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月

Journal of Q iqi har U n i v ers it y (Ph&i Soc Sc i )

January 2011

[收稿日期]2010-11-24

[作者简介]王丽娜(1988-),女,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国史研究。

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王丽娜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甘肃兰州730070)

[关键词]第二战场;苏联;美国;英国

[摘 要]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战场的开辟迫在眉睫,苏联迫于战争需要,于1941年提出开辟第二战场,英美由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再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直至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巨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时,苏美迫于形势需要,同意1944年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由此可知,第二战场是战时的苏联与英美之间关系的试金石,从而反映了美英苏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中图分类号]K 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1)01-0087-03

所谓第二战场,就是美﹑英在欧洲开辟的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围绕第二战场的开辟,英美苏三国展开激烈争论,本文拟从第二战场的开辟来讨论苏美英三国之间的冲突与合作。

一、第二战场的概念及其提出(一)第二战场的概念

关于第二战场的概念,英美和苏联都有自己的解释。英美政治家认为盟国空军轰炸德国﹑英美海军在大西洋同德国海军作战﹑以及随后盟军在非洲﹑中近东和西西里岛进行的战役,是第二战场[1 ,而苏联政治家认为第二战场就是欧洲战场,更准确地说,是法国北部的战场,这一战场可牵制德国约60个师及其盟国20个师,从战略上可成为俄国战场

的补充。[2

这一战场应对法西斯德国心脏地区构成威胁,并

使其处于极其复杂的战略态势,苏联政治家对第二战场的解释是有充分根据的。

对于第二战场的解释,苏联政治家的更为准确一些。所谓第二战场,就是指美﹑英在欧洲开辟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确切地说,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的

西部登陆,直接对德作战,它与苏德战场紧相呼应。[3

可见第

二战场的开辟,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苏德战争初期能有效地支援苏联,加速德国的溃败,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苏德战争爆发与第二战场的开辟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首先是苏联提出来的。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国以闪电战略分三路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国集中其全部兵力的64%(连同其他仆从国,占整个欧洲法西斯侵略集团总兵力的54%)闪击苏联,苏军遭突然袭击,丧师失地,受到严重损失。为了扭转危局,摆脱困境,苏联政府要求开辟第二战场,派遣以副总参谋长戈利科夫为首的军事代表团出使英国。苏联政府认为,必须动员与法西斯集团作战的所有国家的军事力量,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一切力量和资源来粉碎敌人。在这方面,尽快地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不仅能减少苏联在反对共同敌人斗争中的困难和鲜血,而且,能极大地缩短世界大战总的期限,加速被奴役民族的

解放,加速全人类摆脱法西斯野蛮行为的威胁。

[4

二、第二战场的提出与苏美英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一)1941年第二战场问题提出后英美的态度1.英国人拒绝在1941年开辟第二战场。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讨论首先在英苏之间展开。1941年7月8日,以苏联副总参谋长戈利科夫为首的军事代表团抵达伦敦,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丘吉尔也表示给苏联尽可能的援助。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亲自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改善苏联的处境。斯大林指出: 我也想到开辟这一战场是有困难的,但是我认为应该不顾困难开辟这样的战场,这不但是为了我们的共同事业,而且也是为了英国本身的利益。 [5 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说: 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败。这时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 [6 丘吉尔以上述理由拒绝开辟第二战场,之后,斯大林第二次﹑第三次写信给丘吉尔,都遭到丘吉尔的拒绝。

英国人不急于开辟第二战场,并不是由于他们当时没有这种现实可能性,也不是由于他们的军事力量和武器不足,而是出于自己自身利益的考虑,他想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也就是说他想让苏德在苏德战场上互相厮杀,相互削弱,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在外交上所起的作用。

2.华盛顿会议与英美同盟的立场。在珍珠港大灾难之前,美国国内一直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在二战中保持中立立场,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态度大为转变。美国正式参战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的讨论和争议也就扩大到美英苏三国之间。1941年12月22日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代号为 阿卡迪亚 的会议,此次会议是英美卷入反法西斯集团战争后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会议指出,德国是 主要的敌人 ,击溃德国是 胜利的关键 ,且讨论制定共同的战略。战略内容就是在主要方向上不实施大规模的陆上战役,而进行初持久的对德战争,打算实施美﹑英军队进攻法属北非的战役,以代替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7

