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2

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2
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2

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2

(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以下关于流行病学实验中的盲法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研究对象见不到实验者

B.实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

C.负责安排和控制实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的目的

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和(或)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E.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为盲人

解析:解析:盲法(blinding):是一种避免知晓研究对象或何种处理的策略。单盲(singl blind):研究中只对研究对象设盲,即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双盲(double blind):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其优点是可以避免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偏倚;缺点是方法复杂,较难实行,且一旦出现意外,较难及时处理。一般地,双盲法不适用于危重病人。三盲(triple blind):在双盲的基础上对负责资料整理和分析的人员也设盲。故选D。

2.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

(分数:2.00)

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物理因素

D.精神因素

E.化学因素

解析:解析:轮状模型中机体占轮轴的位置,其中遗传物质起到重要作用,外围轮子表示环境,环境包括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机体生活在环境之中而病因存在于机体和环境之中。因此选B。

3.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分数:2.00)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解析:解析:指各种疾病在空间、时间和人群中的地理流行特征。由于致病因子、人群特征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的流行强度不一,存在状态也不完全相同。疾病的分布既反映了疾病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也集中表现了疾病有关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效应及其互相作用的特点。

4.某地区在一周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

(分数:2.00)

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解析:解析: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因此可以计算其患病率。故选A。

5.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最常用下列哪个指标( )。

(分数:2.00)

A.特异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病因分值

解析:解析:RR(相对危险度)是用来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一个常用指标。相对危险度表明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是对照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多少倍。说明暴露组发病或者死亡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倍数。RR值越远离1,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的关联的强度越大。其数值意义:①RR为0.9~1或1.0~1.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②RR为0.7~0.8或1.2~1.4,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弱的关联;

③RR为0.4~0.6或1.5~2.9,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中的关联;④RR为0.1~0.3或3.0~9.9,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强的关联;⑥RR小于0.1或大于10,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很强。

6.现况调查常可遇到“无应答”,由无应答所引起的偏倚为( )。

(分数:2.00)

A.选择偏倚√

B.回忆偏倚

C.测量偏倚

D.调查人员偏倚

E.报告偏倚

解析:解析: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立(纳入标准)不正确,使得这两组人在开始时即存在处理因素以外的重大差异,从而产生偏倚。常见的主要有:①就诊机会偏倚(入院率偏倚):由于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就医条件不同、人群对某一疾病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等原因而使患不同种类疾病的人(或有某种特性者)的住院率不同。从医院选取对照时,如果没有注意到此点,则可引起偏倚。②现患病例及新发病例偏倚:此种偏倚易出现在病程较短的严重致死性疾病,如心肌梗死,部分病例在送到医院前已死亡,如果只以存活的现患病例为对象,研究某因素的作用,必然产生偏倚。这些死亡病例通常未计入心肌梗死总发病人数中,以至于所报道的患病数少于实际的发病数。又如,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有意或无意排除(或加入)某些病例,也可出现偏倚,如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时,对照组包括了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由于此二病均与吸烟有关,所以吸烟与肺癌的OR减低,甚至于看不出吸烟作为肺癌的病因作用。患病后改变生活习惯也可以使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病因出现偏倚,如患肺癌后戒烟,患高血压后将饮食口味调淡、不吃动物脂肪(肥肉)、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等,都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使这些因素的病因作用被抵消。又如,乳腺癌与利血平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对照组中排除了心血管病人(其中有相当多的高血压病人,他们服用利血平),所以得出利血平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的结论。另一个研究将全部病例均纳入,则未发现此相关。③检出信号偏倚:某因素如能引起或促进某症候(与所研究疾病的体征或症状类似)的出现,使患者因此而去就医,这就提高了该病的检出机会,使人误以为某因素与该病有因果联系。这种虚假联系造成的偏倚称为检出信号(或检出征候)偏倚。如,曾有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与绝经期服用雌激素有关。这个研究结果是因为绝经期妇女服用雌激素会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因此而就医,得到检查子宫内膜的机会较多,从而增加了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机会。不服用雌激素的子宫内膜癌常无明显症状,发现机会较少。以刮宫或子宫切除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时,绝经期服用雌激素的OR为1.7,而以子宫出血就诊者的OR为9.8,两者相差悬殊。显然,以子宫出血就诊增高了OR。此类偏倚即检出信号偏倚。④无应答偏倚:即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产生不同的反应而造成的偏倚。如用通信方式调查吸烟情况,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应答率可以相差悬殊。无应答者的暴露或患病状况与应答者可能不同。如果无应答者比例较高,则使以有应答者为对象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严重偏倚。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必须如实说明应答率,并评价其对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与一部分人无应答相反的情况是有一部分人特别乐意或自愿接受调查或测试。这些人往往是比较关心自身健康或自觉有某种疾病,而想得到检查机会的人。他们的特征或经历不能代表目标人群。由此造成的偏倚称为志愿者偏倚。

7.在某产品的广告宣传中,经常引用“用户来信”“亲身体验”来说明产品功效,此种宣传存在的关键问题是( )。

(分数:2.00)

A.没有临床试验设计

B.没有统一的疗效考核指标

C.没有疾病轻重的区别

D.没有可信的对照组√

E.没有治疗的时间

解析:解析:“用户来信”“亲身体验”都是自己跟自己对照,但是自己的可信度很低,而对照组选择是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关键:①试验结果的推论;②在研究的执行和分析过程中使误差减至最小的程度;③受试者的类型和入选的进度;④对研究的终点种类;⑤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可接受性以及研究的许多其他的特性,影响研究的执行和对结果的解释。其结果的可信性很小,故选D。

8.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

(分数:2.00)

A.1.89 √

B.22.6/10万

C.48

D.0.0048

E.无法计算

解析:解析:相对危险度表明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是对照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多少倍。说明暴露组发病或者死亡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倍数。RR值越远离1,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的关联的强度越大。 RR=Ie/I 0 =48/25.4=1.89

9.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

(分数:2.00)

