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染色问题(答案)

小学奥数——染色问题(答案)
小学奥数——染色问题(答案)

第9讲 染色问题

【知识要点】

染色方法是一种对题目所研究的对象用直观形象的染色来进行分类的方法。象国际象棋的棋盘那样,我们可以把研究的对象染上不同的颜色,使问题变得浅显明了、一目了然,有利于我们观察、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奇偶性、抽屉原理等多种知识对染色图形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原问题的解决。

【典型例题】

例1、教室中有7排位子,每排7张,每张位子上坐一个同学,如果一周后,每个同学都必须和他相邻的(前、后、左、右)某一个同学换位子,问:这种交换可能成功吗?为什么? 解:如右图所示黑白相间涂色,白色共有25个,黑色24个,要实现题意要求,一个白色位置必须和一个黑色位置互换,黑白座位应该一样多才行,所以办不到。

例2、如图是一所房子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房间号码,每间房子都与隔壁的房间相通.问能否从1号房间开始,不重复的走遍所有房间又回到1号房间? 解:如图所示每一个奇数号房间旁边一定是偶数号房间,反之亦然,那么奇数号房间一定走到偶数号,偶数号一定走到奇数号,从一号开始走奇数步一定是到偶数号房间,走偶数步一定是到奇数号房间,要不重复的走遍所有房间回到1号房间,共要走9步,应该走

到偶数号房间,而1是奇数,所以办不到。

例3、一个8?8国际象棋(下图)去掉对角上两格后,是否可以用31个2?1的“骨牌” (形如 )把象棋盘上的62个小格完全盖住?

解:任意一个2?1的“骨牌”一定是一白一黑的,所以若要用31个这样的骨牌覆盖这个棋盘,白黑格数应该一样多,而此棋盘中有32个黑格,30个白格,所以办不到。 例4、线段AB 的两个端点,一个标以红色,一个标以蓝色。在此线段中任意插入2008个分点,每个分点任意涂上红色或蓝色,这样分得2009条不重叠的小线段,

如果把两端涂色不同的线段叫做奥运线段,奥运线段的条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解:原本的线段AB 就是一条奥运线段,然后不管中间插入的点是什么颜色的,都会破坏原来的奥运线段从而变成一条两端同色一条奥运线段,再然后如果在一条奥运线段中间插入任意颜色的点,奥运线段会被破坏,但是又会生成一条较短的,那么奥运线段的数量总数不变;如果在一条两端同色的线段中间插入不同色 1 2 3 4 5 6 7 8 9

的点,一下就增加2条奥运线段,不改变奥运线段数量的奇偶性。如果插入的点和两端同色,则奥运线段数量不改变;综上所述奥运线段一开始是1条为奇数,后面不管怎样插入点要么奥运线段数量不变要么增加2条,都不改变奥运线段条数的奇偶性,所以奥运线段的条数最后还是奇数。

例5、1、能否用一个田字和15个4?1矩形覆盖8?8棋盘?

解:把棋盘进行如图这样的超级染色,田字一定有1白

3黑或者3白1黑,直条一定有2白2黑,一个田字和

15个直条,应该共有31个白格33个黑格或者33个白

格31个黑格,而棋盘中黑白格数一样多,所以办不到。

【课后分层练习】

A组:入门级

1、某影院有31排,每排29个座位.某天放映了两场电影,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一个观众.如果要求每个观众在看第二场电影时必须跟他(前、后、左、右)相邻的某一观众交换座位,这样能办到吗?为什么?

解:把各座位黑白相间涂色,要实现题意要求,一个白色位置必须和一个黑色位置互换,黑白座位应该一样多才行,而座位总数是31×29一定是个奇数,不可能黑白座位一样多,所以办不到。

2、在一个正方形的果园里,种有63棵果树、加上右下角的一间小屋,整齐地排列成八行八列.守园人从小屋出发经过每一棵树,不重复也不遗漏(不许斜走),最后又回到小屋,行吗?

解:如右图所示黑白相间染色,小屋也当做“白树”,每

一棵“黑树”旁边一定是“白树”,反之亦然,那么“黑

树”一定走到“白树”,“白树”一定走到“黑树”,从“白

树”走奇数步一定是到“黑树”,走偶数步一定是到“白

树”,要不重复的走遍每一棵树回到小屋,共要走64步,

应该走到“白树”所以可以办到。如图所示即为一种走法。

3、展览会有36个展室(如图),每两相邻展室之间均有门相通.能不能从入口

进去,不重复地参观完全部展室后,从出口出来呢?

解:不能.对展室进行染色,使相邻两房间分别是黑色和白色

的.此时入口处展室的颜色与出口处展室的颜色是相同的,

而不重复参观完36个展室,入口与出口展室的颜色应该不相

同.

4、棋牌活动室有一种怪异飞行棋棋盘,如图5,想用6个这样的小长方形覆盖,行吗?为什么?9个行吗?

