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初读【读书笔记】

即使手头有邓晓芒的《指要》、华特生的《讲解》,我还是觉得纯批实在难读,如果不是边看边做笔记的话我可能理解得更吃力。现在终于读完了,我把笔记整理下来。其实有很多段落我还未能很好地理解,只是我已耗了好些时候了,时间不等人,我想接下去读实批先,毕竟要将纯批“毕其功于一役”对我来说是不现实的。我读的是邓版,为方便自己翻查,页码都用邓版的(而不用A/B页码)。总之希望朋友们多加指点。

《导言》

【约定和解释】

——先天的(a priori):独立于经验、甚至独立于一切感官印象的(P1)。先天的知识是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所发生的知识。(P2)

——后天的(a posteriori):在经验中有其来源的(P1),后天的知识是个别的、偶然的、相对的。

——纯粹的:先天知识中那些完全没有掺杂任何经验性的东西的知识则称为纯粹的。(P2)“每一个变化都有其原因”是先天判断,但由于变化这个概念来自经验,所以它还不是纯粹的判断。

——对象、对象概念、对象意识:(1)一般是指:对象在认识中实际所起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表象结合于一身的同一性,亦即对象概念。不过对象的同一性归根结底是意识的同一性。(参见《史(张)》P548)客体(对象,object)是在其概念中结合着一个所予直观的杂多的那种东西。(P92)诸表象就其在这种关系中(在空间和时间中)按照经验的统一性法则而被连接和能够得到规定而言,就叫做对象。(P407);(2)也有时候指物自体。

——经验:(1)直接的感知,即知觉判断;(2)包含了知性对知觉的加工改造租用,称为经验判断。此两种判断共同称为经验的判断/经验性的判断。(《指》P48)

——理性(Vernunft):(1)广义的,指人心“依据先天原理进行判断的能力”,因而包括人心全部能力的先天原理在内的一切先天要素的源泉;(2)狭义的,指人心中最高层的思维能力,是产生一般形而上学的内在根源;(3)指包括知性和狭义的理性;(4)知性的同义词。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康德把“知性”当广义的理性用。

——分析判断:谓词包含于主词,是说明性的判断。

——综合判断:谓词完全外在于(不包含于)主词,是扩展性判断。

——纯粹理性:纯粹理性就是包含有完全先天地认识某物的诸原则的理性。(P18)

——先验的:一般地关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就其应当为先天可能的而言的认识方式的知识,这样的概念的体系就叫做先验哲学。(P19)康德哲学中“先验的”一词总涉及我们认识能力中先天判断可能的条件。

先天和先验的区别在于:只有那种使我们认识到某表象(直观或概念)知识先天地被运用或只是先天地才是可能的、并且认识到何以是这样的先天知识才叫做先验的。(P55)

【基本思路】

导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知识却不是“都从经验中发源”,因为很可能,“我们的经验知识也只是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固有的知识能力从自己本身中拿来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P1)但康德留待下文再详细论说,在此小节他主要是区别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的知识。

第Ⅱ节.如果有一个命题与他的必然性一起被同时想到,那么它就是一个先天判断。(P2)必然性和严格普遍性就是一种先天知识的可靠标志,而两者也是不可分割地互相从属的。(P3)可见康德将先天等同于普遍必然。一切数学命题都是纯粹先天判断,在知性使用中的例子是“一切变化都必有一个原因”。(P3)先天性的东西不仅在判断中,在部分概念中也表现出来。例如从“物体”这个概念中将颜色等经验性的东西抽掉,最后剩下空间是无法去掉的,空间概念具有普遍必然性。由此可见,空间概念“在你的先天认识能力中有自己的位置。”(P4)“实体”概念也是如此。

第Ⅲ节.后文的《先验方法论》中,康德将理性比喻为一个球体,是有体积边界的。离开经验后,我们就不要用未经检验的理性来推断上帝、自由、灵魂不死的问题。数学给了我们一个范例表明理性离开经验也可成功运用。但“数学固然知识在对象和知识能表现在直观中这一限度内研究它们,但……上述直观本身可以先天地给予,因而和一个单纯的纯概念几乎没有什么区别”(P 6),这就是说,数学研究的只是直观中的对象,而不是“单纯的纯概念”的分析。接着康德用了在空气中的鸽子希望没有空气的著名比喻批判了柏拉图式的抛弃感性知识,进入纯粹知性的“真空”的做法。这只能一无进展。旧形而上学很大程度上只是“分析我们已有的那些关于对象的概念”,此外还偷换原则、概念。

第Ⅳ节区分了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而经验判断必定是综合判断。最后,康德确信先天综合判断不倚靠经验,“先天的思辨知识的全部目的”是综合判断。(P11)

第Ⅴ节的目的如标题所言,是要说明“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首先,“数学命题总是先天判断而不是经验性的判断。”(P12)但和其他的一些学者不同的是,康德断言“数学的判断全部都是综合的。”(P11)先看算术,7+5=12是先天综合命题,

因为“7+5”只包含了“两个数结合为一个数的意思”(P12),但具体是哪个数,是不包含在这个“主词”当中的。再看几何也是一样,例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命题,“直”的概念不包含有“最短”的概念,可见它是先天综合判断。接着康德说明,我们想到谓词“应该”包含于主词,这并不能算分析判断,而要在主词中“实际上”,哪怕是模糊地想到什么,才算是分析判断。其次,自然科学(物理学)也包含先天综合判断,例如质量守恒定律。再次,形而上学也“应该”(而不是已经)包含先天综合知识。

第Ⅵ节.纯粹理性的总课题在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形而上学即使不是现实地作为科学,但却是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而存在”(P16),只要人类理性扩展到思辨的地步,就会有形而上学。但康德认为我们首先“必须使理性能够确定地判断它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它的对象”,故此,我们要研究的是其实是“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P17)

第Ⅶ节.康德说《纯批》的研究只是纯粹理性体系的入门,并非一种学理,“纯粹理性批判是完备的先验哲学的理念”(P21),就思辨方面而言它只是否定性的,用来澄清我们的理性、校正我们的知识,是一切先天知识有无价值的试金石。在《先验方法论》中,康德说:“我们可以把纯粹理性批判看作纯粹理性的一切争执的真实的法庭。”(P548)道德原理和概念都不属于先验哲学,“因为一切实践性的东西,就其包含动机而言,都与属于经验性知识的来源的情感相关。”(P21)最后,康德预言了下文的要素论和方法论的划分,并说明人类知识两大主干的根基就是:(1)感性,通过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2)知性,通过知性,对象被我们思维。

一、先验要素论

第一部分先验感性论

§1-§6

【约定和解释】

——直观(Anschauung,直接地(an)看到(schauen)):一种知识不管以什么方式和手段同对象发生关系,它借以同对象处于直接关系之中、且一切思维作为手段都以之为目的的那种知识,就是直观。只有感性才能给我们提供出直观。(A19)康德认为感性直观时我们全部认识和思维(知性)的基础、对象、内容、质料的唯一来源。(《指》P68)能够先于一切思维被给予的表象叫作直观。(P89)

——感性:通过我们被对象(指物自体)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接受)能力,就叫做感性。(A19)一切后天经验的感性知识(经验性的直观)在一定意义上也有某种普遍必然性……它至少使我们关于这个对象的表象与单纯的梦境区别开来了。(《指》P72)

——感性直观:感性直观即直观,可分为纯直观(空间和时间)和经验性直观(包含质料和纯直观)。(参见P98/B147)感性直观能力真正说来只是以某种方式连同诸表象一起被刺激起来的接受性。(P406)

——感觉: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P25)——经验性的直观: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P25)经验性的判断就是知觉判断,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不等于经验判断,经验判断是经过知性范畴综合统一而形成的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

——现象: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P25)“现象”既可以指感性直观对象(经验性的直观的对象),又可以指知性的对象,广义来说,它包括人的一切经验的和可能经验的对象,即作为现象界的自然界。(《指》P71)现象是能够被直接给予我们的唯一的对象。(P121)

康德的“现象”有两个词,(1)德文Erscheinung,又翻译为“出现”、“显现”,有时指未经范畴整理过的感性现象;(2)拉丁文Phaenomenon,往往特指那些经过范畴的综合而统一为对象的现象。(参见《指》P222)

