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80万吨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年产180万吨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年产180万吨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3.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3.1制订生产工艺流程的依据

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应该是在保证完成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具有最低的消耗、最少的设备、最小的厂面积、最低的产品成本,并且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将来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劳动条件和最好的经济效果。制订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依据生产方案的要求。由于产品的产量、品种、规格及质量的不同,所采用的生产方案就不同,那么主要工序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生产方案是编制生产工艺流程的依据。

(2)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为了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要求,就要有相应的工序给以保证。因此,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是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

(3)根据车间生产率的要求。由于车间的生产规模不同,所要求的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在生产同一产品的情况下,生产规模越大的车间,其工艺过程也越复杂。因此,设计时生产率的要求是设计工艺过程的出发点。

3.2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的制订

中厚板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为:原料检查、原料清理、加热、除鳞、轧制、矫直、冷却、表面检查修磨、精整等工序。

本设计工艺流程如下图3-1。

图3-1生产工艺流程图

3.2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3.2.1坯料

3.2.1.1坯料的选择

用于生产中厚钢板的原料有扁钢锭、初轧板坯、锻压坯、压铸坯和连铸板坯几种。本设计选用连铸坯。

原料尺寸的原则是:

(1)原料的厚度尺寸在保证钢板压缩比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小。

(2)原料的宽度尺寸应尽量大,使横轧操作容易。

(3)原料的长度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的最大允许长度。

3.2.1.2 铸坯的材质

中厚钢板的钢种有: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低合金钢、弹簧钢、高速工具钢及其他各种合金钢。不同材质的钢板的材质要求参照其相关标准来规定。

本设计采用低碳钢、低合金钢。

3.2.1.3 铸坯检查与清理

(1)铸坯常见缺陷

连铸板坯常见的缺陷有:表面纵裂纹、表面横裂纹、星状裂纹、皮下气泡和夹杂、鼓肚、内部裂纹、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非金属夹杂等。

(2)铸坯表面检查

铸坯表面状况检查,传统上都是由人工在切割前后,用肉眼进行直观检查,然而为了提高检查精度,开发了热表面缺陷检测装置。铸坯坯的热表面缺陷检测装置有使用探头线圈的涡流探伤装置和利用自发广或照明光的光学探伤装置。

本设计采用人工检查和涡流探伤检查。

(3)铸坯表面的清理

铸坯表面存在的缺陷,除一些比较轻的缺陷因其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掉,不会影响钢板质量不需清理外,尺寸超过一定限度的缺陷都需要采用某种清理方法,将其清除掉,以免影响钢板质量或造成废品。

常用的清理方法有火焰清理、风铲清理、砂轮磨研、机床加工、电弧清理等。

本设计采用人工火焰清理与机械火焰清理结合的方法。

3.2.2坯料加热

热轧钢材时,轧制前必须将原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其目的是提高钢的塑形,降低其变形抗力,改善金属内部组织与性能,以保证轧制工艺的顺利进行。因此坯料加热是热轧钢材生产中的重要工序。

3.2.2.1 加热炉选择

热轧中厚板车间的板坯加热普遍采用推钢式连续加热炉和步进式连续加热炉。我国热轧中厚板车间过去大都采用推钢式连续加热炉。步进式连续加热炉是一种新型的加热炉,中厚板车间近来都采用这种加热炉进行坯料加热或中间加热。

本设计选用步进式连续加热炉。

3.2.2.2加热温度

钢的加热温度是指钢加热终了时出炉的表面温度。一般情况下,加热温度高,金属变形抗力低,塑性好,但过高的加热温度,可能引起钢表面强烈氧化、脱碳、

皮下气泡暴露、过热、过烧等缺陷,反而影响钢的质量,导致废品产生。因此加热温度必须正确确定。

根据铁碳合金相图、金属塑性图和再结晶图定温的原则及轧件的开轧温度来确定加热温度。

本设计加热温度采用加热温度为1050℃~1150℃。

3.2.2.3 加热速度

加热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钢坯温度升高的变化。加热速度越快,坯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所需时间越短,炉子的生产能力越大,燃料消耗减少,氧化、脱碳等缺陷减少。钢的加热速度受钢的导热性、坯料尺寸与外部形状、炉子结构、供热能力及加热条件的限制。

本设计采用变速加热,即在温度低于700℃的低温阶段采用低的加热速度,在温度超过800℃后,采用快速加热。温度达到加热温度后再均热一段时间。

3.2.2.4 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指金属装炉后加热到加工要求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本设计采用步进式加热炉,根据连续式加热炉加热时间计算公式T=KD。

式中T—加热时间,h;

D—钢坯厚度或钢坯直径,cm;

K—考虑钢的化学成分和其他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本设计K=0.15)

本设计加热时间为

3.2.2.5保温时间

当钢的表面温度已达到温度要求,为了减小钢的内外温度差,需要在高温停留一段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原料断面尺寸与钢种特性。

本设计保温时间为

3.2.2.6 燃料选择

加热炉燃料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燃料的选择主要根据燃料的供应。一般在冶金联合企业中用高炉煤气或焦炉煤气。也可采用天然气、固体燃料或发生炉煤气。

本设计采用高炉煤气做为燃料。

3.2.3 轧制

轧制是在轧机上完成钢板成型和钢板力学性能控制的主要过程。通常中厚板的轧制过程分为除鳞阶段、粗轧阶段(整形、宽展、延伸)和精轧阶段(延伸与质量控制)。

3.2.3.1 除鳞

除鳞的作用是:去除板坯表面的一次和二次氧化铁皮。主要方法有高压水除鳞、立辊破鳞+高压水除鳞。除鳞贯穿整个轧制过程中。

本设计采用高压水除鳞。用于去除一次氧化铁皮的除鳞设备通常装在离加热炉出炉辊道较近的地方,其设备为高压水除鳞箱。去除二次氧化铁皮的高压水集管设置在粗、精轧机前后。

3.2.3.2 粗轧

粗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板坯或扁锭展宽到所需要的宽度并进行大压缩延伸。其主要方法有角轧—纵轧法、综合轧制法、全纵轧法、全横轧制法。

全纵轧法。特点:操作简单所以产量高,轧制钢锭时钢锭头部的缺陷不致扩展到钢板的全长上去(优点)。轧件始终沿着一个方面延伸,使钢中偏析和夹杂

等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带来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各向异性,使横向性能(尤其是冲击性能)降低。当原料的宽度稍大于或等于成品钢板的宽度时采用。

综合轧制法(横轧—纵轧法)。首先纵轧1~4道次,平整板坯(成形轧制),再将板坯转90°进行横轧,将板坯宽度延伸至钢板所需宽度(展宽轧制),然后再转90°进行纵轧(延伸轧制)。优点:板坯宽度不受钢板宽度的限制,比较灵活;轧件在横向有一定的延伸,改善了钢板的横向性能。缺点:轧件共有两次90°旋转,因此使产量有所降低;并易使钢板成桶形,增加切边损失,降低成材率。板坯横向延伸率还不大,横向性能仍然偏低。

角轧—纵轧法(角轧法)。将轧件纵轴(长边)与轧辊轴线成一定角度送入轧辊进行轧制的方法。优点:是可以改善咬入条件、减少咬入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而且角轧时轧件和轧辊的接触宽度小于横轧,因而也使轧制压力减少,从而改善了板形、提高于产量。对于过窄的板坯采用角轧法可以防止轧件在导板上“横搁”。角轧—纵轧法由于使轧件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得到变形,因而能改善轧件的各向异性。缺点:需要拨钢,因而使轧制周期延长,降低了产量,而且送入角及钢板形状难以控制,使切损增大、成材率降低,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难以实现自动化。因此角轧—纵轧法只用在用钢锭作原料的三辊劳特式轧机上。

全横轧法。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方法。特点:如果用初轧板坯作原料,那么由于初轧时轧件的延伸方向与厚板轧制时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因而大大地改善钢板的各向异性,显著改善钢板的横向性能。因此全横轧法经常用于以初轧坯为原料的中厚板生产。但由于受到钢坯长度规格数量的限制,调整钢板宽度的灵活性小。用于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

本设计采用综合轧制法轧制。粗轧机采用四辊式可逆轧机。

3.2.3.3 精轧

精轧阶段主要是对中间坯(或中间厚度的坯料)继续进行延伸轧制,此阶段的轧制重点是保证钢板的平直度,按钢板的性能,进一步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完成钢板尺寸的精确控制。

一般经验粗轧机负荷约总变形的80%,精轧机负荷约为20%。精轧机选用四辊式可逆轧机。

3.2.4 中厚板轧后冷却

钢材热轧后温度为800℃~900℃,冷却到常温,钢材有相变和再结晶的过程,同时有发生弯曲。因此,热轧后的钢材需要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温度。

3.2.

