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显微鉴定总结

中药显微鉴定总结
中药显微鉴定总结

中药显微鉴定总结

双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木栓形内层,皮层韧初次,形次初木层,根射线达中,有髓是根茎。

单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单无形栓有表层,辐射为根散为茎,根髓茎无不见线,皮大木小最常见。

一、含草酸钙晶体的品种

<一>含簇晶的品种

1.大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多,无石细胞,无纤维。

2.何首乌:有草酸钙簇晶(有少数管胞和木纤维)

3.太子参:薄壁细胞含少数簇晶

4.白芍: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细胞含2个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有木纤维长梭形)。

5.地榆: 薄壁组织有较的草酸钙蔟晶,有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6.人参:簇晶多,棱角锐尖(根茎导管旁偶有木纤维),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6分粒组成。

7.西洋参:簇晶棱角较长而尖,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棕色树脂,淀粉粒为单粒,类圆形。

8.三七:簇晶少,其棱角较钝。有树脂道碎片。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10分粒组成。

9.白芷:薄壁细胞有簇晶(18微米)。

10.牡丹皮:含簇晶,含晶细胞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有时可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11.辛夷:有时可见簇晶,有的石细胞成分枝状,油细胞众多。

12.丁香:簇晶细小,极多,油室众多,纤维。

13.金银花:簇晶细小。

14.山楂:草酸钙蔟晶少数(山里红无石细胞),山楂有较多石细胞。

15. 蓼大青叶:叶肉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多量的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

16. 小茴香: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

簇晶要记牢,蓼太何大小,白芷牡丹芍,三人楂关榆,丁香金银小。

<二>含方晶、柱晶的品种

1.地黄:方晶细小,在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有分泌细胞,内含橙黄色油滴或橙黄色颗粒状物。

2.浙贝母:方晶,方形或多面形,少数成梭形,杆状或簇状,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中。

3.川贝母: (暗紫贝母)方晶少数,呈细小方形,梭形略呈圆簇状,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中。

4. 红花:薄壁细胞中偶见小方晶。

5.厚朴:含少数方晶,有分枝状石细胞,纤维,油细胞。

6. 砂仁:外胚乳有少数细小方晶

7. 沉香:有柱晶,纤维管胞,木纤维

8. 补骨脂:为柱晶壁内腺

9. 防己:柱晶及方晶

10. 枳壳:斜方晶或棱晶,有大型油室

11.五倍子:可见少数棱晶

12 桔梗:不去外皮者有栓皮层,细胞中偶含草酸钙小棱晶。

方晶母红砂厚地,柱晶沉香补骨脂,五桔棱晶二枳己。

<三>含砂晶的品种

1.牛膝:少数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有木纤维。

2.钩藤:韧皮薄壁细胞中有砂晶,韧皮纤维,木纤维,纤维管胞少见。

3.秦皮:砂晶,石细胞,纤维。砂晶秦钩牛(杀净秦沟牛)

4.枸杞子:

<四>含针晶的品种

1.龙胆:薄壁细胞中有小针晶。

2.白术:针晶细小,油室,纤维黄色成束,石细胞黄色,有菊糖。

3.苍术:有针晶细小,油室,纤维黄色成束,石细胞黄色,有菊糖。

4.半夏:有针晶细小。

5.麦冬:粘液细胞中含针晶束,石细胞较多,木纤维。

6.天麻:针晶束

7.肉桂:针晶较细小,有纤维和石细胞,油细胞。

8.儿茶:可见大量针晶束。

9.巴戟天:栓内层有针晶束。有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木纤维发达。

10.商陆:薄壁细胞内含针晶束。

11.山药:粘液细胞中含针晶束。

12.石斛:维管束旁薄壁细胞中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

药商斛针晶,二术半夏龙,天肉儿巴冬。

<五>含有二种以上晶体的品种

1.防己:薄壁细胞中可见小草酸钙柱晶及方晶。

2.番泻叶:有晶纤维(其为棱晶),簇晶。

3.洋金花:含有簇晶和砂晶,方晶。

4.西红花:有方晶,簇晶。

5.栀子:石细胞含方晶,还有簇晶。

6.白豆蔻:方晶,簇晶,油细胞。

7.麻黄:砂晶,方晶,簇晶;砂晶、方晶存在于纤维壁上,形成嵌晶纤维,都细小,石细胞较少见(主要存在于节部)(草麻黄)

8.细辛:砂晶,偶见方晶,石细胞。

9.广藿香:含针晶,片状结晶,有柱鞘纤维,木纤维。

10.吴茱萸:簇晶较多,偶见方晶,油室众多,石细胞,纤维。

11.槲寄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结晶及少数方晶。

二晶防栀番西洋,白蔻麻细吴萸广。

二、含晶纤维的品种

1.苦参:纤维及晶纤维众多, 草酸钙方晶较多, 石细胞偶见。

2.甘草:晶纤维(韧皮部),草酸钙方晶,大至30微米。

3.石菖蒲:有晶纤维,方晶,有油细胞。

4.鸡血藤:晶纤维,方晶,石细胞,分泌细胞。

5.黄柏:晶纤维,石细胞众多,鲜黄色,方晶极多,有粘液细胞。

6.番泻叶:晶纤维(草酸钙结晶为棱晶)

番泻叶晶纤,石苦柏鸡甘。

三、含有石细胞,草酸钙结晶的品种

1. 苦参:纤维及晶纤维众多, 草酸钙方晶较多, 石细胞偶见。

2.防己:皮部中有石细胞群散在,薄壁细胞中有细小柱晶及方晶。

3.巴戟天:栓内层韧皮部有草酸钙针晶束,皮部有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带(且木纤维发达)。

