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与真菌

霉菌与真菌
霉菌与真菌

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霉菌菌落的特征:

A、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形状。

B、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

C、霉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无毛细管水,故它们的菌落必和细菌的不同,较接近放线菌。

霉菌的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叫菌丝体。

真菌: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

真菌(Fungus)一词的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

述的真菌约有 1万属12万余种(属与种都是单位,且属大于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种为单位)。按照林奈(Linneaus)的两界分类系统,人们通常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其中,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高等真菌,多数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如银耳、金针菇、竹荪、牛肝菌、灵芝等,但也有豹斑毒伞、马鞍、鬼笔蕈等有毒种。另外,半知菌亚门中约有300属是农作物和森林病害的病原菌,还有些属是能引起人类和一些动物皮肤病的病原菌,如稻瘟病菌,可以引起苗瘟、节瘟和谷里瘟等。(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虽然很早就已经知悉真菌和动物的演化关系比植物要来得相近,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植物学入门对它们的介绍仍然比动物学入门要深入得多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及检测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及检测方法 一、霉菌和酵母菌介绍: 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某些霉菌和酵母加工一些食品,如用霉菌加工干酪和肉,使其味道鲜美;还可利用霉菌和酵母酿酒、制酱;食品、化学、医药等工业都少不了霉菌和酵母。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二、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方法,与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步骤为:将样品制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释液,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吸取1mL于平皿,倾注培养基后,培养观察,计数。对霉菌的计数,还可以采用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的方法。 具体检测标准参见: GB4789.1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三、说明: 1.样品的处理。为了准确测定霉菌和酵母数,真实反映被检食品的卫生质量,首先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对大的固体食品样品,要用灭菌刀或镊子从不同部位采取试验材料,再混合磨碎。如样品不太大,最好把全部样品放到灭菌均质器杯内搅拌2min。液体或半固体样品可用迅速颠倒容器25次来混匀。 2.样品的稀释:为了减少榈稀释倍数的误差,在连续递增稀释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根吸管。在稀释过程中,为了使霉菌的孢子充分散开,需用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 3.培养基的选择:在霉菌和酵母计数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选择性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霉菌和酵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用PDA作平板计数时,必项加入抗菌素以抑制细菌。 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孟加拉红和抗菌素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孟加拉红还可抑制霉菌菌落的蔓延生长。在菌落背面由孟加拉红产生的红色有助于霉菌和酵母菌落的计数。 高盐察氏培养基:粮食和食品中常见的曲霉和青霉在该培养基上分离效果良好,它具有抑制细菌和减缓生长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种的作用。 4.倾注培养。每个样品应选择3个适宜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倾注2个平皿。培养基熔化后冷却至45℃,立即倾注并旋转混匀,先向一个方向旋转,再转向相反方向,充分混合均匀。培养基凝固后,把平皿翻过来放温箱培养。大多数霉菌和酵母在25-30℃的情况下生长良好,因此培养温度25~28℃。培养3d后开始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共培养5d观察记录结果。 5.菌落计数及报告:选取菌落数10~15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