A.RR=0

B.RR=1 √

C.RR>1

D.RR<1

E.RR>0

解析:解析:比值比是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即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两个暴露比值之比。其数值范围是0到无限大的正数,数值为1时,此时暴露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一致,说明暴露与疾病无关;大于1时说明在病例组的暴露多,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是危险因素;小于1时,说明对照组暴露多,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是保护因素。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时的检验假设也就是无效假设为相对危险度(RR)=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关,该因素为无关因素。

10.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有( )。

(分数:2.00)

A.病例组、对照组均有干预措施

B.暴露组、非暴露组均有干预措施

C.在实验室中进行

D.随机原则、设立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E.属于观察性研究

解析:解析: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研究是指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因为在研究中施加了人为的干预因素,因此也常称之为干预研究(intervention study)。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基本特点:①属于前瞻性研究;②随机分组;③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④有干预措施。

11.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属于( )。

(分数:2.00)

A.流行病学实验

B.队列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在某个时点对人群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属于现况研究。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

12.一些传染病如肺结核,在我国终年均可发病,但每年10-12月份则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现象称为( )。(分数:2.00)

A.长期变动

B.短期波动

C.季节性√

D.周期性

E.聚集性

解析:解析: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s)有些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病呈现出每年在一定的月份增高的特点,这一现象称为季节性。其特点:①严格的季节性;②季节性升高。季节性高峰的原因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①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受气候条件影响;②与媒介昆虫的寿命、活动力、吸血活动和种群数量消长均受温度、湿度、雨量的影响;③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家畜的生长、繁殖等因素有关;④受人们的生活方式、营养状况、风俗习惯、生产、劳动条件、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13.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分数:2.00)

A.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机械论—自然哲学—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模式

E.神灵主义—机械论—自然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解析:解析:医学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所以医学模式也就包括医学认知模型(medical model)和医学行为模式(medical pattern)。前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自身的认识,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医药实践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医学模式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理论概念,常用语言文字或图像表示。医学模式一经形成,便会成为医学实践的指导。医学模式的演变: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

14.以下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方法选题原则的是( )。

(分数:2.00)

A.科学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特异性原则√

D.需要性原则

E.可行性原则

解析:解析: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选题原则:①需要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对人群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的问题,即社会实践的需要;或是出现一些事实与现有理论之间有矛盾的问题,即科学发展的需要。需要性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性②创造性原则:课题应是新颖的,首创的,国内外尚无人研究。创造性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要使课题具有创造性应注意两点:一是要详尽占有资料,充分了解人们已做的同类研究现状,从中寻找空白点及薄弱环节,发现新问题;二是要有科学思维,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科学创新需要怀疑精神,它是通向新理论的阶梯;③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根据。课题必须以客观事实和理论为依据。科学性原则是保证科研方向正确无误的前提;④可行性原则:课题的可行性论证实际上就是判断一个课题是否有条件开展,再好的课题无法实施也是没用的。

15.关于概率抽样方法的误差大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B.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E.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

解析:解析:(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是指总体中的每个研究个体被选入样本中的概率完全相同,决定哪一个个体进入样本完全随机决定。它是概率抽样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先将总体的全部研究个体统一编号,再用抽签法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是指先按照与研究目的明显有关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内按比例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该层次的样本,各层次样本之和代表整个总体。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是指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某种属性分成若干个群体,再从群体中随机抽选一部分群体构成样本,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抽样。以上四种方法都是单阶段抽样,其中单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四种抽样方法按抽样误差大小排列为: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16.根据收集资料时具体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问卷访谈法和自填问卷法。在自填法中,最常用的是( )。(分数:2.00)

A.面谈法

B.信函调查法√

C.抽样调查法

D.电话调查法

E.集中调查法

解析:解析:自填问卷法(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aire)指的是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者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信函调查法。17.关于生命质量评价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HRQOL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与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客观健康状态和主观健康状态√

B.生命质量评价的健康状态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来测定个人功能

C.生命质量评价的量表主要有:一般健康问卷、疾病专门化问卷、部位专门化问卷、治疗问卷

D.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有: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E.反映生命质量的指标常是主观指标,多采用功能或行为术语来说明个体所处的状态

解析:解析:HRQOL(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故A是错误的,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是:生理状态(活动受限、社会角色受限、体力适度)、心理状态(情绪和意识)、社会功能状态(社会交往、社会资源)、主观判断与满意度(自身健康和生活判断、满意度与幸福感)。生命质量评价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①人群健康状况评定;②疾病负担的评估;③卫生服务效果评价;④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而基础病理研究属于临床研究。

18.测量卫生服务利用的常用指标有( )。

(分数:2.00)

A.两周患病率

B.慢性病患病率

C.两周患者就诊率√

D.两周患者存活率

E.两周患病天数

解析:解析:两周就诊率=调查居民中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总人数之比(百分率或千分率)。两周就诊率意义是由于回顾性调查不可避免地存在回忆偏倚,为了减少这种偏倚,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抽样调查前两周内的就诊的人次乘以26.06,再乘以总体是调查样本量的倍数,估算一定区域内全年各种不适、患病、伤害和中毒的实际就诊的人次数,以反映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情况的指标。两周就诊率是反映卫生服务利用的一个指标。

19.关于需要、需求、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卫生服务需要是从社会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

B.卫生服务利用不能直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的效果√

C.卫生服务需要都能转化成卫生服务需求

D.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反映了居民对健康的一种主观愿望

E.卫生服务利用主要取决于卫生服务需求

解析:解析:(1)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 need)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客观要求,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2)卫生服务需求(health service demand)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包括:①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②没有需要的需求。主要区别在于对卫生服务有没有支付能力。③卫生服务利用:是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间接反映了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但不能直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系统。 (3)三者之间的联系:卫生服务需求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理论上讲,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如果都能转化为需求,需求就有可能通过对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得到满足,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人们可能由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前述的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不能使需要转化为需求而未去寻求卫生服务利用;另一方面,事实上由于卫生资源有限、配置不合理,存在服务质量差、效率低、资源浪费以及享受公费和劳保医疗的病人过度利用和超前消费医疗服务的现象,无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还是没有需要的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实际满足与否及其满足程度取决于卫生服务的供给量。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供大于求)时,需求将会得到满足,但供过于求时往往会导致卫生资源利用不足,如人员、床位、仪器设备等的闲置,利用效率低下;当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供不应求)时,需求不可能得到全部满足,就会出现等待就诊、住院未能得到应有的服务现象。理想的供需状态是供需大致平衡,供给略大于需求,在卫生资源投入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必要的需求。