图5 图6—1 图6—2

6个不行,9个行

5、如图6—1和6—2,哪个怪异飞行棋棋盘能用9个小长方形覆盖?

6-1不行,6-2行

B组:进阶级

1、下图是由4个小方格组成的“L”形硬纸片,用若干个这种纸片

n个无重叠地拼成一个4?n的长方形,试证明:n一定是偶数.

解:如图,对4?n长方形的各列分别染上黑色和白色.任一L形纸片所占的方格只

有两类:第一类占3黑1白,第二类占3白1黑.

设第一类有a个,第二类有b个,因为涂有两种颜色的方格数相等,故有

3b+a=3a+b,即a=b,也就是说第一类与第二类相等,因此各种颜色的方格数都是4

的倍数,总数是8的倍数,从而n是偶然.

2、能否用1个田字和15个T字纸片,拼成一个8?8的正方形棋盘?

解:将棋盘里黑白相间涂色.一个田字形盖住2个白

格,一个T字形盖住3个或1个白格.故1个田字和15

个T字盖住的白格数是一个奇数,但棋盘上的白格数

是一个偶数.因此一个田字形和15个T字形不能盖住

8?8的棋盘.

C组:挑战级

1、如图,把正方体分割成27个相等的小正方体,在中心的那个小正方体中有一只

甲虫,甲虫能从每个小正方体走到与这个正方体相邻的6个小正方体中的任一个

中去.如果要求甲虫能走到每个小正方体一次,那么甲虫能走遍所有的正方体吗?

解:我们将大正方体如图分割成27个小正方体,涂上黑白相

间的两种颜色,使得中心的小正方体染成白色,再使两个相

邻的小正方体染上不同的颜色.显然在27个小正文体中,14

个是黑的,13个是白的.甲虫从中间的白色正方体出发,每走

一步,小正方体就改变一种颜色.故它走27步,应该经过14个白色的小正方体,13个黑色的小正方体.所以办不到。

2、把三行七列的21个小格组成的矩形染色,每个小格染上红、蓝两种色中的一种.求证:总可以找到4个同色小方格,处于某个矩形的4个角上(如图) 1

2

3

解:格位于前4个位置,且均为红色.然后考虑前4列构成的3 4矩形.若第二行和第3行中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红色格子.则该行的两个红色格子与第一行的红色格子就组成一个4角同为红色格子的矩形.若不然,则第2、3行中都至少有3个蓝格在前4列中,不妨设第2行前3格为蓝色,显然第三行中的前3格中至少有2个蓝格,故在二、三行的前4列中必存在四角都是蓝色的矩形.

小学五年级奥数精讲等积变形求面积(含答案)

小学奥数精讲:等积变形求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的积的一半”这个结论是大家熟知的,据此我们立刻就可以知道: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这就是说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不同,但只要底与高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当然这个问题不能反过来说成是“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底与高一定分别相等”. 另一类是两个三角形有一条公共的底边,而这条底边上的高相等,即这条底边的所对的顶点在一条与底边平 行的直线上,如右图中的三角形A 1BC 与A 2BC 、A 3BC 的面积都相等。 图形割补是求图形面积的重要方法,利用割补可以把—些形状不规则 的图形转换成与之面积相等但形状规则的图形,或把不易求面积的图形转 换成易求面积的图形. 利用添平行线或添垂线的办法,常常是进行面积割补的有效方法,利 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个性质则是面积割补的重要依据,抓住具体的图形的特点进行分析以确定正确的割补方法则是面积割补的关键. 进行图形切拼时,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计算,算好了再动手寻找切拼的方案.不要盲目 地乱动手.本讲中.的几个例子都是经过仔细计算才切拼成功的。 例1、已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BE = 2AB ,BC =CD ,求三角形BDE 的面积? 例2、如下图,A 为△CDE 的DE 边上中点,BC=3 1 CD ,若△ABC(阴影部分)面积为5平方厘米,求△ABD 及△ACE 的面积. 例3、 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会标如下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 基本概念 例题分析

三角形拼成(直角边长为2和3),问: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例4、下图中,三角形ABC和DEF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边长等于9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60平方分米,E、F分别是AB、AD边上的中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右图中的长方形ABCD的长是20厘米,宽是12厘米,AF=BE,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厘米? 练习提高

六年级奥数题:染色问题(A) (2)

十染色问题(1) 年级班姓名得分 (编者按:由于内容本身的限制,本讲不设填空题) 1.某影院有31排,每排29个座位.某天放映了两场电影,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一个观众.如果要求每个观众在看第二场电影时必须跟他(前、后、左、右)相邻的某一观众交换座位,这样能办到吗?为什么? 2.如图是一所房子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房间号码,每间房子都与隔壁的房间相通.问能否从1号房间开始,不重复的走遍所有房间又回到1号房间? 3.在一个正方形的果园里,种有63棵果树、加上右下角的一间小屋,整齐地排列成八行八列(见图 (a)).守园人从小屋出发经过每一棵树,不重复也不遗漏(不许斜走),最后又回到小屋,行吗?如果有80棵果树,连小屋在内排成九行九列(图(b))呢? (a) (b) 4.(下图)去掉对角上两格后,是否可以用31个2?1的“骨 牌” (把象棋盘上的62个小格完全盖住?

