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 董国祥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   董国祥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   董国祥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董国祥

发表时间:2016-04-28T16:14:24.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作者:董国祥

[导读] (淮安市流均镇卫生院江苏淮安 223223)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董国祥

(淮安市流均镇卫生院江苏淮安 22322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痛苦减轻,经过专业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讨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伤口恢复较快、创伤小、很少出现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95-02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指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胆囊内的胆汁出现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胆囊管梗阻为最常见的致病因素,80%左右的患者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疼痛与胆绞痛很相似,持续时间较长,体位改变和呼吸均可以使疼痛加重,通常采用右侧卧位来缓解疼痛。恶心和呕吐一般不剧烈,发热时体温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少见。常见并发症包括胆囊积脓、气肿性胆囊炎和胆囊穿孔。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发展变化比较快,通常选择手术疗法,即在做好术前准备后及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整个过程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分析和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2岁。

1.2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过医生明确诊断、制定专业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记录和整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1.2.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用一种特制的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大量的二氧化碳,当腹腔达到一定压力后,在腹部分别取3-4个0.5~

1.5cm的穿刺孔。逐渐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再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如果术中患者胆囊张力较大,可先行减压吸除部胆汁;如果取胆囊时发现胆囊体积过大,可以现将胆囊转移至腹壁穿刺口,切开胆囊,用吸引器将胆汁吸出或者将结石夹出,最后在腹腔镜监视下,小心的将胆囊取出。

1.2.2术后常见并发症。

(1)胆管损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管损伤,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2]。如果手术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胆漏等相应的临床症状。

(2)恶心、呕吐:手术时麻醉药物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注入刺激胃肠道,插管刺激干扰了胃肠道的功能,因此腹腔镜术后常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同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因为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威胁生命。

(3)胆漏: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腹痛,局部出现腹膜刺激症状,测量体温明显升高,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多考虑胆漏的可能[3]。应予以禁食并尽早放置肝下区引流管等处理,多数预后较好。

1.2.3手术指征。

(1)临床症状较重不容易缓解,胆囊肿大、结石变大而且张力较大可能出现胆囊穿孔的患者。

(2)密切观察过程中,腹部特征明显加重或者腹部压痛感明显、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明显的患者。

(3)一般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非手术治疗症状未能缓解甚至加重者。

(4)化脓性结石性胆囊炎有寒战、高热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者。

具备上述情况的患者,均要在对症治疗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 预防

(1)饮食中食物宜清淡为主,少食或者不食油腻食物。

(2)保持大便通畅,坚持多运动,改变静坐的生活方式。

(3)保持心情愉悦,心情不畅可诱发或者加重症状。

2.结果

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痛苦减轻,经过专业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3.讨论

胆囊炎是指发生在胆囊的细菌性和(或)化学性炎症,根据疾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胆囊炎两种,大约95%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直接损伤受压部位黏膜引起炎症发应,胆汁淤积出现细菌感染。常见临床症状主要为夜间发作的阵发性腹部绞痛,多在饱餐或者进食油腻食物时诱发。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的症状。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发展变化比较快,通常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它是胆道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分为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两种[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恶心、呕吐和胆漏。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管损伤,也是最

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分析

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分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以及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痛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5%明显比对照组24.5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腹腔镜;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多发于老年人,但目前尚未找到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上老龄化人数的不断增多,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发病人数及接受胆囊切除术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加,并且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出现一定的老化及脏器的相关功能逐渐的衰退,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较为低下,这些均使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疾病的严重度及进行手术的危险性增加。本研究为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了2009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分别行传统开腹切除术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67~82岁,平均(74.3±2.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9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66~83岁,平均(74.5±1.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7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9例,且所有患者均合并有胆囊结石。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相关标准,且经过CT扫描、B 超等辅助检查被确诊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 1.3 方法