丝状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分离筛选方法 霉菌生长在偏酸性有机质丰富的环境中,种类多,形态各异,细胞结构多样。 霉菌是一些丝状真菌统称,同酵母菌一样不是分类学的名词。 一.丝状真菌(霉菌)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 PDA 培养基: 马铃薯一葡萄糖培养基(同酵母)并添加80%乳酸数滴(5mL/L )或0.05 %去氧胆酸钠以抑制细菌生长,葡萄糖改为蔗糖。 注:土壤适于马丁或马玲薯一葡萄糖培养基 ,河泥 霉变材料 生物膜适用于查 氏 马丁培养基或PDA 培养基 1.2 察氏培养基:蔗糖30g/L FeSO 4 0.01g/L NaNO 3 2.0g/L MgSO 4 0.5g/L KC1 0.5 g/L K 2HPO 4 1.0g/L PH6.7-7.0 1.3马丁培养基: 葡萄糖10g/L 蛋白胨5g/L KH 2PO 41g/L MgSO 40.5g/L 孟加拉红 (0.1%)3.3mL 灭菌后使用前加入。临用时每升培养基加入 1.0%链霉素 3.0mL PH 自然。 1.4特定培养基:橘皮培养青霉 甜酒曲培养根霉。 2.分离纯化:混菌和涂布法 将样品梯度稀释(10-4、10-5、10-6),混菌和涂布于平板,25-28℃倒置培养3-7d , 挑取不同典型单菌落孢子或菌丝进行反复划线纯化。据菌落质地、颜色是否纯培 养物,若有杂菌重复纯化一次。对于形成固定菌落的(青霉 曲霉等)可用稀释 平板混菌法分离纯化,菌落不定型蔓延繁殖的(根霉 毛霉),两菌落及易接触混 杂,分离时采取较高稀释度或以培养16-24h 内生长菌丝接种。 根霉菌分离筛选: 属于毛霉目,蔓延繁殖,没有一定的菌落形态,易与其他霉菌混生,故分离时采 取大稀释度,早移植,可在培养基添加0.1℅去氧胆酸钠,防止蔓延。可利用形 态特征鉴别。 样品:酒药 培养基:葡萄糖豆芽汁培养基(豆芽汁100mL ,酵母膏2g 葡萄糖 3g PH 自然。豆芽汁制备:黄豆100g ,加水1000mL ,煮30-40min ,取汁备用)。 分离:颗粒菌体分散,梯度稀释至10-8 混菌法25℃ 16-20h ,观察有无菌丝生长,由于菌丝细短,颜色与培养基相似,不易发现,故在光线处斜视才能发现,用接 种钩或菌种针挑挖菌丝一段(一小块),移植于斜面培养基25℃培养3d , 鉴定:根据形态鉴别根霉,必要时通过生理生化予以验证。性能测定:用米粉或 麸皮固体培养测糖化霉活力,以定优劣。 黑曲霉分离筛选: 有固定菌落形态,一般分离法分离,曲霉分生孢子多,团聚紧密较难分散,制备 孢子悬液时,加入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月桂基磺酸钠(分散剂),玻璃珠打散 效果也可。黑曲霉糖化霉菌株,选用淀粉琼脂培养基或米曲汁 麦芽汁培养基(1-2 ℅淀粉),通过测量透明圈直径大小,代表糖化力高低。 种曲分散,梯度稀释至10-7 取不同稀释度涂布于平板,28-30℃培养1-2d ,待 初生菌落,切忌长成分生孢子。在菌落周围滴加碘液,挑取透明圈大的菌落转接 于淀粉察氏培养基斜面,28-30℃培养5d. 性能测定:经固体麸皮培养基培养,测各菌株糖化酶活力。 二.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种的复壮 1.培养基:

丝状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分离筛选方法 霉菌生长在偏酸性有机质丰富的环境中,种类多,形态各异,细胞结构多样。霉菌是一些丝状真菌统称,同酵母菌一样不是分类学的名词。 一.丝状真菌(霉菌)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 PDA 培养基: 马铃薯一葡萄糖培养基(同酵母)并添加80%乳酸数滴(5mL/L )或0.05 %去氧胆酸钠以抑制细菌生长,葡萄糖改为蔗糖。 注:土壤适于马丁或马玲薯一葡萄糖培养基 ,河泥 霉变材料 生物膜适用于查氏 马丁培养基或PDA 培养基 1.2 察氏培养基:蔗糖30g/L FeSO 4 0.01g/L NaNO 3 2.0g/L MgSO 4 0.5g/L KC1 0.5 g/L K 2HPO 4 1.0g/L PH6.7-7.0 1.3马丁培养基: 葡萄糖10g/L 蛋白胨5g/L KH 2PO 41g/L MgSO 40.5g/L 孟加拉红 (0.1%)3.3mL 灭菌后使用前加入。临用时每升培养基加入 1.0%链霉素 3.0mL PH 自然。 1.4特定培养基:橘皮培养青霉 甜酒曲培养根霉。 2.分离纯化:混菌和涂布法 将样品梯度稀释(10-4、10-5、10-6),混菌和涂布于平板,25-28℃倒置培养3-7d , 挑取不同典型单菌落孢子或菌丝进行反复划线纯化。据菌落质地、颜色是否纯培养物,若有杂菌重复纯化一次。对于形成固定菌落的(青霉 曲霉等)可用稀释平板混菌法分离纯化,菌落不定型蔓延繁殖的(根霉 毛霉),两菌落及易接触混杂,分离时采取较高稀释度或以培养16-24h 内生长菌丝接种。 根霉菌分离筛选: 属于毛霉目,蔓延繁殖,没有一定的菌落形态,易与其他霉菌混生,故分离时采取大稀释度,早移植,可在培养基添加0.1℅去氧胆酸钠,防止蔓延。可利用形态特征鉴别。 样品:酒药 培养基:葡萄糖豆芽汁培养基(豆芽汁100mL ,酵母膏2g 葡萄糖3g PH 自然。豆芽汁制备:黄豆100g ,加水1000mL ,煮30-40min ,取汁备用)。 分离:颗粒菌体分散,梯度稀释至10-8 混菌法25℃ 16-20h ,观察有无菌丝生长,由于菌丝细短,颜色与培养基相似,不易发现,故在光线处斜视才能发现,用接种钩或菌种针挑挖菌丝一段(一小块),移植于斜面培养基25℃培养3d , 鉴定:根据形态鉴别根霉,必要时通过生理生化予以验证。性能测定:用米粉或麸皮固体培养测糖化霉活力,以定优劣。 黑曲霉分离筛选: 有固定菌落形态,一般分离法分离,曲霉分生孢子多,团聚紧密较难分散,制备孢子悬液时,加入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月桂基磺酸钠(分散剂),玻璃珠打散效果也可。黑曲霉糖化霉菌株,选用淀粉琼脂培养基或米曲汁 麦芽汁培养基(1-2℅淀粉),通过测量透明圈直径大小,代表糖化力高低。 种曲分散,梯度稀释至10-7 取不同稀释度涂布于平板,28-30℃培养1-2d ,待初生菌落,切忌长成分生孢子。在菌落周围滴加碘液,挑取透明圈大的菌落转接于淀粉察氏培养基斜面,28-30℃培养5d. 性能测定:经固体麸皮培养基培养,测各菌株糖化酶活力。 二.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种的复壮 1.培养基:

霉菌的分布、应用与危害

丝状真菌——霉菌(mold)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名,即发霉的真菌,通常是指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喜好潮湿的气候,大量生长时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体,有较强的陆生性,在自然条件下常引起食物、工农业产品的霉变和植物的真菌病害。 分布:地球上无所不在。种类和数量惊人。主要复杂有机物的分解作用由真菌承担,特别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 概念:霉菌和酵母同属于真菌。 霉菌:为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除少数外),统称为霉菌。 按Smith分类系统,霉菌分属于真菌界的藻状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霉菌的分布: 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无所不在,而且种类和数量惊人。 在自然界中,霉菌是各种复杂有机物,尤其是数量最大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主要分解菌。 一般情况下,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特别是偏酸性的基质当中。 应用: 1)工业应用:柠檬酸、葡萄糖酸等多种有机酸,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制剂,青霉素、头孢霉素等抗生素,核黄素等维生素,麦角碱等生物碱,真菌多糖、酿造食品以及植物生长刺激素(赤霉素)等的生产;利用某些霉菌对甾族化合物的生物转化以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以及霉菌在生物防治、污水处理和生物测定等方面的应用等。 2)生产各种传统食品,如酿制酱、酱油、干酪等。 3)基本理论研究:霉菌在基本理论研究中应用很广,最著名的例子是(粗糙脉胞菌)在建立生化遗传学中的作用。 4)工业产品的霉变:食品、纺织品、皮革、木器、纸张、光学仪器、电工器材和照相胶片等都易被霉菌腐蚀,造成霉变。 5)引起植物病害:植物传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真菌。真菌约可引起3万种植物病害。如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大流行的马铃薯晚疫病;我国于1950年发生的麦锈病和1974年发生的稻瘟病,使小麦和水稻分别减产了60亿Kg,等等。 6)引起动物疾病:不少致病真菌可引起人体和动物的浅部病变(例如皮肤藓菌引起的各种藓症)和深部病变(例如既可侵害皮肤、粘膜,又可侵犯肌肉、骨骼和内脏的各种真菌),在当前已知道的约5万种真菌中,被国际确认的人、畜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已有200余种(包括酵母菌在内)。 况下,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特别是偏酸性的基质当中。 霉菌的应用: 生产各种传统食品:如酿制酱、酱油、干酪等。 工业应用: 生产有机酸(如柠檬酸、葡萄糖酸)、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维生素、生物碱、真菌多糖、植物生长刺激素(如赤霉素)、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和酿造食品等,另外在生物防治、污水处理和生物测定等方面都有应用。 基本理论研究:霉菌在基本理论研究中应用很广,最著名的是利用粗糙脉胞菌进行生化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霉菌的危害: 引起霉变:可造成食品、生活用品以及一些工具、仪器和工业原料等的霉变。

