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因工程学案

最新基因工程学案
最新基因工程学案

基因工程学案

专题一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

和,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基因工程

例1、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多倍体育种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1)限制性内切酶的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来的。

(2)限制性内切酶的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序列,并能将每一条链上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键切开。

(3)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①在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切开,切口是末端。②沿着中心轴线切开DNA,切口是。

例2、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

例3、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CTTAAC,切点在C和T之间

3、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1)DNA连接酶的分类:连接酶和连接酶。(2)作用及作用部位:

E.coliDNA连接酶作用于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T4DNA连接酶作用于末端和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但连接之间的效率比较低。

例4、以下是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分析回答问题。

(1)其中①和是由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两者要重组成一个DNA分子,所用DNA连接酶通常是。

(2)和是由另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

末端,两者要形成重组DNA片段,所用DNA连接酶通常是

几种酶的比较:(1)酶:能够将DNA水解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2)酶:能够将DNA或DNA的某一段解成两条长链,作用的部位是碱基和碱基之间的氢键。注意:使DNA解成两条长链的方法除用酶以外,在适当的高温(如94℃)、重金属盐的作用下,也可使DNA解旋。(3 酶:能将单个的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DNA长链。(4)酶: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双链DNA的缺口。注意比较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异同点。

例5、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核酸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4、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1)分子运载车的分类:①质粒:常存在于

中,是一种分子质量较小的环状的裸露的分子,独立于拟核之外。②病毒:常用的病毒有、等。

(2)运载体使用的目的:①是用它做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运到细胞中去。②是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3)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在宿主细胞中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②有多个。③有一定的,便于筛选。

例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

A.①③⑤⑦B.①④⑥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

例7、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练习

1.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限制酶是一种酶,只识别GAATTC碱基序列

B.EcoRI切割的是G—A之间的氢键

C.限制酶一般不切割自身的DNA分子,只切割外源DNA

D.限制酶只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2.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工具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3.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C.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D.同一种DNA连接酶可以切出不同的黏性末端

4.DNA连接酶催化的反应是()

A.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形成氢键B.黏性末端碱基之间形成氢键C.两个DNA片段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的连接D.A、B、C都不正确

5.在受体细胞中能检测出目的基因是因为()

A.目的基因上有标记B.质粒具有某些标记基因C.重组质粒能够复制D.以上都不正确

6.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能够自我复制的环状DNA分子 B.质粒是唯一的载体

C.重组质粒是目的基因D.质粒可在宿主外单独复制

7.基因工程中可用作载体的是()

①质粒②噬菌体③病毒

④动物细胞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下列黏性未端属于同一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9.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载体重组,所需的两种酶是()

(1)限制酶(2)连接酶(3)解旋酶(4)还原酶

A.(1)(2)(3) B.(1)(2)(4)C.(1)(2)D.(1)(3)

10.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11.下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一步需用到的工具是()

A.DNA连接酶和解旋酶

B.DNA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12.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

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

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13.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测序工作

14.需要将某些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限制位点在 DNA上定位,使其成为 DNA 分子中的物理参照点。这项工作叫做“限制酶图谱的构建”。假设有以下一项实验:用限制酶 HindⅢ,BamHⅠ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 4kb(1kb即1千个碱基对)大小的线性DNA 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这两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在该DNA 分子上的限制位点数目是以下哪一组?()A.HindⅢ1个,BamHⅠ2 个B.HindⅢ2个,BamHⅠ3个

生物选修3专题1 基因工程知识点复习学案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赋予生物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是在____________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1. (1 (2 (3 2. (1)两种DNA ②区别:E· (2)与DNA 酸二酯键。 3.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双链___________DNA (3)其它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目的基因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目的基因可采取_______________-获得,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 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 ____________,其转化方法是:先用 ________处理细

专题一基因工程复习教学设计讲课稿

专题一基因工程复习 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 课题基因工程复习 本节课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课已经对基因工程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了解,掌握的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等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简述基因工程的概念含义。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历程。说出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及其作用、特点 2.简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以及各步骤的一般方法、原理。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4.举例说出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简述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动画等的观察,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网络信息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的严谨,激发为祖国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程序及应用,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限制酶的作用特点以及与解旋酶的区别。

