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试题库(有答案)

大气试题库(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A.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平

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

运动。2.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B)。

A.工业生产。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交通运输。

D.生态环境破坏。

3.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

状呈(D)。

A.平展型。

B.波浪型(翻卷型)。

C.漫烟型(熏蒸型)。

D.爬升型(屋脊型)。

4.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气体的密度。

C.尘粒的粒径。

D.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A.

重力除尘装置。B.惯性除尘装置。C.离心力除尘装置。D.洗涤式除尘装置。

6.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m。

B.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

式。

D.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A)。A.颗粒雷诺数Re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B.1<Re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p<2某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

数关系。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

关系。11A.CaOH2SO2CaSO3H2O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

率的快慢。2H2O2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

式中,(11C)是对吸收过程不利的反应。

BCaCO3SO2H2OCaSO3H2OCO2

2212.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D)为宜。

11A.C旋风除尘器。CaSO3H2OSO2H2OCaHSO3222B.袋式除尘器。

C.静电除尘器。1HO3HOO2CaSO2HOD2CaSO3222422

D.湿式除尘器。

13.在以下关于除尘器电晕电场中的粒子荷电机理的论述中,错误的

是(C)。

A.直径dP>0.5μm的粒子以电场荷电为主。

B.直径dP<0.2μm的粒

子以扩散荷电为主。

C.电场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D.扩散荷电

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甲烷CH4CH4NO22H2O4NOCO2BCH42O22AH2OCO214.A用NO某的化学反应

式中,()式为副反应。4作还原剂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15.根据气液两相间物

CCH4NO2HO2NCODCH2NONCO2HO4222222质传递过程的双膜理论,以下

论述中(D2)是错误的。4A.即使气液两相主体呈湍流时,气膜和液膜仍

呈层流。

B.气液两相主体不存在浓度梯度,被吸收组分在气液两相主体的扩散

阻力可以忽略不计。C.在气膜和液膜中,没有吸收组分的积累。

D.气液两相主体达到平衡时,相界面处才没有任何传质阻力。16.目

前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是(A)。

A.二氧化硫、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B.氮氧化物、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C.一氧化碳、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微粒。

17.以下对地球大气对流层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A.一般情况下,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C.受地面状况和人为活动影响最为显著.D.水汽和尘埃的含量较少。

18.烟囱上部大气存在着逆温层、下部的大气为不稳定时,烟羽的形

状呈(C)。A.平展型。

B.波浪型(翻卷型)。

C.漫烟型(熏蒸型)。

D.上升型(屋脊型)。

19.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C)的平方成正比。

A.尘粒的密度。

B.气体的密度。

C.尘粒的粒径。

D.气体的粘度。

20.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D)占用的空间体积最小。

A.重力除尘装置。

B.惯性除尘装置。

C.离心力除尘装置。

D.洗涤式除

尘装置。

21.电除尘装置发生反电晕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A.烟尘的电阻率

小于104·cm。B.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烟尘的电阻率在104~1011·cm之间。

D.烟气温度太高。

22.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C)微米的尘粒,在大气中可以

长时间飘浮而不易沉降下来,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A.0.1。B.1。

C.10。

D.100。

23.在旋风除尘器的内、外涡旋交界圆柱面上,气流的(A)最大。A.

切向速度。B.径向速度。C.轴向速度。D.粉尘浓度。

24.填料塔、湍球塔和筛板塔是最常用的气态污染物吸收净化设备,

空塔气速是影响它们正常运行的技术指标。设它们的空塔气速分别为V1、V2和V3,则在设备选择或设计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为(B)。A.V1V2V3。

B.V1V2V3。

C.V1V3V2。

D.V2V1V3。

25.燃料油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中对整个燃烧

过程起控制作用的是(D)。A.燃料油的雾化和油雾粒子中的可燃组分的

蒸发与扩散;B.燃料油的雾化和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C.燃料油的雾化

和可燃气体的氧化燃烧;

