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汕头海洋旅游资源及发展

浅谈汕头海洋旅游资源及发展
浅谈汕头海洋旅游资源及发展

浅谈汕头海洋旅游资源及发展

摘要:在海洋经济中,海洋旅游业是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不仅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在发达的西方国家,海洋旅游业产值占整个旅游业产值高达2/3。

关键词:海洋旅游汕头南澳

正文

汕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海洋旅游资源

自古以来汕头就有着“过番”悠久历史,红头船的文化也随着“番客”的传播更加远近闻名,加上汕头又是临海港口城市,海洋文化自然内涵丰富。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现在又与台湾实行海上通航。汕头也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有4A级旅游区三个,3A级旅游区一个。

汕头中心城区周边的妈屿岛、新津河、东湖、莱芜、南澳岛、北山湾、龙虎滩等滨海地区、岛屿等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尤其是以南澳岛为住,更是成为了海洋旅游的一颗明珠。

南澳岛是汕头市属下的县,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她是由37个大小岛屿所组成,陆地面积130.90 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现有7万多常住人口。南澳岛地处粤东海面,位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今来,南澳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称号。

南澳岛海岸线77公里,大小港湾66处,其中如烟墩湾、长山湾和竹栖肚等

多处具备兴建深水港,辟建万吨级码头,具备发展海洋远运事业的优越条件。同时也给邮轮旅游带来的机遇。南澳的旅游资源具有"海、山、史、庙"立体交叉特色。可供开发旅游的沙滩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其中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青澳湾是我国少见的浅海沙滩,沙质洁白细软,海水清澈无污染,盐度适中,是天然优良海滨浴场,也是广东省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目前,青澳湾已经建起了夜总会、名商游艇会、月亮湾大酒店、青澳宾馆、金海苑招待所、中南海湾娱乐中心等一批旅游设施,青澳购物街也已开市。为旅游者建立起了优质的旅游享受。

宋井也是南澳岛上一处较有特色的景点,它位于云澳海滨,相传为南宋末代皇帝南逃时经过此地挖掘了龙井、虎井和马井,至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1962年有人在石缝中拾到宋代钱币4枚,证明此井确为宋井。附近有南宋末代皇帝驻扎岛上时修的“太子楼”遗址。三井原在山坡上,由于地壳变动逐渐沉入海滨沙中,近年来,海潮将沙冲走,水井即现,相继在1937、1969、1978、1981年露出过龙井或马井,每次持续半年左右。神奇的是,井与海水相隔不过咫尺之遥,却始终涌出甘甜的淡水,即使被沙淹没,仍可恢复。近年加修围栏保护,游客至此都要品尝井水以试咸淡。

还有“天然植物园”之称的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候鸟天堂”之称的岛屿自然保护区,又有亚洲第一岛屿风电场,历史悠久的总兵府、南宋古井、太子楼遗址以及众多文物古迹50多处,寺庙30多处,具有“海、史、庙、山”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特色,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组成了南澳生态旅游的主色调。

可以看出,南澳岛是汕头海洋旅游的主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就没有旅游的宝地,汕头港的观海长廊,目前正进入最后的建设阶段,落成后将会成为汕头夜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也存在很多地方阻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交通线路局限。

汕头中心城区周边的妈屿岛、新津河、东湖、莱芜、南澳岛、北山湾、龙虎滩等滨海地区、岛屿凭借自然资源的优势,要解放思想、扩大规模,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既可重点推介,也可全面发展,为游客提供休闲、消暑和游泳的好去处。但是,由于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等因素,汕头中心城区居民到上述景点还嫌麻烦,

何况外地的游客?因此,交通运管部门在规划公交线路的时候,不妨实行倾斜政策,对旅游线路优先考虑。

2.缺少品牌效应

汕头市是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做足做活百载商埠这篇“大文章”,推出潮汕特色的景点,通过多渠道的形式向海内外宣传,扩大影响。以“大潮汕”的腾飞带动汕头的发展,并将“大潮汕”推向全国、推向海外乃至全球。必将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吸引更多游客,达到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的新局面。

