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标准(201209)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标准(201209)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标准(201209)

机密等级:机密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

(总部流程适用)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走地方流程时间: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

(地方流程适用)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

(地方流程,代工产品标示适用)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地方流程)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地方流程,代工产品标示适用)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新产品测试流程图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内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内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内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内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内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内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品包装材料k验证报告 拟制日期年月曰 审核日期年月曰 批准日期年月曰 生效日期年月E 版号

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一、总则 1包装材料的要求 依据:YY/、YY/T0313. 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

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

3. 2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 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 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材料的毒性检测。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

GBT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384-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产品的运输包装方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产品的运输包装。 2 引用标准 GB 155 针叶树木材缺陷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49 一般用途圆钢钉 GB 738 阔叶树材胶合板 GB 1349 针叶树材胶合板 GB 1923 硬质纤维板 GB 2934 联运平托盘外部尺寸系列 GB 4768 防霉包装技术要求 GB 4769 防霉包装试验方法 GB 4823 阔叶树木材缺陷 GB 4857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GB 4879防锈包装 GB 4892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GB 4995 木制联运平托盘技术条件 GB 5033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箱 GB 5034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GB 5048 防潮包装 GB 5398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6543 瓦楞纸箱 GB 6544 瓦楞纸板

GB 6980钙塑瓦楞箱 GB 7350 防水包装技术条件 GB 8166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GB 12339 防护包装用内包装材料 GB 13041 包装容器菱镁砼箱 GB 13123 竹编胶合板 GB 13144 包装容器竹编胶合板箱 LY 209 刨花板 3 总则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科学、经济、牢固、美观和适销的要求。在正常的储运、装卸条件下,应保证产品自制造厂发货之日起,至少一年(出n产品至少两年)内不因包装不善而产生锈蚀、长霉、降低精度、残损或散失等现象.特殊要求按双方协议执行。 包装设计应根据产.铺特点、流通环境条件和客户要求进行。做到包装紧凑、防护合理、安全可靠。 产品需经检验合格,做好防护处理.方可进行内外包装。随机文件应齐全。 包装件外形尺寸和质母应符合国内外运输方面有关超限、超重的规定。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什的尺寸应符合 GB 4892 的规定。 产品包装环境应清洁、干燥、无有害介质。 4 包装方式与防护包装方法 包装方式主要有箱装(木箱、瓦楞纸箱、胶合板箱、纤维板箱、钙塑箱、菱镁砼包装箱、竹胶板箱、塑料箱、金属箱等)、敞装、局部包装、捆装、裸装、袋装和托靛包装等。其典型结构见附录A(参考件)。 防护包装方法主要有:防水包装、防潮包装、防霉包装、防锈包装和防震包装等。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储运、装卸条件,选用适当的防护包装方法。 5 技术要求 箱装 5.1.1材质要求 5.1.1.1木材 a.包装箱用材应在保证包装箱强度的前题下,根据合理用材的要求,选用适当的树种。主要受力构件应以落叶松、马尾松、紫云杉、白松、榆木等为主,也可以采用与上述木材物理、机械性能相近的其他树种。 b.同一包装箱的箱板色泽应基本一致,外表面应平整,无明显毛刺和虫眼(已修补的虫眼例外)。

产品包装上的各种认证标志含义

产品包装上的各种认证标志含义 几乎所有名牌产品的包装上都印有不同的认证标志,可见认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认证是由第三方经授权的独立的权威机构根据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法规标准,对生产厂家的产品或生产体系进行检测与监督,并就通过与否签发检测报告与证书的过程。如果取得认证,也就说明产品质量符合了国家或国际标准。 早在18世纪中叶就有了产品认证的雏形,当时只是一些自发的民间机构对产品实行检验。时至今日,认证已发展成为一种国家保护消费者利益,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商家建立市场信誉的有力措施。认证已被全球采用,世界各发达和相对发达的国家都已建立了独立的认证体系。 CCIB安全认证标志 CCIB是中国商检的英文缩写。CCIB安全认证标志的字体和外圈印刷为黄色,英文字母S是英语Sa fe ty的缩写,表示“安全”。 CCIB安全认证标志应当加附在进口商品或其包装袋、盒、瓶、听等小包装的明显部位。对某些商品,经批准后可直接印制或模压在有关商品或其小包装上。 目前使用的CCIB安全认证标志是由国家检验检疫机构采用高新技术统一印制的,具有防伪的特点,消费者只要用手轻刮“CCIB”中的“I”字母,就会显出一行小“CCIB”字样。值得注意的是,CCIB安全认证标志是由出口国生产厂家或公司,向我国国家检验检疫机构进口商品质量许可制度审查部门申请,经商检权威检验专家对样品检验和对生产厂家检测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并获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后,才被授权使用的。它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附在产品上,而不是在商品入关开箱检验时加附的。另外,CCIB安全认证标志具有一次性粘贴加附的特点,如将其撕下,整个标志将残缺并很难再用。

