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尼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与印尼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与印尼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四川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经管学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中国与印尼的双边经济关系近年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尼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两国贸易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双方应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以继续拓展两国贸易与投资关系,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深化在旅游、农业、渔业、纺织服装、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使中印尼关系在21世纪得到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贸易,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1 前言-----------------------------------------------------------1 2 两国经贸交往的现状---------------------------------------------1 2.1 双边贸易快速发展--------------------------------------------1 2.2 双向投资日趋活跃--------------------------------------------1 2. 3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成效显著------------------------------------1 2. 4 金融领域合作方兴未艾----------------------------------------2 2.5 两国地方和民间往来频繁--------------------------------------2 3 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发展的局限与困难-----------------------------2 3.1 印尼国内安全与投资环境欠佳----------------------------------2 3.2 “中国威胁论在印尼有一定市场” -----------------------------2 3.3 印尼一些人对印尼华人经济还抱有戒心--------------------------2 3.4 中国大陆对印尼的投资总量还很小------------------------------3 4 对策思考-------------------------------------------------------3 4.l 扩大两国投资和贸易合作--------------------------------------3 4.1.1 增加对印尼投资 -----------------------------------------3 4.1.2 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增长------------------------------------3 4.2 深化双方能源投资合作----------------------------------------4 4.3 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4 4.4 大力发展旅游业----------------------------------------------5 4.5 加强两国的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5 5 结束语---------------------------------------------------------5参考文献---------------------------------------------------------5 致谢辞-----------------------------------------------------------6

印度尼西亚反倾销法

实用标准文案 印度尼西亚反倾销法 印度尼西亚(以下称印尼)的反倾销法规定散见于相关法律、条例以及有关规定中,主要包括:(1)《1995年海关法》和悔关法解释》;(2)《1996年关于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政府条例》;(3)《关于反倾销委员会的工业与贸易部长第 136/MPP/ 6/1996号法令》;(4)《关于印尼反倾销工作组的组织与工作程序的工业与贸易部长第172/MFF/KEP/7/1996号法令》。上述1、2、3项法规同样规范印尼的反补贴措施。以下就上述法规中有关反倾销方面的规定作一综述。(一)《海关法》和《海关法解释》 印尼《海关法》中涉及反倾销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中的第18、19、20条。 (1)第18条规定了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包括a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b此类产品的进口:(a)对国内生产类似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b)对国内生产类似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者(C)可能阻碍国内 类似产品的行业的建立。 (2)第19条规定,反倾销税在该法第12条第1款规定的进口税之外征收,征收数额是依据该产品的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之间的最大幅度。 (3)第20条,说明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和程序将在政府条例中进一步加以规定。《海关法解释》中阐述了《海关法》的立法意旨和原则同样适用于以前立法和条例中没有涉及的新事务,即反倾销问题。该解释对第18条中的出口价格、正常价值、国内产业以及类似产品等作了限定。出口价格是指实际支付或应付的出

口到海关境内的产品的价格。如果进口方、出口方或第三方之间有特殊关系,或由于确定的原因,该出口价格是不可信的,则出口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价格指:(a)第一次再销售给自由购买者的有关进口产品的价格;(b)如果(a)项未发生,或与进口时不同条件下再行出售,则指正常价值。 正常价值是指实际销售或应售的出口国国内市场通常贸易中用于消费的类似产品的价格。如果没有这样的出口国国内市场交易的类似产品,或者国内市场销售量相当小以致不能用作比较因素,则正常价值应指: (a)出口到第三国的类似产品的最高价格; (b)生产成本、管理成本、销售成本及正常利润的总和。 国内产业指:类似产品的全部国内厂商;或其生产代表有关产品全部生产的类似产品的国内厂商。类似产品指完全相同的同一产品或与有关进口产品具有类似物理、技术、或化学特征的产品。 (二)关于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政府条例 该条例主要涉及征收反倾销税的海关事务的要求、程序以及有关倾销费用的处理。第一章总则部分的第1条首先对相关名词作出定义,包括如下概念:倾销产品、出口价格、正常价值、倾销幅度、国内产业、类似产品、利害关系方、损害、临时措施、价格承诺或调整措施、进口税、反倾销税等。 总则第2条规定,如果出现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并且该进口产品造成损害的情况,进口产品除被征收反倾销税外,仍应交纳进口税。 总则第4条第(1)款规定,反倾销税额应等于倾销幅度。

