,人为假定相对密度和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程序实现简单,计算效率高。变密度法中常用的插值模型主要有:固体各向同性惩罚微结构模型(solidisotropic microstructures with penalization,简称SIMP)和材料属性的合理近似模型(rational approximation ofmaterial properties,简称RAMP)。而本文所用即为SIMP插值模型。

LTE总结

LTE总结 1、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全球3G标准之一。它的主体包括CDMA接入网络和分组化的核心网络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接口协议。 2、IMT-Advanced——先进国际移动通信,即B3G技术或4G 3、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由IEEE组织开发的标准,初衷在于“宽带的无线化”,可以理解为Wi-Fi的广覆盖版。可以实现对一个城市的广覆盖。支持动态带宽。有两种标准,802.16d,主要针对固定接收。802.16e增加了移动性。 4、3GPP为了和WiMAX抗衡,就在HSDPA和IMT-Advanced之间插入了一个标准,即LTE。 5、为了能和可以支持20MHz的WiMAX技术抗衡,LTE带宽也必须从5MHz扩展到20MHz,为此3GPP不得不放弃长期采用的CDMA技术(CDMA技术在5MHz以上大带宽时复杂度过高),而采用了新的核心复用技术,即OFDM,这根WiMAX采用了相同的方式。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通在CDMA上收取的专利费过高。同时为了在RAN侧降低用户面的时延,LTE取消了一个重要的网元——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此外,在整体系统架构方面,核心网侧也在同步演进,推出了崭新的演进型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这称之为系统框架演进(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无线网和核心网都有这样大的动作,这使得LTE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大部分与3G系统的后向兼容性。 6、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早起定位于有线宽带技术(ADSL)的延伸。目的是希望摆脱网线的束缚。最早实现这一目标的是IEEE 802.11x,即Wi-Fi。由于Wi-Fi覆盖距离太短,于是推出了WiMAX的固定版,IEEE 802.16d,可以实现最大50km的超远覆盖,在此基础上发展的IEEE 802.16e加入了寻呼和漫游等功能。这是信息技术(IT)产业向通信技术(CT)产业的一次渗透。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在向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而努力。3GPP和3GPP2组织分别向HSPA和EV-DV方向演进。可以理解为CT向IT的渗透。 7、宽带接入移动化的表现:由大带宽向可变带宽;由固定接入向支持中低速移动演变,由孤立热点覆盖向支持切换的多小区组网演变;由支持数据业务向同时支持话音业务演变;由支持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便携终端,向同时支持以手机的移动终端演变。 8、移动通信宽带化的表现:由5MHz以下带宽向20MHz以上带宽演变;由注重高速移动向低速移动优化演变;由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并行向全分组域演变;终端形态由移动终端为主向便携、移动终端并重演变。 9、LTE的需求: (1)显著提高峰值数据率,达到上行50Mbit/s,下行100Mbit/s。 (2)显著提高频谱效率,达到3GPP 6R的2-4倍。 (3)尽可能将无线接入网的环回延时降低到10ms以内。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摘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稳定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加快产业机构调整步伐,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建设,这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个关键点。如何通过有效的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初衷。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机构优化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以及该符合对产业结构进行具体的优化,从而稳定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 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发展,才是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关键举措。一直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就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的不断完善,第三产业增速较快。如何才能够实现三个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互补发展、共同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点。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稳定发展、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保障。因此,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1探讨分析优化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1.1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所以说优化产业机构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三个产业的共同支持。如果三个产业的发展不协调、比例不得当,那么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不符合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这就像是一支篮球队样,一共有5名球员在场上比赛,如果有一名球员的能力水平与其他4个人差距较大,那么他就是最弱的一个环节,同样将是会被对方主要针对的点,很容易让对方在他身上来进行得分。所以中国经济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个产业必须要协调共同发展进行才行。而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所要做到的正是协调、平衡三个产业的发展,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1.2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之间是成正比的,当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越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将各资源在各产业中进行合理的分配,提高利用效率,避免对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