5.如果在中国象棋盘上放了多于45只马,求证:至少有两只马可以“互吃”. 6.空间6个点,任三点不共线,对以它们为顶点的线段随意涂以红色或蓝色,是否必有两个同色三角形? 7.如图,把正方体分割成27个相等的小正方体,在中心的那个小正方体中有一只甲虫,甲虫能从每个小正方体走到与这个正方体相邻的6个小正方体中的任一个中去.如果要求甲虫能走到每个小正方体一次,那么甲虫能走遍所有的正方体吗? 8.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 一只马从起点出发,跳了n 步又回到起点.证明:n 一定是偶数. 9.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 一只马能否跳遍这半张棋盘,每一点都不重复,最后一步跳回起点? 10.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学全部奥数题及答案-经典奥数题目

欢迎阅读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2、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3、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批零件时,两人各做了多少个零件? 13、某工会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人数之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比是3:1,乙组中男女比是5:3。求丙组男女人数之比 14、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条水渠,修完后,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积比是8:7:5原来三个村计划按可灌溉的面积比派出劳力,后来因为丙村抽不出劳力,经协商,丙村应抽出的劳力由甲乙两村分担,丙村付给甲乙两村工钱1350元,结果,甲村共派出60人,乙村共派出40人,问甲乙两村各应分得工钱多少元?

15、李明的爸爸经营已个水果店,按开始的定价,每买出1千克水果,可获利0.2元。后来李明建 议爸爸降价销售,结果降价后每天的销量增加了1倍,每天获利比原来增加了50%。问:每千克 水果降价多少元? 16、.哈利.波特参加数学竞赛,他一共得了68分。评分的标准是:每做对一道得20分,每做错一道倒扣6分。已知他做对题的数量是做错题的两倍,并且所有的题他都做了,请问这套试卷共有多少道题? 17、爸爸妈妈和奶奶乘飞机去旅行,三人所带行李的质量都超过了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要另付行李费,三人共付了4元,而三人行李共重150千克,如果这些行李让一个人带,那么除了免费部分,应另付行李费8元,求每人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 18 19、,两堆 20、 21、 8小时,.泥 22 碗, 23 24、 。现25 26 27 两校各多少人参赛? 28、在浓度为40%的盐水中加入千克水,浓度变为30%,再加入多千克盐,浓度变为50%? 29、某人到商店买红蓝两种钢笔,红钢笔定价5元,蓝钢笔定价9元,由于购买量较多,商店给予优惠,红钢笔八五折,蓝钢笔八折,结果此人付的钱比原来节省的18%,已知他买了蓝钢笔30枝,那么。他买了几支红钢笔? 30、甲说:“我乙丙共有100元。”乙说:“如果甲的钱是现有的6倍,我的钱是现有的1/3,丙的钱不变,我们仍有钱100元。”丙说:“我的钱都没有30元。”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31、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30万,每年需支付利息4万元,甲种贷款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年利率为14%,该厂申请甲乙两种贷款金额各多少元?

小学数学奥数精讲速算与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构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一、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数字。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顺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c+a=…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他数相加。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运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他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 (2)1350+49+68+51+32+165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数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二、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 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 a-b-c=a-c-b,a-b+c=a+c-b 2、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a+(b-c)=a+b-c a-(b+c)=a-b-c a-(b-c)=a-b+c 3、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原来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来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小学经典奥数题目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2、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3、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4、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5、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6、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 7、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8、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很快售完。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试问该老板第二次售书是赔钱还是赚钱,若赔,赔多少,若赚,赚多少 9、一件工程原计划40人做,15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10、育才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9/11,育才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小学奥数精讲 发车间隔.教师版

发车间隔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柳卡解题方法解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 2、通过左图体会发车间隔问题重点——发车间隔不变(路程不变) 3、能够熟练应用三个公式解间隔问题 知识精讲 发车问题要注意的是两车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可以用线等距离连一些小物体来体会进车队的等距离前进。还要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有助于解题。接送问题关键注意每队行走的总时间和总路程,是寻找比例和解题的关键。 一、常见发车问题解题方法 间隔发车问题,只靠空间理想象解稍显困难,证明过程对快速解题没有帮助,但是一旦掌握了3个基本方法,一般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在班车里——即柳卡问题 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如果不画图,单凭想象似乎对于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儿来说不容易。 (二)、在班车外——联立3个基本公式好使 (1)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 (2)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 (3)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 (三)、三个公式并理解 汽车间距=相对速度×时间间隔 二、综上总结发车问题可以总结为如下技巧 (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 (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3)当出现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柳卡 【例 1】每天中午有一条轮船从哈佛开往纽约,且每天同一时刻也有一艘轮船从纽约开往哈佛.轮船在途中均要航行七天七夜.试问:某条从哈佛开出的轮船在到达纽约前(途中)能遇上几艘从纽 约开来的轮船? 【考点】行程问题之发车间隔【难度】2星【题型】解答 【解析】这就是著名的柳卡问题.下面介绍的法国数学家柳卡·斯图姆给出的一个非常直观巧妙的解法.他先画了如下一幅图: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题及答案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得到1/甲=1/乙×2 又因为1/乙=1/17 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答案为300个 120÷(4/5÷2)=300个可以这样想:师傅第一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完成了4/5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答案是15棵算式:1÷(1/6-1/10)=15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答案45分钟。 1

