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矫正方案

口吃矫正方案
口吃矫正方案

口吃矫正方案

首先来说一下我总结这本资料的初衷。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口吃患者。因为这个原因我的事业生活爱情都不尽人意,而且我也逐渐的患上了自我封闭症。开始很少和人交流,每天一个人躲在屋子里不出门。每天就是上网聊天,依赖网络为生存,那种孤独的感觉,相信大家可能有所体会。

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封闭的生活,自己的毅力已经没什么韧度了。性格变得也软弱起来。每天好像漂浮在风中摇摆的树叶一样,完全没有方向和目标。曾有段时间绝望的想到去自杀。

现在回头看看那段曾经的岁月触目惊心。一个小小的口吃就差点把我给毁掉,人生有时候是很脆弱的。

不过我终究没有去自杀,我在某一天终于开始改变自己了。

我的改变起源于对一个女孩的追求,因为自己太喜欢那个女孩了,所以想追求她,但是想到自己的口吃,就产生自卑感,不敢去追求。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套励志教程,说是能改变自己,我当时的事业在低谷而且自己的执行力几乎是零,给自己规定的计划经常完不成。对自己很失望,看到教程的时候,被里面的广告语给诱惑了,想着改变自己的执行力,所以就购了一套。没想到这次却阴差阳错的改变了我的命运,后面会有详细论述,这里暂时不说了。

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不但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执行力底下的毛病,而还矫正了我的口吃,四个月后,如愿的抱了美人归。这中间的过程现在回忆起来像是做梦一样,有时候掐掐自己确实不是在做梦。

我现在把方法给大家贡献出来,相信大家一样能购治愈,我的方法很简单的,我会在本文的最后部分详细介绍我的方法,

下面先给对口吃认识不深的朋友补上一课,如果读过的话,可以跳过直接阅读后面我写的部分,文笔不好,大家不要见笑。

第一什么是口吃。

口吃病,俗称“结巴”、“结巴嘴”、“结巴子”、“嗑巴”等,医学上称为“语阻”。口吃患者说话时容易产生言语重复、停顿、结结巴巴现象,口吃患者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口吃,也不是字字句句都口吃,而是时有时无、时轻时重。自言自语及心情轻松愉快地唱歌、唱戏时一般不会口吃,但着急、恐惧、紧张时则容易出现口吃现象,有时会伴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乱、肌肉痉孪、面红耳赤、惧怕说话等症状,严重时,喉咙里好象塞着东西,想说的话说不出来,上气不接下气,非常吃力,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由此带给患者的烦恼和痛苦、压力和负担,又是正常人甚至亲人也难以理解和体会的。患者也想改掉口吃的毛病,不让自己发生口吃,一些患者还尝试过下雨天打嘴巴等方法来矫正口吃,但口吃反而越来越严重,于是,一些患者认为自己患了“绝症”、“不治之症”而陷入痛苦的深渊。

第二口吃的原因是什么。

从人类开始使用语言起,就存在着口吃现象。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口吃是人的4种基本情绪发生混乱的结果。在100多年前,有位普鲁士外科医生,试图用割去一部分舌头的方法来治疗口吃,结果只是给这些人造成了更大的痛苦。

第一次对口吃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50年前美国爱俄华大学的湿戴尔·约翰森。他是因为自己深受口吃之苦而开始研究这个课题。由于他确信自己无论在神经上还是在生理上都没有缺陷,因而提出了一种观点:口吃与神经和生理失调无关,口吃是人在儿童时期模仿口吃者讲话学来的。但是,他从未能证明这种观点。

有研究人员认为。口吃是因为口腔送气不足,不能把要讲的话语连续发出。还有人推测,口吃是大脑两个半球争夺对语言控制的冲突造成的。然而这两种推测都一直无法得到证实。事实上,口吃者的大脑与正常人是没有区别的。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表现为口吃的语言障碍,而且这种现象与口吃者一样,通常都是出现在一句话开始时或换气之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专家们相信,人的敌意或焦虑是通过受阻碍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他们认为,口吃是一种精神性疾病。但是大多数口吃者,用精神疗法治疗后依然无效。而且大量心理表象显示,口吃者并不比其他人更神经过敏。

最新的研究表明,口吃与家族有关,而且男性是女性的4倍。此外,有证据表明,不是口吃本身具有遗传性,而是在这些家庭的成员中的一种倾向性或易感性使他们容易变成口吃者。美国休斯顿大学的语言病理学家马丁·阿德姆斯提出,迄今为止,已经使用了几乎所有方法对口吃者进行了研究、检查、测试和分析。环境和遗传这两个因素显然都与口吃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口吃并不是由某种单独的因素造成的。但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口吃,目前仍说不清楚

第三目前流行的矫正方法

一、钱厚心发音法

钱厚心,今年已72岁,是建国后最早的口吃矫正专家之一,他在1952年创办了浙江省口吃矫正所。他小时候也是一名口吃患者,直到考上大学,他的口吃还没能改变。他学的是师范专业。因为口吃,两年后,他不得不退学了。后来,他听说换一种语言以改变口吃,便开始学说苏州话。慢慢地,他的口吃得到了矫正。

从他口吃好转的方式来看,他是在学另一种方言中实现的。这与他以后的发音法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正是学习方言启发了他用发音法作为矫正口吃的工具。

发音法的特点其实就是一个"慢"字,要做到说话的"轻"、"柔"、"缓"、"慢"。学习一种语言,当然刚开始会很慢。就象人们学习英语一样,开始的几年肯定是很慢的,学说英语更是如此。慢其实不是根本,最根本的是在慢中获得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能大大减轻口吃的紧张感。再辅以一些发音技巧,就能有明显的减轻心理负担、减少口吃现象的效果。

怎样做到的呢?简单说一下,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这种训练方法的基本程序如下:

先进行单词发音训练,即先练习发二、三个字组成的词或词组。练习时要保持平静、松弛,要慢一些,发音要轻,还要把字咬清楚;另外,第一音稍低一些,第二、第三音发正常响度即可,字与字之间的间隔要较为均匀,每个字音的长短要大致相同。

待上一步训练完成,患者已能够正常地发出单词后,就可进入句法练习。句法练习是练习发几个词组成的词组或字数较少的完整句子。例如象"中国人民"、"我去看电影"这样的句子就可以作为练习的材料。刚开始时句子要短一些,词与词之间应有间隔。例如发"中国人民",刚开始时要发成"中国--人民";发"我去看电影",刚开始可发成"我--去--看--电影"。随着分节的熟练程度的逐渐提高,须逐步减少音节,或弱化音节之间的差别。

朗诵训练。这一训练步骤主要以朗诵较长的句子为主。朗诵练习时周围环境最好比较安静,这样便朗诵者认真体会。练习须反复进行,每天都要坚持一至二小时。

经过上述训练,患者讲话基本上已经比较流利,但在某些场合下还不行,特别是在陌生人、众人面前。患者还需要在各种场合下锻炼自己。刚开始时,可尽量找自己比较熟悉、愿意帮助自己的人谈话,逐渐过渡到与生人谈话,最后再到众人面前去讲话。在上述练习过程中,他人的理解、鼓励和自我激励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简言之,发音法的重要原理就是要口吃者充分放松,形成一种平和的心态,不在乎口吃,不怕说话。如果每一个口吃者都能如此坚持,口吃一定能治好。但是,问题正在于此。如果口吃者多年形成的恐惧能就此解决,它还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吗?口吃者的最大问题就是怕说话口吃,要尽力做到正常说话,恐惧也就此形成,他们最怕说话怪腔怪调,而发音法正是使口吃者的说话变慢,或象背书,这种异样的感觉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敢坚持此种说法方式,更不用说什么平和心态了。所以,不少口吃者在上过口吃矫正班之后说发音法没有效果就是这个原因。

二、张景晖心理疗法

张景晖也是建国后我国最早开办口吃矫治所的口吃矫正专家之一。他是在上海,钱厚心在杭州。二者共同之处是都用呼吸法、发音法。区别在于,张景晖教授以心理疗法为主,钱厚心先生则以呼吸发音训练为主。

张景晕的心理疗法其实就是要口吃者放下面子,在明白口吃者的口吃都是心理问题之后,再具体进行一些语言训练,是心理疗法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的路子。以后的王伟、姚凯等口吃矫正专家也是以心理疗法为主。

心理疗法的好处是从根本上让口吃者认识自己的口吃,对打破幻想是很有效的。再有语言训练作为辅助,比如发音法,对日常讲话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但也不能指望它从根本上解决口吃问题。因为口吃者心病不除,就无法消除口吃心理;口吃的恐惧心理仍然存在,就不能保证说话不口吃。

三、黄文龙恐惧症说

黄文龙的恐惧症说是我所见的最符合口吃者实际心理的口吃分析方法。我从自己近30年的口吃经验出发,认为口吃是一种轻度精神病,但没有材料作证明。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了他的网站,对我的观点的证明和发展都很意义。

黄文龙,男,安徽宣城人,行政管理学系硕士,现在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他1983年曾到山东参加过口吃矫正面授,用的是发音法。1995年参加过东北的一家口吃矫正函授,效果也不好。

他一直觉得口吃是一种心理疾病,他觉得目前所有的口吃治疗方法,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缺乏对口吃的心理学研究,不了解口吃的病理机制。于是,他开始收集相关心理学资料,研究口吃的心理病理机制,推出了口吃恐惧症说。他的治疗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心理分析疗法

在心理分析疗法中,通过回忆疗法,让患者知道恐惧感的来源,并将恐惧感和口吃现象分离开来,使恐惧感孤立起来;通过观察练习,让患者了解口吃现象的本质;通过德国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症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霍妮的研究,了解口吃者性格扭曲的过程。通过心理分析疗法,试图让口吃现象、恐惧感、性格三者回归到正常人的水平,并减少三者之间的冲突,使之相互协调。

自我催眠疗法

在自我催眠疗法中,将对被孤立起来的恐惧感进行催眠治疗。催眠疗法历史悠久,现代科学还不能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但人们已将它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上。有人认为,催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的、意识的变更状态。它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注意的相对集中和周围区域的抑制。催眠状态有三个主要特征:(1)增加了对心理过程的集中;(2)增加了身体的松驰;(3)增加了对暗示的感受性。自我催眠以后,心情变得舒畅,情绪为之爽快,甚至还会感到精力异常旺盛。催眠使人镇定,能消除口吃者的恐惧感。自我催眠疗法不但能治疗口吃恐惧症,还能治疗其它恐惧症和强迫症等许多心理疾病。

语言能力的训练

语言能力的训练也很重要。语言技能犹如绘画、唱歌、跳舞中的技巧一样,需要专门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口吃者小的时候似乎没有受到良好的语言训练,成年后又因为口吃而不能很好发挥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刻苦地训练一下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针对口吃恐惧症的病理特点,保持正确的治疗态度,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在我看来,他的三个步骤最有建设性的是第一步。他是第一个将口吃归为恐惧症的口吃矫正专家,这能让口吃最彻底地了解口吃的本质,即口吃完全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心理障碍,由于过于严重而形成精神病中的恐惧症。这对纠正对口吃的各种错误认识和各种舍本逐末的口吃疗法都有极大的意义。

他的自我催眠法,实际是一种让口吃者放松的方法,就是在恐惧来临之时,让口吃者用最快的方式从恐惧中解脱,至少大大减轻恐惧感。由于我见到黄文龙时口吃已经相当轻微,与他面谈时,他说我的口吃现象比他还少。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有公众发言,我的恐惧感已经很小,如果三天后要我讲一篇论文,我的恐惧不会从知道要有公众讲话后开始,而是在开讲的前几分钟才有些许恐惧感,一旦开始之后基本就不再恐惧。所以,我没认真地训练过他的自我催眠法。但我相信,口吃者如果认真地训练,会有很好的放松效果的。

