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研究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研究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研究

浅谈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质量建设

浅谈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质量建设 发表时间:2018-12-19T15:56:29.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秦艳春[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化的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也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农业与资源环保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可持续化的发展战略,对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利用,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对生态平衡的保持。 山东省昌乐县审计局山东昌乐 262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化的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也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农业与资源环保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可持续化的发展战略,对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利用,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对生态平衡的保持。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质量建设,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农业发展;资源环保;审计质量 1 正确认识农业资源环保审计的新形势 三农及其环保问题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及其难点都在农村。这是我们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成,如果广大农民不能进入小康,是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才能有效的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幅度,农村的购买力才会日趋旺盛,从而实现内需的真正扩大,才能为国民经济持续化发展提供保障。 2强化新形势下的审计监督 2.1审计应从宏观入手发挥监督优势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审计项目应站在一定高度上进行确定,审计方案的制定也应该多从宏观方面着手。找准农业资源环保审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农民富裕及其土地、矿产等资源的科学利用,是搞好农业资源环保审计的前提。落实到具体的审计工作中来就是要充分体现出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开展审计工作。首先,要注重搜集资料,善于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并从体制机制方面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第二,以务实的态度为审计单位做好参谋,督促农业政策、资源环保政策落到实处。第三,站在宏观管理的高度为当地的政府部门提供出建议和意见,更好的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2.2 按照系统论的要求,对审计进行系统规划 农业与资源环保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其中要素主要包含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内容,且他们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化农业与农村经济更加注重可持续的发展,但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日益恶化,已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障碍。由于农业与资源环保建设系统的复杂性及现阶段审计力量的相对不足,要求我们在开展农业与资源环保的审计之前,需要按照当地实际的情况,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进行系统的规划,将审计的总体目标分解为多个子目标,并结合上级审计机关年度工作部署、地方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地方审计机关年度工作计划,将不同子目标作为不同年度审计计划工作开展的重点,这样不仅做好了每个阶段审计的合理分配,合理利用审计资源,确保审计质量,还兼顾到各年度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及其连续性。 2.3 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重点内容应向促进政策法规落实的方向转变 对政策落实情况实施审计主要是检查了解某项政策在地方是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对于政策执行不够好的地方提出整改要求,对于政策执行好的地方关注政策执行效果的汇总分析,评判政策执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政策完善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促进政府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在具体项目审计中首先应对项目管理方面展开审计,对管理程序进行全面审计,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项目审批、项目设计、实施等各阶段进行审计;其次要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进行重点审计,农业与资源保护资金管理是提升农业与资源环保资金效益的重要环节,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程度如何,往往与资金使用效益、与农业与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息息相关,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查看其国家规定财经管理制度的落实性,管理是否规范,执行是否有力,各部门及其各环节的关系协调是否顺畅。 对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监督,主要审查农业资金的投向、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出当地的优势,资金投入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社会经济的效益,有无延长工期,滞留资金情况发生等。 2.4 加强主管部门监督,充分体现出较高层次的监督功能 在农业资金的审计过程中,查出了不少违纪违规问题,类似地问题并且没有在审计处理后完全杜绝,一些单位甚至是屡查屡犯,其原因主要是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用款的单位法纪观念的淡薄,特别是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一些农口主管的部门对所管理的资金“一拨了之”,少数的主管部门自身的违纪违规较多,甚至是由少数的主管部门利用了手中地财产,吃倒流资金等。所以,审计将其工作重点放在了促进主管部门强化管理方面,对于用款单位的审查监督,我们需要建立在主管部门有效管理基础上,将审计监督与促进强化部门管理相结合,才能发挥农业审计的监督效果,充分体现审计的高层次监督作用。 3 提升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质量 3.1 将促进发展作为农业资源环保审计的工作基础 在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变革时期,在农村和农业改革力度不断深化,新情况、其新问题层出不穷,农业与资源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存在着点多、面广的特点。在法律法规的建设过程中,一些不合适宜的法规没有及时废除,新的法规没有出台,更甚至不同法规还存在着交叉冲突等。就上面的情况,我们需要全面的贯彻落实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将促进发展作为审计落脚点。 3.2 对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的方法进行调整 审计调查主要是做好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给予充分的应用,审计人员必须将重点审计与审计调查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确保重点审计深入,还要通过调查了解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审计事项,获取农业资源环保审计为宏观服务需了解的总体情况。除此之外,还需注重将查账和查报表的账面审计和实际勘察相结合,审计人员需要深入实地、到最基层进行调查了解,进而做出准确判断,提升审计项目的整体水平。当我们进行行业审计的时候,需要坚持同级审的基础上,适时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在现阶段,下级审计机关在反映问题的方面往往存在顾虑,例如反映问题避免影响上级对其本地区投资,避免给当地的政府抹黑,避免问题反映影响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等。所以,在进行行业审计的实施,需要坚持同级审的基础上,适当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全面反应审计发现的问题。 3.3 加强对行业的指导,不断的完善农业资源环保审计制度

