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

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

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

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

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

B 压力损失小

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

D 处理烟气量大

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

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

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

A 降低沉降室高度

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

C 增加沉降室高度

D 增加沉降室长度

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

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

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

☐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

10 mg/m3;

☐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

☐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

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

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1)如果要求除尘系统总效率为99.92%,重力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80%,计算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如果粉尘有效驱进速度为0.12 m/s,电场中气流速度为1.2 m/s,计算该电除尘器的集尘面积。(12分)五.一个完整的通风除尘系统及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请绘出一个最常用的除尘器负压运行的除尘系统示意图,并简要说明负压运行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2分)

15.在处理水泥窑含尘气体时,用喷湿方法有利于电除尘器的操作,主要是由于

A 增大了比电阻

B 改进了凝聚性能

C 改进了高比电阻粉尘的表面导电性能

D 增强了电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

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

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

B 压力损失小

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

D 处理烟气量大

3.压力损失(过滤阻力)是衡量袋式除尘器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速度越大,过滤阻力越高,阻力与过滤速度呈线性关系

B 对同一袋式除尘系统,进气粉尘浓度越高,过滤时阻力上升也越快

C 过滤状态时间越长,阻力也越大

D 过滤阻力只与烟气的性质有关,与袋式除尘器清灰方式无关

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

A 降低沉降室高度

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

C 增加沉降室高度

D 增加沉降室长度

5.硫酸烟雾属于下列哪类污染物

A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B 气态污染物

C 一次污染物

D 二次污染物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采用由3个固定床组成的一个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

☐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

10 mg/m3;

☐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

☐吸附床:操作周期12 h,吸附4 h,再生6 h,备用2 h

问:

1.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

2.如果选择空床流速为15m/min,试计算固定床中吸附剂层的几何尺寸。(12分)

四.某除尘系统共设3个集气吸尘罩,各吸尘罩的风量、位置和计算阻力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系统设计角度,计算说明该除尘系统主要存在什么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该系统对除尘器而言,属于负压运行还是正压运行?该运行方式有什么优点?

3.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后,该系统中的风机最小风量和最小压头应该是多少?

(不考虑漏风,风量和压头的安全余量系数均取15%)

(12分)五.下图为某一过滤式除尘设备的结构简图,请结合图中数字标号对该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并简要介绍该除尘设备在结构上和工作过程中具有哪些主要特点。(12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

一.单选题

1.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范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A 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地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A不得建设工业生产设施;

B 不得建设任何设施;

C不得建设任何污染环境的设施;

D 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

3.新建、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

A可申请增加总量指标;

B限期治理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C 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D 可以购入总量指标。

4.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

B ≤100μm

C >10μm

D 介于10μm~100μm

5.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

A 273K,1atm

B 20℃,1atm

C 0K,1atm

D 273K,100Pa

6.按照存在的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

A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B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

C 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D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7.按照帕斯奎尔分类法,大气可以划分A、B、C、D、E、F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D为哪个级别

A 稳定

B 不稳定

C 中性

D 极不稳定

8.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小于和等于该粒径的粉尘质量与大于该粒径的粉尘质量相等,该粒径是

A 质量中位粒径

B 个数中位粒径

C 分割粒径

D 平均粒径

9.下列哪种粉尘适合采用湿式除尘器

A 电厂烟尘

B 水泥

C 面粉

D 熟石灰

10.在含有毒有害气体车间设置局部排风,局部排风系统的基本组成是

A 集气罩、风管、阀门、净化设备、风机

B 集气罩、风管、风机、消声器、排气筒

C 风管、净化设备、风机、测试孔、排气筒

D 集气罩、风管、净化设备、风机、排气筒

11.填料塔是工业上常用的净化吸收设备,在空塔气速的设计选择上,应控制在下列哪个范围内

A 液泛速度的2倍以内

B 液泛速度的1.5倍以内

C 液泛速度的75%以内

D 与液泛速度基本相同

12.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方法是

A 电子束法

B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C 钠碱吸收法

D 海水吸收法

13.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提高SO2吸收效果

A 降低操作压力

B 提高操作温度

C 延长气液两相接触时间

D 增大水滴粒径

14.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净化烟气中SO2的工艺流程,在吸收塔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控制浆液pH为

