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分析法试题库(填空题)

原子荧光分析法试题库(填空题)
原子荧光分析法试题库(填空题)

原子荧光分析法试题(填空题)

1.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从高能级返回低能级的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能量辐射,即原子荧光。

2.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从高能级返回低能级除发射荧光外,也可能在原子化器中与其它电子、原子、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而产生荧光猝灭现象,影响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3.物质所发射出荧光的量子数和所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之比称为荧光量子效率。

4.基态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级的过程称之为激发,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总具有跃迁回基态、伴随释放能量的趋势。

5. 荧光量子效率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分子结构、状态及环境,如温度、pH 值及溶剂等。

6.当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与所吸收的能量对应的光谱线叫做共振吸收线,而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所放出的能量对应的光谱线叫做共振发射线。

7.当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必须吸收相当于两个能级差的能量,而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则要释放出相对应的能量。

8.原子荧光可分为3类:即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和敏化荧光,其中以共振荧光最强,在分析中应用最广。

9.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有激发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及检测系统。

10.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表示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11.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含量的试验中采用硫脲-抗坏血酸将五价的砷还原为三价,还原速度受温度影响。

12.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硒含量的试验中,六价硒几乎不发生反应,测定时是以四价硒的形式存在。

13.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含量的试验,是利用还原剂硼氢化钾/硼氢化钠将砷还原为挥发性氢化物,借助载气将其导入原子光谱分析系统进行测

量。

14.七十年代末,由于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激光器及各种高效原子化器的使用,AFS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

15.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原子浓度较高时容易发生自吸,它可使荧光信号变化和荧光谱线变宽,从而减少峰值强度。

16.原子荧光分析仪分为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分析仪与色散型原子荧光分析仪。

17. 原子荧光激发光源可用连续光源或锐线光源。

18. 电子跃迁方式主要有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19. 为保持仪器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或校准周期之间应进行必要的期间核查。

20. 原子荧光分析仪的检测系统包括光电信号的转换及电信号的测量。

21. 选择分解试样的方法时应考虑测定对象、测定方法、干扰元素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22. 原子荧光分析仪检测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一般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检测器。

23. 在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测定过程中用于实现待测元素反应生成氢化物或蒸气的装置是氢化反应装置。

24. 激发光源是原子荧光光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分析的检出限、精密度和稳定性。

25. 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用作激发光源的有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等离子体、激光等。

26. 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

27. 目前HG-AFS仪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原子化器是屏蔽式石英炉原子化器。

28. HG-AFS仪的气路主要是提供载气和屏蔽气。载气用于将产生的氢化物(或蒸气)、氢气剂少量的水蒸气带入原子化器中原子化。

29. 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荧光强度和检测灵敏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灯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但灯电流过大时,会发生自吸现象,而且噪声也会增大,

同时会缩短灯的使用寿命。

30. 目前绝大多数原子荧光光谱仪都采用氩气作为工作气体,在工作中同时起载气和屏蔽气的作用。

实验一,二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条件的选择和水样中总砷的测定

实验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2.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量条件的选择方法及测量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确定各项条件的最佳值。 二、方法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 在一定工作条件下,荧光强度I F与被测元素的浓度c成正比,其关系如下: I F = K c 氢化物发生原理: BH4- + H++ 2As3+ +3H2O →2AsH3↑+H2↑+ BO33-生成的AsH3蒸汽在载气的带动下,经过火焰原子化,As原子接受由低压砷灯发出激发光照射,基态砷原子被激发到高能态,当返回到基态时辐射出共振荧光,此荧光经聚光镜聚焦于光电倍增管,实现光电转换,最后得到信号。 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测量条件选择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本实验通过砷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测量条件的选择,如灯电流、载气流量等,确定这些测量条件的最佳值。 三、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 1.PF6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北京普析通用),砷高强度空心阴极灯。 2.试剂: (1)砷标准贮备液(1000u g?mL-1):国家标准。 (2)砷实验工作溶液(1u g?mL-1):由砷标准贮备液1000u g?mL-1逐级稀释得到。 (3)硫脲溶液(100g?L-1):称取硫脲10g,加入80mL蒸馏水,水浴加热溶解,蒸馏水稀至100mL,摇匀。 (4)硼氢化钠-氢氧化钠溶液(15g?L-1):称取5g氢氧化钠溶于200mL蒸馏水,加入15g硼氢化钠并使其溶解,用蒸馏水稀至1000mL,摇匀。 (5)2% 盐酸溶液(v/v):移取20ml HCl(GR),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6)(1+1)盐酸溶液(v/v)。 四、测量条件的选择 1.10ng?mL-1标准溶液的配制