急性胆囊炎病历模板

科别:外科姓名:雷连芬住院号:5798 入院记录 姓名:雷连芬家庭住址:牟坪镇杏花村4组 年龄:43岁籍贯:宜宾 性别:女入院时间:2012-03-10 10:00 婚姻:已婚完成病历时间:2012-03-10 11:30 职业:农民病史提供者:患者 名族:汉族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不适10余小时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不适10余小时,放射到右肩背部,伴有恶心,无呕吐,无牵涉痛,无腰痛、眼睑水肿,无胸痛、黑朦、晕厥、心累、气促,无咯血、反酸、发热,1小时前症状加重。发病来无畏寒、发热、胸痛、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精神、睡眠差,食欲差,大小便无异常。 无糖尿病、慢性肾炎、冠心病等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余系统回顾无特殊。出生于当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无抽烟酗酒史,无特殊不良生活习惯。已婚。家族中无高血压、糖尿病等遗传病史,无类似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6℃ P:80次/分 R: 20次/分 BP:130/70 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可,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瘀点、瘀癍,无溃疡、皮疹,无皮下出血,毛发分布正常,无稀疏、脱落,温度与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无肝掌,无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压痛、包块及凹陷,颜面、眼睑无水肿、无倒睫,结膜无充血、水肿及出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圆等大,约0.3厘米,对光反射正常,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无障碍,鼻外形正常,无鼻翼扇动、鼻塞及分泌物,鼻旁窦无压痛,口唇红润,舌苔正常,无偏斜,扁桃体无肿大,咽部充血。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气管正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正常,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无异常,触诊双侧语颤对等,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叩诊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体会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体会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若不给予适当的治疗可发生严重的腹膜炎乃至死亡。我院自2021年3月~2021年3月针对收治的135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5例,男57例,女78例,年龄23~75岁,病程1~30 d。术前腹部B超或CT检查提示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均≤8 mm,未见结石存在,其中显示胆囊体积增大,周围积液,囊壁增厚呈“双边征”的有85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或硬麻,取头高脚低左侧倾斜位,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维持腹腔压力12~14 mmHg。进腹先观察胆囊周围情况,以有齿抓钳抓持胆囊壶腹部向右外上方牵引,沿其边缘打开Calot三角的前后浆膜,对于三角区水肿明显的可用边推边吸刮法钝性分离Calot三角,游离出胆囊管,近端距胆总管0.5 cm处用2枚钛夹钳闭并剪断胆囊管,结扎并离断胆囊动﹑静脉,顺逆结合切除胆囊,手术时间40~150 min。 2 结果 本组135例中完成LC133例(98.52%),其中行胆囊大部切除术25例;中转剖腹2例(1.48%),原因为Calot三角区严重粘连,解剖不清,创面出血无法控制。术中右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72例(53.33%),术后第1~5天拔管,术后住院时间为3~8 d。术后常规病理切片证实为胆囊急性炎症改变,其中单纯性41例,化脓性67例,坏疽性27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胸腔积液2例,经治疗均痊愈。全组无胆瘘、肝外胆管损伤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多为结石嵌顿﹑胆囊管梗阻﹑囊壁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发作时间越短,炎症越轻,手术成功率越高。急性胆囊炎早期,腹痛发作在48~72 h内,胆囊炎性充血,水肿较轻,由于水肿的存在使组织疏松,解剖层次尚可分离,且炎症早期阶段一般不易波及Calot三角,此时手术为最佳。而晚期急性胆囊炎Calot 三角区炎症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粘连瘢痕形成,呈冰冻样改变,胆囊床分界结构层次不清或消失,分离困难,容易引起出血,增加了LC 手术的难度。有学者发现,急性胆囊炎在发病48 h内行LC与发病48 h以后行LC相比,前者的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后者,而两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中有106例手术在急性发作72 h内进行,顺利完成LC 105例,中转剖腹1例,均治愈出院,随访恢复良好。而对于患者腹痛程度不重,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无畏寒﹑高热,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偏高,腹部B超显示胆囊壁不增厚,轮廓清楚,手术时机也可适当延长。 手术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辨清“三管一壶腹部”的解剖关系。Calot三角的解剖是LC的关键,LC的严重并发症大多为在此操作不当引起,应紧靠胆囊壶腹部钝性分离Calot三角。当Calot三角粘连严重,肝外胆管的走向难以确认,不必强行分离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的三角关系,只要紧靠胆囊颈部剪断胆囊管。总的原则是“宁伤胆囊,不伤胆管”,必要时应中转剖腹手术。当胆囊与胃﹑结肠﹑十二指肠粘连时,切勿使用电凝﹑电切,以免热损伤肠壁。当胆囊肿大﹑张力高,可引起Calot三角区受挤压扭曲,应先行胆囊减压。当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胆囊管缩短变粗,须先将结石推向胆囊腔内,如有困难则在嵌顿结石的上方紧靠胆囊颈部侧剪一纵行小口排除结石。对胆囊管短粗或炎性水肿难以钳夹的情况下,可用打结器结扎胆囊管以保证手术安全。