小学奥数染色问题和覆盖问题的讲解

小学奥数染色问题和覆盖问题的讲解 日字形覆盖:用于覆盖的标准单元是由2个并排的正方形格子 组成。 目字形覆盖:用于覆盖的标准单元是由3个并排的正方形格子组成。 3-L形覆盖:用于覆盖的标准单元是由3个组成L形状的格子组成。 4-L形覆盖:用于覆盖的标准单元是由4个组成L形状的四个格 子组成,一边长一边短。 凸字形覆盖:用于覆盖的标准单元是由4个组成汉字“凸”字形 状的四个格子组成。 田字形覆盖:用于覆盖的标准单元是由4个组成汉字“田”字形 状的四个格子组成。 完全覆盖的定义:用规定形状的标准单元去铺盖指定的方格棋盘,无重复无遗漏,则称该棋盘被所用的标准单元完全覆盖。 一系列的小题目,从易到难,慢慢培养解题水平。更复杂的染色 覆盖问题,往往需要涉及到用多种颜色实行染色,下面的题目仅有一 个需要这种技巧。 题1:M×N的棋盘存有日形覆盖,当且仅当M,N中至少有一个为 偶数。 题2:一个5×7的棋盘,去掉第二行第四列上的小方格之后,剩下部分有日形覆盖。 题3:如果m*n不能被3整除,则m*n的棋盘不可能有3-L覆盖。

题4:若M,N都是奇数,则去掉任何一个方格,剩余的部分不存 有日字形覆盖。 题5:证明,一个8*8的棋盘不可能用15个凸形块和一个田字形块覆盖。 题6:证明,一个8*8的棋盘去掉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方格后,剩下的62个方格不可能实现日形覆盖。 题7:一个3*7的棋盘,用红、蓝两种颜色染色,证明,总有四 个同色的方格位于一个长方形的四个角上。 题8:一个3*7的棋盘不存有3-L覆盖。提示:本题目需要用多 种颜色染色。 题9:若m*n的棋盘能够实现4-L覆盖,证明m*n能够被8整除。 题10:7*9的棋盘中,挖去位于第四行,第六列的小方格,证明 剩下的部分能够实现日形覆盖。 题11:在6*6的正方形棋盘上的各个小方格上,分别写上从1到36的36个数,要求相邻成“凸”字形的四个方格内的数字之和都为偶数,存有这种可能吗? 题12:假定8*8的棋盘是用64个正方形马赛克组成,每个马赛 克能够翻动,而且每个马赛克正反两面一个为白色,一个为黑色。现 在开始翻转部分马赛克,但是要求每次必须同时翻动9块(上次翻动 的下一次还能够翻动),试问:是否能够经过有限次翻动之后,得到 一个和原来黑白颜色正好相反的棋盘? 题13:某个展览大厅是一个6*6的棋盘状,每个棋盘格子是一个展览室,相邻展览室之间有门相通。现在有人想从入口开始,不重复 不遗漏地走完所有的展览室。已知该展览室的入口在左上角,出口在 右下角,问,有无这种行走路径?

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小学奥数精讲精练: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无答案)全国通用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我们已经学过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等基础知识。这一讲主要介绍基本定律和性质在加减法中的灵活运用,以便提高计算的技能技巧。 一、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巧算加法 1.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 如果两个数的和正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数互为补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另一个加数的补数。 如:28+52=80,49+51=100,936+64=1000。 其中,28 和52 互为补数;49 和51 互为补数;936 和64 互为补数。 在加法计算中,如果能观察出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把这两个数先相加,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再与其它加数相加,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例 1 巧算下面各题: (1)42+39+58; (2)274+135+326+ 265。解:(1)原式=(42+ 58)+39

=100+39=139

(2)原式=(274+326)+(135+265) =600+400 =1000 2.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 如果两个加数没有互补关系,可以间接利用补数进行加法巧算。例 2 计算 986+238。 解法 1:原式=1000-14+238 =1000+238-14 =1238-14 =1224 解法 2:原式=986+300-62 =1286-62 =1224 以上两种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再去掉多加的部分(即补数),所以可称为“凑整去补法”。 解法 3:原式=(62+924)+238