LTE寻呼

LTE寻呼帧与寻呼时刻的计算 像其他GSM、WCDMA系统一样,LTE系统在空闲态UE使用DRX(不连续接收-睡眠、唤醒机制)功能减少功率消耗,增加电池寿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UE从SIB2中获取DRX相关信息,然后根据DRX周期UE监测PDCCH信道,查看是否有寻呼消息,如果PDCCH信道指示有寻呼消息,那么UE解调PCH信道去看寻呼消息是否属于自己。在这个过程,UE如何根据DRX周期确认在哪一无线帧、哪一子帧去监测PDCCH信道?寻呼时刻(PO)如何获取呢?通常为了计算PO分为两步。 第一步、寻呼帧位置确认。 根据下面公式求得: 寻呼帧位置 PF = SFN mod T= (T div N)*(UE_ID mod N) 其中 SFN:系统帧号,当前UE所在帧号 T:T=min(Tc,Tue),其中Tc,Tue 分别表示核心网和无线侧设置的寻呼周期,一般情况无线侧的寻呼周期小于核心网周期,默认等于无线侧寻呼周期DefaultPagingCycle,该参数从SIB2中读取。而Tc从S1的寻呼消息中获取。 N:N=min(T,nB),nB从SIB2中读取。 UE_ID: 包含在S1的寻呼消息中,通过IMSI模1024计算得到。 第二步、寻呼时刻的确认 寻呼时刻:即寻呼帧所在位置对应的子帧号,该时刻不是通过计算得到,而是通过NS与I_s对应关系获取。对应关系如下表1、2.其中表1为FDD模式,表2为TDD模式。 其中:Ns:Ns =max(1,nB/T),其中nB,T都是通过SIB2获得。 i_s :i_s = floor(UE_ID/N) mod Ns。UE_ID从S1消息中获取,N通过SIB2中信息计算得到。 下面举例说明寻呼帧与寻呼时刻的计算。 例如:如下表,现网中DefaultPagingCycle设置为128,则T=128; nB设置为T,即128,那么N=128;Ns=1. 第一步,算寻呼帧位置:

关于优化师资结构调研报告

关于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小学现有教师20人,现有教师21人,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3人,中小学一级教师14人,中小学二级4人。本科18人,大专1人。50岁以上4人,40岁-49岁7 人,30岁-39岁8人,20岁-29岁2人。 二、师资结构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完全合理。音乐、体育教师和英语教师缺乏。师资短缺造成开课困难,师资短缺,开不齐课程。教师教学负担重,一名教师代课好多门学科。 2.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老龄化严重,缺少年轻教师。由于教师老龄化、教师教学能力不达标。年纪大的教师对新事物、新理念、新方法接受较慢,教学能力大多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经费的制约,教师得不到有效培训,教师专业素质差,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提高。 4.学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工作热情的激发上制度不够完善、措施不够得力。 5.教师的最终学历大多通过在职教育获得,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 6.师资配备标准不合理。教师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按照师生比的标准。对于大规模完全小学来说,这个标准是可行的。

但是,对于小规模村小来说,如果严格按照师生比的标准定编肯定会导致教师数量不足。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议。 1.专门制定小规模村小教师队伍建设标准框架,设立分层分类菜单。 2.加强培训,加强学校英语、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的培训。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改革师资调配体制,加强教师流动。 4.改善职业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 5.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就近合校,尤其是小规模学校,学生少,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合校有利于优化师资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