产品保质期测试验证操作指引修订稿

产品保质期测试验证操 作指引

产品保质期测试验证操作指引 1目的 规范我司新产品保质期的确定,保证食品于货架期内的有效食用质素及卫生安全. 2范围 轻工业部规定除外的我司所有新产品的保质期制定 3职责 3.1生产部–严格按照产品工艺制作并提供新产品保质期测试所需样本. 3.2品管部 3.2.1负责新产品测式样本的抽取及标识,同时按保质期测试之相应贮存条件进 行存放并作好记录. 3.2.2 负责新产品测试样品的微生物及理化相关项目检测并作好记录. 3.2.3 负责新产品测试样品的定期感官判定并作好记录. 3.2.4 根据新产品项目检测及感官判定结果制定其相应保质期限. 4工作程序 4.1微生物及理化相关检测 4.1.1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葡,沙门,志贺氏,油脂产品的酸价,过氧化 值等 4.1.2测试方法: 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方法(ASLT) 4.1.3. ASLT测试原理: 4.1.3.1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 反应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 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4.1.3.2在给定的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衰退与时间成反比例。温差为10°C的两 个任意温度下的储存期的比率Q10=温度为T时的储存期 / 温度为(T+10°C)时的储存期,对储存期有极大的影响,通常来说,罐头食品的Q10为~4,脱水产品为~10;冷冻产品为3~40。

验证报告总结归纳包装

验证报告总结归纳包装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包装验证 版本/修改状态:A/0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发放号:控制状态: 拟制:审核:批准: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本包装是用于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在规定的生产、灭菌、运输、贮存过程中,能够保持产品无菌性、完整性、无相互兼容性、强度等理化特性的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的包装。 二、过程要求(本包装需满足特性): 1、微生物屏障 2、无毒性 3、物理和化学特性的符合性 4、与材料所用的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5、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6、包装材料灭菌前后的贮存寿命 7、变更时的再确认

三、验证方案 1、目的:通过各种试验和过程验证来证明此包装材料能够满足预期用途。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纸塑、复合(透析 式)单包装。 3.试验和验证方法及预计完成时间: a﹚封口验证;2008年3月完成。 b﹚包装完好性试验;2008年3月完成。 c﹚阻菌性试验(微生物屏障)2008年3月完成。 d﹚毒性试验(生物兼容性测试);2008年3月完成。 e﹚化学特性测试;2008年3月完成。 f﹚灭菌适应性试验;2008年3月完成。 g﹚贮存试验;2008年3月完成。 四、验证小组人员职责权限