从华盛顿会议我们可以看出,此次会议是英国精心炮制的结果,因此对英国大有好处,可使英国暂时摆脱轴心国在埃及的威胁,同时也保证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美国政府感到满意。但此次会议置苏联利益于不顾,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援助苏联的计划,使得苏联在伟大卫国战争最艰苦的头几个月中,没有得到盟友的军事援助。

针对英美在华盛顿会议上制定的战略,苏联并没有恼火,并且坚信在反对希特勒纳粹主义的战场上,1942年将是事态转变的决定性一年。因此并没有放弃使西方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的努力,并且认为盟国在欧洲大陆登陆和共同对法西斯德国作战就可以巩固苏联军队在1941年冬季取得的胜利,就可以在1942年使战争发生转折,并使德国统帅部不可能在苏德战场上准备新的进攻。[8

(二)1942年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与英美苏三国关系

1.美国的西欧作战计划与英美会谈。1942年春季,随着前线战争不断出现新情况,美国陆军副参谋长D.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制定了一项新的偏重西欧战区的作战计划,即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发动进攻的计划,得到了美国总统的认可。计划规定英美军队在1943年春天对法国北部实施进攻,集中48个师的兵力,并派5800架战斗机从空中进攻进行支援,并且认为有必要大约在1942年9 10月实施一次代号为 痛击 的进攻法国北部的有限战役,这个计划代号为 大锤 。美国政府为了向英国政府说明自己的新计划,派自己的代表于1942年4月8日 14日在英国举行伦敦会谈。在会谈期间,通过了在1943年必须制订开辟第二战场的共同计划的决定,至于1942年的可能战役,则要求根据苏德战场的形势而定。[9

针对这个计划,英国人从心底里是不同意的。他们认为苏德战场的爆发,正好使他们从岌岌可危的局势中摆脱出来了,他们不想又投入到冒险而又非自身利益关键的行动中。但英国又不想得罪美国,使美国改变 欧洲第一 的方针,转而集中力量在太平洋对日作战,所以英国政府玩弄外交手腕,巧妙地处理对此计划的不满态度,接受了美国的计划。

2.苏英﹑苏美公报的签署及三国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1942年夏,由于苏德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因此苏联迫切要求开辟第二战场,且正值美国要求莫洛托夫访美,所以苏联接受邀请并同时访问伦敦。这次访问以苏英公报和苏美公报的签署而结束,并且达成了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之后希特勒德国利用没有第二战场的时机,在苏德战场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苏联的自身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但英美两国却不遵守公报中的若干协议,回避履行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义务,英国方面借口登陆舰艇数量不足,反对横渡英吉利海峡及1942年占领欧洲大陆登陆的计划,美国总统提出在北非实施登陆战役来取代西欧作战计划。

面对英美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苏联仍然没有放弃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斯大林认为: 第二战场会开辟,不仅因为苏联需要它,而且盟国也需要它。我们的盟国不可能不了解在法国失败以后,不开辟反对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战场,会使一切爱好自由的国家包括盟国自己在内,遭到不好的结局。 [10 而且在苏联的报刊上也发表了关于第二战场的文章。斯大林声明, 盟国对苏联的帮助同苏联吸引住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所给盟国的帮助比较起来,其效果暂时还是小的。 [11 并且说: 要扩大和改进这种帮助,只须做一件事,就是盟国完全地﹑按时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12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英美缺乏诚意去履行自己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不顾英苏﹑苏美公报确定的义务,完全拒绝了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并且一再强调开辟第二战场问题在军事上的困难,极力为自己的做法寻找借口。在这个问题上,苏联的态度却很坚决,与英美形成极大反差,且苏联本国也对第二战场的开辟做出过很多努力。

