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0例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0例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0例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0例外科治疗体会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及时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通畅引流胆汁。临床上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多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或腹腔胆囊切除。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且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1]。为减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的并发症和胆管损伤,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组患者8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经B型超声波(BUS)、CT确诊。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52~78岁,平均(58.2±4.5)岁。发病时间多在入院前3 d以内,声像学检查均见胆总管下段结石及胆总管扩张。均有典型急性发作胆囊炎表现,右上腹、剑突下疼痛,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大多数患者因劳累、进油腻食物或饱餐后诱发急性发作,体检示右上腹肌紧张,40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43例血WBC10×109/L,8例脉率120/min,24例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高。合并高血压2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3例,糖尿病8例,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位置、病程、合并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前准备两组患者术前准备相同,均进行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以及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术前给予吸氧、改善通气功能,营养支持,扩容抗休克,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凝血[2]。术前4~6 h禁食禁饮,使用抗生素,纠正低氧血症,不留胃管,进行胆总管的扪诊,了解胆囊管与胆总管之间的关系。

1.3手术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顺行切除,

患者采取仰卧位,选择右肋缘下斜切口,逐层进腹,打开小网膜孔,先分离Calot三角区,游离出胆囊管与胆囊动脉,予以切断、缝扎;然后再分离切除胆囊。(2)观察组:采用改良逆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仰卧位,选择右肋缘下斜切口,逐层进腹,先分离胆囊周围粘连,当粘连严重、解剖位置不清晰时,可将胆囊颈部切开,用输尿管导管在胆囊内探明胆囊管方向及位置后再向胆囊管方向游离。以盐水血垫隔离胆囊周围及Winslow孔,自胆囊底部开始距胆囊床约0.5 cm处开始用电刀沿浆膜下紧贴胆囊剥离,至Calot三角区时,用钝性分离的方法找到胆囊动脉,钳夹切断结扎,游离出胆囊管,追踪至胆总管,辨清三管关系,钳夹结扎后切断胆囊管,移除胆囊。缝闭胆囊管。如胆囊动脉不易游离,可与胆囊管一并钳夹,切断,结扎,据术中情况确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χ2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胆管损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起病急、病情易恶化、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3]。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有顺行性和逆行性胆囊切除术两个主要类别。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由于严重的充血、水肿,局部粘连呈团块,导致解剖关系不清,难以准确识别胆囊管、胆总管,如勉强解剖,出血多较严重,极易误伤胆管及门静脉[2]。改良逆行胆囊切除术是预防手术严重并发症的最重要手段,其主要优点是可以从解剖关系明确的胆囊底部开始,逐步向胆囊颈部推进,可有效防止在三管关系不清的情况下,盲目寻找胆囊动脉,引起的大出血[4]。且该方法

在三角区处理也较灵活,可视情况于近壶腹部结扎切断胆囊管或在黏膜面缝合胆囊管内口。本研究结果表明,逆行胆囊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胆管损伤率均显著优于顺行切除,P0.05。

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必须加强围术期的管理,笔者总结经验如下:术前应该仔细询问病史,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术中密切关注血压、血糖的变化,血压过高时静脉给予降压药物,血压过低时,可用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糖尿病的患者术中要控制好调整胰岛素剂量,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要注意补液速度及总量,加强感染,防止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是防治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在经积极抗感染和抗休克等治疗后,在病情好转、休克改善时,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改良逆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胆管损伤少,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分析

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分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以及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痛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5%明显比对照组24.5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腹腔镜;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多发于老年人,但目前尚未找到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上老龄化人数的不断增多,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发病人数及接受胆囊切除术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加,并且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出现一定的老化及脏器的相关功能逐渐的衰退,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较为低下,这些均使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疾病的严重度及进行手术的危险性增加。本研究为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了2009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分别行传统开腹切除术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67~82岁,平均(74.3±2.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9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66~83岁,平均(74.5±1.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7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9例,且所有患者均合并有胆囊结石。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相关标准,且经过CT扫描、B 超等辅助检查被确诊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 1.3 方法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探讨