D.燃料油的雾化、油雾粒子中的可燃组分的蒸发与扩散和可燃气体与

空气的混合。26.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不

宜采用(B)。A.旋风除尘器。B.袋式除尘器。C.静电除尘器。D.湿式除

尘器。

27.在以下关于气体吸附过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2

A.对于化学吸附而言,因为其吸附热较大,所以降低温度往往有利于

吸附。B.增大气相主体的压力,从而增加了吸附质的分压,对气体吸附有利。C.流经吸附床的气流速度过大,对气体吸附不利。

D.当用同一种吸附剂(如活性炭)时,对于结构类似的有机物,其分

子量愈大,沸点愈高,被吸附的愈多,对结构和分子量都相近的有机物,

不饱和性愈大,则愈易被吸附。28.A用氢作还原剂,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NO某H2NO2H2ONOB的化学反应式中,(2H2O22H2OA)式通常称为脱色反应。

C2H2NO2HOND2NO5H2NH2HO2222),整个过程受化学动力学控制。3229.在一般情况下,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控制步骤是(DA.反应物分子从气流

中通过层流边界层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B.反应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通

过微孔向催化剂内部扩散.C.反应物分子被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

D.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30.可能引起全球气候

变暖的大气污染物是(C)

A.SO2。

B.NO某。

C.CO2。

D.VOC。

31.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A.烟尘的电阻

率小于104·cm。B.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C.烟气中粉尘浓度太高。

D.烟气温度太高。

32.活性炭优先吸附的气体是(D)。A.SO2。B.NO某。C.CO2。D.VOC。

33.旋风除尘器内压力最低处是(D)。

A.内涡旋圆柱面。

B.外涡旋交界圆柱面。

C.内、外涡旋交界圆柱面。

D.锥体处。

34.计算流体阻力的阻力系数受(D)的影响。

A.流体的密度。

B.颗粒的密度。

C.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速度。

D.颗粒雷诺数。

35.以下那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D)

A.CO。

B.CO2。

C.CH4。

D.SO2。

36.可能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B)。

A.SO2。

B.NO某。

C.CO2。

D.CH4。

37.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D)微米的尘粒,在大气中可以飘浮而不易沉降下来,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A.0.1。B.1。C.10。

D.100。

38.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必须执行的标准是(B)。

A.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9.煤中(C)形态的硫,不参加燃烧过程。

A.黄铁矿硫。

B.有机硫。

C.硫酸盐硫。

D.元素硫。

40.大气圈中,(A)集中了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汽。

A.对流层。

3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41.大气圈中,(B)集中了大气中的大部分臭氧。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42.在吸气罩的四周加上挡板,吸气罩的吸气量将(B)。A.增加一半。

B.减少一半。

C.保持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3.采用湿式(C)的脱硫工艺,也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

化物。

A.石灰/石灰石法。

B.双碱法。

C.氯酸钾法。

D.氧化镁法。

44.采用干式(C)的脱硫工艺,也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

化物。

A.干法喷钙法。

B.循环流化床法。

C.电子束辐射法。

D.喷雾干燥法。

45.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的逆温是(A)。A.辐射逆温。B.下沉逆温。

C.平流逆温。

D.锋面逆温。

46.在对流层中的冷空气团与暖空气团相遇时形成的逆温是(D)。A.

辐射逆温。B.下沉逆温。C.平流逆温。D.锋面逆温。

47.a为气块运动的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r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rd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B)时,表示大气不稳定。

A.r<rd。

B.r>rd。

C.r=rd。

D.a=g。

48.a为气块运动的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r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rd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A)时,表示大气稳定。

A.r<rd。

B.r>rd。

C.r=rd。

D.a=g。

49.某工业炉窑烟气烟尘浓度为20000mg/m3,烟尘比电阻为2某102·cm,拟采用(A),比较合适。A.旋风除尘器。B.袋式除尘器。C.静

电除尘器。D.湿式除尘器。

50.某工业炉窑烟气烟尘浓度为20000mg/m3,烟气温度为250℃,烟

尘比电阻为2某108·cm,拟采用(C),比较合适。

A.旋风除尘器。

B.袋式除尘器。

C.静电除尘器。

D.湿式除尘器。

二、判断题【认为叙述正确,在()内记“”、错误记“”】

1.一般情况下,我国冬季的大气污染程度高于夏季的大气污染程度。(√)