4.白术:针晶,石细胞淡黄色,纤维黄色成束,菊糖。

5.麦冬:针晶束,石细胞较多,内皮层外铡有一列石细胞三面厚一面薄,木纤维。

6.鸡血藤:石细胞,晶纤维(方晶),分泌细胞。

7.厚朴:石细胞众多分枝,纤维壁甚厚,少数方晶、油细胞。

8.肉桂:石细胞众多(有的三面壁厚一面薄)在中柱鞘部近成环层;纤维、草酸钙针晶。

9.黄柏:石细胞众多,有晶纤维,方晶极多。

10.秦皮:石细胞在皮层,中柱鞘部位都有,有砂晶,纤维。

11.辛夷:石细胞在花萼中成分枝状,有簇晶,油细胞。

12.栀子:石细胞内含方晶,有的还含砂晶,还有簇晶。

13.白豆蔻:石细胞、方晶、簇晶。

14.麻黄:石细胞较少见,方晶、簇晶、砂晶、有嵌晶纤维。

15.细辛:石细胞、簇晶,偶见方晶、油细胞。

16.吴茱萸:石细胞、簇晶,偶见方晶、油室众多,有纤维束。

17.砂仁:石细胞,油细胞,小方晶,硅质快。

18.槲寄生:石细胞,簇晶,方晶较少。

防槲石胞草钙后,黄白辛麦鸡肉厚,苦参栀秦巴戟肉,吴细麻砂白蔻。

四、含有石细胞和纤维的品种(11种)

1.附子:在皮部中偶有石细胞,偶有纤维。

2.黄连:味连:皮部、中柱鞘部位均有黄色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有纤维。雅连:皮部、中柱鞘部位均有石细胞、金黄色,有纤维。

注:云连无石细胞。

3.黄芪:石细胞少见,在栓内层处,有韧皮纤维和木纤维束。

4.黄芩:石细胞较多,木栓层、皮部、韧皮部均有(且有韧纤维和木纤维,韧皮纤维甚多,呈梭形,壁厚,孔沟明显)。

5.玄参:石细胞较多(且有木纤维)。

6.杜仲:有石细胞,众多成群,木栓细胞有的三面厚一面薄的,有胶丝,偶有少数纤维。

7.五味子:有石细胞、油细胞,有纤维。

8.连翘:石细胞存在于果皮内侧,纤维。

9.槟榔:种皮石细胞(有纤维)。

10.荆芥:有果皮石细胞、纤维。

11.薄荷:(偶见石细胞),有木纤维,橙皮苷结晶。

石纤附三黄(芪、连、芩),玄五味连榔,杜仲荆薄凉。

五、含有石细胞的品种(无纤维)

1.延胡索:石细胞来自茎痕处的皮层中。

2.党参:有石细胞、菊糖、乳管(有节)木栓层中有石细胞。

3.川乌:皮层偶见石细胞。

4.木瓜:石细胞多。石胞苦杏仁,

5.苦杏仁:有种皮石细胞橙黄色。川木延党参,

六、含有纤维的品种(木或皮或韧皮纤维)独纤板蓝根

1.板蓝根:有木纤维。

石韦紫丹参。

2.紫草:有木纤维束(新疆紫草无)。

3.丹参:木纤维束存在于中央的初生木质部。

4.石韦:纤维长梭形,胞腔内充满红综色或棕色块状物(有柄石韦无)

七、含菊糖的品种

1.桔梗:菊糖众多,有乳管,常互相连接,有节。

2.党参:有菊糖,乳管,石细胞,含淀粉粒。

3.木香:有菊糖,油室,韧纤维束,木纤维。

4.白术:有菊糖,石细胞,纤维束,油室,针晶。菊糖白苍,

5.苍术:有菊糖,石细胞,纤维束,油室,针晶。桔党木香。

八、分泌组织总结

(一)有树脂道的品种

1.人参

2.西洋参

3.三七树脂道三人洋

(二)有分泌细胞的品种

1.地黄

2.鸡血藤分泌胞鸡地黄

(三)有乳管的品种

1.党参

2.桔梗乳汁管桔梗党

(四)有粘液细胞的品种

1.半夏(含针晶)

2.麦冬(含针晶)

3.肉桂

4.黄柏半麦针胞粘液,

5.大青叶(含芥子酶分泌细胞)黄柏肉大青叶。

(五)有油室的品种

1.当归

2.前胡

3.川芎

4.木香

5.白术

6.苍术

7.丁香

8. 枳壳

9.吴茱萸油室当前川芎木,丁香枳壳二术吴。

(六)有油细胞的品种

1.石菖蒲

2.肉桂

3.厚朴

4.辛夷

5.五味子

6.砂仁

7.白豆蔻

8.细辛

油胞石蒲肉厚,五辛砂细白蔻。

(七)有分泌管的品种

1.北沙参

2.红花分泌管北沙红

(八)有分泌腔的品种

1.泽泻

2.白芷

(九)有分泌道的品种

1.金钱草分泌道,金钱草。

(十)有油管的种类

1.防风

2.柴胡

3.小茴香油管小柴防风

(十一)有壁内腺的种类

1.补骨脂

(十二)有腺鳞的品种

1.广藿香叶:腺毛、非腺毛、细胞间隙毛腺鳞广藿薄荷,

2.薄荷叶:腺毛、非腺毛荆芥穿心为何?