2.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3.重组DNA分子的制备方法。 4.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5.抗虫棉培育的基本过程。 6.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7.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及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实例。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2.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及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3.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4.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选修专题一基因工程学案

主题: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预习目标: 1、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应用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2、关注基因工程的进展。 二、预习重点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三、预习难点 基因治疗。 四、预习方法 启发和问题驱动 四、预习内容 一、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一)抗虫转基因植物 1.杀虫基因种类: 2.成果: (二)抗病转基因植物 1.植物的病原微生物: (1)抗病毒基因:(2)抗真菌基因:(3)成果: (三)抗逆转基因植物 1.抗逆基因:2.成果: (四)转基因改良植物品质 1.优良基因:2.成果: 二、动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一)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三)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四)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五)基因工程药物 三、基因治疗 1.概念:2.成果: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应用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能力目标:关注基因工程的进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学习重点: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课题】1.3基因工程的应用 【课型】范式导练 【时间】 3月26日 【设计】董丽娜 【审核】高二生物组

学习难点:基因治疗 二、学习过程: Bt毒蛋白基因:从分离出 杀虫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阻断或降低的活性抗虫转基因植物使昆虫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中的 意义: 成果:抗虫水稻、、抗虫玉米 抗病基因:和 转基因植物抗病转基因植物基因 抗真菌基因:和 成果:抗病毒烟草、抗病毒小麦、抗病毒番茄 逆环境:盐碱、、低温、等 抗逆转基因植物抗逆基因:渗透压调节基因、抗冻蛋白基因、抗除草剂基因 成果:抗盐碱和抗干旱的烟草、抗寒番茄、 优良性状基因: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的蛋白质编码基因 改良植物品质控制番茄成熟的基因、与花青素代谢有关的基因 成果:、耐储存的番茄、新花色矮牵牛 目的基因: 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成果:转基因绵羊、 目的基因: 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成果:乳汁中含乳糖较少的转基因牛 转基因动物目的基因:药用蛋白基因+ 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成果: 作器官移植的供体目的基因:外源的抗原决定基因表达的调节因子 或除去 成果:利用克隆技术培育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 基因工程药物来源:转基因工程菌 成果: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乙肝疫苗 体外基因治疗目的基因: 成果: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症 基因治疗 体内基因治疗目的基因:治疗囊性纤维病基因 成果:治疗遗传性囊性纤维病

高二生物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

高二生物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不可遗传的变异2.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540个B.8100个C.17280个 D.7560个 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4.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提取生物体DNA分子 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5.下列黏性末端由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7.基因工程操作的第二步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 A.目的基因、启动子 B.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 C.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D.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8.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之前,要用Ca2+处理细胞,处理过的细胞叫( ) A.感受态细胞 B.敏感性细胞 C.吸收性细胞 D.接受细胞 9.下列哪项不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 ) A.基因枪法 B.显微注射法 C.农杆菌转化法 D.花粉管通道法 10.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的条件是 ( ) ①含目的基因的DNA;②DNA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7_4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学案(含解析)

7.4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一、生物育种 1.杂交育种与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以选育抗病高产aaBB为例) 2.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方法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代表实例 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 操作简单,目 标性强育种年限长 矮秆抗病小 麦 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辐射诱变、激 光诱变等提高突变率, 加速育种进 程 有利变异少, 需大量处理 实验材料 高产青霉素 菌株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处 理萌发的种 子或幼苗 操作简单,且 能在较短的 时间内获得 所需品种 所得品种发 育迟缓、结实 率低、在动物 中无法开展 无子西瓜、八 倍体小黑麦

3.生物育种方法的选择 (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的方法,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最好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马铃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 二、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原理 (1)不同生物的DNA分子具有相同结构。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2.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的“剪刀” ①存在场所:主要是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 ②特性: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够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 分子。 ③作用结果:得到黏性末端。 (2)DNA连接酶——基因的“针线” ①作用:连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的断口。 ②常用的种类及来源:

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

专题一基因工程 一【高考目标定位】 1、专题重点: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 序四个步骤;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2、专题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考纲知识梳理】 第1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材梳理: 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注意:对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1)限制性内切酶的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来的。 (2)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将每一条链上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开。(3)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及结果:①在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切开,切口是黏性末端。②沿着中心轴线切开DNA,切口是平末端。 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1)来源:大肠杆菌、T4噬菌体 (2)DNA连接酶的种类: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3)作用及作用部位:E.coli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

酯键,T4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注意:比较有关的DNA酶 (1)DNA水解酶:能够将DNA水解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成膦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2)DNA解旋酶:能够将DNA或DNA的某一段解成两条长链,作用的部位是碱基和碱基之间的氢键。注意:使DNA解成两条长链的方法除用解旋酶以外,在适当的高温(如94℃)、重金属盐的作用下,也可使DNA解旋。(3)DNA聚合酶:能将单个的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DNA长链。(4)DNA连接酶: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双链DNA的缺口。注意比较DNA 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异同点。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1)分子运载车的种类:①质粒:常存在于原核细胞和酵母菌中,是一种分子质量较小的环状的裸露的DNA分子,独立于拟核之外。②病毒:常用的病毒有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2)运载体作用:①是用它做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运到宿主细胞中去。 ②是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3)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在宿主细胞中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②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③有一定的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思维探究:知识点3、4、5主要是介绍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限制酶──“分子手术刀”,主要是介绍限制酶的作用,切割后产生的结果。在这部分内容学习时,应关心的问题之一是:限制酶从哪里寻找?我们可以联想从前学过的内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而认识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那么这类原核生物之所以长期进化而不绝灭,有何保护机制?进而联想到可能是有什么酶来切割外源DNA,而使之失效,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这样就对“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 输车”的学习内容,不能仅仅着眼于记住这几 个条件,而应该深入思考每一个条件的内涵, 通过深思熟虑,才能真正明确为什么要有这些 条件才能充当载体。 教材拓展: 拓展点一限制酶所识别序列的特点 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的特点是:呈现碱基互补对称,无论是奇数个碱基还是偶数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如图,中轴线两侧的双链

高中生物:专题一基因工程学案中图版选修

专题一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 1、预习内容 选修3 P1—P7 2、预习目标 ①简单描述基因工程的概念及目的。 ②说出DNA重组技术的三个工具及各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③利用DNA重组技术的工具解答有关题目。 3、预习重难点 重点:DNA 重组技术所需要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4、预习检测(会解答以下问题) 知识回顾: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注意:对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的三个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1)来源: 2)功能: 3)切割方式: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1)分类: 和 2)作用及作用部位: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1)分子运载车的分类:常用的是 其他载体 2)运载体使用的目的: 3)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1 2 3 4 逆向思维:假如运载体不具备这些条件会怎样? 二、讨论与研究 1)注意:你知道DNA水解酶、DNA解旋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区别吗? (1)DNA水解酶:能够将DNA水解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成膦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2)DNA解旋酶:能够将DNA或DNA的某一段解成两条长链,作用的部位是碱基和碱基之间的氢键。注意:使DNA解成两条长链的方法除用解旋酶以外,在适当的高温(如94℃)、重金属盐的作用下,也可使DNA解旋。 (3)DNA聚合酶:能将单个的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DNA长链。 (4)DNA连接酶: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双链DNA的缺口。 注意比较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异同点。 三、检测与反馈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例1.(2005高考)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点评:正确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例2.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

专题1 基因工程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是( ) A.细胞 B.细胞核 C.染色体 D.分子 解析: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答案:D 2.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出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解析:杂交育种技术和诱变育种技术都是不定向的育种方式,组织培养技术是无性生殖方式,没有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只有基因工程技术才能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A 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合成出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是在P1的基础上设计出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多肽,属于蛋白质工程,应用蛋白质工程,首先要依据P1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答案:C 4.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细胞器 B.质粒改造后可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 C.质粒上基因的表达不遵循中心法则 D.质粒必须具有抗生素抗性以便筛选 答案:B 5.下列关于目的基因获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合成法可合成未知序列的任意大小的DNA片段 B.真核与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均可从基因文库中提取 C.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一般不从cDNA文库中提取 D.若可设计出特定引物,PCR方法也可获取目的基因 解析:人工合成法只适于序列已知且长度较小的DNA片段。原核生物的基因没有内含子,比较小,目的基因可直接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得或从物种中直接分离,一般不从cDNA文库中提取。答案:A 6.(2014·江苏高考改编)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高考生物总复习鸭专题一基因工程学案