黄文龙的语言训练,就与发音法功能相似了,都是要一种平缓的心态解决口吃者说话的急躁。他称之为"语言表演训练",这与童自荣为电影配音时相似,也与蓝天野演电影、电视时相似,都是以一种夸张的表演性技巧达到减轻恐惧感、从而减少口吃现象的目的。

四、李成文

李成文使用的基本是发音法,辅以心理分析,与钱厚心先生的疗法相象。

从我20天的学习经历验来看,他的发音疗法主要是一种语言训练。基本与钱厚心的语言训练步骤相同。比如让口吃者以很慢的速度讲话,每个词之间有较长的拖音,比如我--要--吃饭,你--一起--去--吗?有点象小学生齐读课文。我们四十多名口吃者要轮流上去按此规则领读,目的一个是为了练习这种发音法,做到轻柔缓慢,另一个是锻炼在公众面前讲话的胆量。然后就是训练朗诵和讲演能力,让我们准备好讲稿,一遍遍地朗诵,直至会背诵。

在课堂上,李成文也讲到口吃的心理因素,基本是把心理疗法的要点告诉了我们。比如口吃完全是心理问题,要放下面子,大胆地讲话等。

然后是集中训练在公众的演讲。我觉得在口吃矫正班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发现所有的口吃者,无论是多严重,经过一段并不严格的训练之后,都能口若悬河地演讲

第四,发音法

发音法,顾名思义为发音之方法.发音法的要领如下:

(一)速度要从容缓慢。

说话慢一些可以不口吃或减少口吃,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目前世界各国都是用慢来矫治口吃,口吃患者也有亲身体会。有的患者可能要问,“慢”谁还不知道,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志们都曾告诉过我们说话要慢一些。是的,你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志们告诉你的并没有错,假使你听了他们的话,你现在或许就不是一个口吃病患者了。口吃病患者明知道说话慢一些的好处,可就是慢不下来,刚慢了一二句,就急起来了,所以必须进行言语训练。通过训练学会并掌握好从容不迫缓慢的说话。

要慢到什么程度呢?“矫枉过正”。患口吃病的人们说起话来实在是太快了,因而,必须用"太慢"来改造"太快"。所以我们认为开始练习发音法时越慢越好,越慢越安全,慢到自己讨厌自己才好。你一定会吃惊的问,说话太慢了岂不脱离了现实生活?不会,决不会的。口吃的人由于急躁的性格,以及多年来养成说话急快的习惯,一张口就向快的方面猛冲,第一个字还没出口,第二个,第三个就"争先恐后"地向外冲,(像只能通过一个人的门,几个人一块向外挤,非卡住不可)因此,比过去稍微慢一点就会觉得被束缚得忍受不住。再加上周围人们说话快的影响以及怕别人听出来不耐烦等多余顾虑,你不管多么努力迫使自己慢,也不可能慢到脱离实际。训练自己,控制自己,大胆地放慢速度说话吧!

只有"矫枉过正",建立新的良好的发音法的说话习惯的时间才能大大缩短。所以,我们认为一开始练发音法时越慢越好。应该注意的是"矫枉过正"是基本功的练习,切不可练几天就急于快起来,这样坏的说话方式未被抑制又会重新冒头,使以前的练习前功尽弃,必须练到运用自如,即使以很慢的速度与人交谈也不至于产生急躁情绪,这时方可适当加快说话速度.

(二)要轻柔地说话.

口吃病患者要恢复言语的正常,往往要通过一个相当阶段的轻柔的说话过程.

观察一下口吃病患者发生口吃时的发音,因用力过大,多是粗重的,心情一混乱,使音调变的更加强硬,这与患者努力说话的习惯是分不开的,说话猛重强硬,像炸弹爆炸似地向外迸发.这种说话的方式不仅易导致口吃,还会引起听话人的反感.所以口吃病患者常常被人误认为态度恶劣,脾气不好,一说话就像吵架.温柔的说话语调不仅可以减少口吃现象,也可以给听者一种好感.听了广播员的说话,我们就会感到悦耳,舒服,就是因为他们说话的语调平稳,从容,柔和的缘故.

大部分患者重视"慢"而忽视"柔和",实际上,轻柔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慢.一定要清除不必要的大声,声音太大,发音受到抵抗,就容易失去平衡而口吃,因此,应学会并掌握好轻柔的语调.说话时不要太用力,不要超过正常人所用的力气,更不要用废力.要轻柔温和地说话,好像这些言词是娇嫩易碎的东西,好像在搬运军火弹药,要轻拿轻放,不能碰碰撞撞一样,轻柔和缓慢是一个整体,轻柔的言语才具有平静,缓慢了才能使言语变得柔和.

(三)要有节奏感.

唱歌之所以不口吃,除了心理状态安定外,节奏是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如唱戏,道白,诵经,快板等凡有一定节奏的东西都不易发生口吃.不仅是说话,不管作什么,有了节奏就有轻松感,行军时随着歌声的旋律走起路来,士兵们就会迈出轻快的步伐.

言语活动是以一定的节律进行的,在一定的节律下进行着活动与安静地有规律的交替,而口吃患者的言语格调却存在着一定的偏乱.借助于节奏性的发音法,可以促进业已丧失的言语节律性的恢复,并可以把动力定型改造到所希望的方向.有了节奏,才有意识地真正解放,在轻松的状态下,你才有不口吃的安全感.口吃病患者应该训练自己养成有节奏的说话习惯,所谓有节奏,并不是像唱歌那样打着拍子说话,而是要掌握合情合理的出于自然的并且是富于感情的抑扬顿挫.节奏意识包括感觉自由,这样就能达到说话流利.全部注意力应当贯注在发音法的节奏上,这样你就能从发音法旋律的音响中解放出来.

(四)诱导

发音法的节奏是依靠诱导表现出来的.一句话里每个单语的第一个字都要缓慢地,轻轻地诱导着发出来.所谓诱导就是第一个字不要过急过重地一下子猛冲出来,而是要从轻到重,轻柔,从容不迫地逐渐加响地发出来,发到应有的高度后,立即从容地向第二个字轻松地滑动.

例如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时,这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个词组成的,它们的第一个字,也是"中""人""解"三个字都要诱导着发出,这样,全句连接起来,自然就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的节奏.

又如说"我用发音法说话"时,这句话可分成"我用""发音法""说话"三个节奏,那么"我""发""说"这三个首字都要通过诱导发出来.几个字一个节奏呢?每句话要分几个节奏呢?这要看句子的长短和内容来决定,一般地是每个单语一个节奏.例如"愿你能矫正成功"这句话,有下面几种节奏的分法,随便掌握哪一种都可以.底线表示这个字要诱导.

1)"愿你能""矫正成功"两个节奏.

(2)"愿你能""矫正""成功"三个节奏

(3)"愿你""能矫正""成功"三个节奏

(4)"愿""你能""矫正""成功"四个节奏

(5)"愿你""能""矫正""成功"四个节奏.

千万不可把这句的节奏掌握成"愿你""能矫""正成功",这就不成一句话了.

通过文字的指导来学习发音,例如学习外语的发音时,不论用多少字来解释怎样发音,也不如亲耳听一遍.为了让读者能进一步领会发音法,用图解再说明一下:(以"我用发音法说话"为例)上面图解表示诱导,"我""发""说"三字都表示从轻到响地逐渐加重地发音.口吃患者大都开头的第一字感到困难,所以必须要充分缓慢和轻轻地,无抵抗地发出.然而口吃患者恰恰相反,第一个字都发得特别的急,短,粗,重,造成很强的抵抗,特别是第一个字感到难发时,因心情的混乱,则更加像炸弹似的强硬.想象一下热水瓶瓶口朝下,笔直倒水的情形吧!若稍偏一点向外倒,水就能畅通无阻.所以第一个字一定要轻柔地诱导着发出来,但也不要诱导的过长,只是轻轻地一带就可以了.

有人把诱导理解为第一个字比第二个字发得轻,(如下图),这是错误的.

我/用/发/音法/说/话

正确的图解应当是:我用/发音法/说话/

有些词,如舅舅,桃子,大爷,来了,等词,这些词的重音在第一个字上,如若第一个字发得轻,第二个字发得重,岂不像一个外国人在说中国话了吗?所谓诱导是第一个字要从嗫语音渐渐提到应有的高度,然后再向第二个字滑过去,第二个字和原来说话一样,可以比第一个字重,可以一样平,也可以比第一个字轻.诱导不是拖音,拖音是一个字发出来以后,在尾音上再拉长一下,如说"发音法"时说成"发--音--法--",这样说话像小学生背书一样了.每个词,第一个字诱导出来以后,第二,第三字只用平常说话的自然语调就可以了.

单语中的每个字音以及单语与单语之间都要保持连贯.若一字一顿,一词一停的说话,如"我,用,发,音,法,说,话"或"我用,发音法,说话"这样断断续续的说话就很不好听了.一个词,不管是两个字还是三个字,一定要保持连贯.同时还要注意任何两个字音都不要连得太紧,口吃病患者说话时常常把两三个字紧起来向外冲,这就容易发生障碍,字与字之间,词与词之间应该保持一些缓和距离,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地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发出.句中每一个词之间不一定强调连贯,像正常人说话那样,要有恰到好处的停,顿,连,应该停顿的地方就恰当地停顿一下.句中每个字之间不可保持均匀的距离,这样就不成为说话,而像老和尚念经了,应该在整体的从容缓慢里掌握适宜的快慢缓急,这样的言语才有生活的感情.通过诱导而形成的节奏也不要过于平淡.如说"我是师范学院的学生"这句话:

像上图这样把每个节奏都诱导的一样高,一样平,像个机器人在转动,这样的言语太平淡,单调而没有生活感情,听的人也会觉得淡而无味.我们平常说话,每句话里都有一个重点.重点部分就应该把诱导加强一下,突出这个重点,这样的节奏,才能使言语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回答"谁"是师院的学生,就应该把"我"字突出一下,加强对"我"字的诱导

读者们可能会说发音法太复杂了,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每个单语的第一个字轻柔缓慢诱导着发出来就是发音法,其他跟平常说话一样就行了.

在学习班里经老师的直接指导,不消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发音法.可是,学会不等于在生活里就能运用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言语训练.或许你要问掌握发音法岂不是说话变样了?是的,对你个人来说确实是变了,把你以前那种急于表达的急快粗重的说话方式变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了,把结结巴巴变得流利了,掌握发音法说话的人与正常人决没有什么两样.你不是急不可待地要改变你的说话吗?那么就勇敢地坚定地去变吧!

三.练好发音法的基本功.

学习发音法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口吃现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矫正口吃离开了生活是无意义的.练好发音法的基本功,就像上战场之前先练好兵一样.先练习一两天两个字或三个字的单语.例如:口吃,练习,中国,老王,发音法,我姓张,同志们,等等,什么都可以,每个单语要反复多遍地练,

至少练十遍以上.两个单语以上才能有抑扬顿挫,单语练习主要是练习第一个字的诱导,第一个字诱导出来以后,要自然地跟着发出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同时要掌握好软慢和连贯,还要注意绝对避免任何两个字连得太紧的现象.

2.短句练习.作一两天的短句练习.注意掌握短句中的每个单语第一个字的诱导,全句就会形成抑扬顿挫.先把句中的单语逐个的练几遍,再把全句重复几遍,至少练十遍以上再换一句.请参听有声讲义.除了有声讲义示范的句子外,自己再找一些短句练习,一定要重复地多练几遍.

