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一、教学准备

二、复习提问

三、教学引入

四、新课讲解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调试。

2、清点学生人数、填教学日志。

二、复习及提出问题

1.起动机的组成?

2.起动机的分类?

三、教学引入

起动机的控制装置通常由主开关、拨叉、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等组成。

通过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利用主开关,控制起动机主回路的接通和

断开;利用拨叉,控制单向离合器,使驱动齿轮进入和退出与飞轮的

啮合。

四、新课讲解

第四节起动机控制机构

1. 组成

(1)电磁开关:吸拉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心、固定铁心、主开关

接触盘及复位弹簧等组成。

(2)拨叉

2.工作过程

(1)起动机不工作时,驱动齿轮处于与飞轮齿轮脱开啮合位置,电磁

开关中的接触盘与各接触点分开。

(2)将起动开关接通时,蓄电池经起动控制电路向起动机电磁开关通

电,其电流回路为:

(3)发动机起动后,飞轮转动线速度超过了起动机驱动小齿轮的线速

度,单向离合器打滑,避免了电枢绕组高速甩散的危险。

(4)松开起动开关时,起动控制电路断开,但电磁开关内吸拉线圈和

设疑引

讲授与

分析

保持线圈通过仍然闭合的主开关得到电流.其电流回路为:

第五节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1. 开关直接控制起动系统

开关直接控制是指起动机由钥匙开关或起动按钮直接控制,起动系统由蓄电池、起动机、起动开关、连接导线组成,主要特点是线路简单、检查方便。许多柴油车和部分起动机功率较小的汽油车如桑塔纳轿车、奥迪100型轿车等都采用这种起动系统。

2.起动继电器控制起动系统

普通继电器控制是指起动机由钥匙开关通过普通起动继电器进行控制,起动系统比开关直接控制增加了起动继电器。主要特点是起动继电器触点控制起动机电磁开关的通断,减小了起动时钥匙开关的电流,有利于延长钥匙开关的使用寿命,因此应用最广泛。因为直接用钥匙开关控制电磁开关线圈时,由于电磁开关线圈的电流很大(一般为35~50A),容易使钥匙开关损坏。随着钥匙开关控制的电路增多,这种起动系统应用更加广泛。

小结:

概述本节

《直流电动机》名师教案

《直流电动机》名师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节直流电动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刘铭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第6节《直流电动机》。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紧接着这节课的学习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另一种诠释,这需要很好的理解掌握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这节课进行深入加工,有着理论的依据,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下学期的学生,有前面几节课的知识储备,并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操作方面也有很多的实验积累,在讨论解决方案时会有一些可行的猜想,并针对这些猜想设计可行的实验,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总会有一些想法不是很严谨,需要老师的及时适当引导。 核心素养 通过动手组装模拟电动机,探究电动机的工作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通过了解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知道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了解使电动机连续转动的方法,及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电动机转动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电动机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变为科学技术,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电动机持续转动的方法。 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分析: 1.协作学习法:2个学生为一组,组内同学协同完成实验任务。 2.任务驱动法:学生们经历电动机的发展历程,随着电动机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猜想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解决措施,动手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方案是否可行。 3.讨论交流学习法:学生在实验操作前,交流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讨论方法的可行性;在实验操作后,交流总结实验心得和结论。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实物投影,电动机的换向器工作时慢镜头视频,小型电动机模型(2个),带有换向器的电动机模型(2个),玩具车中的电动机。

