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丙啶溶液(1mg ml)说明书

碘化丙啶溶液(1mg ml)说明书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碘化丙啶溶液(1mg/ml)说明书

货号:C0080

规格:1mL×1支/1mL×10支

保存:-20℃,有效期至少2年。

产品说明: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它是一种溴化乙啶的类似物,在嵌入双链DNA后释放红色荧光。PI不能穿透完整细胞膜,但对凋亡晚期细胞和死细胞的破损细胞膜能够穿透,并使细胞核红染。PI经常被用来与Calcein-AM或者FDA等荧光探针一起使用,能同时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PI-DNA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35nm和615nm。常用于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显微镜观察,检测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细胞坏死(necrosis)。

本产品为PI水溶液,浓度为1mg/ml。使用时根据实验不同直接将本产品用相应溶液稀释到工作浓度。

使用方法:(仅供参考)

培养细胞染色

1、取适量PI水溶液加到PBS中,制备成10-50μM(6.7-33.4μg/ml)的PI溶液。

2、将1/10培养基体积的PI溶液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

3、在37℃培养细胞10-20分钟。

4、用PBS或合适的缓冲液洗细胞两次。

5、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波长为535nm,发射波长为615nm。

注意事项:

PI被普遍认为具有致癌性,操作时应戴手套,并避免交叉污染。

本产品需避光,并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第1页共1页

生物碱显色剂碘化铋钾 是怎么配制

生物碱显色剂碘化铋钾是怎么配制 取碱式硝酸铋 0.85 g ,加冰醋酸 10 ml 与水 40 ml 溶解后,即得。——此为前液 临用前取 5 ml,加碘化钾溶液(4→10)5ml,再加冰醋酸 20 ml,用水稀释至 100ml,即得。 应该是橘红色的 配制:溶液1,硝酸铋 0.85 g ,加冰醋酸 10 ml 与水 40 ml 溶解后,即得临用前取 5 ml。溶液2:碘化钾8g,加水 20 ml既得。储存液:取溶液1和溶液2等量混合即得。 显色剂:取存储液1ml加冰醋酸 2 ml 与水 10ml 混合即得。 如果是做Cs+定性用 一克氧化铋在煮沸下溶于5克碘化钾饱和水溶液分多次加入到25mL冰醋酸中 醋酸改良碘化铋钾试液的配制: A.取次硝酸铋0.52g加冰醋酸6ml,纯化水24ml;B.取碘化钾12g加纯化水30ml。将A、B两液混合,再加纯化水120ml,冰醋酸160ml即得。 甲液:8.35g次硝酸铋溶于10ml冰醋酸,加水40ml。乙液:8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 两者等量混合,可长时间保存。用于生物碱显色剂时,取混合液1ml与冰醋酸2ml、水10ml 混合。 如果是做生物碱沉淀用 8克次硝酸铋溶于20mL浓硝酸将其加入到27.2克碘化钾饱和溶液中静置使KNO3析出取上层清液稀释至100mL 不能直接配制 配方一:甲液0.85g次硝酸铋溶于10mL冰乙酸中,再加水稀释至40mL 。 乙液40%碘化钾水溶液。 临用时,取甲、乙两液各5mL,加冰乙酸20mL,水60mL,摇匀即可。 配方二:取市售碘化铋钾试剂2g,加冰乙酸20mL溶解后加50mL水稀释即可。 取碘化铋钾试液1ml, 加0.6mol/L盐酸溶液2ml,加水至10ml,即得改良碘化铋钾溶液

碘化丙啶PI染色液(50ugml)

碘化丙啶PI 染色液(50μg/ml) 简介: 碘化丙啶染色(PI stain)可以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 和RNA 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细胞凋亡时,流式细胞检测可呈现亚二倍体核型的特征,根据光散射的特点,PI 染色可以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细胞峰型。细胞凋亡时,出现凋亡细胞皱缩、染色质浓缩、核碎裂,产生凋亡小体,使细胞的前向光散射低于正常。在细胞凋亡的早期,细胞对前向角光散射的能力显著降低,对侧向光散射的能力增加或没有变化。在细胞凋亡的晚期,前向和侧向光散射的信号均降低。细胞坏死时细胞多表现为细胞肿胀,因此前向光散射高于正常,对侧向光散射高于正常。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样品的制备: ⑴贴壁细胞: ①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②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③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⑵悬浮细胞: ①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2、细胞的固定:加入1ml 冰浴预冷70%乙醇中,轻轻吹打混匀,4℃条件下固定2h 或更长时间。4℃固定12~24h 可能效果更佳。 3、细胞的清洗: ①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溶液,以免吸走细胞。 编号 名称 DA0022 Storage PI Stain(50μg/ml) 10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免疫荧光双标法