3.荆芥叶:腺毛、非腺毛直轴气孔四者。

4.穿心莲叶:非腺毛

九、有星状毛的品种

石韦

十、有丁字毛的品种

青蒿:丁字毛及腺毛

十一、气孔类型总结

(一)有直轴式气孔的品种

1.广藿香:还有腺鳞、间隙腺毛、腺毛、非腺毛

2.荆芥:腺鳞、腺毛、非腺毛

3.薄荷:腺鳞、腺毛、非腺毛

4.穿心莲:腺鳞、非腺毛、副卫细胞大小悬殊,少数不定式含钟乳体细胞甚多。

5.紫苏叶:腺鳞、非腺毛。

(二)有平轴式气孔的品种:平轴式气孔,槲补番蓼青。

1.番泻叶:非腺毛、晶纤维、棱晶、簇晶

2.补骨脂:壁内腺圆形、非腺毛、腺毛、草酸钙小柱晶

3.蓼大青叶:含大型草酸钙簇晶,蓝色或蓝黑色颗粒

4.槲寄生:含石细胞,簇晶,方晶较少。

(三)有不定式气孔的品种:不定式气孔,金钱细青丁。

1.丁香:副卫细胞6-7个

2.细辛:海棉组织中含少量草酸钙砂晶及小方晶。非腺毛圆锥形,有多个细胞组成,壁上有疣状突起。下表皮的非腺毛比上表皮多。

3.青蒿:丁字毛、腺毛

4.金钱草:不定式或不等式,有分泌道。

(四)有其他气孔类型的品种:气孔其他,大青枳麻。

1.大青叶:上下表皮均有不等式气孔副卫细胞3-4个。

2.枳壳:具气孔类圆形、副卫细胞5-8个,方晶。

3.麻黄:茎两棱间气孔下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

十二、花粉粒类型总结

1 金银花:花粉粒呈球形,黄色,外壁具细刺状突起,3个萌发孔

2 红花:花粉粒呈圆球形或椭圆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萌发孔3个。

3 蒲黄:花粉粒呈类球形,表面有似网状雕纹,单萌发孔不甚明显。

4 洋金花:花粉粒呈类球形或长圆形,外壁有条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5 丁香:花粉粒极面观略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

6 西红花:花粉粒呈圆球形,外壁近于光滑,内含颗粒状物,萌发孔难见。

西红花,球光滑;黄细刺,金银花。洋金花,球长圆,极放雕;红花圆,椭短刺,疣状雕;丁香三,赤双凸,3沟妙。

十三、断面结构特殊品种

(一)单子叶植物(横切面)

1只有表皮细胞的品种:天麻、石菖蒲

2有表皮细胞又有根被的品种:郁金(内有根被约3~4层)、麦冬(根被3~5列)

3 只有根被无表皮细胞的品种:百部

4 内皮层环不明显的品种:天麻白及射干山药知母玉竹黄精天南星半夏(全为根茎)。内皮环不显,知母黄精半,白天射玉山。

5根及根茎内皮层环明显的品种: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块根);香附石菖蒲莪术姜黄(根茎);泽泻三棱(块茎、这二者是显微可见,而性状则不明显)。内皮环显明,百郁香石冬,莪姜泽三棱。

(二)双子叶植物横切面无木栓层的品种:

1川乌、附子(后生皮层为木栓化细胞,内有髓部)

2玄参(后生皮层细胞棕黑色,无髓)

(三)蕨类植物横切面

狗脊、绵马贯众:表皮细胞一列,下有厚壁细胞10~20列,黄棕色。

绵马贯众:表皮细胞一列,下有厚壁细胞数列,多角形,棕色。

(四)木质部导管排列略呈“V”字形,形成层不圆的品种:川乌、附子(木质部导管多单列或略呈“V”字形,形成层环多角形);川芎(木质部导管大多单列或呈“V”字形,形成层环波状)

(五)木质部导管排列呈稀疏,呈放射状,有初生木质部品种:太子参人参(可见初生木质部导管)防己(可见初生木质部)

地黄(没有说初木)

(六)木栓层有石细胞的品种品种:黄芩党参苍术厚朴

十四、横切面有石细胞成环带的品种

1.苍术木栓层中夹有石细胞带1至数条不等。

2.麦冬内皮层外有石细胞1列(三面厚一面薄),内皮层四面加厚。

3.白术木栓层内侧常夹有断续的石细胞环(木栓层与皮层相接处有,肖培根)。4.巴戟天皮层内有石细胞断续成环带(针晶束、木纤维发达)

5.肉桂中拄鞘部位石细胞近于连续的环层。

6.杜仲韧皮部有5~7条木化的石细胞环带。每条环带为3~5列石细胞(并偶伴纤维),还有胶丝团等。

7.秦皮中拄鞘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断续环带,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被射线分隔形成井字型。

8.钓藤(无柄果钩藤)皮层中有断续成环石细胞层。

9.厚朴栓内层为石细胞环带。

木栓有石黄芩党,拴内成环厚朴苍,断续皮石钩巴戟,秦皮肉桂中鞘上,白术麦冬杜韧藏。(注意:白术和麦冬石环位置)

十五、淀粉粒类总结

(一)根与根茎类

(1)不含淀粉粒的中药品种

①桔梗苍术白术木香含菊糖不含淀粉粒(党参含菊糖又含淀粉粒)

②牛膝防风柴胡龙胆紫草丹参玄参地黄巴戟天麦冬天麻

不含粉根茎,紫龙牛防风,玄丹天地冬,苍桔白木香,巴戟柴胡同。

(2)含有大量淀粉粒的中药品种

①半夏川贝母浙贝母山药(淀粉粒为主要特征)

②人参三七泽泻(淀粉粒众多,但不为主要特征)

淀粉粒主川山半浙粉粒众多三人泽

(二)皮类

均含淀粉粒(但杜仲、秦皮淀粉粒稀少而小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三)叶类花类

均不含淀粉粒

(四)全草类

没有淀粉粒品种。

(五)果实种子类

(1)五味子和山楂中果皮薄壁细胞内含有淀粉粒。

(2)砂仁和豆蔻外胚乳细胞中含有淀粉粒。砂仁中还含有硅质块。

中药鉴定学总结,推荐文档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 2015-10-16 00:00 这是 2014 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 11 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 11 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 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 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常用中药识别与鉴定

