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谈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谈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论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在现今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和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两大类。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大难点,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课堂问题行为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能对教师有所裨益,使之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同时更能成为一种促进师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据观察统计,在典型的课堂里25%至30%是学生有问题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倾向,可以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这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推撞、追逐、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切切私语、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发出怪声、敲打做响、做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模仿教师一些习惯性动作引人发笑等盲目反抗性行为等等。

二是内向性问题行为。这是教师不容易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内隐性行为。虽然不直接威胁课堂纪律及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胡写乱写、抄袭作业等消极行为;害怕并有意识回避提问、抑郁孤僻等厌恶行为;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一)学生

(1)认知能力的差异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总是和学生的学习密切联系在一起,而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关,因此认知能力的差异成为课堂问题行为的首要原因。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顾此失彼。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的教学要求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他们总喜欢在教师提问时未经允许就抢先说出答案,对教师的讲解不予理睬,甚至在课堂上公然指出教师的错误,让教师难堪。如果这时教师将其种种行为看作学生的公然挑衅,压制甚至责罚学生,必然导致双方矛盾升级,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这就是一些好的的学生也会在课堂上捣乱的起因。

另一些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反复讲解和联系才能够接受。由于知识点难以理解,完成作业有困难,而教师又不可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在一再受挫后,学生不但会产生对课堂和教师的不安全感和对学习的焦虑,降低自我评价,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伯拉格斯和琼恩斯指出在评价情景中,低成就学生会下意识地妨碍自己成功。这些在课堂教学中后进生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学习本身、教师或学校等外在因素,压抑自己的学生倾向或拒绝学习,回避教师的提问和种种活动,采取捣乱、破坏课堂纪律、与教师作对的方式来保护自尊。

(2)自我表现需要

有些学生的问题行为只是为了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艾里克森(Eriksson)曾指出需要时刻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类的天性。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发现自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教师或同学的承认,觉得自己受到他人的关注太少,同时内心就强烈的渴望他人关注。他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对问题行为比较注意,于是便故意地违纪,表现

出问题行为,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从而实现起需求。比如,在我上课经历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男生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只奄奄一息的蟑螂,并用这只蟑螂去吓唬女生,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使课堂教学秩序失去控制;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非要知道不可,更多的是想引起课堂的哄笑,引起老师的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这些行为已经直接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引起教师的重视;同时在课堂上也存在着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沉默寡言、心不在焉、上课发呆等,这些行为并没有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将之忽视,其实这些学生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

(3)意志特征

有些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不能自觉的自我调控。小学生活泼好动,时常会被课堂上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事物所吸引。有时会心不在焉的做些小动作,有时会脱口,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不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说出答案等等。这样的急切行为不是敌意的、带有攻击性的,而是不由自主的,不能自控的行为。美国学者巴克利认为,抑制反应功能的发展性落后造成了儿童自我控制缺陷。人的大脑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必要的兴奋,但与此同时也要产生抑制,即抑制其他不必要的兴奋。但是儿童在接受刺激后,不能适当地抑制或延迟自己的反应,而是倾向与立即做出反应,这就难免会出现问题行为。例如,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问题行为,大多数学生是想要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故意做这些事情的。就像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老师对他的关注相对少一点,后来他就在课堂上越来越吵,一开始我也会批评他,但后来我发现越是批评,他就越吵,所以我就转向另一种方式,表扬他某些积极的做法,比如某一时段他上课非常认真,就会及时肯定他的做法,并提出期望,希望他今后继续保持,慢慢地这名男生的行为有了较大转变,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开始减少了。得到他人的注意与欣赏是每个人的需要,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始终处于被教师遗忘的角落,为了引起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注意,他们会在课堂上做一些负面的行为以此来达到被别人注意的目的。通过肯定学生的积极行为,对学生提出期望,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了,课堂问题行为也就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满而产生的抵抗情绪。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到挫折或是认为自己缺乏学习的能力时,学生就会遇到困难而苦恼,其行为就会表现得要么具有消极抵抗的情绪,要么具有攻击行为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遭受的挫折太大,或经常遭受挫折,往往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痛苦,从而产生情绪暴躁和行为偏差。有时看到别人的成功与喜悦,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有的甚至产生攻击、消沉冷漠等对抗行为。教师对这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和帮助时,学生的问题行为会增加,强度会加深。

(4)人格因素

人格特性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甚至可能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在目前的关于人格与课堂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引用艾森克(Eysenck)对人格维度的划分来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解释。

