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1、与中国传统小说相比,《狂人日记》的艺术创新“新”在何处?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在艺术有着其独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具有独特的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叙述视角,并成功的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具体来说(1)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摒弃了传统小说的章回体模式,而是按照日记本的方式,通过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

(2)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以现实主义手法写其狂态:病态的敏感,虚妄的幻觉,混乱的逻辑,变态的心理;以象征主义的象征,隐喻的手法沟通疯话与真理,狂人与反封建战士。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与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3)在叙述视角上,《狂人日记》的“日记本文”部分采用的是白话,叙述者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称“我”;“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叙述者是文言文第一人称“余”,形成两个对立的叙述者,形成两重叙述和两重视角,从而使“狂人的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相互嘲弄,颠覆,消解。

2、《阿Q正传》中阿Q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有什么典型意义(即写阿

Q形象的原因)?

阿Q的形象: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上都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的不觉醒的农民形象。鲁迅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的时候,始终是把他的革命性、反抗性和落后性、盲目性扭结在一起。阿Q具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样子平平常常,却令人觉得可爱又可笑,可悲又可怜。他虽然落后、盲目、糊涂,却又分明地要反抗,要造反。阿Q的思想是落后。他自私、封建、狭隘、保守,而集中地表现其落后性的便是“精神胜利法”。

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

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3.郭沫若《女神》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1)思想内容:

a.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始终《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

b. 饱含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情

c.歌颂叛逆精神,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个性力量

d.对劳动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e.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咏大自然《太阳礼赞》、《光海》、《日出》《梅花树下醉歌》

(2)艺术特色:

a.《女神》中最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常常高大雄伟,被人格化情绪化,充满传奇色彩。如《天

狗》即借民间传说中天上破坏者的形象来表现对世界的反叛和破坏情绪。

b. 《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还是诗人自我、个性的真实袒露(小我)。《女神》是新诗中豪放派的先驱。其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大多经过极度夸张和传奇化。

c. 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创造出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诗。《女神》不追求任何一种固定的现有的格式,任凭感情驰骋,自然流露,依据内在的感情节奏,自然地形成诗的韵律。

4. 结合闻一多和徐志摩的创作,谈谈对新格律诗的认识。

闻一多《诗的格律》

浪漫主义诗人对诗的质素根本不懂,“他们的目的只在披露他们自己的原形……以为自身的人格是再美没有的,只要把这个赤裸裸的和盘托出,便是艺术的大成功了。”

写实主义“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

反对自然的音节,提倡艺术化的音节:

诗不当废除格律,要根据内容、精神“相体裁衣”,使诗具有“内容与格式”

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句的匀齐,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主张:“三美”: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角的和谐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5. 戴望舒的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

(1)诗歌主张

其一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

其二是“现代的词藻”,指的是能表达“现代人”情绪的词语;

其三是“现代的诗形”,指的是现代口语式自由体诗。

(2)基本特征

①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现代诗派以诗歌作为痛苦灵魂解脱、净化的途径,表达的是“浊世的哀音”。

②从诗的体式上看:

A.审美原则:隐藏自我与表现自我,朦胧美。

B.表现方法:意象化,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意象抒情诗”。

C形式体制:散文化的自由体。情绪节奏代替字句节奏。

(3)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与“记忆”时期、“残损”时期。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

《雨巷》艺术表现

A、运用象征主义的方法,创造象征性的意象。由外在形象,人们可联想起爱情追求中所感到的迷茫与惆怅。继续联想到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道路的寂寞与悠长,感到理想破灭后的迷茫、惆怅。

B、借鉴古典诗歌传统,创造朦胧的意境美。《雨巷》明显地体现了诗人受古典诗词艺术陶治的痕迹,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化用了李璟《浣溪沙》“丁香空结雨中愁”。

C、和谐悠扬的音乐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全诗共七节,首节和末节重复言唱,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①以日常生活意象入诗,代替传统浪漫意象

②以诗情自然流动的口语韵律,代替匀称的音乐美。

6.周作人散文的主要艺术特征

题材内容上:社会批评、文化批评、日常审美感受、阅读体验

创作风格:浮躁凌厉、冲淡平和(体现其小品文的特质,是其对现代文学艺术的独特贡献)