【关键词】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由于受到手术创伤大、切口长、术后切口疼痛较重、恢复时间较长等因素的影响,多不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临床上对手术指征的掌握就相对比较严格,主要适用于慢性胆囊炎有急性发作史、长期间歇发作的消化道功能紊乱、胆囊炎合并胆囊息肉以及胆囊丧失功能等情况。然而,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 ,其所具有的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可早日恢复工作以及手术安全可靠的特点已经被广大临床医生和病员所接受。尤其是随着超声设备性能和诊断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检出诊断率明显提高,加之患者对疾病重视程度的提高,使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也呈现居高状态。我科通过总结 6年中lc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例258例,获得了一些手术适应证的认识和体会供同道们探讨。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2年2月~2008年3月施行lc手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258例。其中男77例,女181例,男女比例为1∶4.2 。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63岁,平均42岁。全部患者均由多次超声检查提示诊断,患者均在医生建议下或本人主动要求lc手术治疗。全部病例中,lc手术中镜下所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未见明显炎性表现、胆囊壁不增厚、色泽呈墨绿或淡墨绿色、胆囊与周围脏器及大网膜无任何粘连、胆囊浆膜组织层次清楚。术后肉眼检查未见胆固醇结晶和炎性息肉,胆囊壁肉眼观察完全正常者27例,占病例总数的10.4%。 全部病例中,镜下见胆囊壁呈可疑灰白色增厚、墨绿色泽可辨,胆囊与周围脏器及大网膜无任何粘连,胆囊浆膜组织层次清楚。术后肉眼检查未见胆固醇结晶和炎性息肉,胆囊壁肉眼观察完全正常者51例,占病例总数的19.7%。 全部病例中,镜下见胆囊壁呈灰白色增厚、墨绿色泽不可辨,胆囊与周围脏器及大网膜有程度不等的明显粘连,胆囊浆膜与黏膜组织结构层次从欠清楚到层次消失者180例,占病例总数的69.7%。其中镜下见胆囊与十二指肠及大网膜有轻度薄膜状粘连者19例,胆囊层次欠清楚,但术后肉眼检查未见胆固醇结晶和炎性息肉等病变,占病例总数的7.3%,占本组病例的10.5%;胆囊与网膜呈大片状甚至包裹性粘连者97例,术中胆囊层次明显不清楚,术后肉眼所见胆囊壁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占病例总数的37.3%,占本组病例的53.8%。其中合并胆固醇结晶12例,胆囊息肉样变3例;胆囊与十二指肠明显片状粘连者21例,术中胆囊层次尚基本清晰,术后肉眼未见明显胆囊壁增厚和其他胆囊壁炎性改变。胆囊与大网膜及十二指肠有明显大片混合粘连者43例,术后肉眼所见胆囊壁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厚改变。 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提示“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报告。 2 资料分析 全部病例,在手术前均有3个月以上程度不同的上腹部间歇性疼痛、腹胀、厌油腻食物、后背部隐痛症状以及程度不等的消化道功能紊乱主诉。手术前均已经排除了肝功能异常、黄疸及“肝炎”活动病情。 全部病例,虽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诊断,但根据术中、术后肉眼检查,我们将胆囊完全正常者27例,术中胆囊壁呈可疑灰白色增厚,而术后胆囊肉眼检查完全正常者51例,术中所见胆囊与十二指肠及大网膜有轻度薄膜状粘连,胆囊层次欠清楚,术后肉眼检查未见胆固醇结晶和炎性息肉等病变者19例,胆囊单纯与十二指肠明显片状粘连,术中胆囊层次尚基本清晰,术后肉眼未见明显胆囊壁增厚和其他胆囊壁炎性改变的21例的这四种情况共计118例,人为划分成胆囊炎症不确定组,占全部病例的45.7%。而将术中、术后肉眼所见胆囊与大网膜及十二指肠有明显粘连,胆囊壁有明显增厚等炎性改变者140例,人为划分为胆囊炎症确定组,占全部病例的54.2%。 在胆囊炎症不确定组的118例患者中,术后近期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者72例,占61%。其余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分析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1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80例,分析不同诊治措施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综合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症状改善、疾病治愈方面好于常规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独特的临床疾病特点,综合性的全方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急性;治疗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对老年患者来说若是胆囊管内结石引起可有胆绞痛的表现,有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向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呕吐等,属临床急腹症,由于其免疫能力下降以及基础疾病的伴随,很易并发缺血、穿孔、梗阻等等[1]。