=924+(238+62) =924+300 =1224 解法 4:原式=986+(14+224) =(986+14)+224 =1224 以上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为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正好是另一个加数的补数。所以可称为“拆分凑补法”。 3.相接近的若干数求和 下面的加法算式是若干个大小相接近的数连加,这样的加法算式也可以用巧妙的办法进行计算。 例 3 计算 71+73+69+74+68+70+69。 解:经过观察,算式中 7 个加数都接近70,我们把 70 称为“基准数”。我们把这7 个数都看作70,则变为7 个70。如果多加了,就减去,少加了再加上,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原式=70×7+(1+3-1+4-2+0-1)

小学奥数专题:黑白染色问题

小学奥数专题:黑白染色问题

专题:黑白染色问题 1. 下图是一套房子的平面图,图中的方格代表房间,每个房间都有通向任何 一个邻室的门.有人想从某个房间开始,依次不重复地走遍每一个房间,他的想法能实现吗? 2. 展览会有36个展室(如图),每两相邻展室之间均有门相通.能不能从入口 进去,不重复地参观完全部展室后,从出口出来呢? 3. 图中的16个点表示16个城市,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两个城市有公路 相通.问能否找到一条不重复地走遍这16座城市的路线? 4. 下图是由4个小方格组成的“L ”形硬纸片,用若干个这种纸片无重叠地 拼成一个4 n 的长方形,试证明:n 一定是偶数.

5.中国象棋盘上最多能放几只马互不相“吃”(“马”走“日”字,另不考虑“别马腿”的情况). 6.能否用一个田字和15个4?1矩形覆盖8?8棋盘? 7.能否用1个田字和15个T 字纸片,拼成一个8?8的正方形棋盘? 8.在8?8棋盘上,马能否从左下角的方格出发,不重地走遍棋盘,最后回到起点?若能请找出一条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9.下面三个图形都是从4?4的正方形分别剪去两个1?1的小方格得到的,问可否把它们分别剪成1?2的七个小矩形? 10.把三行七列的21个小格组成的矩形染色,每个小格染上红、蓝两种色中的一种.求证:总可以找到4个同色小方格,处于某个矩形的4个角上(如图) 红 红 红 红 11.17个科学家互相通信,在他们的通信中共讨论3个问题,而任意两个科学家之间仅讨论1个问题.证明:至少有3个科学家,他们彼此通信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 12.用一批1?2?4的长方体木块,能不能把一个容积为6?6?6的正方体木箱充塞填满?说明理由. 13.在平面上有一个27?27的方格棋盘,在棋盘的正中间摆好81枚棋子,它们被罢成一个9?9的正方形.按下面的规则进行游戏:每一枚棋子都可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越过相邻的棋子,放进紧挨着这枚棋子的空格中,并把越过的这格棋子取出来.问:是否存在一种走法,使棋盘上最后恰好剩下一枚棋子? 14.12?12的超极棋盘上,一匹超级马每步跳至3?4矩形的另一角(如图).问 1 2

小学奥数精讲 换元法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分数乘法算式的一些计算技巧必须开始掌握.这既与基础课程进度结合,更是小学奥数经典内容.裂项、换元与通项归纳这三项内容,通称“分数计算之三大绝招”.考察近年来的小升初计算部分,分数计算成为热点.可以这么说:“一道非常难的分数运算,要么是裂项,要么是换元,要么是通项归纳.如果都不是,那它一定是比较简单的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三、换元思想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 【例 1】计算: 1111111111 (1)()(1)() 2424624624 ++?++-+++?+ 【考点】换元法【难度】2星【题型】计算 【解析】令 111 1 246 a +++=, 111 246 b ++=,则: 原式 11 ()() 66 a b a b =-?-?- 11 66 ab b ab a =--+ 1 () 6 a b =- 11 1 66 =?= 【答案】1 6 【巩固】 11111111111111 (1)()(1)() 23423452345234 +++?+++-++++?++ 【考点】换元法【难度】2星【题型】计算 【解析】设 111 234 a=++,则原式化简为: 111 1(1 555 a a a a + (+)(+)-+)= 【答案】1 5 【巩固】计算: 621739458739458378621739458378739458 126358947358947207126358947207358947????????++?++-+++?+ ? ? ? ????????? 【考点】换元法【难度】2星【题型】计算 【解析】令621739458 126358947 a ++=; 739458 358947 b +=, 原式 378378 207207 a b a b ???? =?+-+? ? ? ???? ()3786213789 207126207 a b =-?=?= 【答案】9例题精讲 教学目标 换元法

奥数染色问题题目及答案

染色问题(1) 年级班姓名得分 (编者按:由于内容本身的限制,本讲不设填空题) 1.某影院有31排,每排29个座位.某天放映了两场电影,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一个观众.如果要求每个观众在看第二场电影时必须跟他(前、后、左、右)相邻的某一观众交换座位,这样能办到吗?为什么? 2.如图是一所房子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房间号码,每间房子都与隔壁的房间相通.问能否从1号房间开始,不重复的走遍所有房间又回到1号房间? 3.在一个正方形的果园里,种有63棵果树、加上右下角的一间小屋,整齐地排列成八行八列(见图 (a)).守园人从小屋出发经过每一棵树,不重复也不遗漏(不许斜走),最后又回到小屋,行吗?如果有80棵果树,连小屋在内排成九行九列(图(b))呢? (a) (b) 4.(下图)去掉对角上两格后,是否可以用31个2?1的“骨 牌” (把象棋盘上的62个小格完全盖住?