创作表现:(1)感情上的淡化:周作人在文章中极力淡化感情,根植于他整个的人生审美标准:爱好天然,崇尚简素。

(2)清淡与腴润的统一:亲切与温暖之情。a.对读者的亲切温暖——朋友之间的漫谈。b.对生活的亲切温暖:《卖糖》

(3)诙谐趣味:战斗性与谐趣统一

7.沈从文《边城》的主题思想

关于《边城》的主旨,沈从文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人性美、人情美、自然美(景美)

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这种宁静的生活是“世外桃源”。其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8.巴金《家》的主题思想

《家》以作者自己的家庭为素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

(1)作品愤怒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制度吃人的本质——反封建主题。

(2)作品历史地再现了“五四”新一代的觉醒和反抗,歌颂了反封建青年的叛逆精神,深刻批判了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从而为处于封建大家庭中的青年指出了一条反抗的道路——探索知识分子的追求与人生道路主题。

(3)作品预告了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公开宣告了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死刑——反封建主题。

9.结合《骆驼祥子》谈谈老舍小说的创作特征

(一)多重主题意蕴

1.小说真实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阶级行列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批判了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社会学)

2.小说通过探索祥子“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善良愿望的毁灭原因,揭示和批判了祥子自身固有的缺陷,从而批判了国民性。(社会学和心理学)

3.小说通过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艺术思考,表现出更深刻的意蕴,即小说主要是写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即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里的萎顿。现代城市的文明衰落、道德沦丧,以及作为其副产品的变态人性加给祥子的灾难:虎妞、夏太太、白房子等;道德批判:金钱腐蚀下的畸形人伦关系对祥子的致命一击:刘四与虎妞;二强子与小福子)(文化学》

(二)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不蔓不枝。小说在构思上以人物为中心,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作为构成故事的主要线索,以祥子与虎妞的感情纠葛为副线,二者交叉呼应,从容不迫地展开情节。

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3、语言朴素明畅、新鲜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北京地方色彩。

10.结合作品,简述曹禺话剧的艺术表现特点

(一)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

(1)强烈的抒情性;

《雷雨》——“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表达对专制势力和丑恶现象的揭露,对各类不幸人的同情。

《原野》——“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关于农民向地主阶级复仇。

(2)人与人之间心理抗衡形成的持久张力;

如《北京人》《家》,情感的激流虽转入地下,但依然如岩浆运行

(3)原始生命还原与彰显

(二)象征性意象与诗意特征

(1)以场景、道具等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北京人》中曾皓的棺材等;

(2)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北京人》中的机器匠;《雷雨》中的繁漪“含而难露”的热情与出于本能的自私

(3)作品命名构成的象征性意象;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既是实存之物,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

11.钱钟书《围城》主题意蕴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

现实批判层面。通过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广泛地触及了三四十年代社会面众生,尖锐地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种种人生病态和社会弊端。

文化反省层面。诸如高等学府中的勾心斗角,反动政府的思想文化控制,“新式”文人(新儒林)的种种心态等等。

哲理思考层面。小说隐含着西方现代主义的人生感受和宇宙意识,失望感与孤独感。有看破红尘的味道,也有人生虚无的感觉。

12、《王贵与李香香》诗的艺术成就

是解放区在延安整风运动后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堪称歌谣体新诗典范。诗歌描写农村青年王贵和李香香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却融入革命意识,将传统戏曲“情人历难而团圆”模式,创造性转化

为“在革命(与爱情)的考验中成长”的新诗歌模式。艺术上采用了陕北信天游的民歌形式又加以改造,完成民间抒情诗体向现代叙事诗的转化。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 课程代码:005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作家中,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A.郁达夫 B.叶绍钧 C.赵树理 D.吴组缃 2.下列人物形象中,属于小说《子夜》的是() A.兰花 B.沙子龙 C.赵伯韬 D.赵玉林 3.下列小说中,深刻地说明了“在黑暗的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的作品是() A.《小城三月》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围城》 D.《伤逝》 4.下列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来描写人物的小说作品是() A.《华威先生》 B.《在其香居茶馆里》 C.《小二黑结婚》 D.《断魂枪》 的是() 5.下列关于小说《荷花淀》的叙述,错误 .. A.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背景 B.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C.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D.语言华丽、具有深刻的寓意 6.下列属于诗歌《凤凰涅槃》的主要思想资源之一的是() A.唯物主义 B.泛神论 C.民族主义 D.现实主义 诗歌《死水》的特征的是() 7.下列不属于 ... A.音乐美 B.建筑美 C.悲剧美 D.绘画美 8.下列对诗歌《再别康桥》所抒发的情感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抒发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B.抒发了诗人对林徽因的无限思念之情 C.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情绪 D.表达了诗人强烈地希望在康河的柔波里作一条水草的愿望 9.下列对《断章》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A.情感浓烈 B.格律严整 C.表露直白 D.哲理深邃 10.下列诗歌作品中,采用了以人拟物的表现手法的是()