练习了几天单语和短句之后,进入朗诵的练习.朗诵练习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可练习两三天,找一些诗歌,短文或课文等,先逐句反复练习几遍,然后再整段地练习几遍,要逐渐地减少重复的遍数,最后练到随便朗诵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正确和全面地掌握好发音法.这时就可以进入另一阶段,这个阶段不需要反复地练了,不管什么文章都可以,从头到尾都要掌握完整的发音法朗诵下来,一篇朗诵完了可以换一篇再练.每天读报时用发音法朗读,温习课文,阅读文件时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进行朗读练习.这样练习两三天之后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是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

练习发音法一定要出声诵读,不管旁边有人无人都要出声朗诵,不要怕别人听出来不好意思.若怕吵扰别人时可轻声地练.

朗读时间每天以多少为好呢?在专练朗读的阶段练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最好把一天里可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练习朗读.

练习发音法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姿势态度要自然,要和平时说话一样,不要过于娇柔造作刻板.练习时要认真.有些人练几句打个哈欠,练一会看看表,越练越不耐烦,这样的练习收获不大.什么是练习?机械地重复不是练习,以改善和提高为目的的重复才是练习.必须边说边检查,一面练习发音法,一面检查自己掌握的发音法是否正确,完整,只有这样练收获才大.

不少患者朗读起来并不口吃,念课文,读文件都很流畅,一说话就要口吃.这样的患者是否也有必要练习朗读呢?要练,一定要练.那么练习朗读能把口吃练好吗?不能.很多患者以前也曾坚持过朗读练习,厚厚的书一本一本地练下去,坚持了很好时间,也没有把口吃练好.因为朗读练习本身不是矫正口吃,它是发音法的基本功练习,是为了给掌握发音法说话打下良好的基础.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才是矫正口吃的战场,必须在生活中掌握好发音法,进行两个不同言语习惯的斗争.向生活中贯彻发音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这个困难,就得先学会发音法,熟练发音法,朗读练习就起这个桥梁作用.希望患者们一定要重视朗读练习.本帖来源:顶呱呱口吃俱乐部练习自言自语.

在坚持朗读练习的同时,还应该配合一下自言自语的练习,就是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讲什么.早晨一醒来就可以自言自语地练起来,"天亮了,昨晚睡得很好,新的一天开始了,我要起床了......"一面练着发音法,一面穿衣起床.走路时可以看着两旁的招牌和橱窗里的商品边走边练习发音法.坐车,等车等不适宜练习朗读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自言自语练习.自言自语比朗读更接近生活语言,它是向生活里过渡的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

四、把发音法应用到生活中去

作完上面的基本练习后,发音法较熟练了,就可以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掌握发音法进行说话的锻炼,进行对人关系的磨练,重新调整对周围人们的态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而且用也是更好的学习,只练习朗读而不在生活中掌握和运用发音法,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有的患者非常认真地练习朗读,每天花费很多时间长期地坚持练,可就是不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练习有什么意义呢?即使练习很长时间也决不会把口吃练好的。

进入生活锻炼的阶段,朗读和自言自语练习也不可中断,要一直坚持到全愈为止,因为它是发音法的基本功练习,它能给发音法说话打好基础。自言自语要随时随地练,朗读每天要保持一小时左右。晚上临睡前练习最为适宜,发音法的烙印可以较长时间地在大脑里“贮蓄”起来,最好练习至入睡,早晨练习也很适宜。把发音法应用到生活中去之前,先练几天对话练习,即使在生活中已应用发音法,每天仍要坚持一些时间的对话练习,因为对话练习是积累发音法说话习惯的最好练习方式,把发音法应用到社会环境中去的一种过渡性练习。找一个人练习对话,这个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要好的同学、朋友,练习对象宜逐渐扩大,在他们的检查和督促下练习发音法说话。开始时作一些简单的回答,逐渐提高到一般性漫谈。若能找到一个患有口吃病的就更好了,练习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对方,如发现任何一方没有掌握好发音法,要求对方重说一遍,这样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着练习,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有些患者对这种枯燥无味的对话练习常不感兴趣,他们觉得不够“刺激”,又认为二人对话完全可以不口吃,何必还要练习,总想到人多的场面和紧张的环境进行锻炼,当然紧张环境的锻炼是必要的,永远不接触易口吃的环境,口吃是永远矫正不好的。但决不可因此忽略了基本功练习。

对话练习和朗读、自言自语练习一样,也是基本功练习。熟练发音法,积累和培养发音法说话习惯,能给你生活中运用和贯彻发音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才是真正矫正口吃的开始.可以循序渐进地向生活里推进,就是从不易口吃的环境开始练习掌握发音法说话,逐渐地向容易口吃的环境深入。这一点患者是不难掌握的,因为患者自己都知道什么时候不口吃或不易口吃,什么地方容易口吃。但也不要不敢前进,每遇到以前经常发生口吃的场面就畏惧地不敢向前,这是不对的,不接触易口吃的环境怎能去适应它呢?幼儿不向前迈步,怎能学会走路?不进入水里怎能学会游泳?只有投身于怕口吃的环境才能最后突破它.

也可以不通过循序的阶段,一下子向生活里全面贯彻。或许有人认为这样过于冒进了,其实不然,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配合应用矫正口吃的有力武器--发音法,在你身上存在着的这点口吃是不够你矫正的。口吃患者都具有和正常人一样的说话能力,但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得自己去发现,在生活实践中去发现,打消一切顾虑,大胆地贯彻吧!

早晨一睁开眼就练,遇上人就交谈,并且要主动地找人交谈.家里来了客人要主动地去接待,不要象从前那样躲避起来不敢见人.电话铃响了要主动去接。开会主动发言,争取第一个发言,不放弃任何一次发言的机会。实在没有人和你说话就自言自语练。温习功课或看报看文件时就练习朗诵。一直不停地练到晚上闭眼睡觉,坚持这样练下去。依靠这些新言语,可以建立新的兴奋灶,或者说建立新的优势,这种优势作用于疾病状态的中枢机制并因此而抑制它.航道已经开出,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努力了.要随时检查自己,提醒自己,不要让你的言语流到旧的自发性的急快猛重的渠道中去.还要随时劝告自己,强迫自己,沿着发音法这条言语长河划下去,把言语引导到你为它准备好的渠道里去.

你不会永远是这个样子,你正在缩短这段距离,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就是两种说话习惯(发音法的轻柔缓慢的说话习惯,与患者以前那种急快猛重的不良习惯)斗争的过程。在两种说话习惯进行交替的过程中,可以想象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希望患者不要被这些困难压倒,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

1,发音法一定要完整正确:每句中每个单语的诱导必须全面掌握,每句话都要掌握,不要一句话里“节约”几个诱导,不要掌握一句或两句而后面的话就快起来,必须全面地掌握,就是每天从早到晚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和谁说话,说什么,都要全面地掌握发音法。只有全面掌握发音法才能与口吃现象起对抗作用。尤其口吃程度较轻的患者,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口吃的,正因为如此,常忽略了发音法的掌握,所以应特别注意。有的患者说当我将要发生口吃的时候再用发音法来救急,实际上,当你将要发生口吃的时候,采取什么办法都无法挽救了。矫正口吃不是当将发生口吃时才用发音法来帮助,而是全面、正确地掌握发音法来预防口吃的发生。同时还必须坚决应用到生活中去,不可犹豫不决地又想掌握又不想掌握,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应引起心理的矛盾,易使思想与言语都陷入混乱。

有的患者说,我的发音法还没有习惯,等习惯了以后再贯彻。比如要想学会游泳,必须脱了衣服进入水里练习,不然是永远学不会的。每天在书本上学习游泳理论,躺在床上练习游泳的姿势,结果还免不了被淹死在水里。同样地,发音法的说话习惯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去培养,掌握得越完整,贯彻得越积极,越容易适应和养成发音法的说话习惯.

2,要有必胜的信心:要有一定矫正好口吃的决心和信心信心具有治疗内容和动员性质,提高信心可使情绪导向积极状态,在意识中加强良好的信念,在大脑中产生“竞争”优势。如何提高信心呢?认识口吃可以矫治好的可能性就会提高信心,请看两个患者的治疗日记:“老师用生动而颇有趣味的言语,指明了矫治口吃应具有的正确的思想态度以及方法和途径,一字一句扣人心弦,触动了我的痛处,如明媚的春光射进了我黯淡的心房,象久旱的枯苗喜逢春雨。全身顿时觉得好象卸了千斤重担,说起话来轻松了很多,对矫治好口吃充满了信心。”“以往的疑惑心情和悲观情绪被老师的绝妙的开幕词一扫而光。我坚信,老师的妙口一定能使我的口吃病回春。”信心具有治疗内容和动员性质,提高信心可使情绪导向积极状态,在意识中加强良好的信念,在大脑中产生竞争优势.

然而,不少口吃患者还是很难一下子就把信心树立起来,这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是周围人们对口吃的不公平态度。“一个工人,工作又不需要说话,用不着治”,“口吃是不会治好的,你不要白花钱浪费时间了”,“几千年来未听过口吃病可以看好”......这些言语对口吃患者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其他疾病决不是这样,即使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周围的人们也是劝说病人快些去治。主观因素是口吃患者大都具有神经质的性格倾向,这样的人容易接受消极的影响。听到十个人说可以好还有些怀疑,只要有一个人说好不了就确信不疑;看到十个人治好了,当然受到很大的鼓舞,但是只要再看到一个没治好的人,鼓舞起来的信心就会一下子降到冰点以下,没有信心的患者不必拼命地树立信心,即使勉强树立起来也是虚假的。就这样没有信心地行动起来,并以合作的态度熟读本书,把书里

给你指示的治疗方向--心理治疗和言语训练全部接受下来,并坚持努力,那么,你不想好也会好起来的。

3,要有坚强的意志:掌握发音法说话,特别是当口吃好了以后还要坚持掌握,有些人感到枯燥无味而失去耐心,容易松懈,半途而废,往往使口吃愈而复发。口吃是多年来积累起来的顽强习惯,因而它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长期坚持,这就须要坚强的意志。有的人,我没有坚强的意志怎么办?不能这样原谅自己,坚强意志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认识到,坚持发音法这件事的本身就是坚强意志培养的过程.

.为了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良好习惯,就必须永远不放松所采取的决定,坚定不移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在根除不良习惯时,这个条件更应该严格遵守。惟有能用不可转移地决定来武装自己,坚决地实行这个决定,而且不给自己任何宽恕的人,才可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习惯,从而能够管理自己的行动.有意识的习惯的训练,要求着强大的意志,同时,这种训练也是培养意志的最好的方法.

4.口吃矫正不是口才训练.棋才有高低,赛跑有快慢,书法有好坏.同样地,人们的说话能力也应该有所不同.[待增补]

5,说话快不是优点:从容缓慢是发音法的要领之一。绝大多数的口吃患者都对慢抱有反感。有些人明知道慢一些说话可以减少口吃,可就是慢不下来,其原因就在这里。对慢不感兴趣怎么能掌握好慢呢?只是从道理上接受慢还不够,必须在行动上、感情上接受慢。不论学习什么都是这样,如对它有好感,感兴趣,学习起来进步就快,学习发音法也是这样。你想说话不口吃吗?那就得说话慢一些,你想掌握好慢吗?那就得对说话慢感兴趣.