专题一基因工程 第1 基因工程概述和基因工程工具 学习目标: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 说出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及其作用、特点; 一、基因工程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 (1)理论支持:①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②沃森与克里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③尼伦贝格等破译了遗传密码。 (2)技术支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质粒等载体和逆转录酶的发现,直接促使了基因工程的诞生。 (3)实例: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等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体外重组,并首次实现了重组DNA分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标志着定向改造生物的技术—基因工程的诞生。 2.发展1978年,人胰岛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合成。1980,转基因小鼠诞生。 二、基因工程的概念 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重组DNA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是一种定向改造生物的技术,其原理为基因重组,会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三、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1)简称:限制酶。 (2)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在原核生物中可以切断外来的DNA,使异源DNA的失去活力,这样便保护了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限制酶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原核生物钟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3)特点:识别双链D 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注意:①限制酶是蛋白质类的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易变性(反应条件温和性)等酶的特性。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演示教学

专题一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 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黏性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平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是平整的,这样的切口叫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 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 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不同点连接的DNA 双链单链 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 连接的对象2个DNA片段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片段上相同点作用实质形成磷酸二酯键 化学本质蛋白质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1)获取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专题1基因工程知识点梳理(含教材答案)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目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意义:能够打破生物种属的界限(即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思考】: (1)基因工程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2)基因工程的结构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为双螺旋结构。 (3)一种生物的DNA上的基因之所以能在其他生物体内得以进行相同的表达,是因为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回文结构特点)。 ①在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切开,切口是黏性末端。 ②沿着中心轴线切开DNA,切口是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分类: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类 (2)功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I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使黏性末端之间连接; 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较低。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4)与DNA分子相关的酶

6.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学案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7/13/2013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2节基因工程 【学习目标】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学习重点】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习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习过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又叫做或。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 【思考】 为什么不同生物的基因可以相互转移?转基因生物是否产生了新基因和新型蛋白质?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基因的“剪刀”——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思考】 要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末端? 被同一种限制酶切断的几个DNA是否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练一练】试写出下列序列受EcoRI限制酶作用后的黏性末端 基因的“针线”—— “缝合”__________和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 【思考】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的什么部位?

基因的运载体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质粒存在于中,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分子。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结合、将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和 【思考】 目的基因和质粒为什么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位点相同吗?用DNA连接酶讲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有其他不同的结合情况吗(两两结合时)?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人们培育出的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动物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 转基因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1.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 D.乙肝疫苗 2.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⑤环状RNA分子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

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一基因工程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学案人教版选修3.doc

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1.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取得的丰硕成 果。(重点) 2.了解基因工程的进展。 3.了解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 用。 1.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2.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 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 一、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①__抗逆__能力,以及改良农作物的②__品质__和利用植物生产③__药物__等方面。 (一)抗虫转基因植物 1.杀虫基因种类:Bt毒蛋白基因、④__蛋白酶__抑制剂基因、⑤__淀粉酶__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等。 2.成果:抗虫植物,如水稻、棉、玉米、马铃薯、番茄等。 (二)抗病转基因植物 1.植物的病原微生物:⑥__病毒__、真菌和细菌等。 2.抗病基因种类 (1)抗病毒基因:病毒⑦__外壳蛋白__基因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 (2)抗真菌基因:⑧__几丁质酶__基因和抗毒素合成基因。 (3)成果:抗烟草花叶病毒转基因烟草和抗病毒的转基因小麦、甜椒、番茄等。 (三)抗逆转基因植物 1.抗逆基因:调节细胞⑨__渗透压__的基因使作物抗碱、抗旱;鱼的抗冻蛋白基因使作物耐寒;抗除草剂基因使作物抗除草剂。 2.成果:具抗寒能力的烟草、番茄,具抗除草剂能力的大豆、玉米。 (四)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1.优良基因:必须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控制番茄果实成熟的基因和植物花青素代谢有关的基因。 2.成果: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延熟番茄和转基因矮牵牛。 二、动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一)用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1.生长基因:外源⑩__生长激素__基因。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1基因工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教学设计 专题1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人教版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的第一节,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了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是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基础和前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生了基因工程。 (2)简述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DNA重组技术的知识,模拟制作重组DNA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课中已经学习过关于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对于本部分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所以学习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