A、外倾——内倾人格与课堂问题行为

外倾的学生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情绪较冲动且难以控制,爱交际,渴求刺激和冒险,粗心大意,爱发脾气。一旦当那些极端外倾的学生感到课堂缺少新异刺激,无聊乏味时,就可能爆发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些捣蛋和挑衅的举动。内倾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稳定、好静,不爱交际,不喜欢刺激,而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因此课堂活动过于频繁,气氛过于活跃,极端内倾的学生则会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不愿加入到课堂活动和与他人的合作当中。

B、神经质——稳定性人格与课堂问题行为

情绪稳定的学生不易产生焦虑,稳重温和,容易自我克制。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在人际

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很难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表现出高度焦虑和恐惧。由于无法正确评价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因此他们会尽力回避问题,避免引起他人的关注,因此这类学生的课题问题行为是内隐的。

(二)教师因素

其一、教学不当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上课时照本宣科,讲课枯燥无味甚至出现错误,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困死在一个问题上,缺乏教学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教学上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灌输,无休止地上课、补课、考试,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学习成了无边的“苦海”。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引起来,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其二、管理失措一是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行为经常做出过激反应。有的教师会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病源体传染”效应。其实,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三)环境因素

其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一些生活在父母不和或父母离异的家庭中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或挑衅生事。

其实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人受教育的第一站。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最具有直观性,最富情感性,孩子可以从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工作心态以及社会交际中受到很大的影响,把自身感受到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因此,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是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行为.经过本人对研究对象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其的期望水平过高,该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在及格线徘徊,但其父母却一直期望他能够考得90分以上,这直接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大他的学习压力,而无论该生的成绩进步了多少,其父母都没有正面表扬他,这又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不确定。在种种心理压力下,孩子就产生厌学,焦虑等情绪,课堂问题行为就产生了。

其二,学校环境也影响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可以分为校园环境和课堂内部环境。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的布局,建筑的风格,绿化美化,墙报标语,师生衣着言行,教师上课的教学风格等,都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心境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室内的布置杂乱,墙壁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儿童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综上,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原因分析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比如小孩子看了一些影视后,在上课时经常模仿其中人物的动作,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期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后来大多数都顺利地成长为适应良好的成年人,其中五分之一的人还取得了杰出成就。因此,我们应当用一种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课题问题行为及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策略予以应对。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问题行为一旦发生,教师在采取措施时应对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究竟是什么产生了问题行为;行为发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课程进行当中,还是临近下课之时。这些问题行为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妨碍教学活动。对这些因素的明确和了解有助于教师对问题行为进行正确的

归因,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和实施多样化的干预政策,以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一)直接干预、纠正策略

面对学生的课题问题行为继续升级,在对其行为惩罚以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正面指出什么才是正确行为。教师直接干预学生的捣乱行为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这类要求应简洁、明快且语气坚决,并需要点出学生的名字,指明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不要去描述那些不好的行为。如象“小明,看这儿”就比“,小明,别做小动作”要好的多。

第二种,提醒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以及教师有什么样的期望。规则提醒和期望的陈述有助于学生接受自己对捣乱行为多应付的责任,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当然教师的陈述同样应遵循简洁、坚定的原则。

(二)暗示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迅速地予以解决,并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所有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都应该是发展性的,都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尽量避免正常的课堂秩序受到干扰。因此,暗示策略应当成为教师干预的首选。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暗示是一种在师生不存在对抗的条件下,教师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巧妙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如在不良行为一旦被发现时,教师可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巧妙的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暗示可分为单维暗示和混维暗示两种。前者指教师的暗示只与行为者发生反应,临近控制和瞬间目光接触的信号都属于单维暗示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断的教学活动的同时制止问题行为。混维暗示是指教师做出的暗示不仅仅能被当事人所感知,部分或全班同学也能感知教师的态度倾向。只要老师把单维暗示方法相对地延长行为的持续时间,就可以使之从单维暗示变为混维暗示。提高语调、故意清喉,教学的片刻中止都是混维暗示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既可以有效制止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制止几位同学既有的问题行为,起到罗列问题行为的作用,并且有利于预防新的问题行为的发生。另外,暗示也可分为言语性暗示和非言语性暗示两种。言语性暗示包括运用特殊的语气、语调,以及一语双关和幽默等方式。提高语调、故意清喉,教学的片刻中止也是非语言性暗示的一种。暗示策略尤其适用于那些不干扰课堂活动的进行,但是却影响学生本人学习的问题行为。例如,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出神的望着窗外,在纸上乱写乱画,看无关的书籍或伏在桌子上睡觉等。教师不宜在课堂上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给予信号,暗示制止,向其提问等,有利于转变行为。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强化策略

