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浅谈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浅谈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浅谈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建立体系时要注意覆盖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并把这些经营活动归纳为两条主线:第一条是质量管理主线,第二条是经营结算主线。以质量管理主线为例详细介绍了建立体系的过程:首先要根据关键控制点确定测量过程,再针对测量部位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最后要确定测量设备的管理类别。文中又对经营结算主线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测量设备

测量作为一种事物量化的手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无论从原材料采购、售前服务、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技术管理甚至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计量。没有科学的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进行。目前,绝大部分的企业都认识到计量的重要性,都在逐步的推行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各自的测量管理体系。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测量管理体系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下我的看法。

在GB/T19022-2003中对测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是,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须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测量管理体系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体系。它必须依附于企业的运行体系,否则,独立存在的测量管理体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时,我们应当注意,要覆盖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我们归纳为两条主线:第一条是质量管理主线,第二条是经营结算主线。我们所说的质量管理主线主要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控制产品质量,对关键环节、关键部位采取监控时进行的监视测量和检查测量过程。经营结算主线主要是指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在经营活动中,用于对外支付或对内结算等活动时进行的计量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第一条主线,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测量过程。既然是以质量控制为目的,那么就要以质量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为测量对象。比如,生产过程中主要设备的气压、转速、行进速度、流量、温度等等。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可测量的指标都应进行测量和监测,这些都应列入测量过程。

确定了测量过程,就要对测量部位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测量设备要与生产过程相适应。我们具体到一个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例子来分析,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仪器有直接接触式,也有远红外线测量方式,具体选用哪一种方式,要根据工艺技术和测量温度范围来选择。在一些固定的,且温度不是太高的物体表面可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而在一些移动的或温度较高,人体不宜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下,则应采用远红外线式测温仪。测量原理也要靠工艺技术来确定,我们还是以测量温度来举例,在测量固定的钢材表面时,我们可以采用机械式金属测温仪,这种测温仪的原理是利用两种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来测量温度的,对于非金属表面温度的测量则不能采用这种仪器了。

201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201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自公司通过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审核后,通过运行,实施并保持了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年以来,公司实施了四次过程审核、两次内审和二次管理评审。健全了自我完善机制,提高公司内部整体的持续改进效果。现将一年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方针和各部门质量目标执行情况: 由公司制定并发布和执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坚持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明确了公司开展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体现了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要求。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中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进一步展开,既追求高水平,又保证能够实现。 经过一年来的运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员工已能够准确地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在各项质量活动中贯彻执行。我们认真地管理,跟踪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及时地纠正偏离质量方针的现象。 质量方针: 顾客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追求质量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目标: 1)成品合格率100%。 2)顾客满意度100%。 至今为止,公司质量目标已基本实现。合同履约率已达到100%、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各部门质量指标也圆满完成,并对职工进行了综合考核。

二、文件管理和执行情况 一年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体系文件做了适当修改,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各部门工作中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奖惩严明。 三、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对于内审和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得到了有效实施。今年5月公司进行了本年度第一次内审,开具3项不合格报告,其中一项为严重不符合项,其他均为一般不合格项。从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中解读出,设备管理的严重不符合项目将直接的影响到公司取得再次认证通过的资格,请设管部务必配合体系工程师做好整改工作。内审的不符合项中发现在产品开发、人员技能的获得与持续改善方面也是很薄弱的环节,望各部门尽快完成不符合项的改善,并在以后工作中更加倾向于事务的纠正、预防实施情况跟踪其有效性,避免重复发生。 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为了达到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要求相应岗位的要求,各部门分别加强了对公司技术人员、新进员工及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满足规定的要求。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为了达到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要求相应岗位的要求,操作工人的技能达到加工工艺要求,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司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术提升培训,对公司职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2、组织有关设备的供应商技术人员到公司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请客户的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来厂指导操作者和检验员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学习。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公司测量管理检测体系内部审核自2013年11月8日开始,历时3天,现已结束。在审核期间,得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一、重申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1.审核目的:检查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是否能按GB/T19022的要求提供保证,是否满足TS16949标准对计量工作的要求和是否满足测量管理体系确认的条件。 2.审核依据: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要求》、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计量管理考核办法》 3.审核范围: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和要求。 二、审核的局限性 审核是抽样进行的,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审核组尽可能使抽样具有代表性,保持审核结果的公正。没有不合格项的单位,并不说明不存在问题,有的不合格项具有代表性。 三、审核情况和不合格项 这次审核之前,于10月27日下发了《关于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通知》,各部门接到通知后,都做了认真的组织准备工作。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部门的计量工作比较重视,对计量程序文件比较熟识,并且陪同审核组一直审完本部门。 从审核的情况看,各部门在最近一周都做了大量的整改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例如:在计量器具台帐管理方面,各部门都利用微机进行管

