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快慢

化学反应的快慢
化学反应的快慢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

编号14

编写人 宋新 审核人 王希健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前预习]

1.试举一例:①需点燃或加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需光照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条件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催化剂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 (1) N a + H 2O (2) K + H 2O ______________与水反应快

(3)NaHCO 3+HCl (4) Na 2CO 3+ HCl ______________与盐酸反应快

2.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探究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定义|:

例:向一个体积为1L 的容器里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2S 末时,测得容器内有0.8mol SO 2,填写下表。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是

注:浓度单位:__________反应速率单位_____________变化浓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在同一化学反应里,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_____________,由于他们表示的是同一反应的速率,所以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来表示。即v=____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是某一时间段内的_____________速率,而非速率(填平均或瞬时)。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02 mol/(L?min)

B、1.8mol/(L?min)

C、1.2 mol/(L?min)

D、0.18 mol/(L?min)

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设计1:把铜箔、镁条、铁片分别投入0.5mol·L-1的盐酸中,认真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的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归纳

由此可知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内因是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2:把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3投入到稀盐酸中,观察各自产生气泡的速度,分析原因是什么?

归纳

由此可知参加反应固体物质颗粒______,接触面积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

实验设计3:把相同大小的铁片分别投入0.5mol·L-1的盐酸和3mol·L-1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的差别,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归纳

由此可知反应物浓度越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_。

实验设计4:把相同大小的铝片分别投入0.5mol·L-1的盐酸中,给一支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的差别,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归纳

温度越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_。

实验设计5:取两支试管分别装入H2O2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MnO2粉末,观察现象,分析MnO2粉末的作用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

由此可知,加入____________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

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例如:通常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____________倍。

2.除以上条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因此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采取措施加快某些反应过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需要降低某些化学反应速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讨论】

1、人们为什么用电冰箱储藏食物?

2、实验室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合后再进行反应。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通常把要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原因是什么?

4、稀硫酸和锌粒的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会减少(锌粒有剩余)。当我们重新加入稀硫酸时又会产生较多量的气体,为什么呢?

课堂小结

[练习巩固]

1.把Zn粒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HCl的浓度

B、ZnCl

2

的浓度 C、Zn颗粒的大小D、Cl-的浓度

2.要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

..的是()

A、增大盐酸的浓度

B、提高反应的温度

C、增大压强

D、用铁粉代替铁片

3.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SO

2+O

2

2SO

3

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4.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5.温度为500℃时,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为

A、v(O2)=0.01mol/(L?s)

B、v(NO)=0.08mol/(L?s)

C、v(H2O)=0.003mol/(L?s)

D、v(NH3)=0.002mol/(L?s)

6.在m A + n B p 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B每分钟减少1.5a mol/L,A每分钟减少0.5a mol/L,则m:n:p为

A、2:3:2

B、2:3:3

C、1:3:2

D、3:1:2

7.空气中煅烧硫铁矿可以产生SO2和氧化铁。为了提高生产SO2的速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把块状矿石碾成粉末

B、增大O2压强,向炉内喷吹空气

C、添加氧化铁作催化剂

D、降低温度并降低SO2浓度

8.100 mL 6mol/L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烧碱溶液

9.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高温度②加入正催化剂③增大反应物浓度④将固体块状反应物磨成末⑤增大压强