有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胆道结石的发病率为10%左右,相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也随之增多。病情复杂多变,给临床诊治带来挑战,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全面分析病情进行综合诊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诊治措施的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观察组(综合治疗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0~72岁,平均6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15 min,最长1 h。57例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伴随冠心病23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20 min,最长1 h。52例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伴随冠心病21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7例。所有患者经腹部X线摄片示胆囊区见阳性结石,均经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伴随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腹痛持续时间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少数患者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能力低下,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腹部X线摄片可在胆囊区见阳性结石,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壁厚>3.5 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1.3 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74例患者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行胆囊造瘘,其余5例患者均为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安全性高。 标签: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经典手术已经基本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目前临床公认的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组织水肿较为严重,并且容易对患者的胆道造成一定的损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施术者经验的不断丰富,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日渐成熟[2]。本组研究,笔者就对我院部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51例,女29例,患者年龄22~85岁,平均(60.5±4.1)岁。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1例。所有患者均由明显急性胆囊炎表现,且症状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多数患者同时伴有严重高热。所有患者入院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方法所有患者不需留置胃管,均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患者取头高、左斜各15°卧位,是患者的胆囊及Calots三角区充分暴露。脐下缘做手术切口,建立开放式气腹,插入腹腔镜,环视腹腔探查是否有副损伤以及胆囊周围情况后进行常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2结果 80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5~160 min,平均(78±12)min,1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造瘘术,其余其余5例患者均为中转开腹。本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肝外胆管损伤以及胃肠损伤等并发症,无任何死亡病例,患者住院4~14 d,平均(6.5±1.2)d,均康复出院。 3讨论 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部分学者认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在早期局部炎症较轻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工程吕较高,术后并发症少[3]。笔者认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主要出现手术指征后即可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经腹腔镜