——质料、形式:在现象中,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P26)。使得现象的杂多能在某种关系中得到整理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形式。感性的这种纯形式本身也叫做纯直观(P26)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予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部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P26)康德举例说明纯粹直观的获得,例如从物体表象里把知性想到的、感觉的东西统统除开,则可从经验性的直观中得到留下的东西,即广延和形状,这些属于纯粹直观。纯粹直观只可阐明,而不可界定或定义,因为它是下定义(如数学定义)的前提,它本身不再能定义……个别经验事物(下定义的最终材料)和先天给予的概念(下定义的前提)本身都是不可定义的。(《指》P75)——外感官:借助于外感官(我们内心的一种属性),我们把对象表象为在我们之外,并全部都在空间之中的。(P27)

——内感官:内感官则是内心借以直观自身或它的内部状态的,它虽然并不提供对灵魂本身作为一个客体的任何直观,但这毕竟是一个确定的形式,只有在这形式下对灵魂的内部状态的直观才有可能,以至于一切属于内部规定的东西都在时间的关系中被表象出来。(P27)在P37,康德间接给出另一种解释:内部感官就是我们自己的直观活动和我们内部状态。其实康德第一版将内感官视为经验性的自我意识,而在第二版,经验性的自我意识是内感官的一种规定,内感官知识一种具有先天直观性是(时间)的被动接受表象的官能,就形式而言内感官是时间,就内容而言内感官是一切表象的总体。(参见《指》P161)

——阐明:将一个概念里所属的东西作出清晰的(哪怕并不是相近的)介绍。(P28)先验的阐明就是将一个概念解释为一条原则,从这条原则能够看出去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P30)这也可以看作一种演绎。

——(客观)实在性:即客观有效性(P32)、普遍必然性(《指》P142)。

【基本思路】

先验感性论暂不讨论思维对对象意识的作用。在形而上学阐明和先验阐明中,康德对时间和空间的论述方式乃至步骤都非常相似。形而上学阐明的目的是说明时空形式的先天直观性质,先验阐明可视为在此基础上继续说明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时空的形而上学阐明如下:第一、时空不是从外部或内部经验中抽引出来的经验性的概念。要使主体能够把某物表象为一个外在于我的物体,必须有空间表象作基础。同理,如果不是有时间表象先天地作为基础,同时和相继甚至都不会进入到知觉中来。(P34)可见,空间表象不能从外部现象的关系中由经验而来,相反这种外部经验只有通过上述(空间)表象才可能。(P28)同样的道理可用于时间。

第二、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之基础的必然的先天表象。(P28)原因是:对于空间不存在,我们永远不能形成一个表象,虽然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空间中找不到任何对象。(P28)另外,在第二版删掉的第一版中,康德认为如果空间表象是从外部经验中抽取的后天概念,则数学原理就像后天知识一样只有偶然性了。

时间是为一切(即包括外部、内部)直观奠定基础的一个必然的表象。(P34)原因雷同:我们不能在一般现象中取消时间本身,尽管我们完全可以从时间中去掉现象。(P34)这一条和第一条阐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更突出了时间的基础性。外部经验对象不仅要以空间为条件,最终还是要以时间为条件,内感官的现象则仅仅以时间为条件就够了。(《指》P79)在先验阐明中,康德说:“所有一般现象、亦即一切感官对象都在时间中,并必然地处于时间的关系之中。”(P37)以上两条阐明时空的先天性。

第三、空间决不是关于一般事物的关系的推论的概念,而是一个纯直观。关于这里说的“直观”和“概念”,可参照华特生的解释:直观和概念的分别是这样在康德的《逻辑》一书第1页上说的:“所有知识的模式,即所有表象都是有意识地归之于一个对象,要(么)就是直观,要(么)就是概念。直观是一个个体的表象,而概念是一个一般的表象,即一个反思的表象。概念和直观对立;因为它是一个一般的表象,是几个对象共同的东西的表象,因而是就它能包含在不同对象里而言的一个表象。”(《康德哲学讲解》(华特生著、韦卓民译)P72)空间方面一切有关空间的概念都是以一个先天直观(而不是经验性的直观)为基础的。因为我们只能表象一个唯一的空间。(我们理解中的)空间的组成部分只有在唯一空间中才能被设想。(P29)比方说,“人”是一个概念,因为“人”有许多不同的对象,这些对象性质上有所不同。但“空间”只能

是纯直观,因为我们只有唯一的一个空间。如果我们说到“许多空间”,我们的意思并非有许多个空间,就像许多个不同的人一样,而是指同一个空间的许多组成部分而已。同理,时间也是纯直观,因为时间只有一维,这不可能从经验中引出来,因为经验不提供严格的普遍性和确定性。

第四、空间被表象为一个无限的给予的量,在这条阐明中康德实际上预设了时空无限性(对比先验辩证论)。普通的概念可以被设想为一个被包含在无限数量的各种可能的表象中,例如书的概念可以包含无数本书,所以将这些表象都包含在“其下”,没有任何概念本身能够被设想为彷佛把无限数量的表象都包含于“其中”的,但“空间”却偏偏可以。结论是:“空间的原始表象是先天直观,而不是概念(注:康德这里说的“概念”是指“经验概念”)。”(P30)在时间的阐明中,康德还提出“只能通过唯一的对象被给予的表象就是直观”的观点辅助论证。

最后,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必空间多一条:时间的一切确定的大小只有通过对一个唯一的、作为基础的时间进行限制才有可能。于是,时间表象必定不是由概念给予的,而必须由直接的直观来为它奠定基础。(P35)

以上阐明了时空不是概念而是直观。

先验的阐明如下:

“几何学从本原上就是直观;因为从一个单纯的概念中引不出任何超出概念之外的命题,这却是几何学中发生的情况……因而必须是纯粹的而不是经验性的直观。”(P30)一个能于自身中先天地规定客体概念的外部直观,只有当这表象仅仅作为主体外感官的一般形式时,才能寓于心中。可见,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命题既不是来自经验、也不是从概念中分析出来,而是由空间直观构成的。而且,空间是外感官唯一的“先天客观的表象”,因为从其他表象中无法引出像几何学这样的先天综合命题。康德强调,空间中直观到的都非自在之物,空间亦不是事物“自在地自身固有的形式”,外部对象只是感性的单纯表象,自在之物不可知。

另外在P32,康德还提示了一点,人只有时空两种直观形式,但其他思维存在物是否受到和我们一样的束缚,则未可知也。不过在第二版B72,他又补充道:“我们也并不需要把空间和实践中的这种直观方式局限于人类的感性;又可能一切有限的有思维的存在者在这点上是必须与人类必然一致的(尽管我们对此无法确定)。”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普遍有效的感性直观是派生的直观,而非本源的直观,因而不是智性直观。

“算术作为有次序的相继运动依赖于时间作为直观形式的根本性质即前后相继性。”所以,时间“使有规律的计数称为了可能”。(《指》P84)另外,康德补充道,变化和运动的概念也只有通过时间表象才可能。

§7-§8

在先验感性论余下的部分,除了作出总结,例如强调区分现象和物自体等(在提到莱布尼茨-沃尔夫将感性和智性的区别仅仅视为“逻辑上”的,即后者比前者清晰,后者可把握物自体的时候,康德重申这点)之外,康德着重分析了时空的两大本质特性: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后者乃前者的前提。经验的实在性指时空对经验现象必有作用效力;先验的观念性是指时空并非实存,非事物属性,而纯粹是先天直观形式,抛弃感性直观则无时空。时空是实在的,但非绝对实在(相对于物自体而言);时空是主观的,但并非纯属主观引人而异,是对经验现象有普遍必然效力的,具有客观性。先验观念论康德有时也称为形式的观念论:“我在别处有时也把它称之为形式的观念论,以便把它和质料的观念论即通常的观念论区别开来,后者怀疑或否定外部事物本身的实存。”(P405注释),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也可视为一个银币的两面,因为实在的东西都只在经验中,即在时空直观形式中的。

经验的实在性不等于先验的实在性,先验的实在性,亦即“绝对的实在性”是一种独断论的观点,认为时空有超出感性经验范围的客观实在性;先验的观念性不等于经验的观念性(质料的观念论),经验的观念性正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典型观点,认为经验的一切包括时空皆为主观。先验的实在性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早就被观念论(Idealismus,既可译为“唯心论”,又可译为“观念论”)推翻:“外部对象的现实性不能有任何严格的证明”(P39)。“主张空间和时间的绝对的实在性的人,不论他们把这种实在性看作是自存性的还是仅仅依存性的,都必然要于经验本身的原则不相一致”(P40)。那些把时空实在性看作“自存性”的人(牛顿)的弊病在于他们只是假定了两种不可思议的杜撰之物而已;把时空实在性看作“依存性”的人(莱布尼茨)的弊病在于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命题就变得没有任何保证了,而且会否认数学对现实事物有其效力。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06-10-28 12:22:46