真菌和食用真菌的价值及其发展方向

真菌和食用真菌的价值及其发展方向 摘要:在中国,真菌食用的历史有6000~7000年,真菌药用的历史有4000多年。药用真菌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营养、味道鲜美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字:食用真菌价值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及资料:百度百科—真菌; 徐松波,张学莉,等编著. 食品营养与健康指南,中国医药出版社,1992 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竹内容雄.日本发酵与工业。1976 商业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昆明:中国食用菌,1995~200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食用菌,1995~2001 郑建仙.功能性食品.中国轻工出版社,1995 荣福雄,等.8254山西金黄银耳医疗保健作用的研究.全国食用菌新成果、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4, 6 荣福雄,等. 8254金黄银耳多糖抗辐射损伤的研究. 香港首届国际食用笛会议论文集l993 潘继红,等. 灵芝、酵母“双菌”,发酵饮料的研制.食品科学.1997,(8)22-24 潘继红,等.猴头功能饮料生产工艺初探.食用菌,1995,增刊,42-43

可食用真菌更是价值非凡。在中国,真菌食用的历史有6000~7000年,真菌药用的历史有4000多年。药用真菌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10余种药用真菌。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40多种药用真菌。当前,灵芝、虫草等传统药用真菌仍在被广泛使用。这些传统药用真菌作为中医药的代表之一,在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疾病对人类的威胁正在改变着疾病谱,要求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正推动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和营养药物需求的日益增长。因此,具有丰富营养、味道鲜美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Macroscopic Fungi)。通常也称为菇、菌、蕈、蘑、耳。全世界有10000 多种肉质菌(Fleshy mushroom),目前中国已报道的食用菌有850 多种,其中大约有80 多种是美味的,人工栽培的近的50 种,其中形成大规模商业性栽培的15 种左右。在农业不发达的年代,菌类成为人们用以充饥的食物来源。到了现代,菌类成为一种菜肴和美味食品。菌类的营养成分介于肉类和果蔬之间。菌类的蛋白质含量,鲜品为自身重的2%-5%,干品达30%-40%,香菇、金针菇、蘑菇等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比一般的蔬菜高几倍至几十倍。菌体蛋白质是最优良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一般人体必需的8-9 种氨基酸,如赖氨酸、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及异亮氨酸等均有,且不含有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等不利影响,是典型的低热量食品。菌类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矿质元素、维生素、核酸及多糖类化合物不但含量丰富,而且使菌类食品有别于一般食品,成为一类高营养价值的风味食品、保健食品和抗癌食品。许多食用菌既是美味佳肴,又具有独特的医疗作用。一般认为,菇类具有益气、清神、理肠胃等功能,但不同菇类还有其独特的医疗作用。灵芝,我国古代传说为”仙草”,历代本草学家都认为灵芝能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药物。通过现代临床试用已证实灵芝对慢性气管炎、急性肝炎等均有一定疗效。经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具有保肝、解毒、强心、镇静、抗缺氧及抗惊厥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茯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用中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急性肝炎和急性肾炎等。药理实验证明,茯苓有利尿和一定镇静作用。木耳性平、味苷,能润肺清肠和消化纤维,它是矿业和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木耳并具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等功效,是中医治疗寒湿腰痛的辅药。《本草纲目》中认为木耳能”疗痔”。香菇,性平、味甘,能化痰理气、益味助食等,同时又能增强人体的抗病力及防治感冒。经常食用香菇,可预防坏肉病、肝硬

霉菌的形态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了解四类常见霉菌(曲霉、毛霉、青霉、根霉)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1、霉菌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2、观察方法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次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3、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曲霉 ( Aspergillus sp. ) ,青霉,根霉 ( Rhizopus sp. ) ,毛霉( Mucor sp. ),培养 7d 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 2、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配方见附表) 3、仪器或其他用具:平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吸管,U 型玻棒,解剖刀,镊子, 50%乙醇,20%甘油,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等 四、【操作步骤】 1、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1)、培养小室的灭菌:在平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圆滤纸片,再放一U形 玻棒,其上放一洁净载玻片和两块盖玻片,盖上皿盖,包 扎后于110℃灭菌20~30分钟,烘干备用。 (2)、琼脂薄片的制作:取已灭菌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各6~7ml 注入另两个灭菌 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通过无菌操作,用解剖刀将其 切成 1cmx1cm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上述培养室中的载玻 片上(每片放两块 )。 (3)、接种:通过无菌操作,用接种环从斜面培养物上挑取很少量的孢子,接种