3.二战形势出现转折,西方盟国不履行义务及苏联的反应。1942年冬季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及随后的法西斯军队的溃败,使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此形势,英美两国的态度很矛盾,根据1943年前夕的大量的英美文件,包括丘吉尔和罗斯福之间的通信证明,英美没有横渡英吉利海峡,而是把主力集中在北非和地中海。但苏联政府仍然把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看作是加强同英美两国关系和整个反希特勒同盟的团结的最重要文件,并在1942年12月写信给罗斯福,要求英美两国必须履行两国关于在1942年,至迟在1943年春季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诺言。为此,1943年1月,英美两国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商讨1943年的盟国军事计划,会议表明,盟国并不打算在1943年对德国发动任何重大的攻势,且会议并没有提出1943年在法国大陆的作战计划,将进攻欧洲大陆的时间推迟到1944年。针对此计划,苏联对英美施加压力,英美提出了武装部队进攻欧洲大陆的新的时间表 1943年8月或9月。针对英美提出的登陆时间,斯大林并不满意,为此,两国在1943年5月12 25日召开代号为 三叉戟 的会议,决定在1944年末开辟第二战场。针对英美制定的计划,苏联政府很不满意。他说: 已经从1942年推到1943年的开辟西欧第二战场的日期,这一次又推迟到1944年春季。 苏联认为开辟第二战场的再一次推迟,在苏联人民和军队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苏联不可能同意此项决定,且此时苏军取得了库尔斯克突出战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苏联的威望。因此在1943年8月14 24号,在魁北克举行代号为 四分仪 的英美会议,会议决定在1944年实施 霸王 战役。

88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形势出现了根本转折,使得苏联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因此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态度强硬。且英美基于这种形势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在1943年对第二战场问题采取了较为明确的立场,他们在1943年通过的关于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决议,比1942年英美会议通过的决议具体一些,并确定了进攻西欧的日期,且规定了以怎样的力量来实施这一进攻,但把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推迟到1944年,实际上意味着盟国再次违背对苏联政府所承担的义务。

三、第二战场的开辟

(一)开辟第二战场协议的达成与三国的冲突与合作由于1943年二战形势出现转折,第二战场的开辟也就理所当然。1943年10月19 30日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就盟国所承担的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义务,由于英美方面的阻挠,没有肯定和明确下来,还有他们对1944年春季横渡英吉利海峡实施进攻所作的保证性表示,附有一系列保留条件。然而,这些义务写进了共同议定书这一事实本身,是苏联外交上的巨大成就。然而,由于再次推迟开辟第二战场时间的危险性依然存在,所以,苏联决定在德黑兰会议上重新讨论这个问题,在会上,其军事协议规定了西方盟国对开辟第二战场所承担的义务,且最重要的是通过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后协议。

德黑兰会议上能够通过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后协议,是与苏联武装力量在二战中出现转折分不开的,在这种转折的条件下,德黑兰会议如同它本身能够举行这一事实一样,取得了积极的成果。C M 什捷缅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证实: 在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在哈尔科夫和基辅﹑在第聂伯河和索贝河,我军使战争发生的根本转折,已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这也是盟国不得不坐到圆桌上来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主要原因。 [13 正如C M 什捷缅科接着指出的,德黑兰会议 是苏军1943年的军事胜利的光辉结果,同

时也是反希特勒同盟军根据共同的企图,于下一年在欧洲各战场配合实施毁灭性突击的开始。 [14

(二)诺曼底登陆战役与开辟第二战场

1944年6月6日,全世界人民久已盼望的向西欧进军的第二战场终于揭开了帷幕。英美武装部队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在评价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时,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哈里森写道: 这不是一般的收入,这是西方盟国在欧洲最崇高的成就,已对希特勒帝国的心脏进行直接打击实现了合围德国的宏伟计划。 [15 毫无疑问,盟军在1944年下半年的登陆所起的作用已不能和头几年相比,且第二战场开辟以后,战争的主要负担仍然落在苏联人民及其军队肩上,但同时也不能低估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正如苏联研究人员所公正地指出的,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使德国

腹背受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它的溃败。

[16

结语

第二战场问题在反希特勒同盟主要参加国

苏联﹑美

国和英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苏联在1941 1943年期间,曾不止一次地坚决向美﹑英政府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反映了苏联人民想尽快结束这场流血战争的决心,苏联政府关于第二战场的政策博得了全世界进步社会舆论的好评,英美政府先后在1942年和1943年承担了盟国军队在西欧实施登陆的义务,可是又利用多种借口拒绝履行这一义务,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反映了英美政治集团企图转嫁战争负担,最大限度地削弱苏联,建立其在战后世界统治地位的意图。在1944年,基于苏联的武装力量在二战作战中的主要贡献,英美统治集团担心继续拖延盟军在西欧登陆将对它们自身的帝国主义利益构成威胁,所以在德黑兰会议上三方达成协议,开辟第二战场,可以看出,第二战场的开辟是苏美英三方妥协斗争的产物,国家利益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 (苏)沃尔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239.