常用中药的识别与鉴定 一、填空题 1、常用中药识别的任务有本草考证、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中药的真伪、中药的优劣。 2、煎药是的器皿最佳是陶器、砂锅,忌用铝锅、铁锅、铜锅、带油垢的锅等器皿。 3、中医最常用也最古老的剂型是汤剂,它具有吸收快、易发挥疗效和便于加减应用等特点。 4、旋覆花、车前子等药入汤剂需要包煎,阿胶、鹿角胶等胶类中药多饭后服用,砂仁、佩兰等芳香药入煎时需烊化。 5、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它将药物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类。 6、我国最早的国家药典是唐代的《唐本草》或《新修本草》,我国在十六世纪以前的医药成就的大总结,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传播到国外的一部本草是《本草纲目》。 7、东北特产的人参、鹿茸、甘肃的当归、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贝、黄连、川芎,广东的砂仁、江苏的薄荷、安徽的茯苓、丹皮,贵州的杜仲、天麻,宁夏的枸杞。 8、性状特征:海马的特征马头蛇尾瓦楞身,防风的蚯蚓头,党参的狮子盘头,川贝药材中的松贝具有怀中抱月与观音坐莲。 9、正名与别名:何首乌—铁秤砣山茱萸—枣皮 淫羊藿—仙灵脾朱砂—辰砂 1、人参来自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常见的加工品种有全须生晒参、红参和白参,全须生晒参的主要性状特征有具有芦碗的芦头、外皮黄白色,具少量的珍珠点,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生精固脱,强心安神的功效。 2、三七根据其采收加工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头子、剪口、荆条和绒根几种商品。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显著疗效,临床多用于各种制剂,如云南白药、片仔癀。 3、天麻来自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具有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其药材的性状特征主要有鹦哥嘴或红小辫、肚脐眼和点状环纹。以之为主药的中成药有天麻片、天麻胶囊、天麻杜仲胶囊等。 4、中药大黄来自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根与根茎,其炮制加工品有生大黄、熟大黄和酒大黄等,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蒽醌类。 5、常用的清热燥湿的中药黄连来自于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根茎,各自的药材商品名是味连、雅连和云连,三种药材的根茎上均具有过桥的特征。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6、川乌来自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因其具有大毒,故需要炮制加工后入药,主要产于四川,其毒性成分来自于其体内的生物碱类成分,临床主要用于风寒湿痹症,临床应用时注意其配伍与煎法,炮制品入汤剂时需要先煎至少30分钟。 7、甘草作为临床及其常用的一味中药,在采收加工时有皮草和粉草之分,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临床有十方九草和无草不成方之说,甘草不仅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于食品行业和美容行业。 8、常用的补气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黄芪等,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1、杜仲来自于(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皮,药材采收加工中需要进行(发汗)的处理,其药材特征是:(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2、大青叶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3、艾叶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的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是一 个妇科良药,其药材性状特殊主要是(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 不规则的粗锯齿)。 4、金银花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别名(双花)、(二宝花),主要产 于(山东)(河南),性状特征主要有(花蕾呈细长棒状)、(表面黄白色或绿白 色)、(短柔毛),气(清香)、味(微苦),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具有(清 热解毒)的作用。 5、菊花来源于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滁菊)、(贡菊)、(杭菊)。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 用。 6、海马的来源有(克氏海马)、(刺海马)、(三斑海马)、(大海马)或(小 海马),其性状特征主要是(马头蛇尾瓦楞身),具有(温肾壮阳、散肿消结) 的功效。 7、全蝎来源于(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 止痛)的功效。 8、鹿茸来源于鹿科动物(梅花鹿)和(马鹿)的雄兽未骨化的角,具有(补 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 二、术语解释 中药:我国中医历来用以治病的药物,概称为“中药”。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 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材:既用于切制成中药饮片,供临床中医调配处方煎服,或磨成细粉服用 或调敷外用,又是供中药厂生产中成药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中草药:中药与草药统称为“中草药”。 中药饮片: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和炮制,制成一定规格的直接供配方、制 剂使用的加工后药材,又称为“咀片”。 狮子盘头:中药党参根头部密集的疣状突起,习称为之。 蚯蚓头:中药防风根头部密集的环纹形似蚯蚓的体节,习称之。 挂甲:取牛黄粉末少许以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黄色经久 不褪,且指甲油清凉感。 鸡爪连:黄连药材中的味连,多个根茎簇生在一起,形如鸡爪,故称之为“鸡 爪连”。 过桥:黄连药材的根茎上节间延长,光滑如茎干,称之为“过桥”。 鹦哥嘴:天麻药材一端的干枯红棕色芽苞,称之为“鹦哥嘴”。 筒朴:厚朴的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 靴筒朴:为厚朴的近根部的干皮,其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鸡肠朴:为厚朴的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 习称“鸡肠朴”。 三、问答题 中药的真伪是指什么?答:是指中药的品种正确与否。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品种、产地、栽培条件、采收加工与贮藏运输等。需要加以说明。 常用中药识别的意义是什么? 答:“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质量好坏和品种的真伪,直 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中药的真伪鉴别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历史悠久,中药 资源极其丰富。中药不仅一直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随之品种也越来越多,给中药材的识别应用 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常用中药的识别研究,以保证临床 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性状鉴别的要素有哪些? 答: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特征与火试特征。 需要举例加以说明。 沉香与土沉香的比较: 共同点:均为含树脂的心材,火试冒浓烟及具强烈香气。具有行气止痛,调中 止呕,温肾纳气,壮阳除痹的功效。 区别点:沉香土沉香 (1)多为柱棒状,具结油多为不规则块片 (树脂) (2)表面稍平,斑纹多而表面凹凸不平,斑纹 色深少而色浅 (3)质坚实而重,能沉或质较坚而轻,多不沉 半沉于水于水 (4)香气浓香气淡 来自于五加科的常用中药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功效? 答:主要有人参、三七、西洋参。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生精固脱,强心安神的功效。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火 生津的功效。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红花与西红花的区别 (1)来源的不同 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头状花序,西红花——鸢尾科植物西红花的柱头。 (2)性状特征不同 红花:花冠红黄色或红色,简部细长,上部5裂,裂片狭条形,长5~8mm;雄 蕊5,花药聚合呈筒状;柱头顶端微分叉,微露出花药筒外。质柔软。气微香, 味微苦; 西红花:呈线形,三分枝,长2~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 呈不整齐的细齿状,内方有一短裂缝。下端有时带有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 无油润光泽,干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3)水试特征不同 红花: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西红花:入水则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可见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并逐渐 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4)功效不同 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的作用;西红花:性凉,味甘、 微苦,具有调经止痛、活血祛瘀及解郁开结、凉血解毒等作用 (5)价格差异极大 3、举例说明动物类中药的应用方式有哪些? (1)全体入药:全蝎、蜈蚣、水蛭、斑蝥、土鳖虫、九香虫、青娘子、红娘 子等 (2)动物体的一部分入药: ①角类:鹿茸、鹿角、羚羊角。 ②鳞、甲类:穿山甲、龟甲、鳖甲、玳瑁等。 ③骨类:豹骨、狗骨、猴骨、猫骨等。 ④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海月等。 ⑤脏器类:蛤膜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水獭肝、刺猬皮等。 (3)生理产物:蝉蜕、蛇蜕、蜂蜜、蜂房、桑螵蛸等。 (4)动物的分泌物:麝香、蟾酥、龙涎香、虫白蜡、蜂蜡、熊胆粉等。 (5)病理产物:珍珠、牛黄、僵蚕、马宝、猴枣、狗宝等。 (6)排泄物:五灵脂、夜明砂、望月砂、蚕砂、白丁香(文鸟科动物麻雀及 山麻雀的干燥粪便) .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 1、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2、伞形科的13味药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3、菊科13种药材 “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即“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这样拆: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含有油室的药:“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拨开花托后,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美人把衣脱”。 蕲蛇的性状鉴别为:“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商陆有罗盘纹,联想到“商人用罗盘,不然没方向”。 银柴胡有珍珠盘,联想到“银色的珍珠盘”。 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联想到圣经中的“十诫(芥)”。 樟科植物肉桂,可联想“獐肉”。 肉桂主产广西,广西的简称不就是“桂”吗?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想到“水滴石穿”。 山东(鲁)、河南(豫)主产金银花,不妨想想“路遇(鲁豫)金银,好爽啊!” 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参环毛蚓,联想“广东——深(参)圳”。 含有分泌细胞的红花,想到“分红”。 藿香含有间隙腺毛,会想到“物理学家…霍金(间)?”。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想到“白毛女”,并据此推断赤勺也是毛茛科植物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的是双子叶植物,想到《神雕侠侣》中的“陆无双”。 小檗碱:遇漂白粉产生樱红色。(联想到蜡笔小新的狗小白) 呋喃香豆素:包括补骨脂内酯(呋补谐音“互补”)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基原,品种繁杂、形态各异。历代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经验,概括成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专业术语,是值得珍惜的一份宝贵财富。 一、植物部分 1.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2.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3.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4.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5.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6.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等。 7.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 8.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 9.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10.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 11.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2.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13.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14.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15.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16.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17.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18.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19.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20.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21.龙头风尾:指用幼嫩铁皮石斛做成的“枫斗”,呈扭曲螺旋状,通常有2~4个旋纹,茎基残留短须的称“龙头”,茎梢较细的部分称“凤尾”,故称之为“龙头凤尾”。

