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位考核细则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位考核细则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位考核细则

3 县(市、区)治理前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与治理后总目标值

3.1 基本概念

3.1.1 县(市、区)年地下水位变幅

本办法所指县(市、区)年地下水位变幅,为一个自然年内(当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该县(市、区)年末的平均地下水埋深值减去年初的平均地下水埋深值:

(1)

?=-

H H H

年末年初

为该县(市、其中:H

?为县(市、区)的年地下水位变幅(m);H

年末

为该县(市、区)年初的区)年末的平均地下水埋深值(m);H

年初

平均地下水埋深值(m)。

地下水位变幅为正,表示经过该水文年后该县(市、区)地下水位总体表现为下降(地下水埋深增加);地下水位变幅为负,表示经过该水文年后该县(市、区)地下水位总体表现为上升(地下水埋深减小)。地下水位变幅的绝对值用来定量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幅度的大小。

3.1.2 治理前的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

为评估地下水压采的水位效果,需要确定县(市、区)治理前地下水位变幅的特征值作为对比依据,这通过治理前一定时期内的地下水位变幅的统计规律来确定,包括丰、平、枯降水年份的特征值。根据《办法》,治理前年份的范围为县(市、区)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

治理前10~20年。在考虑数据代表性的前提下,治理前年份范围选取时应尽量长。本办法统一以河北省2000年~2014年(共计15年)各地下水监测站的地下水埋深监测资料作为计算治理前的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的基础。

3.1.3 治理后的地下水位变幅总目标值

治理后的地下水位变幅总目标值是指各县(市、区)按照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后(2022年),地下水位变幅需要达到的目标值。与治理前的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相对应,治理后的地下水位变幅总目标值也分丰、平、枯降水年份三个值。由于地下水位变幅规律与超采量有直接关系,在计算上治理后的地下水位变幅总目标值可根据各县(市、区)超采综合治理任务完成后最终的地下水超采量减少程度,并结合治理前的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来确定。

3.2 降水量/地下水埋深数据的空间统计处理

降水量、地下水埋深数据是进行地下水位考核的基础数据,需准确确定。资料收集工作中,一般收集的是分散的监测站点数据。单个站点的数据一般难以代表区域面上的情况,需要进行面平均值数据处理。《办法》规定通过各站点数据采用算术平均法或面积权重法计算各县(市、区)的降水量、地下水埋深的统计值。算术平均法一般适用于监测站点空间分布比较均匀时的理想情况,实践中以非均匀分布的情况居多。因此为确保评估工作过程中降水量、地下水埋深数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统一性,本办法约定采用空间插值法(面积权重法

的一种,见图2)。对1956~2000年降水数据,治理前年份(2000~2014年)和考核年的地下水埋深数据,都需要通过空间插值法,将站点观测的逐年降水量、地下水埋深进行空间插值展布后再将网格插值结果统计到县(市、区)行政区范围上,从而计算每年的降水量、地下水埋深的面平均值。空间插值方法确定为“克里金插值法”,插值时网格大小为1km*1km。

图2网格插值法进行站点数据空间插值统计示意图

另外,考虑到单个县(市、区)范围内可用的数据站点较少,以单个县(市、区)范围内的站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时,统计出的数据精度将受到影响。因此推荐以设区市或多个设区市范围内可用站点数据进行整体空间插值展布,再将各网格插值结果统计到其包含的各个县(市、区)上。

本节之后所述各县(市、区)降水量和地下水埋深,都默认为经过监测站点数据空间插值处理后的面平均值数据。

3.3 确定丰、平、枯年份降水量

县(市、区)丰、平、枯年份降水量依据参考降水频率确定。本办法约定,用于确定降水量频率的年份系列一般为1956年~2000年。在受限于降水资料不足时,可进行一定调整,但需尽量保证系列长度和代表性。各年度降水频率通过皮尔逊III 型曲线进行适配确定,县(市、区)丰、平、枯年份降水量分别为参考降水频率为25%、50%、75%时的降水量。

3.4 划分治理前年份丰、平、枯年型

如前所述,本办法治理前年份范围统一为2000年~2014年。在明确治理前年份范围后,可根据各年份的降水量情况进行丰、平、枯年份划分。取降水量P小于等于37.5%频率降水量的年份为丰水年,P大于37.5%频率降水量且P小于等于62.5%频率降水量的年份为平水年,P大于62.5%频率降水量的年份为枯水年。具体为:

37.5%37.5%62.5%62.5%

i i i P P P P P P P ???????≤<≤>丰水年若丰水年若枯水年若 (2)

其中:i P 为县(市、区)治理前年份范围内第i 个年份的年降雨量(mm);37.5%P 为参考降水频率为37.5%时的降水量(mm);62.5%P 为参考降水频率为75%时的降水量(mm);

3.5 确定治理前丰、平、枯年份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

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都需要计算治理前丰、平、枯年份地下水位年平均变幅值。对于某个县(市、区),治理前丰、平、枯年份地下水位年平均变幅值计算步骤如下:

(1)先将县(市、区)治理前范围内各年份的年末地下水位值减去年初地下水位值,获得各年份的地下水位变幅值,对于第i 个年份,将其地下水位变幅值记录为i H ?。

(2)按照治理前年份丰、平、枯降水年型的划分,将各年度的地下水位变幅值划归为丰、平、枯降水年型下。例如假设第i 年为平水年,则该年份的地下水位变幅值划归为平水年地下水位变幅,记录为i H ?平,。

(3)对丰、平、枯降水年型下的地下水位变幅进行算术平均,计算治理前丰、平、枯年份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即:

111///M m N n n K k k H H M H H N H H K ===???????

?????=??=??=?∑∑∑

丰,m 丰,特征平,平,特征枯,特征枯, (3) 其中:H ?丰,特征为县(市、区) 丰水年份的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m);M 为治理前年份范围内丰水年份的个数(-);H ?平,特征为县(市、区) 平水年份的地下水位变幅特征值(m);N 为治理前年份范围内平水年份的个数(-);H ?枯,特征为县(市、区) 枯水年份的地下水位变幅

特征值(m);K 为治理前年份范围内枯水年份的个数(-)

认为H ?丰,特征、H ?平,特征和H ?枯,特征分别代表县(市、区)25%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 为持续加强全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地下水资源,维护良好地下水生态环境,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 __》(**政发〔xx〕2号)和《**市水务局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 __》(**市水资发〔xx〕97号)精神,结合我县地下水超采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特别是在应对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时,地下水作为地表水的补充,由于水量稳定、水质良好,在保证区域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是典型的干旱缺水自流灌溉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需水日益增加,地下水开发利用量逐年增大,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机电井587眼,其中灌溉井481眼,生活井61眼,工业井26眼,生态井19眼。xx年地下水开发利用量4541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3710万立方米,占地下水用水总量的81.7%,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分别为290万立方米、322万立方米、219万立方米,分别占地下用水总量的6.38%、7.09%、4.82%。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逐年开发利用,县内已出现地下水超采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 __》(**政发〔xx〕2号)文件,确定我县有一个一般超采区,超采范围为东经**至**,北纬**至**,主要集

中在**镇、工业园区、**镇部分区域,超采面积221平方公里,超采水量144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超采区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等生态问题随之加剧,已危及区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因此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__。 (一)指导思想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想,以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基础,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通过控采限量、高效节水、调整种植结构、退减灌溉面积等措施,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有效恢复超采区水位,切实落实水位和水量双目标控制,维持良好地下水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2.坚持科学规划、全面节约、重点保护,可持续高效发展。以农业用水为重点,全面节约用水,充分挖掘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综合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 1、概述 地下水资源较地表水资源复杂,因此地下水本身质和量的变化以及引起地下水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不能直接观察,同时,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缓变型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准确开发保护地下水就必须依靠长期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 2、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概述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依托中国移动公司GPRS 网络,工作人员可以在监测中心远程查看地下水的水位数据。监测中心的监测管理软件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远程监测,监测的所有数据进入数据库,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曲线。 2.2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监测中心、通信网络、水位监测终端、水位计。 2.3系统拓扑图

2.4监测中心 2.4.1中心软件系统概述 该软件是地下水监测系统专用软件,采用B/S结构,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领导者或其它工作人员经授权后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局域网访问服务器,可进行权利范围内的操作。如果需要,该软件可以在INTERNET 公网上发布,被授权者在任何地方的计算机上都可以通过INTERNET 公网访问和操作该系统。 该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个是人机界面、另一个是通讯前置机。每个模块又由若干小模块组成。通讯前置机软件主要负责监控中心与现场设备的通信,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可支持任何厂家生产的GPRS 、CDMA 、MODEM 、RS485等通信产品,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共存一个系统。人机界面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远程操作、人工录入、数据查询、数据报表、数据分析、地图管理等多项内容,可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组合成个性化的监控与管理系统软件。

