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师行事的职业标准应是尽力使其作品:

(1)满足功能使用要求;(2)安全、经济;(3)外观整洁、美观。

劭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依存关系―― 指工程建设不能脱离地质环境,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因此,人类的工程活动和工程建筑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环境的适宜性。

劭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一一指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要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地质环境又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因此,是相互作用,也称双向作用。

@目互作用方式:(动态的,逐次扰动和协调;可以收敛到相对的和谐;也可能发散、出现失稳势,造成灾

害)

@不能正确预见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⑴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⑵影响到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经济⑶致使地质环境恶化,使已有建筑物

受到不良影响⑷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负相应的责任

砂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相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妙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查明建筑区的工

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根据选定地质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方案措施。

锹类工程活动一一指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设施的建设等

有关活动,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开采和运行。

劭类的工程活动按行业功能分为: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工程、国防基地工程城镇设施工程化工冶炼工程

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fe质环境一一指以岩石圈为主,在和大气、生物、水圈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工

程设施受其影响的周围的岩土介质。特点(开放的、演化的)动态系统。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然环境演化方式:原生演化、次生演化

劭类工程活动的环境影响一一指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引起地质环境各要素及总体

环境效因的变化(如岩(土)物质组成、结构、特性、赋存状态、边界条件和运动特征等要素)可分为:(环境正效应、环境负效应)

前境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区别:(目的、区域、综合、预测、能动性)

砂程地质学一一研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评价、预测和保护的科学。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恶劣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劭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方式:工程荷载(作用结果:地基及周围变形、地基及周围应力集中区

内的岩土屈服拉张变形);岩土开挖(引发岩(土)应力状态的卸载和调整、造成岩(土)开挖振动和爆破、损伤岩(土)临空面位置、形态发生改变、引发地下水的排泄、地表水的聚集、开挖后岩(土)弃渣的堆积和处理);水流水体调节(导致地面沉降、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坍塌、库尾淤积造成支流不畅)。

@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集合体。

@岩石按成因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构造: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岩土体:指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和土的综合体

**岩土体工程分类:地基岩土体、边坡岩土体、洞室周围岩土体

**物质组成分类:岩体、岩土、体土体

**岩体构成:结构面(岩体中的各种物质分异面、破裂面及软弱夹层)+结构体(岩体中被各种成因的结

构面所围限的相对完整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的规模:1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

稳定性;n级: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川级: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

节理、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w级: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及较发育的

片理、劈理面等。是构成岩块的边界面,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影响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分布状态;v级:又称微结构面。常包含在岩块内,主要影响岩块的物理力学性质,控制岩块的力学性质。

** n、川级结构面控制着工程岩体力学作用的边界条件和破坏方式,它们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滑移岩体的

边界面,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稳定性

**软弱结构面:也成软弱夹层工程上专指(力学性质差,泥、碳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厚度较薄)的地层。

**软弱结构面主要包括(原生软弱夹层,构造及挤压破碎带,泥化夹层及其他加泥层)

**泥化夹层特性(由原岩的超固结胶结式结构变成了泥质散状结构或泥质定向结构;粘粒含量很高;含水量接近或超过塑限、密度比原岩小;常具有一定的胀缩性;较原岩强度低、而压缩性增大;易产生渗透变形)

**结构体特征

规模:取决于结构面的密度,密度愈小,结构体的规模愈大,与结构面对应,划分为五级

规模表征指标:块度模数(单位体积内IV级结构体数)、结构体体积

常见形状:多面体、立方体、柱状体、片(板)状体、菱形体、柱状体

**岩体结构特征:指岩体中结构面、结构体的(规模,形状,性质,相互组合关系)。

结构类型:整体与块状结构(巨块状,岩体稳定,裂隙结构面一般不超过3组,可视为弹性各向同

性体,不稳定结构体局部滑动或坍塌、深埋洞室岩爆)、层状(层状、板状、透镜体,主要结构面层理片

理节理,可视为弹塑性体、接近均一的各向异性体,稳定性差,不稳定结构体可能发生坍塌,特别是岩层的弯张破坏及软弱岩层的塑性变形)、碎裂装(主要结构体为块状,裂隙结构面3组以上,稳定性很差,

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岩体失稳)、散体状(碎屑状,颗粒状,结构面间多充填粘性土,稳定

性极差,岩体接近松散体介质,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岩体失稳)。

岩体的结构特征基本上决定了岩体的破坏方式。

**岩体与岩石:岩石一般指较均质的岩块,而岩体常是由多种岩石组成;岩体内部存在各种地质界面(层面、节理面、断层等);岩体的工程性质首先取决于结构面的性质;岩石的工程性质只针对由岩块测出的

各种指标而言;岩体中存在天然地应力和地下水(最为根本的区别)。

**结构体与岩块:

结构体(structural element):岩体中被各种成因的结构面所围限的相对完整的岩石块体岩块(Rock block或Rock)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区别:通常所说的岩块,其中的结构面规模更为微小

通常所说的岩块已脱离一定的岩体构架

通常所说的岩块内部已不存在天然或残余地应力

联系:可把结构体视为处于自然岩体结构中的岩块,但岩块不可简单地等同于结构体

**岩石施工对象:通常所说的岩体(基岩,一般需要钻孔、爆破)

施工合同中规定的超出一定体积而需要实施钻孔、爆破的大石块、岩块

**地球的基本结构——圈层结构(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请注意,上地幔的塑性物态正是地壳岩石圈发生板块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壳化学元素;主要的十种:O Si Al Fe Ca Na K Mg Ti H

次要的:P Mn N S Ba Cl

** 地壳岩类: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按分布面积,沉积岩约占陆地面积的75%。从地表往下,沉积岩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按质量百分比,沉