2.海陆风是海风和陆风的总称,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山谷风是山

风和谷风的总称,它发生在山区;它们都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

3.在一个除尘系统中,分级除尘效率一定小于总除尘效率(某)

4.能

够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一定是二氧化硫或者三氧化硫。(某)5.化学吸

附过程的吸附热比物理吸附过程要大。(√)6.溶解度系数H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易溶气体H值小。(某)

4

7.湍球塔是一种有外部能量引入的气体吸收设备。(某)

8.通常情况下,物理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是外扩散,其吸附速率取决

于吸附质分子从气相主体到吸附剂颗粒外表面的扩散速率的大小。(√)

9.催化剂的活性是衡量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之效能大小的尺度,

它取决于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与催化剂的表面积无关。(某)

10.在一般情况下,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控制步骤是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的化学反应,整个过程受化学动力学控制(√)

11.我国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水平高于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水平。(某)

12.大气的气温直减率()大于作绝热上升运动的干空气的气温直减率(d)时,大气层结不稳定。(√)

13.从除尘装置的结构上来看,旋风除尘器都是采用切向进风方式。(某)14.某地雨水的pH值为6.0,由此可以说明该地区是酸雨地区。(某)15.物理吸附是可逆的,而化学吸附一般是不可逆的。(√)16.温度对气体溶解度有较大的影响,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17.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气体吸收设备。(某)

18.通常情况下,吸附速率将取决于吸附质分子从气相主体到吸附剂颗粒外表面的扩散速率。(1)

19.催化剂可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但不参加化学反应中的任何过程。(√)20.固定催化床的压力损失与床层截面积的三次方成反比。(√)

21.因为粉尘的密度一般都大于1,所以,对于同一粉尘而言,其斯托克斯粒径一定大于其空气动力学粒径。(某)

22.大气的气温直减率()小于作绝热上升运动的干空气的气温直减率(d)时,大气层结不稳定。(某)

23.发达国家对NO某排放的控制标准比发展中国家要严。(√)24.燃煤锅炉烟气中的NO某主要以NO形式存在。(√)25.燃煤锅炉烟气中的NO某主要以NO2形式存在。(某)26.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可以实现在线清灰。(√)27.各种形式的袋式除尘器都可以实现在线清灰。(某)

28.各种形式的静电除尘器都可以实现在线清灰。(某)29.分割粒径大于

平均粒径。(某)30.分割粒径小于平均粒径。(某)31.分级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粒径就是分割粒径。(√)32.吸气口气流速度衰减较慢,而

吹气口气流速度衰减较快。(某)33.吸气口气流速度衰减较快,而吹气

口气流速度衰减较慢。(√)34.在一定气流速度条件下,管道的直径越小,其摩擦阻力就越小。(某)35.在一定气流速度条件下,管道的直径

越小,其摩擦阻力就越大。(√)

36.在吸气量和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四周有挡板的吸气口的吸气速度

比无挡板的吸气口大一倍。(√)

37.在吸气量和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四周有挡板的吸气口的吸气速度

比无挡板的吸气口小一倍。(某)

38.发展中国家对NO某排放的控制标准比发达国家要严。(某)

39.活性炭吸附法净化燃煤锅炉烟气时,在去除硫氧化物的同时,还

可以去除氮氧化物。(√)

40.活性炭吸附法净化燃煤锅炉烟气时,对硫氧化物的去除率很高,

而对氮氧化物的去除率很低。(某)

41.目前,在世界各国的烟气脱硫领域,石灰石湿法脱硫的装机容量

远大于石灰湿法脱硫的装机容量。(√)