胆囊切除后及时解剖胆囊以尽早发现胆管损伤。在胆囊颈部周围及Calot三角粘连严重,出血多,胆囊床积液,脓性胆汁污染腹腔,胆囊管钳闭不理想等情况应放置腹腔引流管可预防腹腔积液、感染,早期发现胆漏,引流胆汁,减少进一步损伤的发生,缩短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分析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1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80例,分析不同诊治措施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综合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症状改善、疾病治愈方面好于常规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独特的临床疾病特点,综合性的全方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急性;治疗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对老年患者来说若是胆囊管内结石引起可有胆绞痛的表现,有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向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呕吐等,属临床急腹症,由于其免疫能力下降以及基础疾病的伴随,很易并发缺血、穿孔、梗阻等等[1]。有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胆道结石的发病率为10%左右,相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也随之增多。病情复杂多变,给临床诊治带来挑战,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全面分析病情进行综合诊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诊治措施的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观察组(综合治疗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0~72岁,平均6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15 min,最长1 h。57例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伴随冠心病23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20 min,最长1 h。52例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伴随冠心病21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7例。所有患者经腹部X线摄片示胆囊区见阳性结石,均经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伴随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腹痛持续时间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少数患者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能力低下,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腹部X线摄片可在胆囊区见阳性结石,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壁厚>3.5 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1.3 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74例患者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行胆囊造瘘,其余5例患者均为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安全性高。 标签: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经典手术已经基本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目前临床公认的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组织水肿较为严重,并且容易对患者的胆道造成一定的损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施术者经验的不断丰富,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日渐成熟[2]。本组研究,笔者就对我院部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51例,女29例,患者年龄22~85岁,平均(60.5±4.1)岁。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1例。所有患者均由明显急性胆囊炎表现,且症状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多数患者同时伴有严重高热。所有患者入院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方法所有患者不需留置胃管,均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患者取头高、左斜各15°卧位,是患者的胆囊及Calots三角区充分暴露。脐下缘做手术切口,建立开放式气腹,插入腹腔镜,环视腹腔探查是否有副损伤以及胆囊周围情况后进行常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2结果 80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5~160 min,平均(78±12)min,1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造瘘术,其余其余5例患者均为中转开腹。本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肝外胆管损伤以及胃肠损伤等并发症,无任何死亡病例,患者住院4~14 d,平均(6.5±1.2)d,均康复出院。 3讨论 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部分学者认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在早期局部炎症较轻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工程吕较高,术后并发症少[3]。笔者认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主要出现手术指征后即可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经腹腔镜