说话快了有什么好呢?今天的世界,一切都向快的方面发展。赛跑获得第一的人可以得到一块金牌,但决没有一块金牌是给说话快的人准备着的,既然说话快得不到奖,就足够说明快不是优点。那么说话慢了是优点吗?当然也不是,春兰秋菊,不同其芳,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总的说起来,慢比快好一些,说话慢一些让人听起来舒服,还容易听懂,有修养的人说起话来大都是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的。这样说话既好听又不吃力,何乐而不为呢?

口吃的人们说,用发音法说话太慢,似乎有些不懂快慢了。发音法再慢也比你口吃说不出来快得多了。一句话用发音法流畅地早就说完了,可是口吃的人还在那里一字一顿,二字一拼,挣扎了好久还没说完,究竟是哪个快哪个慢?当然发音法比口吃快得多。对一个口吃的人来说,发音法说话不是慢了,而是快了.有人说用发音法说话好象受了拘束似的不舒服,这是可能的。任何一个新旧习惯的交替都应该有一个适应过程,暂时忍受一下,习惯了就会调和起来的。

有时会因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把发音法忘掉,也往往因为一旦摆脱了口吃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丢掉发音法,应特别注意。下决心,不掌握发音法决不张嘴说话,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这样一个主导思想:“为了练习发音法而说话,不是为了说话而掌握发音法。”把生活里所有的说话都当作发音法练习。你当初不是看别人的口吃好玩,就装口吃,练口吃,学口吃吗?现在要反过来:学不口吃,练不口吃,装不口吃。

别人会有反感吗?掌握发音法怕别人听出来不好意思,说话慢了别人不会着急吗?柔软地说话别人不会有反感吗?这样顾虑重重是不可能掌握好发音法的。正常人也有很多说起话来轻柔缓慢,从容不迫,我们听起来并不觉得着急,也没有反感,反而觉得稳重好听。所谓怕别人着急,实际上是自己在着急,怕别人反感,说穿了是自己对发音法有反感,以别人反感为借口来掩盖自己.

前面已经说过,用发音法说话对于你个人来说是变了,变得从容缓慢了,变得轻软柔和了,同时也变得不口吃了。但决没有变出正常人说话的范畴,因为不少正常人也是这样说话,别人怎么会听出而产生反感呢?经常与你相处的人可能会听出你说话变了,这是好事,应该让他们听出来,如若谁都听不出来,说明你说话还是老样子,没变,这还叫什么“言语的再学习”呢?打消一切不必要的顾虑,大胆地“变”吧!请看看下面这位患者来信:

“......今天上午去学校上课,碰到了些同学,关心地问我前一时期为什么不来上课?身体可好?我就愉快地告诉他们是在矫正口吃。本班同学都知道我在矫正口吃,对我要求较高,关心我是否还有口吃?我肯定地回答他们:口吃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了。

有一部分同学开玩笑地问及我矫正口吃的事,我却以从未有过的愉快心情大谈我的矫正经过,没有一点爱面子思想,也没有口吃现象出现,不以为人们谈论口吃是件羞耻的事,一点也没脸红,并且谈论的兴趣比他们更高。以后小组发言,我主动地第一个发言,虽然不是长篇大论,但为时不短,我用完整的发音法把话讲完,讲得很流畅,我从没有这样轻松地讲过话。在我发言时,别的三个组同学都对着我看,有的是以惊讶的眼光瞧着我,有一部分人以期待我发生口吃的眼光看着我,我也象在矫正班

里练习演讲那样自然地望着他们,从容不迫地扫视四周。发言完了,小组长带头鼓掌向我祝贺,这一仗是打胜了......。”这位患者是怎样打胜这一仗的?想必读者自己会找出答案。

7,怎么还有口吃:掌握完整全面的发音法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不口吃的。但是,由于本身的因素和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口吃症状总的趋向虽是逐渐地好转,但有时也会出现波动。

有时一冲动就忘记了发音法,有时自己以为在掌握着发音法,实际上已滑出了发音法的渠道。要命令自己,并且不断地追加命令,迫使自己坚持发音法,还要经常检查自己的发音法。检查自己每个单语的第一个字是否都掌握了诱导。下面二段患者日记。

“我在练习发音法时,只注意一个慢,看着表练,以为只有慢了就是真正的发音法,而不注意诱导,走了弯路。今天听到诱导是发音的灵魂,它是说话速度的减速器,几个人还作了表演练习,对诱导才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实践证明,诱导着发音,速度就自然而然地慢下来,想快也快不起来了。以前也体验到只要慢一些说话,就不大容易口吃,可就是慢不下来,现在有了这个技巧还怕慢不下来吗?从此就严格要求自己,不宽恕自己,并随时检查自己贯彻发音法,现在口吃现象已减少到小数点了。”

“我采用了这样的办法,平时说话时不用发音法,一旦在某个字音上卡壳,马上来个180度的大转弯,把卡壳的字用发音法诱导出来,然后再改为平时的说话方式。”

后一个的掌握方式是不值得仿效的,因为当你在某个字上口吃时,再想用发音法往往已来不及了。

检查一下任何两个字有没有紧连地现象,如说“发--音--法--”时说成“发音--法--”,或“发--音法”,这样容易受到抵抗而口吃,或引出下一句话口吃。

多数患者重视慢而忽略了轻柔。一个患者说:“我有一个亲戚,本来口吃很重,自我矫正很成功,他一面改造性格,一面学着轻声轻气说话,现在已改正了很多。”慢不是唯一的不口吃手段,这个人就是通过轻软柔和的说话,发现了自己本来就具有的说话动力。检查自己是否有说话用力过大,要极力避免猛重现象.客观上虽尽力控制着自己掌握发音法说话,可是心理非常着急,恨不得一下子把心理的话全倒出来。这种急于表达,发言意欲太急的心情是绝对有害的,它可能会破坏发音法的旋律而导致口吃。从容不迫的言语必须与心平气和的心情配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发音法的作用.检查一下自己思想上有没有顾虑,任何不必要的顾虑都会引起心情混乱而影响发音法的贯彻。口吃了怕难为情,矫正口吃要“保密”,掌握发音法怕别人听出来不好意思,说慢了怕别人着急,......顾虑重重,这样怎能掌握发音法呢?一定要下最大的决心,坚决作到“你笑你的,我说我的”,“你快你的,我慢我的”。

口吃矫正应该有一个过程,有些患者一掌握发音法说话,就想马上达到完全不口吃,这种焦虑心情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发音法虽是矫正口吃的有利手段,但它毕竟不是“仙丹”,掌握了它口吃现象定会逐渐地减轻减少,一定要接受这个过程。也不能达到“完全”不口吃,每个正常人有时都会有点口吃,难道我们还能矫正到超乎正常人的“超人”吗?这种要求是不现实的,这个问题,后面将会详细讨论。

口吃矫正是一个口吃逐渐减轻减少的过程,那就应该看到自己好转的一面,用它来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疗效,争取进一步好转直到全愈。可是口吃的人常闭着一只眼睛,看不到好转的一面,只用睁着的那只眼睛瞪着没好的一面。又由于求全欲望的驱使,一点点口吃也忍受不了,不管在矫正上有多大的进步,还是每天大喊大叫:“我怎么还有口吃,我怎么还发生口吃!”

一个较严重的患者,第一天来接受矫治时,几乎每句话都口吃,后来,在全班面前说了近五分钟的话,只发生了一个字明显的口吃。发言完了后问他口吃好了多少?回答说:“好什么!你们没听到我刚才口吃吗?”有一点云彩就不是晴天,这样对待口吃能期望根治吗?这个人只能说口吃现象几乎没有了,而口吃病没好.

8.难发音.大部分的口吃患者都有几个感到特别难发的音,每个口吃者的难发音也不完全一样.如你感到难发的字,他或许不觉得难发,他的难发音你可能觉得好发.虽说某个字是难发音,但和它下面接一个什么字也有关系,例如说"南京"两字口吃的人,说"南通"时却可以畅通无阻.难发音在一个词的第一个字上难发,如果出现在第二个字上就不难发,如说"倍数"时口吃,说"几倍"时就不口吃.难发音是对这个字过份注意所引起的.并非发音器官对这个难发音有什么缺陷.偶然一次说某字发生了口吃,就对这个字注意起来,当下一次口吃时,对这个字就更加注意起来.在反复口吃的过程中强化了难发的体验,对这种情况注意就会更执著,难发也就固定下来了.朗读课文时看到下一行有一个难发音,就害怕起来,自我暗示地认为又要口吃了,不敢换气,加快速度往下读,想把这个难发音带过去,哪知读到这个字时非卡住不可.那么把自己所有的难发音一个一个写出来多练练好不好呢?不好.多练就等于多告诉自己这个字难发,越练对它的注意就越执著.有个患者把发言稿上的难发音画上记号,多次练习,到发言时所有打上记号的字都口吃了.

有一个患者本来没有多少难发音,听别的患者说这个字难发,那个字难发,没过两天,这些字都变成他的难

发音了.还有一个患者想弄清自己有多少难发音,就拿出一本字典,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翻过去,逐字试验琢磨,翻到"大"字时,说几遍"大",越说越觉得吃力,看到"小"字时说几遍"小",也如此吃力,从此"大""小"两个字都真的变成难发音了.本来只有一个"倍"字难发,在字典里找到与"倍"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如"贝","背","臂""杯""备"等都难发起来了.一本字典翻完,难发音翻了好几倍,口吃也加重了几倍.读者以为作者是在开玩笑?不!口吃患者会相信确有其事的.所以,已经知道自己有几个难发音也就算了,不知道的就不必再多琢磨了.

有一个患者别人问他哪个字难发?他回答说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需要我说话的时候,不管难发不难发,掌握发音法张嘴就说.这才是患者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六.在"说话"中冲破怕.

口吃患者都有怕口吃的恐惧不安的心理,怕的程度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更是难以理解的。因怕口吃就想办法逃避说话,明明是找自己的传呼电话,却慌说自己不在家;妈妈叫买东西,出去转了一转回家骗妈妈说卖完了;课堂里被老师提问时就装不懂。

患者宁愿多做一些繁重的劳动也不愿多说一句话。他们对说话极不感兴趣,虽然心里也很羡慕那些说话流利的人,自己很想也能那样流利地说话,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口吃,就好象得了严重的“缄默症”,甚至连张嘴这个动作也不需要了。在他们的头脑里种下了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不可能说话流利,因此,在任何时候尽量避免张口说话。

口吃患者决不是每说话必口吃,他们也有不口吃的时候,例如自己以为只有他一个人时,或者瞬间下意识地忘记还有别人存在的情况下,小声耳语时,身体极度疲惫,发高烧,动手术后,不拘形式地随意说话时,齐声朗读时,模仿别人说话而没有注意到自己有口吃时,读说谐韵或韵律强弱起伏的打油诗和舞台道白时,打着拍子说话时等肌肉极度松弛时,都可以不口吃。这些不口吃的事实证明,口吃患者都具有说话流畅的能力,可是这个能力往往被怕口吃的心情和不可能流畅说话的信念掩盖起来了。口吃病者说话时故意采取避讳的态度.想说不敢说,不说又需要说,酝酿感情,压制恐惧,等不怕了再说话,调整说话,培养信心,等有把握不口吃了再张口,这是永远等不来的,必须结束这种感情游戏.患者必须勇敢的张嘴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随心所欲的说,这就是平常心,也就是患者应该采取的主观态度.在说话中你就会体验到:口吃的预期恐惧并不能妨碍你的说话,即使带着口吃,同样也能完成说话目的,也能体验到:你在说话中冲破了怕,心情为之大变,可打开一个新的境界.

再一次奉劝患者们不能再徘徊于怕口吃而不敢说话,必须采取怕口吃而敢于说话的态度,这个敢于说话只有在说话实践中才能获得.只凭思想上的想象是虚做的,决不会有真正的勇气.