[3 张建民.丘吉尔与第二战场的开辟[J .西藏大学学报(第十四卷第一期)1999,(2).

[4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苏)泽姆斯科夫.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M .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16,42,45,60,137,134,134,237,237,252,253.

[5 [6 顾学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概要[M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123.

(责任编辑 董翔薇)

89

第1期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英美社会与文化考试复习题.docx

英美社会与文化复习题 L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The two main islands of the British Isles are Samuel Johnson's dictionary was influential in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form of ___________ ? A. grammar B. handwriting C. spelling D. pronunciation At present, nearly ________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communicate in English. A. half B ? a quarter C. one third D. one fifth attack on Rome ended the Roman occupation in Britain in 410. A. Norman B. Danish C. Celtic D. Germanic became the dominant religion in England? B. Anglo-Saxon Christianity D. Roman Christianity Westminster Abbey was built at the time of A. St. Augustine C ? William the Conqueror The _______ marked the establishment of feudalism in England. A ? Viking invasion B. signing of the Magna Carta C- Norman Conquest D ? Adoption of common law The end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led to the rule of . D. the House of Lancaster The direct cause for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was King Henry VIIFs effort to A. divorce his wife B. break with Rome C. support the Protestants D. declare his supreme power over the church The English Civil War broke out in 1642 between ________ ? A ? Protestants and Puritans B. Royalists and Parliamentarians A.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B. Great Britain and Scotland C. Great Britain and Wales D.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_______ is the capital city of Scotiand. A. Belfast B. Edinburgh According to a 2005 estimate, Britain now has a population of over A.160 B.600 C. 60 C. Aberdeen D. Cardiff million. D. 16 is the smallest. Among the four parts of the United Kingdom, A. England B. Scotland C. Wales Almost a quarter of the British population lives in ________ England. A. northeastern B. southeastern C. northwestern D. Northern Ireland D. southwestern English belongs to the _______ group of Indo-European family of languages. A. Celtic B. Indo-Iranian C. Germanic D ? Roman The introduction of Christianity to Britain added the first element of English. A. Danish and Finnish B. Dutch and German words to C. French and Italian D. Latin and Greek The evolution of Middle English was reinforced by the ______ B. Dutch C. German A. Norman influence. D. Danish The By the late 7th century, A. Celtic Christianity C ? Germanic Christianity B. Edward the Confessor D. Alfred the Great A. the House of Valois B. the House of York C ? the House of Tudor

新批评

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新批评有几代批评家,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文学本体论 这一观念由新批评的主将兰色姆提出。他将“本体”这一哲学术语首次用于文学研究。 新批评则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持有同样观点的文萨特和比尔兹利则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他们的主张,为此他们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文萨特和比尔兹利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误,其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他们认为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是一种感受谬误。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作品本体论。 结构—肌质论 这一主张由兰色姆提出。他认为,结构与肌质是相互对应又联系紧密的概念,所谓结构是一首诗的逻辑线索和概要,它是一首诗可以用散文转述的部分,它给予一系列感性资料以秩序和方向。诗始终把握着具体事物的形象,这些具体事物和形象就是诗歌的肌质。诗的结构—肌质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正像一个活人的肉体和精神不可分离一样,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离的。 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这一理论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派的赞同和运用。 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瑞恰兹进一步扩展了语境的范围。一是当时写作时的话语语境,二是指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积淀,一个词可能暗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某种强烈的情感。由此可见,新批评的语境理论具有十分开阔的视野,体现了新批评对文学语言的

《英美社会与文化》教学内容框架

《英美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英美社会与文化》是介绍英国社会和美国社会方方面面文化知识的一门课程。开设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内容庞杂、信息量大。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奋斗的人才。 同时,通过课文学习和各种实践,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通过学习英美文化和中外文化的比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成功的交际仅有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方面的学习有时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本身,文化积累必将为英语学习者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政府形式、教育制度、新闻媒体、体育运动、节日假日、社会问题、科技成果、著名景区、流行文化等内容,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注意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吸收最新知识,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第四章:英国政府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君主政体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点,议会的形式和职责,首相和内阁的产生过程,当代英国政府的内部构成,宪法和议会的历史由来,英国王室的作用,上下议院各自的职能。 教学重点:君权神授、内战、大宪章、大议会、1689年《权利法案》、内阁、首相、宪法、议会的权利与职能、君主的角色、上议院、下议院。 第六章:英国教育制度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教育制度历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当代基础教育制度的特点,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英国教育制度的目的、教育与社会阶层的关系、教会对学校的影响、1944年教育法案、综合制中学、语法学校、国家课程、公立学校、GCSE、GCE-A、GNVQs、开放大学。 第九章:英国媒体