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析

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18-11-26T16:57:46.02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作者:赵水婷欧阳倚奇[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重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源环境审计也应运而生。(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重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源环境审计也应运而生。虽然这一工作的作用不断凸显,但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整体来看还不是很完善。本文在论述资源环境审计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策略 一、资源环境审计概述 资源环境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管理及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或鉴证工作(王淡浓,2011)。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起步得较晚,起初只是财政审计的一部分,2008年审计署出台了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地将资源环境审计列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至此资源环境审计逐步从财政审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二、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1、有利于维护资源环境安全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备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刘家义,2012)。资源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资源环境安全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基础。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揭示生态环境风险、公共健康风险,甚至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文化风险,保障资源环境安全。 2、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充分表明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促进了资源环保政策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有效执行,增强了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有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3、有助于促进政府生态责任履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环境审计,国家可根据各级政府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准确把控各地自然资源变动情况,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提醒和事后评价”,同时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督促政府履行生态责任。 三、当前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1、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单一 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是由政府主导的,审计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而内部审计部门与社会中介审计组织很少参与,降低了资源环境审计的覆盖面、效率和影响力。此外,资源环境审计常被认为是审计机关一个部门的工作,尚未与国土资源、农林水利、海洋渔业等各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信息尚未实现真正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环境审计的有效开展。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已经逐步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例如,美国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依靠美国审计总署和环境保护总局,体现为国家审计机关和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门共同作为审计主体(白恩泽,2017);日本资源环境审计由政府审计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和企业内部审计共同参与,且均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要促进资源环境审计的深入开展,也必须摆脱单一审计主体的局限。 2、资源环境审计内容不全面 我国对于资源环境的审计内容仍以资源环境专项资金为主,这使得资源环境审计受到一定的思想、范围的限制(徐晓艳,2017)。据笔者统计,自国家审计署2003年12月发布第1号审计公告起,截至2017年12月,与资源环境审计事项有关的公告仅有37份,且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内容以财务审计为主,缺乏对资源环境合规问题、绩效问题、责任问题的审计。而美国、荷兰等国家已经普遍推行了环境绩效审计,评估环境资金的投入和产出是否遵循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原则。说明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深度不够。此外,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范围也有死角,一些重要的领域如海洋资源审计、核安全与辐射审计、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生物多样性审计等尚未涉足。 3、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不完善 一套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非常重要。尽管近年来我国颁布了《水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缺少具体明确认可和规范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法规,我国的《审计法》中,也没有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和详细实施办法,使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缺少法律支持,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质疑。另一方面,我国尚未构建统一的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审计机关在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的过程中,只能参照审计署或者其他省市审计机关的同类审计项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成果,或者被动的借用被审计单位行业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很难客观、公正的提出评价意见,进行审计问题定性,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4、资源环境审计结果的运用不足 审计成果的运用无疑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而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结果的运用却明显不足。审计署在过去2003-2017年间共公布3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与资源环境审计事项相关的有37份,仅占审计公告总数的9.34%,年均发布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2.5份,但有的年份(如2005年和2008年)缺少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且许多资源环境审计结果是包含在当年其他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单独公告列示的比较少,说明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严重不足,资源环境审计实践明显落后于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此外,资源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开缺乏反馈机制,往往将出具审计报告和整改建议作为工作的结束,而后续的问责和整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跟踪落实,揭露出的问题出现屡查屡犯的态势。