A、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总结--(精)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的变化——△C 时间的变化——△t 表达式:v=△C/△t 单位:mol/(L?s)或mol/(L?min) 例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为负值 D.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则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就越大 例2、在2L密闭容器中,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7.2mol,用此反应物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4 mol(L·s)-1 B.0.3 mol(L·s)-1 C.0.2 mol(L·s)-1 D.0.1 mol(L·s)-1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反应速率的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同一反应的速率。(必须标明用哪种物质来做标准) (2)起始浓度与化学计量数比无关,但是变化浓度一定与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2A(g)+3B (g)C(g)+4D(g) ν(A):ν(B):ν(C):ν(D) = 2:3:1:4 (3)化学反应速率均用正值来表示,且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4)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5)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例4.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 B.v(NO2)=0.7 mol·L-1·min-1 C.v(N2)=0.4 mol·L-1·min-1 D.v(CO2)=1.1 mol·L-1·min-1 例5.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总结】对于同一反应,比较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大小时,要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才能比较。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其它因素。 (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注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气体的浓度”;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看成是一常数。对固体,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固体的颗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 (2)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min)或mol/(L·s) 2.计算公式v =Δc /Δt 注意:①一般来说,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浓度等外界条件在不断改变,因此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在 不断变化。我们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速率值是指某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中学阶段只研究平均速率。 ②一般不用固体物质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定值。 3.特点 (1) .同一反应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一样. (2)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值等于各物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反应mA+nB=pC+qD的v (A)∶v (B)∶v (C)∶v (D)=m∶n∶p∶q (3)比较反应速率快慢一般要以同一物质的速率值作为标准来比较 二.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来测定的。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也包括必须依靠仪器来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在溶液中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的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概念: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活化能: 活化分子多出的那部分能量 注意: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而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要条件。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是指外界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二.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增大反应物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因为当其它条件一致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就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但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 注意: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除体积),增大压强,即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小。 注意:压强的改变,本质上是改变气体的浓度,因此,压强改变,关键看气体浓度有没有改变,v才可能改变。若体积不变,加压(加入不参加此化学反应的气体)反应速率就不变。因为浓度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就不变。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反应物,同样是加压,增加反应物浓度,速率也会增加。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时,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 使用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化剂则反之。习题中一般指的是正催化剂。 5.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习题中构成原电池也可增大反应的速率。 【注意】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 可逆过程: 当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的固体溶质的溶解过程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溶质表面的结晶过程一直在进行,而且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不变。我们把这类过程称作可逆过程。 2. 可逆过程的表述 表述这类过程时,约定采用” ”来代替反应中原来用的”=”,把从左到右的过程称作正反应;从右到左的过程称作逆反应。 3.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点:①两同:即相同条件、正反应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符号” ”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生成物 ③在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如 223 2SO+O2SO 反应体系中有SO2、O2、SO3。 二.化学平衡: ⑴.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 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的状态。⑶. 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 等:v正=v逆

化学反应的快慢最全版

化学反应的快慢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化学2(必修)》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从“热力学”角度研究化学反应,而本节将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建立一个有关化学反应的完整知识体系。本课时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因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化学反应的可控性,认识学习化学对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意义。本节标题由原人教版教材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变为“化学反应的快慢”,这一变化说明本节教学的重点由“定量计算”转为“定性描述”。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节课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已学的知识中,已经对很多化学反应进行的剧烈和缓慢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对化学反应的快慢并不陌生;另外学生经过《化学1(必修)》的学习,实验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本节的学生“探究”过程中,学生首次接触到半定量研究的实验方法,对学生探究活动设计要求较高,给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注意变量的控制。 三、设计思想 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科学研究情境,运用科学研究办法,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本教学设计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具体思路为: 1.通过课题直接引入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反应的快慢的探究学习活动。 探究内容一:通过实验一,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进行有快有慢的认识进一步清晰,知道决定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并且探索问题:如何观察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 探究内容二:通过实验二至实验五,知道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其他条件。 2.在完成探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定量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通过讨论,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单位,并且进行概念性的简单计算。 3.设计课外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1)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一、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在学生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后,引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限度,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但外界条件的改变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波、以及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等因素的变化都可影响反应的快慢。催化剂的使用同样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在可逆反应中,一定条件下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到化学平衡的移动,这是反应的限度问题。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优化工业生产的条件的选择。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中将此部分知识分解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与旧教材相比,降低了知识要求和难度。更简洁、易懂,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优化化工生产条件的重要依据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平衡) 化学反应的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的建立 化学平衡的移动

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 3、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硫酸制造工业的发展”“催化剂和化学工业”等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反应、工业生产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半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 2、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对照实验和半定量实验的实验方法,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如何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哪些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从实验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进行得很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答案(DOC)

