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赏析选修课复习资料

原始舞蹈分类

图腾崇拜舞蹈

(反映性爱和与此有关的祈祷活动或模仿鸟兽)

巫术祭祀舞蹈

(源于祭祀天地鬼神的风俗,也反映生产劳动或与此有关的祈祷活动) 帝王记功舞

描绘战争,对部落首领文才武德的颂扬)

藏族美学精神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显妖媚,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舞蹈类型:

主要分为三类:民间歌舞、宗教舞蹈、宫廷舞

民间舞蹈:主要分为“卓”、“谐”囊玛、热巴等

宗教舞蹈:“羌姆”、“贡嘎尔鼓舞”

宫廷舞蹈:“嘎尔

宗教舞蹈

宗教舞蹈:“羌姆”

产生于公元8世纪,意为“跳舞”。也称法舞”、“跳神舞”。包含多种人物如妖怪、历史人物、动物、小丑等

寺庙中的传统舞蹈。具有驱鬼、谢神灵的功能。表演程序严格,完整。表演者为寺庙僧人。于臂动作不多,主要注重脚步的弹跳

风格特点

体态自然朴实,

风格特点

上身微向前倾,强调膝盖的屈伸动律。重心下沉、古朴厚重、舞姿朴实大气、豪放粗狂、气息绵长

两周舞蹈

乐与政通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一举灭商,建立周朝周公旦为树立周朝权威,制礼作乐,表达对

祖先的敬畏之心

礼乐制度盛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乐舞大整理)

形成祭祀乐舞

“六大舞和六小舞”

两大乐舞分类

自周代开始,中国舞蹈史以“文以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形成了两大乐舞分类。自此,雅乐舞体系建立,这对后来的宫廷雅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乐舞理论

儒家乐舞理论:重视礼乐教育,认为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儒家还认为乐与政通,就是通过乐舞可以了解政治的状况。因此,儒家推崇为政治服务的宫廷雅乐。

秦代舞风一角抵之戏

代:废礼乐而兴“乐府”(民间乐舞)

秦代风行娱乐“角抵之戏。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种比武和游戏并存的娱乐活动“戏乐”角:两人互相比试,搏斗、较量。抵:抵触到秦时,它发展为一种比试力量、,技艺射箭或御车技巧的比赛形式

百戏

“角抵”的演变发展,融合杂技、武术乐、歌唱、舞蹈、幻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也是杂技性乐舞节目的总和。

如:《乌获扛鼎》(乌获:大力士,举鼎表演)、《都卢寻橦》(都卢:国名,善爬杆)、《跳丸》、《跳剑》等

特点:1、偏重技艺;2、有人物和情节

汉代大型民间歌舞曲

《相和大曲》

歌舞并重,内谷丰富

最初一人唱,三人和丝竹相合,一人执节舞”,后演变为分为四部分:艳(引子),歌(歌唱)解(过门)、趋(舞蹈步伐奔走急促、倾斜探出)

盘鼓舞

也称“七盘舞”。7盘一鼓。舞蹈动作要求灵活多变,且歌且舞,并且用足击鼓面形式:独舞、群舞。舞者有男有女。乐队伴奏。盘鼓舞常常和百戏中的弄丸、跳剑、走索等同时演出,吸收了杂技的技巧,同时加强了舞蹈的难度舞风:长袖婀娜,雍容惆怅。

社交舞蹈:“以舞相属”

汉代的社交生活较为活跃,上至宫廷下至官吏大户,常在家宴相互邀舞。所以除宴享的乐舞之外,还有一种礼仪性的社交舞蹈,称之为“以舞相属(主人先舞,再邀客人舞)

汉代乐舞机构

汉代重视宫廷雅乐和祭祀乐舞,故设有宫廷雅乐的机构

汉魏时期:称为“太乐署”,负责宫廷所有重大的乐舞活动,并兼有教育贵族子弟的作用。

西汉时期:称为“乐府”。汉武帝元鼎五年创立,主要负责收集民间歌舞。汉哀帝时撤销了乐府东汉时期:恢复乐府,改称为“黄门鼓吹

汉代舞蹈发展:

1、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舞蹈和舞人。

2、西域乐舞杂技幻术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入(巴渝舞、胡舞、于阗乐)等

3、乐府机构的建立。

由此,汉代时期的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取得了大发展,是舞蹈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