合规测试题3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规定》适用于对农发行员工和各级机构在办理业务中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实施的经济处罚。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规定》对经办人员违规操作、责任岗位明确的一般性违规行为,直接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对因管理不到位或多个岗位失误形成的一般性违规行为,对责任单位给予经济处罚。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规定》包括了9大类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即:①违反资金计划、中间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②违反信贷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③违反信贷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④违反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⑤违反结算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⑥违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⑦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及大宗物品集中采购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⑧违反有关业务系统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⑨违反国际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 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是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制定信贷制度、办法、操作流程、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的基本依据,所称信贷指为客户提供的各种本外币贷款类信用业务和非贷款类信用业务。 5、农发行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

策,围绕农发行总体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持履行政策职能,坚持信贷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坚持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开管理, 建立健全信贷管理组织体系和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实现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 6.根据《中国银行合规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于一家银行来讲,合规是指银行及其员工必须遵守外部法规,即其经营所在司法辖区内的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命令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国际惯例及当地监管部门具有约束力的要求;必须遵守银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内部规范。 7.合规工作是指为加强员工合规意识,保障全行合规经营,实现对违规行为的早期预警,防范或降低经营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和信誉风险,各级法律与合规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开展的规章制度建设、合规监督检查、合规培训、咨询、调研、宣传及反洗钱等工作。 8.合规是每个员工及各级管理层共同的责任。 9. 根据《中国银行合规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业务部门在开发新产品时必须获得法律与合规部门的意见 10.合规工作具有建设性、预警性、独立性、外部性、动态性的特点。11.?通过一系列合规措施和合规程序,实现早期预警,在事前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在早期阶段发现违规行为或使违规行为提前暴露,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以上内容体现了合规工作的预警性。 12.下级分行总经理对本行法律与合规部门或合规员呈报给上级法律

数据库原理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试题答案(B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关系中主码的取值必须唯一且非空,这是由 ___________ 完整性规则决定的。 2、当数据库被破坏后,如果事先保存了数据库副本和 ________________ ,就有可能恢复数据库。 3、数据库的 ____________ 是指数据库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4、关系数据操作语言的特点是:操作对象与结果均为 ___________ 、操作的非过程性强、语言一体化、并且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 5、SQL 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 _____________ 之间的结构化的查询语言。 6、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 _______________ 映象,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7、视图是一个需表,它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但 _________ 操作将有一定的限制。 8、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 _____________ 、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 9、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 _____ 的策略。 10、知识库系统和主动数据库系统是将数据库技术和 ________ 技术相结合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SQL 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 AGE IS NULL B . AGE IS NOT NULL C . AGE=NULL D . NOT (AG E IS NULL) 2、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 ) A .完整性规则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操作 D .并发控制 3、DB, DBMS 和 DBS 三者间的关系是() A . D B 包括 DBMS 和 DBS B . DBS 包括 DB 和 DBMS C . DBMS 包括 DBS 和 DB D . DBS 与 DB 、 DBMS 无关 4、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 ( ) A .丢失更新 B .数据独立性会提高 C .非法用户的使用 D .增加数据的冗余度 5、并发事务的交叉执行破坏了事务的() A .原子性 B .隔离性 C .一致性 D .永久性 6、3NF ()规范化为 BCNF 。 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7、()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库 D .文件组织 8、一个 1 : n 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 A .实体的码 B. 各实体码的组合 C. n 端实体的码 D. 每个实体的码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讲座—电子技术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讲座—电子技术 1、原子荧光法原理 分光光度法 原子汲取法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聚光原子荧光