第二部分试验和过程验证 一、封口验证: 1、验证方案: (1)目的: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多个生产运转过程进行鉴定,来验证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范围:适用于薄膜封口机封口的塑料复合袋和纸塑包装袋。 (3)参与人员: 于杰、李春民、王玉伟、田丽亚、程凤军。 (4)验证步骤: a)泡罩包装机。 b)过程控制参数的评价。 c)过程控制参数的确定。 2、验证内容、程序: (1)验证要求: a)监控关键参数的能力。 b)所有仪表的校准。 c)密封、传动系统测试。 (2)设备验证经过、结果: a)设备名称:泡罩包装机 温度范围:100-125℃ 设备的各关键参数、温度、压力、速度均能监控。 b)所有仪表均经区技术监督局计量科测试合格。(贴有计量合格证) c)设备的密封、传动系统经机电部工程师测试均合格。 (3)过程控制参数评价(失败分析、在封口压力一定条件下): a)温度过低会造成达不到材料熔点,无粘合造成包装漏气。如温度过高则会造成包 装材料收缩、糊焦,影响美观,甚至材料熔化、破损。 b)封口速度过快(停留时间过短)会造成材料吸热过少,密封强度达不到。如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1. 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 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 1. 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 pH 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判定结论: 1. 1. 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 健康的毒性物质。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 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 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 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 包装完整性。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 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 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 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判定标准:按 ISO11607-1: 2006 附录 C 测定。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5 包装材料与灭 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依据:按 GB15980-1995、 GB 7918. 2 试验结论样品编号平行取样总数平均菌数稀释倍数(10-1)结果(cfu/件)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论备注 B、灭菌 适应性验证项目:无菌性、灭菌袋的热封强度验证依据: ISO11138-2: 1994、 EN868-5: 1999 无菌性检测:样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结果结论灭菌袋热封强度检测:编号数据灭菌袋灭菌前的热封强度灭菌袋灭菌后的热封强度 1 2 3 4 5 1 2 3 4 5 测试结果结论 1. 1. 6 包装材料与标识系统的相适应性评价目的:包装材料与 标签系统在确定的灭菌条件的的适应性。评价项目: 1) 标签系统在灭菌前应保持完 整和清晰; 2) 标签系统不会因灭菌过程而导致难以辨认; 3) 标签系统不会引起墨迹 向产品迁移。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分类数据灭菌前灭菌后标签是否完整清晰是否符合规定标签是否清晰墨迹是否迁移测试结果结论 1. 1. 7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评价目的:在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验证包装材料是否能保证其特性。评价项目:灭菌袋封口完整性。验证依据: GB12085-89 试验结论: 1. 2 稳定性试验 1. 2. 1 加速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延伸率、微生物阻隔能力。判定方法:通过 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2. 2 真实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微生物阻隔能力。判定 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3 提供的信息评价目的:标签、说明书、外包装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能是否能提供规格、 批号、有效期、贮存条件、灭菌方式等信息。评价项目:标签、说明书上的内容 及形式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类别编号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1、目的 通过监控所有进料质量,确保采购的原辅材料质量符合本公司的品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检测部对到货原辅材料执行进货检验时的基本流程。 3、职责 3.1商务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仓库负责对进厂各种物料的品名、数量及外包装的验收工作,按贮存标准分类保管及各种物资入库、出库的搬运装卸工作。 3.3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采购物料的材料技术规格书及检测标准的制定。3.4产品检测部负责检测作业指导书,检测仪器操作规范的编制、采购物资的检验和验证,对质量异常问题进行会签确认并追踪。 3.5品管部负责进货检验流程的制定并监督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异常物料的供应商改善反馈及后续追踪确认。 4、管理内容 4.1流程图 [ 原辅料检验流程图] (附件一)。 4.2进料点收 4.2.1供应商送货时先由仓库保管员进行收货,若于收货前发现品名、数

量、重量与实物不符,物料不经IQC(原料检验员)直接由仓库保管员负责处理。 4.2.2点收合格后,对于需要产品检测部IQC 人员检测的物料由仓管人员将货物移至待检区并发起一份《产品请检单》,把随货所附的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验单一并交付并通知IQC 人员进行检验工作。 4.2.3所有到货的原辅材料及设备零部件,仓库库管员在收货后,都要要求请购部分填写一份《来料检验报告单》,确认所请购的物料要求是否符合使 用要求。 4.3物料检验流程 4.3.1IQC 检验人员接到仓库的请检信息后,首先去仓库核对物料,核对内容包括随货所附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验单和物料外包装上的批次号、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等。核对无误后实施抽样检验。依据《产品检测中心抽样规定》与《各类原辅材料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项目和要求执行检验。 4.3.2物料检验完成后,IQC 检验人员应填写《原料检验报告单》,把物料的检测结果,依据该物料的[ 材料检验标准]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确认完成的检测结果签字后以打印或邮件形式发往商务部、生产技术部、品管部、及公司领导各一份。 4.3.3对于产品检测部判定为合格的物料,由IQC 人员在《原料检验报告单》直接盖合格章。对于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由产品检测部人员发起一