免疫荧光双标记在心肌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陈绪军肖明第吕志前卢成宝薛松袁忠祥徐根兴 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 细胞性心肌塑型术(cellular cardiomyoplasty)用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在证实移植的人干细胞在缺血/损伤的环境中分化为人心肌细胞方面,免疫荧光技术的运用逐渐增多,但多用的是新鲜冰冻切片,在石蜡心肌切片中应用较少,而且多是单一抗原的荧光标记[2]。有研究表明,酪胺信号放大( tyramide signal amplifications, TSA)技术可以提高反应的灵敏性[3]。为此,我们以人心肌石蜡切片标本为例,运用TSA-免疫荧光法与常规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对人心肌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蛋白及肌凝蛋白(myosin)进行标记,旨在为心肌石蜡切片建立一个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试剂:兔抗人肌凝蛋白(myosin)多克隆IgG抗体购自美国Chemicon 公司,标记异硫氰酸酯荧光素(FITC)的驴抗兔多克隆IgG抗体与标记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驴抗小鼠多克隆IgG抗体均购自美国Jackson Immunity 公司, 小鼠抗人Cx-43单克隆抗体、碘化丙啶(PI)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购自美国Sigma 公司,酪胺 (tyramide)-coumrian 结合物试剂盒购自美国PerkinElmer公司。 2.标本的取材、固定、切片及抗原修复: 人心肌取自一例6岁先天性心脏病小孩右房耳,中性福尔马林固定,4°C过夜固定,梯度酒精脱水,石蜡包埋,5 μm石蜡切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梯度酒精浸泡后行抗原修复:浸入0.01 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pH 6.0)中,95℃,浸泡30 min, 室温冷却10 min。 3.Cx-43的免疫荧光标记:采用TSA-免疫荧光法[4],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磷酸盐缓冲液(PBS)室温洗涤2次,每次5 min。置入3% 过氧化氢/甲醇溶液中,室温,孵育10 min。再室温PBS洗涤3次,每次5 min。 3%的BSA室温孵育30 min。加入小鼠抗人Cx-43单克隆IgG抗体,4℃孵育过夜。TnT缓冲液(0.1 mol/L Tri-HCI, pH 7.5, 0.15 mol/L NaCl, 0.05% 吐温-20)室温洗涤3次,每次5 min。加入标记有HRP的驴抗小鼠IgG抗体,室温孵育1 h。TnT液室温洗涤3次,每次5 min。配制酪胺-coumrian 工作液:将酪氨-coumrian 结合物加入放大缓冲液中配成酪胺-coumrian 工作液(1∶50),避光,室温孵育15 min。再次TnT液洗涤3次。 4. Myosin的免疫荧光标记:接上一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5]。兔抗人肌凝蛋白多克隆IgG抗体(1∶20), 37°C孵育1 h,PBS洗涤3次。加入标记FITC的驴抗兔多克隆IgG抗体(1∶100),避光,室温孵育1 h。PBS室温洗涤3次,每次5 min。 5.PI染细胞核:加入碘化丙啶(PI/PBS,1 μg/ml),室温避光孵育3 min。PBS室温洗涤3次后甘油封片。 6.荧光显微镜观察:运用带有3通道的AX-80型Olympus 荧光显微镜镜检:绿通道中观察FITC信号;蓝通道中观察coumrian信号;红通道中观察PI信号。图像的编辑采用Advanced SPOT 软件。 二、结果 在3通道的AX-80型Olympus 荧光显微镜中红、绿、蓝通道中分别可以观察到PI、FITC 及coumrian的信号,再经Advanced SPOT 软件叠加得到图1~4,红色代表PI标记的人心肌细胞核,绿色代表FITC标记的人心肌肌凝蛋白蛋白,蓝色为coumrian标记的人心肌Cx-43蛋白。图1显示为未加myosin抗体而加Cx-43抗体的人心肌石蜡切片; 图2中均加myosin 抗体与Cx-43抗体; 图3中加myosin抗体而未加入Cx-43抗体;图4均未加入 myosin抗体与Cx-43抗体。 三、讨论 1.心肌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双标记:在本研究中,图1与图2相比,人心肌石蜡切片中,不加myosin抗体的心肌纤维不着色,而加了myosin抗体的心肌纤维呈绿色,这表明心肌纤维被成功地标记上抗人myosin抗体,而且特异性高。Cx-43蛋白位于心肌细胞的周围,在本研究中由图1、图2与图3可以观察到,加Cx-43抗体的人心肌Cx-43蛋白呈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生物碱