4.1 冷却方式

一般热轧后的冷却方式有水冷、空冷、堆冷、缓冷和控制冷却等。

在钢材生产中,为了更好的保证钢材质量及生产效率,控制冷却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控制冷却主要采用高压喷嘴冷却、层流冷却、水幕(条状缝隙)冷却方式。

水幕冷却系统具有最高的“比冷却特性”,缺点是对带钢上、下表面和整个冷却区冷却不够均匀;喷射系统的“比冷却特性”最低,且带钢上、下表面的冷却差别很显著;层流冷却系统的“比冷却特性”只比水幕冷却方式稍低,但对带钢上、下表面及整个冷却区冷却均匀。层流冷却系统的优点在川崎钢铁公司水岛热带钢厂也得到证明。并且层流冷却的流量调节范围(1:10)远大于水幕冷却的流量调节范围。同时集管层流冷却还具有以下特点:

(1)在宽度方向上,等流量分布,保证钢板宽度方向均匀冷却;

(2)冷却段分得小,冷却制度适用,压力或流量控制简单;

(3)不需要复杂的水质和水流控制,溢流槽水位稳定,能够保证冷却段水压恒定(低压);

(4)能耗和维修费低。

并且,层流冷却系统能适应我国中厚板生产线冷却区较短的特点,能在有效的冷却时间内将钢板的温度降到终冷温度。

本设计采用空冷与水冷结合的方式。

3.2.

4.2 冷床

钢材生产中,一般常用的冷床有滑轨式冷床、运载链式冷床、圆盘辊式冷床、步进式冷床、离线冷床等。

圆盘辊式冷床。特点:

(1)钢板和轮盘的接触线很短,辐射散热面积大,钢板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内应力小。

(2)钢板之间可不留间隙,冷床面积的利用率高。

(3)钢板和轮盘之间基本上无相对滑动,钢板表面不易划伤。

(4)钢板可正反方向运动、分组运动,以调节冷床的冷却能力。

(5)设备重量大,投资较大。

步进式冷床。特点:

(1)钢板运送时,钢板与托架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摩擦,因而钢板下表面不会产生划伤。

(2)冷床的冷却面积对于各种不同宽度的钢板,均能得到充分利用。

(3)托架是一个良好平面,因此,钢板冷却后平直度十分理想。

(4)空气能通过托架上大量均匀而密布的孔眼,很好地流通,所以钢板冷却速度快。

(5)钢板停留在固定托架和活动托架上的时间相同,所以钢板冷却均匀。

(6)钢板可前后运动,便于生产操作和调整。

本设计采用步进梁式冷床。

3.2.5 精整及热处理

精整及热处理工序包括钢板轧后矫直、冷却、划线、剪切或火焰切割、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检查、缺陷修磨、取样机实验、钢板钢印标志及钢板收集、堆垛、记录判定入库等环节。

3.2.5.1 热处理

热轧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高温回火、正火和淬火等。钢铁的热处理工艺主要依据:铁碳合金平衡状态的组织转变规律和临界参数;等温转变曲线或连续转变曲线,根据这些曲线确定冷却速度、冷却介质、冷却方式;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处理方式;钢材的两个加热转变(室温组织在加热时向奥氏体的转变和马氏体在加热时的回火转变)和三个冷却转变(奥氏体想珠光体的转变、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和奥氏体想马氏体的转变)。

3.2.5.2 矫直

为了保证钢板的平直度符合产品标准规定,需要对钢板进行矫直。常用的中厚板矫直设备可分为辊式矫直机和压力矫直机两种。

矫直温度:钢板温度过高,在冷床上又会产生新的瓢曲和波浪形。钢板温度过低,钢屈服强度上升,矫直效果不好,并且矫直后钢板的残余应力高,降低了钢板的性能。一般规定为600~750℃之间。

矫直压下量:压下量过小,曲率值满足不了变形要求。压下量过大,易造成

新的弯曲。

矫直道次:取决于矫直效果。道次太少钢板矫不平,道次太多影响轧制作业。一般为3~5道,多者7道。

本设计采用辊式矫直机,矫直5道次。

3.2.5.3 翻板、表面检查及修磨

为了实现对钢板上、下表面的质量检查,常设置有翻板机。本设计采用曲柄式翻板机。

3.2.5.4 划线与剪切

划线的目的是为了将毛边钢板剪切或切割成合格的最大矩形。划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用扁钢锭轧制的钢板,一定要合理地划出头部缩孔部位的长度,以便切尽。一般要求划在帽沿线下50mm处。

(2)对有缺陷的部位、厚度不合格部位,要尽量让开,不得划入成品尺寸范围。

(3)正常情况下,两侧边的划线宽度应基本一致。

(4)要考虑温度的收缩量。

(5)划线应依钢板形状而调整,力求获得最高成材率。

划线的方法有人工划线,小车划线和光标投射等。本设计采用小车划线。

剪切机的任务是切头、切尾、切边、剖分、定尺剪切及取样。中厚板生产中常用的剪切机形式有:

飞剪机:横向剪切运动中的轧件(钢坯、钢板、带钢);主要用于定尺,剪短轧件。常见的飞剪机有:圆盘式飞剪、滚筒式飞剪、曲柄摇杆式飞剪和摆式飞剪等。

斜刀片式剪切机(通称铡刀剪):斜刀片剪切机既适用于热状态也运用于冷状态钢板的剪切;对钢板厚度适应性强,40毫米以下的钢板均能剪切。

圆盘式剪切机:常用来剪切钢板的侧边,也可用于钢板纵向剖分成窄条。圆盘剪一般均要配有碎边机构。

滚切式剪切机:滚切式剪切机是在斜刃铡刀剪的基础上,将上剪刃做成园弧型。滚切式剪切机有双边剪和定尺剪两种类型。优点:切边整齐,剪刃间隙自动调整,自动快速更换上下刀片,具有激光划线装置,剪切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火焰切割:厚度大于50mm的厚钢板一般采用火焰切割,也叫氧气切割。

本设计选用曲柄摇杆式飞剪、滚切式剪切机和火焰切割机。

3.2.5.5 钢板的标志与包装

钢板的标志的形式有:永久性的钢印:其钢印内容一般包括钢号、炉罐号、批号及专用印记。醒目的油漆喷印:其喷印内容一般包括钢号、炉罐号、批号、块号、生产单位和日期、检验标准号、钢板规格尺寸、商标及专用标志。如认可徽记等。涤纶标笺:近年来,有些中厚板厂为便于用户验收,在钢板侧边加贴涤纶标笺,得到推广。涤纶标笺上的内容包括钢号、批号和厚度。