验证报告包装

包装验证 版本/修改状态:A/0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发放号:控制状态: 拟制:审核:批准: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本包装是用于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在规定的生产、灭菌、运输、贮存过程中,能够保持产品无菌性、完整性、无相互兼容性、强度等理化特性的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的包装。 二、过程要求(本包装需满足特性): 1、微生物屏障 2、无毒性 3、物理和化学特性的符合性 4、与材料所用的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5、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6、包装材料灭菌前后的贮存寿命 7、变更时的再确认 三、验证方案 1、目的:通过各种试验和过程验证来证明此包装材料能够满足预期用途。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纸塑、复合(透析式) 单包装。 3.试验和验证方法及预计完成时间: a﹚封口验证;2008年3月完成。 b﹚包装完好性试验;2008年3月完成。 c﹚阻菌性试验(微生物屏障)2008年3月完成。 d﹚毒性试验(生物兼容性测试);2008年3月完成。 e﹚化学特性测试;2008年3月完成。

f﹚灭菌适应性试验;2008年3月完成。 g﹚贮存试验;2008年3月完成。 四、验证小组人员职责权限 第二部分试验和过程验证 一、封口验证: 1、验证方案: (1)目的: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多个生产运转过程进行鉴定,来验证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范围:适用于薄膜封口机封口的塑料复合袋和纸塑包装袋。 (3)参与人员: 于杰、李春民、王玉伟、田丽亚、程凤军。 (4)验证步骤: a)泡罩包装机。 b)过程控制参数的评价。 c)过程控制参数的确定。 2、验证内容、程序: (1)验证要求: a)监控关键参数的能力。 b)所有仪表的校准。

产品包装设计规范标准[详]

产品包装规范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包装作业的运作,保证产品能满足环境试验的要求,保护产品在运输中不受破坏,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作业之运作,主要是针对纸箱包装件的质量标准给予合理规范。 3、引用标准 GB6543 瓦楞纸箱 GB6544 瓦楞纸板 GB 13023 瓦楞原纸 GB 13024 箱纸板 GB 5033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箱 GB 5034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GB/T6546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法 GB/T 6545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法 GB/T 4857.1 试验时部位标示方法 GB/T 4857.3 运输包装件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 4857.5 跌落试验方法 GB/T 4857.10 运输包装件正弦振动试验方法 4、基本要求 ⑴、为了保护产品之塑料,金属等基本面免受破坏,对产品加胶袋包装。 ⑵、为了缓冲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冲力,要对产品加强保护,需加衬垫或彩盒包装。 ⑶、按照客户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5、包装材料 5.1、瓦楞纸板的种类 ⑴、单面瓦楞纸板 单面瓦楞纸板是由一张面纸和一张瓦楞纸粘合而成的。 ⑵、三层瓦楞纸板 三层瓦楞纸板也称单瓦楞纸板。是在一张面纸和一张里纸之间粘一张瓦楞纸而形成的。 ⑶、五层瓦楞纸板 五层瓦楞纸板也称双瓦楞纸板。是在面纸、芯纸、里纸之间粘二张瓦楞纸而形成的。 ⑷、七层瓦楞纸板 七层瓦楞纸板也称三瓦楞纸板。是在面纸、芯纸、里纸之间粘三张瓦楞纸而形成的。 ⑸、瓦楞纸板的楞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瓦楞种类 A B C E 楞高(mm) 4.5~5.0 2.5~3.0 3.5~4.0 1.1~2.0 楞数(个/300mm)34±2 50±2 38±2 96±4 楞形分类: 楞形特点 U形缓冲性好 V形强度高 ⑹、单瓦楞纸板厚度应高于上表所规定的下限值;双瓦楞纸板厚度应高于上表所规定相应两种楞型楞高下限值之和。 加工瓦楞纸板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箱板纸和瓦楞原纸。 应符合GB13023《瓦楞纸板》、GB13024《箱纸板》的规定。 ⑺、瓦楞纸板的含水率应在14±4%的范围内。` ⑻、瓦楞纸板表面平整、清洁,不许有缺口、薄边。切边整齐,粘合牢固,其脱胶部分之和每平方米不大于20cm2。 ⑼、瓦楞纸板的耐破强度、边压强度、戳穿强度见下表: 种类1类2类 代号耐破强度 KPa.Kgf/㎡ 边压强度N/m Kgf/cm 戳穿强度 kg*cm 代号耐破强度 KPa.Kgf/㎡ 边压强度N/m Kgf/cm 戳穿强度 kg*cm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标准模板