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能从道理上,行动上,和感情上接受发音法吗?

2.能理解"口吃矫正不是口才训练"吗?

3.说话快是优点吗?

4.用发音法说话觉得别扭吗?怎么办?

5.我胆子太小,不敢说话怎么办?

6.为什么要矫枉过正?

7.别人对发音法有什么反映?你怎么对待这些反映?

8.在紧急情况下,如着火,老太太就要被汽车撞上等紧急情况下,用发音法说话来不及怎么办?

第五我的方法。

我在网上大量的搜集资料后,我发现其中很多实践方法都是属于理论性的,根本在实际中没有任何的实用性。到是很多理论很具实用性。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自信心的培养。不记得那个心理大师说过,一切的心理疾病其实都是源于不自信,如果你的自信心培养好了,许多心理疾病都是可以不要而愈的。我是受这句话启发而开始自己的矫正之旅的。首先因为多年的口吃,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的方法多的数不清。其实我认为任何一种方法只要能带来心理上的信任感,那么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够矫正口吃。如果你不信任这个方法,那么无论你如何的坚持,结果必然也是失败的。这个道理是我在参加矫正课程时学到的,以前还不明白,是后来才明白过来的。这就是为什么矫正学校的老师使劲的给大家说自己的方法多么多么的好,成功的矫正过多少多少人的,道理就是这个。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的总结矫正口吃的方法呢?选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或者自己信任的方法去坚持就可以矫正了?

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实际矫正中却不是那样的,首先,你对这个方法的信

任度来自于效果,而效果立竿见影的方法几乎没有,这样下来很难有人坚持下来,在就是方法的实际应用,很多人都是过不了这一关,而造成计划失败的。最后就是坚持力,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这个问题稍后会谈到。

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对矫正口吃可能又迷糊了,到底怎么样才能矫正口吃呢?我又是如何矫正成功的呢?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培养自信心和执行力。然后运用神经联想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大脑联想,这样矫正的,

前面说到的那套教程,正是淘宝上热销的《自我完型三十天》里面的神经联想调整的方法太时候我们患口吃的人,可以轻易的改变大脑紧张肌肉不放松的现象。而且教程是三十天内改变人的性格和形象,的确在这个方面效果非常的好,我初始购买教程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执行力,学到第四天的时候,发现里面的联想调整方法,太了不起了。可以轻易的改变自己执行力差劲的情况,我试验了一下效果确实非凡。高兴之余忽然又想到,如果把这个方法应用到口吃方面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我立即着手定制了一个计划,

每天早上听《自我完型三十天》的课程,并且认真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

照镜子,每天至少照十次镜子,镜子最好是那种能照半身的那种,实在没条件,至少也得照脖子以上的。照镜子的时候,盯着自己的眼睛,开始说话,说话的时候要放松,采用《自我完型三十天》里的联想调整,把那些带来紧张和恐慌情绪的联想给调整成自我放松的联想。说话的时候尽量逼着的想象自己正在对一个人说。时间不少于十分钟,一天照镜子不少于一百分钟,时间虽然多,但是为了口吃的矫正,吃点苦也是应该的。而且最多坚持两个月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坚持写一个小时的字,一笔一划的端正的写,不允许潦草和连笔,必须一笔一划的写端正,这个很重要。每天最少写一个小时。

方法就是这么简单,中间最重要的部分是联想调整。因为这是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因为它可以轻易的提升你的坚持力,也可以轻易的改变你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状态。

照镜子是起了对自信心的巩固作用,其实经过《自我完型三十天》的训练自信心已经非常强了。照镜子是为了让自己的自信更稳固些。

写字是对心态的培养,培养一直不急不缓的说话心态,因为人在读书写字的时候,都不自觉的会默念出来,实际和说话没区别,然后呢我们一笔一划的写端正的字,就等于是在练习缓慢的说话习惯,一般一个月就可以培养成这个习惯,但是我们这里提倡两个月的练习是为了巩固,不复发。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首先树立口吃可以矫正的信念,如果你认认为口吃是不可能矫正的,或者是没必要矫正的,那么你就永远矫正不了。我们对口吃的采取的态度应该是正视它,不应该躲避和惧怕它。

再次就是购买一套《自我完型三十天》的课程,虽然里面实用的东西很多,但是我们重点学习联想调整,而且要学到运用自如,相信我,这在你的人生各个领域都会起到翻天覆地作用,而且配合里面的东西可以轻易的改变自己的性格,提升能力,凸显气质。

制定计划,每天什么时间段做什么,怎么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写下来。贴在你随处可以看到的地方。天天提醒你,这样就很容易坚持下来了。

最后总结,口吃是可以矫正的,而且是完全矫正,重点是自信的培养,和对矫正方法的信任,最后就是坚持。我在《自我完型三十天》学到最宝贵的一句话,它改变了我的执行力,现在我分享给你,相信也能改变你,这句话就是:立即去做。不要找任何借口,立即去做,不给自己什么借口。只要你开始做,只要你开始走在路上,那么成功就在向你靠近了。

最后祝大家早日摆脱困扰,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受语言交流的带来的愉悦感。

家长教育才是教育真正的起点

家长教育才是教育真正的起点1 一、对家庭教育的再认识 1.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即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及由血缘或收养关系组成共同生活的社会细胞(即社会组织单元)家庭教育:家庭内部的教育。广义的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教育,是一个双向过程。狭义的指父母或家庭中的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未成年的儿童施加的教育和影响,是一个单向过程。一般意义上,专指狭义而言。 2.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世界多数国家把0—16岁的儿童看成是家庭教育的对象。一般认为,0—7岁是受家庭教育影响最深的时期,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 (1)先导性——家庭教育是最早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先导性是指,就时间而言,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是最早实施的教育。所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说的此。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的智力发展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幼儿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幼儿期(自出生到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 (2)基础性——家庭教育是奠基固本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基

础性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了首位。 20多年前,世界上多数科学家还认为基因决定智商;今天的最新研究证明,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对智能有很大的影响,科学家称之为“福林现象”。 奥巴马母亲的教子故事。美国总统奥巴马年幼时和母亲居住在印尼,没有条件接受美国式精英教育。她的母亲凌晨4点就叫儿子起床,亲自教育他,陪他一起读书,培养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 (3)全局性——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全局性是指,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道构成了教育的三大支柱。 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幼儿园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他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全局性高度。 巴西政府规定,任何人结婚之前,都要学习两周的家庭学课程,家庭学课程中包括家庭教育问题,集训结束后,考试合格者才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否则不能成家,婚后出生的孩子也不为法律所承认。 瑞典国会1994年通过《父亲法》,这项法律强迫父亲在新生婴儿出世后,要请假一个月在家帮助妻子照顾婴儿。 此外,家庭教育特点还有:家庭教育的连续性。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连续不断地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指

口吃自我矫正正发音发练习

正发音发练习 造成口吃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口吃患者由于心理的恐惧与紧张,对一些字的发音部位弄错了,或者是对这些字的发音技巧处理的不好而致的结果。中国的汉字大多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都是声韵母结合组成字音,而我们口吃患者多因声母发生口吃。其原因,一是声母发音部位不正确,二是声母用力过重,比如“报”字,声母应是双唇音,而有些患者发这个字时往往张嘴,怎么能发出这个字音呢?有些患者是发音技巧处理不好,汉语拼音技巧是:前音轻,后音重,两音一碰就出声。而口吃患者习惯于前音重,后音与发音技艺,从而解除患者的吐字不清和某些字的难发现象。 (一)声母b、p、m是双唇音,在发音技艺上又有所不同。 1. 发声母b时,要上唇与下唇接触,然后放开时爆发声。注意没有风。用b作声母的字:ba(八)、bai(摆)、ban(班)、bang(帮)、bao(报)、bei(杯)、ben(奔)、bi(逼)、bian(边)、biao(标)、bie(别)、bin(宾)、bo(玻)、bu(不)。 2. 发p时先上唇与下唇接触,然后放开时爆发成声,注意要有风。用P作声母的字:pa(怕)、pai(拍)、pan(攀)、pang(旁)、pao(抛)、pei(胚)、peng(烹)、pi(批)、pian(偏)、piao(飘)、pie(撇)、pin(拼)、po(坡)、 pu(扑)。 3. 发m时双唇闭拢,放开时发出声母,注意有鼻音,用m作声母的字有:ma(妈)、mai(埋)、man(蛮)、

mang(忙)、mei(眉)、men(门)、mi(迷)、miao(苗)、mie(灭)、min(民)、mo(摸)、mou(谋)、mu(木)。. (二)声母f是唇齿音,发f时用上齿咬住下唇,气流从牙缝中挤出。用f作声母的字有:fa(发)、fan(翻)、fang(方)、fei(飞)、fen(分)、feng(风)、fo(佛)、fou(否)、fu(福)。 (三)声母d、t、n、l是舌尖音。 1. 发d时用舌尖抵上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没有风。用d作声母的字:da(大)、dai(待)、dan(单)、dang(当)、dao(刀)、de(得)、deng(登)、di(低)、diao(刁)、die(跌)、ding(丁)、diu(丢)、dong(东)、dou(兜)、du(都)、 duan(端)、dui(堆)、dun(吨)、duo(多)。 2. 发t时舌尖抵住上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有风。用t作声母的字:ta(他),tai(胎),tan(贪),tang(汤),tao(涛),te(特),teng(疼),ti(梯),tinang(天),tiao(挑),tie(贴),ting(听),ton(通),tu(突), tuan(团),tui(推),tun(吞),tuo(拖)。 3. 发n时舌尖抵住上牙,放开时发声音,注意要有鼻音。用n作声母的字有:na(那),nai(乃),nan(男), naig(襄),nao(闹),nen(嫩),ni(泥),nong(农),nu(奴),nu(女),nuan(暖),nue(虐)。 4. 发l时舌尖抵住上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气从舌尖两边分出来,用l作声母的字:la(拉),lai(来),

口吃治疗的三种常见方法 杨清语语言矫正

口吃治疗的三种常见方法杨清语语言矫正关键词:口吃治疗的三种常见方法杨清语语言矫正 口吃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核心行为和次要行为: 核心行为包括:单音、字或句的重复和延长;停顿或停顿拉长;经常插入赘语;首语难发等; 次要行为包括:眨眼、跺脚,清喉咙、面部抽搐,咬手指等,或逃避某些容易使自己感到压力、说话结巴的场合。 根据美国口吃基金会调查,口吃的发生率约5%,盛行率约1%,表示有75%至80%的口吃者经矫治会痊愈。 (了解更多请点击进入官网) 成人口吃治疗的三种常见方法: 1.口吃修正法 通过取消、拉出、准备等技巧,修正口吃。

2.流畅塑造法 用构音器官轻碰、速度渐进、延长字音等技巧,更轻松地说话。 3.整合法 强调慢速和轻松开始,增加流畅性,在说话的当下,认知、修正口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口吃者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有压力或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可能会口吃得更明显。因此,学会如何适应不同的情景同样重要。 事实上,口吃是可以被矫正的,但矫正过程应当经过专业的老师指导才能实现,其中涉及生理和心理等层面上的指导。不可置否,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很多语言矫正机构,让口吃患者或其家人真假难辨,不知道如何找到靠谱的矫正机构。那么有没有简单途径呢?答案是肯定的。 杨清语先生是国内很早从事专门语言矫正的先行者。创办机构以来,他将“厚德重道”作为机构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同行业中创始了“准确课时承诺”。 针对传统语言矫正课时长、无限期矫正的弊端,机构采用先进课时管理方法,对学员分类别进行标准矫正,将学员矫正训练总课时精细化;同时进行矫正计划公示化,将学员每一阶段的矫正效果与时间对应关系公示,让家长和学员心中有数。 (了解更多请点击进入官网) 截至目前,杨清语语言矫正已在北京、天津、青岛、盘锦开设有分支机构。5月份,上海传来好消息,正式确址于上海市普陀区金鼎路392号,预计6月1日正式开业,占地面