A 8~9

B 5~6

C <4

D >9

15.对于集气罩的设计,以下哪种观点不正确

A 尽可能将污染物包围起来,将污染物扩散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尽可能减少排风量;

B 为方便工人操作和观察,集气罩开口面积越大越好,吸风点宜设在物料集中或飞溅部位;

C 集气罩的结构和位置不应妨碍生产工艺操作和设备检修,必要时可设计成活动罩或拼装罩,罩口宜尽可能靠近污染源;

D 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尽可能与污染气流方向一致,采取配套辅助措施消除或减弱横向气流干扰。

16.在燃烧过程中,降低Nox生成的有效途径

A 降低燃烧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

B 降低燃烧温度,减少燃料的燃烧时间

C 提高燃烧温度,减少燃料的燃烧时间

D 提高燃烧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

二.多选题

1.从防止大气污染的角度考虑,新建工厂的选址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 污染物本地浓度小;

B 上部逆温出现频率较低;

C 大气扩散稀释能力较强;

D 排放的污染物被输送到城市居民区的可能性最小。

2.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

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3.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

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

B 压力损失小

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

D 处理烟气量大

4.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

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

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5.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

A 降低沉降室高度

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

C 增加沉降室高度

D 增加沉降室长度

6.关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吸附为放热反应,物理吸附不放出热量

B 物理吸附是可逆反应,化学吸附不可逆

C 引起吸附剂和吸附质间的吸附力不同

D 物理吸附可在极快瞬间达到平衡,化学吸附达到平衡比较缓慢

7.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压与单台风机风压一样

B 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C 风量是两台风机风量之和

D 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小。

8.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中,为防止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沉积而堵塞管道,可采取下列哪些方法

A 采用内部构件少、阻力小的设备

B 降低烟气温度

C 加入己二酸

D 加入硫酸钙和亚硫酸钙

9.工业生产中,为了增加对气态污染物的吸收,提高吸收效率,多采用化学吸收法,下面哪个过程属于化学吸收A 水吸收SO2

B 碱液吸收SO2

C 酸液吸收NH3

D NaOH吸收HCl

10. 除尘系统风量较大时,可采用两台同型号风机并联工作,当管网一定后,下面那些说法是错误的

A 系统运行总风量是并联时每台风机实际运行风量的2倍

B 系统运行总风量是一台风机单独工作时风量的2倍

C 并联风机提供的风压,与并联时每台风机实际运行提供的风压相等

D 并联风机提供的风压,与一台风机单独工作时提供的风压相等

三.案例

1.某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SO2排放率为170mg/s,当大气稳定度为C时,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烟气抬升高度为235m,σy=200m,σz=120m。计算SO2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A 0.053mg/m3

B 0.06 mg/m3

C 0.11 mg/m3

D 0.011 mg/m3

2.两个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0%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总除尘效率为

A 72%

B 98%

C 85%

D 95%

3.某净化装置,进口气体流量为5.5 Nm3/s,污染物浓度为750 mg/Nm3,装置出口气体流量为5.1 Nm3/s,污染物浓度为50 mg/Nm3。则该装置的净化效率为

A 93.33%

B 93.82%

C 85%

D 92.73%

4.采用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甲苯蒸气,饱和以后再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入高温蒸汽

B 加压再生

C 抽真空再生

D 选用再生溶剂进行再生

5.将海拔高度为50m处使用的G4-73锅炉离心式风机转移到2400m高海拔地区使用,下列风机性能发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风机的全压会增加;

B 风机的效率不变

C 风机的风量会降低

D 风机的轴功率会增加

6.某车间生产中产生的烟气量为20000m3/h,烟气温度为200℃;另一个车间产生烟气量为18000 m3/h,烟气温度为100℃。两种烟气混合后的温度为(气体比热均按照等值计算)

A 147℃

B 144℃

C 150℃

D 134℃

7.某旋风除尘器的进口气体流速为17m/s,如果该除尘器的阻力系数为8.5,则在标准状态下其压力损失为(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1.293kg/m3)

A 1588Pa

B 1230Pa

C 1654Pa

D 1856Pa

8.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半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

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

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

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

问:每个吸附床的活性碳用量应该与下列哪个数值最为接近?