理,打印出的台帐清晰、准确。计量检测设备的台帐、封存、报废、月变动表管理的较好。对计量检测设备的状态控制的较好。按照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明年公司的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要进行修订,要增加对测量过程的控制,因此这次审核过程中增加了对测量数据、记录的检查。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在计量单位的使用方面: 《计量法》明确规定:国际单位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技术中心标准化室也下发了“法定计量单位”,但是在这次审核中仍然发现计量单位符号不正确的,如:kW错写KW,k应小写,大写K 是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的符号;质量单位t,错写成T,T是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的符号,上述问题在试车记录和能源记录中都出现过,为了不出现问题,建议相关计量单位的记录文件,要经过标准化室审核,确保不发生类似情况。 2.在测量设备的抽查中,发现有的测量设备没有合格证;个别测量设备有有效合格证和超期合格证并存的现象;有个别部门的计量器具台帐不清,有帐、物不符现象。 3.在测量设备标识的检查中,发现有标识不清、标识超期和无标识现象;有的封存计量器具没有贴标识。 4.在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中,文件规定:使用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评定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的数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经确认数据不影响产品的预期使用要求时,不予追溯。当数据影响产品的预期使用功

测量管理方案体系内审员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精品文档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单位名称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 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 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 9、 ISO10012 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 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 测量结果。(√)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doc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公司问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根据体系的各项文件,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和深化具体工作,全员质量意识已有所提高,公司体系管理情况开始规范,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也更加有效。下面将X年上半年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组织修订完善体系文件记录 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体系中没有覆盖的文件内容及时反馈,纠正和完善了相关记录文件。特别是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2、积极开展内审及管理评审工作 目前内审工作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对其中发现的若干问题,例如,各部门岗位职责的划分和确定、相关记录的补充和完善、重要问题的协商处理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接下来在整个内审工作及管理评审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善。 3、积极围绕质量体系要求,开展各部门的培训工作 各部门已围绕质量体系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培训计划,并有管代汇总编制了公司X年度培训计划,紧紧围绕体系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各部门都在认真执行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高,相关培训记录与考核记录逐步完善,在执行质量体系的同时,各项工作逐步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部分工作人员的执行力需要提高,特别是对对质量管理体系重视程度还不够,认为有些工作不必做的那么详细,没有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这需要各部门负责人常抓不懈的开展质量体系工作,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意识。 2、质量体系相关记录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需要记录文件断断续续,缺少完整性,有些记录缺失,需要规范和完善。质量管理人员在登记和下发记录的时候,有些相关数据没有第一时间更新和填补。后期对记录要进一步加强监控和重视,要求各部门规范和完善相关记录文件。 3、内部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此项主要存在监控的问题,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往往在发现问题并出现工作开展有问题时才有所反馈,所以要求各部门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沟通,找出相关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协商解决。 三、接下来的工作要求 1、根据公司工作的总体布局和要求,组织修订完善好相关体系文件,进一步提高文件的覆盖性、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质量体系培训学习工作,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定期开展相关岗位的培训,确保各岗位熟悉质量体系要求,自觉遵守体系各项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工作总结

2014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工作总结测量管理工作是公司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我矿正常生产。针对我矿的实际情况,采剥车间2014年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计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测量基础工作。 首先,车间内设置有测量管理领导机构,对测量工作实行分级管理,车间主管领导负责车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安排布置,车间配备一名兼职测量管理人员,负责车间日常测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各工区也均有分管领导及负责人员,形成了车间完备的测量管理网络,为采剥车间的计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其次,对车间测量设备实行“全面监督,保证重点,区别管理”,即:对用电计量设备重点控制,做到及时登记台帐并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计量管理规定,按照周期进行检定,对测量设备定期向矿节能计量室送(请)检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对于日常工作用所用的测量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度、使用年限、使用环境、准确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周期检定计划,分类管理。确保了车间在用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测量设备100%的合格率,实现在用测量设备管理的有序性、条理性和可控性。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车间测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素质是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车间注重测量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同时,还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强化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此举更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三、持续改进、不断进取