2020年4x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综述经验做法

2020年4x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综述经验做法 截至去年,全市共压减地下水开采量7.34亿立方米,今年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城镇江水切换、河湖连通清理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五大工程,力争实现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3亿立方米的任务目标。全市332万农村人口全部纳入生活水源置换范围,力争到2021年,全部实现水源置换,群众都能喝上长江水 近日,x市将市区中水导入小西河用于农田灌溉,目前已有10多个村用上了小西河内的水,小西河沿线农业灌溉辐射面积达1万余亩。利用中水灌溉农田,改善了生产条件、降低了灌溉成本,还避免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涵养了生态。从采水到引水,近年来,x市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通过下大力实施“节、引、调、补、蓄、管”六大治理举措,截至去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7.34亿立方米。今年初,该市制订了《x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0年度实施计划》,提出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城镇江水切换、河湖连通清理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五大工程,力争实现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3亿立方米的任务目标。 一、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修复水生态环境

河内水波荡漾,岸边草色青青。走在x河x桥段河堤上,满眼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三五成群的人们,或在河边漫步,或在健身锻炼……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如画的美景。 初秋时节,x河治理效果初显。经过夏天几次强降雨后,x河的水位不断升高,具备了行船条件。日前,x市重点工作大督查办公室第三组及该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从xx 北外环桥下乘船出发,一路向北进行督查。此时,经过生态修复后的x河绿水盈盈,犹如一条蜿蜒的玉龙,向远处延伸而去。督查人员来到x县东岔河村附近看到,经过整治,这里通向河道的排污口已经被封堵,河道生态正在逐步恢复。以往农村旱厕、养殖场以及小化工厂偷偷往河里排放污水,河水又红又黑。 x河水质的改善,得益于x市实施的河湖连通工程。x 河x段流经x市4个县(区),境内河道总长135.7公里。以前,由于部分河段污染、淤积严重,缺乏必要的连通,造成河道干枯,影响了外引水调配以及雨洪资源利用。今年以来,该市把x河清理整治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将其中105.7公里列入今年清理整治范围,筹集资金1.6亿元,加快实施清理整治工作。启动全线清淤工程、对沿岸违建和垃圾进行清除、清理整治河道……经过治理,x河多年来积累的淤泥被彻底清理,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x河河道治理是该市河湖连通工程的一部分。按照全域

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案

咸潮监测预警技术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概述 (2) 2. 技术方案 (3) 2.1系统组成 (3) 2.2方案特点 (3) 2.3产品功能特点介绍 (4) 2.3.1 OTT Ecolog800 温盐深监测记录仪 (4) 2.4 供电模式 (8) 2.5 数据通讯 (9) 2.6 系统安装 (9) 2.7 监控中心软件 (9) 3. 产品主要应用情况 (11)

1. 概述 地下水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淡水资源。但是,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污染已从点状扩展到面状污染。除地下水自身受污染外,又成为土地污染的重要媒介。 含水层对污染源的敏感性、纳污的脆弱性及其与土地污染的相关性已引起行业专家的普遍关注。而且,土壤和含水层一旦受到污染,清除、治理、修复十分困难,不仅经济投入很大,技术上也有难度,时间周期也很长。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国内七大地表水系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这对我国本不充裕的水资源来说无疑更让人忧虑。随着人口密度加大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步扩大,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也使地下水逐步遭到污染,而浅层地下水的无法使用迫使许多地区大量开发深层地下水,又带来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缓变地质灾害。据环保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1356亿吨,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趋势,50%的浅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已不适宜饮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日前印发。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满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205个设市城市及350个问题突出的县级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 目前来看,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广泛采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保障供水安全,有必要对地下水的水文和水质参数进行监测,以便实时掌握地下水的储量变化,水质指标等情况,选择合适优质的地下水源,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合理有效的利用地下水,在近海地区,更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指标对可能出现的海水倒灌实现预警等目的。