原子化器 2、方法特点 测定Hg、As、Bi、Se、Sb、Be、Te、Ge(Sn、Pb、Cu)等最可靠、最有前途的方法。不使用SnCl2作还原剂,而使用NaBH4(KBH4)作还原剂。 要紧特点: (1)光谱干扰少; (2)基体阻碍阻碍易于消除; (3)通过氢化物发生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4)依照所测元素的还原性质不同,可进行价态分析; (5)气相干扰少; (6)线性范围宽,测汞可达三个数量级; (7)灵敏度远远高于冷原子汲取法。 3、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灵敏度专门高,防止试剂、器皿的沾污和扣除空白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这点比其他方法更为重要)。

(1)小的光电倍增管电压,可减少噪声水平; (2)观测高度直接阻碍测量灵敏度和数据的稳定性,建议使用6~8mm(不同仪器标尺可能不同); (3)载气及流量:原子荧光法只能使用Ar气,这点与冷原子荧光法不同,Ar气纯度专门重要,达到1%时,会导致Hg(As、Bi、Se、Sb、Te、Ge)灵敏度降低约5%; (4)载气流量过大会冲稀测定成分的浓度,过小不能迅速将测定成分带入石英炉,一般以0.4~0.6L/min为宜; (5)屏蔽气体:屏蔽气体可防止周围空气进入火焰产生荧光淬灭,一般在0.6~1.6L/min范围选择; (6)仪器都有峰高和峰面积测量的功能,用峰高好; (7)选择最佳延迟时刻和积分时刻是得到最佳测量效果的重要因素; (8)还原剂:NaBH4是强还原剂,必须避光保存(溶液也应避光),如发觉浑浊,须经热酸浸泡并洗净的玻璃砂过滤(注意承接滤液瓶的洗净)。NaBH4(或KBH4)一般在含NaOH(KOH)0.5~1%的介质中才能稳定;NaBH4(或KBH4)在酸介质中才能起到还原

荧光分析法练习题82675

第十二章荧光分析法(药学) 一、A型题 1.若需测定生物试样中的微量氨基酸应选用下述哪种分析方法()。 A、荧光光度法 B、磷光光度法 C、化学发光法 D、X荧光光谱法 E、原子荧光光谱法 答案:A 2.分子荧光分析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选择性高的原因是()。 A、分子荧光光谱为线状光谱,而分子吸收光谱为带状光谱 B、能发射荧光的物质比较少 C、荧光波长比相应的吸收波长稍长 D、荧光光度计有两个单色器,可以更好地消除组分间的相互干扰 E、分子荧光分析线性范围更宽 答案:B 3荧光量子效率是指()。 A、荧光强度与吸收光强度之比 B、发射荧光的量子数与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之比 C、发射荧光的分子数与物质的总分子数之比 D、激发态的分子数与基态的分子数之比 E、物质的总分子数与吸收激发光的分子数之比 答案:B 4.激发光波长和强度固定后,荧光强度与荧光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 A、吸收光谱 B、激发光谱

C、荧光光谱 D、工作曲线 E、标准工作曲线 答案:C 5.荧光波长固定后,荧光强度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 A、吸收光谱 B、激发光谱 C、荧光光谱 D、工作曲线 E、标准工作曲线 答案:B 6.一种物质能否发出荧光主要取决于()。 A、分子结构 B、激发光的波长 C、温度 D、溶剂的极性 E、激发光的强度 答案:A 7.下列结构中荧光效率最高的物质是()。 A、苯酚 B、苯 C、硝基苯 D、苯甲酸 E、碘苯 答案:A

8.下列因素会导致荧光效率下降的有()。 A、激发光强度下降 B、溶剂极性变小 C、温度下降 D、溶剂中含有卤素离子 E、激发光强度增大 答案:D 9.为使荧光强度和荧光物质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必须使()。 A、激发光足够强 B、吸光系数足够大 C、试液浓度足够稀 D、仪器灵敏度足够高 E、仪器选择性足够好 答案:C 10.在测定物质的荧光强度时,荧光标准溶液的作用是()。 A、用做调整仪器的零点 B、用做参比溶液 C、用做定量标准 D、用做荧光测定的标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1.荧光分光光度计与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光源 B、光路 C、单色器 D、检测器

