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调查·策略·设计)

景观设计学(调查·策略·设计)
景观设计学(调查·策略·设计)

译者自序: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调查——景观设计学研究思想的论述,前四章

策略——研究思想的实践途径,第五至十三章

设计——探索任意研究活动融入景观设计时间的可能方式

█把握作者的一个体系与两个核心理念:

一个体系:景观设计学知识体系。

?景观设计学最初不过是一门手艺好几个世纪之后才成为标准化的职业,并最终缓慢进化为复杂精深的学科。景观设计这个词语就是一个抽象的知识体系,一个不断进化的学、知、行半自主系统,在系统的一致意见指导下产生、认证和消亡。经过反复的调查和研究,这些知识体系不断进行自体更新?(Deming 2009,vi;书1.3节)

书中对景观设计学知识体系的论述始终贯彻两个理念:

首先是系统论。大到景观设计学研究,小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都是系统,都有自身明确的框架、界限和层级结构。

连贯性。各种系统出了上下级关系之外,同一层级之间尽管存在针锋相对之处,但其间仍然是连续的轴线,而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本书作者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彼此间关系倾向性与可能性的探讨)

█前四章是本书理论性的展示,接下来的九章内容完全称得上一本研究工具书。

“每一章首先给出策略的定义和特色,让读者认识到其所属类别。接着通过简述已发表的研究案例来解释每个研究方法,其中列举的细节足以引发讨论和比较”(1.4节绘制整体框架)即,作者首先在引言部分搭建研究策略的框架,然后通过具体的研究实例来填充,最终的总结部分(Summary)又通过对研究适用性的论述为整个策略系统披上“合适的外衣”——自始至终,都把策略当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不是简单的实践途径。

第一章:

█本书旨在服务学科新晋研究者、评价者及学科研究和理论支持项目的客户,在一个理论框架内提出以下问题:

1.景观设计学科可行的研究策略是什么?

2.景观设计学研究者倾向于何种策略?

3.一个有效的研究策略如何形成并且如何评价?

任一研究项目的基础取决于引导研究的方向,而不是调查的方法;任一学科的成型取决于理论框架内特有的调查策略的实施。许多方法和技术都适用于各个学科。当这些方法和技术在一个统一的主导策略支配下,被综合应用于理论主张或具体实践时,就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学科特征。

█研究策略本质上是概念化的,由目的决定——即“为什么”发现,而非“如何”发现。

任何研究策略的属性都沿着主要维度来展开学术调查过程。

第一个维度就是调查目的,或者调查理论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创造或检验这个理论吗?

第二个维度就是调查研究背后的真理属性,或者认识论:事实是否独立于研究者和世界之外呢?还是居于两者之间?

█研究策略显然同研究设计息息相关,但比后者更为广泛和抽象。

研究策略将研究设计纳入更大的领域或思与行的蓝图中。

研究设计是某一思维策略实施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研究结构和逻辑;

研究方法是为了推行某一研究设计而制定的具体步骤;

研究技术是支持某一研究方法的数据处理和整理方式。

究其实质,我们所说的?策略?就是某一学术目的和认知定位指导下展开的方法论研究(即研究各种方法),并形成一个方法分类矩阵。往下一级,针对景观设计实例展开描述: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如何支持景观设计研究策略的施行。策略本身的形式和影响确实有限,但为调查研究及设计、方法和技术的选择提供背景和逻辑依据这一点却至关重要。术语层级如下:

1.策略:知识构成的思维和行动蓝图(9类策略划分)

2.研究设计:如何选择、构建或者限制研究证据的结构(比如取样框架或生成设计)

3.方法:调查步骤,其中一些适用于不止一种策略类型(比如史料编纂法和调查法)

4.分析技术:调查工具,几乎适用于各种策略和设计(比如深度访问、数据分析和编

码)

█学科背景的守门困境:

作者戴明认为,设计和规划行业内,学科普及的评价者和推广者对于可接受的研究模式也并非了如指掌,景观设计尤为如此。通过采访业内守门人中的关键线人——学术期刊编辑和顾问——询问他们对自身角色的思考,有以下三个主题反复出现:

·适用性:保持方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远比遵循某一特定规程或一套方法重要;

·相关性:景观设计研究者需要宽广的视野,但必须增强学术研究专业与社会相关性;·透明度:对“主流”科学规范应用于景观设计和设计为本的研究范畴的报道质量亟待提高,传播语言要简洁明了。

█随着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学科属性越来越多元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学科研究也会借用相关或平行领域内各种各样的研究传统。

或许景观设计的两难就是这种借鉴的结果。

其他学科对于知识体系形成及认证一直存在争议,现在随着借用输出到景观设计这个年轻的领域。这种体系之争,包括学科知识的主客观意见相左、混合策略的接受度不同,以及文理科同行评议标准的差异。景观设计对于多元化研究和知识体系的开放态度值得推崇,但其带来的认证问题却不会自行消失,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变得更加复杂棘手。

█对于景观设计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多元学科,其知识体系必须在学术和专业两方面达成一致,而不是厚此薄彼。不管是提出问题,还是强调重点,必须出自学科本身的需要;此时,

拿来参考的思想学派和学科标准都可抛在一边。从这个角度说,设计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属性同“纯粹”、抽象、客观等词汇完全不沾边;相反,它连同设计学科理论一起,带有历史、地域、实用和累加的属性。

这种学科知识的情境性是知识认证过程中学科守门人角色的强化,同时也是对透明传播必要性的强调,即学科作者要对主张的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做出解释,明确自身在学科内肩负的“连接”或者“翻译”传统的作用。

█景观设计类的应用型设计学科同传统研究领域在研究策略方面有相同的基础。景观设计学研究分类的发展虽然灵活且包罗万象,却不需要发明新的研究策略。

两个维度:

一方面,肯定归纳和推理两类策略的不同。概括来说,归纳是对已经存在的经验和实证展开调查,总结出对世界关系的描述与解释。而推理是理论的发展,还包括通过实验、评价和立论等一系列形式的理论和系统测试进行解释。

另一个维度是认知维度:一方面,是寻求独立于调查者之外的一个躲着多个事实真相的客观途径;另一方面,是主观和交互主体途径,研究个体和社会的相关事实。客观途径是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典型研究方法,重点在于如何扩大内在和外在的可信度:自然科学要不断地减少研究者本身带来的影响,人来学则通过随机取样来达到目的。艺术人文学科及不断涌现的新兴社会学科往往通过主观途径,即认可、甚至鼓励研究者在知识和事实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取样更倾向于个别事件,较少考虑其是否具有群体代表性。

█在上述两个维度四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分类矩阵被拓展成一些列过渡策略的组合。

不同于传统个归纳推理二元对立,本书还提出一种“自反途径”,即研究者在归纳和推理两个不同方向中往返穿行:参考事实不断调整理论主张,依据理论概念不断修正对事实的理解(包括实施类别、含义及重要性),同时挖掘理解的潜能和认知的新形式。实用主义哲学家查尔斯·皮尔斯(Charles Peirce)把既不属于归纳、也不属于推理的方法称为诱导(abduction),”推理证明事实必须如此,归纳表明事实可操作,而诱导仅仅提出一种可能性。”(peirce 1955, schobel 2006摘录)

█同时本书还提出建构主义这一概念,即存在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的认知出发点(Crotty1998),假定知识建立在研究者(及其所属社会环境)同既定事实(或一连串事实)的互动基础上,在此过程中永远无法摆脱研究者的主观臆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景观设计学科知识不是被发现,而是主动创造出来的;对它的理解也不能脱离创造情境(Greider &Gardovich 1994)。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它依然是固定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超越某个或者一群个体之外的世界里(Swaffield 2006)

第十二章投射设计:

?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导论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特征及范畴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复杂性与难点

设计艺术的特殊性

█设计艺术学研究者所面对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物、人的造物行为以及物的存在方式和与物有关的社会环境现象。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是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物与社会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是横跨艺术学、工学、管理学三大学科。

在方案策划、文本模型、艺术表现方面属于艺术学科;在材料工艺、技术生产、环境安全方面属于工科;在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系统管理方面疏于管理学学科。

三者之间并非互不相关、而是紧密联系,互为一体,由此构成了艺术设计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质在艺术科学研究和其他的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中也是少有的。

█正是由于物与人这一设计研究对象既具有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客体意识,也具有社会人文科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意识,构成了设计艺术的特殊性。也正因为设计的这种交叉、复杂的特殊性,使得设计艺术研究中对物的材料、工艺、技术、环境的判断把握,缺少自然科学研究那样的精确性,对各种设计现象、设计行为的解释和预测,通常也打不到社会、人文学科那种深刻程度。

设计艺术现象的复杂性

█首先是设计艺术类型的巨大差异性,将使研究所涉及的相关因素更为复杂多样,如服装设计与交通工具设计有着很大不同。

除此,设计类型范式在历史演化中还充满着复杂的变化:旧范式的巩固、遵循、突破、革新,新范式的实验、建构、完善、确立。类型之间的冲突、交融,类型之外各种因素的作用等等,这一切使设计类型的演化异彩纷呈、变化无穷,甚至会感到纷乱杂陈、难以把握。

█其次,设计行为的复杂性,设计必然涉及许多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历史的、文化的和其他的因素。

因此设计艺术学研究者往往要比美术学研究者、音乐学研究者要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数。设计艺术的制约因素和研究的特定制约

█设计艺术的制约因素很多,因此,设计艺术被称为?羁绊艺术?,即设计会受到工艺、技术等各种生产条件的限制,还会受到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因素的限制。

█设计研究的难点不只体现在设计的特殊性,复杂性及设计众多的限制上,还体现在要对这些复杂的限制的变数进行研究时,所受到的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纯艺术的研究中,根据

目标的需要,研究者对心理、审美、接受、体验可以反复地进行。但在设计研究中,研究者面对的对象是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因为商业的利益,他们可能不能获得准确的全部的商品数据,他们还必须注意在自己的研究与商业利益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线,设计研究者不能依附于某个企业来评判设计。

█每个研究者都会必然会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都会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和知识结构的问题,而难以对一些优秀的、超越历史的设计现象作出准确的评价。另一方面,设计艺术学研究往往需要研究者去确定设计史实,正本清源,纠正谬误、考证、厘清并阐述设计背后的意义。繁复、枯燥的理论,很难让设计家或公众理解。

█人们宁肯直接接触产品,也不愿通过阅读去把握设计的意义,这也就带来了对理论研究的轻视,研究的作用被降低,间接地制约了研究的发展。

二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方法论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方法论涉及到的是设计学研究过程的逻辑关系和设计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它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设计现象的一系列的命题及其理解。(如对设计现象的性质、设计的本质、主体如何阐释,研究者观察到的人工物及设计行为,通过什么方式能可靠地、准确地再现和理解)

命题间的逻辑性与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经验到的对象领域是一个可描述的系统。设计艺术学研究过程及结果与真实、客观性的联系。研究过程中的假设、场所都与经验真实相联系、使用的图例图表、量化工具也都有助于准确地表达客观性。