控制地下水超采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控制地下水超采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目前仍面临几方面困难问题,亟待关注。 (一)农业生产取用水限额标准尚未明确,农业生产用地下水难控制。自2017年12月1日起,在总结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水利部联合在北京等9个省市实施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7〕80号)第十三条规定,“对超过规定限额的农业生产取用水,以及主要供农村人口生活用水的集中式饮水工程取用水,从低确定税额。”但是,目前从国家层面还未明确规定农业生产取用水限额标准,省级也未出台相关标准,导致基层还无法开始对农业生产取用水进行征收水资源税,不能起到税收的杠杆作用,尤其对农业取用地下水来说。规模养殖户数量庞大,养殖户很多建有自备深层承压水井,养殖用水量较大,增加了地下水压采工作难度。 二是地表水资源短缺。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普遍匮乏,引黄灌区受黄河水位及引水指标限制,无法大流量放水。目前,除汛期外,全县支流河道基本呈现季节性干枯现象,水资源普遍匮乏。在地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部分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只能取用地下水。 三是地下水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有关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健全,还有许多空缺之处。《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是水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依据,虽然都将地下水保护纳入了水污染防治的范畴,但只是提出了地下水保护的一般原则,既没有具体明确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责任划分,也缺乏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加之缺少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根据《水法》,水利部门负责包括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的制定。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环保部门负责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制定,但在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却没有具体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措施与内容,使得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脱节。 一是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农业生产取用水限额标准,同时指导省级层面制定符合省级实际的限额标准,规范农业生产取用水,控制地下水超采。二是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尽快制定有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权交易、水位调控、水质保护、节水及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划分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及标准。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9月22日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监测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 - 1.1项目背景...................................................................................................................................... - 1 - 1.2新产品研究.................................................................................................................................. - 2 - 二、系统简介............................................................................................................................................ - 2 - 三、系统功能............................................................................................................................................ - 3 - 四、系统方案............................................................................................................................................ - 4 - 4.1数据流程及组网.......................................................................................................................... - 4 - 4.2系统组成...................................................................................................................................... - 4 - 4.3数据采集...................................................................................................................................... - 5 - 4.4数据传输格式.............................................................................................................................. - 5 - 五、系统软件............................................................................................................................................ - 5 - 5.1软件平台...................................................................................................................................... - 5 - 5.2数据接收软件.............................................................................................................................. - 5 - 5.3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 6 - 六、系统特点.......................................................................................................................................... - 10 - 七、产品性能.......................................................................................................................................... - 10 - 7.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 10 - 7.1.1产品特点....................................................................................................................... - 11 - 7.1.2技术指标......................................................................................................................... - 12 - 7.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 12 - 八、工程实例.......................................................................................................................................... - 14 -

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

*****商业基坑围护工程地下水控制方案 工程编号: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审核人: 审定人: 总工程师: 总经理: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总包单位: 施工单位: 拟建场区位于武昌区和平大道武车中路。武汉滨江置业有限公司拟于该场区建设国际金融城项目,该拟建筑物主楼高29层,商铺4层,均有地下室,基坑四周大面积开挖深度为9.7-10.6m,本场地较为平坦,标高23.25-23.56m,设计地面标高取23.40m,主楼及地下室采用钻孔桩+承台基础,地下室承台垫层标高为12.70m,主楼承台垫层底标高为12.00m。建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基坑主要性等级为二级。 基坑周长约500m(162m×91m),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式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喷锚支护加钻孔灌注桩锚联合支护方式,地下水采用降水井降水处理。

降水井布置图 二、本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基坑围护设计图纸; 5、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产集团武汉置业有限公司武昌滨江商务区A04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场地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 基坑开挖所涉及到的土层自上而下有:1-1杂填土层;1-2素填土层;3-1淤泥质粉质粘土层;3-2粉质粘土层;5-1粉细砂层;5-2粉细砂层,各土层工程力学性质详见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产集团武汉置业有限公司武昌滨江商务区A04地块岩土

区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管理方案

区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管理方案 为持续加强全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地下水资源,维护好地下水生态环境,根据《X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地下水超采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特别是在应对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时,地下水作为地表水的补充,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良好、取用方便的特点,在保证区域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X县地处渭北旱腰带地区,干旱缺水明显,是典型的灌溉依赖性农业县。目前,全县范围内规模以上机井有X眼。其中,灌溉井X眼,工业井X眼,乡村生活井X眼。 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 漏斗,引起地面沉降,塌陷使地下水水质恶化,水井枯竭。打井深度不断加大,目前县域内普通地层井深已达X余米,