42.目前,在世界各国的烟气脱硫领域,石灰湿法脱硫的装机容量远

大于石灰石湿法脱硫的装机容量。(某)

43.在废气处理的生物洗涤塔中生活的微生物系统属于悬浮生长系统。(√)44.在废气处理的生物洗涤塔中生活的微生物系统属于附着生长系统。(某)45.在废气处理的生物过滤塔中生活的微生物系统属于悬浮生

长系统。(某)46.在废气处理的生物过滤塔中生活的微生物系统属于附着生长系统。(√)47.混合气体中,可燃组分的浓度高于其爆炸上限浓度时,则形成爆炸。(某)48.混合气体中,可燃组分的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时,则形成爆炸。(某)

49.用氨作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的反应温度远高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的反应温度。(某)

50.用氨作还原剂,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的反应温度远高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的反应温度。(√)

三、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2.温室效应3.一次污染物4.二次污染物

5

5.空气过剩系数6.空燃比

7.低位发热量8.高位发热量9.大气边界层10.干绝热直减率11.大气稳定度12.逆温13.海陆风14.山谷风

15.城市热岛环流16.风速廓线模式17.熏烟(漫烟)过程18.危险风速19.污染系数

20.斯托克斯(Stoke)直径2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2.粒径分布23.分割直径24.反电晕现象25.电晕闭塞26.有效驱进速度27.烟气调质28.过滤速度29.保护作用时间30.空间速度

四、问答题

1.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有哪些措施?

2.旋风除尘器内的压力分布有什么规律?

3.电除尘器空载运行时的电晕电流为什么大于带负荷运行时的电晕电流?气体含尘浓度太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克服这种后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吸气口气流速度分布具有哪些特点?

5.满足工业规模使用的吸附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主要有哪几种?

6.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什么?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有什么规律性?

7.旋风除尘器的卸灰装置为什么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

8.应用于工业废气净化的电除尘器为什么要采用负电晕?电除尘器为什么比其它类型除尘器少消耗电能?9.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10.为了进行有效吸附,对吸附器的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11.石灰/石灰石洗涤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将己二酸和硫酸镁作为添加剂加入吸收液中有什么作用?12.说明气液两相间物质传递过程的“双膜理论”的主要论点。1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14.烟囱高度设计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15.化学吸收过程的计算要考虑哪些平衡计算?化学吸收过程与物理吸收过程相比,为什么能获较高的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

五、计算题

1.已知煤炭的重量组成为:C77.2%,H5.2%,N1.2%,S

2.6%,O5.9%,灰分7.9%。计算完全燃烧时燃料(煤)

与空气的理论质量比,并计算燃烧烟气的组成(对气态组分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对固体组分以g/m3N表示)。2.粉尘由dp=5μm和dp=10μm

的粒子等质量组成。除尘器A的处理气量为Q,对应的分级效率分别为70%和85%;

除尘器B的处理气量为2Q,其分级效率分别为76%和88%。试求:(1)并联处理总气量为3Q时,总除尘效率;

(2)总处理气量为2Q,除尘器B在前,2台除尘器A并联在后串联

的总效率。

3.用Orat烟气分析仪测得烟气成分如下:CO2和SO2总计为10.7%,

O2为8.2%,不含CO,求过剩空气系数。若

实测烟尘浓度为4200㎎/m3,校正至过剩空气系数α=1.8时,烟尘

浓度是多少?

4.某三通道电除尘器,气流均匀分布时总效率为99%,若其它条件不变,

气流在三个通道中分配比例改变为1:2:3

时,总效率变为多少?

5.试验测得固定床吸附器的保护作用随床长的变化如下:

床长(m):104070100保护作用时间(min):20320650980求:(1)吸附区前进的线速度;

(2)吸附区的不饱和度为0.6时,吸附区的形成时间。

6.某铜冶炼厂的烟筒高150m,烟云抬升高度为75m,其SO2排放速率

为1000g/.估算下风向5km处的SO2地面浓

6

度.假定风速为3m/,大气稳定度为C.在相同条件下,若新建一座烟筒

以使地面浓度降低为现在的50%,烟筒高度应为多少米?