印度尼西亚进口贸易制度概述

印度尼西亚进口贸易制度概述 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将印度尼西亚带入了我们的视线。那么这个人口全球第四的大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其进口贸易制度又如何? 一印度尼西亚是怎样的国家 (一)印度尼西亚概述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处于亚洲大陆及澳大利亚之间,扼守出入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门户马六甲海峡,在全球战略上居重要地位。 印尼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境内多活火山,是一个地震及火山爆发频发的国家。 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穆斯林人口占比约87%),但并非政教合一。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2017年其GDP已超过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6位。 印尼人口已达到2.56亿,并且60%人口年龄在15至54岁的区间,人口红利不容小觑。相关预测认为,到2030年将有9000万的印尼人加入中产层或成为消费群体,是除中国和印度之外的世界最大新增消费市场。 印尼是WTO正式成员。在东盟的框架下,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澳洲和新西兰等7个经济体分别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日本和美国是印尼前三大贸易伙伴。据印尼统计局统计,2018年1-3月,印尼自中国进口100.4亿美元,增长29%,占其进口总额的23.3%。印尼方贸易逆差32.6亿美元,增长24.8%。 (二)印度尼西亚风土民情 2.56亿人口的印度尼西亚,被社会学家形容为“是全世界最隐形、最不被看见的国家”。这是为什么? 印尼人从小被教导与人和平相处,在公开场合必须克制自己说话的音量,修饰自己的举止和说话的表情,不宜突出或引人注意。 印尼社会顺从团体规范,习惯不表现出自己的真正个性与情绪。若诚实表达情绪,或据理力争,会被视为粗鲁没教养的表现。 印尼人极重视面子,当面拒绝别人被认为没教养、污辱人。若遇到觉得无法同意的事,会说会回去考虑,事后可会发电子邮件或者间讯委婉拒绝。如果对方回去后就渺无音信,那就表示他拒绝了你的要求。所以在与印尼客人谈生意,也常常会出现很久都得不到结论的情况,因为他们羞于直言异议。 当然最常被外国人抱怨的,是印尼人的时间观念。印尼人爱迟到,任何活动迟到个30分钟至1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并且有个万能的借口“堵车”。印尼人做事一板一眼,不喜欢被催促,所以千万不要催促印尼的合作伙伴,也不要督促他们尽早决定交易。 二印度尼西亚进口贸易制度 印尼贸易部主管该国的产品进口事宜,并负责执行与进口许可证规定相关的规例。 根据规定,在印尼进口产品,必先向印尼海关呈交相关文件,经印尼海关核实,产品是否接受检查。此外,进口商须为所有进口产品填写进口报关表并向海关申报。而进口商亦必须向海关总局申领海关标识符(NIK),以遵行各项海关规定;另外,亦须向贸易部或投资协调委员会 (BKPM)申领进口许可证(API),方可进口产品。 印度尼西亚政府在实施进口管理时,主要采用配额和许可证两种形式。 (一)印度尼西亚配额制度 适用配额管理的主要是酒精饮料及包含酒精的直接原材料,其进口配额只发放给经批准的印尼本国企业。 印尼自2017年1月1日起,对包括轮胎在内的进口产品,执行进口配额限制政策,且在发货前需提供箱单、发票及SNI证书申请验货。SNI强制认证范围之外的产品,需提供箱单、发票及相应的测试报告申请验货。 (二)印度尼西亚进口许可制度 适用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包括工业用盐、乙烯和丙烯、爆炸物、机动车、废物废品、危险物品,获得上述产品进口许可的企业只能将其用于自身的生产。其中,氟氯化碳、溴化甲烷、危险物品、酒精饮料及包含酒精的直接原材料、工业用盐、乙烯和丙烯、爆炸物及其直接原材料、废物废品、旧衣服等九类进口产