设计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对同一种设计现象,通常会有多挣解释方式,范式构成了这些不同的解释或者理论的基础,是我么泳衣知道观察和李健的模型或者框架。

理论方法的可检验性。设计艺术学研究中,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研究方法,一般可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也可借鉴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设计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对设计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的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如同医学研究那样,进行非常具体的、客观的观察,再通过反复对比、深入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准确的认识和结论。在这样的研究方法中,计量定量研究是最为有效的,也是最典型的一个特征。设计的人文主义方法论则强调在研究人工物和人类的设计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工物和自然物的区别、考虑到人的创造的能动性,考虑到设计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也就是充分突出人的作用,包括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的研究就是教具有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特征的。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设计艺术学研究者会综合各种研究方法、不一定只选择一类方法、也不会在研究论文的开头或者结尾写明是选用了哪一种研究方法,甚至还不一定会有意识地注意到方法论这方面的问题。其实在研究过程中,从资料文献的手机、择取、分析、判断、解释的方式到性质判断、假设推论、形成结果这一系列研究过程,都是在方法论的作用下进行的。)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方式

1.每一形式或类型均有自身的特定的方式和设计语言的表述表示,每一方式都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设计研究程序,并按此城市完成研究的全过程。一般来说,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具体方

式可归为两大类六种主要的方式:即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大类和历史性研究、实验性研究、调查研究、田野考察、逻辑论证、个案与综合研究的方式。

一门新兴的学科刚刚建立,在学科结构还不完善,研究尚未完全展开之时,就应该借鉴其他学科早已行之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准确观察、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以上两大类六大种方式就是设计学研究将其他学科城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到设计现象的研究中所选定的。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代表着两种同的探索方法,前一种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后一种被认为是科学主义的。

定性研究侧重于设计事物及活动的特征、象征和意义的分析与理解,最后明确理论,以文字语言描述,是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定量研究更多地势利用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设计学要科学地发展,对设计事物的量化的测量和计算式不可缺少的,?当我们描述和分析存在于过去或当代的人类社会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是用数字和数量[1]?。近100年来,计量分析法被引入人文社科的,包括历史学研究在内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1971年,哈佛大学有一项研究报告称,自1900-1965年全世界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定量的问题或发现(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进展的三分之二,占1930一来重大进展的六分之五?[2]。定量研究强调客观事实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只有当获得的资料经过计量工具用是来表示时,才能显示其研究的精确性与概括性。没有量化,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有些内容只能停留在印象臆想和未经证实的状态之中。

总体上看,后面这六种研究方式也多少反映出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性质,如历史性研究、田野考察和个案与综合研究具有定性研究的倾向,实验性研究、调查研究和逻辑论证比较多地体现出定量研究的倾向。因为设计学研究对于设计家来说,可能是一个设计阶段,或是个设计方案的评价,也许还会是环境保护方面的依据。对于设计理论家来说,研究的结果会以专题论文在学术刊物发表,或是在专题的学术会议上报告。选择一个特定的与研究主题相合适的研究方式,就可以探索到问题的核心,寻求到问题的答案。所以,本文对定量、定性研究的普遍作用做出分析研究,划分成六种方式,在讨论研究每一种方式时,都会提供相关的研究案例和研究者所需的文献信息。

各类资料的收集、分析,各种特定的技术和操作方法,是每一项设计学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任务,是研究的前奏和基础。研究工作后期的撰写研究论文,是设计学研究项目的最终形式。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或者是实验报告,都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方法的交叉与综合

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体系是在方法论的规定下,以六种基本研究方式,加上一些必要的技术性方法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Shiite为指导研究的一般性方法,方法论与其他特殊研究方式之间,构成了两种通用的范式: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在两种方法论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的,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甚至也会有交叉方法论。如悬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者,在用设计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定量的数据、图表、文献研究的方式的同时,也会深入实地研究,并加入场景分析甚至研究者的主观体验,这就类似于定性的人文主义研究手法。运用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者,在重视行为现象的背景的基础上,从个别的具体实例中,也会做出定量分析和逻辑论证,在得出结论后,也需检验其真实性,这些都类似实证的科学研究的方式。

这也就是说,在这些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在方式交叉,在方法上互通,技术上共用,达到彼此互补。方法论是实用科学,不是严格的形式科学。因此,方法论的目的是寻找那些对学科问题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思想方法。但是,方法论研究范式本身也会有缺陷,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也影响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甚至包括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解释。这样,在无形中可能会制约研究者的研究,影响到研究者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到70年代,人们发现了实证范式的问题,并对范式的缺

陷进行了批判,由此而运用了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解释性范式;而现在,又发展出一种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以求对社会问题有更新的认识。

将定量分析引入历史性研究,无疑能增强解释分析设计历史的综合能力,那些具有数量特征的历史现象较之一般的描述更准确、有力。也可将定性的手法纳入设计实验研究中,在实验过程中两种方法合用能发挥各不相同的作用。

9月22日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目标

设计艺术学研究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被动地服务于设计。被动地描述设计、证实设计和评判设计。实际上它主要扮演着四种主动的角色,即,①对设计提供有意义的指导;②积累设计知识;③建构生活现实;④完善设计艺术学科结构。

1.研究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

?设计实践是否受研究知识的指导?在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这些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被关注起来

一般常说的?设计?指的是物的形式方案的计划过程,根据委托者的要求,预算来规划、构思物的形式和形象,将设计者的创造包括主观性意见一起纳入方案,最终转化为各个细节丰富的设计文本,包括图稿、模型及三维动画演示,成为创造实物的依据。委托、需求、预算、构思、创作过程是一个不确定的生成过程,就像黑格尔与康德论述艺术作品是?理性的感性显现?,是?是诗意的驱使?一样。说到底,设计者在明确了需求、预算和目的之后在构思阶段以经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方案和文本原稿是一种设计的?灵感?。?灵感?固然重要,但它从主观经验中产生,有不系统性、不确定性和含糊、混乱的一面、设计活动是建立在科学的、规则化的框架之内的一种过程研究,其研究知识应由命题性的元素来定义,策略、功能、结构、技巧、假设、含意、文献、测定、数据等等,这一过程强调?客观性?与逻辑性。即使是一张设计草图,它也?可以是一个大的研究策略中的一个技巧?[1] 。现代设计图式的思维使草图不再仅仅是一张草图。它已成为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操作和研究方法,并对设计过程产生深刻影响。勒〃柯布西耶在其论述只能也附有大量分析草图,这些草图使他的论证更为充分、坚实、可信。这绝不是一个?灵感?的表现,而是审慎的、论证型研究的反应。盖里说:?我看图纸时试图挖掘出形式感、就像个淹没在纸中的人,那就是我从不认为他们是图的原因,只有时候我才能这么觉得。?[1] ?淹没在纸中?实际上就是在研究重点目标后,以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展开论证。草图只是意向设计中各种数据、策略等因素所组成的整体中的一部分,从中可看出研究在设计的每一环节的重要性。

还会有一些设计人员坚持认为,只是研究太过于理论化,太注重一些诸如设计原理、设计史的研究了,应该将这些基础研究让位于能理解设计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这一观点提出了设计基础研究余设计应用研究的相对价值问题,从表面上看,应用研究有助于实践过程的改进,而基础研究的影响相对要少很多。梅雷迪斯高尔〃D.高尔针对这一问题,举例医学研究成果作为对这种观点的反驳。科姆罗和瑞普斯做过一项关于心血管病与肺病治疗方面取得十项重大进展的研究,目的是发现有哪些知识体系使这十大临床技术达到了现有水平。在产生关键影响的所有研究中,基础研究占61.7%,其中几乎与心血管医学毫无关系的非临床导向的研究为36.8%,占分三份之一以上[1] 。在临床医学这样的非常注重实践过程的研究中,不属于其本质目的的研究也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回顾我们的设计艺术现状,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是很多。

但是要使设计理论研究获得类似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和历史学研究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需要设计界和理论界的共同努力。

2.研究对积累设计知识的应用

科学研究致力于解决问题,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有许多方法,血多知识积累,帮助你理

解和解决。了解当下景观设计流行趋势、常用材料、技术等信息是在正式动手之前,你需要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在设计过程中,假如问题出现了,以我们个人现有的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寻求新的知识来帮助,如果没有新知识的来源,我们就会束手无策。

设计知识并不是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供一个时间段使用,而是可以在更长的时间段内和更大的范围内为设计者提供信息,这就要求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一项研究能否为积累设计知识起作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

1)该项研究成果应对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具有一定意义或价值:无论价值意义是大是小,都会对设计知识的积累产生影响。

2)该项研究结果应该扩大现有文献,也就是说,研究的成果必须要对这个研究主题的知识整体做出贡献,无论增加其知识内容,扩展相关领域,或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更深一步,或者更具有挑战力的是用全新的理念、手法、角度重新装配这个研究主题,以获得更大的贡献。3)完成后的研究成果要纳入该研究主题的成果链,每一项研究成果几乎都是依靠当时的理论环境与研究结果来完成的,而这一结果在增加其知识内容、扩展器相关研究所作的贡献,又给后面的研究者提供了最新的知识来源。

3.研究过程中建构起生活现实

要研究如何在研究过程中建构起设计的生活现实(结论),先来参考一个简单模式:

几乎所有的设计产品都是通过生产来实现的,生产层面上而言,由技术和材料等组成,即其生产现实是由特定的物理、材质、及化学过程通过一定的技术来实现的,而生产方式又有手工业和大工业两大类。就生产方式在生活现实层面上的意义而言,在传统社会里以手工业生产方式制作产品,进入工业社会均以大工业生产的生产方式为主,生活其中的成员都会是用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设计者、制造者运用生产的首都内达到某一特定的使用功能目的,即生活中的实用。设计现象是由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生活方式所规定的,因此,设计研究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生活的现实。

一般认为,生活环境C是以客观的实际现实而存在,很难因设计者或研究者的意志而有所改变。如设计师将一把椅子设计成可以旋转的椅子,按客观性的具体现实解释,该旋转椅是独立于设计它的设计师,也独立于研究椅子过程中注意到它的旋转功能的研究者。当你对这把旋转椅进行观察,测出大量准确的数据之后,其结果就构成了椅子创新的科学知识,这些资料派出了人为意志,完全独立于观察者和研究者。这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纯客观地对物进行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强调生活环境是生活其中的人所构建的,根据这一认识,生活现实特征的存在是来自于人为的构建。

视角一:该设计师也许是把椅子的旋转作为解决特定的使用功能问题的手段;

视角二:使用者可能是把旋转椅看成是生活便捷的工具;

视角三:另外的使用者也会有如此的感受;

如此一来,旋转椅所构建的现实并非是一个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而是意义丰富的生活现实。

这样的研究方式与结构主义有关或被称为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认为科学研究应以多重的生活现实为研究重点,强电生活现实是构建起来的,是人构建了自身以及生活环境的特征,即人A创造了物B,构建了生活环境C,进而有构建了人本身A。