20.下列哪项不是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指标( )。

(分数:2.00)

A.住院分娩率

B.住院率√

C.高危孕妇发生率

D.儿童有接种卡率

E.产前检查覆盖率

解析:解析:住院率是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

二、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12.00)

21.超额死亡率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超额死亡率是指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即超过相近的几个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的部分。)

解析:

22.正确指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指数也称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正确指数的范围在0~1之间。指数越大,其真实性越高。)

解析:

23.观察终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观察终点就是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解析:

24.医源性传播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医源性传播可分为两类:一是易感者在接受检查或治疗时由污染的器械导致的疾病的传播;二是由于输血或所使用的生物制品和药品遭受污染而造成的传播。)

解析:

25.医学模式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职的概括。它既表现了医学的总体结构特征,又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医学模式属于自然辨证法领域,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其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它是医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医学模式,既体现医学观,也体现方法论。)

解析:

26.生活事件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如个人关系、工作和经济状况等生活变化。)

解析:

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27.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1中进行,可分为2、3、4。(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群)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临床试验)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现场试验)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社区试验)

解析:解析: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现场试验:是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价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例如评价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效果。社区试验:是以社区人群群体作为干预单位的试验研究,常用于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

28.宿主因素主要是指 1、 2、 3和 4等,它们与疾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年龄)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性别)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职业)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遗传)

解析:

29.疾病流行周期长短取决于流行后剩余易感者及免疫者人数的比例,比例愈小周期间隔则1;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时间愈久,周期间隔则 2;新易感者累积的速度愈快数量愈多,周期间隔则 3。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越长)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越长)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越短)

解析:解析:传染病流行的间隔时间取决于下列因素: (1)前一次流行后遗留的易感者人数:若易感者与免疫者人数的比例越小,则间隔时间越长; (2)新易感者补充累计速度:速度越快,间隔则越短; (3)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若免疫水平持续越久,则周期间隔亦越长; (4)病因体变异速度。

30.样本含量的确定通常有 1和 2两种方法。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查表)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计算)

解析:解析:样本大小取决于四个参数: (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 0 ); (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即假设检验第Ⅰ类错误,即假设检验所允许的假阳性错误的概率;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β为假设检验第Ⅱ类错误,即假设检验所允许的假阴性错误的概率。

31.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时间是从 1开始,追踪观察到 2,看其疾病或死亡情况以确定暴露与疾病关系。(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研究对象出现时的暴露的状况)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结局)

解析:解析:前瞻性队列研究:将明确的无病自然人群,以有或未解除被研究的可能致病因素自然地形成两组,观察一段时间后,将两组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因果关系及危险程度,这种前瞻性观测,称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32.健康公平是指不同 1、 2、 3、 4及年龄间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同等的健康权利,即健康公平。(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阶层)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性别)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种族)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地理)

解析:

33. 1是反映卫生服务需要的一个指标。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两周患病率)

解析:解析:居民的健康状况客观地反映了医疗服务需要量,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通常用两周患病率等指标来反映。两周就诊率是反映卫生服务的一个指标。就诊率是反映居民对医疗服务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4.卫生政策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1。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利益集团相关分析)

解析:解析:利益相关集团是指某些人、团体或者机构,他们能够改变某个政策的目标,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或是当政策目标实现后,他们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利益相关集团分析的4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利益相关集团;第二步,估计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以及政策目标对其利益的可能影响;第三步,评价利益相关集团动用资源的能力;第四步,判断各个利益相关集团的立场。

35.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 2、社区保健与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区医疗)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社区康复)

解析:

36.伤害包括 1和 2两类。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外伤害)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故意伤害)

解析:解析:伤害: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由于窒息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

四、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

37.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被选择的对象应该从实验研究中可能受益。如研究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应选择母亲为HBsAg阳性者的婴儿为实验对象。药物临床治疗实验对象的选择,首先要求实验用的药物已经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药物作用机制清楚,效果明显,而且安全可靠,方可对患者进行临床实验; (2)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应在高发区进行。观察灭螺药物的效果应在钉螺密度较高的地区进行。进行抗心律不齐的药物效果观察时,其实验对象最好是近期频繁发作过心律不齐的患者,而非仅发作过一次的患者; (3)已知实验对其有害的人群,不应作为实验对象。例如有消化道出血史者不应作为抗炎药物的实验对象。在新药临床实验研究时,将老人、儿童、孕妇从研究对象中排除,其原因是考虑到药物可能对实验对象产生不良反应; (4)选择依从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性研究特别要求研究对象能够服从实验设计安排,并坚持合作到底,称为依从性。有些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中途退出或不遵守实验规则,这样就会给研究结果带来偏倚。因此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是否能保证较高的依从性。)

解析:

38.简述确定有无选择偏倚的关键及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确定有无选择偏倚的关键:把握选取环节或已入选对象,是否存在人为增大或减少研究因素与结局的关联程度。(2)控制方法:严密掌握对象选取的各个环节,注意选取对象的代表性,增加应答和减少失访等。)

解析:

39.简述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及各项生物学标志的流行病学意义。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包括HbsAg和抗-HBs、HbcAg和抗-HBc及HbeAg和抗Hbe三大抗原抗体系统。各项生物学标志的流行病学标志如下:(1)HbsAg: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是HBV感染的基本标志。HBsAg阳性见于:①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②慢性乙肝;③病毒携带;④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其中:HBsAg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 (2)抗-HBs: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可见于:①乙型肝炎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间隔一定时间抗-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力;②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 (3)HbcAg:是HBV感染的标志,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 (4)抗-HBc:非中和抗体、分IgM 和IgG,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抗-HBcIgM通常在出现症状时即可检出,一般持续约6个月,提示HBV复制,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要标志。抗-HBcIgG在抗-HBcIgM下降及消失后出现,可伴随感染者终生存在。(5)HbeAg:与HBsAg平行出现,较HBsAg消失早。是体内HBV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判断预后的指标。若HBeAg转阴,表示HBV复制减少或终止,预后好;若HBeAg持续阳性,则预后不良,易转为慢性。 (6)抗-HBe:HBeAg消失后出现,一般存在于无症状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期慢性肝炎患者中,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弱或消失。)

解析:

40.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6个要点:(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险人群的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解析:

41.请简述历史上人类社会经历的五种医学模式。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作为医学最初始阶段的认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医学观。它认为疾病是鬼神附体,是对人的惩罚,因此,治疗疾病的方法,往往是拜神、逐鬼,求神保佑。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慰藉患者及其亲友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医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主观的、臆想的、暗示性的模式。“医巫同源”正好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主观迈进。自然哲学的思辨方法,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揣测与探究。这一模式注重定性的分析,而对量化概念强调得很少。虽然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比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有所迈进,但它仍有明显欠缺,比如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上是相互分离的,缺乏互动,而其中的联系常常是用思辨和揣摩的办法去解决。因此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又有其不确定性。 (3)机械论医学模式。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实验科学的兴起,机械论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4)生物医学模式。细胞病理学说是标志生物医学模式诞生的代表性医学理论。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以及探索研究的手段进一步强化,人类对疾病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基于对客观材料采集的,是基于一种对我们所看到的自然现象的分析和判断,由此所形成的医学模式叫做生物医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唯物主义的医学模式,是唯物主义在医学界确立之后所诞生的医学模式。这个模式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生命,使人类迈进了一大步。它的理论比较完备,逻辑比较严密,但有机械唯物主义色彩,而机械唯物主义是有问题的。所以生物医学模式是不完整的。 (5)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不完整的,它只考虑了生物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如病人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并且生物医学模式往往主要着眼于个体观,对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及群体整体认识往往不够。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70年代,美国医生恩格尔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医学的系统整体观,强调健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它并没有否定生物医学模式,而是对以往的模式进行哲学上所说的“扬弃”,并非“抛弃”,属事物的螺旋式上升。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医学模式就是最完善的。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模式将更加完善。)

解析:

42.简述人口数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定的人口规模和数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对人类的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解析: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复习方法和技巧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复习方法和技巧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涉及到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性的题目,所以公共卫生硕士综合部分的知识很多都要靠背。但是看了大纲的考生应该都知道公共卫生硕士考试大纲里的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很多考生根本不知道从哪着手去复习。 对于公共卫生硕士理论部分的复习我觉得可以采取多轮复习,第一遍的时侯要细、全、慢,无论你觉得多么枯燥还是如何难懂都要坚持看完;第二遍进行巩固记忆,最好做做笔记,把重点和骨架理出来,同时对较难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公共卫生硕士考试内容繁多,许多知识都要以记忆为基础的。“阅读法”是一种比较好的记忆方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他几遍,记住大概的“情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的很全面;另一种是“位置法”即以段落为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使人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其中的要害是抓主干句、抓论点句。这两种方法都旨在让你全面整体地掌握课本的知识。 在这之后要做的就是提纲挈领,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最好的办法就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的回忆出来,

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这样无论考查重点或是一些较偏的地方,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但是对于概念这种固定化的知识点,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默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很多考生不大喜欢动手记笔记,可能他们会默背或小声朗读要背记的内容几个钟头,但是不愿意写半个小时。殊不知古人所说的“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往往一篇偌大的文章,通过有经验者的筛选,真正有直接价值的只是其中的只言片语,但也恰恰是这些只言片语造就了高分。 虽然离考试只剩10几天的时间了,但考生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个方法在临考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查漏补缺,相信会让你在考试的时候更加的有把握,笔下生花。 相关阅读:公共卫生硕士辅导班 更多公共卫生硕士考试资讯和复习资料请登录:在职考研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c114677704.html,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测试题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测试题 A卷 姓名: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道题1分,共100分。 1.下列关于测量体重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A.测量前应校正体重计B.被检者应脱去鞋帽.外衣 C.应待体重计稳定后再读取数据D.读数时应从侧方读取数据 E.以公斤为单位计小数点后一位数 2.下列询问属于中立性探查询问的是 A.您能再具体描述一下您的症状吗B.您是不是感到有点头晕 C.您是不是常常有腰酸的症状D.您是不是喜欢甜食 E.以上均不是 3.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 A.生物因素B.环境因素C.生活方式 D.卫生服务E.以上均是 4.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 A.政策环境B.法律环境C.心理环境 D.文化环境E.经济环境 5.健康教育的核心行为干预不包括 A.政策性干预B.经济干预C.组织干预 D.信息干预E.环境干预 6.健康教育按行为危险因素控制分类不包括 A.营养健康教育B.合理运动健康教育 C.职业危害因素防治健康教育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7.健康教育的主体是 A.大众B.医务人员C.特殊人群 D.弱势群体E.青少年 8.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A.经济条件的改善B.心理素质的改善