7.某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0%,欲将其除尘效率提高至99%。有人建议使用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滤饼的比电阻,

从而使电除尘器的有效驱进速度提高一倍。若此建议可行,电除尘器的效率能满足要求吗?也有人建议,通过提高电除尘器的电压即可满足将除尘效率提高至99%的要求。若按此建议,电除尘器的电压应增加多少?

8.某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分割直径为0.9m,有关法规规定排气中含尘量不得超过500mg/m3。假定:a.电除尘器入口处的粉尘浓度为

30000mg/m3;

b.德意希方程的形成为i=1-e某p(-Kdp),

其中i:分级效率;K:经验常数;dp:颗粒直径,(m);c.粒径分布如下:

重量百分比范围%2025252010平均粒径(m)3.58.013.019.045.0试确定:(1)该静电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

(2)出口处烟气中粉尘浓度是否满足有关法规的规定。

9.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

C:85.5%H:11.3%O:2.0%N:0.2%S:1.0%

试计算:(1)燃油1kg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2的最大浓度(按生成的硫化物中SO2占95%来考虑)。(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5%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10.100万kw的燃煤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为40%,所燃煤的热值为26,700kJ/kg,灰分含量为12%,假定50%的灰

分以颗粒物形式进入烟气。现在用电除尘器捕集烟气中的颗粒物(飞灰),其参数为粒径区间,μm0~55~10~20~40>401020粒子的质量百

分1417212325比,%ESP的捕集效率,%7092.59699100试计算该电厂排

放颗粒物的量,以kg/计。11.已知某电厂的烟气温度为473K,压力等于96.93kPa,湿烟气量Q=10400m3/min,含水汽6.25%(体积)。奥萨

特分析仪分析的结果为:CO210.7%,O28.2%,不含CO。污染物排放

的质量流量是22.7kg/min。求:(1)污染物排放的质量速率(以t/d表示);(2)污染物在烟气中的浓度;(3)燃烧时的空气过剩系数。

12.甲烷在空气过剩20%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已知空气的湿度为

0.0116mol(H2O)/mol(干空气),试计算:

(1)燃烧1mol甲烷需要的实际空气量;(2)燃烧产物的量以及烟

气组成。

13.下表是某种城市垃圾的组成。该垃圾的热值为2.2kcal/g,密度

为0.38t/m3。燃烧后湿烟气的组成为:7.2%的CO2,

--

10.9%的O2,300某106的CO和100某106的NO某。试计算:(1)空气过剩百分比;

(2)10m3/h的焚烧炉所需要的供气速率;(3)排气中的SO2体积分数。成分分析元素分析成分质量分数/%组成质量分数/%金属8.7水分28.16纸张44.2碳25.62塑料1.2氧21.21毛皮,橡胶1.7氢3.45织物2.3硫

0.10木头2.5氮0.64食物残渣16.6灰分20.82玻璃8.5园林废物12.6

其他1.7

14.处于某市东部远郊平原地区的某燃煤电厂,烟囱有效高度为137m,当时当地的SO2污染物容许排放控制系数

P=34t/(m2·h),试问该电厂SO2容许排放量为多少?若该电厂增加

一组发电机组,新增的发电机组燃煤锅炉的SO2排放量为0.6t/h,则新

建排烟烟囱的有效高度应为多少?

15.某电厂的烟囱直径为6.71m,排气速率为24.4m/,烟气温度123℃。此工厂的海拔高度约为1920m,烟囱高度

180m,因此烟囱的海拔高度约为2100m,该高度的气压约为790kPa,

年均气温为10℃。估算风速分别为1、3、10和30m/时的烟气抬升高度。

16.某电除尘器实测除尘效率为90%,现欲使其除尘效率提高至99%,集尘板面积应增加多少?