3-1 判断题 (1)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是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答:错误,对基元反应来说的确如此,但是对于复杂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并不是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答:错误,反应级数等于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对复杂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并不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 (3)降低CO2的分压,可使反应Ca CO3(s)Ca O(s)+ CO2(g)的正反应速率增加。 答:错误,降低CO2的分压只能导致正反应转化率的增加,而无法改变反应的速率。 (4)升高温度对吸热反应的速率增加较快,对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加较慢。 答:错误,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的活化能和初始温度,与吸热还是放热无关。 (5)催化剂能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加,且增加的倍数相同。 答:正确。 (6)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答:错误: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7)浓度、压力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商Q值;温度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引起Kθ值发生了变化。 答:正确。 (8)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很低,且达到平衡时其Kθ值也一定很小。 答:错误,平衡常数与活化能无关。 (9)由于△r G =-RTInKθ,所以一个反应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时,也是平衡状态。 答:错误,平衡状态取决于反应自身,而不是反应物的状态。

(10)对反应aA(g)+bB(g)====dD(g)+eE(g),反应总级数为a+b ,则此反应一定是简单反应。 答:错误,比如:由于多步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各部反应级数的乘积,对于包含一个一级基元反应和一个反应级数为a+b 的反应而言,总反应级数仍然是a+b 。 3-2 选择题 (1)对反应2SO 2(g)+ O 2(g) 2SO 3(g),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 的是( ④ )。 ① dt )O (dc dt )SO (dc 22= ② dt 2) SO (dc dt )SO (dc 32= ③ dt )O (dc dt 2)SO (dc 23= ④ dt ) O (dc dt 2)SO (dc 22-= (2)由实验测定,反应H 2(g)+Cl 2(g)====2H Cl(g)的速率方程为: v = k c ( H 2) c ( Cl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③)。 ①2 v ②4 v ③2.8 v ④2. 5 v (3)测得某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E a =70 kJ ·mol -1,逆反应活化能E a =20 kJ ·mol -1 ,此反应的反应热为(①)。 ① 50 kJ ·mol -1 ② -50 kJ ·mol -1 ③ 90 kJ ·mol -1 ④ -45 kJ ·mol -1 (4)在298K 时,反应2H 2O 2 ==== 2H 2O+ 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 ·mol -1 ,加入Fe 3+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至42 kJ ·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③)倍。 ①29 ②1×103 ③1.2×105 ④5×102 (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 2·mol -2·min -1,该反应为( ④)。 ①零级反应 ②一级反应 ③三级反应 ④二级反应 (6)已知反应2NO(g)+Cl 2(g)====2NOCl(g),其速率方程为V=k c 2 (NO) c (Cl 2)故此反应(③)。 ①一定是复杂反应 ②一定是基元反应 ③无法判断

化学反应的快慢教案

化学反应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说明和教材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化,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本节教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影响。人类要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必须了解这些问题。 本节内容出自人教必修2第2章第3节,本节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第二部分,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教材又设置新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化学反应限

度问题,经过对该问题的再认识,逐步形成了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并以上述观点为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2、通过“认识化学反应快慢”的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联想,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也使学生体验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同组合作设计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 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 学生按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分析类比、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锚式问题】 为什么食品冬季保存的时间要比夏季的长? 【板书】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链式问题】 阅读教材40页联想质疑”如何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 的快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 ① 气泡快慢② 颜色变化③ 固体量减少④ 浑浊程度⑤ 温度变化等

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硫氧化生产成三氧化硫要选择一定的温度、催化剂是为了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说明条件的不同对化学反应有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呢? 【板书】 一、化学反应的快慢 【媒体显示】 “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实验设计: 【链式问题】 1.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课本P41所给的试剂分类,判断它们间哪些物质会 发生反应? 2.我们应如何判断反应的快慢? 3.根据方法导引和工具栏的提示设计实验: 【学生设计】 学生讨论、分析所给物质的浓度、状态,设计实验方案 (1)铜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 (2)镁条、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 (3)铁片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 (4)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 (5)块状碳酸钙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 (6)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