积岩5%,变质岩6%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单质和化合物

**岩石:指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造岩矿物:指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矿物集合方式:结晶连结集合,胶结连结集合

**矿物的分类:结晶质矿物(显晶质、隐晶质)、非晶质矿物(玻璃质、胶质)

**矿物的形态:单晶形态(一向延长型<角闪石辉石>、二向<云母石膏>、三向<方解石黄铁矿>)集合状晶体(晶簇<石英晶簇>纤维状<石膏>土状<高岭石,蒙脱石>

**矿物的颜色:自色、他色(由于含有杂质或表面氧化或风化)鉴定以新鲜面为准)

**矿物的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留下的粉末颜色(只深色矿物)

** 光泽:金属光泽、非金属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矿物的硬度:指其对外界的刻划及摩擦的抵抗能力(摩氏硬度计判定)相对强度

(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冈寸玉、金冈寸石) _

** 解理:矿物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方向破裂或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解理面:矿物受力后沿之裂开的平面

按组数解理分为:一组解理(云母)、二组(长石)、三组(方解石)、四组(萤石)、五组、六组按解理发育程度: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

断口:贝壳状(石英)参差装(黄铁矿)锯齿状(自然银)土状(高岭石)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地壳下面存在着的高温高压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

物及挥发组分

**常见岩浆类别(玄武岩浆、花岗岩浆、橄榄、安山)岩浆地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地质构造环境及距离当时地表

的深度侵入产状:P14 喷出产状:熔岩被熔岩锥混合锥

**岩浆岩的原生节理:指岩浆冷凝,体积收缩时在岩体中产生的一些收缩裂隙

常见形式:玄武质喷出岩柱状节理、花岗质侵入岩中的三组相互近于垂直的节理

对工程的影响:加速岩体的风化,降低其力学性质、增大岩体的透水性、往往由此而形成软弱夹层带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

**岩浆岩分类:超基性岩SiO2<45% 橄榄岩(深成岩)

基性岩52 ----- 45 玄武岩(喷出岩)辉绿岩(浅成岩)辉长岩(深成岩)

中性岩52―― 65 安山岩(喷)正长斑岩(浅)正长岩(深)酸性岩65 流纹岩(喷)花岗斑岩

(浅)花岗岩(深)

**岩浆岩造岩矿物:浅色(富含硅铝)白云母、正长石、斜长石;.深色(富含铁镁)黑云母、辉石角闪石

**岩浆岩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关系按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

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显晶质结构(粗粒结构5mm,中粒1 5mm,细粒0.1-1mm)隐晶质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岩石中的矿物在空间的排列、配置和充填方式所形成的特征

构造类另U : 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孑L构造、杏仁构造(喷出岩特有)

**简易鉴定方法步骤:1根据产状判定其是否为岩浆岩2根据颜色判定岩石初步类型(浅色一般为酸性岩类)3观察结构、构造特征(区别喷出岩和侵入岩)4查表定名

**建材:新鲜或风化程度较低的侵入岩、 喷出熔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原生节理有助于建材的开采; 火山碴是良好的铺路材料。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常温常压),由 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已形成的沉积岩) 风化剥

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 和硬结成岩 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碎屑矿物(石英、长石) 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 化学沉积矿物 (方解石白云 石)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贝壳,硅藻土) 胶结物(矿物间粘接物)

**沉积岩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

碎屑结构:按颗粒大小(砾状结构,砂质结构,粉砂质结构) 按颗粒形状(尖棱角状、次棱角、次圆、圆状)

按胶结物及胶结方式(硅质、铁、钙、泥、石膏)

(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

**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岩的各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1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

2层面构造、(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

3结核、 4生物成因构造

**沉积岩工程性质评价: ① 由硅质、钙质(碳酸盐等)胶结而成的砾岩(角砾岩) 、砂岩有较高的强度

② 化学岩中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具有较高的强度 ③ 泥质岩石,如泥岩、页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常成为岩体中的软弱夹层

,使地基沿之发生剪切破 坏,边坡岩体沿之发生滑动破坏;

④ 化学岩中的石膏类岩体遇水易软化、膨胀,不适合作地基

⑤ 化学岩中的碳酸盐岩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作一般工民建建筑物地基

⑥ 碳酸盐岩地区要特别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地表溶蚀现象给建筑物带来的不均匀沉陷;由于地下溶 蚀洞穴以上

岩体厚度不够造成的地基垮塌现象;水工建筑物在岩溶地区的渗漏问题。

⑦ 建筑材料:质纯的碳酸盐岩及钙质、硅质胶结砂岩是良好的混凝土骨料;粉砂质粘土岩是良好的土 石坝心墙材

料;页岩可作烧制砖瓦的材料

**变质岩:早期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体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发 生结构、构造、成分等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的岩石

**产生变质作用的因素: 力源(上覆岩层的重力、地壳变动产生的定向压力) 侵

入)新的化学成分:岩浆活动带来含有复杂元素的热液和气体

**变质作用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一一发生在侵入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所引起的变质 热源(地壳深处高温、岩浆

作用。(岩浆活动引发)/接触变质带(岩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矿物发生重结晶、产生新的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如石灰岩变为大理岩)、带内岩体破碎裂隙发育透水性增大强度降低

、区域变质作用一一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

(由构造运动和大规模岩浆活动同时或单独引发/工程地质特性(区域变质岩的性质在很大范围内较均匀、

岩体一般较破碎,工程性质差(强度低,透水性好))

动力变质作用一一在地壳构造变动时产生的强烈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有重结晶现象、

一般发生在断裂带两侧)

**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片理构造、块状构造、变余构造

片理构造:(产生原因:定向压力长期挤压作用)

类别:片理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板状构造

**变质岩矿物:继承性矿物、新生矿物

**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或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物理风化:地表成因(主要指温度、水等)使得岩石产生机械崩解的过程