A 1.11 m3

B 1.31 m3

C 0.95 m3

D 0.91 m3

9.某火电厂烟囱的高度为160m,如果某时刻计算出烟气的抬升高度为110m,则该时刻烟囱的有效高度为

A 160m

B 110m

C 270m

D 50m

10.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

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

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

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

(连锁题)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g/m3,粉尘排放浓度为50mg/Nm3。

11.除尘系统应达到的除尘总效率为

A 99.83%

B 99.91%

C 99.89%

D 99.87%

12.如果要求除尘系统总效率为99.92%,重力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80%,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应为

A 99.92%

B 99.9%

C 99.6%

D 79.93%

13.如果电除尘器的效率为99.8%,粉尘有效驱进速度为0.12m/s,电场中气流速度为1.2m/s,则该电除尘器的集尘面积应为

A 69 m2

B 432 m2

C 4316 m2

D 1874 m2

14.某炉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量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为节约电能,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当风机高转速为960 r/min时,电机功率为1250kW;如果风机转速为320 r/min时,电机功率为

A 46.3 kW

B 92.6 kW

C 138.9 kW

D 416.7 kW

(连锁题)某除尘系统共设3个集气吸尘罩,各吸尘罩的风量、位置和计算阻力如下图所示

15.除尘系统中最不利的环路是

A CEFGHIJ

B BDEFGHIJ

C ADEFGHIJ

D ADEFGH

16.哪两个管段的压力平衡是满足规范要求的

A AD与BD

B BDE与CE

C ADE与CE

D AD与CE

17.如果管路负压段漏风率为3%,除尘器漏风率为5%,按规范要求所选风机的最小风量应为

A 16500 m3/h

B 16200 m3/h

C 15750 m3/h

D 15000 m3/h

18.按照规范要求,所选用风机最小压头应为

A 2000Pa

B 2242Pa

C 2300Pa

D 2400Pa

(连锁题)某汽车涂装生产线晾干室面积为84m2,通风采用上送下排方式,断面风速0.20m./s,涂装所用溶剂主要是甲苯和二甲苯,其产生的废气中有机物浓度为100~200mg/m3,温度为20℃。现采用活性碳纤维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进行处理,即采用活性碳纤维首先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而后用120℃左右的热空气对纤维进行再生,再生产生的高温、高浓度有机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处理。

19.若第一级活性炭纤维吸附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为95%,第二级催化燃烧法有机物去除效率为98%,则系统有机物总去除效率是

A 99.9%

B 93.1%

C 95.0%

D 98.0%

20.假如第一级活性炭纤维吸附浓缩装置对有机物的浓缩倍数是20,则系统所选用的催化燃烧装置的处理风量按照标准状态计算是

A 2818 m3/h

B 3024 m3/h

C 4057 m3/h

D 6048 m3/h

(连锁题)某工厂用重力沉降室来净化含尘气流,经测定,气流中粉尘的粒径分布数据如下表所示:

p g

L=2.4m,高度H=0.4m,室内气流速度v=0.2m/s。

21.被该沉降室全部捕集的最小尘粒粒径是

A 34.2μm

B 35.2μm

C 30.3μm

D 31.3μm

22.该重力沉降室的总除尘效率是

A 65%

B 56%

C 74%

D 47%

(连锁题)某石油化工厂拟设一烟囱来排放含SO2的尾气,SO2的排放量为242g/s,该地区近地面10-100m高度内的平均风速为6m/s,σz=0.5σy,经计算得知烟气提升高度为36.5m,当地SO2的本底浓度为0.07 mg/m3,若当地环境空气中SO2的浓度限值为0.5mg/m3。

23.该工厂烟囱的最小几何高度是

A 68.3m

B 105m

C 111.7m

D 80.3m

24.如SO2削减后的排放量为142g/s,其他条件不变,该工厂烟囱的几何高度应为

A 43.8 m

B 80.3m

C 113.6m

D 77.1m

25.若粉尘的真密度为910,则其堆积密度可能是

A >910 kg/m3

B <910 kg/m3

C ≤910 kg/m3

D ≥910 kg/m3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反应相间短路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广泛采用接线方式。