通过什么现象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阐述】 化学反应进行时可以通过观察气泡逸出的快慢、固体物质的消失或产生的快慢、颜色改变的快慢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板书】 1.化学反应速率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 计算公式为=△ C /△ t 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 )mol/(L?min)mol/(L?h) 【链式问题】 如何认识反应速率?练习:向一个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SO 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2s末测得容器内有0.8molSO 2,求2s内SO 2、SO 3、O 2 的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 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例:反应N 2+3H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基础巩固 1.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 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υ(N2)= 0.5 mol/(L·min) B.υ(H2)= 1.5 mol/(L·min) C.υ(NH3)= 2 mol/(L·min) D.υ(N2)=1mol/(L·min) 3.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5.将0.5molPCl 5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PCl3+Cl2,一段时间后测得PCl5的浓度为0.3mol/L,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5)= 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A.B.C.D. 6.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7.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H2SO4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完整版)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知识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 () c B t ? ? = () n B V t ? ??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1)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 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 A(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1.100ml6mol/L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B.水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

化学反应的快慢

高一化学导学案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 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 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学习重点、难点】影像化学反应的因素 【课前预习区】 [问题思考] 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我们可以用速率描述其快慢。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我们是如何描述其快慢呢?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化学反应的快慢呢?我们能否控制反应的快慢呢? 【课堂互动区】 一、化学反应速率 联想.质疑: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硫酸制造业的发展, 为了使化学反应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思考: 【问题组一】 1、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还有哪些物理量发生了改变? 2、怎样表示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归纳总结一】 1、化学反应速率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方法 (1)根据公式 练习1:在某一化学反应里,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4.0mol/L变成1.0mol/L,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2) 通过化学计量数转化 练习2: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s) (2)v(B)=0.6mol/(L·s) (3)v(C)=4 mol/(L·min ) (4)v(D)=0.45mol/(L·s)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精品篇)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教学目的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学会化学速率的表示方法和简单计算。 2. 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会对简单问题作出判断,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3. 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即“动”“定”“等”的含义。 4. 掌握温度、压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 知识分析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1.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 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速率符号:v (3)单位: mol/(L·s) mol/(L·min) (4)数学计算式:v(i)=△c(i)/t (△c表示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 思考:对化学反应 2SO2+O2催化剂 加热2SO3,请填写下列相关空格: 物质SO2O2SO3 起始浓度mol/L 10 10 0 反应终浓度mol/L 5 7.5 5 反应发生的时间(分钟)10 10 10 反应速率0.5mol/(L·min) 0.25mol/(L·min) 0.5mol/(L·min) 反应速率比 2:1:2 特别提示: 1.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值可能不同,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物质。 2. 同一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系数之比(可用于计算)。 思考:1、S在纯O2和空气中燃烧时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2、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熄灭,而在O2中能复燃,为什么? (解答:1、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火焰呈蓝紫色。因为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反应较慢。2、纯氧中O2浓度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的本性(如: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不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慢。) 2、外因 (1)催化剂——回忆催化剂定义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部分加快反应速率 (2)温度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就提高原来的2—4倍),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3)压强(有气体的反应) 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知识精讲与习题

教学目的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学会化学速率的表示方法和简单计算。 2. 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会对简单问题作出判断,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3. 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即“动”“定”“等”的含义。 4. 掌握温度、压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 知识分析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1.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 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速率符号:v (3)单位:mol/(L·s) mol/(L·min) (4)数学计算式:v(i)=△c(i)/t (△c表示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 2+O2 催化剂 加热3,请填写下列相关空格: 物质SO2O2SO3 起始浓度mol/L 10 10 0 反应终浓度mol/L 5 7.5 5 反应发生的时间(分钟)10 10 10 反应速率0.5mol/(L·min) 0.25mol/(L·min) 0.5mol/(L·min) 反应速率比2:1:2 1.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值可能不同,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物质。 2. 同一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系数之比(可用于计算)。 思考:1、S在纯O2和空气中燃烧时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2、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熄灭,而在O2中能复燃,为什么? (解答:1、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火焰呈蓝紫色。因为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反应较慢。2、纯氧中O2浓度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的本性(如: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不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慢。) 2、外因 (1)催化剂——回忆催化剂定义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部分加快反应速率 (2)温度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就提高原来的2—4倍),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3)压强(有气体的反应) 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4)浓度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注意: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看作常数)