1、消退

依照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当消除强化时,个体的行为就可以被消除或降低。对于那些企图吸引他人注意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干预往往成为对其行为的“奖励”并强化了这种行为。因此。如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严重,或对其他同学不会造成干扰,那么就可以选择忽略它,或暂时推迟干预的时间。在忽略问题行为的同时,你要对问题行为学生附近的另一个学生的正确行为予以正面强化(如表扬或表示关注),让违纪学生意识到他该怎么做。例如,当一名学生总是想通过发出奇怪的声音来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时,你应当忽略他的行为并转向他身边正在听讲的学生,表扬他的专注和认真,这会暗示那名违规的学生,如果想得到教师的关注必须认真听讲。

也许教师会发现,忽略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做法不仅会助长学生的嚣张气焰,同时还会成为消极榜样,让其他学生效仿。因此教师应当坚持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行为,并配合强化正面行为的方法,以期尽快消退学生的问题行为。

2、惩罚

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建议,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其原因在

于惩罚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所期望的行为,并且在惩罚时教师会注意到不良行为,已有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关注良好行为比注意不良行为更具有教育意义。不仅如此,惩罚可能会损坏师生关系,给学生带来不安全感,阻碍创造力发挥,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厌学。当然,少量且方式适当的惩罚有时也是必需的。总的说来,教师在使用惩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不是目的,是纠正学生行为偏差的工具,不是恐吓或报复学生的手段,因此即使将要或正在实施惩罚,也应本着积极解决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惩罚,即采用施加厌恶刺激或撤销愉快刺激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策略,在行为矫正中,如果上述方法已经不能减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那么教师可以采取罚时出局、严厉批评、反应代价、积极练习、过度补偿、随因练习等方法,给其以惩罚性的信息。例如,喧闹、扮小丑、戏弄同学、敲打作响等问题行为,可以要求这样的同学独自站在教室的一个角落听讲(罚时出局);磨蹭着不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可以剥夺其课外活动(反应代价);经常对同样的字写错的同学,可以让其对该字反复写几十遍(积极练习);在其课桌下乱扔废纸的破坏卫生的同学,可以让其打扫整个教室卫生(过度补偿);体育课经常迟到的同学可以罚其做俯卧(随因练习)。但值得注意的是,因把惩罚策略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最后一招,其原因在于惩罚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期望行为,而且可能使个体产生侵犯行为或者其他情绪的副作用,或者模仿惩罚的方法,甚至逃脱惩罚。操作过程中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应当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慎重使用。

(四)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避免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学生犯错,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有时是由于无知,或由于不慎,有的问题行为课前就已经注定,而不是课堂活动运行所致。所以,对待课堂问题行为的最好办法,是防止其发生,而不是消极地等其出现后才去处理。

1、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帮助所有的学生获得归属感。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当做班级的主人,认真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努力为班级服务,努力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改善自己的学习。

2、制定可行性课堂常规。

教室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它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常规若无视学生的需求与意见,由教师一人包揽,那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服从是被动的或者是强迫的,也许能一时保证课堂纪律,但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不乐意遵守了,那么课堂问题行为就随之出现了,而且有可能比以前更厉害。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生,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才能从心底接受这些规章制度,由“他律”转化成“自律”。一旦接受了这些规章制度,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设法维持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课堂行为,预防问题行为出现的作用。

3、经常调整学生座位。

美国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受他们在教学中的座位的影响,而儿童的座位也影响他们的老师和同伴对他们的看法。实验者将儿童任意重新安排座位上时,学生坐在前排是全班最专心的。在重新分配座位时移向前面坐的学生觉得更受到教师的喜爱。根据这项研究结果,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座位的分配和调整,有效地控制和杜绝课堂行为的发生。同时,经常调整座位还能防止学生应与同座太熟稔而不论上下课都打成一片。

4、促成学生的成功体验。

学生的成功体验,通常会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降低挫折水平,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学生因失败而导致的挫折感和缺乏自信往往是许多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学业上的失败、人际交往中的失败和适应不良等。而培养学生自信最有效的途径是给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力量都无济于事的。”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都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和经验,避免因教学内容太难而导致的挫折感。同时,教师要善于安排课堂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到班集体中,获得归属感,消除不适应,愉快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处理的方式也应灵活多样。