这样就促进研究者去寻找人构建生活现实的过程、途径和方式,直接的描述是A→B→C→A.为了了解其过程,研究者以访问A,获第一手资料,同时,研究者也要分析B,获得数据。信息提供者A和B,即人与物所作的构建A→B→C,取决于A与研究者的沟通,也取决于研究者对于B的认识和理解。反过来,研究者对设计者E→A,产品对研究者B→E也参与了一起构建。

因为研究者最终会产生研究成果E→F,这些成果一旦发表,就又构建起被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与现实。更为重要的是成果阅读,即F→C,读者会参照研究者的理解来认识和理解成果中所描述的生活现实,他们就是这样从结论出发再从事设计的开发与研究的。

4.研究完善设计艺术学学科结构

从事设计学研究工作,不应该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兴趣,也不只是为了完成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同时也是基于设计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我坚信,设计艺术学研究能够改善设计教育现状,对于设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完善设计艺术学学科结构同样重要。类似的证据,如工程学和医学学科从经验中走出,诞生出独立的学科并使其不断完善。还有就是艺术设计专业属性相同的建筑领域。大批建筑学研究对建筑学科的评价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研究者积累了大量的建筑知识。我们相信,在设计艺术领域,同样的奇迹也应该会出现,我们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建立起完善的设计艺术学理论体系,改进和完善当前的设计艺术现状和学科结构。

长远地看,设计艺术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是哪些建立和评价设计理论和完善学科结构的研究,缺乏对设计理论的关注,将导致整个设计之都充斥偶然的因素。学科结构不完善带来的是一些有重要价值的、真正能引起设计改革的方案计划得不到重视或研究,一些意义不大的设计研究会误导很多人,也会持续多年地耗费资源和时间。

一些突出理论和时间的边界问题,如伦理学、价值学、环境学等理论纷至沓来,已超越以前的系统论、信息论,对当前的设计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之前运用的理论包括传统的研究方式,哪些仍有价值,哪些应遭淘汰,新观念、新理论中又有哪些是适用的,哪些是虚幻的。另外,在设计实践活动中,一直有许多未知的领域进入,这些新的领域已超越了设计师个人的知识能力,也不在设计艺术学积累的知识范围之内。因此,设计者的研究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可能会寻求相关的研究者一起合作进行,如对一下特别复杂的设计,或针对性强的项目,当那些复杂的、特殊的知识并没有被设计者了解、掌握时,合作性研究就更显重要。

四设计艺术学研究过程

设计艺术学研究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并具有一定标准化的研究活动,其研究过程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从普遍意义上讲,可以将设计艺术学研究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确立研究课题;②拟定研究计划;③调查考察分析;④实验研究结论;⑤论文撰写报告。从研究性质上讲,又可分为理论研究过程与实践研究过程。

1.研究的五个阶段:

①确立研究课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并不轻松,要么想不出什么问题,觉得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要么抓住一些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的问题,重复他人的言几句过程和结论,或者列出一些设计的重大问题,超出了个人的研究能力,超出了一个课题、一片论文所能容纳的量。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选择课题这一过程充满主动性,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二是研究工作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研究者的兴趣、阅历、文化、素养、理论知识包括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条件、时间因素等会影响到研究,左右着选题。一般刚刚起步的研究者,只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来检验自己和知识,但是,研究工作受到的真正检验是,你的研究是否能积累学科知识,是否进入了学科知识链。看来,确定研究课题涉及许多内容,我们将在第三章详细论述这一问题。

②拟定研究计划。如果是学位论文,这份计划就是开题报告,它涉及到课题的概述、研究目的、研究的学术意义及用途、前人的研究综述、已做的前期准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预计的创新点,从编写大纲直到参考书目一一列出,是非常具体的一个方案。若是申报科研项目,那么项目申报计划书写得越全面、越细致越好,一份有理有据的研究计划,容易获得评审委员会的批准。计划是课题研究的指南,它可以陈述研究思想,列出重要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甚至画出时间进度表以便掌控。拟定研究计划阶段就是一个为实现研究目标而作的书面设计。

9.24

③调查考察分析。调查或考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料的收集再分析的过程。研究者往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或者直接接触研究对象,掌握必要的数据,了解实地环境;获得相关原始资料以后,对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通过计算机录入、转换、清理,形成可以进行分析的数据文件,然后,对数据资料作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综合归纳。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确保调研、数据、分析的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调查中若有错误就会被带入数据,影响分析。因此,调查、考察的第一步就必须细心认真,在处理资料时,更要谨慎处理。

④实验研究结论。这一阶段应该是真正的研究阶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做一些实验性研究。有些时候需要通过实验性研究来确证设计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如果言行研究表明该设计可行,有其优点,就可将此作为支持性证据,在结论中表明。在尽最大可能收集分析了关于一个课题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界定、诊断或提出问题所在,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其中会有几个反复循环,有时研究者就是设计者,一个研究过程可以运用一下多个?阶段?:计划、设计、可行性、技术、制作、运行、调整、更新等等。

⑤论文撰写报告。这是得出结果阶段,最后结果的形式主要有论文和报告两种。论文中还分学位论文和研究性论文,报告有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等类型。美国有《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这是英语写作学者非常熟悉、共同遵守的最常用的论文标准。遵守学术规范在客观上可以避免剽窃抄袭现象,严格按照上述五个阶段实施研究,也可避免所谓研究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报告是调研或实验工程的全面总结,其中有过程、说明、分析、结果等,报告。

2.以理论为主的研究过程实例

随着这一设计从手工业向工业化转型的现象引发了理论研究者、设计学家甚至整个设计界的普遍关注,人们提出了传统设计的价值问题,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关系问题以及由这一转型所产生的种种设计问题。在这里,以笔者参与的一项研究为例:

第一阶段,确立研究课题。经反复讨论,最后凝聚到一个点,即?设计?上。?设计?现象是传统器具研究中最为集中的焦点,对这样的问题,国内研究甚少,且多为一般性的空泛的议论,为此,初步选定历史上的30个器具案例为该项目第一批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拟订研究计划。集中讨论后,决定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30个案例进行剖析:每一案例的基本结构为:①概述;②结构;③工作原理;④材料工艺;⑤视觉设计;⑥设计特点;⑦延展案例;⑧相关文献;⑨参考书目。然后对选取的个案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到这些案例的相关资料。然后分组去相关研究地进行考察,分别对相关器具案例做测绘、调查、收集详细资料及以器具事物测量机制作。运作过程调查为主。并购臵电脑,组织熟练掌握3D软件的学生,拟对每一案例做出三视图、结构图、?爆炸图?(结构分解图),有些复杂的工作过程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再从经费中划出一部分作为购买参考书籍和某些案例实物用。

第三阶段,调查考察,资料收集。通过以下方法①在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等地请教专家介绍研究情况,询问记录资料;②实地考察实物制作生产,采访工匠艺人,了解器物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③在图书馆、档案馆、文献资料室查阅案例的相关文献,包括文字文本、影像资料、图片形象等材料。对所得资料按案例类型和研究结构进行处理,保证调查考察资料的准确无误。

第四阶段,分析、研究、结论。在多次探讨后,安排专人制作案例的三视图、立体效果图和结构分解图,并从工作原理、材料工艺、视觉与设计的多个方面进行解析、得出结论。结论部分集中在该案例的设计特色的评估上。然后从新做有针对性的调查考察,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在对原定的分析研究基本结构的几个方面做出详细深入的研究之后,需要对分析、研究资料进一步集中,,精简材料,为下一步的论文。文字撰写工作做准备。

第五阶段,专著撰写、成果出版。

2005年4月,该书首卷出版后,设计家柳冠中、张福昌等对该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个案分析的方法十分赞赏。

3.以实践为主的研究过程示例

人类的体育运动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相结合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竞技就和艺术设计同生共存。100多年来,力与美、体育与设计几乎融为一体了。在这里,我们以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设计为例:

第一阶段,确立研究课题。应该说,奥林匹克会奖牌的设计课题,仅是确定了设计研究的主题,由于奥运会奖牌设计这一主题中包含着思想文化、国家形象、美学特征等许多的内容,涉及到众多的方面,需要将较为宽泛的文化、美学等因素转化为比较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设计问题。同时,作为一个设计招标项目,也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由此设计了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尝试新的独树一臶的设计;二是在造型上有大胆的突破;三是传统元素的运用,使之极有现代感。

第二阶段,拟定设计计划。在工作方法上,确定了由老师把握研究方向,同学提交方案,经集体讨论修改后再由老师确定方案,研究组协调整体的设计工作,这样就确保了每一阶段都能够达到阶段性的设计目标。

9.25

第三阶段,调查、分析、草案。分为4个小组,分头到图书馆收集有关中国文化的资料,同时也罢设计思路铺得较宽,请来老师专家讲中国文化和文化特色,在广泛调查、仔细分析、认真考量之后,将玉切入奖牌可能会有所突破。设计小组4-2-1,小组数字的减少,反映出设计研究中的参与合作以及方案集中的过程。

第四阶段,修改实验结果。?金玉组合?方案的产生是一个严格分析、研究、评价的过程,中间有合并、交叉、淘汰,每一方案都必须经过论证。都需从工艺、材质、审美和奥组委要

求作最佳的调整。如金牌用白玉,银牌用青白玉,铜牌用青玉,再与三种金属配合如何使之恰当。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玉璧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第五阶段,设计报告书、评价[1]。2007年1月,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得到国际奥委会批准。在正式设计完成提交非国际奥委会前,需有一份详细的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报告书,对设计思路、过程,尤其是意义、目的进行说明,对?中西合璧?、?中国风格?做出阐述,尤其重要的是对奖牌设计的特点作出准确的描述。其中包括将玉、挂钩、奖牌盒、证书、挂带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玉、漆盒、丝织、宣纸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奖牌很好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奖牌是一件把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优秀文化和谐结合的艺术品。理论与研究

关于研究的意义,前面已有很多论述,而对于理论这个研究的?核心?还需要作进一步说明。每一门学科都会因各自学科的特殊性发展自己的理论。纵观各学科的理论发展历程,均是对于特定的文化、社会、艺术现象的描述、理解和归纳。从这一点看,理论与方法密切相联,通过理论化的过程,能够掌握不是针对个别案例,而是在所有研究活动的案例中都适用的方法。诸如?形式追随功能?这样的?功能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新的设计理论。同样,理论与研究也密不可分,了解其结构可帮助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把握和建构理论。理论是根据设计特性而产生的,因此,可以用来指导设计研究。

一、理论的三个层次

根据理论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研究者把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①宏观理论;②中层理论;③微观理论。在设计学研究中,这三个层次的理论都会被涉及,而以中、小型李林运用得最多。

1.宏观理论

宏观理论关注全部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者与社会大多数人有关的事物。如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冲突范式理论等等,都是宏观理论的例子。