3.汕头港港口局限

由于汕头港内港港口不够深,导致一些大型的船不能进入港口停泊,这也就限制了游轮行业的发展。仅仅只有小顿量的航班限制了海洋轮游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挖取来进行加深港口,以此来扩大航运的规模同时也促进轮游的发展。

海洋旅游开发设想

改善旅游环境与条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就我所见,汕头的海洋旅游仅仅只是在开发阶段,所以还有很多潜力可供挖掘。

①汕头缺乏大型的游乐场,除了刚刚建起的蓝海星游乐场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妈屿岛或北沙湾建立一个大型海上游乐场,包括水上摩托艇,水上海盗船等等游乐设施,且在游乐场周边附近建立海边度假村,可以在游客游玩之余放松享受。

②在旅游区附近建设深水港口,争取加入轮游路线旅游景点。这样可以增加旅客流量,不再限制于陆地式旅游路线,也能更多的接触各地的旅游者。

③部分海域可以建立特色旅游服务,例如渔民家自助体验旅游,南澳岛附近可供开发的渔场5万平方公里,盛产石斑鱼、龙虾、膏蟹、鱿鱼等优质高档水产品,有鱼、虾、贝、藻类1300多个品种。沿岛水深10米以内的海域面积165.7平方公里,水质好,浮游生物种群多,可发展大规模海水养殖。目前,海水网箱养殖已达5000多格,鲍鱼、海珍珠和贝藻类养殖也已初具规模。可以利用此丰富资源建立出海垂钓,亲手烹饪海味,体验渔民水厂养殖,等一系列小规模的特色旅游路线。因为据调查很多人都不知道渔民是怎么生活,喜欢体验特色生活,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开发项目。集休闲,娱乐,自助于一身的旅游项目,一样

可以吸引不少喜欢户外活动的旅游者参加。

④打好“侨”牌和“台”球。汕头是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华侨众多,他们对家乡、对潮汕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汕头旅游景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加以扶持发展,并积极招商引资,要充分利用侨资侨力、民资民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此外,要进一步弘扬汕头精神,增强家园意识,增强潮汕人的凝聚力和爱国爱乡的感召力。激发和调动海内外潮人投资、建设汕头的积极性,对加快汕头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⑤随着南澳大桥动工兴建,南澳大桥建成后,旅游的重点就是开发南澳岛。可在南澳岛引入海水建设大型跳水馆、室内游泳馆,借鉴三亚的做法,把钱赚到海底。亚龙湾的海底世界,只要游客交上足够的费用,就可以戴上潜水工具瞬间从陆地上消失,优哉游哉与大海深处五颜六色的鱼儿和海洋生物亲密接触。沙滩上,游客正襟危坐骑上沙滩摩托车,也可过上一把“骑兵”瘾。同样的,南澳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可以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游客潜水的项目,或像厦门一样建造现代气息的海底世界,吸引更多的游客。

⑥多举行特色活动节日,例如海钓比赛,在不影响当地海域环境与海洋资源的情况下,以此来吸引海钓者参加,同时也吸引投资者关注。更充分的利用了海洋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汕头特区晚报

《发展海洋旅游之我见》

《南澳特色旅游》

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华东旅游报》作者:伍鹏我国海岛数量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海南岛、港澳台除外),433个岛屿有常住人口,人口452万,大部分海岛居民以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为业。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以及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海洋渔业捕捞空间大幅缩减,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渔民增收出现困难,海洋渔业和渔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处于交通不便的海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更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旅游业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的重点。我国不少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岛先后开发了休闲渔业、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部分海岛(如浙江的嵊泗列岛、桃花岛,广东的伶仃岛以及山东的长岛等)成了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岛地区渔农民思想观念的提升,促进了渔农民的增收,改变了渔农村的村容村貌。但从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一些海岛的旅游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岛地区的无序开发对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海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探讨科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岛旅游的档次,使海岛旅游发展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与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已成为海岛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海岛旅游开发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旅游业所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海洋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当前旅游业膨胀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等,都要求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海岛地区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必须严格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景区与海岛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海岛旅游开发要坚持应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方针,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处理好当前开发与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问题。其次是必须严格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和海岛的综合管理,采取严厉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规范各种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要通过优化生产结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强化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二、海岛旅游开发应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海岛渔农村社区是开展海岛旅游的细胞,是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2)》简介