1、幽默的语言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大部分学生在下午的课堂上都会有些倦怠,昏昏欲睡,间或来点幽默,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同时教学内容因幽默而趣味化,使得学生记忆和巩固更高效。

教学幽默不损教师个人的尊严,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一段幽默的小插曲,使疲劳的学生们为之一振,师生融融乐乐,陶陶然于一堂。

2、化雨的微笑

诗人说:微笑是阳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看到的不同情形要做出不同的反映,但一定要以不轻易浪费学生的一分钟时间为前提,不能轻易发火,要控制情绪,因为一堂课的基调很重要。

惊蛰的是春雷,化雨的才是春风。教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会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微笑教育象一股浓浓的春意流进学生的心田;象一道和煦的阳光洒遍整个教室。课堂上,我们应努力保持微笑,用微笑去化解学生偶尔出现的令人不快的行为。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都会出现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我们对所有应对问题的策略都应该是发展性的,都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尽量避免正常的课堂秩序受到干扰。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课堂的应付能力。最终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地实现转变,从而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格伦.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 李德显著.课堂秩序论/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施良方等编著:《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鲁玲.小学生课堂违规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摘要:良好的课堂管理既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策略: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教师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编排座位。 关键词:课堂管理课堂规则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课堂教学及评价正渐渐地显示出其改革的意志和努力的方向,但课堂管理似乎在这场变革中显得异常“冷清”,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显然离不开有效的课堂管理。下面就有效管理课堂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 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能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保证课堂秩序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具有规范、指导和约束课堂行为的效力,使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内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规则具有维持功能。此外,课堂规则一旦被学生接受、内化以后,就会变成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养成良好习惯。 制定课堂规则的原则和要求: 1.首先,课堂规则应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课堂规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由学生参与讨论而制定的课堂规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内化,从而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规则,但在确定所期望的学生课堂行为标准时,教师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所确定的行为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行为要求是否影响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求是否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行为要求是否 切实可行?行为要求是否具有改变或修正的可能性?等等。 2.其次,课堂规则应少而精,内容表述以正向引导为主。课堂规则应是所有学生均应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与要求,因此应尽量制定出最简明、最基本、最适宜的规则。一般以5-10条为宜。消极、负向的课堂规则不利于课堂学习纪律的管理。这样的规则常常会引导学生关注消极方面,反而淡化学生的积极动机与态度,从而进一步强化低水平的道德发展,无助于发展学生高水平的、具有社会价值的道德水准。因此,在制定规则时应坚持正面表述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 个 人 评 价 同 学 评 价 教 师 评 价 认真上课认 真听讲, 作业认 真,参 与讨论 态度认 真 上课能 认真听 讲,作业 依时完 成,有参 与讨论 上课无 心听讲, 经常欠 交作业, 极少参 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 手发言, 积极参 与讨论 与交流, 大量阅 读课外 读物 能举手 发言,有 参与讨 论与交 流,有阅 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 手,极少 参与讨 论与交 流,没有 阅读课 外读物 自大胆提有提出不敢提

信出和别 人不同 的问题, 大胆尝 试并表 达自己 的想法自己的 不同看 法,并作 出尝试 出和别 人不同 的问题, 不敢尝 试和表 达自己 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 人合作, 虚心听 取别人 的意见 能与人 合作,能 接受别 人的意 见。 缺乏与 人合作 的精神, 难以听 进别人 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 理表达 自己的 意见,解 决问题 的过程 清楚,做 事有计 划 能表达 自己的 意见,有 解决问 题的能 力,但条 理性差 些 不能准 确表达 自己的 意思,做 事缺乏 计划性, 条理性, 不能独 立解决

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 造性思 维,能用 不同的 方法解 决问题, 独立思 考 能用老 师提供 的方法 解决问 题,有一 定的思 考能力 和创造 性 思考能 力差,缺 乏创造 性,不能 独立解 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 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时间教学/学习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 人数 学生参与情况 (反应及回答 情况)

文明礼仪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

做行为规范文明知礼的小学生班会资料 五年级4班 主要任务: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把礼仪常规贯穿到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班主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做行为规范文明知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一)、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地教育着我们。 下面请听历史故事:《孔融让梨》。 主持人:看到这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校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礼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中国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 主持人: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