张道一在1989年出版的《造物的艺术论》一书中,其实质是揭示人类造物活动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称作?本元文化?。这成为设计学科研究的基础,由此出发才能客观地了解人类古今设计活动的发展规律,从而深刻认识关于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宏观的理论一般并不是直接与具体的研究相关联,而是作为研究者在具体的研究中审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一种理论视角,是一种全局性的把握。西蒙的造物论强调人工物的内外环境的协调,通过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来达到造物目标

2.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也叫中型理论,这种理论自成体系,但并不包罗万象,没有宏观理论那种普遍的应用性,而是以某一类的社会行为和事物现象为对象,为我们提供一种比较具体的分析框架。它用以解释观察到的某些社会行为,所以该理论也可以在多个学科的范围内应用。中层理论没有宏观理论那种抽象性和巨型化,而是非常经验地、具体地、直接地与研究发生联系。应用范围不是局部的、特定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都有效。

在设计学研究中,设计标准化理论始于20世纪初,在大工业生产的情况下必须应用这一理论,否则就无法实现工业化设计。但并非所有的设计都要实行标准化,传统设计和现代手工艺都只遵守大概的规范。流线型理论也仅在交通工具的设计方面有效。感性工学理论只提供相对情感的具体的个性化的研究方式,并非具有普遍的应用性。

3.微观理论

微观理论一般由一组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命题组成,其中部分命题能够以经验来检验。这些理论都是以成对的两个概念出现,归纳成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讲,就是一种陈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在具体的设计学研究中,这种形式的理论时常

被运用。

一些理论,且不说是对是错、是好是差,但作为学科研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来说明同样的设计现象。在这些理论中,其实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因时代的不同或研究者观念的不同,有的相对好一些,因为它解释的范围略为宽一些,或是精确,有的相对差一些,可能只针对局部的甚至个别的设计现象,或是逻辑性不强与概念少等等。

在具体的研究中,研究者不太注意抽象的宏观理论的把握,有的抱着某一种具体的理论不放,有的逮着一个最新的理论而抛弃了其他的理论,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9.26

二、理论的基本结构

1.概念

概念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所感到的设计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甲乙概括,就成为了以上的各种概念。比如?床?这个概念,是从木床、铁床、方床、圆床、双人床等具体物品中抽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得出?床?的概念。

在设计学领域的研究中,功能、结构、形式、风格等概念为研究者提供某种思想模式,引领研究者去运用或构建理论。有些概念又非常复杂、模糊,同一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有不同的定义。如: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频繁地使用?设计?这个概念,外出前的穿着打扮要设计一下,居民社区的规划要设计一下,但在设计学研究中,?设计?的概念就不同与这些?设计?,必须要对设计学中的?设计?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

2.变量

另一种类型的概念有两个以上的属性或子范畴,也叫亚概念,标识的现象在数量、种类、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造型?这一概念就包括平面和立体两个子范畴,?色彩?这一概念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个不同的属性所构成。这类概念具有多种属性,也就是具有多值的特性。用一个数学术语表示,叫?变量?。?变量?就是数值可以变化的量,也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的取值。

在设计学研究中,理论的表述是由变量语言构成的,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就是运用了两个功能的变量语言,其目的是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属性之间所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

能够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称自变量,因其他变量变化而导致自身跟着变化的变量称因变量。这些理论用逻辑关系把两个变量联系起来,是一个因果关系。如?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理论提出了对技术的看法,发现技术往往会产生好的一面,也会导致不理的甚至灾难的一面,也就是说,技术因它的两面性(双刃剑)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好与坏的结果。

3.命题与论辩

设计的命题大都是关于某个概念的特征的陈述,或是几个概念之间是何种关系的表述。如?形式追随功能?则是概念?形式?与概念?功能?之间关系(追随)的表述。在设计学研究中常用的命题形式是辩论,而不是假设。设计理论的假设和预测性并不是很强,而论辩构成观点,形成设计理论,因此是最主要的形式。但无论是论辩还是假设,都要建立在可靠的客观证据之上,必须由设计实践来检验。论辩是一种变量关系的辩论性陈述,也是能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而?形式追随功能?这个命题,所以倍受尊重,是因为这一命题是建立在论辩的基础之上的,?它用语言抓住了有知识的群体同意的,代表设计的本质存在的东西。这是一个辩论性的设计理论,这种理论可以表达很广泛的感觉范围。?[1]

?形式追随功能?所以是辩论式的命题,还因为它的观点病史完全建立在客观证据之上,用它来检测?罗可可?时期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甚至?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就并不吻合,因为这些时期的设计,并不是有一个功能,就要找出最合适的形式来适应这个功能需求,有些形式完全压过功能性,成为一种游离于功能之外的?浮式?。这句话影响到整个20世纪的设

计,这就是合理性。正因为是?论辩?的命题,就会成为争议的焦点,解构主义理论家与设计家屈米就辩驳这一命题,通过变换变量来解构沙利文的思想,突出了他的?形式追随幻想?的命题。从这样的命题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在辩论基础上的设计理论表现出一个特定文化时期的设计行为或设计现象的某种解释和说明。他们的论辩说明了设计形式的很多特征,为设计艺术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观念资料。

三、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1.设计决定理论

一些实例证明,设计能够主动创造理论。这个叫做?莲鹤方壶?的青铜器,以清新的形象莲花和孤傲的形象仙鹤,来替代商周以来充满神秘威严的兽面纹装饰,一种生动活泼取代沉闷压抑,似乎是异于寻常的手法,而这正是某种新理论的发源地,越是异乎寻常就越有可能成为新的论辩和理论的前奏。这样的情况在现代设计中也时常发生,由一些不同于主流设计的偶发的随意行为,构成一种新的创造。如以密尔顿为首的一批年轻人使通俗文化成为关注的焦点,最后在英国掀起了波普艺术运动。有趣的是,后来的设计研究者从波普实验中得到了某种重要的东西,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主义设计的自然、自由、有趣的设计形式,这些成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一种启示或前奏。

设计决定理论更多地是表现在对理论的修正或重整上。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相对性,有的理论范围广阔,适用性大,有些理论是针对某些事物小的局部化的特定现象的。如自鼓楼罗马维特罗维以来,?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理论几成真理,延续了2000年之久。但工业化之后,人们发现了环境恶化的事实,这种环境恶化与设计也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之前所未能注意、也没有的事实。这些事实迫使设计从第一部选材开始,就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这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变量——环保,研究者根据这个新变量将具体的理论结合,导致对原有理论的修正,?适用、环保、经济、美观?,构成了新的设计评价系统。

设计实践还会因技术的进步和多种方法的运用,促使理论研究聚焦点的转移,形成新的理论兴趣中心,如近来的设计伦理学的研讨。一些理论上长期得不到准确、清晰显示的某种概念,放到设计实践中进行界定,其内涵、外延、维度、层次等在设计观察面前会显现得十分明白、清楚。因此,可以这样说,设计决定理论,其实就是设计实践能够为设计研究者开启建立新理论的窗口或途径。

2.理论对研究的作用

任何一个设计研究项目或研究课题都是来源于设计现实,面对现实,研究者如何着手研究?此时,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特定的视野角度和概念框架。例如,设计与装饰,若确定了这一研究主题之后,理论就会给你列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探讨角度和分析视点。如孔子的?修饰论?、墨子的?非饰论?,还是西方现代设计家卢斯的?装饰是罪恶?论,文丘里的?装饰主义?、?娱乐主义?理论,都能提供你对具体设计装饰现象探讨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背景。这些各不相同,甚至对立的理论,可以把你探讨设计与装饰问题的研究引入一个较高的研究平台,甚至一个全新的境地,使你的研究更为深入,结论更加可靠。

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不同的理论引导研究者进入研究状态有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研究结果。但正是由于这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的设计事实,使得我们对设计装饰问题或现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一书中提到荷兰的Woonerf(生活大院)的设计,是一种共享空间,种植,统一铺砌,不直穿的车道以及视觉连接性的间断处理,这些都与研究者所依据的理论有关。生活大院景观空间如何做到用于漫步、交谈、游玩、园艺和友邻休息。还不妨碍每户出入干扰车辆通行,需要作出一些形态性的布臵:在入口处设臵路面隆起和标志,划出停车车位,种几棵新树,铺砌障碍物强制车辆不直行等。这种形态变化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而曲形的道路、树木、设施、围篱等选择布臵会依据一种理论,如流动系统理论,就可以对

生活大院的设计做出合理的安排。?步行运动有如流水,具有明显的流动动量。它顺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行进,并以走捷径而缩短距离。它可能流畅,也可能湍急,意图明确或漫无目的,也可能因视觉吸引,经过不同层面、门窗设臵以及地板的特征而折回或受到鼓励。步道可能是没有通廊、没有暖气、没有冷气,也可能有地板加热系统以融化积雪,它会没有坐凳,种上树,设臵小亭、咖啡座、展示框或信息装臵,一条好的公路表现了车辆运动的特性,一个好的步行系统同样地反映步行运动的愉悦和特征?。[1] 同样地,假如告诉我们对这一景观设计实地调查,发现其曲形道路两侧的种种形态变化时,我们也必须为这种变化寻求一种理论解释,最有可能的理论还是与流动的理论有关的?步移景异?。

3.理论的建构与检验

在设计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分别从两个入口进入,一是从设计入手,观察设计实际,通过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再分析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或将问题归纳直接上升为理论。另外是从理论出发,经过假设或论辩,再回到设计实际来检验,然后再以设计检验来论证理论,修改或重建理论,如图所示。从图示左侧看,是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起始于设计实际问题,可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展开调研。如研究者深入到一个企业、一个设计公司或某个乡村、某个工匠,通过采访、交谈,详细记录其过程,形成全面的资料,再以分类、综合、比较、归纳、分析的手段,概括出设计的各种特征或因素,这是定性的方式。也可采用计测、统计的调查方法,收集大量资料,推断、归纳出设计的总体特征,这是定量的方式。两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由此完成理论建构的第一步,即从设计到归纳的过程。

当我们从千百个设计事例中得出?国际风格导致设计千篇一律?这样的经验归纳时,或者?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样的经验概括时,已经把每个特定的例子中的特殊性去除了,将在建筑、设计以及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大量的、个别的、具体的现象,归纳为一般性的经验概括。但能不能成为理论,是对是错,我们不能肯定,因为它没有揭示原因,没有讲为什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概括是简单的、初级的。因此,需要我们对所归纳的设计特征和技术性因素寻找出一种合乎道理的解释。在考虑?国际风格?与?设计结果?的相互关系上,寻求?技术?变量与?双刃剑?变量逻辑相连的概念性构架上,进一步从?国际风格?概念中抽象出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几何?、?单一?的概念,从?技术?的概念中抽出?唯技术?等概念,从而形成作为这一主题及背景的更为一般性的命题。这就在前一过程中所得的经验归纳上进一步深化,发掘其意义,建立起解释当代设计的?国际化?、?技术化?现象中的?多样化?和?技术伦理?理论。这就是在对归纳的现象的解释中获得理论的过程。