手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的方法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9月收治的患有慢性非结石胆囊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的实验组,并且选取同时期的患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收手术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在疼痛化解具有明显的效果(P>0.05)。结论在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应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的疼痛,具有积极的临床的意义,可以进行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标签:手术;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胆囊炎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胆囊炎是由于细菌或者是一些化学性刺激导致的胆囊性病变,在现阶段的临床发病率中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胆囊炎发生病变会使病情转向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病发时伴有右上腹疼痛,并且存在着进食恶心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在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通常采用的是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观察两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013年4月~9月收治的患有慢性肺结石胆囊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的实验组,并且选取同时期的患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患者的选入标准:实验组患者伴有胆绞痛的症状,但是经彩照检查后发现没有胆囊结石的存在,对照组患者经彩超检验患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患者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9例,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的研究,并且可以进行治疗的配合,排除患者患有其他脏器疾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病症。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不纳入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并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是由于其他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并且在手术后进行了同样的临床护理[2]。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1.3效果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并且让患者在入院治疗之前和治疗出院的时候进行病症疼痛评分,具体的评分标准如下: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0分表示没有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是指经超声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结石的急性胆囊炎。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胆囊炎的5%~10%,病理变化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起病急、病情发展更迅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其容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2021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急性非结石胆囊炎患者20例,结合本组病例的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对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1.86:1。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6)岁。病程最短的1小时,最长2天,平均8.4小时。合并其他疾病的有18例,其中高血压10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脑血管意外2例,糖尿病2例,外伤性肝破裂修补术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原因不明2例。其中有两种疾病以上者2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持续性腹痛,以右上腹为主,5例伴有畏寒、发热(大于38.5摄氏度),3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其中15例患者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例患者入院时呈感染性休克表现。查体: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叩痛、反跳痛,以右上腹较为明显,莫菲征阳性,肠鸣音减弱。2例压痛范围扩大至整个下腹部。1例疼痛放射至后背及肩部。14例可扪及肿大的胆囊或胆囊周围炎性包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7-38.9)×109、/ml,中性粒细胞0.82-0.95;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大,横径大于4cm,胆囊壁不同程度增厚。未见胆囊及胆管结石。11例患者胆囊周围有积液。20例患者术前均确诊。 1.3 治疗方法:20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前给予支持治疗。经脉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5-12-31T11:44:50.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贺曙麟 [导读] 湘乡市金薮卫生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湘乡市金薮卫生院湖南湘乡 41144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解释性胆囊炎发病机理及中西医治疗效果比对;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34例,中西医结合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西医组76.47%比较,明显较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同西医组20.59%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发病机理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为胆道常见顽固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数据统计显示[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占胆石症15%~28%。主要为左右胆管交汇部以上分支内胆管结石,可单独存在,也能与胆外结石共存。针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方案治疗,虽然可以彻底清除结石,但是大多数老年患者难以耐受,甚至因产生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因此,选择中医方案治疗,成为临床青睐的治疗方案。本组研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理机制进行分析,了解其治疗方法,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西医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1-73岁,平均(45.7±3.2)岁,中西医结合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0-75岁,平均(46.1±3.4)岁。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者;白细胞总数>10×109/L者;经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确诊者;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年龄<18岁者;与本研究不配合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及解痉镇痛药物,并对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进行纠正,保证绝对卧床休息。西医组加用熊去氧胆酸片(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715),8-10mg/kg,口服,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柴胡汤加减治疗,柴胡、黄岑各12g,太子参、滑石各15g,法夏、炒山栀各10g,甘草6g,病初起伴寒热头身痛者加板蓝根、羌活;胁痛剧者加炒青皮、郁金;黄疸甚者加田基黄、茵陈;呕恶著者加白蔻仁、藿香。水煎至300ml,1剂/d,早晚分服。 1.3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根据《胆囊炎和结石基本诊疗路径》[2]中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显效:腹痛、恶心及发热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明显好转,白细胞总数下降;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西医组76.47%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结石、胆囊、蛔虫等引发胆囊颈、胆囊管梗阻,引发胆囊粘膜缺血,继发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形成的主要因素。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6例患者治疗有效,只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中,14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35%;除了观察组中的1例和对照组中的3例之外,其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炎切除手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尽早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全切术,不仅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提高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会让患者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的话,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胆囊切除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7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为(40.01±1.16)岁;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6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9.96±1.61)岁;经过本院医生的全面检查后,34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胆囊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胆囊炎切除术术前、术后处理:在行手术前,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临床病症,并为患者进行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CT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合并病症,减少患者因合并症而影响到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6例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6例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安全 性。方法:对20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中转率及手术时间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转率逐年下降,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不长。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可行,并且相对安全。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其微创性、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已使相当数量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受益,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因局部解剖复杂多变,LC操作风险大,并发症较高,在其开展初期曾被认为是相对禁忌证,但随着围手术期处理的进展、医疗器械的更新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行LC,已经逐渐变成常规手术。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7月开展LC手术以来,共完成20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LC手术,效果满意,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7月-2014年12月完成2389例LC手术,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6例,男93例,女113例,年龄24~82岁,全部为结石性胆囊炎。 1.2 方法 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取30°反Trendelenburg体位,手术台向左旋转15°~20°,四孔法建立气腹及戳孔,胆囊张力高者予以减压,显露肝门部,暴露出Calot 三角,辨清胆囊管、胆囊动脉及肝总管,夹闭后剪刀离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从胆囊床剥离胆囊,若水肿严重,可逆行切除胆囊,若腔镜下操作困难则中转开腹。 2 结果 2004年7月-2008年12月完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LC手术53例,中转开腹11例,中转率为20.8%;2009年1月-2012年12月完成93例,中转开腹9例,中转率为9.7%;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完成60例,中转开腹3例,中转率5.0%。本组无胆管损伤,无死亡。手术时间60~210 min,平均96 min。 3 讨论 3.1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LC的适应证