现象:热胀冷缩、冰劈、晶胀结果:使得岩石块体越来越小

化学风化: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

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作用方式: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生物风化:生物在生长和分解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岩石矿物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根劈)

**风化作用的特点:普遍作用在地表附近的各类岩石(体)上;作用的强度随深度的加深而减弱;至某一

深度处作用消失

**风化层:岩石圈层表面所普遍存在着的受风化作用影响的层带

研究风化壳的工程意义一一促使工程活动达到安全、经济的目标

**构造运动(地壳运动、造山运动)

1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地表

流水、地下水流作用)

2构造运动: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其作用是使地壳发生变形

按运动方向分为: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按速率:渐进式、爆发式

3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在地层中留下的痕迹或形迹

基本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断裂、皱褶

**地壳运动原因:大陆漂移说、海地扩张说

**地质年代单位:时间单位(宙代纪世)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构造运动与地质年代关系:全球性最强烈的构造运动作为代与代的分界标志;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作为纪

的分界标志

**底层接触关系:和缓地壳运动期,沉积连续,整合接触;剧烈地壳运动期,沉积间断, 不整合接触

**岩层产状:岩层的空间产出形态,这里主要针对沉积岩而言

三个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指向方向方位角法:如45° ;象限角法:如N45 ° E

倾向:沿层面向下所引出的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指向方向(与走向垂直)

倾角:岩层面上的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全称为真倾角),否则,称为视倾角

产状表达方法:① 方位角法:如走向45° (或225° ),倾向135° ,倾角40°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四川大学97 98 99 2000生物化学试题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 说明:一至四题所有专业考生必作,五、六题非生物化专业考生作,七、八题生化专业考生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物和人体对糖类的降解有两种方式,一种需水为,另一种不需水为。 2、肽分子中α-羟基的PK2a比相应游离的氨其酸α-羟基的PK-a值,肽中α-氨基的PK-a比相应的游离氨基酸基的PK-a值。 3、在一般蛋白质中很存在,主要存在于胶原中的氨基酸是。 4、在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中,β-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的NADH,在酒精发酵中以为受氢体,在酵解中以为受氢体,在有氧存在时以为受氢体。 5、在对小牛胸腺DNA进行的酸碱滴定时,在PH6~?之间PH变化很快,表明无可滴定的基因,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是解离范围,说明在DNA分子中它参与了的形成。 6、在双股DNA中,被转录的链叫不被转录的链叫。遗传信息贮存在链中。 7、焦磷硫胺素(TPP)是酶和酶的辅酶。 8、在中性PH下,影响DNATM的值的因素是。 9、肉质网脂肪酸延长过程与胞浆脂肪酸合成的差别之一是以代替为脂酰载体。 10、乙醛循环步酶促反应构成,其中3种酶与TCA循环中的酶相同,其它两种专一性反应是由和催化的。 二、单项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1)肽键; 2)二硫键; 3)氢键; 4)疏水作用。 2、下列脂质中,在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是() 1)磷脂; 2)胆固醇; 3)糖脂; 4)三酰甘油。 3、碘乙酸可抑制糖酵解中哪种酶的活性?() 1)已糖微酶; 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烯醇化酶; 4)丙酮酸激酶。 4、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是() 1)mRNA; 2)tRNA; 3)rRNA; 4)HnRNA. 5、由两分子丙酮酸转变成1分子葡萄糖所消耗的高能键数是() 1)3; 2)4; 3)6 4)8。 6、下列维生素中哪一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B1; 2)B2 3)泛酸; 4)叶酸 7、下述基因除何者外,都属于多栲贝基因? 1)tRNA基因; 2)rRNA; 3)胰岛基因; 4)组蛋白基因。 8、下列催化多底物反应酶中,哪一种酶催化的反应属于有序机制?() 1)苹果玻脱氢酶; 2)谷丙转氨酶; 3)肌酸激酶; 4)醛缩酶 9、在抗生物素蛋白存在下,下述哪种酶活性将受影响?() 1)苹果玻脱氢酶; 2)谷丙转氨酶; 3)肌酸激酶; 4)丙酮酸羟化酶 10、下列各三肽混合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PH梯度洗脱,哪一个最先被洗下来?() 1)Met-Asp-Gln; 2)Glu-Asp-Val; 3)Glu- Val - Asp; 4)Met-Glu-Asp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3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括号的,漏填或错填,本小题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构成DNA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有 1)3 5-磷酸酯键; 2)氢键 3)盐氢 4)碱基堆积作用;5)酯键 2、对于下列一个五肽:焦谷半脱缬苯丙·谷氨醅胺,可以认为() 1)用DNFB 试剂尚未出N-末端; 2)具有紫外吸收; 3)其 -羟基的 pka值Gln的 -COOH pka值略小;用肼解法测不出C-未端;5)比五肽呈疏水性。 3、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于下列肽键() 1)Arg-phe; 2)Glu-Ala; 3)Tyr-Ala; 4)phe-Lys; 5)Lys-Gly 4、能促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 1)胰岛素 2)酶浓度; 3)PH; 4)温度 5)激活剂 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1)底物浓度;2)酶浓度 3)PH 4)温度 5)激活剂 6、参与三闳酸循环的维生素有: 1)Vpp 2)VB1 3)VB2 4)硫辛酸 5)生物素 7、能提供一碳基因的氨基酸有 1)Gly 2)Glu; 4)His; 5)Met 8、谷按酰胺是多种物质的前体,它可以转变为 1)AMP 2)CTP; 3)Trp; 4)Lys 5)6-磷酸葡萄糖胺 9、第二倍使包括 1)cAMP 2)Cgmp; 3)Ca2+ 4)ppGpp; 5) Mrna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讲解