自下而上的理论是一种来自设计实践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与设计实际事实相符。但在现实中发生的一种现象,可能会有多种理论来解释。例如,艺术起源就有?劳动说?、?游戏说?、?图腾说?、?生殖崇拜说?等十多种理论。那么,哪一种理论更接近真实,更可信呢?用自下而上的归纳无法回答这一问题,理论建构对此不能作出判断。这就需要通过另一种方式,对这些似乎有根有据都有事实例证的理论作出检验,以判别哪一种更真实可靠。

从图示右侧看,就是自上而下的检验,其出发点是理论。我们就拿?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国际性?这一理论来检验。它包括设计在内的大多数艺术现象和文化现象都与此理论相关。依次理论,可逻辑演绎出一组命题:①凡国际性的事物往往具有较强的民族性;②国际性因民族性(或本土化)会呈现出多样化特征;③越是民族的,就越倾向于本土化。然后对这些命题进行论辩,可以是变量间关系的论述,也可将?民族?、?国际?这些概念转译成具体的、能与设计相关并能直接感受的东西,如?民族性?转译为?本土化?、?特色化?、?符合生活习俗与方式?等。而在?国际性?概念中通过论辩抽出否定?单一性?肯定?多样化?的概念,再对?单一性?、?多样化?、?本土化?、?全球化?作进一步的阐述,并以设计经验来检验,看新的命题与原来的命题哪个更符合实际。这个修正过程实际上是又一次新的理论的建构。文献回顾与选题

一、文献回顾的作用

1.文献回顾能系统地熟悉设计学科状况及研究动态

如果作系统回顾,可以参照克里斯〃哈特关于一个系统的文献搜索必备的五点:①主要的资料是什么?②主要的理论是什么?③关于这个主题的主要论点和争论是什么?④这个学科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什么?⑤迄今为止存在的主要疑难和问题是什么?[1] 这五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状况及研究动态。

第一,设计艺术学研究主要的资料是什么?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文献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专著论文,而是设计文本,三是产品实物。如果是对一个专题进行研究,这三个方面的文献非常重要。若是要认识学科状况及研究动态,只需选择专著论文和产品实物文献来研读,因为设计文本是指具体的设计草图、模型、方案、说明等资料,可以暂不查阅。对于著作论述,应以近期出版或发表的为主,因为近期文献包含了过去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反映出目前的研究动态。关于产品实物,可包括自古以来的器物和现代高科技产品。无论哪一类设计文献均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或者也可以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献来考查。第二,设计艺术学主要的理论是什么?在熟悉主要资料的同时,要了解和掌握设计艺术学主要的理论。在一个学科范围内,都有一些主要的理论指导着这一学科领域的各项研究,如在查阅关于设计的本质特征和现代主义设计等主题时,可以发现大量应用功能主义理论的文献,那么,功能主义就是人们认识设计问题的一个主要的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功能第一、形式第二?,依据这一理论阐释设计本质时,就强调设计的实用性。不同的设计主题,不同的设计时期,都有一些设计主要理论。

第三,关于设计艺术学研究主要的论点和争论是什么?一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因研究者不同的看法、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差异而带来对某一问题的争论,造成一些矛盾和冲突。正是这种论点和争论使得研究不断向前、学科要发展,就应有争论冲突。

第四,设计艺术学科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什么?要系统熟悉设计艺术学科,就不能忽视对于设计艺术本质特征的探究,应立足于设计活动的整体存在。在查阅文献时,必须注意掌握设计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设计认识论是人对设计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把握。设计本体论描述是?关于设计之所以成为设计的学问?,是探究设计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包括本质特征是什么等等。一般文献查阅者不去关注这些问题,其实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例如,一位博士生的《卢斯批判的批判》论文,该学生发现,设计中与研究中存在肯定与否定装饰的实践理论。这些理论曾试图去改变或推动设计变革,实际上也达到了目标。而批判的批判

描述的就是设计本体的问题,是好饰还是非饰,这就不只是形式问题,而是功能问题,不是狭窄的实用功能问题,而是更宽泛的包括精神性的功能问题。这些都属于认识论与本体论的问题。设计的本体论强调设计本身是自足的有机整体,注重从设计本身(文本)的形式、设计语言结构或设计表现的审美经验去解释和研究设计。设计本体论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某些理论如解构主义设计理论也属于本体论范畴。

第五,迄今为止,设计艺术学科存在的主要疑难和问题是什么?在查阅大量文献之后,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地看出还有哪些存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主要的疑难点是什么就更有收获了。一些人在查阅文献时常常盯着成果和结论,却忽视了问题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可以帮助你选择研究方向和设计题目。有的研究者在完成他的研究项目时会附上因他的研究所引发的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是一个研究者经过大量深入仔细研究之后才有的一种把握,对于文献的阅读者,可以从这些问题中寻找适合于自己的课题来研究。

2.文献回顾能了解一个设计理论的源流

通过查阅包豪斯主义方面的文献,你就会发现北欧早期的功能主义来源于维特鲁的《建筑十书》,该书以建筑设计为主论述了一个好设计的三要素(条件):适用、坚固、悦目。也会从沙利文的那句名言(形式追随功能)开始追踪,寻找极少主义的发展脉络。这样不断在追寻中画出一个系谱,并不断修改,使系谱结构逐渐完善。其目的是帮助我们从中发现某个阶段,某个关节处存在的一些问题,你的评价论述、批评的观点也可能由此而产生。

离开了历史背景的理论陈述难免会出现偏差或误解。比如?家庭作坊的合理性?,这是对设计的生产方式的评判,这一观点如果用于工业化社会,肯定不会?合理?,因为大工业化生产必须要否定这种作坊制式的生产方式,但如果运于传统的手工业社会是恰如其分的,家庭作坊的方式,针对传统时代的生产经济条件来说?是最佳的设计生产结构,有历史的合理性?[1]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化初期,这种作坊反而从中发出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类似作坊形式的设计商行。由艺术家制作强调手工艺是这一时期的设计特征。高科技与信息化为托夫勒的‘产销合一’思想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手工艺造物已经步入现代人家庭,人们在家自制服装与厨房用具,设计称意的家具,安排舒适的环境,家庭手工业在遭受100多年的否定之后,又受到重视。尽管它与过去造物在本质意义上是不同的,但它对未来设计和造物方式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需要我们充分关注?[2] 。

按照上述两例的检索方法,我们还可以对某个设计词语建立分布图表。如图所示?设计?图表,可以看出它为?设计?一词在中国的演变提供了直接的开端,在细化的检索中还可以掌握从词语工艺到图案再到设计的演进中,该词语在内涵、外延及其语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设计理论的发展。

3.文献回顾能了解当前设计理论的环境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设计研究的理论大都围绕着设计的?民族性?和?现代性?这些主题展开的。这是寻求设计现代化的探索,是设计发展、设计转型的交集,其理论环境已显复杂,从图案形式到造物原理,从莫里斯工艺美术思想到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从手艺经验到工业美学,主要集中在设计本体及其美学、文化理论环境的范围之内。

通过文献检索了解设计理论的当代主题及环境非常重要。如果说,中国20世纪设计理论环境涉及到邻近的相关学科还相对较少,那么近20年就逐渐增多并十分复杂了,比如符号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解构主义等等。

在熟悉这些理论的同时,还有许多新的词语,构成了设计研究的理论术语,诸如:文本、文脉、语境、所指、意指、信息、信码、历时、共时等等。对这些术语作一个基本的梳理,准确把握其意义内涵,建立一个在语言学上被称作的?意义系统?,是进入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基础。

?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文本指的是文本的表层结构,即作品的‘可见’、‘可感’的形式客体。?

[1] 由此可知,?文本?不只是文,也包括物。在设计学研究中,?文本?之文有文稿、文献、文字、图形、工程图、预想图等构成,?文本?之物有文物、模型、实物、产品、场境等组成,几乎囊括了研究所要掌握的大部分资料。一个研究者应该通过文献回顾来了解当前设计理论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学科交叉所带来的日益复杂的环境理论。

二.查阅文献与选题确立

1.在查阅文献过程中确定研究选题

在《建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大卫?王谈到了课题的界定。他说,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过去的观点,或者是从已知的假设推断未来的情况。这种创造性当然是因人而异的,但它也是可以培养的,这个培养过程从熟悉现有文献开始,然后才是灵巧地运用它[2]。联系当前设计理论和学科动态,找到某个主题与之对话,要善于发现这个主题领域文献的不足和缺陷,抓住关键,作出补充、扩展或改进。如徐飚的博士论文《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把研究主题确定在先秦时期的造物思想上。先秦学术在我国学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迄今为止的先秦研究在思想方面的文献几乎是汗牛充栋。这让我们担心,选取先秦思想做研究是否合适,主要是这一研究能否对先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徐飚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后世关于先秦工艺的研究,通常集中在器物的形式、装饰和风格方面,而先秦诸子并不把工艺问题当作自己论述的中心主题,因此,在先秦学术中诠释出工艺思想,能够填补先秦思想研究中留有的研究空间。从内容上,徐飚确定出全文的基本问题有三个:①先秦器物创造是否有设计?②先秦成器实践取得了怎样的设计经验?③思想界的思考对器物设计是否具有方法上的意义。

有时,也可以从现有文献的横向联系中确定研究选题。如有位硕士生的论文?惠山泥人与昆曲——论文捏戏文的艺术特征?为题,探讨泥塑艺人的生活环境和?看戏?体验,研究泥坯捏塑与彩绘装銮浓缩戏曲表演的过程,追寻两种不同艺术语言之间的关联性,最终总结出手捏戏文的艺术特征。

新选题还可以通过文献查阅所掌握的当代理论,去评述一个相关主题来确定。比如,用人类学的立场研究艺术和设计,有篇论文题为?艺术发生学: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个案?,该文将艺术人类学研究理论运用到艺术起源的研究之中,对学术界忽视的对仪式与艺术的历史发生作出了新的整体的研究。还可以将现有的文献作比较,再择取其中某一论断,进一步扩展出新的研究成果。总之,选题若在文献查阅中确定,可避免重复,增强成功的把握。

2.在查阅文献中集中论题

使论题集中的有效方法还是通过查阅文献,深入了解这一论题目前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难点、重点,最终缩小论题,集中到一点上,寻求突破。在课题研究或论文写作中,小题大做比较好,一是比较容易查阅、收集相关文献,文献量相对少些,易于把握;二是能够深入挖掘主题思想,对于一个问题做深、做透,达到以小见大,有所发现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三种因素:自我能力、可用文献、有否新意。对于确定的论题,需要考虑个人的研究能力。如你是做一篇博士论文,因有许多的论文规范和限制因素,论题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一旦论题范围锁定之后,接下来就应考虑可用文献、包括古籍文件、中外研究文献,或者是与研究论题密切相关的设计信息。这些信息文件的取得方式方法、收集时间、花费等都需考虑清楚。若有问题,则还可重新集中论题。不能定一个理想的、但却完不成的论题。再下来就是预测这一论题的研究结果,能否有新意。到这一阶段,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研究过程,你就要更为仔细地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当前这一论题的研究成果,文献查阅可以使你清楚地认识到你的论题的研究价值。一个论题从你开始选定到最后完成,都会经历数次的变更、调整,几乎很少一成不变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论题更集中、更可行,也更有实际的价值。