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礼仪举止包含了许多内容,你知道那些校园礼仪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 (校园礼仪:正确的走姿、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同学之间交往的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递物与接物。) 1、我们在学校内要做到哪些? 学生说:在我个人认为要做到校园文明礼仪有三大点:首先,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在个人方面要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仪容仪表要符合学校规范。在同学之间要做到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她说得很对,我们作为学生在学校内要遵守校规校纪。 2、我们升国旗是我们要做到哪些礼仪? 学生说:升国旗时我们应该立正站好,向国旗行注目礼,我们要尊重国旗,要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升国旗时,要想想我国体育健儿夺得奥运冠军时升国旗的样子----目不转睛的看着国旗冉冉生起,要知道为了这一面国旗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升国旗是一件神圣而庄严的事,我们不应该当作儿戏,不应该说话打闹而要尊重它爱护它。就像某某所说我们在升国旗时一定要严肃。 模拟练习 (场景一)当你想向同学借笔时,你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场景二)如果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文具盒,你该怎么办?你的铅笔盒被碰掉了,你生气吗? (场景三)中午当你在食堂盛汤时特别拥挤你该怎么办呢? (场景四)如果你在上楼道时,有同学被撞到了怎么办? (场景五)如果你回到家发现忘了老师安排的家庭作业你怎么向老师打电话询问呢? 主持人:这是我们常用的校园礼仪,对于我们小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听朗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主持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共同学习在这个三

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

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 实验研究概述;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实验教学效果分析、论证;理论成果总结提升及发表应用情况。 课题界定 本课题组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破坏课堂纪律,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秩序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本人或他人学习、或影响教师教学的行为。概括地说,对于课堂管理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控制取向,强调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以使学生遵守纪律和规范;着重控制与维持;二是促进取向,强调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让他们主动参与,着重激励与促进。 课题认识 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课堂问题行为”,对“教师的管理策略”进行实验干预,解决影响教学效率和师生心理健康的课堂问题行为,提高教师应对方式与能力,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

教师的教学策略与管理策略;教师的情绪;教师的经验;学校的管理模式;师生人际关系,环境等。这些因素与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目前还很少有研究涉及。此外,现代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通过处理学生的违规行为,有效恢复课堂秩序,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要求教师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影响教学效率和师生心理健康的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方式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的问题。因此,鉴于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应对方式的重要性和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实际,研究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学习 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和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人员通过复印资料、网上下载文章资料,约30来篇文章。另外,通过网上查阅、阅读报刊、杂志上的资料上80多篇。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实施水平。通过学习,明确了“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该课题的重要意义,逐步提高了教师从事研究的能力。课题组通过学习、分析学生及我校教学现状和对课题在校级研究阶段的总结和反复论证,确定了此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课题实验方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上) 1.聚焦在你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你不要讲课。 没有经验的教师或许会认为,只要开始上课了,学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以为学生会看到课堂已经开始,该进入学习状态了。有时这会起作用,但学生并不一定总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你能接受他们的行为,不在意你讲课时有人说话。 聚焦这个技能意味着,你应该在开始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即只要还有人没安静下来,你就一直等下去。有经验的教师的做法是,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

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 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课堂更加安静。学生为了听到他的声音会保持安静。 2.给学生交底 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安排心中无数,这就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安定感。因此,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 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以及每个环节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为了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心中有一个“盼头”,告诉他们在这节课的结尾阶段他们可以做

的事情。比如,在向他们说明了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后,可以说:“如果进行顺利,我可以让你们在这个小时的最后阶段跟朋友聊天,或到图书馆去,也可以赶做其他科的作业。”这样的安排也会让那些喜欢上课讲话的学生有所收敛。 3.实时监控 实施这一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 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 分钟后对教室进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延迟两分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两道

学生课堂各种活动评价量规样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 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时间教学/学习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 人数 学生参与情况 (反应及回答 情况)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时间 学生1(成绩好、安静)学生4(成绩中、活跃)学生6(成绩一般、活跃) 活动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参与 小组成员互评表 编号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正式)

邢台第二十四中学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课前: 1、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下午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课前一支歌等。 3、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口号响亮,要有精神。起立、落座时做到凳不动,桌不响。 二、课中 1、面向讲台,目随老师,专心听讲。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两脚平开。

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发言举左手,肘放桌面。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平放地面,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同学。

4、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35厘米的距离。(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6、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7、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8、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9、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推开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课后 1、下课铃响后,教师结课并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倡导“谢谢老师”的口号。 2、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疑问以符号的形式做简单、快速的处理。 3、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教具简单整理后,放回桌斗规定的位置,拿出下节课所用的教本、练习本、学具放在指定位置。 4、把自己的凳子靠左边的桌腿放到课桌下,成一队走出教室活动。 5、需要去卫生间的同学,轻声慢步过楼道。 小学德育处 2010.11.16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方案