3.5《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大路《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 D.沈雁冰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 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D)。A.阿Q B.孔乙己 C.闰土 D.祥林嫂 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这人是(B)。 A.苏雪林 B.郭沫若 C.郑伯奇 D.周作人 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 B.新潮社 C.文学研究会 D.创造社 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D)。 A.《隔膜》 B.《潘先生在难中》 C.《火灾》 D.《倪焕之》 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A.王统照 B.庐隐 C.许地山 D.许杰 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B )。 A.周作人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C)。 A.《冬夜集》 B.《女神》 C.《尝试集》 D.《雪朝》13.《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4.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B)。 A.朱自清 B.徐玉诺 C.郑振铎 D.叶绍钧 1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重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7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A 解析:潘先生形象分析 (1)性格:刻画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 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 对其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 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 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2)形象意义: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

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 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2.小说《小城三月》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叙述交织 B 3.小说《铸剑》叙事的核心线索是 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 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 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 D.黑衣人为王复仇 C 4.最能体现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诗篇是 A.《天狗》 B.《凤凰涅槃》 C.《天上的街市》 D.《静夜》 B 5.下列选项,出自诗歌《死水》的一组意象是 A.烂铁破铜铁罐 B.桃花菊花青荐 C.青蛙花蚊苍蝇 D.珍珠泥土青蛙 A 浙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第1页(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资料 一、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 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5、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其创作主张:“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仍然采用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其重点的转移是明显的。这同时就意味着对闻一多所坚持的“格律是艺术的必须的条件”的立场的一种松动。要回到内心世界,回到诗的艺术世界中,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6、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

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一、填空 1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2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灵泉洞》。 3丁西林(1893-1974)中国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一只马蜂》,《压迫》。 4茅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子夜》,《蚀》,《林家铺子》。 5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家》、《春》《秋》。6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三、人物形象 1、《祝福》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鲁迅? 小说中的“我”是贯穿故事始终的叙述者,是经过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不能看作是作者自己,但是“我”在许多方面表现了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鲁迅正是通过“我”来表现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的。 “我”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并富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憎恶旧社会,同情被压迫者,这是“我”的性格中的主要方面。“我”的性格中也流露了某些软弱无力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说明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已意识到吃人的旧社会非推翻不可,却还没有明确找到推翻它的力量和道路。 2、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的表现。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3、侍萍 侍萍是《雷雨》中的一个人物。她是旧社会的下层妇女。她纯朴善良、顽强有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周朴园对她始乱终弃,她投河自尽遇救。三十年来她顽强挣扎生存,嫁给了周家的下人鲁贵生了女儿四凤。她的心愿是女儿决不能重蹈自己的路。当重新遇周朴园后,有骨气的撕碎周朴园想赎罪的五千元支票,决定立即带四凤走。当她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后,决定让他们走,走的愈远愈好,并且永远不要回来。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命运。侍萍身上集中了很多不幸,但她从来不想这些不幸的根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 及答案 -3.doc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三部分 三、填空题 1.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 发,倡导“新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 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正 传》、《祝福》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4.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新潮》上,出现了一个活跃的 作家群,创作出新文学早期的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5.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 《沉沦》、郭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6.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到四十年代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邪不压 正》,和八十年代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7.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一是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 他们共同建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的特色。 8.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 团体创造社。 9.1921年7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 10.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11.30年代前期的叶灵凤,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 小说,将新文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 12.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13.13.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 分布最广的文学社团。 14.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鲁迅的命名。 15.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的废名(原名冯文炳)是“浅草社”成员。 16.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17.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开端,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是自觉实践 并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标志。 18.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9.宗白华写作小诗的直接渊源是冰心的影响。 20.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昨日之歌》。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要 (这里是详细讲稿,突出重点,内容精当,有完整练习和全部答案,后有模拟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2020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100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语出鲁迅小说《_________》。 2.《断魂枪》刻画了老拳师_________形象。 3.在《菉竹山房》中,作者竭力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收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的情节是_________。 4.废名的《桃园》塑造了一个对美的渴望与追求的十三岁小姑娘_________。 5.“算作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的诗是《_________》。 6.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_________化的诗人。 7.叶圣陶对《雨巷》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 8.《鹰之歌》中女友说:“鹰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_________”。 9.《蛇与塔》中说,“祭塔”是中国老百姓“_________的观念所产生的创作”。 10.《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出现的屈原的抒情独白《_________》,是光明的颂歌,也是声讨黑暗的战斗檄文。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鲁迅笔下的未庄出自( ) A.《祝福》B.《孔乙己》 C.《阿Q正传》D.《伤逝》 12.《李有才板话》是_________的作品。( ) A.叶圣陶B.路翎 C.沈从文D.赵树理 13.华威先生在演讲中屡屡强调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指的是( ) A.国民党蒋介石B.中国共产党 C.抗日群众团体D.华威先生的领导 1