3岁孩子说话突然有点结巴怎么回事

3岁孩子说话突然有点结巴怎么回事 如果孩子有口吃现象,并有以下情况的,请您特别注意,尽早提前干预孩子的言语。 1、直系亲属有口吃者(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父母); 2、早期接触过口吃的环境; 3、双语环境及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转换环境; 4、过早早教,儿童思维能力发展过快,但是语言表达跟不上者; 5、剖腹产出生儿童; 6、父母管教过于严厉,儿童心理负担过大者; 为了保持孩子相对流畅的说话,为了防止口吃不再反复。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机会,学会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语言锻炼的方法。

一、提供各种机会,多与儿童交谈,语言本身是在交往中产生和发展的。 儿童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许多知识、经验、情感、愿望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 如果儿童从小不与人交往,口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增加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发展口语的有效途径。儿童较容易记住自己所使用的话语,因而要多给儿童提供说话的机会,鼓励他运用语言。 例如,当你正在做某件事时,可以边做边讲给孩子听,讲讲这样做的原因,做这件事的程序、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过程或重复的程序也可以向孩子提问,鼓励儿童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一方面教孩子学会生活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启发孩子的语言表达,开发孩子的智力。在与孩子进行交谈的过程中,也许你会发现孩子表达上的许多错误,停顿、迟疑等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家长不要直接去纠正或者提醒他们的错误,应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谈话,并且家长应该以标准发音的方式去和孩子对话,绝对不要不耐烦或者“你又... ...”等这样的话来提醒刺激孩子。要鼓励孩子积极表达,不至于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二、要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 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语言不是空洞的,它是代表着一定的内容的,这些内容,只有在孩子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交往中,与具体事物的接触中,才能得到。

口吃自我治疗心得

我的口吃纠正法——演故事 作者执立 我的确没有去过什么口吃矫正学校,我的口吃的治愈,说出来,可能你不信,除去周围朋友的督导,最大的秘密就是熟读《庄子》和部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当然一些必要的语言训练是要有的,我最喜欢的训练是,演故事!就是先熟悉一个故事,然后自己静静的讲出来。然后再讲给别人听。然后再让别人在我讲故事的时候,向我提问,这样就把自己单纯的讲故事变成了对话!最后就开始演故事,那就是要配合好自己的语气、语速、语调、节奏、乃至肢体语言还有面部的表情!最好选择一个长度适中的笑话故事,看你演完后是不是会笑到一大片!如果效果很好,那么我告诉你,你离纠正口吃就不远了纠正好自己的口吃以后,我一直在研究口吃!我认为,之所以出现那么多口吃矫正班的学员毕业后重新又口吃,我就开始注意到了口吃风格的问题!我认为,引起口吃的原因不一样,当然治疗的方法也就会不一样的!但是所有的口吃矫正的最后一步肯定是一样的,那就是纠正长期口吃的习惯!风格不同的口吃,纠正的前一阶段肯定是不同的,有的人因为惊吓的了口吃,并且时间特别短,那么治疗饿方法重点是消除惊吓带来的心理障碍或者是情景性障碍!而对这样的口吃患者进行发音法和拖音法或者呼吸法的训练肯定没有用!如果一个人同样由于受惊吓而得了口吃,但是时间很长了,那么在消除,口吃患者的心理障碍的情况下,还要做相应的发音法方面的训练,因为,由于他长期的不正确发音习惯,导致了他说话的候发音器官的不协调,发音法可以调节好这一些的!相传古希腊的一个演讲家,口含石子,对着大海朗诵,最终改变了口吃,其实这就是一种发音法的治疗!因为口含石子说话时,发音器官的活动与平日说话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口含石子,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全新的说话模式! 我口吃纠正的路子是,第一步培养自己浩大的人格,自卑的怯懦的人容易口吃,如果你有孟子的浩然之气,你有庄子那样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胸怀,你口吃会大为减少!第二步,是培养一种从容的舒缓的性格,我建议大家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能够等一分钟,或者是慢半拍,最好训练方式,我建议是练习书法,一笔一划的写字,写上两个月,肯定会有改变!第三步,才是纠正口吃,弄一些发音法啊,呼吸法啊等等!正所谓,功夫在诗外,前两步非常重要! 至于说到的我为什么不做口吃纠正师,我想每个人做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我目前的目标是想在自己最喜欢的大学把博士学位拿到!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涉足这个领域!现在有很多吃友想让我办班,我都是以我的矫正费很贵为搪塞来推辞的,因为我要纠正的话,我一次最多接受两个人,在三个月内我要为之竭尽心血!并且三个月以后,我还有做好之后的服务!又加之自己的学习与事业正在转型时期,不能过多分散精力!我在空间里面有声明,不聊天,只在有时间的时候回复吃友的留言!现在已经有多名吃友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效果! 为什么与陌生人说话反而不可吃执立撰 刻意,会很好的缓解口吃,那样你会自觉的放慢自己的语速,甚至会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 有很多人询问我说,他们与陌生人说话反而不口吃,但是一旦说话的时间过长,逐渐熟悉就会慢慢的口吃!或者是与熟悉的人说话就很口吃! 我认为,你在与陌生的人说话的时候,你具备了两个基本的缓解口吃的条件!第一,你改变了以往的那种你熟悉的口吃的语言环境,因为他不知道你有口吃,你在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没有口吃带来的压力和恐惧!也就是我所说的,你抽离了那种让你口吃的语言

杨清语发音矫正法 小儿正常语言发育的特性(上)

杨清语发音矫正法小儿正常语言发育的特性(上) 一、正常儿童语言发展具有连续性 维果茨基把幼儿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是幼儿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能独立做的事情,未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的事情。两个发展水平之间构成了“最近发展区”。儿童语言的发展也是如此。 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新阶段和旧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新阶段在旧阶段中孕育.旧阶段的许多特点包含在新阶段中。新阶段的出现并不是对旧阶段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旧阶段基础上的发展,它打破原有的平衡,进而重新整合建构,达成一种新的平衡,发展为一个新的阶段。

1.新现象的出现 正常儿童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就像一条滔滔长河不断向前流淌。存流动的过程中,儿童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学习能力,即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不断把一些新的语言现象引进自己已有的语言系统或语言运用系统中来,包括新的语言单位、新的语言规则、新的语用规则。儿童通过模仿和创造产生新的语言现象。 例如,一个2岁的女孩开始使用“什么”问句时,在两个月内的语材: (1)(问氢气球)爸爸,什么啊? (2)这是什么啊? (3)(指着妈妈的五官问)这是什么啊? (4)(指着自己裤子上的绣花问)爸爸,这腿上是什么啊? (5)(着急地问她不认识的拉手)那是什么? (6)妈妈,(你)吃什么啊? (7)妈妈,你吃什么饭啊? 前五句的语法结构可以概括为“x是什么”,例(1)是“x是什么”的省略。后两句是引入的新现象,它们的动词是“吃”,例(7)的“什么”后面还出现了“饭”,使“什么”由宾语变成了宾语的定语。 新的语言现象不断出现,开始时只是个别现象,不会对原有系统产生影响,但是当新现象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对原有的系统发生较大影响,引起系统的某些变化。这种影响不断加大而使原有系统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系统就

口吃的心理矫正方法

口吃的心理矫正方法 关于《口吃的心理矫正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吃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患有口吃的人大多数都跟遗传基因、语言系统的发育、以及心理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说起心理因素,患者首先就要克服自己对于口吃的恐惧心理,因为很多时候患者越紧张口吃的情况就会越严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口吃简单的心理矫正方面的问题。 “口吃”和“口吃恐惧症”是两个非常需要加以区分的概念,而绝大多数人都容易将两者混淆,从而对口吃有很多误解,也因此在矫正上走了很多弯路。前者是一种牵涉到了遗传基因、神经生理发育、心理压力和语言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而后者是属于神经官能症下的恐惧症这一类,是一种心因性疾病。但更重要的区别是,“口吃”是无法消除的,而 “口吃恐惧症”是可以消除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一辈子说话一个字都不结巴,甚至一天都不可能。任何人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相信都会找出几个说话磕巴现象略频繁的人。如果观察自己,那么也很容易发现一天下来肯定有些词汇说的时候会磕巴。

但如果一个人本身对口吃抱有抗拒和恐惧,为自己的口吃而苦恼担忧不已,那么基本可以肯定是已经演变成“口吃恐惧症”。口吃恐惧症带来的后果有两个: 1.对口吃的恐惧和抗拒,让口吃更加严重。 2.更加严重的口吃进一步加深了对口吃的恐惧和抗拒,进入恶性循环。 看过上面介绍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口吃恐惧症的问题是完全可以消除的。患有口吃的朋友不应该因为自己口吃而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要知道所有人在日常的说话当中都无法避免的会出现那么几句口吃的情况。只有克服了对口吃的恐惧才能改善口吃的现象。

成人口吃矫正班 成人口吃能矫正好吗

成人口吃矫正班成人口吃能矫正好吗 一.成人口吃的发展过程: 在前面我们讲了形成口吃的几种原因,那么,口吃病患者是怎样炼成的呢? 1、大家都知道,哲学里面有三大规律,其中一个就是内因和外因关系规律。具体内容是:任何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其中内因起决定作用,是根本原因,外因起附助作用,是表面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包括:小时候好奇心太强,摸仿能力太强;性格过于急躁,或是过于敏感等等。外因包括:周围环境不好,有口吃患者存在;家庭或者学校教育不当等。

2、哲学里面还有一个规律:量变引起质变规律。具体内容是: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量变是前提,质变是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定必然引起质变。口吃病同样也是这样形成的。 一般人形成的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由于种种原因,小孩儿开始出现了偶发的口吃现象。 这些原因,或许是学习模仿,通常是由于周围有口吃者,小孩儿出于好奇心,就刻意的学他说话,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或许是,由于生病,病好了,说话有些结巴了;或许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有的是受到惊吓,有的是因为左撇子被家人强行改到右手,引起中枢神经的混乱,电影《国王的演讲》里,乔治六世国王就是这样形成口吃的;还有一部分口吃者由于说不清的原因,开始出现了口吃。这个阶段,口吃者的心里是完全健康的,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口吃。 第二步,小孩儿偶然间出现了口吃,但是,他生活或是学习的环境对此反应过于激烈,这使他受到了刺激,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口吃,并认识到口吃是不好的,口吃很丢人,然后,就开始害怕口吃了。譬如说,一些家长发现小孩出现偶然性的口吃,不是去正确引导、去说服,而是一味的打骂孩子,结果呢?小孩越打越怕,越怕口吃越严重。(量变的进一步积累)。 第三步,随着小孩口吃次数的增多,再加上一些人暗示,讥笑,心里逐渐不健康。(量变的更深一步积累)。