原生动物门 1.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2.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3.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 4.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5.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6.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大核可以通过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核。 7.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8.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9.收集管(collecting canals):纤毛虫体内与伸缩泡相通的,周期性地将内质网收集的水分集中注入伸缩泡的结构。 10.外质(ect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靠近表膜的一层,光镜下外质透明清晰,较致密。在变形虫中可以看到外质与内质相互转化。外质可以分化出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腰鞭毛虫的刺丝囊(nematocyst),丝孢子虫的极囊(polar capsule),纤毛虫的刺丝泡(trichocyst)等。 11.内质(end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不靠近表膜的部分,光镜下不透明,含有油滴、淀粉、副淀粉等颗粒,内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色素体(chromatophore )、食物泡(food vacuola)、眼点(stigma)、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线粒体(mitochondrion)、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等。 12.溶胶质(plasmasol)、凝胶质(plasmagel):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动物的内质可分为固态的凝胶质和液态的溶胶质。在运动时虫体后端的凝胶质因蛋白质的收缩产生压力,使溶胶质向前流动同时伸出伪足。溶胶质流到前方后压力减小,溶胶质又由前向后回流,再成为凝胶质。这样凝胶质与溶胶质的不断交换形成变形运动。 13.植物性营养(holophytic nutrition):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 14.动物性营养(holozoic nutrition) :原生动物通过伪足吞噬或通过胞口、胞咽将细菌、有机质颗粒等食物取食进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经消化酶的作用吸收消化后的营养,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则由胞肛排出体外,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 15.腐生性营养(saprophytic nutrition):一些寄生和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可以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从生活的环境介质中摄取溶于水的有机物以获取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性营养。16.眼点:一些鞭毛虫类身体前端会有类胡萝卜素的脂类集合成为一个红色的眼点,与鞭毛基部的副鞭毛体一起构成某些鞭毛虫的感光细胞器。 腔肠动物门 1.缘膜:水螅纲水母的伞缘向内突起,成为一环状膜,称为缘膜。 2.隔膜:珊瑚纲的腔肠动物体壁内胚层向消化循环腔垂直长入的突起,有的可以连接到口道,将消化循环腔分为初级隔膜、次级隔膜和三级隔膜。 3.神经细胞(nerve cell):位于皮肌细胞基部,接近中胶层,它的细胞突起彼此相连成网状,构成神经网,起传导刺激向四周扩散的作用; 4.刺细胞(cnidoblast):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刺细胞内有刺丝囊(nematocyst),囊内有毒液和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遇到刺激,囊内刺丝翻出,注射毒液或把外物

动物生物学重点

1.水沟系: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对适应水中固着生活有重要意义。海绵动物缺乏运动能力,它的摄食、呼吸、排泄和有性生殖等生理机能都是靠水在体内不断流动来完成。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2.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类似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 3.终末宿主:寄生虫的成体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4.中间宿主:寄生虫在幼虫或性未成熟时期所寄生的宿主。例如钉螺对于血吸虫来说就是中间宿主. 5.世代交替:生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和产生配子体的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6.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背腹之分,从而引起动物机能上的分化。 7.同律分节:分节是两侧对称长形动物由前向后分成许多相似段落的现象。 8.异律分节:身体不同部位在体节在形态和功能上有所不同。 9.异变态:昆虫不全变态的一个类型。异变态可看作是一种极其特化的新变态,仅在半翅目、同翅亚目的粉虱类可以见到.10.真体腔:真体腔(又称体腔、裂体腔、次生体腔)是在中胚层之内的腔,内外都由中胚层产生的体腔上皮所包裹。体腔形成时,体腔外侧的中胚层与外胚层合成体壁,体腔内侧的中胚层和内胚层合成肠壁。