起动机复习题

起动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可分为永磁式和电磁式两大类。 2.起动机起动时间不超过 5 s,若第一次不能起动,应停歇 10~15 s再进行第二次起动。 3.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单向传动机构、操纵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4.常见的起动机单向离合器主要有滚柱式、弹簧式、摩擦片三种形式。 5.起动机操纵机构也叫“控制机构”,其作用是接通或切断起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主电路,驱动拨叉使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 6.起动机在装复时,应检查调整的项目有电枢轴向间隙、驱动齿轮与推环间的间隙。 7.起动机的减速机构常见的有外啮合式、内啮合式、行星齿轮式 三种。 8.起动机的转速特性是指起动机的转速随电枢电流的变化规律。 9.起动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点火开关、起动保护功能、防止误操作。 二、选择题 1.为了减小电火花,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接触面积应在( C )以上,否则应进行修磨。 A、50% B、65% C、75% D、80% 2.电刷的高度,不应低于新电刷高度的( C ),电刷在电刷架内应活动自如,无卡滞现象。 A、1/2 B、3/4 C、2/3 D、4/5 3.常见的起动机驱动小齿轮与飞轮的啮合靠( A )强制拨动完成。 A、拨叉 B、离合器 C、轴承 D、齿轮 三、判断题(打√或×) 1.直流串激式电动机,在磁场绕组的磁路未饱和时,其转矩与电枢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2.起动机的最大输出率即为起动机的额定功率。(√) 四、问答题

1.起动机的作用什么 答:起动机的作用是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起动。 2.起动机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起动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作用是产生扭矩(电磁转矩)。 (2)传动机构(啮合机构),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使起动机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将起动机转矩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发动机起动后,使起动机小齿轮自动脱开飞轮齿圈。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圈传动比为10~15。 (3)控制装置(电磁开关,也称操纵机构),作用是接通或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有些车上还具有接入和断开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的作用。 3.在做起动机碳刷检查时,有何具体要求 答:碳刷在使用中磨损较快,检修时应重点检查其磨损情况。炭刷的高度应不低于新碳刷高度的2/3,若磨损过多,须及时更换。安装时应使碳刷与整流器的接触面积不小于75%,否则,应予以研磨。 4.汽车发动机对起动机传动机构有哪些要求 答: (1)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平稳。 (2)起动后能自动打滑或脱离啮合。 (3)因起动机由点火开关控制,发动机工作时,要有控制机构防止点火开关误动作使飞轮再啮合。 5.影响起动机功率的使用因素有哪些 答: (1)蓄电池的容量; (2)环境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蓄电池内阻而影响功率; (3)接触电阻和导线电阻:电刷与换向器间接触电阻、导线接头处、导线长短、截面积。 6.起动机的调整有哪些内容 答:起动机的调整是指启动机工作时,驱动齿轮的啮合与启动开关接通时刻配合的调整。除检修后应进行调整外,正常使用中若发生啮合不良、有冲撞现象、启动困难等,均应做必要的调整。 (1)驱动齿轮与止推垫圈间隙的调整 (2)起动开关接通时刻的调整 (3)起动继电器的调整 (4)驱动齿轮端面与后端盖凸缘面之间距离的调整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4章 第六节 直流电动机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1)

《直流电动机》 教学目的: 1、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和主要构造。 2、知道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及其应用。 4、培养学生把物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现象和规律,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上节课我们做实验给磁场中的导体通电,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提问:这个力的方向与哪两个因素有关?(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强调: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受力方向就随着改变) 提问:出示如课本中的挂图和模型,根据上面的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是怎样受力的?(学生回答:ab边受力向上,cd边受力向下) 提问: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线圈怎样运动?(学生回答:线圈会转动) 提问:这个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学生回答: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引入新课 教师陈述: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现象制成的,它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下面我们来研究电动机是如何利用上述现象制成的,当然,我们先讨论最简单的一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给出直流电动机定义,并板书: 〈第六节直流电动机〉 3、进行新课 (1)使磁场中的通电线圈能连续转动的办法 很多同学可能马上想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不能连续转动(转到平衡位置要停下来),而实际的电动机要连续转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此处可告诉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需要再付出很多劳动,还可简介各国对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视,以培养学生对应用科学的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进行深入研究。 提问:在上节课的演示实验中,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是立即停止吗?为什么它不立即停止?(学生答:由于惯性线圈会稍转过平衡位置) 提问:转过平衡位置后,为什么它又转回来呢?(利用模型分析:转过平衡位置后,ab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专业 (工种) 机械装配与自动化教师 课题 (项目) 起动机控制机构分课题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授课班级预备技师培班训授课 时间 课 时 训练目标1、学会起动机控制机构、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2、掌握起动机控制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3、掌握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目标1 熟悉组合机床几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各元件的作用, 2 分析各种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起动机控制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对象 分析根据我们电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低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分组实践、体验感悟;分析探究、项目拓展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会”后“懂”,真正实现“手动”到“脑动”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设问、演示示范、练习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起动机控制机构 1. 组成 (1)电磁开关 (2)拨叉 2.工作过程 (1)起动机不工作时 (2)将起动开关接通时 (3)发动机起动后 (4)松开起动开关时 第五节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1. 开关直接控制起动系统 2.起动继电器控制起动系统