中国与东盟作业之印度尼西亚

东盟国家概况——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的关系 一、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历史回顾 (2) (一)两国关系的三个阶段 (2) (二)中印尼建交——断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2) (三)恢复外交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前的主要历史事件 (2) 二、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分析 (3) (一)政治方面 (3) (二)经济方面 (3) 1. 2011年和2012年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3) 2. 2011年和2012年双边贸易结构 (3) (三)文化方面 (4) 1.民族民俗方面 (4) 2.宗教方面 (4) 三、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 (一)排华运动给两国交往留下永远的伤痕 (4) 1. 1965年排华运动 (4) 2. 1998年排华运动 (5) (二)能源合作 (5) (三)渔业合作与博弈 (5) 四、政策建议 (6) (一)针对排华运动问题 (6) (二)针对能源合作的问题 (6) (三)针对渔业合作的问题 (6) 五、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景展望 (6) (一)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打开了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6) (二)中国软实力外交将对印尼产生积极的影响 (7) (三)印尼华人对促进两国关系将起更加积极的桥梁作用 (7) 作者:朱葛

(一)两国关系的三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关系经历了三大阶段,分别是: 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尼建交——1967年10月30日两国中断外交关系; 1990年8月恢复外交关系——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前;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两国关系阶段。 (二)中印尼建交——断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但随着印尼右派对中央政权的进一步控制和对印尼共镇压的得手,其反华活动愈演愈烈,从1965年11月2日起连续发生了多起对我领事馆的袭击事件。中印尼关系日趋恶化后,我国于4月7日召回驻印尼大使姚仲明。1966年4月15日上午,千余暴徒在军人和装甲车的配合下,撞开我使馆大门,大肆破坏使馆内的设施并扯下我国旗任意污辱,非法升起印尼国旗,开枪重伤使馆护旗军人。 之后印尼当局极力煽动种族主义的仇华情绪,指控华侨支持“九卅运动”,对华侨任意逮捕,非法审讯,严刑拷打。大批华侨惨遭杀戮,其中有数百人被残忍地挖心碎尸。 10月23日,印尼外交部分别照会中国驻印尼使馆和外交部,宣布印尼政府决定关闭印尼驻华使馆,10月27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中断。 (三)恢复外交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前的主要历史事件 1990年8月:李鹏总理访问印尼,1990年11月14日,印尼总统苏哈托对华回访。 1994年11月16日—19日: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尼。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和《科学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 1996年3月13日,印尼外交部长表示,印尼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 1998年4月11日—13日:唐家璇外长对印尼进行工作访问,苏哈托总统在会见唐外长时表示,印尼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仅仅一个月之后,印尼骚乱期间再次发生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 同年8月4日,印尼总统哈比比表示,要解决5月骚乱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5月13日—15日期间,有5000多家华人商店和房屋被烧毁,近1200人死亡,约170名妇女遭强暴。 2004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致电印尼总统苏西洛,代表中国政府对该国遭受严重地震和海啸灾害表示慰问,并决定向印尼等遭受地震和海啸灾害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对外贸易中各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与国内贸易中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区别是参与方分别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相比国内贸易需要更高的花费,其原因不仅是关税所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增加,还包括时间延长上的花费和语言文化政治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在国内贸易中这些要素可以很自由地移动,而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外贸易被认为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贸易,仅包含少量的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贸易。但事实上,一个国际可以通过进口商品来很好地利用上其他国家的商品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例如美国若要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只需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非直接从中国进口劳动力要素。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国商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外贸总量占全省的52.3%。随着厦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不足方面而言,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力合理及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通过厦门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形势,指导和促进厦门市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1、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绪论 1.1 厦门对外贸易研究背景 为顺应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趋明显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国家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安排,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目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格局严峻复杂。2013上半年厦门完成外贸进出口