3.2.5.6 钢板的质量检验

对钢板进行质量检验的目的是验证钢板能否满足有关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正确评定其质量水平。检验的依据是国家标准、有关的行业标准、国外标准、企业内控标准以及用户提出的技术协议等。

一般中厚板产品的检验主要对产品材质、内部质量、尺寸、加工性、环境性、平直度、外观等方面进行检验。多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化学实验、探伤等方法进行实验性检测。

本设计对产品材质等方面采用拉伸实验的方法进行检测,内部质量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等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

中厚板表面热处理技术

中厚板表面热处理技术 金属表面处理的方法 1 前言 中厚板的控轧控冷工艺发展很快,目前很大一部分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钢板可以取代热处理钢板,即可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从质量和性能上说也不次于热处理钢板。 然而,从当今的中厚板控轧控冷技术水平来说,中厚板的表面热处理工艺仍然还不能取消。这是因为:1)从工艺上说,退火、回火、调质、缓冷等表面处理用控轧控冷工艺还实现不了;2)从钢种上说,耐压、耐候、抗压板、海上平台板、模具工具板、高中压锅炉容器板、合金结结板、桥梁板、不锈钢板及高牌号管线与船用板等,目前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尚有困难;3)从板厚上说,控轧控冷工艺多用于板厚在30mm以下。而且线外热处理钢板的性能比较均匀稳定,偏差也小。特别是热轧钢板性能不合要求时,通过线外热处理尚有补救的可能,一些控轧后钢板还可作为热处理的基板,使热处理钢板性能达到更高更完美。 当前,宽厚板性能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一个现代化宽厚板厂的热处理工序,应该说是确保生产出高性能钢板所不可缺少的。 2 中厚板热处理的特点 2.1 处理种类齐全 随着用户对中厚板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其他钢材相比,中厚板热处理种类要求更加齐全,有正火(常化)、调质(淬火+回火、正火+回火)、高温回火、退火、淬火(水淬、油淬)及缓冷等方法,通常以正火处理最为普遍。 2.2 热处理量大 在热轧钢材中以中厚板热处理量较大,一个现代化中厚板厂热处理量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 2.3 处理钢板尺寸与面积大 热处理中厚板最宽可达5400mm,最长达到27m,一般要求长达18m,因此,炉子尺寸很大,有的热处理炉内宽达5800mm,长达102m。 2.4 钢板单重大 一块钢板通常重达20t~30t,最重可达到1250t,因此,需要为之配套装出炉机械与吊车安置大吨位的设备。 2.5 淬火和快冷用水量大 由于钢板单重大,淬火与快冷瞬间用水量高达10000m3~14000m3,供水系统很庞大,多数都需设有储水池或水塔来满足。 2.6 钢板易瓢曲变形与划伤 钢板高温急冷、喷水不均匀,容易引起不均匀变形,造成钢板瓢出,需有强力矫平设备。钢板高温转运时,下表面容易划伤和粘铁皮,因此,现代化炉多采用抛丸法除铁皮和保护气氛辐射管加热方式。 2.7 在线热处理 利用轧后高温进行在线直接淬火与快速冷却处理,可以减少热处理设备和节省燃耗。现在国内外都普遍在轧机后安设快冷装置,已成为一项非常实用的新技术。 3 热处理方法种类 中厚板热处理种类较多,通常有正火(常火)、回火、淬火、退火及缓冷等六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现代中厚板生产以正火居多,近年来调质处理也增多。

热轧钢管生产工艺流程

热轧钢管生产工艺流程 2.1 一般工艺流程热轧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坯料轧前准备、管坯加热、穿孔、轧制、定减径和钢管冷却、精整等几个基本工序。 当今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的一般主要变形工序有三个:穿孔、轧管和定减径;其各自的工艺目的和要求为: 2.1.1 穿孔:将实心的管坯变为空心的毛管;我们可以理解为定型,既将轧件断面定为圆环状;其设备被称为穿孔机。对穿孔工艺的要求是:首先要保证穿出的毛管壁厚均匀,椭圆度小,几何尺寸精度高;其次是毛管的内外表面要较光滑,不得有结疤、折叠、裂纹等缺陷;第三是要有相应的穿孔速度和轧制周期,以适应整个机组的生产节奏,使毛管的终轧温度能满足轧管机的要求。 2.1.2 轧管:将厚壁的毛管变为薄壁(接近成品壁厚)的荒管;我们可以视其为定壁,即根据后续的工序减径量和经验公式确定本工序荒管的壁厚值;该设备被称为轧管机。对轧管工艺的要求是:第一是将厚壁毛管变成薄壁荒管(减壁延伸)时首先要保证荒管具有较高的壁厚均匀度;其次荒管具有良好的内外表面质量。 2.1.3 定减径(包括张减):大圆变小圆,简称定径;相应的设备为定(减)径机,其主要作用是消除前道工序轧制过程中造成的荒管外径不一(同一支或同一批),以提高热轧成品管的外径精度和真圆度。对定减径工艺的要求是:首先在一定的总减径率和较小的单机架减径率条件下来达到定径目的,第二可实现使用一种规格管坯生产多种规格成品管的任务, 第三还可进一步改善钢管的外表面质量。 20 世纪80 年代末,曾出现过试图取消轧管工序,仅使用穿孔加定减的方法生产无缝 钢管,简称CPS,即斜轧穿孔和张减的英文缩写),并在南非的Tosa厂进行 了工业试验,用来生产外径:33 .4?179 .8 mm,壁厚3.4?25mm的钢管,其中定径最

中厚板综述分析

综述(中厚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902 XX 2013,0401 1.中厚板简介 中厚钢板大约有200 年的生产历史,它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项钢材品种,被广泛用于大直径输送管、压力容器、锅炉、桥梁、海洋平台、各类舰艇、坦克装甲、车辆、建筑构件、机器结构等领域。具品种繁多,使用温度要求较广(-200~600),使用环境要求复杂(耐候性、耐蚀性等),使用强度要求高(强韧性、焊接性能好等)。 一个国家的中厚板轧机水平也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装备水平的标志之一,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反映。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对中厚钢板产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品种质量上都已提出厂更高的要求。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与钢带合称板带钢。 2.中厚板生产的总体概况 根据《2011中国钢铁工业年鉴》,中国现有中厚板轧机总生产能力为9331万t/a,2012年共生产中厚板7221万t,其中特厚板708万t、厚板2432万t、中板4081万t。 近年来,国内中厚板不仅在产量上增长迅速,而且在品种开发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屈服强度高于960Mpa级的高强工程机械用钢,高强韧耐磨钢NM360,NM400,NM500,NM550也已经能生产,并分别制定了国家标准。低温压力容器钢方面,已经开发出确保-196℃低温韧性的LNG储罐用9Ni钢,中温抗氢钢15CrMoR、14Cr1MoR、12Cr2Mo1VR;开发出的抗拉强度610MPa级的Q420qE钢板已经成功应用于南京大胜关高铁大桥;屈服强度级别为420、460MPa 的高建钢也已应用于水立方、鸟巢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并已能生产460、550MPa级超高强船板、海洋平台用钢及690MP A级齿条钢;X80级管线用钢已经成功大批量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并具备了X100及X120超高强韧管线钢的生产能力;用于第3代核技术建造反应堆安全壳用钢板SA738GRB也已国产化。