环节动物。11.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其特点是: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 12.胚层逆转:多孔动物(即海绵等)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小分裂球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分裂球中间形成一个开口,然后整个囊胚从开口处翻转出来,于是成为小分裂球鞭毛向外的两囊幼虫。接着具鞭毛的小分裂球内陷形成内层,而大分裂球留在外边形成外层。这种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的形成层次正好相反的特殊现象称为胚层逆转。13逆行变态: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如脊索、背神经管、尾),成体的形体变得比幼体的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14.反刍胃:包括四个相通的隔室,按食物运转次序,从前到后分别叫做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前三个胃室合称前胃,不分泌胃液;第四个胃室即皱胃才有真正的胃腺,可分泌胃液,其消化作用和单胃动物的相同。哺乳动物偶蹄目的驼科、鹿科、长颈鹿科和牛科的动物都有反刍胃,故称反刍动物。15.韦伯氏器:鲤形目鱼类最前3个脊椎的一部分分出带状骨、舟状骨、三脚骨,构成韦伯氏器。它连接鳔和内耳,能通过鳔内空气振动,将外界水体的振动传至内耳。16.双重呼吸: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鸟类肺外具有乞囊存在,这种气体经肺入气囊又从气囊经肺排出,吸气和呼气时两度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作双重呼吸。17.开放式骨盘:鸟类的耻骨退化,左右坐骨和耻骨未象其他陆生脊椎动物那样在腹中线愈合,而是向侧后方伸展,因此所构成的骨盆是开放式的,故名开放式骨盘,以便鸟类产大型硬壳卵。18.颞窝:是羊膜动物头骨两侧眼眶后面的一个或两个孔洞,颞窝周围骨片形成骨弓,称颞弓。颞窝是颞肌所附着的部位,它的出现与颞肌收缩时的牵引有关。分为无颞窝型、合颞窝型、上颞窝型、双颞窝型。19.完全变态:动物幼虫与成虫在外形上、生活习性上、生活环境上差异大,生活史中,有一个不取食不活动的蛹期。蛹经过组织、器官、生理、形态等方面的激烈变化,实现从幼虫到成虫的重大转变。 二:简答 1.吸虫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具有皮层,既能直接吸收宿主的营养,又能抵抗宿主消化酶的作用;具有口吸盘,能够吸附在宿主体内,使虫体不易脱落;周围环境中,特别是寄主的消化道内很少有游离的氧,故它们都是行无氧呼吸;生活史趋向复杂,需要多次更换寄主,产生大量的后代,无疑它有利于几次更换寄主,这些都是适应于寄生生活的结果。 2.试述羊膜卵的结构以及羊膜卵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羊膜卵的结构:石灰质或纤维质,能防止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减少细菌侵袭,又能透气,保证胚胎发育的的气体代谢正常进行。储存大量营养物质(卵黄),使胚胎发育中始终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由羊膜包围,充满羊水,使胚胎处于羊水中,防止发育中的干燥和机械损伤。紧贴于卵壳内面,包被胚外腔。尿囊——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消化管的后端突出形成的一个囊,是胚胎的排泄器官和呼吸器官,既接受胚胎代谢产生的废物,又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与绒毛膜紧贴,胚胎可通过多孔的卵膜或卵壳,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由于羊膜卵的出现,完全消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确立了脊椎动物完全陆生的可能性,并因此为向多样的栖息地纵深分布提供了空前的机会,这也是中生代爬行类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3.鸟类呼吸系统:鸟类的呼吸系统的构成是:包括气管和支气管在内的呼吸道、肺、气囊系统。肺的内部是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彼此吻合相通的密网状管道系统。由初级支气管(中支气管)和它发出的许多分支(次级支气管,包括背、腹支气管等)。次级支气管再发出许多分支构成三级支气管(副支气管),它们的周围在辐射发出许多细小的微支气管(气体交换部位),微支气管与其周围的较大的支气管相连通。气囊是鸟类特有的,与初级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末端相连,广布于内脏、骨骼以及某些运动肌肉之间。鸟类一般有9个气囊:锁间气囊1个,颈气囊、前胸气囊各一对,它们属于前气囊;后胸气囊和腹气囊各一对,属于后气囊。气囊的作用一是辅助呼吸,使鸟类的双重呼吸得以实现,二是有助于减轻体重,减少肌肉间及内脏间的摩擦,并成为快速热代谢的冷却系统。鸟类具有双重呼吸的特性,这是与满足其飞翔生活中的高耗氧量需求相适应的。双重呼吸的过程主要是:吸气时,新鲜空气沿着初级支气管一部分直接进入后气囊,另一部分气体经过次级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在肺内微支气管出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肺内含二氧化碳多的气体经由前气囊排除,后气囊中储存的气体返回肺内,再次在微支气管进行气体交换,经由前气囊排出。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气体在肺内均为单向流动,均有新鲜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鸟类在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具有特殊的发声器官——鸣膜。 4.论述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如:具发达的大脑皮层、中耳3块听小骨、内耳耳蜗、复杂的鼻甲及嗅粘膜等,能获取环境中的大量信息。