《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2)》简介 一、规划范围 三亚境内海岸线258.649公里的滨海区域(包括港湾,沙滩,河流入海口等)及周边地区,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以三亚市为中心,联动海南全岛,北部湾等,并向南中国海延伸。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海岸线长258.649公里,海域宽广,大小港湾20个,大小岛屿岛礁70个,生长了多种珊瑚群。境内海水、沙滩、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岩洞、温泉、森林等海洋度假休闲资源丰厚,具备成为国际性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先天条件。海洋是三亚旅游核心产品的聚集地,以滨海度假、邮轮、游艇、潜水、水上娱乐活动为代表的海洋旅游产品发展迅速。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2-2022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6年、中期为2017-2021年、远期为2022年以后。其中2012年至2016年为重点规划阶段。 三、发展定位

国际性热带海洋旅游目的地。依托三亚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和海水、沙滩、珊瑚、礁石、岛屿优势资源,整合温泉、森林、田园、文化,构建环境优美、宜居快乐、活动丰富、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国际性热带海洋旅游目的地。 南海旅游的服务基地。面向全省,面向南海,加强周边区域合作,提升三亚成为南海开发、南海旅游的集散中心、交通枢纽与服务基地。 我国海洋旅游的创新实验区。利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全国低空开放、国家海洋战略等的战略机遇,争取和制定免签、落地签证、免税等促进海洋旅游发展的创新政策,占据全国海洋旅游的制高点,打造我国海洋旅游的创新实验区,为全国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模板和示范。 四、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按照“立足三亚,开发南中国海洋旅游”的思路,整体构建“一心服务、一带支撑、三组团集聚、三区域联动、三空间拓展”的空间战略发展格局。 一心服务:海洋旅游中心城市(中心城区)。 一带支撑:滨海旅游带。 三组团集聚:海棠湾—亚龙湾高端度假旅游组团、榆林湾—三亚湾休闲度假旅游组团、红塘湾—崖洲湾海洋文化旅游组团 三区域联动:腹地、滨海、海洋。 三空间拓展:低空、海平面、海底。

汕头澄海区海洋与渔业局

汕头市澄海区海洋与渔业局 预算公开 二○一八年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能 (一)机构基本情况 (二)区海洋与渔业局所属单位广东省渔政总队澄海大队基本情况 (三)区海洋与渔业局所属单位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基本情况 (四)区海洋与渔业局所属单位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基本情况 (五)区海洋与渔业局所属单位海上渔业安全通讯救助网络监管中心基本情况 二、部门预算编制范围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说明 (二)支出预算说明 二、“三公”经费说明 三、其他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预算说明 (二)关于政府采购预算说明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专业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表 表1 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 表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3 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表 表4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表5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6 部门预算基本支出明细表 表7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明细表 表8 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表 表9 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表 表10 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表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能 (一)机构基本情况 1. 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海洋与渔业局内设3个股室:人事秘书股、海域与海岛管理股(加挂资源环境管理股、海洋综合开发协调股)、行政审批股(加挂渔业与远洋捕捞管理股、科技与交流合作股、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下辖广东省渔政总队澄海大队(与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澄海大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渔业船舶检验局澄海检验站合署办公),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加挂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牌子)、区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加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牌子)、区海上渔业安全通讯救助网络监管中心(加挂渔业电台牌子)。

滨海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中国滨海旅游市场现状调研分 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报告编号:155001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2020年中国滨海旅游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报告编号:155001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地区,它又是海洋产业构成中的一个很大部分。滨海旅游业是指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04km的大陆海岸线,×104km的海岛岸线,岛屿6, 500多个;可管辖的海域南北延伸近40个纬度,面积达300多万km2,有中温带、暖温带的海上景致,更有热带、亚热带的海洋风光,拥有丰富多样的滨海旅游资源。近年来,中国滨海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滨海旅游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认为:近年来,在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入的政策驱动下,我国滨海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国内旅游增长较快,国际旅游逐步恢复。2013年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85 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4年以来,滨海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邮轮、游艇、休闲渔业等新型业态规模迅速扩大,滨海旅游业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