脚气是真菌还是霉菌

脚气是真菌还是霉菌 我们商检的脚气疾病都是由真菌感染而导致的,脚气疾病出现之后,患者的脚步皮肤会出现瘙痒和疼痛的情况,如果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就会导致皮肤糜烂或者开裂的情况,这样对皮肤的伤害就会愈发严重。 1、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脚气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2、致病菌感染 致病菌多系毛癣菌属与表皮癣菌种,主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足癣的主要致病菌。脚气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脚气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脚气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3、个人习惯卫生不良 接触病人的鞋袜、手套、共用拖鞋、毛巾和浴池等,则很易被感染。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4、病理: 脚气系由接触传染。由于掌、跖表皮细胞更替时间长,角质层厚,汗腺多,又无皮脂腺,而且双足经常穿着鞋袜,密不透风,汗液蒸发困难,使之局部温度高,湿度大,角质层常被浸渍变软,表皮酸碱度改变,遂为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推荐)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霉菌试验 ?一、概述 ?二、霉菌的试验方法 ?三、防霉措施 ?四、有关标准 概述 ?霉菌的危害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的目的 霉菌对材料和产品的影响 ?直接危害是霉菌生长食取材料中的有机成分,直接导致结构破坏、强度降低、物理性质变化等。间接危害是霉菌分泌的新陈代谢排泄物有机酸和其他离子化合物,造成电解或老化效应,某些触媒剂,还促成氧化或分解作用的发生,间接导致材料及部件的损坏。长霉造成的故障模式: ---引起电子或电气设备失灵 ---减低绝缘材料的电性能 ---造成燃油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破坏密封 ---使金属件腐蚀 ---使玻璃产生蚀刻 低压与霉菌 这两个因素的组合不会增大二者本身的影响太阳辐射与霉菌因为太阳辐射产生热,所以这个组合不可能产生影响,和高温与霉菌的组合相同。此外未经过滤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盐雾与霉菌这是一个相容的组合湿度与霉菌湿度有助于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会增大它们的影响高温与霉菌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但是,在71℃(160 ℉)以上,霉菌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了 低温与霉菌 低温影响霉菌的生长。在零度以下,霉菌保持在假死状态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是气候环境试验的一个项目。用于考核产品或材料抵抗霉菌侵袭的能力。它于一般环境试验一样,考虑产品在实际运输、储存或使用中,最易遭受霉菌危害的环境条件,在试验室中用人工模拟创造霉菌生长最适宜环境进行试验。 霉菌试验的目的 ?为确定产品抗霉菌侵蚀能力,必须制定一个与实际工作条件相似,能判断霉菌的侵蚀作用和给出正确评价的试验方法。它将为产品的选材、结构和设计提供依据以保证产品能在有大量霉菌存在的气候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霉菌-基础知识

一、针对于外部环境霉菌易产生地方和原因 1.生产车间墙壁潮湿,在潮湿部位容易生长霉菌。 2.车间存在冷凝水的管路、墙壁等容易生长霉菌,水管的破裂,也会导致霉菌的产生。 3.空气中总是包含一定水蒸气,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不到,不过,当水蒸气液化的时候,比如当我们沐浴或是泡澡的时候,浴室内镜子的表面就会变得潮湿,这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他们。热空气中包含很多的水分,当热空气冷却时,水分就会冷凝、液化。冷凝、液化通常是发生在房屋中温度最低的部位,比如墙壁上温度低的部位,正是在这些温度低的部位,最容易产生霉菌。 4.车间里无法保证正常的换气,无法让车间保证在规定湿度情况下,容易生长霉菌。 5.车间忽冷忽热,容易产生冷凝水的地方,容易糟到霉菌侵害。 6.离墙近的设备容易产生冷凝水,容易产生霉菌。 GAGGAGAGGAFFFFAFAF