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docx

.................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1 月15 日 一.选题背景 1.1题目来源 冶金行业经过了近8年的高速发展,行业的钢材产能已经达到近6亿吨/年。已有和在建的中厚板生产线近70条,中厚板生产能力达到接近7000万吨/年。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周期的调整,钢铁产品市场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冶金企业如何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实现技术和产品的转型成了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各中厚板生产厂纷纷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特点、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客户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战略定位。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全力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坚持不懈地开发生产其他企业无法生产或难于生产的市场短线、高档产品。高档次产品开发离不开性能控制技术,性能控制的新技术不仅提高钢板的性能,还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 1.2项目概述: 经过对国内外中厚板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前景预测,综合对当地各种物料供应、能源等其它资源的分析,我们选择区域与资源优势居一体的唐山曹妃甸地区作为建厂厂址,设计一座年产量150万吨4300热轧中厚板车间,并且能够生产规格齐全、性能优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1.3中厚板简介 中厚钢板:厚度大于4mm的钢板属于中厚钢板。其中,厚度4.0-20.0mm的钢板称为中厚板,厚度20.0-60.0mm的称为厚板,厚度超过60.0mm的为特厚板。 中厚板的用途: 中厚板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容器制造、造船、桥梁等行业,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其需求量非常之大,范围也十分广。 (1)造船钢板:用于制造海洋及内河船舶船体。要求强度高、塑性、韧性、冷弯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都好。 (2)桥梁用钢板用于大型铁路桥梁。要求承受动载荷、冲击、震动、耐蚀等。 (3)锅炉钢板:用于制造各种锅炉及重要附件,由于锅炉钢板处于中温(350℃以下)高压状态下工作,除承受较高压力外,还受到冲击,疲劳载荷及水和气腐蚀,要求保证一定强度,还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弯性能。 (4)压力容器用钢板: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化工气体分离和气体储运的压力容器或其

硫酸生产工艺流程知识分享

硫酸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以硫铁矿为原料的接触法硫酸生产工艺。它的主要工序包括硫铁矿的焙烧、炉气的净化、气体的干燥、二氧化硫的转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基本工艺流程图如下: 1-沸腾焙烧炉;2-空气鼓风机;3-废热锅炉;4-旋风除尘器;5-文氏管;6-泡沫塔;7-电除雾器;8-干燥塔;9-循环槽及酸泵;10-酸冷却器;11-二氧化硫鼓风机;12,13,15,16-气体换热器;14-转化器;17-中间吸收塔;18-最终吸收塔;19-循环槽及酸泵;20-酸冷却器 经过破碎和筛分的硫铁矿或经过干燥的硫铁矿,送入沸腾焙烧炉l下部的沸腾床内,与经空气鼓风机2从炉底送人的空气进行焙烧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炉气从沸腾炉顶部排出,进入废热锅炉3。矿渣则从沸腾床经炉下部的排渣口排除。

炉气在废热锅炉内冷却到约3500C,用以生产3.82Mpa、450摄氏度的过热蒸汽。主要的蒸汽蒸发管束设在废热锅炉内。装设在焙烧炉沸腾床内的冷却管也作为废热锅炉热力系统的一部分,与锅炉的汽包连接,用以回收部分焙烧反应热。 从废热锅炉出来的炉气,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矿尘,经旋风除尘器4初步除尘后,进入净化系统。废热锅炉、旋风除尘器除下的矿尘,与沸腾焙烧炉排出的矿渣一起送往堆渣场,等待进一步处理或出售。净化系统包括文氏管5、泡沫塔6和电除雾器7。文氏管对炉气进行除尘和降温,炉气经文氏管后,其中绝大部分矿尘被除去。泡沫塔对炉气进一步除尘、降温。在文氏管和泡沫塔中,炉气中所含的微量三氧化硫,从硫酸蒸汽形态转变成酸雾;砷、硒和其他一些金属的氧化物则成为固态粒子,从气相中分离出来;它们一部分与炉气中残存的微量矿尘一起被洗涤除去,另一部分随气体进入电除雾器,在高压静电作用下被清除干净。 通常,控制出净化系统的炉气温度在400C以下,以保证干燥-吸收系统的水平衡。 净化系统中排出的高含尘的稀酸送入污水处理系统,经CN 过滤器处理后抽回系统循环使用。 经过净化的气体,在干燥塔8中被循环淋洒的浓硫酸干燥。干燥酸的浓度一般维持在93%左右。由于在气体被浓硫酸干燥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所以在干燥塔硫酸循环系统中设有酸冷却器10,用冷却水把热量移走,为了减少气体夹带硫酸雾沫对

中厚板生产现状与工艺变化研究

中厚板生产现状与工艺变化研究 摘要:我国的中厚板生产技术将伴随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及下游产业的需求变化而快速发展。中厚板生产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以高强、专用特殊板为主,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TMCP和微合金化为主,辅之以满足下游用户特殊需要的探伤、喷丸和热处理等工艺。在供求关系上,目前的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通过3~5年时间将达到供求的动态平衡,逐步实现高档次、高质量产品100%国产化。 关键词:中厚板;轧机工艺;装备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中厚板轧机发展较快,产品和工艺装备的升级也如雨后春笋。但要真正生产高档次的钢板,仍有一些差距。目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系统需求的高强、高压、耐候、耐蚀和抗裂等特殊要求的管线、石油储罐和石油平台用钢等,仍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我国的中厚板生产也同我国的钢铁工业一样,需要有一个从量到质、从大到强的转变。 1、我国中厚板轧机生产线现状 1.1中厚板轧机现状 就中厚板轧机而言,目前可以分为三类:即4300mm和5000mm的主轧机为A 类。近两年建成投产的生产线具有轧制压力大(80MN~100MN)、板幅宽、前后工序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瞄准的是中厚板的高端产品。厂家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和技术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为主,如宝钢、鞍钢和沙钢等;B类主要是以3.5m轧机为代表的中档水平轧机,其轧制压力居中偏高(50MN~70MN),前后工序的配套正在逐步完善,主要被技术实力雄厚、目前还不能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拥有,如首钢和济钢等;C 类轧机以生产传统的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由一些老企业和部分新兴的民营企业所拥有,如营口和文丰等。目前各大钢铁企业和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在扩张规模的同时,也在工装水平上和配套工序上对中厚板工艺进行新一轮的升级和技术改造,甚至是异地建设全新的中厚板厂,这些升级改造后和新建的装备将全面提升我国中厚板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可以预计,在2008年之前,对于我国国民经济需要的高档中厚板产品国内即可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就像欧洲一位钢铁专家断言,目前中国已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装备,不出3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钢铁强国。根据钢协的统计,近几年我国中厚板轧机的规格、数量。 1.2中厚板轧钢生产线工艺装备的现状 中厚板轧钢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是在钢坯质量一定的前提下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轧钢厂是以轧机为中心,其余的装备往往是因陋就简,尤其是在以普材为主的生产厂更是如此。轧制中厚板时尽管在加热和精整工序上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如不产生划伤、提高剪切质量等,但是随着产品质量、品种规格、产品档次和用途等市场因素的变化,各生产厂已开始逐步重视并对整个工艺线进行分析、升级和改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厚板轧机生产线的总体装备水平与国外先进厂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规模小,装备水平低; (2)加热炉大部分为推钢式,加热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差; (3)轧机能力差距大,一是3m以下的轧机占总量的80%左右;二是轧制压力大部分为30MN~50MN; (4)后部精整能力不足,因陋就简。如矫直机能力不足,几乎没有冷矫;纵剪能力