1.使用时机: 标示变更审核时. 2.纸张规格: A4 3.表单流程: A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总部流程适用):表单走总部流程 事业本部→媒体与市场调研部→技术部→法务→食安中心→开发部 →返事业本部(以EKP流程因需要分为研技与行政流程,但流程单位不变) B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适用):表单走地方流程 市场部→法务→生产单位→品保单位→研究→返事业单位 C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代工产品适用):表单走地方流程(各司视地方组织需求明确是否以B表单代替本单,一旦明确,不可混用) 市场部→法务→ OEM单位→品保单位→研究→返事业单位 D纸箱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表单走地方流程市场部→法务→生产单位→品保单位→返事业单位 E纸箱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代工产品标示适用):表单走地方流程 市场部→法务→ OEM单位→品保单位→返事业单位 4.保存期限: 下一次标示变更后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走地方流程时间: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地方流程,代工产品标示适用)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产品测试流程

仪器研发部 产品测试管理流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1目的: 测试是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试验,以发现可能由设计、工艺、元器件品质、零部件配合而引起的产品问题或潜在问题,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解决已发现的问题点。

对产品开发在测试验证阶段的测试类型、测试流程、测试项目确定的原则以及测试所涉及到各人员所承担的职责进行规范,以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广州达元食品安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产品开发、设计更改、工程变更等需进行产品验证的测试项目。 3 职责权限 研发部 3.1.1研发部是产品测试的归口部门,负责产品开发中的产品测试计划、测试规范等的制定; 3.1.2研发部主管负责所有阶段的测试过程及输出确认,对测试记录、结果及测试报告进行审批; 3.1.3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负责测试过程的日常管理;产品测试计划及测试后缺陷改进的审核确认;对测 试记录、结果及测试报告进行审核; 3.1.4测试工程师负责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并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编写测试报告。 市场部负责样品客户要求的传递,及客户测试、试用的跟踪和信息反馈。 仪器生产部负责样机试制生产工艺流程的制订;作业指导书编制;工装治具的设计制作;生产过程确认等; 品质部负责样机试制检验文件编制;样机零(部)件检验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计划部负责样机生产、采购计划制定及物料的采购、入库、发放等; 生产部负责样机试制的生产。 4 程序和要求 产品测试的分类 4.1.1结构件测试:对产品的运动、受力、电气结构件进行的性能、环境测试,可以是单体零件的测试, 也可以是几个零件装配成部件测试。 4.1.2硬件测试:对产品的电子线路板的电性能、环境测试。 4.1.3软件测试:对产品的软件的功能项/ 功能点进行的测试。 4.1.4成品测试:对产品总成进行的产品功能和性能测试及环境测试。 4.1.5其它测试:对与技术预研、产品开发、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物料选型等相关的各种测试 测试流程和要求 4.2.1测试需求 测试人员应对产品开发需求进行分析,发现需求中不完善的,不足的,不严密的地方,识别出测试的对象: 1) 需求的范围:产品有多少个功能项; 2) 需求的度量:每个功能项的特性和特性参数; 3) 各功能项及特性和特性参数间的相互关联; 测试需求应与产品开发方案一同进行评审。 4.2.2测试计划 4.2.2.1 产品开发“设计任务书”编制时,开发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分析确定的测试需求,明确产品开发计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_、° 产 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拟制日期年月曰 审核日期年月曰 批准日期年月曰 版号生效日期年月E

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一、总则 1包装材料的要求 依据:YY/、YY/T0313、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 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无菌状态的保持:( 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 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 ,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材料的毒性检测。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对XXXX的包装系统,按照YY/、YY/T0313和“包装完整性试

产品测试流程规范

产品测试流程规范 文档历史记录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3) 3相关定义 (3) 4工作内容 (3)