2020最新-《冲突与沟通管理(专升本)》165206作业答案

《冲突与沟通管理(专升本)》作业答案 一. 单选题 1. C 2. A 3 B 4 C 5 C 6 A 7 C 8A 9 A 10A 11.C 12 B 13 C 14D 15 A 16C 17B 18B 19C 20 B 21.C 22D 23 D 24C 25D 26D 27B 28C 29C 30C 31.C 3 2A 33 D 34B 35B 3 6D 37 C 38 D 39A 40A 41.A 42D 43 C 44A 45D 46D 47 D 48 D 4 9B 50B 51、B 52、B 53、C 54、A 55、D 56、A 57、D 58、A 59、 B 60、A 二、多选题 1-5、ABCD AD ABCD ABC ABCD 6-10. AD ABC ABCD ABD ABCD 11-15. BCD AB ADE ABCD AB 16-20. ABCD AB ABCD ABCD ABCD 21-25、ABCD AD ABCD ABC ABCD 26-30. BCD AB ADE ABCD AB

三、判别正误 1. × 2. √、 3. √、 4. × 5× 6. √、7. √、8. √、9. × 10. × 11×12×13×14×15×16 √17. ×18×19×20 √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 √33 √34√35√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47×48√49×50对51 ×52×53 ×54√55 ×56√57×58√59×60 × 四、修改下面违背建设性沟通的表述 1. 你不按时提交作业,我感到很生气 2. 作为我公司的员工,享有五险保障权益。 3. 我看到你接电话时没有首先向对方问好,希望以后注意些。 4. 根据公司规定,经理级员工只能报销经济舱和商务舱。 5. 作为我公司的客户您的信用卡的透支额为5万 6. 我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听明白 7. 我跟我们班的同学一样都不喜欢跟他在一起玩。 8. 小王被提拔了,一定是其在某些方面比我强,我要向他多学习。

英美社会与文化期末试题样式和说明

哈工大 2013 年 春 季学期 大学英语社会与文化试题 (B) Part I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0.5 x 40 = 20 Points ) Directions: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according to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he textbook. And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 01. Most of Australia’s u nique 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ed form other continents. 02. Keats, Shelley and Byron brought the Romantic Movement to its height 03. Sinn Fein is a legal political party in Northern Ireland. Part II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 0.5 x 50 = 25 points ) Directions: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statement or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got in the textbook. And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01. How many counties are there in Northern Ireland? A. 26 B. 6 C. 32 D. 20 0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 effect of immigration on British society? A. There is now a varied cuisine for people to choose from. B. Class tension has increased. C. New forms of popular music have emerged. D.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have been practiced actively. 0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privately funded university in Britain? A.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B.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C.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D. The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 Part III Filling in the Blanks (0.5 x 60 = 30 Points ) Directions: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facts t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he textbook and you can select your answers from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words. And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01. Shakespeare’s plays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 comedies and history plays. 02. Comprehensive schools provide a general education from subjects like literature and science to more practical subjects like cooking and carpentry. 03. Britain has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established newspaper industries. The Times , which began publishing in 1785, is Britain’s oldest newspaper.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成文法比较

《国际商法》学期论文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成文法比较 班级:07人力资源管理1班 姓名:麦雯晔 学号:200731050118 指导老师:沈文朋 论文提交时间:2010年 11 月 23日