[英语格言]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犬首,不作狮尾。

中流推移

头衔:古典牧童升级版:)等级:5笑傲江湖,威望:3,文章:446,积分:2580,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4年3月10日,第2楼,

第二部分先验逻辑

导言先验逻辑的理念

【约定和解释】

——理念(Idee):可以理解为“概念”的意思,但并非指一般的、但有经验内容的概念,而是纯粹理性的概念。(《指》P97)

——知性:自己产生表象的能力,或者说认识的自发性。(P52)知性一般说就是认识的能力。(P92)在先验演绎中(P131),康德归纳了知性的几种解释:(1)认识的自发性(与之对立的是感性的接受性);(2)思维的能力;(3)概念的能力;(4)判断的能力。

——先验逻辑:一门关于纯粹知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科学的理念,用来完全先天地思维对象。这样一门规定这些知识的来源、范围和客观有效性的科学,就是先验逻辑。(P55)——(先验)分析论:普遍逻辑把知性和理性的全部形式职能分解为各种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描述为对我们的知识所作的一切逻辑评判的诸原则,逻辑的这一部分就是分析论,并因此而至少是真理的消极的试金石。(P57)先验分析论:先验逻辑的申述纯粹知性认识之诸要素、申述那些任何对象要能被思维都不可或缺的原则的部分,就是先验分析论,同时也是真理的逻辑。(P58)

——辩证论:被当成工具论的普遍逻辑。(P57)普遍逻辑若作为工具论看待,任何时候都会是一种幻相的逻辑,就是说,都会是辨证的。(P58)辩证论只不过是“幻相的逻辑”,是一种“诡辩者的技艺”。

【基本思路】

知识来自内心的两个基本来源。第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就是感性,通过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直观永远只能是感性的。感性表象有偶然性。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就是知性,通过知性,对象被思维。知性运用主体提供的概念对感性杂多进行规范,使之获得规律性和必然性而成为对象。思维活动之前只有一连串的意象相续,思维将它们分别开来并归到不同对象。感性和对象的关系是直接的,而知性和对象的关系是间接的,知性“要建立的正是主体与对象的区别”。(《指》P99)“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P51)虽然感性也区分为形式和质料,但二者之和对知性而言只是质料。纯粹直观只包含直观形式,而纯粹概念只包含一个对象的思维的一般形式,即范畴。感性和知性没有不同的优先等级,无感性则不会有对象给予我们,无知性则无对象被思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P52)从后半句可知,“感性直观的内容离开了思维,就不能成为被意识着的对象。”(《指》P100)当然,“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这句话并不是说知性中有直观

或者直观中有知性,乃是说直观无概念仍然是直观,不过盲目无章;知性无直观还是知性,但却是空洞无用的。

在这部分导言的第Ⅲ节,康德顺带论及了真理标准的问题。什么是真理?一个流行的解释就是真理乃知识和它的对象一致。但这里只是错误的提问引出错误的回答,有如一人挤山羊奶一人去接。真理的“普遍标准”意味着“适用于一切对知识对象不加区别的知识的东西”,但真理又恰好是与内容相关的,故追问这一内容的真理性的标志是荒谬的。所以,对知识的质料(内容)而言无普遍性标志。真理的形式倒是有标准,即一般思维的形式,不过这不充分,因为它仍总可能与对象矛盾。

亚里士多德以来将形式逻辑就被分为分析论和辩证论,前者指像三段论这样的推理形式,后者指智者派、苏格拉底等人在对话中常常运用的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辨析思维去追求真理的方法,即柏拉图所谓“辩证法”。(《指》P107)形式逻辑的辨证论也是超出合法范围的滥用。

康德对一般逻辑的划分如下:

纯粹的逻辑(形式逻辑,知性的法规

抽掉经验内容)

要素/普遍的逻辑(先天)

一般逻辑应用的逻辑(有经验成分)

工具论(后天,特种逻辑)

形式逻辑不管内容,后天经验科学的特种逻辑无普遍性。先验逻辑综合二者的有点,以纯粹理性本身为对象,其“内容”非经验性的,而是纯粹理性本身的先天知识内容。(《指》P102)先验逻辑不抽去知识和对象的一切关系,而只抽去一切经验性的关系(换句话说,先验逻辑不像形式逻辑那样抽掉一切内容,而只是抽掉经验性内容),却留下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必然性的先天关系,并由此出发去考察纯思维(纯知识)与对象先天一致是如何可能的,亦即要解释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性,从而间接说明经验的一切综合判断的可能性。可见先验逻辑立足于认识论,它正是要研究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条件。先验逻辑只是“对经验性使用加以评判的法规”。

先验逻辑关注的是知性。单靠逻辑不足以对对象作出判断,知性会有对根本无法给予我们的对象作出判断的错误。纯粹知识(康德应该是指纯粹概念)的使用基础是:“它可以应用于其上的对象是在直观中给予我们的。”(P58)换句话说,知性的对象必在感性直观中被给予我们,知性没有直观,不能凭空捏造对象。

第一编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第一章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线索

【约定和解释】

——概念分析论:概念分析论不是指对概念的分析,而是对知性能力本身的分解,为的是通过我们仅仅在作为先天概念诞生地的知性中寻找这些先天概念并一般地分析知性的纯粹运用,来探究这些先天概念的可能性。(P61)

——机能:把各种不同的表象在一个共同表象之下加以整理的行动的统一性。(P63)

——综合:把各种表象相互加在一起并将它们的杂多性在一个认识中加以把握的行动。(P69)综合是想象力的结果,没有它我们就绝对不会有说明知识,它是知性的一种机能。(P70)——思维:凭借概念的认识。(P63)思维就是把给予的直观与一个对象联系起来的行动。(P 224)

——范畴,即纯粹知性概念:赋予一个判断中的各种不同表象以统一性的那同一个机能,/也赋予一个直观中各种不同表象的单纯综合以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用普遍的方式来表达,就叫做纯粹知性概念。(P71)它是由纯粹的综合提供出来的。(P70)范畴无非是在一个可能经验中的思维的诸条件。(P122)这个概念借用自亚里士多德。

——宾位词:纯粹的、但却是派生的知性概念。(P73)

【基本思路】

感性凭借直观认识,直观作为感性的东西建立在刺激上;知性则借助概念认识,知性的知识是推论性的,概念建立在机能上。判断是对一个对象的简介认识,是对于对象的一个表象的表象。知性的一切行动可归结为判断,知性被表现为作判断的能力(思维能力)。

康德在近代哲学史上首次重提“范畴”这个概念,但他对亚里士多德那种“漫游式地”、“碰运气地”寻找范畴的方法不以为然。他认为范畴必须从判断的机能中产生,范畴可全体先天地确定。方法就是根据形式逻辑的分类找出与之对应的范畴。康德的判断表如下:(《指》P114)

1.判断的量(只问主项的外延,不问其经验内容)

全称的(一切A都B)

特称的(有些A是B)

单称的(某个A是B)

2.判断的质(只问谓项如何表象主项的性质)

3.判断的关系(只问主谓项之间的关系)

肯定的(A是B)定言的(A是B)

否定的(A不是B)假言的(若A则B)

无限的(A是非B)选言的(A要么是B,要么是C……)

4.判断的模态(“对判断的内容无贡献”,只问系词“是”所处的模态)

或然的

实然的

必然的

康德在列判断表时其实已经考虑到范畴表,例如有条件判断、无条件判断的划分被去掉了。形式判断不管对象,但这些判断一旦要涉及对象,要建立起一些有关对象的知识,就会暴露出它后面实际上是有一个范畴在支撑的。(《讲演》P28)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有如逻辑(知性)的两面。形式逻辑的判断总是一般与特殊的表象的统一,可见在形式逻辑之前,一般与特殊已经有所联结,即综合统一。

先天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首先,杂多表象被给予;然后,通过想象力对杂多加以综合;第三,通过范畴赋予一个判断中不同表象的统一性。知性只有通过范畴才能思维直观的课题。范畴和形式判断是一一对应的,下面是一个完备的范畴表,包含了知性的一切基本概念:

1.量的范畴

单一性

多数性

全体性

2.质的范畴

3.关系的范畴

实在性依存性与自存性(实体与偶性)

否定性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和结果)

限制性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

4.模态的范畴

可能性——不可能性

存有——非有

必然性——偶然性

范畴作为知性的真正的主干概念,也有自己的同样的纯粹的派生概念,例如把力、行动、承受的宾位词从属于因果性范畴之下,把在场(反作用)、阻抗的宾位词从属于协同性范畴之下,把产生、消失、变化的宾位词从属于协同性范畴之下。(P73)我们可由基本范畴互相结合或者