一、教学准备 二、复习提问 三、教学引入 四、新课讲解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调试。 2、清点学生人数、填教学日志。 二、复习及提出问题 1.起动机的组成? 2.起动机的分类? 三、教学引入 起动机的控制装置通常由主开关、拨叉、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等组成。 通过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利用主开关,控制起动机主回路的接通和 断开;利用拨叉,控制单向离合器,使驱动齿轮进入和退出与飞轮的 啮合。 四、新课讲解 第四节起动机控制机构 1. 组成 (1)电磁开关:吸拉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心、固定铁心、主开关 接触盘及复位弹簧等组成。 (2)拨叉 2.工作过程 (1)起动机不工作时,驱动齿轮处于与飞轮齿轮脱开啮合位置,电磁 开关中的接触盘与各接触点分开。 (2)将起动开关接通时,蓄电池经起动控制电路向起动机电磁开关通 电,其电流回路为: (3)发动机起动后,飞轮转动线速度超过了起动机驱动小齿轮的线速 度,单向离合器打滑,避免了电枢绕组高速甩散的危险。 (4)松开起动开关时,起动控制电路断开,但电磁开关内吸拉线圈和 设疑引 入 讲授与 分析

《电动机》教案

《电动机》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电动机教案 核心素养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增强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通过了解物理知 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 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了解电动机的构造,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换向 器的作用 优教提示: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 务,反馈预习情况。 新课引入 电动自行车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交通工具.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电动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你知道电 动机的工作原理吗?从学生的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活动1:展示如图所示的装置,让学生猜想一下,当开关闭合后,将会观察到 什么现象学生诧异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交流产 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实验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师适当点拨: 现象→原因→有磁场 ↓↓↓ 导线运动→受力的作用→通电导体是磁体 归纳总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知识拓宽:并不是所有的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都受到力的作用,当通电直导线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此时通电的直导线不受力的作用。 活动2:要想改变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如何操作?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师总结。 总结:改变磁场的方向;可以改变电流的方向。 活动3: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验证。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当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发生改变时,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也发生改变。 活动4:根据实验现象,大家讨论一下,在这个装置在能量的转化是怎样的在生活中哪些用电器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总结: (1)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生活中的电动车、电风扇、电动机等工作时的原理与此相同。 探究点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活动1:一根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会受力运动,一个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会怎样呢?展示如图所示的装置,让同学们猜想,然后再展示。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演示视频:制作简易电动机”)

起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 、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4、起动极限温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起动极限温度时,应采取起动辅助措施: (1)加大蓄电池容量