新版四川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四川大学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56)生物学 (93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主命题) 参考书目为: 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2014,吴相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动物生物学》第2版,2008,许崇任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植物生物学》2018,林宏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生物化学》第4版,朱圣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基础工程一课一文

《基础工程》一课一文 120310103 土木一班余宏展 因为专业需要,我们修读了《基础工程》这门课程,就我们了解,它是一门工程学科,专门研究建造在岩土地层上建筑物基础及有关结构物的设计及建造技术的工程学科,在土力学的基础上还涉及到工程地质学、弹性力学、塑形力学、动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 该《基础工程》课程总共包括8章内容,分别是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与地基基础抗震。 在浅基础这一章中,我们清楚了浅基础的类型,按照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型基础、箱型基础、壳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它的作用是把墙体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联合基础主要指同列相邻两柱公共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将同一方向上若干个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它的抗弯刚度较大,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如果基础软弱且在两个方向分布不均,需要基础在两个方向都具有一定的刚度来调整不均匀沉降,则可在柱网下沿纵横两向分别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从而形成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当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底面积占建筑物平面面积的比例比较大,或者建筑物在使用上有要求是,可以在建筑物的

柱、墙下方做成一块满堂的基础,由于它的底面积比较大,故可减少基础压力,提高基础土的承载力,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外墙和内墙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体空间结构,适用于软弱地基土的高层、重型或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壳型基础更好的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性,省材料,造价低。 通过桩基础的学习,我们知道它是有桩、土和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可以分为低承台桩基础和高承台桩基础。按照受力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和复合受荷桩;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以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桩主要有以下五大作用:1、传递荷载;2、消除地基液化影响,对于液化基础穿过液化土层,将荷载传给稳定的不液化层;3、减少沉降;4、抵抗水压力;5、改变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 在地基处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它的目的与内容主要包括: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以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2、改变地基的变性性质,防止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及侧向变形等;3、改善地基的渗透性和渗透稳定,防止渗流过大和渗透破坏;4、提高地基土的抗震性能,防止液化,隔振的减小振动波的振幅等;5、消除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等。地基处理的方法有:碾压及夯实、换图垫层、排水固结、振密挤密、置换及拌入、加筋等。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0×2=20分,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1、核酸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 2、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3、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融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4、伴娘蛋白-就是与部分折叠或不正确的折叠的多肽链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能够加速正确折叠的进行或提供折叠发生所需要的微环境。 5、顺反子-指DNA上的一个片段,有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相对独立的单位。DNA分子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单位(基因)构成。 6、生物大分子的变性-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指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7、回纹结构-即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sequence):在同一多核苷酸链内的相反方向上存在的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在双链D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十字形结构的形成。 8、PCR -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其中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q 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 9、激素-一类由内分泌组织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一个信使的作用调节靶组织(器官)的功能。 10、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二、写出下列生化名词缩写符号的的中文名称(10×0.5=5分,答案直接写在小题后) 1、cAMP 3,5-环腺嘌呤核苷酸 2、NADP+氧化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3、cccDNA 共价闭合环DNA 4、GSH 还原型谷胱甘肽 5、ddNTP 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6、RNase 核糖核酸酶 7、Subunit 亚基 8、hnRNA 核内不均一RNA 9、Ψ(指一种稀有碱基)假尿嘧啶10、holoenzyme 全酶 三、填空题:(20×1=20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括号内) 1.真核生物细胞中的80 S核糖体是由60 S 和(40 ) S 组成。 2.构成α螺旋中肽键的原子(H和O)和DNA双螺旋中(B-DNA)中嘌呤核苷的碱基的排列均采用(反式或Trans ) 式排列。 3.(His或组氨酸)的功能基是催化中最有效、最活泼的,它是构成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的电荷中继网氨 基酸残基之一,在生理pH条件下,既可以作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 4.已知一个酶对a、b、c三个底物作用的K m之间的关系是K ma>K mb>K mc, 则该酶的最适底物是( c ) 。 5.蛋白质分子α-螺旋构象中,螺旋一圈中含有(3.6 )个氨基酸残基。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洄游:某些鱼类或海兽等水生动物在一生活动中,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得时期从原栖息地集群游到另一个水域中去生活,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一定得发育阶段,又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生活,这种集群得定期、定向有规律性得移动,称为洄游.一般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与季节洄游. £适应辐射:原始同一物种为了适应不同得环境,而进化成形态结构不同得种类得过程叫适应辐射。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得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除前端得二节与最末一节,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得现象,称为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高等无脊椎动物,身体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得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得体节具有完全不同得功能,并形成体躯,内脏器官集中于一定得体节内,这种分节现象特征称为异律分节。 £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摺向下伸展而成得片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构成,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就是胚胎时期囊胚腔得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得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与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 £真体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形成广阔得体腔,这种体腔在体壁与消化管壁上都有中胚层形成得体腔膜,这种体腔无论在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上都比原体腔出现得迟,又称为次生体腔 £逆行变态:在幼年向成年发育时,经变态后失去一些重要器官,使躯体变得更简单得变态方式称为逆行变态 £外骨骼:节肢动物得含几丁质体壁具有一定得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得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咽式呼吸:两栖类得呼吸运动主要就是依靠口腔底部得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 £双重呼吸: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得薄膜气囊。主要得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与骨得空腔中.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得扩大与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与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得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就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得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多态现象:群体内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得个员,有不同得结构与生理上得分工,完成不同得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得整体。 £生物发生律:生物在个体发育系统总就是在简单而迅速得重演,成生物发生律。 £拟态现象:拟态就是指一种生物在外形、色彩,甚至行为上模仿另一种生物或非生物体,而使自己得到好处得现象。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与受骗者. £孤雌生殖(轮虫动物):常见得雌体称为非需精雌体,具有双倍染色体(2n),不经受精就能繁殖后代。在外界环境中得某些不良因素刺激下,非需精雌体得卵母细胞发生突变,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需精雌体与雄体。它们均为单倍体(n)。交配受精后形成休眠卵,以抵抗不良得环境。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即孵化出非需精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 £世代交替(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两种体形,一为水螅型,一为水母型,无性与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常交互出现,形成世代交替. £伸缩泡就是原生动物得一种收缩与扩张可周期得交替得进行从而调节渗透压得液泡. £疣足:多毛纲得运动器官,就是体壁得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相通. £皮肤肌肉囊:由于中胚层得形成而产生了复杂得肌肉构造,如环肌(circular muscl

知识点整理 动物生物学

复习题-1 1.细胞的化学组成? 所有的细胞都是由水、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盐类和各种微量的有机化合物所组成。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1)没有细胞核、核膜、核仁,仅见核区,核区内为分散的DNA分子,不形成染色体;(2)仅有分散的核糖体,没有内质网、质体等细胞器;(3)增殖以无丝分裂为主,以几何级数增殖,RNA转录与蛋白质翻译几乎同步进行,这是原核与真核生物的最主要的差别。 真核细胞结构复杂,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丝、微管等细胞器,细胞核有明显的核仁、核膜。 3.细胞周期(cell cycle):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过程。4.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可分为三种类型:无丝分裂(amitosis),有丝分裂(mitosis),减数分裂(meiosis)。 5.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6.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是细胞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形成特定 的连接,称为细胞连接。 7.动物细胞的连接方式有桥粒,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三种方式。 8.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将动物的组织分为4类。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9.组织(tissue):多细胞动物中的体细胞开始有了分化,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形成一定的结构,担负一定的功能,称为组织(tissue) 复习题-2 1.完全卵裂(total cleavage):在分裂时,受精卵分裂为完全分离的单个细胞。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2.不完全卵裂(partial cleavage) :受精卵分裂不彻底,即子细胞不完全分离。卵裂在不含卵黄的部分进行,见于多黄卵。包括盘裂和表裂。 3.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经历几个阶段? 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一般经历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几个阶段。 4.动物中胚层的形成及意义? 中胚层的形成和体腔的出现有两种方式:端细胞法:裂体腔法,如原口动物;体腔囊法;肠体腔法,如后口动物。中胚层具有多能性,肌肉、结缔组织、血管、囊胚内的上皮内衬、肾脏和其他从事分泌和渗透调节的器官、骨骼均由中胚层形成。 5.假体腔:动物只形成体壁肌肉层,肠壁无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 6.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包围形成的,既有体壁肌肉层,也有肠壁肌肉层。 7.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差别? 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后来直接或间接成为动物的口。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等。