急性胆囊炎病历模板(肝胆相关)

入院记录 主诉:呕吐、腹痛一周余,加重一天 现病史: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腹痛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为右上腹持 续性钝痛,当时在村卫生室治疗(具体药物和剂量不详),效差。一天前以上症状加重,腹 痛阵发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呕吐及昏厥。因症状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 不便,今为求诊治前来我院,门诊经查后以“急性胆囊炎”收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 志清,精神欠佳,恶心,食欲差,小便黄,大便稀,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病史,无外伤、手术病史,无输血、献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藉,无异地居住史,无其他特殊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 痛经史。46岁闭经。 婚姻史:适龄结婚,家人均健康,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已故,否认家族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72次/分 R :18次/分 BP :14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欠佳,表情痛苦,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 肤粘膜无黄染、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 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 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 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 运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未闻及明 显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界无扩大,心率74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见专科检查。二阴未查,脊柱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是指经超声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结石的急性胆囊炎。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胆囊炎的5%~10%,病理变化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起病急、病情发展更迅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其容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2021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急性非结石胆囊炎患者20例,结合本组病例的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对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1.86:1。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6)岁。病程最短的1小时,最长2天,平均8.4小时。合并其他疾病的有18例,其中高血压10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脑血管意外2例,糖尿病2例,外伤性肝破裂修补术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原因不明2例。其中有两种疾病以上者2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持续性腹痛,以右上腹为主,5例伴有畏寒、发热(大于38.5摄氏度),3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其中15例患者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例患者入院时呈感染性休克表现。查体: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叩痛、反跳痛,以右上腹较为明显,莫菲征阳性,肠鸣音减弱。2例压痛范围扩大至整个下腹部。1例疼痛放射至后背及肩部。14例可扪及肿大的胆囊或胆囊周围炎性包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7-38.9)×109、/ml,中性粒细胞0.82-0.95;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大,横径大于4cm,胆囊壁不同程度增厚。未见胆囊及胆管结石。11例患者胆囊周围有积液。20例患者术前均确诊。 1.3 治疗方法:20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前给予支持治疗。经脉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5-12-31T11:44:50.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贺曙麟 [导读] 湘乡市金薮卫生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湘乡市金薮卫生院湖南湘乡 41144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解释性胆囊炎发病机理及中西医治疗效果比对;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34例,中西医结合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西医组76.47%比较,明显较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同西医组20.59%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发病机理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为胆道常见顽固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数据统计显示[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占胆石症15%~28%。主要为左右胆管交汇部以上分支内胆管结石,可单独存在,也能与胆外结石共存。针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方案治疗,虽然可以彻底清除结石,但是大多数老年患者难以耐受,甚至因产生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因此,选择中医方案治疗,成为临床青睐的治疗方案。本组研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理机制进行分析,了解其治疗方法,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西医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1-73岁,平均(45.7±3.2)岁,中西医结合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0-75岁,平均(46.1±3.4)岁。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者;白细胞总数>10×109/L者;经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确诊者;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年龄<18岁者;与本研究不配合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及解痉镇痛药物,并对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进行纠正,保证绝对卧床休息。西医组加用熊去氧胆酸片(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715),8-10mg/kg,口服,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柴胡汤加减治疗,柴胡、黄岑各12g,太子参、滑石各15g,法夏、炒山栀各10g,甘草6g,病初起伴寒热头身痛者加板蓝根、羌活;胁痛剧者加炒青皮、郁金;黄疸甚者加田基黄、茵陈;呕恶著者加白蔻仁、藿香。水煎至300ml,1剂/d,早晚分服。 1.3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根据《胆囊炎和结石基本诊疗路径》[2]中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显效:腹痛、恶心及发热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明显好转,白细胞总数下降;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西医组76.47%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结石、胆囊、蛔虫等引发胆囊颈、胆囊管梗阻,引发胆囊粘膜缺血,继发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形成的主要因素。非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炎 入院记录 病例