环境法期末考试整理

2、环境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围绕某个中心事 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便构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上的环境:也叫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 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环境的功能 ?生命支持功能(提供物质资源) ?废物消纳功能 ?生态审美功能 4、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比较 ?定义: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

量都称为自然资源。 ?比较: ?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属于环境要素中可被人类利用的自然 物质和能量。 ?二者的相近:如果把自然资源作为环境因子,自然资源则纳入环境的外延; 也可以把环境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把环境纳入资源的范畴。 ?二者的区别:自然资源的认识侧重点是其经济效用、经济价值,而环境则 侧重于系统平衡的生态性概念作为人类共同保护的客体,其根本目标是维护人类环境系统的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可以界定产权。而环境则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很难通过界定产权来保护。 ?二者的融合:环境资源化(即赋予环境以价值);资源生态化(作为整体 系统的资源生态功能) 5、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 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它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法的科学基础-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它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研究环 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一,研究人类生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

SPSS在环境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SPSS在环境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理解并掌握SPSS软件包有关的数据文件创建和整理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将收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并掌握如何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删除,数据的排序等等。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要求掌握频数分析、描述分析、探索分析,统计推断,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二)、实验准备 1软件准备; 2数据准备; 某航空公司38名职员性别和工资情况的调查数据。 (三)、操作步骤 1 启动SPSS; 2 输入数据; 3 数据保存; 4 整理数据: (1)将数据文件按性别分组:选择菜单【数据】【数据拆分】【性别】【按组组织输出】 (2)查找工资大于40000美元的职工:选择菜单【数据】【选择个案】【如果条件满足】输入Salary>40000 (3)插入一个变量income,定义为数值变量:进入变量视图添加 (4)当工资大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20%;当工资小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10%,假设实际收入=工资+奖金,计算所有职工的实际

收入,并将结果添加到income变量中:选择菜单【转换】【计算变量】在数字表达式输入框中输入新变量的计算表达式【如果】输入满足条件 操作完成后显示结果如下图: 5 描述统计 频数分析: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确定所要分析的变量,例如性别;在变量选择确定后,在同一窗口,选择统计输出选项以及图表类型 输出结果如下: (四)、结果讨论 本次SPSS上机实验让我对这门软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SPSS是一款菜单式的软件,操作简便,易于理解。利用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利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变量和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数据输入后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浅谈审计资源的整合(一)

