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摘要:从建设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初步成果等6个方面介绍北京大学智能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6年来的办学经验,探讨符合智能学科特点的本科专业建设新模式,并对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1引言

智能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被认为是IT创新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正在成为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个新兴领域。智能交通系统(ITS)[1]、智能武器与智能指挥系统[2]、智能搜索引擎[3]和智能机器人[4]等,正在成为各国国计民生应用和高新技术战略发展的必争之地。目前,上述研究工作分散在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领域,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原有学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局限,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独立的研究方向。因此,智能科技工作者需要共同的学科背景和系统的专业教育。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于2002年创办国内大学第一个智能科学系。由北大信息科学中心为基础组建的北大智能科学系,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专门培养智能科学技术人才的单位,旨在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多层次人才。2003年,我们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获得教育部批准,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北大智能科学系已经成为拥有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完整本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体系的学科单位。

2建设理念

总体目标:依托北京大综合学科优势,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中心,完善智能科学技术课程体系,构建一流的教学、实验平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握智能科学技术的新兴前沿领域,面向国家建设重大需求,确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层次复合人才的培养格局。基本思路如下:

1) 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建立和完善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体系。

2) 学科建设与科研方向有机融合,以科研主攻方向带动学科建设,创造面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