《现当代文学史》期末总复习试题库

试题库 现代文学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 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生于( )年于( )逝世,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赞赏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 )和伟大的( )”。 2.鲁迅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收历史小说8篇,多是在“( )”基础上,“( ),”“( )”的古今融合之作。3.鲁迅五四时期的杂文多收在《》中,部分篇幅较长的文章则收在《》里。他前期的杂文集有《》、《》、《》和《》四本。 4.鲁迅后期杂文集有《》、《》、《》、《》、《》、《》、《》、《》、《》、《》等十本。 5.郭沫若原名( ),“沫若”是他( )年开始发表新诗时期的笔名。 6.五四以后郭沫若写了三个历史剧《》、《》和《》,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 7.除《女神》外,郭沫若还出版了《》、《》、《》等诗集,1928年写的《》,显示了革命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8.郭沫若除了诗歌集之外,还有自传体小说《》等小说绩。 9.“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创作了《》、《》、《》、《》和《》等五部大型历史剧,借历史题材,讽谕现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10.胡适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出版于( )年( )月。他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剧本。 11.叶绍均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精神面貌。( )称其为“扛鼎之作”。 12.许地山的《》等作品借异域写故土,表现了较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而他30年代以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和《》则标志着他走上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著名散文《》是其性格的自我写照。 13.王统照早期的短篇小说《》、《》表现了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幻灭;后来的《》则写了血和泪,对黑暗现实进行暴露和控诉;30年代的长篇《》展显了3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广阔画面。 14.冰心著名的小诗集是《》和《》,作品以较少的诗行表现一种感情意境充满了对( )、( )和( )的歌颂。15.冰心的《》、《》散文集,洋溢着对祖国、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16.庐隐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女大学生生活的作品。她对人生意义探究的答案倾向于“( )”,而不是冰心式的爱。 17.郁达夫的处女作是《》。1921年10月结集出版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18.闻一多是“( )”的主要诗人之一,他提出了新格律理论,讲究诗的“三美,即( )、( )、( )。 19.徐志摩有《》、《》、《》和《》四个新诗集,其中《》和《》中的多数诗篇内容健康,格调清新,形式活泼自然。 20.茅盾原名( ),“茅盾”是他发表小说《》时用的笔名。 21.茅盾于1927、1928年间创作了《》三部曲,包括《》、《》和《》三个略带连续性中篇,反映“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和小资产节级知识分子的各种精神面貌。 2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和《》三个短篇,是反映30年代“丰收成灾”的不合理社会现实和农民反抗的过程。 23.茅盾的长篇小说《》以农民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仍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 24.抗日战争时期,茅盾创作了“心理分析”长篇小说《》以及《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其他长篇小说、剧本《》等,其中以日记长篇小说《》影响最大。 25.茅盾抒写自己对在延安一段生活的美好感受和怀念的两篇散文是《》和《》。 26.老舍原名( )字(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 )族作家。 27.老舍的处女作是一篇速写式的短篇小说《》,他旅居英国时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是《》、《》和《二马》。以( )社会为观察视野,用( )兼备的笔调表现生活,是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的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上)