孩子发音不准什么原因

语言矫正培训机构哪家好孩子发音不准原因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语言症状,父母也不要盲目地认定他存在语言发展迟缓,可以先送他到专门机构进行检查一下。通常,语言发展迟缓是伴随其他问题出现的,如颅脑损伤、智力落后、听觉障碍或聋、情绪困扰及呼吸器官、发声器官的运动机能障碍等,因此,在检查时,应尽量确定造成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原因不同,语言干预的措施也不同。 如果孩子确实存在语言发展迟缓,家长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造成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虽然针对不同原因语言干预的措施有所不同,但有些原则却是相同的。不管是哪类原因造成,父母都应该牢记:你们是孩子学习说话非常好的老师。因为你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与儿童相处,给予可模仿的语言对象,而且你们也是孩子最亲的人,只有你们才能给予孩子充分战胜困难的信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信孩子通过努力是有可能追赶上同龄正常儿童的。

孩子的发音不标准或是口齿不清等需要引起重视,孩子小的时候舌根软,也就是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孩子从小听到的话语发音不标准那么对于他们将来发音也会有很大影响,而且小的时候没有就纠正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发音问题会更加难以纠正。 第一、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里没有获得标准的发音指导,有些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对于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语言的掌握就是在模仿以及交流中逐步提高,即是孩子若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榜样,就会不自觉的学一些当地的方言发音或是模糊不清的发音,致使孩子很难获得进步。 第二、父母认为孩子的发音很好玩 有些父母没有意识到发音不标准的问题,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发音问题以后会纠正过来,他们会觉得孩子有些发音不标准配上可爱的童音会很有趣,故意逗孩子让孩子重复这些错音,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发音是正确的。 第三、孩子思维与语言发展不平衡 孩子的大脑里经常会有些天马行空的幻想,他们的思维发展很快,想说的以及想表达的事情也很多,但是由于自身掌握的词汇量不是很多,因而很多时候感

简要“口吃修正”矫正计划

范·莱伯加强间隔矫正计划 作者:Andreas Starke, M.A. 翻译:四眼阿哥 这是一个关于成人口吃者矫正计划的报告,此计划在德国自1987年以来被实施。 我称之为“范·莱伯加强间隔矫正计划”,如此命名的原因是,我们的临床规程在极大程度上跟随范·莱伯《口吃治疗》(1973)一书中的建议。“间隔”一词表示我们使用一个区块时间表,我们的区块,或者称为片段,持续5天,周一到周五,片段之间有6到8周,半年后的周末结束计划。我们称这个疗法为“加强”,因为我们在矫正片段期间与病人一起密集地工作(大约每天8小时)。 我将报告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表,治疗是怎么进行的,以及结果是什么。 一、基本注意事项 这个矫正计划的设计根据以下理念和考虑: 我们宁愿使用口吃修正法而不是流畅塑造法; 我们认为对于成人矫正来说,动力是最主要的问题; 我们相信成人口吃矫正无需矫正师的大量参与; 我们认为复发是成人矫正口吃的主要问题。 1、口吃修正法和流畅塑造法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已被广泛讨论。在我看来,许多流畅塑造者的缺点是不得不经常监控他们的说话以保

持流畅,他们中的许多人听起来不自然,流畅训练使病人和医师都感到厌烦,而且最重要的是,许多流畅塑造者在重要交际和其他压力下,与矫正前一样变得无助。我们相信范·莱伯建议的教会口吃者如何对口吃作出反应,比教他流利讲话更有价值。 2、在许多案例中口吃病人缺乏动力,是挫折和怀疑的反映。明智的做法是,使矫正产生有趣的体验,整个过程中展示新的挑战,这样能产生有益结果。我们努力在每周治疗中都给病人新的关键的体验和感觉,让他觉得通过自己努力有了进步。 3、我们的经验是,口吃者复原要花两到三年时间,复原的意思是开始过着说话正常的人的生活,这意味的也许矫正师的指导必须贯穿整个过程,我们认为矫正师能做的主要是给予可靠信息,以便病人自己解决他的问题并安排某个关键的练习,来帮助病人形成对自己个案起作用的所需技能。这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 4、与通过口吃修正建立流畅相比,似乎通过教授某一流畅技巧来建立流畅更容易(如保持适当声门下面的空气压力,使用轻柔的声音启动,发辅音时轻轻接触,以及其他技巧),或者通过训练一个新的说话方式(放慢速度,改变音质,过度清晰,以及其他策略)。但是,产生的流畅仍然轻易受到压力的侵害,会既不轻易也不规律地自动出现。 这里我想区别一下失败与复发的不同。许多病人在保持流畅的遭遇失败时就放弃了,因为他们厌倦了等待那永远不会到来的自动的说话流畅,还因为他们失败时会评价每一个口吃事例,他们厌倦了失败。

钱厚心 口吃矫正法

钱厚心口吃矫正法 第一篇概说 一、口吃略谈 口吃的人吐字重复,说话不流利。这在古代称为“期艾”。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帝(汉高祖)欲废太戚姬子如意为太子……而周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文中描写了周昌口吃,讲话时重复地发“期期”的音。又据南朝宋?刘义庆《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后昌和邓艾口吃的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成语“期期艾艾”。如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写道:“劳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 “口吃”又称“急老巴”、‘刻巴”、“结巴”、“疙舌头”’“闸口”,广东一带称“哑舌”,杭州称“刁嘴儿”,在称为“语阻”。口吃形成的原因,自古及今有许多学者进行探讨、研究,但各家的见解不同,对口吃发生的原种不同的学说。 有的学者认为,口吃是神经系统的疾病。有的认为由于身体素质的特异,例如:由于神经质而易于感染,由致使语言过快而导致口吃。有的认为口吃是出于口腔的疾病或发音器官的残缺,因而甚至有过口吃患者的舌外科医师盲目宰割的蠢举。 关于口吃的成因,根据我们在多年的矫正工作实践中,抽样对538名患者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是: 模仿:408人 75.8% 暗示:61人 11.3% 病后:20人 3.7% 恐怖:18人 3.3% 成因不明:31人 5.9% 从上述调查材料来看,大部分口吃患者都是通过“模仿”、“暗示”而形成。语言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会的,习说话的过程是:在与周围人群正常接触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学习说话,先通过模仿形式,由不清楚的发声的单词,再把学会的单词累积和巩固起来,同时在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形成语言信号,此后随着大脑机能对语言的不断学习,累积巩固,语言的表达能力很快地发展起来,成为自己完善的语言系统。 绝大多数的口吃患者都是在儿童期发生的(10岁以前)。10岁以后再发生口吃则较少见。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个时期,儿童的模仿性特别强,要学会大量的语言,然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定型(甚为脆弱大的可塑性)、不够成熟与不稳定的时期,最容易接受周围环境中患口吃人的影响。加之,好奇心是儿童的本

大舌头矫正的简单方法

大舌头如何纠正? 大舌头,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医学上称为口吃不清,并不一定是真的因为舌头比一般人大。大舌头和结巴并不是同一种毛病——结巴的人说话是断断续续,但是咬字很标准;大舌头的人说话连贯,可是平舌音卷舌音之类的发不清楚。如果一个人说话又不连续又不清晰呢?那你就只能累觉不爱了。 导致大舌头的因素有哪些? 1. 遗传因素,如父母,近亲里有大舌头; 2. 先天性生理发育不良,有各种畸型,如先天性腭裂; 3. 发音器官有疾病、生理有缺陷,如舌头过大、过小、过扁宽、过厚、舌系带过短; 4. 发音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

5. 舌系带强直、声带痉挛、咬肌痉挛; 6. 发音位置不准确; 7. 发音方式、方法错误; 8. 方言形成了语音的结构定型。 儿童语言发育出现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两岁左右从对词的认识到词组,多数儿童发音都不是很准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自动消失(大多数儿童)。 第二个阶段:只有百分之一的儿童没有达到正确的发音,造成了部分声母的不准确,形成了构音障碍。他们仍然延续2—3岁的发音习惯,久而久之发音方法的错误条件反射便形成了。

语言发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声音是依靠咬字器官、呼吸器官和发音器官的密切联系和高度配合,在大脑语言中枢神经支配下发出的。言语不清(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实际上就是咬字器官、呼吸器官和发音器官的整体配合功能失调造成的。 对发音不准的错误认识: 1.有的父母或者家长会存在这样的一种错误认知,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发音天生就没有发准过,于是这些家长就会认为孩子是先天的其他疾病。

2.认为孩子发音不对不过是语言功能还没有发育好,随着孩子的长大,语言功能就会慢慢的恢复,这是一个对语言发育阶段不了解,造成的错误观念。 很多大舌头的儿童,都有着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晰的问题,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字音如:老、拉、来、兰、狼、勒、累、力、六、楼、龙、李、乐、哥、科、喝、基、欺、希、知、吃、诗、日、二、儿、耳、资、雌、思、恋等。

口吃患者最关心的七个问题

一问:口吃到底有没有生理原因? 汪立彬答:关于这个问题,国际口吃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口吃者的语言中枢神经与语言功能完全正常的人有一定的区别。不过,这种细微的差别是不是导致口吃的原因,暂时没有找到证据。不可否认的是,人脑的神经系统即便是出现了轻微的病变,对人生理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朋友,都不难理解这一点。另外,还有学者提出某些基因和口吃有关。但是基因导致口吃这一假说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口吃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明这类家族发病到底是源自遗传因素还是源自社会因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口吃者的发声器官,如口、舌、喉、肺等,确定是没有问题的,在这一点上叫口吃矫正界已经达成了共识。 二问:口吃到底能不能治好? 汪立彬答:首先,我们要强调一个问题:口吃者都有口吃的症状。只不过绝大多数症状是显性的,也就是在讲话中会暴露出来,只是暴露的程度不同;而有些是隐形的,由于某些口吃者过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口吃,所以尽量少说话,在预感到自己要口吃的时候,要么是干脆不说话,要么就是回避,像换词、绕词等,所以他的口吃不易被发现。但是,这部分口吃者心里是清楚的。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一个说话完全没有问题的人,当然不会有恐惧说话的心理障碍,某些特点场合下的恐惧和不自信不能归为此类,因为这种恐惧并不是对说话本身的恐惧。当然,这句话并不意味着,说话有问题就一定会有心理障碍。说话有问题,是心理障碍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其次,我们要理清口吃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有些口吃者是先有口吃,后有心理障碍,进而导致了社交障碍,也就是与人交往时自卑、胆怯、敏感、多疑、忧虑,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等等。有些口吃者是先有心理障碍,然后导致了口吃,对于这部分口吃者来说,口吃只是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结果,而非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 理清了这两点,我们再来看口吃病到底能不能治愈。 口吃病有两个构成要素:口吃和心理障碍。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辨清了“症”,我们再来看看如何下药。 首先,对于口吃症状治疗,口吃矫正界的前辈已经研究了很多种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是钱厚心老先生的发音法。其实,目前中外口吃矫正界都在用发音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的叫方法,有的叫气音配合法,有点叫气声链接法,有的叫科学的发声训练,有的叫流利塑造法,有的叫延缓发音法等等不一而足。有些国内口吃矫正机构抓住了学员讨厌发音法的心理,不承认自己用发音法,实际上在给学员矫正的时候还是会用到发音法。西方口吃矫正界也在用发音法。钱老的发音法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确实有奇异的效果。用好发音法,对于缓解甚至消除习惯性的口吃症状,大有裨益。 其次,对于心理障碍的治疗,这个要用到很多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知识。比较常见的有森田疗法、认知疗法、催眠疗法、脱敏疗法(公交车演讲就属于脱敏)、行为疗法(在工作和生活中多与人交流,这个就属于行为疗法)等等,有些矫正师还引入了成功学的很多东西。