浅谈审计资源的整合(一) 【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审计成果、审计技术、审计信息等审计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审计资源;现状;对策 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审计资源是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审计资源的配置也成为审计管理的核心问题。因而,审计组织必须管理好有限的审计资源,使审计资源的配置与审计目标、职能间达到最佳的组合和配比,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为此,笔者结合审计实践,谈谈对审计资源整合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审计资源的概念 审计资源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指审计活动一切直接或间接所需要的资源,它包括审计人员、审计项目、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审计法规、审计成果、审计信息、审计环境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要素,就目前而言,审计资源的内容主要有:审计组织和人力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审计技术资源;审计环境资源。 二、目前内部审计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从审计资源的现状及配置利用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审计组织体系配合不得力,审计活动的整体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类型的审计组织组成的,三者的共同目标均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共同的目标构成了我国统一的审计体系。但从现实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目标基本上与委托者的要求一致,也就是它的审计目标受制于委托者;内部审计机构受部门单位法人管理,审计行为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限制;而国家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违纪审计,是强制性的。三者之间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环境和审计准则各不相同,导致三者之间互不联系,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组织三挂马车各行其是,不能形成合力,整体监督效应发挥不出来,审计成果不能共享。 (二)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和审计人员结构尚待加强 当前,审计人员的配置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质差距大的特点。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人占了大多数,而掌握管理学、计算机、法律、工程学等方面知识的非财经类专业人员则比较缺乏,尤其是既懂审计又精通计算机,既懂审计又熟悉工程专业,既懂审计又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而且审计队伍中较大部分人员只能就审计而审计,缺乏宏观分析、综合协调和风险预测的能力,无法在风险评估、经济咨询、提高效益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亟待加强。 (三)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提高 内部审计成果最终表现为审计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建议书、审计决定、审计调查报告、内部控制报告以及各种比较特殊的审计文书,是外界接受审计信息的直接途径。事实上,许多审计人员虽然精通业务,但由于忙于在审计一线搞业务,没有时间来提炼撰写审计信息,不善于把审计发现的大量微观现象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上升到宏观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度不高,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未得到充分挖掘,使审计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审计成果未被运用的另一个方面原因是有的审计报告太过肤浅,往往就问题说问题,仅仅从财务角度、会计核算角度提示存在的问题,缺少综合性审计报告以及最终审计结果整体分析,往往不能针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系统而全面的意见和建议,审计结果不能引起领导阶层和其他管理部门的关注,审计成果不被重视,许多审计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不能真正全面体现出审计的作用。

环境法期末总结

环境法复习总结论述题: 环境公益诉讼 公众参与 案例题: 环境侵权 环境行政-许可-处罚选择题:环境行政《环境许可法》 环境影响评价 行政处罚手段(比如按日计罚)《新环保法》强化的地方 《侵权法》关于环境侵权的几条 一、 环境权:公民请求生活在良好环境中的权利。 环境法主体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即享用和争取适宜环境 的权利。 民事权利 地役权通风 宁静 相邻权采光 日照 健康权眺望参与 知情消极(宪法上的强行性权利) 监督 人权(公法)司法救济 积极(良好的请求权) 二、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法律保护的公共环境利益受到侵害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特点:(1)原告范围广泛 (2)目的具有特殊性:保护国家、社会及不特定多数人环境利益 (3)兼具预防和补救功能:尚未发生时就可以使用 (4)效力范围的扩张性 起诉条件:(1)明确的被告 (2)具体的诉讼请求 (3)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 (4)法院受理的范围和管辖范围 (5)污染导致实际的环境或健康损害 民事公益诉讼不以存在实际损害为前提! 特定程序要求:(1)法院书面告知行政部门 (2)开庭前申请参加者为共同原告 (3)可另行提起私益诉讼 (4)和解与调解 (5)原告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不得撤诉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

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与组织列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排除了个人 法定的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 法院管辖:污染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被告住所地中级以上法院 有关组织:(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检察机关:授权 1、范围: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污染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犯众多… 2、免交诉讼费、被告无权反诉 3、诉讼前要督促、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有关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 4、诉讼前应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检查建议,督促其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或依法 履行职责 三、环境侵权 一、环境侵权责任 (一)环境侵权的特征 1. 主体的不平等 2. 环境侵权的社会性 3. 复杂性 4.环境侵权的适法性 (二)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造成损害后果 2、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推定) (即使企业达标排放也不能免除其民事责任,因为企业行为合乎行政管理的要求,只能免除其行政责任,而不能免除其民事责任)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侵权行为人的主观上要有过错,须具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的违法性,才承担噪声污染侵权责任。 最高法评论:公众在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同时,承担一定范围和限度内的容忍义务,衡平原则 因果关系推定: 1、优势证据论:被害人能够证明因果锁链中的大部分事实,或提供的证据优于加害人时,就可判定因果关系存在。 2、疫病学的因果关系学说:A、该因素从发病前已经开始发生了作用 B、该因素的作用程度越明显,患该疾病的概率便越高; C、该因素被消除或者有所减轻的话,该疾病的患病概率或者程 度就会降低; D、该因素作为疾病的原因其作用机制基本上可以得到生物医 学上合理的说明