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初步把握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落实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 (1)我们以前在哪部分学习过基因工程?(必修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2)回想一下,转基因抗虫棉是怎样培育出来的?经过了哪些主要步骤? (实质是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深入学习基因工程,今天我们来学习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每两人为一组(可以是同桌),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1、基因工程的概念 什么是基因工程? 想一想,基因工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科技探索之路(阅读课本P2—3页) (1)基因工程是在哪些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哪些基础理论的突破催生了基因工程? (3)哪些技术发明促进了基因工程的实施? (4)你觉得,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能否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1)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来看,细菌等单细胞原核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

基因工程导学案设计.doc

基因工程导学案设计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时间 2018- -2 2- - 24 第二部分 基因工程一、考纲要求: 1 1 、基因工程的诞生(Ⅰ) 2 2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 R PCR )技术)(Ⅱ) 3 3 、基因工程的应用(Ⅱ) 4 4 、蛋白质工程(Ⅰ) 二、知识网络:三、课本填空:【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 A 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 A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A DNA 重组技术。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限制酶、A DNA 连接酶、载体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为限制酶)(1 1 )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真核生物中也有,如:酵母菌)(2 2 )功能:能够识别双链 A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 6 6 个核苷酸组成,少数也有 4 4 、5 5 、8 8 个组成。(3 3 )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 A 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和。。 2. 分子缝合针 A DNA 连接酶 (1) 两种 A DNA 连接酶( A DNA 连接酶和 A DNA 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②不同点:E E A coliDNA 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 A DNA 片段互补的 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 T T 4 4 A DNA 连接酶来源于 T T 4 4 噬菌体,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与 A DNA 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 A 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 A DNA 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 1 )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或整合到染色体 A DNA 上,随染色体 A DNA 进行同步复制。②具有一至多 个,供外源 A DNA 片段插入。③具有,供重组 A DNA 的鉴定和选择。(注意:标记基因不一定都是抗性基因)(2 2 )最常用的载体是 , ,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 A DNA 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状状 A DNA 分子。(天然质粒常需进行人工改造)(3 3 )其它载体:、( ( 二)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 、