最新数据库试题库填空题

1.经过处理和加工提炼而用于决策或其他应用活动的数据称为信息。2.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①、②和③三个阶段。 答案:①人工管理②文件系统②数据库系统 3.数据库系统一般是由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 4.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①的、可②的数据集合。 答案:①组织②共享 5.DBMS是指①它是位于②和③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答案:①数据库管理系统②用户③操作系统 6.DBMS管理的是的数据。 答案:结构化 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①、②、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等4个方面。 答案:①数据定义功能②数据操纵功能 8.数据库管理系统包含的主要程序有①、②和③。 答案:①语言翻译处理程序②系统运行控制程序③实用程序 9.数据库语言包括①和②两大部分,前者负责描述和定义数据库的各种特性,后者用于说明对数据进行的各种操作。 答案:①数据描述语言②数据操纵语言 10.指出下列缩写的含义: (1)DML:数据操纵语言 (2)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3)DDL:数据描述语言 (4)DBS:数据库系统 (5)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6)DB:数据库 (7)DD:数据字典 (8)DBA:数据库管理员 (9)SDDL:子模式数据描述语言 (10)PDDL:物理数据描述语言 11.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①、②和③三个方面。 答案:①相应硬件②软件③相关的各类人员 12.开发、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的人员主要有①、②、③和最终用户四类相关人员。 答案:①数据库管理员②系统分析员③应用程序员 13.由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 答案:数据库管理员 14.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在。答案: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15.数据独立性是指①与②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①用户的应用程序②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 16.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①和②。 答案:①逻辑数据独立性②物理数据独立性 17.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答案:物理独立性 18.数据模型质量的高低不会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好坏,这句话正确否?答案:不正确19.根据数据模型的应用目的不同,数据模型分为①和②。 答案:①概念模型②数据模型 20.数据模型是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的。 答案:①数据结构②数据操作③完整性约束 21.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分为①塑、②和③。 答案: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②关系模型

(完整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第一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公差主要分为尺寸公差、公差、公差和公差。2.互换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3. 加工误差主要分为尺寸误差、误差、误差和误差。 4. 技术测量对象主要是指:、、 和。 二、名词解释。 1.加工误差 2.公差 3.技术测量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差的定义和分类。 2.什么是互换性?遵循互换性原则生产有什么优点? 3.互换性怎样分类?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孔Φ45025.0010.0+ +的基本尺寸为 ,上偏差为 ,下偏差 为 ,公差值为 。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3.孔的实际尺寸用符号 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符号 表示。 4.装配后孔是 面,装配后轴是 面。 5.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等于 尺寸,且小于等于 尺寸。 6.合格零件的 偏差应控制在 偏差范围以内。 7.间隙配合中,Xmax= ,Xmin= , 间隙配合公差Tf= ,平均间隙Xa= 。 8. 标准公差数值不仅与 有关,而且也与 有关。 9.偏差和公差的正负值规定为:公差值是 值,偏差值可以 为 。 10. 标准公差等级共分 级,01级最高, 级最低。基 本偏差代 号孔轴各 个。 11. 轴在 段基本偏差是下偏差,孔在 段基本偏差是上偏差。 二、选择题。 1.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大于、等于或小于 2.确定两个基本尺寸的尺寸精确程度,是根据 ( )

A .两尺寸的公差大小 B .两尺寸的最大极限偏差 C .两尺寸的基本偏差 D .两尺寸的公差等级 3.对偏差与公差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 .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C .上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D .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 4.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 ) A .基本偏差 B .标准公差 C .上偏差 D .下偏差 5. 尺寸合格的条件是 ( ) A .实 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 .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 .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 D .实际尺寸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 6. 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孔为Φ50025.00+,轴为Φ50050.0034.0+ +,则孔轴的配合性 质为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盈或过渡配合 7. 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可以为 ( )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正值、负值或零 8.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的是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9. 公差带的位置由 确定 ( ) A .标准公差 B .实际偏差 C .基本偏差 D .极限偏差 10. 公差的大小等于 ( ) A.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 B.上偏差减下偏差 C.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 D.实际偏差减极限偏差