C.健康理念的改善D.国家政策的改善 E.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 9.认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的理论是 A.人本主义理论B.心理动力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E.认知学习理论 10.认为“行为是经过自我调控和观察学习而形成的反应模式”的理论是A.人本主义理论B.心理动力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E.认知学习理论 11.人际传播的优点不包括 A.双向互动好,反馈及时B.传播速度快 C.针对性强D.角色认同感强 E.便于即时效果评价 12.培训、讲座、咨询属于 A.人际传播B.大众传播C.组织传播 D.自我传播E.以上均不是 13.将新事物分为“感知阶段——兴趣阶段——分析阶段——实验阶段——采用阶段”的是A.贝罗B.拉扎斯菲尔德 C.罗杰斯D.马斯洛 E.哈罗德·孔茨 14.下列传播模式中属于知识导向型模式的是 A.信息——教育——传播 B.行为——变化——传播 C.感知阶段——兴趣阶段——分析阶段——实验阶段——采用阶段 D.传播者——讯息——传播渠道——受传者 E.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定 15.精神康复的内容不包括 A.医学康复 B.心理康复 C.社会康复 D.人格康复 E.职业康复 16.宣传栏、板适用于 A.社会动员和倡导性传播活动B.重点性、知识性传播活动 C.主题宣传性传播活动D.技能性传播活动 E.大众倡导性传播活动 17.VCD等音像材料适用于 A.社会动员和倡导性传播活动B.重点性、知识性传播活动 C.系统性知识传播活动D.技能性传播活动 E.大众倡导性传播活动 18.“您按时服用降压药了吗?”属于 A.封闭型问题B.倾向型问题C.开放型问题 D.复合型问题E.试探性问题

全国卷2020届高三数学第一次大联考试题理(含答案)

(全国卷)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数学试题 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3,,1A x x x N B x x =-<<∈=> ,则集合A∩B= A.{2} B.{-1,0,1) C.{-2,2} D.{-1,0,1,2} 2.命题“?x>0,x(x +1)>(x -1)2”的否定为; A.20,(1)(1)x x x x ?>+≤- B.20,(1)(1)x x x x ?≤+≤- C.20,(1)(1)x x x x ?>+≤- D.20,(1)(1)x x x x ?≤+≤- 3.2 1232x dx x -+=+? A.2+ln2 B.3-ln2 C.6-ln2 D.6-ln4 4.设集合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则“A B ?”是“U A B φ=I e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已知函数2,0()0 x x f x x -?≤?=> ,若f(x 0)<2,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A.(-∞,-1) B.(-1,0] C.(-1,+∞) D.(-∞,0) 6.已知01021:1,log ;:,2 x p x x q x R e x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q 是假命题 B.p∧q 是真命题 C.p∨(?q)是真命题 D.p∧(?q)是假命题 7.已知集合{}{}12,15A x x B x x =-<≤=≤-≤, 定义集合{},,A B z z x y x A y B *==+∈∈,则()B A B **等于 A.{}61x x -<≤ B.{}112x x <≤ C.{}110x x -<≤ D.{} 56x x -<≤

公共卫生硕士就业前景名师解读

公共卫生硕士就业前景名师解读 说道在职考研,很多人都会联想到MPA、MBA、在职法律硕士等热门在职考研专业,但有一个被大家忽略了的在职考研专业也开始逐渐的展露头角,那就是公共卫生硕士。随着社会对公共卫生医疗的关注,国家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公共卫生事业相关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但这方面的人才却严重缺失,所以未来几年公共卫生都将是一个朝阳行业。据研究表明,公共卫生硕士专业的就业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今天就让我们听听武汉大学名师对在职公共卫生硕士的解读: 设置和试办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现有的高层次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相当缺乏。所以,公共卫生硕士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存在就是有理由的。 武汉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方向就有下面的6个大方向: 1、卫生事业管理。该专业方向要求完成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分析、成本分析、医院管理、医学技术评估、卫生经济学、健康保险等课程。

2、疾病预防与控制。该专业方向要求完成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案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案例、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健康促进研究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方向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公共卫生应用型专业人才,特别是营养与食品政策制定,社区健康管理,食品卫生监督等高级管理人才。课程设置为英语、流行病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统计学、卫生监督学、卫生检验、毒理学、计算机基础、心理学、营养学基础、营养流行病学、健康教育学、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 4、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该专业方向要求完成妇幼卫生学、少儿卫生学、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干预形成技巧、健康社会学、家庭与社区卫生服务、循证卫生服务等课程。 5、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该专业方向为临床与预防医学专业人员提供人群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课程强调制定社区卫生目标、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源的管理、咨询、沟通、社区卫生的开展。倡导临床医务人员进入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完成健康促进研究理论与实践、家庭与社区卫生服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定性研究方法课程。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版105300)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2. 具有所学专业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3. 掌握公共卫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的知识及本学科的技能和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问题,具有现代公共卫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结合公共卫生实践完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 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职业病防治 2.食品安全 3.疾病预防控制 三、培养方式及学制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3年。 2.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由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现场专题研究三个主要环节组成。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学习安排如下: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学习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实践

安排学员到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社会实践,以了解我国公共卫生机构、体制、工作范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卫生服务需求等现状。同时,必须结合实践,就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并撰写一份《实践总结报告》。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三学年:现场专题研究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学员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下,就公共卫生专业领域内某一热点或重点问题开展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最终完成专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校外导师主要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实行选聘,由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校内、外导师的聘任由学院提名,并报研究生学院审定。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实习实践 在培养过程中,强调人才培养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强调社会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公共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选修课”的模式,保证不同领域考生学习的需求。 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包括英语、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论文评阅、卫生政策、公共卫生热点与进展(讲座);专业必修课:职业病防治方向包括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方向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物中毒案例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方向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社区干预;专业实践一年(到实践基地);选修课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公共关系学、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现场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常用统计软件及应用、抽样调查技术等。要求修满40学分。 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广东药科大学授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知识试题200题及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知识试题200题及答案 1、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A ) A、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2周后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C、2周后电话随访转诊情况。 D、2周内要求患者转述情况。 2、建议高危人群每( C )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A、一年 B、季度 C、半年 D、两个月 3、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 A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A、空腹血糖值>7.0mmol/L B、空腹血糖值≥7.0mmol/L C、空腹血糖值≥7.8mmol/L D、空腹血糖值>7.8mmol/L 4、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经( D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A.1 B.非同日2次 C.3 D.非同日3次 5、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 A )下次随访目标。 A、与患者共同制定 B、医生制定 C、患者制定 D、不用制定 6.纯母乳喂养应该坚持到生后的 ( C ) A.1个月 B. 3个月 C.6个月 D. 8个月 E、12个月 7.为儿童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 C ) A.儿保手册 B.儿童记录表 C.健康档案 D.儿童记录薄 8.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中医诊法以( A )为主。 望诊 B. 闻诊 C. 问诊 D. 切诊 9、社区儿童保健的实施原则不包括( C )。 A.个体保健与群体保健相结合 B.宣传教育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C.重视改善社区环境与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相结合 D.促进社区儿童保健服务与社区其他职能工作相结合 E.建立三级预防体系,实行防治结合 10、幼儿期进行健康检查时间间隔( B )。 A.3 个月 B.6 个月 C.9 个月 D.12 个月 E.15 个月 11、儿童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 B )。 A.消化道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泌尿系感染 D.皮肤感染