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 2011-12-07 23:33:11|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 张子昂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南京210096) 摘要: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活动之一。但海洋旅游的研究相对滞后于海洋旅游的发展与实践。本文首先对海洋旅游活动以及海洋旅游资源进行定义;其次,在参照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和其他分类方法,阐述了海洋旅游资源的特征,并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根据其资源条件,建立海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资源开发内容;再次,根据我国海洋的区划,列举了我国海洋旅游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主要海洋区;最后,详细介绍了我国传统和新兴的海洋旅游项目并对未来的海洋旅游项目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海洋旅游;海洋旅游资源分类;我国海洋区划;海洋旅游项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资源丰富的海洋已经不再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海洋自然气候多变,景观变换纷呈,带给人们不同的视听享受。相对于陆地旅游,海洋旅游具有她独特的韵味。为了系统的研究,清晰的海洋旅游与海洋旅游资源定义是基础。 一.海洋旅游与海洋旅游资源 (一)海洋旅游的概念 从广义范畴来看,海洋与陆地相对应,把主要活动范围在陆地的旅游称为陆地旅游,而把主要活动在滨海地区、海上、海底、海岛的旅游称为“海洋旅游”。从狭义范畴来看,周国忠认为海洋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依托海洋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原则,所展开的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海洋游览、娱乐、度假、体育、教育、探险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 中国海洋大学董玉明认为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依据国际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我认为海洋旅游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原因,离开常住地来到具有海洋空间的区域的非定居性和暂时性停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二)海洋旅游的特点 海洋旅游活动除了具有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暂时性、流动性、经济文化性外还具有参与体验性、保健性、异质文化性等特征。 高度参与性:海洋旅游提供众多活动如海水浴、日光浴、海上运动等,需要游客身临其境,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符合世界旅游的潮流。 保健性:海水比热系数大,冰海气候适宜,气温变化不大,能够使人体内的代谢稳定,内脏负担均衡,对人体健康起着稳定作用。 异质文化性:海洋文化自身的开放性、外向性、求新性等文化特性与内陆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3]。 (三)海洋旅游资源概念 海洋旅游资源是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近海、中海、远海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综合,

广东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省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省渔业由“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的重要时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渔业经济发展全局,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实现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保证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认真贯彻落实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发[2004]3号),从加快现代渔业建设进程的战略高度,提出渔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克服对虾出口反倾销、“氯霉素”、“孔雀石绿”等事件的不利影响,实现省渔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主要水产品供给充足,渔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渔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渔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 (一)渔业产量稳步增长,水产品供给充足2005年省水产品产量达695.23万吨,比2000年增长17.2%,年均递增3.23%。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172.05万吨,比2000年减少10.1%,年均递减1.94%;淡水捕捞产量13.02万吨,比2000年减少3.8%,年均递减0.78%;海水养殖产量225.91万吨,比2000年增长33.7%,年均递增5.98%;淡水养殖284.25万吨,比2000年增长29.7%,年均递增5.34%。省人均占有水产品达75.6公斤,比“九五”期末增加7公斤,水产品消费已成为人民群众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好习惯。 (二)渔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已成为省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018.3亿元(现价,下同),比2000年增长71.2%,年均递增11.35%,其中:水产品总产值540.9亿元,比2000年增长41.07%,年均递增7.1%,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23%,比2000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已成为大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005年省渔业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达202.6亿元和274.8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124.8亿元和141.4亿元,年均递增21.1%和15.55%,远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三次产业比例由64.5:13.1:22.4转变为53.1:19.9:27。水产品加工发展较快。2005 年省水产品加工量达119.5万吨、加工产值139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4.8万吨和74.1亿元,年均递增9.13%和11.73%.目前省拥有水产品加工厂1139家,年加工能力达193万吨,冰厂冷库493座、日冻结能力10945吨、制冰能力12529吨、冷藏能力14.5万吨/次,初步形成了渔业制冷、冷冻加工品、干制品、鱼糜制品、罐头、腌熏品、鱼粉、藻类食品和医药化工等一系列产品体系,涌现一批如恒兴、新华海、侨丰集团等国家级和省级渔业龙头企业,先后有41个产品在历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取得奖牌,32个产品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优质产品,28个产品取得部(省)优称号,40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在一