第十章生物碱 【习题】 (一)选择题 [1-220] A型题[1-58] 1.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E.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2.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E. 乌头碱 3.属于异喹啉生物碱的是 A. 东莨菪碱 B. 苦参碱 C. 乌头碱 D. 小檗碱 E. 麻黄碱 4.在常温下呈液体的生物碱是 A. 槟榔碱 B. 麻黄碱 C. 苦参碱 D. 乌头碱 E. 莨菪碱 5. 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E. 乌头碱 6. 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 A. 烟碱 B. 咖啡因 C. 小檗胺 D. 益母草碱 E. 氧化苦参碱 7. 生物碱的味多为 A. 咸 B. 辣 C. 苦 D. 甜 E. 酸

8. 具有颜色的生物碱是 A. 小檗碱D. 莨菪碱C. 乌头碱 D. 苦参碱 E. 麻黄碱 9. 无旋光性的生物碱为 A. 伪麻黄碱 B. 小檗碱 C. 烟碱 D. 乌头碱 E. 长春新碱 10. 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常用 A. pkb B. Kb C. pH D. pka E. Ka 11. 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A. 伯胺生物碱 B. 叔胺生物碱 C. 仲胺生物碱 D. 季铵生物碱 E. 酰胺生物碱 12.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指 A. 伯胺生物碱 B. 仲胺生物碱 C. 叔胺生物碱 D. 两性生物碱 E. 季铵生物碱 13. 溶解脂溶性生物碱的最好溶剂是 A. 乙醚 B. 甲醇 C.乙醇 D. 氯仿 E. 水 14.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E. 碘-碘化钾试剂 15. 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介质通常是 A. 酸性水溶液 B. 碱性水溶液 C. 中性水溶液 D. 盐水溶液 E. 醇水溶液 16.水溶性生物碱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DAPI染色

DAPI染色 1.原理DAPI为4’,6二脒基-2-苯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能与双链DNA小槽,特别是AT碱基结合,也可插入少于3个连续AT碱基对的DNA序列中。当它与双链DNA结合时,荧光强度增强20倍,而与单链DNA结合则无荧光增强现象,因此是一种简易、快速和敏感地检测DNA的方法。DAPI的荧光强度虽较Hoechst低,但荧光稳定性优于Hoechst;其特异性较溴化乙啶(ethidlium bromide,EB)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1)高。 2.溶液配制 (1)0.01mol/L PBS(pH7.0):取0.1mol/L NaH2PO4·H2O 34ml、0.1mol/LNa2HPO4 66ml、NaCl 0.9g,溶于900m1双蒸水; (2)DAPI储存液:将0.5mgDAPI溶于5.0ml PBS中,分装,低温长期保存; (3)DAPI工作液:用PBS稀释DAPI储存液,终浓度为0.1ug/ml。 3.染色程序 (1)培养的单层细胞(未固定)或新鲜组织的冰冻切片等,PBS漂洗5分钟; (2)DAPI工作液室温染色5~20分钟(可根据实验材料的染色结果而定); (3)PBS漂洗; (4)水溶性封片剂封片,游离细胞也可直接用含DAPI的PBS封片; (5)荧光显微镜观察。 结果:正常的细胞核呈强荧光,细胞质无荧光;固定的组织细胞同样处理,亦可得到相似的染色结果。在有支原体污染的细胞质和细胞表面可见孤立的点状荧光,在感染痘苗病毒的细胞质中存在独特的“星状”荧光簇(star-like fluorescent clusters),腺病毒感染早期胞质中也可出现荧光。 DAPI 分子式 C16H17Cl2N5 分子量 350.25 性质 1. 外观 黄色粉末2. 纯度 ≥95%

生物碱

生物碱沉淀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1)碘化汞钾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2)碘化铋钾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桔红色沉淀。 (3)碘化钾碘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棕红色沉淀。 (4)硅钨酸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灰白色沉淀。 (5)磷钼酸试剂:很灵敏,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鲜黄色或棕黄色沉淀。在试验时,通常选用三种以上不同的生物碱沉淀试剂进行试验,如均为正反应表示检液中可能有生物碱存在。如须确证,则要进一步精制后,再行检验,如再次均成正反应,即可肯定有生物碱存在。如第一次试验时就对三种沉淀剂呈负反应,即可肯定多无生物碱存在。 (6)有些生物碱能和某些试剂反应生成特殊的颜色,叫做显色反应,常用于鉴识某种生物碱。但显色反应受生物碱纯度的影响很大,生物碱愈纯,颜色愈明显。常用的显色剂有: ①矾酸铵一浓硫酸溶液(Mandelin试剂)为1%矾酸铵的浓硫酸溶液。如遇阿托品显红色,可待因显蓝色,士的宁显紫色到红色。 ②钼酸铵一浓硫酸溶液(Frohde试剂)为1%钼酸钠或钼酸铵的浓硫酸溶液,如遇乌头碱显黄棕色,小檗碱显棕绿色,阿托品不显色。 ③甲醛一浓硫酸试剂(Marquis试剂)为30%甲醛溶液0.2ml与10ml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如遇吗啡显橙色至紫色,可待因显红色至黄棕色。 ④浓硫酸如遇乌头碱显紫色、小檗碱显绿色,阿托品不显色。 ⑤浓硝酸如遇小檗碱显棕红色,秋水仙碱显蓝色,咖啡碱不显色。 生物碱的显色反应原理尚不太明了,一般认为是氧化反应、脱水反应、缩合反应或氧化、脱水与缩合的共同反应。(