3.在查阅文献中掌握研究主题的构成

一个论题确定之后,如何把握主题、构成主题?我们还是以《成器之道》为例,首先?成器之道?四个字已经点明了主题,具体的表述应该是:?整理和阐释先秦思想中蕴涵的器物设计观念和方法?[1]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方面:一是论证手工业制造方式下器物设计的存在及其方式,并提出设计思想的主要特征;另一是对文献反映的实际设计经验作出总结。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的相关文献有哪些呢?徐飚认为有三类:一类为设计春秋战国诸种社会现实的史类书籍;二类为记录实际制造经验和一般观念者,以《考工记》最重要;三类为诸子百家的著述与言论中所关涉工艺造物者。

从文献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徐飚是从三个文献系统中构成了研究主题,这个主题包括三个方面:器物制作背景、器物设计观念与方法、思想界的反思。其中,器物设计观念与方法最为主要,但在文献查阅中,也最难获得,而思想界的反思和器物制作背景与文献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徐飚决定抓住这两个方面来归纳出观念与方法。这不是唯一的思路,但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一思路也决定额应该查阅使用哪些特定的相关文献。从论文的章目中,我们可以感知到针对研究主题而做的文献、材料的选择。以上通过《成器之道》描述了研究者通过熟悉文献来使论述主题成型的过程,同时说明了主题构成与主题方向也决定了文献查阅,这是一种文献与主题的相互作用。

三.查阅文献的方法

1.如何查阅设计的相关文献

无论哪种目的,查阅文献都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查阅文献索引。需寻找你所需要的与论题相关的书籍、论文、纪要、调查、考察、报告等。建议你进入?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DCD,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第二步是查阅间接文献。间接文献是指一部分设计教材、百科全书、辞典和书评等。在查阅文献索引,你可能还会发现其他的研究者写过的与你的论题相关的文献评述。这些评述也是间接文献的例子,写作这些文献评述的往往是一些研究很深、在本学科很有见解的研究者,从中你可以获得相关的研究文献信息。

第三步是查阅原始文献。

第四步是阅读与综述。前面三个步骤都是为你收集大量淤泥的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而做的,这些文献资料包括古籍、教材、辞典、书评、研究论著、论文、调研与考察报告等。当你获得这些资料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分类,看看哪些文献与选题的哪个问题有关。然后就是认真阅读,对重要的古籍文献和重要的研究论文建议多读几遍,因为这些文献是你所研究主题的基础。接下来便是将你收集并阅读过的所有文献信息作出一篇文献综述,也就是对你所选定的主题,评述要描绘该主题研究发展的过程,归纳出一个研究主题整体的理论发展,如一种文献的结论与观点与另一种文献的结论与观点存在某种逻辑联系,是演讲发展还是对立、相抗,需辨别、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列出一些孤立的结论。

另外,文献综述也要描述你查阅文献的过程,并详细说明你是去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还是工厂企业、政府机关、街道乡村,用了多少时间才弄明白或收集齐全;还要指出哪些是原始文献,哪些是二手资料,哪些是正式出版物,哪些是核心期刊文献,哪些是网络文章。

2.以实践为目的和以理论为目的的查阅方式

①以设计实践为目的的文献查阅方式。设计实践共组需要寻找的是与设计项目相关的特定的文献信息,这些特定的文献可能是物,可能是对该物设计的经验总结,也可能是材质、技术数据、标准化或法律。强调的是设计的实体性,所以最初的文献索引是寻找同类设计的经典选例,通常是各个特定时段和特定场所的经验性作品,包括设计家的自评、批评家的评判等方面。之后的间接文献主要查阅一些设计手册、材料手册、相关的技术数据,包括人体工

景观设计重难点要点

含义 meaning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version softhesa me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关键字:景观 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专业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

会计专业考研情况调查方案设计 毛利刚12141628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但在一些时候,依靠本科四年的学习还不足以将某门专业学通,学精。也许十年前本科生还是社会的骄子,然而走到今天,本科生已经不是那么受宠和独占鳌头。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就业,不被时代边缘化,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显得尤为必要。也有越来越多的学子希望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虽然会计是一门偏重实践的学科,但是依然有很多会计本科生希望通过考研进一本提高的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工作起点。 二、调查目的 1. 详细了解会计专业考研各方面的情况,为大学生制定考研计划提供依据。如何选择研究生学校提供依据。 2.全面了解本专业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从而根据他们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步伐。 3.通过网络了解调查各高校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考研目标。 三、调查对象及抽样 因为本次调查方案将目标定位于会计专业,所以调查对象主要是来自于会计学院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性别比例也会有所控制。但为了准确、快速的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用分年级比例抽样法:大一,大二,大三比例分别占10%,80%,10%,然后在各年级中进行随机抽样。 四、调查内容与工具: 1、调查工具:问卷准备 2、调查内容:会计学院本科生对于考研的看法以及具体考研学校的选择 五、调查方法及具体实施 1、以问卷调查为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由于同学们在28号就开始陆续离校,所以问卷调查在27号就要陆续开始,男生这边可以统一选择中餐之后或者晚上两段时间开始进行调查,此时学生们多刚呆在宿舍里,便于集中调查,能够给本次调查节约时间。以寝室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之后,再以寝室为单位陆续收回,既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考虑,也可以加快效率。

园林景观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核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属于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必修课,与学生今后的毕业就业紧密相关。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美学、建筑学、生物学、材料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本课程是在室内外观赏植物及环境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图形图象设计软件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对景观设计领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小到大;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由浅入深地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二、课程设计理念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本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景观设计的要素及工作过程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

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3.课程教学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共分为六个项目,共设计了十五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景观设计有个初步的认知印象,对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轮廓的认识,为深入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于景观设计职业的要求和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技能与知识目标 (1)了解景观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改善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意义; (2)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3)掌握景观设计表现方式、制图规范以及景观设计所设计到的基本原色的平、立、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表现。 3.能力与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以及按照规范要求制图的能力;通过实地参考,使学生对造景要素的各种常用材料及其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其在环境景观中的合理应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方案的比较与推敲,并掌握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完美地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

当代大学生玩游戏时间的调查方案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告诉发展,中国网民数量早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而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群体,互联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群体。伴随网络高速发展的则是网络游戏的兴盛,网络游戏本身没有错,而且玩网络游戏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将对我们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能真实的了解到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现状,包括态度、时间、影响因素等问题,探究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及解决方案等。同时希望能给学校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让学校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游戏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游戏现状(游戏类型,游戏时间、时长、地点,上网的金钱来源),网游的原因及对学习的影响。 三.研究范围、地点、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本次调查地点:天狮学院、范围:经济管理学院,向学院的同学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进行调查,然后回收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为专科及专科以上的本校学生。分析单位为本次调查的小组成员。 四.抽样方案 本次抽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样本量初步定为1000人。 五.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案与分析方法 1.文献调查法,研究资料包括以前对大学生网络游戏状况的调查资料,包括图书馆的有关书籍和网络上的学术论文。 2.调查问卷。通过我们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调查。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方法有三个形式。方法一:利用网络投票的软件,在比较著名的网站或者论坛上发起投票,投票样式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方法二:将调查问卷做成word格式的问卷,通过邮件发给同学,然后同学帮忙转发并回收;方法三:做出纸质版的问卷,在本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发放并回收。我们采用的是方法三。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俞孔坚教授作为土人景观的创始人,是世界顶尖的优秀设计师。他的“功能性景观”的概念与当代瑞士对农业的定义惊人地一致,在瑞士很久以前农业就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农产品而存在。我们的文化景观,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其生态和保护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更加重要。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这是对如诗般的“红飘带公园”最为贴切的描述。 俞孔坚教授从回顾个人经历开始,展开了他在苏黎世市政厅的演讲。俞教授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自农村。这样的背景影响了他对自然和景观的培育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相信,景观的培育只有适应自然条件才会有好的收益,这种生态经济的方法,成为了他规划设计中最明显的特色。 俞孔坚曾经是全中国几百候选人当中60个得到学习园林设计机会的学生之一,讽刺的是,他之前那些在植物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其说是为了志趣更不如说是为了谋生。直到后来在完成学业后的一次旅行当中,他忽然意识到环境状况的重要性,并从此投身其中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他得以带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这个谦逊有礼的中国人怀揣着不亚于发起一场“大脚革命”的决心,踌躇满志地回到了祖国。

红飘带不仅仅是装饰性的设施,其目的不是去征服和禁锢自然,而是更醒目地呈现自然之美。 镶嵌在长椅内的灯具在晚上不仅可以渲染出浪漫的氛围,同时也保证了步道的安全。 “大脚革命”是一种借喻,取自中国妇女解放以后破除缠足陋习这一史实。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压制自然的文明发展意味着对资源的浪费和挥霍。相比之下,融合了生态学原则,并顺应自然法则的文明发展则会更加繁荣、多产。

俞孔坚教授开创了一条简单但是革命性的解决之道:运用生长于当地“繁殖力旺盛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造景。这些俞孔坚教授以“杂乱无序”形容的植物无需修剪和灌溉,它们却有着天然的美。向日葵和稻谷则有着象征性的特质,它们的果实可以被收获。 红飘带公园:上千米长的长椅甚至可以从空中看到。 堤岸和河道被修建成公园,并为水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沼泽植物比如莲花、芦苇、水稻等,可以为河堤提供自然灵活的防护。对于土人设计如此大尺度的项目来说,这种“自然的手段”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使大面积被遗弃的土地重焕生机。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 在沈阳建筑大学项目中,土人设计运用多产景观、自然水灌溉的理念,在六个月内就完成了校园

社会调查方案的内容与设计原则

社会调查方案的内容与设计原则

第一章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 1、社会调查定义:社会调查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经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活动。(p8) 第三章社会调查的准备 1、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准备阶段:选择调查课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研究假设、设计调查方案、课题操作化与指标设计、组建调查队伍 (2)调查阶段:进入调查现场、采用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做好外部协调、做好内部指导 (3)分析阶段:资料整理录入、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思维加工 (4)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 2、选择调查课题: (1)调查课题也称为调查题目,就是社会调查所要说明或解决的具体社会问题。 (2)类型: 根据调查的关注点或侧重点: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

?根据调查目的与调查深度:描述性课题、解释性课题、、预测性课题 ?根据课题的来源:自选课题、委派课题 (3)选题的重要意义: ①决定调查方向②体现调查水平③制约调查过程④影响调查质量 3、(1)什么是课题明确化(名词解释、问答) 所谓课题的明确化指的是经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2) 如何将调查课题明确化 ①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即先采取把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把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经过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来达到这一目标. ②清楚明确的陈述问题,问题陈述必须清楚明白,在对调查课题进行界定、陈述和明确化的过程中,最好能运用变量语言对调查课题进行陈述。 ③进行文献回顾 ④专业范围内热点问题探索性/宜小不宜大 4、如何论证调查课题(问答) ①课题的重要性论证·······具有的价值意义/用处用途