在节能计量室的正确指导下,我车间测量管理工作正稳步推进。前期工作中购买钢板尺测量油量,在经过时间的见证,证明了此法确实好用,保证了能耗考核的准确性。 四、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对于设备配套的压力表随着设备一起来,我车间认为应该在设备尚未组装之前,将压力表及设备上需要完成首检的计量设备送节能计量室完成首检,然后安装到设备上,以保证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对于新购测量设备,且不是一次性检定不利于拆卸设备的希望节能计量室能给出相应合理的指导。 昆阳磷矿采剥车间 2014-12-4

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我公司从xx年3月起按ISO9001:2008、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标准建立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正式实施,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各级干部和职工严格按文件要求运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客户的要求、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达到公司与社会及员工的双和谐,体系运行基本有效。 半年多的体系实际操作,我们紧紧围绕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体系文件学习培训情况 首先,采用分级培训方式,对涉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体系。总经办根据各部门、岗位与体系文件的衔接特点,编制了较为详细的年度培训计划,其中对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在岗人员的培训。积极组织实施企业管理人员外训如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以及电镀化验员外训。 二、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况 为了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我们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其总体完成情况如下: 环境/职业健康方面: 1.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员工职业病数为零 1)已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强化安全教育,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专职安全员; 3)对化学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已制定了(化学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办法)并予以实施 4)已建立应急计划,组织了应急演习,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5)已建立设备维修保养,消除设备隐患; 6)根据各工种的生产实际,配置劳动保护用品; 7)我公司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规定,定期对特殊岗位员工进行体检, 8)已在生产岗位配置急救药品箱; 9)配置喷漆、喷粉作业通风设施,消除漆雾污染与危害。 2.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1)污水达标后排放,公司已建立污水处理站对公司的污水100%处理达标后排放 2)废气、粉尘达标后排放,公司对老设备、老工艺予以改进实现粉末90%的回收 3)噪音达标后排放,公司委托县环境检验所对对我公司及车间内的噪音予以检测,结果在85DB以下达到排放要求4)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以做到对危险废弃物100%交有能力的回收机构回收,并制定了《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 质量管理方面: 2010年3-5月质量说据如下: 钢制家具成品合格率:99% 窗轨家具成品合格率:99.5% 壹美家具成品合格率:95% 退货率:0批次 客户满意度:最近一次调查平均值86分 准时交货率:100% 客户投诉率:;3月份0.132%;4月份0.106%;5月份0.139%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质量管理方面基本达到要求。 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内部审核情况 第一,抓好内审培训。为促进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内审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们尤为重视内审队伍建设,在内审之前公司组织各部门的内审员进行外部及内部培训,公司32内审员参加了取证考试,组织内审员学习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交流探讨内部审核方法,提高内审人员审核能力和水平。 第二,抓好内部审核。内审之前,我们详细制定了《内部审核计划》,明确了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对各审

2017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201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自公司通过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审核后,通过运行,实施并保持了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年以来,公司实施了四次过程审核、两次内审和二次管理评审。健全了自我完善机制,提高公司内部整体的持续改进效果。现将一年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方针和各部门质量目标执行情况: 由公司制定并发布和执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坚持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明确了公司开展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体现了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要求。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中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进一步展开,既追求高水平,又保证能够实现。 经过一年来的运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员工已能够准确地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在各项质量活动中贯彻执行。我们认真地管理,跟踪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及时地纠正偏离质量方针的现象。 质量方针: 顾客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追求质量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目标:

1)成品合格率100%。 2)顾客满意度100%。 至今为止,公司质量目标已基本实现。合同履约率已达到100%、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各部门质量指标也圆满完成,并对职工进行了综合考核。 二、文件管理和执行情况 一年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体系文件做了适当修改,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各部门工作中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奖惩严明。 三、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对于内审和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得到了有效实施。今年5月公司进行了本年度第一次内审,开具3项不合格报告,其中一项为严重不符合项,其他均为一般不合格项。从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中解读出,设备管理的严重不符合项目将直接的影响到公司取得再次认证通过的资格,请设管部务必配合体系工程师做好整改工作。内审的不符合项中发现在产品开发、人员技能的获得与持续改善方面也是很薄弱的环节,望各部门尽快完成不符合项的改善,并在以后工作中更加倾向于事务的纠正、预

CMS《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目 次 版本A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CMS —2006 2006—xx-xx 布 2006—xx-xx执行 发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目次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 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4.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目次 ISO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计量职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目标 5.4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2信息资源 6.3物质资源 6.4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量确认过程概述

ISO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由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2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成员国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10012由ISO/TC176/SC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定。 ISO10012取消和代替ISO10012-1:1994和ISO10012-2:1997,包括对这些文件的技术性修订。