动物生物学--排泄系统

动物生物学--排泄系统 1.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 脊椎动物完善的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排泄器官 1)原肾管 是由外胚层陷入形成排泄管和焰细胞构成的盲管。排泄管众多小分支末端为焰细胞,排泄孔通体外。焰细胞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 线虫类胚层形成特殊的原肾细胞作为排泄器官,是一种特殊的原肾管。大腺细胞无纤毛和焰细胞,分为两种类型。腺型属原始型类,通常由1-2个原肾细胞构成。管型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H型,两条纵观侧线内的排泄管相连,呈H型。横管伸出短管,末端排泄孔开孔于前体腹侧,体腔液中废物经侧线上皮进入排泄管排出。 2)后肾管 环节动物典型的后肾管来源于中胚层,外胚层,按体节排列,一端为具纤毛的漏斗状肾口,开口于前一体节真体腔,另一端为肾孔,开口于本体节体表。特化的隔膜小肾管。排除体腔和血液内代谢废物与水分。 甲壳类等节肢动物头部1-2对后肾管演化成角腺,与小鄂腺,又称绿腺与壳腺,一对触角腺位于食管前的头胸部,排泄孔开口于第二触角基部。 3)黄色细胞:环毛蚓等寡毛类的肠外有黄色细胞,吸收代谢产物后脱落在体腔液中,经胃口、后肾管排除。 4)围心腔腺:软体动物围心腔内壁上有围心腺,是扁平上皮细胞和纯结缔组织构成的分支体腺,将代谢产物排入围心腔,由后肾管排除。 5)静脉腺 头足类静脉腺周围有海绵状静脉腺,腺体上一层具有排泄功能的腺上皮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入肾囊。 6)吞噬细胞 河蚌等组织间的吞噬细胞,具有排泄功能。 7)马氏管 是节肢动物中肠与后肠交界处发出的细管,蜘蛛网中的中胚层,昆虫纲由外胚层衍生而成。8)腮:甲壳动物和鱼类的腮除了呼吸外,还有排泄功能,可排除多余盐分。 9)皮腮和变形细胞 棘皮动物体腔液中的变形细胞吞噬氨和尿素等些产物,经皮腮排除。 10)脉球 半索动物的中央窦前方有血管盘曲成球称脉球,将血液中代谢废物,过滤至吻肠,由吻肠排除。 11)肾脏 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集中形成具有泌尿和重吸收功能的不同肾脏,以及具有导尿管、储尿功能的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3.脊椎动物的肾脏 肾脏是由中胚层中节的生肾节形成的,可分为全肾、前肾、中肾、后肾和背肾。5种基本类型。 2)肾脏的发生与结构 ①全肾:为理论上最原始的肾脏。早期脊椎动物的肾组织沿体腔全长并按体节排列。肾小管一端以有纤毛的漏斗形窗口于体腔,另一端汇入原肾管,原肾管后端经排泄殖腔通往体外。 ②前肾:由体腔最前端的生肾组织发育而成,前肾小管分布排列。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师行事的职业标准应是尽力使其作品: (1) 满足功能使用要求;(2) 安全、经济;(3) 外观整洁、美观。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依存关系——指工程建设不能脱离地质环境,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因此,人类的工程活动和工程建筑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环境的适宜性。 @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指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要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地质环境又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因此,是相互作用,也称双向作用。 @相互作用方式:(动态的,逐次扰动和协调;可以收敛到相对的和谐;也可能发散、出现失稳势,造成灾害) @不能正确预见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⑴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⑵影响到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经济⑶致使地质环境恶化,使已有建筑物受到不良影响⑷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负相应的责任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相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查明建筑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根据选定地质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方案措施。 @人类工程活动——指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设施的建设等有关活动,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开采和运行。 @人类的工程活动按行业功能分为: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工程、国防基地工程城镇设施工程化工冶炼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地质环境——指以岩石圈为主,在和大气、生物、水圈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工程设施受其影响的周围的岩土介质。特点(开放的、演化的)动态系统。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自然环境演化方式:原生演化、次生演化 @人类工程活动的环境影响——指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引起地质环境各要素及总体环境效因的变化(如岩(土)物质组成、结构、特性、赋存状态、边界条件和运动特征等要素)可分为:(环境正效应、环境负效应) @环境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区别:(目的、区域、综合、预测、能动性) @工程地质学——研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评价、预测和保护的科学。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恶劣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方式:工程荷载(作用结果:地基及周围变形、地基及周围应力集中区内的岩土屈服拉张变形);岩土开挖(引发岩(土)应力状态的卸载和调整、造成岩(土)开挖振动和爆破、损伤岩(土)临空面位置、形态发生改变、引发地下水的排泄、地表水的聚集、开挖后岩(土)弃渣的堆积和处理);水流水体调节(导致地面沉降、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坍塌、库尾淤积造成支流不畅)。 @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集合体。 @岩石按成因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构造: 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岩土体:指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和土的综合体 **岩土体工程分类:地基岩土体、边坡岩土体、洞室周围岩土体 **物质组成分类:岩体、岩土、体土体 **岩体构成:结构面(岩体中的各种物质分异面、破裂面及软弱夹层)+结构体(岩体中被各种成因的结构面所围限的相对完整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的规模:Ⅰ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洄游:某些鱼类或海兽等水生动物在一生活动中,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的时期从原栖息地集群游到另一个水域中去生活,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又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生活,这种集群的定期、定向有规律性的移动,称为洄游。一般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季节洄游。 £适应辐射:原始同一物种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成形态结构不同的种类的过程叫适应辐射。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除前端的二节和最末一节,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同时许多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称为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高等无脊椎动物,身体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并形成体躯,脏器官集中于一定的体节,这种分节现象特征称为异律分节。 £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摺向下伸展而成的片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常包裹整个脏团。外套膜由外两层上皮构成,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独立运动。 £真体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形成广阔的体腔,这种体腔在体壁和消化管壁上都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这种体腔无论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上都比原体腔出现的迟,又称为次生体腔 £逆行变态:在幼年向成年发育时,经变态后失去一些重要器官,使躯体变得更简单的变态方式称为逆行变态 £外骨骼:节肢动物的含几丁质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咽式呼吸:两栖类的呼吸运动主要是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 £双重呼吸: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多态现象:群体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的个员,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生物发生律:生物在个体发育系统总是在简单而迅速的重演,成生物发生律。 £拟态现象: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外形、色彩,甚至行为上模仿另一种生物或非生物体,而使自己得到好处的现象。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 £孤雌生殖(轮虫动物): 常见的雌体称为非需精雌体,具有双倍染色体(2n),不经受精就能繁殖后代。在外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刺激下,非需精雌体的卵母细胞发生突变,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需精雌体和雄体。它们均为单倍体(n)。交配受精后形成休眠卵,以抵抗不良的环境。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即孵化出非需精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 £世代交替(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两种体形,一为水螅型,一为水母型,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常交互出现,形成世代交替。 £伸缩泡是原生动物的一种收缩和扩可周期的交替的进行从而调节渗透压的液泡。 £疣足:多毛纲的运动器官,是体壁的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相通。 £皮肤肌肉囊 :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circular muscle)、