7.温度相对较低的车间的门,请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如果这些温度较低车间的门没有关闭的话,那么旁边车间传过来的热空气涌进行,就形成很高的湿度,从而在空气冷却的时候形成液化,容易生长霉菌。 8.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转,保证车间内部空气能够达到要求指标,空调的换气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霉菌的产生。如果车间能保证及时将含有大量水份的空气排出车间,则极大程度缩小了可能存在霉菌的可能性。 二、霉菌一旦进入食品, 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份、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对食品中霉菌分布及产毒造成很大的影响。 1.水份 霉菌生长繁殖主要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份,一般来说,米麦类水份在14%以下,大豆类在11%以下,干菜和干果品在30%以下,微生物是较难生长的。食品中真正 GAGGAGAGGAFFFFAFAF

霉菌分类及生长

霉菌分类及生长条件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微生物学上属于真菌。其通过孢子的形式繁衍。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就会迅速发生霉变现象。 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仓储霉菌主要是指储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80%~90%。但是,田间霉菌若在适宜条件下、在仓储环境中也会快速繁殖,造成严重污染。 霉菌生长条件四要素:碳水化合物(如玉米等谷物、饲料)、充足的水分(湿度在85%以上)、适宜的温度(12℃~25℃)、氧气。 霉菌毒素产生、分类及危害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者饲料中的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农田里、在收获时、在储存或加工过程中生长产生的、有毒的二次代谢产物。 迄今为止已经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一般而言,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橘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镰孢菌属(主要分泌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 -2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也是最见的几种霉菌毒素。不同霉菌毒素的危害能对动物产生危害的、最多见到的霉菌毒素多达20多种,分别亲嗜一种或多种组织与器官,并且多能对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造成免疫复合性损害,这种病理作用一方面与这些霉菌毒素的免疫毒理有关,也与它们泛嗜性的病理损害有关。霉菌毒素中毒在猪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全世界的谷物有25%以上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的污染更为严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一项调查检测表明,配合饲料中不同程度霉菌毒素的污染高达80%以上。这说明生猪中少有不受霉菌毒素危害的,霉菌毒素中毒的患病率(包括显性患病率和隐性患病率之和)远远高于任何一种侵袭性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饲料霉菌毒素无论是在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上还是非传染病的发生上经常扮演“始作俑者”的角色。在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病(PCVⅠ)已是常见之事。在霉饲料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的肝肾

细菌、古菌和真菌(主霉菌、酵母菌)的比较

细菌、古菌和真菌(主霉菌、酵母菌)的比较 2013生技基一班刘雨桐 1.细胞构造比较 细菌: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殊构造有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包括荚膜和黏液层)和芽孢。 古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 真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内质网与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线粒体,叶绿体,液泡,膜边体,几丁质酶体,氢化酶体) 细菌古菌真菌细胞壁有有有 细胞膜有有有 细胞质和细胞器有细胞质无细胞器有细胞质无细胞器有细胞质和众 多细胞器细胞核无核膜包被完整细无核膜包被完整细有核膜包被完

2.细胞膜结构与组分的比较 细菌:内外两暗色层间夹着一浅色中间层的一种双层膜结构,20%~30%磷脂、50%~70%蛋白质。其中每个磷脂分子由一个带正电荷且能溶于水的极性头和一个不带电荷不溶于水的非极性端所构成,所有细菌细胞膜上都含磷脂酰甘油。G-细菌中还富含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双分子中嵌埋着整合蛋白或膜内在蛋白。细胞膜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有关成分的重要场所;膜上含有与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系,是细胞产能基地; 是鞭毛基体着生部位。原核细胞膜上一般不含胆固醇等甾醇。 古菌:细胞膜具有某些独特性和多样性。①其磷脂的亲水头仍由甘油组成,但疏水尾却由长链烃组成,一般为异戊二烯重复单位。②亲水头和疏水尾间由特殊的醚键连接,而其他原核或真核生物是酯键③古菌的细胞膜中存在独特的单分子层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④在甘油分子C3位上,可连接多种与细菌和真核生物细胞膜上不同的基团。⑤细胞膜上含有多种独特脂质。 真菌:与细菌的细胞膜构造和功能十分相似。但其膜上有甾醇,磷脂种类为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在高等真菌中含有的是偶数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在低等真菌中含有奇数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真菌细胞膜上有糖脂,具有细胞间识别受体的功能。真菌上可进行胞吞作用。 甾醇磷脂种类脂肪酸种类糖 脂 电子 传递 链 基因转 移运输 胞吞 作用胞核胞核整细胞核