4.1产品开发过程 (3) 4.2产品策划阶段 (3) 4.3方案阶段 (4) 4.4设计阶段 (4) 4.5工程验证(EV)阶段 (4) 4.6设计验证(DV)阶段 (4) 4.7量产验证(PV)阶段 (5) 4.8生命周期管理阶段 (5) 5相关文件 (6) 6流程图 (7) 1目的 通过对研发产品测试过程作进行规范管理,防止错误发生,以确保研发质量以及测试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客户投诉,提高工作效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研发产品的测试工作。 3相关定义 1)EVT: Engineer Verification Test,工程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原理的可行性。偏向于功 能、参数测试。 2)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设计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设计的实现程度。测试性 能、参数及安全。 3)PVT: Process Verification Test,批量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设计的可制造性、整机功 能测试。 4)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 5)EPS:Engineering Product Specification,产品概要设计。 4工作内容 4.1产品开发过程 产品开发过程包括产品策划、产品方案、产品设计、工程验证(EV)阶段、设计验证(DV)阶段、量试验证(PV)阶段,产品管理阶段还包括产品发布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参见《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1) 4.2产品策划阶段 产品开发阶段,利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系统工程师开始进入项目组。(参见《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2) TR1:产品概念技术评审点。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doc

文件编号: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拟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版号生效日期年月日 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一、总则 1 包装材料的要求 依据:YY/T0681.1、YY/T0313 、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1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2.2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3.1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3.3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3.4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产品测试流程

产品质量控制_测试 一、测试主要职责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总结经验,起到保证软、硬件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作用。 测试组负责根据硬件开发组提供的硬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样品测试。 根据软件开发组提供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整个平台系统测试工作。交付相关软、硬件平台测试文档资料。 当产品最终完成但还没有引入市场时,实施产品测试可以识别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弱势,同时还可以确定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位置。一旦产品推出上市,进行产品测试通常有两目的。首先,作为质量控制手段,维持产品生命;其次,如果产品有做进一步改进的潜力的话,应该对改进产品进行测试。产品测试是成功营销不可或缺的部分。来源于最终顾客的产品测试数据能够增加市场成功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定义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 控制要点 (1)质量控制范围包括对专业作业技术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技术作业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对硬件类产品来说,专业技术过程是指产品实现所需的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等;质量管理过程是指管理职责、资源、测量分析、改进以及各种评审活动等。对服务类产品而言,专业技术作业过程是指具体的服务过程。 (2)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使所有质量过程和活动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 事先应对受控状态作出安排,并在实施中进行监视和测量,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受控状态,把过程输出的波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过程控制

出口欧盟商品包装通用技术要求

出口欧盟商品包装通用技术要求(2) 2 基本要求 2.1 全部包装材料、辅助材料和容器的铅、镉、汞、六价铬等重金属总含量应不大于100ppm(O.1mg/g)。详见第二章和附录1 和附录2。 2.2 全部包装材料、辅助材料和容器限制采用含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醇等有害物质,无特殊需要,不使用偶氮等有毒副作用的颜料。详见第二章。 2.3 用于食品和医学产品的包装容器和标签应符合欧盟相关指令的要求,并通过检测、认证和注册程序。详见第二章。 2.4 儿童玩具包装应带有通过认证的CE 标志,包装和标签应符合相关指令的规定。详见第二章。 2.5 包装5g 或5mL,至10kg 或10L 的产品,内装物的重量或体积应与包装标明的定量一致,其误差应控制在可接收的水平。详见第二章和附录4。 2.6 纸包装容器优先采用氧化法制造的漂白浆,限制使用氯化法制造的漂白浆。详见第二章。 2.7 食品、医学产品、化妆品和儿童玩具塑料包装容器尽可能不使用聚氯乙烯。可降解塑料应标明降解条件、时间;并证明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生物量(可统计的)和水,对其余成份的要求详见EN13432 附录A。 2.8 玻璃包装容器应按使用范围(食品、医药、化工等)控制可溶性碱性氧化物及砷的溶出量。 2.9 金属包装容器的内壁或内壁镀膜、涂层在保质期内不应与内装物发生化学反应。 2.10 木质包装容器不应有树皮和直径3mm 以上的虫眼,并依照国家质检总局69 号令处理。详见附录19。 3 技术要求 3.1 总则 包装应具备保障环境与生命安全的安全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的经济性;满足包装基本功能和消费者需求的适用性以及废弃物可处理与再利用性。 在设计、生产、使用、流通和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的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应符合上述要求。 3.2 运输包装 3.2.1 在对外贸易合同书中的包装条款,应包括依据的标准、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方式等内容,根据商品特性和运输方式,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不用含义不清和容易引起歧义的用语。 3.2.2 运输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EN ISO 780 的规定。EN ISO 780 和GB 191 同样采用了ISO 780,图形可依照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文字用进口国的官方工作语言。文字可参照GB/T 19142《出口商品包装通则》。详见附录18。 表3 储运图示标志常用文字