【内容提要】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要法系,涵盖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大陆法系的代表有德国、法国、中国等;而英美法系则当然以英国和美国为其代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之间的不同点的比较,一直都是比较法学家们所热衷的话题。 【关键字】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比较区别诉讼法建议 一、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 法系、民法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 系(因为它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和 日耳曼法,此外还有教会法、商法 和城市法)。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历 史悠久、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法 系。它以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为 代表,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融合其 他法律成分,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法律体系。在大陆法系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个分支——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 大陆法系的特点: 1.在法律的历史渊源上,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大陆法系不仅继承了罗马法成文法典的传统,而且采纳了罗马法的体系、概念和术语。如《法国民法典》以《法学阶梯》为蓝本,《德国民法典》以《学说汇纂》为模式。 2.在法律形式上,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不存在判例法,对重要的部门法制定了法典,并辅之以单行法规,构成较为完整的成文法体系。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鼓吹的自然法思想和理性主义是大陆法系国家实行法典化的原因之一,1791年法国宪法中的“人权宣言”就明确宣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只有成文法才能加以确定。以法国革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开展大规模的法典化运动。立法与司法的严格区分,要求法典必须完整、清晰、逻辑严密。法典一经颁行,

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 选修论文

Inspiration about "Society and Culture of English-speaken Countries" I choos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English-speaken countries" as my elective this term. Now the course is approaching the ending, I think my elective is meaningful and I acquired a lot from i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the substitute teacher gave us some essential knowledge about Britain. And we got a rough impression about the course.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commonly known as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K or Britain) is a sovereign state off the n orth-western coast of continental Europe. The country includes the island of G reat Brita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island of Ireland and many smaller isl and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uses as its n ational flag the royal banner known as the Union Flag or, popularly, Union Jac k. It consists of the red cross of Saint George (patron saint of England), edged in white, superimposed on the Cross of St Patrick (patron saint of Ireland), wh ich are superimposed on the Saltire of Saint Andrew (patron saint of Scotland) ."God Save the Queen" (alternatively "God Save the King") is an anthem used in a number of Commonwealth realms and British Crown Dependencies. The words of the song, like its title, are adapted to the gender of the current monar ch, with "King" replacing "Queen", "he" replacing "she", and so forth, when a k ing reigns.The official language is English, and other recognised regional lang uages are Irish, Ulster Scots, Scottish Gaelic, Scots, Welsh, Cornish. After Mr.Sun came back from Britain, we have a broader view of Britain. I have never been to other countyr and Mr.Zhang's introduction and pictures let me know aboout life abroad. Humid avenue,various buildings,exquisite artifact,woody flowerpot and attractive cate...Mr.Zhang showed us a close range Britain by pictures he took.And as a teacher,Mr.Zhang show us a quite different class atmosphere in Britain.The class is more relaxed and active.What's surprise is that our foreigh teacher Ted gave us a impressive class. He let us experience the active class.I asked Ted some questions at the end of the class.To my happyness ,he allowed me to take a photo with him.

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的区别

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的区别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现今世界最主要的两大法系,我国在推进法治化的进程中有必要借鉴两大法系的优良之处,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尔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大陆法系又称为成文法,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法典为第一法律渊源,法典是各部门法典的系统的综合的首尾一贯的成文法汇编。世界上大约有70个国家法律属成文法系,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及受其影响的其他一些国家。如:欧洲大陆上的法、德、意、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 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传统的英美法系,判例法占主导地位,近几十年来,英美法系国家也制定了大量成文法以作为对判例法的补充,但仍受判例法的制约。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6个国家法律属英美法系,除英美两国,其余主要是英联邦国家,如:英、美、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法,二者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是一致的,但由于他们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二者在法律形式和法律运行方式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渊源不同 所谓法律渊源通常是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如宪法、法律、法规、判例、习惯等。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渊源包括立法机构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机关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本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并且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立法技术不同 在立法技术上,大陆法系国家沿袭罗马法的传统,重视法典编纂,大多采用法典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包含的规范做系统的规定,法典成为法律的重要形式,如制定民法典、刑法典、诉讼法典等;而英美法系国家虽然也有成文立法,但一般不倾向于制定系统性强的成文法典而是制定单行法规,由法官从以前判例中概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在这一过程中,法官往往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法律。 第三、法律结构不同 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涉及的规范做统一的系统规定,法典构成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英美法系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法律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而,其法律体系在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干的。进入二十世纪后,大陆法系国家出现了包含有公私法两种成分的法律,如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 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新批评的基础是艾略特的“艺术的非个人化”和理查兹的“内在的必然性”。因此它主要关注“诗作为诗的结构”。所谓结构,指的是文本中意义的组织安排,它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征不同于在普通话语里的。新批评认为,诗的主要特征是一致性,但并非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是使矛盾的意义和谐的一致性。正如韦姆萨特所指出的,诗具有客观的