课题三 起动机的传动机构组成及其原理

课题三起动机的传动机构组成及其原理 教学补充知识回顾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单向传动机构、操纵机构三大部 分组成, 其中单向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使其驱动小 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将起动机电磁转矩传递给曲轴;在发动机 飞轮转速高于起动机转速时,通过单向离合器切断驱动小齿轮和 直流电动机之间的动力传递路线;起动完毕时,驱动小齿轮与飞 轮齿圈自动脱离啮合,起动机保持静止状态。 减速型起动机单向传力机构还带有齿轮式减速机构,起减速 增矩的作用。 一、传动机构的基本知识 1、传动机构的作用 当起动发动机时,将电动机电磁转矩传递给曲轴;即传递动 力;当发动机起动后,又能自动切断动力,保护起动机不致损坏。 2、传动机构的基本组成 (1)起动机的传动机构主要由:单向离合器和驱动齿轮组成。 1)单向离合器的功用:是单向传递转矩:只允许起动机将转矩传给发 动机曲轴进行发动机起动,不允许发动机将转矩传给起动机。 2)常用的单向离合器有:滚柱式、摩擦弹簧式和摩擦片式三种。 3)滚柱式和摩擦弹簧式离合器:传递转矩较小,主要用于汽油机。 4)摩擦片式离合器:传递转矩较大,主要用于汽油机。 (2)减速型起动机单向传力机构还带有齿轮式减速机构,起 减速增矩的作用。 二、不带减速装置的起动机传动机构结构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1)结构组成 1)主要由驱动小齿轮、外壳及十字槽套筒(或外座圈及十字块套筒)、 滚柱、弹簧等组成。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摩擦弹簧式单向离合器 (2)基本原理: 摩擦弹簧式单向离合器通过扭力弹簧的径向收缩和放松来实现离合。 (3)工作过程: 当起动时,扭力弹簧按卷紧方向扭转,弹簧内径变小。扭力弹簧借助摩擦力将离合器驱动小齿轮和花键套筒紧抱成一体,把起动机转矩传给飞轮。起动后,飞轮转动线速度超越起动机驱动齿轮线速度,飞轮便带动起动机小齿轮,此时,扭力弹簧受力方向与上述情况相反。弹簧朝旋松方向

直流电动机-教案

《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第6节《直流电动机》。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紧接着这节课的学习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另一种诠释,这需要很好的理解掌握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这节课进行深入加工,有着理论的依据,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下学期的学生,有前面几节课的知识储备,并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操作方面也有很多的实验积累,在讨论解决方案时会有一些可行的猜想,并针对这些猜想设计可行的实验,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总会有一些想法不是很严谨,需要老师的及时适当引导。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知道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了解使电动机连续转动的方法,及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电动机转动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电动机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变为科学技术,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电动机持续转动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分析: 1.协作学习法:2个学生为一组,组内同学协同完成实验任务。 2.任务驱动法:学生们经历电动机的发展历程,随着电动机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猜想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解决措施,动手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方案是否可行。 3.讨论交流学习法:学生在实验操作前,交流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讨论方法的可行性;在实验操作后,交流总结实验心得和结论。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实物投影,电动机的换向器工作时慢镜头视频,小型电动机模型(2个),带有换 向器的电动机模型(2个),玩具车中的电动机。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核心提示: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1、组成: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1)按控制装置分为:直接操纵式电磁操纵式(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惯性啮合式--已淘汰强制啮合式--工作可...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 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3)起动功率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