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总结

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 本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工作认真细致且责任心强。 大学期间除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平时更注重加强实验操作能力:不仅掌握实验原理,更初步熟悉各高级仪器(hplc、uv-1800等)的使用和娴熟的常用仪器操作。拥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能进行流利的日常交流。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工作热情,能承受工作压力。 积极参与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善于与人交流,并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热爱集体,能恪守以大局为重的原则,愿意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刻苦耐劳的性格令做事持之以恒,能够很好完成任务! 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以夺目的光彩! 2. 本人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兴趣广泛,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团举办的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爱好体育运动,擅长于中长跑,连续两年参加学校运动会400米、800米,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在智育、德育、文体各方面全面发展自我,比赛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综合奖学金三等奖。

善于交际,乐观开朗,能与人友好相处。作为班干部,有较强组织能力和与他人共同合作的能力。适应能力强,反应快,遇事能镇定思考应对和灵活变通。工作能力强,做事情积极认真,心思细密。 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凭着这个信念不断努力进龋在努力的过程当中,更重要的是不断自我总结,力求找出更好的方法做到更好。 3. 我是一个有爱心,反应敏捷,有责任心,善于与别人交往的人,同时对自己的 人生价值充满了信心。在大学四年里我学习了中医基础,中药学,高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药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中药炮制等学科,并且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在学校的大型文艺演出中,我精心编排过舞蹈,从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我曾当过礼仪人员参加了学校的大型活动,从中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校期间我还担任过阳关创业社团外联部的部长,从中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我还当过家教,去过千山野外实习,从中都增强了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我坚信只要我认真努力,不怕吃苦,肯于学习,加上领导给我的机会与鼓励,我一定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本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工作认真细致且责任心强,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