生物选修3《专题一 基因工程》教学设计

专题一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教材分析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人教版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的第一节,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了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是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基础和前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生了基因工程。 (2)简述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DNA重组技术的知识,模拟制作重组DNA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课中已经学习过关于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对于本部分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所以学习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初步把握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落实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 (1)我们以前在哪部分学习过基因工程?(必修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2)回想一下,转基因抗虫棉是怎样培育出来的?经过了哪些主要步骤? (实质是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深入学习基因工程,今天我们来学习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中图版选修3基因工程学案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 I核心自查.................... 、基因工程 i.基本工具: ⑴工具酶。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又称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断开磷酸二酯键)。 ②DNA连接酶:缝合DNA片段断口处外侧链(形成磷酸二酯键)。 (2)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并复制: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②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便于外源DNA分子的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鉴定与选择重组DNA分子。 2?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 ①基因文库获取,②PCR技术扩增,③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启动子:启动转录。 ②目的基因:控制需要的特定性状。 ③终止子:终止转录。 ④标记基因:筛选重组细胞。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另外还有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 ②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③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Ca2+处理使受体细胞处于感受态。 ⑷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①分子水平检测:以目的基因单链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抗原一抗体杂交。 ②个体水平鉴定:抗虫、抗病的接种实验。 3.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 ①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 ②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 ①提高动物生长速度;②改善畜产品的品质;③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④用转基因动 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3)基因工程药物。 ⑷基因治疗。 ①体外基因治疗:②体内基因治疗。 二、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効物細咆」矗养 庇理细跑的全倦性 物理性质 曲休湫1枕昨诚培捽鳩) 水、顽盐?蝶生索. 童 则,氯菇底琼脂等 捱、氨堆龍’促咔检岡 子*无机盐、徽址无 索,辿零 过段脱分化府井化 霍件索如牛怏素闻胞分 ①川帧爼门爾制得单 细融世灌; 迂培养i阳卩加人抗也 處陆止热苗磁诂ii 人 定浓1塹(q维 持i』[ 应用 Q;微發厳殖 ②作物脱恋 :汕:产人丄:种f i单倍障育种 ⑤矣變萍的利用 ◎軸軀产物的rr 化 牛产 |邂门險牛物制品的 牛.产 2皮肤務植材料的 3側肓廊物匪 I工理血用册理学 1?若该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 (1)原生质体的制备。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A和B。 (2)促融方法。 ①过程中,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 (3)新细胞壁的形成。 ②过程形成的D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该过程与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4)杂种植株的培育。 ③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所得杂种植株可育(“可育”或 “不可育”)。 2?若该图为动物细胞融合示意图: (1)促融方法。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方法是灭活病毒处理。 (2)原理:①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应用。 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隹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图为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示意图,假设C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A细胞: (1)受体细胞(B细胞)的选择理由。 第一:营养物质丰富,能满足早期胚胎发育的需要。 第二:体积较大,易于操作。 第三:含有使已分化的细胞核恢复分裂能力的物质。 (2)克隆动物的性状。

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综合测试题 附答案

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 ) A、繁殖速度快 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 D、DNA为单链,变异少 3、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4、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 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产物 C、新的细胞核 D、相应性状 5、转基因动物基因时的受体细胞是( ) A、受精卵 B、精细胞 C、卵细胞 D、体细胞 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 B、制造“超级菌”分解石油、农药 C、重组DNA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 D、导入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 7、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的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目的基因能够与其结合 D、它的参与能够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8、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 ) A、质体 B、染色体 C、质粒 D、线粒体 9、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10、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

(完整版)专题1基因工程

专题1基因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转基因技术在植物品种改良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一项基因工程是改造CO2固定酶。其目的是( ) A.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延长果实的储藏期 C.提高植物的抗性D.培育新作物品种 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的是( ) A.棉花细胞中检测到载体上的标记基因 B.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的基因 C.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 3.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杭鸡的受精卵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而且用这些鸡蛋孵出的雌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达载体的导入运用了显微注射技术 B.受精卵的发育需要运用胚胎移植技术 C.这种变异属于不定向的变异 D.这种变异来源于染色体变异 4.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5.(2012·肇庆二模)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 虫基因来源于( ) A.苏云金杆菌中的抗虫基因 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 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基因 D.普通棉的突变基因 6.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7.(2012·杭州二模)下图表示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I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DNA连接酶 B.过程②需要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目的基因I的碱基序列是已知的 D.若某质粒能与目的基因I重组,则该质粒与I的碱基序列相同 8.(2012·广州二模)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物的必需元素 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D.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mRNA反转录形成的cDNA没有差别 9.(2012·北京西城一模)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 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 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 B.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 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物种多样性 10.(2012·广州二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萌发的种子可作为诱变育种的材料 B.植物分生区细胞可用于培育脱毒苗 C.带芽的枝条可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D.乳腺细胞可作为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11.(2012·合肥二模)科学家依据基因工程的原理最新研制的某种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个基因编码的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疫苗( ) A.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分子上具有抗原 B.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 C.能与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包括抗原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12.(2012·绍兴质检)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连接酶能将碱基互补的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获得目的基因一定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D.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可用来筛选含重组DNA 的细胞和转基因植物 二、双项选择题 13.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酶。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从某些原核生物中提取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也可以识别和切割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