印尼投资市场-机会与建议

印尼投资市场:机会与建议 原文作者:张春雷,黄曦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四,自然资源丰富,经济逐年稳定增长,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随之加强。近年来印尼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不断出现利好因素,中国在印尼的直接投资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中国还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很多在印尼的中国甚至刚刚迈出“走出去”的步伐,难免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为使中国在这方面少走弯路,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前印尼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利好因素 (一)印尼经济总体表现良好 作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大国和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不仅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开支带动,故其发展较为稳定。近年来,印尼逐渐走出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势头。据世界银行统计,20XX年印尼全年GDP达到7065亿美元,比20XX年的53亿美元增国际经济合作20XX年第3期长了31%。20XX年1—6月,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印尼的经济增长达到%,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XX—20XX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尼的排名比上年度跃升10位,至第44位,超过意大利、印度、巴西等国。截至20XX年12月底,印尼的外汇储备已达到950亿美元,比20XX年底增加逾四成,再创历史新高;印尼央行预计,20XX年印尼的外汇储备将突破1100亿美元,由此可见,印尼经济表现非常良好,并已经开始体现出强大的增长势头。 (二)印尼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投资环境是指投资经营者在投资目标国所面对的客观条件,国际直接投资的效果与投资目标国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根据世界银行近年来对世界上183个国家地区开展的营商指数分析,20XX年在印尼开办的指数排名比20XX年上升了3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目前对印尼的本外币债券信用评级为BAl,与20XX年之前的BA2相比提高了一个等级。同样身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公司也将印尼主权信用评级上调一档,至投资级。不仅如此,印尼新内阁还将改善投资环境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印尼在20XX年颁布了《经济特区法》,对在经济特区内开展经营的给予优惠;修订《矿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四川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经管学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 1 展的两大主要趋势。中国与印尼的双边经济关系近年得到迅 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尼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两国贸易现 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双方应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对 策以继续拓展两国贸易与投资关系,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深 化在旅游、农业、渔业、纺织服装、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 设施以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使中印尼关系在21世纪得到健 康和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贸易,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1 前言-----------------------------------------------------------1 2

两国经贸交往的现状---------------------------------------------1 2.1 双边贸易快速发展--------------------------------------------1 2.2 双向投资日趋活跃--------------------------------------------1 2.3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成效显著 ------------------------------------1 2.4 金融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2 2.5 两国地方和民间往来频繁 --------------------------------------2 3 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发展 的局限与困难-----------------------------2 3.1 印尼国内安全与投资环境欠佳 2 ----------------------------------2 3.2 “中国威胁论在印尼有一定市场” -----------------------------2 3.3 印尼一些人对印尼华人经济还抱有戒心 --------------------------2 3.4 中国大陆对印尼的投资总量还很小 ------------------------------3 4 对策思考 -------------------------------------------------------3 4.l 扩大两国投资和贸易合作 --------------------------------------3 4.1.1 增加对印尼投资 -----------------------------------------3 4.1.2 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增长------------------------------------3

2019年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货物)及中印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

2019年印度尼西亚货物贸易 及 中印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 2020年4月

目录 一、2019年印度尼西亚货物贸易概况 (3) 二、2019年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4) 三、2010-2018年中印双边投资存量与流量统计 (5) 四、印度尼西亚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2001-2019) (5) 五、印度尼西亚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2019) (6) 六、印度尼西亚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2019) (7) 七、印度尼西亚对主要区域组织出口额(2019) (7) 八、印度尼西亚自主要区域组织进口额(2019) (8) 九、印度尼西亚贸易差额主要来源(2019) (8) 十、印度尼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19) (9) 十一、印度尼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19) (10) 十二、印度尼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19) (11) 十三、印度尼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19) (11) 十四、印度尼西亚五大类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2) 十五、印度尼西亚五大类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3) 十六、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4) 十七、印度尼西亚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5) 十八、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6) 十九、印度尼西亚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7) 二十、印度尼西亚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2019) (17)