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治分析

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患者,根据发病后48 h内进行手术及发病后大于48 h进行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胆囊坏疽、穿孔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胆囊坏疽、穿孔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观察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并发症较多,患者的胆囊病变比较严重,病死率较高,应该尽可能的在症状出现后48 h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标签: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病变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117-01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危险的急腹病症,通常情况下主要发生在手术、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对于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此种病症极易在这类人群中发生,并且从近几年的有关统计资料来看还有逐年增多趋势[1]。为研究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要点,对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AA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9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的3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7岁,平均55.8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平均年龄为(54.0±2.7)岁,均在发病后的48 h内接受了手术治疗;对照组11例,平均年龄为(57.0±0.9)岁,均是在发病48 h 后才接受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均在发病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来院后,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均在发病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现胆囊水肿、胆囊穿孔、胆囊坏疽症状的比率及死亡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接受手术治疗与对照组在发病48 h后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现胆囊水肿、胆囊穿孔、胆囊坏疽症状的比率及死亡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病时间超过48 h才接受手术治疗的AAC患者,术后并发症、胆囊坏疽与穿孔等的发生率与48 h内接受手术的患者相比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在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所以在临床AAC的治疗中要争取尽早、尽快的手术治疗,这是有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论文

2012年6月95%,特异性为97~100%[5],不受病人体位影响,操作相对容易,无 创伤,可重复检查,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它既可获得血管壁、血管 腔和管周结构的二维图像,又可动态观察血流状态和侧支循环,既可判断血栓部位,确定病变范围,又可了解管腔阻塞程度,且对 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率高于静脉造影[2],因此临床已将其作为下 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筛查依据。在将来发展中,利用超声造影诊 断DVT 及超声溶栓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DVT 需要注意几点:①注意 适当调低彩色标尺、增大彩色增益、调整取样框角度:当血流极度 缓慢或管腔内回声极低时,管腔内可能不显示彩色血流信号,需 要进行调整以防止漏诊。如仍无血流信号显示,可以挤压局部管 腔及远端肢体,观察管腔内血流显示情况,确定有无血栓。②当近 段静脉尤其股静脉附壁血栓造成管腔未完全阻塞时,远端静脉内 仍可见回流信号,但频谱形态失去自主性周期性变化,应结合静 脉频谱形态变化综合判断。③一旦发现下肢近段静脉内急性血 栓,应绝对避免局部探头用力加压或用力挤压远端肢体,尤其发 现游离状态的血栓时禁忌挤压,以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④应重视对小腿远端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全面检查,采用横切及纵切 法仔细扫查小腿肌肉,用二维显像显示肌肉内扩张的静脉结构, 探头挤压观察管腔是否变扁,然后叠加彩色血流信号,观察管腔 内血流显示情况。小腿肌间小静脉缺乏自主血流信号,可能造成 假阳性结果[2] , 应适当调低探头频率,增加彩色增益,挤压远端肢体配合探头加压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检查部位不能局 限,应当广泛扫查。静脉常有两支与同名动脉伴行,注意多角度扫查,以免漏诊。⑤注意必要时及时复查,避免漏诊。⑥对腓静脉这一有争议静脉力争进行检查,我们主张行双侧下肢静脉检查,尤其是双侧下肢检查对恶性肿瘤病人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发现潜在血栓,而且对可疑血栓可双侧对比进行确诊。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小腿静脉瓣很多,是血栓的好发部位;远端静脉 (胫后静脉以下及分支)血栓发生率占绝大多数,因此,应当重视胫后静脉及小腿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早期超声检查,防止血栓的延伸。在肢体深静脉血栓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最多见[6] ,还应当注意有4.26%的健侧肢体发生血栓。从发病年龄看,随着年龄增长,静脉血栓的发生呈递增趋势,老年患者发生率占44.29%,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也不应该忽视,本组发生率占8.51%,避免漏诊;所以对于部分无症状的患者应当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总之,骨科大手术后下肢DVT 发生率较高,尤其以老年、手术时间长者好发,多发于下肢远段静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其高敏感性、高准确性、直观、无创、可重复检查、便于床旁操作等特点,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参考文献[1]何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 ):615.[2]张晓蓉,何文,唐华,等.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64-1067.