荧光法习题

荧光分析法 一、选择题 1.为了提高分子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合适的办法是 A. 增加待测溶液的浓度 B. 增加激发光的强度 C. 增加待测液的体积 D. 另找能与待测物质形成荧光效率大的荧光化合物 2. 下列结构中能产生荧光的物质是 A. 苯酚 B. 苯 C. 硝基苯 D. 碘苯 3. 荧光分析中,溶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是 A. 对有→*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增大 B. 对有→*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减小 C. 溶剂粘度增大,荧光强度减弱 D. 溶剂粘度降低,荧光强度减弱 4. 荧光分析中,当被测物质的浓度较大时,荧光强度与浓度不成正比,其原因可能是 A. 自熄灭 B. 自吸收 C. 散射光的影响 D. 溶剂极性增大 5. 在下列哪个pH值时苯胺能产生荧光(苯胺以分子形式产生荧光)? A. 1 B. 2 C. 7 D. 14 6. 硫酸奎宁在0.05mol/L H2SO4中,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制得的荧光光谱 A. 形状和荧光强度都相同 B. 形状和荧光强度都不同 C. 形状相同,荧光强度不同 D. 荧光强度相同,形状不同 7. 荧光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光谱干扰是 A. 激发光 B. 溶剂产生的拉曼散射光 C. 溶剂产生的瑞利散射光 D. 容器表面产生的散射光 8. 对分子荧光强度的测量时,要在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检测是由于 A. 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 B. 只有在和入射光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才有荧光 C. 为了消除透射光的影响 D. 克服散射光的影响 9. 荧光法中,荧光效率的计算式是 A. =发射荧光的电子数/吸收激发光的电子数 B. =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吸收荧光的光量子数 C. =发射光的强度/吸收光的强度 D. =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吸收激发光的光量子数 10. A. 钨灯 B. 氢灯 C. 元素灯 D. 溴钨灯 λ=256nm)可用作光源。 (1)光度法测乙醇中苯( m ax (2)荧光计采用作光源。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用作光源。 (4)光度法测定KMnO4溶液的浓度可用作光源。 11. 处于第一电子单线激发态最低振动能级的分子以辐射光量子的形式回到单线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这种发光现象称为 A. 分子荧光 B. 分子磷光 C. 化学发光 D. 拉曼散射 12. 三线态的电子排列应为 A. 全充满 B. ↑ C. 基态 D. ↓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数据库试题及答案_

笔试样卷一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25分) 1.数据库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解释DB、DBMS、DBS三个概念? 3.什么是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4.试说明DBMS的主要功能? 5.在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联系类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试说明之。 二、计算题(20分) 1.设有关系R和S R: S: A B C A B C 3 6 7 3 4 5 2 5 7 7 2 3 7 3 4 4 4 3 列表计算R∪S、R-S、R×S、π 3,2(S)、δ B<5 (R)。(5分) 2.设有三个关系 S (SNO, SNAME, AGE, SEX, SDEPT) SC (SNO, CNO, GRANDE) C (CNO, CNAME, CDEPT, TNAME) 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检索学号为S3的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和认课教师姓名 (4)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5)检索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10分) 三、设有三个基本表(45分) S (SNO, SNAME, AGE, SEX, SDEPT) SC (SNO, CNO, GRANDE) C (CNO, CNAME, CDEPT, TNAME) 1.试用T-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检索学号为S3的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和认课教师姓名 (4)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5)检索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10分) 2.试用T-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统计有学生选修的课程的门数 (2)求选修C4课程的学生的年龄 (3)求LIU老师所授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4)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 (5)求年龄大于所有女同学年龄的男学生的姓名和年龄(10分)3.试用T-SQL更新语句完成下列更新操作 (1)往表S中插入一个学生资料(‘S9’, ‘WU’, 18)