休闲旅游特征、现状与发展趋势(1)

浅谈休闲旅游特征、现状与发展趋势(1)

————————————————————————————————作者:————————————————————————————————日期:

学号20110202050324 密级________________ 兰州职业学校毕业论文 兰州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研究 学院名称: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学生姓名:刘艾 指导教师:薛实 二○一三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UNIVERSITY Study on The Urban Residents ' Leisure Tourism of Lanzhou City College:School of Urban Economy and Tourist Culture Subject: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Name:Liuai Directed by:Xueshi May 2013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人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因此,关注和研究城镇居民的休闲旅游行为,构成了一个在理论、实践与政策等层面上都必需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对休闲旅游行为的研究也是认知我国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发展程度的基本切入点。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居民休闲旅游现状和特征的研究,为发展兰州市休闲旅游业提供市场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对国内同类型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休闲旅游;城市居民;兰州市

简述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

简述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 势 论文关键词:休闲产业度假产业市场特征市场培育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讨论休闲度假与观光旅游在各自特点上的异同,着重分析了我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本文认为,目前休闲度假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瓶颈”因素的制约和市场培育的重任。在探讨休闲度假产业与观光业在起始点、展开模式、发展路径、开发着力点等方面的差异后,本文指出了今后休闲度假产业在高低端市场定位、产品多元化、休闲文化建设、产业边界等方面的发展趋向。 休闲(Leisure)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状态,即人们以保持平和宁静的态度来感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Manmell(1987)认为,休闲就是“逃离常规和充满压力感的环境以及寻求身心恢复之机会”[1]。休闲的直接存在物是时间,主要是指人们求得生存需要之外的时间;具体的休闲呈现物是表现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动态和过程,是人们体悟人生、自我完善、实现自由的需求。西方学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1-4]、我国学者陈传康等(1997)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注意到休闲将会是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契机[5]。此后,关于休闲的研究分别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层面上全面展开[6-10],并成为目前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休闲与度假(take a holida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休闲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休即休憩,闲即闲暇时间。度假是一种相对于

消极休闲方式——日常生理休息的一种积极休闲方式。积极的休闲方式是推动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意在探讨由积极休闲方式所引发的休闲产业的发展和趋势。 一、休闲度假的特点 与一般的外出旅游不同,休闲度假具有自己的特点: 1. 修身养性 让身心放松是度假旅游的基本要求。休闲就是要在一种“无所事事”的境界中达到积极的休息。因此,在紧张工作后到心仪的度假地度假,或游泳、或阅读、或徜徉于海滨、或踯躅于森林草原、或置身于温煦的日光下,使身心完全放松。这种放松,完全有别于日常的工作节奏,是一个身心的调整。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2. 目的地重复 度假旅游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游客对其认同的度假地具有持久的兴趣和稳定的忠诚度,甚至对一家自己喜欢的度假酒店也有非常稳定的忠诚度。有的游客一生中的度假地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地方,一个度假地一生中可能去很多次,因为度假客对度假目的地带来的熟悉感、亲切感非常在意,很关注外出度假感觉和在家里生活感觉的内在联系。因此,度假目的地就会拥有一批稳定的回头客群体,这一群体越庞大,度假地服务的针对性就越强,针对该群体提供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就越高。重复地到达同一目的地这一特点意味着度假目的地在经营方面须培育和保护游客的忠诚度,努力争取每一个“头回

弘扬海洋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和探讨

弘扬海洋文化发展旅游经济 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业则是前景广阔的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因而在世界围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发达国家,海洋旅游业产值一般都占到整个旅游业产值的2/3左右。在我市,随着八仙过、海洋极地世界、蓬莱水城保护开发等景区(点)的相继投入使用和动工,海洋旅游业也已占据了蓬莱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弘扬我市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海洋文化,丰富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也多达几十上百种,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的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人类拥有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海洋文化是一种泛文化意义和文化现象,是海洋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对人们生活、生产、价值观念、性格、习俗的物质的精神的总体文化现象和表现。西方学者认为:古希腊及地中海的文化就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等等。 当代海洋文化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