师生课堂行为规准则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体现附小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我校师生课堂行为规。 第一条:应按时到指定的教室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因故迟到,须经授课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第二条:值日生在上课前擦干净黑板和讲台,上课铃声响过后,学生应马上安静下来,拿出书籍、笔记本,作好上课准备。 第三条: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互致问候。 第四条:学生不准带食物和饮料进课室。 第五条:严禁在课室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塑料瓶等。 第六条: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超短裤、拖鞋等进入课室。 第七条:上课时,坐姿要规,背要直、肩要平、头要正,不得晃脚,不得脱鞋,不得在座位上扭动身躯。 第八条:听课时遇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 第九条: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不得随意搬动教学设备和课桌椅,不得私自使用各类教学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 第十条: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学生上课是讲求规的,这是秩序的需要,高效课堂的需要。没有规,就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浪费的是师生的青春年华,这无疑于图财害命。 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主要是听、说、看、站、坐、思、写、讨论、交流。这些都需要教师要求学生具体去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随意发挥,养成不良习惯。 1、学生的听。 听教师讲,听同学们说和讲。必须保持连续性,形成“有意注意”的良好习惯。为什么课堂上不少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教师讲课缺少语言的艺术性、容的连贯性。二是教师不注意提醒学生保持有意注意,使学生没有外在刺激,或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时间太长,形成注意疲劳。因此,要使学生的听达到规,教师首先要磨练课堂语言,注意语音抑扬顿挫,讲解连贯、精炼、准确,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根据需要,科学安排提醒节点和学生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本科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所修课程名称: 课堂管理与班级与班级建设 修课程时间: 2014 年 09 月至 2014 年 12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2014 年 12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 _ _ 教育科学学院_ ___ _学院__20 12 ___ _级_ _小学教育_ __ __ 专业 姓名__ 龙超琼_ ___ 学号_2 01 205 04 33 ___ __ __ __ __ _ _ _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摘要 从教育产生以来,课堂问题行为就一直干扰着教学的有序进行。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会被课堂问题行为困扰,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损坏其它学生正常上课的权利和师生关系不和谐等问题。但正因为有课堂问题,我们才需要来解决问题,从而让我们的课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让教育更有意义。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破坏课堂纪律,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秩序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本人或他人学习、或影响教师教学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通常有消极负面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每个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每个人看待问题行为的角度并不一样,问题行为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 美国的威克曼(E.K.Wickman,)把那些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扰乱性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我国有的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还有心理学专家认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课堂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笔者更倾向于外向和内向问题行为这种分法。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一)、制定课堂规则和程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是不能进行的。学生在还没进入学校前缺少制度、规则等意识,因此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应将尽快制定规章,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课堂规则的要求。如果你用“课间休息要举止文明”这种表达,但我们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举止文明”,学生也就很难领会到举止文明到底应该怎么做。如果表达为“课间休息时不追逐打闹、不践踏草坪”就能让学生明确到底要怎么。 2.师生共同参与规则的制定、执行。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课堂规则的制定

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1)

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1.聚焦 在你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你不要讲课。 没有经验的教师或许会认为,只要开始上课了,学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以为学生会看到课堂已经开始,该进入学习状态了。有时这会起作用,但学生并不一定总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你能接受他们的行为,不在意 你讲课时有人说话。 聚焦这个技能意味着,你应该在开始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即只要还有人没安静下来,你就一直等下去。有经验的教师的做法是,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 时的音调讲课。 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课堂更加安静。学生为了听 到他的声音会保持安静。 2.给学生交底 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安排心中无数,这就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安定感。所以,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以及每个环节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为了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能够让学生的心中有一个“盼头”,告诉他们在这节课的结尾阶段他们能够做的事情。比如,在向他们说明了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后,能够说:“如果实行顺利,我能够让你们在这个小时的最后阶段跟朋友聊天,或到图书馆去,也能够赶做