数据库系统概论各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聚合试题

PVC 聚合题库 一、填空: 1、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为____,它的分子式为__ ___分子量为____。(氯乙烯,C2H3CL,62.5) 2、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为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悬浮法,乳液法,微悬浮法,本体法) 4、聚氯乙烯的外观是_____粉末,其相对密度____观密度为______。(白色, 1.35~1.45g/ml,0.40~0.65g/ml) 5、引发剂可分为_____和____两大类。(有机,无机).1 6、氯乙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范围 _____(体积比),在氧气中是_____。(3.8~29.3%2.5-93%)。 7、车间操作区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允许浓度为_____,约合体积浓度为 _____。(30mg/m3 11.7 ppm) 8、聚合反应添加的助剂有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 。(1引发剂2、终止剂3消泡剂4、缓冲剂、分散剂) 9、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是指_____ 、_____ 、_____。 10、聚合反应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 、_____ 、_____。1、压力 降2、转化率;3、聚合时间 11、聚合反应的过程可分为_____ 、_____ 、_____ 、____ 。1、链引发2、链增长3、链转移4、链终止 13、悬浮法生产PVC时,由于采用的分散剂种类不同,产品有____型和____型之分。(疏松,紧密) 14、根据工艺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每个工作日接触噪音时间为8小时,其容许噪音标准是_____ 分贝。() 15、氯乙烯在设备管道中一般液体流速不宜超 m /s。气体不宜超 m /s,同时所有设备,管道应设有装置。( 2-3,10-15,防静电接地) 16、与氯乙烯接触的设备、管道件、仪表件等材质,严禁用、、材料。(铜银汞) 17、氯乙烯贮罐的装料系数,不得超过 %。(85) 判断题 1、造成氯乙烯空间爆炸主要原因是氯乙烯泄漏到空气中形成混合爆炸性气体,由于打火或静电等因素所致。( )答:(√) 2、当有人氯乙烯中毒时,应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静卧、松衣带、注意保暖,严重者及时送医院治疗。( )答: (√) 3、当盐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答: (√) 4、如遇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将触电者移至空地。如窒息,应做人工呼吸,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答: (√) 5、由于悬浮聚合装置所处理的物料单体氯乙烯易于易燃易爆物,该装置属于甲级防爆装置,因此设备在检修,开停车前都必须用氮气(含氧≤3%)等惰性气体进行置换排气或用蒸汽吹扫处理。( )答: (√) 6、电器设备着火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扑灭。( )答:(X) 7、引发剂TBPP的自身分解温度为20℃,所以贮存温度稍低于20℃ 8、单体质量差是造成树脂产品转型的唯一因素。( )答:(X)

数据库试题(概念类简答和填空)