一、2019年印度尼西亚货物贸易概况 据印度尼西亚统计局统计,2019年印度尼西亚货物进出口额为3373.9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8.4%。其中,出口1670亿美元,下降7.3%;进口1703.9亿美元,下降9.3%。贸易逆差33.9亿美元,下降56%。 除中国外,美国、日本和新加坡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三大出口市场,2019年印度尼西亚对三国出口176.5亿美元、159.3亿美元和129.3亿美元,分别下降4.2%、18.2%和0.5%,占印度尼西亚出口总额的10.6%、9.5%和7.7%。进口方面,中国是印度尼西亚第一进口来源国,新加坡和日本是另外两大主要进口来源国,2019年印度尼西亚自新加坡和日本进口171亿美元和156.1亿美元,分别下降20.1%和12.7%,占印度尼西亚进口总额的10%和9.2%。此外,自泰国进口94.6亿美元,下降13%,占印度尼西亚进口总额的5.6%。除中国外,新加坡也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国,2019年逆差额为41.7亿美元,下降50.4%。此外,对泰国的贸易逆差额为32.5亿美元,下降20%。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2019年顺差额为84亿美元,增长1.4%。此外,对印度的顺差额为74.8亿美元,下降14.3%。 分商品看,矿产品是印度尼西亚首要出口商品,2019年出口382.2亿美元,下降19.7%,占印度尼西亚出口总额的22.9%。动植物油脂、机电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也是印度尼西亚主要出口商品,2019年分别出口175.4亿美元、137.2亿美元和133.6亿美元,其中动植物油脂和机电产品出口下降13.8%和6.8%,贱金属及制品出口增长7.5%。此外,纺织品及原料出口128.3亿美元,下降3%。上述四类产品合计占印度尼西亚出口总额的34.4%。进口方面,2019年印度尼西亚主要进口产品的进口额普遍下降,其中第一大类进口产品是机电产品,进口额为463.5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Export Trade)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 Trade)。 摘要:本文力求从多锥度全方位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作出客观展望。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出口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整个产业产值规模占国家GDP的5.3%。在我国汽车工业6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汽车零部件行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与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与国内整车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每年源源不断地将产品出口到世界214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汽车OEM配套市场及AM售后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出口国。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主体 1、贸易主体的构成 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的专业统计数据,至2014年我国从事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公司共计2.35万家。这些构成出口贸易的主体从类别上可划分为制造性企业和贸易性公司,从产权结构上可划分为国有、外资、合资、民营及上市公司等。 2、贸易主体的比例 2014年我国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数量占规模企业数量的20%,然而在我国整个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份额中占据了63%,这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占据了35%。而本土的国有、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占规模企业数量的80%,在出口贸易份额中占据37%,这其中85%的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印尼投资市场-机会与建议

印尼投资市场: 机会与建议 原文作者:张春雷,黄曦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四,自然资源丰富,经济逐年稳定增长,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随之加强。近年来印尼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不断出现利好因素,中国在印尼的直接投资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中国还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很多在印尼的中国甚至刚刚迈出“走出去”的步伐,难免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为使中国在这方面少走弯路,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前印尼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利好因素 (一)印尼经济总体表现良好 作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大国和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不仅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开支带动,故其发展较为稳定。近年来,印尼逐渐走出了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势头。据世界银行统计, 20XX年印尼全年GDP达到7065 亿美元,比20XX年的53 亿美元增国际经济合作20XX年第3 期长了31%。20XX年1—6 月,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印尼的经济增长达到%,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XX—20XX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尼的排名比上年度跃升10 位,至第44 位,超过意大利、印度、巴西等国。截至20XX 年12 月底,印尼的外汇储备已达到950 亿美元,比20XX 年底增加逾四成,再创历史新高;印尼央行预计,20XX年印尼的外汇储备将突破1100 亿美元,由此可见,印尼经济表现非常良好,并已经开始体现出强大的增长势头。 (二)印尼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投资环境是指投资经营者在投资目标国所面对的客观条件,国际直接投资的效果与投资目标国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根据世界银行近年来对世界上183 个国家地区开展的营商指数分析,20XX年在印尼开办的指数排名比20XX 年上升了3 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目前对印尼的本外币债券信用评级为BAl ,与20XX 年之前的BA2 相比提高了一个等级。同样身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公司也将印尼主权信用评级上调一档,至投资级。不仅如此,印尼新内阁还将改善投资环境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印尼在20XX年颁布了《经济特区法》,对在经济特区内开展经营的给予优惠;修订《矿产与煤炭法》、《电力法》等法令,放宽对私人及外国投资者的准入;拟修订《土地法》和《劳工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征地难题和劳工过度保护问题;修订禁止性、限制性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教