清商乐

清商乐是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乐舞的总称曹丕建立了专门的女乐机构,称“清商署”,后宫女乐高达上万人。这就是清商乐的起源

敦煌乐舞分为三类:

1、俗乐”:表现人间社会生活、风俗的乐舞场面和舞蹈形象。如:《宋国夫人出行图》、《曹议金统军图》等,

2、仙乐:表现“天宫伎乐”“力士”“伎天乐”,“飞天”的四大形象。

3、礼佛、娱佛的月舞(经变画)。

四大艺术形象:

1、天宫伎乐

2、力士

3、飞天

4、伎天乐

十部乐

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疏勒乐、高丽乐、安国乐、康国乐、高昌乐

表演乐舞风格的形成

唐代乐舞的蓬勃发展,其标志之一是乐舞风格的形成:健舞”和“软舞”属于表演性舞蹈

健舞代表作:

1、“胡旋舞”:属康国乐,康国、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一带。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白居易

清代学者魏源在《圣武记》中考证:“哈萨克左部游牧逐水草,为古康居”

、胡腾舞,出于石国

(乌兹),流行于北朝至唐代,深得中原贵族赏识,风靡一时。特点:男子独舞。刚毅奔放,柔软潇洒、诙谐有趣,多以跳跃踢踏动作为主。

软舞:优美柔软、轻盈飘逸

代表作:“绿腰”,唐代创作

诗云: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翩如兰笤翠,婉若游龙举

盛唐国舞-霓裳( Chang羽衣舞》

唐代著名的大型乐舞。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作者李隆基、杨玉环。

(据传唐玄宗登山触发灵感,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贡的《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

表演服饰:孔雀翠衣、五彩霞帔、飘然有飞翔之

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群舞。(但此舞不普遍,只有宫廷和权贵才能欣赏)。

大曲

公元618907时形成的集器乐、舞蹈、歌曲为一体的大型表演形式。一般分为“散序(器乐演奏)、中序

(歌唱为主)和破(舞蹈为主)”三个部分

节奏:自由一稳定一复杂多变。

代表作

《完裳羽衣舞》《雨霖铃》《千秋乐》《玉树后庭花》(共46支)

、宫廷乐舞一-“队舞

集歌唱、舞蹈、朗诵、对话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各种形式互相穿插表演,形成一种内容丰富但很有秩序的新的综合性表演形有固定的演出模式,文词典雅,服饰道具精美,注重技巧,突出舞蹈意境。

宋代民间舞:“舞队”

在勾栏瓦舍、茶坊酒肆、街巷码头、田边林地发展起来的民间舞蹈。

《武林旧事》记载中有70余种舞队作品

《村田乐》、《划旱船》、《耍和尚》

《扑蝴蝶》、《竹马儿》,《踏跷》

引进西方舞蹈第一人

裕容龄(1882-1973) 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位学习芭蕾和现代舞的人。

1895年随父裕庚出使日本。1899移居巴黎。曾师从现代舞大师邓肯、法国芭蕾大师萨

纳夫尼门下学舞

慈禧御前女官,曾在宫廷中表演创作了

《剑舞》《希腊舞》、《西班牙舞》等。

中国古典舞美学追求

讲究外在的手、眼、身、法、步与内在的意、劲、精、气、神的合一注重身韵、气韵、意韵、神韵的整体韵律性和俯仰、屈伸、开合、顿挫的鲜明节奏感,以及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物我一体身心合一的美学追求

芭蕾的脉络

起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成型并兴盛于16-19世纪的法兰西

鼎盛于19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和丹麦

20世纪初从俄罗斯走向世界各地,陆续形成了: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

美国、英国共六大流派。

五大时期

五百多年的芭蕾史为五大时期:

早期芭蕾

浪漫芭蕾

古典芭蕾

现代芭蕾

当代芭蕾

舞蹈特征

高贵典雅、轻敏灵动、刚柔相济、挺拔修长。

芭蕾雏形

●最早的芭蕾雏形

宴会芭蕾

●15世纪的意大利贵族阶层甚为流行

●内容包括:宫廷社交舞、音乐节目、诗歌

朗诵、话剧和哑剧的表演

、芭蕾的表演形式:

双人舞:舞剧中的核心结构形式

分为:出场(慢快舞)一-变奏--节尾。

群舞:集体舞,用来渲染气氛、增加色彩。

独舞:单独表演

伴舞队:不能脱离主角的表演,只为主角做陪衬

浪漫芭蕾第一人

●足尖的成功者:玛利塔里奥尼(1804-184)