5.如果在中国象棋盘上放了多于45只马,求证:至少有两只马可以“互吃”. 6.空间6个点,任三点不共线,对以它们为顶点的线段随意涂以红色或蓝色,是否必有两个同色三角形? 7.如图,把正方体分割成27个相等的小正方体,在中心的那个小正方体中有一只甲虫,甲虫能从每个小正方体走到与这个正方体相邻的6个小正方体中的任一个中去.如果要求甲虫能走到每个小正方体一次,那么甲虫能走遍所有的正方体吗? 8.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 一只马从起点出发,跳了n 步又回到起点.证明:n 一定是偶数. 9.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 一只马能否跳遍这半张棋盘,每一点都不重复,最后一步跳回起点? 10.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小学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奥数(一) 一、填空题: 3.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_个. 5.图中空白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分之______. 6.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为______. 7.将11至17这七个数字,填入图中的○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8.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0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3千克,则乙的体重为______千克. 9.有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1,则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______. 10.现有七枚硬币均正面(有面值的面)朝上排成一列,若每次翻动其中的六枚,能否经过若干次的 翻动,使七枚硬币的反面朝上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解答题: 1.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500克与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 是多少? 2.数一数图中共有三角形多少个?

3.一个四位数,它的第一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0的个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1的个数,第三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2的个数,第四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3的个数,求出这个四位数. 奥数(一)答案 一、填空题: 1.(1) 3.(6个) 设原两位数为10a+b,则交换个位与十位以后,新两位数为10b+a,两者之差为(10a+b)-(10b+a)=9(a-b)=27,即a-b=3,a、b为一位自然数,即96,85,74,63,52,41满足条件.4.(99) 5.(二分之一) 把原图中靠左边的半圆换成面积与它相等的右半部的半圆,得右图,图 6.(60千米/时) 两船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两船速度和210÷2=105(千米/时);两船同向行,14小时甲赶上乙,所以甲船速-乙船速=210÷14=15(千米/时),由和差问题可得甲:(105+15)÷2=60(千米/时).乙:60-15=45(千米/时).

小学奥数精讲:容斥原理习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精讲:容斥原理习题及答案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一个班有45个小学生,统计借课外书的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借有语文或数学课外书.借语文课外书的有39人,借数学课外书的有32人.语文、数学两种课外书都借的有 人. 2.有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与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图,放在桌面上(阴影是图形的重叠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盖住桌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在1~100的自然数中,是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的数有 个. 4.某区100个外语教师懂英语或俄语,其中懂英语的75人,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20人,那么懂俄语的教师为 人. 5.六一班有学生46人,其中会骑自行车的17人,会游泳的14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4人,问两样都不会的有 人. 6.在1至10000中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共有 个. 7.在1至10000之间既不是完全平方数,也不是完全立方数的整数有 个. 8.某班共有30名男生,其中20人参加足球队,12人参加蓝球队,10人参加排球队.已知没一个人同时参加3个队,且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有6人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蓝球队,有2人既参加蓝球队又参加排球队,那么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排球队的有 人 . 6

9.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有个. 10.在100个学生中,音乐爱好者有56人,体育爱好者有75人,那么既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人最少有人,最多有人. 二、解答题 11.某进修班有50人,开甲、乙、丙三门进修课、选修甲这门课的有38人,选修乙这门课有的35人,选修丙这门课的有31人,兼选甲、乙两门课的有29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的有28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的有26人,甲、乙、丙三科均选的有24人.问三科均未选的人数? 12.求小于1001且与1001互质的所有自然数的和. 13.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面积为8、9、11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它们重叠放在一起盖住的面积是18,且A与B,B与C,C与A公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5、3、4,求A、B、C 三个图形公共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分母是385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并求这些真分数的和.