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先进文化,其显著特点就是开放、开拓和进取。它是千百年来沿海人民顶狂风、战恶浪、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冒险的精神的结晶。 二、我国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及相互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早自汉时期,我国就已开辟了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往来。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思想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再加上近代列强的侵略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近几百年来,中国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衰落了。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们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首先惠及包括我市在的东部沿海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海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海洋文化得以逐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为弘扬海洋文化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反过来,先进的海洋文化又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也正是改革开放,才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使得海洋文化得以重新振兴,从而在提高海洋意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海洋事业得以快速发展。2003年5月19日由国务院印发施行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国海洋经济今后一个时期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必须有强大的综

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景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旅管102 杨鹏(一)发展现状: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旅行社组织客源看景区,很少有客人说我是为了住一个饭店我到某一个城市,多数客人还是为了看这个城市的有名的这些景区才跑到这个地方来,所以旅游景区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地位始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来越重要。 我国旅游景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类旅游景区,以名山、大川、名湖和海洋为代表;第二类是人文类旅游景区,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遗迹、遗址为代表,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等; 第三类是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和劳动的结晶,如深圳华侨城下的几个主题公园; 第四类是社会类的旅游景区点,它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景区点的概念,但它是传统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军事旅游景区等。 我国旅游景区的总的发展现状有如下几点: 1、近几年来,我国旅游景区在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总体形势推动下,其开发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及旅游创收创汇的重要来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主要场所。 2、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之间的商业竞争也渐趋激烈。 3、长期以来,旅游景区存在政出多门、体制混乱的宏观格局,大部分旅游景区管理机制落后,观念保守,景区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旅游景区的整体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资源与环境保护力度都与我国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与旅游者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不相适应。 3、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景区(点)综合接待能力弱,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结构不合理,致使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环节都出现了问题。 (二)我国旅游景区发展趋势 从景区发展趋势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旅游景区数量继续增加。这主要是由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所决定的,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使社会认识到了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或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或将其作为先导产业来发展,因而各地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旅游景区; 二、旅游景区质量持续提升。我国旅游景区在数量上的增长很快,在景区质量的提升上无论是观念和实际行动都得到了提高和加强,并成为今后旅游景区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比如旅游景区的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的加强,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今后旅游景区的发展将会形成越来越多的精品,大大提升景区质量,从而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的转变; 三、旅游景区经营不断创新。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旅游景区也需要进行经营和管理创新,根据游客需求的变化,寻求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也既是追求民族化、地方化和差异化,满足游客对差异的索求,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年才在大万山岛建成第一座20kW级的试验性波浪发电站。 (6)海滨旅游资源 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从海岸到海岛都有各种旅游景区和景点。海洋旅游产品分为海洋亲水活动、滨海观光度假、海洋文化体验、海洋主题活动、创造性海洋旅游产品、海洋旅游外延产品六大类。现在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海洋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成为关注的重点,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旅游项目,如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海洋休闲渔业等。中国海洋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其中国内游客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是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北美以及西欧等。 二、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海洋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海洋资源不合理开发,特别是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严重地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人们在海洋开发中对海洋生态系的作用与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科学、慎重和节制态度,致使海洋生态遭到破坏,引起严重的后果。不合理的大量开采海砂将破坏海岸环境,造成海水入侵、海岸侵蚀与后退等后果,严重影响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不科学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将造成水合物分解释气,增加大气中的甲烷气含量,当前温室气体甲烷以每年0.9%的速率进入大气,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从而加剧全球气候的变暖效应,使海平面上升;水合物释气会诱发海底滑坡、崩塌和浑浊流,破坏海底各种工

程设施,造成灾难。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科学、全面地进行策划,防范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 过度围垦和不科学的开发将导致滩涂湿地消失,调节区域气候和培育幼虾仔鱼的能力将遭到破坏。滥采红树林—珊瑚礁将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岛礁消失、海岸后退、生物群落改观、风暴潮肆虐、海岸椰林与建筑遭毁,直接威胁到沿岸居民的生活与居住等。 (2)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过度捕捞:无节制的捕捞海洋鱼类,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导致鱼类数量急剧减少。中国的舟山渔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曾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这里是北方寒冷海流和南方温暖海流交汇的地方,各种鱼类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当地渔民的过度捕捞,原来此地盛产的黄花鱼几乎被灭绝了。严重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岸生态破坏:主要是海岸带的开发破坏了大量的红树林,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它的一个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红树林支撑着一个复杂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它的破坏对海岸带的影响最大。 (3)海洋污染 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