丝状真菌简介

丝状真菌简介 丝状真菌 - 概述 霉菌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学的名称,而是丝状真菌的通称,意即“发霉的真菌”。 丝状真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无横隔壁,具多个细胞核,并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丝状真菌。丝状真菌常用孢子的颜色来称呼,如黑霉菌、红霉菌或青霉菌。 丝状真菌 - 菌落特征 A、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形状。 B、菌落和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 C、菌丝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没有毛细管水,故它们的菌落必然与细菌或酵母菌的不同,较接近放线菌。 丝状真菌 - 菌丝 丝状真菌 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2~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

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类型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菌丝分成两种类型: 无隔膜菌丝: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即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有隔膜菌丝: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高等真菌(即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菌丝变态 丝状真菌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丝状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吸器:由专性寄生霉菌如锈菌、霜霉菌和白粉菌等产生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 假根:根霉属霉菌的菌丝与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出的根状结构,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 菌网和菌环:某些捕食性霉菌的菌丝变态成环状或网状,用于捕捉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微生物的测微与计数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态特征及鉴别依据。 2.学习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4.总结并掌握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霉菌定义及用途 ?霉菌不是真菌分类中的名词,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 ?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食品的关系密切,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的一 种微生物,如早期进行的酱和酱油的制作等。 ?霉菌也可以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或产生毒素,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霉菌特征 ?霉菌可产生分支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 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的多(约3-10um),常是细菌菌体宽 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镜即可观察。 3.霉菌的菌落 ?松: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较长,菌丝体疏松,因而形成的菌落也比较疏松,呈绒毛 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 ?大:菌落形态较大,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时会长满整个 培养皿; ?干:外观干燥,不透明; ?挑: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 ?颜色:由于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颜色不同,不同的霉菌菌落表面呈现不同的 颜色,菌落正反面、边缘与中心颜色常不一致。 同一种霉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或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特征可能有所不同。但同一种霉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和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特征相对稳定。菌落特征是霉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4、霉菌的菌丝形态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的宽度一般为3-10μm,比放线菌菌丝宽 很多倍,其菌可伸长并产生分枝。 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

霉菌与真菌

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霉菌菌落的特征: A、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形状。 B、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 C、霉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无毛细管水,故它们的菌落必和细菌的不同,较接近放线菌。 霉菌的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叫菌丝体。 真菌: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 真菌(Fungus)一词的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 述的真菌约有 1万属12万余种(属与种都是单位,且属大于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种为单位)。按照林奈(Linneaus)的两界分类系统,人们通常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其中,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高等真菌,多数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如银耳、金针菇、竹荪、牛肝菌、灵芝等,但也有豹斑毒伞、马鞍、鬼笔蕈等有毒种。另外,半知菌亚门中约有300属是农作物和森林病害的病原菌,还有些属是能引起人类和一些动物皮肤病的病原菌,如稻瘟病菌,可以引起苗瘟、节瘟和谷里瘟等。(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虽然很早就已经知悉真菌和动物的演化关系比植物要来得相近,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植物学入门对它们的介绍仍然比动物学入门要深入得多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

一、霉菌和酵母菌介绍: 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某些霉菌和酵母加工一些食品,如用霉菌加工干酪和肉,使其味道鲜美;还可利用霉菌和酵母酿酒、制酱;食品、化学、医药等工业都少不了霉菌和酵母。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二、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方法,与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步骤为: 将样品制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释液,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吸取1mL于平皿,倾注培养基后,培养观察,计数。 对霉菌的计数,还可以采用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的方法。 具体检测标准参见: GB4789.1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三、说明: 1.样品的处理。为了准确测定霉菌和酵母数,真实反映被检食品的卫生质量,首先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对大的固体食品样品,要用灭菌刀或镊子从不同部位采取试验材料,再混合磨碎。如样品不太大,最好把全部样品放到灭菌均质器杯内搅拌2min。液体或半固体样品可用迅速颠倒容器25次来混匀。 2.样品的稀释:为了减少榈稀释倍数的误差,在连续递增稀释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根吸管。在稀释过程中,为了使霉菌的孢子充分散开,需用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 3.培养基的选择:在霉菌和酵母计数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选择性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霉菌和酵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用PDA 作平板计数时,必项加入抗菌素以抑制细菌。 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孟加拉红和抗菌素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孟加拉红还可抑制霉菌菌落的蔓延生长。在菌落背面由孟加拉红产生的红色有助于霉菌和酵母菌落的计数。 高盐察氏培养基:粮食和食品中常见的曲霉和青霉在该培养基上分离效果良好,它具有抑制细菌和减缓生长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种的作用。 4.倾注培养。每个样品应选择3个适宜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倾注2个平皿。培养基熔化后冷却至45℃,立即倾注并旋转混匀,先向一个方向旋转,再转向相反方向,充分混合均匀。培养基凝固后,把平皿翻过来放温箱培养。大多数霉菌和酵母在25-30℃的情况下生长良好,因此培养温度25~28℃。培养3d后开始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共培养5d观察记录结果。 5.菌落计数及报告:选取菌落数10~15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