炼钢生产流程图解

钢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炼铁、炼钢、轧钢等流程。 (1)炼铁:就是把烧结矿和块矿中的铁还原出来的过程。焦炭、烧结矿、块矿连同少量的石灰石、一起送入高炉中冶炼成液态生铁(铁水),然后送往炼钢厂作为炼钢的原料。 (2)炼钢:是把原料(铁水和废钢等)里过多的碳及硫、磷等杂质去掉并加入适量的合金成分。 (3)连铸:将钢水经中间罐连续注入用水冷却的结晶器里,凝成坯壳后,从结晶器以稳定的速度拉出,再经喷水冷却,待全部凝固后,切成指定长度的连铸坯。 (4)轧钢:连铸出来的钢锭和连铸坯以热轧方式在不同的轧钢机轧制成各类钢材,形成产品。 炼钢工艺总流程图

炼焦生产流程:炼焦作业是将焦煤经混合,破碎后加入炼焦炉内经干馏后产生热焦碳及粗焦炉气之制程。

烧结生产流程: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 高炉生产流程:高炉作业是将铁矿石、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产生熔融铁水与熔渣之炼铁制程。 转炉生产流程:炼钢厂先将熔铣送前处理站作脱硫脱磷处理,经转炉吹炼后,再依订单钢种特性及品质需求,送二次精炼处理站(RH真空脱气处理站、Ladle Injection盛桶吹射处理站、VOD真空吹氧脱碳处理站、STN搅拌站等)进行各种处理,调整钢液成份,最后送大钢胚及扁钢胚连续铸造机,浇铸成红热钢胚半成品,经检验、研磨或烧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轧制成条钢、线材、钢板、钢卷及钢片等成品。

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图

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 20 [标签:纤维板,工艺流程] 纤维板生产工艺详细操作流程 特意为您推荐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工艺流程?2回答2009-12-17 ??哇哈哈是哪里生产的1回答2011-03-15 ??关于生产前1回答2011-03-14 更多纤维板工艺流程相关知识>> ?陶瓷纤维板 ?高密度纤维板 ?中密度纤维板 ?硬质纤维板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厂家 ?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 ?中密度纤维板价格 ?中密度纤维板国家标准 答案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削片—筛选 生产中厚板时原木不要求剥皮,但树皮允许体积分数小于8%%。原木装载机将小径木、枝桠材等木材原料放在储木台上,通过皮带运输机送入削片 机,削片机前装有金属探测器,避免带有金属的木材进入削片机。进入削片机 的木材被削成规格木片,经由螺旋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送人木片储仓储存。 由于软材硬材要按比例混合,所以采用两个储仓,分别储存软材和硬材木片。 储仓下部的出料装置能控制出料速度,根据工艺配比,由出料装置控制出料 量,使软硬木片按要求的比例均匀混合。软硬木片之比为3:7或4:6。混合木片的PH值最好能相对稳定在5,0---5,5之间。 然后,木片经皮带运输机送至振动筛进行筛分,筛选机一般有两层。在除 去过大的和过小的木片和杂物后,将合格木片送至清洗设备除去泥沙、小碎 石、污物及金属块等。木片清洗可分为水洗和干洗两种方式。根据我国原料 的现状,采用水洗较合适。但木片水洗耗水量大,又有污水处理问题,且造价 较高,虽然木片清洗的质量好,效率高,有利于纤维分离和板的质量,但生产中厚板的中小生产规模厂有不少还是采用了木片干洗方式。净化后的木片经螺 旋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送往热磨间。 2,热磨—施胶—干燥

轧钢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轧钢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1、棒材生产线工艺流程 钢坯验收f加热f轧制f倍尺剪切f冷却f剪切f检验f包装f计量f入库 (1)钢坯验收=钢坯质量是关系到成品质量的关键,必须经过检查验收。 ①、钢坯验收程序包括:物卡核对、外形尺寸测量、表而质量检查、记录等。 ②、钢坯验收依据钢坯技术标准和内控技术条件进行,不合格钢坯不得入炉。 (2)、钢坯加热 钢坯加热是热轧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 ①、钢坯加热的目的 钢坯加热的目的是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以便于轧制;正确的加热工艺,还可以消除或减轻钢坯内部组织缺陷。钢的加热工艺与钢材质量、轧机产量、能量消耗、轧机寿命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关系。 ②、三段连续式加热炉 所谓的三段即: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 预热段的作用:利用加热烟气余热对钢坯进行预加热,以节约燃料。(一般预加热 到 300?450°C) 加热段的作用:对预加热钢坯再加温至1150?1250°C,它是加热炉的主要供热段,决定炉子的加热生产能力。 均热段的作用:减少钢坯内外温差及消除水冷滑道黑印,稳定均匀加热质量。 ③、钢坯加热常见的几种缺陷 a、过热钢坯在高温长时间加热时,极易产生过热现象。钢坯产生过热现象主要表现在钢的组织晶粒过分长大变为粗晶组织,从而降低晶粒间的结合力,降低钢的可塑

性。过热钢在轧制时易产生拉裂,尤其边角部位。轻微过热时钢材表面产生裂纹, 影响钢材表而质M和力学性能。 为了避免产生过热缺陷,必须对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b、过烧 钢坯在高温长时间加热会变成粗大的结晶组织,同时晶粒边界上的低熔点非金属化 合物氧化而使结晶组织遭到破坏,使钢失去应有的强度和塑性,这种现象称为过 烧。 过烧钢在轧制时会产生严重的破裂。因此过烧是比过热更为严重的一种加热缺陷。 过烧钢除重新冶炼外无法挽救。 避免过烧的办法: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炉内氧化气氛,严格执行正确的加热制度和 待轧制度,避免温度过高。 ( C、温度不均 钢坯加热速度过快或轧制机时产量大于加热能力时易产生这种现象。温度不均的钢坯,轧制时轧件尺寸精度难以稳定控制,且易造成轧制事故或设备事故。 避免方法:合理控制炉温和加热速度;做好轧制与加热的联系衔接。 d、氧化烧损 钢坯在室温状态就产生氧化,只是氧化速度较慢而己,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氧化速度加快,当钢坯加热到1100-1200°C时,在炉气的作用下进行强烈的氧化而生成氧化铁皮。氧化铁皮的产生,增加了加热烧损,造成成材率指标下降。 减少氧化烧损的措施:合理加热制度并正确操作,控制好炉内气氛。 e、脱碳 钢坯在加热时,表面含碳量减少的现象称脱碳,易脱碳的钢一般是含碳量较高的优

精品热轧工艺流程

热轧工艺流程----初学必看 1.主轧线工艺流程简述 板坯由炼钢连铸车间的连铸机出坯辊道直接送到热轧车间板坯库,直接热装的钢坯送至加热炉的装炉辊道装炉加热,不能直接热装的钢坯由吊车吊入保温坑,保温后由吊车吊运至上料台架,然后经加热炉装炉辊道装炉加热,并留有直接轧制的可能。 连铸板坯由连铸车间通过板坯上料辊道或板坯卸料辊道运入板坯库,当板坯到达入口点前,有关该板坯的技术数据已由连铸车间的计算机系统送到了热轧厂的计算机系统,并在监视器上显示板坯有关数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无缺陷合格板坯的核对和接收。另外,通过过跨台车运来的人工检查清理后的板坯也需核对和验收,并输入计算机。进入板坯库的板坯,由板坯库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轧制计划确定其流向。 常规板坯装炉轧制: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的统一指令,由板坯夹钳吊车将板坯堆放到板坯库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由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从垛位上吊出,吊到板坯上料台架上上料,板坯经称量辊道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经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碳钢保温坑热装轧制: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的统一指令,由板坯夹钳吊车将板坯堆放到保温坑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由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从保温坑取出,吊到板坯上料台架上上料,板坯经称量辊道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经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直接热装轧制:当连铸和热轧的生产计划相匹配时,合格的高温连铸板坯通过加热炉上料辊道运到称量辊道,经称重、核对,进入加热炉的装炉辊道,板坯在指定的加热炉前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中一部分通过卸料辊道运输的直接热装板坯需通过吊车吊运一次放到上料辊道后直接送至加热炉区。如果炼钢厂可以实现直接热装板坯由上料辊道运送,则可减少部分吊车吊运作业。 板坯经加热炉的上料辊道送到加热炉后由托入机装到加热炉内,加热到设定温度后,按轧制节奏要求由出钢机托出,放在加热炉出炉辊道上。 加热好的板坯出炉后通过输送辊道输送,经过高压水除鳞装置除鳞后,将板坯送入定宽压力机根据需要进行侧压定宽。定宽压力机一次最大减宽量为350 mm。然后由辊道运送进入第一架二辊可逆粗轧机轧制及第二架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轧制,根据工艺要求将板坯轧制成厚度约为30-60mm的中间坯。在各粗轧机前的立辊轧机可对中间坯的宽度进行控制。 在R2与飞剪之间设有中间废坯推出装置,用于将中间废坯推到中间辊道的操作侧台架上。