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 教案是每个老师上课必备的讲课材料,但一份好的教案,也能决定一堂课的质量。如何备好教案呢?以下文章“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由出国留学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和主要构造。2.知道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及其应用。 4.培养学生把物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二)教具如课本图12—10的挂图和模型,两个箭头标志(可用饮料盒铝片制作),自制直流电动机模型(参见图12—2),直流电动机原理挂图一幅,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台,学生电源一台。(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做实验给磁场中的导体通电,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提问:这个力的方向与哪两个因素有关?(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强调: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受力方向就随着改变) 提问:出示如课本12—10甲的挂图和模型,根据上面的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是怎样受力的?(学生回答:ab边受力向上,cd边受力向下) 提问: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线圈怎样运动?(学生回答:线圈会转动) 提问:这个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学生回答: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引入新课教师陈述: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现象制成的,它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下面我们来研究电动机是如何利用上述现象制成的,当然,我们先讨论最简单的一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给出直流电动机定义,并板书:〈第五节直流电动机〉3.进行新课(1)使磁场中的通电线圈能连续转动的办法很多同学可能马上想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不能连续转动(转到平衡位置要停下来),而实际的电动机要连续转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此处可告诉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需要再付出很多劳动,还可简介各国对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视,以培养学生对应用科学的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进行深入研究。提问:在上节课的演示实验中,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是立即停止吗?为什么它不立即停止?(学生答:由于惯性线圈会稍转过平衡位置) 提问:转过平衡位置后,为什么它又转回来呢?(利用模型分析:转过平衡位置后,ab边受力仍朝上,cd边受力仍朝下,正是这一对力使线圈转回来的) 提问:要使线圈不转回来,应该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即使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就使ab边受力变为向下,cd边受力变为向上。怎样才能使线圈受力方向发生这样的改变呢? 引导学生回忆影响受力方向的两个因素,从而得出:应该在此时改变电流方向,或者改变磁感线方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改变磁感线方向就是要及时交换磁极,显然这不容易做到;实际的直流电动机是靠及时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受力方向的。板书:〈1.使磁场中的通电线圈连续转动,就要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就改变一次电流方向。〉(2)换向器提问:怎样才能使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及时改变电流方向呢? 让学生想办法并开展讨论,教师下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鼓励和指导。教师出示:两个半圆铝环和电刷,指出:靠这两样东西就可以解决问题。待学生思考片刻,教师出示已准备的与课本图12—12相似的模型,说明铝环与线圈的连接情况和铝环与电刷的配合过程。引出换向器的概念并板书:〈2.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12—12,进一步弄清楚线圈转动过程,重点是甲图和丙图,回答教师填空式的提问:甲图:电流方向是a→b→c→d,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上,cd边受力向下,转动方向是顺时针。丙图:电流方向是d→c→b→a,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下,cd边受力向上,转动方向是顺时针。(3)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出示:直流电动机,介绍主要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板书:〈3.直流电动机的构造〉演示:给直流电动机通电转动,提高学生兴趣(若时间不允许,可省些演示)。告诉学生:下节课同学们将自己装一台小直流电动机,进一步弄清楚它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和应用。4.小结(略) 5.作业:(不要求笔做) (1)预习下节内容。(2)比较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从原理、构造和能量转化等方面说出它们的区别。(四)说明 1.本节采用程序性的提问和讨论,启发学生弄清

直流电机教案汇总

教案编号 1 课题直流电动机的结构授课人课型 课时 2 教具 原设计者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掌握直流电机的结构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直流电机的结构 教学难点直流电机的结构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精讲设计、课前或中预习内容及要求、设计当堂测试和作业、随堂小结等)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第一节直流电机 直流发电机与直流电动机在理论上是可逆的。应用于起重、运输机械、传动机构、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和电子电器、日常电器中。 一、直流电机的构造 (一)定子 定子由机座、主磁极、换向磁极、电刷组件组成,如图所示。 定子的横剖平面图如图所示。

1.机座 用铸钢或铜板焊成,用作支撑和保护整机结构,同时又是电机磁路的一部分,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和机械强度。 2.主磁极 由铁心和励磁绕组组成。铁心由极身和极靴两部分组成,铁心由1~1.5mm厚的钢板叠压而成如图所示。 励磁绕组绕在铁心外面,主磁极的作用是在励磁绕组中通入励磁电流时产生主磁通。当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时,铁心就成为一个有固定极性的磁极。 3.换向磁极 换向磁极的作用是为了改善换向性能,减小换向火花,削弱电枢磁场。换向磁极与转子间气隙较大,涡流较小,可用整块钢制成。其上的绕组一般与电枢绕组串联,用横截面较大的铜导线绕制。 换向磁极与主磁极数量相等或为其一半,顺着转子旋转的方向排列顺序是:N,N’,S,S’ 4.电刷组件 电刷组件由电刷、刷握、刷杆、刷杆座及压紧弹簧组成,如图所示。 电刷内有用细铜丝编织成的刷辫与外电路导通 作用:与换向器配合,连接静止的外电路和转动的电枢电路。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一、直流电机的构造 (一)定子 1.机座 2.主磁极 3.换向磁极 4.电刷组件 教学后记(各班级授课时间、缺席名单及原因;学生辅导;偶发事件处理;教学反思等) 1、对主磁极和换向磁极概念模糊 2、对电刷的作用不太理解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精讲设计、课前或中预习内容及要求、设计当堂测试和作业、随堂小结等)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复习提问: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电枢 电枢又称转子,作用是在励磁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其结构如图所示。 1.电枢铁心 电机磁路的另一部分,为减小涡流由硅钢片叠压而成。在电区外缘有嵌放绕组的铁心槽,整个铁心固定在转动轴上,随轴一起转动。 2.电枢绕组