姓名:梁锡添 性别:男 年龄:54岁 科室:外一科 床号:39 住院号:167667 1 第 页 主诉:右上腹反复阵发性疼痛1年加重2小时。 现病史:患者缘于约1年前始饱食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无向他出放射,伴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自行口服消炎药后症状可缓解(具体用药不详),反复发作多次,未做进一步治疗,2小时前始饱食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无向他出放射,伴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到我院门诊就诊,上腹部CT 提示:胆囊炎,肝内胆管多发扩张。门诊拟“急性胆囊炎”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无异常。体重减轻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及接触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不良嗜好,否认疫区接触史。 婚育史:已婚育二女一男,家人均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中两系三代无遗传性、免疫性和精神性疾病史。 体 格 检 查 T36.3℃ P88次/分 R20次/分 BP131/89mmHg 卧床 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检查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等体型,表情痛苦,平车入院,自动体位,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眼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明显黄染,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未见出血及分泌物,口唇红,口腔黏膜无溃疡,咽无充血,伸舌居中,无缺齿,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肝颈征阴性,无颈动脉异常搏动,无血管杂音,双侧甲状腺未扪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胸壁静脉曲张及皮下气肿,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双侧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音清,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 姓名:梁锡添 出生地:广东顺德 性别:男 职业:工人 年龄:54岁 入院日期:2011-05-11-21:11 民族:汉族 记录日期:2011-05-11-21:11 婚姻状况:已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腹腔镜技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技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44和开腹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术后镇痛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3 d内的体温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24 h内进食比例显著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引流管放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时机: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48 h内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P<0.01)。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创伤小,且手术时机越早,患者术后恢复越快。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echonology in treatment of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84 case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All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laparoscopic group (44 cases)and laparotomy group (40 cases)according to oper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8906833.html,paroscopic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e,and laparotom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tomy.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 was compared. Results Bleeding amount during operation in laparoscopic group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that of laparotomy group,analgesic rate after operation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laparotomy group,the body temperature in 3 days after operation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laparotomy group,feeding rate after 24 h operat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laparotomy group,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laparotomy group respectively (P<0.01).Different operation opportunity:bleeding amount during operation in laparoscopic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laparotomy group,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laparotomy group respectively (P<0.01).In laparoscopic group,operative time,hospital stay of cases with surgery within 48 h were shortest,and blood loss was least (P<0.01).The complication rate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aparotomy surger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an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shorten hospital stay with less trauma,and the earlier timing of surgery,the faster i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patients. [Key words] Laparoscopic techonology;Acute cholecystitis;Cholecystectomy;Laparotomy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有100多年的历史,因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彻底性,至今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规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有症状得胆囊疾病(结石、息肉、胆囊炎等)。 2.无症状但伴有糖尿病得胆囊疾病(结石直径>2cm、陶瓷胆囊等)。【绝对禁忌证】 1.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麻醉、气腹与手术者。 2.出现严重并发症得急性胆囊炎,如:胆囊坏疽、穿孔。 3.伴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者。 4.伴急性重症胆管炎者。 5.胆囊癌或胆囊隆起样病变疑为胆囊癌者。 6.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体积<4、5cm*l、5cm,壁厚>0、5cm(B 超测量)。 7.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者。 8.中、后期妊娠者。 9.伴有腹腔感染、腹膜炎者。 10.伴凝血功能障碍者。 11.伴膈疝者。 【相对禁忌证】 1.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 2.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 3.胆总管结石病梗阻性黄疸。 4.Mirizzi综合征、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5.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 6.病态肥胖。 7.腹外疝。 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初期应选择较简单得病例,尽量避免选择有相对禁忌证得病人。在取得充分得经验之后,可逐渐得将相对禁忌证并为手术适应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围手术期准备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前应放置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以利术中手术野得暴露。 2.检查仪器检查腹腔镜各手术设备连接无误,并运转正常。 3.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因为全麻易于呼吸道得管理。 4.体位仰卧位、头高脚低,右侧略抬高。 5.建立气腹于脐下或脐上做一10mm横切口。由此进入气腹针(Veress针),气腹针穿刺成功之后施行气腹,腹腔内压力逐渐达到12~13mmHg之后,仔细得插入10mm套管针,由此插入腹腔镜。首先大体观察腹腔,然后观察胆囊得外观、与周围组织得解剖关系。 6.主要操作步骤 (1)建立操作孔:于剑突下lcm处切10mm得横切口,插入10mm 套管针,作为主要操作孔,由此插入电凝钩。于锁骨中线、肋缘下lcm 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胆囊抓钳得操作孔。于腋前线、肋缘下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辅助操作孔,第一助手可经此孔术中协助暴露手术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6例患者治疗有效,只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中,14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35%;除了观察组中的1例和对照组中的3例之外,其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炎切除手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尽早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全切术,不仅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提高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会让患者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的话,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胆囊切除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7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为(40.01±1.16)岁;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6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9.96±1.61)岁;经过本院医生的全面检查后,34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胆囊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胆囊炎切除术术前、术后处理:在行手术前,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临床病症,并为患者进行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CT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合并病症,减少患者因合并症而影响到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6例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6例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安全 性。方法:对20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中转率及手术时间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转率逐年下降,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不长。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可行,并且相对安全。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其微创性、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已使相当数量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受益,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因局部解剖复杂多变,LC操作风险大,并发症较高,在其开展初期曾被认为是相对禁忌证,但随着围手术期处理的进展、医疗器械的更新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行LC,已经逐渐变成常规手术。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7月开展LC手术以来,共完成20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LC手术,效果满意,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7月-2014年12月完成2389例LC手术,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6例,男93例,女113例,年龄24~82岁,全部为结石性胆囊炎。 1.2 方法 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取30°反Trendelenburg体位,手术台向左旋转15°~20°,四孔法建立气腹及戳孔,胆囊张力高者予以减压,显露肝门部,暴露出Calot 三角,辨清胆囊管、胆囊动脉及肝总管,夹闭后剪刀离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从胆囊床剥离胆囊,若水肿严重,可逆行切除胆囊,若腔镜下操作困难则中转开腹。 2 结果 2004年7月-2008年12月完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LC手术53例,中转开腹11例,中转率为20.8%;2009年1月-2012年12月完成93例,中转开腹9例,中转率为9.7%;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完成60例,中转开腹3例,中转率5.0%。本组无胆管损伤,无死亡。手术时间60~210 min,平均96 min。 3 讨论 3.1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LC的适应证