造成多处机井出水量下降,含沙量增加,机井维修费用增大。同时影响植被生长、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 《X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划定我县X镇、X镇部分地区为一般超采区,超采区面积X.X平方公里,年均超采量X.X万立方米,超采区边界范围:XX。 该区域内规模以上机井有X眼。其中,灌溉井X眼,工业井X眼,乡村生活井X眼。X年普查资料调查结果显示,超采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X眼井垮塌,X眼报废。X年X—X月,超采区地下水位总体平均下降X.X米;X年X—X月,超采区监测井西茹地下水位下降X.X米,张屯地下水位下降X.X米,西扫地下水位下降X.X米(数据来源于地下水简报)。 地下水位下降使环境地质灾害频发,地下水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粮食和生态安全问题随之加剧;人饮井报废群众吃水困难,危及区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将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实施地下水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治理目标为基础,落实最

最新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 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监测因子选择原因 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 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 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浊度浊度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六、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总说明 1.1、编制原则 1.2、编制依据 1.3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2.1施工部署 2.2现场平面布置 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 施工准备 3.2 测量放线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3 施工导流及围堰、施工排水 3.4 渠道土方工程施工及措施 3.5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3.6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3.7 混凝土管道施工及措施 3.8泵房工程 3.9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安装 3.10材料控制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1质量目标 4.2质量保证体系 4.3项目部与相关的各级人员职责 4.4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1指导思想及目标 5.2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3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4控制“三因素”、严把“七关”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护措施 6.1工期目标 6.2施工总进度安排 6.3保证工期进度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7.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 7.2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 7.3水土流失防防治措施 7.4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7.5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7.6施工粉尘防治措施 7.7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7.8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7.9文物保护措施 7.10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章、项目班子组成及资历情况 8.1项目班子组成 8.2管理人员配备 8.3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的职能与资历情况 第九章、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使用计划 9.1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 9.2劳动力使用计划 第十章、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效果 10.1“四新”应用的组织措施 10.2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10.3新材料的应用 10.4先进机械、仪器设备的应用 10.5计算机辅助管理及网络技术 10.6流水施工法的应用 第十一章、施工节能降耗主要措施 11.1目的 11.2节能降耗的实施 第十二章、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第十三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监测因子选择原因 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 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 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浊度浊度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总溶解性固体(TDS) 也称地下水总矿化度,是地下水中各种离子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地下 水化学特征的重要指标 氨氮、硝酸盐 地下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主要来源:污水废水下渗污染、化学肥料的污染、垃圾粪便的污染 氯化物地下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主要来源:第一、水流过含有氯化物的地层,将其中的氯化物溶入水中。第二、水源受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污染。第三、接近海边的江水或井水受海潮水或海风影响使氯化物含量增高。 氟化物饮用水源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钙地下水硬度的重要来源 CODMn 衡量地下水水质有机物污染状况 盐度、矿化度衡量地下水溶解物质的指标 水中油地下水工厂、加油站污染状况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 概述: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是掌握地下水变化规律、了解地下水开采状况、指导地下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可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等参 数进行长期监测并自动存储监测数据,可对地下水的变化规律进行动态分析。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依托既有的 GPRS/CDMA 无线网络进行建设,具有投资 成本低、 建设速度快、 无通信距离限制等优点。 系统支持水利部地下水通信规约, 已在各地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中广泛应用。
系统拓扑图
DATA-6218
DATA-9201

系统优势
●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 ● 《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 RTU 追加测试》 ● 《四川省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SCSW008-2011)》 ●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 遥测终端机(SL 180-2015)》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 《地下水监测与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证书 ● 《水文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证书 ● 《水文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 现场无电源:采用锂电池供电——定时采集、集中上报监测数据。 ● 现场无电源:采用太阳能供电——实时上报监测数据。 ● 现场有市电:采用 220V 供电——实时上报监测数据。
软件主要功能
◆ 测点分布总览 ◆ 智能数据统计 ◆ 等水位线生成
◆ 实时数据监测 ◆ 趋势曲线分析 ◆ 测点信息维护

DATA86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软件
应用案例 案例 1——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监测项目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 面临着地下水严重超采、水环境不断恶化等诸多问 题。2015 年初,河北省率先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对超采 严重县、市的地下水展开全面监测。 河北省水利厅建设了专用的地下水监测中心和地下水监测软件平台, 多个厂 商的监测设备通过统一的通信协议上报至该平台。