产品包装系统设计流程

产品包装系统设计流程指导 一、项目概述 1.确定包装项目名称:***产品***设计包装(创新设计、改进设计、适应设计) 2.确定项目目标及要求 (1)项目目标。确定为***产品设计全新(还是改进)包装,实现何种目标,即说明为何采用这种包装。(2)项目要求。通过这次设计要满足何种要求。 3.编写计划书 (1)项目基本概况 (2)项目成员及分工情况 (3)总体进度安排 二、包装创意设计 1.确定项目类别 确定设计是完全创新设计、改进设计、还是适应设计。 2.设计定位 确定该设计是侧重装潢设计,还是结构设计。 3.设计创意 确定产品包装结构创意:木箱、纸箱(盒)、内衬(隔板)、托盘等的结构; 确定产品包装装潢创意:颜色、图案、文字等。 以上每类设计创意1个,以共同组人员进行讨论。 4.可行性评价 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情况,由成员对设计创意进行评价打分;对创意重新审定和修改。 三、包装设计 1.储运包装设计 (1)储运环境调研。确定采用何种运输方式、储运环境的湿度、温度、跨域、等效跌落高度等。 (2)产品特性分析。结构特点、尺寸、材质、重量、运输要求等。 (3)缓冲防护包装设计。 防冲击、防振动包装设计;这部分的设计包括两部分:①集合储运包装设计。瓦楞纸箱箱内装入若干个产品的集合储运包装设计,主要设计瓦楞纸箱、隔板及其他辅助物的结构,提出1种方案。②单件储运包装设计。为单个产品设计储运包装,主要设计缓冲防振包装结构,提出1种方案。 (4)包装规格设计。包装的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尺寸。

2.销售包装设计 平面装潢设计(外包装箱上的图案、文字、颜色以及运输包装标志等)。 四、产品包装样品制作 1.制作包装样品 单件储运包装和集合储运包装均需要利用打样机打样出产品包装样品(展开图),并折叠成型; 2.修正包装结构 根据样品成型存在的问题,对包装结构(单件储运包装)进行修改,并重新制作样品。 五、包装测试(单件储运包装) 1.振动测试 制作好的包装样品装入产品后,进行振动测试(定频、扫频、随机振动测试);观察包装内产品及包装的变化。 2.抗压测试 测试包装抗压性能,观察包装破坏时产生的变形量和力值。 3.跌落测试 测试包装抗冲击性能,观察包装跌落时包装箱级产品产生的变形部位及变形量。 4.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包装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重新修订包装结构。 六、成本核算 分别进行:单件储运包装和集合储运包装的成本核算。要求:包装成本的计算(包括包装材料费、操作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设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模具费用、设备动力费用等)、包装箱损失率及摊薄费的计算、装柜率(即:选用的标准集装箱可容纳产品的容积率)的计算,找到包装系统平衡点,并进行对比分析。 七、最终方案发布及成果提交 1.方案发布 采用答辩的形式,制作PPT发布最终设计方案,介绍设计过程,每人分部分讲解。答辩时间:每组30分钟,其中陈述20分钟,老师提问10分钟。 2.提交材料 (1)设计说明书纸质一份上交,电子版说明书发至以下2个邮箱:jruicai@https://www.360docs.net/doc/c03583932.html,、lxg676@https://www.360docs.net/doc/c03583932.html,,文件名称格式为:学号-姓名-(*)组。 (2)设计图纸

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

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 一、总则 1 包装材料的要求 参考依据: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Y/ YY/T0313。 用作制造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包装材料与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

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二、包装完整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对的包装系统,按照YY/、YY/T0313 和“包装完整性试验方案”进行包装完整性验证,来评价包装系统的符合性。 2 试验样品:产品及其包装 3 试验依据:YY/、YY/T0313。 4 试验项目 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 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 C) 单包装材料的细胞毒性。 5 试验结论 按“包装完整性验证方案”对所有项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全部合格。 6 验证和试验小组成员: 7 试验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