其他科的作业。”这样的安排也会让那些喜欢上课讲话的学生有所收 敛。 如果教师知道他完成教学目标有富裕的时间,他也就更愿意在上课之初等待大家都集中注意力。学生们会很快意识到,教师等待他们的时间越长,他们在课堂结束前的自由时间就越少。 3.实时监控 实施这个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 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 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分钟后对教室实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延迟两分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两道题,或写完了几个句子,这样你就能够检查是否准确。对于需要协助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那些还没怎么开始做的学生会因为老师走到跟前而加快速度,而开小差的学生也会被其他同学提醒。除非教师发现了共性的问题,教师不要打 断全体学生,不要集体指导。 4.以身作则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做到彬彬有礼、行动果断、持重而不缺乏激情,有耐心、有条理。如果教师让学生“照我说的做,不要跟我做的学”,只会让学生思想混乱,并引发不良行为。 如果你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用温和的声音说话,当你在教室四处走动,给学生提供协助时,你也应该用温和的声音说话。 5.非语言提示

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细则 晋中学院 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细则为了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有序推进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我院课堂行为规范。 1、学生应尊重教师,自觉遵守《晋中学院学生行为准则》、学院规定的学生守则、各项纪律和本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学风,服从校历规定和个人课表计划,认真完成所修课程的教学过程。 2、学生进入课堂应着装得体,言行文明,举止优雅。不得穿露胸、露腰、露背的服装,不得穿拖鞋或鞋拖,不得吸烟,不得高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不说脏话。男生不得穿着背心,女生不得穿超短裙。男女生之间不得有过分亲昵举动。 3、学生应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按上下课时间规定,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除特殊原因外,因病或因事不能到课者,应事先办理有关请假手续并经过批准,不得事后补假,否则以旷课论处。 4、学生在上课前应做好准备,携带与上课相关的书籍、资料、笔记本及必备的学习用具。上课时不得饮食,不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资料,不影响、不妨碍他人听课,不得随意出入课堂。 事有碍上课或自习的活动。学生上课或自习,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不得抢占座位。 6、学生在上课期间,应关闭手机及其他与教学无关的电子娱乐设备,集中精力听课,参与课堂活动。对上课玩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拨打或接听手机,收发手机短信、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任课教师有权在本次授课期间暂时代为保管其手机和电子产品,情节严重的,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7、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有问题需要提问时,应举手示意,经教师允许后用普通话发问。 8、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上课的,可向教师举手示意并说明情况后离开课堂。必要时,教师应安排学生护送患者就医或回寝室休息。 9、下课时间临近时,学生不能以各种方式催促教师下课,也不应提前收拾书本和学习用具,做出离开教室的准备,更不许起哄。 10、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向教师本人或通过课程协调人(班主任)向教师反映,不得以不认真听课、逃(旷)课、不参与课堂活动、早退、不完成或不提交作业等方式表达。 11、课间休息时或课后,学生应主动擦抹板书。 私自使用各类教学用公共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实训设备等。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分。 13、最后一位学生在离开教室、语音室前,应关闭全部电灯和设备的电源开关。 14、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应成为课堂行为规范的模范,并认真带领广大同学自觉遵守课堂行为规范。团组织、学生会等要切实开展本班级、本学院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学习、宣传、执行和督查工作。篇二: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课前准备规范 一、上课铃响:停止活动,收起器具;走进教室,不推不挤。 二、用品摆放:书本在左上,文具放前方。 三、心理准备:双手放桌面,端坐书桌旁;心定神专注,眼睛看前方。

第八章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第八章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第一节课堂问题行为概述 一、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 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国外的有关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病源体传染”现象,它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过分类。例如,美国的威克曼(E. K. Wickman)把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奎伊(H. C. Quay)把问题行为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此外,布罗菲(Brophy)和罗尔肯帕(Rohrkemper)1981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也有一定新颖性,他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三类:(1)属于教师的问题:学生的行为使教师的要求受挫,从而引起教师的不快或烦恼;(2)属于学生的问题:由于意外事件或他人(除教师外)的干扰,学生的要求受到挫折;(3)师生共有的问题:师生彼此使对方的要求和目标受到相同程度的挫折。这一分类最引人注意和具有启发意义的地方是将教师的问题行为也列入其中,实际上,课堂上的不少问题行为的确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如教师粗暴的态度,对学生频繁的训斥等都会引发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这方面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在课堂中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二、问题行为的产生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的影响因素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变量, 也是许多教师别是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经常遇到并处理不好的问题。实践中, 我们总结出了有效的课堂管理三策略。 一、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消除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 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许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 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因此, 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堂心理环境, 才能确保学生做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 形成良好的纪律。一般说来, 创建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行为,包括违纪行为, 都受其内在心理需要的驱动, 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心理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心理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 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类型和原因, 切实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和学习需要, 从而为针对性地创建积极课堂心理环境创造必要的前提。 2.营造人性化心理氛围。以学生为本是当代课程理念和进行课堂管理的出发点。为此, 教师一是要建立自然、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的关注和移情理解, 营造人性化的班级文化。二是教师要接纳全体学生, 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 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性等品质。三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做的每一件事, 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 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最后, 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 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 同时也想拥有与教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 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二、有效沟通是化解课堂矛盾的重要策略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 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教师在运用有效沟通策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等需求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 教师在倾听中要注意: 首先, 停下正在做的事情, 以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情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 并注意观察; 其次, 尽可能从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第三,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讲话; 第四, 尽可能精确地对你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释义, 并谈谈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态度。 2.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重要的沟通方式。通常,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运用的肢体语言包括: 一是眼神接触。眼神接 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普通但却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 教师要做到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多次的眼神接触, 并努力熟悉每个学生的眼神意义, 读懂每一个眼神反应。二是身体接近。课堂上教师的言语批评既会中断教学活动, 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就是身体接近。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走近学生, 或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就能使其端正行为。三是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是语言的重要部分。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尽可能变换身体姿势并结合讲课内容, 惟妙惟肖地表现课程内容, 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而被学习内容所吸引。 三、健康课堂管理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所谓健康课堂管理, 就是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