与直观形式结合形成新的派生性概念。不过康德只关注纯粹知性的主干概念,范畴。派生知性概念在纯批暂不深究。

量和质的范畴属于数学性范畴,乃是针对直观的,无“相关项”;关系和模态范畴属于力学性范畴,乃针对对象的实存,有“相关项”,是关于对象之间和对象与主体间的关系的,所以这些范畴都是成对出现的。其中模态范畴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概念的一种主观综合的原理,只是在其他范畴已对判断的内容作出客观的综合之后再将它们与知性的认识能力作主观的综合。模态范畴与经验对象乃间接关系,故我们在作模态判断时不能直接确定它是否有经验内容,要取决于其他三组范畴是否严格限于经验性的运用。

通常概念所做的先天划分都是二分的,但康德的范畴都是三分。不过康德认为同一门类的第三个范畴虽然是结合了第一第二个产生的,但其仍是主干概念,而非派生性的,因为第三个范畴“需要知性的行动”与前两个不同。

另外,康德还就范畴表作了一些解释。为什么选言判断对应于协同性范畴?皆因选言判断的几个选择肢是协同的,相互补充。传统形而上学的三个最高范畴:一、真、善其实是对量的范畴的误用。

第二章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第一节

【约定和解释】

——演绎(Deduktion)、先验演绎:取自法律上的术语,即弄清事实的合法性。哲学上的演绎即陈述一事物的理论根据并将该事物合理地推导出来。“我把对概念能够先天地合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所作的解释称之为这些概念的先验演绎。”(P80)

【基本思路】

对象的知识要有两个前提条件:(1)直观,通过它对象被给予;(2)概念,通过它一个与该直观相应的对象被思维。经验只有通过范畴才可能,只有借助范畴任何一个经验对象才能被思维。康德的先验演绎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思维的主观条件怎么会具有客观的有效性,亦即怎么会充当了一切对象知识的可能性条件?(P82)这样的演绎不能采用经验主义那种诉诸经验的办法。洛克将从经验推出的纯粹知性概念“冒险”超越经验使用,于是导致“狂信”;休谟则认为推导的原理不可超出经验界限。因而导致怀疑论。范畴不能像他们那样进行经验性推导,否则无法解释数学和科学。

第一版先验演绎

【约定和解释】

——判断、综合:知识以判断为基本单位,所谓判断就是以某种形式把不同的表象或概念联结在一起,康德把这种联结称为“综合”。(《史》(张)P547)一个判断无非是使给予的知识获得统觉的客观统一性的方式。这就是判断中的系词“是”的目的。(P95)

——领会的综合:为了从杂多中形成直观的统一性而将这杂多性贯通起来,然后对之加以总括,这种行动就是领会的综合。它是直接针对直观的,直观虽然提供了一种杂多,但却没有一个伴随出现的综合。(P115)

——先验的统觉(自我、先验我思、纯粹统觉、本源的统觉、自我意识、先验主体的自我同一性):意识统一性的先验基础,其本源的先验条件就是先验统觉。(P119)纯粹的、本源的和不变的意识称为先验统觉。(P120)经验性的意识是以纯粹统觉、即意识本身在一切可能的表象中毫无例外的统一性为先天根据的。(P125)自我(纯粹统觉)就构成了我们一切表象的相关项,只要这些表象能够被意识到,并且一切意识都属于一个无所不包的纯粹统觉,正如一切感性直观作为表象都属于一个纯粹的内直观即时间一样。(P129)一切知识的根本能力即先验统觉。(P1

24)先验自我意识不可能脱离经验自我意识,但先验我思是经验的基础。先验意识是一切人同样具有的最高普遍性的共通机能。(《指》P141)自我构成了一切表象的相关项,一切意识都属于统觉,就像一切感性直观作为表象均属于纯粹内直观即时间。(P129)

——经验性的统觉(内感官):对意识本身的意识在内部知觉中仅仅是经验性的,是随时可以变化的,它被称为内感官,或者经验性的统觉。(P119)“统觉”概念本来自莱布尼茨,意指单子对自身内部一切知觉的自觉反思和统摄,实际上指自我意识,属于经验性的统觉。(《指》P1 41)

——先验对象:先验对象就其本身而言是非直观、非经验的,即“等于X”的物自体。(《指》P140)

——亲和性:对杂多的联想的可能性的根据,就其置于客体中而言,就叫做杂多的亲和性。(P 123)现象的一切联想的客观根据。(P129)

——自然界:自然界本身无非就是现象的总和,是内心表象的一个集合。(P124)

——知觉:现象当它与意识联结起来时就叫做知觉。(P127)诸现象作为单纯的表象,就其本身而言只有在知觉中才是现实的,而知觉实际上无非是一个经验性表象即现象的现实性。(P4 06)

——(能动的、生产的(produktiv)、先验的)想象力:在我们里面就有一种对这杂多进行综合的能动的能力。(P127)想象力也是一种先天综合能力,我给它取名生产的想象力。(P129)

——领会:想象力的直接施加在知觉上的行动我称之为领会。(P127)

——联想:按照规则再生的这一主观的和经验性的根据,我们称之为对诸表象的联想。(P12 8)联想完全被视为偶然的规则是不可能的,因联想总还是因为现象,知觉本身具有可联结的亲和性。

【基本思路】

分析的方法本来是分解对象各作考察,但康德的分析却是将可以抽掉的东西都抽掉看剩下还有什么。这种方法在找感性直观形式的时候已经用过,而在《先验分析论》这里,康德先确认找到了纯粹知性概念(范畴),接下去证明一个对象只有借助范畴才能被思维,这样就应该先考察构成经验可能性的先天基础的主观来源。主观演绎自下而上从知识发生过程去探索其主观条件,最终追溯到先验统觉;客观演绎才是目的,它从统觉出发推演出范畴的合法性和普遍性。两种演绎互相渗透。

第一版的演绎第二节是主观演绎。接受性与自发性结合才使知识成为可能。“自发性就是一切知识中必然出现的某种三重综合的基础”。(P114)这三重综合就是:直观中领会(把握)的综合、想象中再生(再现)的综合、概念中认定的综合。

表象始终都是“我们的”表象,所有表象都服从于内感官的形式即时间,如它们都须在时间中得到整理。“每一个直观中都包含一种杂多,但如果内心没有在诸印象的一个接一个的次序对时间加以区分的话,这种杂多却并不会被表象为杂多。”“为了从这种杂多中形成直观的统一性,就有必要首先将这杂多性贯通起来,然后对之加以总括,我把这种行动称为领会的综合,它是直接针对直观的,直观虽然提供了一种杂多,但却没有一个伴随的综合。”(P115)可见,领会的综合是通过时间这种先天直观形式实现的,即只有当人们在前后相继的杂多表象中分辩出时间来时,杂多才可显现在直观中,因而具有直观(时间关系上的)统一性,否则印象乱七八糟不成表象。知性对感性表象最起码的先天综合能力首先就是把握时间表象的能力,即运用时间整理杂多形成总管的能力(当然这也已包含了把握空间表象的能力)。(参见《指》P135)接着第二个综合即想象中再生(再现)的综合起作用了,若无想象中再生(再现)的综合,则先行的那个或那部分表象就会在思想中丢失,我们便无完整的表象,甚至连时空都无法表象。康德也把这第二个综合能力叫“想象力的先验能力”。

概念(的意识)把杂多中直观到的及直观的东西都结合在一个表象中,而“假如不意识到我们在思的东西恰好正是我们在前一瞬间所思的东西,那么一切在表象系列中的再生都会是白费力气。”(P117)换句话说,若我们不意识到两个表象的必然联系,则表象的杂多就仍然形成不了“对象”概念,联系就知识偶然的、经验性的联想,再生的想象力不能给诸表象带来必然联系,它只是将杂多表象放在一起。完成这个工序的是第三种综合,即概念中认知的综合,它把统一性带到诸表象的关系中,把诸表象综合成一个具有必然联系的整体,即对象。那么,“对象使之称为必要的那种统一性”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在表象的杂多的综合中意识的形式统一性”(P 118),也就是“概念的统一性意识”。概念的统一性意识通过直观的和再生的表象的综合在意识的统一性(统觉)中获得必然性形式,而明确建立起概念(知识)和它的对象的关系。概念中认知的综合使前两种综合中的表象的联系得到必然性和一种与知性的统觉之统一性(认知主体)的关系。