A.0°B.30°C.-30°D.90°

2.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利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方式。A.欠补偿B.完全补偿C.过补偿

3.继电保护的是指保护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A.选择性B.速动性C.灵敏性D.可靠性

4.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5.在同样的整定条件下,受系统振荡影响最大的阻抗继电器是。

A.方向阻抗继电器B.透镜型阻抗继电器C.全阻抗继电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序方向保护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B.零序方向保护无电压死区

C.在电压瞬时值为零时,空载投入单相变压器就不会出现励磁涌流

D.励磁涌流中包含有大量的非周期分量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

A.主后备保护B.内部故障的主保护C.外部故障的主保护D.外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9.在下面的保护中,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

A.距离保护C.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D.零序电流保护

10.距离保护受的影响,测量阻抗将增大,保护范围缩小(单侧电源线路)。

A.外汲电流B.助增电流

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t =∆1.在图示网络中,拟在各断路器上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已知时限级差0.5S。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问:各断路器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多少?哪些断路器上必须装设功率方向元件?

2.简述振荡与短路的区别,振荡闭锁回路可以采用哪些原理来实现?

3.在两端电源的线路上装设重合闸和单侧电源线路上的重合闸有什么不同?

4.综述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5.解释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起动阻抗和整定阻抗含义

四、计算(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的35 kV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中,已知线路AB的最大工作电流为110A,最大运行方式下d1点三相短路电流为1310A,d2点三相短路电流为505A;最小运行方式下d t =∆1点三相短路电流为1100A,d 2点三相短路电流为490A,时限级差0.5S。今拟在线路AB上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试计算各段的动作电流、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限(忽略第Ⅰ段的灵敏度校验)。

="= 1.3,kk'(kk = 1.2,kzq = 2.0,kh = 0.85)"'1.1,kk

2.在图示网络中,已知网络的正序阻抗z1 = 0.4 /km;A、B变电站装有反应相间短路的距离I、II段保护。试求:Ω

="= 0.85,kk'(1)A变电站距离保护I、II段的整定值(kk 0.8),校验II段的灵敏度klm

过渡电阻的三相短路时,A变电站距离保护的Ⅰ段是否会拒动?Ω(2)当线路AB距A侧45kM处发生经1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

课程代码:0230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电气元件配置两套保护,一套保护不动作时另一套保护动作于跳闸,称为_______保护。

2.电流继电器的_______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3.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保护称为_______。

4.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是按_______来选择的。

5.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是按系统经常运行方式下电流和电压元件的保护范围_______这一条件来整定的。

6.零序过电流保护与相间过电流保护相比,由于其动作电流小,所以灵敏度_______。

7.全阻抗继电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

8.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采用0°接线。例如:时,=_______。

9.精确工作电流I ac是阻抗继电器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I ac越小,表明U0越小,即_______。

10.距离Ⅱ段的整定阻抗应按分支系数K b为最小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目的是为了保证_____。

11.在双侧电源系统中,当两电压电势模值相同且系统阻抗角和线路阻抗角相等时,振荡中心处于_______。

12.故障时发信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

13.相差高频保护采用比较线路两端_______相位来反应对称短路。

14.在三侧电源时,三绕组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的制动线圈应接于_______。

15.对于中性点可接地或不接地的变压器需要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和_______。

16.相对于中、小型机组,大型发电机组参数的变化将对继电保护“四性”中的_______性不利。

17.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的三次谐波电压,机端量总是_______中性点量。

18.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将出现_______向负序电压,并产生相应的负序电流。

19.对于单母线或双母线保护,通常把_______放在重要位置。

20.微机保护的基本算法是计算被测电气量的大小和_______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2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条件是( )

①M e≥M f②M e≤M f

③M e≥M f+M s④M e≥0

22.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考虑( )

①采用过电流保护②与下一级过电流保护相配合

③与下一级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④与下一级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

23.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小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为系统( )

①最大运行方式②最小运行方式

③正常运行方式④事故运行方式

24.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应采用( )