乌头碱 生物碱(alkaloid)旧称植物碱,一般指植物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肽、氨基酸及维生素B1除外)。现在,人们从海洋生物、微生物、真菌及昆虫的代谢物中也发现了很多含氮化合物,有时也称之为生物碱。因此,广义上生物界所有含氮有机化合物都可称为生物碱。 生物碱是研究得最早的一类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我国17世纪初的《白猿经》即记述了从乌头中提取出砂糖样毒物作箭毒用,用现代的经验分析推测它应该是乌头碱。此外,1806年德国科学家Serturner从鸦片中分离得到吗啡、1810年西班牙医生Gomes从金鸡纳树皮中分得结晶Cinchonino(奎宁与辛可宁的混合物)。1819年Weissner把这类植物中的碱性化合物统称为类碱(alkali-like)或生物碱,后者一直沿用至今。 生物碱大多具有生物活性,往往是很多药用植物,包括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例如,阿片中的镇痛成分吗啡、止咳成分可待因,麻黄的抗哮喘成分黄麻碱、颠茄的解痉成分阿托品、长春花的抗癌成分长春新碱等等。生物碱大多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能与酸结合成盐而溶于水,容易被体内吸收。目前已报道并搞清楚化学结构的生物碱已达4000多种,并以每年约上百个的速度递增。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药用植物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往往是主要的有效成分,但也有例外,如乌头碱是乌头的主要成分,但它的强心止痛成分却是含量极微的去甲乌头碱。 生物碱在植物中的分布较广,其中双子叶植物类的豆科(Leguminosae)、茄科(Solanace ae)、放己科(Manisperm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和小蘖科(Berbereaceae)等科属含生物碱较多。生物碱在植物中的含量高低不一,如金鸡纳树皮中含生物碱高达3%以上,而长春花中的长春新碱含量仅为0.0001%,美登木中的美登素更是只含0.00002%,一般含量在0.1%以上就算比较高了。由于同一植物中的生物碱往往来自于同一个前体,一次它们的结构也往往类似,同科同属中的生物碱也大多属于同一结构类型。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

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家常把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混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大家可以在死亡细胞的形态、生化和分子指标上将二者区分开来,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不少,这里就总结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更多详情,点击查看不可不知的细胞检测方法——MTT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根据凋亡细胞固有的形态特征,人们已经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方法。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 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成终浓度为2~5mg/ml。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 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图2

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二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掌握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2.通过对小檗碱的鉴定,掌握一般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3.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二、基本原理 黄连主含小檗碱,含量为5.20%-7.69%,还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由于它们有相似结构,常统称为黄连生物碱。小檗碱异名为黄连素,在水或稀乙醇中结晶所得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游离小檗碱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冷乙醇、氯仿和乙醚。小檗碱和大分子有机酸生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小檗碱有季铵式、醛式、醇式,3种能互变的结构式,以季铵式最稳定。小檗碱的盐都是季铵盐,于硫酸小檗碱的水溶液中加入计算量的氢氧化钡,生成棕红色强碱性游离小檗碱,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称为季铵式小檗碱。如果于水溶性的季铵式小檗碱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则生成游离小檗碱的沉淀,称为醇式小檗碱。如果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处理小檗碱盐类则能生成溶于乙醚的游离小檗碱,能与羟胺反应生成衍生物,说明分子中有活性醛基,称为醛式小檗碱。小檗碱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法(包括水或水-有机溶剂法、醇-酸水-有机溶剂法、碱化有机溶剂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等,通过生物碱特有的沉淀反应和显色反应对其进行鉴别. O N+ OCH3 OCH3 小檗碱的结构式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与材料 100mL园底烧瓶、冷凝管、50mL、100mL烧杯各1只,10mL、25mL量筒各1个,铁架台1个、漏斗1个、滤纸若干、滴管1个、蒸发皿、小试管三支等。 2. 试剂与原料 黄连粉2.0g,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15mL,浓HCl10mL、蒸馏水、碘化铋钾试液、碘碘化钾试液、硅钨酸试液等。 四、实验步骤 1.小檗碱的提取 2.小檗碱的鉴定

碘化丙啶PI染色液(50ugml)