康德认为我们必须找到意识统一性的某种先验基础,否则无法在直观上思维对象。这个本原的先验条件就是先验的统觉(就是上段所说的意识的先验统一性)。统觉的数目上的统一性就先天地成了一切概念的基础。(P120)一切可能的现象作为表象都是隶属于整个可能的自我意识的。此话可简单概括为:若无统觉,便无知识。一切知识都需要运用概念,概念在内容上可能使模糊的,但就其形式来说总是被当作有必然统一性的,因为概念对一切经验对象的综合中体现出先验统觉。概念的综合统一能力根本上来源于意识中的“我”(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能力。(《指》

P138-139)即使先天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也只有通过诸直观与先验统觉发生关系才由可能。(P120)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由统觉的先验统一性而来,先验统觉赋予经验概念普遍必然性。(《指》P140)换句话说,先验自我意识使用12个范畴而建立起先天综合判断。意识对它自身统一性的本源和必然的意识就是对一切现象同一个必然统一性的意识。一切现象必须服从现象的综合统一的先天规则,按这些规则,这些关系在经验性直观中才可能,它们在经验中也必须服从统觉的必然统一的条件。范畴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都基于与本源的统觉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连感性现象都具有的。在这种统觉里,一切必须适合自我意识的无例外的统一性的条件。康德特别说明“原因的概念”:原因的概念就是按照诸概念的一种综合,而没有这样一种具有自己的先天规则并使诸现象服从自己的统一,意识的无例外的、普遍的因而必然的统一性就不可能在知觉的杂多中遇见。但这样一来,这些知觉也就不会属于任何经验,因而没有客体,不过是诸表象的盲目游戏,还比不上一个梦。(P122)既然诸现象的一切杂多的综合要称为知识就要把统觉必然性加入到综合中,那么诸现象就得服从综合必须的先天条件。一切现象都是处于依照必然法则的综合中,因而处于先验的亲和性中,经验的亲和性只是先验的亲和性的结果。

总之,在对统觉的论述中,康德就是要说明对象只是把不同表象结合于一身的统一性,而对象概念因为对象非外在事物,故对象同一性实为意识的同一性,意识的同一性必以自我同一性、即先验统觉为基础。归纳起来,经验和知识的三种主观认识来源是:感官、想象力和统觉。感官把现象展示在知觉中,想象力把现象展示在联想再生中,统觉将之展示在经验性意识中,即认识中。归根结底,自然界遵循着我们统觉的主观根据,我们只能在先验统觉中见到自然界。

第一版的第三节是客观演绎。客观演绎分两步,首先阐明范畴与自我意识之本源的综合统一性的关系,即演绎出范畴的普遍必然性。被联系的表象之间有亲和性,一切表象都是我的表象,故其具有先验的亲和性(一切联想的客观根据)。而我们无例外的统一性(统觉)是一切表象可能性的必要条件,这是我们表象一切杂多统一性的先验原则。康德的结论和主观演绎的结论类似,整个自然界的联系都在人的先验统觉中才能被发现并由之带有必然性。(参见《指》P143)第二步阐明范畴如何把直观杂多构成客观实在知识。康德自下而上地数说知性借助范畴与现象的必然关联:(1)现象被给予;(2)现象与意识联合起来,叫知觉;(3)现象中总含有杂多,想象力对杂多进行综合,即领会(想象力把杂多纳入一个形象)。

康德强调想象力生产性的(而不是再现、再生的)综合,范畴运用于现象时须借助纯粹的、生产性的想象力的综合。想象力本是感性的机能、是联想、是再生性的;加上统觉就变成了知性的机能,是自发性的、生产性的了。生产的想象力将感性的直观杂多和知性联系起来,它是知性与感性的中间环节。知性范畴正是通过生产的想象力来利用感性直观构成(经验)对象。知觉之所以称为我的知觉,乃因先验想象力依范畴的综合统一作用,故其原则上具有可被联结、统一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乃理所当然耳。

由此可见,自然现象的秩序和规则性是我们自己带进去的,知性为自然立法,无知性则无自然,因不会有诸现象之杂多按照规则的综合统一。自然只有在统觉的统一中才是可能的,统觉的统一就是经验中一切现象的必然合规律性的先验根据。不过话说回来,经验性的规律本身不可能从纯粹知性中引出自己的起源,就像现象的杂多性不能从感性直观形式中预料一样。但一切经验性的规律只是对知性的纯粹规律的特殊规定,现象由此接受了某种合规律性,正如现象必须适合于感性的纯形式诸条件一样。

第一版演绎中的一个难点就是“想象力”这个概念不好把握。想象力可视为有两种,主观演绎论述中的第二个综合乃是“再生的想象力”,即经验的想象力;客观演绎中的是“生产的想象力”即先验想象力。要之,知性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可分两大步:(1)知性范畴通过先验想象力在感性直观中对杂多表象进行的综合统一形成经验对象;(2)知性对经验对象综合统一形成知识。从上面的第(1)步中看出,范畴、先验想象力都是形成经验对象的先天条件,无范畴则无对象。这也在先验统觉以外的另一个角度说明为什么知识与对象是一致,皆因二者均出于范畴。另外,主体并不觉察到先验想象力的这些能动作用,因为想象力是盲目的。

康德的这种演绎实际上既批评了唯理论将现象视为物自体的倾向,又批评了休谟式的怀疑论否定知识客观性的观点。

第二版先验演绎

【约定和解释】

——联结:联结是杂多的综合统一的表象。(P88)

——综合:一切联结,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不论它是直观杂多的联结还是概念的联结……都是一个知性行动,我们将用综合这个普遍名称来称呼它。(P88)(亦参见P69-70)——先验的统一:纯粹统觉……就是那个自我意识,它产生出“我思”表象,而这表象必然能够伴随所有其他的表象,并且在一切意识中都是同一个表象,所以决不能被任何其他表象所伴随(派生)。我把这种统一叫自我意识的先验的统一。(P89)

——知性的最高原理:一切直观杂多都从属于统觉的本源综合的统一的诸条件之下。(P91)——认识、知识:认知就在于被给予的表象与一个客体的确定的关系。(P92)

——想象力、想象力的先验综合:想象力是把一个对象甚至当它不在场时也在直观中表象出来的能力……想象力是一种先天地规定感性的能力,并且它依照范畴对直观的综合就必须是想象力的先验综合,这是知性对感性的一种作用。(P101)想象力可分为生产性想象力和再生想象力,后者只是服从经验性的规律即联想律。

——领会的综合(把握的综合):指一个经验性的直观中杂多的符合,借此,知觉才成为可能。(P106)领会的综合作为经验性的综合依赖于先验的综合,因而依赖范畴。(P109)

——知觉:对直观的经验性的意识(作为现象)。(P106)

【基本思路】

康德在第二版演绎从一开始(§15)就对“联结”概念进行分析。表象的的杂多可在感性中被给予,但杂多的联结就不能通过感性进入主体了,因为它是一种自发性行动。一切联结都是知性行动,可称之为“综合”。“在一切表象中,联结是唯一的一个不能通过客体给予、而只能由主体自己去完成的表象。”(P88)分析是以综合为前提的:“分解、也就是分析,看起来像它的对立面,其实任何时候都是以它为前提的;因为凡是在知性还没有预先把说明东西联结起来的地方,它也不能够分解说明东西。”(P88)概念的“统一性”并非指“单一性”范畴(德文“统一性”、“单一性”均为Einheit),因为一切范畴都是建立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之上,而在判断中已经含有联结了,因而“想到了给予概念的统一性”,范畴已经以联结作为前提,故此统一性必须到更高的地方去寻找,那里包含着“判断中不同概念之统一性根据的东西中,因而包含着知性的可能性根据”。(P89)康德将最终归结之为统觉的综合统一性。