《英美社会与文化》复习题汇总

期末复习题目汇总(答案不提供) I. Fill in the blanks. (History) 1. Most people who came to the British colonies in the 1600s were ____English_________. Others came from The Netherlands, Sweden, Germany, France,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By 1690, 250,000 people lived in the ______New World________. By 1790, there were 2.5 million people. 2. The first settlements were along the Atlantic coast and on rivers that flowed into the ocean. In the Northeast, trees covered the hills and stones filled the soil, but water power was available. The Northeast was called New England, and it included Massachusetts, ________Connecticut_______, and _______Rhode Island______________. The economy was based on timber, fishing, shipbuilding, and trade. 3. The ideas of __liberalism____________ and ________democracy_____ are the basis of the U.S. political system. As the colonists built their new society, they believed more strongly in these ideas. Britain’s 13 colonies grew i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trength during the 1700s. Although ruled by a distant government, the colonists governed many local affairs. 4.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war for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began with a small fight between British troops and colonists on April 19, _1775______. The British troops left __Boston________, Massachusetts, planning to take weapons and ammunition from revolutionary colonists. At ______Lexington_______, they met armed colonists who were called ______Minutemen_________ because they could be ready to fight in a minute. (holiday) 5. Va lentine’s Day originated in the ____Roman_____ Era. 6.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made the famous ___I have a dream, the Nobel Peace Prize_______ speech in 1963. 7. Easter is an important ___religious and social_________ festival in Christian countries. 8.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in 1914, made the official announcement proclaiming ____Mother’s Day____ as a national holiday that was to be held each year on the 2nd Sunday of May. 9. __Independence Day________ is the National Day of US which is observed on July 4. 10. Columbus Day celebrates ___the discovery in America_______ by Christopher Columbus on October 12, 1492.

英美法系的特点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英美法系的特点 法系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和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英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深刻体现于英美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上。 英国法的形成与发展,分别体现在普通法、制定法、衡平法的发展上。而美国法的形成于发展则体现在制定法上,在制定法范围内最大的不同就是宪法领域。美国与英国同属英美法系,二者共同遵守的是普通法的基本传统。但在影响力上,在美国的法律渊源上,对比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美国法律系统中制定法的地位和影响优于英国。 英美法系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物,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影响与发展,在存在样式上,运行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第一法律渊源上,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其中判例所构成的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从19世纪到现在,其制定法也不断增加,但是制定法仍然受判例法解释的制约。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中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种原则或规则对以后的判决具有约束力或影响力,由于这些规则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创立的,因此,又称为法官法。除了判例法之外,英美法系国家还有一定数量的制定法,同时,还有一些法典。如美国的《统一商法典》、美国宪法等。但和大陆法系比较起来,它的制定法和法典还是很少的,而且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远没有判例法大。 第二法律结构和内容:英美法系在法律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干而发展