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治分析

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患者,根据发病后48 h内进行手术及发病后大于48 h进行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胆囊坏疽、穿孔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胆囊坏疽、穿孔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观察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并发症较多,患者的胆囊病变比较严重,病死率较高,应该尽可能的在症状出现后48 h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标签: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病变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117-01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危险的急腹病症,通常情况下主要发生在手术、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对于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此种病症极易在这类人群中发生,并且从近几年的有关统计资料来看还有逐年增多趋势[1]。为研究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要点,对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AA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9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的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7岁,平均55.8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平均年龄为(54.0±2.7)岁,均在发病后的48 h内接受了手术治疗;对照组11例,平均年龄为(57.0±0.9)岁,均是在发病48 h 后才接受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均在发病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来院后,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均在发病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现胆囊水肿、胆囊穿孔、胆囊坏疽症状的比率及死亡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接受手术治疗与对照组在发病48 h后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现胆囊水肿、胆囊穿孔、胆囊坏疽症状的比率及死亡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病时间超过48 h才接受手术治疗的AAC患者,术后并发症、胆囊坏疽与穿孔等的发生率与48 h内接受手术的患者相比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在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所以在临床AAC的治疗中要争取尽早、尽快的手术治疗,这是有

胆囊结石病历模板

主诉:反复右上腹闷痛半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缘于入院前半年前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右腰背部,伴发热畏冷及呕吐,当时无腹胀腹泻,尿频急尿痛等,曾求诊本院门诊查B超提示“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3.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4.肝实质不均”,诊断为“胆石症、胆囊炎”,予消炎镇痛等输液治疗(具体不详)腹痛可缓解。此后,每于劳累、进食油性食物后,上述症状反复发生,均在本院门诊或县医院门诊经消炎等对症处理均可好转。近2个月来感右上腹闷痛较前频繁,伴头晕、全身疼痛及乏力,无眼黄、皮肤黄、尿黄、尿频急、尿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畏冷发热等症状,亦多次求诊院外私人门诊予输液及口服西药治疗(具体亦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今为彻底诊治,我院门诊拟“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辰下: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成长于原籍,无“疫水”接触史及长期的外地居住史,生活工作条件一般,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26岁结婚,育有1女1男,爱人、儿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性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 P 86次/分 R 19次/分 BP 125/70mmHg 神志清楚,面色少华,形体中等,营养中等,语声清晰,无特殊气息;神志清楚,慢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中隔无偏曲,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平稳,触觉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Ⅴ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平坦,右上腹肌稍紧张,右上腹及剑突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阳性,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肛门外生殖器无畸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叩痛,四肢关节无肿胀畸形,双下肢无浮肿,各生理反射正常,巴氏征、克氏征未引出。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辅助检查: 肝胆B超(本院2007.11.15):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3.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4.肝实质不均。 血常规(县医院2007.11.15):无明显异常。 肝功(县医院2007.11.16):GGT65IU/L,余指标异常。 腹B超(县医院2008.5.22):1.肝光点增粗增强,请结合肝功,左肝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扩张2.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3.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血生化(县医院2008.5.22):碱性磷酸酶186IU/L,葡萄糖 6.5mmol/L,总胆固醇6.87mmol/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胁痛 肝阴不足 西医诊断:1.胆石症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论文