地下水超采治理方案

此文档为WORD版可编辑修改

X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2015~2025) (征求意见稿) X省水利厅 2017年7月

目录 第1章绪言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2) 1.3编制思路和原则 (4) 第2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超采状况 (6) 2.1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6) 2.1.1气象水文 (6) 2.1.2水文地质条件 (7) 2.2地下水资源状况 (11) 2.3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 (13) 2.4地下水超采状况 (17) 2.4.1超采区分布 (17) 2.4.2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情况 (18) 2.4.3地下水超采量 (18) 2.4.4地下水超采引发的问题及危害 (24) 第3章综合整治总体布局 (26) 3.1治理范围 (26) 3.2治理原则 (26) 3.3治理目标 (26) 3.4实施进度 (27) 第4章综合整治主要任务 (32)

4.1控采压减 (32) 4.1.1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 (32) 4.1.2实行全方位节水压采 (34) 4.2水源置换 (35) 4.2.1加快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 (35) 4.2.2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 (36) 4.2.3实施引黄供水提升工程 (36) 4.2.4积极推进非常规水利用 (37) 4.3修复补源 (37) 4.3.1积极开展人工回灌补源 (37) 4.3.2加强湿地建设与保护 (38) 4.3.3防治海水入侵 (38) 第5章保障措施 (39) 5.1明确分解任务,落实各方责任 (39) 5.1.1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39) 5.1.2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39) 5.1.3严格考核问责 (39) 5.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40) 5.2.1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40) 5.2.2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40) 5.3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综合整治 (41) 5.3.1深化水价改革 (41) 5.3.2调整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41) 5.3.3推进水权水市场制度建设 (42) 5.4强化监控能力,严格依法监管 (42)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DOC)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作为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采用化学法、电化学法、光谱法等分析方法,能对水质参数进行实时连续在线测量和分析。水质在线监测仪器主要监测对象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有机碳(TOC)、总磷、锑、砷、铜、汞、铬、金属离子、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 1 COD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反映了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个指标是为了了解水中的污染物将要消耗多少氧。 1.1 COD在线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 目前COD在线监测仪器的主要技术原理有6种: 1)重铬酸盐法-光度比色法; 2)重铬酸盐法-库仑滴定法; 3)重铬酸盐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4)电化学氧化法-氢氧基及臭氧(混合氧化剂)氧化法; 5)电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 6)紫外吸收法(UV法)。 为便于比较,可将以上6种技术原理归为三类:重铬酸盐法、电化学氧化法和紫外吸收法(UV法)。 1.1.1 重铬酸盐法 1)重铬酸盐法根据测得数值的方法不同分为光度比色法、库仑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通常在一定的温度下,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经过高温消解后,Cr6+被水中还原性物质还原为Cr3+。再使用分光光度计、库仑滴定、氧化还原等方法测得数值,利用该数值与试样中氧化还原物质浓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2)该类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方法,有测量准确、测量范围广、技术成熟等优点。 3)但该类仪器也存在以下问题:①测量时间相对较长,一旦水质突变,有可能无法及时监测;②通常采用加温或加压的办法提高消解速度,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易故障;③产生强腐蚀性、含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废液,易腐蚀管路,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 1.1.2 电化学氧化法 1)电化学氧化法根据所使用的氧化剂不同分为氢氧基及臭氧(混合氧化剂)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采用三电极设计,包括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即阳极):该电极头表面镀PbO2,接电源正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的工作电压下,溶液中的OH-在PbO2的表面放电产生OH 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辅助电极(即阴极):该电极也是铂电极,接电源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信号电流通过阴、阳两极。参比电极:该电极独立于信号电流以外,自身电位稳定,作为工作电极的电位参照,当水样与电解液定量进入测量池时,有机物被工作电极表面所产生的OH基所氧化,而氧化过程所消耗的电流大小与水样的COD值的大小成线性关系。只要将氧化所消耗的电流信号通过检测、放大与处理就可知与水样浓度相对的COD值。 2)电化学氧化法测量时间较短,运行可靠,OH基通常能将有机物100%氧化,不存在选择性问题,测量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废水。采用该原理的在线监测仪器结构相对简单,由于是链式反应,基本上不消耗电解液。 3)电化学氧化法不属于国标或推荐方法,在应用时,需要将其分析结果与国标方法进行比对试验并进行适当的校正。同时电化学氧化法的在线监测仪器需要添加温度补偿。 1.1.3 紫外吸收法(UV法) 1)UV是Ultraviolet Ray(紫外线)的简称,UV计是应用紫外线吸光度原理,用双波长吸光度测定法测量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的一种自动在线监测仪器。由于各种有机物对254nm的紫外光大多有吸收,通过测定污水对UV254的吸收程度得到UV吸收值,在通过UV值与COD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就可以自动换算出所测水样的COD值。同时UV计利用波长为550nm的参比光可以自动校正浊度、电源的波动、元器件老化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2)UV法不用试剂,不用取样,对样品条件没有任何限制,不需要样品的预处理,因此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适用于市政污水宏观监测、水质变化比较稳定的环境,对水中的一大类芳香族有机物和带双键有机物尤为灵敏,对苯类、苯环