听评课读书心得教学文案

《听特级教师讲评课》读书心得 焦虎一中熊永娜 这本书汇集了等19位特级教师的经典作文讲评课实录,分五个专题,向我们介绍了各种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如:王崧舟老师的“让习作回归生命的原点”,窦桂梅老师的“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宋运来的“漫画作文,寓意人生”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不能‘一本正经’”,蒋军晶的“别样的设计,别样的味道”等等,很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借鉴。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作文讲评课,这节课在假期学习时武安市中山小学牛秀芳校长曾给我们介绍过,很不错的一节课。首先王老师让学生在白纸上工工整整写下自己最爱的五个人名字。师生似乎在进行一场有趣的游戏,写出世上自己最爱的五个人,说说理由,显得轻松而理性。然后让学生看着五个人名字,看十秒钟时间,接着让学生在五个人当中划去一位。在四个人里面,接着再选择两位,把他们划掉。可继续,接着把最后两位划掉。测试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学生们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挣扎和感情的抉择。每划去一位亲人,就意味着失去一位亲人的关爱和呵护。随着亲情强度的递增,每次失去亲情后的体验也变得愈加沉重、愈加

痛苦,终至于触及到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沉睡的生命意识和潜能。就在那一刻,在一股难以抗拒、难以遏制的情感力量的驱使下,学生的言语生命欲求被充分地激活和唤醒。他们有话跟每一位亲人说,更有话要跟过去那个对亲情习焉不察、无动于衷的自己说,这种言说的欲求像汹涌的浪潮,一波一波地击打着学生的心扉。这时他提示学生把真实准确表达此时此刻心情的词句立即记下来,已经为习作做准备了。最后写下感受,交流习作。把你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写下来是何等的难,但是把其中的一个人的名字划去更难。划去了一个“姑姑”,我好像把姑姑给我的全部的关心和珍爱遗失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再划去一个!”老师无奈地说,“必须划去,必须划去”。面对剩下的四个人:亲爱的爸爸、妈妈、奶奶、同学,我该怎么办?握着的笔无从下手,含泪划去“爸爸”。顿时,热泪直下,手中的笔就像个“刽子手”,斩断了我对已经逝世的爸爸唯一的挂念,斩断了我唯一的无价的父爱。我的泪奔腾而下,止也止不住。“再划去一个!”我不禁有些怨恨老师竟如此残忍如此狠心。提起笔,无奈划去“奶奶”,昔时奶奶对我的关爱爱抚一下子全消失了,我的世界失去了重心,颠倒了。“划去全部,全部!”最爱我的和我最爱的五个人全没有了。我的世界一片寂静,我把我那充满爱充满友情的属于我的世界给弄丢了。我被世界遗弃了,我是个没人爱的孩子了。我仿佛原来是在天堂快乐生活的天使,一下子被抛到寒冷的低谷。不,是地狱!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回忆就像打开的大闸门,记忆霎时间全涌出来。不停冒泪珠的眼睛前涌出了一幅幅画面……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 现代景观设计学的经典之作,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里这样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人们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设计的是用途和体验——首先是确定用途和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设计的体验。” “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对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强调对话与沟通,协调公众各方利益,力求实现规划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世界范围内公众参与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已开始进入了成熟期,基本上完成了从1960年代的社会运动化向1990年代的理论化和制度化方向的迈进。 公众参与方法以其追求公平、讲求沟通、公正客观的本质特点应当作为有效推动大学校园面向信息社会、可持续地、和谐地发展的重要规划策略。而在我国,尤其是大陆地区,这种方法在大学校园规划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非常欠缺。立足我国国情,基于信息社会,针对大学校园规划,对公众参与方法展开深入地专门研究,不仅有可能深刻变革我国的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创建出支持创新的、生态和谐的校园环境,而且也将有可能对国际公众参与研究领域作出有益的补充和发展。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事物”,传统的大学校园总体规划显得过于主观、武断和僵化。实践证明,往往一个小小的改动就会导致整个规划不可行。这就意味着要频繁地修改规划甚至完全重新规划。 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将规划视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让大学校园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决策和管理这一过程,在专家的引导和协助下共同制定控制性的原则、条例,提出详尽的说明和建议,避免非使用者主观的、武断的错误决策,由不同时期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提出的局部项目取代僵化笼统的蓝图,逐渐形成整体。这种方法将创造的是有机秩序而不是极权秩序。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避免校方陷入疲于应付地反复立项、重复建设等困境,避免花费大量心血获得的规划图纸很快成为过时的废纸,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无论在规划、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将显示出灵活经济、资源高效的策略优势。 由此可见,在我国现代大学校园规划中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环境发展的生态可持续性。 大学校园的城市化是指当前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校园迅速集聚并形成城市化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大学园区或称为大学城的现象。具体主要表现为居住、游憩、文化、教育、科研及产业等功能和空间的城市化。大学校园的城市化不仅自发而且自觉地迅速推进。这一进程在城市范围内对教育资源进行重组与开发利用。 上述方面都使得大学校园规划的相关利益群体从以前局限于学校师生拓展到政府、校方、合作办学的开发商、社区公司、社区居民以及在校或“在线”师生等。这使大学校园规划的内涵大大扩展,也增进了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复杂性。如何使众多相关利益群体高效共享大学资源,和谐共生?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从根本上帮助协调各方利益,合理配置资源并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使校园规划真正有助于建设信息社会的和谐校园。 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连接,人人共享的广泛连接的实现将提供前所未有的技术平台,有可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案例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案例 调查方案的内容和撰写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指依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确定本次调查的范围及需要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所组成的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我们在调查中要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个具体的承担者。 3、调查内容和调查表 (1)调查课题如何转化为调查内容 调查课题转化为调查内容是把已经确定了的调查课题进行概念化和具体化。 (2)调查内容如何转化为调查表 如何把调查内容设计为调查表,这一问题会在下一章中专门介绍。 4、调查方式和方法 5、调查项目定价与预算 6、数据分析方案 7、其他内容 包括确定调查时间,安排调查进度,确定提交报告的方式,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等。(二)调查方案的撰写 1、调查方案的格式 包括摘要、前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的内容和范围、调查采用方式和方法、调查进度安排和有关经费开支预算、附件等部分。 2、撰写调查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1)一份完整的调查方案,上述1—7部分的内容均应涉及,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2)调查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对调查课题的背景的深刻认识上。 (3)调查方案要尽量做到科学性与经济性的结合。 (4)调查方案的格式方面可以灵活,不一定要采用固定格式。 (5)调查方案的书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一般来说,调查方案的起草与撰写应由课题的负责人来完成。

四、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一)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指从逻辑的层面对调查方案进行把关,考察其是否符合逻辑和情理。 2、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是指通过组织一些具有丰富市场调查经验的人士,对设计出来的市场调查方案进行初步研究和判断,以说明调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试点调查法 试点调查法是通过在小范围内选择部分单位进行试点调查,对调查方案进行实地检验,以说明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的方法。 (二)调查方案的模拟实施 调查方案的模拟实施是只对那些调查内容很重要,调查规模又很大的调查项目才采用模拟调查,并不是所有的调查方案都需要进模拟调查。模拟调查的形式很多,如客户论证会和专家评审会等形式。 (三)调查方案的总体评价 调查方案的总体评价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但是,一般情况下,对调查方案进行评价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调查方案是否体现调查目的和要求;调查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调查方案是否科学和完整;调查方案是否具有调查质量高、效果好。 案例:湘潭大学单放机市场调查计划书 一、前言 单放机——又称随身听,是一种集娱乐性和学习性于一体的小型电器,因其方便实用而在大学校园内广为流行。目前各高校都大力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湘潭大学已经把学生英语能否过四级和学位证挂钩,为了练好听力,湘大学子几乎人人都需要单方机,市场容量巨大。 为配合某单放机产品扩大在湘大的市场占有率,评估湘大单放机行销环境,制定响应的营销策略,预先进行湘大单放机市场调查大有必要。 本次市场调查将围绕市场环境、消费者、竞争者为中心来进行。 二、调查目的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及调查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蓓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 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健康 研究任务及工作深度: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3、对比的特征; 4、概率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 6、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疾病负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四、疾病流行强度术语 1、散发; 2、爆发; 3、流行与大流行 五、流行病学中联系强度的概念及意义 1、相对危险度(RR值); 2、归因危险度(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4、比值比(OR值); 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7、标准化死亡比(SMR)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就是一种独特的宏观方法,就是揉与了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它以医学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与询问等手段来调查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做出频率及分布的归纳、综合与分析,对结果给以恰当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表现为:(1)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健康问题的起点;(2)具有相当的社会学调查与分析的成分;(3)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与手段(包括大数量的观点、概率的观点、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4)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医学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与统计学上的可能解释性对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类型见表1与表2。表1中就是按设计类型划分的、常用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它们就是流行病学方法的主要部分与核心。表2就是按实际工作性质与任务划分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别,并非方法学的分类,只就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调研任务,这样划分便于了解与认识流行病学方法的全貌。这两方面的调研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与相互交织之处。例如,一次质量好的爆发调查中除横断面研究外,往往还可包含小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表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4)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5)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6)同时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8)干预实验 理论性研究(9)流行病学模型研究表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动态观察 三、常用传统研究方法的特征与应用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真实地定量地展现出来。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描述性研究收集的往往就是比较原始的或比较初级的资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只能提供病因线索与可贵的研究方向;(2)描述性研究往往不需要设立对照组,仅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进行客观的反映,一般不涉及暴露

级社会调查设计方案

级社会调查设计方 案

级会计、会电专业(专科)社会调查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是高职会计、会电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经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为指导本专业级学生更好的进行社会调查,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社会调查时间 4月2日至 4月15日(含调查报告写作时间);计两周。 二、教学目的 经过社会调查,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理论、方法与技能的素养,促进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观察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 三、指导教师职责 1.按照教学计划的具体要去和安排,制定详细的社会调查计划; 2.根据选题,对学生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3.指导学生制定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提纲; 4.指导学生进行文件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

读; 5.针对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评语,并按标准核定成绩; 6.特别注意对学生理论、方法与技能水平的提升,充分考虑与毕业实习环节衔接。 四、返校后时间安排 4月15日学生返校后,将写作完成的调查报告及时交给实习指导教师。 五、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现状等 方面选题,可参照后面给定题目来确定; 2.操作步骤: (1)由学生选定调查题目 (2)写出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3)进行调查:能够根据选题选择调查方法 (4)撰写调查报告 六、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调查报告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她人成果。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在调查报告末尾要列出在调查报告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3篇以上),所列参考文献应按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

社会调查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作业 梁辉辉 20103350123 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班