碘化丙啶染色液(50μg/ml) 简介: 碘化丙啶染色(PI stain)可以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 和RNA 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碘化丙啶与双链DNA 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 的含量成正比。细胞内的DNA 被Propidium Iodide 染色后,可以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DNA 含量测定,然后根据DNA 含量的分布情况 Leagene 碘化丙啶染色液(50μg/ml)主要由PI 、破膜剂等组成,经常用于培养的贴壁或悬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亦可用于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Leagene PI 染色液工作浓度为20~50μg/ml ,不含RNase ,推荐用于RNA 染色,细胞检测含量范围一般为0.1~1×106之间。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样品的制备: ⑴贴壁细胞: ① 小心收集细胞培养液到一个无菌离心管内备用。 ② 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至可以被轻轻用移液管或枪头吹打下来时,加入前面收集的细胞培养液,吹打下所有的贴壁细胞,并轻轻吹散细胞。 ③ 收集上述细胞悬液到离心管内。 ④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⑤ 加入约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⑥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⑦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⑧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⑵悬浮细胞: ①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编号 名称 DA0022 Storage PI Stain(50μg/ml) 10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药物化学重点笔记打印版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药名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 ) 结构与化学名 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H,3H,5H)嘧啶三酮类型巴比妥类、环丙二酰脲(巴比妥酸)的衍生物 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 化学性质弱酸性(pKa为7.8)可做成钠盐作注射用; 水解性:其钠盐水溶液放置易水解,故本类药物的钠盐注射液应做成粉针剂,临用前配制。 鉴别反应 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银盐沉淀,沉淀溶于过量氨试液中 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蓝色络盐 体内代谢肝脏,50%羟基化后再与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结合,经肾排出药物用途中效催眠药 合成 R1 =异戊基, R2 =乙基 巴比妥类构效关系: 1.丙二酰脲的衍生物,5位碳原子的总数在4-8,药物有适当的脂溶性,有利于药效发挥。碳数超过8,具有惊厥作; 2.引入亲脂基团,将C-2上的氧以硫代替,硫喷妥钠酸性降低,脂溶性增大,起效快、短。 3.在酰亚胺氮引入甲基,也可降低酸性和增加脂溶性,起效快;两个氮上都引入甲基,产生惊厥。 苯巴比妥: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 苯巴比妥的用法 镇静催眠麻醉 口服口服肌注 0.015-0.03g 0.03-0.09g 0.1-0.2g 一日三次睡前服术前1/2-1小时 注意事项: 1. 久用能成瘾 2. 肝功能严重减退者慎用。 3. 注射剂用注射用水配成5-10%溶液,现配现用。静注宜缓慢。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 及肌肉松弛程度,以恰能抑制惊厥为宜。

长时中时短时超短时 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环己烯巴比 妥 司可巴比妥,戊巴比妥海索巴比妥,硫喷妥钠 结构与作用时间长短的关系:与5位上的取代基的氧化性质有关: ?5位取代基为饱和直链烷烃或芳烃不易被氧化而吸收,作用时间长 ?5位取代基为支链或不饱和时,代谢迅速,主要以代谢产物形式排出体外, 镇静、催眠作用时间短。影响药效的另外两个因素 1. 解离常数:以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以离子形式产生作用 2. 脂水分配系数: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P = C0/C w 一定的脂水分配系数:保证药物既能在体液中转运,又能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作用部位 溶于水:在体液中转运;溶于脂:透过细胞膜 药名地西泮(Diazepam) 结构与化学名 1-甲基-5-苯基- 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 类型苯并二氮杂卓类 物理性质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丙酮,氯仿,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水解性:4,5位开环为可逆性,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鉴别反应溶于稀盐酸,加碘化铋钾,产生橙红色沉淀。 体内代谢肝脏,N-1去甲基、C-3的羟基化,羟基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 药物用途发挥安定、镇静、催眠、肌内松弛及抗惊厥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可抗焦虑。 合成 构效关系七元亚胺内酰胺环是活性必需; 4,5双键被饱和或并入四氢唑环可增加镇静和抗抑郁作用; 在C-7位和C-2’位有强的吸电子基团存在时,水解反应几乎都在4,5位上进行,安定作用加强; N-1以长链烃基取代,如环氧甲基,可延长作用 作用特点较好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作用 安全范围大 目前几已完全取代了巴比妥类等传统镇静催眠药物 酒石酸唑吡坦 N,N,6-三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1,2-a]并吡啶-3-乙酰胺.(半酒石酸盐)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实验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 天然产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很多,在深入研究之前应首先了解其中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皂苷、黄酮类等等。这就需要进行各类化学成分的系统定性预试验。或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单项预试法来初步判断。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未知成分的天然产物是怎样初步提取分离的,熟悉各主要成分的试管试验、沉淀反应和纸层析、薄层层析的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含有什么类型的化学成分。 二、基本原理 利用各类成分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其中的化学成分。由于提取液大多数颜色较深,影响对颜色变化的观察,可以使用薄层层析(TLC)或纸层析(PC)等方法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初步分离,再进一步检查。 三、实验内容: 利用不同成分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一般可采用以下3种溶剂分别提取,试验。 1.水浸液:取中草药粗粉5 g加水60 ml,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1小时,过滤,滤液进行下列试验。