1822年,首次登台之作《少女入神宫仪式》1832年,首演《仙女》浪漫主义芭蕾的开篇作。(注:1808年,丹妮诺娃首用“脚尖功)

剧目欣赏

《吉塞尔》

浪漫芭蕾的代表作,被誉为芭蕾中的“哈烟击编导:简坷拉里和朱尔尼首演:1841年6.28

●演出团体:美国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团

浪漫主义芭蕾时期的艺术特征:

体态与动作:“直立向上”“轻盈

服装风格:“白色纱裙”成为标准

审美观念:奠定了“超凡脱俗”的理想。

现代舞之起源

现代舞诞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是一种没有规范,标新立异、自由开放的舞蹈体系价值观:受到现代哲学思潮和艺术思潮的影响,提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现代舞的实质。强调舞蹈是个人情感的自由表现,又从舞蹈的本性出发,形成抽象化和符号化的特征

发展历程

基本可以分为20世纪前期创立奠基时期;发展时期;新先详时期以及后现代舞蹈剧场时期在不同时期由于其艺术主张、价值取向、创作风格和表演训练技巧上的区别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

审美标准核心

“自然、真实、自由”。

舞蹈原则:反传统和反传统审美。

特征:强调个性、追求创新、反叛传统、始终与时代精神同步

现代舞之母

依莎多拉.邓肯(1877-1927)

美国人,自由舞蹈的开创者。

代表作:(《马赛出》、《奴隶进行》、《复仇女神》、《母亲》著有《我的生活》《论舞蹈艺术》

中国现代舞大师:林怀民

生于1947年,台湾嘉义人1973年创办《云门舞集》曾获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纽约市政府文化

局“终生成就奖”,香港艺学院荣浓代表作:《寒食》、《流浪者之歌》《水月》《竹梦》《九歌》、《红楼梦》、《白蛇传》等近150部作品

MV舞蹈时代

20世纪80年代

Jazz和Hip-Hop的嫁接物。

代表人物:迈克尔,杰克逊

其舞蹈是新时代的街头舞蹈风格与旧式百老汇爵上舞风格的巧妙融合精湛的舞技和中性的打扮,以及打破种族关系的形象,成为了MV的亮点.

他开创了现代MTV,把音乐视频从宣传工具转换成一种带有音乐故事情节的艺术表达形式。空前提升了MV在现代音乐工业的地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MTV电视台上的黑人男歌手摧毁了商业电视台上绵延数个世代的种族隔离制度

舞蹈王国

印度的舞蹈根源可上溯到吠陀时元前50001000年前)“吠陀”:知识之意。《吠陀》据说是神的预言,总共分4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包含了2万多句诗行。它是研究印度舞不可忽略的最早文献。

黛娃达西”---早期的职业舞蹈家关注印度舞蹈,必然要知道黛娃达西”,意为“神的仆人”。此词在2000多年前就存在。指那些在印度寺庙中以歌舞形式供

奉天神的姑娘。5—7岁进入寺庙,训练过程6-7年。她们用舞姿赞颂神或者把人]的思想传达给神

黛妵达西传统深深地影响了印度古典舞风格类型

印度的舞蹈文化基本上由三个部分构成:

古典舞、民间舞、流行舞。古典舞是雅文化的结晶,民间舞是土风文化的瑰宝,流行舞是印度电影中的俗文化的产物

印度古典舞

●历史悠久,地位尊荣。

包括8大舞种: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卡塔克舞、曼尼普利舞、奥迪西舞、、库吉普迪舞、乔舞、莫西尼阿特姆舞。

印度古典舞统一的审美特征

印度各古典舞派在形态风格上各有不同,如婆罗多的稳健、卡塔克的潇洒、奥迪西的柔媚、乔舞的威猛。但如果和其他舞蹈体系相比,古典舞在整体上是有共同的审美特质的。

1、“诗(歌)、乐、舞”三位一体

诗:以“歌”的形式出现。乐:专业演出必须现场伴奏(打击乐、弦

管乐、弹拨乐、风琴等)