1、简述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1)数据结构化;(2)高度共享、低冗余;(3)数据独立性;(4)统一管理与控制,如安全性、完整性、故障恢复、并发控制等。 2、什么是数据独立?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哪些级别的数据独立?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即数据结构的修改不引起应用程序的修改。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3、简述DBMS提供哪几个方面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安全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4、数据库设计分成哪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5、试述数据库三级模式和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的关系。 三级模式 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正对用户所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二级映像 模式/外模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6、DBA的职责 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和物理设计,定义安全和约束,数据库运行和监督,数据库维护7、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 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安全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DBMS 提供的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库建立和维护 8、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优点:(1)建立在严格数学基础上;(2)概念单一,简单易懂;(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缺点: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所以存取速度没有非关系数据库快 ★9、DBMS的存取机制 自主存取控制:用户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对象有不同的存取权限,不同用户对同一数据库对象的权限也不一样,用户还可以将自己的权限转授给其他用户 强制存取控制:数据库对象有不同的密级,用户被授予某一级别的许可证。对于任意一个数据库对象,只有拥有合法许可证才可以存取 ★10、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 数据库:长期存在于计算机上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的获取和维护数据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1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数据需要遵循的语义约束条件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4-1 . Mg原子的核外层电子31S0→31P1跃迁时吸收共振线的波长为285.21nm,计算在2500K 时其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解: Mg原子的电子跃迁由31S0→31P1 ,则 g i/g0=3 跃迁时共振吸收波长λ=285.21nm ΔEi=h×c/λ =(6.63×10-34)×(3×108)÷(285.31×10-9) =6.97×10-19J 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Ni/N0=(g i/g0)×e-ΔEi/kT 其中: g i/g0=3 ΔEi/kT=-6.97×10-19÷〔1.38×10-23×2500〕 代入上式得: Ni/N0=5.0×10-9 4-2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6nm/mm,欲测定Si251.61nm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nm和Si251.92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 因为: S1 =W1/D = (251.61-251.43)/1.6 = 0.11mm S2 =W2/D =(251.92-251.61)/1.6 =0.19mm S1<S2 所以应采用0.11mm的狭缝. 4-3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原理,并比较与原子发射光谱有何不同。 答: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E)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i)之间的能量差(ΔEi)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有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不同在于: 原子吸收光谱是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吸收特定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是基态原子通过电、热或光致激光等激光光源作用获得能量;原子吸收光谱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而原子发射光谱是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数据库试题库(有答案)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三类经典的数据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目前应用最广泛。 2、_________模型是面向信息世界的,它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________模型是面向计算机世 界的,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摸。 3、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关系模型中,候选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Ei 为关系代数表达式,根据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E1×E2)×E3 ≡__________,若选择条件F 只涉及E1中的属性,则σF(E1×E2)≡____________。 5、数据依赖是关系中属性间的相互关联,最重要的数据依赖有两种,即_____依赖和多值依赖。 6、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将1NF转化为2NF,要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一个关系模式R∈2NF, 并且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依赖,则R∈__NF。 7、数据库的保护措施有________控制、_________控制、_________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 8、事务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事务的四个性质是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9、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封锁,封锁的类型有两种,即________锁和_______锁。 10、故障恢复的基本手段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1、DBMS的中文全称是___________。 12、数据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13、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用来定义数据 库的全局逻辑结构的。数据库系统的两级独立性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有需求分析、___________、逻辑结构设计、___________、数据库实施和____________。 15、实体联系模型中三种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户共同组成; 17、并发控制带来的三种数据不一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阶段,任务是将________转换成关系模型; 19、关系规范化理论是设计________的指南和工具。 20、从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可分为_________结构、________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和 _________结构。 二、选择题: 1、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 A.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 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D.内模式

复合材料题库

一.填空题: 1.玻璃钢材料由(基材)与(增强材料)组成,其中(各类树脂)和(凝胶材料)为玻璃钢的常用基材。 2.常见可以拉制成纤维的玻璃种类主要分为(无碱玻璃)、(中碱玻璃)、(高碱玻璃)、(高强玻璃),其中(无碱玻璃纤维)是应用最多的玻纤。 3.连续玻璃纤维纺织制品就起产品形态而言可分为(纱线)(织物)两大类别。 4. 预浸料的制备方式可分为(湿法)(干法)及(粉末法)。 5. 结构胶粘剂一般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以(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为增韧剂,配以固化剂等组成。 6. 按照材料成分分类主要分为(环氧树脂胶粘剂)(聚酰亚胺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硅酮树脂胶粘剂)。 7. 玻璃钢制品的生产过程可大致分为(定型)(浸渍)(固化)三个要素。 8.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9. 按适用于玻璃钢手糊成型的模具结构形式分为:(单模)及(敞口式对模)。 10. 叶片制造常用的基体树脂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树脂)及(环氧树脂)三类。 二.名词解释: 1.热固性树脂:这种树脂在催化剂及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是线性有机聚合物链相互交联后形成的三维结构体。 2.预浸料:将定向排列的纤维束或织物浸涂树脂基体,并通过一定的处理后贮存备用的中间材料。 3.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饱和的或不饱和的(二元醇)与饱和的及不饱和的(二元酸或酸酐)缩聚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4.单位面积质量:一定大小平板状材料的质量和它的面积之比。 5. 含水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原丝或制品的含水量。即试样的湿态质量和干态质量的差数与湿态质量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6. 拉伸断裂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试样单位面积或线密度所承受的拉伸断裂强力。单丝以Pa 为单位,纱线以N/tex为单位。 7. 弹性模量: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其应变的比例数。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又称杨氏弹性模量)、剪切和弯曲弹性模量等,以Pa(帕斯卡)为单位。 8. 偶联剂:能在树脂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界面间促进或建立更强结合的一种物质。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分析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利用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分析的相应分析方法是(C) A、点位分析法 B、电导法 C、极谱分析法 D、库仑法 2、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 A、光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热分析法 D、色谱分析法 3、下列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D) A、原子发射光谱 B、X荧光光谱法 C、原子吸收光谱 D、拉曼光谱法 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D) A、电导分析法 B、极谱法 C、色谱法 D、伏安法 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 A、比化学分析高 B、比化学分析低 C、相差不大 D、不能判断 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 A、比化学分析高 B、比化学分析低 C、相差不大 D、不能判断 7、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优点是(ACDE) A、灵敏度高 B、准确度高 C、速度快 D、易自动化 E、选择性高 8、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AB) A、发射光谱法 B、分光光度法 C、电位分析法 D、气相色谱法 E、极谱法 9、对某种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分析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 A、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 B、分析结果要求的精确度 C、具有的设备条件 D、成本核算 E、工作人员工作经验