八年级科学下册14电动机教案

第4节电动机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 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3. 通过实验,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情况。 4.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换向器的作用 5.知道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直流电动机工作过程的分析以及内部构造的了解,体验科学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知道直线电流(通电导体)产生磁场,磁场之间的作用本质上是力(磁力)的作用,电磁铁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学生在劳技课上已经接触和使用过小电动机,知道通电后能连续转动,同学对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深入了解的渴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相对缺乏,尤其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学生都来自农村,经过多次筛选,总体认识和能力水平不高,学习较为被动。结合本节内容特点,老师讲得过多,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加重理解上的负担,宜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激活思维分析问题,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3重点难点 重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换向器的作用 难点: 平衡位置转动特点,换向器换向的过程。 课程资源:电动机模型,整套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器材,直流电动机模型,课件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设问导入 【导入】生活中有许多电器,通电后就能转动起来正常工作,请你列举一些这样的电器。 那么这些电器通电后为什么能转动吗?原来,这些电器里面都装有“马达”——电动机,可能你已经知道,在劳技课上组装小塞车就用到电动机,这有可能是你见过的最小的电动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大家努力一起来设计一台通电会连续转动的电动机模型。 活动2【讲授】一、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磁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周围会产生磁场,那么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体会否产生磁力的作用呢?先用直导线做一个实验。 1.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实验】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1)当合上开关使导线AB通电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原来静止在导轨上的导体AB会沿导轨运动。 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速,才能启动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常 用的启动方式有人力启动和电力启动机启 动两种。 人力启动(手摇)最简单,但劳动强度大, 且不安全,目前只作为后备启动方式。电力 启动机启动具有操作方 便、启动迅速可靠、 有重复启动能力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用于启动内燃机的电动机及附属装置,叫作 启 动装置0 -2 .对启动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1) 必须有足够的转矩和转速 转矩和 转速是对 1柯框 1 也硏?■ 4 ■卫 II *? 10' 14 ovHDrwrM&? U H H 巒IE i|T?? ft'IJL VM WR?Hfwi *3LD 乍 viTWMJ Hit 劃 誨 TfchMDiJLL Cm~DB 11,?? 2 VH4 II 八■■ I3.lt 『 ?■■ tlVBLH*B4 i 诃IL 嗨 Mi P MIWI ^JUHS NUtnM& raliM vvM-Mwniit OM JL H RB FF- H-Ht i* *W? ?■ ■良 TI ■-^-■■niH miiT? AWM^TlTiF W UFmD mxt : IJkdlh *. 、概述 1 .启动机功用 汽车发动机是靠外力启动的,必须依靠 外力使曲轴旋转,并要求曲轴的旋转达到一 定的转 因为:

电动机最主要的要求,

有关。对于构造一定的发动机来说,当温度降低时,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阻力矩显著增加;在启动加速过程中, 还要克服各运动机件的惯性力,故启动电动机必须具备足够的转矩。’ 2)要保证启动发动机除具备足够转矩夕卜,还必须使发动机的转速升至一定程度。因为转速过低时,对于化油器式发动机来说?化油器中的气流速度过低,低压程度过?小,汽油不易喷出,也不易雾化,造成混合气过稀,发动机便不能发动。当温度较低(在冬天)时,雾化条件变坏,混合气变得更稀,启动更加因难。一般要求 化油器发动机的启动转速应在40, . -50转/分以上。 (2)转矩应能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因为在启动之初,曲轴由静止开始转动时,机’件作加速度运动须克服很大的静止惯性力,同时各摩擦部分处于半干摩擦状态,摩擦阻力较大,这时需要较大的启动转矩,才能带动发动机转动,并使转速很快升高,但随着曲轴转速升高,加速阻力减小,油膜也逐渐形成,所需的转矩相应减小,而当曲轴转速升至启动转速,发动机一旦发动后.自己就能够独立工作,就不需要电动机带着转动了。所以, 希望转矩能随着转速的升高而降低。 3?启动机的组成与分类 (1)启动机的组成电力启动机都是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见图1)。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其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 2)传动机构(或称啮合机构),其作用是:在发动机启动时,使启动机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将启动机转矩 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在发动机启动后,使启动机自动脱开飞轮齿圈。 3)控制装置(即开关)用来接通与截断启动机与蓄电池间的电路。 常见发动机的启动装置是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直流电动机,其电动机的启动动力必须超过发动汽缸的压缩压 力及其他摩擦阻力;必须具有足够的启动转矩,以便使发动机达到规定的转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启动装置应尽可能小型轻量化。为此,启动装置除必须有直流电动机和附属装置外,还应有把电动机的动力传 递给发动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由转矩齿轮(飞轮上的齿环)和电动机轴上的小齿轮及行星减速机构组成。发动机启动时,小齿轮与转矩齿轮相啮合,电动机转动,通过减速机构将转矩扩大,再通过小齿轮驱动(2)启动机的分类启动机的种类很多,但电动机部分一般没有大的差别,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则差异较大。