2016课标I卷全国第一次大联考(解析版)

2016·全国第一次大联考(课标I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课标I卷全国第一次大联考)下表为中国三大地带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表。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三大地带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人口基数 C.自然环境 D.人口迁移 2.下列关于三大地带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 A.2005年至2010年沿海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 提高 B.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最快 C.由于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入,沿海人口年龄结构将会年轻 化 D.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是的原因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 降低 1.B 2.D 第1题,三大地带中沿海地区老年人口的份额 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与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一致。东部地带 总人口最多,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也最大;西部地带总人口最少, 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也最小。第2题,中西部青壮年人口向东部 沿海地带迁移,使东部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也使西部 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但这不会使沿海地带的人口老龄化逆 转。 (2016·课标I卷全国第一次大联考)下图为墨西哥北部墨 美边境小城镇雇员数量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墨西哥北部边境小城镇雇员规模大主要得益于 A.发达地区产业大量迁入 B.高科技产业迅猛崛起 C.热带种植园遍地开花 D.边境过境人口数量大 4.墨西哥北部边境①地的主导产业最可能为 A.航天工业 B.电子工业 C.毛纺织工业 D.制糖工业 3.A 4.B 第3题,墨西哥北部小镇与美国接壤,美国的 产业迁入使该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就业人口数量大增,雇员规 模较大。第4题,①地距离美国西南的电子工业区硅谷较近, 且该地具有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优势,适于发展低端电子工 业。 (2016·课标I卷全国第一次大联考)读1981~2004年北京 建成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温度变化图,完成5~6题。 5.北京冬季平均温度上升的原因是 ①取暖燃煤排热量增加②运输工具放热量增加③城市面 积增加④绿化植被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北京冬季平均温度上升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年平均降水量增多 B.城市平均风力减小 C.城区建筑面积增加 D.大气逆辐射减弱 5.A 6.A 第5题,绿化植被增多不会导致北京市冬季平 均温度上升。第6题,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此城郊热力环流 加强,所以雨岛效应加强,降水量增多。 (2016·课标I卷全国第一次大联考)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 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 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冰碛(冰川沉 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 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完 成7~9题。

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名称: 公共卫生硕士 专业类别代码: 105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要求,从事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卫生行政管理、医疗保健管理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 1、具有所学专业领域的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公共卫生管理方法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具备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3、具有系统的卫生服务知识,具备医院管理及社区医学管理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并熟练地运用于本学科。 二、学习年限 (一)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二)时间安排: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当修满规定学分时,进行专业实践和专题论文研究。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进行,如论文未完成可申请延长一年。 三、培养方式 由学院、教研室及生源单位导师小组共同负责,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培养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在培养工作中,强调人才培养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46学分。学生必须通过我校组织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相应的学分,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学位论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采用启发式与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应用,在课程教学中强调案例教学,把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3.实行学校导师与现场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方式,由公共卫生学院的导师与教学实践基地的专家共同组成导师小组,共同完成公共卫生硕士(MPH)研究生的培养。导师组对研究生全面负责,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及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的培养。由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抓好研究生的业务实践、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及论文撰写等环节的质量。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计划。 4.由学院组成综合答辩委员会,对各学科论文进行把关,严格实行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制度。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有:

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测试题.标准答案docx

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 一、判断题(共5分,1分/题 )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5个等级() 3、血压控制达到指标的是收缩压〈140㎜Hg或舒张压〈90㎜Hg。() 4、播放音像资料只是在赶场和健康咨询活动时进行。() 5、健康教育服务要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 二、填空题(共45分,1.5分/空) 1、城市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常住居民,包括居住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和重性精神病患者为重点对象。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和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体质指数B㎡≥24㎏/㎡,可以诊断为超重,体重质指数B ㎡≥㎏/㎡,可以诊断为肥胖。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负责(具体负责实施)。 5、2016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目标中,以具(区、市)为单

位,居民健康规范化电子建档率 %以上,高血压管理率达 %以上,糖尿病管理率达 %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从中保持在 %以上,重精病人管理率达 %以上,治疗率 %以上。 6、对首次发现收缩压力㎜Hg和(或)舒张压≥㎜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7、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达次面对面随访问。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个等级。 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有__条。 10、两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进行接种,如果未能同时接种,则至少应间隔周再行接种。 11、按目前的免疫程序,每名儿童按程序完成所有一类疫苗接 种,需接种剂次。 12、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程序,A+C疫苗第一剂次 接种时间和第二剂A群的间隔时间为,两剂次 A+C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年。 13、通常来说,乙肝疫苗及时接种要求在儿童出生后小 时内完成,麻疹类首针及时接种要在月龄内完成。 14、不能做到面视下服药的病人,强化期每天1次,继续期1月次,乡医1个月 1次。

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练习

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练习 2017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练习 一、单选 1.欧洲巴洛克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A莫扎特B亨德尔C鲍罗丁D德魁西 2.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的歌词是取自德国诗人()的作品 A席勒B海涅C普希金D歌德 3.《列宁格勒交响曲》亦称《第七交响曲》,其作者是() A柴可夫斯基B舒伯特C肖斯塔科维奇D普罗科菲耶夫 4.《黄河大合唱》是作曲家冼星海代表作,其中女高音独唱的名曲() A保卫黄河B黄河颂C黄河谣D黄河怨 5.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的主题歌,创作于1935年。 A,《风云儿女》B《渔光曲》C《马路天使》D《大路》 6.《兰亭序》是()的作品 A张旭B王羲之C欧阳修D王献之 7.《富春山居图》是()的作品。 A黄公望B徐渭C虚谷D倪瓒 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创作了()