起来的。其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此很少制定法典。在内容上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从历史上看,普通法代表立法机关的法律,衡平法主要代表审判机关的法律,衡平法是对普通法的补充规则。 第三法官权限上:英美法系中法官的地位很高,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一援用已拥有的判例来审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技术创造新的判例,从而法官不仅可以适用法律也可以子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 第四诉讼程序,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以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法官只是双方争论的仲裁人而不能参与争论,与这种对抗式程序同时存在的是陪审团制度,陪审团代表人民参加案件审理,但主要做出事实上的结论和法律上的基本结论(如有罪或无罪),法官负责作出法律上的具体结论,即判决。 第五从职业教育传统来看,英美法系的职业教育注重处理案件的实际能力,比如律师的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协会进行,被称为"师徒关系"式的教育。 英美法系,结合以上特点英美法系在调整社会关系,制定社会制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美法系的传统是强调根据具体的经验解决具体的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是,其法律的庞杂,混乱和难以被专业人士了解的特点也很突出。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8040142 课程名称:英美社会与文化 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1、2、3册 适应专业:大学二年级第四学期非英语专业英语四级成绩为425分以上的本科生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英国与美国的国家基本情况及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对西方思想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在不断扩展自身人文知识,为学好英语扫除缺乏背景知识的障碍,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家地理、人文特征、宗教、社会、教育与文艺等基本情况,包括社会各层面的发展和特征表现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等等。理解西方思想的根源,包括英、美两国社会的思想意识的根源与形成;理解英国历史发展对其现今社会、宗教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美国社会、文化结构多元化的历史渊源。掌握英、美两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要点,以及用于分析国家社会现象的历史辨证方法。此外还要求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以及讨论法。课堂上除了由老师对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也有一定的时间对课堂内容发表个人意见, 展示他们在课后所搜集到的资料。据本课程的特点,除了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演示外,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活跃课堂气氛,协助课堂内容的清晰阐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的要求与特点,该课程基本以理论课为主,以教材为教学中心,附以与该课程有关的资料作为教学补充材料,扩展学生的视野。教学内容包括:英国与美国的地理、社会生活、宗教、文化、教育与艺术。具体包括: 美国部分 (1)国土与人民(2)经济(3)政治制度 (4)社会福利(5)教育(6)宗教 (7)报刊、电视和广播(8)艺术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起源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起源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起源、特点及区别 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的大部头书基本都在抄,这是我看了几年的书后再次得出的结论,最明显的就是英美法系中的衡平法到底是个什么玩艺儿,目前我看过的书都没有解释清楚,倒是对普通法介绍得如此详细,恨不得祖师爷都挖出来,所以很久以来我都是一知半解的。在这里介绍一下两大法系的发展和特点,随后附衡平法的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大陆法系 一、大陆法系的形成 1.什么是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民法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因为它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此外还有教会法、商法和城市法)。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法系。它以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法律成分,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法律体系。在大陆法系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个分支——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

代表的日耳曼分支。 2.大陆法系的形成以罗马法为基础 (1)在罗马全盛时期,罗马统治者以武力扩大其版图,强行适用罗马法,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也因罗马法的发达和完备而自愿采用罗马法,使罗马法成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2)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后,日耳曼法采取属人主义原则,使罗马法得以保存。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编纂的法典受罗马法影响。公元9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法律的属人主义不再适用,罗马法与日耳曼法融合。 (3)12世纪后,罗马法复兴运动兴起,罗马法研究同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成为西欧大陆国家具有权威的补充法律。经过改造和发展的罗马法成了欧洲的普通法,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法律传统,从而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4)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西欧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巩固以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交往,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相互间的联系和共同特征获得进一步发展。首先在法国,以资产阶级革命为

跨部门沟通协作与冲突管理

跨部门沟通协作与冲突管理 简介:企业作为一个大团队,实力和士气决定了团队最终绩效的实现,而各个部门作为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部门之间沟通与协作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着团队士气的高低,并最终影响着企业目标和绩效的达成。有效的跨部门、跨职能沟通与协作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于帮助企业建立更加优秀的团队,并推动企业的发展。... 北京开课;课程时长:2天;详细会务信息请登陆森涛培训网查看 适合对象: 中、基层管理者、部门主管。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企业作为一个大团队,实力和士气决定了团队最终绩效的实现,而各个部门作为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部门之间沟通与协作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着团队士气的高低,并最终影响着企业目标和绩效的达成。 有效的跨部门、跨职能沟通与协作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于帮助企业建立更加优秀的团队,并推动企业的发展。 然而,很多企业的现状是: 各部门像一座座孤岛,山头林立,只顾自家门前雪。 一线同事在前线拼得“你死我活”,好不容易搞定客户,没想到却“后院起火”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叉地带无人能管,也无人敢管 企业内部往往自设屏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 在公司里,员工和主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花在内部沟通的时间大约占其工作时间的40?50%。如何提高公司内部沟通的有效性以改善运营效率?怎样才能打破门墙,克服部门间的沟通障碍,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如何解决部门之间产生的冲突,增强部门间的协作? 《跨部门沟通协作与冲突管理》为您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深入理解不同部门的紧密配合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学会与不同部门成员发展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共同完成团队目标。课程给思路、给工具,给方法,给出解决方案。 培训目标: ◇ 掌握自己的沟通现状,了解沟通过程模式及沟通的障碍; ◇ 深入理解不同部门的紧密配合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学会与不同部门成员发展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 分析跨部门沟通的主要障碍、困难、冲突起源及根本原因; ◇ 掌握与内部客户有效沟通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 学习有效处理冲突的技巧,透过理解与服务达到双赢,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工作绩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