LTE网络寻呼容量评估

LTE网络寻呼容量评估

目录

1概述 1.1TAC介绍 LTE网络现行寻呼策略为:精准寻呼+普通的寻呼,即UE上次驻留的eNodeB发起寻呼->精准寻呼2S响应超时寻呼下级,最近TAC ->精准寻呼2S响应超时寻呼下级,TAL->精准寻呼2S响应超时重新寻呼, TAL ->寻呼6S超时后重新寻呼,TAL ->寻呼6S超时后寻呼失败。 注:若UE在一个eNodeB下的驻留时间小于2分钟(eNodeB粘性时长),MME将跳过该UE对应的寻呼规则中“最近eNodeB”的寻呼范围,直接跳转到下一级范围(TAC或TA List)进行寻呼。 TAC区作为LTE网络寻呼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配置即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过大:会导致核心侧、无线侧资源消耗过大,引起过载、挤占业务信道资源或需要的配置过高问题。 过小:会导致TAC级寻呼成功率偏低、从而触发过多不心要的TAC List级寻呼,并导致TAC编号资源紧张。 1.2TAC区约束条件 TAC区最大寻呼能力需要考虑以下2方面的约束条件: 1、核心侧MME现网配置条件下的寻呼能力。 2、无线侧寻呼对空口资源占用合理比例下的寻呼能力。 2TAC寻呼能力分析 2.1核心侧MME分析 核心网进行TAC合并的条件是,一个TAL下挂基站数量不超过150,否则在用户数突增情况下可能造成MME侧设备的负荷问题。 TAL下TAC数量减少对核心网设备负荷的影响在5%左右。 统计现网TAL下挂基站数目情况,150个基站以上的TAL数目达到53个,其中衡水最高达到一个TAL下面825个BBU(TAL:18929),部分过大的TAL需要进行分裂后再进行TAC合并。

阳光城集团项目结构优化报告0518

兰州阳光城?林隐天下六期项目二号组团结构咨询报告 北京同创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18年05月

目录 一、概述 二、主要咨询工作内容 三、墙、剪力墙、基础配筋原则 四、车库顶板和底板结构选型的经济性分析 五、住宅结构计算模型调整意见 六、车库计算模型咨询意见 七、住宅结构施工图咨询意见 八、车库结构施工图咨询意见 九、楼梯、节点施工图咨询意见 十、总结

林隐天下六期项目二号组团结构咨询报告 一、概述 1.任务来源 受阳光城集团兰州梨花岛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由北京同创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张林隐天下六期项目二号组团结构优化工作。 2.工程概况 本项目由阳光城集团兰州梨花岛置业有限公司开发。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总建筑面积为61984.91㎡;塔楼地上4、9层,无地下室,采用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四级;车库地下一层,采用框架结构;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s,多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2;场地类别为二类;结构阻尼比为0.05。车库采用的框架结构,地下室抗震等级为四级。 3.主要编制依据 1)和业主签订的设计咨询合同; 2)由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18年02月2编制的地质勘察报告《兰州林隐天下C2地块 二组团项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018-012); 3)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建筑与结构各阶段的图纸及结构计算模型及相关计算书等; 4)国家和地方相关的规范和规程; 5)我司各阶段的结构设计工作内容和资料整理; 二、主要咨询工作内容 在本项目结构设计管理和结构设计优化服务工作过程中,我司结构工程师秉承“专业创造价值”的企业精神,以业主为本、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通过精细化和专业化的结构设计优化工作,在满足建筑功能、效果以及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争取做到结构各项经济指标更加经济节省。 根据我司项目优化流程及本项目设计优化内容,本项目主要优化工作如下:

LTE学习总结—LTE附着信令流程

附着流程 UE进行实际业务前的在网络中注册过程,是一个必要的过程,用户只有在附着成功后才可以接收来自网络的服务 流程图 1.RRC Connection Setup Request:UE——ENodeb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请求 2.RRC Connection Setup :ENodb——UE RRC连接设置

3.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UE——ENodeb RRC连接设置完成 4.Initial UE massage:ENodeb——MME 初始UE消息 5.DL NAS Transfer:MME——ENodeb 下行NAS 传输 6.DL Information Transfer:UE——ENodeb 下行消息传输 7.UL Information Transfer:ENodeb——UE 上行消息传输 8.UL NAS Transfer:ENodeb——MME 上行NAS传输 9. DL NAS Transfer:MME——Enodeb 下行NAS传输 10. DL Information Transfer : ENodeb——UE 下行消息传输 11. UL Information Transfer:UE——Enodeb 上行消息传输 12. UL NAS Transfer:ENodeb——MME 上行NAS传输 13. 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MME——Enodeb 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 14. Security Mode Command: UE——Enodeb 安全模式命令 15. Security Mode Complete:ENodeb——UE 安全模式完成 16. UE Capability Enquiry:ENodeb——UE UE能力查询 17.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UE——Enodeb