课题四 起动机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课题四起动机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补充知识回顾 起动机由直流电动机、单向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 成 操纵机构的作用是接通或切断蓄电池与起动机之间的主电 路,并产生驱动拨叉的电磁力。 一、起动机控制装置的基本知识 1、功用 起动机操纵机构也叫控制机构,其功用是控制电动机主电路 的通断及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分离。 采用传统点火系带有附加电阻的发动机,起动机操纵机构还 有副开关,能在起动时将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短路,以增大起动时 的点火能量。 2、现代汽车上均采用电磁式控制装置,即电磁开关。 3、组成结构: (1)组成: 电磁开关(吸拉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心、固定铁心,主 开关接触盘、回位弹簧等)和拨叉 (2)结构关系: 1)吸拉线圈与电动机串联、保持线圈与电动机并联。 2)固定铁芯与活动铁芯安装在铜套内、固定铁芯固定不动,

活动铁芯可在铜套内轴向移动。

3)活动铁芯前端固定有推杆,推杆前端安装有开关接触盘;活动铁芯后端用挂钩与移动叉连接。 4)电动机主开关由开关触盘和触点组成。两个触点分别与起动机端子“C”和端子“30”制成一体。在触点旁边有一块与起动机端子“15a”相连的小铜片,称为附加电阻(或电阻线)短路开关 5)铜套外面安装有回位弹簧,其作用是使活动铁芯等部件回位。

图4-2-18 起动机电磁操纵机构 1- 起动继电器触点 2-起动继电器线圈 3-点火开关 4-起动机“30”端子 5-起动机“C”端子 6-附加电阻短路接线柱 7-导电片 8-吸引线圈接线柱 9-起动机“50”端子(插接片式片状端子) 10-开关触盘 11-推杆 12-固定铁芯 13-吸引线圈 14-保持线圈 15-活动铁芯 16-回位弹簧 17-调节螺钉 18-连接叉19-移动叉 20-单向离合器 21-驱动齿轮 22-止推螺 23-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线 二、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 1、不工作时,继电器触点张开,电磁开关中的接触盘与各接触点分开。驱动齿轮处于与飞轮齿脱开啮合位置。 2、当点火开关接通起动档时, (1)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接通,其电路:蓄电池正极→主接线柱4→电流表→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接柱→继电器线圈→搭铁接线柱→搭铁→蓄电池负极。 (2)第一动作:电磁铁线圈电路接通,继电器触点闭合,同时接通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路。 1)吸引线圈电路:蓄电池正极→主接线接柱4→起动继电器“电池”接线柱、支架、触点、“起动机”接柱→电磁开关接柱9→吸引线圈13→接线柱8→导电片7→主接线柱5→电动机磁场绕组→电枢绕组→搭铁→蓄

起动机的操纵机构课件

《起动机的操纵机构》说课稿 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姓名:张春玲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上课的题目是《起动机的操纵机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使用的教具及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起动机的操纵机构》选自《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它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学生明确理解起动机操纵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后,将为今后所学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日后进行起动机故障诊断和拆修等实践工作做好铺垫,因此,本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并将影响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修理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二)、综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作用及基本组成。 确定此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作用及基本组成后,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它的工作过程。 本节课的难点是: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工作过程。