A《最后的审判》B《自由领导人民》C《雅典学派》D《日出·印象》 9.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了() A《加莱义民》B《大卫》C《舞女》D《骑士像》 10.()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A《向日葵》B《紫丁香》C《睡莲》D《郁金香》 11.“离间效果”或“陌生化效果”理论是由()提出的。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B布莱希特C格洛托夫斯基D阿尔托 12.西方戏剧在中国于20世纪()被改成为话剧。 A30年代末B40年代初C20年代末D30年代初 13.金子是曹禺剧本()中的人物。 A《原野》B《北京人》C《雷雨》D《日出》 14.()是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的作品。 A《美狄亚》B《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C《安提戈涅》D《鸟》 15.()不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本。 A《玩偶之家》B《樱桃园》C《社会支柱》D《培尔金特》 16.《伪君子》是()的作品。 A高乃依B拉辛C莫里哀D萨特 17.()是中国著名的芭蕾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只“白天鹅”。 A胡蓉蓉B薛菁华C白淑湘D石忠琴 18.“英歌”是具有()地区特色的舞蹈。 A福建B安徽C江苏D广东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相关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相关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公共医学与预防医学类,下属五个相关专业: 专业简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是医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主要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统计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以及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时间和地域分布的规律,同时探究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该专业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塑造能够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领域为国民守住健康第一道防线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少儿卫生学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介绍 一、预防医学 基本情况 预防医学在大学里学习的课程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加上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医学专业不同的是,预防医学会学习大量数据统计软件。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预防医学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体制内和体制外皆有较好的出路。传统就业方向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医院的话基本不涉及临床,加班值夜相对较少,与临床医生相比较为轻松。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预防医学的学生也完全可以凭借医学数据统计的优势进入医药企业做医药代表、CRA/CRO、卫生统计师等。当然,想要得到较高的薪酬还是需要考研甚至考博。 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基本情况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主要课程包括基本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自身的专业课程以及食品方面的桥梁课,有的学校还会提供中医相关的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中医药膳学,中医饮食与营养等。该专业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不论在我国还是欧美,营养学都成了一个很热门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觉醒,高品质的生活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科也顺势发展和繁荣,营养学专业前途比较光明,但也有营养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存在。 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进入食品公司如雀巢、中粮等做食品开发、品控、营养咨询;在医院营养科从事营养技师、在健身美容体检等行业做营养顾问;此外,营养编辑、营养相关的新媒体运营等也可以考虑,都比较喜欢有专业背景的人才。 三、妇幼保健医学 基本情况 根据妇女和儿童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危害妇女儿童身体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各种疾病和因素,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健康保护和健康防治,以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的学科。开设课程同样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课程以及妇幼保健医学的专业课程。该专业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妇幼卫生及保健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由于只能考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证,没有处方权,所以不能成为妇科和儿科的医生。毕业后可进入妇幼保健院做群体保健管理。但是目前妇幼保健医学认知度不高,与临床医生相比基本功不够强,进入妇幼保健院也竞争激烈,建议有资源的学生尝试一下。 四、卫生监督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名词解释专项练习(一)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名词解释专项练习(一) 名词解释是公共卫生硕士考试必考的一项内容,而且所占分值也不低,所以新阳光MPH辅导老师特意搜集了一些名词解释的题目并整合如下,希望对备考公共卫生硕士的考生有所帮助。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从以传染病为主的研究内容发展、扩大到目前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 3.流行病学的任务:包括研究疾病或健康的人群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监测、疾病的控制对策制定和疾病控制效果评价。 4.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以观察法最为重要。 5.流行病学的特征:包括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和发展的特征。 6.疾病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 否修改已经制定的预防对策。 7.疾病分布:疾病的分布即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指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存在和发生的情况,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8.横断面分析: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 非传染病来说,可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9.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称为出生队列,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与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方法。 10.短期波动:又称暴发(outbreak)或时点流行。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人数突然增多,称为暴发。这里所说的短时间主要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11.季节性:指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呈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12.周期性: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 13.长期趋势(长期变动):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疾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预后等疾病特点发生显著变化。 14.地区聚集性: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是指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15.地方病:由于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得该地区人群经常发生某些疾病,这些疾病称为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包括与当地生物学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以及与当地水土中微量元素分布关系密切的疾病。 16.地方性:是指某些疾病经常地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可分为自然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两类。 17.自然地方性疾病:自然地方性疾病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传染性疾病其传播媒介只在一定地区存在,而使该病分布呈地方性,如血吸虫病、疟疾;二是有些非传染性疾病,受当地自然环境中某元素多寡的影响而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如大骨节病、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1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有些传染病在当地自然界中存在和循环着,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甚至造成人间流行,如鼠疫、森林脑炎。