化学反应的快慢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 编号14 编写人 宋新 审核人 王希健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前预习] 1.试举一例:①需点燃或加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需光照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条件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催化剂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 (1) N a + H 2O (2) K + H 2O ______________与水反应快 (3)NaHCO 3+HCl (4) Na 2CO 3+ HCl ______________与盐酸反应快 2.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探究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定义|: 例:向一个体积为1L 的容器里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2S 末时,测得容器内有0.8mol SO 2,填写下表。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是 注:浓度单位:__________反应速率单位_____________变化浓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在同一化学反应里,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_____________,由于他们表示的是同一反应的速率,所以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来表示。即v=____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是某一时间段内的_____________速率,而非速率(填平均或瞬时)。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02 mol/(L?min) B、1.8mol/(L?min) C、1.2 mol/(L?min) D、0.18 mol/(L?min) 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设计1:把铜箔、镁条、铁片分别投入0.5mol·L-1的盐酸中,认真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的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归纳 由此可知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内因是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2:把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3投入到稀盐酸中,观察各自产生气泡的速度,分析原因是什么? 归纳 由此可知参加反应固体物质颗粒______,接触面积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 实验设计3:把相同大小的铁片分别投入0.5mol·L-1的盐酸和3mol·L-1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的差别,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范文整理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总课时数14科目高一化学使用时间 主备人使用人 课题名称第二章第二节 预习目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及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学习方法: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分析归纳、交流研讨自主学习: 人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来表示。 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等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合作探究: 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一些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分组实验: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镁条与0.5ol/L盐酸在室温下反应 镁条与0.5ol/L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铁片与0.5ol/L盐酸反应 相同铁片与3ol/L盐酸反应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放入试管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块状碳酸钙与0.5ol/L盐酸反应 盐酸反应0.5ol/L粉末状碳酸钙与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必修2)(含答案)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必修2)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5 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答案:C 解题思路:对于反应A+3B2C+D,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由于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之比,则v(A):v(C)=1:2,v(C)=2v(A)=2×1 mol?L-1?min-1=2mol?L-1?min-1,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快慢 2.在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2A(g)+B(g)3C(g),在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1降到0.4mol?L-1,则v(C)为( ) A.0.04 mol?L-1?s-1 B.0.09 mol?L-1?s-1 C.0.4 mol?L-1?s-1 D.0.9 mol?L-1?s-1 答案:B 解题思路:对于反应2A(g)+B(g)3C(g),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1 mol?L-1-0.4 mol?L-1)/10 s=0.06 mol?L-1?s-1,由于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之比,则v(A):v(C)=2:3,v(C)=3v(A)/2=3×0.06 mol?L-1?s-1/2=0.09mol?L-1?s-1,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快慢 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相同时间内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1mol?L-1?s-1 B.v(N2)=0.1mol?L-1?s-1 C.v(N2)=0.2mol?L-1?s-1 D.v(NH3)=0.3mol?L-1?s-1 答案:C 解题思路:将化学反应速率均以同一种物质表示,可进行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选择以v(N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之比,将其他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换算成v(N2)。 A.v(H2)=0.1 mol?L-1?s-1,v(N2):v(H2)=1:3,则v(N2)= 0.033 mol?L-1?s-1; B.v(N2)=0.1 mol?L-1?s-1; C.v(N2)=0.2 mol?L-1?s-1; D.v(NH3)=0.3 mol?L-1?s-1,v(N2):v(NH3)=1:2,则v(N2)= 0.15 mol?L-1?s-1。 故选C。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反应速率 ?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 2. ※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不移动_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_减小__,生成物浓度也_减小_, V正_减小__,V逆也_减小__,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吸热反应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放热反应__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体积缩小___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_体积增大__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__不移动___。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三、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___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____比值。符号:__K__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