五、调查方案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相结合。抽样调查,采用分发问卷的形式,通过与辅导员协商利用年级例会全体同学都参加的机会发放问卷,方便回收并且保证填写质量。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之上,选取当中的典型进行单独的访问,以了解更多的情况。 六、调查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资料收集 通过问卷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给各调查人员,让调查人员在年级例会结束后发放给全体同学填写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调查员可以在当时收回问卷。在取得初步结果之后从中选择一些个案进行单独的访问。 (二)资料分析 资料收集后用从问卷上得来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出大学生实习情况的比例,根据不同比例,进行人数统计,从而得知大学生的实习情况。并通过其他问题,摸清大学生的实习结构与现状,了解大学生的实习观念与价值观。 七、调查人员规定、培训及安排 (一)规定: 1、仪表端正、大方。 2、举止谈吐得体,态度亲切、热情。 3、具有认真负责、积极的工作精神及职业热情。

4、访员要具有把握谈话气氛的能力。 (二)培训 培训必须以实效为导向,本次调查其人员的培训决定采用集中讲授的方法,针对本次活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调查人员面授调查技巧、经验。并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端正其工作态度、作风,激发他们对调查工作的积极性。 (三)人员安排: 调查问卷与工具准备:10名问卷总结:2名 调查人员:10名 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2名 调查报告撰写:2名 八、调查的时间进度 调研方案、问卷的设计:一周 调研方案、问卷的修改、确认:两天 项目准备阶段:两天 发放问卷阶段:一周 数据统计分析阶段:三天 调研报告撰写阶段:三天 九、调查经费预算

社会调查设计方案修订稿

社会调查设计方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社会调查设计方案 “志愿服务进基层”社会调查设计方案 一、活动背景 1.中共中央、xx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志愿服务进基层”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了解社情民意,主动投身和谐社会建设,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极为重要的意义。 2.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十五周年,十五年来青年志愿者行动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群众需求,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传承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以脚踏实地的无私奉献和自愿参与的高尚行动,积极投身扶贫支教、西部大开发、社区发展、保护母亲河、抢险救灾、扶危济困、大型赛会等领域的志愿服务,为当代中国青年运动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 3.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志愿服务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社会动员的有效方式,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许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城市社区、农村村组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深入基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和宣传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年寒假之际,长沙理工大学校团委主办,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志愿服务进基层”社会调查活动,旨在响应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组织大学生寒假回乡对所在社区、村组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农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状况,总结以往大学

如何学习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在国内原本也是新兴学科,未免在学科教育上也些不足的地方,在很多院校景观设计学科还没有形成教学系统和体系,从而也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不知道如何着手和深入,在学习方法和认识上有些茫然。如何学习景观设计 很多的同学都是痴迷于电脑效果图的制作学习中,觉得那就是他们在本科最应该学习到的“一技之长”。而很多的同学大学生活都已过半了,也还没有了解到什么是景观设计,以为就是广场的设计、小区的绿化就是景观设计;更不知道该如何真正去设计、根据的是什么?理论,对他们来说那只是书本的东西——不实用。“以后就业的时候公司要的是实践的东西” 笔者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对这些现象有些个人的看法: 景观设计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也就是由于它的概念决定了景观设计以后以后工作的范围,小到庭院,甚至室内绿化空间设计,大到国土与区域规划设计;从纯自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间设计。特别是现代景观设计更注重生态性和地域性,对我们的要求更为苛刻了,综合、丰富、全面的知识体系是我们必备的要求。理论和个人素质修养的储备直接影响我们将来的设计作品。 笔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我们端庄自己对学习的态度,米卢曾说过的“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态度端正了,对景观设计学科富有了情怀而感兴趣了,才有可能静心去认识和研究它。 明白了这神圣的学科,利用一切资源去学习。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和网络资料是最好的学习资源,但在认识专业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去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景观设计是最为综合的一门艺术,相关知识的选修课是不错的选择。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汇集设计学、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知识于一体,要学好景观设计、学懂景观设计,必须具备上述学科的扎实的基础知识,综合和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有理论支撑的,只有对这些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才有“法”可依,才明白为什么大师要这样设计,怎么才可以设计好。要多读书,如《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和教育》、《“反规划”途径》、《景观设计学》、《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生存的艺术》、《生命的景观》等,同时要广泛的涉猎各有关内容的书籍和各类杂志。并养成写总结的习惯。有意的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是十分必要的,设计不能光考虑美学上的东西,应该对场地规划、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全面关注。要了解规划、设计、建筑、植物、工程、环境、历史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不要只局限于某个方面,要多角度地学习和思考,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我们的知识面越广,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会越缜密。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就一定要平时多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积累,就一定没有设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设计就像是写文章,你只有积累的词汇、语句、段落等足够多,才能出口成章。这就要求大家平时要多看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规划设计作品,分析它们,理解它们,分类进行记忆。平时的案例积累就是词汇语句的积累,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可能将它们加工之后再利用,从量变到

城市居住区级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区级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软质景观设计) 学期: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专业:景观学时:6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城市居住区级公园的规划设计,使学生熟悉、掌握城市公 园的基本规划设计要求及其规划方法与步骤。 2.通过对公园绿地的种植设计,了解及熟悉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 内容及方法,掌握运用植物造景的一般规律。 二、设计要求: 1.分析基地现状条件及区位环境特点,了解、收集相关环境背景 资料,对交通、功能、景观、文化等方面做出综合分析并以文 字和图式的方式提出结论。 2.公园主要功能设置包括: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 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在上述主要功能要求范围内,自 行确定及布置各类活动用地及完成景区划分与组织,并完成公 厕、电话亭、服务点等公用设施的布点。 3.规划设计总用地:5.73公顷,其中含城市高压走廊:1.34公顷; 4.园路及铺装场地占地:〈15% 5.管理建筑占地:〈1.5% 6.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占地:〈4.5% 7.绿化用地:〉70% 8.综合考虑人流、交通、功能分区等条件,在满足交通性、游览 性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公园交通组织,区分各级园路,确定公 园主入口、次入口、专用入口的位置及数量,并合理组织入口 广场、人车疏散及安排停车。(车位数:30) 9.在公园各功能区中,结合现状条件及各景区构想,运用风景造 园手段,合理利用及改造地形,创造多个具有独特风格、引人 入胜的景点,对其进行艺术布局,并选择其中1-2个重要景点 进行详细设计。 10.完成重要景点的详细设计。(包括植物种植设计及主要小品建筑 设计) 11.图纸内容及要求: 分析图(比例自定):区位分析、地形及主要现状条件分析、交通分

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类必读书

景观建筑类必读书清单 古典类: 《园冶》计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 生态类: 《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 (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设计理论类: 《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 《景观科学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苏)阿尔曼德著李世玢译 (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 《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索靖之等译 (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 《总体设计》凯文.林奇等 《风景建筑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 (经典的“人看人”在这本书里论述得是最为透彻完善的。)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 评:适用于初学者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 历史类: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 210.00 《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

调查方案设计模板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 内容摘要: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范围与调查内容、项目 ?四、调查方式、方法、组织计划和数据分析方法?五、工作进度 ?六、调查成果 ?七、调查费用预算 ?附件一、《×××社会调查问卷》(待定)

一、调查背景 客户或自身为什么要做该项目的调查;该项目以往的基本情况诸如经营情况、销售量、市场占有率、收益、在同行业中的优势与劣势等;相关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有关的法规等。 二、调查目的 希望从社会实践调查中得到什么,或者是委托单位的决策者想从市场调查中得到什么,所要解决的管理决策问题是什么。明确调查目的实质就是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此项调查。 三、调查范围与调查内容、项目 1、调查对象、调查地点、填报单位 (1)调查对象——音乐工程系大四在读学生 (2)调查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2、调查内容小结(进一步小组探讨) 组员经商讨后一致认为此次调研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组员自身也是一个汲取经验的过程,并都表示支持在本系学生的各专业分别抽取一定人数进行问卷调查。音乐工程系现下有音乐科技与艺术、音乐设计与制作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三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有截然不同的专业性差异,而在同一专业下每个个体的专业方向也不尽相同,希望我们的此番调研能够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给组员们自己的一个未来方向的轮廓。 3、调查表

本项调查的调查表采用实地访问问卷格式,其问卷由我们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设计。 调查表具体形式见附件一、《×××社会调查问卷》 四、调查方式、方法、组织计划和数据分析方法 1、抽样方式 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是根据研究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包括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重点抽样、典型抽样、自愿抽样、滚雪球抽样和配额抽样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的调查。 2、组织实施计划 3、数据处理技术 本项调查的统计处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资料整理、数据分析 (1)资料整理—— 具体工作内容为: ——接收与核对问卷(登记与编号、筛选无效问卷、估算各类子样数目以确定是否进行补充调查)。 ——编辑(校对)与检查问卷(重新填写、缺失处理、丢弃)。 ——编码(问题变量编码、问卷变量编码)。 ——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差错与核对)。 ——统计预处理(加权、变量重赋、量表转换……) (2)数据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在下述方法中进行选择,使用SAS软件、SPSS软件、Eview

《景观设计学》专题十------乡土景观

景观设计学专题-------乡土景观 1.乡土景观: 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2.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 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 3.乡土景观特点: a.具有实际功用性。这是区别乡土与非乡土的关键所在,即是否具有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 关的功能,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和生产方面的,也包括形成人们生活习惯的部分。 b.具有多样性。它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因而受所处地域和创造者的影响较大,可能会随地域 自然特点、创造者的民族、文化、性别的差异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c.具有文化意义。乡土景观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重要载体。这种意义是内在者所赋予的,因 而必须从内在者的角度去理解。 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乡土景观则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故事;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4.研究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1)乡土景观是乡土经验的记载 乡土经验是人们适应环境而生活的直接结果,它最容易随岁月的变化而逐渐消失和改变,因为它是属于平民百姓的,是平常、普通、琐碎而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它不象其他类型的文化经验一样,从其一开始就有很多相关的历史记载。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散落在民间,等待人们去挖掘去探索。 任何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都会成为其过程和发展的见证和主要载体。对中国众多少数民族而言,这种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2) 探讨一种景观设计的新视角:生活的景观和白化的景观。 解读乡土景观有助于我们在规划设计中更好地思考该怎样尊重人,该怎样体现和满足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的需要。设计师(当然还又他们的甲方)常常把异常景观和奇特景观作为设计的追求,因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可以令人难望,可以成为纪念物和标志物。事实上,寻常景观是充满诗意的,就象白话文可以写出最优美、最动人的诗歌一样。 写白化的“诗歌”,作寻常的景观是尊重当代人、普通人的体现。。“规划是人性的体验,是活生生的,搏动的体验”。而且在尊重人的设计中,行为又是一个关键要素。景观是行为的容器, 只有能够满足行为需要的景观才是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景观。否则,最终会为人们所抛弃。这一现象在中国的旧城和许多传统村落的保护及旅游开发中显得尤为突出。仅仅保护容器的外壳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传统村落和城镇在长期的演变中显示出有机特性, 如生长、代谢、自我调节, 完成这些“生命过程”的便是人的行为。只有空壳而没有行为的景观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博物馆, 终究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