2012年6月95%,特异性为97~100%[5],不受病人体位影响,操作相对容易,无 创伤,可重复检查,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它既可获得血管壁、血管 腔和管周结构的二维图像,又可动态观察血流状态和侧支循环,既可判断血栓部位,确定病变范围,又可了解管腔阻塞程度,且对 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率高于静脉造影[2],因此临床已将其作为下 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筛查依据。在将来发展中,利用超声造影诊 断DVT 及超声溶栓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DVT 需要注意几点:①注意 适当调低彩色标尺、增大彩色增益、调整取样框角度:当血流极度 缓慢或管腔内回声极低时,管腔内可能不显示彩色血流信号,需 要进行调整以防止漏诊。如仍无血流信号显示,可以挤压局部管 腔及远端肢体,观察管腔内血流显示情况,确定有无血栓。②当近 段静脉尤其股静脉附壁血栓造成管腔未完全阻塞时,远端静脉内 仍可见回流信号,但频谱形态失去自主性周期性变化,应结合静 脉频谱形态变化综合判断。③一旦发现下肢近段静脉内急性血 栓,应绝对避免局部探头用力加压或用力挤压远端肢体,尤其发 现游离状态的血栓时禁忌挤压,以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④应重视对小腿远端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全面检查,采用横切及纵切 法仔细扫查小腿肌肉,用二维显像显示肌肉内扩张的静脉结构, 探头挤压观察管腔是否变扁,然后叠加彩色血流信号,观察管腔 内血流显示情况。小腿肌间小静脉缺乏自主血流信号,可能造成 假阳性结果[2] , 应适当调低探头频率,增加彩色增益,挤压远端肢体配合探头加压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检查部位不能局 限,应当广泛扫查。静脉常有两支与同名动脉伴行,注意多角度扫查,以免漏诊。⑤注意必要时及时复查,避免漏诊。⑥对腓静脉这一有争议静脉力争进行检查,我们主张行双侧下肢静脉检查,尤其是双侧下肢检查对恶性肿瘤病人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发现潜在血栓,而且对可疑血栓可双侧对比进行确诊。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小腿静脉瓣很多,是血栓的好发部位;远端静脉 (胫后静脉以下及分支)血栓发生率占绝大多数,因此,应当重视胫后静脉及小腿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早期超声检查,防止血栓的延伸。在肢体深静脉血栓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最多见[6] ,还应当注意有4.26%的健侧肢体发生血栓。从发病年龄看,随着年龄增长,静脉血栓的发生呈递增趋势,老年患者发生率占44.29%,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也不应该忽视,本组发生率占8.51%,避免漏诊;所以对于部分无症状的患者应当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总之,骨科大手术后下肢DVT 发生率较高,尤其以老年、手术时间长者好发,多发于下肢远段静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其高敏感性、高准确性、直观、无创、可重复检查、便于床旁操作等特点,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参考文献[1]何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 ):615.[2]张晓蓉,何文,唐华,等.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64-1067.[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26-30.[4]查长松,赵玉华,林荣莉,等.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7):53.[5]刘禧.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急性下肢血栓形成及其演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50):365-366.[6]谭旭艳.肢体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0):637-63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0多年间收治的40例老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8例,转院2例,治愈率95%。结论:争取在48h 内进行早期胆囊切除术是防止胆囊穿孔、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措施。关键词: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093-02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临床观察 肖建中* *吉安县人民医院(343100) 2012年4月1日收稿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占急性胆囊炎5~10%,胆囊内无结石 存在。老年人AAC 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早期不容易诊断,病程大于48h 的患者化脓、穿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AAC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常在严重创伤、烧伤、腹部非胆道手术、脓毒症等危重病人中发生。有多种因素参与发病过程。多数认为与胆囊内 胆汁淤积、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菌感染有关[1] 。 现对我院10多年收治的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老年ACC 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2~84岁,平均73岁。患者发病前均无胆囊炎病史。本组病例发生于创伤及手术后共8例,其中胃次全切除术后3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术后2例,小肠破裂术后4例,肾切除术后2例;合并发高血压6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糖尿病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例;其余病例无合并疾病。分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3例,急性胰腺炎4例,急性肠梗阻2例。临床表现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轻度腹肌紧张。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28例,畏寒、发热27例,黄疸9例,休克2例,右上腹压痛伴肌紧张31例,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23例:术前均B 超或CT 确诊。B 超示:胆囊增大、壁厚。CT 示: 胆囊增大、胆囊壁厚。WBC (10~20)×109 /L ,N >0.84。本组各例结合 术中观察术后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前诊断为 AAC 者28例,其余分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5例,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肠梗阻4例。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胆囊大部切除术6例;胆囊造瘘术3例;3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 形管引流术。2结果 本组病人均手术治疗,治愈38例,转院2例,治愈率95%,转院原因为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术后发生并发症者7例(发生率为7.5%),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隔下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本级病例住院时间12~36d ,平均17d 。3讨论 AAC 好发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发病率相对较低,容易误诊和漏诊,病情进展迅速,极易穿孔和坏疽。笔者体会:①尽管该病发病率远低于结石性胆囊炎,但后果严重,在老年患者以及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长时间使用TPN 等有AAC 发病基础的病人,要考虑该病发生的可能。②右上腹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提示本病,需有B 超或CT 证实。强调对腹部体征的反复观察以早期诊断,避免出现腹膜刺激征后再实行手术,此时穿孔或坏疽的可能性极大。③对发热、黄疸患者,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可以作AAC 首要症状出现。④AAC 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极其重要,首选B 超。B 超声像特点为:胆囊内无结石,胆囊膨大,胆囊壁增厚,浆膜下水肿引起双边征和胆囊周围积液等。当肠道积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