中国——印尼合作关系:现状与挑战

中国——印尼合作关系:现状与挑战 许利平① 摘要:自2005年中国——印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印尼完成了2005-2009年战略伙伴行动计划。2010-2015年是中国——印尼战略伙伴第二份行动计划实施期,也是中国—印尼关系迈向深度合作的时期。这一时期具有双边合作更加紧密、多边协调更富有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关键词:中国——印尼合作双边合作多边协调挑战 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大国,是中国周边稳定与和平环境重要依托之一,也是中国落实“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周边外交政策重要基地之一。中国——印尼的双边合作,超越了两国本身,对地区合作具有示范意义。 2010-2015年是中国——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份行动计划实施时期。在这时期,中国——印尼双方在战略层面上,加深了了解与沟通,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深度合作的阶段。这种深度合作不仅将强化双方的政治、安全合作与互信,而且在经贸合作的规模和质量上,迈上新的台阶,在社会人文方面的交流更加广阔;在多边协调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 一中国——印尼深度合作的基础更加牢固 2005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印尼加强两国政治关系,双方领导人彼此尊重各自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对两国长远经济发展战略保持沟通,中国——印尼两国的深度合作拥有更加牢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人文基础。 1.两国身份认同的范围在扩大 中国——印尼两国都是世界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而印尼则是仅次于印度的亚洲第三大发展中国家,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两国共同目标与诉求。中国——印尼两国还是20国集团的重要成员国,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的制定或修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而外,中国是四个金砖成员国之一,而印尼则是新钻11国 ①﹡许利平,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 苏门答腊岛 世界第六大岛,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岛屿,经济地位仅次于爪哇岛。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南北长1790千米,东西最宽处435千米。面积43.4万平方千米,包括属岛约47.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西半部山地纵贯,有90余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东半部为平原,南宽北窄,最宽处约100千米以上。常年高温多雨,各地温差不大,降雨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可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河流众多,主要有穆西河、巴当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富热带森林,覆盖率60%。有石油、煤、铁、金、铜、钙等矿藏。农产以稻米、咖啡、橡胶、茶叶、油棕、烟草、椰子等为主。工业有炼油、采矿、机械、化工、食品加工等。重要城市有棉兰、巴东、巨港等。 亚齐特区 印度尼西亚一级行政区。位于苏门答腊岛北头,东滨马六甲海峡,西临印度洋,包括附近的韦岛、锡默卢及巴尼亚等群岛。面积55,392平方公里,人口341.6万(1990)。首府班达亚齐。亚齐山原纵贯全境,沿海有断续的平原,东岸河口三角洲有油田。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原约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一,最高峰勒塞尔火山海拔3,381米。农产品除稻米外,胡椒、椰干、槟榔、橡胶、咖啡、剑麻皆出口。工业有皮革、食品及金属加工。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与炼制日益重要。主要港口有韦岛的沙璜、乌勒埃勒埃等,仅沙璜可进出大船。 北苏门答腊省 印度尼西亚一级行政区。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北滨马六甲海峡,西南临印度洋,包括印度洋中尼亚斯、巴都等岛群。面积70,787平方公里,人口1,025.6万(1990)。省会棉兰。马达高原盘踞北部,多2,000米以上的火山峰,高原中心有全国最大的多巴湖。沿海平原除东北部已垦殖外,仍为沼泽。高原植被葱茏,尤以热带松著名,还有铁木、柚、榕、栎、枫、月桂等混交林,竹林普遍。盛行游耕,种植稻米、木薯、水果和蔬菜。高原东北麓及沿海平原以棉兰为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种植园带,有烟草、剑麻、橡胶、油棕等。北端火水山与庞卡兰苏苏的石油工业和港口是本岛北部油田区的组成部分。工业有食品、木材与五金加工、纺织、橡胶、卷烟、皮革、化工、机械及运输设备。 棉兰(Medan)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第一大城市,北苏门答腊省首府。位于苏门答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 文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 目录 1前言 1 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 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 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 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 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 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 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 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 3 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 4 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4 农产品企业融资难 4 农产品企业规模小 5 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 5 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 绿色壁垒 6 技术壁垒 6 反倾销的滥用 6 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7 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7 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7