§16一开始就强调:“‘我思’必须能够伴随着(派生)我的一切表象,因为否则的话,某种完全不可能被思考的东西就会在我里面被表象出来。”(P89)所以,直观的一切杂多与我思有一种必然的联系。纯粹统觉产生我思表象,而我思表象必然派生出其他表象,并在一切意识中都是同一个表象,决不能被其他表象派生,这种统一即先验的统一,从中可产生出先天知识的可能性。为了逐步引出统觉统一性的相关原理,康德论证道:“由于我能在一个意识中理解这些表象的杂多,我才把它们全都称为我的表象;因为否则我就会拥有一个如此驳杂不一的自己,就像我拥有我所意识到的那些表象一样了。”(P90)接着,康德又认为联结不在对象中,而是知性的工作,“知性本身无非是先天地联结并把给予表象的杂多纳入统觉的统一性之下来的能力,这一原理乃是整个人类知识中的最高原理。”(P91)简单来说,统觉的综合统一(而非形式上分析的统一)乃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原理。这就是第一版中主观演绎部分的结果。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康德的思路:康德需要论证“统觉的必然统一这条原理”是“自身同一”的分析命题还是综合命题。“我的一切思维都是我的思维”从形式上是个分析命题,但内容上却是以“我思”的综合本性为前提的。我思自身不由别的表象相伴随。我思将与我不同的表象结合于“我”这个唯一的统一的表象中。杂多表象若无“我思”将它们始终地综合在“我”之中就会与我毫无关系。所以,作为主体的我思与我思的对象的关系不能仅看作分析性的同一关系。统觉的分析的统一性乃以综合的统一性为前提。例如从“红玫瑰”的表象中分析地抽出“红”这个共相就必须以整体的红玫瑰花表象为前提,即以一种意识的综合的统一作为前提。康德认为人的认

识从本源上说既是综合性的又具有分析的统一性,但这种分析的统一性又以综合的统一性为前提。康德把人类知识的统一性即普遍必然性纳入人的自我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之中,排除了上帝,这就是人的认识中主体性原则的首次确立。(《指》P150-152)

在§17,康德先强调了知性的最高原理:一切直观杂多都从属于统觉的本源综合的统一的诸条件之下。(P91)如果直观中的杂多表象必然能在一个意识中联结起来,则必须服从这个知性的最高原理。“意识的统一就是唯一决定诸表象对一个对象的关系、因而决定这些表象的客观有效性并使得它们称为知识的东西”。“任何直观为了对我成为客体都必须服从这一条件;没有这种综合,杂多就不会在一个意识中结合起来。”(P93)康德在这里实际上是说明了自我意识(统觉)和对象意识的关系。自我意识既是认识对象的条件,也是对象意识(对象)形成的条件,对对象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其实是一回事。(《指》P154)故此本小节可视为以外感官的纯形式为例说明自我意识对对象意识的建立的作用。康德认为“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一切知识的一个客观条件”(P92),而外感官的形式空间还不是知识。可见,即使纯粹空间所提供的几何学知识也只有将知性的最高原理加在空间之上才可形成。§17的最后,康德再次强调人类知性不能理解别的可能的知性,不论有直观的知性还是虽有感性直观但其形式并非时空的知性。承接§17,§18以内感官的纯形式时间为例说明经验性的自我意识对先验自我意识的客观统一性作用的依赖性。此小节开头便说“统觉的先验统一性是客观的,必须与意识的主观统一性区别开来,后者是一个内感官的规定,它把直观的那个杂多经验性地提供给这样一种联结。……意识的经验性的统一性凭借诸表象的联想,本身……完全是偶然的。”(P93)可见先验自我意识与经验自我意识的区别和关联就是建立在统觉的本源综合统一性和感性的直观形式的区别和联系之上。统觉的经验性的统一性只有主观有效性,它只是在给予的具体条件下从先验的统觉统一性派生出来的。

康德在§19说明“一切判断的逻辑形式在于其中所含概念的统觉的客观统一”。康德对逻辑学家对“判断”的解释不满,传统逻辑学家们认为判断是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表象。康德认为这仅仅是表面化的肤浅的解释:“在这里并没有确定这种关系何在”。(P94)首先,这样的解释顶多只适合于定言判断,而不适合于选言、假言判断,因为后两者不仅包含概念间的关系还包含判断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判断并不是任意将两个概念主观地摆在一起,而是将两个概念联结在一个对象之中,必须使两个概念/表象具有客观上的相互隶属关系。“如果我举起一个物体,我就感到重”这个命题只具有主观有效性的关系,不算判断;“一个物体必有重量”是客观的,是判断、是知识。康德对“判断”的定义是:“一个判断无非是使给予的知识获得统觉的客观统一性的方式。”这就是判断中的系词“是”的目的。它标志着这些表象与本源的统觉及其必然统一性的关系。(P95)主体能作出判断乃因为它是由统觉的必然的客观统一性作出的判断:“这些原

则全都是从统觉的先验统一这条原理派生出来的。只有借此才从这种关系中形成一个判断、亦即一种关系,它是客观有效的”。(P95)康德当然不是说统觉的必然的客观统一性就已经能不保证判断的真理性,譬如一个物理学上的判断是否正确还有待科学检验。不过起码我们确定人类能作出科学判断,这就回答了休谟式的怀疑论,至于是什么具体的判断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20和§21论证一切感性直观的杂多都从属于范畴,当然说直观“从属于”范畴并非指直观产生自范畴,而是说只有范畴才可把直观杂多综合到一个意识中。感性直观给予的对象从属于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性,后者是直观统一性的前提。康德前文便说过,不同判断的背后的基础是不同的范畴。而知性是通过判断的逻辑机能把杂多纳入一般统觉之下的,所以杂多在“一个”经验性直观中被给予时,杂多就在判断的逻辑机能之一上被规定了。于是结论就出来了:“在一个所予直观中的杂多必然从属于诸范畴”。(P96)这两节的论证比较简单,因为“在自我意识的本源的综合统一这一最高原理那里其实已经包含着范畴的先验演绎了。”(《指》P157)在§21的最后康德重申知性只有借助于12个范畴才达到先天统觉的统一性,不过为什么刚好是这12个我们就不可而知了。

康德在接下来的§22和§23中限定了范畴的应用范围:“范畴在事物的知识上除了应用于经验对象外没有别的运用”。这是纯批中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思维一个对象不同于认识一个对象。要认识对象必须两个条件,一要范畴,二要直观。无直观我们仍可思维对象但不能认识对象了。感性直观要么是纯直观(空间和时间),要么是包含质料的经验性直观。范畴用于纯直观可产生知识吗?康德持否定态度。例如范畴用于纯形式上可得到数学知识吗?康德说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在数学中),但只是根据这些对象的形式并作为现象;是否可能有必须在这种形式中被直观到的事物,在这里仍还未确定。”(P98)所以,单用于纯直观,范畴无法提供“有关事物的知识”,必须通过经验性直观才可。可见,一切经验和可能的经验之和是范畴应用的范围。“纯粹知性概念超出我们的感性直观之外的进一步扩张对我们丝毫没有说明帮助。因为这样一来,它们就是一些关于客体的空洞的概念。”(P99)

知性通过时间来规定内感官就能把范畴“思考为”人类一切直观对象的条件从而使范畴获得客观实在性。范畴通过时间在内感官中将感性直观杂多综合起来而形成感官的对象,这种综合就是“形象的综合”,而非“知性的联结的综合”。前者是范畴将杂多形成感官对象而已,后者把直观材料综合成“对象(概念)”了。形象的综合是通过先验想象力来实现的,先验(生产性)想象力既属于感性,又“行使自发性”具有知性特征,故能成为知性感性的中介:想象力是一种先天地规定感性的能力,并且它依照范畴对直观的综合就必须是想象力的先验综合,这是知性对感性的一种作用。(P101)

康德专题研究笔记

一、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的介绍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名著,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这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 在此之前,西方哲学都好理解。比如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都是业余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是大学教授,以后的哲学家也大多是教授。 笛卡尔和培根都是易懂的。 康德使西方哲学上了一个台阶。从他以后,哲学成为了一种专业。没上过大学,没读过专业,就不可能成为哲学家,直到今天一直如此。以往作为通俗的,业余的哲学,自此为止。 哲学的体系性更强,要求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专业。必须按部就班的受到训练。 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 康德是第一个难读懂的哲学家,到了康德,是第一个读不懂的。 从他以后,哲学大体上再也不是业余的人能搞的了,成了一门学科。 哲学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要有大学教授指导。这是哲学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安培能臣:康德哲学像一个蓄水池,以往的哲学都流向康德,以后的哲学都从康德流出来。 以往的哲学,康德都做了解答,以后的哲学,康德提出了很多问题。现代哲学,绕不开康德。 康德哲学是对以往哲学的汇总,同时也为后来的哲学开拓了新领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哲学两类:科技哲学和人文哲学。这种划分就是从康德来的。 现代哲学的很多问题,都是康德提出的:人文、道德、哲学和信仰的关系。 科学之所以可能? 逻辑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各种认识之间的关系? 人文哲学 道德信仰和知识宗教的关系? 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弗雷格、实证主义等都从康德而来。研究他们,必经康德。 二、康德哲学的意义: 1、康德提了哲学中很多永恒的话题。 2、康德《纯批》的方法。 康德《纯批》是要调和当时的两大哲学流派,所提出的种种解决办法。看康德时,我们心中要有他所处的背景,他的主要目的,是调和唯理论所表现出来的独断论、经验论所表现出来的怀疑论。对于这两派,他既有肯定,又有批判。 唯理论——独断论笛卡尔 经验论——怀疑论休谟 康德的逻辑很严密,但因此而行文晦涩。康德说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一定要读完,才能读懂。 康德充满了矛盾,但表面上矛盾,但真正读懂了会发现,在形式逻辑上似乎是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脱离语境,就容易误解。英语语境的康德研究者,从逻辑实证的角度出发,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澄明之境》读后感