自助游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国自助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人们通常用按是否需要通过旅行社等旅游代理机构来划分团队游客与散客,但随着旅游服务机构业态的发展以及旅游中介服务项目不断丰富,人们自行安排旅游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散客市场中有一个群体表现出共同的特征明显地有别于一般散客,人们将这一群体的旅游行为称之为自助旅游。 自助旅游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可以表述为: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且没有全程导游陪同的一种旅游方式。自助旅游在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目的方面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是旅游活动安排的自主性,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同时,自助旅游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旅途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临时调整或改变行程; 其次是旅游目的主要以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求知、探险和满足个人特殊爱好等消遗性目的为主; 第三是没有全程领队、导游陪同,在旅途中需要旅游者自已打理一切旅游活动,因此旅游者在拥有自主权的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旅行经验。 从以上界定可以看出,自助旅游与散客旅游这两个概念有很大程度的交叉,既有重叠,又有明显区别。从旅行的组织方式上看,两者都是自行设计旅游线路、自行安排相应的旅游活动,但自助旅游并不排除通过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中介机构进行预订(尤其是交通及住宿设施)。但从旅游目的上看,一般散客的旅游目的涵盖广泛,而自助旅游更侧重纯旅游或消遣性的目的,不包括公务、商务和会议旅游以及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的旅游活动,但在出差目的地或途中自行安排的休闲消遣型旅游活动也应视为自助旅游。 (二)自助旅游的类型 目前,自助旅游的类型有多种,可按交通方式、旅游目的、旅行距离、消费等级、旅游活动内容等标准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侧重按交通方式和旅游目的来划分。 按交通方式可分为:自驾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可分为:休闲度假自助游和专业目的自助游两类,而专业目的自助游又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摄影、登山、滑雪、高尔夫等)等。 (三)自助旅游的特点 自助旅游者追求在旅游中的自主性,或张扬个性、或放松身心;与整体旅游市场相比,他们的出游率较高,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两种类型的自助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有明显不同 休闲型自助旅游者多以家庭为单位,或流向以海滨为代表的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或流向城市周边的景区(点),而对城市周边游来说,自驾车旅游是比较流行的交通方式;专业型自助旅游者则追求新开发甚至尚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尤以西部地区更受青睐。他们在旅游目的地及出游时间的选择上都具有避热倾向,或是避开观光型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或是避开

基于国家政策视角下海洋旅游发展前景

基于国家政策视角下海洋旅游发展前景 社会主义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带来了 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加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由此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日渐转化成――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们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激发了社会各个文化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行业。本文主要针对当下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注重精神文明的享受,旅游行业在这一大环境中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开始注重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对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保证其快速和健康发展。 一、海洋旅游的定义 所谓海洋旅游,就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海洋资源进行探索和开发,主

要包括海洋游览和相关的娱乐活动等等。海洋旅游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海洋旅游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例如:近海旅游、远海旅游、游轮观赏等等,都成为人们在旅游当中喜闻乐见的项目。为了保证人们在海洋旅游的过程中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国政府也为海洋旅游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规;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海洋旅游更好的发展,我国政府还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国家对海洋旅游的政策支持 本文通过对各个阶段我国海洋旅游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将国家对海洋旅游的政策支持总结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海洋旅游刚刚开始兴盛的时期,我国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旅游行业的广阔前景,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产生的,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洋旅游法律法规。这一法规的颁布,将海滩、水域等都明确地划归到海洋旅游的保护范围之内,共同促进海洋旅游的发展;第二阶段是21 世纪,在海洋旅游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国家又一次对海洋旅游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平稳健康的发展。 (一)国家对海洋旅游的产业发展支持 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好坏一直以来都是海洋产业