糖鉴定 (1)α-萘酚一硫酸试剂检查还原糖。 ①溶液I:10%α-萘酚乙醇溶液。溶液II:硫酸。取1ml样品的稀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加入溶液I 2滴~3滴,混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少量溶液II,二液面交界处产生紫红色环为阳性反应。 (2)斐林试剂检查还原糖。 溶液I:6.93g结晶硫酸铜溶于100ml水中。溶液II:34.6g酒石酸钾钠、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取1ml样品热水提取液,加入4滴~5滴用时配制的溶液I、II等量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产生砖红色沉淀为阳性反应。如检查多糖和苷,取1ml样品水提液,加入1m110% 盐酸溶液,在沸水浴上加热10min,过滤,(成盐去除杂质)再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按上述方法检查还原糖。或者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看色谱图。 酚类鉴定试剂 (1)三氯化铁试剂检查酚类化合物、鞣质1%~5%三氯化铁水溶液或乙醇溶液,加盐酸酸化。取1ml样品的乙醇溶液,加入试剂1滴~2滴,显绿、蓝绿或暗紫色为阳性反应。作色谱显色剂用,喷洒后,显绿或兰色斑点为阳性。 2.乙醇提取液

碘化丙啶PI染色液(50ugml,含RNase)

碘化丙啶PI 染色液(50μg/ml,含RNase) 简介: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 和RNA 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碘化丙啶与双链DNA 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 的含量成正比。细胞内的DNA 被Propidium Iodide 染色后,可以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DNA 含量测定,然后根据DNA 含量的分布情况,可以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分析。碘化丙啶染色后,假设G0/G1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那么含有双份基因组DNA 的G2/M 期细胞的荧光强度的理论值为2,正在进行DNA 复制的S 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2之间。碘化丙啶PI 染色液(50μg/ml,含RNase)主要由PI 、破膜剂、RNase 等组成,经常用于培养的贴壁或悬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亦可用于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样品的制备: ⑴贴壁细胞: ① 。收集上述细胞悬液到离心管内。 ② 4℃,1000g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 以免吸走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4℃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⑥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⑵悬浮细胞: ①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编号 名称 DA0023 Storage PI Stain(50μg/ml,含RNase) 10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整理)天然药物化学总复习题.

各章练习: 第一章总论 一 . A 型题(单选)1.樟木中樟脑的提取方法采用的是E A .回流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连续回流 E .升华法 2.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B)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B生物碱C淀粉D甾体类 E 糖类 3.极性最小的溶剂是C A丙酮 B乙醇 C乙酸乙酯 D水 E正丁醇 4.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为E A多糖 B蛋白质 C树脂 D叶绿素 E无机盐 5.利用氢键缔和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D A硅胶色谱法 B氧化铝色谱法 C凝胶过滤法 D聚酰胺 E离子交换树脂6.聚酰胺色谱中洗脱能力强的是C A丙酮 B甲醇 C甲酰胺 D水 E NaOH水溶液 7.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是A A分馏 B回流法 C连续回流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升华法 8.纸上分配色谱, 固定相是 B A纤维素 B滤纸所含的水 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 D醇羟基 E 有机溶剂二 B型题(配伍题) [21—25] A 大孔吸附树脂 B 凝胶过滤法 C 硅胶色谱法 D 液-液萃取法 E 聚酰胺21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是B 22主要用于极性较大的物质的分离和富集的吸附剂是A

23用正丁醇将皂苷类成分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D 24分离黄酮苷元类成分最适宜的方法是E 25常用于分离酸性物质的吸附剂是C 三x题型(多项选择题) 36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时需加热的方法是BD A 浸渍法 B回流法C盐析法 D 升华法 E 渗漉法 37不与水互溶的溶剂BCD A 乙醇 B 乙醚 C 乙酸乙酯 D 正丁醇E丙酮 38通常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是杂质的是BDE A 皂苷类 B 树脂 C 萜类D氨基酸类 E 油脂 39利用分子筛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AC A透析法 B硅胶色谱C凝胶过滤法D聚酰胺E氧化铝 40可用于化合物的纯度测定的方法有ABCDE A薄层色谱(TLC) B 气相(GC) C HPLC D 熔点 E 均匀一致的晶型 第三章苷类 一 . A 型题(单选) 1苷键构型有α、β两种,水解β苷键应选C A.0.5%盐酸 B.4%氢氧化钠 C.苦杏仁酶 D.麦芽糖酶 E. NaBH4 2属于甲基五碳糖的是D A. D-葡萄糖 B. D-果糖 C. L-阿拉伯糖 D. L-鼠李糖 E. D-半乳糖 3在吡喃糖苷中,最易水解的是A A.去氧糖苷 B. 五碳糖苷 C. 甲基五碳糖苷 D.六碳糖苷 E. 糖醛酸苷