17.某电除尘器由两个平行的通道组成,每个通道处理气体量相等,

其除尘效率为95%。现维持处理气体总量不变,

但气流分布发生偏差,三分之二的气体进入第一个通道,另外的气体

进入第二通道。其他条件不变时,试计算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7

18.装机容量为750MW的燃煤电站欲用布袋除尘器控制飞灰排放。根

据经验选取气布比为1.5m/min,电站满功率

运行时需要处理的烟气体积为42480m3/min,试计算需要的过滤面积。若布袋长12m、直径30cm,试计算所需布袋的总数。

19.一锅炉每分钟燃煤1000kg,煤炭热值为26000kJ/kg,煤中氮的含

量为2%(质量分数),其中20%在燃烧中转

化为NO某。如果燃料型NO某占总排放的80%,计算:(1)此锅炉

的NO某排放量;(2)此锅炉的NO某排放系数;

(3)安装SCR,要求脱氮率为90%,计算需要NH3的量。20.活性炭处理废气中的甲苯,处理气体的温度为100oF,流量30m3/min,其中甲苯的莫尔分率为0.005(即0.5%)。假设去处效率为100%,一次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试计算下面两种情况下的活性炭使用量:

(1)活性炭不再生,用后即抛弃;(2)活性炭在300oF时再生,直到出口气体中含有0.5%的甲苯。

8

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二、填空题 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 2.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 0

大气试题库(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 )。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 )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 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 A. 颗粒雷诺数Re p ≤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Re p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 500<Re p <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 颗粒雷诺数Re p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 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 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C )是对吸收过程不利的反应。 ()()A Ca OH SO CaSO H O H O B CaCO SO H O CaSO H O CO C CaSO H O SO H O Ca HSO D CaSO H O H O O CaSO H O .?+→?+?++→?+??++→??++→?22322322322322232322242121212121212212322 12.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 D )为宜。 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13. 在以下关于除尘器电晕电场中的粒子荷电机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直径d P >0.5μm 的粒子以电场荷电为主。 B. 直径d P <0.2μm 的粒子以扩散荷电为主。 C. 电场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D. 扩散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 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 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 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 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 B 压力损失小 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 D 处理烟气量大 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 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 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 A 降低沉降室高度 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 C 增加沉降室高度 D 增加沉降室长度 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 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 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 ☐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 10 mg/m3; ☐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 ☐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 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

大气题库(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从下到上对流平流中间 P63-65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P77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与d相反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P150 5-79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P186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P188 A.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

之间的关系。 B.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P146 A.颗粒雷诺数Rep ≤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p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p <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p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P400 A.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C )是对吸收过程不利的反应。 ()()A Ca OH SO CaSO H O H O B CaCO SO H O CaSO H O CO C CaSO H O SO H O Ca HSO D CaSO H O H O O CaSO H O .?+→?+? ++ →? +??++→? ? ++→?2 2 3 2 2 322322 3 2 2 2 3 2 32224212 12 12 1 2 121 221 2 322 12.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 D )为宜。 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在以下关于除尘器电晕电场中的粒子荷电机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直径dP >0.5μm 的粒子以电场荷电为主。 B. 直径dP <0.2μm 的粒子以扩散荷电为主。 C. 电场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D. 扩散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用甲烷CH4作还原剂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x 的化学反应式中,(A )式为副反应。

大气试题库(有答案)

大气试题库(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A.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平 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 运动。2.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B)。 A.工业生产。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交通运输。 D.生态环境破坏。 3.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 状呈(D)。 A.平展型。 B.波浪型(翻卷型)。 C.漫烟型(熏蒸型)。 D.爬升型(屋脊型)。 4.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气体的密度。 C.尘粒的粒径。 D.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A. 重力除尘装置。B.惯性除尘装置。C.离心力除尘装置。D.洗涤式除尘装置。 6.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m。 B.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 式。 D.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A)。A.颗粒雷诺数Re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B.1<Re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p<2某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大气试试题库(有答案解析)