咸阳城区地下水超采区调控方案效果分析与综合治理建议研究

咸阳城区地下水超采区调控方案效果分析 与综合治理建议研究 张朝逢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陕西西安710003) [摘 要]陕西省咸阳市城区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地下水流向改变,水位下降,形成降落漏斗,研究超采 区地下水调控治理方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此,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通过需水量预测、供水能力确定等环节最终提出维持现状开采量情景、等量削减开采量情景、按比例削减开采量情景等三个治理方案,分析了各方案下未 来若干水平年地下水水位恢复情况, 结果表明,按比例削减开采量方案效果较好。根据咸阳市实际条件,提出优先利用地表水、提高再生水比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超采区综合治理建议。 [关键词]咸阳地区;地下水超采;数值模拟;超采区调控治理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84(2019)02-0049-03 [收稿日期]2019-01-04 [作者简介]张朝逢(1980-),男,陕西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水监测及管理研究工作。 Effec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uggestions for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 in Xianyang City ZHANG Chao -feng (Shaanxi Groundwater Management Monitoring Bureau ,Xi ’an ,Shanxi 710003,China ) Abstract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he urban area of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have been over -exploi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causes the change of groundwater flow direction ,the decline of water level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alling funnel.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he groundwater regulation and control scheme in the over -exploitation area.In view of this ,establish the groundwater numerical model and through the prediction of water demand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water supply capacity ,three control schemes are put forward.They are Maintain current status of mining scenarios ,equal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scenarios ,and scale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scenarios.The recovery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sev-eral future years under these schemes is analyzed and it shows that scale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scenarios is effective.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Xianyang Cit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giving priority to the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reclaimed water and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 :Xianyang ;groundwater over -exploit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groundwater over -exploitation area 1地下水超采问题及咸阳市超采现状 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8700亿m 3 ,可开采量2900亿m 3 。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资 源,开采量以每十年增长近一倍的速度上升,在满足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需要的同时,一系列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在北方地下水开采量集中的地区,出现了多个地下水超采区。 地下水超采会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长年超采导致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几近疏干,大批井吊泵由于抽不上水而报废,严重影响了当地工农业生产;部分沿海地区引发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地下水丧失使用功能;长期超采会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引起地面沉降,目前在天津、北京、西安等数十个城市地面沉降较为严重;过量开采会引起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及地下水流向改变,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加大了工 业废水、 生活污水流入地下水的风险,引起水质恶化;同时超采还会对地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使地表植物生长困难, 加剧土地沙化。地下水开采量一直占咸阳占总供水量的80%以上,是咸阳市最主要的供水来源。依据《咸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 划》的计算成果,咸阳市区浅层地下水为6141万m 3 ,承压水 可开采量17156.2万m 3 , 扣除二者之间的重复量2477.9万m 3,咸阳市区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20819.3万m 3 ,而2010年水利统计年报资料,咸阳市区总用水量为28299万m 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为23379万m 3,远远超过了可开采 量,存在超采问题。据2015年底公布的《陕西省地下水超采 区划定与保护方案》 中,有咸阳市城郊区一般超采区和沣东一般超采区2处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分别为167.46km 2 和163.26km 2。近年来咸阳地区浅层承压水和潜水位下降明 显,潜水水位1998与1986年年平均水位比较,下降1.11 9.96m ,而开采集中区下降速度更为明显;深层承压水多年 9 42019年3月第41卷第2期地下水Ground water Mar., 2019Vol.41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