①三相星接线②两相星接线

③0°接线方式④90°接线方式

25.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串联线路上发生跨线不同相两点接地短路时,三相完全星接线电流保护只切除远离电源故障点的几率为( )

①100% ②2/3

③1/3 ④0

26.按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则应为( )

①②

③④

27.短距离输电线路比长距离输电线路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要( )

①小②大

③一样④不受影响

28.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方法是( )

①改变电抗变压器UV原边匝数

②改变电抗变压器副边匝数

③改变电压变换器UR原边匝数

④改变电抗变压器UR副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

29.发电机单继电器式横差保护为防止励磁回路一点接地后发生瞬时性第二点接地引起保护误动作,采取的措施是( )

①接入TA ②接入TV

③接入KT ④接入KOF

30.标识制动型差动继电器的灵敏性较比率制动型差动继电器灵敏性( )

①高②低

③两相短路时高,三相短路时低④两相短路时低,三相短路时高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方向性电流保护为什么有死区?死区由何决定?如何消除?

32.阐述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33.光纤分相差动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34.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什么?

35.通常采用什么措施来提高3/2断路器接线母线保护的可信赖性?

36.何谓频率混叠现象?如何消除?

四、综合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7.如图所示为一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当d点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短

路时:

(1)画出全网电容电流的分布;

(2)写出各元件首端零序电流的表达式;

(3)提出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短路的保护方案。

38.已知采用幅值比较方式构成继电器的两个电压量,且动作条件为≥,试问:

(1)所构成的继电器是什么继电器;

(2)在复平面上画出它的动作特性;

(3)该继电器的整定值是什么?

39.画出发电机三次谐波等值电路,得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时机端三次谐波电压和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随接地点变化的曲线。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0.如图网络,试计算保护1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限及最小保护范围,并说明当线路长度减到40km、20km时情况如何?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已知:。

41.如图所示,各线路均装有距离保护,Z1=0.4Ω/km,试对保护1的距离Ⅱ段进行整定计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 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 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P5 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 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 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 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 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 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 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 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P141 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 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 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 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④大气污染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 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 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 6、简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 8、化学吸附的特征(P262) 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 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智慧树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目前主要包括 A:温室效应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 D:旱灾 正确答案: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 2、下列污染物属于一次污染物的是 A:CO B:SO2 C:O3 D:NO 正确答案:CO,SO2,NO 3、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在NOx还原催化转化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同时使哪些成分都得到高度净化。 A:颗粒物 B:CO C:HC D:NOx 正确答案:CO,HC,NOx 4、移动源的排放因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车速

B:车型 C:油品 D:车龄 正确答案:车速,车型,油品,车龄 5、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B: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 C:固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D: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正确答案: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煤的工业分析 A:硫酸盐 B:水分 C:灰分 D:挥发分 正确答案:硫酸盐 7、煤中的S经过燃烧大约()转化成SO2。A:30% B:50% C:70% D:90% 正确答案:90%

8、当燃烧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氮会被氧化成NOx,这种NOx称为 A:热力型氮氧化物 B:燃料型氮氧化物 C:瞬时氮氧化物 D:基本型氮氧化物 正确答案:热力型氮氧化物 9、固定源中,哪种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基本不随燃烧设备的变化而变化?A:颗粒物 B:SO2 C:CO D:NOx 正确答案:SO2 10、理论空气量与(α-1)的乘积代表的是 A:理论烟气量 B:实际烟气量 C:过剩空气量 D:实际空气量 正确答案:过剩空气量 11、某地雨水的pH值为6.0,由此可以说明该地区是酸雨地区。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二、填空题 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 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

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 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 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部分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 (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 (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 (5)散逸层:气温很高,空气很稀薄,空气离子的运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1120663班大气题 一、填空: 1 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2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 3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 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 三种 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5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二、名词解释: 1 温室效应 2 燃烧 3 可吸入颗粒物 4二次污染物 5空燃比 答案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元素如加完,一氧化二氮,臭