小学生行为规范教案 开学第一课

河桥中心小学安全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2)班董金洋 主题分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我们小学生日常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创新人才。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再加上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一意孤行,犯错误。为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背景: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他们没有这些能力。为此我根据本班学生的表现情况,在班里召开《学规范,见行动》的主题班会,通过本次班会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懂规范,正确运用规范要求自己。 活动目的: 1、教育学生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德、

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小学生。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活动重难点: 人人参与,活动有序,有声有色,能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 活动准备: 1、查找有关材料,出一期规范的手抄报 2、布置组织各小队队员排练有关规范方面的节目,要求人人参与。 3、“规范学生”达标章若干个,光荣花若干朵。 活动过程: 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规范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讲规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讲文明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文明规范是一块金子,拥有的人,他的人生便会闪闪发光。文明规范是美德,是美妙人生享之不尽的一笔财富。“学规范,见行动”主题班会主要从知识竟答、节目表演、表彰先进三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版块:知识竟答(5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你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道多少呢?欢迎你参加“规范知多少”竞答活动。(老师抽出参加竟答活动的同学。各小队抽二名。)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竟答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敞开心扉,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阐述了课堂管理的定义,分析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改善课堂管理环境、注重情感因素的渗入以及提高教师素质几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 有人说“教与学只有本体论上的依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学不是教的必然结果。(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那么,怎样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呢?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好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课堂是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课堂上充满了变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上课伊始到下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必须首先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在有序的状态下学习。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有效、科学、合理的中小学课堂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的现状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部分教师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传统、陈旧的课堂管理模式已日益突显出它的缺陷。 一、课堂管理的定义 对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定义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小学课堂管理。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这四个要素相互交织着并形成各种关系。管理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取得优良的成绩。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控制、整合这些教学要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 二、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中小学进入课程改革的新的阶段,我们小学英语的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进行之中。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就必须对我们的课堂管理进行必要的策略研究。自从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创造出“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来,课堂管理就客观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至少在理论上还未给它以应有的地位,加以独立的研究。课堂管理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它的目的是及时处理课堂内发生的各种事件,保证教学秩序,把学生的活动引到认知活动上来。新课程改革,我们的课堂需要管理的艺术,从教者必须在管理艺术和策略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对我们小学英语课堂管理艺术与策略的研究,为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探索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的课堂管理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改革新思潮的冲击下,学生主体地位逐渐确立,教师的“讲课”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注重学法指导成为新教学法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课堂管理问题已相当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英语听、说和读,而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2.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特点 首先,教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 其次,课堂上要加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无论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的发展,还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课堂管理正是通过不断调节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课堂交流。所以,促进课堂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三,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班级课堂管理特色的形成。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把课堂管理纳入评价体系,并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课堂之外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培养有利于课堂管理的教学环境,课堂管理必能很快上路,并始终保持较高水准。 (二)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制度性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做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制度先行。我们小学英语课堂管理,也必须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使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课堂的教与学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秩序有方向地开展,创设一个和谐课堂。 2、目标原则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评语100条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评语100条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说:6、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7、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8、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9、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10、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11、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想:12、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13、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做:-14、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15、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1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17、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8、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1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20、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21、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22、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你高兴! 23、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24、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25、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26、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细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样的)- 课堂过程评价激励语:-27、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8、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29、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30、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31、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2、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33、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