动物生物学归纳总结

动物生物学 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的特征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在水中营固着生活; ?身体由2层细胞及其之间的中胶层构成; ?胚胎发育中有逆转的现象; ?具特殊的水沟系统; ?细胞没有组织分化; ?通常具有钙质、硅质或角质的骨骼; ?没有消化腔,只行细胞内消化; ?没有神经系统;(对刺激反应是局部独立的,由星芒状细胞传导)。 ?仍保留了领鞭毛细胞。 海绵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细胞没有组织分化 身体由皮层和胃层两层细胞构成,皮层是单层扁平细胞,胃层由领鞭毛细胞构成;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 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 没有神经系统。 ?特殊性

?两层细胞 ?体表具小孔 ?孔细胞 ?发达的骨针或海绵丝 ?水沟系★ ?胚胎逆转现象★ ?受精方式、反转现象 ?原始性 ?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两层细胞 ?领细胞 ?无明确的组织分化 ?被动滤食 ?细胞内消化(无消化腔) ?无神经系统 ?全部水生固着(海产为主) 皮层:扁平细胞——调节表面积,保护身体 孔细胞与进水小孔——进水 中胶层:变形细胞——消化、贮存、运送营养、 形成生殖细胞、骨针。胃层:领细胞——其鞭毛摆动形成水流, 吞噬食物,初步消化

海绵动物是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胚胎逆转 海绵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明显地动物极小胚泡内陷形成内层细胞,植物极大胚泡留在外面形成外层细胞,这与其它多细胞动物完全不同,这种现象称为胚胎逆转。 水沟系 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构造,它是水流进出海绵体的通道,是对其水生固着生活的一种适应,海绵动物的摄食、排泄、呼吸和生殖等生理功能,都要依靠水沟系中的水流来实现。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的小节 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的两胚层动物;身体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式;体壁围绕身体纵轴成为只有一个开口消化循环腔,行胞外消化与胞内消化;出现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有神经细胞和网状神经系统;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和多态现象;海洋中的种类一般有浮浪幼虫期。 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 2、两胚层 3、消化循环腔(但有口无肛门) 原始皮肌细胞 特殊刺细胞

动物生物学

一、单选题 1. 研究在动物个体发育中器官系统形成过程的学科,称为:(A ) A 动物胚胎学 B 动物分类学 C 动物生态学 D 动物解剖学 2. 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程度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为:( B ) A 分子系统发生学分类方法 B 自然系统分类学分类方法 C 分支系统学分类方法 D 进化分类学分类方法 3. 有些原生动物常多个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这种动物称为:( C ) A 多细胞动物 B 高等动物 C 单细胞动物 D 单细胞群体动物 4. 有些原生动物的体表会形成比较坚硬的外壳,主要功能是:(C ) A:增加身体重量B:增加身体体积C:保护身体D:帮助运动 5. 含有色素体(如叶绿素)的原生动物,其营养方式一般为:(A ) A 植物性营养 B 动物性营养 C 腐生性营养 D 吞噬性营养 6. 海绵动物具有原始的神经细胞,称为:(D ) A 孔细胞 B 领鞭毛细胞 C 芒状细胞 D 原细胞 7. 组成水螅体壁的主要细胞是:( B ) A 刺细胞 B 皮肌细胞 C 神经细胞 D 腺细胞 8. 腔肠动物特有的细胞为:( C ) A 间细胞 B 腺细胞 C 刺细胞 D 芒状细胞 9. 蛔虫消化道和体壁之间的空腔称为:( C ) A 真体腔 B 血腔 C 假体腔 D 混合体腔

10. 动物系统发生中,中胚层首先出现于:( C ) A 海绵动物门 B 腔肠动物门 C 扁形动物门 D 环节动物门 11. 下列各种运动器官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有效的是:(A) A 节肢 B 疣足 C 伪足 D 刚毛 12. 水管系统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 A ) A 棘皮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海绵动物 13. 棘皮动物幼体的对称形式是:( B ) A 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五辐射对称 D 不对称 14. 文昌鱼在分类地位上属于:( D ) A 原口动物 B 尾索动物 C 半索动物 D 头索动物 15. 鱼类的偶鳍是指:( B ) A 背鳍和臀鳍 B 胸鳍和腹鳍 C 臀鳍和腹鳍 D 背鳍和胸鳍 二、多选题 1.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包括:(ACD ) A 单细胞动物 B 单胚层动物 C 两胚层动物 D 三胚层动物 2. 转基因动物的用途包括:(AC ) A 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 B 食用转基因动物 C 生产药用蛋白D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