最新奥数 染色问题

1. 如右图,对A,B,C,D,E五个区域分别用红黄绿蓝白五种颜色中的某一种来着色,规定相邻的区域着不同色,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色方案?【组合十讲P37】 2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涂在右图的圆圈中,每个圆圈中,每个圆圈只涂一种颜色,并且要使每条连线两端的圆圈涂上不同颜色,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3.某植物园计划在A,B,C,D,E五个地块栽种四种不同颜色的郁金香,每个地块内的郁金香必须同色,相邻的(有公共边界的)地块郁金香不能同色,不相邻可以同色,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 4.如图对A,B,C,D,E,F,G七个区域分别采用红,黄,绿,蓝,白五种颜色中的某一种来着色,规定相邻的区域不能同色,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色方案? 5.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把如图的8个小圆圈涂上颜色,每个圆圈只涂一种颜色,并且有连线的两个圆圈不能同色,那么有多少种不同涂色方案?【希望杯P107】 6. 一根划分成相等5段的钢管,若要用红,白两种颜色分别对每一段着色,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涂色方案?(倒置后相同的两种涂色方案视为同种) 8. 如图用4种颜色对A,B,C,D,E五个区域涂色,要求相邻的区域涂不同的颜色,那么,共有几种涂法? 9. 用三种颜色染正方体的6条边,相邻边不同色,有多少种染法?【教程P133】 10. 如图,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给一个五边形的各个顶点染色,同一边的两段点不能同色,且顶点A 必须染红色,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案?【高斯导引P76】

11. 如图一个圆环被分成8部分,先将每一部分染上红,黄,蓝三种颜色之一,要求相邻两部分颜色不同,共有多少种不同染色方案? 12. 如图,用4种不同的颜色将图中的圆圈分别涂色,要求有线段连接的两个相邻的圆圈必须涂不同的颜色,共有几种涂法?(不许旋转翻转) 13 给一个正四面体的4个面染色,每个面只允许用一种颜色,且4个面的颜色互不相同,现有5种颜色可选,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案? 14. 用4种颜色为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染色,要求每个面只能用1种颜色,且乡邻面的颜色必须不同,如果将正方体经过反转后颜色相同视为同一种,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案? 17.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对右图进行染色,要求相邻两块颜色不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案?【简明读本P191】 1.某影院有31排,每排29个座位.某天放映了两场电影,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一个观众.如果要求每个观众在看第二场电影时必须跟他(前、后、左、右)相邻的某一观众交换座位,这样能办到吗?为什么? 2.如图是一所房子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房间号码,每间房子都与隔壁的房间相通.问能否从1号房间开始,不重复的走遍所有房间又回到1号房间? 1 2 3 4 5 6 7 8 9 3.棵果树、加上右下角的一间小屋,整齐地排列成八行八列(见图(a)).守园人从小屋出发经过每一棵树,不重复也不遗漏(不许斜走),最后又回到小屋,行吗?如果有80棵果树,连小屋在内排成九行九列(图(b))呢?

小学奥数精讲对策问题

小学奥数精讲——对策问题 告诉你本讲的重点、难点 对策问题涉及的课本知识并不多,只是技巧性比较强,诀窍是控制,往往在游戏中运用较多,而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取胜策略就是对策问题. 看老师画龙点晴,教给你解题诀窍 【例1】桌上放着100根火柴棒,甲、乙二人轮流取,每次取1—3根,规定谁取到最后1根谁获胜.假定双方都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谁一定获胜?给出一种获胜方法. 分析与解我们可以从结果想起,谁能让火柴棒最后剩4根,谁就获胜.这是因为对方不论拿走几根,剩下的必能一次拿完,依照这个原则,只要让剩下的火柴棒的根数是4的倍数,就可以保证获胜.由于100就是4的倍数,所以后取的人获胜. 100÷(3+1)=25(没有余数) 答:乙后取一定获胜.如果甲拿n根,乙就拿(4-n)根,这样乙一定可以拿到最后1根而获胜.【例2】有一排500个空格’预先在左边第1格中放一枚棋子,然后由甲、乙两人轮流走.甲先乙后.每人走时,可以将棋子向右移动1~6格,规定谁将棋子走到最后1格谁输.甲为了必胜,第一步走几格?以后怎样走? 分析与解本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左边的第1格中已经有一枚棋子,空格只有499个;二是谁走到最后1格谁输,那么,要控制取胜就必须保证自己能将最后1格留给对方,自己就要能走到倒数第二格中.这样一共能走的格子数只有500-1-1=498格.498÷7=71...1. 所以,甲第一步走1格,以后,乙走n格,甲就走(7-n)格,甲一定获胜. 【例3】甲、乙二人轮流在黑板上写1~10的自然数,规定不能在黑板上写已写过的数的因数,并不重复,最后无数可写的人失败.如果甲先写,双方都采用最佳方案,那么谁一定获胜?给出一种获胜方法. 分析与解甲先写,甲一定获胜,甲必须先写6,这样6的因数1,2,3,6就不能再写了.将剩下的六个数分为4和5,7和9,8和10三组,当乙写这六个数中的某数时,甲就写与它同组的另一数,必可获胜. 【例4】在一个3×3的方格纸(右图)中,甲、乙两人轮流往方格中写1,3,4,5,6,7,8,9,10这九个数中的一个,数字不能重复.最后甲的得分是上、下两行六个数之和,乙的得分是左、右两列六个数之和,得分多者为胜.请你为甲找出一种必胜的方法. 分析与解由于甲的得分是上、下两行六个数之和,乙的得分是左、右两列六个数之和,所以四个角的方格里所填的数是公用的,真正决定甲乙得分的是a,b,c,d这四个位置.甲要想必胜,要把最小的数。1”填入对方的方格里(6或d),这时,就算乙把10填入自己的方格内,两个格子里的数的和是11,这时甲把9填入自己的格子里(a或c),这样,a,c的和至少是12(即9十3),甲必胜. 【例5】甲、乙二人依次在一个正十边形中画对角线(即两个不相邻顶点的连线).规定新画的对角线不能与已经画了的对角线相交,谁画下最后一条这样的对角线谁就胜.甲先画,他怎样画才能取胜?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染色问题(1)》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染色问题(1)》练习题(含答案) 1.某影院有31排,每排29个座位.某天放映了两场电影,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一个观众.如果要求每个观众在看第二场电影时必须跟他(前、后、左、右)相邻的某一观众交换座位,这样能办到吗?为什么? 2.如图是一所房子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房间号码,每间房子都与隔壁的房间相通.问能否从1号房间开始,不重复的走遍所有房间又回到1号房间? 3.在一个正方形的果园里,种有63棵果树、加上右下角的一间小屋,整齐地排列成八行八列(见图 (a)).守园人从小屋出发经过每一棵树,不重复也不遗漏(不许斜走),最后又回到小屋,行吗?如果有80棵果树,连小屋在内排成九行九列(图(b))呢? (a) (b) 4.(下图)去掉对角上两格后,是否可以用31个2?1的“骨 牌” (把象棋盘上的62个小格完全盖住? 5.如果在中国象棋盘上放了多于45只马,求证:至少有两只马可以“互吃”.