常用中药鉴定术语

中药鉴定常用术语 二划 二甲子指人参播种后分出二桠,每桠长出一枚掌状复叶,称二甲子。 二杠茸指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十大九糠指大黄因个块过大水分不易外泄,受冰冻而内心松散且体轻者,但外表不易看出,故有十大九糠之说。 丁拐指果实上的一种肉质突起呈芒刺状,如曼陀罗。 刀削痕指药材在产地采收时用刀除去无用部分或除去粗皮及边材后留下的痕迹。 九眼独活为五加科植物食用木根茎的别称,因其上有多数凹窝(茎痕)呈串珠状排列,故称九眼独活。 三划 三花指人参播种后第二年生出的二枚三出复叶,称三花。 三星指款冬的头状花序由三个花朵连在一起、称三星或连三朵。 三岔具有三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三岔。四个侧枝的称四岔。 三叉茸指梅花鹿的角具二个侧枝者。 大贝指浙贝母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因形大而称大贝。 大理石纹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大挺指二杠茸茸体上部较粗壮的主干部分,习称大挺。 小子指小的花苞。 小托盘指掌叶覆盘子果实上的宿存萼,形如托盘而得称。 上与钩齐,下与底平,指以往采收钩藤时的茎枝留取部分上方与向下弯曲的变态枝剪齐,下方与变态枝底部平截。 马头指海马头部与体轴略呈直角,管状长嘴如马头外伸,上有冠状突起似马缨,故称马头。 马牙贝指川贝母中炉贝的鳞茎呈长圆锥形,状似马牙,故称马牙贝。 马牙窟窿指根茎类药材茎基脱落后留下的多数排列整齐的圆形空洞,状似马牙痕。如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根茎(关升麻)。 马牙芦指山参根茎脱落后留下的茎痕边缘较平齐,中心凹陷,形如马牙,称马牙芦。 马牙边指罗角药材自底外边向上高约3cm处有环形的凹凸不平,排列较齐的收边带,称马牙边。 马牙柱指人工合成的块状朱砂断面呈纤维柱状,称马牙柱。 马尾指白薇等中药根茎下部的簇生细长须根,因弯曲紧抱状似尾形而称马尾。 马尾连指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具黄连小檗碱成分,其带根茎的根因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俗称马尾黄连,为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马尿臭天麻块茎折断后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因略似马尿,故称为马尿臭。 子仁指种子药材中的种仁,包括子叶或胚乳和细小的胚。 子眼指动物角类药材锯口处呈现的蜂窝状小孔或指麝香仁呈现的颗粒状;又指植物性药材橘类的外果皮密布透明的油室,习称子眼。 子眼清楚指麝香仁油润、颗粒自然疏松均匀,习称子眼清楚。 千子连特称四川地区历史上习惯作药用的黄连叶柄。 四划 云头指白术根茎顶端下陷的圆盘状茎基或芽痕,与下端稍粗部分表面的较大瘤状突起形成的云朵状,称云头。或因形同如意,又称如意头。 云头鸡腿指云头状白术根茎上细下粗呈鸡腿状,俗称云头鸡腿。 云锦花纹又称云纹。指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层中出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中药鉴定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部分总结 药材检测方法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大黄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何首乌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1.0%; 川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超过0.15%; 制川乌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白芍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芍药苷的不得少于0.80%; 黄连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的不得少于3.6%; 防己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于80℃干燥4小时,含粉防己碱不得少于0.70%; 板蓝根浸出物(热浸法)本品45%乙醇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25.0%; 苦参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 甘草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甘草酸的不得少于2.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黄芪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浸出物(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0%; 人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生晒参、生晒山参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 红参中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西洋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1.0%; 三七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的总量不得少于3.8%; 升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柴胡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龙胆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龙胆苦苷Rb1不得少于1.0%; 紫草分光光度法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丹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黄芩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药材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饮片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酒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地黄浸出物(冷浸法)本品用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桔jie梗重量法测定药材含总皂苷不得少于6.0%; 饮片含总皂苷不得少于5.5%; 党参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45%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55.0%;木香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香烃酯不得少于0.60%; 石菖蒲含量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百部浸出物(热浸法)水浸出物不得少于50.0%; 麦冬浸出物(冷浸法)本品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0%; 天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10%; 沉香浸出物(热浸法)本品含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25页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 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 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 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 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 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 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 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 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 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2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一枚。 26.云皮(银皮):麝香中层皮膜棕褐或灰褐,半透明。 27.当门子:麝香大块可挡住囊口的颗粒。 28.冒槽: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空插入,转动槽针,搓取麝香仁, 槽内的麝香仁可逐渐膨胀高出槽面。

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技术

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技术 第一 取样、制片、染色 节 一、取样 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判断准确,因此必须重视取样的各个环节。 (一) 对照品 对照品粉末是检定供试品的参照物,其制备是显微鉴别的先决条件。有经验者,可自取标本,鉴定后制作,或购买药材经品种基原鉴定。还应注意有些药材的显微特征受生长年限及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所以对于供试品的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等也应当认真记录。 (二) 供试品 中药材 原药材应注意基原、产地、规格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检定用样品。 (2)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一般药材100g-500g;粉末状药材25g;贵重药材5g-10g;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的样品。 (3)将所取有代表性样品混合均匀,即为总样品量。 (4)前处理:将供试品捡净后,用量较小时,可以用乳体或小型电磨粉碎过《中国药典》6号筛(1.0μm-250μm)备用。 1、中成药 (1)取样:从各批号的箱、包、瓶中随机取样,记录好厂家、批号,从各包装盒中任意取1丸,每批号不得少于3次。各供试品留样保存,保存期限至少1年。 水丸无包衣时,可直接取2丸-3丸,乳钵中研成细粉后,取少量置裁玻片上,滴加规定的试液,搅拌均匀,使粘结的细胞、组织分离,再按粉末特征加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当试液处理后观察。 水蜜丸或大蜜丸;可直接用刀片横向切开取一薄片,或用小钢铲取一小块(约15mg)放置在载玻片上制片观察。 (1) 去包衣:中药片剂常见包衣为糖衣,隔离层常使用胶浆、糖浆和滑石

中药鉴定学总结00356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2015-10-16 00:00 这是2014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11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11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一)基本概念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据统计,迄今为止中药种类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 3.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传统特色之一。 4.中成药: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 5.正品:凡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来源的品种均为正品。 6.优质品:完全符合或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和质量各项指标的中药商品为优质品。 7.代用品:因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正品相似而被代用的中药商品称为代用品。 8.伪品:凡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9.劣品:虽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所规定的中药来源品种,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的中药均为劣品。 10.混淆品:因中药品种的混乱、名称相同或形状相似等原因引起混淆现象的中药商品,称为混淆品。 (二)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中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及其饮片在临床上应用,绝大多数是以复方和中成药的形式入药,其中中成药所需的原料药占全部中药饮片的70%以上。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如半夏,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 对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就是保证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两条原则是中药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准绳。中药饮片鉴定的意义就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和使用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在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中药的鉴定,只有把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三)中药饮片鉴别的常用方法 中药饮片鉴别常用的方法以中药的性状鉴别和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主要应用人的感官,采用手摸、眼看、鼻嗅、口尝、辅以耳听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酒精灯、