《澄明之境》读后感 看完前言,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像《十年一梦》那样受众人追捧,因为投资哲学虽然深刻但也枯燥,人们更乐于接受那些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投资历程和投资心理书籍。但我却视之至宝,每一个理念都极具价值,是我读过最为深刻的投资真经。 青泽老师受康德哲学启发,修正自己投资思想,从而转向投资正途。康德哲学最核心的思想是,世界不可认识,外物通过人的思维得到呈现,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投资向市场取客观规律是条歧途,市场没有绝对的固定的运动模式。那么只能人为建立框架,当行情符合框架时,依框架追随市场;不符合框架时,任行情自行行走。 有人用均线赚钱,有人却亏钱,原因何在?前者将均线作为模式,当市场符合时就持仓,不符合就不动或出场。而后者思维还停留在将均线用于预测市场,或者说企图用理论涵盖全部市场。 由此启发,青泽老师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投资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操作。我将之表达为市场符合框架,而不是框架符合市场,称之为青泽理论。这将是投资理论中最根本的一块基石,可以说是投资哲学的一场哥白尼革

命。 我们看到投资哲学的极其重要性,是破解交易迷宫的根本法门。 前言也提到化解复杂市场的思路,应采用简单之道。市场是混沌的,即为多,为复杂,那么唯有简单才能化解;市场为动的东西,那么唯有静才能克制,这就需要策略、工具的唯一性。 书中首次提出信仰的力量,信任乃至信仰是交易能够稳定的支撑力量,当然,这是从千万次的实战中统觉出的对自己交易系统的信任感。这些都属于交易心法,得高度重视。 投资系统的背后精神力量的作用,不可小视,事实上一波行情的追随需要相应的心理能量。许多时候,心刃才是其决定作用的东西。 投资要像头“猪”,不是琢磨如何长翅膀,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风口来了,足够大的风才能让猪飞起来。碰到足够大的行情,趋势符合自己的模式,要大胆切入。你得等待大行情,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在于能否等到大的行情。也就是交易是等待的艺术。 不能走出交易迷宫的一个误区是,没能明白交易实际上跟正确率没有关系,而在于将欲望引向如何构建一个能捕捉大行情的系统,如何将这些好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大波动是混沌市场走出相对稀缺的相对稳定态的时候。止损时存在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讀書筆記: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言(前三節) 一,《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藍公武譯;北京商務印書局,1960.03 二,《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韋卓民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12 我想說的是,這本書對於我來說無論如何還是太難看懂了,加之一開始在圖書館拿到的是北京商務印書局的1960年藍公武先生的譯本,整本書都是之乎者也,難度更是加大了不少,研究了幾天毫無進展,後來我終於決定放棄,想到圖書館另找一本別的書,卻被我發現原來還有一本華中師範大學1991年出版的韋卓民先生的現代文譯本,我喜出望外地把它拿回宿舍研究,隨即發現,那些本來熟悉的現代文變得如此陌生,要看完是不可能的,於是就給自己定了個看完導言前三節的目標。第一次看下去,完全不知所云,到現在我總共把前三節看了5、6次,終於覺得小有所成。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 導言 第一節:純粹知識與經驗性知識的區別 就時間的前後來說,知識在經驗的後面,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從經驗開始的,因為我們的知識能力覺醒而活動的原因是影響我們感官的對象一方面由其自身產生表像,另一方面激起我們的知性活動把這些表像進行比較,然後書上說是“用結合或分離的方法把感性印象的原料

製成稱為經驗的‘關於對象的知識’”。這就是知識的產生過程。 康德認為,“我們的一切知識雖然都從經驗開始,但卻不能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經驗發生出來的。因為很有可能,甚至我們的經驗性的知識也是由我們通過印象所得的和我們自己的知識能力(感性印象不過是其機緣)本身提供出來的東西這兩者結合而成的。”。但是,如果這樣,也就是如果我們的知識能力能給我們獲得知識的過程提供這樣的便利,那我們可能稍有不慎就會把它所作出的增益和原來知識的原料混淆! 下麵解釋了一個叫“驗前知識”的概念,就是不依靠經驗,甚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識。它是有別於經驗性知識的一種知識,經驗性知識是起自驗後(也就是其起源在經驗之中的)。但是其實有很多明明是從經驗得來的知識被習慣於稱為是驗前得到的或者是能夠在驗前得到的,但事實不是這樣,事實上,我們能夠在經驗中找到這類知識的來源:通常這類知識並不是直接以經驗為基礎的而是以一條普遍的規律為基礎,但是這條規律的來源卻是我們的經驗。康德在這裏援用了一個“拆房子”的例子:一個人挖掉自己房屋的根基,我們就說,他應該驗前知道這房屋會倒塌,無需等到房屋實際塌下的經驗(畢竟拆房子的機會不多,所以通常這個人是第一次拆房子,所以他本身很可能並沒有經驗,假設沒人曾經告訴他,他也不曾目睹)。但是其實他這種知識是借鑒了一條重要的規律――“萬有引力”或者從平常人的角度講“一切物體都有重量”,才能知道在支承物被取下後屋子就會坍塌,而這條規律卻是我們從經驗得來的。所以這類知識並不能被認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

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假期读了叔本华的著作颇有感触。阿图尔·叔本华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叔本华建议读这本书的前提是《纯粹理性批判》、《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更确切的说,这本书的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在这本书中,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所以这整部书都是为了阐述这一思想的,他从写下这本书到去世为止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其是其思想中的精华:形而上学思想确实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但是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也不必视为畏途,望而却步。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钻研,我们必定能进入康德哲学富丽堂皇的大厦,观赏到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启发心智的思想艺术品。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一遍读完《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更何况写读后感了。遂又耐着性子读了第二遍。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至少这部经典的教育名著让我欲罢不能了。我只能说若是还有充裕的时间我一定读第三遍第四遍。根据我所能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将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背景,结构,思路(内容)及评价。以下我将一一阐述。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他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全新的。从其历史背景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历史条件,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运动。它带来了法国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德国启蒙运动。而《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些思想运动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一个硕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叛逆精神。例如康德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就以法国启蒙学派的大无畏精神宣布:“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 其次,以牛顿和伽利略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奠。我们都知道,康德从青年时代道奇哲学思想成熟和创立时期,一直都处于自然科学的强大引力之下。 最后便是以卢梭为首的人文科学的诞生,为《纯粹理性批判》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在康德看来卢梭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人,他们是各种领域——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的巨人。 关于这本书的结构,我是按照目录来分的。整本书虽然层次明显,但若刻意把他们分散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康德则依据《纯粹理性批判》在其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将它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先验要素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其次,先验逻辑由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构成。最后,先验分析论又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另外,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这种结构来看,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似乎是一种静态的解剖和分析。故这部经典名著我想更适合称它为:理性的解剖学。但是,《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只是发现和判明了认识能力的结构,而主要致力于判明由诸认识能力的结构所制约着的诸认识能力的功能,判明它们各自在知识总体和相互关心中的地位,功效和作用。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优.选)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

一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康德和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PDF

1981年,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纪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200周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这位德国古典哲学奠基者的敬意。康德,1724年出生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一个手工业堡大学,1746年毕业后当了9年家庭教师,1755年回母校任讲师,1770年任教授,1804年逝世。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许多著名大学聘请他,都被拒绝。他为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吃饭、散步,一切按照规定的时间。每天下午三点半钟,他拿着藤手杖从家里出来散步,邻居们以此对表。康德的日常生活异常刻板,但精神生活却十分丰富而活跃。他试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从浩渺的宇宙到人类理性,都予以批判和考察。 康德不仅是哲学家,而且是学识渊博的自然科学家。他在任教期间,除讲授哲学外,还讲授自然科学课程。自然地理这门学科就是他首创的。他讲的人类学最受欢迎。他还开设数学、理论物理、自然律、力学、矿物学等课程。1755年,康德提出的太阳系起源于原始星云的假说,推翻了牛顿等17世纪自然科学家认为天体起源于上帝的陈腐观念。恩格斯说,这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770年,康德从自然科学转向哲学的研究和著述,《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个期间完成的主要代表作。这本书和另两部代表作《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的批判》,构成了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花了12年工夫,同时平均每周还要担任14个小时课程的情况下完成的。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哲学”,不是指对某种书籍或某一体系进行批评,而是对于理性进行