确定此难点的依据是: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工作过程较抽象复杂,再加上职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普遍偏差,此处正是培养他们这两种能力良好的时机。 (三)、教材分析和处理: 本节教材共分三大问题:分别为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其作用,共需一课时,45分钟。 为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本教材做如下处理: 1、引入新课时,细化教学目标。 2、利用实物及课件回忆在本章节前几节课中学习的重点内容。 3、讲授新课时,采用实物与课件演示结合的方法来讲解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突破难点。 4、复习巩固时,用细化的教学目标检查教学效果,比较准确的掌握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组成、作用,理解起动机电磁操纵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培养他

汽车起动机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简介

汽车起动机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简介 汽车发动机的起动离不开起动机,其控制装置包括点火起动开关、起动继电器和电磁开关等部件,其中的电磁开关与起动机是在一体的。 一、关于起动继电器 起动继电器由电磁铁机构和触点总成组成。线圈分别与壳体上的点火开关端子和搭铁端子“E”连接,固定触点与起动机端子“S”连接,活动触点经触点臂和支架与电池端子“BAT”相连。起动继电器触电为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铁心便产生电磁力,使其触点闭合,从而将继电器控制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路接通。 二、关于电磁开关 1. 结构特点 电磁开关主要由电磁铁机构和电动机开关两部分组成。电磁铁机构由固定铁心、活动铁心、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等组成。固定铁心,顾名思义是固定不动的,活动铁心则可以在铜套里做轴向移动。活动铁心前端固定有推杆,推杆前端安装有开关触盘,活动铁心后段用调节螺钉和连接销与拨叉连接。铜套外面安装有复位弹簧,作用是使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复位。电磁开关接线的端子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2. 工作原理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时,其电磁吸力相互叠加,可以吸引活动铁心向前移动,直到推杆前端的触盘将电动开关触点接通势电动机主电路接通为止。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时,其电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自动复位,触盘与触点断开,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三、示例:东风EQ1090型汽车起动电路 东风EQ1090型汽车使用的是QD124型起动机,为电磁控制强啮合式起动机,采用滚动式单向离合器、驱动齿轮为11齿,额定功率为1.5kw,其起动电路如图10-4所示,包括控制电路和起动机主电路。 1.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起动机电磁开关控制电路。 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是由点火开关控制的,被控制对象是继电器线圈电路。当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挡时,电流从蓄电池政界经过起动机电源接线柱到电流表,在从电流表经点火开关,继电器线圈回到蓄电池负极。于是继电器铁心产生较强的电磁吸力,是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起动机电磁开关的控制电路。 2. 主电路 电磁开关接通后,吸引线圈3和保持线圈4产生强的电磁引力,将起动机主电路接通。电路为:蓄电池正极→起动机电源

《直流电动机》名师教案

第六节直流电动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刘铭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第6节《直流电动机》。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紧接着这节课的学习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另一种诠释,这需要很好的理解掌握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这节课进行深入加工,有着理论的依据,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下学期的学生,有前面几节课的知识储备,并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操作方面也有很多的实验积累,在讨论解决方案时会有一些可行的猜想,并针对这些猜想设计可行的实验,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总会有一些想法不是很严谨,需要老师的及时适当引导。核心素养 通过动手组装模拟电动机,探究电动机的工作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通过了解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知道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了解使电动机连续转动的方法,及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电动机转动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电动机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变为科学技术,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电动机持续转动的方法。 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分析: 1.协作学习法:2个学生为一组,组内同学协同完成实验任务。 2.任务驱动法:学生们经历电动机的发展历程,随着电动机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猜想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解决措施,动手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方案是否可行。 3.讨论交流学习法:学生在实验操作前,交流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讨论方法的可行性;在实验操作后,交流总结实验心得和结论。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实物投影,电动机的换向器工作时慢镜头视频,小型电动机模型(2个),带有换向器的电动机模型(2个),玩具车中的电动机。 学法设计: 师生之间: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猜想设计,在做中学。 生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学生自己:问题驱动,任务驱动,设问——思考——猜想——设计——动手——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