[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26-30.[4]查长松,赵玉华,林荣莉,等.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7):53.[5]刘禧.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急性下肢血栓形成及其演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50):365-366.[6]谭旭艳.肢体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0):637-63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0多年间收治的40例老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8例,转院2例,治愈率95%。结论:争取在48h 内进行早期胆囊切除术是防止胆囊穿孔、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措施。关键词: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093-02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临床观察 肖建中* *吉安县人民医院(343100) 2012年4月1日收稿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占急性胆囊炎5~10%,胆囊内无结石 存在。老年人AAC 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早期不容易诊断,病程大于48h 的患者化脓、穿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AAC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常在严重创伤、烧伤、腹部非胆道手术、脓毒症等危重病人中发生。有多种因素参与发病过程。多数认为与胆囊内 胆汁淤积、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菌感染有关[1] 。 现对我院10多年收治的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老年ACC 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2~84岁,平均73岁。患者发病前均无胆囊炎病史。本组病例发生于创伤及手术后共8例,其中胃次全切除术后3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术后2例,小肠破裂术后4例,肾切除术后2例;合并发高血压6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糖尿病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例;其余病例无合并疾病。分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3例,急性胰腺炎4例,急性肠梗阻2例。临床表现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轻度腹肌紧张。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28例,畏寒、发热27例,黄疸9例,休克2例,右上腹压痛伴肌紧张31例,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23例:术前均B 超或CT 确诊。B 超示:胆囊增大、壁厚。CT 示: 胆囊增大、胆囊壁厚。WBC (10~20)×109 /L ,N >0.84。本组各例结合 术中观察术后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前诊断为 AAC 者28例,其余分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5例,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肠梗阻4例。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胆囊大部切除术6例;胆囊造瘘术3例;3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 形管引流术。2结果 本组病人均手术治疗,治愈38例,转院2例,治愈率95%,转院原因为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术后发生并发症者7例(发生率为7.5%),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隔下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本级病例住院时间12~36d ,平均17d 。3讨论 AAC 好发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发病率相对较低,容易误诊和漏诊,病情进展迅速,极易穿孔和坏疽。笔者体会:①尽管该病发病率远低于结石性胆囊炎,但后果严重,在老年患者以及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长时间使用TPN 等有AAC 发病基础的病人,要考虑该病发生的可能。②右上腹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提示本病,需有B 超或CT 证实。强调对腹部体征的反复观察以早期诊断,避免出现腹膜刺激征后再实行手术,此时穿孔或坏疽的可能性极大。③对发热、黄疸患者,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可以作AAC 首要症状出现。④AAC 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极其重要,首选B 超。B 超声像特点为:胆囊内无结石,胆囊膨大,胆囊壁增厚,浆膜下水肿引起双边征和胆囊周围积液等。当肠道积 93

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胆囊结石得临床表现 1、胆绞痛 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与背 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得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右上腹隐痛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高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 胆汁中得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4、其她 (1)部分引起黄疸,较轻; (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3)胆总管得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4)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得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 (5)结石及长期得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二、急性胆囊炎得临床表现 1.多见于肥胖、中年以上、经产妇 2.右上腹绞痛,放射痛 3.恶心、呕吐、厌食 4.右上腹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 5.Murphy氏征阳性 6.体温升高,有腹膜炎存在 7.血白细胞升高 三、存在得主要护理问题