大气试试题库(有答案 解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904144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从下到上对流平流中间 P63-65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P77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与d相反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P150 5-79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P186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P188

大气污染防治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防治法考核试题 一、判断题 1、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 对√ 错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 ) 对 错√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必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对 错√ 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只要符合排放浓度标准就行,不需要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 对 错√ 5、禁止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备。( ) 对√

错 6、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 对√ 错 7、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不必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 对 错√ 8、单位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应当采取防燃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 对√ 错 9、国家强制燃煤单位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置,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 对 错√ 10、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 对√ 错

二、选择题 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起施行。[单选题] * A、2015年1月1日 B、2015年7月1日 C、2015年8月29日 D、2016年1月1日√ 2、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____为目标,坚持____,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____和布局,调整____。[单选题] * A、源头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B、源头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源头治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源头治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3、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单选题] * A.奢华、浪费B、低碳、节俭√ C、低碳、环保 4、排放工业废气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____。[单选题] *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清洁生产批复 C、排污许可证√ D、营业执照 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______的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单选题] *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题库第一章 气象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大气概况试题及答案

题库第一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大气概况试题及答案 1. 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为?()? [单选题] * A.对流层、等温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正确答案)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热层 D.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2. 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 [单选题] * A.臭氧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正确答案) 3. 在大气成分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是()? [单选题] * A.氧气 B.水汽 C.臭氧 D.二氧化碳(正确答案) 4. 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互相转化(即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份)。()? [单选题] * A.氮气 B.氧气 C.水汽(正确答案)

D.二氧化碳 5. 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 [单选题] *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正确答案)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6. 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 [单选题] * A.缓慢递减 B.迅速递减(正确答案) C.缓慢递增 D.迅速递增 7. 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 [单选题] * A.暖湿空气(正确答案)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8. 目前城市大气质量监测报告中通常提到的污染物种类有()? [单选题] * A.二氧化硫(正确答案) B.二氧化碳 C.氮气 D.臭氧 9. 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可以充当()? [单选题] * A.凝结核,不利于相变过程发生

大气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 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 A、H2、He和CO B、CO2、CH4、NH3和H2O C、N2和O2 2、已知气压为p(hPa),气温为t(℃)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ρd(kg/m3)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e(hPa)的湿空气密度ρ(kg/m3)的表达式。 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 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 A、露点温度 B、相对湿度 C、比湿 D、水汽压 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H20)和(NH3)等 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 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P20 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 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 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 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 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 A、惰性气体 B、水汽 C、臭氧 D、气溶胶 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 A、小核(r<0.1) B、大核(0.11) D、爱根核(r<0.1) 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13、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水汽和饱和水汽的摩尔分数之比(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 14、露点温度是指(湿空气定压降温到饱和时(相对于水面)的温度) 15、在相同状态下,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大于)平冰面饱和水汽压 16、对流层臭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从平流层以(湍流和扩散)的方式输送来的,(对流层顶的裂缝)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 17、臭氧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但它对(紫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8、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高。 19、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为:(BCD) A、氧气 B、水汽 C、臭氧 D、二氧化碳 20、一些大气污染成分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害物质,最常见的有(D) A、酸雨和粉尘 B、氢氧化合物和粉尘 C、氢氧化合物和光化学烟雾 D、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21、降水的作用能消除气溶胶粒子的(D)左右,因此能见度好转空气清新。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22、大气三大部的组成分为(A) A、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 B、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C、干洁大气、水汽、二氧化碳 D、气溶胶、水汽、氧气 23、在温度低于0℃后,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比冰面上饱和水汽压大,这个差值在(-12℃)时最大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图)。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A.削弱大气逆辐射 B.削弱太阳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2.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下图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蔬菜 S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示意图N 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小 4.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减弱大气逆辐射 D.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一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考虑空气垂直运动,0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6.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T1VP2,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读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风带1与风带2风向不同),完成下列各题。 气乐带 7.图中气压带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8.若某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特点是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 判断 1.大气与空气是同一概念。(×) 2.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属于混合型。(×) 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4.粉尘属于气溶胶状态污染物而雾则是属于气态污染物。(×)5.我国是世界上污染最重的国家之一。(√) 6.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雨。(×) 7.我国最大的酸雨区是华南、西南酸雨区。(√) 8.无烟煤是形成年代最久的煤。(√) 9.燃料中的所有成分均可燃烧。(×) 10.天然燃料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11.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含炭量就越高。(×) 12.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后,就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3.天然气中不含有硫化物,因此燃烧后不排放有害气体。(×)14.煤中的可燃硫在燃烧过程中均能够被氧化生成SO2。(√)15.燃煤旋风炉产生的热致NOx比其它燃烧炉要多得多。(√)16.燃料中的氮约有20%~70%转化成NOx。(√) 17.燃烧中产生的多环化合物是由于燃烧不完全造成的。(×)18.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就可能越多。(×)19.如果适当的增加空气过剩系数,能够降低碳粒子的生成。(√) 选择题 20.目前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任务是控制(A)的污染。 A.颗粒污染物、SO2;B.SO2、NO x C.颗粒污染物、NO x D.SO2、重金属铅 21.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 A.吸附法B.燃烧法C.吸收法D.催化转化法 22.影响燃烧过程的“3T”因素是指(A ) A.温度、时间、湍流B.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C.温度、时间、空燃比D.温度、时间、空气过剩系数 23.能够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D )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24.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造成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 C )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2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脱除煤中的硫( D ) A.洗选煤B.型煤固硫C.循环硫化床燃烧D.制水煤浆。26.降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燃料NOx不明显的燃烧器是( A )A.强化混合型低NO x燃烧器;B.分割火焰型低NO x燃烧器; C.部分烟气循环低NO x燃烧器;D.二段燃烧低NO x燃烧器。27.不论采用何种燃烧方式,要有效地降低NOx生成地途径是( B )A.降低燃烧的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