氧,氟氯烃,水蒸汽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3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4 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5单位质量燃料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四、简答题 1.除尘过程的机理? 答:将含尘气体引入具有一种或几种力作用的除尘器,是颗粒相对其运载气流产生一定的位移,并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最后沉淀在捕系表面上。 2、简述燃料中硫的氧化过程 答:煤受热后,煤中有机硫与无机硫也挥发出来,松散结合的有机硫在低温(小于700K)下分解。紧密结合的有机硫在高温(800K)下分解释出。 3、简述高斯扩散模式的假定及其扩散种类? 答:(1)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 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 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 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 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 B 压力损失小 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 D 处理烟气量大 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 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 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 A 降低沉降室高度 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 C 增加沉降室高度 D 增加沉降室长度 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 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 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 ?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 10 mg/m3; ?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 ?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 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

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及答案 流经两级除雾器除雾,在此处将清洁烟气中所携带的浆液雾滴去除。 最后,洁净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烟囱排向大气。脱硫过程主反应1.SO2+H2O→H2SO3溶解吸收反应 2.CaCO3+H2SO3→CaSO3+CO2+H2O中和反应3.CaSO3+1/2O2→CaSO4 氧化反应 4、答:目前烟气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某、吸 附法净化烟气中的NO某。例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SCR过程 是以氨作还原剂,通常在空气预热器的上游注入含NO某的烟气。此处烟 气的温度约290~400℃,是还原反应的最佳温度。在含有催化剂的反应器 内NO某被还原为N2和水。5、答案略四、计算题 1、解:1kg燃油含: 重量(g)摩尔数(g)需氧数(g) C85571.2571.25H113- 2.555.2527.625S100.31250.3125H2O22.51.250N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 设干空气O2:N2体积比为1:3.78,则:理论空气量99.1875某4.78=474.12mol/kg 重油。即474.12某22.4/1000=10.62m3N/kg重油。 烟气组成为CO2:71.25mol,H2O:55.25+1.25=56.50mol, SO2: 0.1325mol,N2:3.78某99.1875=374.93mol。理论烟气量 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 即502.99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P1)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P3) 3、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P4) 4、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 雾、露、霜)称为酸雨。(P4) 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 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P5) 7、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P22) 8、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

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P45) 9、干绝热直减少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P71) 10、温度层结:用坐标图表示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简称温度层结。 (P72) 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 密度(球直径。(P118) 12、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过程。 13、气体吸收: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4、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15、收到基: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的成分,即锅炉燃烧的实际成分。 16、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质。 3、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0与理论空气量之比V0a. 4、集气罩:用以收集污染气体的装置。 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常温下它们的蒸发速率大,易挥发。 6、温室效应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8、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祖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1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1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1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 15、有效躯进速度:在实际中常常根据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除尘效率,代入德意希方程反算出相应的躯进速度。 16、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17、烟气脱销: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NO x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NO x排放量 18、控制流速法:系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随吸入气流流入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 填空题: 2、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 4、大气污染侵入人体主要途径有: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5、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是指除尘效率为50%时的粒径。若除尘器的分割粒径越小,除尘效率越高。 7、近地面层中风速廓线模有:对数律风速廓线模式、指数律风速廓线模式两种 8、烟囱高度计算的方法有: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P值法四种。 9、在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分别为:斯托克斯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11、吸附设备中要有: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流化床吸附器三种类型。 12、VOCs来源于大型固定源(如化工厂)的排放、交通工具、电镀、喷漆、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所排的废气。 13、大气中臭氧减少1% ,地面收紫外线辐射增2% 到3% 。 15、全球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三大问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 1、气溶胶态污染物: 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 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P5 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 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 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 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 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 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 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 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P141 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 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 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 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④大气污染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 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 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 6、简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 8、化学吸附的特征(P262) 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 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 四、问答 1、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 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 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P5 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 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 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 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 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 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 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 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P141 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