印尼贸易规定

尼進出口貿易規定摘要 印尼進口業務僅限印尼人經營,且均需向印尼商業部登記後合法取得無終止限期之確認號碼(API)。印尼嚴格限制外人經營進口業務,只有合法設立之外資企業進口自用原料、半成品時,可以IP身份向印尼商業部申請確認號碼(APIT)。過去IP身份申請程序複雜,另需有關機構的推薦信,目前則大為改善,一般在提出申請7日後即可獲准。 印尼政府為符合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及亞太經合會(APEC)貿易自由化之共識,曾多次實施調降關稅計畫,進口關稅低於20%產品,將於2000年前降至5%以下。進口關稅高於20%產品,將於1998年降至20%以下,並於2003年再降至10%以下。農產品、化學品、塑膠製品、金屬產品將依印尼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協議另行安排關稅降低措施。 印尼1985年5月將原先之到港後之進口貨物檢驗措施,改由遠東公証中心﹝SGS﹞於國外貨物裝船前即先予實施,1991年8月1日起改由國營之PT Surveyor Indonesia接手檢驗工作。惟此項進口事前檢查規定將於1997年4月取消。 印尼政府規定外人不得經營進口、批發及零售的業務;至於印尼公司的定義是:印尼人擁有公司至少51%的股份,且董事會中印尼人要占多數。 外國投資者如果是進口原料供自己工廠製造出口產品之用,則不在此限,但仍不能賣給他人。外國投資者若想把海外母廠的原料或半成品賣到印尼來,最好的方法是由其當地合作夥伴出面,另外成立一家公司,除供應自身所需,另可增加一項收入。 外國公司為經營印尼市場,可在貿工部的核准下設立代表機構(Representative Office),這個代表機構只能在印尼境內進行促銷、市調及技術支援,所以與進口代理商(Agent)的配合就非常重要。 印尼法律對於獨家代理(Sole Agent)的規定,一般印尼公司與國外廠商所簽的獨家代理協議均需經貿工部的認可函(Letter of Recognition)才能生效,且要經雙方同意才能解約,所以當外商以業績不佳為解約理由時,通常先需拿出一筆錢才能遂願。因此我商為保護權益,除事先的慎選合作對象外,合約內容對權利義務的規範亦需明確,事前可先洽印尼駐華代表處詢問細節,或請我在印尼台商組織推介當地律師協助。 印尼政府為鼓勵中小企業加強外銷,特將該一申報金額標準提高為印尼幣1億盾﹝約4萬3,000美元﹞以上始頇辦理。印尼政府已於1987年廢止出口登記制度,凡持有商業登記證及外資企業均可從事出口業務。惟列為出口管制品及出口國有配額限制產品(如紡織品),則需持有特別登記證之業者方可經營。 印尼進出口貿易規定簡介 印尼近年來陸續實施各項貿易自由化的政策,極有助於我商拓銷印尼市場。然而經查坊間並無中文之印尼貿易政策與規定資料可供參考,我商常因語言隔閡,在對印尼相關規定不甚了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2003-3-25 一、入世一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在WTO框架中,农业是最敏感最弱势的领域。中国农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随着关税降低和进口配额增加,许多人担心中国农业会经不起加入WTO之后的冲击。但是从入世一年来的情况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虽然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出口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连续第三年增长,且增幅显著,进口变化不大,入世冲击没有形成。 1.出口总额显著增长,进口总额微增,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截至2002年10月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40亿美元,同比增长7.6%。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取得可喜成绩,出口额达到142亿美元,同比增加16亿美元,增幅达12.6%;进口98亿美元,同比增长1%。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44亿美元,同比增加15亿美元,增幅达51.4%。 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4.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占全国顺差的17.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2.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增减不一 (1)粮食出口大幅度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1-10月中国粮食累计出口1098万t,同比增加400万t,增幅达57%;进口239万t,同比减少13万t,降幅达5%;粮食净出口859t,增幅达92%。 粮食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1-10月玉米累计出口842万t,同比增加355万t,增幅达73%;小麦累计出口90万t,同比增加37万t,增幅达72%。粮食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大米和大麦进口减少。1~10月玉米累计进口0.76万t,同比下降77%;大米累计进口16.5万t,同比下降15%;大麦累计进口159万t,同比下降19%。