LTE培训笔记总结

LTE培训笔记总结. 高通芯片目前情况:在终端方面,基于40纳米的TD-LTE单模、多模数据终端已经相对成熟,但基于28纳米的多模多频终端会给整个产业界带来很多挑战。TD产业联盟王鹏认为,28纳米多模芯片的产品预计到明年第三、四季度有工程样片供货,而TD-LTE多模芯片的大规模商用要在2014年中期到来。目前高通公司小批量的28纳米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其中的瓶颈主要在于28纳米芯片量产工艺需要完善,而且28纳米的产品架构搭建有一定难度。 E-UTRAN: 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LTE的接入网EPC:Evolved Package Core,LTE的核心网 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 EPS = E-UTRAN + EPC;狭义来讲:LTE=E-UTRAN, SAE = EPC。 MME:LTE接入下的控制面网元,负责移动性管理功能 S-GW:SAE网络用户面接入服务网关,相当于传统Gn SGSN的用户面功能 P-GW:SAE网络的边界网关,提供承载控制、计费、地址分配和非3GPP 接入等功能,相当于传统的GGSN LTE协议栈的两个面: 用户面协议栈:负责用户数目传输;控制面协议栈:负责系统信令传输 用户面的主要功能: 1、头压缩; 2、加密; 3、调度; 4、ARQ/HARQ

Image 控制面的主要功能: 1、RLC和MAC层功能与用户面中的功能一致; 2、PDCP层完成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3、RRC层完成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资源控制,移动性管理,UE 测量报告控制; 4、NAS层完成核心网承载管理,鉴权及安全控制 Image TD-LTE物理层帧结构: 一个长度为10ms的无线帧由2个长度为5ms的半帧构成,每个半帧由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构成。 常规子帧:由两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构成 特殊子帧:由DwPTS、GP以及UpPTS构成 TDD帧结构-上下行配置:

网站SEO分析报告书结构

一:网站概况 1. 域名相关 a) 域名相关性(是否包含关键词); b) 是否容易记忆; c) 域名年龄; d) 域名过往被惩罚历史(比较难查,参考); e) 是否备-案; 2. 服务器相关 a) 服务器IP; b) 服务器速度; c) 服务器功能和配置; d) 服务器地理位置; e) 同服务器网站数量; f) 同服务器网站质量; 3. 网站概况 a) 网站定位; b) 网站年龄; c) 网站收录量; d) 反向链接数量; e) PR值(参考); f) 目标关键词; g) 目标关键词排名情况; h) 关键词密度; i) 快照频率; 二:站内分析 1. 首页文件名 a) 默认文档是否站点首页 b) 是否存在跳转 c) 首页锚文本链接地址是否唯一 2. 目标关键词 a) 目标关键词及数量 b) 目标关键词准确性 c) 目标关键词竞争度分析 d) 目标关键词建议 3. 长尾关键词 a) 长尾关键词 b) 长尾关键词获取方式 c) 长尾关键词相关度 d) 长尾关键词记录单 4. 网站结构