分析、判断,即对人类认识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进行考察。这是康德之前,不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康德觉察到以往认识论的片面性,企图把各派哲学综合起来,创立一个没有片面性弊病的认识论。尽管康德没有完成这一任务,但是把认识论提到哲学的中心地位,的确是他的历史功绩。 康德哲学是当时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理论表现,它具有二元论的性质,企图调和、折中对立的哲学派别。列宁说“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康德标榜自己的哲学既区别于当时统治讲坛的莱布尼茨—一沃尔夫的唯心主义唯理论,又区别于从唯心主义经验论演变而来的休谟的不可知论。他把前者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叫做独断论,把后者叫做怀疑论。其实调和、折中两派的结果,并没有跳出它们的圈子,这两个派别正是康德哲学的来源。康德批判和考察的“纯粹理性”,是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理性,就是说,他离开认识过程抽象地考察人类的认识能力。这无异于又不下水,又硬要学游泳,必然将主观同客观截然对立,从二元论走向不可知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 《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人类认识能力的三种形式或三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关于感性,康德承认人的认识之外独立存在着“自在之物”,它刺激感官引起感觉,才有感觉经验,这是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无法超越现象而达到“自在之物”,这就滑向了不可知论。关于知性,康德认为一切知识从经验开始,又不停留在经验上。但他否认自然规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而认为它们是人们主观认识能力的产物,即所谓“人是自然界的立

大学生《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大学生《纯粹理性批判》读后 感 大学生《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一】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 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 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 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 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 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 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 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 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 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 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

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 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 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 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 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 这样安排.com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 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 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 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 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 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 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 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 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 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 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_《精神现象学》读书心得五篇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_《精神现象学》读书心得五篇精神现象学就是关于精神实象的科学,是由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 G.W.F.黑格尔提出。精神现象学把生活和历史的全部多样性都归结为"意识"对"对象"的关系,并把这种关 系头足倒置起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在迄今为止的中文海德格尔研究中,他关于“存在”、“本有”、“语言”等问题的原创性思想一直受到重视,而隐藏在这些思想背后的哲学思想史的“痕迹”或“源头”则有时模糊不清。换言之,人们在凸显他思想突破性的同时,忽视了这种突破性与历史的传承关系。最近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回到海德格尔思想的源头开始引起学界重视。他的—现象学之源 得到详细研究。他与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等人的思想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澄明。但他 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则一直晦暗不清。人们在强调海德格尔对传统 形而上学的毁灭性批判时,往往很少注意到他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联。在这两者之间, 在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转换之中,人们看到的断裂性往往要多于连续性。 思想任何时候都不是无源之水。为了回溯海德格尔的“源”,本文将首先回顾海德格尔 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系列哲学史讲座,力图揭示他是如何在西方哲学史中寻找自己 的思维定向或突破口。然后以他在1930/1931年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讲座(GA32)的“序言”部分为蓝本,谈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我们将看到,在哲学应该面对 的问题、绝对知识与经验的关系、认识如何起始等方面,他与黑格尔有“亲缘”关系,有时 甚至选择与黑格尔站在一边,并且与当时的现象学立场拉开距离。 近年来,随着《海德格尔全集》的陆续出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交集初露端倪: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多次提到黑格尔;1930/1931年冬季学期开设了“黑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讲座;1938/1939年,他尝试着写作《黑格尔》(GA 68);1942/1943学期 的讲课中他再次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尤其是其中的经验概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 而上学》为主要题材,并在小范围的朋友圈就这两题目做过报告;1950年出版的《林中路》收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基本是对《精神现象学》“序言”部分逐段的解读;1959 年在一个研讨班的活动中发表《黑格尔与希腊》(法文),并在1960年以德文首次出版, 可见他对此文是重视的;此外,他在“德国唯心论与当代哲学问题”的讲座中,也以较大篇幅论述了黑格尔哲学。 总体来看,海德格尔在和哲学史人物打交道时态度是有区别的:第一,对希腊古典哲 学中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夸赞有加,把他们解读得比实际更强大,然后在和他们 的对话中加进一些自己的“武断”理解。第二,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正在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尤其是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思潮,他在1927年前是有所“认同”的,但在30年代的系列讲座中,明显持批判态度,认为他们回避了哲学基本问题,没有面对思想的“实事”,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这两部著作。三部著作的相继间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诞生的真正标志。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理性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理性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理性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_1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思想性质,虽然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但是,本身并不就是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入门式导论。下面是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欢迎阅读借鉴。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巨 大的。他的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同时也是“认识论 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也就是说,从康德开始,人 们对理性进行批判所遵循的“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个“哥白尼式变革”。从这一点来看,康德可 以说是现代哲学的鼻祖。 我们肯定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而且这三大批判都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地去看去理解,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就我本人来说,看了《纯粹理性批判》以后就其思路作以下说明,这样会更有利于去理解这本书,这里当然有一部分还是其前言部分的文字。 这本书有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 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这一点非常重要,注意这一点也就把这本书的脉络给把握住了。 当然,这本书的思路非常清晰。它分成两大部分即“先

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先验要素论”也就是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先验方法论”也就是在这些先天要素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条件。这里应该分别加以说明:首先,因为人类的认识要经过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有从感性到理性的条件与形式。因此,在“先验要素论”里面要分别论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认为人们要认识事物必须要通过先天直观形式,也就是空间与时间,这种先天直观形式可以去整理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这样才能获得感性的知识,其实康德就是认为人类的认识就是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先验逻辑”则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 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在对知性的探究中发现了知性的十二对先天的纯粹概念即范畴,而知性从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样范畴在经验中是有有效性的,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概念分析论“。但是知性如何去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呢?康德在“原理分析论”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他认为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要有一定的法规,也就是说它要依照范畴表把知性先天原理的体系用“直观的公理”、“直觉的预测”、“经验的类化”和“一般

关于哲学书的读书笔记

关于哲学书的读书笔记 克思法哲学思想形成于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欧洲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哲学书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哲学书的读书笔记1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触其它生命的时光,与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样,遇见它们,你才真正的活着。”这是《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的封面语,正是由于这段话,我买了这本书,用两个晚上读完。 艾迪,在小时侯受到过家庭创伤,在青年时期参加战争受到更大的、不仅是身体的更是精神上的创伤,因此而成为一个自己所不喜爱的人,一直以为被别人束缚在困境里,找不到自已生活的价值,自已在痛苦与沉默中度过一生。 艾迪死后,在天堂中遇见了与他生命相关、然而在他活着时或许并不认为这样的五个人,带着艾迪重新经历了他人生中一些或许简单或许复杂的事情,并让艾迪看到了这些发生事情的真正原因,以及这些事情对他人的影响,从而使艾迪逐渐明白,逐渐释怀,并走向真正的天堂。 生命,不是能独立存在的东西。生命是因为与别的生命或非生命相互而存在,整个世界如些相互依持而存在,整个宇宙因为每个生命/非生命的存在而存在。你之所以是你,是因为一个女人,你是她的丈夫;是因为父母,你是他们的

儿子;是因为国家,你是她的公民;是因为工作,你是创造者;是因为儿子,你是父亲;。。。,是因为这世界的一切,你才是你,你才存在。 同样,因为有你,这世界才存在,因为有你,一个女人才有丈夫;因为有你,一个父亲才有儿子;因为有你,一个儿子才有父亲;因为有你,一个国家才有如此一个公民;因为有你,才会有某一项工作成果;。。。,是因为有你,这世界才完整而真实的存在。 你永远无法知道你对别的生命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你唯一能做的是珍视自已,珍视自已所做的一切;你永远无法知道这个他人为你付出了多少,他人对你有多么重要,所以你唯一能做的是对这个世界心存感激,并为这个世界及他人付出你所有。 艾迪的人生是痛苦而孤独的,因为他认为自已是独立存在的生命。在天堂,蓝肤人让他知道——生命不的独立存在的,所有人是相互关联的;小队长告诉他——你的付出、你的牺牲,对这个世界的有意义的;老妇人告他——你不可能理解整个世界上事的原因,只能对此抱以宽恕与感激;玛格丽特让他知道——爱,没有终点,爱,是最真实的存在;小女孩告诉他——不管你感觉如何,但这个世界因为你而精彩。 因为这个世界,才会有你;因为有你,这个世界如此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