各类霉菌

简述食品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类微生物对食品和人类的影响。 食品环境中,农产品微生物包括原生性和次生性微生物,尤其以真菌为多,可产生毒素危害食用者。食物可能会被各种微生物所污染,其中包括病原菌。在霉腐变质的食品上经常有各种致病菌和真菌毒素等有毒代谢产物存在,它们会引起人类的各种严重疾病。污染食品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属)、(青霉属)、(镰孢霉属)、(链格孢霉属)、(拟青霉属)、(根霉属)、(毛霉属)、茎点霉属)、(木霉属)、(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胞杆菌)、(沙门氏菌属)、(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乳杆菌属)、(乳链球菌)、(梭菌属)和(酿酒酵母)等。 6.污染食品并可产生毒素的霉菌有哪些?各产生什么毒素?霉菌毒素有何特性?产毒霉菌的产毒特点是什么? 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交链孢霉属,粉红单端孢霉、木霉属、漆斑菌属、黑色葡萄穗霉等。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它如下表 产毒特点1)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而且产毒菌种中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2)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还表现出可变性和易变性,产毒菌株经过多代培养可以完全失去产毒能力,而非产毒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可出现产毒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随时考虑这一问题。3)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而同一霉菌毒素也可由几种霉菌产生。4)产毒菌株产毒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基质种类、水分、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情况。 霉菌毒素特点:通常具有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的特性,而且霉菌毒素多数还具有致癌作用。霉菌毒素的作用包括减少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抑制DNA和组蛋白形成复合物,影响核酸合成,降低免疫应答等。据霉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可将其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光过敏性皮炎等。人和动物一次性摄入含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常会发生急性中毒,而长期摄入含少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则会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 7.霉菌及其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什么? 霉菌污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腐败变质,变色,异味,口感差或不能吃;加工品质下降,出粉率出米率粘度下降;人类霉菌毒素中毒;人直接食用带毒粮食中毒,间接通过食中动物食品中毒。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地方性,季节性; 17.如何识别毛霉、根霉、曲霉和青霉? 毛霉的菌丝体发达,呈棉絮状,由许多分枝的菌丝构成。菌丝无隔膜,有多个细胞核(图2-36)。其无性繁殖为孢囊孢子。毛霉生长迅速,产生发达的菌丝。菌丝一般白色,不具隔膜,不产生假根,是单细胞真菌。以孢囊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孢子囊黑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有性繁殖则产生接合孢子。 根霉与毛霉同属毛霉目(mucorales),很多特征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根霉有假根和葡匐菌丝。葡匐菌丝呈弧形,在培养基表面水平生长。葡匐菌丝着生孢子囊梗的部位,接触培养基处,菌丝伸入培养基内呈分枝状生长,犹如树根,故称假根(图2-37),这是根霉的重要特征。其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无性繁殖形成孢囊孢子。

丝状真菌简介

丝状真菌简介 丝状真菌- 概述 霉菌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学的名称,而是丝状真菌的通称,意即“发霉的真菌”。 丝状真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无横隔壁,具多个细胞核,并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丝状真菌。丝状真菌常用孢子的颜色来称呼,如黑霉菌、红霉菌或青霉菌。 丝状真菌- 菌落特征 A、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形状。 B、菌落和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 C、菌丝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没有毛细管水,故它们的菌落必然与细菌或酵母菌的不同,较接近放线菌。

丝状真菌- 菌丝 丝状真菌 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2~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类型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菌丝分成两种类型: 无隔膜菌丝: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即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有隔膜菌丝: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高等真菌(即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菌丝变态 丝状真菌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