办理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登记手续流程图

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登记手续流程图

关于查询××××建设项目压覆 重要矿产资源的申请 ×××国土资源局: 概述建设项目立项背景、审批(核准、备案)状况、项目主管机关、建设机关、地理位置、拟用地范围及考虑建设项目安全保护距离后的评估范围(附规范的1980西安坐标系表示的拐点坐标)、面积或拟投资规模。 (1)××建设项目评估区范围直角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 拐点编号X Y 1 ················ 2 ··············· 3 ··············· 4 ··············· ····· (直角坐标格式参考范例:4××××××. ×××,××××××××. ×××,X坐标为7位数,Y坐标为8位数) (2)×建设项目评估区范围经纬度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 拐点编号X Y 1 ················ 2 ··············· 3 ··············· 4 ···············

····· (经纬度坐标格式参考范例,以90. ××××,38. ××××为例,X坐标为经度,用两位数值保留四位小数点表示,对应90度××分××秒,Y坐标为纬度,格式参照X坐标) 因评估区范围确定不当引起的一切责任后果由建设方负责。 现按规定将有关材料报上,专此申请查询该建设项目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以上申请,请予答复。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和邮编) 注:建设项目安全保护距离的确定需符合有关规范或规定,拟用地范围加上安全保护距离后的总范围即评估区范围。 (建设方加盖公章) ××××年××月××日

资源环境审计

暨南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浅析 ——以中石化企业为例 学院:管理学院 学系:会计学 专业:审计 课程名称:高级审计与实务 学生姓名:陈书品 学号:1230244012 指导教师:石水平 2013 年 5 月29 日

摘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事项之一。环境的破坏不仅威胁着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这两类问题,我国均存在。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废水、废渣不经处理就排向河流、湖泊;很多城市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堵车排放的废气加重了空气污染;还有在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上,盲目占用耕地、林地及草地,这些都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助于监督各企业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情况,进而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1资源环境审计概述 1.1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 资源环境审计是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依据环境法规和政策,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所开展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等信息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是结合资源环境状况和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鉴证的特殊目的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效益问题,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大力出尽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 1.2资源环境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近三十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83至1997年):尚未明确提出“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审计机关从成立的初期开始,就开始了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试点,这一时期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展开。(2)探索阶段(1998年至2002年):审计署在1998年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负责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各地方审计机关也都陆续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在这一阶段,审计署主要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了多项环境审计。(3)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各专业审计从资源环境视角开展相关行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逐渐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在这一阶段,审计署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审计的领域从生态环境审计,逐步拓展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环境、大气污染、工程建设环保审计。 1.3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关系着每个国家生态和经济的发展,关乎着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现代方法之一,是就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提出的。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对于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另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相互协调进行。只重发展直到环境无法承受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时,任何弥补措施都是力不从心的,往往付出的代价会远大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或者只重视环境保护而不努力发展经济也是不科学合理的,不值得被肯定。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希望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终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状况的信息披露和资源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一个真实合理的而反应,这有助于将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期末复习重点

环境资源法学 考试题型: 1、单选; 2、判断改错; 3、名词解释; 4、简答; 5、论述; 6、案例分析; 复习重点(考试重点) 第一章环境资源与环境关系 第二章环境资源法概述 第三章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第八章环境资源责任制度 第九章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 (重点为环境资源民事责任与环境资源民事诉讼;案例分析考我国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损害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无过错原则)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内容明确不考 重点内容整理(根据考试重点整理自老师课件)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环境资源的概念亦是如此) 二、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1、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第一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和第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 2、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同,可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 (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自然环境破坏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使得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 三、全球环境问题阶段的环境问题 1酸雨(包括酸雪、酸雾等各种酸沉降) 2臭氧层破坏 3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赛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 5大规模的生态破坏(非洲大饥荒) 四、环境法的本质特征 (一)环境法是社会法 (二)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 (三)环境法是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 (四)环境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法 五、环境法的概念