中药及鉴定小结

1)如何用色谱法鉴别黄酮类化合物? 1.纸色谱(pc):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混合物。混合物的鉴定常采用双向色谱法。以黄酮苷类来说,一般第一向展开采用某种醇性溶剂,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等,主要是根据分配作用原理进行分离。第二向展开溶剂则用水或其他含水溶液,如2~6%醋酸等,主要是根据吸附作用原理进行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苷元中,平面性分子如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用含水溶剂如3%~5%hoac展开时,几乎停留在原点不动(rf<0.02);而非平面性分子如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查耳酮等,因亲水性较强,rf 值较大(0.10~0.30)。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苷化后,极性随之增大,在醇性展开剂中rf 值相应降低,同一类型苷元,rf值依次为:苷元>单糖苷>双糖苷。但在用水或2~8%醋酸、3%氯化钠水溶液或1%盐酸展开时,则苷元几乎停留在原点不动,rf 值大小顺序为:苷元<单糖苷<双糖苷。 2.硅胶薄层色谱:用于分离和鉴定弱极性黄酮类化合物。分离黄酮苷元常用的展开剂是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3.聚酰胺薄层色谱:特别适合于分离含游离酚羟基的黄酮及其苷类。展开剂中多含有醇、酸和水。 2)用紫外及可见光谱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测定样品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 (2)测定样品在甲醇中加入各种诊断试剂后得到的uv及可见光谱。常用的诊断试剂有甲醇钠(naome)、醋酸钠(naoac)、醋酸钠-硼酸(naoac-h3bo3 )、三氯化铝(alcl3)、三氯化铝-盐酸(al?鄄cl3-hcl)等。 (3)样品如为黄酮苷类,需先进行水解或甲基化后水解,得到苷元或甲基化苷元,再测定苷元或其衍生物的uv光谱。 3)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有何特征? 1.黄酮及黄酮醇类:黄酮、黄酮醇等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存在桂皮酰基及苯甲酰基组成的交叉共轭体系,故其甲醇溶液在200~400nm的区域内存在两个主要的紫外吸收带,称为峰带ⅰ(300~400nm)及峰带ⅱ(220~280nm)。黄酮、黄酮醇可通过带i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予以鉴别,小于350nm者为黄酮,而大于350nm者为黄酮醇。 2.查耳酮及橙酮类:共同特征是带ⅰ很强,为主峰,而带ⅱ较弱,为次强峰。查耳酮中,带ⅱ位于220~270nm,带ⅰ位于340~390nm,有时分裂为ⅰa (340~390nm)及ⅰb(300~320nm)。 3.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除有由a环苯甲酰基系统引起的带ⅱ吸收(主峰)外,因b环不与吡喃酮环上的碳基共轭(或共轭很弱),带ⅰ很弱,常在主峰的长波方向处有一肩峰。根据主峰的位置,可以区别异黄酮与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前者在245~270nm,后者在270~295nm. 4)黄酮类化合物的1hmnr谱有何主要特征? 一、a环质子 1.5,7-二羟基黄酮:h-6及h-8将分别作为二重峰(j= 2.5hz),出现在δ5.7~6.9区域内,且h-6总是比h-8位于高场。 2.7-羟基黄酮:a环上有h-5、h-6、h-8三个芳香质子。h-5因有c-4位羰基强烈的负屏蔽效应的影响,以及h-6的邻偶作用,将作为一个二重峰(j=9.0hz)出现在δ8.0左右。h-6因有h-5的邻偶(j=9.0hz)及h-8的间偶(j=2.5hz)作用,将表现为一个双二重峰。h-8 因有h-6的间位偶合作用,显现为一个裂距较小的二重峰(j=2.5hz)。 二、b环质子 1.4‘-氧取代黄酮:b环质子分为h-3’,h-5‘和h-2’,h-6‘两组,各以相当于2个氢的双峰

中药显微鉴定

庄博:1145608 显微鉴定是一门专业技术,是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的组织构造或粉末的细胞及其后含物特征,描述显微鉴别点,制订显微鉴别依据。制片:一般作横切面片或粉末片,必要时可作纵切面片或解离组织片等。植物的根、根茎、藤茎、皮、木类药材,以组织切片为主;叶、花、果实、种子等以表面制片或粉末片为主;全草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采用组织制片或粉末片时,可选择1~2个有明显鉴别作用的特征;全草的粉末应以混合粉末为主。为配合中成药的显微分析,动物类及矿物类药材均以粉末片为主。 第一节:根类药材 被子植物的根,根据其维管系统,可分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或单子叶植物根。 1.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例:细辛) 表皮皮层皮层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 特点:皮层宽,中柱小,木质部束及韧皮部束数目少,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呈星芒状,一般无髓。 2.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例:甘草) 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 特点:表层为木栓组织;皮层狭窄;韧皮部较发达或较狭窄;形成层环多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组成;中央大多无髓,少数有明显的髓部。 性状:粉防己质重坚脆,粉性,易折断;粉防己质坚硬,略粉性,不易折断 横切面:防己科粉防己落皮层、木栓层→皮层(窄,稀疏散有石细胞;布有短棒晶及小方晶)→韧皮部(半圆形)→ 形成层(束明显)→木质部(深入中心,数束)→射线宽,无髓部。 马兜铃科广防己皮层石细胞断续成环,布有簇晶、短棒晶及小方晶;韧皮部狭长,向外侧渐尖;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2或多分枝;射线较窄及髓部有异型维管束等区别于粉防己。 粉末:粉防己可见小方晶和小棒晶。淡黄色石细胞,孔沟、层纹明显。单粒淀粉直径至26μm;复粒2~8分粒,分粒较小。木纤维为韧型纤维。另可见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木薄壁细胞,木栓细胞等。 广防己可见簇晶。石细胞壁较厚,孔沟具分枝。单粒淀粉直径至30μm;复粒2~7分粒,分粒较大等区别于粉防己。 湘防己:称钩风的根横切面具异常构造,有2~7轮同心性维管束环层。 木防己:呈圆柱形,屈曲不直,表面黑褐色。质较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无粉质。皮层石细胞连成环带,方晶众多而大