10、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仪器结构的改善 B、计算机化 C、多机连用 D、新仪器分析法 E、自动化 二、填空题 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等特点。 3、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4、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有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电解、库伦分析法。 5、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它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 1、化学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是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与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 1、定量分析方法的评定指标有哪些? 答: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等指标。 2、检出限的定义及意义? 答:定义,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能够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

机械试题库1——填空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从零件图开始,到获得数控机床所需控制()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程序编制的方法有()和()。 2、数控机床实现插补运算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插补和()插补。 3、穿孔带是数控机床的一种控制介质,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和()两种,我国采用的标准是()。 4、自动编程根据编程信息的输入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以()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和以()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 5、数控机床由控制介质、()和()、()等部分组成。 6、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直线控制和()等几种。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和半闭环控制等。 7、对刀点既是程序的(),也是程序的()。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8、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路线。 9、在轮廓控制中,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和编程方便,通常需要有刀具()和()补偿功能。 10、编程时的数值计算,主要是计算零件的()和()的坐标,或刀具中心轨迹的()和()的坐标。直线段和圆弧段的交点和切点是(),逼近直线段或圆弧小段轮廓曲线的交点和切点是()。 11、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不同的(),并应编入程序单内。 12、在铣削零件的内外轮廓表面时,为防止在刀具切入、切出时产生刀痕,应沿轮廓()方向切入、切出,而不应()方向切入、切出。 13、铣刀按切削部分材料分类,可分为()铣刀和()铣刀。 14、端铣刀的主要几何角度包括前角()、()、()和副偏角。 15、工件上用于定位的表面,是确定工件()的依据,称为()。 16、用压板夹紧工件时,螺栓应尽量()工件;压板的数目一般不少于()块。 17、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其次是(),而()影响最小。 18、为了降低切削温度,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切削时冲注切削液。切削液的作用包括()、()、()和清洗作用。 19、在加工过程中,()基准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20、铣削过程中所选用的切削用量称为铣削用量,铣削用量包括铣削宽度、铣削深度、()、进给量。

原子荧光光度计培训试题(答案)

AFS—230E原子荧光光度计培训考试试题 选择题 1、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2 ) (A)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 (B)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 (C)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 (D)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 2、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1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3、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4 ) (A)阶跃荧光 (B)直跃荧光 (C)敏化荧光 (D)共振荧光 4、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 3 ) (A)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 (B)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 (C)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D)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 5、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2 ) (A) 红外光谱法 (B) 荧光光度法 (C) 分光光度法 (D) 核磁共振波谱法 二、填空题 1、原子荧光光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和。 答案:光源(激发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单色仪)、检测器 2、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检测部分主要包括、以及放大系统和输出装置。 答案:分光系统、光电转换装置 3、在原子荧光分析的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空白大于样品强度的情况,这是因为空白溶液中不存在的原因。 答案:荧光、干扰 4、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样品分析时,标准溶液的应和样品完全一致,同时必须做。 答案:介质、空白 5、AFS仪器的光源中,微波源入射功率直接影响测定结果和也影响无极放电灯的使用寿命。答案:精确度、准确度 三、判断题 1、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光电倍增管对可见光无反应,因此可以把仪器安装在日光直射或光亮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