ACS Biomater. Sci. Eng.:将微结构化的电纺支架集成到开放的微流控系统中,以体外研究人源性原代细胞

ACS Biomater. Sci. Eng.:将微结构化的电纺支架集成到开放的微流控系统中,以体外研究人源性原代细胞 DOI: 10.1021/acsbiomaterials.0c00352 最近的研究表明,微环境刺激在调节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调节具有干细胞(SCs)特性的乳腺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微/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合成/工程方面的最新进展使构建适合于体外干细胞维持和分化的创新组织培养平台成为可能。在此,研究者报告了一种开放式微流控设备(OMD)的设计和制造,该装置集成了可移除的聚己内酯(PCL)为基础的电纺支架,并且证明OMD可以实时研究体外培养过程中人类细胞的行为。具有改良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性质的电纺支架可以影响乳腺干细胞的附着、增殖和分化,以及根据特制的纤维后处理所赋予的特定形态或生化线索来维持管腔细胞特性的表观遗传机制。同时,OMD体系结构允许控制细胞的接种和培养条件,以收集更准确和有用的体外测定。从长远角度来看,可以定制集成系统来模拟局部微环境的特定生理条件,然后分析筛选特定药物的反应,从而在个性化医学中进行更有效的诊断、长期预测和疾病干预。

图1.图A:PCL支架制备和表面改性方法的示意图。在高压作用下,通过将带电的流体喷射沉积到金属面上来生成PCL纤维膜。这些样本用作对照(类型S1)(上图)。通过引入亲水性官能团(S2型),对PCL膜进行NaOH处理以改变表面化学性质(中心图)。NaOH处理的PCL膜进一步用聚阳离子溶液处理,直到形成壳聚糖涂层(S3型)(下图)。B图:组装好的设备的图片。C图:用于将PCL膜集成或移除到微流控装置中的装置布局和程序。将PCL支架放置在PDMS室中,然后用可移动的PDMS框架固定到位。D图:单个腔室的剖面图。微腔室的边缘充当多孔膜的支架,框架的插入可以将其可逆地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避免使用密封剂或粘合剂。开放的腔室便于进入细胞。

碘化丙啶PI染色液(1mgml)

碘化丙啶PI 染色液(1mg/ml) 简介: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 和RNA 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碘化丙啶与双链DNA 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 的含量成正比。细胞内的DNA 被Propidium Iodide 染色后,可以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DNA 含量测定,然后根据DNA 含量的分布情况,可以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分析。碘化丙啶PI 染色液(1mg/ml)主要由PI 、破膜剂等组成,经常用于培养的贴壁或悬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亦可用于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样品的制备: ⑴贴壁细胞: ① 收集上述细胞悬液到离心管内。 ②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 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⑥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⑵悬浮细胞: ①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⑥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2、细胞的固定:加入1ml 冰浴预冷70%乙醇中,轻轻吹打混匀,4℃条件下固定2h 或更长时间。4℃固定12~24h 可能效果更佳。 编号 名称 DA0028 Storage PI Stain(1mg/ml) 1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植物根系PI染色方法

水稻幼苗根尖PI染色 一、原理 PI:英文名:Propidium iodide 中文名:碘化丙啶 染色原理:碘化丙啶(PI)是一种溴化乙啶(EB)的类似物。PI在540nm波长(绿色光)的激发下,会在600nm(红色光)处发出明亮的荧光。PI不能通过活细胞膜,但却能穿过破损的细胞膜而对核染色。它能与细胞壁上的碳水化合物共价结合,对细胞壁进行标记。 Standard confocal laser microscopy was performed using a Leica SP5laser point scanning microscope. propidium iodide was excited using the 488 nm argon laser, and fluorescence emissions were captured between 580 nm and 640 nm for propidium iodide. 二、染色过程 1 固定:材料置于固定液(50%甲醇+10%醋酸)中,4℃放置至少12h (最长可放置1个月) 2 用水清洗材料,置于1%高碘酸溶液中,室温放置40min。(使细胞壁上的碳水化合物形成醛基) 3 用水清洗材料,置于希夫试剂(含PI)1-2h或直至肉眼可见材料染上红色为止(醛基与PI共价结合) 希夫试剂(含PI):焦亚硫酸100mM HCl 0.15N PI 100μg/ml(现加) 4 取出样品置于载玻片上,用水合氯醛溶液覆盖样品,室温放置过夜(置于密闭容器中,防止溶液挥发) 水合氯醛溶液:水合氯醛4g 甘油1ml H2O 2ml 5 除去多余水合氯醛溶液,滴数滴Hoyer’s solution,盖上盖玻片,放置3天后显微镜下观察。 Hoyer’s solution:水溶性阿拉伯胶30g 水合氯醛200g 甘油20g H2O 50ml 三、注意事项: (1)由于PI可能具有致癌性,请小心操作。 (2)保存条件:4℃避光保存 (3)对人体有刺激性,请注意适当防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1974年Evans首次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染色体原位杂交联合应用,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即FISH技术。1981年Harper成功地将单拷贝的DNA序列定位到G显带标本上,标志着染色体定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由于绘制高分辨人类基因组图谱的需要,FISH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1.原理 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将核酸探针的某一种核苷酸标记上报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该报告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 2.实验流程 FISH样本的制备→探针的制备→探针标记→杂交→染色体显带→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分析。 3.特点原位杂交的探针按标记分子类型分为放射性标记和非放射性标记。用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性探针优势在于对制备样品的要求不高,可以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加强信号强度,故较灵敏。缺