气相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精)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很常见的环境分析检测方法,我们也经常将它应用在水、大气、固废等环境检测中。我们以检测非甲烷烃为例来进行探究和学习,(非甲烷烃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因此我们利用带有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岛津GC2014型)和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对此进行气相色谱检测。并且通过这次检测来了解和复习流动相、检测器、色谱柱以及温度等色谱条件是如何选择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 1.非甲烷总烃 非甲烷烃(NMHC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称非甲烷总烃。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大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超过一定浓度,除直接对人体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1]。 监测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中的NMHC有许多方法,但目前多数国家采用气相色谱法。由于直接测定NMHC所用仪器价格昂贵,因此我们采用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出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为NMHC的含量。在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NMHC是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2]。 目前我国基本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 按进样的不同有活性炭吸附一热解吸法及针筒采样一手动进样法,采用活性炭吸附一热解吸法[3]易受到活性炭吸附效率的影响,而针筒采样——手动进样法[4]则重复性较差、易熄火。而我们采用气袋采样—气体自动进样器进样分析气体中非甲烷总烃,而这样也最令人满意。此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效率高、干扰少,且可用于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系物等的测定。 2.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非甲烷总烃

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绪论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史 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与矿产的利用分不开的。人类历史,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史。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使用粗陋的石器防御和捕猎野兽。这种石器是用石块互相敲击而打制出来的,叫做旧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大约距今1万年前,先人们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开始磨制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石器工具。人类迈入到“新石器时代”。 在公元前8千年到5千年,世界很多地区的人们开始烧制和使用陶器,被称为“陶器时代”。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距今大约6到7千年前,西亚、南亚及北非居民掌握了炼铜技术。距今4500~4000年的龙山时代,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期。人们把这一时代称为“青铜器时代”。 距今约3400年,赫梯王国(今土耳其境内)最早开始冶铁和制造、使用铁器。中国冶铁业出现在距今约3000年,时间虽晚于西亚和欧洲等地,但发展迅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世界冶金技术的前列。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被称为“铁器时代”。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 1 17世纪以来,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煤炭的开发利用,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导致了工业革命,掀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钢铁成了国力强弱的标志,又被称为“钢铁时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近百年来,人类大量开发和快速消耗能源,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引发大规模的全球或局部战争。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石油时代”。

当今世界,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工业,则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又把现今利用高新技术开发非金属的时代,称为“硅时代”。 二、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 当今世界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取自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兴邦安民的重要条件,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重要价值。 矿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矿业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积累过程,都是以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索取为始端,不断地对其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加工过程,进而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和数量决定着它的 2 经济发展结构、规模和特色,并且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离开了矿产资源,就无从谈发展问题。 鉴于矿产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均衡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矿产品的自给自足。历史证实,谁拥有充足的矿产资源,谁就拥有获胜的基础。对矿产资源的争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各国间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21世纪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源外交。世界各国之间的矿产品贸易经济关系多数都是以政治外交关系为后盾。因此,矿产资源也是国防安全的基础,是现代国际政治、外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矿产资源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为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不论何种政治制度的国家,都把矿产资源管理作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ISO9001-2015 内外部环境分析及SWOT方法的应用

ISO9001:2015 内外部环境分析及SWOT方法的应用 依据ISO9001:2015版标准的要求,组织应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组织充分识别了内外部环境,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对组织业务的影响,利用SWOT分析的方法,确定组织的机遇和威胁,制定相应的措施。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的具体内容及分析方法如下: 外部环境的分析 (一)、组织的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和法律环境 (1)分析的内容 政治因素对组织有直接影响,但一般政府是通过法律对组织进行间接影响,法律环境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 a)与组织相关的法律规范; b)国家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安监等部门; c)组织的法律意识; d)国际法规定的国际法律环境和目标国的法律环境 (2)政治和法律环境特点: a)不可测性,组织很难预测国家的政治环境的变化; b)直接性,直接影响组织的活动、状况; c)不可逆转,一旦对组织有影响,就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化,而且是无法回避和转移这种变化的。 2、经济环境分析