印尼与中国争端

中资银行暂停为印尼电厂项目提供融资 一位印尼官员周一称,由于印度尼西亚一家航空公司和中国一家飞机制造商出现纠纷,中资银行暂停为印尼的电厂开发提供融资。 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Purnomo Yusgiantoro在国会委员会听证会上称,财政部长Sri Mulyani Indrawati将很快飞往中国讨论此事。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对PT Merpati Nusantara Airlines 提起诉讼,指控其未能付清曾从这家中国公司订购的15架飞机货款。 中资银行已经承诺提供总计30亿美元融资,用于印尼多个火力发电厂的建设。 Purnomo称,在财政部长Sri Mulyani访华期间,她还将就从Tangguh工厂运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格问题进行谈判。 印中双方友好解决购机问题鸽航与西飞贸易纠纷今列为“政府对政府”解决 2009-03-23 15:04:52 印尼与中国两国政府如今接管了鸽航公司和西飞集团的商业纠纷,即是把印尼卡拉副总统先前所说“商业对商业”的问题转为“政府对政府”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这种管道解决这种民航飞机交易的纠纷。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兼财政部长穆莉亚妮(Sri Mulya ni Indrawati)

近日偕同贸易部长冯慧兰(Mari Elka Pangestu)和央行资深副总裁美兰达(Miranda S. Goeltom)等高官周四前往北京,获得中国李克强副总理的接见,双方也展开了坦诚的会谈。 穆莉亚妮部长会后在北京向记者表示:“印中两国政府把这项交易纠纷归入‘政府对政府’的问题,双方将在近期从互惠合作的角度进行协商。” 她没有详述印中两国政府将如何协商解决这个问题。她只是说:“双方将继续根据友好合作的精神,好好解决这个交易纠纷。将来我们一定会公布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印尼鸽航公司与中国西安飞机集团有关购买15架“新舟60”型飞机的纠纷,应追溯到2006年6月7日,当时鸽航公司与西飞集团签订了的交易合同,每架飞机价格为1500万美元,合同总值达2.25亿美元。作为初步的交易落实,中方在同年9月6日交2架飞机。 然而去年年底,鸽航公司表示每架飞机的价格应该是1100万美元,全部合同价值共1.65亿美元,希望中方能降低售价,而且鸽航公司也因财政能力所限,只能购买12架飞机。另有一说是鸽航公司坚称这是租赁飞机而不是购买飞机,但这个理由很牵强。 中国西飞集团人员曾于今年元月份应印尼国企部之邀前来商榷这个问题,但鸽航公司当时因正处理内部危机问题,致使谈判没有结果。西飞集团也因此威胁要在国际仲裁法庭起诉鸽航公司,并索赔1万亿盾。

2019版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专题报告

2019版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专题报告

序言 本报告针对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主要指标出口金额,进口金额,进出口金额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的实际进出口贸易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的进出口贸易现状,把握行业前景。 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贸易真实情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以及商务部。

目录 第一节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2) 一、全国与印度尼西亚贸易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2) 二、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贸易出口金额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 三、浙江省进出口贸易总出口金额现状统计分析 (2) 四、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贸易出口金额占浙江省总出口金额比重统计分析 (3) 五、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3) 六、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4) 七、全国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4) 八、全国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5) 九、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出口金额同全国同类进出口贸易(2017-2018)出口金额变动对 比分析 (5) 第三节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进口金额指标分析 (6) 一、全国与印度尼西亚贸易进口金额现状统计 (6) 二、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贸易进口金额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6) 三、浙江省进出口贸易总进口金额现状统计分析 (6) 四、浙江省与印度尼西亚贸易进口金额占浙江省总进口金额比重统计分析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