引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立法和执法机构;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ISO9000:2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职能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可,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他标准的任何要求。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19001-2000的第7.6条款和GB/T24001-1996的第4.5.1条款。 图1 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注:数字对应于本标准的相应条款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ISO9001、ISO14001和任何其他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标准

目录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它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完整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管理者代表输入材料: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运行情况总结报告 依据GB/T19001-20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公司不断修订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并有效运行。通过体系的运行控制、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制定完善作业指导书等多项措施对各质量过程控制、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进行控制,今年以来,公司未发生损工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无任何重大的质量事故和顾客投诉事件,有效降低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一、体系运行成效 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一直强化体系运行,并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断完善。通过体系运行,不仅强化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增强了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客户满意度,为员工创造了安全、温馨的工作环境,而且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建立了科学和完善的质量、安全、环保体系管理体系和系统循环式的运行方式,各项工作都处于比较严格的受控状态。公司的行政文件、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都进行了有效管理,均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各部门都建立了外来文件清单,质量纪录清单等,合理运用各项管理机制和表单进行工作的管控,方便了日常的管理工作。通过定期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工作质量检查,运用数据分析等各种科学手段,对系统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力求不断改进工作,促进系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预期方针、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了公司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确定管理者职责,各项内部事务工作都制定了文件化的工作程序,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要求,让全体工作人员都了解体系管理的内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如何自我评估和自我控制。全体工作人员均按规定的要求去做,形成一个全面控制、高效运转的质、安、环管理体系,克服以往那种凭经验管理的不规范做法,解决基础管理弱化、内部协调不畅等问题,使管理工作步入科学、系统、规范的要求。 (三)制定出各部门的质量目标。部门的目标管理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质量目标检查,各部门基本实现了本部门的质量目标,且各部门依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严把质量关,持

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 行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汇报材料 2016年9月-2017年7月 生产部紧紧围绕FSSC2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2016年10月份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提出的问题,提高认识,积极整改,狠抓落实,持续改进,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和深化具体工作为目标,全员质量意识显着提高,体系运行更加高效,现将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体系文件记录 生产部各部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工作情况,对体系中没有覆盖的文件及时反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使广大员工各项行为有准则,各项操作有程序,同时加强每日生产记录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记录项目完整、书写规范,体系的符合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内部培训 生产部各部门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培训计划,每月不少于1次对全体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工作,学习食品安全体系标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管理制度、各项操作规程等内容,边学习边讨论,采用现场提问及现场操作等模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使参加学习的员工对体系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对自身工作的操作规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广大员工的食品安全思想认识。 三、加强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人员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加强各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牢记关键点控制参数,熟知各项纠偏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绩效考核]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

(绩效考核)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 题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考核题 壹、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2.壹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3.ISO10012:2003标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4.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5.ISO10012:2003标准的指南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6.组织没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壹部分。(×) 7.遵从ISO10012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 8.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且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9.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 10.ISO10012标准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壹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11.ISO10012标准作为用于证明符合ISO9001、ISO14001和任何其他标准的必

要条件。(×) 12.关联方不允许于认证活动中使用ISO10012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13.ISO10012标准可替代或增加ISO/IEC17025标准的要求。(×) 14.测量设备的预期使用要求可包括测量范围、测量人员能力、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15.测量设备通常只有壹个计量特性。(×) 16.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17.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法制要求且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18.计量要求通常和产品要求不同,但于产品要求中规定。(×) 19.测量设备是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的总称。(√) 20.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21.规定的计量要求必须从产品要求导出。(×) 22.测量设备需要计量要求,测量过程不壹定需要计量要求。(×) 23.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能够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 24.组织应规定属ISO10012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 25.于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组织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26.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 27.测量管理体系内不是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及部门工作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及部门工作报告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 经过一年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公司全体员工严格按照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程序文件执行,贯彻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和完善本公司的管理体系。现将一年多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1.公司于2010年8月开始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工作,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开展认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制定各种管理和技术文件,并严格执行体系要求,终于在2011年1月底通过了外审,并于2011年2月18日取得了中国船级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本年度例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证明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保持。 2.公司按标准要求制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以后应注意:1)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即加强对施工验收规范等的收集和管理;2)确保记录的及时、真实、完整,并注意汇总与保管,以便易于查阅。 3.一年多以来,公司领导通过宣传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与检查程序文件执行情况,反复强调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坚决贯彻“工艺规范,确保质量;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能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保证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及时供应,确保了生产的连续,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计量要求转换