a) 是否树形结构 b) 页面间链接情况 c) 栏目间链接情况 d) 页面JS文件使用情况 e) 页面多媒体使用情况 f) 图片ALT属性检查 g) 内容和样式是否分离 5. 网站导航 a) 是否锚文本导航 b) 导航锚文本关键词相关性 c) 主导航和次导航 d) 是否有面包屑导航 6. 栏目页 a) 三个标记;title,keywords,description b) 标题结构 c) 关键词相关性 d) 分页标题重复度检测 e) 分页链接URL是否加深了URL深度 7. 内容页 a) 内容来源 b) 三个标签;Title、Keywords、Description c) 四处一词;标题,关键词,描述,外链锚文本 d) URL深度 e) URL是否包含关键词(英文) f) 标题格式 g) H标记的使用 h) 文章写作是否符合SEO规范 i) 图片ALT属性 j) 站内关键词锚文本 k) 五条金律 l) 文章总量 m) 文章收录量 n) 页面关键词密度 o) 相关内容推荐 p) 是否对缩进等无用代码进行清理 8. 页面更新机制 a) 是否存在页面更新机制 b) 页面更新方式 c) 页面更新频率 9. Robots.txt蜘蛛协议 a) 文件是否存在 b) 正确性检查 c) 蜘蛛权限检查 d) 是否泄露后台地址

某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优化分析报告模板

创园建设工程 结构优化分析报告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2 地基基础优化设计 (1) 3 结构体型和结构构件优化设计 (2) 3.1 结构体型的选定 (2) 3.2 结构体系的优化 (2)

上饶市中科数创园建设工程 结构优化分析报告 1 项目概况 程项基位于区吴大以路。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总用地面积:34015.3m2(30亩);总建筑面积:90432.16 m2;计容总建筑面积:68024.34m2;不计容建筑面积:22407.82 m2;机动车停车数:683辆,其中地面停车位87辆,地下车库停车位596辆。。 图 1.1 总平面图 2 地基基础优化设计 2.1 基础选型说明 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总部大楼(9层),公寓附属大楼(6层),服务中心(3层)、商务公寓(5层),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属乙级。 拟建场地位于上新区,吴处西北面,茶圣路东南侧,该地段路网齐全,交通便利。本次勘察场地区域尚未整平,场地地貌多为耕地及菜地,局部为水塘、洼

地,场地高程为72.24-77.19m,整体起伏不大,其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及卵石层孔隙中,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上层滞 -Ca型。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水,地下水质(据室内地下水质分析资料)类型为HCO 3 查报告及本次勘探资料,卵石层富水性较强,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1.00-5.20m,稳定水位高程69.56-73.69m,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其稳定水位随地形及季节性气候影响而波动,结合场区所处地貌位置及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场区地下水年变幅值约1~2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基础形式如下: 采用灌注桩基础,以中风化砂岩为持力层,桩身材料用混凝土C3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根据桩径大小取3000~6000kN。 底板结构型式,非人防区采用300厚底板;人防区采用450厚底板。 3 结构体型和结构构件优化设计 3.1 结构体型的选定 上饶市中科数创园建设工程项目属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根据结构整体指标与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整个结构采用框架结构。 3.2 结构体系的优化 结构优化设计是在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科学的计算论证、适度的构造措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合理节约造价的设计方法。 1)在方案阶段,通过与建筑专业的充分沟通,对建筑的平面布置、立面造型、柱网布置等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使结构的高度、复杂程度、不规则程度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抗震审查,为降低含钢量争取主动权;在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比较时,综合考虑材料费、模板费、基坑开挖降水支护费用、措施费、施工难易、工期长短等因素,力争使工程土建造价降低。 2)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建筑材料、设计参数、基础型式等内容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选出最优方案,整体控制含钢量;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通过精确的荷载计算、细致的模型调整,使结构达到最优受力状态,进一步降低用钢量。