中药鉴定学常用中药粉末鉴定表

十四种中药粉末特征要素表

葛根晶鞘纤维方晶 3-37μm 单、复具缘纹 孔排列 紧密, 孔较大 少,类圆 形、多角形 黄芪纤维无 3-13μm具缘纹 孔,短少,类三角 形 人参无 簇晶棱 角锐尖单、复 网纹、 梯纹 树脂道 三七无 簇晶棱 角较钝单、复3-13 μm 网纹、 梯纹 树脂道 当归无无单、复 梯纹、 网纹纺锤形薄壁细胞斜格状纹理 防风纤维束壁厚无无网纹 油管碎 片石细胞黄 绿色 柴胡木纤维长梭形无 网纹、 双螺纹油管碎 片 黄芩梭形韧皮纤维无单、复2-10 μm 网纹 石细胞较 多 薄壁细胞纺锤 形 地黄无方晶 网纹、 聚缘分泌细 胞内含 橙黄色 油滴状 物 薄壁细胞圆形 核 木香木纤维长梭状 方晶, 菊糖网纹 油室碎 片,内 含黄色

或棕色分泌物 山药纤维针晶 8-35μm, 单,复聚缘,网纹,螺纹,环纹 纤维晶体淀粉导管非腺毛腺毛气孔油室花粉石细胞表皮细胞菌丝胶丝果皮细胞花柱碎片 白术木纤维长梭形 针晶, 菊糖网纹、 聚缘 淡黄色,类 圆形、多角 形、长方 形、少数纺 锤形 泽泻壁较厚,木化 3-14μm, 单,复螺纹, 网纹、 聚缘 油室, 分泌细 胞含油 滴 川贝母5-64μm, 单、复,半 复 螺纹、 网纹 (炉) 不定式类长方形 浙贝母方晶6-56μm, 单,复,半 复 螺纹, 环纹 扁圆形 类多角形,长 方形 天麻针晶 鸡血藤晶鞘纤维方晶 分泌细 胞甚 石细胞

多,含 棕红色 物 牡丹皮簇晶 3-16μm, 单,复 含晶薄壁细胞 厚朴韧皮纤维方晶油细胞 椭圆 形,含 黄棕色 油状物 椭圆形,卵 圆形、类方 形、不规则 分支状 肉桂纤维长梭形针晶、 柱晶、 片状 10-20μm, 油细胞 类圆 形、长 圆形, 含黄色 油滴状 物 类圆形、类 方形,三面 厚,一面薄 大青叶橙皮苷 样结 晶,靛 蓝结晶 网纹, 螺纹 不定式连珠状增厚 洋金花簇晶, 砂晶, 方晶 非腺毛2种 类球 形、长 圆形 苦杏仁簇晶糊粉粒油滴 橙黄色,侧 面:贝壳薄壁细胞黄棕 色

中药鉴定中的显微鉴别总结

中药鉴定中的显微鉴别总结 - 本文出自药圈,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118185051.html,/thread-749173-1-1.html 双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木栓形内层,皮层韧初次,形次初木层,根射线达中,有髓是根茎。 单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单无形栓有表层,辐射为根散为茎,根髓茎无不见线,皮大木小最常见。 一、含草酸钙晶体的品种 <一>含簇晶的品种 1.大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多,无石细胞,无纤维。 2.何首乌:有草酸钙簇晶(有少数管胞和木纤维 3.太子参:薄壁细胞含少数簇晶 4.白芍: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细胞含2个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有木纤维长梭形)。 5.地榆: 薄壁组织有较的草酸钙蔟晶,有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6.人参:簇晶多,棱角锐尖(根茎导管旁偶有木纤维),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6分粒组成。 7.西洋参:簇晶棱角较长而尖,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棕色树脂,淀粉粒为单粒,类圆形。 8.三七:簇晶少,其棱角较钝。有树脂道碎片。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10分粒组成。 9.白芷:薄壁细胞有簇晶(18微米)。 10.牡丹皮:含簇晶,含晶细胞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有时可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11.辛夷:有时可见簇晶,有的石细胞成分枝状,油细胞众多。 12.丁香:簇晶细小,极多,油室众多,纤维。 13.金银花:簇晶细小。 14.山楂:草酸钙蔟晶少数(山里红无石细胞),山楂有较多石细胞。 15. 蓼大青叶:叶肉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多量的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 16. 小茴香: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 簇晶要记牢,蓼太何大小,白芷牡丹芍,三人楂关榆,丁香金银小。 含方晶、柱晶的品种 1.地黄:方晶细小,在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有分泌细胞,内含橙黄色油滴或橙黄色颗粒状物。 2.浙贝母:方晶,方形或多面形,少数成梭形,杆状或簇状,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中。 3.川贝母: (暗紫贝母)方晶少数,呈细小方形,梭形略呈圆簇状,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中。 4. 红花:薄壁细胞中偶见小方晶。 5.厚朴:含少数方晶,有分枝状石细胞,纤维,油细胞。 6. 砂仁:外胚乳有少数细小方晶 7. 沉香:有柱晶,纤维管胞,木纤维 8. 补骨脂:为柱晶壁内腺 9. 防己:柱晶及方晶 10. 枳壳:斜方晶或棱晶,有大型油室 11.五倍子:可见少数棱晶 12 桔梗:不去外皮者有栓皮层,细胞中偶含草酸钙小棱晶。 方晶母红砂厚地,柱晶沉香补骨脂,五桔棱晶二枳己。 <三>含砂晶的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