四、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2。降温护理3、维持有效呼吸 4.T管引流护理5.维持体液平衡6。营养支持7、并发症得观察与护理 8。提供相关知识9。心理护理 (一)维持有效呼吸 1、加强观察 2、采取合适体位 3、禁食与胃肠减压 4、解痉止痛 5、氧气吸入 (二)T管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或受压 2、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 3、淋浴,塑料薄膜保护伤口处 4、引流管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敷料渗湿及时更换,周围皮肤涂氧化锌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25T15:39:37.5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宋志卿[导读] 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医院普外胸外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医院普外胸外 01401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并推广。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是由于胆囊管阻塞、细菌入侵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发病人群多为成年人,其中肥胖女性的发病率最高;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发热,后期多为发热,并伴有黄疸出现,病情加重时,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腹腔镜胆囊切(LC)具有痛苦轻、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成为了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金标准”术式[1]。本次研究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每组各50人,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均符合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41.3±2.7)岁,平均病程为(7.5±1.5)天,其中合并胆囊结石患者27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2.7±3.0)岁,平均病程为(6.5±1.5)天,其中合并胆囊结石患者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正规、全面的检查,嘱咐患者在术前6h内禁饮、12h内禁食,同时为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和抗感染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体方法为:采用气管插管或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实行麻醉,令患者身体仰卧位,抬高头部与脚部呈20o,麻醉后,建立13~15mmHg气腹;利用四孔法实行规范操作,利用电钩对胆囊三角进行钝性分离,沿着胆管方向对胆囊壶腹部实施分离,然后对胆管实施分离,同时要对胆囊进行处理。对患者胆囊上三角实行胆囊动脉分离,应用结扎钉夹闭后对其进行切除,对胆囊壁浆膜实施电凝和钝性分离处理后,切除胆囊,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可得,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 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一: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是由于结石和炎症梗阻胆道,致使胆囊内胆汁流通不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2]。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发热,后期多为发热,并伴有黄疸出现,如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易产生胆囊坏疽、穿孔等情况,严重时会发生感染性休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往治疗此病的方法是实施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这类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陷,致使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康复。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逐渐成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金标准”术式,其具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本次报告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并推广。参考文献:

胆囊炎诊疗规范.doc

急性胆囊炎治疗规范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验证,可起于血源性或肠源性细菌感染,多数为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细菌感染所致。并可因胆汁滞留、代谢、神经和血管等其他因素引起,女性多于男性。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腹痛发病初期即有中上腹和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如胆囊管因炎性水肿或被结石嵌顿可出现剧烈绞痛,右侧肩背区有放射痛。腹痛前常有油腻饮食史或长期疲劳等诱发因素,疼痛好发于夜间平卧或体位变动时。 2.发热一般在38~39℃,如胆囊坏疽、穿孔,可出现寒战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3.多数病人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约有10~15%病人有轻度黄疸。 4.体征右上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炎症严重时可出现反跳痛,大多数病人Murphy’s征阳性,部分病人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胆囊,当炎性渗出较多或胆囊穿孔时,全腹可有压痛和反跳痛。背部右侧脊肋区皮肤感觉过敏,并可有明显压痛点(Boas点压痛),肝区或背部有叩击痛。 (二)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可有轻度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及血清胆红素上升。

2.B超检查作为辅助诊断的首选,可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汁透声差,密度不均匀,常可发现结石强光团伴声影,胆囊周围可有渗液出现。 3.其他检查少数产气杆菌感染者在腹部X线平片上可见胆囊壁和胆囊腔内有气体存在,在急性胆囊炎时不应做口服胆囊造影,以免发生意外。 (三)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其中,右上腹痛的特点和限局性压痛是诊断急性胆囊炎的必要条件,如果还有右上腹肌紧张,诊断就更有把握。其他的体征和特殊检查结果一旦出现,更支持诊断。但应注意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肝脓肿,结肠肝曲癌或憩室穿孔,以及右侧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鉴别。 【治疗】 (一)手术治疗 1.急性胆囊炎诊断明确者原则上宜手术治疗。有下列情况者尤应做急诊手术:(1)胆囊肿大,张力较高,压痛明显有坏疽,穿孔可能者。(2)胆囊已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者。(3)既往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病史,或曾有急性发作者。(4)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引起胆管炎、胰腺炎者。 2.手术应首选胆囊切除术。对病程较久、胆囊周围水肿粘连严重,解剖不清或病人全身情况较差,难以耐受胆囊切除术,胆囊坏疽、穿孔、腹膜炎情况严重者可选用胆囊造瘘术,有黄疸的病人应加做胆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