LTE常见信令流程总结

0.1控制面和用户面协议栈 (2) 0.2S1接口控制面和用户面协议栈 (3) 1 开机附着流程 (4) 1.1正常流程 (4) 1.2异常流程 (5) 1.2.1 RRC连接建立失败 (5) 1.2.2核心网拒绝 (6) 1.2.3 eNB未等到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 (7) 1.2.4 RRC重配消息丢失或者没收到RRC重配完成消息或者eNB内部配置UE的安全参数等 失败 (7) 2 UE发起的SERVICE REQUEST流程 (8) 2.1正常流程 (8) 2.2异常流程 (9) 2.2.1 RRC连接建立失败 (9) 2.2.2核心网拒绝 (10) 2.2.3 eNB未等到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 (10) 2.2.4 RRC重配消息丢失或者eNB内部配置UE的安全参数失败或者没有建立起来一个非 GBR承载 (10) 2.2.5 eNB建立专用承载失败 (10) 2.2.6 eNB建立默认承载失败 (11) 3网络发起的PAGING流程 (12) 3.1S_TMSI寻呼 (12) 3.2IMSI寻呼 (12) 4 TAU流程: (12) 4.1正常流程 (12) 4.1.1 IDLE下发起的 (12) 4.1.2 CONNECTED下发起的 (14) 4.2异常流程 (14) 5去附着 (14) 5.1关机去附着 (14) 5.2非关机去附着 (14) 6切换流程 (16) 7专用承载建立流程 (16) 7.1正常流程 (16) 7.2异常流程 (17) 7.2.1 核心网拒绝 (17) 7.2.2 eNB本地建立失败(核心网主动发起的建立) (17) 7.2.3 eNB未等到RRC重配完成消息,回复失败 (18)

网站SEO结构分析报告书

网站SEO结构分析报告书 一:网站概况 1. 域名相关 a) 域名相关性(是否包含关键词); b) 是否容易记忆; c) 域名年龄; d) 域名过往被惩罚历史(比较难查,参考); e) 是否备-案; 2. 服务器相关 a) 服务器IP; b) 服务器速度; c) 服务器功能和配置; d) 服务器地理位置; e) 同服务器网站数量; f) 同服务器网站质量; 3. 网站概况 a) 网站定位; b) 网站年龄; c) 网站收录量; d) 反向链接数量; e) PR值(参考); f) 目标关键词; g) 目标关键词排名情况; h) 关键词密度; i) 快照频率; 二:站内分析 1. 首页文件名 a) 默认文档是否站点首页 b) 是否存在跳转 c) 首页锚文本链接地址是否唯一 2. 目标关键词 a) 目标关键词及数量 b) 目标关键词准确性 c) 目标关键词竞争度分析 d) 目标关键词建议 3. 长尾关键词 a) 长尾关键词 b) 长尾关键词获取方式 c) 长尾关键词相关度 d) 长尾关键词记录单 4. 网站结构

a) 是否树形结构 b) 页面间链接情况 c) 栏目间链接情况 d) 页面JS文件使用情况 e) 页面多媒体使用情况 f) 图片ALT属性检查 g) 内容和样式是否分离 5. 网站导航 a) 是否锚文本导航 b) 导航锚文本关键词相关性 c) 主导航和次导航 d) 是否有面包屑导航 6. 栏目页 a) 三个标记;title,keywords,description b) 标题结构 c) 关键词相关性 d) 分页标题重复度检测 e) 分页链接URL是否加深了URL深度 7. 内容页 a) 内容来源 b) 三个标签;Title、Keywords、Description c) 四处一词;标题,关键词,描述,外链锚文本 d) URL深度 e) URL是否包含关键词(英文) f) 标题格式 g) H标记的使用 h) 文章写作是否符合SEO规范 i) 图片ALT属性 j) 站内关键词锚文本 k) 五条金律 l) 文章总量 m) 文章收录量 n) 页面关键词密度 o) 相关内容推荐 p) 是否对缩进等无用代码进行清理 8. 页面更新机制 a) 是否存在页面更新机制 b) 页面更新方式 c) 页面更新频率 9. Robots.txt蜘蛛协议 a) 文件是否存在 b) 正确性检查 c) 蜘蛛权限检查 d) 是否泄露后台地址

LTE网络寻呼容量评估

LTE网络寻呼容量评估

目录
1 概述 .................................................................................................................................................. 3 1.1 TAC介绍 ................................................................................................................................... 3 1.2 TAC区约束条件 ....................................................................................................................... 3 2 TAC寻呼能力分析 ............................................................................................................................ 3 2.1 核心侧MME分析 ....................................................................................................................... 3 2.2 无线侧空口分析 ..................................................................................................................... 4 3 4 现网分析 .......................................................................................................................................... 4 TAC调整建议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