题库(大气科学基础题库)

难度分为:A-很难、B-较难、C-一般、D-容易 大气科学基础(一)习题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大气由()几种组成。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B.干洁大气、大气气溶胶、水汽 C.均匀大气、非均匀、离子 【知识点】:1.1 【难易度】:D 【答案】:B 2. 干洁的主要成分有()等几种。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B.大气气溶胶、水汽 C.原子、电子、带电离子 【知识点】:1.1 【难易度】:D 【答案】:A 3. 在气象学中,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 A.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B.对大气的能量转化和变化有重要影响 C.在常温常压下保持气体状态 【知识点】:1.1 【难易度】:D 【答案】:AB 4.

大气气溶胶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 A. 影响大气光学特性; B. 能够产生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 C. 对维护大气辐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D .能够作为云凝结核 【知识点】:1.1 【难易度】:B 【答案】:ACD 5. 以尺度分,大气气溶胶的主要类型有()(可多选) A. 爱根核 B. 云凝结核 C. 固液态颗粒 D .巨核、大核 【知识点】:1.1 【难易度】:B 【答案】:AD 6. 下列哪些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气体()(可多选) A. 2O 和 3 O B. 氮气和氮氧化合物 C. 2CO 、4CH 、2H D .2CO 、 s CFC 、2SO 【知识点】:1.1 【难易度】:C 【答案】:D 7. 设两气层气温直减率分别为γ1和γ2且γ1<γ2<0,随高度增加则( )

A.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慢 B.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快 C.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慢 D.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快 【知识点】:1.2 【难易度】:A 【答案】:D 8. 以温度随高度分布进行分层,可以分为:(可多选)() A.对流层、平流层 B.热层、臭氧层 C.热层、中层 D.电离层、散逸层、磁层 【知识点】:1.2 【难易度】:D 【答案】:A 、C 9.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可多选) 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C.满足地转平衡条件 D.垂直混合强烈 【知识点】:1.2 【难易度】:C 【答案】:ABD 10. 一般来说,垂直混合强烈的气层,具有() A.0<γ,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