6.空间6个点,任三点不共线,对以它们为顶点的线段随意涂以红色或蓝色,是否必有两个同色三角形? 7.如图,把正方体分割成27个相等的小正方体,在中心的那个小正方体中有一只甲虫,甲虫能从每个小正方体走到与这个正方体相邻的6个小正方体中的任一个中去.如果要求甲虫能走到每个小正方体一次,那么甲虫能走遍所有的正方体吗? 8.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 一只马从起点出发,跳了n 步又回到起点.证明:n 一定是偶数. 9.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 一只马能否跳遍这半张棋盘,每一点都不重复,最后一步跳回起点? 10.中国象棋的马走“日”字,车走横线或竖线,下图是半张中国象棋盘,试回

小学五年级奥数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试题 一、 填空题 1.把20个梨和25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分完后梨剩下2个,而苹果还缺2个,一共有_____个小朋友. 2. 幼儿园有糖115颗、饼干148块、桔子74个,平均分给大班小朋友;结果糖多出7颗,饼干多出4块,桔子多出2个.这个大班的小朋友最多有_____人. 3. 用长16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木板来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用这样的木板_____块. 4. 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_____块. 5. 一个公共汽车站,发出五路车,这五路车分别为每隔3、5、9、15、10分发一次,第一次同时发车以后,_____分又同时发第二次车. 6. 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_____粒. 7. 这样的自然数是有的:它加1是2的倍数,加2是3的倍数,加3是4的倍数,加4是5的倍数,加5是6的倍数,加6是7的倍数,在这种自然数中除了1以外最小的是_____. 8. 能被3、7、8、11四个数同时整除的最大六位数是_____. 9. 把26,33,34,35,63,85,91,143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一组中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 那么至少要分成_____组. 10. 210与330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的_____倍. 二、解答题 11.公共汽车总站有三条线路,第一条每8分发一辆车,第二条每10分发一辆车,第三条每16分发一辆车,早上6:00三条路线同时发出第一辆车.该总站发出最后一辆车是20:00,求该总站最后一次三辆车同时发出的时刻. 12. 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商是12.如果甲乙两数的差是18,则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13. 用285、5615、20 11分别去除某一个分数,所得的商都是整数.这个分数最小是几? 14. 有15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有编号,他们是1号到15号,1号同学写了一个自然数,2号说:“这个数能被2整除”,3号说:“这个数能被他的编号数整除.1号作了检验:只有编号连续的二位同学说得不对,其余同学都对,问: (1)说的不对的两位同学,他们的编号是哪两个连续自然数? (2)如果告诉你,1号写的数是五位数,请找出这个数.

2017小学数学奥数精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分析

第1讲速算与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构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一、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数字。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顺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c+a=…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他数相加。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运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他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 (2) 1350+49+68+51+32+165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数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二、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 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 2、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a+(b-c)=a+b-c a-(b+c)=a-b-c a-(b-c)=a-b+c 3、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原来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来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a+b-c=a+(b-c) a-b+c=a-(b+c) a-b-c=a-(b+c) 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可得减法或加、减混合运算的一些简便方法。 三、分组凑整法 例3 计算(1)875-364-236 (2)1847-1928+628-136-64 (3)1348-234-76+2234-48-24 例4 计算(1)512-382 (2)6854-87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