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图教学内容

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 20 [ 标签:纤维板,工艺流程] 纤维板生产工艺详细操作流程 特意为您推荐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工艺流程?2回答2009-12-17 ??哇哈哈是哪里生产的1回答2011-03-15 ??关于生产前1回答2011-03-14 更多纤维板工艺流程相关知识>> ?陶瓷纤维板 ?高密度纤维板 ?中密度纤维板 ?硬质纤维板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厂家 ?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 ?中密度纤维板价格 ?中密度纤维板国家标准 答案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削片—筛选 生产中厚板时原木不要求剥皮,但树皮允许体积分数小于8%%。原木装载机将小径木、枝桠材等木材原料放在储木台上,通过皮带运输机送入削片 机,削片机前装有金属探测器,避免带有金属的木材进入削片机。进入削片机 的木材被削成规格木片,经由螺旋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送人木片储仓储存。 由于软材硬材要按比例混合,所以采用两个储仓,分别储存软材和硬材木片。 储仓下部的出料装置能控制出料速度,根据工艺配比,由出料装置控制出料 量,使软硬木片按要求的比例均匀混合。软硬木片之比为3:7 或4:6。混合木片的PH值最好能相对稳定在5,0---5,5之间。 然后,木片经皮带运输机送至振动筛进行筛分,筛选机一般有两层。在除 去过大的和过小的木片和杂物后,将合格木片送至清洗设备除去泥沙、小碎 石、污物及金属块等。木片清洗可分为水洗和干洗两种方式。根据我国原料 的现状,采用水洗较合适。但木片水洗耗水量大,又有污水处理问题,且造价 较高,虽然木片清洗的质量好,效率高,有利于纤维分离和板的质量,但生产中厚板的中小生产规模厂有不少还是采用了木片干洗方式。净化后的木片经螺 旋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送往热磨间。 2,热磨—施胶—干燥

中厚钢板的生产

中厚钢板的生产 中厚板热处理的要紧方式 中厚钢板热处理的要紧方式有正火、调质(淬火+高温回火)、正火+控冷、正火+回火、回火、退火、直截了当淬火(DQ)、直截了当淬火+回火等。其中,处理量最大的是正火板,包括正火+回火,大约占所有热处理产品的70%左右;其次是调质板,占15%左右;其它如回火等占15%。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 1 正火工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正火也叫常化或正常化,其目的在于使上一道工序中产生的非正常组织(如铁素体晶粒粗大、魏氏组织、带状组织、非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产物等亚共析钢组织缺陷)通过重结晶、平均化组织予以改善(对低碳钢为细小等轴铁素体+平均分布的块状珠光体组织),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正火能够作为预备热处理,也能够作为最终热处理。对机加工零件的结构钢来讲,正火多半作为预备热处理,为随后的切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做组织预备;对低碳低合金钢板来讲,正火差不多上作为最终热处理,使钢板具有所要求的组织,从而使其具有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钢板正火处理后晶粒细、碳化物分布平均,力学性能良好。正火工艺可使目前普遍应用的以Nb、V、Ti等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低(微)合金高强度钢板12的延伸、低温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大幅改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火在提升热轧低碳低合金钢板的工艺性能的同

时,往往降低钢的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一样降低20~50MPa,关于控轧控冷钢板严峻的可降低80~120MPa。因此,为保证钢板的交货性能,在正火钢板成分设计时,应不同于一样控轧控冷钢板,可适当增加C、Mn 等固溶强化元素以提升强度(注意碳当量指标不要过高),尽管热轧后钢板的延伸率或冲击功有所降低,但这两项指标在正火处理后会有大幅提升。 2 正火+控冷(+回火)新工艺 常化炉除处理“双高”产品外,另一大作用是挽救专门多热轧后延伸或冲击不合产品,减少改判率。但随之而来的一个咨询题是一些延伸、冲击不合需挽救的产品本身强度富裕量小,容易导致处理后强度反而不合。这除了在正火温度、时刻上能够做一些调整外,还能够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为防止专门多钢板正火后强度大幅降低,目前国内武钢、舞钢、重钢、太钢等都开发了正火+操纵冷却的工艺,利用炉后淬火机或简易水冷设施等进行正火后弱水冷(水雾等)的工艺,可较好地补偿钢板的强度缺失,依据太钢体会,钢板强度可提升10MPa。关于操纵冷却后钢板性能波动较大的钢种或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中规定正火后加速冷却必须回火的 钢种还可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3 正火+回火 在锅炉压力容器钢板处理中采纳较多,专门是CrMo钢多采纳正火+高温回火。 4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 近年来,超级钢、超低碳贝氏体钢等生产技术蓬勃进展,许多传统

中厚板生产工艺介绍

目录: 一、中厚板概述 二、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概况 三、中厚板分厂轧钢生产工艺 四、中厚板性能 一、中厚板概述 1、中厚板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项钢材品种,被广泛用于大直径输送管、压入容器、锅炉、桥梁、海洋平台、各类船舰、坦克装甲、车辆、建筑构件、机器结构等领域,其品种繁多,使用温度要求广泛(-20℃——600℃),使用环境要求复杂(耐候性、耐蚀性等),使用强度要求高(强韧性、焊接性能好等)。一般厚度在4mm以上的为中厚板(4——20mm的为中板,20——60mm为厚板,60mm以上的为特厚板)。 2、中厚板一般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力学性能要求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刚度等。工艺性能要求有:焊接性能、淬透性、加工性、耐候性、耐蚀性、耐磨性、耐疲劳性、高温特性、低温特性等。 二、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概述: 1、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是我国中厚板行业的重要的基地,年产量向80万吨迈进。主要产品有:造船用结构钢板、桥梁用钢板、锅炉用钢板、压力容器用钢板、优质碳素结构钢板、普通碳素结构钢板、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工程机械用钢板、耐火耐候高层建筑用钢板、特殊用途钢板等。先后为三峡工程、芜湖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国家大剧院、北京电视塔、国家体育场、国家图书馆、北京奥运工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钢板,许多产品都取代了进口的产品,成为“双高”产品中的佼佼者。 2、中厚板分厂主要的设备有:板坯修磨机、二座推钢式加热炉和一座步进式加热炉,立辊轧机、二辊轧机、四辊轧机各一座,控轧控冷系统,矫直、剪切、精整设备齐全,并有国内先进的热处理设备(三座常化炉) 三、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生产工艺 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生产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