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 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 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 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④大气污染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 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 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 6、简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 B ≤100μm C >10μm D 介于10μm~100μm 2.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 A 273K,1atm B 20℃,1atm C 0K,1atm D 273K,100Pa 3.按照存在的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 A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B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 C 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D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4.按照帕斯奎尔分类法,大气可以划分A、B、C、D、E、F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D为哪个级别 A 稳定 B 不稳定 C 中性 D 极不稳定 5.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筛上累积质量分布和筛下累积质量分布等于50%,该粒径是 A 质量中位粒径 B 个数中位粒径 C 分割粒径 D 平均粒径6.下列哪种粉尘适合采用湿式除尘器 A 电厂烟尘 B 水泥 C 面粉 D 熟石灰 7.填料塔是工业上常用的净化吸收设备,在空塔气速的设计选择上,应控制在下列哪个范围内 A 液泛速度的2倍以内 B 液泛速度的1.5倍以内 C 液泛速度的75%以内 D 与液泛速度基本相同 8.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方法是 A 电子束法 B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C 钠碱吸收法 D 海水吸收法 9.两个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0%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总除尘效率为 A 72% B 98% C 85% D 95% 10.某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SO2排放率为170 g/s,当大气稳定度为C时,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烟气抬升高度为235m,σy=200m,σz=120m。计算SO2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A 0.053mg/m3 B 0.06 mg/m3 C 0.11 mg/m3 D 0.011 mg/m3 11.某净化装置,进口气体流量为5.5 Nm3/s,污染物浓度为750 mg/Nm3,装置出口气体流量为5.1 Nm3/s,污染物浓度为50 mg/Nm3。则该装置的净化效率为 A 93.33% B 93.82% C 85% D 92.73% 12.采用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甲苯蒸气,饱和以后再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通入高温蒸汽 B 加压再生 C 抽真空再生 D 选用再生溶剂进行再生 13.某旋风除尘器的进口气体流速为17m/s,如果该除尘器的阻力系数为8.5,则在标准状态下其压力损失为(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1.293kg/m3) A 1588Pa B 1230Pa C 1654Pa D 1856Pa 14.某火电厂烟囱的高度为160m,如果某时刻计算出烟气的抬升高度为110m,则该时刻烟囱的有效高度为 A 160m B 110m C 270m D 50m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 个选项中,只有1 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 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 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颗粒雷诺数Re p ≤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 判断 1.大气与空气是同一概念。(×) 2.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属于混合型。(×) 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4.粉尘属于气溶胶状态污染物而雾则是属于气态污染物。(×)5.我国是世界上污染最重的国家之一。(√) 6.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雨。(×) 7.我国最大的酸雨区是华南、西南酸雨区。(√) 8.无烟煤是形成年代最久的煤。(√) 9.燃料中的所有成分均可燃烧。(×) 10.天然燃料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11.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含炭量就越高。(×) 12.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后,就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3.天然气中不含有硫化物,因此燃烧后不排放有害气体。(×)14.煤中的可燃硫在燃烧过程中均能够被氧化生成SO2。(√)15.燃煤旋风炉产生的热致NOx比其它燃烧炉要多得多。(√)16.燃料中的氮约有20%~70%转化成NOx。(√) 17.燃烧中产生的多环化合物是由于燃烧不完全造成的。(×)18.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就可能越多。(×)19.如果适当的增加空气过剩系数,能够降低碳粒子的生成。(√) 选择题 20.目前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任务是控制(A)的污染。 A.颗粒污染物、SO2;B.SO2、NO x C.颗粒污染物、NO x D.SO2、重金属铅 21.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 A.吸附法B.燃烧法C.吸收法D.催化转化法 22.影响燃烧过程的“3T”因素是指(A ) A.温度、时间、湍流B.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C.温度、时间、空燃比D.温度、时间、空气过剩系数 23.能够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D )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24.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造成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 C )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2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脱除煤中的硫( D ) A.洗选煤B.型煤固硫C.循环硫化床燃烧D.制水煤浆。26.降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燃料NOx不明显的燃烧器是( A )A.强化混合型低NO x燃烧器;B.分割火焰型低NO x燃烧器; C.部分烟气循环低NO x燃烧器;D.二段燃烧低NO x燃烧器。27.不论采用何种燃烧方式,要有效地降低NOx生成地途径是( B )A.降低燃烧的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8