青岛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新思路及相关问题探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 t (1) K e y w o r d s (1) 引言(或绪论) (2) 一、青岛旅游资源分析 (2) (一)青岛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析 (2) 1.观光类旅游资源 (2) 2.度假类旅游资源 (2) 3.海岛旅游资源 (2) 4.水上运动休闲旅游资源 (2) (二)青岛旅游资源空间解析 (3) 二、青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3) 三、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和不足 (3) (一)开发优势 (3) 1.地理区位突出 (3) 2.海滨旅游资源丰富 (4) 3.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优越 (4) (二)不足 (4) 1.缺乏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品牌 (4) 2.青岛市的旅游环境不理想 (4) 3.青岛市旅游交通 (5) 四、青岛海洋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5) (一)青岛休闲旅游资源开发 (5) 1.特色街巷 (5) 2.主题乐园 (5) 3.度假区 (6) 4.特色餐饮与纪念品 (6) 5.节事活动 (6) (二)青岛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新思路 (6) 1.以观光为基础,观光与休闲旅游共同发展 (6) 2 .资源整合,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 (6) (三)青岛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新想法 (6) 1.设计创新 (6) 2.体验为主、参与性强 (6)

3.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7) (四)区域空间整合模式 (7) 1.区内整合 (7) 2.产品整合模式 (7) 3.海岛旅游产品整合 (7) 4.旅游线路整合模式 (7) 5.市场整合模式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青岛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新思路及相关问题探究 摘要: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针对自身的发展优势与不足 ,综合分析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研究青岛海洋旅游资源类型与地域结构 ,从区域旅游、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市场等方面系统探讨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整合模式 ,进一步挖掘海洋旅游资源 ,采取措施打造海洋旅游产品特色 ,以提高旅游竞争力 ,力争把海洋旅游培育成青岛的重点产业和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整合 Qingdao Municip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new ideas and issues related to exploring Abstract:In the face of intense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for its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Qingdao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research type and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Qingdao ocean tourism resource from regional tourism ,tourism products ,tourism routes and tourism market to study integrated model system, to further tap the ocean tourism resource ,and take measures to build a marine tourism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of tourism ,try to build into Qingdao key industries and new growth poin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 Qingdao; ocean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岛的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崂山风景区的尝试性开拓、即墨温泉的开发、沿海一线风景区的改良以及城市容貌的改进,都给青岛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近年来,青岛的旅游业始终以平稳的步伐向前发展,旅游业收入在青岛的GDP中占据了极大比重,且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给青岛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穷动力。但与先进城市相比,青岛的旅游经济还存在不少差距,其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科学的评价青岛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整合,为青岛市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一.青岛海洋旅游资源类型与地域结构分析。 一、青岛旅游资源分析 (一)青岛海洋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析 依照区位条件、自然岸线与水域特点、资源的地域性和共生性特征,以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为标准,海洋旅游资源可化分为以下四大类: 1.观光类旅游资源 青岛“山、海、岛、城”相融,滨海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厚。山脉、平原、洼地等陆地景观风貌沿曲折海岸线布设,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微地貌十分发育,沙滩、港湾、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总额为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

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李政文 一、课题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解决温饱的问题后,人们对身心的健康和对精神享受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旅游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所以它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和健身的必然选择。由于三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宜人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纷至沓来。然而,三亚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动更加频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怎样才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确保海洋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因此,我校把“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科技教育活动的课题。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通过实施本活动,使学生能针对三亚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对课题探究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本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的关注,增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合作精神。活动坚持“立足普及,兼顾提高”的工作原则,让全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普及型的科技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三、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本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主要为我校教师与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并邀请省市教育、科技、旅游、海洋与渔业资源的相关领导专家进行指导,共计900人左右。 四、活动需求分析: 1、学校要与旅游局、环保局、国土与海洋资源局、旅行社、旅游公司、景区景点等取得联系,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邀请有关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 3、争取得到学校行政部门的支持,必要时在课时、经费、用车、安全教育等方面给予安排考虑。 五、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时间:2009年9月1日——2010年6月31日(活动主要安排在节假日进行) 2、活动地点:本校及三亚行政区域内的沿海各地。 3、活动方式:活动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技教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