丁西林剧作特色 (1)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2)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3)别出心裁的结构。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4)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 (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7、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 学作品选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春末闲谈》中用作喻体来揭露反动统治者的麻痹术的动物是() A.蜘蛛 B.青虫 C.螟蛉 D.细腰蜂 2.下列属何其芳创作的作品集是() A.《画梦录》、《翦拂集》 B.《夜歌》、《画梦录》 C.《泥土的歌》、《画梦录》 D.《雅舍小品》、《预言》 3.在鲁迅小说《铸剑》中,与国王有杀父之仇的人物是() A.宴之敖 B.眉间尺 C.王后 D.黑色人 4.塑造了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作家是() A.丁玲 B.张爱玲 C.丽尼 D.冰心 5.下列作品中,属于自传体小说的是()

A.《祝福》 B.《呼兰河传》 C.《围城》 D.《边城》 6.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行文线索是() A.天气变化 B.作者的想象 C.桨声灯影 D.作者的情绪 7.著名的抒情独白《雷电颂》出自() A.曹禺剧作《雷雨》 B.郭沫若剧作《屈原》 C.曹禺剧作《日出》 D.郭沫若剧作《虎符》 8.“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出自诗篇() A.《发现》 B.《天上的市街》 C.《山》 D.《上山》 9.散文《白马湖之冬》写白马湖的冬天,着眼于它的() A.雪 B.宁静 C.风 D.恐怖 10.下列反复抒写“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的作品是() A.《一种云》 B.《雨前》 C.《风景谈》 D.《鹰之歌》 11.戴望舒的抒情诗《雨巷》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象征 D.拟人 12.“五四”时期小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A.徐志摩 B.冰心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中国现代文学1复习资料一

中国现代文学1复习资料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与动员令的文章是写的《》。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写的《》。 3、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包括了《女神之再生》、《》与《》三部诗剧。 4、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是的《》。 5、新诗《太阳吟》的作者是社诗人。 6、周作人的主要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是《》,其后期散文的风格是。 7、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介绍西方话剧的团体是年成立于日本的。 8、“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出自 的诗歌《》。 9、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的社团主要有 和。 10、茅盾的第一部小说《蚀》三部曲包括了《》、《动摇》与《》。 二、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2*5,10分) 1、《什么是新文学》的作者是() A 胡适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鲁迅 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A 1915年 B 1916年 C 1919年 D 1921年 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 《倪焕之》B《黄昏》 C 《阿Q正传》 D 《冲击期化石》 4、“新月社”的盟主是() A 徐志摩 B 胡适 C 闻一多 D 朱湘 5、同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作者是朱自清与() A 胡适 B 刘半农 C 俞平伯 D 周作人 (二)多项选择(5*2,10分) 1、下列作家中属于创造社的有() A 郭沫若B郁达夫 C 田汉 D 鲁迅 2、下列诗歌中,属于郭沫若的有()

A 《天狗》B《匪徒颂》 C 《雪花的快乐》 D 《炉中煤》 3、《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特点有() A 自高自大 B 自信坚决 C 自轻自贱 D 灵活善变 4、下列作家中属于早期白话诗人的有() A 胡适 B 刘半农 C 俞平伯 D 周作人 5、下列人物中属于茅盾作品中的有() A 吴荪甫 B 潘先生 C 阿多 D 林老板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新格律诗派 2、爱的哲学 3、社会分析小说 4、周作人 四、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析“狂人”的形象。 2、默写《再别康桥》的第三段,并简析该篇诗作的艺术特点。 3、比较朱自清散文与周作人的艺术特色,说明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五、分析题(16分): 请结合《死水》一诗说明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论。 复习资料一参考答案 一、(20*1)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文言文《怀旧》 3、《湘累》《棠棣之花》 4、胡适《尝试集》 5、新月闻一多 6、《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平和冲淡 7、1907 春柳社 8、徐志摩《沙扬哪啦》 9、后期创造社太阳社 10、《幻灭》《追求》 二、选择(20分) (一)单选(5*2) 1、C 2、D 3、D 4、A 5、C (二)多选(5*2) 1、 ABC 2 、ABD 3、AC 4、ABCD 5 、ACD 三、名词解释(5*4)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