口吃矫正法

口吃矫正法 一、言语反馈治疗 口吃者在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时候,口吃现象比较少,而且讲话自然而流畅。所以,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的原理,在60年代推出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 DAF)仪器,模拟这样的效果。当自己的讲话声音被改变后,听起来就象是别人在跟自己说同样的话,帮助口吃者在自己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也达到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效果,从而即时改善口吃。研究认为口吃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暂时流畅说话:一种是内生的(自我产生的)言语发生机制的改变,另一种是在言语发生时接受特定的某些外在的言语反馈。内生的减少口吃的方法,比如用怪异的腔调说话,拖长语音,柔和发音,以及其他基于言语动力的矫正方法。由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通常与言语发生机制相关,一些矫正后的口吃者,其流畅的说话方式被认为听起来不自然,可能需要大量的认知方面的努力来维持这种说话,并且很难在现实生活的说话情境中持续运用。最有效的提高流畅性的改变言语反馈方法,利用了“第二言语信号”,即在说话者产生的第一言语信号同时呈现离散的言语信号,并且包含了与说话者的第一言语信号相近的言语动作。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不同的是,利用改变言语反馈(ASF)的外在的方法,已被证明可以使口吃者立即产生稳定的、自然的流畅言语,基本不需要认知上的努力,尽管有时效果不能持续。 合唱说话(Choral Speech);掩蔽的听觉反馈(masked auditory feedback);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移频听觉反馈(frequency altered feedback);视觉化的合唱说话(visual choral speech)以及延时视觉反馈(delayed visual feedback)等改变言语反馈形式,已被证明可以立即减少部分口吃者高达70-100%的口吃行为。改变的言语反馈也被发现,不管说话速度如何,都可以提高流畅性,即使单耳使用,而非双耳使用,也可以持续提高流畅性。 以前这种改变言语反馈的仪器很大,只能在实验室里使用,对于矫正口吃,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一直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才出现了体积小,类似“助听器”般的口吃矫正器,如思比易。由于是被直接放进耳朵,以及应用了微电脑语言处理技术,使声音反馈的灵敏度和清晰度更高,矫正口吃的效果更好。 二、言语流畅性训练 言语流畅性训练,旨在调整说话的方式,以防止发生口吃,或发生口吃时控制口吃以便使言语交际能够进行下去。比如发音法,包括放慢语速、诱导发音、轻柔发音、运用气流以及形成说话的节律和韵律等技术。在掌握好这些发音技术后,口吃者可先以很慢的速度说话,循序渐进最后过渡到接近正常的语速。此外,将长句子分断,改变说话方式,跟读训练等也是言语流畅性训练的重要内容。言语流畅性训练虽不能消除导致口吃的体质因素,也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但确是一项可行的、治标的辅助疗法。 三、心理治疗 国内外学者都发现口吃患者存在对口吃的恐惧心理,对这种言语障碍没有明确的理解,表现为逃避与外界的言语交流,严重时与外界隔绝。心理障碍的加重使口吃症状进一步恶化,反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 张景晖张长江合著 口吃病矫治讲义(第一册) 本站忠告: 我本不想把这第一册讲义挂到网上,但应少数患者要求,还是挂上,仅供大家参考。 发音法充其量是根拐杖。我不反对口吃症状很严重的口吃病患者(绝大多数人场合难以张口说话者)借助发音法把话说出来,但我坚决反对那些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患者练习和使用它。 这根拐杖你一旦用上了,就很难丢弃,就象粘上毒品一样。那么它可以治疗口吃病吗?回答是绝对不可能。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发音法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未来结果。令人悲哀的是,使用者都一厢情愿的认为: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发音法会克服心理障碍的。这是发音法的最大误区! 如果读者诸君不想把口吃病带进坟墓里去,请不要练习发音法。如果要应急,要应付面试,可以适时使用发音法,但是我强烈建议您,除非不得已最好别使用发音法。 一, 言语的再学习. 口吃病是由于患者对口吃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态度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 也就是在患者的错误心理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口吃病的治疗应以心理因素为治疗对象. 本 但是, 患者多年来与口吃现象进行不讲策略的斗争, 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很坏的说话方式, 说起话来又急又快, 又猛又重. 这种说话方式与口吃现象形成恶性循环, 发言意欲越急越容易导致口吃现象, 口吃现象越多说话的努力性也加强, 越是努力地说话, 口吃现象也就越重. 这一恶性循环势必更易导致患者的心理偏常和复杂, 这种偏常和复杂的心理因素与口吃现象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实践证明: 通过言语训练,改变患者的不良说话方式,建立新的良好的说话方式,是口吃

口吃、结巴矫正方法

口吃矫正方法 口吃,俗称结巴,是指讲话不流畅、阻塞、重复。从生理表现上说,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喉肌及其它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紧张与痉挛所造成的。 1、表现特征: (1)难发性(2)重复性(3)中阻性 2、原因: (1)生理原因。有人认为口吃与遗传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 (2)心理原因。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3)整个语言神经功能有障碍。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4)生理疾病。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5)模仿和暗示。 3、矫治和预防: (1)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 1、放松疗法。这一疗法是到目前为止最流行的治疗口吃的一套方法。这一方法有几种变体。但是他们的目标都是降低全身的肌肉紧张度。其中一种方法是这样的,医生鼓励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特定的肌肉群(通常是脚趾),尽最大可能收缩这一部位,使他们更加了解什么是肌肉紧张,然后让患者尽可能的放松。他们对全身的每一肌肉群进行单独的训练,直到全身放松。这一过程,被称为渐进放松疗法,于1923年由埃德蒙首先提出,后来一直应用在口吃的治疗上。治疗结果表明这一疗法有一定效果,但是从来不能完全消除口吃。 另一种类型的放松疗法采用了源自于瑜伽术的伸展练习。这一疗法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提高脊柱的灵活性上,采用了诸如扭曲、旋转、弯曲身体的方法。练习的时候非常缓慢,并且沉浸于一种冥想的状态。这些练习使练习者变得更心态平和。结果同样是有效果,但是无法完全根治。 总而言之,放松疗法似乎能够改进患者的口吃或者说降低患者的口吃程度,但是不能完全杜绝口吃。仅仅因为这些疗法不能有效的释放声带的压力。 2、深呼吸疗法。患者感到在说花前进行深呼吸可以让他们不再口吃。基于这一前提,有一些疗法开始传授各种各样的深呼吸训练。有一些疗法注重从横膈膜深呼吸,而另一些强调从胸腔深呼吸。一些认为应该用鼻深呼吸,另外一些认为应该用嘴深呼吸。这一训练的理由常常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口吃者的呼吸模式经常是扰乱的。很不幸,绝大多数的实验性研究都表明这种疗法没有什么效果。 3、说话训练。这种疗法采用一种新的说话方式作为治疗口吃的方式。这一做法经常被采用。例如,有些临床医生鼓吹让患者说话时跟上节拍器的节奏,还有一些人建议让患者说话时采用类似唱歌的发音。有些人要求患者语调轻柔地说话,而另一些人让患者近乎喊叫似的大声说话。还有一些人建议提高说话的语调,而另一些人则强调降低语调的重要性。有些人坚持认为以异国口音说话也是一种解决方法,而另一些人则鼓吹在吸气的时候说话。一些人建议在说话时几乎不要动嘴,另一些人则建议以耳语方式说话。 对这些经常是自相矛盾的治疗方法的调查结果表明它们大体上没有什么效果。这并不是

最近说话突然有点结巴是怎么回事

最近说话突然有点结巴是怎么回事 从人类开始使用语言起,就存在着口吃现象。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口吃是人的4种基本情绪发生混乱的结果。在100多年前,有位普鲁士外科医生,试图用割去一部分舌头的方法来治疗口吃,结果只是给这些人造成了更大的痛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专家们相信,人的敌意或焦虑是通过受阻碍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他们认为口吃是一种精神性疾病。但大多数口吃者,用精神疗法治疗之后依然无效。20世纪末,口吃的病因学探索深入到了人的大脑内部。现在的研究发现,口吃者的大脑激活模式与正常人有明显不同。

一位名叫布拉德斯坦的学者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8000多万发展性口吃者,中国有1300多万。1998年,国际口吃协会(ISA)等组织将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国际口吃日”(isad),希望在这一天,致力于口吃研究和治疗的专业人员能够展现给口吃者更美好的生活前景。 布拉德斯坦在《口吃手册》中说,约有5%的儿童都会经历口吃现象,其中80%的儿童在成年后口吃现象会自动消失,而剩下20%的儿童(约占全部人口的1%),一直到成年也难以恢复到正常的言语,并最终成为“发展性口吃者”。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的彭聃龄教授,曾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口吃者的脑神经机制进行跟踪研究。研究小组的目的是探索口吃者脑激活模式能否通过矫正而恢复。 口吃是一种言语异常。口吃者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却由于话语不自主的重复、拖长或停滞而说不出来。口吃矫正师通常喜欢将口吃归因于说话压力和对不流利言语的负向情绪反应。这种归因虽然有利于增强口吃者配合矫正的信心,但另一方面或多或少也掩盖了口吃的深层原因。 早在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医学家开始研究口吃的原因。由于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差异,所得结果并不一致,但迄今为止,至少有三点发现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实验的支持: 首先,发展性口吃和获得性口吃是两种不同的口吃类型。发展性口吃者是指

怎么控制口吃预感 三步法

怎么控制口吃预感三步法 对口吃者来说,最难堪、最痛苦的可能就是吭吭哧哧半天都说不出来,也就是所谓的难发音。而这种难发音很多时候都有预感,而且这种预感十分准确,预感到说不出,实际上到了那地方就会真的说不出。 所谓口吃预感,就是下意识在心中飞快地默演口吃时的说话方式,这种默演属于下意识的,我们可能并不完全清楚的意识到,但默演的结果却比较清楚地浮现到意识层面。到了说这个词的时候,一般地我们就会用下意识默演的不正确的方式去说,结果几乎百发百中地就口吃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转移注意。强迫自己不去在心中默演预感口吃的词,很多人都发表过经验,说不去想它的时候,往往反而就不口吃了。这种办法成功的概率,我估计大概在50%左右,因为心猿意马有时候是很难控制的。

二是转移注意焦点。比如,预感说“王老师”会口吃,就把注意放在首音“王”字的韵母ang上,轻轻地带出声母w。这种办法因为注意力有了依托,会比第一种情况好些。 三是集中注意,在心中默演口吃时的说话方式,感觉唇舌喉胸的状态,然后与正确发声时的松弛状态比较,再用正确的方式默演,然后再缓慢放松地把这个词说出来。即使在前期还是有可能会口吃,也要放松简单地口吃,不要用蛮力去强迫冲出这个词。虽然我描述写了这么多,但其实心中默演的过程是很快的,而且随着熟练应用,会变成比较自动化的过程。 每一种方法都有可能解决一部分口吃者的问题,但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矫正口吃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如何流畅地说话,也要学会如何轻松地口吃。攻守兼备,才不会被敌人致命一击。

克服口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克服挫折困难的过程,在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在收获在成长,每一个体验都弥足珍贵,我们坚信口吃者经历了比正常表达者更多的挫折和消极体验,所以在克服口吃问题之后,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精彩!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所谓的口吃矫正班,口吃矫正教材等,方法很多。那么儿童口吃采用哪种矫正方法好呢? 判定任何方法技术的正确与否,其实只有一条——有效的才是正确的。 杨清语先生是国内很早从事专门语言矫正的先行者。创办机构以来,他将“厚德重道”作为机构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同行业中创始了“准确课时承诺”。 针对传统语言矫正课时长、无限期矫正的弊端,机构采用先进课时管理方法,对学员分类别进行标准矫正,将学员矫正训练总课时精细化;同时进行矫正计划公示化,将学员每一阶段的矫正效果与时间对应关系公示,让家长和学员心中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