是构成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经济政策。 a)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五个方面。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 b)经济发展水平:指标:GDP、人均GDP、经济增长速度。 c)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组织形式。 d)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和策略,包括全国性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物价政策、物资流通政策等。 e)当前的经济状况:经济的增长率取决于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总体变化,影响因素包括:税收水平、通货膨胀率、贸易差额和汇率、失业率、利率、信贷政策及政府投放等。 f)其他一般经济条件:如工资水平、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等。 3、社会和文化环境 组织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包括: ?人口因素 ?社会流动性 ?消费心理 ?生活方式的变化 ?文化传统 ?价值观 以上因素对组织制定营销、促销、开展业务、管理内部资源的战略产生影响。 4、技术环境

山东省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

山东省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要矿产资源,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和市、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审批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重要矿产资源是指《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所列个矿种及本省优势矿产(附件)。 本办法中的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是指经地质勘查工作发现并经评审备案的重要矿产资源。 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其压覆区内已查明的重要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用。 第四条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1 - / 17

第二章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管理 第五条单独选址建设项目选址前,建设单位应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询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分布和矿业权设置情况(附件)。经查询,建设项目压覆范围内有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的,建设单位应调整选址方案,不能另行选址的,要统筹兼顾矿产资源的保护和项目建设,避免压覆或者尽量少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第六条市、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改调整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本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编制阶段应当根据当地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布状况和矿产资源规划情况,充分考虑城镇建设发展和保护重要矿产资源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发展方向、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和合理确定城镇规划区。 第七条建设项目压覆范围或者城镇规划区内有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的,建设单位或者规划编制单位可按要求自行编制或委托有关机构编制《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提交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 第八条未经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不得压覆已查明的重要矿产资源。确需压覆已查明重

关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

关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 近些年来,资源和环境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资源环境 审计近几年发展较快,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重要的审计领域,但是也是相关的理论准备和研究相对其他审计领域略显不足的一个审计领域。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引发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已设立并不断完善了环境审计机构,制定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建立了环境审计工作协调机制,探索了资源环境合作审计模式,发挥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但由于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环境审计工作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资源环境审计面临以下挑战: (一)缺乏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指南。资源 环境审计涉及面宽,审计范围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节能减排、排污处理等领域,每个领域又都有具体的行业专业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审计人员来说面宽、指标种类多,专业性强,很难掌握相关指标计算方法,且不断面对新的审计领域,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缺乏一套完整的资源环境审计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体系。

(二)资源环境审计方式和手段较单一,有待创新。目前资源环 境审计工作主要对象仍然是常规的财务资料反映的资源耗费价值总 量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企业排放污染物是否足额上缴各项排污治理费用以及财政、环保部门将收取的相关费用是否足额上交上级财政、如何使用等为重点关注领域,并没有完全脱离财务收支审计的思路、手段和方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去研究资源环境审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例如财政、金融资金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对单位产值耗费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对环境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测算企业排污减排情况,利用环境监测系统进行舞弊隐瞒超标排放污染物情况。而这些需要资源环境审计创新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拓宽资源审计的方式和方法。 (三)缺乏具备资源环境专业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一个完整的 资源环境审计组成员不仅需要财务相关专业的审计人员,还需要有资源、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审计人员,目前全国各地审计机关严重缺乏资源环境专业方面的审计人才,在审计过程中遇到资源环境专业性强的技术问题多是采取聘请资源环境专家参加审计组解决技术难题的办 法来解决,但由于专家的认识和理解有时与政府审计目标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风险。 (四)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的水平亟待提高。计算 机审计是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大力发展的新兴审计领域,计算机审计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