纯舞段、叙述性舞段与哑剧三位一体

●印度古典舞是典型的“用歌舞演故事”的模式。其舞段的的结构安排,几乎都是由纯舞段、叙

述性舞段与哑剧这三种成分组成

三、手、脚、眼三位一体

印度舞在手脚眼上的功夫及其配合,是丰富而精彩的手:《舞论》中论述的手势,共有108种脚:跳印度舞是不能穿鞋的,而各种复杂多变的节奏主要靠各种脚点来体现

眼:印度古典舞中的一绝。眼部表现力的运用,早已形成固定的套路和方法

三者的丰富变化及其完美配合,构成了印度古典舞很重要的一个艺术景观

婆罗多舞

婆罗多:圣人的名字(传说中湿婆的弟子)是印度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集表情、曲调、节奏三者融为一体他的内容取自于吠陀时代的神话。舞蹈以双脚动作为主。

印度古典舞的风格

体态讲究曲线美,表情妩媚

表演形式丰富多彩,集表情、手势、叙事

技巧独特:旋转、脚铃

摩登舞

华尔兹( Waltz)

探戈(Tango)

狐舞步(Foxtrot)

快舞步(Quickstep)

拉丁舞

桑巴(Samba)

恰恰(Cha-cha-Cha)

伦巴(Rumba)

斗牛(Pasdoble)

牛仔(Jive)

风格特征:自由、热情、性感、浪漫

舞之起源

国际标准舞,也叫舞厅舞

国标舞经历了:宫廷舞、社交舞、舞厅舞、标准舞四大历史时期。

起源于古代土风舞。经历了“对舞、圈舞演变过程,并与交谊舞会结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法国大革命后民间开始流行。

国标圣地一黑池

黑池国标舞大赛,也被称为国标中的“奥斯卡”舞,其缘由实在1904年“英国皇家舞蹈家协会”成立1924年在黑池首次公布新国标舞的标准,1950年,在黑池主办了首届世界性大赛:“Black pool Dance”

音乐的灵魂--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人最喜爱的民族乐器。琴杆和琴身用梨木或红木制作,顶端为琴头(马

为饰)。拉弓多用藤条或马尾作成。

音色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能把人们]带入茫茫无边的草原

潇酒豪放的舞

蒙族舞是蒙击人心灵深处对于生命和自然的崇尚与表现。邀文化意蕴又由于蒙古族能歌善舞的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彰显出独具味的舞蹈风格:豪迈大气,欢快灵活,细腻柔韧,雄浑矫健

舞蹈类型:

1、自娱性舞蹈:“安代”

2、表演性:盅碗舞、筷子舞等。

3、宗教性:“萨满舞”、“查玛”

舞蹈类型

自娱性舞蹈:形式自由、无论男女老少,如

“赛乃姆”(表演性强、规范化)“围囊”(带表演成分)

礼俗性舞蹈:保存了古代维族的宗教、礼仪及古代鼓吹乐的表演形式,如“萨玛”(宗教)、“多朗”(民俗)

表演性舞蹈:分使用道具和徒手两类。如“盘子舞”“灯舞”,“纳孜尔库姆”“描眉化妆舞”等

节奏动律:伴奏音乐多用切分、附点的节奏。动律主要特征是“微颤”

舞姿造型:昂首、挺胸、立腰是舞姿的基本特征。标志性动作:移颈、打指、翻腕

3、技巧运用:旋转是最常用技巧.

木卡姆根据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

1、12木卡姆:流行于南疆喀什、库车一代,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三个大部分,共有乐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个小时。

2、刀郎木卡姆:流行于麦盖提、巴楚等地现保存9套

3、哈密木卡姆:流行于哈密、伊吾地区。现保存12套

木卡姆唱词,一部分为古代名人诗作,基本表现人民热爱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部分来自民间艺人,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活。

孔雀舞

孔雀,象征美丽、善良、幸福和吉祥运用身体、头和于的动作,模仿孔雀的优美动作

最早由男性表演(身背道具),最具傣族特色的表演性舞蹈

象脚鼓舞

象脚鼓出现于公元八世纪。傣语称“嘎光绕”,男子舞蹈。象脚鼓用芒果树或木棉树树干挖空,蒙上牛皮,形如象脚

舞风有着大象般的祥和与稳健。舞姿深沉持重,以击鼓见长,强调掏掌、绕腕等手臂动作。属自娱性舞蹈。

傣族舞蹈风格特点

轻柔的身体和丰富多彩的手势造型,形成了典型性姿态“三道弯”恬静安逸、灵秀多彩、优雅柔美,水的形态也沉淀在傣族舞蹈中形成了祥和、舒缓,柔美的动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