公共卫生知识考试试题

全员公共卫生知识考试试题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对报告的时限是怎样规定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报告时限根据不同情况为1至2小时。其中,对于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以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应当报告的事项,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对于自然,是否应该持“依样画葫芦”的态度呢?艺术美是否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呢? 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长在藤子上的葫芦本来很好看,如果你的手艺不高明,画在纸上的葫芦就不很雅观。许多香烟牌和月份牌上面的美人画就是如此,以人而论,面孔倒还端正,眉目倒还清秀;以画而论,则往往恶劣不堪。毛延寿有心要害王昭君,才把她画丑。世间有多少王昭君都被有善意而无艺术手腕的毛延寿糟蹋了。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融自然丑于艺术美,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欢喜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欢喜拿死尸一类的事物作诗题,雕刻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在自然中为丑的人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可见,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 然而,一般人大半以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对象和成因虽不同,而其为美则一。自然丑和艺术丑也是如此。这个普遍的误解酿成艺术史上两种表面相反而实在都是错误的主张,一是写实主义,一是理想主义。在表面上看,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似乎相反,其实它们的基本主张是相同的,它们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它们都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模仿得来的。它们的艺术主张都可以称为“依样画葫芦”的主义。它们所不同者,写实派以为美在自然全体,只要是葫芦,都可以拿来作画的模型;理想派则以为美在类型,画家应该选择一个最富于代表性的葫芦。严格地说,理想主义只是一种精练的写实主义,以理想派攻击写实派,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所以,要明白艺术的真性质,先要推翻它们的“依样画葫芦”的办法,无论这个葫芦是经过选择,或是没有经过选择。 我们说“艺术美”时,这种“美”都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我们在欣赏一片山水而觉其美时,就已经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山水里去,就已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得好:“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作出诗文,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家没有艺术手腕致使美好事物在画作中呈现出丑陋形象,就是自然美化为艺术丑。 B.自然丑化为艺术美,是指在具有高超技艺的大画家笔下,原本丑陋的事物成为杰作。 C.艺术史上的写实主义,认为美在自然全体,艺术家可以拿任何自然事物作创作模型。 D.理想主义是一种精练的写实主义,认为美在类型,应该模仿最有代表性的自然事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开篇连用两个问句,引起读者注意,提出了艺术是否要模仿自然的论题。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考试试题(含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 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 )、(健康教育处方)和( 健康手册)等。 4、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5、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门诊就诊)、( 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6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7、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25)克,食盐量是(4-6)克. 二、选择题(单选题)(20分)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C)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C)等 A、接诊记录 B、会诊记录 C、接诊记录和会诊记录 3、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C) A、老年人 B、孕产妇 C、辖区内居民 4、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区、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不少于(C)种。 A、12 B、6 C、9 5、孕产妇在孕(C)周前由孕妇居住地方镇卫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A、10 B、6 C、13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C)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作者:————————————————————————————————日期:

200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管理硕士) 管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试 1.B 2.B 3.C 4.A 5.A 6.D 7.A 8.B 9.C 10.A 11.A 12.C 13.B 14.A 15.A 16.C 17.D 18.B 19.B 20.D 21.A 22.B 23.A 24.B 25.A 26.C 27.B 28.D 29.B 30.C 31.D 32.D 33.C 34.C 35.B 36.D 37.A 38.C 39.C 40.D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B )。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2.最早系统并且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 B )。 A.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B.法国学者亨利·法约尔 C.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 D.美国学者乔治·埃尔顿·梅奥 3.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关于管理的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是指( C )。 A.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 B.正式组织因素和非正式组织因素 C.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D.保健因素和风险因素 4.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以下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 )。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 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 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

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3

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3 (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不适合普查的疾病应是( )。 A.人群患病率较高的疾病 B.对该疾病可以通过有效措施预防的疾病 C.疾病自然史不清楚的疾病√ D.疾病后果严重的疾病 E.易于诊断的疾病 普查的目的: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病人,如妇女的宫颈癌普查;②了解慢性病的患病及急性传染病的疫情分布,如高血压普查和针对疫区开展的普查;③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调查; ④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测量调查。其缺点是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2.对于标化比的叙述中,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当研究对象的数目较少时使用该指标√ B.当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时使用该指标 C.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该指标 D.标化比实际上就是标化率 E.在队列研究中,标化比实际上是一个效应测量指标 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时,无论观察的时间长或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预期发病(死亡)人数之比,得到标化发病(死亡)比,即标化比。其虽然是在特殊情况下用来替代率的指标,但实际上不是率。 3.以下关于现况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设计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B.可以探讨因果联系 C.可计算患病率 D.可描述各特征人群疾病分布 E.资料分析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现况研究的特点:①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在资料处理和分析阶段需根据暴露特征的状态或是否患病的状态进行分组比较;②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③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④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 4.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 A.某人群HbsAg筛查 B.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相关关系的研究 C.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D.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 E.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其特点是属于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有干预措施。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 5.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 应√

村医公共卫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村医公共卫生知识培训 试题及答案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X x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年终测试卷(全卷满分100,本次测试纳入卫生所年度考核)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下面那一项不是均等化项目重点管理人群,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A.0~6岁儿童B.孕产妇C.老年人D.健康成年人 2.哪项不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 A资料的真实性B资料的科学性 C资料的时效性D资料的完整性 3.居民健康档案由谁来建?下面哪项不是建档人员?() A专业预防保健人员:预防专干、妇幼专干。 B乡政府计生专干。 C卫生院指定的专职或兼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 D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师。 4.居民健康档案怎么建?即通过什么途径建?下面哪项不是建档途径?() A辖区居民到卫生院、卫生室接受服务时,即看病、预防接种、咨询、体检。 B入户调查C疾病筛查D村医访友 5.下面那些人群不属于建档对象?() A辖区内居民B流动人口C常住居民D重点人群 6.根据《服务规范》下面哪项疾病不包括在重点疾病里?() A流感B高血压C肺结核D糖尿病 E艾滋病F精神病

7.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内容不包括哪项?() A个人基本信息B健康体检C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D好友聚会E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8.在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一栏,假如一个居民右上第二切牙缺失的描叙正确的是?() A2B2CD 22 9.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 A有一次收缩压≥140mmHgB有一次舒张压≥90mmHg C三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0.哪项不属于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的三高?() A患病率高B死亡率高C残疾率高D知晓率高 11.哪项不属于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的三低() A知晓率低B治疗率低C控制率低D残疾率低 12.医务人员对就诊的多少岁及以上的患者门诊首诊病人进行血压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门诊病历上?() A35岁B40岁C45岁D50岁 13.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 A体重(公斤,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kg)/[身高(m)]2。 B体重(公斤,kg)除以身高(厘米,cm)的平方,即BMI=体重(kg)/[身高(m)]2。C身高(米,m)除以体重(公斤,kg)的平方,即BMI=身高(m)/[体重(kg)]2。14.下面不是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