把顾客的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是测量过程设计的关键 首先应明确顾客的测量要求,是双侧要求还是单侧要求,顾客的约定值是否有概率的要求(如95%或99%)。如顾客对产品或参数的要求给出了某一定值,并给出最大允许误差(以相对或绝对的形式表示),这就是双侧控制的要求,如顾客对产品或参数的要求的仅给出某一限值,不得超过某一值(USL或不得低于某一值(LSL)这就是单侧控制的要求。 (1)双侧控制计量要求的转化 对于双侧控制,企业应根据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根据产品的特性,对自身的技术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仪器设备配置、人员的操作技能等),对顾客的测量要求进行转化。 1)确定目标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目标不确定度一般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的1/3。(注:取最大允许误差的1/3是基于认为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已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如果k=2,那么存在的风险大概是5%/3?%) 2)确定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根据对自身技术能力的评估,考虑到测量重复性、环境等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影 响,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小于目标不确定度,也就是说,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不能取顾客测量要求的1/3,至少取1/4或更小<或者根据测量过程不确定度合成的各分量的预评估,取目标不确定度1/2?2/3。 3)确定测量的环境条件,并根据要求的环境条件,配置相应的环境监控设备(如温度、湿度等的测量)。 4)如果需要,应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或再培训,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训。 5)满足了上述要求后,对测量过程的典型测量值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际的测量不确定度应W目标不确定度。 计量要求的转化,见示例:

示例3: 计量要求转化记录(双侧控制)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cms04-2010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2 检测能力 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b) 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职业健康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d) 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3 检测水平 需要时,计量检测水平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a)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 b)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 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 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 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 立法和执法机构; §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GB/T 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 19001-2000的第7.6条款和GB/T 24001-1996的第4.5.1条款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汇报

总经理: 根据本公司《管理评审程序》的有关规定和关于20xx年管理评审的工作安排,对我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以及其业绩和改进的要求作如下汇报: 一、内审和外审结果 1、内审 按内审计划的安排,公司组成两个内审小组于07年11月19日—30日分别对有关部门进行了20xx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通过这次审核可以看到,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各部门都配有兼职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较强。有关业务能按公司策划的要求、过程方法、规定执行。公司qms越来越被广大员工自觉执行,公司有关业务的操作依靠体系越益规范有序。经过审核共查出一般不符合项10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如下:(1)部分业务人员要重视填写进出口履约过程中的规定质量记录。 (2)要加强出运验货工作,保持好客检或厂检记录。 (3)部门要进一步指导新进员工的iso9001日常操作。 各部门要积极举一反三寻求改进机会,不断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2、外审 07年3月,cqc上海评审中心老师对我司质量体系做了审核,他们认为:公司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能贯彻质量方针,并落实公司的质量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和努力,公司在不断攀登新的台阶,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在提高,方针、目标和运用和实施是有效的,是能够贯彻公司领导层的经营意图的。现场审核发现,体系在公司能做到有效实施,希望在8.3不合格品控制的学习和实施,持续地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外审意见,公司立即进行了整改,并且加强了日常审核工作。 二、顾客的反馈意见 根据公司sggiec-od05-23《顾客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办法》的规定,办公室于20xx年11月5日至16日组织业务部调查测量顾客满意度,20xx年以来公司现有较稳定并且可联系的顾客83户,业务部共发出《客商意见征询表》83张。至回收截止日,共收回83张。 依据办法的4.3条规定,回收表格在50%以上方为有效,针对外商客户,如其中部分顾客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视作一般满意。此次调查共发出83张《征询表》,收回83张,故为有效调查和统计。 依据《办法》4.3.1条规定,调查问题分为8项,每一项的评价分值分别为 5、4、3、1、0分。根据我司十四个部门的统计结果,按上述办法规定的方法统计,得出我公司的顾客满意度为94.99%。 根据统计,对上述15个部门的汇总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顾客对条款4,即交易中我方能否尽力为贵方提供便利,评价为比较积极;对条款6,即如贵方提出特殊要求,我方人员相应程度如何,评价为比较积极响应。这两点意见为我公司各部门服务工作做出了较好的评价。本年内未收到顾客投诉。 三、过程的业绩和商品、服务的符合性 1、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部按公司质量文件规定,按任职条件和工作能力、工作表现认真确定和配置从事影响质量工作的人员,适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要求。年内组织办班10期,员工接受各类培训212人次。07年录用新员工10人,其中1人配置到中层领导岗位上,培训有效性为合格率100%。 (2)为了提升公司形象,提供工作效率,公司加强了办公场所、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并且建设了公司局域网系统,应用宽带技术满足了与客商快捷联系的需求。根据公司领导要求,今年完成了外贸手册台帐程序的设计、调试工作,并于上半年正式进行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