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 一、硫酸庆大霉素产品说明 1、产品名称及化学结构 1.1产品名称:硫酸庆大霉素(Gentamycin sulfate ) 1.2化学结构: 1. 2.1结构式: ·2H 2SO 4 C 1: R 1=R 2=CH 3 C 2: R 1=CH 3 R 2=H C 1a : R 1=R 2=H 1.2.2分子式: C 1: C 21H 43N 5O 7=477.61 C 2: C 20H 41N 5O 7=463.58 C 3: C 19H 39N 5O 7=449.55 1.2.3分子量: C 1: 477.61 C 2: 463.58 C 3: 449.55 C 1、C 2、C 1a 为硫酸庆大霉素的三个组分,各组分与2个分子的硫酸相结合,其成分折干效价为590μ/ml 以上。 2、理化性质 2.1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吸水性强,稳定性高,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2.2比旋度:+1070~ +1210 3、产品质量标准 (查药典) 二、原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 1、发酵部分 O O N H R 1R 2N H 2O O O H N H O H C H 3N H 2O H N H 3

三、生产方法及原理简介 硫酸庆大霉素的生产是以绛红色小单孢菌()2号作为庆大霉素生产用菌种,在蒸汽消毒的培养基中不断扩大培养、发酵,通过菌种的次级代谢分泌出具有抑菌活性的庆大霉素。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出菌分泌的活性物质,经精制、转盐生产出硫酸庆大霉素原料药。用以制成各种硫酸庆大霉素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 四、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操作条件 硫酸庆大霉素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发酵生产、提取、精制、无菌压缩空气、无菌喷雾干燥。

中厚板热处理

1.1我国热处理技术发展 热处理是温度与时间相互配合的一项工艺,因此,热处理是通过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度,使钢的成分与组织发生扩散、再结晶的变化,也可促进或阻止其组织与成分的转变、析出,以期达到所要求的各种性能。 我国现代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3个时期,即1949——1965年,7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恢复经济,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建设了一批大型现代化的骨干企业,其中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机床和工具、轴承等机械厂大都设置了热处理车间或工段;购买了大批原苏联制造的箱式炉、井式渗碳炉和回火炉及盐浴炉、高频淬火加热设如备等,并建立了自己的电炉厂, 各厂应用的热处理技术基本上是常规技术 企业技改的强劲势头给设备制造业带来更多机会。在热处理加热炉中,箱式、井式和盐浴炉等常规设备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需要更多的是工艺先进、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和无污染的设备。这就要求制造厂能清楚、准确地把握国内外新设备发展动向和用户的市场需求,提出自己的产品发展规划和实现目标的措施。 热处理工艺材料(淬火剂、渗剂、防渗剂、气氛和盐浴)和辅助材料(清洗剂、防锈剂、干燥剂、催化剂等)是热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优质工艺材料,就不能保证热处理零件和各种制品的优异质量。在热处理工艺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是淬火剂。 1.2国内中厚板热处理工艺与设备发展现状 目前在中厚钢板的生产中控轧控冷(TMCP)工艺已普遍应用,并在管线钢、高强度结构钢、海洋平台用钢、造船板等的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钢板的综合性能,节约了宝贵的合金元素。但是,TMCP处理的钢板性能离散度较大,而且一些钢种要求很苛刻的临界轧制。因此,对于生产厚规格、高性能钢板,尤其是要求性能均匀性比较高的锅炉压力容器钢板、桥梁钢板、高层建筑钢板、Z向钢板等,传统的离线热处理方式仍然是难以替代的。 因为对于需要热处理的钢板来说,一般40mm以上的厚规格钢板受剪切能力限制,需要火焰切割,而且热处理的钢种很多要求逐张探伤。因此,在厂房设计时要留有足够的场地,否则将严重制约生产能力的发挥。 探伤一般可安排在热处理之前,这样探伤不合可直接改判以节省热处理费用,但正火通过再结晶细化均匀组织,对于某些微小的探伤缺陷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因此,有些品种可安排在热处理之后探伤。但是,热处理对于大的分层和夹杂造成的探伤缺陷基本无能为力。 1.3中厚板热处理的主要方式 中厚钢板热处理的主要方式有正火、调质(淬火+高温回火)、正火+控冷、正火+回火、回火、退火、直接淬火(DQ)、直接淬火+回火等。其中,处理量最大的是正火板,包括正火+回火,大约占所有热处理产品的70%左右;其次是调质板,占15%左右;其它如回火等占15%。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热轧工艺流程

2.2 生产工艺流程 2.2.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a) 板坯接收 吉钢1450mm热连轧厂的原料全部为公司新建连铸车间提供的合格连铸板坯。热连轧厂和新建连铸车间毗邻布置,连铸板坯通过以下3条路径运入热轧板坯库: (1) 上料辊道与连铸出坯辊道直接连接:主要运输直接热装轧制板坯; (2) 卸料辊道与连铸辊道直接连接:运输冷装板坯; (3) 过跨台车:运输连铸下线清理板坯。 通过辊道运入的连铸板坯到达热轧板坯库入口点前,有关该板坯的技术数据已由连铸车间的计算机系统送到了热连轧厂的计算机系统,并在监视器上显示板坯有关数据。板坯在进入热轧板坯库时,工作人员进行板坯号核对和板坯接收。 另外,通过过跨台车运来的下线清理板坯需核对和验收,并输入计算机。 板坯接收后,直接热装板坯由上料辊道直接送往加热炉;其余板坯则由跨间起重机吊运到板坯库内堆放。 b) 板坯入炉 连铸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有3种装炉方式:直接热装轧制(DHCR)、热装轧制(HCR)和冷装轧制(CCR)。直接热装轧制、热装轧制比例约占50%。 冷装轧制、热装轧制: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按照板坯库管理计算机指定位置堆放在板坯库内。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由跨间起重机将板坯逐块吊到板坯上料辊道上,再运送到板坯称量辊道进行板坯号核对、称重、测长等,然后根据装炉计划,将板坯运送到对应的加热

炉入炉辊道上进行定位,由加热炉装钢机装入加热炉加热。 直接热装轧制:当连铸与热连轧厂生产节奏相匹配时,可采用直接热装轧制,合格的高温连铸板坯直接送到上料辊道,再运送到板坯称量辊道进行板坯号核对、称重、测长等,然后根据装炉计划,将板坯运送到对应的加热炉入炉辊道上进行定位,由加热炉装钢机装入加热炉加热。 直接热装轧制需要连铸和热轧生产操作稳定,并积累一定经验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并可专门指定一座加热炉加热。 长尺坯采用单排装料,短尺坯可采用双排装料。 c) 板坯出炉 加热炉将板坯加热到指定的加热温度后,按照轧制节奏要求,用出钢机将板坯依次托出、放到加热炉出炉辊道上。经辊道输送到高压水除鳞箱清除板坯表面氧化铁皮。然后送往粗轧机。 若板坯出炉后,轧线不能轧钢,加热炉内又没有空位,则板坯将通过加热炉出炉辊道和板坯返回辊道返回板坯库,由跨间起重机将返回坯吊到指定区域堆放。 d) 轧制 除鳞后的板坯经辊道送到E1R1轧机,根据轧制规程,E1R1轧机经5~7道次轧制,将板坯轧制成25~60mm厚度的中间坯。 在轧制过程中,通过立辊轧机E1对板坯宽度进行控制,获得所需要的中间坯宽度;根据轧制规程要求,在粗轧轧制过程中,可用E1入口侧、R1出口侧的高压水除鳞集管清除板坯表面的二次氧化铁皮。 经粗轧机轧制后的中间坯经中间辊道送往热卷箱。中间辊道设有废品推出装置及废品收集台架,当中间坯轧废或精轧机故障时,可用废品推出装置将中间坯由辊道上推到废品收集台架上进行处理,避免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工艺标准经过流程