点是探针不稳定.自显影时间长.放射线的散射使得空间分辨率不高.及同位素操作较繁琐等。采用荧光标记系统则可克服这些不足,这就是FISH技术。FISH技术作为非放射性检测体系,具有以下优点: 1.荧光试剂和探针经济.安全; 2.探针稳定,一次标记后可在两年内使用; 3.实验周期短.能迅速得到结果.特异性好.定位准确; 4.FISH可定位长度在1kb的DNA序列,其灵敏度与放射性探针相当; 5.多色FISH通过在同一个核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同时检测多种序列; 6.既可以在玻片上显示中期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在悬液中显示间期染色体DNA的结构。 缺点:不能达到100%杂交,特别是在应用较短的cDNA探针时效率明显下降。 4.应用该技术不但可用于已知基因或序列的染色体定位,而且也可用于未克隆基因或遗传标记及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在基因定性.定量.整合.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中颇具优势。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规程 一.主要试剂1变性液20SSC4mlddH2O8ml甲酰胺28ml2PBD液1000ml20SSC中加入 1.25gTween20

(完整版)PI染色

PI 染色 荧光染料PI(碘化丙啶)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英文全称是Propidium Iodide。它是一种溴化乙啶的类似物,在嵌入双链DNA后释放红色荧光。尽管PI不能通过活细胞膜,但却能穿过破损的细胞膜而对核染色。PI经常被用来与Calcein-AM或者FDA等荧光探针一起使用,能同时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PI-DNA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35 nm 和615 nm。 PI可以用来进行活细胞、死细胞的双重染色 钙黄绿素-AM(Calcein-AM)和碘化丙啶(PI)溶液,它们分别可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Calcein -AM的乙酸甲基酯亲脂性很高,使其可透过细胞膜。尽管Calcein -AM本身并不是荧光分子,但通过活细胞内的酯酶作用,Calcein -AM能脱去AM 基,产生的Calcein能发出强绿色荧光(激发:490 nm,发射:515 nm)。因此Calcein -AM仅对活细胞染色。另一方面,作为核染色染料的PI不能穿过活细胞的细胞膜。它穿过死细胞膜的无序区域而到达细胞核,并嵌入细胞的DNA双螺旋从而产生红色荧光(激发:535 nm,发射:617 nm)。由于Calcein和PI-DNA 都可被490 nm激发,因此可用荧光显微镜同时观察活细胞和死细胞。用545 nm 激发,仅可观察到死细胞。由于不同细胞系的最佳染色条件不同,我们建议个别确定PI和Calcein -AM的合适浓度。 I.试剂 Calcein-AM PI II.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以HeLa细胞染色为例,请注意不同的细胞种类、不同浓度有不同的观察条件。根据细胞条件,摸索不同条件下的细胞贴壁情况和试剂浓度的配制等最佳条件。1.染色溶液的配制 1)用1 ml无水DMSO溶解1 mg Calcein-AM,制备成1 mmol/l 的Calcein-AM储备液,-20℃下密闭冷冻保存。 O溶解1 mg PI,制备成1.5 mmol/l的PI储备液(1 mg PI/1 ml 2)用1 ml ddH 2 O),-20℃下密闭冷冻保存。 H 2 3)将Calcein-AM储备液和PI储备液放置于室温。 4)加10 μl Calcein-AM储备液和15μl PI储备液至5 ml PBS中配制成染色溶液。 Calcein-AM的终浓度为2 μmol/l,PI的终浓度为4μmol/l。 2.细胞染色 1)染色HeLa细胞等贴壁细胞时,先用Trypsin-EDTA等消化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 2)将细胞悬液离心3分钟(1,000 rpm)。 3)去除上清液,加入PBS缓冲液,细胞数量调整至105–106个/ml。再用移液器充分混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