第 1 页 共 19 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 B ≤100μm C >10μm D 介于10μm~100μm 2.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 A 273K ,1atm B 20℃,1atm C 0K ,1atm D 273K ,100Pa 3.按照存在的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 A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B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 C 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D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4.按照帕斯奎尔分类法,大气可以划分A 、B 、C 、D 、 E 、 F 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D 为哪个级别 A 稳定 B 不稳定 C 中性 D 极不稳定 5.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筛上累积质量分布和筛下累积质量分布等于50%,该粒径是 A 质量中位粒径 B 个数中位粒径 C 分割粒径 D 平均粒径 6.下列哪种粉尘适合采用湿式除尘器 A 电厂烟尘 B 水泥 C 面粉 D 熟石灰 7.填料塔是工业上常用的净化吸收设备,在空塔气速的设计选择上,应控制在下列哪个范围内 A 液泛速度的2倍以内 B 液泛速度的1.5倍以内 C 液泛速度的75%以内 D 与液泛速度基本相同 8.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方法是 A 电子束法 B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C 钠碱吸收法 D 海水吸收法 9.两个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0%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总除尘效率为 A 72% B 98% C 85% D 95% 10.某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 ,SO 2排放率为170 g/s ,当大气稳定度为C 时,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 ,烟气抬升高度为235m ,σy =200m ,σz =120m 。计算SO 2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A 0.053mg/m 3 B 0.06 mg/m 3 C 0.11 mg/m 3 D 0.011 mg/m 3 11.某净化装置,进口气体流量为5.5 Nm 3/s ,污染物浓度为750 mg/Nm 3,装置出口气体流量为5.1 Nm 3/s ,污染物浓度为50 mg/Nm 3。则该装置的净化效率为 A 93.33% B 93.82% C 85% D 92.73% 12.采用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甲苯蒸气,饱和以后再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入高温蒸汽 B 加压再生 C 抽真空再生 D 选用再生溶剂进行再生 13.某旋风除尘器的进口气体流速为17m/s ,如果该除尘器的阻力系数为8.5,则在标准状态下其压力损失为 (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1.293kg/m 3) A 1588Pa B 1230Pa C 1654Pa D 1856Pa 14.某火电厂烟囱的高度为160m ,如果某时刻计算出烟气的抬升高度为110m ,则该时刻烟囱的有效高度为 A 160m B 110m C 270m D 50m

西交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题含填空与简答(含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一、单选(60分) 1、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提高重力沉降室效率的是() A、降低室内气流速度 B、降低沉降室高度 C、增大沉降室长度 D、增大沉降室宽度 正确答案:D 2、某粉煤炉燃烧产生的飞灰遵从以质量为基准的正态分布,且有ds.9=10um,dau1=52.4um,则do为() A、28.4um B、21.2um C、22.9um D、31.2um 正确答案:D 某粉尘的真密度为2.7g/cm3,在重力场中颗粒在空气中终末沉降速度为0.02m/s,空气的密度为 1.29kg/m3,粘度为1.75×10-5Pa·s。该粉尘颗粒的沉降粒径(Stokes粒径)为() A、25.4μm B、15.4μm C、20μm D、10.4μm 正确答案:B 3、根据除尘效率的高低,可将除尘器分为低效、中效和高效除尘器,下列除尘器中属于高效除尘器的是() A、重力沉降室 B、电除尘器 C、惯性除尘器 D、旋风除尘器 正确答案:B 4、某争化装置,进口气体流量为5.5m/s,污染物浓度为750mg/m2,装置出口气体流量为5.1m/s,污染物浓度为50mg/m2。则该装置的净化效率为() A、93.33%

B、93.82% C、85% D、92.73% 正确答案:B 两个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0%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总除尘效率为() A 72% B 98% C 85% D 95% 正确答案:B 发达国家 5、按照帕断至尔分类法,大气稳定度可以划分A、B、C、D、E、F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F级属于以下哪个级别() A、稳定 B、不稳定 C、中性 D、极不稳定 正确答案:A 6、a为气块运动的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为气温垂直递减率,n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时,表示大气不稳定。 A、rrd C、r=rd D、a=g 正确答案:B 7、下列哪一种气团属于不稳定气团() A、r-r=0 B、r-rd>0 C.-ra<0 D、r-ras0 正确答案:B 8、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平辰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