1,削片—筛选 生产中厚板时原木不要求剥皮,但树皮允许体积分数小于8%%。原木装 载机将小径木、枝桠材等木材原料放在储木台上,通过皮带运输机送入削片 机,削片机前装有金属探测器,避免带有金属的木材进入削片机。进入削片机 的木材被削成规格木片,经由螺旋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送人木片储仓储存。 由于软材硬材要按比例混合,所以采用两个储仓,分别储存软材和硬材木片。 储仓下部的出料装置能控制出料速度,根据工艺配比,由出料装置控制出料 量,使软硬木片按要求的比例均匀混合。软硬木片之比为3:7 或4:6。混合木 片的PH值最好能相对稳定在5,0---5,5之间。 然后,木片经皮带运输机送至振动筛进行筛分,筛选机一般有两层。在除 去过大的和过小的木片和杂物后,将合格木片送至清洗设备除去泥沙、小碎 石、污物及金属块等。木片清洗可分为水洗和干洗两种方式。根据我

国原料 的现状,采用水洗较合适。但木片水洗耗水量大,又有污水处理问题,且造价 较高,虽然木片清洗的质量好,效率高,有利于纤维分离和板的质量,但生产中 厚板的中小生产规模厂有不少还是采用了木片干洗方式。净化后的木片经螺 旋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送往热磨间。 2,热磨—施胶—干燥 木片经过磁鼓除去切片当中的铁块,进入热磨机前的预蒸料仓临时储存, 预蒸料仓的有效容积为6M3,装有料位指示器,可观测木片的过满或空缺。木 片经振动给料器,木塞螺旋进入垂直蒸煮器进行蒸煮软化,增加含水率,蒸煮 器配有!射线料位计,用来控制料位和预置蒸煮时间。木片在蒸煮软化后由 运输螺旋送人热磨机进行纤维分离。在热磨系统中配有起动分离器,热磨机 起动时,通常开始热磨的纤维质量不符合生产要求,这些不合格纤维通过排料

热轧板带工艺流程-初学者

热轧板带工艺流程----初学必看 1.主轧线工艺流程简述 板坯由炼钢连铸车间的连铸机出坯辊道直接送到热轧车间板 坯库,直接热装的钢坯送至加热炉的装炉辊道装炉加热,不能直接热装的钢坯由吊车吊入保温坑,保温后由吊车吊运至上料台架,然后经加热炉装炉辊道装炉加热,并留有直接轧制的可能。连铸板坯由连铸车间通过板坯上料辊道或板坯卸料辊道运入板坯库,当板坯到达入口点前,有关该板坯的技术数据已由连铸车间的计算机系统送到了热轧厂的计算机系统,并在监视器上显示板坯有关数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无缺陷合格板坯的核对和接收。另外,通过过跨台车运来的人工检查清理后的板坯也需核对和验收,并输入计算机。进入板坯库的板坯,由板坯库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轧制计划确定其流向。 常规板坯装炉轧制: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的统一指令,由板坯夹钳吊车将板坯堆放到板坯库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由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从垛位上吊出,吊到板坯上料台架上上料,板坯经称量辊道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经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碳钢保温坑热装轧制: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的统一指令,由板坯夹钳吊车将板坯堆放到保温坑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由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从保温坑取出,吊到板坯上料台架上上料,板坯经称量辊道称重、核对,然

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经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直接热装轧制:当连铸和热轧的生产计划相匹配时,合格的高温连铸板坯通过加热炉上料辊道运到称量辊道,经称重、核对,进入加热炉的装炉辊道,板坯在指定的加热炉前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中一部分通过卸料辊道运输的直接热装板坯需通过吊车吊运一次放到上料辊道后直接送至加热炉区。如果炼钢厂可以实现直接热装板坯由上料辊道运送,则可减少部分吊车吊运作业。板坯经加热炉的上料辊道送到加热炉后由托入机装到加热炉内,加热到设定温度后,按轧制节奏要求由出钢机托出,放在加热炉出炉辊道上。 加热好的板坯出炉后通过输送辊道输送,经过高压水除鳞装置除鳞后,将板坯送入定宽压力机根据需要进行侧压定宽。定宽压力机一次最大减宽量为350 mm。然后由辊道运送进入第一架二辊可逆粗轧机轧制及第二架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轧制,根据工艺要求将板坯轧制成厚度约为30-60mm的中间坯。在各粗轧机前的立辊轧机可对中间坯的宽度进行控制。在R2与飞剪之间设有中间废坯推出装置,用于将中间废坯推到中间辊道的操作侧台架上。中间坯由带保温罩的中间辊道输送到切头飞剪处切头、切尾,保温罩有利于减少中间坯的热量损失和带坯头尾温差。 飞剪前设有边部加热器,边部加热器可减少中间坯边部与中间部位的温度差,提高带钢性能的均匀性,提高轧件板型质量。切头飞

热轧的工艺流程

热轧的工艺流程 1.主轧线工艺流程简述 板坯由炼钢连铸车间的连铸机出坯辊道直接送到热轧车间板坯库,直接热装的钢坯送至加热炉的装炉辊道装炉加热,不能直接热装的钢坯由吊车吊入保温坑,保温后由吊车吊运至上料台架,然后经加热炉装炉辊道装炉加热,并留有直接轧制的可能。连铸板坯由连铸车间通过板坯上料辊道或板坯卸料辊道运入板坯库,当板坯到达入口点前,有关该板坯的技术数据已由连铸车间的计算机系统送到了热轧厂的计算机系统,并在监视器上显示板坯有关数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无缺陷合格板坯的核对和接收。另外,通过过跨台车运来的人工检查清理后的板坯也需核对和验收,并输入计算机。进入板坯库的板坯,由板坯库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轧制计划确定其流向。 常规板坯装炉轧制: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的统一指令,由板坯夹钳吊车将板坯堆放到板坯库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由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从垛位上吊出,吊到板坯上料台架上上料,板坯经称量辊道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经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碳钢保温坑热装轧制:板坯进入板坯库后,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的统一指令,由板坯夹钳吊车将板坯堆放到保温坑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由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从保温坑取出,吊到板坯上料台架上上料,板坯经称量辊道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经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直接热装轧制:当连铸和热轧的生产计划相匹配时,合格的高温连铸板坯通过加热炉上料辊道运到称量辊道,经称重、核对,进入加热炉的装炉辊道,板坯在指定的加热炉前测长、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中一部分通过卸料辊道运输的直接热装板坯需通过吊车吊运一次放到上料辊道后直接送至加热炉区。如果炼钢厂可以实现直接热装板坯由上料辊道运送,则可减少部分吊车吊运作业。板坯经加热炉的上料辊道送到加热炉后由托入机装到加热炉内,加热到设定温度后,按轧制节奏要求由出钢机托出,放在加热炉出炉辊道上。 加热好的板坯出炉后通过输送辊道输送,经过高压水除鳞装置除鳞后,将板坯送入定宽压力机根据需要进行侧压定宽。定宽压力机一次最大减宽量为350mm。然后由辊道运送进入第一架二辊可逆粗轧机轧制及第二架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轧制,根据工艺要求将板坯轧制成厚度约为30-60mm的中间坯。在各粗轧机前的立辊轧机可对中间坯的宽度进行控制。在R2与飞剪之间设有中间废坯推出装置,用于将中间废坯推到中间辊道的操作侧台架上。中间坯由带保温罩的中间辊道输送到切头飞剪处切头、切尾,保温罩有利于减少中间坯的热量损失和带坯头尾温差。 飞剪前设有边部加热器,边部加热器可减少中间坯边部与中间部位的温度差,提高带钢性能的均匀性,提高轧件板型质量。切头飞剪配有中间坯头尾形状检测仪及剪切优化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